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综述”的教学记录与分析

数学“综述”的教学记录与分析

一、数学“总复习”教学实录及评析(论文文献综述)

罗瑞[1](2021)在《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实践研究 ——以Z名师工作室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研读教材既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还是教师进行深度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是备好课、上好课的核心环节。教师研读教材主要是对教材知识点进行钻研与表达,本研究为深入地剖析这一教学过程,将其分为两个阶段:对教材进行内化的“研”与外化的“读”,但其实“研”与“读”这两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的,“研”是“读”的基础,“读”是“研”的升华,二者相统一,即进行教材文本研读和课堂实践研读。本研究以KM市PL区Z名师工作室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数与代数”模块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编排与呈现。第二,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过程与方法。第三,小学数学教师在具体执教课题中如何研读教材。第四,多轮研读教材教学设计与实践的微循环过程对工作室、教师、学生产生的影响。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以及实物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每一次执教课题选定后进行的第一轮研读,到“课堂教学——干预——反思——修正”过程中的全员集体评课、研讨,从而为执教者提出下一轮的研读建议等一系列活动,研究者一直参与到此工作室对该课题的研究中。基于此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数与代数”在四大领域中单元数和课时数占比都是最大,且“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占比又高于其他部分,每部分都呈现螺旋式的编排,小学阶段深研此模块教材内容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过程与方法包括三原则、四愿景、四方法、四方式以及五步骤。(1)三条原则:注重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2)四个愿景:致力于完成学科教学任务、打造高效课堂;致力于全面、深入地把握教材文本传递的作用;致力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更好地服务学生;致力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其职业发展。(3)四种方法:整体系统研读法、深度追问研读法、横纵对比研读法以及移情理解研读法。(4)四种方式:自我研读、交流研读、合作研读、指导研读。(5)五个步骤:以课标为基本依据,明晰课程总目标与学段目标的要求;“初研”教材整体结构;“再研”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细研”主题图、例题和习题;“深研”教材编写意图。第三,“数与代数”模块五个研读课例从“研”到“读”的全过程。研读课例分析中由“研”到“读”四转换:教材文本转换为问题框架、问题框架转换为外部问题、外部问题转换为教学策略以及教学策略转换为教学活动。四环节:研、议、思、写。第四,此课题的开展过程对教师的影响。提升了教师研读教材的能力并且多轮微循环的研讨改进过程增进了教师间的沟通、交流以及合作的能力。对学生的影响。增强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深度,进而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基于研究结论的启示:工作室课题的开展对提升教师研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制度与策略是改善研读效果的重要基础,应持续、深入地进行研读教材实践研究以及课例开发。

郝思齐[2](2020)在《初中数学复习类微课的优化设计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互联网+教育”这一新模式逐步渗透到数学教育领域,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相关资源的重新优化和分配。《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能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在此背景下,数学微课因其具有针对性强、短小精悍、方便传播等特点,满足了个性化、碎片化学习的需求,成为广大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话题。复习课不仅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更是落实“四基”、培养“四能”、提升数学素养的关键一步。当前,初中阶段的数学复习课呈现出知识归纳欠缺系统性、知识迁移欠缺梯度性等亟待探讨的问题,导致课堂重负低效,学生兴趣不佳。鉴此,本研究尝试从MPCK的视角出发,以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相关章节为例,设计并优化初中数学复习类微课辅助教学,以期探讨数学微课应用的模式与策略的有效性。本研究主要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方面进行。在理论研究方面,首先,对初中数学微课的研究现状及复习课的教学现状进行概述。其次,在对相关研究现状深刻反思的基础之上,尝试从教学设计、技术设计两个角度探讨复习类微课的设计框架。接着,基于数学学科教学知识(MPCK)的内涵框架,分析复习类微课的MPCK特点,并最终将复习类微课的优化设计策略总结归纳为四点:MK视角——帮促完善结构、PK视角——优化组织呈现、CK视角——鼓励主动行为、TK视角——呈现动态直观。在实践研究方面,通过采用课堂实验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参照制定好的设计框架与优化策略,完成专题复习类微课的制作,并筛选出优秀作品作为实验阶段的素材。其次,将微课作品应用于教学实践,辅以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及试卷考察等研究方法,检验依据MPCK理论优化的微课对学生学习成果及情感态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MPCK结构分类优化过的微课不但对学生的知识理解、问题解决等结果变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等过程变量也有一定的改善效果,多数学生对微课持赞同态度。

刘晔[3](2020)在《思维导图辅助初中数学解题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学解题教学对学生学习初中数学学科至关重要,数学解题的关键就是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点,而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可视化的工具,注重表达与核心主题相关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整合零碎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进而解决问题。首先对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进行课堂观察,对执教教师进行课后访谈,通过对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应用的现状调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分析;然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结合思维导图的设计原则归纳出思维导图辅助初中数学解题教学的策略,对策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举例说明,并进行了预期效果评价,给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本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明确有关思维导图、解题教学和数学解题教学相关概念,并掌握了思维导图在数学解题教学中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对研究有了整体的把握;其次对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进行课堂观察,对执教教师进行课后访谈,发现思维导图应用在数学解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然后针对思维导图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思维导图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归纳出思维导图辅助初中数学解题教学的策略,对策略的应用进行了举例说明,并进行了预期效果评价,较完整地呈现出思维导图辅助数学解题教学的过程;最后得出本研究的结论。研究结论是第一,思维导图在数学解题教学中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第二,思维导图应用在数学解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三,归纳出思维导图辅助初中数学解题教学的策略;第四,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数学解题教学的注意事项。本研究需要改进的地方是由于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解题教学,思维导图的制作加上丰富多彩的内容,如果把握不好容易形式化,从而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有些内容可以不画思维导图就可以完成的很好,这个时候要适当取舍,避免为了形式而形式。

李静怡[4](2020)在《民族中学远程直播教学中远端教师协同教学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甘孜州KD中学为例》文中提出远程直播教学在民族地区的中学教育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远程直播教学将名校的优秀教学资源直接无缝地输入到教育理念较为落后、优秀师资匮乏和生源基础薄弱的民族地区,从而提升了民族地区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民族地区中学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向高位均衡发展做出了贡献。远程直播教学中,远端教师与前端教师协同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远程直播教学的质量。本文通过对民族地区中学在远程直播教学中的入学前协同、课前协同、课中协同和管理协同四方面进行调查,即在学前,远端教师与前端教师协同对新生进行培训;在课前,以前端教师为主导,远端教师在前端教师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在课中,远端教师与前端教师同时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远端教师辅助进行课堂交互;在管理上,远端与前端按照同一标准进行评价,远端教师会依据学情,对远端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从这四方面的调查中发现,在民族地区中学远程直播教学中,远端教师的协同教学主要存在远端教师难以适应远程直播协同教学,对自身的教学任务不明确;远程直播课堂的授课内容多、速度快、难度高,民族地区学生基础差,协同教学困难;远端教师协同开展课堂活动不足,课堂协同效率低;在协同教学中,前端教师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远端教师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远端教师难以适应教学角色的转变;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落后,教育基础薄弱;前端与远端课堂活动开展基础不对等,远端课堂活动难开展;远端教师在教学中对前端教师过度依赖,难以发挥远端教师的自主性与创造性。为此,远端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角色,成为民族地区远程直播教学中的协作者;立足于民族地区实际,将普适性质量提高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丰富前端与远端师生交互方式,构建系统化的远程直播协同教学模式;建立远端教师的专业发展机制,激活民族地区远端教师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完善远程直播教学的协同管理制度,保障远程直播协同教学的质量等。

杨荷[5](2019)在《初中数学课堂有效交流教学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选择课堂有效数学交流作为研究内容,研究的主要问题是:(1)调查初中学生课堂数学交流的现状及影响数学交流有效性的相关因素.(2)探求教师在课堂上的有效数学交流的实施办法和教学智慧.本研究通过改进哈浮得五因素四水平的课堂有效数学交流二级评价表对50位一线教师的课堂交流状况进行测评,并重点对苏州市的1位优秀教师进行个案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初中学生课堂数学交流的现状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影响数学交流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有:教师角色、提问、数学思考、数学表征、学生角色、交流情绪以及参与学生数量这几个因素;(3)以下个案教师的实践经验可以作为有效交流的教学智慧的启示:注重课堂氛围的培养,构建对话共同体;注重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严格数学语言的简洁性与数学逻辑的严谨性;设计有利于数学交流的教学内容,对比教材因生施教;实施即时课堂评价,生生互评教学相长.

惠雪梅[6](2019)在《小学数学复习课的课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学复习课是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完善知识结构、贯通数学思维和提升数学能力的重要课型。但是,笔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观摩多节复习课,发现在实际的复习课中存在种种不容乐观的现象,致使笔者开始思考:数学复习课具有哪些独特的功能?在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普遍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可供参考的复习课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如何正确选择复习课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发挥它的价值?这些问题促使笔者开始了对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探究。为了更为具体的开展研究,笔者选取了三节具有代表性的复习课课例,对不同教学模式下的复习课进行评析,试图在课例评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有效策略。本文研究的主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小学数学复习课概述。首先笔者通过将复习课与其他课型进行对比,对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然后从查漏补缺、完善知识结构、贯穿数学思维和提升数学能力四方面论述了数学复习课的价值。最后简述了错题贯穿式、例题串讲式和问题导引式三种典型的数学复习课教学模式。第二部分,小学数学复习课课例的呈现及分析。笔者根据小学数学复习课的三种模式,选取了《小数除法》、《分数乘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三节具有代表性的复习课进行分析,客观呈现三节课的实践状态,分析三位老师在复习课中如何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整合知识、打通思维和提升数学能力。第三部分,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策略。基于三节复习课的分析,笔者从如何选择教学模式、如何抓住复习内容的主线和核心、如何激发学生复习兴趣、如何因材施教的实现个性化发展以及如何提升数学能力等方面,建构了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有效策略。

何晓瑜,刘贤虎[7](2018)在《把握差异 促进建构——“图形的运动”总复习教学实录》文中研究表明【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9293页。【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图形的运动"总复习。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图形的哪些运动方式?(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张贴)生1:轴对称、平移、旋转。师:还有补充吗?生2:还有放大与缩小。师: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和刚才的图形运动方式有点不一样,但是它在数学上也是一种图形的运动。(张贴:放大与缩小)(评析:总复习教学可以开门见山,直截了

林大铁,刘贤虎[8](2018)在《梳理知识,感悟思想——“平面图形的认识”总复习教学实录》文中提出复习课不是一个简单的回顾过程,也不是单纯对知识、技能进行梳理的练习,而是借助数学思想方法,带动具体知识的复习,不仅可以巩固数学知识,还便于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促进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陆军,叶柱[9](2014)在《凸显小学数学复习课的生长力——“运算的意义总复习”教学实录及评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运算的意义总复习"。【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充分经历"起点还原""知识梳理""巩固应用"的复习过程,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理解及关系把握。2.随着复习活动的逐步展开,帮助学生积累梳

二、数学“总复习”教学实录及评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学“总复习”教学实录及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实践研究 ——以Z名师工作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概念辨析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模式
    1.4 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的思路
    1.7 论文的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课程理解的相关研究
        2.1.1 教师课程理解的内涵
        2.1.2 教师课程理解的基本内容
        2.1.3 教师课程理解的影响因素
    2.2 教材理解的相关研究
        2.2.1 教材理解重要性
        2.2.2 教材使用
    2.3 研读教材的相关研究
        2.3.1 研读教材的重要性
        2.3.2 研读教材的内容
        2.3.3 研读教材的视角
        2.3.4 研读教材的方法
        2.3.5 研读教材的策略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3 研究方法
    3.4 资料收集与整理
    3.5 研究的伦理
    3.6 小结
第4章 小学数学教材“数与代数”模块的内容分析
    4.1 研读“数与代数”模块的总体设计
        4.1.1“数与代数”在四大模块中单元数的分布情况
        4.1.2“数与代数”在四大模块中课时数的分布情况
        4.1.3“数与代数”模块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
        4.1.4“数与代数”模块新知识例题数分布情况
        4.1.5“数与代数”模块单元、节的基本结构
    4.2“数的认识”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4.2.1 研读教材知识结构体系
        4.2.2 研读教学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
    4.3“数的运算”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4.3.1 研读教材知识结构体系
        4.3.2 研读教学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
    4.4“常见的量”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4.4.1 研读教材知识结构体系
        4.4.2 研读教学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
    4.5“探索规律”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4.6“代数初步”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4.6.1 研读“式与方程”部分教材知识结构
        4.6.2 研读“正、反比例”部分教材知识结构
    4.7 研读“数与代数”模块教学内容的特点
        4.7.1 关注生活情境的运用
        4.7.2 关注学生数感的培养
        4.7.3 重视算理与算法的联系
        4.7.4 重视估算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4.8 小结
第5章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过程与方法
    5.1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愿景
        5.1.1 致力于完成学科教学任务、打造高效课堂
        5.1.2 致力于全面、深入地把握教材文本传递的作用
        5.1.3 致力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更好地服务学生
        5.1.4 致力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其职业发展
    5.2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时应遵循的原则
        5.2.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5.2.2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原则
        5.2.3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5.3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方法
        5.3.1 整体系统研读法
        5.3.2 深度追问研读法
        5.3.3 横纵对比研读法
        5.3.4 移情理解研读法
    5.4 小学数学教师“研”教材文本的步骤
        5.4.1 课标为据,明晰要求
        5.4.2“初研”教材整体结构
        5.4.3“再研”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
        5.4.4“细研”主题图、例题和习题
        5.4.5“深研”教材编写意图
    5.5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方式
        5.5.1 自我研读
        5.5.2 交流研读
        5.5.3 合作研读
        5.5.4 指导研读
    5.6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前后的教育教学效果
    5.7 小结
第6章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课例分析
    6.1 研读教材课例的选取
        6.1.1 内容层次
        6.1.2 水平层次
        6.1.3 结构层次
    6.2“数的认识”部分课例分析——还原数学知识的本质原理
        6.2.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6.2.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分数的初步认识”
        6.2.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6.2.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6.3“数的运算”部分课例分析——还原数学知识的本质原理
        6.3.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6.3.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单价、数量和总价”
        6.3.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6.3.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6.4“常见的量”部分课例分析——追溯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6.4.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6.4.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认识钟表”
        6.4.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6.4.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6.5“探索规律”部分课例分析——丰富数学知识的表现形式
        6.5.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6.5.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数学广角——数与形”
        6.5.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6.5.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6.6“代数初步”部分课例分析——追溯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6.6.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6.6.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用字母表示数”
        6.6.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6.6.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6.7“数与代数”模块各教学课例研读设计的形成过程
        6.7.1 各教学课例研读设计的形成过程
        6.7.2 微循环研究过程的作用
第7章 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7.1 研究的结论
    7.2 基于研究结论的启示
    7.3 研究的反思
    7.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初中数学复习类微课的优化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问题
    五、研究思路
    六、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一、核心概念概述
    二、初中数学微课的相关研究综述
        (一)初中数学微课的研究现状概述
        (二)初中数学微课的研究内容概述
    三、初中数学复习课的相关研究概述
        (一)初中数学复习课的现状与问题
        (二)复习类微课与一般微课的区别
第三章 初中数学复习类微课的优化策略及应用案例
    一、MPCK理论的相关概述
        (一)MPCK的结构概述
        (二)MPCK视角应用于复习类微课的可行性分析
    二、复习类微课的设计框架
        (一)教学设计:找点连线构面,深化知识结构
        (二)技术设计:释疑促思启悟,激发情感体验
    三、复习类微课的优化设计策略
        (一)基于MK视角的完善结构策略
        (二)基于PK视角的组织呈现策略
        (三)基于CK视角的主动行为策略
        (四)基于TK视角的动态直观策略
第四章 初中数学复习类课优化策略的实证研究
    一、实验方案设计
        (一)实验假设
        (二)实验对象
        (三)实验变量
        (四)实验方式
        (五)实验材料
    二、实验数据分析及结果
        (一)前后测试卷及问卷的基本情况
        (二)前测试卷的结果与分析
        (三)后测试卷的结果与分析
        (四)后测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五)一线教师访谈反思
第五章 初中数学复习类微课的课例研究
    一、MPCK视角下的教学设计分析
        (一)MK视角:帮促完善结构,凸显知识联系
        (二)PK视角:优化组织呈现,聚焦问题思考
        (三)CK视角:鼓励主动行为,促进情感交流
        (四)TK视角:呈现动态直观,助力难点突破
    二、一次函数复习专题的微课实录与优化反思
        (一)“回顾与整合”片段实录与分析
        (二)“拓展与迁移”片段实录与分析
    三、基于移动学习实践的教学效果分析
        (一)网络评价回收
        (二)教学效果分析
第六章 研究回顾、反思与展望
    一、理论研究回顾
    二、理论研究反思
    三、实践研究回顾
    四、实践研究反思
    五、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3)思维导图辅助初中数学解题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
        (二)实际教学中改良数学解题教学的需要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数学解题教学的可行性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思维导图在数学学科中的运用研究
        (二)数学解题教学的研究
        (三)思维导图辅助数学解题教学的作用研究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以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思维导图
        (二)解题教学
        (三)数学解题教学
    二、理论基础
        (一)波利亚的数学解题理论
        (二)双重编码理论
        (三)思维可视化
    三、思维导图辅助数学解题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一)思维导图的设计原则
        (二)数学解题教学中的三环节思维导图的应用
第三章 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应用的现状调查分析
    一、课堂观察设计与分析
        (一)课堂观察设计
        (二)课堂观察实施与分析
    二、访谈设计与分析
        (一)访谈设计
        (二)访谈实施与分析
    三、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思维导图辅助数学解题数学中缺乏师生互动
        (二)思维导图的绘制缺乏关键字的整理
        (三)思维导图辅助数学解题教学中缺乏关联联想
        (四)思维导图辅助数学解题教学中缺乏自然过渡
        (五)思维导图的绘制缺乏个性化设计
第四章 思维导图辅助初中数学解题教学的策略
    一、思维导图辅助数学解题教学要加强师生的互动
        (一)利用思维导图解决函数相关题目
        (二)预期效果评价
    二、思维导图辅助数学解题教学要注重关键字整理
        (一)利用思维导图解决圆相关题目
        (二)预期效果评析
    三、思维导图辅助数学解题教学要重视教学环节的衔接
        (一)利用思维导图解决相似三角形相关题目
        (二)预期效果评析
    四、思维导图辅助数学解题教学要丰富个性化设计
        (一)利用思维导图解决平行四边形相关题目
        (二)预期效果评析
    五、总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
    一、结论
    二、研究不足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个人简介

(4)民族中学远程直播教学中远端教师协同教学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甘孜州KD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2.1 关于远程直播教学的研究
        1.2.2 关于协同教学的研究
        1.2.3 关于远程直播教学中远端教师协同教学策略的研究
        1.2.4 相关研究评析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远程直播教学
        1.3.2 远端教师
        1.3.3 协同教学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民族中学远端直播教学中远端教师协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调查设计
        2.1.1 问卷设计
        2.1.2 访谈设计
        2.1.3 课堂观察设计
    2.2 民族中学远端直播教学中远端教师协同教学的现状
        2.2.1 学前协同:远端教师与前端教师协同对新生进行培训
        2.2.2 课前协同:以前端教师为主导,远端教师在前端教师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
        2.2.3 课中协同:同时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远端教师辅助进行课堂交互
        2.2.4 管理协同:远端与前端按照同一标准进行评价,远端教师依据学情对远端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2.3 民族中学远程直播教学中远端教师协同教学存在的问题
        2.3.1 远端教师难以适应远程直播协同教学,对自身的教学任务不明确
        2.3.2 远程直播课堂授课内容多、速度快、难度高,民族地区学生基础差,协同教学困难
        2.3.3 远端教师协同开展课堂活动不足,课堂协同效率低
        2.3.4 在协同教学中,前端教师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远端教师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
3 民族中学远程直播教学中远端教师协同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远端教师难以适应教学角色的转变
    3.2 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落后,教育基础薄弱
    3.3 前端与远端课堂活动开展基础不对等,远端课堂活动难开展
    3.4 远端教师在教学中对主讲教师过度依赖,限制了远端教师自主性与创造性的发挥
4 民族中学远程直播教学中远端教师协同教学的策略
    4.1 转变教学角色,让远端教师成为民族地区远程直播教学的协同者
    4.2 立足于民族地区实际,将普适性质量提高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4.3 丰富前端与远端师生交互方式,构建系统化的远程直播协同教学模式
    4.4 建立远端教师的专业发展机制,激活民族地区远端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4.5 完善远程直播教学中的协同管理制度,保障远程直播教学的质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初中数学课堂有效交流教学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内容
        1.2.3 研究的意义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数学课堂交流及其有效性的定义
        2.1.1 交流及有效交流
        2.1.2 数学交流及其有效性
        2.1.3 评述
    2.2 课堂有效数学交流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学习共同体理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
        2.2.3 元认知理论
第3章 研究的设计与实施过程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方法
        3.1.2 研究框架
        3.1.3 研究对象的选择
    3.2 研究工具的编制
    3.3 实施过程
第4章 数据的收集统计及分析
    4.1 有效数学交流的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
        4.1.1 问卷数据的分析
        4.1.2 调查问卷的结论
    4.2 个案教师课堂数学交流水平的测评
        4.2.1 复习课《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的课堂评分
        4.2.2 新授课《画三角形》的课堂评分
        4.2.3 讲评课《圆有关计算》的课堂评分
第5章 数学课堂有效数学交流的案例分析
    5.1 《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课堂实录分析
    5.2 《圆有关计算》教学设计
    5.3 《画三角形》实录片段与教学设计分析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的结论与教学建议
        6.1.1 研究结论
        6.1.2 教学建议
    6.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教师课堂数学交流问卷
附录Ⅱ 有效数学交流访谈提纲
致谢

(6)小学数学复习课的课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功能及多元模式
    一、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内涵
    二、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功能
        (一)查漏补缺
        (二)完善数学知识结构
        (三)贯通数学思维
        (四)提升数学能力
    三、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多元模式
        (一)错题贯穿式
        (二)例题串讲式
        (三)问题导引式
第二章 小学数学复习课课例的呈现与分析
    一、错题贯穿式:《小数除法》复习课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环节介绍
        (三)课例评析
    二、例题串讲式:《分数乘法》复习课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环节介绍
        (三)课例评析
    三、问题导引式:《长方体和正方体》复习课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环节介绍
        (三)课例评析
第三章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策略
    一、多维整合,选择适切的复习模式
        (一)结合单元知识特点选择最优模式
        (二)根据复习目标选择最佳模式
        (三)考虑年级差异选择恰当模式
    二、抓住复习内容的核心与主线,把握复习方向
        (一)正确定位复习课的教学目标
        (二)突出强化复习课的重难点
    三、关注儿童特点,激活课上求知欲
        (一)设置游戏化和生活化的复习情境
        (二)及时反馈,重在正向激励
    四、尊重学生差异,提供个性化学习空间
        (一)尊重学生能力差异,精心设计复习任务
        (二)尊重学生思维方式,自行建构知识网络
        (三)组织合作交流,缩小学生差距
    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提升数学能力
        (一)在归纳中教授数学方法
        (二)于无形中渗透数学思想
        (三)从变式中提升数学能力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小数除法》课堂实录
附录二:《分数乘法》课堂实录
附录三:《长方体和正方体》课堂实录
致谢

(7)把握差异 促进建构——“图形的运动”总复习教学实录(论文提纲范文)

一、开门见山, 揭示课题
二、整理交流, 形成结构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分享一下整理的情况。
三、知识运用, 深入理解
    1. 题组辨析, 理解要素。
    2. 对比分析, 突破难点。
    3. 出示错例, 专家会诊。
四、练习巩固, 拓展延伸
    1. 专项练习———太极图。 (出示课本第92页的图示)
    2. 综合练习———俄罗斯方块。
    3. 发展练习———解决问题。
五、全课总结, 深化认识

(8)梳理知识,感悟思想——“平面图形的认识”总复习教学实录(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情分析
二、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点
五、教学难点
六、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揭示课题
    (二) 回顾梳理, 构建联系
        1. 提出问题, 引发分类
        2. 自主梳理, 感悟分类
    (三) 练习巩固, 以练促进
        2. 判一判
        3. 猜一猜
    (四) 回顾小结, 提升认识
七、全课评析

(9)凸显小学数学复习课的生长力——“运算的意义总复习”教学实录及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激活经验, 引出课题
二、梳理知识, 形成结构
三、组织练习, 深化思考
四、盘点收获, 提升感悟

四、数学“总复习”教学实录及评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实践研究 ——以Z名师工作室为例[D]. 罗瑞.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初中数学复习类微课的优化设计及应用研究[D]. 郝思齐.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3]思维导图辅助初中数学解题教学研究[D]. 刘晔.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4]民族中学远程直播教学中远端教师协同教学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甘孜州KD中学为例[D]. 李静怡.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5]初中数学课堂有效交流教学的个案研究[D]. 杨荷. 苏州大学, 2019(06)
  • [6]小学数学复习课的课例研究[D]. 惠雪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7]把握差异 促进建构——“图形的运动”总复习教学实录[J]. 何晓瑜,刘贤虎.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2018(Z4)
  • [8]梳理知识,感悟思想——“平面图形的认识”总复习教学实录[J]. 林大铁,刘贤虎.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18(04)
  • [9]凸显小学数学复习课的生长力——“运算的意义总复习”教学实录及评析[J]. 陆军,叶柱.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14(06)

标签:;  ;  ;  ;  ;  

数学“综述”的教学记录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