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理论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产业集群理论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一、产业群集理论与西部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彩云[1](2020)在《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工业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技术产业凭借知识和技术要素密集、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等优势,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高技术产业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快速发展,2000-2018年间,我国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81.63%,2018年中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9%。在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表现出在特定地区集聚的现象,且集聚区发展势头超过传统产业集聚区,如美国硅谷、韩国大德科技园、中国中关村等,这种产业集聚形式提升了产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力,同时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成为促进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因此,研究高技术产业集聚及其产生的效应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研究高技术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首先对产业集聚及相关理论的文献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回顾、分析和评述,阐述了产业集聚和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基本理论并分析了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再对其产生的三个效应进行机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格局演变。然后,对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产生的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进而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中国高技术产业及其细分行业经济发展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增长速度变缓。在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中,电子信息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的增长速度最快。高技术产业及其细分行业区域分布不均衡,表现为区域差异先扩大后缩小,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广东、江苏、山东、上海、浙江、北京等地区集中最明显。在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中,医药制造业在区域分布上与其他细分行业相比较为均衡。第二,高技术产业及其大部分细分行业集聚度处于较高水平,在2008年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最高出现了拐点,在拐点之前集聚度的增长速度较快,超过拐点后增长速度变缓。东部是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最高的地区,其中,上海、北京、天津、广州和江苏等地区集聚水平最高。高技术产业及细分行业集聚水平普遍存在显着且正向空间相关性,主要集聚类型是HH型和LL型。第三,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整体上来看对经济增长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在对其进行非线性研究中发现,高技术产业集聚度低于门槛值时,对经济增长有正向效应,超过门槛值后会降低经济增长率。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强。全国大部分省份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有少部分省市出现集聚的负外部效应大于正外部性的现象。第四,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本区域技术创新水平和邻近省域技术创新水平都起到促进作用,对邻近省域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表现为空间溢出效应,同时发现溢出效应受到地理距离远近的影响较大,即距离越近溢出效果越显着。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本地和邻近区域技术创新水平具有显着正向促进作用,西部地区该效果不显着。第五,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对总体劳动生产率和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产生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对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最大,并且在后期的促进效果要高于前期。高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对总体劳动生产率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影响不显着,对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较弱。

焦英俊[2](2020)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经济增长规模令世人瞩目,基本成绩不容否定。但是,当前国内经济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传统增长红利空间日趋紧缩,后发优势逐渐消退,实体经济大而不强的特征仍旧明显,经济下行风险依然较大。单纯依靠要素驱动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经济良性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由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转变。历史和现实表明,创新是推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源动力,而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创新高地不仅能够直接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而且具备很强的外部性,对于提高经济技术效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已深度融入全球分工体系,产业增加值跃居世界第一位。同时,作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要载体,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国家高新区)发展日新月异,创新产出效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然而,高新技术产业是否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起了良好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需要进一步验证。鉴于此,本文基于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层面和国家高新区层面的双重研究视角,剖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外部市场绩效,这种外部市场绩效在本文集中体现为区域技术效率的提升。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首先,从理论上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机理进行阐释;其次,从中国省级、地级市视角揭示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效率的时空演变及协同分布特征;再次,利用中国省级、地级市和国家城市群数据实证剖析了不同阶段、不同地区在不同环境变量约束下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的异质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最后,基于主要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启示。第一,通过理论论证,本文阐释了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机理与特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程具有较强的外部性,能够带来显着的技术效率溢出效应,同时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对于本地区而言,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通常能够产生直接技术效率溢出,提高本地区技术效率;另一方面,长期内,高新技术产业也有可能带来路径依赖和技术锁定效应,阻碍本地技术效率进步。另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集聚倾向性,因此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带来规模效应,但是若其集聚程度过高,则可能会引发拥塞效应,导致负向技术效率溢出。对于邻近地区而言,一方面,本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可能带来回波或极化效应,导致邻近地区发展环境恶化,不利于技术效率提升;另一方面,高技术产业也可能带来扩散或涓滴效应,使得邻近地区的发展环境得到优化,促进技术效率提升。第二,基于中国省级层面数据,利用传统数理统计模型、随机前沿模型以及地统计模型考察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两者的空间相关关系。从空间分布来看,东部沿海大部分省份以及陕西、四川等地的高新技术产业整体集聚程度较高;东部沿海大部分省份以及四川、安徽、湖北等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程度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的专业化集聚程度较高;除河北以外,广大东部沿海省份的技术效率较高,其他地区相对较低。另外,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效率的空间分布重心整体上均向南移动,且近十年以来,技术效率空间分布重心整体上朝东南方向移动,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分布重心朝西南方向移动,两者空间分布重心相向而动,呈空间收敛态势。此外,技术效率与高新技术产业区位商、多样化集聚指数显着正相关,与专业化集聚指数显着负相关。第三,基于中国省级层面数据,应用地统计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及不同集聚形式下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各省级地区的技术效率呈显着空间正相关关系;技术效率和高新技术产业区位商的“热点-冷点”区域重叠范围较大,且近年来两者的“热点”区域大致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而“冷点”区域位于青海及其周边省份;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集聚和多样化聚集均能够显着地促进本地和邻地技术效率的提升,且技术效率溢出呈“倒U型”特征;但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专业化聚集未能促进本地和邻地技术效率的提升。第四,基于中国地级市和国家高新区层面数据,采用传统数理统计和地统计模型刻画了国家高新区和城市技术效率的空间协同演进和空间耦合状况。研究发现,样本城市的技术效率整体上不断提高,同时,设有国家高新区的城市技术效率明显高于未设国家高新区城市,且2007年后差距更大。从整体上看,地级城市技术效率和国家高新区产值的空间分布格局皆是以南-北方向为主,东-西方向较弱,空间分布平均中心均位于浙江省境内,二者地理距离较近。近年来,技术效率的空间分布主趋势明显地向国家高新区产值的空间分布主趋势方向偏移,同时,二者在空间发展上呈现出高度耦合状态,而且在2017年两者的空间耦合系数更是高达93.58%,说明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关系。第五,基于中国地级市和国家高新区层面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揭示了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的异质性特征及其空间衰减边界。研究发现,2000-2017年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地促进本地技术效率提升,但不利于邻地技术效率提升。然而,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地促进区域整体技术效率提升。就不同阶段而言,2000-2010年国家高新区未能促进本地和邻地技术效率提升。但在2010-2017年,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地促进本地和邻地技术效率提升,同时国家高新区的技术效率溢出随地理距离的增大而衰减,且衰减区域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一是160公里以内,此范围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的密集区域,且溢出系数未明显下降;二是160-260公里以内,此范围内溢出系数仍显着为正,但其数值快速下降,同时260公里也是技术效率外溢的半衰距离;三是大于260公里地区,此时空间溢出系数不再显着,且当地理距离达到440公里时下降为0。事实上,对于大部分省份而言,以省份中心为圆心,以260公里为半径的圆弧基本上能够辐射一省绝大部分区域,大于260公里的区域极有可能超出了省界。因此,可以认为,省界对于国家高新区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国家高新区更倾向于提供“本地化服务”,尤其在省级层面上表现得更加突出。第六,基于中国城市群和国家高新区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剖析了不同地区、不同时段国家高新区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2000-2017年全部10个样本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都能够显着促进本地技术效率的提升。但是,在京津冀内部的本地国家高新区不利于邻地技术效率提升,而海峡西岸、珠三角和成渝城市群内部的本地国家高新区却能够促进邻地技术效率提升。从整体上看,山东半岛、中原、长三角、海峡西岸、珠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等7个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促进区域整体技术效率的提升,而东三省、京津冀和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未能对整个地区技术效率产生促进作用。从不同时段来看,2000-2010年,除了关中城市群外,其他城市群内部的本地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地促进本地技术效率提升,同时在京津冀和成渝城市群内部,本地国家高新区能够积极促进邻地技术效率的提升。从整体上看,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和和成渝等4个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地促进区域整体技术效率的提升。然而,东三省、山东半岛、海峡西岸、珠三角、中原和关中平原等6个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未能对整个地区的技术效率产生促进作用。2010-2017年,全部样本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都能够显着地促进本地技术效率提升。但是,京津冀城市群内的本地国家高新区不利于邻地技术效率提升,而海峡西岸、珠三角和关中平原等3个城市群的本地国家高新区却能够显着地促进邻地技术效率提升。此外,东三省、山东半岛、中原、海峡西岸、珠三角、关中平原和和成渝等7个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地促进区域整体技术效率提升。但是,京津冀、长三角和长江中游等3个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未能对整个地区技术效率产生促进作用。第七,利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和核密度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的影响因素。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不仅取决于内部创新效率,而且与地区间“发展距离”有关。研究发现,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内部的创新效率总体上呈不断上升趋势,同时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和西部次之,东北地区最低;拥有较多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地区不仅具有更高的创新效率,而且创新效率波动较小;高新技术产业市场结构对其创新效率水平和波动都没有显着影响;在国有高新技术企业比重较大的地区,虽然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水平相对较低,但是创新效率波动较小;政府干预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水平的提升,同时对创新效率的波动没有显着影响;开放程度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水平和波动均无显着影响;地区间的“工资距离”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高度相关,工资水平差异越小,技术效率空间溢出越大。本文论证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机理,基于空间视角实证剖析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本研究预期能够为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完善国家高新区和国家城市群战略规划等提供科学的理论和经验依据。

刘忆[3](2020)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以成渝经济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2011年《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提出,成渝经济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的目标愈发明确。推进产业集聚是产业升级与转型的重要手段,产业集聚通过漫长的发展,已由单一产业集聚向相关产业协同集聚的趋势发展。协同集聚能形成产业之间的良性互补。目前最为典型的协同集聚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区域竞争力是否提高是判断产业集聚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探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有助于了解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效应的作用结果,从而更好地制定区域产业发展政策,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集群。本文以成渝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在梳理产业协同集聚与区域竞争力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交易费用理论、外部规模经济理论、工业区位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结合实证分析,对成渝经济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竞争力及其子系统的影响展开研究。首先对成渝经济区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2006-2017年期间,成渝经济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但发展不均衡,制造业基础薄弱,但上升空间较大。其次,结合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竞争力影响机制分析结果,提出研究假设,构建基于区位熵指标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度测度模型、基于熵权的TOPSIS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力模型。最后,在对成渝经济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以及区域竞争力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成渝经济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竞争力及其子系统的影响。此外,为了研究不同层次协同集聚度水平上协同集聚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还将成渝经济区16个城市以协同集聚度均值为界,划分为高协同集聚组与低协同集聚组进行对比研究。论文研究结果表明:(1)2006-2017年期间,成渝经济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制造业集聚水平以及两者的协同集聚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明显。且成渝经济区各城市间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差距在增大,呈两极分化趋势。(2)成渝经济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对区域竞争力、经济实力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区域创新子系统产生显着正面影响,与人民生活水平子系统之间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在成渝经济区高协同集聚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对生态环境子系统、区域创新子系统产生显着正面影响,与经济实力子系统、区域竞争力之间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在成渝经济区低协同集聚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与人民生活水平子系统之间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3)直接利用外资水平通过对区域经济实力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区域创新子系统产生显着促进作用,对基础设施建设子系统产生显着抑制作用,从而对区域竞争力产生综合正面影响。产业结构、人均资本存量对区域竞争力及其各子系统均有显着促进作用。在成渝经济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高协同集聚组城市,直接利用外资水平、人均资本存量、第三产业占比的提高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较全区域更大。而在低协同集聚组城市,产业结构、人均资本存量对区域竞争力产生的正面影响较全区域更小。根据论文的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对产业集群进行科学规划,找准定位,完善产业链,引导生产性服务业融入产业集群,促使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提高。(2)加强跨区域的产业交流合作,整合多个城市的优势,促进整个区域的共同发展。(3)依托本地优势合理引进外资,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罗理宇[4](2020)在《四川通航园产业规划与空间布局研究 ——以成都通航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0年,通用航空作为民航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国家重点培育发展的方向。随着《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等政策的颁布,确定了深化低空空域改革的总体目标、阶段步骤与主要任务,对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的管理改革做出了战略部署。四川省作为西南地区核心区域,为了提供高端的通用航空运营服务,并且建立可以对全国的专业人才提供专业的通用航空培养的一个教育基地,在“十三五”期间,四川将实施建成三十个以上各类的通航机场的计划,同时根据建成通航机场的相关条件逐步建成五个航空小镇,高端的公务机产业基地、通用飞机组装基地及航空产业园。本论文正是由四川省通用航空产业园规划发展的需求为动机,从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的角度出发,对通用航空产园区的规划布局做一些思考。本论文首先对通用航空产业园区规划相关的理论进行梳理,对国内外相关案例进行了分析,总结出通用航空产业园区规划主要需解决合理产业定位与空间布局的问题。接着以成都通用航空产业园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内外环境及市场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到其发展战略。通过对其有条件发展的产业、有产业基础的产业与有市场需求的产业进行比对,找出了成都通用航空产业园区应发展的具体产业。结合其发展战略,提出了其发展模式与发展路径即:成都通航园区应发展成为,以飞行服务与维修保障为基础,通用航空研制为核心,通用航空运营为依托的复合型全产业链通用航空产业园区。园区应优先完成通用航空机场的建设,使之形成具备飞行服务与维修保障能力的同行飞行服务保障基地,再在此基础上重点发展通用航空研制产业,同时支持和培育发展飞行培训、低空旅游、短途运输与应急救援等相关产业。以此作为依据,再对园区相关区域的上位规划与自然环境进行分析,结合圈层结构理论,对园区所选的产业进行布局。最终确定了“一带、两轴、两中心”的规划结构,并对园区的通航运营核心与产业发展轴上进行了产业功能区的划分。

仇韪[5](2018)在《新疆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供给出现瓶颈,使得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对于资源丰富地区而言,过分依赖资源型产业推进经济增长往往会诱发“资源诅咒”,并且单一化、低级化的产业结构也极有可能导致地区经济陷入资源困境。本文以资源型省区新疆为研究对象,这主要是因为从现阶段的现实发展状况来看,新疆已经凭借其资源优势形成了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但非资源型产业的发展仍处于相对落后或滞后的阶段,整体而言造成了其产业结构的单一化和环境的高污染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体现出“荷兰病”的症状或潜在症状。因此,为破解资源依赖和实现新疆工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协调和推动资源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的良好互动来实现,并且探寻实现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凭借资源利用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互动理论、产业周期和系统理论、效应理论为基础,针对新疆资源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发展特征分析,提出“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发展”理念,从“产业互动关系——产业互动动力——产业互动效应”三层面上建立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发展理论框架,并且通过实证检验论证二者的互动关系、影响二者互动的动力因素及二者互动发展产生的效应结果,最后结合上述分析提出新疆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发展路径。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资源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规模和结构异同性、显着的生产要素配置非平衡性及较强的节能减排差异性。(1)新疆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严重失衡,形成“一大一小”的工业产业结构。(2)生产要素配置倚重新疆资源型产业。(3)新疆资源型产业具有高能耗和高排放特性,而非资源型产业则与资源型产业相反。2.新疆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必定协调配套发展,而产业互动发展是协调配套发展关键。从理论分析上说明,产业经济运行系统的关联性和内在性是产业互动的基本条件,动力是影响产业互动的多重因素,效应是产业互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论研究框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新疆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及各子产业之间存在三种互动关系,即资源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总体上呈现出较为优良的共生关系,而在具体到两类产业的各子产业之间的关系时,则主要是有中立和共栖两种关系。3.新疆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发展受到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双重影响。从整体阶段和不同阶段的实证分析来看,虽然影响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发展的动力因素之间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性,但整体而言,市场化水平和政府调控能力是驱动新疆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的主要动力,这也论证了新疆产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外生动力,即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作用,而在内生驱动力量中,技术进步则表现较强。4.新疆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发展所产生的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具有差异。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对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必然产生正向的显着性作用,并且对内部效应的作用要大于对外部效应;在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中,对内部效应观测变量均存在正向作用,其中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总效应最大;另外,在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中,对外部效应观测变量均存在正向作用,但是劳动就业和区域经济的观测变量的总效应最大。5.新疆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发展路径包括两条主线:子产业间内部互动路径和产业互动的外部路径。子产业间内部互动路径:形成“资源消费型产业带动中高技术非资源型产业和传统非资源型产业发展”——“中高技术非资源型产业与资源加工型产业互补发展,资源加工型产业带动资源开采型产业发展”——“传统资源型产业与中高技术非资源型产业融合发展”的内部路径;产业互动的外部路径:分别从市场和政府两个层面对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发展的外部路径给予保障。最终,以结合子产业间的内部路径和产业互动的外部路径,形成新疆资源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互动发展的最优路径。

杨霁帆[6](2017)在《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30多年来,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从无到有,从沿海到内地,再到全国各地,在我国对外开放、体制创新、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城市建设等方面起到了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对我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建设起到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为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存在土地集约利用形势严峻、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低且水平趋同、产业集聚水平较低且产城融合不理想等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供给侧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新常态下,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环境也将发生巨大变化,如在规划布局、投资环境、集约开发、产业发展、产城融合、管理服务等方面将可能出现一些新的变化趋势,这些趋势都有可能影响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使得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与推动作用大打折扣,因此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成为当务之急,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如何才能满足经济新常态的要求,继续发挥开发区对经济的引领作用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要对此问题进行系统回答,必须对开发区溢出效应的内在机理以及影响溢出效应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程度进行深入研究。理论研究方面,以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产业集聚理论、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等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比如聚集效应理论能够解释增长极的产生和外部不平衡,以及建立初期负向溢出效应的存在,扩散效应理论能够说明区域一体化进程,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区外母城差距缩小直至正向溢出,并构建经济技术开发区溢出效应的理论框架,探析经济技术开发区溢出效应产生的微观机制。实证分析方面,在考察国内外开发区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利用我国3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方法验证了经济技术开发区GDP增长情况及对区外母城增长的溢出效应。同时以天津、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典型案例,深入分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区外母城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最后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增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区外母城增长的溢出效应,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城市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一)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我国吸引外商投资、扩大对外贸易、引进先进技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发展历程、空间分布、增长趋势、技术创新等具有一定的特征,但并不是独岛发展模式,应将其放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相应区域环境中进行分析。在讨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模式时,必须对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相应作出不同的考量。由于成立时间、资源禀赋和区位分布等因素的差异,不同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所在区域的贡献不尽相同。(二)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身的发展可能对区外母城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两种相反作用的作用力,当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区外母城经济发展的“扩散效应”或“涓滴效应”超过“极化效应”与“回程效应”时,表现为显着为正的溢出效应,反之则可能产生显着为负的溢出效应。(三)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区外母城的溢出效应主要通过技术的示范和扩散作用实现;通过技术改变要素的边际收益,导致要素的流动和区外母城资源的再配置实现;以及通过制度改革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这三种途径。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区外母城经济增长是一个动态调整过程,技术差异从根本上决定了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区外母城相互影响主导方向,技术差异还通过改变要素的边际报酬,控制要素的流动方向,通过要素的转移进一步放大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区外母城相互影响。同时,制度的示范效应,使得周边地区企业可以模仿学习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从而降低企业的试错成本,促进周边区域的发展。(四)经济技术开发区全要素生产率有效,整体增长情况较快;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增长基本持平,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成立时间较早的经济技术开发区GDP增长率整体要大于成立较晚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技术水平较高的经济技术开发区GDP增长率大于技术水平较低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考察期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GDP年均增长率超出全国GDP平均增长率两倍之多,是所在区域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充分发挥了创新发展的高效之路,引领了发展的趋势。(五)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区外母城经济增长率在现阶段呈现负相关关系,表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快于区外母城的发展,两者的动态关系仍处于建立阶段。得益于特殊优惠政策的支持,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政策性的增长极,这种增长极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在此时期内,优质的要素资源快速流入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区外母城更多的是依赖和索取。随着发展阶段的进一步演变,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区外母城的影响将逐渐过渡到由扩散效应导致的正相关,逐步模糊边界,可能达到产城融合的阶段。现阶段,我们更应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使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先进的技术水平、管理制度、思维方式等给区外母城带来积极的影响。(六)天津、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案例符合本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所验证的结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体量占天津市17%左右,是天津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为天津市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区外母城经济增长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影响作用,即先是表现为虹吸效应,之后表现为扩散效应,不同效应的发挥与发展阶段有密切关系。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单位面积产值较高,对南京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度高于区外母城区对南京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南京市经济发展的绝对贡献度呈不断上升趋势,与南京市GDP增速呈正相关,而与区外母城GDP增速则呈负相关。本文的探索和创新主要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把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联系起来,从溢出效应视角分析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第二,利用DEA模型、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增长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不同经济效益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增长溢出效应的差异性,以及不同区位、不同规模城市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增长溢出效应的差异性。第三,将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划分为建立阶段(较强烈的聚集效应)、成长阶段(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成熟阶段(技术辐射持续发挥作用)、以及可能发生的后成熟阶段(融入共同发展)这四个阶段,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效应与发展阶段、技术水平以及区外母城的技术吸收能力等因素关联起来,深入分析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微观作用机制,也构成了本文的重要创新点。

陈洋[7](2017)在《物流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开始步入高速发展的阶段。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物流业开始兴起,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企业数量增多,服务能力显着提升,出现产业集聚的现象。物流行业作为现今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产业,其产业集聚的出现,到底会对经济产生多大影响成为值得探索的问题。产业集聚理论普遍认为,产业集聚是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证检验中,不同的学者得出的结果并不尽相同。虽然大部分研究得出产业集聚将对区域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是也有不少研究显示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为了现今明确两者的关系,本文以我国2001-2015年省域层面的数据作为样本,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检验我国物流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本文首先对以往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包括分工理论、外部经济理论、集聚经济理论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物流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作用机制,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下文的数理分析做好理论铺垫;然后从多个角度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并描绘了我国物流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接着,本文利用区位熵指标对我国物流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测算之后,借助Hansen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在对实证结果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物流产业的相关发展建议。本文研究发现,我国物流产业的空间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总是能促进经济的增长速度,但不同的物流集聚水平程度对经济的影响并不一样。当地区物流产业集聚水平较低时,对当地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集聚水平提高到某一门槛值之后,其集聚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会减弱;但是当物流产业的集聚水平继续提高,达到另一个更高的门槛值时,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着增强,并且其促进作用比以前大。根据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历年各省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分组发现,近年来我国整体的物流产业集聚程度是上升的趋势,并且大多数地区的物流业集聚水平仍处于对经济有较大促进的阶段。

白洁[8](2017)在《产城融合对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区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际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创新作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新的引擎,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纷纷部署的重要战略。面对全球变革的时与势,我国既有可能抓住弯道超车的重大历史机遇,也可能面临拉大国家间差距的巨大风险,加之现阶段我国经济进入中低速发展的“新常态”,要素规模驱动力正逐渐减弱,因此必须积极把握发展主动权,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进入“十三五”时期以来,国家规划强调未来发展基点将放在创新上,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更是将创新置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可见创新已经被摆在决定我国前途命运的核心位置上。作为我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先行地和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成立以来经过近30年的发展逐渐成为汇集大量创新资源、引领创新创业的前沿阵地。提升国家高新开发区的创新水平将有助于带动和促进所在地区整体创新能力的增强,对构建国家创新系统、实现创新驱动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提升国家高新区的创新水平和创新绩效?什么因素影响了地区创新绩效呢?现有对影响地区创新绩效因素的研究主要从产业和创新环境两个方面独立展开,割裂了产业发展与城市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忽视了产业与城市环境对创新发展的共同作用,因此在解释区域创新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为克服这一不足,本文尝试将产业与城市环境结合起来,从“产城融合”的角度系统分析其对国家高新区创新绩效的影响。《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于2014年3月正式出台,“产城融合”作为引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理念,强调城市要统筹建设生产区和生活区,推动生产与生活功能混合,集聚产业的同时吸引人口,防止新城空心化。过去我国经济开发区往往只注重生产职能,导致城市建设远远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形成“产城分离”的现象。“产城分离”使产业集群得不到城市功能的有效支撑,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陷入瓶颈。近年来,各地开发区开始注重向工作、生活、商业、娱乐等综合性功能转变,尤其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开发区,凭借其就业人口结构丰富、企业土地占用规模小、产业辐射带动力强、资源环境友好等特点,成为所在地区新城建设的重要依托。产与城的融合发展意味着高新区的创新活动能广泛有效的嵌入到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加强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横向沟通,促进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的产生与传播。因此,从产城融合的角度研究影响高新区创新绩效的因素,对高新区产城融合的建设及提升地区创新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产城融合与区域创新绩效进行了定性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了产城融合与地区创新绩效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利用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区2010年到2014年连续5年的数据分别进行了测度。然后,依据“产城融合”主要强调人本导向下城市服务功能与工业发展相适应,居住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匹配,公共基础设施布局完善合理,消费空间与生产空间相融合的特征,系统分析了产城融合对地区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在机理分析的指导下,采用前文测度的结果实证检验了产城融合与地区创新绩效的相关关系,并进一步根据理论分析建立假设,利用相应面板数据对影响创新绩效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发现,促进地区服务业相对于工业平衡发展将对提升地区创新绩效有显着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功能实现很大程度依赖于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为创新要素提供流动平台、为创新成果提供转化市场、为创新主体构建沟通桥梁、帮助中小企业成长和自我学习创新来提高地区创新水平,而生活性服务业通过吸纳创新要素和优化创新环境促进地区创新。其次,推动就业与居住平衡也对提升地区创新绩效有显着的正向作用。这主要是因为职住平衡通过影响就业市场、人们日常社交、婚姻市场和营造创新氛围来提升地区创新水平。再次,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对促进地区创新绩效起到积极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有利于吸引创新资源集聚、保障人力资本发挥、降低企业创新成本从而有利于地区创新。但公共基础设施对提高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受到地区产业集聚程度的影响,即当高新区产业集聚度较低时,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投入能有效提升地区创新水平,但随着高新区产业集群逐渐成熟,再想通过传统的加大硬件设施投入的方式刺激创新已日渐式微。最后,城市消费功能的完善应通过增加城市吸引创新资源的能力、推动企业创新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来提高地区创新绩效,但实证结果发现本地消费平衡对拉动创新的作用并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有两点,一方面高新区从事高技术工作的人口占比较高,其收入水平普遍位于平均水平以上,较高的收入使消费选择的范围更广,本地消费占个人消费的比重较小,因此对创新的刺激作用不明显;另一方面高新区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所面向的消费群体主要不在本地,因此受本地消费增长的影响不大。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从全面统筹进行产城融合规划、促进服务业发展、注重住宅多样性开发和合理投入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本研究既是对“产城融合”理论研究的补充也是对创新绩效研究领域的拓展。一方面,研究丰富了“产城融合”的理论内涵,将“以产兴城,以城带产”向“促进创新”方面进行了延伸;另一方面,从更为全面和实际的角度考虑影响创新绩效的因素,为提升地区创新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王谦[9](2016)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地区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但是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总量上,还表现在经济质量上。从表面上看,2007至2013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连续7年高于中东部以及全国平均水平,但是西部地区依然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仍然主要依靠能源、资源、劳动等传统要素的投入获得短期的经济增长,而缺乏长远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能力。在可持续发展观念普遍得到世界各国重视的今天,西部地区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缩小同东部地区的差距,以及西部经济如何从主要依靠能源、资源、劳动要素发展到更多的依靠科技、人才、信息、知识等新经济要素,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2013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一带一路”构想,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囊括了西部绝大多数省份地区,这是进一步提升西部发展格局,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契机,西部地区应该抓住这个伟大机遇,以国家宏观战略为依靠,立足自身环境和经济特征,切实提高区域人力资本水平、整合和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发挥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促进西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缩小同东部地区的差距,大力发展依托人力资本要素的新经济和可持续经济。本文在大量研究文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现状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其中,广泛的阅读人力资本理论和关于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状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收集和更新相关数据,改良和优化前人的计算方法,使数据描述更符合西部地区的实际状况,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找出影响人力资本水平的因素和人力资本总量和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提高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方法和路径,同时归纳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力图较为完整全面的整合出人力资本优化的对策。

宋月明[10](2016)在《市场化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表明,市场化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经济转轨与体制改革过程中,市场化不仅解决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低效或无效问题,也解决了传统观念桎梏下的体制机制僵化问题,有效提高了资源整合与市场拓展的效率,实现了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但是,根据近几年经济整体的运行形势来看,我国GDP增速有所放缓,开始由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换挡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时期,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仍然较大,导致落后地区无法有效承接工业化转移或参与城镇化建设,难以成为中国经济的"区域回旋空间"。那么,市场化进程是否存在瓶颈,能否继续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驱动力?本文试图通过探索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市场化水平及其影响关系,为该问题提供一个初步的解答。首先,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进行全方位探讨,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发展质量显着提升,经济增长方式逐渐转变;然而,经济发展速度却明显放缓,这基本符合我国当前的主流判断。不同于区域经济发展"趋同论"与"趋异论"的简单划分,本文发现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呈现阶段性特征,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成为重要拐点,前期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呈现扩散特征,后期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呈现收敛特征。但不可否认,西部及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仍然存在显着的差异。可见,中国整体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均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这种时空差异是否与市场化进程的时空差异存在一致性,对该问题的肯定回复是判定市场化进程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重要证据。因此,探索中国市场化水平的时空差异显得尤为必要。其次,本文构建了以经济主体、生产要素、法治环境为核心维度的市场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1997年至2013年的市场化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我国市场化水平由1997年的4.40提高到2013年的7.37,总体保持稳定上升态势,但近年来增速呈现下滑趋势,这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进程基本吻合。在市场化指标体系的三个维度中,市场化经济主体方面的发展水平最高;市场化法制环境方面的发展最为迟缓,低迷的状态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相契合,也从侧面验证了本文市场化指标体系设计基本可以较好反映当前的发展现实。而且,四大经济板块市场化总水平的历年排名基本保持不变,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我国市场化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致性。由此可见,市场化在解释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再次,通过实证测度市场化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可以得知,市场化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在整体样本的增长核算结果中,市场化总体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26.04%,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关键的推动作用。通过门槛面板模型的检验进一步发现,在我国各地区市场化建设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化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经历了两次转折,转折点分别为市场化相对水平值的3.640与5.417,在以此形成的相应三个影响区间内,市场化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程度呈现出随市场化水平区间递进而逐级增强的态势,市场化进程对于经济发展的正向推动作用随市场化水平的提高而增强,继续深化市场体制改革是应对新常态的有效之策。分析过程中也发现,市场化水平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推动力,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市场化水平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存在空间分布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市场化建设的推进,尤其在2008至2013年间,落后地区市场化水平对经济发展相对影响程度开始逐渐高于发达地区,这是在地区分组样本中发现的新现象。最后,本文认为市场化建设的推进是我国实现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是经济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迈向均衡发展阶段的关键基础,是新常态背景下释放供给侧改革成效的重要制度保障。因此,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市场化建设、提升市场化水平成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也存在着一定的创新之处。首先,本文的市场化指标体系设计在反映市场化进程新特点、描述现实发展新形势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任何指标的选取以及指标体系的构建都应该建立在尽可能反映社会经济运行现实的基础上,市场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也应该与时俱进。本文基于近年来我国市场化建设的新特点以及数据可得性和连续可比性等考量对基础指标进行甄别和选取,特别针对历次经济指标统计口径的变更,采用数据分离、合并、近似替代等方法实现了指标口径的统一。在指标反映的市场化意义及重要性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本文通过对转变基础指标构造型式的尝试,实现在1997至2013年的时间跨度内我国地区市场化各级指数的长时间跨度下不同阶段、不同地区间的连续可比,在目前我国现有市场化指标体系和市场化指数的研究成果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其次,在市场化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效应的模型构造、内在逻辑、作用机制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众多,本文根据已有研究取得的共识并结合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现实,以对区域社会经济运行产生影响的持续性、非偶发性、重要性等方面为依据,识别并选取本文核心研究对象市场化水平以及科技进步水平、人力资本水平、产业结构、经济开放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对区域经济发展能够发挥关键或主要作用的因素,构建起市场化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应有的结论。总之,以市场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效应作为研究选题,属于区域经济的热点话题,也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对市场化指数的构建,以及深度挖掘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不同阶段市场化水平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具有差距性这一研究结论,有助于补充和完善我国市场经济理论以及经济转轨理论;通过对各地区市场化水平的量化与比较,验证推进市场化建设对于我国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缩小区域差距的核心动力作用,有助于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化建设,高效率释放供给侧改革成效。

二、产业群集理论与西部区域经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产业群集理论与西部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产业集聚概念的文献综述
        1.2.2 关于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文献综述
        1.2.3 关于产业集聚效应的文献综述
        1.2.4 关于高技术产业集聚的文献综述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框架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集聚
        2.1.2 高技术产业
        2.1.3 高技术产业集聚
    2.2 产业集聚的基础理论
        2.2.1 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
        2.2.2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2.2.3 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论
        2.2.4 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理论
        2.2.5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第3章 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形成动因及效应机理
    3.1 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形成动因
        3.1.1 资源优势
        3.1.2 规模经济递增
        3.1.3 知识外溢
        3.1.4 政府引导
    3.2 高技术产业集聚的效应机理
        3.2.1 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
        3.2.2 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
        3.2.3 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机理
第4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集聚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4.1 中国高技术产业及其细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4.1.1 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4.1.2 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4.2 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4.2.1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
        4.2.2 产业集聚水平的时空演变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
    5.1 相关文献借鉴
        5.1.1 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线性效应
        5.1.2 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
    5.2 面板回归模型的选择
        5.2.1 线性回归——静态面板模型
        5.2.2 非线性回归——门槛面板模型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1 模型的设定
        5.3.2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5.3.3 平稳性检验
        5.3.4 静态面板回归结果分析
        5.3.5 门槛面板回归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技术创新效应
    6.1 相关文献借鉴
    6.2 空间计量模型的选择
        6.2.1 空间自回归模型
        6.2.2 空间误差模型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3.1 模型的设定
        6.3.2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
        6.3.3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6.3.4 空间相关性检验
        6.3.5 空间计量回归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劳动生产率效应
    7.1 相关文献借鉴
    7.2 动态面板模型
        7.2.1 差分GMM
        7.2.2 水平GMM
        7.2.3 系统GMM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7.3.1 模型设定
        7.3.2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7.3.3 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技术效率测度相关研究
        1.2.2 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相关研究
        1.2.3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相关研究
        1.2.4 现有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结构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高新技术产业相关概念界定
        2.1.1 高新技术
        2.1.2 高新技术产业
    2.2 技术效率及其空间溢出概述
        2.2.1 技术效率内涵
        2.2.2 技术效率测度
        2.2.3 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内涵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技术创新理论
        2.3.2 新经济增长理论
        2.3.3 新经济地理理论
        2.3.4 区域经济空间均衡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机理分析
    3.1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正向溢出机理分析
        3.1.1 技术效率正向溢出机制理论分析
        3.1.2 技术效率正向溢出具体路径
    3.2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负向溢出机理分析
        3.2.1 累积因果过程机制
        3.2.2 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差异机制
        3.2.3 双边贸易机制
    3.3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溢出不确定性机理分析
        3.3.1 技术效率溢出不确定性现实分析
        3.3.2 技术效率溢出不确定性理论分析
    3.4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理论模型构建
        3.4.1 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相关理论模型
        3.4.2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理论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省级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演进分析
    4.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述
        4.1.1 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发展状况统计分析
        4.1.2 高新技术产业投入水平空间收敛性分析
        4.1.3 高新技术产业产出水平空间收敛性分析
    4.2 省级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分布状况
        4.2.1 高新技术产业空间整体集聚
        4.2.2 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多样化集聚
        4.2.3 高新技术产业空间专业化集聚
    4.3 省级地区技术效率测度
        4.3.1 随机前沿模型设定
        4.3.2 变量与数据来源说明
        4.3.3 技术效率估计与结果分析
    4.4 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统计分析
        4.4.1 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效率空间分布重心演变轨迹
        4.4.2 整体集聚水平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特征
        4.4.3 多样化集聚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特征
        4.4.4 专业化集聚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特征
        4.4.5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技术效率空间相关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省级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5.1 空间计量经济学概述
        5.1.1 空间计量经济学简述
        5.1.2 空间相关性检验方法
        5.1.3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简介
    5.2 变量空间相关性实证检验
        5.2.1 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5.2.2 莫兰指数空间相关检验
        5.2.3 空间冷点—热点分析
    5.3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5.3.1 空间面板模型设定
        5.3.2 高新技术产业整体集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
        5.3.3 高新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
        5.3.4 高新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与城市技术效率空间耦合分析——基于国家高新区层面
    6.1 国家高新区发展统计分析
        6.1.1 国内外高新区发展概述
        6.1.2 国家高新区基础性统计分析
        6.1.3 国家高新区空间地统计分析
    6.2 地级城市技术效率测度与统计分析
        6.2.1 变量与数据来源说明
        6.2.2 随机前沿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6.2.3 地级市技术效率空间地统计分析
    6.3 国家高新区与地级城市技术效率空间耦合分析
        6.3.1 基础性统计对比分析
        6.3.2 空间耦合分析统计模型原理
        6.3.3 国家高新区与地级市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特征
        6.3.4 国家高新区与地级市技术效率空间耦合系数测度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基于国家高新区层面实证分析
    7.1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理论分析
        7.1.1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性分析
        7.1.2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不确定性分析
        7.1.3 相关理论对比分析
    7.2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基于地级市层面
        7.2.1 变量空间相关性检验
        7.2.2 空间面板模型设定与估计
        7.2.3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结果分析
        7.2.4 分时段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
        7.2.5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溢出空间衰减边界实证分析
    7.3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基于城市群层面
        7.3.1 国家级城市群发展概况
        7.3.2 各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发展和技术效率统计
        7.3.3 空间面板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7.3.4 各城市群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
        7.3.5 分时段各城市群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8.1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8.1.1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投入与产出界定
        8.1.2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8.1.3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技术效率实证模型设定
        8.1.4 模型估计与实证结果分析
    8.2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区际溢出影响因素分析
        8.2.1 技术效率区际溢出影响因素实证案例介绍
        8.2.2 技术效率区际溢出影响因素经验分析
        8.2.3 研究结论与启示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3)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以成渝经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图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1 产业集聚的文献综述
        2.1.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文献综述
        2.1.3 区域竞争力的文献综述
        2.1.4 产业集聚与区域竞争力关系的文献综述
        2.1.5 综合评述
    2.2 概念界定
        2.2.1 生产性服务业
        2.2.2 协同集聚
        2.2.3 区域竞争力
    2.3 协同集聚影响区域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2.3.1 交易费用理论
        2.3.2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
        2.3.3 工业区位理论
        2.3.4 竞争优势理论
    2.4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2.4.1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竞争力的正向影响机制
        2.4.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竞争力的负向影响机制
第3章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但发展不均衡
    3.2 制造业基础薄弱,但上升空间较大
第4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4.1 研究假设
    4.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度测度模型
        4.2.1 产业集聚度测度模型
        4.2.2 产业协同集聚度测度模型
    4.3 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
        4.3.1 区域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4.3.2 区域竞争力评价方法
    4.4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力模型
        4.4.1 模型构建
        4.4.2 变量说明
    4.5 数据来源与说明
第5章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集聚及协同集聚水平评价
        5.1.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缓慢,两极分化
        5.1.2 制造业集聚水平较低,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明显
        5.1.3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偏低
    5.2 区域竞争力评价
        5.2.1 成渝经济区区域竞争力稳步上升
        5.2.2 成渝经济区内部成都和重庆竞争优势明显
    5.3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力分析
        5.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5.3.2 模型检验
        5.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6章 成渝经济区区域发展建议
    6.1 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
    6.2 加强跨区域的产业合作交流
    6.3 合理引进外资、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四川通航园产业规划与空间布局研究 ——以成都通航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大发展
        1.1.2 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园区规划建设迎来高潮
        1.1.3 四川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迎来试点示范新契机
    1.2 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的对象
        1.2.2 研究的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方法、思路及框架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研究的思路
        1.4.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通用航空产业园相关概念及理论梳理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文献综述
        2.1.2 国内文献综述
        2.1.3 文献评述
    2.2 基本概念
        2.2.1 通用航空
        2.2.2 通用机场
        2.2.3 通用航空产业及产业链
        2.2.4 通用航空产业园
    2.3 通用航空产业园区规划相关理论
        2.3.1 通用航空产业链理论
        2.3.2 微笑曲线理论
        2.3.3 产业群集理论
        2.3.4 圈层结构理论
        2.3.5 整合规划理论
    2.4 通用航空产业园区案例研究
        2.4.1 国外案例——韩国仁川航空城
        2.4.2 国内案例——荆门爱客飞小镇
        2.4.3 案例总结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成都通用航空产业园发展SWOT分析
    3.1 外部环境分析
        3.1.1 市场环境
        3.1.2 空域环境
        3.1.3 政策环境
    3.2 内部环境分析
        3.2.1 成都通航产业园区位
        3.2.2 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分析
        3.2.3 区域交通条件分析
        3.2.4 区域通航产业基础分析
        3.2.5 区域人才资源分析
        3.2.6 区域自然资源分析
        3.2.7 区域公共医疗资源分析
        3.2.8 相关保障政策
    3.3 成都通用航空产业园发展SWOT分析
        3.3.1 优势分析
        3.3.2 劣势分析
        3.3.3 机遇分析
        3.3.4 威胁分析
    3.4 SOWT分析结论
        3.4.1 优势——机遇战略
        3.4.2 优势——威胁战略
        3.4.3 劣势——机遇战略
        3.4.4 劣势——威胁战略
    3.5 成都通航园区有产业基础或有发展条件的通航产业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都通用航空产业园的产业规划
    4.1 国内通航市场需求分析
        4.1.1 国内通用航空研制市场需求分析
        4.1.2 国内通用航空运营市场需求分析
        4.1.3 国内通用航空飞行服务与维修保障市场需求分析
    4.2 区域通用航空市场需求分析结论
    4.3 成都通航产业园区产业定位
    4.4 与淮州新城产业协同发展
        4.4.1 淮州新城的产业规划与功能定位
        4.4.2 协同发展分析
    4.5 成都通航园区的发展模式与产业发展路径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都通用航空产业园空间布局
    5.1 影响成都通用航空产业园区布局的因素
        5.1.1 淮州新城上位规划
        5.1.2 区域内及附近自然生态条件
        5.1.3 机场的位置与产业发展模式
    5.2 机场选址
        5.2.1 净空分析
        5.2.2 噪音分析
        5.2.3 确定选址
    5.3 成都通用航空产业园区的规划理念
        5.3.1 与淮州新城上位规划协调
        5.3.2 山水之城
    5.4 成都通用航空产业园区的规划结构与产业布局
        5.4.1 规划结构
        5.4.2 产业布局
    5.5 园区发展政策建议与保障措施
        5.5.1 健全招商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
        5.5.2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
        5.5.3 培育龙头企业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的不足
        6.2.2 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新疆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资源型产业研究
        1.2.2 非资源型产业研究
        1.2.3 产业互动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资源型产业
        2.1.2 非资源型产业
        2.1.3 产业互动关系
    2.2 理论基础
        2.2.1 资源利用及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产业互动理论
        2.2.3 产业生命周期和系统理论
        2.2.4 效应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新疆资源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发展特征
    3.1 新疆的区域经济特征
    3.2 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规模和结构特征分析
        3.2.1 资源型产业规模和结构特征
        3.2.2 非资源型产业规模和结构特征
        3.2.3 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规模和结构异同性分析
    3.3 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要素配置特征分析
        3.3.1 资源型产业要素配置特征
        3.3.2 非资源型产业要素配置特征
        3.3.3 资源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要素配置非平衡性分析
    3.4 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节能减排特征分析
        3.4.1 资源型产业节能减排特征
        3.4.2 非资源型产业节能减排特征
        3.4.3 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节能减排差异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新疆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发展理论框架及基本分析
    4.1 理论框架的构建
        4.1.1 共生的互动发展目标
        4.1.2 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关系分析
        4.1.3 产业互动的影响因素——演化动力分析
        4.1.4 产业互动的效应与结果——评估标准
    4.2 理论分析实证检验
        4.2.1 产业互动关系模型构建
        4.2.2 指标选取说明
        4.2.3 产业互动关系实证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新疆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发展的动力分析
    5.1 产业互动发展的动力
        5.1.1 内生动力
        5.1.2 外生动力
    5.2 产业互动动力模型构建
        5.2.1 模型构建
        5.2.2 指标选取
    5.3 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动力实证分析
        5.3.1 产业互动周期谱分析
        5.3.2 产业互动的动力因素权重确定
        5.3.3 产业互动的动力因素灰色综合关联度
        5.3.4 产业互动的动力因素系统灰色综合关联度
    5.4 本章小结
6 新疆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发展的效应分析
    6.1 产业互动效应的理论机理
    6.2 产业互动效应模型构建
        6.2.1 指标选取
        6.2.2 模型构建
    6.3 产业互动效应的模型拟合检验
    6.4 产业互动效应实证分析
        6.4.1 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的外部效应分析
        6.4.2 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的内部效应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新疆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发展的路径设计
    7.1 路径选择的设计
        7.1.1 路径设计与策略安排
        7.1.2 路径设计的基本思路
    7.2 新疆产业互动的内部路径设计
        7.2.1 子产业发展优先顺序
        7.2.2 子产业的内部互动路径
    7.3 新疆产业互动的外部路径:市场与政府
        7.3.1 内外效应与动力安排
        7.3.2 市场机制建设
        7.3.3 政策安排
    7.4 新疆产业互动的路径图景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科研项目与获奖情况
致谢

(6)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本文研究对象界定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重点及难点
第二章 研究文献综述
    第一节 经济技术开发区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历程的研究
        二、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的研究
        三、经济技术开发区地位作用的研究
        四、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其他区域的关系研究
    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演进的研究
        二、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研究
        三、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研究
    第三节 溢出效应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溢出效应的理论发展研究
        二、关于“溢出效应是否存在”的检验
        三、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四节 对已有研究文献的简要评析
第三章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验借鉴与现状考察
    第一节 国外典型工业园区的发展分析
        一、美国工业园区的发展进程及特征
        二、英国工业园区的发展进程及特征
        三、日本工业园区的发展进程及特征
        四、新加坡工业园区的发展进程及特征
        五、印度工业园区的发展进程及特征
    第二节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一、创业启动时期(1984—1991)
        二、快速发展时期(1992—1998)
        三、稳定发展时期(1999—2002)
        四、转型升级和加速发展时期(2003—至今)
    第三节 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主要贡献
        一、国家级经开区发展空间分布渐趋平衡
        二、国家级经开区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三、国家级经开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
        四、国家级经开区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
        五、国家级经开区成为我国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示范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技术开发区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与机制研究
    第一节 经济技术开发区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一、区域非均衡发展
        二、产业集聚
        三、新产业区
        四、空间扩散与辐射
        五、制度创新
        六、合作与竞争
    第二节 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区外母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
        一、基本模型
        二、模型的扩展
    第三节 经济技术开发区增长溢出效应的微观机制
        一、技术溢出
        二、要素溢出
        三、制度溢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区外母城关系的经验分析
    第一节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增长情况分析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说明
        二、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增长率的变化趋势
        三、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增长率的横向对比
    第二节 不同类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增长情况比较
        一、不同类型国家级经开区的划分说明
        二、不同成立时间国家级经开区的增长情况比较
        三、不同技术水平国家级经开区的增长情况比较
        四、不同区域国家级经开区的增长情况比较
    第三节 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区外母城的长期关系检验
        一、国家级经开区总样本与区外母城的长期关系
        二、不同成立时间国家级经开区与区外母城的长期关系
        三、不同技术水平国家级经开区与区外母城的长期关系
        四、不同区域国家级经开区与区外母城的长期关系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经济技术开发区增长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经济技术开发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度量分析
        一、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法
        二、指标选择及数据处理
        三、国家级经开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
        四、国家级经开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第二节 区外母城的全要素生产率度量分析
        一、指标选择及数据说明
        二、测算结果
    第三节 经济技术开发区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及模型构建
        二、数据检验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典型经济技术开发区增长溢出效应分析
    第一节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增长溢出效应分析
        一、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情况
        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区外母城增长的溢出效应
    第二节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增长溢出效应分析
        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情况
        二、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区外母城增长的溢出效应
    第三节 苏州工业园区的考察
    第四节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考察
    第五节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考察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加强分类指导,实行动态管理
        二、优化投资,改善发展环境
        三、加快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聚集
        四、加强科技创新驱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五、加强与城市产业关联,强化扩散效应
        六、坚持绿色发展,发展绿色低碳经济
    第三节 研究中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物流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二、国内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三、物流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现状
        四、总结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第一节 产业集聚的概念
    第二节 产业集聚理论发展
        一、分工理论
        二、外部经济理论
        三、集聚经济理论
        四、竞争优势理论
    第三节 物流产业集群
        一、物流产业集群定义
        二、物流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第三章 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物流产业总体发展
    第二节 物流产业投资情况
    第三节 物流产业的空间分布
第四章 实证模型的构建
    第一节 门槛模型建模原理
        一、模型基本形式
        二、假设检验
    第二节 模型的设立
    第三节 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第四节 产业集聚度的测算
        一、描述产业集聚的常用指标
        二、本文产业集聚指标的选择
第五章 我国物流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数据的统计描述
    第二节 门槛效应的显着性检验
    第三节 门槛值的识别与真实性检验
    第四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五节 研究对象的内生分组
第六章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与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产城融合对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区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产城融合的相关研究
        二、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三、产城融合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
        四、对现有研究的简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产业区相关理论
        一、增长极理论
        二、新产业区理论
        三、产业集聚理论
    第二节 新城建设相关理论
        一、田园城市理论
        二、边缘城市理论
        三、新城市主义理论
        四、精明增长理论
    第三节 创新相关理论
        一、技术创新理论
        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第三章 高新区的产城融合及测度
    第一节 产城融合的概念与内涵
        一、产城融合概念的兴起
        二、产城融合的内涵
        三、产与城的关系
    第二节 产城融合的特征分析
        一、高新区产城融合的时空演化机制
        二、结构匹配:实现产业平衡,实现职住平衡
        三、功能融合: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平衡消费与生产
    第三节 高新区产城融合度的测度
        一、指标的选取及评价体系构建
        二、评价方法
        三、样本与数据来源
        四、评价结果分析
第四章 高新区的创新绩效及测度
    第一节 高新区创新系统的构成与运行
        一、高新区创新系统的构成
        二、高新区创新系统的特征
        三、高新区创新系统中知识的流动
        四、高新区创新系统中的集聚效应
    第二节 高新区的创新绩效
        一、创新绩效的界定
        二、高新区创新绩效的界定
        三、高新区创新绩效评价的重要性及方法
    第三节 高新区创新绩效的测度
        一、指标的选取及评价体系构建
        二、评价方法
        三、样本与数据来源
        四、评价结果分析
第五章 产城融合对创新绩效影响的机理分析
    第一节 产业平衡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一、生产性服务业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二、生活性服务业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第二节 职住平衡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一、职住平衡通过影响就业市场作用于地区创新绩效
        二、职住平衡通过影响社交作用于地区创新绩效
        三、职住平衡通过影响婚姻市场作用于地区创新绩效
        四、职住平衡通过营造创新氛围作用于地区创新绩效
    第三节 公共基础设施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一、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推动人才创新
        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吸引资金流入
        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促进企业创新
        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创新的作用受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
    第四节 消费平衡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一、消费使城市更有魅力
        二、消费推动企业创新
        三、消费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
第六章 高新区产城融合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产城融合与创新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一、产城融合与创新绩效综合评分结果的比较
        二、分析方法
        三、相关性结果分析
    第二节 产城融合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回归分析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方法
        三、回归结果及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第七章 高新区以提升创新绩效为目标产城融合建设的对策
    第一节 把握总体框架
    第二节 优化空间布局
    第三节 促进服务业发展
    第四节 开发多样化住宅
    第五节 完善公共基础设施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全文总结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附表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9)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及不足
        1.3.1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1.3.2 本论文存在的不足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人力资本
        2.1.2 人力资本优化
    2.2 相关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与人力资本的关系
3 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状况
    3.1 西部地区的基本情况
        3.1.1 西部地区的界定
        3.1.2 西部地区的人口状况
        3.1.3 西部地区的经济状况
    3.2 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测度
        3.2.1 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度量方法
        3.2.2 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计算
        3.2.3 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统计描述
4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存在的问题
    4.1 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总量低
        4.1.1 西部地区人口受教育水平低
        4.1.2 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4.1.3 西部地区人才外流严重
    4.2 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
        4.2.1 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城乡分布不平衡
        4.2.2 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产业间分布不均
        4.2.3 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地域分布不均
        4.2.4 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人员结构不够合理
5 可持续发展的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优化维度
    5.1 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本总量优化
        5.1.1 教育与人力资本
        5.1.2 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
        5.1.3 城市化与人力资本
    5.2 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本结构优化
        5.2.1 人力资本纵向优化
        5.2.2 人力资本横向优化
6 可持续发展的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优化的对策
    6.1 可持续发展的西部人力资本总量优化对策
        6.1.1 供给侧加大投资增加人力资本总量
        6.1.1.1 加大这政府投资力度,构建多元化的教育投资体系
        6.1.1.2 加大健康医疗投资,完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6.1.1.3 加强职业培训,完善培训机制
        6.1.1.4 为西部区域内人力资本迁移创造良好条件
        6.1.2 防止西部人力资本流失,吸引人力资本流入
        6.1.2.1 培育西部优势主导产业和增长极,积累人力资本
        6.1.2.2 推进西部城市化进程,留住人力资本
        6.1.2.3 提升西部人力环境,吸引人力资本
    6.2 可持续发展的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对策
        6.2.1 平衡和优化西部资本投资比例
        6.2.2 优化西部教育投资结构
        6.2.3 协调政府基础教育投入的城乡比例
        6.2.4 调整产业结构,平衡西部人力资本产业分布
结论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2000-2013年各省地区年末总人口计算数据
    附表2 2000-2013年各省区域生产总值计算数据
    附表3 2003-2013年各省财政科教文卫经费支出计算数据
    附表4 2003-2013年各省人均教育经费计算数据
    附表5 2003-2013年各省教育经费占区域生产总值比重计算数据
    附表6 2000-2013年全国受教育存量法计算的各省人力资本测算数据
    附表7 2000-2013年人均受教育年限法计算的各省人力资本测算数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市场化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思路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2.3 技术路线
    1.3 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区域发展理论
        2.1.2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理论
        2.1.3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
    2.2 研究综述
        2.2.1 区域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2.2.2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研究综述
        2.2.3 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测度和差异分析
    3.1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效率方面
        3.1.1 全要素生产率对于本文的适用性分析
        3.1.2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测度与分解模型
        3.1.3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3.1.4 地区经济发展效率的时间演化路径
        3.1.5 地区经济发展效率的空间格局分布
        3.1.6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趋势
    3.2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业绩方面
        3.2.1 地区经济发展业绩的时间演化与空间格局
        3.2.2 地区经济发展效率与业绩方面变动趋势的初步比较
    3.3 本章小结
4 中国市场化指标体系及其时空分析
    4.1 市场化及市场化程度的内涵
        4.1.1 市场化的内涵
        4.1.2 市场化程度的内涵界定
        4.1.3 市场化程度的测度体系研究
    4.2 市场化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数据来源、量值确定和口径调整
        4.2.2 市场化指数的计算
    4.3 市场化程度的时间演变分析
    4.4 市场化程度的空间格局分析
    4.5 我国代表性经济带的市场化进程比较分析—以东北为例
        4.5.1 东北地区市场化进程的发展背景
        4.5.2 东北地区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地区的市场化指数差距
        4.5.3 东北地区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地区的市场机制差距
        4.5.4 东北地区市场化进程滞后的政策含义
    4.6 本章小结
5 市场化进程的地区经济发展效应分析
    5.1 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5.1.1 地区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
        5.1.2 地区经济发展的间接影响因素
    5.2 市场化水平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模型
        5.2.1 前提假设
        5.2.2 代理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5.2.3 模型构建
    5.3 市场化水平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省际分析
        5.3.1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5.3.2 模型检验与实证分析
        5.3.3 市场化水平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面板门槛效应检验
        5.3.4 整体样本及分阶段经济增长核算
    5.4 市场化水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分板块比较分析
        5.4.1 各经济板块分组检验及增长核算
        5.4.2 各经济板块间市场化水平对经济发展影响程度的比较
    5.5 本章小结
6 推进市场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6.1 推进政府主体参与市场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6.1.1 进一步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6.1.2 健全市场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6.2 推进企业主体参与市场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6.2.1 进一步深化国有经济改革
        6.2.2 加大非国有经济扶持力度
    6.3 推进个人主体参与市场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6.3.1 完善劳动者与消费者权益保障体系
        6.3.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地区经济发展绩效方面
        7.1.2 我国市场化水平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方面
        7.1.3 市场化水平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效应的实证方面
    7.2 研究展望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产业群集理论与西部区域经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研究[D]. 张彩云. 吉林大学, 2020(03)
  • [2]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研究[D]. 焦英俊. 吉林大学, 2020(03)
  • [3]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以成渝经济区为例[D]. 刘忆.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四川通航园产业规划与空间布局研究 ——以成都通航园为例[D]. 罗理宇.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5]新疆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发展研究[D]. 仇韪. 新疆大学, 2018(12)
  • [6]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研究[D]. 杨霁帆. 深圳大学, 2017(07)
  • [7]物流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陈洋. 深圳大学, 2017(07)
  • [8]产城融合对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区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 白洁. 武汉大学, 2017(06)
  • [9]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优化研究[D]. 王谦. 西南科技大学, 2016(03)
  • [10]市场化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 宋月明. 东北财经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产业集群理论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