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县近年来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庐山县近年来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一、鲁山县近年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徐斌艳[1](2021)在《2011—2021年内黄县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控对策》文中研究指明以2021年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为重点,全面总结2011—2021年河南省内黄县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特点及未来趋势,并提出相应防控策略,以便对"十四五"当地小麦生产发展目标的确立和重点任务的谋划提供科学依据。从历年观察情况来看:小麦白粉病、蚜虫是内黄县小麦主要的常发病虫害,由于群众重视程度相对较高,只要早发现早防治,一般年份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小;小麦茎基腐病已经成为新发重要病害之一,将是未来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小麦赤霉病具有"可防不可治"的特点,极易错失防治关键时期,是群众防治意识较为薄弱的一种病害;小麦全蚀病、吸浆虫在当地呈逐年减轻趋势;在小麦病虫害的防治上,应该抓住在播种期及返青拔节期根茎基部病虫害,抽穗扬花期狠抓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多种病虫害,实现一喷多防。

高波[2](2020)在《稻麦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集成与示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试验示范,通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等多种途径控制稻、麦病虫害,集成稻、麦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实现病虫综合治理、保护生态环境。

吴亚贞[3](2019)在《小麦白粉病和纹枯病的防治技术》文中认为小麦病虫害防治是小麦生产管理重要内容。小麦白粉病和纹枯病是常见的小麦病虫害,对小麦生产影响较大。该文对小麦白粉病和纹枯病的特点、发病条件和防治手段进行介绍,为小麦种植提供理论参考

周海峰[4](2019)在《小麦茎基腐病菌假禾谷镰孢的遗传多样性及水杨酸羟化酶基因功能分析》文中指出由镰孢菌引起的茎基腐病(Fusarium crown rot,FCR)目前已成为世界性的小麦土传病害,在澳大利亚、美国、地中海国家、南美、非洲及中国普遍发生,部分地区为害严重。该病可造成严重的粮食减产以及产生危害人畜健康的毒素,是世界小麦安全生产上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茎基腐病是我国近年来新近报道的一种重要病害,由于品种感病、秸秆还田造成菌源积累等因素,该病有不断加重的趋势。本研究针对小麦茎基腐病在我国研究起步较晚,发生分布及病原种类不清等问题,通过系统调查,明确了小麦主产区黄淮麦区(Huanghuai wheat growing region,HHWGR)茎基腐病的发生分布、病原组成及优势病原的群体结构,发现该地区优势病原菌假禾谷镰孢(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种下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对我们分离得到的该种强致病性菌株WZ-8A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此外,通过对基因组信息比对分析和侵染小麦时的转录组分析,本研究还鉴定了假禾谷镰孢9个水杨酸羟化酶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这些研究结果为病害监测与防控、病原菌致病的分子机制以及未来的抗病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黄淮麦区中小麦种植面积较大的河南、山东和河北省茎基腐病为害较重,病原分离频率最高的均为假禾谷镰孢(F.pseudograminearum),其次为禾谷镰孢(F.graminearum)。此外,陕西省的茎基腐病也主要由假禾谷镰孢引起,而黄淮麦区西北部的山西省以及东南部的江苏北部和安徽省北部的FCR主要由禾谷镰孢引起的。在整个黄淮麦区,假禾谷镰孢分离频率最高(50%左右),其次为禾谷镰孢,两者的总分离频率在80%以上。对分离到的9种镰孢菌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假禾谷镰孢和禾谷镰孢是引起黄淮麦区小麦茎基腐病的主要病原,其中优势病原为假禾谷镰孢。在田间人工接种的情况下,相比于禾谷镰孢,假禾谷镰孢对小麦造成的减产明显更为严重(P<0.05),平均产量损失可达20.2~26.6%。在黄淮麦区,假禾谷镰孢群体内存在着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194株Fpg分离物的EF-1α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这些分离物可形成分别与澳大利亚和中国Fpg标准株亲缘关系较近的两个明显不同的分支,这说明黄淮麦区Fpg群体内发生了EF-1α基因的变异,但这些变异没有地理规律性。URP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假禾谷镰孢不同地理群体间存在着一定的基因流动(Nm=2.2252),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在总的多样性水平中占主要比例。黄淮麦区假禾谷镰孢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理相关性。在黄淮麦区8个亚群体中,河北群体与三个河南群体的关系较近,而山东群体则与陕西和山西群体关系较近。这表明该病原的遗传变异可能与其自身特性(有性生殖困难)、生境条件(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耕作制度不同)和人为因素(植物种子交流和机械跨区域作业等)有关。本研究获得了黄淮麦区假禾谷镰孢WZ-8A的高分辨率基因组信息,基因组长度为37.5Mb,测序深度为140×,其中包含10个Contigs、6个scaffold和4个gaps,contig N50为7.8Mb,scaffold N50为9.0Mb,说明本次测序质量较高。通过基因组注释,共得到功能基因12234个,占总基因数的99.12%,其中包含可能参与Fpg致病过程的1790个细胞壁降解酶(CAZyme)、36个次级代谢基因簇和1266个分泌蛋白。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显示,WZ-8A的基因组与澳大利亚菌株CS3270呈高度共线性关系,在各染色体末端和近着丝粒附近出现较多的基因变异。通过基因组信息比对和侵染小麦过程中的转录组分析,鉴定了假禾谷镰孢9个水杨酸羟化酶基因。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在这些基因中,Shy1、Shy2、Shy4、Shy5和Shy8显着上调表达,其中Shy4可能在Fpg侵染小麦时被诱导表达,另外,Shy9可能下调表达,其余Shys基因则未检测到表达量。利用split-PCR法对这9个基因分别进行单敲除,成功获得了9个水杨酸羟化酶基因(包括2个Nah G型、6个Nah W型和一个其他类型的基因)的敲除转化子,并通过基因克隆与遗传转化的方式获得各基因的回补转化子。对这些转化子进行基本表型检测显示,Nah G型Shys基因的转化子对假禾谷镰孢的菌丝生长、产孢和致病性均无明显影响,但Shy1可以影响对水杨酸的降解过程;Nah W型的shy4、shy8和shy9敲除转化子在PDA上生长时出现了明显的色素合成和沉积方式的改变,说明这3个基因可能参与了假禾谷镰孢的色素合成过程。致病性试验显示,这3个基因敲除转化子的致病性降低,说明还参与了假禾谷镰孢的致病过程。

李晓清[5](2018)在《唐河县小麦土传病害发生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文中研究说明总结了唐河县近年来小麦土传病害的种类和发生现状,分析了土传病害重发的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农业生产防治土传病害提供科学依据。

李力[6](2017)在《徽县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成效与主要做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介绍了徽县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特点及防治小麦条锈病的主要做法,根据小麦条锈病防治成效提出了一些建议。

张利香[7](2014)在《关于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是北方地区主要的经济类作物,也是主要的粮食类作物,其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为了保证小麦的高质高产、提高经济收入,必须在了解小麦习性的基础上认真学习掌握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并且有效的预防和治理病虫害。本文介绍了科学的小麦种植管理技术,并针对小麦病虫害防治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胡廷杰,孙百栋,张乐坦[8](2014)在《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文中提出介绍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田间消长动态,分析发生原因,提出综合防治技术,以为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刘丹红,高波[9](2013)在《灌南县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文中指出介绍灌南县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分析其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综防配套措施,以为当地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王冬元[10](2013)在《凤台县水稻病害化学防控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凤台县水稻田的病害系统调查,作物全生育期主要病害为水稻纹枯病、稻曲病、黑条矮缩病和稻瘟病。其中,水稻纹枯病年发生面积在3.4万hm2次以上,7月上旬始见稻株发病,中后期病情扩展迅速。以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为主要防治对象,进行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2%苯甲醚·井冈A可湿性粉剂于水稻孕穗期和破口期各施药1次,对水稻安全。黄熟期纹枯病最终病情显示,12%苯甲醚·井冈A可湿性粉剂在40g/667m2剂量下防效最好,病株率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为54.3%和69.3%,略高于2种对照药剂。该剂量对稻曲病病穗率的防效达78.5%,高于井冈霉素处理区;病指防效为65%,高于井冈霉素处理区,但低于爱苗处理区。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药剂处理间无显着性差异。10%乙虫腈悬浮剂药剂拌种对直播稻苗高有促进作用。药后7d,乙虫腈20ml/kg+40ml/667m2对灰飞虱的防效达87%,与吡蚜酮处理防效相同。药后14d对灰飞虱的防效达95%以上,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效为82.4%,药后30d的防效上升到96.5%。药剂组合防治纹枯病的试验结果表明,安泰生+拿敌稳对病株率的防效最好,达99.6%,极显着高于井冈霉素处理和稻艳处理;对病指增加值的相对防效仍以该处理组合最好,防效接近100%,极显着高于稻艳处理区,但与其它药剂处理区差异不显着。拿敌稳处理对稻曲病的防效最好,病穗率防效和病指防效均达到99%以上,极显着高于稻艳处理和井冈霉素处理。测产结构显示,拿敌稳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有明显的保产、增产效果。

二、鲁山县近年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鲁山县近年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2011—2021年内黄县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控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内黄县小麦主要病害发生情况
    1.1 根基部病害
        1.1.1 小麦纹枯病
        1.1.2 小麦全蚀病
        1.1.3 小麦茎基腐病
    1.2 小麦叶部病害
        1.2.1 小麦锈病
        1.2.2 小麦白粉病
    1.3 穗部病害
2 内黄县小麦主要虫害发生情况
    2.1 小麦蚜虫
    2.2 小麦吸浆虫
    2.3 小麦红蜘蛛
3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控对策
    3.1 播种期
    3.2 返青拔节期
    3.3 抽穗扬花期
4 小结与讨论

(2)稻麦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集成与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
    1.1 技术模式
    1.2 预期防控效果及产量减损目标
    1.3 关键技术路线
        1.3.1 农业措施
        1.3.1. 1 选用抗病虫品种。
        1.3.1.2清洁田园。
        1.3.1. 3 健身栽培。
        1.3.1.4间作套种。
        1.3.1. 5 稻虾共作。
        1.3.2 物理措施
        1.3.2. 1 防虫网隔断技术。
        1.3.2. 2 信息素诱杀。
        1.3.3 生物措施
        1.3.4 合理开展化学防治
        1.3.4. 1 拌种处理技术。
        1.3.4. 2 封闭除草。
        1.3.4. 3 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
    1.4 效益分析
2 小麦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
    2.1 技术模式
    2.2 预期防控效果及产量减损目标
    2.3 关键技术路线
        2.3.1 农业防治
        2.3.2 生物防治
        2.3.2. 1 选用生物农药。
        2.3.2. 2 天敌保护利用。
        2.3.3 物理防治
        2.3.4 化学防治
    2.4 效益分析
3 结语

(3)小麦白粉病和纹枯病的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白粉病
    1.1 发病特点
    1.2 发病条件
    1.3 发病症状
    1.4 发病途径
    1.5 防治方法
        1.5.1 农业防治。
        1.5.2 药剂防治。
2 纹枯病
    2.1 发病规律及发病条件
    2.2 发病症状
    2.3 防治方法

(4)小麦茎基腐病菌假禾谷镰孢的遗传多样性及水杨酸羟化酶基因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中国的小麦生产
        1.1.1 小麦在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中的地位
        1.1.2 中国的小麦主产区
    1.2 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与危害
        1.2.1 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与分布
        1.2.2 茎基腐病对小麦生产的威胁
        1.2.3 FCR病原的组成、分布及其致病性
        1.2.3.1 已报道的FCR病原
        1.2.3.2 影响病原分布的气候因素
        1.2.3.3 FCR病原的鉴定方法
        1.2.3.4 FCR病原的致病性
    1.3 FCR的发病规律和流行学
    1.4 小麦茎基腐病的寄主范围
    1.5 FCR的防治措施
        1.5.1 种植抗性品种及抗病育种
        1.5.2 农业措施
        1.5.3 生物防治
        1.5.4 药剂防治
    1.6 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
    1.7 F.pseudograminearum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8 F.pseudograminearum的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1.8.1 小麦—F.pseudograminearum的互作
        1.8.2 F.pseudograminearum致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1.9 水杨酸羟化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1.10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黄淮麦区小麦茎基腐病原种类鉴定及其致病性
    2.1 试验材料、试剂、仪器及所用培养基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所用培养基
    2.2 试验方法
        2.2.1 病样的收集与病原分离
        2.2.2 分离物的鉴定
        2.2.3 病原种的室内致病性测定
        2.2.3.1 病原菌的选择和扩繁
        2.2.3.2 接种和种植
        2.2.3.3 病情调查及数据分析
        2.2.4 主要病原种的田间致病性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黄淮麦区小麦茎基腐病病原鉴定及分离频率统计
        2.3.2 黄淮麦区小麦茎基腐病病原致病性测定
        2.3.3 小麦茎基腐病优势病原造成的田间为害程度和产量损失
    2.4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黄淮麦区小麦茎基腐病优势病原菌假禾谷镰孢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1 材料、试剂与仪器
        3.1.1 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1.4 试验方法
        3.1.4.1 菌株的收集与活化
        3.1.4.2 基因组DNA的提取
        3.1.4.3 PCR扩增和测序
        3.1.4.4 序列的处理和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3.1.4.5 URP引物扩增
        3.1.4.6 条带统计和URP聚类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EF-1α序列的获得和系统进化分析
        3.2.1.1 EF-1α的扩增和测序
        3.2.1.2 系统进化分析
        3.2.2 URP扩增
        3.2.3 URP聚类分析
        3.2.3.1 个体聚类
        3.2.3.2 群体聚类
    3.3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WZ-8A)的基因组测序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1.1 菌株
        4.1.1.2 参考基因组
        4.1.1.3 培养基
        4.1.1.4 所用主要仪器
        4.1.2 试验方法
        4.1.2.1 菌丝体的准备
        4.1.2.2 基因组DNA的提取
        4.1.2.3 基因组测序
        4.1.2.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WZ-8A 基因组测序
        4.2.1.1 基因组测序结果的评估与统计
        4.2.1.2 基因组的注释
        4.2.1.3 比较基因组学
        4.2.1.4 WZ-8A基因组的图谱绘制
    4.3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水杨酸羟化酶相关基因家族(Shys)的功能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1.1 供试菌株与质粒
        5.1.1.2 供试植物
        5.1.1.3 所用的数据库和主要软件
        5.1.1.4 主要仪器
        5.1.1.5 主要试剂
        5.1.1.6 主要培养基及其配制
        5.1.1.7 主要溶液及其配制
        5.1.2 试验方法
        5.1.2.1 水杨酸羟化酶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及功能预测
        5.1.2.2 水杨酸羟化酶基因在Fpg侵染小麦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5.1.2.3 水杨酸羟化酶基因的敲除
        5.1.2.4 水杨酸羟化酶基因敲除转化子的鉴定
        5.1.2.5 水杨酸羟化酶基因回补转化子的获得与鉴定
        5.1.2.6 水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体的基本表型测定
    5.2 结果与分析
        5.2.0 水杨酸羟化酶基因的同源性分析
        5.2.1 水杨酸羟化酶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5.2.2 Shys基因敲除转化子的获得与检测
        5.2.2.1 Shys基因敲除融合片段的获得
        5.2.2.2 Shys基因敲除突变体的获得
        5.2.2.3 Shys基因敲除转化子的检测
        5.2.3 Shys基因回补转化子的获得与检测
        5.2.3.1 回补载体的构建
        5.2.3.2 真菌回补转化子的获得
        5.2.4 Shys基因敲除和回补转化子的表型鉴定
        5.2.4.1 菌落形态和生长速率测定
        5.2.4.2 产孢量测定
        5.2.4.3 致病性测定
        5.2.4.4 9个Shys基因敲除转化子对外源水杨酸的降解能力
    5.3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下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A:英文缩写表
    附表B:第五章所用引物
ABSTRACT
作者简介

(5)唐河县小麦土传病害发生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小麦土传病害种类
2 小麦土传病害发生现状
    2.1 纹枯病
    2.2 根腐病
    2.3 全蚀病
3 小麦土传病害重发原因
    3.1 菌源量大
    3.2 偏施氮肥
    3.3 播种过早
    3.4 密度过高, 湿度大
    3.5 发病部位隐蔽, 农民防治意识薄弱
4 综合防控措施
    4.1 加强植物检疫
    4.2 农业防治
    4.3 化学防治

(6)徽县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成效与主要做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徽县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特点
2 徽县小麦条锈病防治成效
3 防治小麦条锈病的主要做法
    3.1 技术策略
    3.2 综合战略
4 几点启示
    4.1 领导重视是关键
    4.2 选用抗锈品种是预防条锈病发生的前提条件
    4.3 药剂防治是防控小麦条锈病的根本措施
        4.3.1 秋播药剂拌种
        4.3.2 春季药剂防治
    4.4 农业防治是控制条锈病发生不可忽视的环节
        4.4.1 适期晚播
        4.4.2 铲除自生麦苗
        4.4.3 合理施肥
    4.5 早防、早治

(7)关于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小麦种植管理技术分析
    1.播种与准备环节
        1.1土地翻耕
        1.2麦种的选择与处理
        1.3播种环节
    2.小麦日常管理
        2.1适时灌溉
        2.2灌水技术
        2.3土壤增肥
    3.其它需要注意的问题
        3.1轮作套种
        3.2清除杂草
二、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1.播种阶段
    2.生长阶段的病虫害防治重点
        2.1返青拔节期
        2.2孕穗至抽穗扬花期
        2.3灌浆期
    3.病虫害防治新措施
结语

(8)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生规律
2 田间消长动态
    2.1 幼苗侵染期
    2.2 越冬潜伏期
    2.3 早春发展期
    2.4 病情上升加重期
    2.5 病情高峰期
3 发生原因
    3.1 田间湿度大
    3.2 土壤中菌源量大
    3.3 播期过早, 播量过大
    3.4 田间杂草量大
    3.5 施肥结构不合理
    3.6 土壤类型有利于发病
4 综合防治技术
    4.1 农业措施
    4.2 做好种子处理
    4.3 适时实施化学防治

(10)凤台县水稻病害化学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 水稻病害防治技术
        1.2.1 植物检疫
        1.2.2 加强预测预报
        1.2.3 农业防治
        1.2.4 物理防治
        1.2.5 生物防治
        1.2.6 化学防治
    1.3 水稻病害防治面临的问题
        1.3.1 传统的防治措施不适应生产需要
        1.3.2 使用剧毒高毒化学农药严重污染环境
        1.3.3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伴随出现新的病虫害
        1.3.4 防治效果不佳
        1.3.5 安全性较差
        1.3.6 防治成本偏高
    1.4 加强凤台县水稻病害防治工作的建议
        1.4.1 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加大宣传力度
        1.4.2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1.4.3 加强预测预报技术的研究
        1.4.4 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推进专业化防治
        1.4.5 将防治用工补贴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
        1.4.6 利用生态调控技术实现病害区域治理
        1.4.7 完善水稻病害防治体系搞好防治服务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12%苯甲醚·井冈A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
        3.1.1 试验药剂
        3.1.2 试验设置
        3.1.3 试验基本概况和药后天气情况
        3.1.4 药效调查和安全性观察
        3.1.5 药效计算
    3.2 乙虫腈100SC药剂拌种防治灰飞虱控制条纹叶枯病
        3.2.1 试验条件
        3.2.2 试验设计和安排
        3.2.3 药剂处理方法
        3.2.4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3.3 组合药剂防治水稻主要病害及增产效果
        3.3.1 试验条件
        3.3.2 试验设计和安排
        3.3.3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3.3.4 药效计算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水稻病虫害发生概况
        4.1.1 纹枯病
        4.1.2 灰飞虱与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
        4.1.3 穗颈瘟
        4.1.4 稻曲病
        4.1.5 细条病
    4.2 12%苯甲醚·井冈A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
        4.2.1 安全性
        4.2.2 防治效果
    4.3 10%乙虫腈SC药剂拌种防治灰飞虱控制条纹叶枯病
        4.3.1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4.3.2 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
        4.3.3 对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效果
    4.4 组合药剂防治水稻主要病害及增产效果
        4.4.1 组合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
        4.4.2 组合药剂防治水稻稻曲病
        4.4.3 理论产量
5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鲁山县近年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2011—2021年内黄县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控对策[J]. 徐斌艳. 基层农技推广, 2021(10)
  • [2]稻麦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集成与示范[J]. 高波. 农业灾害研究, 2020(02)
  • [3]小麦白粉病和纹枯病的防治技术[J]. 吴亚贞. 现代农业, 2019(12)
  • [4]小麦茎基腐病菌假禾谷镰孢的遗传多样性及水杨酸羟化酶基因功能分析[D]. 周海峰.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5)
  • [5]唐河县小麦土传病害发生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J]. 李晓清. 现代农业科技, 2018(11)
  • [6]徽县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成效与主要做法[J]. 李力.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7(24)
  • [7]关于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探究[J]. 张利香. 农民致富之友, 2014(18)
  • [8]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 胡廷杰,孙百栋,张乐坦. 现代农业科技, 2014(16)
  • [9]灌南县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J]. 刘丹红,高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0)
  • [10]凤台县水稻病害化学防控技术研究[D]. 王冬元. 安徽农业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庐山县近年来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