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市沿江开发与环境保护战略的思考

靖江市沿江开发与环境保护战略的思考

一、沿江开发与靖江市环境保护策略问题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赵鑫涯,钱忠,陈玉琴,毛佳茗,张浩,毕军,马宗伟[1](2021)在《长江大保护下健康长江指数研究——以泰州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地位提到历史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时代新基调.在此背景下,长江的开发与保护行动模式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样板.根据此背景要求明确长江健康的内涵,并对其健康状况、存在问题进行评估分析十分必要,也是流域规划管理的重要支撑和行动方向.本文基于长江大保护背景下健康长江内涵构建了健康长江指数,选取长江经济带沿江城市之一的泰州市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健康长江指数评价.研究有助于管理者确定长江健康管理的主要问题和重点方向,对于长江生态环境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孙捷[2](2020)在《泰州市政府生态治理能力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生态治理的认识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自发走向自觉。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目标下,按照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要求,积极推进我国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地方生态治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总结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治理经验和模式的重要体现。因此,加强地方生态治理相关问题的研究,不仅是丰富我国生态治理理论的必要之举,也是提升地方生态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本文以泰州市为研究个案,对泰州市政府生态治理能力提升的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生态治理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逐步分析了泰州市政府生态治理的基本现状、能力提升面临的主要障碍以及障碍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具体障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分析泰州市政府生态治理的具体策略以及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发现泰州市政府生态治理能力提升面临的主要障碍表现在政策执行存在偏差、协同共治整合乏力、基本保障供给不足三个方面,这些障碍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失衡、整体性生态治理机制缺失、生态治理供给侧改革滞后。结合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根据泰州市政府生态治理的具体现状,针对生态治理能力提升面临的障碍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一是通过强化地方政府的生态治理职能、坚持德法兼备的生态治理逻辑、完善地方政府的生态政绩考评优化生态治理政策执行;二是树立整体性生态治理理念、充分发挥政府的整合作用、构建多元共治的合作机制完善整体性生态治理机制;三是通过优化生态治理制度供给、加大生态治理资金供给、加强生态治理科技供给完善生态治理保障体系。

孟令冉[3](2020)在《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文中指出乡村发展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保障乡村生态系统健康,促进乡村功能协调是保护乡村本底、改善乡村生活、增进农民福祉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同时也是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矛盾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结合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实地调研数据和年鉴统计等数据,采用RS、GIS空间分析、模型评价、地理探测、拟合诊断和统计分析等技术方法,归纳完善了乡村生态系统构成与理论框架,对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演变及其空间格局特征,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时空分异,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特点、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及其耦合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实地调研梳理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乡村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主要结论如下:(1)明确了乡村生态系统的概念,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全面分析了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功能。梳理总结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并从地理学的范畴归纳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学科体系,提出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综合理论框架。在研究区乡村发展背景方面,以乡村发展历史脉络为主线理清了江苏省乡村发展的生态过程及其响应特征。首先,根据全生命周期理论将江苏省乡村发展过程划分为5个不同阶段,剖析了江苏省乡村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演化特征。然后,从农业资源区划、经济区划视角分析了江苏省乡村聚落、人口、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等生态系统多要素发展现状及空间分异,总结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的响应特征。(2)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构建了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和评价模型,提出了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划分与类型识别方法,剖析了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时空分异特征。2015年,江苏省57个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总体得分介于0.6856-0.8818之间,健康状况总体较好,自北向南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异特征。乡村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各子系统健康等级空间分布集聚性较好,团簇分布明显。在13种不同健康类型中,健康型县域主要分布在苏南和苏中地区,非健康型则以苏北县域为主,区域社会经济水平对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影响最为显着。就镇域尺度来看,1984-2017年,吴中区乡村发展总体表现出由工业主导型到农业主导型并逐渐向服务主导型转变的历史发展路径。各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得分在0.5562-0.8417之间,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乡村景观和自然子系统是造成近年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得出,不同发展类型乡村生态系统健康驱动因子与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类型具有显着一致性,说明城镇化过程中随着乡村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乡村性质和功能正逐渐衰退。(3)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评价体系、评价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剖析了江苏省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及其耦合协调发展特征,揭示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与作用机制。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总体较弱,处于良性耦合的发展阶段,但乡村“三生”功能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一般,多以初级和中级协调为主,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乡村生活功能对乡村“三生”功能的影响最为显着。相比而言,吴中区各镇域乡村“三生”功能总体呈逐渐增强趋势,但乡村生产、生态功能相对较弱,乡村“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相对较好,发展较为均衡。基于此,选取地理探测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测度了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拟合关系,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理论框架,从“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耦合”与“内部要素-功能-系统层级耦合”两方面剖析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同时,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和原理,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模型,揭示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主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4)梳理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乡村生态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首先,根据江苏省乡村自然资源要素、地貌类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历史文化等特点选取24个典型调研乡村并划分为5种类型,分析了不同类型乡村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空间格局特征,并以乡村产业结构为依据将江苏省乡村发展模式归纳凝练为3大类、8个亚类,总结了不同模式乡村发展的特点。然后,围绕乡村居民生产、生活基本情况,政策认知,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发展预期4个方面,以乡村居民为主体,分别对江苏省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5个典型乡村开展调查问卷与访谈,剖析了乡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分别从功能协调和产业融合层面提出了乡村生态保护与空间优化策略和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是系统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以乡村自然要素为代价的社会经济提升必然会导致乡村功能失调和景观退化。本文以乡村生态系统综合理论框架为指导,创新性地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评价模型,剖析了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时空演变特征,揭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与作用机制,并通过实地调研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契合实际的乡村生态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本文研究为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提供了可行性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结果对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谢兴宇[4](2020)在《靖江市斜桥镇回流人才就业创业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为实现中小城市以及乡镇的振兴关键在于人才的回流,促进回流人才在乡镇就业创业,落地生根,使得青年人才留得住、能干事、干实事,从而促进乡镇经济产业发展,进而反哺和推动乡镇公共服务和文化生活的提升。但现实情况表明,现阶段我国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并未改变,回流人才技术形式单一,专业知识储备欠缺,创业能力不足,致使乡镇振兴还只停留在初步阶段。如何有效改善回流人才就业创业能力,是乡镇振兴的一个重大且具有深远意义的问题。因此,对回流人才就业创业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靖江市斜桥镇地处靖江东岸,拥有53.2公里长江岸线,与苏州张家港市隔江相望,也是国家级开发区—靖江经济开发区本部的所在地,辖26个村,7个社区,总人口 95938人,斜桥镇是靖江经济、人口重镇,选取斜桥镇作为江苏乡镇人才回流创业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了解决斜桥镇回流人有效就业不足、技能相对单一以及创业意识不足、创业氛围不浓,形成多样就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景象。本文以推拉理论、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为理论支持,结合问卷调查的第一手资料,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斜桥镇人才回流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表明,斜桥镇在回流人才队伍在就业创业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存在就业类别局限、产业结构单一、帮扶形式被动、创业帮扶效果不明显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总结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个人层面包括乡镇人才自我认知偏颇、职业发展受限,成长道路不通畅、文化生活不能满足;政府层面包括公共基础设施薄弱,文化软实力欠缺、政府扶持力度不强,补贴落实不到位、乡镇教育资源匮乏等原因。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靖江市斜桥镇回流人才就业创业困境的对策:一是打造强富美高新乡镇,提升人才吸引力;二是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三是实施倾向性政策,支持外来人才到乡村就业创业;四是加强顶层设计,因地制宜为回乡人才创业置业扫除政策禁锢;五是实施三张券政策,为创业者扫除障碍;六是拓宽对创业、技能培训的范围,为回乡人才增加就业创业的筹码等。

赵鑫涯[5](2020)在《长江大保护背景下健康长江评价研究 ——以泰州为例》文中认为作为中国第一大河,长江流域的建设与发展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十九大以来生态文明地位提到历史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提出了时代新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此延伸出新时期治江思路的基本宗旨——“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在此背景下长江的开发与保护行动模式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样板。在以长江为典型的河流管理综合规划治理和可持续利用时期,如何在长江流域经济稳健上升的同时,根据背景要求明确长江健康的内涵,并对其健康状况、存在问题进行评估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河流规划管理的重要支撑和行动方向。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河流健康管理与评价的理论背景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下的长江大保护政策背景,结合理论与实践,剖析新时期健康长江的基本内涵: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压力下和谐(水资源利用协调)、清洁(水质清洁)、安全(水安全风险有效防控)、优美(水生态环境优美)的长江生态环境系统综合状态的客观呈现,以及流域区域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权益诉求保障或环境治理满意程度的主观刻画。基于健康长江内涵,结合PSR模型概念,从客观刻画和主观呈现两个维度构建了共18项指标的健康长江指数指标体系。研究选取长江经济带沿江城市之一的泰州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长江大保护背景下健康长江内涵构建的健康长江指数指标体系,对泰州健康长江行动的目标城市靖江市、泰兴市、高港区、医药高新区开展了健康指数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泰州长江整体趋势向好,达到健康水平,尤其在区域水资源的基本供给平衡、长江水生物多样性、水质安全保障等方面达到非常健康水平。但是在岸线开发利用、公众满意度等方面仍有较大进步空间。指数的季度变化较小,总体上呈现第三季度略低于其他季度的趋势。分区域排序:靖江市>高港区>医药高新区>泰兴市。最后基于健康长江内涵,从水资源利用管理、水体质量改善、水环境安全管控、水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公众满意度提升五个方面分别提出泰州健康长江优化管理方向的建议,为地方长江健康管理提供参考。同时,为体现泰州健康长江行动的地方性管理目标,依据健康长江指数指标体系,设置不同管理目标下的泰州健康长江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分别包括“三水共治”绩效、“四源齐控”绩效、“六项目标”绩效和“八大要素”绩效,并对绩效评分进行五类分级。根据绩效评价体系对泰州两市两区长江管理开展年度绩效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整体上,泰州沿江区域四项绩效得分排序为:“四源齐控”>“八大要素”>“六项目标”>“三水共治”。不同的区域在不同的绩效评价上排序不尽相同,但总体上靖江市的绩效评分高于其他三市(区),这点与健康指数评价结果一致。最后,根据健康长江目标管理需求,分析两市两区的重点管控方向建议:靖江市整体水平较好,主要水资源保护尤其水资源开发强度以及农业污染源控制的化肥农药使用强度上需要加强管理。泰兴市则主要在工业污染排放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上着重强化。高港区和医药高新区相似,重点在在岸线的开发利用上合理规划,重点修复生态岸线,维护长江生态安全。

马烨[6](2020)在《江苏省靖江市物资储备管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物资储备是为了保障国家安全、维持社会稳定、有效应对各种公共危机和突发事件的一种重要战略手段。它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为了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风险,我国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物资储备管理部门。作为沿江县级城市,目前江苏省靖江市也逐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物资储备管理体系。然而,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江苏省靖江市物资储备管理体系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固有的物资储备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国家深化体制改革的新要求、新常态。因此,对靖江市物资储备管理体制及其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运用公共产品等相关理论,以江苏省靖江市县级物资储备管理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案例研究。通过对靖江市的物资储备基本现状分析,提出了在管理体制、储备结构、仓储设施、人才培养、法治建设、绩效考核等六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逐一阐述和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完善靖江市物资储备管理体系的对策。靖江市公共管理部门应当完善储备职能、理顺管理体系,应当立足产业发展、调整储备结构,应当建立人才培育保障机制、加强法律规章制度建设等,从而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更好地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和生活。

朱俊华[7](2020)在《长江大保护下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长江大保护政策背景下,生态化发展将是滨江城市建设的主题和方向,而滨江空间重构优化则是转型发展的关键。长江沿线城市城区段滨江区域是长江大保护政策的直接管控区域,是城市对外展示的形象窗口,在流域生态化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长江中游区域中小城市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且多数城市局限于沿江大堤内部的城区建设,忽略了建设条件改善之后“江-城”关系的转向,从而导致城市产业布局、空间规划与生态化发展模式背道而驰,滨江区域经济低质量发展。如何利用长江大保护契机调整滨江三生空间结构、优化滨江三生空间布局、推动城市经济绿色发展,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目的。本文选择在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承担重要角色,具有综合性、联结性、地域性的滨江区域为研究范围;选择地理空间上属于长江中游城市,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的荆州市作为研究样本;选择荆州市城区段滨江空间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定性的方法,探讨长江大保护下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主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总结长江大保护在“国家-省级-市县”三个层面的政策落实重点,并从城市发展角度出发,基于“江-堤-城”空间关系,对长江中下游城市滨江区域空间特点进行研究,明晰大保护视角下的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的生态化发展趋势。其次,通过长江防洪工程建设对荆州市的影响分析,明确现时态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空间的发展现状与挑战,明晰荆州城市江城关系重构转向;同时,针对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明确生态化发展思路,树立三生空间重构稳定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环境保护和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最后,针对荆州城区段江北滨江空间,以三生空间为切入点,从生态红线落地、分段空间生态化营造、整体空间管控三个层面提出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策略。

胡述聚[8](2020)在《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格局、过程及形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经济网络是近年来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学科关注的研究热点,但目前尚未形成基于网络理论或融合网络因素的区域经济新理论。在区域经济网络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研究区域经济网络现象对于拓展区域经济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促进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最发达、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提升我国的国际经济竞争力、促进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从网络视角剖析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复杂的结构关系、区域经济网络化的过程以及网络化的形成机制有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长江三角洲地区复杂的经济联系,识别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本文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区域经济“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最明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从区域间经济联系产生的本质——企业联系出发,基于企业总部分支关系大数据对199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的结构与演变、区域经济网络化的过程以及网络化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尝试建立区域经济网络化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尝试建立了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动态演化模型,并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形成机制。第二,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过程的实证分析,揭示了企业联系视角下区域经济网络化一般过程和网络组织模式。第三,在数据来源方面,本文基于3053024条企业大数据,以及由140669个公司总部及其269442个分公司所组成的企业总部分支联系数据,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网络进行了实证分析。全文共分6章,前3章是理论研究,后3章为实证研究,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国内外研究综述。本章首先对论文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科学严谨的界定,并对相似概念进行了区别。其次,通过文献分析对国内外区域经济网络的理论发展脉络和主要的研究视角进行了综述并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对比和评述。第二章是相关基础理论研究。通过对网络科学、区域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学科相关理论的总结和梳理,将本文的理论基础归纳为网络理论和区域空间网络化理论,并提出了本文的理论切入点。第三章是区域经济网络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首先对区域关系研究的中心地范式和网络范式进行了总结和对比。随后尝试建立了一个包含分工演进、运输成本变化、规模报酬递增、多部门企业在内的区域空间结构动态演变模型,揭示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从单中心孤立发展到多中心、网络化发展的一般过程。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形成机制。第四章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的结构及演变进行了分析。基于由140669个公司总部以及269442个分公司所组成的企业总部分支联系数据,从网络节点性、网络连通性以及网络子群结构三个方面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的结构和演变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过程进行了剖析。首先从城镇空间格局演变、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经济空间格局演变以及产业空间演变四个维度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发展过程中的空间过程、人口过程、经济过程、产业过程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整体网络以及部分典型产业网络化过程的剖析归纳了企业联系视角下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发展阶段和区域经济网络的组织模式。第六章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成机制。采用空间滞后回归模型,从人口因素、交通因素、经济因素、对外经济联系、市场力、行政力、产业因素7个方面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从历史因素与路径依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产业转移、产业集聚与扩散、产业分工与协作以及政府规划协调6个方面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形成机制。最后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199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日益复杂化、网络化,区域经济呈现显着的“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2、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3、区域经济网络节点和轴线具有显着的层级特征,网络节点和轴线的等级与城市原有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密切相关。4、区域经济网络化是一个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孤立发展到多中心、网络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人口先集聚后分散的过程;是一个经济发展差距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是一个产业分工和专业化不断增强的过程;区域经济网络化也是一个渐进的,具有层级特征的构建过程。5、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是由同等级城市间的水平联系网络和不同等级城市间的垂直联系网络构成的。6、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固定因素和可变因素。人口因素、交通因素、经济因素、产业因素是影响城市网络中心性的前期因素,而对外经济联系、行政力则是影响城市网络中心性的后期因素。7、历史因素和路径依赖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历史基础;产业分工与协作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纽带;产业集聚与扩散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基本动力;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产业转移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外部推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物质载体;政府规划的协调引导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

李欣[9](2020)在《经济发达区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化机理及转型路径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已进入社会发展转型与空间重构急剧变化的阶段,其城乡人口流动、生产方式变革、生态功能扰动,诱致人地关系紧张和空间异质性日趋增强,加之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严重影响国土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为缓和人地矛盾、破解城乡差异、区域不均衡发展的弊端,必须走多功能的土地利用发展道路,通过对有限的土地资源科学管控,提升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目前土地利用功能研究主要聚焦行政单元内的功能识别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分区优化等方面,其视角和分析手段难以精细刻画空间要素的时空联动性,无法判明功能之间的交错关系,而功能演化驱动机理的研究更较为薄弱,致使空间管控政策落地效果不佳。基于此,本文选择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江苏省作为研究案例地,以1995-2015年快速城镇化期为时间节点,以土地利用功能为研究对象,沿着“格局-过程-关联-机理-优化”的逻辑主线,对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的时空演化过程、相互作用关系及其驱动机理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布局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本研究:(1)通过对已有研究和相关理论方法的梳理总结,构建了多尺度融合的土地利用功能评价指标体系;(2)以100m的栅格单元为数据载体,分别对江苏省土地利用农业生产功能、非农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集聚及分异特征、功能演进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尝试寻找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商旅服务型、均衡发展型等不同地域的功能演化规律;(3)从整体和局部探讨了功能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继以“人本主义”视角辨析了功能协同/权衡关系的空间效应;(4)主要通过定量分析的方式寻找土地利用功能的内生影响和外源影响机理,揭示其对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的驱动作用;(5)耦合功能评价与适宜性评价结果,对典型地域的“三生”空间分区调控,提出优化路径和调控对策。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将土地利用功能分为农业生产、非农生产、生活、生态等4大功能体系,将图斑单元与行政单元的功能评价结果集成,揭示土地利用功能的时空演化特征。1995-2015年,江苏省农业生产功能总体减弱,以多中心团块状北高南低分布;非农生产功能总体增强,南高北低,高低区域以面状+点状式混杂;生活功能逐渐增强,以城市为中心呈零星点状服从“中心-外围”分布模式;生态功能微弱提升,依山傍水,呈苏南-苏中-苏北“三分”格局。从空间集聚与分异特征来看:非农生产功能集聚性更突出,总体变化稳定;农业生产、生活功能聚集性增强,生态功能的空间关联性衰减。农业生产、非农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空间差异均不断增大,农业生产功能水平微弱波动,非农生产功能具转移惰性,生活功能稳定性较强,生态功能较活跃,四者均较少发生跨越式发展,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且转移现象具阶段性。从功能演变来看,农业生产、非农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均逐渐增强,功能类型占比排序为农业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生活功能>非农生产功能,非农生产和生活功能强化态势明显,农业生产、生态功能衰弱。从不同地域类型来看,农业主导型地域农业生产功能直线上升,非农生产功能基本持平,生活、生态功能总体下降;工业主导型地域农业生产功能持续下降,非农生产功能作为主导功能稳定发展,生活功能微弱下降,生态功能在“持平-增长-下降-增长”的过程中波动增长;商旅服务型地域农业生产功能历经“上升-下降-上升”后总体持平,非农生产、生活功能均在大幅波动中上升,生态功能在小幅的“下降-上升”后微弱增强;均衡发展型地区以生活与生态功能为主导功能,农业生产功能微弱下降,非农生产功能大幅上升。(2)土地利用功能的相互作用关系。江苏省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农业生产与生态功能、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之间存在较强的上尾相关性,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农业生产与生活功能权衡关系不断增强,农业生产与生态功能、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协同关系微弱增长,非农生产与生态功能、生活与生态功能权衡关系愈发明显;空间上,苏锡常地区的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农业生产与生态功能、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表现为协同关系,但在苏北大范围的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农业生产与生活功能、非农生产与生态功能、生活与生态功能则存在明显的权衡效应;研究基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行为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进行空间关联理论框架构建,在此基础上选取扬中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扬中市土地利用功能与居民生活质量感知的空间关联密切。(3)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的驱动机理。运用文献回顾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出资源环境、地理区位、人口因素、经济发展等重要因素对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的影响机理。江苏省农业生产功能时空分异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基础的深刻作用,而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功能的限制式微;非农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时空分异与社会经济发展格局紧密关联,但生活功能空间格局发生较大转折时自然环境的约束力会更加突显;生态功能主要受自然本底环境驱动但作用趋缓,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产生活活动对于生态功能时空分异影响加大;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和发展趋势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的影响始终较强,而人口因素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的影响力减弱。经济发展、人口因素、自然资源环境交互作用,对区域功能的作用力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与其他因子耦合时会强化农业生产功能空间分异;非农生产、生活功能空间分异易受产业结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其他要素交互耦合驱动;生态功能空间分异主要受土壤有机质含量、区位条件及与其余要素结合作用。与此同时,影响因子对不同功能的作用时空动态性明显,产业结构对农业生产功能的影响减弱并向苏锡常地区转移,对非农生产、生活功能影响范围集中分布在苏北地区,对生态功能影响较强地区转移至苏锡常地区;地区生产总值对农业生产功能作用力较强地区由苏北迁移至南京都市圈,对非农生产功能作用力较强地区由南京都市圈转移至丰县、启东市等,苏南地区生活功能受其驱动作用更强,对生态功能影响范围由全域向西部萎缩;财政收入对农业生产功能影响由苏北沿海扩散至丰县-连云港一线,对非农生产功能影响较强烈的地区由苏北沿海向苏南转移,对生活功能影响力较强地区由苏北沿海向苏南、苏中转移,对生态功能影响力较强地区主要由丰县、连云港市等向苏北沿海集中;人口密度对农业生产功能影响由苏南扩散至全域,对非农生产功能影响力较强地区始终集中在苏南,生活功能受其影响较强地区由东部向西部转移,对生态功能影响由西部大范围区域缩小至启东市、海门市等;土壤有机质含量深刻影响太湖周边地区农业生产功能,对非农生产功能影响由苏南向东部沿海延伸,对生活功能驱动作用范围稳定在启东市、如东县等,对生态功能影响由苏北向启东市、溧阳市一线收缩。综合来看,经济发展总体状态是核心推动力、产业结构调整是重要的助推力、人口因素起主要的引力作用、自然资源禀赋承载力是关键的摩擦阻力、政府宏观调控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多种驱动作用共同构成了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变的驱动体系,具有密切关联并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整体系统,多重因子在相互间的交互耦合中形成多维效应,最终导致自然生态结构、经济生产结构、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4)“三生”空间的优化路径与对策建议。在耦合了土地利用功能与适宜性评价结果后,研究按照核心区、容纳区、阻隔区的差异,对南京市、扬州市、扬中市、新沂市农业生产、非农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分区调控,提出了四种对策建议:以空间主导功能为指引,适当协同次要功能,完善土地利用管制手段;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从法律层面立法保障;推动产业集群在国土空间开发的引领作用;强化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刘琪[10](2020)在《江苏省休闲农业发展水平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乡村振兴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国家对农村脱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等政策举措的完善和落实,休闲农业作为振兴乡村产业的重要举措得到了普遍的社会关注。休闲农业是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的新业态,其发展对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及传承发展乡土文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总结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江苏省休闲农业发展的过程阶段,并尝试从休闲农业产业基础、休闲农业运营管理、休闲农业功能效益三个维度构建一套科学的测度指标体系(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0个三级指标),对江苏省县域休闲农业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论文以2018年为时间节点,综合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TOPSIS法对江苏省77个县域单元的休闲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并采用GIS空间分析对其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提升策略。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江苏省休闲农业发展过程大致包括萌芽起步阶段、初期成长阶段、规范发展阶段、品质提升阶段。从省域尺度来看,江苏省休闲农业发展呈现多核心分散型格局向极核式集聚型格局演变;从三大区域尺度来看,苏南地区休闲农业发展呈现由“多核心点状发展”向“区域连片发展”态势的转变;而苏中和苏北地区休闲农业发展呈现“单核心”集聚发展向“多核心”集聚发展转变。(2)从指标贡献率可以看出,产业运营管理对休闲农业发展水平的贡献率最大,功能效益和产业基础的贡献率次之;市场需求规模,游客体验,政策支持,休闲农业多功能效益,产业融合等方面的多维发展是休闲农业发展水平提升的重要路径。(3)从空间分布来看,休闲农业产业基础发展水平空间格局现呈“高中低交错分布”的分布特征,处于低水平的县域在苏南和苏中地区分布较为分散,处于中高水平的县域分布较为集中;而苏北地区的低水平县域分布较为集中,中高水平县域的部分相对分散。运营管理水平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苏南所有县域均属于中高水平,苏北地区低水平县域分布集中而广泛。功能效益水平大致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苏南和苏中的大部分县域属于中高水平,苏北地区徐州、连云港和东台等地区中高水平县域较为集中,大部分县域属于低水平地区。综合来看,休闲农业发展水平也呈现出“南北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休闲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多位于市场需求规模大、产业融合度高、游客体验度好、政策支持、功能效益发挥较完善的地区。(4)从产业基础、运营管理、功能效益等角度,提出休闲农业发展的提升策略,并针对休闲农业空间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提出空间优化策略。首先,重视产业要素投入和拓展休闲农业市场规模,以游客需求为引领创新休闲农业产品开发和产业升级。其次,深化休闲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多重效应是促进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三,实施多中心的区域发展策略,挖掘地域特色休闲农业资源,注重区域差异化发展,以点带面,通过区域资源整合与协作,逐步实现休闲农业一体化发展。

二、沿江开发与靖江市环境保护策略问题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沿江开发与靖江市环境保护策略问题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大保护下健康长江指数研究——以泰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Introduction)
2 长江大保护背景下“健康长江”内涵研究(The connotation of "Yangtze River health"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Yangtze River protection)
3 健康长江指数评价模型构建(Construction of Yangtze River health index evaluation model)
    3.1 客观维度——生态环境系统综合状态评价指标体系
        3.1.1 和谐长江——水资源利用协调
        3.1.2 清洁长江——水质清洁
        3.1.3 安全长江——水安全风险防控
        3.1.4 优美长江——水生态环境优美
    3.2 主观维度——公众生态环境权益诉求评价指标体系
    3.3 健康长江指数综合评价模型
        3.3.1 AHP框架确定权重
        3.3.2 指标值标准化
        3.3.3 健康指数计算与健康分级
4 案例分析(Case study)
    4.1 泰州市横向评价结果与分析
    4.2 泰州市纵向评价结果与分析
    4.3 基于健康长江指数评价的泰州市长江管理优化建议
        4.3.1 客观维度——生态环境系统综合状态
        4.3.2 主观维度——公众生态环境权益诉求
5 结论(Conclusions)

(2)泰州市政府生态治理能力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生态治理能力提升的理论阐释
    2.1 生态治理能力提升的基本内涵
        2.1.1 生态治理能力提升的概念界定
        2.1.2 生态治理能力提升的具体表现
        2.1.3 生态治理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
    2.2 生态治理能力提升的理论依据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协商民主理论
        2.2.3 整体性治理理论
    2.3 生态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
        2.3.1 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2.3.2 有利于促进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
        2.3.3 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3章 泰州市政府生态治理能力提升的现状分析
    3.1 泰州市政府生态治理的基本现状
        3.1.1 泰州市市域生态环境简要介绍
        3.1.2 泰州市政府提升生态治理能力的主要措施
        3.1.3 泰州市政府提升生态治理能力取得的成绩
    3.2 泰州市政府生态治理能力提升面临的主要障碍
        3.2.1 政策执行存在偏差
        3.2.2 协同共治整合乏力
        3.2.3 基本保障供给不足
    3.3 泰州市政府生态治理能力提升面临障碍的原因
        3.3.1 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失衡
        3.3.2 整体性生态治理机制缺失
        3.3.3 生态治理供给侧改革滞后
第4章 泰州市政府生态治理能力提升的对策
    4.1 优化生态治理政策执行
        4.1.1 强化地方政府的生态治理职能
        4.1.2 坚持德法兼备的生态治理逻辑
        4.1.3 完善地方政府的生态政绩考评
    4.2 构建整体性生态治理机制
        4.2.1 树立整体性生态治理理念
        4.2.2 充分发挥政府的整合作用
        4.2.3 构建多元共治的合作机制
    4.3 完善生态治理保障体系
        4.3.1 优化生态治理制度供给
        4.3.2 加大生态治理资金供给
        4.3.3 加强生态治理科技供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3)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乡村生态系统构成与理论框架
    2.1 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
    2.2 乡村生态系统的特征
    2.3 乡村生态系统的功能
    2.4 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
    2.5 本章小结
3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演变及其空间格局特征
    3.1 研究区概况
    3.2 乡村发展历史脉络及其演变特征
    3.3 乡村生态系统发展现状及其空间分异
    3.4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响应与问题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复合评估框架的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4.1 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分析方法
    4.2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得分与空间梯度特征
    4.3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空间分布特征
    4.4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类型划分
    4.5 本章小结
5 不同发展类型典型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演变
    5.1 典型镇域研究的目的与选取依据
    5.2 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分析方法
    5.3 吴中区土地利用及乡村发展类型时空演变特征
    5.4 吴中区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时空演变特征
    5.5 吴中区乡村生态系统健康与乡村发展类型关系及影响因子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三生”功能视角的乡村生态系统耦合机制分析
    6.1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过程分析
    6.2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评价体系与耦合分析方法
    6.3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时空分异特征
    6.4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分析
    6.5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分析
    6.6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机制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江苏省乡村发展模式与生态系统健康调控
    7.1 不同类型乡村发展调研与模式凝练
    7.2 村民认知的乡村发展问题分析
    7.3 功能协调的乡村生态保护与空间优化策略
    7.4 产业融合的多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靖江市斜桥镇回流人才就业创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与职业背景
        1.1.1 选题背景
        1.1.2 职业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1.6.1 研究难点
        1.6.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乡镇回流人才的概念
        2.1.1 乡镇回流人才就业的概念
        2.1.2 乡镇回流人才创业的概念
    2.2 推拉理论
        2.2.1 推拉理论阐释
        2.2.2 推拉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3.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阐释
        2.3.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4 人力资本理论
        2.4.1 人力资本理论阐释
        2.4.2 人力资本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3章 靖江市斜桥镇回流人才就业创业现状、问题调查
    3.1 回流人才政策的变迁与发展
        3.1.1 回流人才政策的历史变迁
        3.1.2 靖江市回流人才政策的变迁与发展
    3.2 靖江市斜桥镇回流人才现状分析
        3.2.1 斜桥镇研究区域概况
        3.2.2 斜桥镇回流人才政策概况
        3.2.3 斜桥镇回流人才就业现状分析
        3.2.4 斜桥镇回流人才创业现状分析
    3.3 靖江市斜桥镇回流人才就业创业问题调查分析
        3.3.1 斜桥镇回流人才就业问题调查分析
        3.3.2 斜桥镇回流人才创业问题调查分析
        3.3.3 斜桥镇回流人才就业创业问题调查分析
第4章 影响靖江市斜桥镇回流人才就业创业原因
    4.1 个人层面因素
        4.1.1 自我认知偏颇
        4.1.2 个人发展受限,成长道路欠通畅
        4.1.3 精神文化生活无法满足
    4.2 政府层面因素
        4.2.1 公共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欠缺
        4.2.2 乡镇教育资源的匮乏
        4.2.3 社会保障体系的欠缺
第5章 促进靖江市斜桥镇回流人才就业创业的对策
    5.1 打造强富美高新乡镇,坚定回流人才投身乡镇建设信念
        5.1.1 注重培育人才意识,宣扬正确就业择业观
        5.1.2 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5.2 健全回流人才就业政策体系
        5.2.1 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5.2.2 提升乡镇教育,提供多元就业环境
        5.2.3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人才福利待遇
    5.3 健全回流人才创业政策体系
        5.3.1 三张券政策,扫除创业障碍
        5.3.2 完善人才招引培养制度
        5.3.3 落实回流创业人才服务政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斜桥镇回流人才就业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二 斜桥镇回流人才创业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致谢

(5)长江大保护背景下健康长江评价研究 ——以泰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特色及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河流健康管理与评价综述
        1.2.1 河流健康内涵探讨
        1.2.2 河流健康管理发展
        1.2.3 河流健康评价研究
        1.2.4 综述小结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目的
        1.3.4 研究意义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健康长江内涵剖析与健康长江指数体系构建
    2.1 新时期下长江大保护行动发展轨迹
    2.2 长江大保护背景下的健康长江内涵
    2.3 健康长江指数指标设置原则
    2.4 健康长江指数指标体系构建
        2.4.1 客观维度-生态环境系统综合状态评价指标体系
        2.4.2 主观维度-公众生态环境权益诉求评价指标体系
        2.4.3 健康长江指数评价综合指标体系
    2.5 健康长江指数综合评价模型
        2.5.1 构建AHP框架确定权重
        2.5.2 指标值标准化
        2.5.3 健康指数计算与健康分级
        2.5.4 时效熵与质量熵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健康长江指数评价:以泰州沿江两市两区为例
    3.1 泰州长江保护综合治理行动
        3.1.1 长江泰州段概况
        3.1.2 泰州健康长江行动
    3.2 数据获取
    3.3 健康长江指数模型评估结果
        3.3.1 泰州两市两区横向评价结果与分析
        3.3.2 泰州两市两区纵向评价结果与分析
        3.3.3 基于健康长江指数评价的泰州长江管理优化建议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健康长江管理绩效评价
    4.1 健康长江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1.1 “三水共治”绩效指标体系
        4.1.2 “四源齐控”绩效指标体系
        4.1.3 “六项目标”绩效指标体系
        4.1.4 “八大要素”绩效指标体系
    4.2 健康长江管理绩效评价方法
        4.2.1 量化标准
        4.2.2 计算方法
        4.2.3 评价分级
    4.3 泰州健康长江管理绩效评估结果
        4.3.1 数据获取说明
        4.3.2 评估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意义
    5.3 创新点
    5.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6)江苏省靖江市物资储备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研究述评
2 我国物资储备管理的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我国传统物资储备思想和理论
        2.2.2 国外物资储备相关理论
3 靖江市物资储备管理体系发展现状及问题
    3.1 发展现状
        3.1.1 靖江市基本概况
        3.1.2 各类物资储备现状
    3.2 存在的问题
        3.2.1 物资储备管理较乱
        3.2.2 物资储备结构有欠缺
        3.2.3 仓储科技水平落后
        3.2.4 人才队伍后劲不足
        3.2.5 储备行为缺乏法治监管
        3.2.6 管理轮换存在缺位
4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4.1 概念模糊和体制僵化
        4.1.1 物资储备概念混淆
        4.1.2 部门之间缺乏协调
        4.1.3 政企之间存在矛盾
    4.2 认知不足和发展偏差
        4.2.1 储备需求认知不足
        4.2.2 实物储备限制较多
        4.2.3 协议储备信息滞后
        4.2.4 生产能力储备缺乏发展
    4.3 资金和科技投入不足
        4.3.1 储备技术要求各异
        4.3.2 仓储建设缺乏科技哺育
        4.3.3 网络库点建设失衡
        4.3.4 建设资金投入政策偏差
    4.4 人才队伍保障机制滞后
        4.4.1 主管部门人员紧缺
        4.4.2 专业人才认定机制缺乏
        4.4.3 人才招引缺乏竞争力
    4.5 法律制度碎片化及缺失
        4.5.1 机构改革法律调整滞后
        4.5.2 法治监管机制不健全
    4.6 储备轮换管理水平滞后
        4.6.1 物资储备轮换特点不同
        4.6.2 非实物储备监管困难
        4.6.3 绩效管理奖惩机制缺乏
5 完善储备管理体系对策
    5.1 厘清职能,理顺管理体系
        5.1.1 深化改革,加强部门联动
        5.1.2 分工合作,加强部门协同
        5.1.3 加强调控,创新政企关系
    5.2 调储备结构,促产业发展
        5.2.1 完善目录,建立信息储备
        5.2.2 调整结构,补齐缺位短板
        5.2.3 培育企业,谋划产业集群
        5.2.4 深挖潜力,引领产业升级
    5.3 加强投入,升级基础设施
        5.3.1 立足调研,规范设计要求
        5.3.2 科技支撑,打造智能仓储
        5.3.3 合理布局,实现网络覆盖
        5.3.4 拓宽渠道,鼓励社会参与
    5.4 建立人才培育保障机制
        5.4.1 增加编制,满足管理需求
        5.4.2 拓宽渠道,加强专业培训
        5.4.3 建立激励机制,吸引人才
    5.5 加强法治建设,依法监管
        5.5.1 积极调研,引导法律出台
        5.5.2 研究政策,更新完备制度
        5.5.3 严格执法,依法查处案件
    5.6 加强绩效管理和轮换
        5.6.1 分类推进,建立轮换机制
        5.6.2 建立信息台账报送制度
        5.6.3 构建绩效评价长效机制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长江大保护下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2.1 时代背景:共抓大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1.2.2 发展背景:长江大保护背景下,流域生态化发展趋势
        1.2.3 现实背景:长江大保护促进滨江区域空间重构
    1.3 相关概念梳理
        1.3.1 长江大保护
        1.3.2 城区段滨江区域
        1.3.3 三生空间
        1.3.4 空间优化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流域层面:关于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研究综述
        1.4.2 城市层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研究综述
        1.4.3 滨水空间层面:空间重构优化的研究综述
        1.4.4 小结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
        1.6.1 研究对象的样本意义
        1.6.2 资料收集与整理
    1.7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内容
        1.7.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长江大保护政策与长江中下游城市滨江区域空间特点
    2.1 长江大保护的政策分析
        2.1.1 国家政策
        2.1.2 省级政策
        2.1.3 市县政策
        2.1.4 小结
    2.2 长江中下游城市滨江区域空间特点
        2.2.1 发展视角下长江中下游滨江城市分类
        2.2.2 “江-城”分离类城市滨江区域空间特点
        2.2.3 “江-城”一体类城市滨江区域空间特点
        2.2.4 小结
    2.3 大保护视角下长江中下游城市生态化发展趋势
        2.3.1 空间生态化重组
        2.3.2 产业生态化发展
        2.3.3 城区段滨江区域成为城市地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空间发展现状与挑战
    3.1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空间发展现状
        3.1.1 长江防洪工程建设及其对荆州城区段影响
        3.1.2 土地利用特征分析
        3.1.3 水系水质现状分析
        3.1.4 岸线利用现状分析
    3.2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空间发展面临的挑战
        3.2.1 防洪安全存在隐患
        3.2.2 生态系统整体性面临挑战
        3.2.3 岸线利用有待提升
        3.2.4 滨江可达存在阻碍
    3.3 荆州城市江城关系重构转向
        3.3.1 由“城因水生”转向“水因城活”
        3.3.2 由“沿江伸展”转向“拥江发展”
        3.3.3 由“江城分离”转向“江城互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生态化发展思路
    4.1 遵循生态化整体发展基本理念
        4.1.1 滨江区域整体空间协调发展
        4.1.2 滨江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4.2 生态产业成为滨江区域经济增长点
        4.2.1 生态农业
        4.2.2 生态旅游
        4.2.3 文创产业
    4.3 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三生空间组织
        4.3.1 三生空间组织方法——横断面规划
        4.3.2 城区段滨江区域生态化发展适应性分析
        4.3.3 滨江三生空间重构稳定生态安全格局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
    5.1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思路
    5.2 长江大保护下的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生态红线落地
        5.2.1 上位规划对于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生态红线划定
        5.2.2 城区段滨江区域生态红线细化逻辑
        5.2.3 长江大保护政策推动荆州城区段滨江生态红线精准落地
    5.3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分段空间生态化营造
        5.3.1 滨江空间的生态化营造愿景
        5.3.2 连续性生态空间营造
        5.3.3 生产空间生态化营造
        5.3.4 开放性生活空间营造
    5.4 通过横断面规划对城区段滨江区域进行整体空间管控
        5.4.1 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横断面选取
        5.4.2 荆州城区段滨江现状空间梯度分区特性分析
        5.4.3 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整体空间导则管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6.1.1 主要结论
        6.1.2 创新点
    6.2 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荆江河断面要素历年变化表(基本河槽)
附录3 2018 年荆州市城区主要河湖水质状况
附录4 荆州市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数量
附录5 荆州市境内主要水系自然保护区名录
附录6 荆州市城区段滨江区域用地规划图

(8)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格局、过程及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复杂网络
        二、城市网络
        三、区域经济网络
        四、区域经济网络化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区域经济网络的理论发展脉络
        二、企业联系视角的经济网络研究
        三、要素流动视角的经济网络研究
        四、社会文化视角的经济网络研究
        五、引力模型视角的经济网络研究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的对比及评述
        一、国内外研究的对比
        二、国内外研究评述
        三、主流的网络分析工具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
    第一节 网络理论
        一、城市网络理论
        二、复杂网络理论
        三、社会网络理论
    第二节 区域空间网络化理论
        一、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二、卡斯特的流空间理论
        三、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网络化理论
        四、陆大道的区域空间网络化理论
        五、其他学者的区域空间网络化理论
    第三节 理论切入点
        一、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二、克鲁格曼的“核心—边缘”模型
        三、杨小凯的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
第三章 区域经济网络化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区域经济网络研究范式
        一、传统的区域关系研究范式
        二、区域关系的网络研究范式
        三、中心地范式与网络范式的对比
    第二节 区域经济网络化的理论分析
        一、对现有空间经济理论及建模策略的分析
        二、理论假设及合理性解释
        三、企业视角的区域经济网络化过程
    第三节 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形成机制
        一、自然差异、历史因素和路径依赖
        二、交通、通信技术的进步
        三、要素集聚与扩散机制
        四、空间相互作用机制
        五、产业分工机制
        六、制度因素与区域政策
第四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的结构与演变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及空间范围界定
        一、研究区概况
        二、研究区空间范围界定
    第二节 城市间经济联系测度
        一、研究视角与行业选择
        二、数据来源
        三、经济联系测度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节点分析
        一、网络度中心性分析
        二、网络中间中心性分析
        三、网络节点层级分析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连通性分析
        一、长江三角洲经济网络密度分析
        二、长江三角洲内部经济网络分析
        三、长江三角洲对外经济网络分析
    第五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子群结构分析
        一、1990年网络子群结构分析
        二、2000年网络子群结构分析
        三、2010年网络子群结构分析
        四、2017年网络子群结构分析
第五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过程及发展阶段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城镇体系演变过程
        一、长江三角洲城市首位度变化
        二、长江三角洲城镇等级规模变化
        三、长江三角洲建设用地空间演变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人口演变过程
        一、人口集聚测度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空间集聚变化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经济演变过程
        一、经济空间格局演变测度
        二、经济总量和经济重心变化
        三、人均GDP空间格局演变
        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变化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产业专业化演变过程
        一、数据来源
        二、区域专业化测度
        三、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专业化演变
    第五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发展阶段及网络组织模式
        一、不同网络节点的功能分析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发展阶段
        三、企业联系视角下的区域经济网络组织模式
第六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变量选取与指标体系构建
        二、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
        三、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形成机制
        一、历史因素与路径依赖
        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立
        三、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产业转移
        四、产业集聚与扩散
        五、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
        六、政府规划的协调引导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三、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9)经济发达区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化机理及转型路径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工业化背景下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客观现实
        1.1.2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1.1.3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一步创新的理论需求
        1.1.4 解决江苏省国土空间利用瓶颈问题的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土地利用功能分类
        1.3.2 土地利用功能识别与评价
        1.3.3 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与演进
        1.3.4 空间治理
        1.3.5 研究述评与展望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土地利用分类
        2.1.2 土地与国土空间的基本概念
        2.1.3 土地利用功能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
        2.2.2 地域功能
        2.2.3 土地利用多样性
        2.2.4 系统科学
        2.2.5 区位布局理论
第3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基本情况
        3.1.2 快速城镇化进程及其阶段性特征
        3.1.3 产业结构特征
        3.1.4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2 数据来源
    3.3 研究方法
        3.3.1 行政单元尺度的土地利用功能评价
        3.3.2 图斑尺度土地利用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3 多尺度融合
        3.3.4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分布特征
        3.3.5 土地利用功能演变驱动机理
        3.3.6 “三生”空间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
第4章 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格局及其演进特征
    4.1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格局特征
        4.1.1 农业生产功能空间分布
        4.1.2 非农生产功能空间分布
        4.1.3 生活功能空间分布
        4.1.4 生态功能空间分布
    4.2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集聚及分异特征
        4.2.1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聚集性
        4.2.2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分异格局、分布形态及演变过程
    4.3 土地利用功能演进特征
        4.3.1 时间特征
        4.3.2 空间特征
    4.4 土地利用功能演进路径分析
        4.4.1 农业主导型
        4.4.2 工业主导型
        4.4.3 商旅服务型
        4.4.4 均衡发展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时空表达
    5.1 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时序变化特征
        5.1.1 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5.1.2 农业生产与生活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5.1.3 农业生产与生态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5.1.4 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5.1.5 非农生产与生态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5.1.6 生活与生态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5.2 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分异特征
        5.2.1 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5.2.2 农业生产与生活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5.2.3 农业生产与生态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5.2.4 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5.2.5 非农生产与生态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5.2.6 生活与生态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5.3 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的空间效应
        5.3.1 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的空间效应分析理论框架
        5.3.2 土地利用功能协同/权衡关系的空间效应实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时空变化驱动机理
    6.1 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化的序参量
    6.2 土地利用功能时空分异的驱动机理
        6.2.1 主要影响因子
        6.2.2 影响因子的交互作用
        6.2.3 重要影响因子的时空变异规律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江苏省典型地域“三生”空间优化路径与调控对策
    7.1 “三生”空间限制分区
        7.1.1 典型地域土地利用功能
        7.1.2 “三生”空间生态位适宜性
        7.1.3 “三生”空间限制分区结果
    7.2 “三生”空间优化路径
        7.2.1 农业主导型区域“三生”空间优化路径
        7.2.2 工业主导型区域“三生”空间优化路径
        7.2.3 商旅服务型型区域“三生”空间优化路径
        7.2.4 均衡发展型区域“三生”空间优化路径
    7.3 “三生”空间调控对策
        7.3.1 以空间主导功能为指引,适当协同次要功能,完善土地利用管制手段
        7.3.2 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从法律层面立法保障
        7.3.3 推动产业集群在国土空间开发的引领作用
        7.3.4 强化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点
        8.2.1 研究尺度的复合性和多元性
        8.2.2 研究视角的探索性
    8.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扬中市居民生活现状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10)江苏省休闲农业发展水平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经济发展的重点
        1.1.2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1.1.3 满足游客对休闲农业的高品质消费需求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1 休闲农业研究进展
        2.1.2 休闲农业评价研究进展
        2.1.3 江苏省休闲农业的相关研究进展
    2.2 研究评述
    2.3 研究理论基础
        2.3.1 农业多功能理论
        2.3.2 产业融合理论
        2.3.3 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江苏省休闲农业发展的过程及区域演化特征
    3.1 江苏省休闲农业发展过程
    3.2 江苏省休闲农业区域发展演化
        3.2.1 江苏省整体休闲农业发展的空间演变特征
        3.2.2 苏南、苏中、苏北休闲农业发展的空间演变特征
第4章 休闲农业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4.1 休闲农业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 休闲农业发展水平测度的指标选择
        4.2.1 指标选取依据
        4.2.2 指标说明
    4.3 测度方法
        4.3.1 基于熵权层次分析评价模型的休闲农业测度指标权重确定
        4.3.2 基于TOPSIS法的休闲农业发展水平测度
第5章 江苏省县域休闲农业发展水平测度实证分析
    5.1 研究范围和数据来源
        5.1.1 研究范围
        5.1.2 数据来源
    5.2 江苏省县域休闲农业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5.2.1 休闲农业产业基础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5.2.2 休闲农业运营管理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5.2.3 休闲农业功能效益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5.2.4 休闲农业综合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5.3 江苏省县域休闲农业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分析
        5.3.1 休闲农业产业基础发展水平空间格局
        5.3.2 休闲农业运营管理发展水平空间格局
        5.3.3 休闲农业功能效益发展水平空间格局
        5.3.4 休闲农业综合发展水平空间格局
第6章 江苏省休闲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策略
    6.1 江苏省休闲农业发展水平提升
        6.1.1 提升休闲农业产业基础的策略
        6.1.2 提升休闲农业运营管理的策略
        6.1.3 提升休闲农业功能效益的策略
    6.2 江苏省休闲农业发展的空间优化
        6.2.1 从省域层面,实施多中心的区域发展战略
        6.2.2 从地区层面,构建区域休闲农业文化带
        6.2.3 从类型层面,实行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
        6.2.4 加强地区休闲农业资源整合与协作,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四、沿江开发与靖江市环境保护策略问题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大保护下健康长江指数研究——以泰州市为例[J]. 赵鑫涯,钱忠,陈玉琴,毛佳茗,张浩,毕军,马宗伟. 环境科学学报, 2021(04)
  • [2]泰州市政府生态治理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 孙捷. 湘潭大学, 2020(02)
  • [3]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D]. 孟令冉.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4]靖江市斜桥镇回流人才就业创业问题研究[D]. 谢兴宇. 扬州大学, 2020(05)
  • [5]长江大保护背景下健康长江评价研究 ——以泰州为例[D]. 赵鑫涯. 南京大学, 2020(02)
  • [6]江苏省靖江市物资储备管理体系研究[D]. 马烨.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7]长江大保护下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 朱俊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8]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格局、过程及形成机制研究[D]. 胡述聚.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经济发达区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化机理及转型路径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李欣.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10]江苏省休闲农业发展水平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D]. 刘琪.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靖江市沿江开发与环境保护战略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