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79%的人口生活在水污染地区

西北:79%的人口生活在水污染地区

一、西北:79%人口生活在水污染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马驰[2](2021)在《基于源-汇过程的鄱阳湖流域总磷灰水足迹模拟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口激增和产业快速发展,污染物排放对流域水环境产生着巨大压力且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尤其对于湖泊型流域,流域内污染物来源多样且在陆面-河-湖之间呈现复杂的源-汇过程特征。灰水足迹作为国际先进的水环境评价指标之一,基于当地的水环境质量标准,将水质状况间接地用水量表征,可以兼顾不同污染物对不同水体类型的综合影响。结合灰水足迹评估方法的优越性,当前宜开展流域内复杂污染源产排污过程和统筹河湖关系的灰水足迹模拟评价系统模型研究。本研究依据上述思路,通过耦合污染源产排污过程和污染物空间过程模拟,结合统筹河湖差异化水质目标的灰水足迹评价方法,构建了流域灰水足迹多尺度精细化模拟量化模型,选择具有鲜明湖泊型流域特征的鄱阳湖流域进行模型的应用验证,结合江西省未来十年的土地空间管控方案,对鄱阳湖流域未来十年的总磷灰水足迹进行了预测,并且确定优先管控单元,提出相应的管控策略。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构建了鄱阳湖流域灰水足迹模拟评价系统模型。基于流域内污染源产排污过程特征,耦合水污染源评估系统模型和污染物空间过程模型,构建污染物产排污-入湖过程模型,通过水质监测站水质数据对五河入湖口负荷通量进行模拟率定和校核,纳什效率系数和R2达到0.9左右,满足模型模拟要求;结合创新的统筹河湖差异化水质目标的灰水足迹评价方法,耦合产排污-入湖过程模型输出的点、面源总磷负荷,构建流域灰水足迹模拟评价模型。(2)鄱阳湖流域总磷源-汇过程特征。流域内总磷排放、入湖负荷在2007-2018年间均呈现总体上升,特别是在2014-2015年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从空间分布来看,排放、入湖负荷均集中在滨湖区和赣江集水区,但比例结构差异明显。排放负荷赣江集水区占51%,滨湖区占21%;入湖负荷赣江集水区占38%,滨湖区占25%。主要因为赣江集水区整体距离鄱阳湖较远,滨湖区则毗邻湖体,污染物水陆迁移过程的不同导致了总磷最终入湖的差异。从污染源类型来看,排放负荷主要集中在种植业(31%)和畜禽养殖场(31%);入湖负荷主要集中在种植业(33%)和城镇生活(25%)。(3)鄱阳湖流域总磷灰水足迹特征。通过对不同类型污染源灰水足迹计算时所基于的水质标准(河流或湖泊水质标准)的空间分析,发现距离湖区越近,灰水足迹越以湖泊水质标准为主,反之越以河流水质标准为主。2007-2018年灰水足迹呈现总体上升,在2014-2015年增长幅度明显。从贡献结构来看,种植面源(33%)和城镇生活(25%)是主要的灰水足迹源;从空间分布来看,赣江集水区和滨湖区产生灰水足迹占比最高,分别为37.7%和34.9%,灰水足迹较高的子流域主要集中在滨湖区,增长率较高的主要在赣江集水区西北部。通过对“五河七口”以上的子流域水污染状态评价,发现其中有54个子流域属于水环境可承载状态,13个属于水环境超载状态。(4)鄱阳湖流域灰水足迹模拟预测与管控策略。鄱阳湖流域总的总磷灰水足迹在江西省未来十年的管控情景下,呈现持续增长趋势。总磷灰水足迹较大的污染源类型包括城镇生活(34%)、种植业(27%)和畜禽养殖场(16%)。基于总磷灰水足迹的分布特征和结构特征,确定城镇生活和种植业为优先管控的两个污染源,赣江集水区、湖滨区以及修水集水区为优先管控的三个集水区。对此,提出了包括产业升级、处理技术提升以及河岸带修复等管控策略。

倪琪[3](2021)在《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渭河流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自然边界与行政界限不一致,流域生态环境跨区域管理难度日益增加。由于流域的公共物品属性和水资源的单向流动性,流域内利益相关者基于自身利益的理性思考常常陷入“囚徒困境”,上下游之间很难通过集体行动来实现流域的合作治理。跨区域流域水资源治理是一项长期工程,耗资较大且见效缓慢,仅靠某一地方政府的单个治理行为难以有效解决。目前,我国的跨区域流域治理中,生态补偿仍存在市场或政府途径选择的困境、补偿利益主体关系复杂且界定不清、补偿方案较难达成共识、公众在补偿中参与不足等问题,使生态补偿难以在大范围、多主体、长时期内达成稳定的合作共识。本文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来设计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探究将公众参与纳入政府主导性流域生态补偿中的路径,在补偿政策关键问题的设计中考虑公众意愿和偏好,思考环境保护的常态化建设和流域生态补偿的长效发展。本文构建了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的研究框架,界定了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主客体,并分别探讨了上下游地方政府的博弈行为和流域公众参与补偿行为,提出以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改善的成本收益为依据、地方政府逐级协商的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提出纳入公众意愿与偏好的跨区域生态补偿方式的设计与优化思路。并以渭河流域为例,结合1159份流域居民调研数据,运用选择实验、鲁宾斯坦恩议价模型、双栏模型、多变量Probit模型等实证分析方法,探析了渭河流域公众参与补偿行为的影响因素、测算了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动态分析了上下游地方政府之间的协商过程以及探讨了公众对跨区域生态补偿方式的选择偏好及影响因素。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以及优化跨区域生态补偿政策的对策建议。通过上述系统研究,本文主要形成了以下结论:第一,基于公众参与的补偿政策能够代表全流域利益,拓宽补偿资金来源渠道,提高补偿政策与公众需求的匹配度;上下游地方政府的逐级协商,能够解决跨区域生态补偿中相关利益主体关系复杂、界定困难等问题,使跨区域生态补偿便于实施和操作。公众参与为逐级协商提供参考和依据,逐级协商是公众利益和偏好的代表。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主体是生态系统服务受益地区,受偿主体是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地区。上下游政府之间的静态博弈策略结果表明双方自主治理时存在囚徒博弈的困境,上下游政府之间的演化博弈行为分析表明当引入上级约束和保障措施时,地方政府间长期行为能够向(保护,补偿)状态演进。第二,流域下游公众参与跨区域生态补偿决策过程分为参与意愿和参与程度两个阶段,这两阶段是两种不同的决策过程,其背后的影响机制和内在机理存在较大差异。我国长期奉行的是“政府主导型环境治理”模式,导致普通民众形成了严重的政府依赖心理。越认同保护流域生态环境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其支付意愿反倒越低。结合调研中的实际情况,发现我国公众普遍认为生态补偿应该是政府行为,当公众面对当前个人利益的损失与未来收益之间的权衡时,他们往往选择规避当前的风险而不去支付一定的补偿金额,从而支付意愿水平越低。通过强化下游公众对自身治理能力判断和感受的自我效能感、将其环境价值观内化为保护行为的个人规范,对于促进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中的公众有效参与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以成本原则测算渭河流域上游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全成本为142133.53万元/年,其中渭河流域上游地区治理维护的直接成本估算值为35021.27万元/年,间接成本约为107112.26万元/年。即为跨区域生态补偿标准的下限。基于收益原则,借助选择实验法量化生态系统服务改善对下游使用者的收益。若流域上游地区为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发生142133.53万元/年的全成本,使得选择实验模型中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实验设定的最佳状态,则今后10a流域城镇居民愿意平均每年支付1107.86元/户,高于流域农村居民的981.44元/户,这反映出相较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具有更加强烈的改善当前流域环境现状的意愿水平。通过计算得出,陕西省渭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改善的收益为252912.96万元,即为跨区域生态补偿的上限。当上下游分别依据生态系统服务改善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协商时,由于议价中的“耐心优势”和“先发优势”,下游省份在谈判过程中处于相对更加有利的地位,最终获得更大份额的净收益,这时补偿量更接近于成本原则测算的最低标准。在更加接近现实情况的有限期讨价还价博弈中,净收益份额取决于协商期限和谁在最后阶段出价。这就是讨价还价博弈中的“后动优势”。尽管下游具有先提出分配方案的“先动优势”,但弱势的上游仍然可以利用最终提出方案的“后动优势”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第四,公众对补偿方式的选择行为实证结果表明:(1)实物、技术补偿与资金方式之间具有选择上的替代关系,项目补偿方式和技术补偿的选择具有互补关系。(2)个体特征变量中,男性选择资金补偿的方式的概率更高,女性更倾向于选择项目、技术等方式;文化程度越低的受访者更倾向于选择资金补偿这种输血式补偿方式。(3)家庭特征变量中,家庭居住地到流域的地理距离,与公众对资金补偿方式的选择之间具有显着的相关关系。(4)心理认知变量中,风险偏好程度越高,越倾向于选择项目补偿的造血式方式;越信任政府的受访者,其选择实物补偿方式的概率越大,而选择项目补偿方式的概率越小。公众对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了解程度,对流域受偿居民选择任一种生态补偿方式均不显着。最后,本文在对研究结论进行系统性总结的基础上,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设计了我国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并提出了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政策设计与优化的相关建议,以期为破解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困境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余鹏明[4](2021)在《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再生水水质指标反演模型研究》文中提出开发利再生水用对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开展我国再生水利用现状调研,实现再生水处理全过程中水质快速有效监测,是提高再生水利用水平的关键。目前,中国再生水利用现状研究不够全面深入,再生水处理过程中的水质监测水平有待提高。本研究对我国再生水利用量变化与分布进行调研,并对再生水利用率、再生水管网建设规模等因素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对我国再生水利用情况开展全面的现状分析。综合考虑再生水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素指标,选取经济投资、污水处理等7类因素29个指标,分析影响再生水利用量的敏感因素指标;利用地物波谱仪高光谱测定了污水再生回用的不同工艺处水样光谱值,利用不同的波段筛选方法,对水样中的COD浓度的光谱敏感波段进行筛选并构建高光谱反演模型,比较段筛选方法对不同工艺处水样的提取效果,确定最优反演模型;利用水质综合指数对污水再生回用的不同工艺处的综合水质进行定量计算,利用不同的波段筛选方法对再生水综合水质敏感波段进行筛选,构建再生水综合水质高光谱反演模型。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再生水利用发展迅速,再生水利用现状整体趋好。2011-2019年期间,我国再生水利用量不断增长。建制镇和乡村污水处理率分别为59.67%和33.30%,污水处理有待普及,污水再生利用空间巨大。再生水管道长度、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固定资产投资额逐渐增加,它们为再生水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与再生水利用量有5年及以上密切相关的指标有再生水生产能力、再生水管道长度、排水设施投资和人均水资源量4个指标。再生水利用量的影响因素类别方面,污水处理因素具有重要作用。污水再生处理的水量、质量越高,污水再生利用越容易实现,再生水利用量越高。(2)高光谱对再生水处理的COD浓度具有较好的反演效果。再生水不同处理工艺的COD浓度反演结果区别较大,其中进水口COD浓度的反演结果最优,能够取得非常理想的模型反演效果,厌、好氧池和沉淀池、出水口的结果劣于进水口。SPA波段筛选具有令人满意的反演效果,可以实现污水再生处理主要工序处水质反演精度的最优化,对Ⅰ、Ⅱ类水体水质分类准确性达100%,对Ⅲ、Ⅳ类水质水体的分类准分别为50.0%和60.0%,Ⅴ类水体水质类准确性可达80.95%。(3)高光谱对再生水处理的综合水质具有较好的反演效果。不同处理工艺处的综合水质与光谱反射率相关性在400~800nm区间均“由负到正”快速变化,相关性显着。不同的浓度水样相关性曲线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利用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建立再生水综合水质的高光谱定量反演模型,具有较好的效果;不同特征波段筛选方法入选模型的波段数量和分布不同,但是它们都能利用较少数量的波段较为准确地对再生水综合水质进行反演;SPA算法能够准确提取再生水综合水质的特征波段,在各个处理工艺具有很高的准确度;利用光谱指数可以实现再生水综合水质快速反演。

贾瑞杰[5](2021)在《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特征研究 ——以安吉县赋石、老石坎水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对人民身体健康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对湖库污染进行防控迫在眉睫。只有对湖库型水源地污染来源定性识别与定量解析,追溯污染物主要来源,才能明确饮用水水源地污染的主要矛盾与关键症结,提出科学、有效、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控对策,提升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本研究通过联合运用水质标识指数法、污染物排放系数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等研究手段,开展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赋石、老石坎水库及其上游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氮磷内外污染源定性识别及定量解析研究,探明流域水体污染时空分布特征、非点源污染负荷与分布特征以及内源污染特征,研究结果可为水源地因地制宜开展氮磷污染分区分类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基础,同时为同类型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提供参考与示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流域内水体主要污染因子均为TN与TP。赋石水库上游流域与库区TN平均浓度分别为为1.71、1.16mg/L,分别存在77.2%、75%的监测数据劣于地表水Ⅲ类标准(1.0mg/L);TP平均浓度分别为0.18、0.17mg/L,分别存在29.9%、90%的监测数据劣于地表水Ⅲ类标准(0.2 mg/L);老石坎水库上游流域与库区TN平均浓度分别为1.48、1.52mg/L,分别存在70.1%、75%的监测数据劣于地表水Ⅲ类标准(1.0 mg/L),TP平均浓度均为0.17mg/L,分别存在22.1%、75%的监测数据劣于地表水Ⅲ类标准(0.2 mg/L);两大水库流域及库区内氨氮与高锰酸盐指数(CODMn)基本没有超标的情况出现;同时流域多年水质主要污染因子发生改变,水质基本处于改善状态,但氮磷污染威胁仍然存在。(2)赋石水库流域各污染源氮磷污染负荷顺序均为:大气湿沉降>种植业>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家乐;老石坎水库流域各污染源氮磷污染负荷顺序均为:大气湿沉降>种植业>农家乐>生活污水>水产养殖>畜禽养殖;氮磷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特征差异显着,赋石水库上游氮磷负荷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大坑支流、文岱支流、唐舍支流等板栗林种植面积较大的区域,老石坎水库上游氮磷负荷高值区主要集中于菜地和苗木种植面积较大且距离水库较近的报福镇汤口村、中张村等地,这些区域为流域污染重点防控区域。两大水库沉积物中氮素均处于净释放的状态;赋石水库沉积物始终扮演磷“汇”的角色,不会向库区上覆水体中释放磷素,老石坎水库沉积物则会在冬季会向库区水体中释放磷素,此时沉积物为磷“源”,水库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应当引起重视。(3)两大水库氮磷污染存在明显的流域特征,因此要从整个流域着眼,以小流域为单元对水库污染进行分区分类防治,做到因“源”施策,因地制宜。大气湿沉降是两大水库首要治理污染源,需重点防治;赋石水库需加强对板栗林氮磷流失污染防控与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控制;老石坎水库需重点治理菜地与苗木养分流失以及加强农家乐废水监督管理;内源污染要有轻重缓急地逐步清淤;实行差异化治理的同时还需配套政策扶持,才能系统、科学、经济、有效、有针对性的控制水源地非点源污染。

唐家凯[6](2021)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随着各行各业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剧增,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可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情复杂是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污染、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新时期我国沿黄河流域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区域的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特征不同,导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低下因素和特征不尽相同,多维度综合评价和精准识别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得越来越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多维度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精准识别水资源困境的前提,也是制定差别化区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的基础。因此,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及障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对提高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流域水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内涵、水资源承载力测评研究、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相关研究进展基础之上,综合考虑了沿黄河九省区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实际现状,以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复杂多要素作为研究视角,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理论框架模型,构建了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组合赋权法,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2004-2018年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引入物理学常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模型理论,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及两两子系统承载力之间耦合协调性,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进一步利用障碍度函数,定量研究了影响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系统、全面揭示了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及成因所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均向协调、健康方向不断推进,但整体水体仍处于发展欠佳水平。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整体朝有序良好方向发展。2004-2018年九省区四个子系统承载力水平均呈逐年提高态势,但不难看出,社会和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水平的增速是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四倍,社会和经济子系统在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中逐渐占据主导型地位,水资源、生态环境逐渐成为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瓶颈和制约因素。沿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时间序列上均呈现逐年稳步提升趋势,但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区域性波动特征,区域间表现出的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总体来看,沿黄河九省区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差异性呈现逐年变小趋势。(2)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整体水平处于高水平耦合、初步协调阶段,空间差异性明显,两两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呈现明显的分异特征。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特征为稳步降低趋势,但整体处于高耦合阶段,流域上游和中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明显高于下游地区;2004-2018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耦合协调性从勉强协调过渡到初步协调。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和山东;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度均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内部耦合指数范围在[0.8674,0.9903];2004-2018年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均向有序协调方向发展,但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内部协同机制亟待完善。(3)通过运用障碍度函数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水资源准则层是影响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准则层。上游四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城市化率、人均GDP、森林覆盖率、当年造林面积、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有效灌溉率、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中游三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程度、产水模数。下游两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量、化肥施用强度、当年造林面积、产水模数。(4)水资源系统需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具体建议包括:(1)建立健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治理体制机制,总体上形成文化引领、以水定需的协同治理原则以及“生态、经济、资源、民生、文化”的“五大要素”、“多元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协同治理体系(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2)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3)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强化全民节水意识。社会经济系统需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建议包括:(1)改进农业用水技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2)调整产业结构,缩小上中下游经济社会水平差距;(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生态环境系统需强化生态环境管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体建议包括:(1)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河长制”,激励“民间河长制”在黄河流域治理中的独立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环境社会组织引领公众深度参与的公众参与新机制;(2)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制定跨省补偿、跨流域补偿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等精准补偿机制;(3)创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以水污染、水土流失治理为核心目标,监测评估沿黄九省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程度,探索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及税收激励等综合治理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理论和制度基础。

时迪迪[7](2020)在《北沙河上游流域治理综合风险分区及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定量解析流域非点源污染、点源污染、水土流失和山地灾害等多种生态环境风险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进行综合风险等级区划分,是科学实施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本文以北沙河上游流域为例,基于GIS技术和python语言,利用潜在非点源污染指数模型(PNPI)、点源污染估算模型、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型、敏感性系数法等,定量解析流域内非点源污染、点源污染、水土流失和山地灾害等多种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构建流域多风险综合模拟框架,采用均方差决策法计算以上风险因子权重,确定流域综合风险,划分流域综合风险等级并解析其空间分布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北沙河上游流域潜在非点源污染负荷呈现出西北低东南高的特征。其中,极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区人口密集的村镇和河网水系附近,极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人口稀疏的山区。东南部平原区的北流村、王家园平原、西马坊和北小营小流域的非点源污染物风险明显高于其他区,应划为重点治理区域。(2)北沙河上游流域点源污染风险分布呈现出西北低东南高的空间特征,且高风险区域集中分布在城乡结合部的北小营小流域和规模化养殖场地区。(3)经计算,滑坡、泥石流、崩塌权重分别为0.32、0.33、0.35。山地灾害风险极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西峰山和王家园小流域,该区域地势陡峭,有黑峪口-良乡西断层从此穿过,且该地白云岩的分布区间较多,其为沉积碳酸盐岩,硬度大,性脆,易导致灾害风险;低风险区与极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不具有灾害发生条件的平原区小流域。(4)水土流失风险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特点。水土流失极低风险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南平原区以及西北山区水系附近,面积为57.86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0.56%;极高风险区面积最小,为4.25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71%,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北部山区河网附近。(5)由均方差决策法确定的非点源污染风险、点源污染风险、山地灾害风险和水土流失风险权重分别为29.85%、17.78%、34.37%和18.00%,说明山地灾害风险对北沙河上游流域综合风险相对贡献率最高,非点源污染风险次之。总体而言,研究区西北山区、东南平原区水系河网附近风险高,山区北部和东南平原区低。(6)不同类型小流域各风险因子权重不同。山区小流域各风险因子权重山地灾害风险>非点源污染风险>水土流失风险>点源污染风险,权重由大到小分别为0.38、0.30、0.23、0.09。山区-平原小流域各风险因子权重点源风险>非点源污染风险>山地灾害风险>水土流失风险,权重由大到小为0.40、0.27、0.22、0.11。平原小流域各风险因子权重点源风险>非点源污染风险>山地灾害风险>水土流失风险,权重由大到小为0.47、0.28、0.18、0.07。(7)在流域综合风险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和级别风险区提出不同的风险管理和流域综合治理建议。

宋慈[8](2020)在《基于“两山”理论的水源涵养价值动态优化研究 ——以张家口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探究生态功能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以及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机理,实现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协调发展,对国家绿色发展空间的维护、绿色发展方式的形成和社会福利的提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长期定位于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的张家口市社会经济综合实力较弱,水源涵养目标又对当地产业发展形成了硬性约束。本研究以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的“两山”理论为指导,针对水源涵养功能区的水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机理,构建经济-水源涵养动态优化模型,以张家口市为例,分析水源涵养价值的实现路径并提出政策建议。主要工作和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基于生产方式转变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概念模型,为自然资源的优化利用和有效转化提供框架思路。在多系统整体性框架下,从自然资源的优化利用与有效转化角度阐释“两山”理论的经济学内涵,并从“资源-资产-资本”之间的转化关系入手提出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逻辑框架,阐述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影响因素(即发展偏好、技术进步、土地利用方式、生态补偿)和路径机制(即产业转换机制、金融机制、财政机制、市场机制)。(2)提出并核算了水源涵养价值,通过编制2012年张家口市投入产出表、核算经济-水源涵养生产总值,构建了以经济-水源涵养生产总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动态优化模型,并以张家口市为例开展了实证分析和模拟实验。实现了用一个目标函数同时反映水资源消耗、水环境损害和水源涵养效益对经济发展的正负向影响,丰富了投入产出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设定,也为以往只基于历史数据进行核算的经济-生态生产总值指标的可预测性提供了模型参考。模拟期内,水量保持和水环境控制两个水源涵养的基本功能可以实现。到2035年,张家口市森林和草地总持水量达132万立方米,向北京供应的地表水资源量5.25亿立方米;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的处理能力逐年提高,模拟期末COD可实现零排放;水源涵养价值和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加4247.3亿元和4155.39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6.73%和6.79%。(3)基于转化机理,结合模拟结果,分析提出水源涵养价值的实现路径,即增加水资源消耗性利用向非消耗性利用的转化、拓展水资源非消耗性利用方式、财政补贴的合理来源和分配、新兴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等。

张欣莹[9](2020)在《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分析及模拟调控》文中指出城市水系是城市空间的重要构成基础,承担了防洪排涝、供水水源、水体自净、生境营造、文化承载、旅游景观、水产养殖等多种功能,主导了城市的规划布局,推动和促进着城市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生态环境恶化、水面率下降、水景观特色丧失等问题日益突出,城市与水系的关系愈加紧张。因此,如何协调城水关系,使得两者之间能够和谐共进,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以西安城市水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发展进程中的自然、人工水系演化历程进行系统梳理,构建了不同时期的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并依此进行时空变化特征分析。通过对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识别与定量分析,明确了城市发展为主导因素。基于VAR-Km模型探索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效应,并得到了两者的适宜性评估结果。在此基础上,采用SD模型对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进行模拟预测,筛选出了城水协同发展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策略。本研究能够为城市水系的规划和治理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古代及现代的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并分析了其演变的时空特征。在系统梳理古今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历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时期城市水系特点,结合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开展了城市水系演变的时空特征分析。在时间上,选取适宜的权重计算方法,得到各时期城市水系功能指标值的变化趋势;在空间上,运用重心测度法,将指标值与空间坐标结合,得到对应的重心转移路径及速率。(2)识别了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并进行了驱动力计算及变化趋势分析,筛选出城市发展是城市水系演变的主导因素。将驱动因素分为气候水文、城市发展及突发灾害3个类型,与城市水系相结合,进行相关关系、变化趋势与周期性分析。运用Correl函数得出各因素与城市水系功能指标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并进行驱动力值计算,得到驱动力的大小排序。再通过各因素在不同时期的驱动力变化特征分析,得到了城市发展是当前及未来城市水系演变的主导因素。(3)分析了现代城市水系与主导驱动因素之间的互动效应,并评估了两者之间的适宜性等级。将VAR模型与K-means法相结合,通过Grange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得到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动态关系。将算得数值进行聚类等级划分与判别,得到了城水之间的适宜性评估结果。(4)构建了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SD模型,比选出适宜的城水发展方案,并提出调控策略。依据城水发展适宜性评估结论,分析了相关指标间的因果关系,并建立了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SD模型。针对不同侧重点,设定常规发展、水系维护、实力优先及城水协同4个情景方案,通过仿真和合理性比选,确定了城水协同方案为优选方案。依据城水协同方案的仿真结果,结合西安城水发展现状及相关规划要求,提出了西安城水发展的调控策略及各子系统的调控方案。

薛祺[10](2020)在《无定河流域水文化演变规律及其价值评估研究》文中认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这灿烂的五千年历史之中,水作为人类的生命之源,促进了中华文明的诞生,并至始至终伴随着中华文化的演变和发展,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明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兴水利、除水害的历史。随着文明进程的演进,水在带给我们生命、粮食的同时,也带给过我们无尽的灾难,缺水时的干旱,暴雨中的洪涝灾害都在历史进程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在与水的博弈中,人民不懈治理、开发和保护水资源,在消除水灾害的同时,也使得水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即水文化。近年来,与水文化相关的研究逐步受到国内外、多领域的关注,并成为交叉学科探讨的热点问题。然而,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却同样面临前所未有的水危机——甚至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面临危机,人类已经采取科学、制度等多项手段,却收效甚微;时至今日,人们越来越关注和重视文化因素在水环境治理、应对全球水环境变化的挑战过程中的作用;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们,尝试从各自的领域切入“水文化在应对水危机中的作用”的研究中,进一步促使水文化的研究被纳入全球水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体系中。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水与文化”作为世界水日主题;除了学术界的研究外,政府有关部门也尝试展开与此相关的研究: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2019年习总书记考察黄河,提出黄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5项任务之一是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在此背景下,研究具体区域的水文化内涵,分析和归纳区域的水文化演变规律,评估区域水文化的价值,可以为该区域未来水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思路,为其他区域的水文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针对日益严重的水危机,本文拟从文化的角度出发,以无定河流域水文化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区域水文化的内涵,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角度分析和归纳水文化演变规律,计算并评估区域水文化的价值,首次实现水文化价值的定量评估,为水文化定量研究提供新方法。本文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从水文化的视域出发,分析了无定河流域的自然概况和开发保护的现状:采用Kendall秩次相关法,识别了无定河流域的径流演变趋势;采用启发式分割算法、有序聚类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简称Mk突变法)诊断了无定河的径流变异,为无定河流域水文化研究提供了基础。(2)从物质水文化的角度出发,基于古代水利工程、现代水利工程、水利风景区三个方面,梳理了无定河上的水利工程与水文化的关系,阐明了无定河流域水利工程对人民生活、社会发展和人水关系的影响,揭示了物质水文化的演变规律。(3)从制度水文化的角度出发,基于治水文化、管水文化、用水文化三个方面,梳理了无定河与水文化相关的制度;阐明了无定河流域的水管理、治理制度对无定河水文化的影响,揭示了蕴含于其中的人水关系、制度水文化的演变规律。(4)从精神水文化的角度出发,基于民俗信仰、文学作品、历史文明三个角度,梳理了无定河流域与水相关的精神;探明了无定河流域人民对于水的感情和无定河流域与水相关的历史文化关系,揭示了精神水文化的演变规律。(5)基于物质、制度和精神水文化,构建了无定河流域水文化价值评估体系及基本框架;通过大量统计、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等,量化了水文化价值,采用专家主观判断法筛选了主要指标;采用主客观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间的权重;按百分制5个等级标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提出了无定河流域水文化价值评估方法,结果表明水文化价值评估结果为64.48分,属于中等水平,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无定河流域水文化建设。(6)提出了保护、传承和弘扬无定河水文化的对策:高度重视流域水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做好流域水文化的调控工作,增强水文化的自信,在流域水文化的研究和发展上进行创新,进一步促进流域水文化的繁荣发展。

二、西北:79%人口生活在水污染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北:79%人口生活在水污染地区(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基于源-汇过程的鄱阳湖流域总磷灰水足迹模拟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灰水足迹基础理论
        1.2.2 灰水足迹评价方法
        1.2.3 灰水足迹评价应用
        1.2.4 问题与不足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水系概况
        2.1.2 气候特征
        2.1.3 地形地貌
        2.1.4 地质环境
        2.1.5 土壤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行政区划
        2.2.2 流域人口
        2.2.3 社会经济
        2.2.4 土地利用
    2.3 水资源环境概况
        2.3.1 鄱阳湖流域水资源概况
        2.3.2 鄱阳湖水环境状况
第三章 鄱阳湖流域灰水足迹模拟评价系统模型构建
    3.1 系统模型建模思路与数据来源
        3.1.1 系统模型建模思路
        3.1.2 数据来源
    3.2 子流域单元划分与水文模拟
        3.2.1 子流域单元划分
        3.2.2 流域水文模拟
    3.3 产排污-入湖过程模型
        3.3.1 水污染源评估系统模型
        3.3.2 污染物空间过程模型
        3.3.3 模型耦合及验证
    3.4 灰水足迹模拟评价系统模型
        3.4.1 基于河湖源-汇过程的灰水足迹评价方法
        3.4.2 系统耦合建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鄱阳湖流域总磷源-汇过程特征
    4.1 总磷污染物排放特征
        4.1.1 总磷污染物排放时间演变
        4.1.2 总磷污染物排放空间分布
        4.1.3 总磷污染物排放贡献特征
    4.2 总磷污染物入湖特征
        4.2.1 总磷污染物入湖时间演变
        4.2.2 总磷污染物入湖空间分布
        4.2.3 总磷污染物入湖贡献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鄱阳湖流域总磷灰水足迹模拟评价
    5.1 灰水足迹模拟验证
    5.2 灰水足迹演变规律及贡献
        5.2.1 污染源类型
        5.2.2 集水区尺度
    5.3 灰水足迹子流域分布特征
    5.4 灰水足迹水污染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鄱阳湖流域总磷灰水足迹模拟预测与管控策略
    6.1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6.1.1 人口和城镇化
        6.1.2 农业种植
        6.1.3 工业企业
        6.1.4 畜禽养殖
        6.1.5 水产养殖
    6.2 流域总磷负荷变化特征
        6.2.1 各区域污染物负荷变化
        6.2.2 各污染源污染物负荷变化
    6.3 流域灰水足迹变化趋势
        6.3.1 各子流域总磷灰水足迹变化
        6.3.2 各集水区总磷灰水足迹变化
        6.3.3 各污染源总磷灰水足迹变化
    6.4 流域总磷污染管控策略
        6.4.1 优先管控单元确定
        6.4.2 管控策略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灰水足迹模型计算代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
    授权软着
致谢

(3)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渭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跨区域流域水资源治理研究进展
        1.3.2 国内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1.3.3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范围
        1.5.1 研究区域
        1.5.2 数据说明
    1.6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生态补偿机制
        2.1.2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
        2.1.3 公众参与
        2.1.4 逐级协商
    2.2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理论基础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环境外部性理论
        2.2.3 协商理论
        2.2.4 公平性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研究框架构建
        2.3.1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概念模型
        2.3.2 基本思路
        2.3.3 基本原则
        2.3.4 补偿的利益相关者
        2.3.5 补偿标准
        2.3.6 补偿方式
        2.3.7 补偿资金的融资方式
        2.3.8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保障措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分析
    3.1 国内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分析
        3.1.1 国内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现状
        3.1.2 国内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2 国外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分析
        3.2.1 国外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现状
        3.2.2 国外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对我国的启示
    3.3 渭河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及治理现状
    3.4 渭河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3.4.1 渭河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的重要性
        3.4.2 渭河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可行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主客体及行为分析
    4.1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主客体分析
    4.2 跨区域流域上下游政府间博弈行为分析
        4.2.1 静态博弈分析
        4.2.2 演化博弈分析
    4.3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的公众参与行为分析
    4.4 实证分析
        4.4.1 数据收集与变量描述
        4.4.2 模型设定
        4.4.3 实证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补偿标准
    5.1 问题的提出
    5.2 基于公众参与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标准上下限分析
        5.2.1 补偿上限-流域下游生态系统服务支付主体的收益
        5.2.2 补偿下限-流域上游生态系统服务受偿主体的成本
        5.2.3 补偿标准-基于鲁宾斯坦恩议价模型的协商标准
    5.3 实证分析
        5.3.1 基于选择实验法的渭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下限测算
        5.3.2 渭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上限测算
        5.3.3 基于鲁宾斯坦恩议价模型的渭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分析
        5.3.4 议价能力、协商阶段对补偿标准的影响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方式
    6.1 问题的提出
    6.2 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方式理论分析
        6.2.1 不同生态补偿方式的界定
        6.2.2 生态补偿方式的实践经验
        6.2.3 跨区域流域补偿方式逐级协商
    6.3 渭河流域生态补偿方式选择偏好
        6.3.1 变量选择及样本统计性特征
        6.3.2 计量模型分析
        6.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保障措施
    7.1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优化与建议
        7.1.1 以成本收益双视角作为跨区域协商补偿标准的依据
        7.1.2 跨区域补偿标准应充分体现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
        7.1.3 跨区域生态补偿要关注区域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7.2 针对其他相关措施的优化与建议
        7.2.1 建立上下游不同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联盟
        7.2.2 完善跨区域流域治理和补偿相关法规政策
        7.2.3 增强企业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7.2.4 培养跨区域流域保护补偿的生态价值理性
        7.2.5 充分发挥流域内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和专业性
        7.2.6 建设跨区域流域的信息交流平台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再生水水质指标反演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我国再生水利用现状的研究进展
    1.3 再生水水质指标的高光谱遥感反演研究进展
    1.4 再生水水质高光谱波段筛选及模型优化的研究进展
    1.5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我国再生水利用现状研究
    2.1 我国再生水利用现状
    2.2 我国再生水利用量现状分析
        2.2.1 指标筛选原则与方法
        2.2.2 指标筛选的实现
    2.3 小结
第三章 再生水水质高光谱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
    3.1 水样采集和水质指标测定
        3.1.1 再生水处理的水样采集
        3.1.2 再生水水质指标的化验测定
    3.2 水样光谱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3.2.1 光谱数据的采集
        3.2.2 光谱数据与水质指标相关性分析
    3.3 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3.3.1 偏最小二乘回归
        3.3.2 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回归机(PSO-SVR)
        (1)SVR原理
        (2)PSO算法原理
        (3)PSO-SVR模型
    3.4 小结
第四章 高光谱对再生水处理中COD浓度的反演研究
    4.1 再生水COD浓度反演模型的建立
    4.2 再生水COD浓度与光谱反射率相关性分析
    4.3 再生水COD浓度全波段反演模型
        4.3.1 原始波段反演模型
        4.3.2 FDR全波段反演模型
        4.3.3 FDR特征波段反演模型
        4.3.4 SPA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光谱对再生水综合水质的反演研究
    5.1 再生水水质综合量化
        5.1.1 水质综合方法的确定
        5.1.2 内梅罗指数法的实现
    5.2 再生水综合水质反演结果
    5.3 特征波段筛选
        5.3.1 随机森林重要性
        5.3.2 SPA波段筛选对再生水水质综合指数反演的影响
    5.4 光谱指数对高光谱反演再生水综合水质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特征研究 ——以安吉县赋石、老石坎水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湖库氮磷污染分布特征
        1.2.2 湖库氮磷污染源解析
        1.2.3 湖库氮磷污染防治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水库概况
    2.2 自然环境
        2.2.1 流域水系
        2.2.2 气候特征
        2.2.3 土壤与植被
    2.3 产业经济概况
3 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水质监测布点
        3.2.2 样品的采集
        3.2.3 监测指标及分析方法
        3.2.4 水质评价标准
        3.2.5 水质评价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地表水污染特征分析
        3.3.2 库区水污染特征分析
        3.3.3 典型支流水质沿程变化特征
        3.3.4 流域多年水质污染变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流域主要污染源调查
        4.2.2 污染源水质监测布点与采样
        4.2.3 监测指标与分析方法
        4.2.4 排放系数与污染负荷估算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污染源排放系数
        4.3.2 流域污染负荷估算
        4.3.3 流域污染负荷分布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水库内源污染特征分析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沉积物与流域土壤采集与处理
        5.2.2 沉积物与流域土壤监测指标与分析方法
        5.2.3 沉积物氮磷静态释放模拟实验
        5.2.4 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实验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库区沉积物与流域土壤理化性状
        5.3.2 沉积物氮磷静态释放特征
        5.3.3 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
    5.4 本章小结
6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对策探讨
    6.1 引言
    6.2 水库保护对策制定原则
    6.3 重点防治污染源
        6.3.1 大气湿沉降污染防治
        6.3.2 种植业污染防治
    6.4 重点关注污染源
        6.4.1 农家乐污染治理
        6.4.2 农村生活污染防控
        6.4.3 水库内源污染控制
    6.5 中轻度防控污染源
    6.6 健全政策与管理体系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历

(6)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1.2.2 水资源承载力地域研究进展
        1.2.3 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2.4 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循环经济理论
    2.2 内涵界定
        2.2.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界定
        2.2.2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分析
第三章 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概况
    3.1 地理区位状况
    3.2 地形地貌状况
    3.3 气候水文状况
        3.3.1 气候条件
        3.3.2 水文条件
    3.4 水资源状况
    3.5 社会经济状况
        3.5.1 人口数量
        3.5.2 城市化进程
        3.5.3 经济发展水平
        3.5.4 科学技术水平
    3.6 生态环境状况
        3.6.1 生态环境质量
        3.6.2 污染排放
        3.6.3 环境保护治理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4.1 模型构建
        4.1.1 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关系
        4.1.1.1 水资源子系统分析
        4.1.1.2 社会子系统分析
        4.1.1.3 经济子系统分析
        4.1.1.4 生态环境子系统分析
        4.1.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4.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3.1 水资源子系统指标选取
        4.1.3.2 社会系子统指标选取
        4.1.3.3 经济子系统选取
        4.1.3.4 生态环境子系统选取
        4.1.4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筛选
        4.1.4.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4.1.4.2 KMO与 Bartlett球形检验
        4.1.4.3 主成分结果分析
        4.1.5 评价指标体系二次优化
        4.1.6 评价指标体系可信度分析
        4.1.7 指标数据标准化及权重确定
        4.1.7.1 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4.1.7.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4.1.7.3 指标综合权重
        4.1.8 综合评价模型及分级标准
    4.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评价
        4.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4.2.1.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1.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3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3.1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3.2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4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4.1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4.2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5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5.1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5.2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分析
    5.1 模型构建
        5.1.1 耦合度模型
        5.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5.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空分异特征
        5.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5.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演化分析
    5.3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5.3.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序变化
        5.3.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空间演化分析
    5.4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度时空分异格局
        5.4.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5.4.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分异特征
    5.5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5.5.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
        5.5.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及政策建议
    6.1 模型构建
    6.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度诊断
        6.2.1 准则层障碍因子分析
        6.2.2 沿黄河流域上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2.3 沿黄河流域中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2.4 沿黄河流域下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3 提升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6.3.1 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2 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3 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4 宁夏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5 内蒙古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6 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7 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8 河南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9 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北沙河上游流域治理综合风险分区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进展
        1.2.2 点源污染模拟研究进展
        1.2.3 山地灾害模拟研究进展
        1.2.4 水土流失模拟研究进展
        1.2.5 流域水生态综合风险研究进展
        1.2.6 流域水生态分区研究进展
        1.2.7 研究综述小结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2 研究区域、数据准备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2.1.2 气候水文和土壤类型
        2.1.3 社会经济状况和山地灾害
    2.2 数据准备
    2.3 研究方法
        2.3.1 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估
        2.3.2 点源污染风险评估
        2.3.3 山地灾害风险评估
        2.3.4 水土流失风险评估
        2.3.5 均方差决策法
    2.4 技术流程图
3 北沙河上游流域水污染风险空间分布特征
    3.1 点源污染风险空间分布特征
        3.1.1 生活垃圾污染负荷解析
        3.1.2 规模化养殖污染负荷解析
        3.1.3 点源污染风险解析
    3.2 非点源污染风险空间分布特征
        3.2.1 土地利用指标空间分布
        3.2.2 径流指标空间分布
        3.2.3 距离指标空间分布
        3.2.4 潜在非点源污染风险空间分布特征
    3.3 本章小结
4 北沙河上游流域山地灾害与水土流失风险空间分布特征
    4.1 山地灾害风险空间分布特征
        4.1.1 崩塌风险空间分布
        4.1.2 滑坡风险空间分布
        4.1.3 泥石流风险空间分布
        4.1.4 山地灾害总风险空间分布
    4.2 水土流失风险空间分布特征
        4.2.1 水土流失强度
        4.2.2 水土流失风险
        4.2.3 水土流失风险与影响因素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北沙河上游流域综合风险空间分布分区和管理对策
    5.1 不同类型小流域综合风险分布和分区
        5.1.1 山区小流域
        5.1.2 山区-平原小流域
        5.1.3 平原小流域
    5.2 北沙河上游流域综合风险分布和分区
    5.3 北沙河上游流域综合风险管理对策
        5.3.1 极低风险区和低风险区管理对策
        5.3.2 中等风险区管理对策
        5.3.3 高风险区和极高风险区管理对策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基于“两山”理论的水源涵养价值动态优化研究 ——以张家口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中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1.1.2 生态功能区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1.1.3 生态功能区面临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双重压力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性研究成果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理论基础
    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2.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研究
        2.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实证研究
    2.3 水源涵养研究
        2.3.1 水源涵养功能机制研究
        2.3.2 水源涵养效益研究
    2.4 最优化模型研究
        2.4.1 多目标优化模型
        2.4.2 投入产出优化模型
    2.5 文献述评
3 基于“两山”理论的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机理分析
    3.1 “两山”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3.1.1 思想萌芽和理论提出阶段
        3.1.2 解读深化和发展完善阶段
        3.1.3 体系成型和升华指导阶段
    3.2 “两山”理论的经济学内涵
        3.2.1 “绿水青山”资源的优化利用与有效转化
        3.2.2 “两山”理论的多系统整体性分析
    3.3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逻辑框架
    3.4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影响因素
        3.4.1 发展偏好
        3.4.2 技术进步
        3.4.3 土地利用方式
        3.4.4 生态补偿
    3.5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路径机制
        3.5.1 产业转换机制
        3.5.2 金融机制
        3.5.3 财政机制
        3.5.4 市场机制
    3.6 本章小结
4 张家口市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现状分析
    4.1 地理位置和区域定位
    4.2 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4.2.1 土地资源现状及问题
        4.2.2 矿产资源现状及问题
        4.2.3 水资源现状及问题
    4.3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4.3.1 经济发展
        4.3.2 居民生活
    4.4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4.5 本章小结
5 经济-水源涵养动态优化模型构建
    5.1 模型设定
        5.1.1 前提假设与模型框架
        5.1.2 土地利用方式和水污染物质分类
        5.1.3 污水处理技术引入
        5.1.4 政策组合
        5.1.5 数据来源
    5.2 模型基础
        5.2.1 投入产出表编制
        5.2.2 经济-水源涵养生产总值核算
    5.3 模型构建
        5.3.1 目标函数
        5.3.2 社会经济子模块
        5.3.3 水量保持子模块
        5.3.4 水环境控制子模块
        5.3.5 水资源供需子模块
    5.4 外生参数设定
    5.5 本章小结
6 水源涵养价值实现路径动态优化分析
    6.1 经济-水源涵养动态优化模型模拟
        6.1.1 情景设置
        6.1.2 各情景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6.1.3 最优情景选择
        6.1.4 模型检验
    6.2 最优情景下水源涵养功能和价值实现情况
        6.2.1 水量保持功能
        6.2.2 水环境控制功能
        6.2.3 水源涵养价值的实现
    6.3 水源涵养价值实现路径分析
        6.3.1 水资源消耗性利用向非消耗性利用转化
        6.3.2 水资源非消耗性利用方式拓展
        6.3.3 财政补贴的合理来源及分配
        6.3.4 新兴主导产业培育与发展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政策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分析及模拟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城市水系领域文献分析
        1.2.2 城市水系演化特征及发展规律研究现状
        1.2.3 城市水系发展驱动机制及城水关系研究现状
        1.2.4 城水系统论与模拟调控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范围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2 西安城市水系概况及演变历程
    2.1 研究区域及城市水系概况
        2.1.1 研究区域概况
        2.1.2 水资源量与水质
        2.1.3 水系主体工程
        2.1.4 水系附属工程
    2.2 城市水系演变的环境基底
        2.2.1 水系发育的地形地貌
        2.2.2 水系发育的水资源禀赋
        2.2.3 历史进程中的城水关系变化
    2.3 古代城市水系演变历程
        2.3.1 自然河系变迁
        2.3.2 人工渠系建设
        2.3.3 湖泊池沼演变
    2.4 现代城市水系变化历程
        2.4.1 建国后的城市水系发展
        2.4.2 近30 年城市水系发展
        2.4.3 城市水系规划设计进展
    2.5 本章小结
3 西安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及时空演化特征
    3.1 城市水系功能指标体系
        3.1.1 古代城市水系功能体系
        3.1.2 现代城市水系功能体系
    3.2 城市水系演变的时间特征
        3.2.1 研究方法引入
        3.2.2 古代城市水系时间变化特征
        3.2.3 现代城市水系时间变化特征
    3.3 城市水系演变的空间特征
        3.3.1 研究方法引入
        3.3.2 古代城市水系空间变化特征
        3.3.3 现代城市水系空间变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西安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分析
    4.1 驱动机制分析与因素识别
        4.1.1 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机制
        4.1.2 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识别
    4.2 驱动因素相关性分析
        4.2.1 气候水文
        4.2.2 城市发展
        4.2.3 突发灾害
    4.3 驱动力定量分析
        4.3.1 驱动力计算
        4.3.2 各时期驱动力变化
        4.3.3 各因素驱动力变化
    4.4 本章小结
5 西安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关联效应及适宜性评估
    5.1 VAR-Km模型介绍与指标选取
    5.2 关联模型建立与计算
        5.2.1 模型建立与检验
        5.2.2 Granger因果检验
        5.2.3 脉冲响应计算
        5.2.4 方差分解计算
    5.3 城水发展适宜性评估
        5.3.1 等级计算
        5.3.2 等级判别
        5.3.3 结论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SD模型的西安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模拟预测
    6.1 模型设计框架
        6.1.1 SD建模方法
        6.1.2 模型设计思路
    6.2 仿真模型设计与检验
        6.2.1 模型参数设定
        6.2.2 模型流图与方程
        6.2.3 模型检验
        6.2.4 模型运行
    6.3 调控方案优选
        6.3.1 调控方案设计
        6.3.2 方案模拟结果
        6.3.3 方案比选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西安城市水系与城市协同发展调控策略
    7.1 调控策略设计思路
    7.2 城市社会经济与发展规模调控
        7.2.1 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7.2.2 加强城水发展的空间耦合度
        7.2.3 实现水经济市场全域覆盖
    7.3 水源供给调控
        7.3.1 强化秦岭生态腹地水源涵养
        7.3.2 建立峪口水源工程
        7.3.3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7.4 生态环境调控
        7.4.1 构建水系统循环自净模式
        7.4.2 推广城区水污染实时治理模式
        7.4.3 建立适宜的自然-人工空间尺度
    7.5 景观格局调控
        7.5.1 营造适宜的水域景观
        7.5.2 适度恢复河系历史规模
        7.5.3 强化湖池历史文化展示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无定河流域水文化演变规律及其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研究进展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水文化视野下的无定河流域概况
    2.1 无定河流域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开发利用保护现状
    2.2 近50 年来无定河流域的径流分析
        2.2.1 研究方法
        2.2.2 年径流量和极端径流量的趋势分析
        2.2.3 年径流量和极端径流量的变异诊断分析
        2.2.4 讨论
    2.3 本章小结
3 无定河流域物质水文化分析
    3.1 无定河上的水利工程
        3.1.1 古代水利工程
        3.1.2 现代水利工程
        3.1.3 水利风景区
    3.2 基于水文化的水利工程建设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无定河流域制度水文化分析
    4.1 治水文化
        4.1.1 治水文化与无定河
        4.1.2 古代对无定河的治理
        4.1.3 当代对无定河的治理
    4.2 管水文化
        4.2.1 管水文化与无定河
        4.2.2 古代水利法规和水利职官
        4.2.3 古代水利管理的利弊分析
        4.2.4 河长制在无定河流域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4.3 用水文化
        4.3.1 用水文化与无定河
        4.3.2 无定河取水用水存在的问题
        4.3.3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的无定河用水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无定河流域精神水文化研究
    5.1 无定河与民俗信仰
        5.1.1 祈雨活动
        5.1.2 其他神庙活动——横山牛王会
    5.2 无定河与文学作品
        5.2.1 古代边塞诗
        5.2.2 陕北民歌
    5.3 无定河与历史文明
        5.3.1 晚期智人——河套人
        5.3.2 最后的史前文化——龙山文化
        5.3.3 大夏国都——统万城
    5.4 本章小结
6 无定河水文化价值评估研究
    6.1 概述
    6.2 水文化价值评估体系构建
        6.2.1 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6.2.2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6.2.3 价值评估体系指标筛选方法
        6.2.4 水文化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6.2.5 水文化价值评估体系构建
    6.3 水文化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6.3.1 价值评估体系赋权方法
        6.3.2 层次分析法
        6.3.3 熵权法
        6.3.4 估指标定量计算方法
    6.4 无定河水文化价值评估结果分析
        6.4.1 指标评估结果
        6.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6.4.3 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无定河水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
    7.1 概述
    7.2 保护、传承和弘扬无定河水文化的对策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西北:79%人口生活在水污染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源-汇过程的鄱阳湖流域总磷灰水足迹模拟评价研究[D]. 马驰. 西北大学, 2021
  • [3]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渭河流域为例[D]. 倪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再生水水质指标反演模型研究[D]. 余鹏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5]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特征研究 ——以安吉县赋石、老石坎水库为例[D]. 贾瑞杰. 浙江大学, 2021(09)
  • [6]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D]. 唐家凯. 兰州大学, 2021(09)
  • [7]北沙河上游流域治理综合风险分区及特征研究[D]. 时迪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基于“两山”理论的水源涵养价值动态优化研究 ——以张家口市为例[D]. 宋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9]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分析及模拟调控[D]. 张欣莹.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10]无定河流域水文化演变规律及其价值评估研究[D]. 薛祺.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西北:79%的人口生活在水污染地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