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必须保证身体健康

婚姻——必须保证身体健康

一、婚配——身体健康须保证(论文文献综述)

李钰涛[1](2021)在《城邦至善视角下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党争思想研究》文中提出

朱宝莉[2](2019)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 ——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村寨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民族地区是我国贫困问题的“重灾区”,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近几十年来,一些民族地区利用自身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纷纷开启了以旅游开发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增收减贫之路,旅游扶贫已然成为我国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战略选择。上世纪90年代中期,贵州省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一条以“民族村寨”为基本单元的乡村旅游扶贫发展之路,从区域层面来看,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扶贫成效。现阶段,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村寨贫困人口受益成为了当前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落脚点。长期以来,政府主导是我国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工作的典型特征,也是旅游扶贫工作取得巨大成绩的重要保障。然而,随着扶贫目标进一步向重点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聚焦,此种单纯依靠政府的旅游扶贫模式在实践中日渐暴露出了不足。政府主导下的旅游扶贫虽然可在短期内能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扶贫成效,暂时改善民族村寨和居民的贫困面貌,但并不足以从根本上为消除贫困提供持久性的保障和支持。就旅游扶贫开发而言,其在本质上系一种兼具了产业性和社会性特征的扶贫方式,贫困居民脱贫是旅游扶贫开发的合法性基础,经济运作的成功则构成了旅游扶贫成功的先决条件。在旅游扶贫开发过程中,不同利益相关者价值诉求和行动逻辑上的冲突,既可能对旅游扶贫的可持续性带来不利影响,也可能使旅游扶贫偏离本来的扶贫目标。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最重要的是要在确保贫困人口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达成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平等协商、有效合作的实现。因此,亟需构建一套能切实保障村寨贫困人口获益的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文章在总体上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进行展开。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梳理和分析,形成对影响民族地区旅游扶贫问题的初步认识;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和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案例地旅游扶贫开发中贫困人口受益状况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进一步明晰其中存在的问题;再次,综合运用反贫困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治理理论等,对影响民族村寨居民旅游扶贫效应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为确保贫困居民旅游脱贫目标的实现,主张建立民族村寨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并结合案例地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应对措施。通过系统考察和论证,文章得出以下结论:其一,当前民族村寨贫困人口普遍受益不足的现状,进一步印证了完全由政府主导的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已经不能充分满足精准扶贫的现实需求,亟需实现扶贫体制机制上的转变;其二,民族村寨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不足是阻碍地区旅游扶贫目标实现的最大障碍,旅游扶贫中必须注重贫困人口的主体性地位的发挥;其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开发的过程是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斥着“权力—利益”纷争的博弈过程。找到参与各方利益上平衡点,协调多元主体间的关系是保证旅游扶贫目标实现的关键。其四,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构建一个以贫困人口为核心,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至关重要。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整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本课题的研究视角给予了必要说明;其次对国内外旅游扶贫的研究现状和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相关研究状况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阐述;最后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并指出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为本课题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的概述。本研究主要涉及的理论有反贫困理论、内源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反贫困理论为旅游扶贫奠定了理论基础,明确了贫困的内涵和外延、反贫困历经的各主要发展阶段及关注内容;内源发展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贫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支撑。基于以上两章的梳理和分析,本章中初步提出了研究假设:一是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开发中主体性地位必须得以确立;二是多元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协同和合作机制建立是保障贫困人口受益的关键。第三章是对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发展概况的介绍和回顾。具体内容包括近些年来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中出台的相关经济和文化政策;贵州旅游开发的过程,以及贵州独特的“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发展历程、路径和已经取得的重要成绩。第四章是对案例地旅游扶贫中贫困人口的受益状况的调查和分析。首先,分别介绍了两个案例地---黔东南州的岜沙苗寨和肇兴侗寨各自的社区概况、旅游资源分布状况和社区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其次,从贫困人口的经济受益和非经济受益两个方面对村寨贫困人口的实际旅游受益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最后,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从影响案例地居民旅游扶贫效应感知的具体因素入手,探索了居民旅游扶贫效应感知、居民对旅游扶贫政府管理评级和旅游扶贫态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居民对旅游扶贫经济和社会正效应、居民对政府管理评价均显着影响居民对旅游扶贫的支持度和满意度,其中居民对政府管理政策评价影响程度最高;尽管两地旅游发展历程和特点存在差异,但从社区获益来看,两地旅游收益大部分均被外来经营者和少数社区精英所获取,而当地贫困人口实际承担了更多的旅游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体现出极大的不公平。第五章是对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各参与主体的行动逻辑和策略分析。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将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划分为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社区和贫困人口等五大类,并以具体案例地为例分析了各自主体参与旅游扶贫的行动逻辑和发展策略(因当前力量较弱,对民族村寨社区旅游影响不大,没有单独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在旅游扶贫过程中,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的不连续、权利分配的不平衡和组织力量的不均衡等是造成旅游扶贫效应低下的滥觞。第六章为民族村寨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及路径选择。基于合作型反贫困的基本要义和现实的推逼,亟待构建一套能切实凸显村寨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地位的多元合作的旅游扶贫机制。首先对五大主体在旅游扶贫中的角色和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具体路径和策略:贯彻“有限政府”理念;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挖掘本地资源优势,积极对接外部市场;推进社区精英为引领的民族村寨组织化建设;从产权改革角度保障贫困人口的利益所得等。

严进进[3](2019)在《乡村振兴视域下贵州民族传统村寨发展问题研究 ——以侗寨彦洞为对象》文中研究说明发展(development),一般指事物发生变化的过程,如经济的变迁、国家的发展、工业的开发与利用等,即指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实践历程。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我们国家正面临全面建设的新时期,作为相对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民族地区来讲,发展问题与精准脱贫、乡村振兴、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相行并进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始终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也是政府工作的重点议题之一。而作为民族地区发展基础单元的民族村寨,由于历史、地理、民族文化、资源禀赋等原因,在发展的历程上可谓千差万别、参差不齐,如何在精准脱贫取得攻坚、决胜成果而又开启可持续精准扶贫,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际有必要就其中的传统村落的发展问题进行个案分析,以从中寻析经验,发挥问题服务发展实践。正是基于上述思考,本文以乡村振兴视域下贵州民族传统村寨发展问题研究为题,开展了较为系统的调查与研究工作。文章以位于清水江边,一个典型的北侗民族传统村寨彦洞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访谈、参与观察以及抽样调查等研究方法获得了大量的实证资料,并从民族经济学的角度对侗寨彦洞的文化、经济、生态、社会治理等多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彦洞村自解放初期以来其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逐步得到改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的提高,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打工热潮的开启,地方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在精准扶贫过后,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从另一个方面而言,从现在精准脱贫和已经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来讲,当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种问题既有短期性的,也有长期性的。如地方生计方式单一,产业基础薄弱、交通信息闭塞、人口问题突出、文化的传承出现断裂及精准可持续的能力脆弱等问题,笔者认为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当地资源的匮乏、环境的制约、当地人的观念意识以及地方政府决策与工作中的缺位与偏差等原因起着制约性的作用。民族地区既是传统村落分布集中的区域,又是民族传统文化比较典型的社区,它们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对整个美丽乡村目标的实现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不可忽视的,基于彦洞的实地分析,笔者认为,下一步决胜精准脱贫、精准可持续脱贫以及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中,应该注重地方发展的特殊性以及发展目标的可持续性。

司文晶[4](2019)在《工厂依附型市民化研究 ——以近代天津女工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市民化始终是中国追求现代化的内含议题。近几年,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要求深入历史,找寻历史制度经验,推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学人对当前城镇化问题的研究同样揭示出以史为鉴的重要性。然而,已有的中国近代市民化研究或缺乏系统性,或缺少制度层面的反思,亟待重新梳理与阐述。对当代农民工市民化和就地就近城市化问题的分析同样需要深入历史脉络,从中国近代城市化发展中汲取制度经验。在此基础上,本文以近代天津女工群体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出发,运用民国档案、着作、报刊杂志、地方志、旅游手册、调查汇编等材料,探究行动者与市民化相关制度之间的互构型塑过程。由于近代市民化的核心动力源于工业化,因此移民工人市民化是核心提议。本文尝试回答以下问题:中国近代城市化过程中,劳工,尤其是女工是如何与市民化相关制度实现互构的?具体言之,制度环境如何影响和制约近代女工的市民化发展,女工又如何发挥主体能动性,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再生产出相应的市民化制度?论文首先尝试勾勒天津的历史地理和政治经济条件,回应天津何以在近代中国发展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商埠和对外开放港口城市,城市定位或城市性质又如何决定城市后续发展轨迹。发达的水系、沿海港口的优越地理位置,临近北京的政治地缘环境,以及洋务运动等一系列改革运动奠定了天津工业资本主义中的官商合作模式。天津和上海两地在近代市民化上的时间差异同样有着深刻的历史地理原因。其次,论文阐述近代女工进入工厂前后所需要的职业、社会网络和知识技能支持。对于初入城市并进入现代化大生产中的移民工人而言,要想适应工厂的工作和生活,满足国家和工厂对个体的现代化角色要求,就需要工厂提供相应的薪资和福利保障,工人围绕工厂空间构筑新的社会网络关系,获得技能和知识培训。再次,城市和工厂生活影响女工的角色和观念变化。近代国家和社会不断赋予女性新的角色和身份,要求她们按照既定标准自我规训成为合格的“都市女”、“新女性”、“新国民”。女工的观念变迁最鲜明地体现在时间观与权利观上。工厂作为集体化生产方式,与国家权力一同参与到对工人的工作时间和工余时间的建构之中,但规制受到外部环境与工人群体本身的牵制与解构,使观念革新发生历史反复。工人的权利诉求通过日常的越轨与罢工展现,但随着时间变化,宏观环境和制度条件发生相应变化,越轨行为的意义诠释和罢工的动力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结论部分首先对市民化历史进程中的诸多议题进行制度分析与总结,进而提出“工厂依附型市民化”理想型,用以指称依托工厂而形成的移民工人市民化过程。工厂为工人提供薪酬和福利,成为培育现代公民的场所,与政府协同推动近代市民化。“工厂依附型市民化”是建国后单位制实践的另一历史源头,对推动当前以人为本市民化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刘子豪[5](2018)在《昆明屈臣氏销售人员工作倦怠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带来工业、制造业、服务业发展巨大的变革,多元化方向发展使各行各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市场终端的争夺焦点越来越突出,市场运作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组织变革速率加大,职业不稳定加剧,这势必使企业员工承受了比以往更大的压力,在工作能力如效率提高、工作量增加、适应快节奏的工作状态以及人员综合性管理和技术专业等方面素质更需具有较高要求,市场高期望值,源源不断工作压力;同时有待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相应的资源配置不均衡也普遍存在,“重管理、轻人才”的现象导致职业人士在工作上有不同程度的倦怠现象、满意度降低和态度冷漠、明显的年轻化趋势的人员流失现象严重,给企业经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隐患及不安因素。解决该工作倦怠问题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以及管理心理学等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美国着名的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1974)和Maslach(1976)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工作倦怠(JOB BURNOUT)在服务性领域上的研究有极高的参考价值。然而近年多出现的销售群体的工作倦怠涉及不多。销售是创造、沟通与传送价值给顾客,及经营顾客关系以便让组织与其利益关系人受益的一种组织功能与程序;销售所提供的服务满足客户特定的需求须保证公司成功盈利和成长,是影响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和致胜关键,在企业内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不可小视销售人员面临着的工作压力、工作倦怠的问题。密切关注销售群体的成长、对销售人员的激励、满足其需要、提高积极性不仅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并也是维系家庭稳定生活必须研究的课题。本论文以屈臣氏个人用品公司昆明分公司的销售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从关注、致力于改善销售人员的生存环境出发,探讨销售人员工作倦怠的相关问题,从销售人员的工作压力源、工作价值观、个体和工作环境的匹配、工作团队的氛围、职业晋升空间、同事支持以及领导支持等角度进行分析,为工作倦怠问题的发现、诊断和干预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为企业解决员工工作倦怠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参考。本文以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以及员工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从工作倦怠产生的组织相关因素、职业相关因素、个人特质相关因素、社会相关因素这四大因素出发,分析销售人员工作倦怠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销售人员这个特殊且非常重要的角色群体具有的如人际关系、组织内部环境、个人发展机会、对个体需求和工作压力程度都是研究的方面。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多管齐下,找到有效降低企业销售人员工作倦怠的应对策略,做到人-职匹配,并为屈臣氏公司乃至整个销售行业的蓬勃发展做出贡献。

朱菁[6](2016)在《党的群众路线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与超越》文中指出在对儒家民本思想和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内涵阐释的基础上,重点从重民、利民从民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党的群众路线对儒家民本思想继承与超越。首先,儒家重民思想衍生以人为本的理念:第一,重民事。一方面在地位上重视农业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在心理上君王需体恤民众;第二,重民生,保障民众的生存权和物质利益;第三,重民心。把群众摆在核心的位置,听取民众的诉求。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对儒家重民思想重人远神思想的继承,吸收了儒家民本思想中重民心、重视亲民在维护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激发人民的创造性、重视人民的拥护等思想,科学辩证的提出了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等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其次,儒家利民思想衍生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第一,改善群众的基本生活。要求统治者让利于民,轻徭薄赋,不夺农时,减轻人民的负担;第二,保障群众受教育的政治权利。通过接受教育、考试、选拔的方式使民众能够有畅通的上升渠道,为国家献计献策;第三,为人民服务。思想家们意识到依靠暴政不能保证王朝的稳定以维持封建统治。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继承了利民思想中要想统治安定,统治者须遵从民意,官员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提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注民生的价值导向和对廉政的要求。最后,儒家从民思想衍生出顺从民意、拒绝贪腐的要求:第一,“听民声,纳民智。”统治者需要设立可以自由表达意见的场所,畅通渠道,防止官员堵塞言路。第二,“听民需,解民难”。役使老百姓应该避免农忙高峰,选择让人民认可的劳动工作去让人民劳动,解决农民的困难首先要使农民的生活温饱得以满足,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党的群众路线对儒家从民思想的继承了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不断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把为群众服务作为践行群众路线最核心的任务。总之,党的群众路线在价值观、世界观、历史观和理论来源上均对民本思想有所超越,从君本位到民本位、从唯心史观到唯物史观、从封建制到民主制、从阶级局限到科学辩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把握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实事求是,是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产物。

柯熙泰[7](2015)在《安多藏区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研究 ——以青海同仁郭麻日村为例》文中提出安多藏区作为“藏地三区”之一,身处双重边缘之地,是传统意义上的“汉藏边界”,独具区域特征。它是若干具有差异性的文化共同体所共享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平台。该区的乡土民居作为该区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受到快速城镇化的惯性作用,多数传统聚落极富特色的乡土景象仍遭遇着冲击,面临衰落。由此,分析整理安多藏区传统聚落之特点,挖掘乡土民居建筑特色之成因,对于指导乡村建设、启发当地居住建筑营造、保护地域文化意义深远。本文选取位于安多地区的郭麻日村作为研究对象。该村位于青海东部的隆务河流域中段,其聚落格局完整,传统民居数量可观,是开展研究安多地区乡土聚落与民居建筑的重要地点。本文运用与借鉴了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史学、人类学等相关理论与前人成果,对其展开深入研究。文章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章解释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与范围,确定了研究的目的和方法;第二章从热贡地方的视野着手,从自然、人文环境两方面介绍了郭麻日聚落所处的广义基质环境,分析归纳了屯堡文化的成因;第三章的研究对象为郭麻日聚落自身,回答了择址建设、空间演化的影响因素及过程,随后从空间构成、道路系统、聚落结构描述了现今的聚落格局;第四章聚焦在传统民居宅院与单体建筑上,通过实例介绍了本地民居的平面形制、功能布局,分析了从宅院到街坊形态的组织逻辑,得到了聚落生长次序;还描述了外部造型、结构与构造、施工技术与建筑装饰艺术等层面的细节;在章节末,拟归纳传统民居原型特征;第五章探讨郭麻日“到哪里去”的问题,揭露了聚落现存矛盾,提出了保护发展原则与策略。最后一章对前述结论进行总结,指出文中不足,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卢云[8](2015)在《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地域适应性研究 ——以台江县反排村为例》文中提出黔东南是苗族的聚居区,苗族村寨依山而建,临溪而居,山中有林,林中有寨,构成了与天地对话、与自然和谐的景观。当地森林资源丰富,木材成为了主要的建筑材料,“干栏式”木构建筑也随处可见。该地区的苗族吊脚楼就源于干栏式建筑。黔东南苗族民居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和审美价值。本文以黔东南州典型的苗族村寨——台江县的反排村作为案例进行研究,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大方面来进行地域适应性的研究分析,旨在寻找苗族传统建筑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关系,探索发现苗寨传统民居的地域适应性保护更新策略。本文共分为8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课题研究对象、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的相关情况,旨在为后续各章的论述建立完整清晰的背景,确保研究按正确方向进行;第二章对黔东南州的人文地理做详细的介绍,说明选取反排村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为反排村的苗族民居的分析做准备;第三章对反排村的传统建筑空间进行分析,并对选取的典型民居进行测绘;第四章分别从气候条件、地貌特征、水源、植被分布几个方面来分析研究反排村苗族民居与自然地理环境的适应性关系;第五章从地域经济、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地方民俗、周边文化的影响等多个方面来分析反排村苗族民居与当地人文环境的地域适应性关系;第六章分析反排村目前存在的问题,旨在为解决发展更新问题做准备;第七章分析总结出反排村传统民居的地域适应性保护更新策略;结语则是对所做研究的总结。

冯雪林[9](2015)在《离婚的抚养费考虑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谢琳[10](2014)在《闽东畲村谢岭下的经济、社会与文化》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福建东部一个畲族村落——福安市社口镇谢岭下村为考察对象,以人类学的民族志为视角,通过长达一年左右的实地田野调查,结合访谈、参与观察、问卷以及文献的搜集解读等方法,从生计与饮食、人口与家庭、宗族、聚落宗教、家庭宗教、岁时节庆、婚姻、生育养育、丧葬习俗等方面,尽可能详实地对其经济、社会、文化及其近期变迁予以整体性的描述和分析,力图呈现出一个闽东畲族小社区的全貌。全文主体由十二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针对本文的选题缘起、畲族研究成果以及成文所用的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予以简要交代、综述和说明。第一章从地理位置概略、行政区划与沿革、生态与聚落三方面着手简要介绍了研究区域的背景及谢岭下村的村落概况,以期营造区域研究的方位感。第二章着重以水稻、茶叶、养殖及其他和饮食四节为框架,对谢岭下畲民的生计及饮食结构进行描述,勾勒出谢岭下村经济生活的“前世今生”,并简要探寻造成变迁的促因。第三章主要以通过家户调查及村委所获得的人口资料,对谢岭下村人口、家庭、分家及赡养等人口与家庭的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旨在尽力描绘出该畲族社区的人员构成形貌。第四章以宗族特征最为突出的上村蓝氏为中心,从族源与祖先认同、世派的传衍、宗族的象征、宗族组织与宗族关系四个方面探讨宗族组织在谢岭下村畲民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五章以聚落宗教为题,针对谢岭下畲民庞杂多样的聚落信仰体系从庙宇与神灵、仪式专家、村庙管理、仪式传统四方面进行描述,以期展现出谢岭下全境的聚落宗教概况。第六章区别于聚落宗教,着重关注家庭宗教信仰体系,以家宅为空间,对起屋、入宅、家内的神灵与祖先崇拜、家宅厌胜物四个方面予以描述,旨在基本呈现谢岭下家庭宗教的剪影。第七章即将谢岭下村民一年所须经历的岁时节庆,以季节为时间轴,详述春、夏、秋、冬的岁时节庆习俗及相关的祭祖、敬神祭仪。第八章是主要在对谢岭下婚姻基本情况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分别从婚前、婚礼及婚后三方面描绘出传统畲族嫁娶婚的主要婚俗,并简述不同婚姻形式的习俗。第九章试图从生育和养育两方面,描述出谢岭下畲民的生命习俗与仪礼,以深化对畲族重嗣观念的认识。第十章为丧葬习俗,主要分为初葬和二次葬两大部分,通过繁复的仪式呈现出谢岭下畲民以荣葬追思先祖的场景。最后一部分为结语,概括本文的叙述,总结习俗的微妙变迁,并阐明本研究的主要学术价值及局限。本文是对一个畲族村落进行的小社区民族志研究的初步成果。本文的研究试图表明,在畲族地区开展村落民族志研究,是整体畲族研究的立足之本,它不仅可对某一特定时空背景下畲族的族群、社会、文化和历史有更为具体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还可对变迁中的畲族文化进行抢救性的记录,为畲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建立更客观和扎实的资料基础。

二、婚配——身体健康须保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婚配——身体健康须保证(论文提纲范文)

(2)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 ——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村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学术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旅游扶贫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民族村寨旅游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田野点的选择
        1.3.1 主要研究方法
        1.3.2 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1.4 研究思路、限定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必要的限定和说明
        1.4.3 研究内容
    1.5 可能的创新和技术路线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反贫困主要理论
        2.1.1 经济增长的反贫困理论
        2.1.2 权威干预反贫困理论
        2.1.3 参与式反贫困理论
    2.2 内源性发展理论
        2.2.1 内源性发展理论的背景和内涵
        2.2.2 内源式发展和外源式发展的区别
        2.2.3 内源式发展理念的旅游利益相关者分类
        2.2.4 内源式发展与精准扶贫的契合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1 利益相关者影响
        2.3.2 利益相关者参与
        2.3.3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2.3.4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本章小结
第3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发展概况
    3.1 特色村寨建设与旅游扶贫
        3.1.1 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
        3.1.2 民族村寨文化保护和开发的相关政策
        3.1.3 特色村寨建设助推旅游扶贫开发
    3.2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开发过程
        3.2.1 贵州贫困现状和原因
        3.2.2 贵州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
        3.2.3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历程
    3.3 贵州旅游扶贫取得的成绩
        3.3.1 乡村旅游是贵州精准扶贫的主要方式
        3.3.2 贵州乡村旅游扶贫成绩显着
    本章小结
第4章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效应
    4.1 岜沙苗寨和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发展概况
        4.1.1 岜沙苗寨和肇兴侗寨社区概况
        4.1.2 岜沙苗寨和肇兴侗寨旅游资源概况
        4.1.3 岜沙苗寨和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历程
    4.2 两个村寨旅游扶贫对居民的实际受益状况
        4.2.1 两个村寨旅游扶贫对居民的经济受益
        4.2.2 两个村寨旅游扶贫对居民的非经济受益
    4.3 两个村寨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调查
        4.3.1 研究假设
        4.3.2 问卷设计与调查
        4.3.3 居民对旅游扶贫的效应感知
    4.4 两个村寨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感知的验证与分析
        4.4.1 居民对旅游扶贫的感知差异分析
        4.4.2 村寨居民旅游扶贫感知对旅游态度的影响
    4.5 两个村寨贫困居民旅游参与存在主要问题
        4.5.1 贫困居民参与度有待提高
        4.5.2 村寨整体参与层次较低
        4.5.3 贫困居民旅游受益的持续性不强
        4.5.4 贫困居民旅游参与的可实现性不强
    本章小结
第5章 影响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应的原因
    5.1 影响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应的政府因素
        5.1.1 科层制工作机制自身影响了扶贫实效
        5.1.2 重经济发展轻扶贫目标
        5.1.3 地方政府的“自利性”
    5.2 影响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应的市场因素
        5.2.1 民族村寨旅游产业的益贫性体现不足
        5.2.2 旅游漏损弱化了扶贫效应
        5.2.3 旅游企业的逐利本质与扶贫的弱关联性
    5.3 影响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应的社区因素
        5.3.1 社区权利约束
        5.3.2 社区精英俘获
        5.3.3 农村基层组织功能的缺位
    5.4 影响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应的贫困人口因素
        5.4.1 参与旅游的动力不足
        5.4.2 参与旅游的资本不足
    本章小结
第6章 民族村寨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和路径选择
    6.1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背景和意义
        6.1.1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背景
        6.1.2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意义
    6.2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理念和内容
        6.2.1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理念
        6.2.2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内容
    6.3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基础和原则
        6.3.1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基础
        6.3.2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原则
    6.4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不同主体角色职能定位及相互合作
        6.4.1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不同主体的角色职能定位
        6.4.2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不同主体的合作机制
    6.5 民族村寨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的实施路径
        6.5.1 贯彻“有限政府”的旅游扶贫开发理念
        6.5.2 激发贫困人口旅游扶贫的内生动力
        6.5.3 依托本地资源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6.5.4 精英引领民族村寨的组织化建设
        6.5.5 从制度上保障贫困人口的利益所得
结论
附录1
附件2
参考文献

(3)乡村振兴视域下贵州民族传统村寨发展问题研究 ——以侗寨彦洞为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传统村寨振兴的模式
        四、研究述评
第一章 彦洞:“九寨”之“司治”
    第一节 村寨史略
    第二节 彦洞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彦洞的人文环境
第二章 侗寨彦洞发展概览
    第一节 升降起伏的人口变动
        一、人口数量
        二、人口结构
        三、人口质量
    第二节 特色鲜明的村容村貌
        一、生产生活场所
        二、公共场所及碑刻
        三、祭祀场所
        四、道路交通
    第三节 稳中有变的农耕经济
        一、稻杂并作:种植业
        二、个体经营:养殖业
        三、技艺传承:手工艺
        四、小本经营:商铺经济
        五、劳务输出:打工经济
    第四节 多姿多彩的文化图景
        一、生命“大事”之生命仪式
        二、生产“要事”之岁时节日
        三、人生“大事”之知识传授
    第五节 和谐民主的治理格局
        一、家族议事:家规族规
        二、民主治理:村规民约
    第六节 不断向好的民众生活
        一、生活环境显着改善
        二、家庭收入渐以较高
        三、生活质量不断向好
第三章 侗寨彦洞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第一节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计方式单一,产业基础薄弱
        二、交通、信息闭塞
        三、人口问题突出
        四、文化传承出现断裂
        五、产业兴旺难以找到突破口
        六、人民生活与全面小康、精准脱贫仍然存在一定的距离
    第二节 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资源的匮乏
        二、环境的制约
        三、当地人的观念意识
        四、政府的决策与工作中的缺位与偏差
第四章 新时代民族村寨发展的目标、机遇及其路径思考
    第一节 发展的目标与机遇
        一、发展的目标
        二、发展的机遇
    第二节 发展的路径思考
        一、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
        二、充分开发地方性知识的软实力价值
        三、激发、调动村民为主体的内生动力
        四、因地制宜、特色开发地方“物产”资源
        五、重视“连横”“合纵”的优势互补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工厂依附型市民化研究 ——以近代天津女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概念与文献综述
        一、概念丛:市民和市民化
        二、“结构-行动”视角下的市民化研究
        三、“国家-社会”视角下的市民化研究
    第三节 理论框架
        一、历史制度主义核心议题
        二、走向综合的历史制度主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文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近代天津工商业发展与都市扩张
    第一节 天津的地理、历史与政治环境
        一、天津的地理与历史环境
        二、近代天津的政治与经济变迁
    第二节 天津纺织业发展及其庇护网络
        一、艰难求生:近代天津纺织业发展
        二、政商学庇护:跨界网络关系建构
    第三节 纺织女工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一、历史谱系:女性的生命历程与技术分工
        二、滞后发展:纺织女工发展的地域差异
        三、城乡背离:华北地区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女工的薪酬与福利供给
    第一节 收入鸿沟:工人薪资及其性别差异
        一、薪资结构:工资、奖金与分红
        二、双重歧视:收入上的性别差异
    第二节 名实分离:福利制度沿革与实施
        一、制度沿革:国家和工厂的福利措施
        二、女工福利:哺乳室与托儿所
        三、“发现”童工:劳动年龄与童工保护
        四、城市扩张:就地城镇化与工人居住状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作中的社会网络与技能获得
    第一节 信任纽带:保人制与工头制
        一、进入工厂:保人制
        二、工厂管理:工头制
    第二节 纵横交错:工厂中的社会网络重建
        一、内部整合:工作的地域等级化
        二、社会嵌入:选择性庇护与组织忠诚
    第三节 劳动力再生产:技能与知识的传递
        一、技能获得:代工与师徒制
        二、知识获得:工人补习教育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都市生活与女工的社会角色转变
    第一节 都市女:男性目光中的女性与女工
        一、标签与污名:危险的都市生活
        二、区隔与认同:女性的身体整饰
    第二节 新女性:婚姻家庭中的女性
        一、从抚育到情感:婚姻家庭的现代转型
        二、从旧式到新式:中国近代婚俗之变
    第三节 新国民:治理术与女性身份再造
        一、政策漂移:权力博弈下的新运走向
        二、双重目标:《方舟》中的女性与家庭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时间与权利观念变迁
    第一节 时间观念:工作、家务与休闲
        一、工作时间:三八制改革的成与败
        二、时间配置:难以逃离的家务
        三、工余时间:娱乐生活的组织化
    第二节 权利观念:越轨与罢工中的主体性表达
        一、越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的喧嚣与抵抗
        二、罢工:外部动员与内在驱动的合流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市民化制度反思
    第二节 工厂依附型市民化
    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昆明屈臣氏销售人员工作倦怠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路径和研究思路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概述
        2.1.1 工作倦怠的概念
        2.1.2 销售人员的界定
    2.2 工作倦怠的测量方法
    2.3 工作倦怠的相关理论
第三章 屈臣氏(昆明)销售人员工作倦怠调查分析
    3.1 屈臣氏(昆明)公司概况
    3.2 屈臣氏(昆明)公司销售人员概况
        3.2.1 销售人员的年龄分析
        3.2.2 销售人员的工龄分析
        3.2.3 销售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分析
    3.3 公司销售人员工作倦怠抽样调查分析
        3.3.1 方法
        3.3.2 样本概况
        3.3.3 结果分析
第四章 屈臣氏(昆明)销售人员工作倦怠原因及影响分析
    4.1 屈臣氏(昆明)销售人员工作倦怠原因分析
        4.1.1 访谈方法、对象、目的及结果
        4.1.2 工作倦怠原因分析
    4.2 屈臣氏(昆明)公司销售人员工作倦怠的影响分析
        4.2.1 工作倦怠对昆明屈臣氏公司本企业的影响
        4.2.2 工作倦怠对昆明屈臣氏公司销售员工个人的影响
第五章 屈臣氏(昆明)销售人员工作倦怠应对措施分析
    5.1 员工个体干预策略
        5.1.1 积极应对工作压力
        5.1.2 优秀员工示范
        5.1.3 建立畅通的人际沟通网络
        5.1.4 适当运动和锻炼
        5.1.5 充分发挥自我能动性,主动寻找工作中的激励点
    5.2 企业干预策略
        5.2.1 合理安排销售工作任务
        5.2.2 建立合理的薪酬福利体系
        5.2.3 完善、畅通销售员工职业发展通道
        5.2.4 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
        5.2.5 了解分析员工,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研究局限性
    6.4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屈臣氏(昆明)公司销售人员工作倦怠调查问卷
附录B 销售员工工作倦怠访谈提纲
附录C 屈臣氏(昆明)公司抽查店铺信息详情

(6)党的群众路线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与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及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述评
        1.2.2 国内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与儒家民本思想的基本内涵
    2.1 党的群众路线内涵
        2.1.1 一切为了群众(根本出发点)
        2.1.2 一切依靠群众(基本工作方式)
        2.1.3 从群众中来(基本领导方法)
        2.1.4 到群众中去(基本工作方法)
    2.2 中国儒家民本思想的内涵
        2.2.1 儒家民本思想的组成
        2.2.2 商周时期的民本思想发端
        2.2.3 先秦时期的孔孟儒家的仁爱、仁政学说
        2.2.4 汉唐时期的“君舟民水”的民本思想
        2.2.5 明清时期的“天下为主,君为客”民本思想
第3章 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与儒家的重民思想
    3.1 重民思想的概念及内涵
    3.2 重民思想的产生土壤
        3.2.1 财富源自民众的劳动
        3.2.2 财政收入取自于民
        3.2.3 民众在绝大程度上决定着战争的兴衰成败
    3.3 重民思想的历史地位(核心)
        3.3.1 本源性:重民是立国之本
        3.3.2 主体性
    3.4 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对儒家重民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3.4.1 对重人远神思想的继承,以人为本的创新
        3.4.2 在世界观上的超越——由唯心史观到唯物史观
        3.4.3 在认识论上的超越
        3.4.4 在能动性上的超越
        3.4.5 在方法论上的超越
第4章 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与儒家的利民思想
    4.1 利民思想的概念及内涵
        4.1.1 改善群众的基本生活
        4.1.2 保障群众受教育的政治权利
        4.1.3 为民谋福祉
    4.2 利民思想的产生原因
        4.2.1 仁人志士的推行
        4.2.2 民心向背,决定兴亡
        4.2.3 利民是利君之本,富民是富国之源
    4.3 利民思想的历史地位(基础)
        4.3.1 利民思想是儒家民本思想的基础
        4.3.2 有利于民是儒家民本思想的出发点
    4.4 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对儒家利民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4.4.1 对利民思想的继承
        4.4.2 在价值观上的超越——由君本位到民本位
第5章 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与儒家的从民思想
    5.1 从民思想的概念及内涵
        5.1.1 听民声,纳民智
        5.1.2 听民需,解民难
    5.2 从民思想的产生原因
        5.2.1 国家发展的需要
        5.2.2 民众需求的提升
    5.3 从民思想的历史地位及作用(导向)
    5.4 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对儒家从民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5.4.1 对从民爱民思想的继承
        5.4.2 在历史观上的超越——由封建制到民主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安多藏区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研究 ——以青海同仁郭麻日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2.1. 课题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课题研究的地域范围
    1.3. 研究现状
        1.3.1. 相关学科的研究概述
        1.3.2. 建筑学领域内的研究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4.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5. 课题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6.1. 具体研究方法
        1.6.2. 论文框架
    1.7. 名词释义
        1.7.1. 安多藏区
        1.7.2. 热贡
        1.7.3. 同仁五屯
2. 郭麻日聚落的广义环境分析
    2.1. 地理空间与自然环境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自然资源
    2.2. 族群源流与人文环境
        2.2.1. 地方简史及人.成分
        2.2.2. 宗教信仰
        2.2.3. 热贡地区的艺术文化
        2.2.4. 热贡地区的风俗习惯
    2.3. 屯堡文化成因分析
    2.4. 小结
3. 郭麻日聚落的空间演化与现状格局
    3.1. 择址建设及其影响因素
        3.1.1. 自然环境因素
        3.1.2. 人文历史因素
    3.2. 空间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3.2.1. 军屯建制的废除
        3.2.2. 藏传佛教的兴盛
        3.2.3. 空间结构演化综述
    3.3. 郭麻日聚落的现状空间格局
        3.3.1. 空间构成
        3.3.2. 道路系统
    3.4. 小结
4. 郭麻日聚落的传统民居建筑
    4.1. 郭麻日聚落的传统建筑类型
        4.1.1. 宗教建筑
        4.1.2. 民居建筑
    4.2. 郭麻日传统民居功能布局及平面形制
        4.2.1. 功能单元
        4.2.2. 平面组合形制
        4.2.3. 从宅院单元到街坊形态
    4.3. 郭麻日传统民居外部造型
        4.3.1. 屋顶立面
    4.4. 传统民居结构及构造
        4.4.1. 传统建筑材料
        4.4.2. 结构体系及构造
    4.5. 施工技术
        4.5.1. 夯土版筑技术
        4.5.2. 房屋建造过程
    4.6. 建筑装饰艺术
    4.7. 郭麻日传统民居的原型提取
        4.7.1. 宅院组织的原型
        4.7.2. 功能布局的原型
    4.8. 小结
5. 郭麻日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发展
    5.1. 郭麻日传统聚落的价值体现
    5.2. 郭麻日传统聚落发展的现状问题
        5.2.1. 环境与生态
        5.2.2. 人文与风貌
        5.2.3. 人.与建设
    5.3. 郭麻日传统聚落保护与发展原则
        5.3.1.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
        5.3.2. 村落发展的基本原则
    5.4. 郭麻日聚落保护与发展策略
        5.4.1.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5.4.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5.4.3. 跟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土地管理机制
        5.4.4. 涵养生态,提高防灾意识
        5.4.5. 尊重原有聚落结构,适度有序开发旅游产业
        5.4.6. 传承传统民居的营造智慧
    5.5. 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地域适应性研究 ——以台江县反排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文化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相关概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1.3.1 课题研究对象及范围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黔东南州的人文地理环境与反排村概况
    2.1 黔东南州的地理环境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
    2.2 黔东南苗族地区的人文环境
        2.2.1 族群历史
        2.2.2 宗教信仰
        2.2.3 民风民俗
        2.2.4 民间文艺
    2.3 黔东南苗族村寨分布
    2.4 反排村概况
    2.5 选择研究反排村的原因
第三章 反排村传统建筑分析
    3.0 村落形态
    3.1 反排村的建筑空间构成
    3.2 反排村公共建筑空间研究
        3.2.1 寨门
        3.2.2 桥
        3.2.3 凉亭
        3.2.4 斗牛场
        3.2.5 配套公建
        3.2.6 传统聚落的核心空间
    3.3 反排村居住空间研究
        3.3.1 典型民居一
        3.3.2 典型民居二
        3.3.3 典型民居三
        3.3.4 典型民居四
        3.3.5 典型民居五
    3.4 储藏空间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反排村苗族民居与自然地理环境的适应性
    4.1 与气候条件的适应
        4.1.1 温度因素
        4.1.2 湿度因素
        4.1.3 日照因素
        4.1.4 降水量因素
    4.2 与地貌特征的适应
        4.2.1 聚落选址
        4.2.2 空间布局
        4.2.3 居住形态
        4.2.4 村落景观
    4.3 与水体流域的适应
        4.3.1 与河流水源的适应
        4.3.2 与古井的适应
    4.4 与植被分布的适应
        4.4.1 建筑材料
        4.4.2 建筑结构与构造
        4.4.3 建造过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反排村苗族民居与当地人文环境的地域性的适应解读
    5.1 地域经济因素的影响
    5.2 宗教信仰因素的影响
        5.2.1 自然崇拜的影响
        5.2.2 图腾崇拜的影响
        5.2.3 祖宗崇拜的影响
    5.3 民族风俗的影响
        5.3.1 民族习俗对村寨布局及建筑空间的影响
        5.3.2 生活习俗对建筑的影响
        5.3.3 节庆习俗对公共空间的影响
    5.4 周边文化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反排村当前存在的问题
    6.1 公共基础设施的缺乏
    6.2 当地传统木建筑本身存在的问题
    6.3 落后的生活条件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冲突
    6.4 聚落空心化的加剧
    6.5 历史记忆与文化的遗失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保护更新与发展的探讨
    7.1 反排村地域适应性保护更新原则
        7.1.1 有机与整体的生态保护
        7.1.2 政府与市场调节的多元复合
        7.1.3 村民自治的社区参与
        7.1.4 专家引导的长效监督
    7.2 反排村地域适应性保护更新策略
        7.2.1 有机、整体性保护规划
        7.2.2 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备与更新
        7.2.3 传统建筑的维护修缮与更新
        7.2.4 提高建筑与现代生活的适应程度
        7.2.5 减缓聚落空心化进程
        7.2.6 文化空间的保护与还原
    7.3 反排村民居地域适应性发展技术走向的初探
        7.3.1 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
        7.3.2 新材料的运用
        7.3.3 村寨发展模式
    7.4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9)离婚的抚养费考虑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介绍篇
    1.1 问题的来由
    1.2 原因及重要性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的问题
    1.5 研究假设
    1.6 预计所得结果
    1.7 专用词条定义
第二章 回顾相关理论与研究报告
    2.1 回顾相关理论与法律
        2.1.1 儿童权利公约
        2.1.2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宪法中对儿童权益的保护
        2.1.3 党和政府对儿童的政策
        2.1.4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政府第七次五年社会经济发展计划
        2.1.5 家事法
        2.1.6 儿童权益保护法
    2.2 相关原则
        2.2.1 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原则
        2.2.2 家事法规定原则
        2.2.3 儿童权益保护法
        2.2.4 法院判决组织实施法规定的原则
    2.3 相关研究报告
第三章 进行研究的方法与工具
    3.1 研究方式
    3.2 研究范围
    3.3 公民及抽样群体
    3.4 信息收集方法及工具
    3.5 信息分析方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及讨论研究结果
    4.1 研究结果
    4.2 讨论研究结果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5.1 总结
    5.2 建议
注释
参考文献

(10)闽东畲村谢岭下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学术史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第一章 区域背景与谢岭下概况
    第一节 地理位置概略
    第二节 行政区划与沿革
    第三节 生态与聚落
第二章 生计与饮食
    第一节 水稻
    第二节 茶叶
    第三节 养殖及其他
    第四节 饮食
第三章 人口与家庭
    第一节 人口基本状况
    第二节 家庭结构类型
    第三节 分家
    第四节 赡养
第四章 宗族
    第一节 族源与祖先认同
    第二节 世派的传衍
    第三节 宗族的象征
    第五节 宗族组织与宗族关系
第五章 聚落宗教
    第一节 庙宇与神灵
    第二节 仪式专家
    第三节 村庙管理
    第四节 仪式传统
第六章 家庭宗教
    第一节 起屋
    第二节 入宅
    第三节 家内的神灵与祖先崇拜
    第四节 家宅厌胜物
第七章 岁时节庆
    第一节 春季岁时节庆
    第二节 夏季岁时节庆
    第三节 秋季岁时节庆
    第四节 冬季岁时节庆
第八章 婚姻
    第一节 婚姻基本情况
    第二节 婚嫁习俗
    第三节 不同婚姻形式与习俗
第九章 生育养育
    第一节 生育习俗
    第二节 养育仪礼
第十章 丧葬习俗
    第一节 初葬仪式
    第二节 二次葬仪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婚配——身体健康须保证(论文参考文献)

  • [1]城邦至善视角下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党争思想研究[D]. 李钰涛. 华侨大学, 2021
  • [2]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 ——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村寨为例[D]. 朱宝莉.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3]乡村振兴视域下贵州民族传统村寨发展问题研究 ——以侗寨彦洞为对象[D]. 严进进. 贵州大学, 2019(12)
  • [4]工厂依附型市民化研究 ——以近代天津女工为中心[D]. 司文晶. 南开大学, 2019(08)
  • [5]昆明屈臣氏销售人员工作倦怠及应对策略研究[D]. 刘子豪.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6]党的群众路线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与超越[D]. 朱菁.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8)
  • [7]安多藏区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研究 ——以青海同仁郭麻日村为例[D]. 柯熙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2)
  • [8]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地域适应性研究 ——以台江县反排村为例[D]. 卢云. 贵州大学, 2015(03)
  • [9]离婚的抚养费考虑个案研究[D]. 冯雪林. 延边大学, 2015(01)
  • [10]闽东畲村谢岭下的经济、社会与文化[D]. 谢琳. 厦门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婚姻——必须保证身体健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