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汉墓考古发现木质建筑模型

南京汉墓考古发现木质建筑模型

一、南京 汉墓考古发现木结构建筑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郭立忠[1](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吴悦娜[2](2020)在《东汉仿木石阙初探》文中认为阙,是一种中国古代的礼制建筑,它成对地建立在都城、宫室、陵园等建筑群入口两侧。阙发轫于先秦时期,兴盛于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重要代表形式。然而历经千年沧桑,早期的土木阙基本已经消失殆尽,唯有仿造土木阙建造的东汉石阙得以留存。据资料统计,国内现存的东汉石阙共有三十余处,集中出现在河南、山东、四川、重庆这四个省市境内,其中四川和重庆地区的数量所占比重最高。从石阙的形式来看,特别是位于四川、重庆地区的仿木结构石阙,非常准确、严谨地摹写了当时的土木阙,为汉代木构建筑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材料。加之,石阙是从东汉时期留存至今的仿木构阙,其上雕刻反映出许多目前已经较为模糊的汉代木构建筑的特征。因此,东汉石阙的研究对了解我国汉代建筑的建筑形制、构造逻辑和结构技术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现存的东汉石阙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结合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等相关学科在这一方面取得的成果,对中国汉代木构特征进行研究。论文计划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第一,厘清阙的定义,对阙的发展历程和阙的类型进行概述;第二,结合考古学和文献学的现有成果,依据秦汉阙的考古遗迹,探寻阙建筑形式的发展脉络;第三,通过实地调研测绘和查阅历史文献资料,将现存石阙分为仿木石阙和非仿木石阙两类,并重点选取保存较为完整的仿木石阙,进行个案研究,建立图文数据库;第四,结合前文的案例分析,从平面形制、构造特征、整体结构三个方面,对石阙所反映的中国汉代木构建筑特点进行总结归纳;第五,依据上述总结的木构建筑特征,推测性复原汉代阙类建筑,以期对中国汉代木构建筑的学术研究作相应的补充。

王灿[3](2020)在《汉画像石上传统建筑的形式特征研究 ——以徐州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汉代是我国古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无法忽略的朝代,该时期的建筑已逐渐摆脱春秋战国时期的夯土高台,逐渐发展的斗拱技术给建筑的形式和种类带来了无限可能与突破,大量崛起的木结构建筑仿佛向历史宣誓着新建筑时代的到来,至此汉代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由于汉代建筑结构的特点,木结构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因此,研究汉代建筑就需要依靠数量较多、保存较完整、雕刻精美的汉画像石。汉画像石作为两汉时期最具特色的绘画遗迹,因其发掘数量可观、画面清晰、雕刻精美而成为当代学者研究汉代文化的宝藏。画面中包含的大量建筑图像亦是建筑学者研究汉代建筑最为直观的资料。文章选取徐州地区汉画像石上的建筑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查询古籍及众多发掘简报,对该地区汉画像石上的建筑图像进行分类与辨析,选取了阙、楼阁、院落三种较为典型的建筑类型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阙的各构件阙基、阙身、阙楼、阙顶的构成及在不同形式阙中的组合;分析了楼阁中斗拱技术的应用及重屋式、组合式楼宅的造型特色与构造特点;探究了院落的平面布局形式并归纳出院落中门、庭、户、堂、夹、内的建筑形式。文章运用现代图示语言化繁为简地表现出各个不同类型建筑的构成及形式特征并进一步研究出汉代建筑中包含的建造技术、文化思想及艺术特征。最后,文章结合徐州及徐州周边地区优秀的现代建筑设计案例,浅析了汉画像石上阙、楼阁、院落及建筑构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变形。

剡群希[4](2019)在《汉代豫中地区陶仓楼研究》文中认为陶仓楼是汉代墓葬中的一种标志性文物,也是汉代常见的模型明器,是汉代“事死如事生”丧葬理念的真实体现。两汉时期,豫中地区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发掘汉墓数量众多,出土的陶仓楼随葬也比较丰富。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以往公布的考古资料,从渊源、出土概况、形态学和区域特征这四部分入手,对豫中地区汉墓出土陶仓楼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河南地区的陶仓楼最早出现西汉晚期的豫中墓葬中,至魏晋时期逐渐消失。关于陶仓楼兴起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丧葬思想和信仰两方面。后来因为薄葬盛行、明器组合习俗这两个原因而衰亡。根据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将豫中地区汉墓出土的陶仓楼分为A、B两型,A型为重檐式陶仓楼,共4式,B型为单檐式陶仓楼,共2式。根据年代划分为西汉晚期、东汉早中期和东汉晚期。然后通过研究汉代豫中陶仓楼区域特征,将其形制分为二层和多层。从宏观布局方面探讨了陶仓楼对豫中地区中小地主住宅的反映以及陶仓楼对整个墓葬空间的延伸意义,又从微观构件方面探讨了斗栱与屋顶的形制以及对建筑技术的反映。装饰分为彩绘、雕刻和人俑三方面讨论,进一步分析了豫中地区陶仓楼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内涵。

李思洋[5](2018)在《唐长安西明寺遗址建筑考古学研究及复原探讨》文中研究说明西明寺位于唐长安城延康坊西南隅,建于高宗显庆元年(656),历时近两年建成;是唐代皇家敕建、国家供养的“国之大寺”。西明寺东部院落遗址于1985~1993年的三次考古发掘中揭露,是研究唐代建筑、尤其初唐建筑十分难得的重要资料。本文在梳理和考察隋唐时期中国古代建筑、尤其佛寺建筑发展概况、时代面貌及相关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初唐为主要时代背景,对西明寺东部院落遗址进行建筑考古学研究和复原探讨。并拟于此过程中深化对于初唐建筑的认识,明晰其面貌,厘清其于唐代建筑发展、演变以至时代范围更广的建筑史发展历程中的阶段、地位等。同时,在前辈学者以佛光寺为代表的成熟木构建筑体系和形制完成唐代建筑复原探讨的基础上,试以本文复原成果,为唐代建筑、尤其初唐建筑的复原研究及初唐之建筑形象、面貌提供另一种符合具体时代背景与建筑发展特征的、具有合理性的可能形式。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对研究缘起、目的、意义等进行说明,对初唐时期建筑研究的必要性和西明寺遗址研究的相对空白加以阐述。在简要说明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对隋唐及以前佛寺建筑、隋唐木构建筑研究的相关材料进行梳理和介绍,并对相关研究成果加以概述和评析。第二章,对所有可见的西明寺相关资料进行爬梳,试图在梳理、分析及勘误的基础上为复原研究提供可能范围内最可凭借的基础支持。本章厘清了西明寺建设的时代,寺域范围、尺度,以及寺院的历史沿革、寺僧活动等;掌握了西明寺院落遗址的概貌;了解了前人成果对本研究的支持和局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复原探讨将以发掘资料为最重要基础,以初唐建筑的时代特点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章,主要对西明寺遗址建筑考古学研究和复原探讨工作中所凭借的初唐建筑时代特点进行探究,从院落布局、建筑类型与形式、木构方式、尺度规律、铺作层发展情况、柱额层与梁架层特征等有代表性的方面,对唐代建筑发展史中的初唐建筑进行定位;以此为基础,从院落组群、单体建筑、尺度规律三个方面对所得复原依据进行整合和说明。第四章,从整体方面对西明寺院落遗址进行复原探讨,以遗迹现象本身所直接、间接反映的地面建筑信息为基础,依据前文所得研究基础与复原依据,具体对遗址所反映的营造尺、模数制,及各殿宇、回廊的平面布置情况进行探究。研究得到基本契合遗址尺度现象、且较符合建筑时代发展特点的营造尺;对初唐时期建筑模数制等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并结合发掘报告、遗址照片等,在对相关遗迹现象进行重新解释的基础上,完成三座殿宇、四向回廊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完整院落的基本平面复原。第五章,在整体复原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对西明寺东部院落遗址所见遗迹信息的深入挖掘,基本完成殿宇、回廊及院落整体的具体复原探讨,涉及大木作中的大部分内容,包括柱网配置的平面结构形式、建筑形式,及柱额、铺作、屋盖梁架等的具体结构、形制、尺度等;并绘制完成复原图。第六章,对本文的研究和复原工作进行总结,对相关探索、创新等进行说明;并对研究不足及未来的方向、展望等加以简要阐述。

闫天一[6](2018)在《汉代中小型岩洞墓初步研究》文中指出汉代中小型岩洞墓是汉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中小型岩洞墓的系统性研究,有助于了解其产生、发展直至衰亡的历史过程与推动因素。本文是以汉代中小型岩洞墓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全国发现的此类墓葬材料,确立时空框架的基础上,对汉代中小型岩洞墓具体建筑结构与葬俗进行探讨,以此推进该课题的深入研究。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一、绪论:界定本文的时空范围与基本概念。文中提到的汉墓,泛指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220年(汉献帝禅位)期间的,涵盖了整个汉朝疆域范围内的墓葬。中小型岩洞墓指区别于诸侯王所使用的大型岩洞墓,且在岩石中开凿出墓道、洞室的墓葬。同时,综述本课题研究现状,简要论述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二、汉代中小型岩洞墓的发现、分型分期与分区:叙述汉代中小型岩洞墓的主要发现,对其墓葬形制进行类型学分析。根据洞室的形状、数量不同分为三型:长方形单洞室,曲尺形或不规则形单洞室,多洞室三种。结合发掘简报中给出的墓葬时代,将汉代中小型岩洞墓分为:西汉早期、中期、晚期与东汉早期、中、晚期六期。将洞室墓发现地与墓葬形制特点综合考虑,将洞室墓分为苏北、鲁中与皖西北,鄂西北,宁东、蒙中南三个片区。此外,从时代与定量两个方面出发,对各地区汉代不同型式的汉代中小型岩洞墓进行比较。三、汉代中小型岩洞墓建筑结构分析:主要探讨汉代中小型岩洞墓具体的建筑结构。先对汉代中小型岩洞墓的墓外设施、墓道、甬道、填土、墓葬面积、封门、墓顶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进而讨论其功能等相关问题。再同竖穴岩坑墓、土洞墓、大型岩洞墓进行比较研究,探讨汉代中小型岩洞墓的产生原因。四、汉代中小型岩洞墓葬具与随葬器物:主要对葬具、随葬器物种类、随葬品空间摆放位置、器物组合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葬具依据棺的数量与是否有椁或其他葬具分为九种情况,并与墓葬面积、先后葬情况等比较,探讨三者间关系。随葬品空间摆放位置的不同分为若干种情况。根据质地不同,将随葬品分为陶器、釉陶器、原始瓷器、铜器、铁器、铅锡器、金器、银器、玉石器、漆木器、骨器、动物十二类。最后探讨各地随葬器物组合特征。

兰芳[7](2018)在《汉代陶楼的造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是对汉代陶楼进行的造物艺术的研究。汉代陶楼是模仿现实建筑的微缩陶制雕塑,是两汉之际墓葬礼仪、社会信仰、文化体制、手工艺技术发生转变的典型器物。作为随葬明器,它体现出墓葬礼仪的物化结构;作为一种民间手工艺,它反映了汉代民间造物艺术的思想观念与技术水平;同时,它模仿现实中的建筑,是现实建筑形制、技术的镜像。论文通过研究器物的形制、制造与消费等相互关联的动态场域,还原造物的历史情境与文化场域。在传统文化日益成为文化重心的今天,根据新发现的材料,采用新的研究手段,来重新审视汉民族文化的造物传统。本论文首先对汉代陶楼的形制、结构、构件进行了归纳、整理、确定。从建筑形制上划分,将它分为重屋式陶楼、重檐式陶楼以及阁式陶楼;从建筑功能来划分,它包括陶仓楼、陶望楼、陶水榭等。汉代是中国传统建筑史上空前发展的时期,从先秦的高台建筑到汉代的楼阁建筑,木架构体系的发展是关键。由于汉代建筑的材料问题,现实中木结构的汉代建筑已基本消失,仅留下一些石质的建筑,如山东的朱鲔石室、孝堂山祠堂等。自20世纪初,以田野调查和发掘为主要手段的中国考古学兴起之后,汉代建筑考古获得了大量的资料,考古发掘的“陶楼”是我们用来讲述历史,演绎文化的实证资料。其次,论文从古代造物艺术的视角对汉代陶楼进行探讨。从造物艺术视域将陶楼作为“设计作品”来加以分析,如果说汉代墓葬随葬品的组合主要体现了礼制、制度变迁和统治者的意志的话,那么,随葬品的很多具体特征,如形制、质料、尺度等,所呈现的基本面貌则体现了长期的社会变迁所导致的墓葬演化的过程,体现了包括统治者、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墓葬礼仪各种力量博弈的动态过程在特定时空所呈现的痕迹,社会礼仪与习俗也通过这种博弈的过程折射在随葬器物的形态之中。最后,论文从陶楼制造的技术、质料与尺度三方面探究其造物溯源。随着社会的变迁,信仰形式的变化及制陶技术的发展,造物尺度的一系列变革,其结果是从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晚期各种类型的陶楼不断丰富、流行开来。同时,从阶层、信仰与文化三方面追问汉代丧俗信仰及随葬品种类发生转变的内在动因。两汉之际,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士阶层及豪强地主队伍急剧增大,新的墓葬制度及礼仪的规定随之应运而生。墓葬制度发生了由“周制”到“汉制”的变革,汉代的随葬器物也经历了由神性到人性,由巫术思维向实用理性过渡的转型时期,陶楼是这一历史转型期中随葬器物的典型代表。陶楼的制作是建立在“制器尚象”的观念上,建构的是一个对死后礼仪空间的拟象之上的,既是社会风俗变迁的产物,又是社会身份地位的表征。论文的研究从具体的器物出发,以情境还原为基础,挖掘汉代陶楼呈现的模仿性的、象征性的及礼仪性的造物特征,从而,探寻民间造物艺术发展与衰落的内在文化机制。

李镇廷[8](2018)在《洛阳地区中小型汉墓随葬品的摆放位置研究》文中提出墓葬研究是汉代考古学研究的基础,随葬品是墓葬研究的重要材料。洛阳地区是两汉时期的核心地区,中小型汉墓数量众多,随葬品丰富,这也是随葬品摆放位置研究的重要前提。本文立足于目前公布的近2000座洛阳地区中小型汉墓发掘材料,在明确的时空范围内系统梳理符合随葬品摆放位置研究条件的墓葬即有墓葬平面图和随葬品且位置明确的234墓葬。将上述墓葬的随葬品分为陶器、金属器、钱币、其他器物四大类,墓葬分为竖穴土坑墓、纵长方形平顶墓、纵长方形两面坡式顶墓、纵长方形券顶墓、方前堂穹窿顶墓、前堂横列墓、纵长方形前堂横券墓八类。运用统计分析法系统分析四类随葬品在上述八类墓葬中的位置摆放情况及规律。再依据随葬品的功能分为生活用器、贮藏用器、贵重物品、车马器、祭奠用器、礼器、镇墓器、模型明器八大类,探讨器物组合的摆放位置规律和意义,并以此为依据将墓葬划分为“无随葬品摆放空间期”、“随葬品摆放空间出现期”、“随葬品摆放空间成熟期”、“随葬品摆放空间转变期”四期。结合分期研究成果,将两汉时期划分为七期,纵向上对比洛阳地区战国和魏晋墓葬与汉墓的随葬品摆放位置差异;横向上对比西安地区和鲁中南地区在两汉七期内随葬品摆放位置的异同,探讨其发展演变规律。通过随葬品摆放位置的变化,探讨汉代重孝、崇尚奢华的厚葬之风、升仙、永生的思想和事死如事生,强调死后生活的生死观念;探讨随葬品摆放位置与汉代民居建筑之间的关系;探讨汉代合葬风气的盛行对随葬品摆放位置的影响。

罗启龙[9](2017)在《秦汉林业若干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前人对先秦两汉时期的林木的分布、种植、利用等,都有相应的研究成果。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未能厘清。本文结合先秦两汉时期出土文献、考古资料及传世文献,对这一时期天然林木的分布及其变迁、人工植林的发展、林业职官的设立、社树崇拜以及林木在生活中的运用等方面进行研究。考察内容涉及先秦两汉时期自然史、历史地理、科技史、政治制度史、思想史、社会史等领域。孢粉、考古及历史文献等资料显示,先秦秦汉时期,我国林木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春秋以后,我国多数地区气温有所波动,树种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春秋至东汉期间,东北地区受气候变凉的影响,乔木植被中针叶林比率有所增加,落叶阔叶林减少,同时森林分布范围缩小;黄淮海平原地区针、阔叶乔木随气候变化互有消长;黄土高原塬区未有森林生长,河谷及山地植被以阔叶木占优的混交林为主。西北草原与荒漠区植被随气候逐渐变干,耐旱类草本植被覆盖范围有所扩大,乔木植被随之减少。云贵地区受气候变凉的影响,常绿林逐渐减少,而四川地区的常绿及落叶林则均有增长;岭南地区的常绿林一直处于主要地位,广西地区受温度降低的影响针叶林也有所增长;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波动剧烈,常发生常绿阔叶林与针叶、阔叶林的混交林交替演变。除气候因素外,人类活动也影响着天然植被的变化。受秦汉时期经济、政治、军事的影响,除东北地区天然林木保存较好外,其余北方地区林木破坏严重。但这一时期南方地区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不高,人类影响相对较弱。加之该地区气候相对温暖湿润,植被易于再生。因此,南方广大地区的天然林木在秦汉时期得以较好地保存。先秦两汉时期生产技术较快发展。林木的生产技术涵盖了栽培、采伐与运输等方面。这一时期,人们总结了各类树种的物候与生长习性,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林木的栽培技术。此时人们已能够依据不同树种的自身特性确定合理的种植时间及栽种地点。除播种种植林木外,已开始使用扦插、嫁接等无性繁殖技术培育树木。在定植之后,时人对保熵、霜冻害、病虫害的防治以及整枝等护林工作亦提出了严格细致的要求。在林木种植技术趋于成熟的前提下,当时民居周边、私人园林、皇家苑囿、道路旁以及军事区均植有大量的人工林。而不同区域树种的选择,则受当时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秦汉时期,随着铁器的普遍使用,采伐林木的效率也得以提高。在林木采伐的时机的选择上,则需要考虑木材质量、国家政策以及民俗禁忌等多种因素。至于采伐后林木的运输,则主要以水运为主。另外,这一时期,官方与私人中的林木买卖现象亦较为普遍。先秦两汉时期并未设立专门的林业管理机构,林业的相关事宜是由不同部门的职官兼理。殷商时,管理农业、田猎及手工业的官员均涉及到林业的管理,但当时不同部门官员的林木管理权的划分尚未形成定制。至周代,管理林木的官员更加多元化,其职权也更加明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均设有林官。秦国林木主由“吴人”与“少府”负责,随着六国逐渐统一,“吴人”之权渐减。秦至西汉,山林川泽管理权由中央设“少府”与“木官”管理,其所出物产归于皇室及诸侯王。至东汉,山林川泽的管理权及物产改由地方政府负责;秦汉苑囿先后由少府及水衡都尉掌管,其下设有“苑丞”及“禁圃”等兼管苑中林木事务;当时的林木种植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宫室、陵寝内的树木则由“将作大匠”主管;此外,秦汉时所设的“将作大匠”、“司空”以及中央与地方所辖的各类工官主要管理林木的开采与利用。树木自古与社密切相关,先秦两汉时期亦不例外。根据考古及文献资料显示,远古时期的社即立于丛林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丛社逐渐成为传统。至殷商时,它已在国家社祭当中占有重要地位。降至周代,情况发生改变。受当时礼仪制度的要求,各阶层社的大小、形制以及设立地点均有限制。在此情况下,丛社已无法符合礼制要求,其地位有所降低,人工所立树社随之兴起。但由于传统惯性作用,丛社在西周时仍占有重要的地位。至秦汉,人们立社已不完全出于宗教的因素,更多的情况是将社视为土地与政权的象征。在此情况下,统治者对官方所立社的规模与形制均有严格细致的要求。因而“丛社”在这一时期已不再属于官方的祭祀体系之中,其地位大不如前。与此同时,受时人树神崇拜与生殖崇拜等观念的影响,“树社”逐渐成为“社”的主要形式。树本身生命力与生殖力强盛等特质,乃是树社广泛形成的主要原因。先秦两汉时期,木材已普遍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其中建筑与葬具为消耗木材的大宗,而乐器当中,使用木材的情况也愈加普遍。关于建筑,早在远古时期就已出现带有榫卯的木构结构。至夏商周三代,木构架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大叉手”式结构。春秋战国时期梁架及木柱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并且可能出现了两榀梁架组合的复合梁架,技术进一步的完善为这一时期宫室建筑大面积兴起奠定了基础。至汉代,高台阁楼式的木构建筑盛行,反映出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已较前朝有所进步。我国古代之所以选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应当和其便于运输、稳定性高、易于修缮、替换等特质有关。乐器方面,远古时期的大鼓多为木质,但由于音质不佳,至后世为铜鼓所代替,小鼓仍用木质,但仅作为大鼓的辅助乐器。西周及其后世常用的礼制乐器——“柷”与“敔”亦多为木质,二者用于音乐演奏的开始与结束。此外,筑、琴与瑟等弦乐器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兴盛,由于当时粘合技术不够理想,三者多用独木斫成。由于其音色较好,秦汉时期弦乐器逐渐成为乐器当中的主流。关于葬具,棺形成的初期,并未使用木材。至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木质棺使用逐渐普遍,并成为一种身份地位象征。且随着椁的产生,木质葬具的使用逐渐成为一种制度。在木种的使用上,亦有等级限制。降至西汉,出现黄肠题凑等形式,标志着木质棺椁的使用规模达到了顶峰。但由于当时林木破坏严重,至东汉时棺椁制度衰落,木质椁逐渐被石质椁代替,但使用木棺的习俗则一直被延续。木材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起着支持作用。

曹万平[10](2017)在《侗族民间美术研究》文中认为侗族民间美术在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各方面都有鲜明的民族样式,有鼓楼、风雨桥、戏楼、飞山庙、萨坛等特色建筑,有堪称活化石的传统染织与服饰,有诙谐有趣、形式多样的民间雕塑,有土中见雅、寓意美好的民间绘画,有形式特别、种类丰富的民间手工艺。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民间美术门类最齐全、保留最完整的民族之一,研究侗族民间美术对认识中国民族民间美术具有典型意义。本文以侗族民间美术为研究对象,从整体视角出发,利用研读文献和田野调查等多种方法,分析了侗族民间美术的历史面貌、生成环境和当下形态,探讨了侗族民间美术的主题、造型手法和主要特征,并为传承和保护侗族民间美术提出看法。全文共分三大部分,以七章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三章,主要阐明生成背景和侧重于形而下的样态分析;第二部分包括第四、五、六章,主要侧重于形而上的思想观念发掘与归纳;第三部分为第七章,主要对传承与保护提出看法。第一章,介绍了侗族概况和侗族民间美术概况,并对民间美术概念作了界定。提出侗族民间美术的文化源头是高庙文化并作了论证,以已有文物为依据从历时性角度梳理了侗族民间美术的历史概况,以当前遗存状况为凭借从共时性角度分析了侗族民间美术的现状特点及南北差异。第二章,从自然条件和文化习俗两方面入手,分析了侗族民间美术的生成环境,提出侗族民间美术传统样式遗存丰富的原因是社会发展滞后,侗族民间美术独具特色的原因是文化习俗奇特。第三章,分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四个类别阐述了侗族民间美术的当代形态,并对各类别下民间美术诸样式的历史记载和子类特征作了探讨。第四章,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成果之一,对侗族民间美术的主题进行了归纳,提出侗族民间美术的主题有资生、人本、求美、自由、共享、耐久。资生是建立在万物有灵观念上的共生世界,人本是以身度物的造物准则和价值追求,求美是建立在实用之上的形式美化,自由是慰藉心灵的自在表达,共享是利人利己的快乐践行,耐久是经世致用的造物准绳。第五章,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成果之二,提出侗族民间美术的主要造型手法有拟、渗、臆、比、创、拿、承。拟是率意的取象,渗是想象的联系,臆是心灵的流露,比是多意的象征,创是心物的统一,拿是民族之间相互借鉴,承是对传统的庚续。第六章,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成果之三,首先对侗族民间美术四个类别的特征进行了概括,然后对侗族民间美术的共性特征进行了归纳,提出侗族民间美术特征有多重表现:文化脉络上,远古的高庙文化基因仍然有迹可循,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随处可见。思辩特征上,粗略混沌的思维,万物有灵的逻辑若隐若现。精神内涵上,知足常乐的人生境界、自强不息的求生精神、和谐共生的处世之道四处洋溢。风格特点上,侗族民间美术风格丰富多样,其中以疏野、豪放、奇僻特点尤为突出,疏野是朴拙天然的表现,豪放是旷达不羁的气度,奇僻是集体表象的物化。社会特征上,侗族民间美术表现为农耕典型的“场”,稻作文化的“诗”,发展滞后的“果”,侗族民间美术折射出物质生活贫乏而精神生活富足的社会特点。第七章,对侗族民间美术的传承和保护进行了讨论,认为当前侗族民间美术保护现状总体上表现为喜中存忧,喜在政府重视民间努力,保护和恢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忧在这些保护行动多以发展旅游经济为驱动,未免出现文化保护为经济开发让位现象。认为民俗活动是民间美术应用的主要场域和生存土壤,主张风俗的赓续是民间艺术生存的关键,提出保护民间美术的关键是保护民俗活动。侗族民间美术之所以独具民族个性,缘于生发于相对封闭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环境闭塞使风俗习惯保持着相对独立性和发展滞后性,这是侗族民间美术较好地涵养古代文化基因和民族文化历史样式的原因。侗族民间美术的特点既是侗族文化和民族个性影响的特点,也是侗族社会发展滞后于时代形成的文化落差特点。

二、南京 汉墓考古发现木结构建筑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京 汉墓考古发现木结构建筑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一 密陀绘工艺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致谢

(2)东汉仿木石阙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相关研究范围的定义
        1.3.2 相关时间范围的定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案
    1.7 研究框架
第2章 阙的概述
    2.1 阙的定义
        2.1.1 阙的词源
        2.1.2 阙与观
        2.1.3 阙的功能
    2.2 阙的发展
        2.2.1 秦汉木阙的辉煌
        2.2.2 东汉石阙的出现
        2.2.3 阙的后期流变
    2.3 阙的类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秦汉阙的形制
    3.1 秦代阙制
        3.1.1 秦阙的形成
        3.1.2 秦阙的考古学发现
        3.1.3 秦始皇帝陵的三出阙
    3.2 西汉阙制
        3.2.1 西汉阙的发展
        3.2.2 西汉阙的考古学发现
        3.2.3 西汉帝侯陵的门阙
    3.3 东汉阙制
        3.3.1 东汉石阙的发轫
        3.3.2 东汉阙的考古学发现
        3.3.3 东汉墓园的石阙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汉仿木石阙的个案研究
    4.1 现存东汉石阙地域分布
        4.1.1 中原石阙
        4.1.2 巴蜀石阙
    4.2 现存仿木石阙个案研究
        4.2.1 巴郡石阙
        4.2.2 蜀郡石阙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汉仿木石阙的建筑特征
    5.1 平面形制
    5.2 构造特点
        5.2.1 阙基
        5.2.2 阙身
        5.2.3 阙楼
        5.2.4 阙顶
    5.3 整体结构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推测性复原汉代木构阙类建筑
    6.1 汉阳陵南门阙遗址分析
        6.1.1 南门阙遗址概况
        6.1.2 汉阳陵南门阙建筑复原分析
    6.2 汉阳陵南门阙建筑平面推定
    6.3 汉阳陵南门阙建筑立面推定
        6.3.1 夯土台立面高度推测
        6.3.2 木构阙立面形式推测
    6.4 汉阳陵南门阙建筑结构推定
        6.4.1 楼面
        6.4.2 柱
        6.4.3 斗栱
        6.4.4 梁架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汉画像石上传统建筑的形式特征研究 ——以徐州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文化复兴
        1.1.2 城市同质现象
    1.2 选题来源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现状综述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1.6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基本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释义
        2.1.1 传统建筑的基本概念
        2.1.2 形式的基本概念
    2.2 汉画像石中的建筑类型
    2.3 对阙、院落、楼阁的理论研究
        2.3.1 对阙的理论研究
        2.3.2 对楼阁的理论研究
        2.3.3 对院落的理论研究
第三章 阙的构成及形式特征研究
    3.1 阙的定义
    3.2 阙的分类
    3.3 双阙的构成及形式特征研究
        3.3.1 《楼阁栉比图》中的双阙分析
        3.3.2 《燕居观舞图》中的双阙分析
        3.3.3 《迎宾宴饮图》的双阙分析
        3.3.4 《双阙门吏拥慧图》中的双阙
        3.3.5 《楼阁双阙图》中的双阙
        3.3.6 《天阙星象图》中的双阙分析
        3.3.7 《建筑双阙图》中的双阙分析
        3.3.8 《观者之石》中的双阙分析
        3.3.9 《双阙歌舞车马图》中的双阙分析
    3.4 单阙的构成及形式特征研究
        3.4.1 《周公辅成王》中的单阙分析
        3.4.2 《单阙门吏图》中的单阙分析
    3.5 阙的构成及形式特征总结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楼阁的构成及形式特征研究
    4.1 楼阁的定义
    4.2 楼阁的分类
    4.3 台榭的构成及形式特征研究
        4.3.1 《徐州贾汪汴塘泗水取鼎图》中的台榭分析
        4.3.2 《徐州铜山大庙泗水取鼎图》中的台榭分析
        4.3.3 《铜山檀山集画像斗拱建筑图》中的台榭分析
    4.4 楼宅的构成及形式特征研究
        4.4.1 《徐州青山泉白集汉墓中室北壁西侧建筑图》中的楼宅分析
        4.4.2 《徐州青山泉白集汉墓中室北壁东侧建筑图》中的楼宅分析
        4.4.3 《江苏睢宁墓山汉画像石墓一号墓第三石》中的楼宅分析
        4.4.4 《邳州占城祠堂画像楼阁图》中的楼宅分析
    4.5 楼阁的构成及形式特征总结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院落的构成及形式特征研究
    5.1 院落的定义
    5.2 院落的分类
    5.3 厅堂的构成及形式特征研究
    5.4 院落的平面布局探讨
        5.4.1 从古籍中探寻院落的平面布局
        5.4.2 从建筑明器中探寻院落的平面布局
    5.5 多进式院落的构成及形式特征研究
        5.5.1 《徐州青山泉白集汉墓院落图》中的院落分析
        5.5.2 《楼阁栉比图》中的院落分析
    5.6 单进式院落的构成及形式特征研究
        5.6.1 《车马建筑图》中的院落分析
        5.6.2 《铜山利国东汉墓建筑图》中的院落分析
    5.7 院落的形式特征总结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传统建筑形式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6.1 阙的应用
        6.1.1 对阙形式的再现
        6.1.2 对阙形式的重组
    6.2 楼阁的应用
    6.3 院落的应用
        6.3.1 对院落布局的借鉴
        6.3.2 对院落厅堂形式的借鉴
    6.4 建筑构件的应用
        6.4.1 对建筑构件的抽象
        6.4.2 对建筑构件的变形
        6.4.3 对细节符号的引用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
    7.1 结论
    7.2 本文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4)汉代豫中地区陶仓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重难点与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陶仓楼的渊源
    第一节 陶仓楼的定义
    第二节 汉代陶仓楼的发展过程
第二章 豫中地区出土汉代陶仓楼概况
    第一节 豫中地区的人文地理环境
    第二节 豫中出土陶仓楼整理
第三章 豫中地区出土陶仓楼的形态学分析
    第一节 型式划分
    第二节 分期演变
第四章 豫中地区出土陶仓楼的特征
    第一节 形制多样
    第二节 结构复杂
    第三节 装饰精美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唐长安西明寺遗址建筑考古学研究及复原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背景
第二章 西明寺资料爬梳
    2.1 寺院概况
    2.2 相关文献
    2.3 考古成果
    2.4 现状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复原依据
    3.1 院落布局及单体配置
    3.2 单体类型与形式
    3.3 木构方式
    3.4 尺度规律
    3.5 斗栱、铺作与铺作构造层
    3.6 柱额、梁架等特征
    3.7 小结
第四章 整体复原探讨
    4.1 营造尺
    4.2 模数与用“材”
    4.3 平面布置与开间尺度
    4.4 小结
    附:西明寺遗址复原平面柱网分布图
第五章 各单体复原探讨
    5.1 1号殿
        附:西明寺遗址1号殿复原图
    5.2 2号殿
        附:西明寺遗址2号殿复原图
    5.3 3号殿
        附:西明寺遗址3号殿复原图
    5.4 回廊
        附:西明寺遗址回廊复原示意图
    5.5 小结
        西明寺遗址复原平面图
        西明寺遗址复原立面图
        西明寺遗址复原总剖面图
第六章 结语
    6.1 论文总结
    6.2 探索与创新
    6.3 不足与展望
    西明寺遗址复原院落鸟瞰效果图
    西明寺遗址复原1号殿人视效果图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隋唐时期建筑遗址及相关复原探讨(部分)
附录B 唐代壁画墓建筑画情况统计(部分)
附录C 西明寺史料梳理

(6)汉代中小型岩洞墓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一、时空范围的界定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局限性
第一章 汉代中小型岩洞墓的发现、分型、分期与分区
    第一节 汉代中小型岩洞墓的发现
    第二节 汉代中小型岩洞墓分型分期
        一、汉代中小型岩洞墓的型式
        二、汉代中小型岩洞墓的分期
    第三节 汉代中小型岩洞墓的分区
        一、苏北、鲁中与皖西北片区汉代中小型岩洞墓型式分析
        二、鄂西北片区汉代中小型岩洞墓型式分析
        三、宁东、蒙中南片区汉代中小型岩洞墓型式分析
    第四节 各地区汉代不同类型中小型岩洞墓的比较
        一、各地区汉代不同型式中小型岩洞墓的时代
        二、各地区汉代不同型式中小型岩洞墓的定量分析
第二章 汉代中小型岩洞墓建筑结构分析
    第一节 墓外设施
        一、墓垣
        二、封土
        三、地面建筑
        四、陪葬坑
    第二节 墓道、甬道
        一、汉代中小型岩洞墓墓道类型
        二、墓道功能探讨
        三、甬道相关问题探讨
    第三节 墓葬面积
        一、徐州地区汉代中小型岩洞墓
        二、郧县地区汉代中小型岩洞墓
        三、鄂尔多斯地区汉代中小型岩洞墓
        四、其他地区汉代中小型岩洞墓
    第四节 封门、墓顶及其他特殊结构(壁龛、椁室等)
        一、封门
        二、墓顶及壁龛、椁室
    第五节 同其他墓葬类型的比较
        一、竖穴岩坑墓
        二、土洞墓
        三、大型岩洞墓
第三章 汉代中小型岩洞墓葬具与随葬器物
    第一节 葬具与相关问题的比较
        一、葬具分析
        二、葬具与墓葬面积的比较
        三、葬具、先后葬及墓葬面积的比较
    第二节 随葬器物分析
        一、随葬品空间摆放位置
        二、器物种类
        三、器物组合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汉代陶楼的造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研究思路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内容、研究对象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对象
第二章 汉代陶楼的造物观念与形制分类
    2.1 陶楼的造物观念
        2.1.1 “事死如事生”的造物观念
        2.1.2 “仙人好楼居”的造物思想
        2.1.3 “微缩型”的造物理念
    2.2 陶楼的形制
        2.2.1 高台建筑
        2.2.2 “重屋”“重檐”陶楼
        2.2.3 “阁式”陶楼
        2.2.4 楼、阁与平座
    2.3 陶楼的分类
        2.3.1 陶仓楼
        2.3.2 陶榭
        2.3.3 陶望楼
        2.3.4 陶坞
    小结
第三章 汉代陶楼的历史情境与空间场域
    3.1 陶楼与民居建筑
        3.1.1 住宅建筑
        3.1.2 庭院建筑
        3.1.3 附属建筑
    3.2 陶楼与礼制建筑
        3.2.1 陶楼的象征符号与礼制建筑
        3.2.2 陶楼的仪式空间与礼制建筑
        3.2.3 陶楼构件的礼仪性特征
    3.3 陶楼与墓室
        3.3.1 陶楼与墓室空间结构的关系
        3.3.2 陶楼与墓室空间结构的发展
        3.3.3 陶楼与其他随葬明器组合
    小结
第四章 汉代陶楼的造物特征与溯源
    4.1 焦作陶仓楼的造物特征
        4.1.1 焦作陶仓楼的形制分类
        4.1.2 焦作陶仓楼的制作特征
        4.1.3 空心砖墓与焦作陶仓楼
    4.2 陶仓楼的造物溯源
        4.2.1 陶仓发展的历史溯源
        4.2.2 陶仓流行的民俗动因
        4.2.3 现实的仓与象征性的陶仓
    4.3 陶楼的造物尺度
        4.3.1 模件化的造物尺度
        4.3.2 制陶技术对陶楼造物尺度的影响
        4.3.3 陶楼的礼仪尺度
    小结
第五章 汉代陶楼的造物文化
    5.1 陶楼的阶层背景与造物特征
        5.1.1 陶楼与墓葬的阶层特征
        5.1.2 士阶层影响下陶楼的发展
        5.1.3 士阶层影响下的造物自觉
    5.2 两汉社会信仰对陶楼造物的影响
        5.2.1 社会信仰的嬗变对墓葬空间的影响
        5.2.2 礼乐教化对陶楼造物的影响
        5.2.3 墓葬空间世俗化的转变
    5.3 陶楼造物文化的表征
        5.3.1 陶楼与“模仿系统”的造物文化
        5.3.2 陶楼与“象征系统”的造物文化
        5.3.3 陶楼与“礼仪系统”的造物文化
    小结
结论
后续研究与展望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图片来源
附录2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8)洛阳地区中小型汉墓随葬品的摆放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时空范围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时间范围
        二 空间范围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相关考古发现
        一 奠基阶段(建国初期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二 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20世纪80年代~世纪末)
        三 繁荣阶段(新世纪开始至今)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 墓葬的综合研究
        二 随葬品的摆放位置研究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随葬品摆放位置的规律与意义
    第一节 墓葬材料分析
    第二节 随葬品摆放位置的分类统计
        一 陶器摆放位置统计
        二 金属器摆放位置统计
        三 钱币摆放位置统计
        四 其他器物摆放位置统计
    第三节 基于功能分类的随葬品组合摆放规律分析
        一 随葬品的功能分类
        二 各类随葬品的摆放位置分析
    第四节 基于随葬品位置空间演变的洛阳地区中小型汉墓分期
        一 各时期墓葬的随葬品摆放位置变化
        二 以随葬品位置演变为依据的墓葬分期
第三章 随葬品摆放位置对比研究
    第一节 洛阳地区中小型汉墓随葬品摆放位置源流
    第二节 与高等级汉墓的对比
    第三节 与其他地区中小型汉墓对比
第四章 随葬品摆放位置相关问题研究
    第一节 随葬品空间与汉代的生死观
        一 彰显孝道之观念
        二 崇尚奢华之风
        三 祈求升仙、永生之思想
        四 强调死后世界之生活
    第二节 随葬品摆放与汉代民居建筑
    第三节 随葬品摆放与汉代合葬之风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个人简历
致谢

(9)秦汉林业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秦汉时期自然林业的分布与变迁——兼谈文献中树种的考证
    第一节 东北地区
    第二节 黄淮海平原及其周边
    第三节 黄土高原区
    第四节 西北草原与荒漠区
    第五节 云贵川地区
    第六节 岭南地区
    第七节 长江中下游地区
    小结
第二章 秦汉时期林木种植与采伐述论
    第一节 林木的种植技术
    第二节 林木种植情况述论
    第三节 秦汉时期木材的采伐与贩运
    小结
第三章 秦汉时期林业职官考述
    第一节 夏、商、周林业职官考论
    第二节 春秋战国至秦代的林业职官辨析
    第三节 汉代林业职官述论
    小结
第四章 秦汉时期社树制度的嬗变——兼谈立树于社的原因
    第一节 社主考辨
    第二节 社树制度的嬗变
    第三节 立树于社的原因探析
    小结
第五章 秦汉木材三题研究
    第一节 宫室建筑
    第二节 木质乐器
    第三节 丧葬用途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10)侗族民间美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意义
        一、选题源起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前期准备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主要的创新之处
第1章 侗族及侗族民间美术概况
    第一节 侗族概况
        一、分布概况: 偏远而自由的三省交界
        二、历史概况: 王化缓慢的边缘性历程
    第二节 民间美术概念界定
    第三节 侗族民间美术概况
        一、探本溯源:高庙文化源远流长
        二、历史寻踪:悠久而零散的记忆
        三、当今遗存:南丰北寡参差不齐
第2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生成背景
    第一节 自然与社会条件
        一、依山傍水的自然条件
        二、相对滞后的社会发展
    第二节 风俗与文化环境
        一、古老的风土人情
        二、奇特的文化习俗
        三、强大的文化引力
第3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形态
    第一节 建筑
        一、侗寨: 侗族民间美术场域
        二、鼓楼: 侗寨的标志性建筑
        三、花桥: 沟壑与心灵的桥梁
        四、寨门: 防卫到象征的转变
        五、民居、粮仓与禾晾
        六、庙坛
        七、戏楼
        八、凉亭
        九、古井和井亭
        十、石料路桥、保寨林等
    第二节 雕塑
        一、建筑装饰雕塑
        二、家具装饰雕塑
        三、宗教雕塑
        四、食材雕塑
        五、工艺品雕塑
    第三节 绘画
        一、建筑装饰绘画
        二、年画
        三、宗教绘画
        四、农民画
    第四节 工艺美术
        一、侗族染织与服饰
        二、侗族器具工艺
第4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主题
    第一节 中国民间美术的共通主题
    第二节 侗族民间美术的典型主题
        一、资生-万物有灵的共生世界
        二、人本-以身度物的价值追求
        三、求美-实用之上的形式美化
        四、自由-慰藉心灵的自在表达
        五、共享-利人利己的快乐分享
        六、耐久-经世致用的造物主张
第5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造型手法
    第一节 拟-率意的取象
    第二节 渗-想象的联系
    第三节 臆-心灵的流露
    第四节 比-多义的象征
    第五节 创-心物的统一
    第六节 拿-相互的借鉴
    第七节 承-传统的庚续
第6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特征
    第一节 分类形式特征
        一、侗族建筑特征
        二、侗族雕塑特点
        三、侗族绘画特点
        四、染织服饰特征(工艺特征之一)
        五、器具工艺特征(工艺特征之二)
    第二节 文化内涵特征
        一、文化基因的传承
        二、粗略混沌的思维
        三、万物有灵的逻辑
        四、知足常乐的境界
        五、和谐共生的希望
        六、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三节 艺术风格特征
        一、疏野-天然朴拙的表现
        二、豪放-旷达不羁的气度
        三、奇僻-集体表象的物化
    第四节 社会历史特征
        一、农耕典型的“场”
        二、稻作文化的“诗”
        三、发展滞后的“果”
第7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
    第一节 保护价值: 文化多样性的典型
        一、侗族民间美术具有典型性
        二、手艺的人文价值不容忽视
    第二节 保护现状: 探索实践喜中存忧
        一、喜: 政府重视民间积极
        二、忧: 急功近利低质同化
    第三节 保护建议: 保护促进民俗活动
        一、保护需要系统性考量
        二、民间美术的生存动力
        三、保护和促进民俗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研究侗族民间美术完成的田野调查
    二、田野调查工作剪影
    三、图例目录
    四、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业绩
后记

四、南京 汉墓考古发现木结构建筑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2)
  • [2]东汉仿木石阙初探[D]. 吴悦娜.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3]汉画像石上传统建筑的形式特征研究 ——以徐州地区为例[D]. 王灿.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4]汉代豫中地区陶仓楼研究[D]. 剡群希.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5]唐长安西明寺遗址建筑考古学研究及复原探讨[D]. 李思洋. 南京大学, 2018(06)
  • [6]汉代中小型岩洞墓初步研究[D]. 闫天一. 江苏师范大学, 2018(12)
  • [7]汉代陶楼的造物研究[D]. 兰芳. 江南大学, 2018(12)
  • [8]洛阳地区中小型汉墓随葬品的摆放位置研究[D]. 李镇廷. 郑州大学, 2018(01)
  • [9]秦汉林业若干问题研究[D]. 罗启龙.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6)
  • [10]侗族民间美术研究[D]. 曹万平.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3)

标签:;  ;  ;  ;  ;  

南京汉墓考古发现木质建筑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