北京山系土地利用控制与景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北京山系土地利用控制与景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一、北京山地系统的土地利用控制与景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论文文献综述)

熊若竹[1](2021)在《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万州区狮子山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人类对于自然山水都有着强烈的向往之情,因而城市山地系统对于一个城市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但在城市与社会现代化进程飞速发展的今天,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人口暴增、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无疑对城镇所处的自然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和破坏。如今,保护一座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已经逐渐成为了全世界所关注的重要话题,那么城市如何规划山水环境,更好地让人们接触大自然、修身养性、休闲娱乐?一些山地城市又如何规划山地公园?本文将以生态理念为基础,从自然生态、景观生态、经济生态和人文生态四个方面着手,对城市山地公园的规划和设计方法进行一定研究与探索。文章首先对生态理念、生态规划、城市山地公园等的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的内涵进行学习研究,对国内外优秀山地公园的规划案例进行分析借鉴,找出了可借鉴之处。总结得出现在城市山地公园的特征、价值及其面临的生态问题。其中我国城市山地公园拥有的生态价值主要有自然资源的价值、独特的景观价值、经济建设的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价值四个方面。目前我国的城市山地公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经济开发建设困难和人文结构单一。再针对城市山地公园的特征、价值及其面临的生态问题,进一步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基于生态理念下的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策略与方法。主要从自然生态、景观生态、经济生态和人文生态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措施和方法。最后将基于生态理念下的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策略与方法运用到对重庆市万州区狮子山公园规划的实例中去,对其开展规划实践。通过本研究提出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山地公园规划策略及设计方法。能丰富并且完善城市山地公园在生态规划设计实践中的科学理念,也能对今后本地区或其他地区城市山地公园的生态化规划建设提供实际的参考作用。

陈琴[2](2019)在《山地区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功能耦合与优化研究 ——以重庆市石柱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土地是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载体,其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及变化情况将直接作用于生态环境系统的演变。景观格局是不同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组合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规律,是景观结构和景观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共同作用的结果。山地作为五大地形之一,具有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差,其自然地理和生态学特征典型,深刻影响着人类对山地区域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程度,其独特的生态地理位置及典型地貌类型也加剧了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的复杂性和异质性。三峡库区(重庆段)位于长江上游末端,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其生态功能具有特殊性,是长江流域生态屏障的咽喉,具有重要的生态战略意义。本文选取位于三峡库区腹地的具有典型山地特征的石柱县为研究区,尝试探索山地区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功能耦合和优化模拟的实现路径,对山地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实践价值。本研究主要选取四期土地利用类型图(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研究区行政区划图、地形图(1?10000)和DEM数据等,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GIS空间分析、空间计量模型等研究方法,探讨了石柱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的内在机理、驱动机制和时空特征,以及山地区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功能耦合和优化模拟的实现路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构建了“格局-功能”耦合关系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研究的重要视角。不同的自然条件和人类需求差异会形成不同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景观格局的差异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差异,景观格局决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需求促进景观格局的演化。因此,研究把景观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作为山地区域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视角和组成内容。(2)耕地和林地是研究区的优势景观类型,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1)耕地和林地是研究区的优势景观类型,二者的面积比之和均超过了85%。耕地和草地呈现明显减少趋势,主要转变为林地。林地和建设用地呈明显增加趋势,建设用地的增长主要以侵占耕地为主,林地的增长则主要来源于耕地和草地的转变。水域面积持续增长。2005—2010年土地利用景观变化最为剧烈,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和水域的快速增加,草地的迅速减少。(2)土地利用景观分布及其动态变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除水域主要分布在海拔200 m以下,坡度06°的平缓地区外,其他主要的土地利用景观集中分布在海拔500 m以上,坡度15°35°,西坡和西北坡,这些区域也是景观变化最为剧烈的地区。(3)景观指数也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无论是类型水平景观指数还是景观水平景观指数,高程和坡度分异特征明显高于坡向分异特征。不同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高程、坡度和坡向分异特征差异明显。(3)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类型演变的驱动因子存在显着差异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不同时间段景观演变的驱动因子均存在显着差异性,且多因子组合对景观类型变化的驱动作用更明显。耕地和建设用地主要受社会经济因子的影响,林地和水域受社会经济因子和自然因子的双驱动影响,草地在不同时期驱动因子差异性较为明显。(4)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呈现增加态势。(1)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比2000年增加约39.46%(6.42亿元),其中提供价值最高的是林地,价值为63.24亿元,占总价值的79.30%,最低的为未利用地。(2)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成为研究区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保护功能。从不同生态系统来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量呈现林地>耕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特点。(3)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东部高于西部,且由研究区东部逐渐向西部减少。从乡镇来看,黄水镇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最高,部分乡镇由于受到面积小和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较低。(5)构建了GLP-BPNN-CA耦合模型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功能进行耦合与优化模拟。研究以2015年石柱县土地利用景观为基年,基于GLP-BPNN-CA耦合模型对石柱县2020年、2025年和2030年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功能进行了优化和模拟。模拟结果呈现出三个年度的转化规律大体一致。从空间上看,新增用地主要是沿着已有土地利用类型边界向外延申,建设用地的增加区域主要集中在南宾街道、下路街道、三河镇、西沱镇和黄水镇,林地和草地的增加主要分布在西北方斗山和东南老厂坪的中山区。在数量上,主要呈现耕地减少。在转化方向上,减少的耕地不同程度的转化成林地、建设用地和草地,林地与草地、建设用地之间有少部分转化,草地与林地和建设用地之间的转化量较少,未利用地完全转化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较高的林地和草地,极少部分转化为建设用地。模型模拟结果总精度为91.65%,Kappa系数为0.82,说明此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好地对未来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功能进行优化模拟。

周秀[3](2019)在《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山地生态城镇规划研究 ——以安宁市温泉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山地建制镇的数量高达一万多个,山地城镇是城镇多种类型中的一种。虽然山地城镇具有生态资源丰富的显着优势,但是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忽略了自然生态环境在城镇中的作用,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本论文通过以安宁市温泉镇为研究对象,在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背景下,将山地生态城镇根据相关标准分为绿色生态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三种类型的城镇,选取山地城镇建设过程中符合景观都市主义标准的生态指标,对不同类型的城镇进行研究总结,得出建设对策。在山地城镇中,将不同类型指标、大量文献共同指标和山地指标三种指标构建综合生态指标,影响山地城镇的五级指标共计29个。在此基础上,本论文从景观都市主义的生态视角出发,设计调查问卷,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性研究,得出权重系数,以及重要性排序。结合相关指标标准和温泉镇部分指标,得到综合生态指标的具体内容,并运用柯布西耶函数设计综合模型,对某项指标进行评价。山地生态城镇中的生态指标体系能够衡量规划设计实施的成效,与城镇的规划设计存在关联性。生态指标逐渐向规划设计进行转变。转变的过程,是指生态指标转换成为生态建设可依赖的具体数据。因此,提出山地生态城镇中的运用策略,并运用于城镇生态可持续发展中。通过本论文研究得出:在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对山地生态城镇的规划进行研究,城镇建设需要综合山地、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总结了山地生态城镇的生态指标和规划设计的关系,生态指标对城镇的规划设计进行指导和控制。生态指标虽然作为引导性指标,但是为指标体系的定量研究和生态规划设计建立了一定的基础,且研究成果对其它山地城镇的生态建设提供有效的参照依据,具有一定的借鉴性。

骆畅[4](2018)在《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化的过程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绿地提供的各类生态系统服务。因此,对城市绿地生态服务系统进行价值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既有利于人们进一步客观认识城市绿地的价值,同时还能为城市管理者进行决策时提供参考依据。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和提高城市绿地的规划方法和管理措施。山地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其更综合更复杂的空间和环境特征。而近年来,山地城市的外延式扩张导致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地质灾害的频发,缺乏相应的生态规划和严格监管。目前,对于山地城市的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相对匮乏。山地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具有其不同于平原城市的独有特征,因此,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具有研究的必要性。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与分类,山地城市绿地的时空演化,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以及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山地城市绿地规划策略。首先,研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相关概念、分类和评估方法进行整理总结。同时,研究总结了山地城市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特征,总结出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和评估方法。并系统地总结和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其次,研究以重庆主城区城市绿地作为研究案例,以重庆市主城区范围内的绿地空间为研究对象,以多源数据资料为基础,对重庆市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进行价值评估。本文选取了 12项具体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估。并通过利用2009年和2015年两期城市绿地数据,对比分析了两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结果的动态变化情况。最后,研究通过对重庆市这一典型山地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总结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山地城市绿地规划提升和优化的策略。分别从山地城市绿地的生态价值提升、生态规划与设计策略、山地城市绿地景观结构优化、和绿地规划的调控与管理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和建议。研究从重庆市主城区绿地的绿地价值的应用出发,讨论了山地城市绿地生态规划的框架和方法;同时,提出山地城市绿地景观结构优化的策略,以及绿地生态规划与设计策略;最后,针对山地城市绿地的调控与管理提出优化方法。总的来说,在山地城市中,自然山水生态环境是山地城市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同时也是山地城市的重要资产,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一方面,山水格局构成了限制山地城市发展的自然屏障,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山水环境改善和维护了山地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山地城市中,山脉、丘陵、河流、溪沟等城市绿地区域通常具有更高的生态服务价值,值得获得更高的关注。因此,可以说城市绿地规划的重点不在于绿地覆盖率和绿地面积有多少,而在于绿地在空间上如何分布,应用生态的观点探讨山地地区的城市绿地规划问题才是尊重自然演进过程的可持续绿地规划方式。

兰芝敏[5](2017)在《大理市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地区的景观格局及其生态效应也随之发生着巨大变化,而高原山地的生态脆弱性与建设紧迫性的矛盾尤为突出,找到一条可持续的城镇发展途径十分必要。本文主要通过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知识,按照“格局—过程—效应”这一典型景观生态学研究思路,基于大理市1995、2005、2015年三个时相的遥感数字图像对大理市的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过程中,通过分析大理市的景观类型分布、景观变化指数、景观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完成对大理市景观格局演变的研究,并尝试性的将大理市以洱海为中心划分为三大圈层比较其景观格局演变过程的差异;通过定性分析大理市景观构成演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利用生态风险指数定量分析大理市的生态风险情况完成对大理市的生态效应研究;最后根据研究的结果给出针对大理市的景观格局进行生态优化的建议。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景观类型水平看,面积呈现出增加趋势的类型有建设景观、林地景观两类;面积呈现减少趋势的类型有裸地景观、农业景观和水体景观三类;草地景观变化趋势不明显。其中,建设景观的增加主要来自侵占农业景观和利用裸地景观,林地景观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对裸地景观的生态修复。从景观整体水平看,大理市景观的多样性呈现下降趋势;景观的连通性有略微的上升;景观的形状指数有所降低,各斑块的形状趋向规整;景观的聚集程度则一直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2)各圈层的景观格局变化的稳定性与离洱海的距离呈正相关,即离洱海的距离越近的区域,其景观格局变化越明显;从生态效应看,环洱海高原缓坡圈层的景观生态风险较高,其次为环洱海高原湖滨圈层,而环洱海高原山地圈层的景观生态风险较低。(3)大理市整体的景观生态风险变化情况表现为先有所降低,而后大幅升高;大理市的各类生态风险区在空间分布有明显的集聚特点,且大理市海东地区和海西地区的生态状况差别明显,海西地区的生态风险明显低于海东地区;大理市的生态风险演变趋势可以概括为整体恶化,局部向好。

刘星光[6](2016)在《生态城乡系统研究 ——以敦煌地区为例》文中提出生态城乡系统是将城、乡、野(自然地)视作一个整体,并应用生态学和系统论原理,来研究城乡野可持续发展的体系。生态城乡系统是一种可持续的“城乡野”融合发展系统,其要旨是要实现“城乡野”系统的整体生态化保护管理与合理发展。当前城、乡与野三者分离式的发展与管理模式是城乡问题产生的根源,长期城乡分离式的发展模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而城乡生态型可持续发展,又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虽然《城乡规划法》早已颁布实施,但传统的分割式发展思维仍占主导,阻碍着城乡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推进。构建生态城乡系统理论,以此来统筹城乡与自然保护地系统融合发展,在城乡野系统中既尊重有机联系又客观对待子系统差异特征,因地制宜、系统推进城乡野融合发展问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迫切需要。生态城乡系统在不同的研究区域表现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山地型生态城乡系统、平原型生态城乡系统、生态脆弱型生态城乡系统等。本文所述的敦煌地区指以敦煌市为中心的疏勒河流域甘肃省部分,与古敦煌郡范围相似,具体包括玉门市、瓜州县、敦煌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5个行政单元。是典型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域,自然单元相对完整,属于生态脆弱型生态城乡系统。本文应用文献分析法、景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分析方法、GIS空间分析、统计分析方法、社会调查方法等方法,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为:(1)生态城乡进展研究。目前对于生态城乡的研究比较分散,依据研究主题的不同与研究重点的差异,进行了生态城乡研究进展系统、跨学科式的分析,并以城乡野系统的生态化发展为主线,总结梳理了国内、国外的典型案例模式。从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两个层面综述了生态城乡系统的相关研究。本部分的研究特色是对已有研究跨学科,系统化的梳理。(2)生态城乡系统的理论体系研究。本文从城乡野一体化、系统化的视角出发,从概念界定、发展原理、功能特性、类型划分、系统构成、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体系构建7个方面探索性的构建了生态城乡系统的理论体系,为生态城乡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本部分研究特色是提出城乡野融合的生态城乡系统理论体系。(3)敦煌地区生态城乡系统景观格局分析。景观是城乡野空间的综合反映首先,综合分析了敦煌地区这一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地域系统的结构特征。并以2000、2005及2010三期遥感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为数据源,从区域整体和上、下、游区域差异两个层面,进行了敦煌地区土地生态系统构成与动态演变分析。得出结论:未利用地生态系统面积占敦煌地区总面积的90%以上,支配着敦煌地区整体景观格局,中游地区玉门市、瓜州县土地变动剧烈,两个地区的城乡建设与农业开发是区域景观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本部分研究特色是对敦煌地区景观系统进行了与流域系统相对应的上、中、下游分区研究,研究更加详尽,加强了土地景观构成与动态变化的研究深度。(4)敦煌地区生态城乡系统资源承载人地协调分析。资源承载分析是衡量城乡野协调程度的有效手段。应用水资源承载力及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对敦煌地区的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进行动态演变与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利用超载严重,农业用水比重过大,生态用水严重不足,2012年区域生态赤字达336.88?104公顷;5市县中,敦煌市用水量最高;2006-2012年,瓜州县与玉门市的农业用水增量最大。本部分研究特色是对敦煌地区生态承载进行了与流域系统相对应的上、中、下游分区研究,突出了区域水足迹的差异分析。(5)敦煌地区生态城乡系统经济社会发展特征。通过对敦煌地区经济社会统计数据的定量比较分析,明晰了敦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具体为:1)经济总量较好,区域产业构成差异大,发展模式粗放;2)城乡集中分布于交通沿线及绿洲区域,户籍人口城镇化低,城乡规模较小;3)人口构成以移民、多民族为特点,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城乡收入差距低于全国与甘肃省平均水平;4)自然保护区工作作为区域空间管治的重要手段,成效显着。本部分研究特色是分上、中、下游对敦煌地区社会经济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突出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流域系统的耦合关系。(6)敦煌市生态城乡系统融合发展满意度评估。应用问卷调查方法,综合评估敦煌市生态城乡发展水平。最终得出,敦煌市生态城乡综合满意度得分为6.51,处于较满意的水平。五个子系统中,生态经济子系统得分最低为5.89,而其中的农业绿色化水平各项指标得分很低是重要原因。本部分研究特色是首次应用生态城乡系统评估问卷调查数据,对生态城乡系统融合发展进行了实证评估。

陈凤娇[7](2014)在《低丘缓坡山地建设开发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以富民县哨箐区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云南省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日益加快,建设占用耕地面积越来越大,土地资源稀缺已经成为制约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云南省是一个多山的省份,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坝区土地资源极其有限,但低丘缓坡山地资源却十分丰富。因此,加强坝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同时,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山地资源已经成为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坝区相比,低丘缓坡山地生态系统脆弱,地质条件复杂,地貌环境抗干扰能力差,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以维持山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云南省实际情况本文选取择富民县低丘缓坡山地作为研究对象,在保护坝区耕地的同时,研究低丘缓坡山地建设开发景观生态规划。富民县哨箐村低丘缓坡山地面积大,开发潜力大,距昆明市较近,是云南省低丘缓坡山地建设开发的先行区域,其山地面积占了50%以上,结合哨箐村低丘缓坡山地资源情况本文选择哨箐区块和哨箐面山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在借鉴参考国内外相关建设用地景观生态规划的基础上,本文对研究区景观生态分类、景观格局现状分析、景观生态分区的必要性、理论依据、景观生态规划方法和理论以及过程等进行了探讨,重点对研究区生态适宜性评价和景观生态规划进行了研究。结合景观生态规划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哨箐区块和哨箐面山实际情况,本文从斑块类型和景观两个尺度对研究区景观格局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生态适宜性分析的需要,结合研究区低丘缓坡资源的特殊情况,从高程、坡度、坡向、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地质灾害七个方面构建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应用GIS的空间分析工具对研究区生态适宜性进行研究和分析。在生态适宜性分区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景观生态规划的要求等,对哨箐面山进行规划,然后在哨箐面山景观生态规划之上,结合工业用地建设开发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对哨箐区块进行景观生态规划。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共划分为水田、旱地、园地、林地、水域、交通工矿用地、居民地、未利用地8种景观类型;(2)哨箐区块和哨箐面山均以园地作为基质景观,各景观类型的斑块数、斑块面积、景观比例差异较大,哨箐面山范围内林地的景观连接度指数较小,在整体景观规划中需要通过人工造林等方式加强林地的景观连接度,维持山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研究区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哨箐面山除基本农田、地质灾害禁止建设区外,90%以上的土地资源适宜建设开发或者基本适宜建设开发。哨箐区块低丘缓坡资源具有较大的建设用地开发潜力,适宜性等级以基本适宜和适宜为主。按各适宜性等级占哨箐区块低丘缓坡资源总面积的比例大小排序为:基本适宜区面积为38.94ha,占哨箐区块总面积的52.62%;适宜区面积为32.14ha,占哨箐区块总面积的43.43%;禁建区面积为2.12ha,占哨箐区块总面积的2.86%;不适宜区面积为0.8ha,占哨箐区块总面积的1.09%;(4)结合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和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规划哨箐面山包括城镇建设区、林地保护区、生态农业区和工业生态经济区四个功能区块,将区域内居民集中规划到哨箐面山正北方向,沿昆禄公路和螳螂川规划两条生态廊道。规划哨箐区块内包括工业生产区、园区管理区、园区服务配套区、园区配套住宅区和林地保护区5个功能区块,沿昆禄公路方向为主要发展轴,垂直昆禄公路方向为次要发展轴,沿林地保护区规划生态廊道。

刘聪颖[8](2012)在《西南山地城市生态基础理论及案例研究 ——西南山地城市生态景观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西南山地城市(镇)规划适应性理论与方法研究》下属分枝研究之一,意在研究城市生态景观理论,探索西南山地城市生态景观建设之道,从城市景观生态构建角度,支撑西南山地城市适应性理论与方法。西南地区多高山丘陵、高原台地,地形地貌复杂,整体处于我国第二、三级阶梯上。这里的自然景观丰富多样,山水环境自然天成,动植物资源丰富,犹如天然基因库,丰茂的自然基底调节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但由于城市用地扩张、建设增量,某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已受损坏,导致山体滑坡、水土流失、通道阻断……城市人工景观受地形所限,道路曲折蜿蜒、建筑簇群集中、河道穿城而过,都别具特色;但由于建设难度较高、速度加快,人工景观修建中打破原有生态平衡,导致物种灭绝、环境污染、景观不协调……这类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剧。生态景观是具有生态功能的景观,不仅具有审美性,而且具有生态性,它能避免上诉问题的发生,调节城市生态系统,维护城市与自然的和谐。本文的研究重点即是开拓出适合西南山地城市的生态景观构建策略。全文包括理论研究、提出问题、归纳策略、案例实证四大部分。首先通过梳理目前国内外生态景观理论及方法,与西南山地地域性景观相结合,归纳出适合于西南山地的生态景观构建策略。该策略运用了景观生态学原理、生态规划理论、景观生态设计方法,从自然景观总体空间形态构建到城市人工景观生态规划,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适应西南山地地理特征的生态景观构建策略。同时,本文以西南多个地区为例,论证了该策略的可实施性和适应性。在全文的研究过程中,以“理论+问题→策略→案例实证→结论”的逻辑主线进行。论文的第二章研究了山地城市生态景观构建的理论,分别从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两个方面归纳出生态区划、生态廊道、可持续城市形态和斑廊基模型、生态基础设施服务等理论,指导城市生态景观的构建。论文第三章以西南地区实地调研为基础,通过收集资料、整理、实地走访、拍照,进行梳理,总结出西南山地城市自然景观、绿地景观、道路景观、水景观、公共空间和建筑景观六大方面景观的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章节打下基础。论文的核心部分是第四、五章节,提出西南山地城市生态景观的构建策略并分别以实际案例进行论证。第四章讲述自然生态景观总体空间形态的构建,通过分析生态承载力、进行生态景观功能区划、维育生态脆弱区,最终构建出城景联动、相互耦合的自然生态景观空间形态。第五章进入城市人工景观环境,对城市内部人工景观进行生态规划。该章节又将城市人工景观分为绿地景观、道路景观、河湖湿地、公共空间及建筑景观五类,运用生态基础设施理论、斑块-廊道-基底模式、景观的生态设计等理论方法,分别提出构建策略,并选择能够代表该类景观西南特色的实际案例加以论证。论文最后一章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对未来西南山地城市生态景观的发展提出建议,并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

舒沐晖[9](2011)在《重庆都市区城市非建设用地的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非建设用地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本研究将之作为城市物质空间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纳入当前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对象,通过探讨科学布局和实施管理的方法,从而真正将之引入到日常规划工作中去,弥补当前规划和管理中的不足,改善当前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和发展中不利的局面。为此本论文以重庆市都市区的城市非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在理清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的前提下,以问题为导向,以现状保护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规划中的不足为现实问题基础,开展了其属性的理论反思,并结合山地特色形成规划方法的完整性调适,再应用到重庆市都市区的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研究中,完成对现有总体规划中城市非建设用地的布局和实施进行了调整实践。本文共分为五部分、七个章节:第一部分是研究背景部分,即第一章。明确本研究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和城市规划转型的背景下开展的,希望能够具有对重庆市实践帮助和生态城市理论实践样本的研究意义。为此,本研究对国内的研究状况和国外典型概念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第二部分是研究基础部分,即第二章。从概念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现行研究中的分歧中,梳理出本研究的概念界定着重于“以自然特色为主、对城镇功能和空间结构上的生态支撑作用”的内涵,并指出本研究的指向。为此,本研究“以理想主义的生态城市理论为指导下,以理性主义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支撑,以实用主义的精明增长理念为借鉴”来形成理论基础,并梳理现有的相关规划方法。第三部分是现状问题分析和理论反思调整部分,即第三、四两章。第三章梳理重庆市都市区城市非建设用地在保护和发展中存在着的问题,以此来审视现有的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发现其存在着对其规划地位的忽视、生态效应认知的模糊、和整体性把握的缺失等三个本质属性认知缺乏所带来的不足;从而在第四章分别在生态城市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从哲学和生态学的角度对其地位和生态效应属性进行了再认识,结合山地环境下的适应性要求,在生态城市协调平衡的发展思路和生态整体规划方法的指导下,形成了在规划视角具备、规划目标解析、规划要素组织、规划功能实现、规划管制实施等五个方面在山地环境下的调适。第四部分是布局和实施调整部分,即第五、六两章。第五章将规划方法调适应用到重庆市都市区城市非建设用地的布局中,形成相应的布局导向、布局侧重点、规划要素、规划功能和规划工作程序,在都市区以辨析和平衡形成空间格局指引、用地边界控制和用地布局三个方面的布局优化成果;在中心城区以网络化为重点形成三个廊道类型和五片区相对独立的廊道网络;并进行定量化的辅助评价。第六章将规划方法调适提出的城乡统筹策略应用到城市非建设用地的实施管理之中,确立了管理统筹的导向,形成在规划编制体系、专项规划内容和实施管理构架三个方面进行管理统筹的成果。第五部分为结语,对本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指出论文的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领域和方向。

陈刚[10](2011)在《四川盆周山地土地利用/覆盖景观空间格局演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四川省地处中国西南腹地,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四川盆周山地地势崎岖,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多样,生态地质环境非常脆弱。随着资源开发的加剧和经济建设的发展,环境承载力的均衡状态被打破,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破解此难题的基本思路是充分认识环境变化的客观自然规律,实现资源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覆盖是地球表层系统最突出的景观特征,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变化是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揭示了生态环境演变的重要规律。本文以四川盆周山地为研究区域,围绕着土地利用/覆盖景观空间格局演替这一中心主题,利用生态、环境、系统科学的相关原理和方法,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地理统计分析和动态模拟相结合,研究在复杂山地条件下,土地利用/覆盖景观的空间格局特征和演化规律。主要取得以下认识和成果:(1)通过对斑块和景观级别的土地利用景观进行分析,研究了耕地、草地、林地、水域、城乡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的土地利用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和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土地利用类型受山地自然条件的约束,土地利用景观在不同的山地区域内具有明显不同的分布格局和变化趋势特征,其分布格局是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气温降水等)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低海拔区域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占主导,随海拔升高,地形的影响增强,逐渐从地形与人类活动共同影响,过渡到地形影响占主导,并通过影响土地利用景观的破碎度、均匀度、连通性以及复杂度改变其分布格局。(2)研究了NDVI植被指数时间序列的空间特性,结果表明,NDVI指数受海拔高度的影响明显,不同海拔高度的年平均NDVI植被指数,具有独立的波动曲线。除高山外,四川盆周山地NDVI指数呈减少趋势。年均NDVI植被指数有明显的层次分布特征,层次分布顺序与海拔高度并不一致,月(旬)NDVI植被指数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周期变化趋势。土地利用方式对NDVI植被指数产生直接的影响,与NDVI植被指数有着重要的联系,。(3)利用混沌理论和混沌时间序列预测方法,重构了NDVI植被指数时间序列的相空间,实现NDVI植被指数的短期预测,证明了NDVI时间序列是非线性确定系统,具有混沌特征。对预测得到时间序列曲线的线性拟合分析表明,研究区的NDVI植被指数仍有减少趋势,不同山地区域的NDVI指数,在不同趋势方向的变化程度有所区别,反映出非山地和高山区域内生态环境在短期内有继续恶化的趋势,而低山、中山和极高山区域的生态环境则有所改善(4)土地利用格局的主导因素和驱动机制是研究的核心内容,通过建立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模型,提取土地利用景观和环境要素之间的多维关联规则,解释分析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环境驱动力。对关联规则的分析结果表明:高程、坡度、气候、土壤、植被是影响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重要驱动因素,坡向与土地利用景观的相关性较弱。同时,地形地貌、植被土壤分布和气候之间存在复杂的多重关联关系,这些关联关系反映出在山地复杂自然环境下,土地利用景观的空间分布规律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5)在对土地利用与环境的关联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选取相关环境要素,建立土地利用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动态演化模型,模拟预测土地利用景观的变化。模型以地理元胞自动机为核心,用神经网络建立状态转换规则,并通过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进行优化。模拟结果表明,耕地日益减少,被转作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较多,耕地保护面临日益严峻的形式;林地面积逐年增加,森林资源得到较好的保护,生态环境状况有所恢复,而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又导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增涨迅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是自然和人类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充分考虑多种相关因素后,模型能很好的预测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可信度。通过元胞自动机动态模拟,也能直观的展示出土地利用的演变过程。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土地利用/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建立土地利用格局演化预测模拟体系和模型,透过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表象了解山地生态环境变化的客观规律,为土地利用管理和规划提供参考,有利于促进山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北京山地系统的土地利用控制与景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山地系统的土地利用控制与景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万州区狮子山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现状
        1.3.2 国内相关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1.5.1 创新点
        1.5.2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概念解释
    2.2 理论概述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可接受的改变极限(LAC)理论
        2.2.3 低影响开发(LID)理论
        2.2.4 海绵城市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
        2.3.1 国内案例分析
        2.3.2 国外案例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城市山地公园的特征、价值及其面临的生态问题
    3.1 城市山地公园的特征
        3.1.1 多变的空间形态
        3.1.2 丰富的景观视线
        3.1.3 多样多层次的植物资源
        3.1.4 立体化的交通形式
    3.2 城市山地公园的价值
        3.2.1 自然资源的价值
        3.2.2 独特的景观价值
        3.2.3 经济建设的价值
        3.2.4 文化内涵的价值
    3.3 城市山地公园的面临的生态问题
        3.3.1 自然资源遭到破坏
        3.3.2 开发建设困难
        3.3.3 社会人文结构单一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策略及方法研究
    4.1 自然生态
        4.1.1 合理规划选址
        4.1.2 重视山体特征的水体设计
        4.1.3 选用透水性铺装
        4.1.4 布置生态植草沟
        4.1.5 强化森林火灾防治
    4.2 景观生态
        4.2.1 合理利用制高点
        4.2.2 观景点的控制
        4.2.3 动态视景的打造
        4.2.4 依据地形营造植物景观
        4.2.5 注重植物季相变化
        4.2.6 景观突出自然野趣
    4.3 经济生态
        4.3.1 依据地形布局功能区
        4.3.2 顺应山地特点布置道路
        4.3.3 植物多选用乡土树种
        4.3.4 稳固破面及挡土墙设计
    4.4 人文生态
        4.4.1 合理利用郊野元素
        4.4.2 发掘利用山水文化
        4.4.3 珍惜保护历史遗迹
        4.4.4 传承民俗特色文化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生态理念的重庆市万州区狮子山公园规划设计
    5.1 基本概况
        5.1.1 区位条件
        5.1.2 地形地貌
        5.1.3 地质灾害
        5.1.4 自然条件
        5.1.5 视觉景观
        5.1.6 上位规划和相关规划
    5.2 公园总体布局
        5.2.1 规划选址
        5.2.2 设计目标
        5.2.3 规划布局
    5.3 自然生态设计
        5.3.1 水体设计
        5.3.2 铺装的选用
    5.4 景观生态设计
        5.4.1 合理制定观景点
        5.4.2 景点规划与线路设计
        5.4.3 自然野趣景观设计
        5.4.4 种植设计
    5.5 经济生态设计
        5.5.1 功能分区的布局
        5.5.2 道路交通设计
        5.5.3 自然灾害防治
    5.6 人文生态设计
        5.6.1 历史文化研究
        5.6.2 历史遗迹保护
        5.6.3 山地民俗文化节日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山地区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功能耦合与优化研究 ——以重庆市石柱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山地景观
        1.2.2 山地土地利用景观格局
        1.2.3 土地利用景观演变驱动机制
        1.2.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2.5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模拟
        1.2.6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条件概况
        2.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空间数据
        2.2.2 非空间数据
第3章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时空分异特征
    3.1 研究方法
        3.1.1 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3.1.2 景观格局分析
        3.1.3 景观空间分异分析
    3.2 土地利用景观动态变化及其空间分异特征
        3.2.1 土地利用景观动态变化特征
        3.2.2 土地利用景观动态变化的空间分异特征
    3.3 类型水平景观指数的动态变化及其空间分异特征
        3.3.1 类型水平景观指数的动态变化
        3.3.2 类型水平景观指数的空间分异特征
    3.4 景观水平景观指数的动态变化及其空间分异特征
        3.4.1 景观水平景观指数的动态变化特征
        3.4.2 景观水平景观指数的空间分异特征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驱动机制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驱动因子指标体系构建与预处理
        4.1.2 景观类型转移矩阵
        4.1.3 相关分析
        4.1.4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4.1.5 地理探测器
    4.2 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
        4.2.1 景观格局时间演变特征
        4.2.2 景观格局空间演变特征
    4.3 景观格局变化时间驱动分析
        4.3.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与驱动因子的相关分析
        4.3.2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4.3.3 时间演变驱动因子分析
    4.4 景观格局变化空间驱动分析
        4.4.1 耕地变化驱动分析
        4.4.2 林地变化驱动分析
        4.4.3 草地变化驱动分析
        4.4.4 水域变化驱动分析
        4.4.5 建设用地驱动分析
        4.4.6 未利用地驱动分析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格局特征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单位面积价值的确定
        5.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模型修订
    5.2 NPP与 NDVI空间格局
        5.2.1 NPP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5.2.2 NDVI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5.3 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的价值变化
        5.3.1 水源涵养功能价值
        5.3.2 土壤保持功能价值
        5.3.3 气候调节功能价值
        5.3.4 气体调节功能价值
        5.3.5 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价值
        5.3.6 原材料生产功能价值
        5.3.7 废物处理功能价值
        5.3.8 食物生产功能价值
        5.3.9 娱乐文化功能价值
    5.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时空变化
    5.5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变化
    5.6 讨论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功能耦合与优化模拟
    6.1 研究方法
        6.1.1 BP神经网络
        6.1.2 灰色线性规划模型
        6.1.3 元胞自动机
        6.1.4 GLP-BPNN-CA耦合模型构建
    6.2 基于GLP模型的景观面积优化与预测
        6.2.1 决策变量选取
        6.2.2 目标函数构建
        6.2.3 约束条件的设定
        6.2.4 GLP模型求解
    6.3 BP神经网络获取空间变量权值
        6.3.1 因子选择及数据处理
        6.3.2 BP神经网络的建立与训练
    6.4 基于GLP-BPNN-CA耦合模型的石柱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功能优化与模拟
    6.5 讨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主持的课题

(3)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山地生态城镇规划研究 ——以安宁市温泉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生态环境的破坏
        1.1.2 城镇的生态系统发挥不出应有的功能
        1.1.3 生态环境的建设重点在于引导和实施
    1.2 研究对象、目标及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目标
        1.2.4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1.3.1 景观都市主义的相关研究概况
        1.3.2 山地生态城镇的相关研究概况
        1.3.3 研究中存在的空缺方面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景观都市主义与山地生态城镇的关系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景观都市主义相关概念
        2.1.2 生态指标相关概念
        2.1.3 山地生态城镇相关概念
    2.2 从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到生态指标
        2.2.1 景观都市主义的三个研究视角
        2.2.2 景观都市主义与生态的联系
        2.2.3 从景观都市主义到生态指标
    2.3 从生态指标到生态规划设计
        2.3.1 山地生态城镇的类型划分
        2.3.2 山地生态城镇的生态指标
        2.3.3 生态指标与生态规划设计
    2.4 生态指标在山地生态城镇的典型案例
        2.4.1 欧盟生态城镇计划
        2.4.2 唐山市曹妃甸生态城
        2.4.3 中新天津生态城
        2.4.4 案例的经验小结
    2.5 景观都市主义对山地生态城镇的影响
        2.5.1 充分完善山地城镇的景观设施
        2.5.2 拓展山地城镇的绿色生态片区
        2.5.3 丰富山地生态城镇空间多样性
        2.5.4 基于生态指标的生态规划设计
        2.5.5 推动山地城镇生态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山地生态城镇的分类与指标分析
    3.1 安宁市温泉镇与山地生态城镇的关系
        3.1.1 安宁市温泉镇属于山地生态城镇
        3.1.2 安宁市温泉镇生态建设发展概况
        3.1.3 安宁市温泉镇生态建设优化思路
    3.2 绿色生态型城镇指标与对策
        3.2.1 绿色生态的指标体系
        3.2.2 绿色生态的实践途径
        3.2.3 绿色生态的建设对策
    3.3 资源节约型城镇指标与对策
        3.3.1 资源节约的指标体系
        3.3.2 资源节约的实践途径
        3.3.3 资源节约的建设对策
    3.4 环境友好型城镇指标与对策
        3.4.1 环境友好的指标体系
        3.4.2 环境友好的实践途径
        3.4.3 环境友好的建设对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地生态城镇的综合指标分析
    4.1 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前提
        4.1.1 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4.1.2 指标体系的结构组成
        4.1.3 指标体系的内容分析
    4.2 山地生态建设的综合指标
        4.2.1 模糊层次综合分析
        4.2.2 定性与定量的综合
        4.2.3 综合指标构建原则
        4.2.4 综合指标项的构建
        4.2.5 综合指标项的权重
        4.2.6 综合指标的具体内容
    4.3 山地生态建设的综合模型
        4.3.1 指标的无量纲化
        4.3.2 综合评价的模型
    4.4 山地生态建设的综合评价
    4.5 山地生态建设的综合建议
        4.5.1 生态建设的生态建议
        4.5.2 生态建设的预警建议
        4.5.3 生态建设的综合建议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地生态城镇的生态指标与策略
    5.1 山地生态城镇的规划目标
        5.1.1 山地生态城镇发展内涵
        5.1.2 山地生态城镇发展目标
    5.2 山地生态城镇的生态指标
        5.2.1 生态指标在规划设计中的转变
        5.2.2 生态指标与规划设计的关系
    5.3 生态指标与安宁市温泉镇规划设计
        5.3.1 安宁市温泉镇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5.3.2 安宁市温泉镇的规划调整与设想
        5.3.3 安宁市温泉镇的策略实践与响应
        5.3.4 山地生态指标与温泉镇规划设计
    5.4 生态指标在生态规划中的运用策略
        5.4.1 生态环境的优化提升
        5.4.2 山地区域的安全构建
        5.4.3 经济层次的战略提升
        5.4.4 社会文明的发展行动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基本结论
        6.1.1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反思
        6.1.2 景观都市主义理念的深化
        6.1.3 山地生态城镇建设的反思
        6.1.4 生态建设比城镇建设重要
        6.1.5 研究结论具有普遍适用性
    6.2 主要的创新点
        6.2.1 景观生态城镇的初现
        6.2.2 弹性规划的生态城镇
        6.2.3 生态指标的预警作用
    6.3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6.3.1 局限性
        6.3.2 后续研究
        6.3.3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表格索引
附录 D:山地生态城镇综合生态指标调查问卷
附录 E: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

(4)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市化的挑战
        1.1.2. 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1.3. 山地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与问题
        1.1.4.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山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支持
        1.2.2.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2.3. 山地城市绿地系统有效经营管理的需要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综述
        1.4.2. 案例研究
        1.4.3. 综合统计分析
    1.5. 论文创新点
        1.5.1. 重构了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观
        1.5.2. 基于多源大数据改进了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1.5.3 凝练了山地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特征
        1.5.4. 系统构建了山地城市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的优化策略
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与分类
    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概述
        2.1.1. 生态系统服务概念
        2.1.2. 生态系统服务内涵
        2.1.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意义
        2.2.1. 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
        2.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必要性
    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类
        2.3.1. 生态系统服务分类方法
        2.3.2. 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比较
        2.3.3.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2.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2.4.1. 功能价值法
        2.4.2. 当量因子法
        2.4.3. 模型评估法
    2.5. 小结
3.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3.1. 山地城市绿地的概念与发展
        3.1.1. 相关概念辨析
        3.1.2. 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
    3.2. 山地城市生态环境特征
        3.2.1. 山地城市生态系统特征
        3.2.2. 山地城市空间分布特征
        3.2.3. 山地城市文化结构特征
    3.3. 山地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
        3.3.1.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3.3.2.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基本特征
        3.3.3.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主要内容
    3.4.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3.4.1.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
        3.4.2.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计量方法
    3.5.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国内外研究进展
        3.5.1. 国外研究进展
        3.5.2. 国内研究进展
    3.6. 小结
4. 研究区域概况
    4.1. 研究背景
        4.1.1. 基本概况
        4.1.2. 区域位置
    4.2. 社会经济与人口
        4.2.1. 经济发展
        4.2.2. 人口状况
        4.2.3. 行政区划
    4.3. 自然地理
        4.3.1. 气候特征
        4.3.2. 地形地貌
    4.4. 环境资源特征
        4.4.1. 自然资源
        4.4.2. 植被条件
    4.5. 生态系统特征
        4.5.1. 山地城市生态系统特征
        4.5.2. 山地城市景观结构特征
    4.6. 研究范围
    4.7.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4.7.1. 数据来源
        4.7.2. 数据初步处理
    4.8. 城市绿地类型分类
        4.8.1. 遥感影像的分类
        4.8.2. 城市绿地类型分布
5.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的时空演化
    5.1.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现状分析
        5.1.1. 城市绿地地形地貌
        5.1.2. 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现状
        5.1.3. 城市绿地空间植被特征
        5.1.4. 城市绿地景观生态指数
    5.2.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变化情况
        5.2.1.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类型变化
        5.2.2.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变迁
    5.3. 小结
6.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6.1.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化
        6.1.1. 绿地的供给服务价值
        6.1.2. 绿地的调节与支持服务价值
        6.1.3. 绿地的文化服务价值
    6.2.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结果分析
        6.2.1. 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分析
        6.2.2. 各类型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6.2.3. 主城各区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6.2.4. 单位面积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6.3.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
        6.3.1. 不同类型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
        6.3.2. 不同区域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
        6.3.3. 绿地面积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关系
    6.4. 小结
7.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山地城市绿地规划策略
    7.1. 山地城市城市绿地问题分析
        7.1.1. 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
        7.1.2. 绿地景观格局尚待完善
        7.1.3. 城市绿地价值缺乏准确体现
        7.1.4. 绿地景观特征欠缺有效保护
    7.2.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价值的提升
        7.2.1.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价值的认识
        7.2.2.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价值的分析
        7.2.3.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价值的应用
    7.3. 山地城市绿地景观结构的优化
        7.3.1. 构建城市整体山水格局
        7.3.2. 完善山地城市系统绿化
        7.3.3. 整合开放空间体系
    7.4.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规划与设计策略
        7.4.1. 合理利用山地地形地貌
        7.4.2. 营造适宜城市小气候
        7.4.3. 提高雨洪调节能力
        7.4.4. 体现历史文化价值
    7.5. 山地城市绿地的调控与管理
        7.5.1. 山地城市绿地发展的调控机制
        7.5.2. 山地城市绿地综合生态价值的提升
        7.5.3. 山地城市绿地规划实施与管理策略
    7.6.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的不足之处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大理市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高原山地与高原湖泊相关研究
        1.2.2 景观格局及其生态效应相关研究
        1.2.3 综述总结
    1.3 研究内容与目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选择
    2.2 研究区概况
        2.2.1 地理区位
        2.2.2 自然环境概况
        2.2.3 社会环境概况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2.3.1 数据来源
        2.3.2 景观分类
        2.3.3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与解译
3 大理市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3.1 大理市景观类型构成分析
        3.1.1 景观类型分布与构成及其演变特征概况
        3.1.2 景观类型构成演变特征分析
        3.1.3 景观类型相互间转化特征分析
        3.1.4 大理市景观演变稳定性分析
    3.2 大理市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3.2.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3.2.2 景观类型水平指数的演变特征分析
        3.2.3 景观整体水平指数的演变特征分析
    3.3 环洱海圈层景观演变差异分析
        3.3.1 环洱海圈层景观的划分
        3.3.2 环洱海圈层景观的景观类型构成演变比较分析
        3.3.3 环洱海圈层景观的景观整体格局演变比较分析
4 大理市景观格局演变的生态效应研究
    4.1 大理市景观构成变化的生态效应分析
        4.1.1 基于建设景观变化的分析
        4.1.2 基于林地景观变化的分析
        4.1.3 基于水体景观的分析
    4.2 基于景观生态风险的大理市生态效应分析
        4.2.1 大理市景观生态风险指数的构建
        4.2.2 大理市景观生态风险指数的空间化表达
        4.2.3 大理市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演变分析
5 大理市景观格局生态优化研究
    5.1 大理市景观格局生态优化分区
    5.2 大理市整体景观格局生态优化建议
        5.2.1 保护高原山地的林地景观和高原湖泊的水体景观
        5.2.2 科学引导城镇发展,优化建设景观内部结构
        5.2.3 建设生态廊道,加强生态景观资源的连通性
6 结论与讨论
    6.1 论文结论
    6.2 论文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6)生态城乡系统研究 ——以敦煌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区选择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生态城乡研究进展与基础理论
    2.1 研究进展
        2.1.1 国外生态城乡相关研究进展
        2.1.2 国际生态城乡均衡发展模式剖析
        2.1.3 国内生态城乡相关研究进展
        2.1.4 国内生态城乡典型案例研究剖析
    2.2 基础理论
        2.2.1 田园城市与城市区域整体论
        2.2.2 道萨迪亚斯的人类聚居系统---城乡体系的系统性研究
        2.2.3 岸根卓郎的城乡融合系统设计
        2.2.4 麦基的城乡融合体研究
        2.2.5 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性科学
        2.2.6 新型城乡形态理论
        2.2.7 景观生态学与产业生态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城乡系统理论体系构建
    3.1 生态城乡的概念界定
    3.2 生态城乡的发展原理
        3.2.1 融合发展
        3.2.2 自然为基
        3.2.3 系统保护
        3.2.4 要素共生
        3.2.5 过程生态
        3.2.6 城乡平等
        3.2.7 文化特色
        3.2.8 开放动态
    3.3 生态城乡系统的功能特性
        3.3.1 功能特性优选
        3.3.2 功能特性内涵
    3.4 生态城乡系统的类型划分
        3.4.1 按系统主导因素影响力分类
        3.4.2 按人类干扰程度大小的二级分类
    3.5 生态城乡系统构建
    3.6 生态城乡系统评估的指标体系构建
        3.6.1 生态城乡系统评估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6.2 生态城乡系统评估的指标体系的确立方法
        3.6.3 生态城乡系统评估的指标体系的结构
    3.7 生态城乡系统研究方法体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敦煌地区生态城乡景观格局分析
    4.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4.1.1 区位与地貌
        4.1.2 水系与冰川
        4.1.3 气候
    4.2 敦煌地区地域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4.3 敦煌地区土地生态系统演变特征与动态分析
        4.3.1 数据源及处理
        4.3.2 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4.3.3 土地生态系统整体特征
        4.3.4 土地生态系统变动的空间差异
    4.4 区域景观生态格局特征分析
        4.4.1 斑块类型尺度
        4.4.2 整体景观尺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敦煌地区生态城乡系统资源承载与人地协调分析
    5.1 资源承载力研究基本内容
        5.1.1 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与评估方法
        5.1.2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研究进展
        5.1.3 计算模型与方法
    5.2 敦煌地区水资源生态承载评价
        5.2.1 敦煌地区水资源生态承载总体评价
        5.2.2 敦煌地区水资源生态承载上下游区域差异
    5.3 敦煌地区水资源管理建议
        5.3.1 敦煌地区水资源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5.3.2 敦煌地区水资源优化管理建议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敦煌地区生态城乡系统经济-社会特征研究
    6.1 经济发展特征
        6.1.1 经济总体水平
        6.1.2 产业结构对比
        6.1.3 非农产业产值结构
        6.1.4 发展方式
    6.2 城乡体系特征
        6.2.1 城镇化水平
        6.2.2 城镇化模式
        6.2.3 城乡空间格局
        6.2.4 城乡职能类型
        6.2.5 城乡规模结构
    6.3 社会发展特征
        6.3.1 人口构成与民族类型
        6.3.2 城乡差距
    6.4 空间管治特征
        6.4.1 主体功能区划
        6.4.2 生态功能区规划
        6.4.3 自然保护区建设
    6.5 城乡发展存在问题
        6.5.1 嵌入型城镇化与当地缺乏联系
        6.5.2 整体城镇发展特色不突出
        6.5.3 城镇化动力单一,新业态发展不足
        6.5.4 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发展统筹性差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敦煌生态城乡系统发展满意度评估
    7.1 问卷设计
        7.1.1 问题整合
        7.1.2 指标释疑
    7.2 生态城乡系统满意度评估的测算方法
        7.2.1 满意度赋值方法
        7.2.2 权重确定与满意度计算
    7.3 生态城乡系统发展满意度水平分析
        7.3.1 调研基本情况
        7.3.2 调查对象选择
        7.3.3 计算结果分析
    7.4 政策建议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特色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特色
    8.3 不足与展望
    8.4 生态城乡融合发展推进途径
        8.4.1 以水资源为第一约束条件,制定区域生态红线规划
        8.4.2 多元产业发展共推农民市民化
        8.4.3 成立区域联席协会等组织,推动区域统筹发展
        8.4.4 推进财税—户籍制度共同改革,保障社会保险均等化
        8.4.5 以“生态”理念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生态城乡体系构建
附件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低丘缓坡山地建设开发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以富民县哨箐区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国外研究概况
        二、国内研究概况
    第三节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二、基础理论
第二章 研究区域、理论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一、研究区的选择
        二、研究区基本情况
        三、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
    第二节 理论分析框架
        一、景观生态分类
        二、景观生态空间格局现状分析
        三、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景观生态分区
        四、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三章 景观格局分析
    第一节 指标体系
        一、景观生态分类
        二、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第二节 哨箐面山景观格局分析
        一、景观类型分布
        二、景观格局现状分析
    第三节 哨箐区块景观格局分析
        一、景观类型分布
        二、景观格局现状分析
第四章 生态适宜性分析
    第一节 指标体系
        一、划分评价单元
        二、评价指标的选取
    第二节 哨箐面山生态适宜性分析
        一、单因子生态适宜性评价
        二、单因子加权叠加综合评价
        三、生态适宜性分区结果和景观格局对比
    第三节 哨箐区块生态适宜性分析
        一、单因子生态适宜性评价
        二、单因子加权叠加综合评价
        三、生态适宜性分区结果和景观格局对比
第五章 景观生态规划
    第一节 景观生态规划目标
    第二节 哨箐面山景观生态规划
        一、哨箐面山景观生态功能区
        二、各个功能区块的景观生态规划
    第三节 哨箐区块景观生态规划
        一、哨箐区块景观生态规划分析
        二、哨箐区块总体景观生态规划
        三、哨箐区块详细规划
    第四节 哨箐面山和哨箐区块景观生态规划联系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第一节 讨论
        一、景观生态规划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贡献
        二、本研究的局限性
    第二节 结论
    第三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及获奖情况

(8)西南山地城市生态基础理论及案例研究 ——西南山地城市生态景观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索引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
        1.1.1 课题来源
        1.1.2 整体架构
    1.2 研究意义
        1.2.1 城市生态景观现状之批判
        1.2.2 城市生态景观的双重价值
    1.3 概念界定及相关学科关系
        1.3.1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1.3.2 相关学科关系
    1.4 研究综述
        1.4.1 国外生态景观研究动态
        1.4.2 国内生态景观研究综述
    1.5 论文研究架构
        1.5.1 研究切入点
        1.5.2 研究重点
        1.5.3 研究方法
        1.5.4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2 山地城市生态景观理论研究
    2.1 城市生态景观构成
    2.2 自然生态景观空间形态构建理论
        2.2.1 景观生态格局理论
        2.2.2 可持续城市形态理论
        2.2.3 生态区划研究方法
    2.3 城市人工景观生态规划及功能服务
        2.3.1 生态交错带
        2.3.2 生物多样性保育
        2.3.3 生态基础设施服务
        2.3.4 景观的生态设计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西南山地城市景观现状特征及问题
    3.1 西南山地城市自然生态景观特征
        3.1.1 立体起伏、形态丰富的地形地貌
        3.1.2 江河纵横、湖泊棋布的河流水系
        3.1.3 生物多样、植被丰茂的资源环境
        3.1.4 潮湿多雨、变幻莫测的气候特征
    3.2 西南山地城市人工景观现状及问题
        3.2.1 绿地景观破碎,缺乏生态联系
        3.2.2 道路阻隔通道,理化环境污染
        3.2.3 河岸粗放利用,边缘整理不当
        3.2.4 公共空间耗散,景观千篇一律
        3.2.5 建设用地紧张,建筑材料污染
    3.3 本章小结
4 西南山地城市自然生态景观空间形态构建
    4.1 策略一:分析生态承载力,划定四区空间管制
        4.1.1 计算生态承载力
        4.1.2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4.1.3 四区划定
        4.1.4 空间管制
    4.2 策略二:进行生态功能区划,明确生态功能分区
        4.2.1 生态要素的选取
        4.2.2 生态区划的方法
    4.3 策略三:维育生态脆弱区,制定相应保护措施
        4.3.1 西南山地典型生态脆弱区
        4.3.2 各类生态脆弱区保护措施
    4.4 策略四:构建城景联动、相互耦合的自然生态景观空间形态
        4.4.1 耦合自然的城市形态
        4.4.2 自然生态景观空间形态构建
    4.5 案例实证:重庆市自然生态景观空间形态构建
        4.5.1 重庆城市生态承载力分析
        4.5.2 重庆城市生态功能区划
        4.5.3 重庆城市生态脆弱区维育
        4.5.4 重庆城市自然生态景观空间形态构建
    4.6 本章小结
5 西南山地城市人工生态景观形态构建
    5.1 西南山地城市绿地生态景观形态构建
        5.1.1 分析城市绿地景观格局
        5.1.2 构建“斑-廊-基”结合的城市绿地景观网络
        5.1.3 案例实证:成都市绿地生态景观网络构建
    5.2 西南山地城市道路生态景观形态构建
        5.2.1 顺应地形设计山地道路形态
        5.2.2 合理组织步行道路系统
        5.2.3 根据生态敏感性规划道路选线
        5.2.4 涵洞、暗沟保持生态关键点的畅通
        5.2.5 运用生态技术进行污染防护
        5.2.6 道路沿线景观美化设计
        5.2.7 案例实证:贵州水黄公路生态景观设计
    5.3 西南山地城市河湖湿地生态景观形态构建
        5.3.1 保护自然水景观形态,维持水域生态系统
        5.3.2 采用近自然管理模式,减少人为干扰
        5.3.3 清疏河床,改善水质
        5.3.4 合理利用河岸资源,设计亲水驳岸
        5.3.5 采用乡土植物,维护河岸生物多样性
        5.3.6 案例实证:云南省河湖湿地生态景观建设
    5.4 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生态景观形态构建
        5.4.1 强调景观与生态连续性
        5.4.2 设计尊重场地
        5.4.3 展示地域文化,体现人文关怀
        5.4.4 案例实证:合川人民广场生态景观规划
    5.5 西南山地城市建筑生态景观形态构建
        5.5.1 节约用地,簇群组合布局
        5.5.2 因地制宜,巧妙利用地形高差
        5.5.3 运用生态材料,增加建筑绿化
        5.5.4 案例实证:锦绣山庄建筑景观设计
    5.6 本章小结
6 结语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展的论文目录

(9)重庆都市区城市非建设用地的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对象
        1.1.3 研究意义
    1.2 城市非建设用地的规划研究进展
        1.2.1 国内研究进展
        1.2.2 国外类似典型概念研究状况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的创新点
    本章小结
2 城市非建设用地概念及其规划研究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发展脉络
        2.1.2 既有概念的梳理
        2.1.3 本研究的概念界定
    2.2 规划研究的基础理论
        2.2.1 生态城市理论及生态整体规划设计方法
        2.2.2 生态学理论及相关原理与方法
        2.2.3 精明增长理论
    2.3 现有规划方法的总结
        2.3.1 基于土地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方法
        2.3.2 绿道规划方法
    本章小结
3 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及发展问题在重庆都市区的显现
    3.1 现状
        3.1.1 既有的相关规划
        3.1.2 现行的规划实施
        3.1.3 划定的用地分布
    3.2 保护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2.1 用地范围受到侵蚀
        3.2.2 用地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
    3.3 现有规划的不足
        3.3.1 规划视角的错位:源自对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地位的忽视
        3.3.2 规划布局不合理:源自对城市非建设用地生态效应认知的模糊
        3.3.3 规划实施不统一:源自对城市非建设用地整体性把握的缺失
    本章小结
4 城市非建设用地属性再认识及山地环境下的规划方法调适
    4.1 用地属性的再认识
        4.1.1 规划地位的明确
        4.1.2 生态效应的明晰
    4.2 山地环境下生态环境特征在重庆都市区的体现
        4.2.1 自然生态状况
        4.2.2 生态环境问题
        4.2.3 山地环境下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要求
    4.3 规划方法在山地环境下的完整性调试
        4.3.1 规划视角具备的完整性
        4.3.2 规划目标解析的完整性
        4.3.3 规划要素组织的完整性
        4.3.4 规划功能实现的完整性
        4.3.5 规划管制实施的完整性
    本章小结
5 城市非建设用地布局优化在重庆都市区的空间解析
    5.1 规划方法调试在布局中的体现
        5.1.1 规划布局的导向
        5.1.2 布局目标的侧重
        5.1.3 规划布局的要点
        5.1.4 规划布局的程序
    5.2 辨析和协调:都市区空间层面布局优化的重点
        5.2.1 规划要素的空间辨析
        5.2.2 规划布局的空间综合和协调
        5.2.3 布局优化的成果
    5.3 网络化:中心城区空间层面布局优化的方向
        5.3.1 规划布局的策略
        5.3.2 规划廊道类型和管控要点
        5.3.3 布局优化成果
    5.4 规划布局的辅助评价
        5.4.1 评价指标的选取
        5.4.2 指标评价的结果
    本章小结
6 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实施的管理统筹
    6.1 重庆城乡统筹的特征及相应管理统筹导向
        6.1.1 重庆城乡统筹的特征
        6.1.2 管理统筹导向
    6.2 设立以城乡总体规划为核心的规划编制体系
        6.2.1 城乡总体规划的层次和重点
        6.2.2 城乡总体规划的内容
        6.2.3 城乡总体规划的编制管理
    6.3 结合管理和实施深化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
        6.3.1 设立适应管理的非建设用地类型
        6.3.2 应用具有政策引导性的管制和引导方法
        6.3.3 设置具有实施性的规划项目
    6.4 建立协调统一的规划实施管理构架
        6.4.1 建构有机统一的管理机构
        6.4.2 建立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制
        6.4.3 健全规划实施的法律保障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本研究主要结论
    7.2 论文不足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10)四川盆周山地土地利用/覆盖景观空间格局演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区概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现状
        1.4.2 山地景观生态学研究现状
        1.4.3 景观格局及其动态研究现状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 研究区基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1 主要研究数据来源
        2.1.1 地理基础数据
        2.1.2 地形地貌数据
        2.1.3 土地利用数据
        2.1.4 气温降水数据
        2.1.5 植被指数数据
        2.1.6 植被分布数据
        2.1.7 土壤分布数据
    2.2 数据预处理与分类
        2.2.1 基础数据的分类原则
        2.2.2 地形数据提取
        2.2.3 地形数据分类
        2.2.4 土地利用分类
        2.2.5 气温降水分类
        2.2.6 植被类型分类
        2.2.7 土壤类型分类
第3章 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研究
    3.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组成结构与尺度
    3.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指数的选择
    3.3 土地利用类型级别格局特征分析
        3.3.1 斑块数量特征
        3.3.2 斑块面积特征
        3.3.3 斑块边缘特征
        3.3.4 斑块形状特征
        3.3.5 斑块分布特征
    3.4 土地利用景观级别格局特征分析
        3.4.1 景观斑块特征
        3.4.2 景观异质性特征
        3.4.3 景观空间关系特征
第4章 植被覆盖时间序列的空间特征及变化研究
    4.1 植被指数时间序列的空间特性
        4.1.1 年均NDVI变化特征
        4.1.2 季均NDVI变化特征
        4.1.3 月均NDVI变化特征
        4.1.4 植被指数时间序列及其趋势分析
    4.2 植被指数时间序列的相空间重构
        4.2.1 植被指数时间序列相空间研究
        4.2.2 最佳延迟时间的计算和选取
        4.2.3 最佳嵌入维数的计算和选取
    4.3 植被指数时间序列的混沌特性判别
    4.4 植被指数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预测
        4.4.1 改进的加权一阶局域法
        4.4.2 模型的结果分析与效果评价
第5章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环境空间相关性研究
    5.1 土地利用与环境空间关联数据挖掘建模
        5.1.1 基于空间数据库的土地利用数据挖掘体系结构
        5.1.2 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的流程设计
        5.1.3 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算法的实现
    5.2 土地利用与环境多维关联规则的提取
        5.2.1 数据选择与提取
        5.2.2 多维关联规则数据挖掘与解释
        5.2.3 关联规则的有效性验证
        5.2.4 复合关联规则的提取与解释
    5.3 土地利用格局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5.3.1 地形地貌对土地利用景观的驱动力分析
        5.3.2 气温和降水对土地利用景观的驱动力分析
        5.3.3 土壤和植被对土地利用景观的驱动力分析
第6章 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动态演化模型研究
    6.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化模型的构建
        6.1.1 动态演化模型的体系结构
        6.1.2 元胞自动机模块
        6.1.3 神经网络训练模块
        6.1.4 遗传算法优化模块
    6.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演化预测
        6.2.1 模型的参数选择与初始化
        6.2.2 训练数据的提取
        6.2.3 神经网络模块的训练
        6.2.4 动态演化模型的预测
    6.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化特征
        6.3.1 耕地面积变化趋势
        6.3.2 林地面积变化趋势
        6.3.3 草地面积变化趋势
        6.3.4 水域面积变化趋势
        6.3.5 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变化趋势
        6.3.6 未利用土地面积变化趋势
    6.4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预测结果验证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介

四、北京山地系统的土地利用控制与景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万州区狮子山公园为例[D]. 熊若竹.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2]山地区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功能耦合与优化研究 ——以重庆市石柱县为例[D]. 陈琴. 西南大学, 2019(05)
  • [3]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山地生态城镇规划研究 ——以安宁市温泉镇为例[D]. 周秀.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4]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D]. 骆畅.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5]大理市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效应研究[D]. 兰芝敏. 云南大学, 2017(07)
  • [6]生态城乡系统研究 ——以敦煌地区为例[D]. 刘星光. 兰州大学, 2016(11)
  • [7]低丘缓坡山地建设开发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以富民县哨箐区块为例[D]. 陈凤娇. 云南财经大学, 2014(03)
  • [8]西南山地城市生态基础理论及案例研究 ——西南山地城市生态景观形态研究[D]. 刘聪颖. 重庆大学, 2012(03)
  • [9]重庆都市区城市非建设用地的规划研究[D]. 舒沐晖. 重庆大学, 2011(12)
  • [10]四川盆周山地土地利用/覆盖景观空间格局演替研究[D]. 陈刚.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3)

标签:;  ;  ;  ;  ;  

北京山系土地利用控制与景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