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重油加工厂腐蚀与防护

新疆重油加工厂腐蚀与防护

一、加工新疆塔河稠油装置的腐蚀与防护(论文文献综述)

涂亚明,程立,刘琪,崔明彧,袁龙,王红鹰[1](2018)在《加工高硫重质油的常压塔塔顶腐蚀成因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塔河稠油盐含量、硫含量高,且油品性质呈逐年劣质化的趋势。新疆塔河炼化加工该类原油,生产运行时常压塔塔顶冷凝水铁离子含量偏高,最高达230mg/L,远超出炼油工艺防腐蚀管理规定中要求的3mg/L。停工检修期间发现,常压塔塔顶回流入口分布管有大量深约2.5mm的腐蚀坑,塔盘腐蚀减薄明显甚至破损。针对常压塔塔顶腐蚀严重的问题,结合原料及污水的采样数据、装置的设计参数和工艺参数,对腐蚀机理作了分析。相应地对电脱盐工艺进行了改进,常压塔塔顶冷凝水铁离子含量逐渐恢复正常,腐蚀情况得到控制。

赵留阳[2](2017)在《催化氧化除硫技术研究及在大港南部油田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近些年的化学防腐防垢技术治理,南部油田地面注水管网缓蚀率达94%,治理效果显着。但治理末端的水井管柱腐蚀速率仍较高,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化学药剂防腐防垢并不能去除污水中的硫化物,降低硫化物腐蚀带来的危害,研究如何去除污水中硫化物的技术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针对上述难题,开展了除硫技术调研,由于催化氧化除硫技术工艺操作容易、费用较低、除硫效果较好等特点,最终选择催化氧化除硫技术开展室内可行性研究:开展了气液比与除硫效果研究,随着气液比的增加,污水中硫化物的去除率增加;进行缓蚀效果研究,催化氧化除硫后污水腐蚀速率降低70%以上,大大降低了污水的腐蚀性;开展了 S2O32-热稳定性研究,在污水系统条件下,S2O32-受热不会发生分解;通过CO2对S2O32-的稳定性影响研究,在污水系统条件下,CO2不会导致S2O32-发生分解;开展了除硫后污水对SRB繁殖的影响研究,除硫后污水对SRB繁殖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根据大港南部油田的实际情况,在催化氧化室内试验成功的基础上,选取小集联合站开展现场试验。通过现场的试验应用表明:当气液比在1:1~0.5:1时,除硫率在99%以上;催化氧化除硫后污水腐蚀速率降低了 50%以上,较室内试验降低幅度大;催化氧化除硫技术对水中溶解氧含量影响不大,不会因为溶解氧而加剧污水的腐蚀性;催化氧化除硫后污水水性不变,均还是氯化钙水型;催化氧化除硫后污水硫化物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是由于污水中的SRB将SO42-还原成S2-的缘故;催化氧化除硫技术不增加污水的结垢趋势。催化氧化除硫技术在小集联合站的试验应用,能够将腐蚀结垢治理由“防”转“治”,提高了技术水平。加强水质稳定配套技术研究,解决除硫后污水经过放置硫化物含量增加的问题,可进一步提高该技术的适应性。

杨莲育,卜玲慧,丁湘华,刘建荣,杨阳,彭健,石锐[3](2016)在《硫化氢处理技术在新疆油田的应用概述》文中研究指明新疆油田油气中普遍含有一定量的硫化氢,并且随着油田大规模的勘探开发与利用,使得含硫化氢的油气井也将愈来愈多。了解硫化氢的处理技术以及工艺过程,无论是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还是在防止事故发生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文章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处理硫化氢的三种方法,同时对新疆油田硫化氢处理技术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油田在对该区块的原油进行脱硫时,应综合考虑不同脱硫方法,如物理脱硫方法、化学脱硫方法及生物脱硫方法的相互结合,以期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又能最大限度的控制硫化氢的含量。

张帆[4](2016)在《苏丹喀土穆炼厂200万吨/年重质原油延迟焦化装置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世界经济在快速增长,石油的需求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常规优质石油资源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占全球石油资源70%的非常规劣质石油的开发利用就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延迟焦化工艺是一种重油热加工工艺,在加工重质、劣质原料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同时焦化工艺还具有技术成熟、适应性强、投资较低以及可提高炼厂柴汽比等一系列的优点。本文首先对这几个装置的原料性质做了研究,又重点以加工苏丹六区重质原油的苏丹喀土穆炼厂延迟焦化装置为研究对象,对其加工的原料基本性质及全馏分性质做了全面分析,得到了苏丹六区原油的基本属性。结果表明:苏丹稠油属低硫环烷-中间基原油,其密度大,轻质油收率低,硫含量低,氮含量、水含量和盐含量较高,酸值高达11.40mgKOH/g;所含金属中钙、钠、镁、镍含量高,尤其是钙含量高达1236μg/g,给加工带来很大的困难。苏丹喀土穆炼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丹炼厂)重质原油延迟焦化装置被设计用来加工苏丹六区Fulla重质原油。本文以苏丹炼厂重质原油延迟焦化装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苏丹六区重质原油直接选择延迟焦化加工路线的原因,得出采用原油延迟焦化的热加工工艺,可以有效的降低焦化馏分油的酸值,脱酸率在95%以上,汽油柴油二者的收率可达60%以上,特别是柴油收率可达40%以上,很适合苏丹当地市场对柴油需求的结论。通过对苏丹喀土穆炼厂重质原油延迟焦化装置的工艺流程、操作条件、产品分布及物料平衡等的研究,总结了苏丹喀土穆炼厂直接重质原油焦化装置的主要特点。苏丹炼厂重质原油延迟焦化装置从最初设计到工业装置实际运行,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主要从腐蚀类型与防腐策略、产品分布、加热炉实际运行效果、反应塔实际运行参数及开、停工方面做了装置运行的研究和分析。苏丹炼厂重质原油焦化装置的腐蚀类型除传统减压渣油焦化的高温硫腐蚀,低温硫化氢露点腐蚀等一般腐蚀以外,还包括硫与环烷酸联合作用发生的环烷酸腐蚀,但通过良好的设备选材和各种腐蚀监控技术,装置腐蚀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和监控。另外,其装置加热炉具有注气率低,不易结焦等特点。论文还通过对比两种不同原油焦化各自的产品分布研究,计算了其在相同操作状况下各自的空塔气象线速,为研究两种不同原料焦化实际生产的不同现象提供了理论指导。

李春林[5](2015)在《克浅井区含硫化氢采出液密闭集输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油田克浅10井区和克浅109井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采用蒸汽吞吐方式进行稠油开采,集输工艺为开式流程。单井采出液经计量配汽接转站缓冲罐缓冲后通过转油泵输至转油站缓冲罐内,再利用转油泵增压外输至克浅10稠油处理站。集输过程中,含有H2S的伴生气从井口、缓冲罐以及沉降罐罐顶的呼吸阀、通气口直接排入大气。2013年修建的克-白快速干道横穿克浅10与克浅109井区。含H2S伴生气的排放污染井区及干道周边环境,为了保证井区及周边城镇居民工作生活环境,防止H2S对人体造成伤害,提出对地面集输工艺进行密闭改造。针对克浅10及克浅109井区含硫化氢采出液密闭工艺改造方案进行研究,并分析井区管网进行气液混输可行性,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分析国内外密闭集输工艺技术应用现状,对多个油田采用的密闭集输工艺流程、设备及相关技术进行对比分析,为克浅井区含硫化氢采出液密闭工艺改造方案设计提供借鉴;(2)在克浅井区集输工艺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井口、计量配汽站、计量配汽接转站、转油站以及集油干线前端加药除H2S改造方案,对管内加药进行现场实验,分析脱硫剂应用效果,确定脱硫剂最佳注入浓度,并采用实验方法分析了脱硫剂对处理后污水水质的影响;(3)集输工艺密闭后,当干线前端加药量过大时,提出对处理站进行脱硫工艺改造,并比选了脱硫剂及脱硫工艺;(4)提出适用于克浅井区的油气混输泵选型方法,并通过实验测试数据及现场试运行效果评价了所选单螺杆混输泵适应性,在泵入口处设计了波浪管调节装置,改善进液条件,保证混输泵高效运行,并提出克浅井区单螺杆泵安全保障措施;(5)建立克浅井区集输管网水力模型,对管网一般与极限工况进行模拟,分析流量、气液比对管网流型、持液率、气液流速、气液流量及井口回压影响,对克浅井区管网密闭后气液混输适应性进行了评价;(6)设计室内实验,通过预测集输管道内壁腐蚀速率以及分析腐蚀产物膜,完成了密闭工艺改造后含H2S伴生气与采出液混输可行性的实验分析。

燕玉峰[6](2015)在《滨南稠油降粘剂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稠油资源储量相对丰富,因此,对稠油资源的开采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稠油密度大、粘度大,流动性差,导致其运输和开采问题都较常规原油困难。因此,开发出一种降粘效果优异的化学降粘剂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根据水溶性降粘剂的降粘机理,首先以N,N-二甲基丙二胺和不同碳链长度的脂肪酸为原料,经过酰胺化反应制备得到两种叔胺中间体,叔胺中间体分别与3-氯-2-羟基丙磺酸钠和氯乙酸钠经过季铵化反应合成了四种甜菜碱型乳化降粘剂。并利用红外、核磁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确定了产物的结构。实验首先对合成的四种降粘剂进行了初步的性能研究,筛选出了可应用于滨南稠油降粘的乳化剂样品。对所选乳化剂进行耐温性能、抗盐性能、乳化降粘性能及缓蚀性能等方面的考察。结果表明:适用于滨南稠油的最佳降粘剂是油酸酰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OASB),在其加量为1000 ppm时,降粘率达99.2%,乳液性能稳定。有较好的抗盐性,尤其具有较好的抗钙镁离子的能力,在220?C处理24 h后降粘率基本不变,说明OASB有良好的耐温性能。50?C保温24 h在矿化度为93820 mg/L地层水中对N80钢片的缓蚀率为66.7%,说明乳化剂OASB有一定的缓蚀效果。滨南郑家区块稠油是典型的高沥青质胶质超稠油,对市售多种降粘剂的感受性普遍较差。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我们借助降粘剂的各个组分之间的协同性和互补性,制备了一种针对高胶质沥青质超稠油降粘的高效油溶性降粘剂YZ-31。实验考察了降粘剂YZ-31加量、温度等因素对其降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C,5 wt%的加剂量下对郑家区块三种实验超稠油样品的降粘率都在95%以上,且对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的稠油降粘效果较明显;将降粘剂YZ-31与多种商品降粘剂的降粘效果做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降粘剂YZ-31对三种实验超稠油的降粘效果均远远好于商品样降粘剂;研究了降粘剂降粘效果的稳定性和降粘剂对温度的敏感性,发现YZ-31降粘效果的稳定性好,在较高的温度下仍具有较高的降粘率,在90?C时对三种油样的绝对降粘率都在80%以上,符合了现场实际应用的要求。实验考察了YZ-31的普适性,发现YZ-31对不同油藏多口油井的稠油都有很好的降粘效果,降粘率都在95%以上,具有良好的广谱性。

张宏洋[7](2015)在《硼氢化钠加氢条件下铬(Ⅲ)对阿曼原油中镍、钒捕集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原油中的金属镍、钒对原油加工会造成许多工程问题,如何脱除镍、钒一直都是原油加工处理过程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针对原油中镍、钒的脱除问题,针对阿曼原油采用NaBH4在温和加氢的条件下,考察了Cr3+对阿曼原油中重金属镍、钒的捕集作用,同时对金属捕集的实验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NaBH4温和加氢条件下Cr3+对镍、钒的捕集作用机理进行探究,从而为镍、钒金属捕集的强化实验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此同时,鉴于原油性质的多样性,最后也尝试了一些其它的金属捕集方法应用于阿曼原油的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NaBH4温和加氢条件下,Cr3+对模型油中的卟啉镍和卟啉钒都有一定的捕集率。实验最优条件:反应温度150℃,每50mL阿曼原油中添加0.470μL的NaBH4溶液,0.280μ.L的CrCl3·6H2O溶液,反应时间6h,反应后镍的捕集率最高达71%,钒的捕集率最高达74%。(2)反应的机理探究表明:温和加氢条件下初卟啉镍的外环的C-C键加氢后,连接金属镍的N-Ni键断裂,金属Ni可以从卟啉镍中脱除。部分金属Ni从卟啉环中脱除出,卟啉环断裂。而Cr3+相对Ni2+有更强的结合能,进而与之结合生成金属类络合物。(3)在微波强化下,本方法金属镍和钒的脱金属效果得到显着提高,金属镍、脱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5.31%、96.67%。

熊卫平,刘小辉[8](2014)在《原油氯离子升高对加氢精制装置的影响及对策》文中提出原油品质日趋恶化,加氢精制装置做为二次加工装置,受原料油中有害的氯离子的影响也日益突出,腐蚀部位集中在高压冷换设备,腐蚀类型有氯离子应力腐蚀开裂、氯化铵盐的垢下腐蚀、酸性水腐蚀。加氢装置原料氯离子的安全设防值控制在1×10-6以下,超过时应在原料油控制、注水控制、操作参数控制、工艺防腐措施、流程调整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防范。

杨兰州,王喜月[9](2010)在《应对原油变化的装置腐蚀防护》文中提出针对常减压蒸馏装置加工原油性质的变化,装置的腐蚀现象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通过对腐蚀情况的汇总分析,指出应根据原油性质的变化及时调整"一脱三注"工艺、采取混炼措施保持原油性质相对稳定、选用耐蚀材料以及考虑增加三级脱盐等相应防护措施,可缓解装量的腐蚀,并为今后装置运行提供参考。

潘鑫鑫[10](2010)在《重质含硫原油脱硫工艺技术评价及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H2S是一种毒性很大的气体,造成环境污染,对人体也会产生严重危害,并且在工业生产过程中,H2S的存在还会对设备造成腐蚀,我国油田所采原油大部分为低硫原油,在过去,原油的产量尚可自给自足,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原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进口原油逐年增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为含硫原油,因此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脱硫技术的迫切需求。而对于高含硫稠油,由于稠油本身的高密度、高粘度等特点,使其脱硫存在一定的困难,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原油脱H2S技术,然而,原油的脱硫问题却不容忽视。H2S的常压沸点介于乙烷(C2)和丙烷(C3)之间,因此,在原油脱气的过程中,分离出C2和C3的同时也可以将其中所含的H2S分离出来,基于这一原理,在汽液相平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原油脱H2S的研究。在对状态方程和活度系数方程等热力学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现场实验数据优选适合原油脱硫的计算模型。然后对多级分离、负压闪蒸、分馏以及气提四种工艺进行了软件模拟研究,对每种工艺的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在此基础上优化各工艺的操作参数,并做详细的对比分析,确定每种工艺的适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气提工艺的脱硫效果最好,适合含硫量高的原油的脱硫化氢处理。针对塔河稠油的特点首次提出了两级气提工艺脱除原油中的硫化氢,根据现场生产情况优化两级气提的相关操作参数,并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应用两级气提工艺进行脱硫化氢处理,脱硫效果非常好,可节省大量的投资和操作费用。两级气提方法的提出为稠油脱硫化氢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可以促进我国含硫稠油和超稠油的开发。

二、加工新疆塔河稠油装置的腐蚀与防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工新疆塔河稠油装置的腐蚀与防护(论文提纲范文)

(1)加工高硫重质油的常压塔塔顶腐蚀成因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塔河稠油的性质
2 常压塔塔顶腐蚀情况
    2.1 停工检查
    2.2 采样化验分析
3 腐蚀类型及成因
    3.1 电化学腐蚀
    3.2 硫+环烷酸腐蚀
    3.3 HCl-H2S-H2O腐蚀
4 应对措施
5 结论

(2)催化氧化除硫技术研究及在大港南部油田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防腐防垢技术应用现状
    1.3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1.3.1 技术路线
        1.3.2 完成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油田污水防腐防垢技术研究
    2.1 油田污水结垢机理
        2.1.1 不配伍混合结垢
        2.1.2 自动结垢
        2.1.3 蒸发引起的结垢
        2.1.4 气驱或化学驱引起结垢
    2.2 油田污水腐蚀机理
        2.2.1 腐蚀气体的腐蚀
        2.2.2 细菌的腐蚀
        2.2.3 溶解盐的腐蚀
    2.3 油田污水防腐防垢技术
        2.3.1 污水除垢技术
        2.3.2 污水防腐技术
    2.4 大港南部油田腐蚀结垢治理技术
        2.4.1 南部油田污水腐蚀结垢的危害
        2.4.2 南部油田污水主要腐蚀结垢影响因素的分析
        2.4.3 腐蚀结垢治理技术
        2.4.4 水井井筒腐蚀治理效果差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催化氧化除垢技术可行性分析
    3.1 除硫技术调研情况
        3.1.1 除硫技术调研
        3.1.2 段一污曝氧除硫试验情况
    3.2 催化氧化除硫技术室内技术分析
        3.2.1 气液比与除硫效果研究
        3.2.2 缓蚀效果研究
        3.2.3 热稳定性研究
        3.2.4 二氧化碳的影响研究
        3.2.5 对硫酸盐还原菌繁殖的影响研究
    3.3 小结
第4章 催化氧化除硫技术现场应用评价
    4.1 催化氧化除硫应用地点的选择
        4.1.1 污水含油量和悬浮固体含量的考虑
        4.1.2 结垢的倾向性考虑
    4.2 小一联现场应用情况
        4.2.1 小一联现场工艺流程及相关技术参数
        4.2.2 小一联现场应用研究
    4.3 催化氧化除垢技术应用前景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3)硫化氢处理技术在新疆油田的应用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处理硫化氢的方法
    1.1 物理法
        1.1.1 物理吸收法
        1.1.2 活性炭吸附法
        1.1.3 膜分离法
        1.1.4 微波法
    1.2 化学法
        1.2.1 克劳斯法
        1.2.2 液相催化氧化法
        1.2.3 化学吸收法
    1.3 生物法
2 新疆油田硫化氢处理技术应用现状
    2.1 车89井区
        2.1.1 井口化学除硫技术及配套工艺
        2.1.2 负压闪蒸除硫工艺
        2.1.3 催化曝气除硫工艺
    2.2 陆梁油田
        2.2.1 杀菌剂或微生物抑制剂的脱硫工艺
        2.2.2 单井脱硫技术及套管连续点滴加药工艺
    2.3 新疆塔里木油田
        2.3.1 高硫化氢井的单井脱硫工艺
        2.3.2 气提法脱硫工艺
    2.4 塔河油田
        2.4.1 井口湿法脱硫工艺
        2.4.2 集输站脱硫工艺优化
        2.4.3 负压气体稳定脱硫工艺
        2.4.4 碱洗脱硫工艺
3 结语

(4)苏丹喀土穆炼厂200万吨/年重质原油延迟焦化装置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课题的意义及背景
    1.2 重质原油的勘探开发及处理现状
        1.2.1 重质原油的勘探与开发
        1.2.2 几种重质原油典型处理方案简述
    1.3 延迟焦化工艺概述
        1.3.1 延迟焦化工艺特点
        1.3.2 延迟焦化工艺优势及发展方向
        1.3.3 延迟焦化工艺流程及主要操作参数
        1.3.4 延迟焦化原料的主要来源
        1.3.5 国内重质原油延迟焦化装置简介
    1.4 重质油热转化原理及石油焦的生成机理
        1.4.1 重质油热转化的原理
        1.4.2 石油焦生成机理
    1.5 论文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重质原油性质分析及重质原油焦化装置特点
    2.1 传统延迟焦化原料减压渣油性质
    2.2 国内主要重质原油延迟焦化装置原料性质
    2.3 苏丹6区Fulla原油的评价方法及评价数据
        2.3.1 实验用试剂及规格
        2.3.2 性质测定及标准
        2.3.3 苏丹六区稠油实沸点蒸馏实验
        2.3.4 苏丹六区稠油基本性质分析
        2.3.5 苏丹Fulla混合原油实沸点蒸馏数据
    2.4 重质原油延迟焦化装置原料性质总结
    2.5 重质原油焦化装置的主要特点
        2.5.1 装置工艺配套丰富
        2.5.2 重质原油酸值高,对装置工艺和设备抗腐蚀性能要求高
        2.5.3 分馏塔兼有常压分馏塔作用
        2.5.4 加工原料灵活性高
        2.5.5 重质原油深度脱盐、脱钙难度大,电脱盐装置实际运行效果差
第三章 苏丹炼厂重质原油焦化装置工艺路线选择及标定评价
    3.1 苏丹六区重质原油加工路线的分析与选择
        3.1.1 选择苏丹六区稠油加工路线的原则
        3.1.2 苏丹六区Fulla重质原油加工路线的分析与选择
    3.2 苏丹喀土穆炼厂重质原油延迟焦化装置介绍
    3.3 KRC200万吨/年重质原油延迟焦化装置标定数据
        3.3.1 标定期间装置主要操作条件
        3.3.2 KRC延迟焦化装置总体标定数据
        3.3.3 标定结论
    3.4 KRC200万吨/年重质原油延迟焦化装置钙、铁平衡标定方案及数据
        3.4.1 标定期间装置操作条件及物料平衡
        3.4.2 标定期间产品化验分析
        3.4.3 钙、铁平衡计算及标定总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丹炼厂重质原油焦化装置运行状况分析
    4.1 装置主要腐蚀类型分析及防腐策略
        4.1.1 装置主要腐蚀类型
        4.1.2 装置主要防腐策略
        4.1.3 采用多种腐蚀监测技术,加强腐蚀监控
        4.1.4 腐蚀控制技术工业应用效果
    4.2 装置的产品分布分析
    4.3 加热炉运行状况分析
        4.3.1 加热炉炉管的结焦机理
        4.3.2 KRC重质原油焦化加热炉运行状况总结
    4.4 反应塔运行状况分析
    4.5 开工操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克浅井区含硫化氢采出液密闭集输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常用密闭工艺技术现状
        1.2.2 典型油田密闭集输工艺及配套技术对比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克浅井区密闭集输工艺改造方案设计
    2.1 井区基本情况
        2.1.1 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2.1.2 建设开发现状
        2.1.3 集输工艺现状及存在问题
    2.2 井口套管气回收改造方案
    2.3 计量配汽站改造方案
    2.4 计量配汽接转站改造方案
    2.5 转油站改造方案
    2.6 集油干线加药除H_2S工艺方案
        2.6.1 脱硫剂效果评价
        2.6.2 脱硫剂加注浓度确定
        2.6.3 脱硫剂对净化污水水质影响
    2.7 稠油处理站改造方案
第3章 克浅井区密闭集输工艺混输泵选择及评价
    3.1 混输泵选型方法研究
    3.2 混输泵性能参数计算方法
    3.3 克浅混输泵技术要求及选择
    3.4 克浅混输泵适应性评价
        3.4.1 定转子材质分析
        3.4.2 输送清水性能分析
        3.4.3 含气率适应性分析
        3.4.4 现场测试分析
    3.5 混输泵安全运行保障措施
        3.5.1 波浪管调节装置设计
        3.5.2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第4章 基于水力的管网密闭混输适应性分析
    4.1 管网基础数据
    4.2 计算手段选择
    4.3 管网运行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4.3.1 流量影响分析
        4.3.2 气液比影响分析
    4.4 井口回压计算
    4.5 适应性分析
第5章 基于实验的密闭集输可行性研究
    5.1 实验设计
        5.1.1 实验装置
        5.1.2 实验条件
        5.1.3 实验过程
    5.2 实验结果分析
        5.2.1 腐蚀速率计算
        5.2.2 腐蚀产物膜分析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6)滨南稠油降粘剂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稠油概述
        1.1.1 稠油定义
        1.1.2 稠油分类
        1.1.3 稠油特点
    1.2 稠油粘度影响因素
        1.2.1 胶质对原油粘度影响
        1.2.2 沥青质对原油粘度影响
    1.3 稠油降粘方法
        1.3.1 物理降粘
        1.3.2 化学降粘
        1.3.3 微生物降粘
    1.4 油溶性降粘概况
        1.4.1 油溶性降粘机理
        1.4.2 油溶性降粘剂研究进展
        1.4.3 油溶性降粘剂发展趋势
    1.5 乳化降粘概况
        1.5.1 乳化降粘机理
        1.5.2 乳化剂选择要求
        1.5.3 乳化降粘剂研究进展
        1.5.4 乳化降粘剂发展趋势
第二章 乳化降粘剂的制备
    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2 甜菜碱中间体的合成
        2.2.1 芥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的合成
        2.2.2 油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的合成
    2.3 甜菜碱的合成
        2.3.1 芥酸酰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合成
        2.3.2 芥酸酰胺羧基甜菜碱合成
        2.3.3 油酸酰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合成
        2.3.4 油酸酰胺羧基甜菜碱合成
    2.4 产物表征与分析
        2.4.1 芥酸酰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表征
        2.4.2 油酸酰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表征
        2.4.3 芥酸酰胺羧基甜菜碱表征
        2.4.4 油酸酰胺羧基甜菜碱表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乳化剂性能研究
    3.1 实验仪器及药品
        3.1.1 实验药品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稠油含水率的测定
        3.2.2 稠油族组成分析
        3.2.3 稠油粘度测定
        3.2.4 降粘性能评价方法
        3.2.5 缓蚀性能评价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滨南稠油物性考察
        3.3.2 乳化剂配伍性能考察
        3.3.3 乳化剂乳化性能考察
        3.3.4 乳化剂乳化温度的考察
        3.3.5 乳化剂降粘性能考察
        3.3.6 乳化剂抗盐性能考察
        3.3.7 乳化剂耐温性能考察
        3.3.8 乳化剂的缓蚀性能考察
        3.3.9 与商品乳化剂对比
        3.3.10 乳状液降粘前后微观状态分析
        3.3.11 乳状液破乳现象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稠油降粘剂YZ-31 的研究
    4.1 降粘剂主要技术参数
    4.2 实验仪器及药品
        4.2.1 实验药品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稠油粘度测定
        4.3.2 降粘性能评价方法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原油物性考察
        4.4.2 最佳加剂温度的考察
        4.4.3 最佳加剂量的考察
        4.4.4 降粘效果的稳定性考察
        4.4.5 温度对降粘效果影响的考察
        4.4.6 对比YZ-31 与商品样的降粘效果
        4.4.7 降粘剂YZ-31 的广谱性考察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硼氢化钠加氢条件下铬(Ⅲ)对阿曼原油中镍、钒捕集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原油中的金属
        1.2.1 原油中的金属含量
        1.2.2 原油中金属的存在形态
    1.3 Ni和V对石油加工的影响
        1.3.1 Ni和V对催化裂化的影响
        1.3.2 Ni和V对重油加氢的影响
    1.4 石油中镍、钒卟啉的性质
        1.4.1 镍、钒卟啉的物理性质
        1.4.2 镍、钒卟啉的化学性质
    1.5 抑制镍、钒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1.5.1 FCC钝镍剂的研究进展
        1.5.2 FCC钝钒剂的研究进展
        1.5.3 双功能、多功能FCC抗金属剂的研究进展
        1.5.4 抑制金属危害加氢催化剂的措施
        1.5.5 微波化学法在脱金属的应用
    1.6 研究思路
        1.6.1 实验设计思路
        1.6.2 实验内容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实验药品及仪器
    2.1 实验药品
    2.2 实验仪器
    2.3 破乳剂添加剂量
    2.4 阿曼原油的性质
        2.4.1 阿曼原油的一般性质
        2.4.2 阿曼原油及实验油样中金属镍、钒含量测定
    2.5 实验步骤
第三章 阿曼原油中镍卟啉的分离研究
    3.1 金属卟啉的分离和提纯
        3.1.1 溶剂萃取
        3.1.2 色谱柱提纯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甲醇萃取物的分析
        3.2.2 层析柱分离物的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NaBH_4温和加氢条件下Cr~(3+)对原油中镍、钒捕集作用的研究
    4.1 实验步骤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2.1 消解方式对捕集效果的影响
        4.2.2 药剂添加量对捕集效果的影响
        4.2.3 反应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2.4 破乳过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2.5 反应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2.6 油样预处理后的静置天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2.7 复合反应的设计思路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NaBH_4温和加氢条件下Cr~(3+)捕集作用的机理探究
    5.1 模型油和捕集剂的配制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 CrCl_3·6H2O与初卟啉镍生成物的分析
        5.3.1 SEM分析
        5.3.2 XPS分析
        5.3.3 XRD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NaBH_4温和加氢条件下Cr~(3+)捕集作用的强化探究
    6.1 微波强化条件下Cr~(3+)对原油中重金属捕集实验的影响
        6.1.1 实验技术路线与设计思路
        6.1.2 实验步骤
        6.1.3 实验结果
    6.2 硼氢化钠、碘单质强化体系下Cr~(3+)对原油中重金属捕集实验的探究
        6.2.1 实验技术路线与设计思路
        6.2.2 实验结果
        6.2.3 B+I_2+C与B+C药剂的比较
    6.3 FCC催化裂化剂的添加下Cr~(3+)对原油中重金属捕集强化实验的影响
        6.3.1 实验技术路线与设计思路
        6.3.2 实验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阿曼原油中重金属其它捕集方法的探究
    7.1 牛血清蛋白实验技术路线与设计思路
    7.2 实验结果
        7.2.1 溶剂选取的实验结果
        7.2.2 不同混合方式对牛血清蛋白实验的影响
        7.2.3 温度对牛血清蛋白实验的影响
    7.3 石墨烯对原油中重金属捕集的作用
        7.3.1 实验技术路线与设计思路
        7.3.2 实验结果
    7.4 实验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致谢

(8)原油氯离子升高对加氢精制装置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停工检修腐蚀检查概况
2第一换热器E2101B管束腐蚀分析
3临氢系统油气部位热偶套管法兰的裂纹分析
4加氢原料氯含量超高时的对策
    4.1加氢装置原料氯离子的安全设防值
        1)开好循环氢脱硫系统。
        2)制定设备操作参数控制卡,严格控制E2101B的出口温度。
        3)高换区三点注水工艺及E2101水洗的控制。
        4)高压空冷A2101加强监控。
        5)加强高分低分的脱水,控制低分油含水, 加注缓蚀剂。
    4.2原料氯离子异常超高后的措施
        1)建立全面的监控与预警机制,调整工艺条件保设备安全。
        2)从工艺流程中认真消除腐蚀隐患点。
        3)加大工艺防腐力度。
        4)减少上游装置来料中的氯含量。
5结语

(10)重质含硫原油脱硫工艺技术评价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 含硫稠油性质及存在问题研究
    1.3 国内外脱硫工艺研究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含硫稠油热力学模型分析和筛选
    2.1 引言
    2.2 状态方程法
    2.3 活度系数模型
        2.3.1 Wohl 型方程
        2.3.2 局部组成概念模型
        2.3.3 基团贡献概念模型
        2.3.4 活度系数模型比较
    2.4 其他重要的热力学模型研究
        2.4.1 Grayson-Streed(GS)模型
        2.4.2 Braun K10 模型
        2.4.3 GPA Sour Water 模型
        2.4.4 Sour 模型
        2.4.5 小结
    2.5 热力学模型的选择
        2.5.1 实验过程
        2.5.2 实验结果与模型优选
        2.5.3 小结
第三章 含硫稠油脱硫工艺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引言
    3.2 多级分离工艺
        3.2.1 分离级数和分离温度的影响
        3.2.2 分离压力的影响
        3.2.3 分离级数和分离压力的选择
        3.2.4 小结
    3.3 负压闪蒸工艺
        3.3.1 操作压力与操作温度的影响
        3.3.2 小结
    3.4 分馏工艺
        3.4.1 分馏塔塔板数的影响
        3.4.2 塔内操作压力的影响
        3.4.3 塔底加热温度的影响
        3.4.4 小结
    3.5 稠油气提油气分离工艺
        3.5.1 气提气流量的影响
        3.5.2 气提塔压力的影响
        3.5.3 塔底加热温度的影响
        3.5.4 气提塔塔板数的影响
        3.5.5 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3.5.6 小结
第四章 含硫稠油脱硫工艺优化评价
    4.1 多级分离脱硫参数优化
    4.2 负压闪蒸脱硫参数优化
    4.3 分馏法脱硫参数优化
    4.4 气提法脱硫参数优化
    4.5 四种脱硫方法适应性分析
第五章 脱硫工艺技术在塔河12区的应用
    5.1 塔河12 区含硫稠油脱硫方案确定
    5.2 气提工艺在塔河三号联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资料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加工新疆塔河稠油装置的腐蚀与防护(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工高硫重质油的常压塔塔顶腐蚀成因与对策[J]. 涂亚明,程立,刘琪,崔明彧,袁龙,王红鹰.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8(04)
  • [2]催化氧化除硫技术研究及在大港南部油田的应用[D]. 赵留阳.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6)
  • [3]硫化氢处理技术在新疆油田的应用概述[J]. 杨莲育,卜玲慧,丁湘华,刘建荣,杨阳,彭健,石锐. 广州化工, 2016(19)
  • [4]苏丹喀土穆炼厂200万吨/年重质原油延迟焦化装置工艺研究[D]. 张帆.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6)
  • [5]克浅井区含硫化氢采出液密闭集输工艺研究[D]. 李春林. 西南石油大学, 2015(05)
  • [6]滨南稠油降粘剂合成与性能研究[D]. 燕玉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4)
  • [7]硼氢化钠加氢条件下铬(Ⅲ)对阿曼原油中镍、钒捕集作用的研究[D]. 张宏洋. 华东理工大学, 2015(06)
  • [8]原油氯离子升高对加氢精制装置的影响及对策[J]. 熊卫平,刘小辉.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2014(01)
  • [9]应对原油变化的装置腐蚀防护[J]. 杨兰州,王喜月.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2010(06)
  • [10]重质含硫原油脱硫工艺技术评价及优化研究[D]. 潘鑫鑫. 中国石油大学, 2010(04)

标签:;  ;  ;  ;  ;  

新疆重油加工厂腐蚀与防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