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微生物功能群落生态调查

苏州河微生物功能群落生态调查

一、苏州河微生物功能群落的生态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张琳[1](2020)在《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理念的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盂县香河景观规划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全球人口密度的增加,工农业迅速发展,全球资源过度被消耗,河流水质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用水匮乏、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结构污染突出、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层出不穷,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与生态问题,河流亦成为城市亟待解决的难题。作为城市历史文化孕育者的河流对城市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如何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的理念对已经不堪重负的城市河流进行设计,将人们从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到意识到河流生态重要性以及河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想转变,反馈并落实到滨水景观设计,激活场地活力并使其历史文化得以弘扬,进而达到人与河流共生的目的,已经成为一种现实需求。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视角对相关概念、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和国内外滨水空间的发展进行相关研究,对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任务、内容、原则、方法以及相关理论做归纳总结,对滨水景观的类型、尺度界定、构成要素、生态学解析以及价值取向做探讨研究,以生态修复为目的和手段,总结并借鉴国内外优秀实践案例,提出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理念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包括防洪蓄洪、提升自净能力、重建河流景观以及增加河流亲水性的规划设计目标,系统与区域原则、多目标兼顾原则、生态设计原则、文化保护原则的规划设计原则,水体生态修复、植物生态修复、动物栖息地恢复以及生态游憩的规划设计策略,并结合实际调研进一步应用于本文的实践对象——山西省阳泉市盂县香河滨水景观,对其进行生态修复性景观设计,以期为同类的滨水景观设计提供参考,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李倩霞[2](2020)在《异化硝酸盐还原菌(DNRA)对不同碳源的适应性及其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水体氮素污染问题突出,其中硝酸盐废水来源广泛,如钢铁、军工制造、核工业、化学药品制造等工业废水,过量排放会对生态系统以及人类造成危害,如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不同于反硝化以及厌氧氨氧化等脱氮过程,DNRA(Dissimilatory nitrate reduction to ammonium)过程是将硝氮转化为铵盐保留在水体中,其对于DNRA过程对氮循环过程的贡献问题备受争议。因此,探究DNRA菌的影响作用机制十分有必要。近年来关于DNRA的研究报道多集中于河口、湿地、湖泊、海洋等各类自然生态系统中,且国内外针对DNRA的实验室研究不多。本论文针对DNRA菌的研究从自然生境和实验室研究两方面展开。首先选取黄浦江为调研地点,探究异化硝酸盐还原菌在自然生境中的分布规律和菌群结构;在调研基础上,开展实验室DNRA菌的富集培养研究,本研究筛选出丁二酸钠、葡萄糖、乙醇三种碳源分别进行DNRA菌富集培养研究,并在反应器运行期间不断提高COD/N,逐步实现DNRA菌的富集培养,分析富集培养产物中DNRA菌的丰度,活性以及群落结构特征。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DNRA菌普遍存在于各类自然水生生态系统中,在黄浦江各个站点都发现了 DNRA菌,但是各个站点DNRA菌的丰度以及活性不同,在有机物(SOC)、氨氮浓度高的站点沉积物中更有优势;DNRA潜在速率与SOC呈显着性正相关,证明高有机碳环境更适合DNRA菌生存。(2)基于前期调研,选择丁二酸钠、葡萄糖、乙醇三种碳源,在反应器中进行DNRA菌的富集培养。在反应器运行前期、中期、后期对应的COD/N分别为6.5、7.7、10.0。发现DNRA菌对COD/N的适应能力不同,当COD/N=7.7时,DNRA菌具有竞争优势,有利于其在反应器中占主导。(3)当COD/N=7.7时,以乙醇为碳源反应器成功富集DNRA菌用时最长(100天),但硝氮转为氨氮效率最高(78.92%);以葡萄糖为碳源反应器成功富集DNRA菌用时最短(64天),但硝氮转为氨氮效率最低(47.63%);以丁二酸钠为碳源反应器成功富集DNRA菌历时90天,硝氮转为氨氮效率为55.65%。由此可见,相较于丁二酸钠和葡萄糖,DNRA菌更喜欢利用含碳个数更少的乙醇为碳源,能达到更好的富集培养效果。(4)基于PICRUSt功能基因预测,观察到DNRA的功能酶亚硝酸盐还原酶在反应器富集过程中大量增加,证实DNRA富集成功。基于nrfA功能基因测序发现反应器内主要的DNRA功能菌有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Ignavibacteriae菌门;属水平上Lentimicrobium、Petrimonas、Melioribacter以及Petrimonas是优势 DNRA 菌。(5)与本文反应器中富集的DNRA菌群结构不同,黄浦江中主要的DNRA菌群有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以及绿弯菌门Chloroflexi;Proteobacteria是优势菌群,所有站点中丰度最高的DNRA功能菌属是Anaeromyxobacter。(6)借助15N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得的DNRA潜在速率结果显示,实验室富集培养反应器中的DNRA潜在速率要明显高于黄浦江各站点的DNRA潜在速率,证明实验室富集培养DNRA菌成功。

南丽霞[3](2020)在《邛崃南河流域水质现状分析及综合治理方案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水资源保护需求日益增长,流域水环境状况和污染形态的把握是制定地方性流域治理措施的关键。四川省邛崃市南河贯穿邛崃境内,流经邛崃市区,流域内遍布包括南河、小南河、斜江河、蒲江河、东河在内的多条主、支干河流,河流沿岸人口众多,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工业企业、畜禽养殖场,污水排放和生活垃圾导致河流水质急剧下降,南河流域水环境治理需求迫切,因此研究流域水体污染现状及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南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流域水质现状调查分析和综合治理方案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文献查阅、资料收集,整理并介绍了邛崃的自然、社会、经济情况,进一步调查邛崃的水系分布,进行水功能区划分和污染控制单元划分,确定了水质监测的重要控制断面:桑园、唐场、五星、黄塔。(2)在流域内布设25个水质监测断面,进行实际数据检测,结合邛崃市水务局对市控断面的常年监测数据分析了南河流域水质年际变化、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特点,并进行总体污染特征分析。得出结论:南河邛崃段出入境断面水体多为中重度污染,TP为主要超标因子,NH3-N次之,COD存在超标风险。小南河流经范围广,起点和高埂镇段水质较差,氨氮和总磷超标严重且对汇流后斜江河水质造成影响;斜江河自接纳石头堰和东河水体后,水质逐渐恶化,直至汇入南河,氨氮一直超Ⅴ类标准;南河接纳宝林斗渠、采石场旁排水渠和东河Ⅴ~劣Ⅴ类水后降为Ⅴ类;蒲江河劣Ⅴ类水的汇入使南河水质降为劣Ⅴ类。因此,初步锁定了污染治理的主要指标为氨氮和总磷,水质提升治理主要对象为蒲江河、斜江河、小南河、东河及其支流宝林斗渠、采石场旁排水渠、东河、石头堰等。(3)南河水体氨氮已超出水环境容量2464.9吨/年,总磷超出473.5吨/年,情况不容乐观。通过现场调查,结合邛崃市环境质量评估报告书、排污申报记录等相关文献资料,得出造成南河流域严重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点源污染、城乡生活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和内源污染。通过污染物排放量调查和预测得出:城乡生活污染对COD、NH3-N和TP污染贡献均最大,畜禽养殖污染对TP贡献仅次于生活污染,农田径流污染对NH3-N贡献大于畜禽养殖和工业废水。说明邛崃市城乡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水和农业源废水是影响水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流域治理首先要进行截污控源。(4)根据《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计划》《成都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相关法规要求,结合南河流域水质调查现状、邛崃市区域特征提出流域治理的阶段性目标和“统筹规划,源头防控,过程拦截,末端修复,全面监管”的治理思路并确定综合治理技术路线。(5)根据南河流域水质分析、污染源调查和污染物排放量预测结果,结合邛崃市城乡发展规划,流域治理目标和各污染治理措施特点从城乡生活用水、畜禽养殖、农业、工业、黑臭水治理、水资源保护、政府监管等方面进行污染源控制治理方案研究并提出新建管网、新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改进畜禽养殖技术等治理方案,将对化学需氧量削减将达到88.9%,对氨氮的削减将达到47.3%,对总磷的削减将达到67.5%。(6)南河流域13个治理段水体污染均为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超标,超标量略有差距。提出截污控源、底泥治理、水质提升、生态修复的治理思路,因地制宜提出生态修复措施,既包含底泥原位修复技术、曝气复氧技术、生物净水、生物絮凝等紧急水质提升方案,又兼具生态基、人工浮岛、生态湿地改造、植物圈养、生物投放等长效修复措施。此方案为南河流域工程实施提供重要参考,经过治理,南河流域污染段水质状况将显着改善,2020年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2030年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流域优良水质比例达85%以上。

丁磊[4](2019)在《不同排水体制下苏州河滨岸带空间结构特征及水环境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州河作为上海市重要的母亲河,在历经了三轮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后,两岸点源污染基本得到控制,河道水环境及水体黑臭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但强排水系统带来的短历时降雨溢流污染问题日渐凸显,不得不在受限的滨岸带空间修建有限容量的地下调蓄池来应对,成为影响上海中心城区水质稳定的重要因素。与之对应的是,苏州河滨岸带空间结构的完整性普遍受损,同时滨岸带外围土地利用高度硬质化,缺乏类似于低影响开发(LID)、最佳实践管理(BMP)等针对非点源污染的适用性规划与管理措施,加剧了城市降雨径流及其污染负荷。排水体制是城市化过程中对滨岸带水文循环产生深刻影响的人工干预因素之一,也带来区域差异化的水环境问题。因此,以苏州河作为我国城市河流的典型案例,针对不同排水体制所面临的主要区域环境问题,探讨排水体制与滨岸带空间土地利用共同作用下苏州河水环境响应特征以及相关管理措施,不仅在理论上具有较好的探索意义,而且也是上海及国内同类地区面临的进一步稳定提升水环境质量的迫切现实需求。论文基于多种分析方法与不同案例,系统分析了不同排水体制下苏州河滨岸带结构的空间差异,提出了考虑排水体制和土地利用的滨岸带空间结构类型划分,明确了不同排水体制区域滨岸带特征因素对水环境质量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可分为以下几方面:(1)论文以苏州河沿线为例,系统分析了不同排水体制下苏州河滨岸带实体结构特征及空间差异,从排水体制和土地利用的双重视角出发,尝试探讨滨岸带结构类型划分,并针对性分析不同排水体制带来的水环境问题,为深入探讨排水体制与滨岸带空间土地利用共同作用下的苏州河水环境响应特征提供相关理论研究基础。苏州河处于流域下游,具有沿线开发强度高、滨岸带空间被严重挤占、岸线堤防硬化等强烈人工干扰特征。滨岸带类型的划分关系到其滨水自然生态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表达的取舍、河道岸线生态修复策略的选择,对城市河流具有重要的规划管理参考意义。但城市河流滨岸带的分类方法尚未取得共识,主流方法多参照两岸植被群落、土壤性质、用地开发等进行分类,难以表征滨岸带功能受到人工干预损伤而表现出的空间差异性。论文在回顾分析传统滨岸带宽度、生态功能等内涵后,借鉴国外滨岸带“三区”的分类思路,探讨提出以滨岸自然结构为基础,兼顾滨岸带人工干预开发的滨岸带分类方法,为城市地区滨岸带修复和管理模式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基于不同排水体制对滨岸带结构特征进行探讨,对滨水空间开发利用强度不同的苏州河而言是一种新的视角。由于不同排水体制区域的差异即反映了城市建设等非自然因素的变化,也充分考虑了滨岸带与河流水环境自然交互方式的变异。这决定了在高强度开发区域城市河道的实际情况下,对其滨岸带结构的研究,可以融合滨岸带城市化人工干预因素及滨岸带生态功能变化的影响。以国外传统滨岸带的“三区”划分为基础,探讨苏州河滨岸带的实体结构及生态特征。在综合考虑潮间带结构、横向宽度、植被群落、土地利用、排水模式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河道水利等标准规范中的管理基线,界定了滨岸带结构各部分(潮间带、护岸带、近岸带)边缘位置。将苏州河沿线滨岸带划分为生态结构与功能相对完整的“四线三带”型、人工景观绿化的“三线两带”型、结构硬化、过渡空间缺失的“两线一带”三种基本类型。研究表明,“四线三带”“三线两带”型滨岸带仅有部分岸线存在于苏州河自排水地区,反映在滨岸带依然具有较完整的滨岸带物理结构、植被群落及宽度覆盖,但纵向空间上呈破碎化分布。值得关注的是,“两线一带”型结构在自排区及强排区均有体现,其滨岸带结构完整性已受到破坏,生态缓冲功能损伤。研究发现,苏州河滨岸带的物理结构及生态功能由自排区域至强排区域呈逐渐趋于简单。在不同排水体制区域,滨岸带与河流的水文循环过程发生变化,可能加强了特定宽度内滨岸带空间对水环境的影响。在苏州河沿线区域城市建设过程中,若忽视对土地开发及排水体制加以规划限制,由“四线三带”型退化至“两线一带”型是滨岸带结构可能的演变趋势。论文发现对城市化地区滨岸带结构完整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2)论文以苏州河干流沿线、上游自排区支流与为例,分析了滨岸带不同宽度上土地利用、不透水率与景观格局的空间差异,应用统计学冗余分析模型,深入剖析滨岸带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特征与河道水质间的响应关系,明确了影响水质变化的主导因素,辨识了影响水质变化的滨岸带关键宽度,据此提出对滨岸带外围土地利用硬质化的低影响开发改造建议,为苏州河滨岸带管理与土地规划调控提供依据。分析结果表明,苏州河干流、自排区支流的水质分异分别对滨岸带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的空间变化存在显着响应关系,但在不同滨岸带宽度上响应关系存在空间差异。在较小的滨岸带宽度上(100 m-600 m),干流滨岸带建设用地比重及不透水率水平与水质变化显着负相关,自排区滨岸带水域景观斑块密度与水质变化显着正相关。较大的滨岸带宽度上(800 m-1200 m),干流滨岸带农业景观斑块密度与水质变化显着正相关,自排区滨岸带工业景观斑块形状和排列不规则性与水质变化显着负相关。模型解释能力结果表明,随着滨岸带宽度从大到小,土地利用结构与景观格局空间变化对水质变异的影响逐渐增加,100 m宽度上对水质指标变化的影响最强烈(累积解释能力最大达到90.5%)。由自排区至强排区,土地利用等影响因素对水质变化的影响能力显着增强(干流81.7%,自排区41.1%)。结论认为,1)对于干流不同排水体制地区,滨岸带高建设用地比例与高不透水率是引致区域水质劣化的主要因素,对于自排区,保护滨岸带内复杂的水系分支结构与湿地坑塘,增强河流连通性可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2)由于干流穿越强排区域,其滨岸带用地及景观格局对水质变化的影响较自排区更加强烈,认为强排水体制的存在增加了滨岸带用地、景观格局特征对区域水质变化影响程度,扩大了滨岸带的影响范围。3)越邻近河道边缘,滨岸带土地利用结构与景观格局对水质变化的影响越强烈。因此建议将100 m作为跨不同排水体制地区滨岸带用地规划调控的参考宽度。(3)论文重点针对苏州河水质问题较为突出的强排区,利用高频次在线监测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学冗余分析与线性回归模型方法,深入探讨了滨岸带排水设施溢流事件的水质响应特征,尝试揭示强排区典型溢流事件下的受纳水质动态响应特征规律及影响因素。结合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水体黑臭评价方法,探讨水质黑臭对溢流事件的响应机制,为强排区滨岸带排水设施溢流污染问题的管控提供科学依据。以WQI为水质综合因子,评价凯旋泵站全年22次典型溢流事件的水质变化趋势。发现断面水质在溢流事件发生后主要呈现“显着下降”、“轻微下降”、“先降后升”的响应变化特征。利用RDA模型分析溢流后水质变化的影响因素,发现总降雨量、总溢流量、降雨强度、前期干旱天数等特征条件能够在溢流开后46小时内显着影响溢流后水质响应变化趋势(总解释率>50%)。水质变量与降雨溢流变量关系在时间尺度上存在动态性变化,也解释了溢流后水质“先降后升”的动态变化趋势。由于溢流事件后影响水质变化的因素存在动态性变化,通过管控较短历时尺度上(场次)的溢流特征来改善水质较为困难。因此研究以凯旋、武宁两座滨岸带排水设施2014-2015两年的溢流事件为例,构建线性回归模型,探究较长历时尺度上(每月)水质黑臭与溢流量、溢流频次的响应。结果表明,经验方程拟合优度良好,每月溢流量、频次与月黑臭响应时数呈稳定的、正向显着的线性影响关系。结合场次溢流事件的水质响应特征规律,结论认为,强排区在控制水质黑臭风险问题时应重点考虑将溢流量及频次作为主要管控目标,并可优先考虑控制溢流频次。

郅爽[5](2019)在《基于生态修复理念下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 ——以河南省新乡市辉县百泉河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新时期城市更新、产业转型及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城市河道景观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任务和意义。大量工业、产业、住区建设加快了国家经济发展同时,却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由此产生了河道生态结构退化、水体污染问题严峻、洪灾泛滥加剧等一系列问题,城市河道系统的损坏对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而且,衰败的河道景观风貌也难以满足人民的功能需要。因此,基于生态修复理念下的城市河道景观建设刻不容缓。本文着眼于河道系统的生态复兴、景观重塑及河道近自然化驳岸改造等论题,以风景园林的视角出发,对河道景观生态修复的概念、特征、方法、策略等进行了多方向、多层次的研究,将生态理论落实于河南省百泉河规划设计具体实践中,研究河道生态修复在多种功能、类型、尺度下的意义和策略。本文结合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理论和景观风貌工程建设实践中,从六个方面对城市河道的发展进程、现阶段理论研究、生态修复策略等进行综合阐述和思考。第一章针对河道景观生态发展的内容、目的及国内外研究发展理论综述,进行系统梳理和对比分析。第二章从城市河道和生态修复的概念、特质出发,基于风景园林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来说明河道生态修复的发展历程和现阶段的研究意义及必要性。第三章将理论落实于实践,从整体考量、具体措施、分区规划及人文活动来论述针对不同类型、面临不同问题的河道生态修复的具体策略。第四章则基于国内外成功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河道生态治理经验和教训。第五章以河南省新乡市百泉河为例,对小流域治理的特点及河道现状进行分析,以风景园林的技术方法对百泉河道进行分区段规划设计和策略探究,提升百泉河整体景观风貌,保证河道安全,净化水体质量,达到辉县的“生命、生活、生态、生产”之间平衡发展。本论文通过对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理论依据及实践策略等系统总结,将生态修复理论落实于河道建设实践中,从风景园林的学科建设中来探索创新点,希望可以对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创新思路及科学策略,同时对河道生态修复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借鉴方法。

毛琦[6](2019)在《基于相邻地区功能与空间关联的浅丘型城市河岸带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的时代背景下,河岸带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由于复杂的自然过程与地质、地形、水文条件造就了其在功能上的复合性与空间上的异质性,为城乡提供丰富优质的生态服务功能,创造并形成浅丘型城市独特的山水景观格局等。河岸带由于地处水陆交错带和城乡边缘区域这一特殊的地理区位,破碎的地理环境与复杂的管理权属使得河岸带规划、建设与管控成为城乡规划的薄弱环节。研究立足于次级流域汇水单元这一承载水环境功能和过程的基础空间载体,基于河岸带与相邻地区功能和空间上的互动关系,开展城乡空间融合、多学科交叉的河岸带规划研究。研究提出了以“城乡空间样条分区”方法作为主要的研究工具,通过对位于不同城乡梯度的河岸带进行分区研究,分别在系统层面和关联层面指导河岸带的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为相同类型的浅丘型城市河岸带规划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法框架。文章整体结构如下:第一部分,绪论部分(第一章)。文章从选题背景出发,结合论文研究方向,指出并讨论了当前河岸带规划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河岸带与相邻地区在功能上相互割裂、在空间布局上各自为政等。接着文章对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做了详细的界定,明确了研究核心内容与技术环节、研究意义与目的。第二部分,文献综述(第二章)与实证研究(第三章)。文献综述部分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案例两个部分介绍了国内外河岸带研究的最新进展,为下文进行浅丘型城市河岸带规划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实证研究部分首先对浅丘型城市河网水系进行整体认知,结合作者对桐柏和綦江两个案例城市的水系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对浅丘型城市不同城乡梯度河岸带的环境特征和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最后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研究确立了河岸带与相邻地区共建共荣、和谐共生的规划价值导向。第三部分,是全文的核心章节(第四、五章),研究以“城乡空间样条分区”作为规划核心技术方法,从系统层面(第四章)和关联层面(第五章)指导河岸带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第四章通过构建流域纵向样条分区,对河岸带纵向空间进行分区功能设定和空间系统构建。研究对河岸带的复合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界定,结合不同分区的生态服务功能供给对河岸带进行功能目标设定。研究从流域水环境安全网络、河岸带游憩服务体系和公共开放空间体系三个层面进行河岸带空间系统构建。第五章通过融合关联建设用地布局,对河岸带横向空间进行分区土地利用布局和空间场地设计。研究通过匹配河岸带纵向、横向和相邻功能分区的土地利用布局策略,提出了河岸带土地利用布局的整体导向。通过蓝绿生态廊道的识别、河岸带与相邻用地相容性分析和边缘效应的利用,进一步强化土地利用布局整体策略。研究通过总结不同河区河段中河岸带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制定了不同分区下河岸带空间设计导引。第四部分,结论部分(第六章)。文章对研究结论和创新点进行了总结,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说明。

落瀚卿[7](2019)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城市河道污染的协同治理研究 ——以上海苏州河为例》文中认为河流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河道不仅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同时也见证了城市的发展,河道生态环境的好坏关系着水生态环境的质量,同时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城市河道除了可以提供水源还为水上交通提供便利,尤其是对于依水而建的城市,是城市物资运输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河道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受到了影响,虽然城市河道的治理已经持续很久了,但有关河流的治理和长效管理机制方面仍存在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因此要加强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对城市河道污染的协同治理。本文研究的是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对城市河道污染进行协同治理,并且以上海市苏州河的治理为例。首先,在对国内外城市河道治理的文献研究基础上,概述国内外城市河道治理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成果现状,可以在治理城市河道时借鉴这些丰富的实践经验,因地制宜。其次,是对城市河道污染治理的目标与相关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城市河道在治理中也要达到水生态系统健康、河道景观良好、人与水关系和谐的目标。再次,本文围绕城市河道中存在的“先污染、后治理”、管理不到位、非生态治理、“治标不治本”的问题进行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的分析:经济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河道治理的资金无法协同;政治方面主要是其政治资源无法协同;文化方面主要是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态观不能协同。然后,对城市河道协同治理的途径进行三方面的研究:治理主体的协同、治理手段的协同和区域间协同。最后,以上海市苏州河的治理为例,通过对过去和现在苏州河状况的对比,分析其在河道综合治理中运用的协同治理的手段,使苏州河成为生态良好、风景优美的城市河道,并且对城市河道污染治理有一定的启示。

汤同欢[8](2019)在《粉绿狐尾藻浮床对富营养水体的净化效果、机制研究及工程示范》文中研究表明植物浮床技术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低能生态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理湖泊、城市景观水体和河流等敞开水体。一般认为,植物是影响植物浮床净化效果最主要的因素。本研究以粉绿狐尾藻作为浮床植物,开展水培试验和现场试验,对比研究粉绿狐尾藻与其他几种常见浮床植物净水能力的差异性,探究不同覆盖率对粉绿狐尾藻浮床净化效果的影响;同时,以宜兴宗家桥河为例开展工程示范,分析粉绿狐尾藻不同时期根冠比和氮磷在其体内的迁移规律,提出绿狐尾藻作为浮床植物的管理策略;并通过16sDNA高通量测序法,分析植物浮床系统对不同区域水体微生物多样性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论文最后通过对宗家桥河水质的长期监测,以评价工程措施对宗家桥河修复的效果,旨在为粉绿狐尾藻浮床的推广使用提供参考依据。(1)水培试验结果表明,粉绿狐尾藻生长繁殖能力和净水能力较强。粉绿狐尾藻对TN的去处率提高了44.73%,去除率达到81.48%,与空心菜和野生水芹菜较为接近;粉绿狐尾藻对NH4+-N去除效果仅次于凤眼莲,优于空心菜和野生水芹菜,去除率为80.13%;几种浮床植物对NO3--N的去除效果差异不明显;浮床植物对TP的去除效率小于对TN的去除效率,6种水生植物中空心菜、凤眼莲、野生水芹菜和粉绿狐尾藻的去除效果最好,分别达到了69.74%、66.85%、64.16%和59.28%,黄菖蒲和空心莲子菜处理效果相对较差。(2)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粉绿狐尾藻浮床可以可以显着提高处理组污染物去除率,可以有效地缓冲水池pH的变化,并将其维持在7.5至7.0之间。但浮床的存在阻止了大气向水体扩散氧气,使处理组DO浓度显着低于对照组。在本试验中,粉绿狐尾藻浮床覆盖率的提高也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但是20%和30%覆盖率条件下水体TN、NH4+-N和TP等指标的去除率并没有显着性差异,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55%、84.03%和91.52%。此外,利用去除粉绿狐尾藻浮床去除不同污染物的最佳停留时间也不相同,TN和叶绿素a的最佳处理时间为15天,NH4+-N的最佳处理时间为5天,TP、CODMn和NO3--N的最佳处理时间为20天或者更长。(3)粉绿狐尾藻浮床原位工程示范结果表明,定期收获和有效管理对提高浮床系统效率意义重大。建议在7月之后对绿狐尾藻进行多次收获,收获方式采用整株收获。粉绿狐尾藻生长周期集中在4月到8月,其水上部分占比大部分时间小于水下部分,且水上部分和水下部分TN、TP含量并没有显着性差异,TN在6月至9月间最高,平均达到32.38 g/kg,TP在7月至9月间最高,平均达到6.56 g/kg。相对3月份,粉绿狐尾藻浮床总生物量(干重)在六个月间增长了7.36倍,N含量增加了13.38倍,P含量增加了9.77倍。初步估算浮床依靠植物吸收去除了581.74 kg N元素和114.03 kg P元素。粉绿狐尾藻作为一种水生植物,适应和繁殖能力较强,能够耐低温,可以作为一种浮床植物推广使用。(4)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浮床系统可以显着提高浮床下层水体和敞水区的生物多样性。通过门分类水平上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发现变形菌门、放线细菌门、蓝藻细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的微生物为主要优势菌群,其相对丰度比例之和占总相对丰度的89.6%到98.7%。本研究中蓝藻细菌门虽然在敞水区和浮床下层占比较小,但均值仍然达到了19%,仍然存在蓝藻大量繁殖并进一步恶化水质的可能性。(5)通过长期监测可以发现,宗家桥河经过治理后水质净化效果明显。至2018年9月,宗家桥河考核断面的河水基本消除黑臭,河水的DO、CODMn、NH4+-N、TN和TP浓度的平均值均达到课题的目标要求。但是,在示范工程运行期间,受降雨、行洪和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宗家桥河水的污染物浓度波动较大,进而对河水中的NH4+-N、CODMn等污染物的净化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水面保洁以及植物维护等工作,尤其是要加强粉绿狐尾藻浮床不受人为破坏。

陈园园[9](2019)在《基于水质净化的城市渠道化河流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自20世纪以来,城市河流的生态环境破坏、景观环境单一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空间、文化与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载体,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生态环境的构建一直受到设计学、城市管理与生态学等领域专家的关注。然而,事实表明,在以往的实践中,以生态修复工程为主的“技术”路径和以河流园林化为主的“艺术”路径都无法有效解决城市渠道化河流的生态修复与景观建设问题。对此,寻求技术与艺术统一的景观设计路径亟待思考与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与综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城市渠道化河流的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开展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际案例的考察,本课题总结出城市河流生态修复工程与景观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实施路径,水质净化是研究和实践中的关键。同时,本课题对南京珍珠河生态修复景观设计为设计实践项目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具体而言,此次珍珠河设计实践项目以水质净化为重点。首先,笔者通过前期的现状分析与水质调研,提出宏观的设计目标和微观的量化设计目标。然后,通过生态工程措施进行宏观层面的河道改造与初步的水质净化,并通过浅滩(“微湿地”)和生态浮床技术对河流浅水、深水区进行整体的水质净化,再通过人工浮岛、螺旋型水道、生态堤岸等景观构筑形式对水质进行进一步的净化,从而对珍珠河的水质进行完整地生态净化。因此,以多种生态工程措施为净化水质的“功能”基础,以艺术设计作为河流各要素形态的“形式”手段,经过一段时间的珍珠河的“自我调理”和后期的人工维护管理后,设计项目可以完成设计目标。由此,研究提出了 一个将生态工程措施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设计方法。

奚慧[10](2018)在《上海城市典型水体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文中认为抗生素在医疗卫生和畜牧业的广泛使用导致其大量进入环境中,而环境体系中残留的抗生素诱导了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产生。由于其持久性和易传播性,ARGs被定义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并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最重大的挑战。水环境系统是抗性菌和ARGs释放和传播扩散的重要介质,并且ARGs可以通过水循环在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传播。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人口密集、水网密布的特大型城市,水环境的健康安全对城市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探究其水体中ARGs在时空上的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子对今后上海市ARGs污染的风险管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以上海城市典型水体为研究对象,采集了不同空间和不同时间的水体样品,依据水环境质量将17个采样点分为(1)清洁水体(金泽水库(Res)、黄浦江上游(HPU)、闵行滨江公园(HMH)、徐汇滨江公园(HXH)、嫩江轮渡(HNJ));(2)污染水体(苏州河(SZR)、淀浦河上游(DPU)、淀浦河中游(DPM)、淀浦河下游(DPD)、苏州河泵站内(BI)、苏州河泵站外(BE)、污水处理厂进水(WWTPI)、污水处理厂曝气池(WWTPA)、污水处理厂出水(WWTPE)、养猪场出水(PW));(3)景观水体(长风公园(Park)、梦清园湿地(WetL))。通过荧光定量PCR对5类10种ARGs(tetM、tetQ、sul1、sul2、ermB、mefA、aadA-1、strB、blaCTX-M、blaTEM)以及整合子intI1的浓度进行定量检测,以探究ARGs的时空分布特征,再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样品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结合环境因子、微生物群落结构揭示影响ARGs分布的因子。主要研究结果有:(1)ARGs总浓度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为:景观水体<清洁水体<污染水体,具体表现为Res<Park<HMH<WetL<HXH<HPU<DPU<BE<DPD<HNJ<SZR<DPM<WWTPE<BI<WWTPA<WWTPI<PW,其中Res具有最低的ARGs浓度,为2.33×106±2.30×105 copies/m L,而PW浓度最高,可达到1.93×109±1.19×109 copies/m L,ARGs的空间分布差异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人类活动密集的区域浓度越高,且污水处理厂、泵站是城市水体中ARGs的重要来源。各类目标ARGs中,磺胺类ARGs的检出浓度最高,其次为氨基糖苷类ARGs。其中浓度最高的是sul1,其浓度范围为3.18×1061.93×109 copies/m L,这主要是因为携带sul1的潜在宿主细菌具有更高的多样性,且本研究中sul1的浓度高于其他城市水环境中的检出浓度。各种ARGs的最高浓度主要分布在PW、WWTPI和WWTPA处,最低浓度分布在Res处。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不同空间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显着性差异,清洁水体和景观水体以Actinobacteria、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和Verrucomicrobia为主,污染水体以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Firmicutes为主,但均含有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目标ARGs与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的综合分析表明,Arobacter、Bacteroides、Prevotella、Trichococcus、Thiothrix与ARGs呈显着正相关,Sediminibacterium和Synechococcu与ARGs呈显着负相关。(2)ARGs的时间分布特征表现为:所有ARGs中,sul1的浓度随着采样时间呈增加趋势(6.61×1065.20×107 copies/mL),其他ARGs的浓度变化幅度不太明显。黄浦江水体中ARGs的浓度与2011年相比,sul1、sul2及tetM的浓度明显升高,虽然近些年黄浦江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但ARGs的浓度却在增加,这一现象需引起高度重视。季节分布上,除mefA、sul1和tetM,其他ARGs的浓度均表现为冬春季高于夏季,分析发现这与水体中NH3-N的浓度在冬春季大于夏季有关。微生物群落结构在时间上也表现出季节特征,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在冬春季的丰度大于夏季,而Actinobacteria的丰度在夏季大于冬春季。分析环境因子、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ARGs之间的相关性发现,NH3-N、TN和TP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和ARGs的主要环境因子,且NH3-N的影响最大。Aquirestis、Candidatus Xiphinematobacter、Mycobacterium与mefA、sul1、tetM呈显着负相关,且这些微生物在冬春季的丰度高于夏季,这可能是影响ARGs季节分布的主要因子。(3)人工湿地和污水处理厂氧化沟工艺均对ARGs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且对ARGs的对数去除率分别在0.191.37 log、0.691.76 log范围内。人工湿地对mefA、tetQ、blaCTX-M、aadA-1、strB的对数去除率呈现冬春季大于夏季,而污水处理厂氧化沟工艺对所有ARGs的对数去除率均在冬春季大于夏季,这可能是因为夏季温度高,微生物生物量大的关系。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发现两种工艺对ARGs的去除效果与对TP、NO3-N和NO2-N的去除效果有关。综上,本研究探究了上海城市典型水体中5类10种ARGs的时空分布特征,揭示了环境因子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对ARGs的影响。污水处理厂、泵站等污染源能显着影响城市河流中ARGs的浓度,且氮、磷营养元素能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并对ARGs在环境中的传播具有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对城市中的污染源重点关注,采取有效措施,控制ARGs在环境中的传播扩散。

二、苏州河微生物功能群落的生态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州河微生物功能群落的生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理念的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盂县香河景观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河流面临的生态威胁
        1.1.2 城市滨水空间的开发热潮与困境
        1.1.3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研究框架
2.相关概念及研究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生态修复
        2.1.2 河流生态修复
        2.1.3 滨水景观
    2.2 .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研究概述
        2.2.1 国外河流生态修复研究概述
        2.2.2 国内河流生态修复研究概述
    2.3 .国内外滨水空间研究概述
        2.3.1 国外滨水空间研究概述
        2.3.2 国内滨水空间研究概述
        2.3.3 国际性滨水区会议研究概述
3.河流生态修复的相关理论研究
    3.1 .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
    3.2 .河流生态修复的任务
    3.3 .河流生态修复的主要内容
        3.3.1 河流水体的稳定与流量恢复
        3.3.2 河道整治恢复
        3.3.3 河漫滩与河岸带恢复
    3.4 .河流生态修复的原则
        3.4.1 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原则
        3.4.2 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原则
        3.4.3 河流功能的多样性与主导支配性原则
    3.5 .河流生态修复的方法
        3.5.1 缓冲区修复
        3.5.2 植被恢复
        3.5.3 恢复河漫滩或河流泄洪区的自然湿地和修建部分人工湿地
        3.5.4 降低河道边坡
        3.5.5 重塑弯曲河谷
        3.5.6 修复浅滩和深塘
        3.5.7 修复水边湿地和沼泽地森林
        3.5.8 修复零星分散的池塘
    3.6 .河流生态修复的主要理论
        3.6.1 河流连续体理论
        3.6.2 洪水脉冲理论
        3.6.3 四维系统理论
        3.6.4 河流不连续体理论
        3.6.5 河流复式断面过流理论
4.滨水景观的相关理论研究
    4.1 .城市滨水空间类型
    4.2 .城市滨水空间尺度界定
    4.3 .城市滨水空间的构成要素
        4.3.1 滨水空间的空间构成
        4.3.2 滨水空间的景观构成
    4.4 .河流与滨水空间的生态学解析
        4.4.1 空间结构生态学解析
        4.4.2 作用过程的生态学解析
        4.4.3 服务功能的生态学解析
    4.5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价值取向
5.相关案例分析
    5.1 .韩国首尔清溪川河道景观改造
        5.1.1 项目概况
        5.1.2 设计特色
        5.1.3 借鉴要点
    5.2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与加冷河修复
        5.2.1 项目概况
        5.2.2 设计特色
        5.2.3 借鉴要点
    5.3 .上海苏州河梦清园规划设计
        5.3.1 项目概况
        5.3.2 设计特色
        5.3.3 借鉴要点
    5.4 .洛阳伊滨公园
        5.4.1 项目概况
        5.4.2 设计特色
        5.4.3 借鉴要点
    5.5 .迁安三里河滨河景观
        5.5.1 项目概况
        5.5.2 设计特色
        5.5.3 借鉴要点
6.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6.1 .规划设计目标
        6.1.1 防洪蓄洪
        6.1.2 提升自净能力
        6.1.3 重建河流景观
        6.1.4 增加河流亲水性
    6.2 .规划设计原则
        6.2.1 系统与区域原则
        6.2.2 多目标兼顾原则
        6.2.3 生态设计原则
        6.2.4 文化保护原则
    6.3 .规划设计策略
        6.3.1 水体生态修复
        6.3.2 植物生态修复
        6.3.3 动物栖息地恢复
        6.3.4 生态游憩空间设计
7.项目实践—山西省阳泉市盂县香河滨水景观设计
    7.1 .项目背景
        7.1.1 区位概况
        7.1.2 上位规划解读
        7.1.3 周边交通
        7.1.4 气候条件
        7.1.5 水资源现状
        7.1.6 旅游资源
    7.2 .现状分析
        7.2.1 现状用地分析
        7.2.2 现状交通分析
        7.2.3 现状建筑分析
        7.2.4 竖向分析
        7.2.5 水体分析
        7.2.6 现状绿地分析
        7.2.7 生态敏感性评价
        7.2.8 服务人群分析
        7.2.9 场地SWOT分析
    7.3 .设计构思
        7.3.1 设计目标
        7.3.2 设计定位
        7.3.3 设计依据
        7.3.4 设计原则
        7.3.5 设计策略
    7.4 .总体设计
        7.4.1 总平面图
        7.4.2 景观结构布局
        7.4.3 景观功能分区
    7.5 .分区设计
        7.5.1 都市休闲活动区
        7.5.2 地域历史风貌区
        7.5.3 文化娱乐展示区
        7.5.4 湿地田园风光区
    7.6 .生态修复专项
        7.6.1 水生态修复专项
        7.6.2 植物生态修复专项
        7.6.3 动物生态修复专项
        7.6.4 生态游憩规划专项
    7.7 .专项设计
        7.7.1 交通规划专项
        7.7.2 竖向设计专项
        7.7.3 公共服务设施专项
        7.7.4 照明设施专项
        7.7.5 标识系统专项
        7.7.6 铺装专项
        7.7.7 智慧专项
        7.7.8 节事活动专项
        7.7.9 建筑专项
    7.8 .经济技术指标
8.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植物名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2)异化硝酸盐还原菌(DNRA)对不同碳源的适应性及其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体氮素污染现状
        1.1.1 水资源现状及污染状况
        1.1.2 氮污染对水资源的危害及其来源
    1.2 微生物氮循环过程
    1.3 异化硝酸盐还原为铵(DNRA)的概述
        1.3.1 DNRA过程的研究现状
        1.3.2 DNRA过程的反应机理
        1.3.3 DNRA菌的分类
        1.3.4 DNRA过程的影响因素
    1.4 研究内容
        1.4.1 DNRA菌在黄浦江沿岸分布情况的研究
        1.4.2 不同碳源对DNRA菌富集培养影响的研究
    1.5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方案
    2.2 分析项目及实验方法
        2.2.1 物化指标与测试方法
        2.2.2 样品DNA提取
        2.2.3 实时荧光定量PCR
        2.2.4 高通量测序
        2.2.5 潜在DNRA速率测定
第三章 DNRA菌在黄浦江中的分布研究
    3.1 研究区域概况与典型采样点环境特征
        3.1.1 黄浦江水系概况
        3.1.2 典型采样点环境特征
    3.2 样品采集
    3.3 DNRA菌的分布及影响因子的分析
        3.3.1 黄浦江沉积物样品理化因子分析
        3.3.2 DNRA菌的丰度及潜在速率分析
        3.3.3 DNRA菌的微生物群落分析
        3.3.4 环境因子影响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碳源对DNRA菌富集培养影响的研究
    4.1 实验装置、污泥接种及运行条件
    4.2 接种污泥与配水方案
    4.3 启动时间及氮素转化分析
    4.4 DNRA潜在速率分析
    4.5 反应器内微生物组成分析
        4.5.1 功能微生物的qPCR定量分析
        4.5.2 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4.6 DNRA功能菌群落结构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邛崃南河流域水质现状分析及综合治理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河流污染类型及特点
        1.2.2 国外河流治理研究进展
        1.2.3 国内河流治理研究进展
        1.2.4 河流治理技术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区域环境概况
    2.1 区域概况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水系概况
        2.1.4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2.2 研究区域划分
        2.2.1 水功能区划分
        2.2.2 污染控制单元划分
        2.2.3 监测断面布设
第3章 南河流域水质调查及污染源分析
    3.1 监测评价指标及标准
    3.2 2016-2018年南河流域出入境断面水质评价
        3.2.1 年际污染现状
        3.2.2 水质指标时间变化
    3.3 南河水质现场踏勘调查
        3.3.1 监测断面布设
        3.3.2 现场水样采集
        3.3.3 水样检测方法
        3.3.4 水质检测结果分析
    3.4 流域污染源调查解析
        3.4.1 水环境容量分析
        3.4.2 污染成因分析
        3.4.3 污染物排放量调查及预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南河流域治理总体方案
    4.1 总体原则
    4.2 治理目标及思路
        4.2.1 治理目标
        4.2.2 治理思路
    4.3 综合治理技术路线
第5章 南河流域治理污染控制研究
    5.1 污染源控制必要性
    5.2 污染源控制方案研究
        5.2.1 城乡生活污水控制方案
        5.2.2 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方案
        5.2.3 工业污染控制方案
        5.2.4 黑臭水体整治方案
        5.2.5 节水与水资源保护方案
        5.2.6 环境监管方案
    5.3 污染物削减量分析
第6章 南河流域水质提升生态方案研究
    6.1 水质提升生态治理必要性
    6.2 治理原则和思路
        6.2.1 治理原则
        6.2.2 治理思路
    6.3 水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
        6.3.1 底泥原位治理技术
        6.3.2 微生物净水技术
        6.3.3 生态塘技术
        6.3.4 曝气复氧技术
        6.3.5 生态浮床与生态基组合技术
        6.3.6 水生动植物净化技术
    6.4 治理区段划分
    6.5 各治理段水质提升实施方案
        6.5.1 南河及其支流
        6.5.2 斜江河及其支流
        6.5.3 小南河
        6.5.4 蒲江河下游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不同排水体制下苏州河滨岸带空间结构特征及水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评述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研究进展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工作基础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苏州河沿线区域概况
    2.1 苏州河沿线区域概况
    2.2 苏州河沿线排水体制与排水模式
    2.3 苏州河沿线滨岸带结构变化的空间差异与问题
3.不同排水体制下苏州河滨岸带空间结构特征
    3.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研究方法
    3.2 滨岸带“四线三带”结构的提出
        3.2.1 滨岸带横向分区界定依据
        3.2.2 “四线三带”型结构的提出
    3.3 “四线三带”结构随排水体制的变化
    3.4 自排区至强排区滨岸带结构的变化特征
        3.4.1 滨岸带横向各分区结构特征
        3.4.2 排水体制与滨岸带空间结构特征关系
    3.5 本章小结
4.不同排水体制区域水质对滨岸带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的响应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研究方法
    4.2 区域水质、滨岸带土地利用空间变化
        4.2.1 区域水质空间变化特征
        4.2.2 滨岸带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特征
    4.3 滨岸带景观格局特征及空间变化
        4.3.1 干流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4.3.2 自排区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4.3.3 景观格局特征的空间差异
    4.4 不同排水体制区域水质对滨岸带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的响应
        4.4.1 干流水质对滨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4.4.2 自排区水质对滨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4.4.3 不同排水体制区域滨岸带土地利用调控对策
    4.5 本章小结
5.强排区水质对滨岸带排水设施溢流排放的响应
    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5.1.1 研究区域
        5.1.2 数据来源
        5.1.3 研究方法
    5.2 滨岸带泵站溢流排放的水质响应与因素分析
        5.2.1 滨岸带典型泵站溢流排放的水质响应
        5.2.2 溢流排放后水质劣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5.3 滨岸带泵站溢流量、频次对水质黑臭的影响
    5.4 不同排水体制区域滨岸带的保护与修复探讨
    5.5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性
    6.3 不足与展望
7.参考文献
8.附件
    附件一 苏州河野外样线调查植被主要植被类型名录及分布特征
    附件二 苏州河沿线水质、土地利用空间变异相关方法与结果
致谢
作者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5)基于生态修复理念下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 ——以河南省新乡市辉县百泉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河道对城市的影响意义
        1.1.2 城市河道景观对城市的重要价值
        1.1.3 城市河道生态破坏问题严重性
        1.1.4 风景园林领域的修复探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与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实地考察研究法
        1.4.3 比较研究法
        1.4.4 归纳总结法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国内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发展
        1.5.2 国外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发展
        1.5.3 国内外研究总结
    1.6 论文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理论概述
    2.1 城市河道的概念解读
        2.1.1 城市河道的定义
        2.1.2 城市河道的特点
    2.2 生态修复的概念解读
        2.2.1 生态修复的定义
        2.2.2 生态修复的特点
    2.3 风景园林视角下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
        2.3.1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发展历程
        2.3.2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方法
3. 城市河道景观生态修复策略
    3.1 河道水系统的综合策略
        3.1.1 防洪排涝的安全措施
        3.1.2 水质净化的修复手段
        3.1.3 景观风貌的重塑建设
    3.2 河道生态修复具体策略
        3.2.1 河流岸线的形态塑造
        3.2.2 河道驳岸断面处理
    3.3 分类治理的实践意义
    3.4 人文活动的景观构建
    3.5 本章小结
4. 案例分析
    4.1 青岛李村河——水质净化的园林修复
        4.1.1 案例概况
        4.1.2 河道治理策略
        4.1.3 案例借鉴意义——污水处理的科学技术应用
        4.1.4 流域污水治理取得的成效
    4.2 上海苏州河——分区段规划设计实践意义
        4.2.1 案例概况
        4.2.2 河道规划策略
        4.2.3 案例借鉴意义——分段式绿地景观设计
    4.3 美国芝加哥河——河道驳岸改造的生态修复
        4.3.1 案例概况
        4.3.2 河道治理策略
        4.3.3 案例借鉴意义——寻找滨河绿色空间
    4.4 南京秦淮河——人文活动的文脉传承
        4.4.1 案例概况
        4.4.2 河道治理策略
        4.4.3 案例借鉴意义——特色人文景观的相互融合
    4.5 德国莱茵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典范
        4.5.1 案例概况
        4.5.2 流域规划策略
        4.5.3 案例借鉴意义——生命共同体的有机融合
    4.6 本章小结
5. 设计说明
    5.1 项目背景
        5.1.1 规划背景
        5.1.2 规划内容
        5.1.3 规划目标
        5.1.4 规划指导思想
    5.2 场地分析
        5.2.1 周边环境分析
        5.2.2 水文分析
        5.2.3 绿地分析
        5.2.4 人文资源
    5.3 规划设计定位
    5.4 规划设计愿景与目标
        5.4.1 规划目标
        5.4.2 规划原则
        5.4.3 规划理念
        5.4.4 规划思路
        5.4.5 规划策略
    5.5 总体规划设计
        5.5.1 景观规划结构
        5.5.2 功能分区规划
        5.5.3 交通系统规划
        5.5.4 竖向规划
        5.5.5 景观建筑及广场规划
    5.6 分区规划
        5.6.1 城市活力区
        5.6.2 生态涵养区
        5.6.3 田园游览区
        5.6.4 森林体验区
        5.6.5 创新科普区
    5.7 专项设计
        5.7.1 水利系统设计
        5.7.2 生态修复系统设计
        5.7.3 标识系统规划
        5.7.4 景观小品及灯光设计
    5.8 种植设计
        5.8.1 植物配置原则
        5.8.2 种植规划结构
        5.8.3 种植功能特色
6. 总结——基于生态修复理念下城市河道规划建设的再思考
    6.1 研究成果
    6.2 创新点
    6.3 对于本次研究的再思考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6)基于相邻地区功能与空间关联的浅丘型城市河岸带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河岸带服务城乡的复合功能得到空间规划普遍关注
        1.1.2 河岸带与城乡空间融合成为城市双修重要抓手
        1.1.3 河岸带管控成为城乡规划管控的难点与薄弱环节
    1.2 针对议题
        1.2.1 河岸带与相邻城乡用地单元功能割裂
        1.2.2 河岸带与相邻用地空间布局各自为政
        1.2.3 “一刀切”的规划管控方法实效低下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与空间范围
        1.3.2 概念界定
        1.3.3 与河岸带有关的概念辨析
    1.4 研究核心内容
    1.5 研究意义与目的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目的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河岸带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河岸带研究进展
        2.1.1 国外河岸带研究进展
        2.1.2 国内河岸带研究进展
    2.2 河岸带相关理论
        2.2.1 河流连续统理论
        2.2.2 洪水脉冲理论
        2.2.3 河流四维空间理论
        2.2.4 河流水文交换理论
        2.2.5 “斑-廊-基”理论
    2.3 河岸带相关实践案例
    2.4 本章小结
3 浅丘型城市河岸带整体认知与实证研究
    3.1 浅丘型城市河网水系特征认知
        3.1.1 浅丘型城市建设特征
        3.1.2 浅丘型城市水资源分布特征
        3.1.3 浅丘型城市水系空间格局特征
    3.2 河岸带在流域梯度上的变化特征
        3.2.1 河流源头区
        3.2.2 河流上游区
        3.2.3 河流中游区
        3.2.4 河流下游区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城乡空间样条分区的河岸带功能设定与系统建设
    4.1 城乡空间样条分区方法的建立
        4.1.1 自然状态下的河流样条分区特征
        4.1.2 “城乡空间样条”概念的提出
        4.1.3 兼顾自然、城市与管理的多层级样条分区方法
    4.2 基于城乡空间样条分区的河岸带功能目标设定
        4.2.1 河岸带生态系统典型功能
        4.2.2 河岸带复合生态服务功能界定
        4.2.3 河岸带分区功能目标设定
    4.3 基于城乡空间样条分区的河岸带系统建设
        4.3.1 关联相邻地区水环境安全格局建设
        4.3.2 河岸带景观游憩服务体系建设
        4.3.3 河岸带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建设
    4.4 本章小结
5 融合城乡关联用地布局的河岸带土地利用与空间设计
    5.1 河岸带相邻用地功能类型及其环境影响
        5.1.1 关联城市功能区类型与用地特征
        5.1.2 关联地区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5.2 融合城乡关联用地布局的河岸带土地利用
        5.2.1 匹配不同分区的河岸带土地利用布局策略
        5.2.2 河岸带蓝绿生态廊道识别与用地布局
        5.2.3 河岸带与相邻地区用地相容性分析
    5.3 融合城乡关联用地布局的河岸带空间设计
        5.3.1 自然保护区典型河岸带空间设计
        5.3.2 乡村保留区典型河岸带空间设计
        5.3.3 城市边缘区典型河岸带空间设计
        5.3.4 城市一般区典型河岸带空间设计
        5.3.5 城市核心区典型河岸带空间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C.桐柏、綦江次级流域水系调研报告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7)生态文明视域下城市河道污染的协同治理研究 ——以上海苏州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的难点
        (二)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城市河道污染治理的目标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城市河道
        (二)河道生态系统
        (三)城市生态系统
    二、城市河道污染治理的目标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二)城市河道的治理目标
        (三)城市河道的生态价值
        (四)协同治理理论
第二章 城市河道污染治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城市河道污染治理的现状
    二、城市河道污染治理中的问题
        (一)“先污染、后治理”
        (二)管理不到位
        (三)非生态治理
        (四)“治标不治本”
    三、城市河道污染治理中的问题分析
        (一)河道治理资金无法协同
        (二)河道治理政治资源无法协同
        (三)人们价值观和生态观不能协同
第三章 城市河道协同治理的途径
    一、治理主体的协同
        (一)政府主导
        (二)企业为主体
        (三)居民共同参与
    二、治理手段的协同
        (一)以技术手段为主
        (二)以管理手段为要
        (三)以教育手段为本
        (四)以文化手段为基
    三、区域间协同
        (一)区内各政府部门的联动协同治理
        (二)上下游协同治理
第四章 案例分析
    一、苏州河的概况
        (一)历史上的苏州河
        (二)现如今的苏州河
    二、苏州河的治理过程
        (一)分段治理阶段
        (二)综合治理阶段
        (三)协同治理阶段
    三、苏州河治理的成果及经验
结语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期刊类
    三、其他类

(8)粉绿狐尾藻浮床对富营养水体的净化效果、机制研究及工程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河道水环境现状
    1.2 重污染河道水质改善技术
        1.2.1 污染源截流控制技术
        1.2.2 水力调度与补水技术
        1.2.3 生态恢复技术
        1.2.4 其他
    1.3 植物浮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1.3.1 植物浮床的概念及特点
        1.3.2 植物浮床的净化机理
        1.3.3 植物浮床的设计参数
        1.3.4 植物浮床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粉绿狐尾藻与其他常见浮床植物净水能力对比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设计
        2.1.3 分析项目及方法
        2.1.4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不同植物生长状态的变化
        2.2.2 不同植物对富营养水体pH的影响
        2.2.3 不同植物对富营养水体中氮素的净化效果对比
        2.2.4 不同植物对富营养水体中TP的净化效果对比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粉绿狐尾藻植物浮床现场实验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不同覆盖率对水池pH、DO的影响
        3.2.2 不同覆盖率对水池各污染指标的影响
        3.2.3 不同覆盖率对水池各污染指标去除率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粉绿狐尾浮床原位应用工程示范-以宗家桥河为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宗家桥河基本信息
        4.1.2 采样点的布置
        4.1.3 水样的分析方法
        4.1.4 底泥样品的的采集及分析方法
        4.1.5 植物样品的采集与分析方法
        4.1.6 微生物样品的采集与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宗家桥河现状分析
        4.2.2 宗家桥河综合治理方案设计及施工
        4.2.3 粉绿狐尾藻浮床在宗家桥河中的原位应用
        4.2.4 宗家桥河综合治理效果评价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介

(9)基于水质净化的城市渠道化河流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依据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五、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一节 城市渠道化河流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相关概念解析与相关实践现状
    一、基础概念解析
        (一) 渠道化河流
        (二) 生态修复
        (三) 景观设计
    二、以生态修复为导向的景观设计分类
        (一) 城市地表损坏修复设计
        (二) 棕地修复
    三、城市渠道化河流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实践现状
        (一) 国外实践现状
        (二) 国内实践现状
第二节 城市河流的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
    一、城市河流生态修复设计原则
        (一) 水质、水量修复优先原则
        (二) 自然修复原则
        (三) 因地制宜原则
    二、河流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
        (一) 河床的生态修复技术
        (二) 河岸的生态修复技术
        (三) 河流水质净化技术
        (四) 河流修复后的评价与维护管理
    三、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景观设计手法
        (一) 河道结构的景观设计手法
        (二) 驳岸修复的景观设计手法
        (三) 植物配置设计手法
        (四) 亲水设施与景观小品的设计
第三节 设计实践——基于水质净化的南京珍珠河生态修复和景观设计研究
    一、项目区位与调研
        (一) 项目解读
        (二) 区位分析及调研
    二、提出设计目标
    三、生态工程措施的设计策略
        (一) 相关理论与初步构思
        (二) 生态工程措施
    四、浅滩净水植物组合设计
        (一) 自然环境分析
        (二) 南京地区湿地常见水生植物
    五、总体规划与设计
        (一) 总平面设计
        (二) 整体设计策略
        (三) 河道堤岸设计
    六、河道修复典型断面设计
        (一) A-A'水流交汇处剖面设计
        (二) B-B'动静水区剖面设计
        (三) C-C'狭窄水道剖面设计
        (四) D-D'深水沉积区剖面设计
        (五) E-E'垂柳浮岛区剖面设计
    七、景观节点设计
        (一) 生态浮岛设计
        (二) 生态浮床设计
        (三) 生态模块堤岸设计和螺旋形水道设计
        (四) 螺旋形水道设计
        (五) 生态智能景观
        (六) 生物多样性分析
结语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创新之处
    三、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一) 不足
        (二)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1 (设计研究方案)
附录2 (插图出处)
在读期间相关创作研究成果情况

(10)上海城市典型水体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ARGs的概述
        1.1.1 ARGs的产生和来源
        1.1.2 细菌因ARGs对抗生素产生抗性的作用机制
        1.1.3 主要ARGs的种类
    1.2 ARGs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1.2.1 ARGs垂直和水平转移
        1.2.2 ARGs在环境中的传播扩散
        1.2.3 各环境介质中ARGs的研究现状
        1.2.4 ARGs的去除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区域介绍
    2.2 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2.2.1 样品采集
        2.2.2 样品预处理
    2.3 实验材料与仪器
        2.3.1 实验药品和试剂
        2.3.2 实验仪器
    2.4 实验方法
        2.4.1 水质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2.4.2 DNA提取
        2.4.3 荧光定量PCR检测ARGs
        2.4.4 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检测
    2.5 分析方法
第3章 典型水体中ARGs的空间分布特征
    3.1 清洁水体中ARGs的空间分布
    3.2 污染水体中ARGs的空间分布
    3.3 景观水体中ARGs的空间分布
    3.4 ARGs空间分布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典型水体中ARGs的时间分布特征
    4.1 清洁水体中ARGs的时间分布
    4.2 污染水体中ARGs的时间分布
    4.3 景观水体中ARGs的时间分布
    4.4 ARGs时间分布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环境因子、微生物群落结构与ARGs的相关性分析
    5.1 环境因子与ARGs之间的相关性
        5.1.1 环境因子
        5.1.2 环境因子与ARGs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5.2 微生物群落结构与ARGs之间的相关性
        5.2.1 不同空间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结构
        5.2.2 不同时间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结构
        5.2.3 门水平微生物结构与ARGs分布的相关性
    5.3 环境因子、微生物对ARGs时空分布的影响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实践成果
后记

四、苏州河微生物功能群落的生态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理念的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盂县香河景观规划为例[D]. 张琳.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异化硝酸盐还原菌(DNRA)对不同碳源的适应性及其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研究[D]. 李倩霞. 山东大学, 2020(10)
  • [3]邛崃南河流域水质现状分析及综合治理方案研究[D]. 南丽霞.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不同排水体制下苏州河滨岸带空间结构特征及水环境响应[D]. 丁磊.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6)
  • [5]基于生态修复理念下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 ——以河南省新乡市辉县百泉河为例[D]. 郅爽.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基于相邻地区功能与空间关联的浅丘型城市河岸带规划方法研究[D]. 毛琦. 重庆大学, 2019(01)
  • [7]生态文明视域下城市河道污染的协同治理研究 ——以上海苏州河为例[D]. 落瀚卿.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8]粉绿狐尾藻浮床对富营养水体的净化效果、机制研究及工程示范[D]. 汤同欢.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9]基于水质净化的城市渠道化河流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研究[D]. 陈园园.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10]上海城市典型水体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 奚慧.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苏州河微生物功能群落生态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