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县加强基建审计见成效

黔县加强基建审计见成效

一、乾县强化基本建设审计见成效(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彬[1](2009)在《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研究》文中认为人权问题从本质上讲是个公平问题。我国“三农”特别是农民问题所衍生社会公平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在整个国际上都受到瞩目。现今农民的根本问题是土地权益问题,根源在于法律本身。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立法研究,旨在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出发,探寻我国现有相关立法的不足,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国内有关农民问题的讨论,出发点和方法并不一致,结论也是五花八门。本文认为农民问题的症结是土地权益问题,并以经济学和法学研究方法给予全方位审视。我国有9亿多农民,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因而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讲,研究这个问题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有关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概括、归纳和总结,对有关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土地产权法律基础和经济学理论进行了深刻论述,在回顾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制度形成和对国内多个“土改”试验总结之后,深入分析了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对农民权益的多方面侵害,在借鉴国外(地区)保护土地产权人利益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的思路、构想和建议。论文共分九章和结束语:第一章导论。论述了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可能创新之处。认为:国内现实和国际环境决定了必须设法提高农民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待遇,国外学者普遍认为法律应该反映社会规律,重视公平,而国内学者重在研究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忽视对土地利用主体——农民的利益保护,因而应该用经济学、法学的方法全方位审视当前的农地制度。第二章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基础理论。阐述了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法律基础理论、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等,介绍了土地制度功能及评价、土地产权运行的微观机理,对正确看待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和提出符合法律逻辑的农地产权制度安排建议以更好地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具有基础性作用。第三章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制度演变及其绩效评价。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制度演变伴随着农民土地产权制度演变。现行农民土地产权法律制度可以用农民集体所有权不变前提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概括。这一制度是解放后近30年历经“土改”、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逐步形成的。从整个过程看,最终形成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经济角度和社会角度看都是最好的,它产权相对明晰,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四章承包责任制下的土地改革试验分析。介绍了陕西延安股田制试验、贵州湄潭“强化所有权与活化使用权”试验、广东南海股份制试验等,并对这些改革试验进行了总结和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以上各种试验的得失,认为总的来看,这些试验没有从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出发,因而没有推广,甚至以失败告终,但股份制试验照顾到土地产权人的利益,具有发展前景。第五章现行农地产权制度的缺陷分析。土地法律对农民权益的侵害表现在权利侵蚀和经济利益损害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缺乏有效法律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确定、土地受益权不清、承包经营权无法正常流转,等等。第六章国外(地区)土地产权人利益保护启示。在对当今世界上的土地所有权形式及特点进行概括后,介绍了英国、日本、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土地立法状况,认为国外(地区)的土地立法经验是:必须建立充分的农地所有权;赋予土地产权人灵活的土地使用权;建立严格且有助于保护土地产权人的土地征收制度;应当把保护土地产权人的权益始终作为土地制度改革的动因。第七章我国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路径分析。论述了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的基本思路和原则,提出了从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民(农户)土地产权两个主体层次加强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的构想,对国家对农民集体土地的权利进行了界定,对集体对其土地、农民对集体土地的产权设置进行了归纳和完善。第八章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建议。针对性的提出了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的具体建议,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落实、建立以保障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的按人、按年补偿的土地征收补偿方案和标准,以及深化承包经营权改革等,对建议补偿方案和标准进行了实地测算,认为建议补偿方案和标准公平、可行。第九章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环境优化。为了把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构想落到实处,国家还应当建立体现民主思想的法律体系,加强农民民主文化建设,创造有利于农地流转的外部环境。

甘顺[2](2005)在《农业科技园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贵州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乌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和平台,作为农业产业提升和优化的龙头,同时以作为农技推广体制创新的新形组织模式,近几年在全国各地得以推广,并在实践中取得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已显现出不同程度的弊端和不足。 本文结合目前农业科技园区在不同地方的运作实际,以及在运行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问题,采取文献资料收集、案例分析、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方法,对农业科技园区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研究。引用了区位理论、创新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规模效应理论等理论,对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背景进行了回顾,结合国内外农业科技园区的研究情况,对目前我国不同的农业科技园区的内涵、结构及功能,发展现状及分类进行了概述,剖析了农业科技园区近几年来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论文以贵州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乌当)的建设实践为例,分析了在贵州建设农业科技园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据农业区位理论分析了建园选址在乌当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根据经济增长极理论分析了将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培育成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增长极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归纳总结了农业科技园区(乌当)自2002年来取得的成就及经验,采用案例分析与实际工作经验相结合的方法剖析了农业科技园区的经济运行机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根据区域产业实际提出农业科技园区持续发展的重点及对策建议。

刘启波[3](2005)在《绿色住区综合评价的研究》文中提出绿色住区作为绿色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类复杂的、多因素、多层次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即是以生态(自然与人文)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基本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立在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最和谐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多级传递、循环再生原理,结合系统工程方法和多学科现代科技成就,根据地域环境和资源(自然与人文)状况,强调优化整合住区的功能结构,在时间上具备动态适应性,经济上以最小的投入换来最大的效益,技术上以绿色适宜性技术为支撑,在使用中能够自我组织、自我调整、自我维持,同时具有满足全面生活需求、高效和谐、自养自净、无废无污、节能节地、文脉延续等特性,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的一种新型住区。其设计目标很多,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诸领域,且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这就决定了针对系统进行的分析、设计等工作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而且在各方面有其具体的目标和各不相同的要求,这些要求有时甚至是互相矛盾的,为此从系统总体上对其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它是设计方案选优与决策的基础。 本课题从当前国际上最前沿的基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和生态化发展模式理念指导的绿色人居环境建设理论出发,在对国内外有关绿色建筑及其相关学科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后,以黄土高原绿色住区研究的“个案”为研究基础,通过实地调研与参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跨学科的研究,以系统设计法为工具,充分应用了软、硬科学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兼顾生态环境、社会人文与经济效应的协调要求,构建了当今较全面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绿色住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各项指标从多学科的角度进行了诠释和确定更具体、详细的评价标准,可使建筑师、业主等能够更加明确评价项目的依据、自己努力的方向以及可以采用的改进措施等,并在对黄土高原绿色窑居示范新住区的评价中得到了验证;在综合评价的手段方面,应用了先进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机程序。因此,这种具有严密性、科学性的综合评价将成为绿色住区系统在系统分析阶段获得设计方案“非劣解集”与系统设计阶段最终选择出最优设计方案的依据,亦可用于评价已建成的绿色住区,从而直接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另外,本课题给出的是一套通用的绿色住区综合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各国或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评价指标体系各相应指标的权重值体系作出相应调整,而体现地方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胡凡,李筱[4](2000)在《乾县强化基本建设审计见成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乾县强化基本建设审计见成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乾县强化基本建设审计见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比较与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基础理论
    2.1 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法律基础
        2.1.1 农民土地权益保护与土地立法
        2.1.2 土地立法与土地产权制度
        2.1.3 土地产权制度的功能
        2.1.4 土地产权制度评价
    2.2 土地产权理论
        2.2.1 产权与土地产权
        2.2.2 土地产权的相互作用机理
        2.2.3 土地产权的经济学特征
    2.3 地租理论与交易费用理论
        2.3.1 地租理论
        2.3.2 交易费用理论
第三章 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制度演变及其绩效评价
    3.1 土地改革运动
        3.1.1 土改的产生
        3.1.2 对土改的基本评说
    3.2 合作生产
        3.2.1 互助组
        3.2.2 合作化运动
        3.2.3 合作生产评说
    3.3 人民公社化运动
        3.3.1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3.3.2 人民公社化运动评述
    3.4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4.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成
        3.4.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绩效与启示
第四章 承包责任制下的土地改革试验分析
    4.1 陕西延安股田制试验
        4.1.1 试验的背景
        4.1.2 做法和内容
        4.1.3 改革的原则
        4.1.4 对陕西延安股田制改革试验的总结
    4.2 贵州湄潭“强化所有权与活化使用权”试验
        4.2.1 试验的背景
        4.2.2 试验内容
        4.2.3 对贵州湄潭土地抵押试验的总结
    4.3 广东南海股份制试验
        4.3.1 试验的背景
        4.3.2 运作办法
        4.3.3 对广东南海股份制试验的总结
    4.4 其它土地改革试验
        4.4.1 “两田制”
        4.4.2 规模经营
    4.5 对土地改革试验的总体评价
第五章 现行农地产权制度的缺陷分析
    5.1 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
        5.1.1 土地所有权内容受到严重侵蚀
        5.1.2 土地所有权主体虚置
    5.2 土地承包权不确定
        5.2.1 土地经营权相互干扰
        5.2.2 土地承包法律关系不稳定
        5.2.3 法律对土地经营权不当干预
        5.2.4 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性质不清
    5.3 受益权不清,征收存在诸多问题
        5.3.1 任意扩大土地征收前提
        5.3.2 土地征收程序不规范
        5.3.3 土地征收过程缺乏透明度
        5.3.4 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偏低
        5.3.5 被征地农民无生活保障
    5.4 土地流转出现障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受到严重影响
        5.4.1 土地流转出现障碍
        5.4.2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受到严重影响
第六章 国外(地区)土地产权人利益保护启示
    6.1 当今世界上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及其基本特点
    6.2 英国土地立法
        6.2.1 “光荣革命”
        6.2.2 英国现代土地产权制度的确立
    6.3 日本土地立法
        6.3.1 日本资本主义过程中的土地制度变革
        6.3.2 日本现代土地立法
    6.4 美国土地立法
        6.4.1 美国土地法现状
        6.4.2 美国资本主义土地制度的形成
    6.5 我国台湾地区土地立法
        6.5.1 台湾土地改革
        6.5.2 台湾的土地权利设置
    6.6 国外(地区)土地立法启示
        6.6.1 必须建立充分的农地所有权
        6.6.2 赋予土地产权人充分而又灵活的土地使用权
        6.6.3 建立严格且有利于保护土地产权人的土地征收制度
        6.6.4 应当把保护土地产权人权益始终作为土地改革的动因
第七章 我国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路径分析
    7.1 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的基本思路
    7.2 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的原则
        7.2.1 尊重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原则
        7.2.2 维护农民土地权益原则
        7.2.3 科学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原则
        7.2.4 土地可持续利用原则
    7.3 建立集中体现民主思想的农地法律体系
    7.4 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立法构建
        7.4.1 界定国家对农民集体土地的权利及性质
        7.4.2 集体土地所有权法律建设
        7.4.3 农民、农户土地产权法律建设
第八章 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建议
    8.1 “实化”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
        8.1.1 村民小组是唯一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
        8.1.2 村民代表大会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
    8.2 创新征地制度
        8.2.1 严格界定“公共利益”范围
        8.2.2 农民参与土地征收听证
        8.2.3 确立以保障农民生活水平有所增长的征地补偿标准
        8.2.4 实施多元化补偿
    8.3 深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
        8.3.1 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农地经营权
        8.3.2 明确土地承包经营下农民对土地的物权性质
    8.4 加强农地流转市场建设
        8.4.1 加强农地经营权流转价格机制建设
        8.4.2 加强地籍管理
        8.4.3 建立交易中介服务组织和信息服务网络
第九章 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环境优化
    9.1 加强民主文化建设,提高农民自我保护能力
    9.2 努力创造有利于土地流转的外部环境
        9.2.1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9.2.2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9.2.3 加强土地流转法律监督
    9.3 加强农用土地定级与估价工作
    9.4 允许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9.5 大力推行土地股份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农业科技园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贵州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乌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背景回顾
    1.3 研究方法
    1.4 农业科技园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2.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2.1 农业科技园区的概念与作用
        2.1.1 农业科技园区的概念
        2.1.2 农业科技园区的作用
    2.2 我国农业和农业科技面临的挑战
    2.3 建设农业科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4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基本理论
        2.4.1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述
        2.4.2 相关支撑理论
    2.5 农业科技园区的内涵、结构及功能
        2.5.1 农业科技园区的内涵与特征
        2.5.1.1 农业科技园区的内涵
        2.5.1.2 农业科技园区的基本特征
        2.5.2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结构与功能
        2.5.2.1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结构
        2.5.2.2 农业科技园区的功能
    2.6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及类型
        2.6.1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
        2.6.2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类型
    2.7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重要贡献与面临的主要问题
        2.7.1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重要贡献
        2.7.2 存在的主要问题
3. 贵州省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
    3.1 贵州建设农业科技园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1.1 贵州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2 贵州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必要性
    3.2 贵阳市在贵州省的重要地位
    3.3 贵州省农业科技园区规划与实施
        3.3.1 园区建设指导思想
        3.3.2 园区规划的原则
        3.3.3 贵州贵阳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定位
        3.3.3.1 目标定位
        3.3.3.2 功能定位
        3.3.3.3 产业定位
        3.3.3.4 贵州农业科技园区发展重点
        3.3.3.5 园区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
    3.4 贵州贵阳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取得的成效
        3.4.1 贵州贵阳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现状
        3.4.2 贵州贵阳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取得的成效
    3.5 贵州贵阳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3.6 贵州贵阳农业科技园区持续发展的对策
        3.6.1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应把握的重点
        3.6.2 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规划
        3.6.3 农业科技园区的战略选择
        3.6.4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原创性声明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3)绿色住区综合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的技术路线和叙述的结构框架
第2章 国内外绿色建筑体系及相关学科综合评价的现状与讨论
    2.1 国际上有关绿色建筑体系综合评价的综述与评论
        2.1.1 国际上有关绿色建筑体系综合评价的综述
        2.1.2 对国际上有关绿色建筑体系综合评价的评论
    2.2 国内有关绿色建筑综合评价体系的综述与评论
        2.2.1 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综述
        2.2.2 对国内有关绿色建筑体系综合评价的评论
    2.3 对有关绿色建筑相关学科评价体系的综述与评论
        2.3.1 对有关绿色建筑相关学科评价体系的综述
        2.3.2 对有关绿色建筑相关学科评价体系的评论
    2.4 本课题的研究基础—黄土高原绿色建筑体系与基本聚居单位模式研究
        2.4.1 以黄土高原绿色窑居住区研究作为中国绿色建筑体系与基本聚居单位模式研究突破口的思路
        2.4.2 黄土高原绿色建筑体系框架
        2.4.3 黄土高原绿色建筑体系研究中方法论对本课题的启示
    小结
第3章 绿色人居环境建设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3.1 生态化及生态化发展模式的基本概念
    3.2 关于人类发展模式的哲学思考
        3.2.1 人、社会与自然关系的再思考
        3.2.2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基本概念
    3.3 绿色人居环境的定义与内涵
    3.4 关于绿色人居环境建设理论研究途径的讨论
    小结
第4章 绿色住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
    4.1 本课题在建立绿色住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思路上对传统做法的突破
    4.2 绿色住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AHP模型的建立
    4.3 本课题建立的绿色住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4.4 本课题使用的综合评价方法的思路
        4.4.1 综合评价方法的思路
        4.4.2 量化方法介绍
    小结
第5章 绿色住区经济性评价
    5.1 绿色住区经济性评价的基本概念
    5.2 C_1:全寿命费用
        5.2.1 D_1:一次性造价
        5.2.2 D_2:建筑生命期运行、维护费用
    5.3 C_2:环境保护投入产出
        5.3.1 D_3:环境保护的投入
        5.3.2 D_4:环境保护的产出
    小结
第6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促进的评价
    6.1 建筑生态环境及其评价的基本概念
    6.2 C_3:能源使用
        6.2.1 D_5:自然通风
        6.2.2 D_6:自然采光、遮阳
        6.2.3 D_7:围护结构及材料
        6.2.4 D_8: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6.3 C_4:土地开发利用
        6.3.1 D_9:非耕地使用情况及发展余地
        6.3.2 D_(10):选址
        6.3.3 D_(11):建筑体量与形式
    6.4 C_5:资源使用
        6.4.1 D_(12):当地天然建材的使用
        6.4.2 D_(13):3R建材及长寿命耐用建材使用
        6.4.3 D_(14):水土保持
        6.4.4 D_(15):水资源开发及循环使用
        6.4.5 D_(16):节水措施
    6.5 C_6:防止污染
        6.5.1 D_(17):三废处理与噪声防治
        6.5.2 D_(18):无污染施工技术
        6.5.3 D_(19):无害建材(绿色建材)
        6.5.4 D_(20):生态环境保护监管
    小结
第7章 建筑空间环境质量的评价
    7.1 建筑空间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概念
    7.2 C_7:室外环境
        7.2.1 D_(21):建筑布局
        7.2.2 D_(22):灾害防御
        7.2.3 D_(23):植被与绿化体系
        7.2.4 D_(24):基础设施完善度
    7.3 C_8:室内环境
        7.3.1 D_(25):室内空间环境
        7.3.2 D_(26):室内物理环境
        7.3.3 D_(27):室内卫生环境
    小结
第8章 地域性评价
    8.1 地域性评价的基本概念
    8.2 C_9:继承历史
        8.2.1 D_(28):与乡土的有机结合
        8.2.2 D_(29):地域历史景观的保护与继承
        8.2.3 D_(30):保留居民对原有地段的认知性
    8.3 C_(10):融入地域
        8.3.1 D_(31):与城(村)镇轮廓线及街道尺度和谐一致
        8.3.2 D_(32):创造积极的城(村)、镇新景观
    8.4 C_(11):活化地域
        8.4.1 D_(33):居民参与
        8.4.2 D_(34):建筑面向城(村)镇充分开敝
    小结
第9章 绿色住区综合评价软件包的研制与应用
    9.1 绿色住区综合评价软件包的内容
    9.2 软件使用举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1
附录2
个人简历

四、乾县强化基本建设审计见成效(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研究[D]. 王志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10)
  • [2]农业科技园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贵州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乌当)为例[D]. 甘顺. 贵州大学, 2005(11)
  • [3]绿色住区综合评价的研究[D]. 刘启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05)
  • [4]乾县强化基本建设审计见成效[J]. 胡凡,李筱. 陕西审计, 2000(S1)

标签:;  ;  ;  ;  ;  

黔县加强基建审计见成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