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14)C测年与数据集(Ⅲ)

新疆~(14)C测年与数据集(Ⅲ)

一、新疆~(14)C年代测定及数据集(Ⅲ)(论文文献综述)

熊祯祯[1](2021)在《罗布泊北部地区红柳沙包沉积纹层粒度特征与风沙环境变化及其沙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粒度特征作为沉积物研究的基本指标之一,承载着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的初始信息和变化信息,尤其表现在风沙沉积环境下沙漠地区的沙物质粒度特征,能够准确有效地反映沉积物的沉积动力、沉积环境以及沙物质来源。罗布泊北部地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东部紧邻库姆塔格沙漠,北有库鲁克塔格北山,南部为库鲁克沙漠,该区域的环境演变是整个塔里木盆地和周边山地环境演变的缩影。本地区属典型的极端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具有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温差大、风力强、风沙大等气候特征,红柳沙包是在此特殊的气候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生物地貌,是红柳与气候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表明,罗布泊地区红柳沙包蕴含着丰富的沉积年代与风沙气候环境信息,根据红柳沙包沉积纹层的沙物质粒度特征,可以揭示其沉积环境及沙物质来源。根据实地调查并结合卫星图片分析发现,红柳井和孔雀河下游地区是罗布泊北部地区红柳沙包的主要集中地。本研究以罗布泊北部地区红柳沙包沉积纹层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和系统采样,运用风沙地貌学的方法,首先对两个采样点红柳沙包沉积纹层进行年代确定,再对两个采样点红柳沙包沉积纹层及不同区域沙物质沉积物的粒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分析罗布泊北部地区的风沙环境变化情况,并对其沙物质来源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210Pb、137Cs和14C三种测年方法,初步得出罗布泊北部地区两个采样点红柳沙包沉积纹层的年代序列分别为1832~2019年和1784~2019年。(2)罗布泊北部地区两个采样点红柳沙包沉积纹层沙物质的粒级组成高度相似,均以细沙粒与粗粉粒为主,平均值含量最高,而粘粒平均值含量甚微和不含极粗粒,反映其沉积环境的相同。两个采样点红柳沙包沉积纹层的粒度参数特征中,平均粒径和中值粒径分布在2.76~3.70Ф之间,分选性均较差,偏度值呈现负偏型,峰态呈现尖锐型。两个采样点红柳沙包沉积纹层的粒级分布曲线和概率累计曲线趋势一致,曲线形态高度相似,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对罗布泊北部地区的风沙环境变化具有明显的指示意义。(3)罗布泊北部地区不同区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以细沙粒和粗粉粒为主,两者含量之和高达83.51%,其次为粗沙粒;根据不同区域沉积物的沉积类型可知,粗粉粒组分含量关系表现为:地层沙>河流沙>沙丘沙,细沙粒组分含量关系表现为:沙丘沙>河流沙>地层沙,粗沙粒组分含量关系表现为:河流沙>沙丘沙>地层沙。平均粒径整体上介于2.06~6.43Φ之间,属于中沙、细沙和粗粉沙的混合体,分选性整体较差,偏度整体属于负偏型,峰态整体属于尖锐型。沙丘沙的平均粒径Φ值小于地层沙与河流沙,分选性相对较好。(4)罗布泊北部地区两个采样点的红柳沙包沉积纹层的沉积环境为风成沉积,沙物质均以风成沙为主。通过峰度距平值、沙尘物质和沉积物粒度特征综合分析罗布泊北部地区红柳沙包的风沙环境变化,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832~1883年间,大风天气变弱趋势明显,浮尘天气较少,降水较少,为气候干燥期。第二阶段:1884~1945年间,大风天气较多,浮尘天气逐渐减少,降水相对较多,为气候湿润期。第三阶段:1946~1994年间,大风天气正常偏少,浮尘天气正常偏多,降水相对较少,为气候干燥期。第四阶段:1995~2019年间,大风天气逐渐增多,浮尘天气出现频繁,降水较多,为气候湿润期。(5)罗布泊北部地区红柳沙包沉积纹层的沉积环境相对一致,风成沉积较为明显,红柳井地区红柳沙包沉积纹层沙物质的主要来源为库姆塔格沙漠北部的三垄沙沙丘、雅丹沙质层;孔雀河下游地区红柳沙包沉积纹层沙物质的主要来源为库鲁克沙漠地表沙。

何青华[2](2021)在《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沉积与泥炭层植硅体记录的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巴丹吉林沙漠处于东亚季风区与西风区的过渡地带,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是进行古环境研究的理想区域。本文选取了巴丹吉林沙漠腹地中的准扎罕吉林剖面(ZZH)和陶尔勒格图剖面(TR),分别提取ZZH剖面133个样品和TR埋藏泥炭层的72个样品中的植硅体,共鉴定出67998粒植硅体。选取ZZH剖面7个AMS14C年代数据及TR剖面11个AMS14C年代数据建立剖面年代序列。在可靠的AMS14C年代基础上,通过分析植硅体数据及组合特征,利用植硅体指数、有序聚类、主成分分析、加权平均偏最小二乘回归(WA-PLS)等方法重建了巴丹吉林沙漠自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特征及泥炭层形成的气候背景,并与前人研究进行对比,深入探讨了该区域气候在千年尺度和百年尺度上的变化及驱动机制,进而讨论植硅体反演的季风边缘区环境演化的可靠性。主要的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沉积剖面和埋藏泥炭层的植硅体类型非常丰富,典型的植硅体类型有方型、长方型、棒型、帽型、齿型、尖型、鞍型等,同时剖面中发现了海绵骨针和硅藻。植硅体分析结果表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湖泊沉积物和埋藏泥炭中的植硅体主要以草本植物植硅体为主,含有少量木本植物植硅体。2.植硅体很好响应了巴丹吉林沙漠环境演变,揭示了该区域在全新世早期和早中全新世气候较为湿润,在中全新世达到最湿润期,晚全新世气候呈现冷干的特征,与季风边缘区其他研究结果一致。重建结果表明巴丹吉林沙漠自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经历了转暖变湿(11~9.8 cal ka BP)、冷湿(9.8~7.8 cal ka BP)、暖湿(7.8~4.6 cal ka BP),转暖干(4.6~3.4 cal ka BP)、转冷干(3.4~2.1 cal ka BP)、冷干(2.1 cal ka BP至今)共6个气候环境演化阶段。反演的区域温度变化与65°N夏季太阳辐射的变化基本一致,揭示了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量的变化是驱动该区域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该区湖泊的演化与该区域的气候环境演变是基本同步的,湖泊水位的高低受到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3.重建结果较为准确的复原了该区域的数次气候冷干事件,分别为:9.2~9.4cal ka BP、8.2 cal ka BP、5 cal ka BP、4 cal ka BP、3 cal ka BP。这几次干冷事件与北大西洋冷事件的时间基本对应,表明该区域在东亚季风减弱阶段与北半球高纬度气候变化有关或存在遥相关。4.埋藏泥炭层可作为该区域全新世开始的标志,其形成时期的植硅体温暖指数较低,示冷型植硅体的含量较高,说明该时期气温相对较低,而剖面中海绵骨针和硅藻的浓度很高,指示出一种湿润的环境。重建的温度结果显示,泥炭形成时期的平均气温约为8.8℃,比现代沙漠腹地年平均气温(11.1℃)低2.3℃。因此,泥炭层是在温度较低,降水和地下水补给量较为充分的条件下,在低洼地处形成的。

鲍雪云[3](2021)在《长白山泥炭藓泥炭地有壳变形虫—环境因子转换函数模型研究》文中认为古环境研究是目前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定量化重建古环境来研究过去全球环境变化,能够对预测未来环境变化做出一定贡献。转换函数模型作为一种方法应用于古环境定量重建。目前有壳变形虫作为指示水文状况的生物指标,在国外泥炭地古环境研究中成果丰富,而国内这些年来越来越关注有壳变形虫在古环境中的应用。本文选取长白山区露水河(LSH)、老里克(LLK)、东方红(DFH)、横山(HS)和安北(AB)五个泥炭藓泥炭地。根据水文梯度设置剖面线,沿剖面线均匀设置采样点,每个采样点选择泥炭藓丘顶、丘中、丘下等不同生境进行采样,并获取采样点纬度、经度、海拔高度、水位埋深(DWT)、pH和泥炭湿度。通过建立长白山泥炭地有壳变形虫物种和环境因子数据库,确定影响有壳变形虫物种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探讨有壳变形虫的生态指示意义,建立有壳变形虫与主要环境因子的转换函数模型,对模型进行优化和性能评估,并将其应用到该地区东方红泥炭地剖面中。主要结论如下:1.长白山区五个泥炭地共计133个有效样本,鉴定有壳变形虫65种,共计壳体23696个,其中相对丰度大于2%的种类有针苔藓鳞盖虫(Assulina muscorum)、巧茄壳虫(Hyalosphenia elegans)、长圆鳞壳虫(Euglypha rotunda type)、表壳圆壳虫(Cyclopyxis arcelloides type)、染色梨壳虫(Nebela tincta)、泥炭藓截口虫(Heleopera sphagni)、凤蝶茄壳虫(Hyalosphenia papilio)、卵圆隐砂壳虫(Cryptodifflugia oviformis)、针棘匣壳虫类(Centropyxis aculeate type)、结节鳞壳虫(Euglypha tuberculata type)、顶足法帽虫(Phryganella acropodia)等。同时发现长白山区未曾出现的四种有壳变形虫:Amphitrema wrightianum、反唇泡壳虫(Bullinularia indica)、Wailesella eboracencis和九湖梨壳虫(Nebala jiuhuensis)。2.本文采用冗余分析(RDA)来分析有壳变形虫物种组成与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RDA分析中6个变量共解释了37.9%的有壳变形虫物种变化信息,水位埋深和pH对物种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21.8%和12.4%。Monte Carlo显着性检验(999次置换)两个均量的p值均小于0.001,RDA分析表明泥炭地水位埋深(DWT)和pH是影响有壳变形虫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可以作为目标变量进行有壳变形虫-环境因子转换函数的构建。3.首先使用加权平均(WA)、加权平均偏最小二乘法(WA-PLS)和最大似然(ML)模型进行有壳变形虫-水位埋深和pH的转换函数的构建。使用未经过滤的133个现代训练样本集构建转换函数,但模型的预测性能相对较低;剔除残差值大于20%的环境梯度宽度异常样本后,模型预测性能显着提升。WA.inv在预测水位埋深(DWT)优于其他模型(RMSEPLOO=5.32,R2LOO=0.82),而ML是预测pH的最佳模型(RMSEPLOO=0.17,R2LOO=0.74)。4.使用Leave-one-site-out交叉检验方法测试了集聚采样的影响,剔除异常样本后多数模型的性能都比之前降低一些,RMSEPLOO和RMSEPLOSO在各模型之中差异并不大。不同模型产生的RMSEPseg(Segment-wise RMSEP)通常遵循某样本数越高,RMSEPseg越低的趋势,均低于标准偏差,表明转换函数具有预测水位埋深(DWT)和pH的能力。对所有模型进行空间自相关性的测试,结果表明所有模型具有相似的反应,当删除随机样本增加时,模型性能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空间自相关性。5.将构建的模型应用到东方红(DFH)剖面,重建剖面水位埋深(DWT)和pH(1005-2018A D)。重建结果表明:过去1000年以来,东方红泥炭地环境有逐渐变干旱,弱酸性向酸性转变的趋势。泥炭地环境变化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1)53cm-28cm(1005-1959A D)平均水位埋深值为11.35±5.45cm;平均pH值为5.60±0.22;(2)28cm-19cm(1959-1995A D)平均水位埋深值为12.47±5.63cm;与上一阶段相比,泥炭地环境趋向干旱,平均pH值为5.32±0.16;(3)19cm-0cm(1995-2018A D)平均水位埋深值为16.55±5.38cm,平均pH值为5.04±0.15,处于整个剖面pH值最小的阶段,此阶段泥炭地环境较酸。

殷天涛[4](2020)在《新疆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盐矿成因及气候响应》文中研究指明库米什盆地位于东天山南缘,邻近塔里木盆地罗布泊地区、吐-哈地区,为一天山内部山间盆地,自晚第四纪以来,其沉积环境经历了不同的演化过程,在特有的气候、物源、构造条件下沉积了大量的盐类矿产,目前研究主要针对地层、矿床特征等方面;截止目前,仍有一些科学问题亟待解决,如:该地区富集的盐类矿产其物源来自哪里?其在成盐过程中经历了什么样的沉积环境变化?晚第四纪经历了多期次气候变化,该地区盐矿成盐所用与气候之间的关系如何?因此深入研究、分析以上问题,对于完善我国西北地区盐矿成矿理论,以及晚第四纪气候环境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论文以AMS14C测年、碎屑锆石U-Pb定年、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气候环境指标等方法,建立了年代地层格架,进一步分析了盐矿成矿环境、成因,并对相关气候环境以及成盐作用与气候之间的耦合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基于上述分析、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利用AMS14C测年,建立了库米什盆地晚更新世以来年代地层框架:经分析得出库米什盆地约35000a B.P.开始化学沉积,自14860a B.P.~至今主要由两层石盐组成,即14860a B.P.~8150a B.P.的粒状石盐层以及8150a B.P.至今的表层盐壳。2.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碎屑物质主要来自盆地周缘石炭纪末-二叠纪初的碰撞事件及岩浆活动:利用碎屑锆石U-Pb定年进行物源分析,结果表明碎屑锆石主要为岩浆锆石,锆石年龄段主要涉及加里东期,海西期,通过与周缘构造事件进行对比,表明海西期的碎屑锆石物源受控于南天山石炭-二叠纪碰撞造山等事件,成为库米什盆地碎屑物质的主要来源。3.研究区自晚更新世-至今是一个逐步干旱的过程:古气候、古环境指标揭示自下部粒状石盐层至表层盐壳,虽间有冷湿气候,但总体是一个逐步干旱的过程,蒸发浓缩进一步加剧;在此基础上结合稀土元素,推测研究区记录了风成沉积,这为干旱化提供了证据。4.研究区盐类富集受控于区域气候、构造、物源等条件:综合分析盐矿成因,成盐初期,在冷湿、干旱波动气候条件下,盆地周缘盐类矿物质运移至盆地低洼处开始富集,后期在强烈蒸发干旱气候环境下,致使盐类物质不断富集成矿。5.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识到自晚更新世-全新世,研究区成盐作用与晚第四纪冰期与冰期结束后的干旱气候(间冰期)是分不开的:总体而言,在14860~8150a B.P.间有冷湿气候,而后进入全新世,气候快速回暖,趋向干旱,下部重硫同位素、咸水环境可能是对冷湿气候之后,气温快速回升的响应。

陈建立[5](2019)在《新疆早期铁器的制作技术及年代学研究》文中指出一、引言近年来,新疆出土数量较多汉代以前铁器制品,有刀、锥、钉、镰、斧、铧、剑、镞、簪、镯、戒指、带钩、牌、泡、马衔和马镳等多种制品,但多为小件制品。与中原地区相比,这批铁器年代较早,数量较多,是研究中国冶铁技术起源问题的重要资料。关于新疆早期铁器的使用与发展面貌问题,学界有持续讨论。陈戈将从使用人工铁器开始到有明确文献记载的公元前后的汉代为止,绝对年代从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后定义为新疆早期铁器时代1,指出新疆地区自公元前1000年左右进入早期铁器时代2。唐际根认为中国境内人工冶铁最初始于新疆地区,时间约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

李壮[6](2020)在《中国考古学碳十四年代学研究 ——以二里头遗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立足考古学研究现状,从碳十四年代学近年出现的新老数据差异现象及其争议入手,通过分析碳十四年代学关键误差因素的变化、不同时期数据可靠性差异,确立了碳十四年代学1981年和1996年两个分期时间节点,提出对不同时期碳十四数据的可靠性应予区别。根据树轮校正的不同处理方式,特别是单一样品校正和系列样品拟合的差异梳理,确立了统一校正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的观点。在方法论宏观认识的基础上,对二里头遗址现有碳十四年代学数据和认识进行全面的分析,认为当前数据条件下,二里头遗址的绝对年代讨论中不宜引入系列样品拟合方法,而应该以经过数据筛选的单一校正法为研究基点。该遗址二里头文化的绝对年代范围在公元前1870至1530年之间,尚无法就具体延续时间做出结论。碳十四年代学的新老数据差异来自该领域分期、树轮校正方式以及考古学认识因素的综合作用,不同考古学遗存的研究中表现不同。碳十四年代学尚存在自身原理和考古学应用两方面的局限性,不具备独立解决古史问题的能力,在考古学研究中应该采取相对保守、灵活的态度进行运用,以避免数据结果带来的误导性结论。基于上述特点,数据结果与年代学认识相对分离的单一校正法更适应考古学研究的需要,而系列样品法由于掺杂更多理论方法体系的局限性、难以直接扩展的特点,尚不能作为碳十四年代学讨论基础。当前,考古学研究中增强碳十四年代学科学性的方法包括明确数据含义、积累高质量数据、健全信息发布机制以及探索考古学研究观察视角。

韩冬雪[7](2020)在《东北地区中高纬沼泽湿地演化过程及驱动因子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高纬度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黑龙江流域位于东亚季风区域的北缘,是我国东北地区中高纬度泥炭地主要分布区,但该地区植被和气候变化的研究尚不明确。本研究在东北地区沿黑龙江流域采集表层土壤孢粉样品以及沉积柱芯,基于沉积物年代学与孢粉学分析,重建湿地古植被、古气候以及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强度,以揭示湿地生态系统的长期演化规律,进而探究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湿地演化的影响。1)现代花粉、植被、气候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基于化石花粉记录重建过去植被、区域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可靠性。本论文沿黑龙江流域采集自然植被(湿地、林地、草地)和受人为干扰植被(耕地、定居地)共114个表层土壤孢粉样品,探讨现代花粉、植被、气候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现代表层花粉组合可以很好地区分自然植被类型和受人为干扰的植被类型。湿地主要是由莎草科(Cyperaceae)、蒿属(Artemisia)、天然禾本科(natural Poaceae,φ<35μm)和地榆属(Sanguisorba)组成;林地以松属(Pinus)和桦木属(Betula)为主;蒿属、天然禾本科(φ<35μm)和藜科(Chenopodiaceae)是草地中最重要的花粉类型;耕地的主要植被为蒿属、紫菀型(Aster)、藜科、栽培禾本科(cultivated Poaceae,φ>35μm)和蒲公英型(Taraxacum);定居地的主要花粉组合为天然禾本科(φ<35μm)、藜科和柳属(Salix)。基于主要孢粉类型、气候变量和人类活动强度指数(HII),利用排序分析方法,确定了花粉与气候、人类活动间的关系,表明东北地区表层花粉组合分布特征主要受年平均温度(Tann)的影响。花粉与气候、HII的转换函数统计表现性较好,表明现代花粉组合可以用于重建研究区域古气候与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强度。此外,受人类活动干扰的植被类型具有较高含量的伴人植物花粉类群,如藜科、紫菀型、蒲公英型和栽培禾本科(φ>35μm)等。受人为干扰植被的花粉浓度低于自然植被类型,因此花粉浓度可以作为反映人类活动强度的指标。2)沉积物中的孢粉记录可以很好地反映历史时期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了更好地了解黑龙江流域晚全新世植被和气候变化,基于AMS 14C年代测定方法,通过分析孢粉组合特征,重建大兴安岭图强(TQ)和小兴安岭友好(YH)湿地历史时期植被变化,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加权平均偏最小二乘法(WA-PLS)重建区域温度和降水,并与其他古气候记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3001150 cal yr BP,气候相对温暖湿润,湿地植被以莎草科草本植物为主,周边生长针阔叶混交林。大、小兴安岭分别在11501000 cal yr BP和1000900cal yr BP达到较高温度,对应中世纪暖期,此时阔叶树花粉含量有所增加。中世纪暖期后温度下降,气候凉爽湿润;600100 cal yr BP,气候寒冷干燥,对应小冰期。植被类型也发生明显变化,针叶树扩张,草本植物莎草科花粉含量降低;100 cal yr BP以后,气候转暖,对应现代暖期,主要植被类型为次生林。黑龙江流域气候与东亚夏季风区域的其他古气候记录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主要受与热带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密切相关的东亚季风控制。1300 cal yr BP,伴随着唐朝领土扩张,汉人农耕文化传播到三江平原,造成了三江平原的人为干扰比大、小兴安岭更早。另外,近百年来,黑龙江流域的人类活动明显加剧。3)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是改变陆地生态系统的两个关键驱动因素,但这两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或相对贡献)仍存在争议。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湿地植被和环境的影响,我们采用去趋势对应分析(DCA)和冗余分析(RDA),评估了人类活动对中国东北地区黑龙江流域74个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样品现代花粉组合的影响。利用孢粉学分析、210Pb年代-深度模型和WA-PLS模型,定量重建了大兴安岭北部图强泥炭地(TQ-1)近150年的HII值。花粉-HII转换函数具有良好的统计学意义(r2=0.71)。重建的HII值表明:在1900AD以前,人类活动强度相对较低,此时黑龙江省人口较少,当地居民仍保持着原始的狩猎和采集活动;19001950 AD,人类活动强度急剧增加并达到峰值。战争和砂金开采导致大量人口北迁至黑龙江省,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人类活动强度增强。此外,入侵者无限制地开发森林资源,大面积的森林砍伐和土地复垦严重地破坏了植被景观,减少了森林覆盖率,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新中国成立后,森林保护政策的实施明显降低了人类活动强度。然而,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自1980 AD以来,人类活动强度再次增加。

李磊[8](2020)在《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船形石核相关研究》文中认为船形和楔形石核是旧石器晚期遗址中常见的细石核类型,回顾细石器的百年研究历史,可知学界对楔形石核的关注最早,研究也最为深入。而船形石核还未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为加深对船形石核的认识,本文以旧石器晚期遗址中发现的船形石核为研究对象,从类型划分和工艺流程研究、发展的兴衰历程和船形石核与环境变化关系三方面,对船形石核展开相关研究。石核的台面、核体高度、核身修整方式和底部形态是船形石核的最本质特征,其中底部形态差异,反映了石核的修理程度和所处的剥片阶段,所以将其作为船形石核类型划分的基础。按底端形态的不同,将船形石核分为平底状、线底状和点状三类。本文以操作链为指导思想,将船形石核的工艺流程分为备料、预制、剥片和终极四个阶段,并从石料选择、预制方式、剥片过程三方面比较了船形和楔形石核的技术差异。船形石核不涉及两面器的预制,受石料质量和尺寸的制约较小,预制过程和剥片程序相对简便,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时间成本,提高了剥片效率。因此,本文认为船形石核是一种通过开发小型优质石料高效获取细石叶的重要手段。为了解船形石核的发展过程,本文根据各遗址船形石核的相对数量和绝对年代数据,将其分为萌芽(距今2.72.6万年)、兴盛(距今2.61.5万年)和衰落(距今1.51.0万年)三个时期,并探讨了各期船形石核的技术和分布特征。从技术特征看,各阶段船形石核的技术差异很小,台面类型、修整方式和核体高度反映的加工理念相似,体现了船形石核技术发展的稳定性。三种底端形态的船形石核在各期均有发现,但以线状底船形石核为主,线状底的作用类似于楔状缘,可以控制细石叶终端形态和调整台面角。从分布特征看,船形石核最早发现于晋南地区,并以晋南地区为核心,呈放射状向四面扩散,向北到达冀西北和东北部地区,向东发展到苏北鲁南地区,向西可达甘宁地区,向南抵达中原腹地。通过对比楔形石核的时空分布特征,可知楔形石核主要分布于东北和冀西北地区,按年代早晚沿东北-西南走向呈条带状分布,主要流行时间为距今1.71.2万年。本文认为文化源头、气候环境和人群差异是导致两类石核时空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船形石核的兴衰历程与气候环境的冷暖变化息息相关,了解冰盛期前后船形石核的兴衰原因和与船形石核共存的其他文化遗存所反映的适应行为,可以加深我们对史前人类生存策略和行为模式的认知。

邱亚会[9](2020)在《青海湖和色林错湖盆古人类活动的证据及环境背景》文中提出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历史及其与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是国际地球环境科学、古人类学和考古学都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对这一高寒地带史前人类活动及其环境背景的研究已取得多方面突破,但在以下几点内容上的研究仍较为匮乏:(1)已研究的高原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点空间分布存在不平衡,高原高海拔地区(>3500米)及其腹地的研究点分布稀疏;(2)对高原高海拔地区狩猎人群文化遗存的原生地层发现及年代报道少,这一区域是否发生过家畜驯化的稳定同位素示踪研究案例未见报道;(3)古人地关系研究中获取的与古人类生活相关的栖息地环境变迁的信息不多。所以,亟需对这一高海拔地带的古人地关系再加强研究。青海湖和色林错是青藏高原最大的两个湖泊,湖盆内富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源和野生食物资源,在可提供稳定食物来源的农业出现之前,是古人类在高原高海拔进行生活和/或驯化动物的合适地域。通过野外工作获取青海湖和色林错盆地内的4个遗址点的文化遗存、生物地质样品以及青海湖盆内的1个湖沼沉积样品,以之为研究载体,选择其中17件骨骼、15个有机质、2个植物残体和1个螺壳样品进行了AMS 14C(加速器碳十四)年代测定,从而确立人类活动遗址点和湖沼记录的年代框架。进一步地,对一些载体进行了骨骼鉴定、石器分析和稳定同位素、烧失量、色度、磁化率、XRF(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测试。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已有古人类活动和古环境记录资料,探讨史前人类在青藏高原青海湖和色林错湖盆的生存方式及其环境背景。现将本文主要工作结果及对其的认识总结如下。1:青海湖盆GLM(给拦木)、SS(上社)和DC(大仓)遗址采集动物骨骼及牙齿样品204件,鉴定出种属样品64件。羊骨骨胶原的AMS 14C年代测定显示,GLM、SS和DC遗址点的时间分别为8.5、6.9-6.1和3.7-3.5 Cal ka BP(ka代表千年,Cal表示14C的校正年代,BP为距今,今从1950年开始计算)。3个史前人类活动点动物遗存的δ13C骨胶原(骨胶原碳同位素)、动物骨骼及牙齿δ13C磷灰石(磷灰石碳同位素)和牙齿序列δ13C磷灰石数据分别反映了青海湖盆地羊亚科等动物的蛋白质饮食、整体饮食和季节性饮食都以C3植物供应为主,暂无古人类使用C4谷物供给羊亚科动物的信号。2:色林错湖盆LD(伶垌)遗址点原生地层中试掘出840件石制品,对其进行了拍照、测量、分类和统计。包括石核33件、石片199件、石叶27件、修饰石片(器物)132件、断块449件,以细石叶细石器技术为主。7个AMS 14C和2个OSL(光释光)年代确立LD遗址年龄范围为6.8-0.4 Cal ka BP。这说明细石叶细石器的技术适应性优势帮助古狩猎人类至少在全新世中期就生活在了高原高海拔腹地资源风险极高的色林错湖盆。3:青海湖盆地和色林错湖盆全新世史前(3.0 ka BP前)古人类狩猎生存模式色彩浓郁,农业发展迹象不明显。根据青海湖盆地15 ka以来的21个遗址点的75个14C数据,获得青海湖盆地的考古遗址碳十四年龄概率密度,可用于反映盆地尺度人类活动的强弱变化。与青海湖盆LYG(老鹰沟)剖面有机质、亮度L*及Rb/Sr比值等环境代用指标重建的古环境结果和青海湖岩芯的夏季风记录对比,显示出青海湖地区气候环境条件适宜时,古狩猎人群活动频次增加。本文数据补充了青海湖盆地全新世3个时段动物骨骼的有机碳氮同位素数据集,并填补了该地区动物骨骼和牙齿遗存磷灰石无机碳氧同位素数据的空白,还首次在青藏高原上使用羊牙釉质序列稳定碳、氧同位素值细化了羊亚科动物植物供应变化的季节性变化情况。在与青海湖史前人类活动地点不足10 km的湖沼记录中提取了古人栖息地环境数据,为研究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环境背景提供了证据。色林错LD是首个在高原腹地海拔接近4600米的地方发现的有原生地层信息,且连续的中晚全新世狩猎人群的活动遗址点。我们认为,青藏高原全新世中期适宜的气候环境和“先进”的细石叶细石器技术相互补充,促使其时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成为细石叶细石器狩猎采集者的聚集地。这为丰富现有高寒地区古人地关系演变规律和模式研究提供了参考。

全明英[10](2019)在《基于梵净山孢粉记录的古生态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新世相对于其他地质时期来说气候条件与现在和将来更为接近,其气候环境变化的规律性与突发性在将来极有可能再次发生。而位于多个季风环流共同控制的地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是研究环境演变的关键场所。东亚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全面认识东亚季风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对于揭示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西南地区是研究东亚季风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特征的重要区域。为此,本文选择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太平洋东南季风和东亚冬季风三者共同影响的梵净山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年代测定等基本理论,通过采集沉积柱芯,对梵净山九龙池湿地JL15柱芯不同层位的9块全样有机质样品进行精确的AMS 14C测年,以准确的年代模型为基础,利用沉积物的烧失量、孢粉、碳氮含量等代用指标重建了梵净山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变过程和历史,探讨梵净山地区全新世气候演变机制以及对全球气候突变事件的响应程度。(1)梵净山全新世以来的古生态演变过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经历了从冷-暖-冷、干-湿-干的交替变化,九龙池湿地沉积环境也从积水较多的冰斗湖泊转变为湿生沼泽,后转变为如今的旱生沼泽。全新世以来梵净山主要经历了冷干期(11.910.7 cal ka BP)、过渡期(10.78.0cal ka BP)、暖湿期(8.04.6 cal ka BP)、暖干期(4.62.6 cal ka BP)和冷干期(2.60 cal ka BP)五个阶段。在11.98.0 cal ka BP期间,九龙池地区的气温由寒冷逐渐转变为温暖,大暖期出现在8.04.6 cal ka BP期间,为梵净山的气候适宜期。随后,从4.6 cal ka BP至今,气温逐渐由温暖转变为寒冷。全新世早期为温暖湿润期,中期变得更加温暖湿润,而全新世后期气候逐渐由温暖转为寒冷,也逐渐干燥,但存在变暖的趋势,与西南地区总体气候变化趋势一致,表明重建的梵净山全新世气候既有区域气候变化的格局又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2)植被类型经历了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的变化,逐渐形成九龙池现代植被景观。梵净山全新世以来的垂直带谱分布出现与气候变化相对应的上下迁移现象。与现代植被分布海拔相比,梵净山的垂直带谱在全新世早中期向海拔较高的地区移动,在全新世适宜期(84.6 cal ka BP)时移动幅度较大,全新世晚期向低海拔地区移动,变化幅度100 m左右,变化特征与全新世气候变化趋势较吻合。中国东部植被带在全新世时期表现出纬向北迁的规律,西部地区出现经向西迁、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的特征。与西南地区其他孢粉记录的对比发现,西南地区的植被在全新世大暖期存在向高海拔地区垂直迁移的现象。但全新世时期高山植被垂直带谱的迁移现象需要更多的古生态记录进行佐证。(3)梵净山JC15钻孔记录了全新世以来5次短而快速的降温事件,分别发生在2.6、3.4、4.2、9.4和10.0 cal ka BP。JL15钻孔对4.2 ka BP冷事件响应较早,对8.2 ka BP干冷事件无明显响应。与相邻区域的气候记录的对比研究发现,西南地区的全新世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主要与季风的进退、ITCZ的南北移动、下垫面等因素有关。与相邻区域的气候记录的对比研究发现,梵净山九龙池JL15钻孔附近地区在全新世早期受西南季风影响较小,冬季风影响较大;在全新世中期西南季风由弱转强,使气温升高,降水先升高后减小;在全新世晚期西南季风再次减弱。与云南泸沽湖、云南洱海及贵州草海南屯记录相比,四个地区对气候突变事件响应均有23次,但响应时间的早晚和长短各不相同,反映了梵净山地貌上独特的“生态孤岛”效应。

二、新疆~(14)C年代测定及数据集(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14)C年代测定及数据集(Ⅲ)(论文提纲范文)

(1)罗布泊北部地区红柳沙包沉积纹层粒度特征与风沙环境变化及其沙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选题来源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环境变化研究现状
        2.1.1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
        2.1.2 中国干旱荒漠区环境变化研究
    2.2 红柳沙包研究现状
        2.2.1 红柳与红柳沙包
        2.2.2 红柳沙包的计年及对气候环境的指示意义
    2.3 粒度研究现状
        2.3.1 粒度的定义
        2.3.2 粒度分析在沉积环境中的研究应用
    2.4 沙物质来源研究现状
        2.4.1 风沙沉积物物源研究
        2.4.2 粒度特征与沙物质来源
    2.5 常用的地质测年手段研究现状
        2.5.1 常用的地质测年手段及相应的适用范围
        2.5.2 多种测年手段相结合的测年应用
3 研究区概况
    3.1 地理位置
    3.2 地质地貌
    3.3 气候与水文
    3.4 土壤与植被
4 红柳沙包的样品采集与处理
    4.1 红柳沙包及罗布泊不同区域样品的采集
    4.2 红柳沙包沉积纹层的年代测定
        4.2.1 ~(210)Pb法测年结果
        4.2.2 ~(137)Cs法测年结果
        4.2.3 ~(14)C法测年结果
    4.3 沙物质样品处理
5 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分析
    5.1 沉积物的粒度组成
        5.1.1 红柳沙包沉积纹层沙物质样品的粒度组成分析
        5.1.2 罗布泊不同区域沙物质表层样品的粒度组成分析
        5.1.3 不同类型沙丘沙物质粒度组成对比分析
    5.2 沉积物的粒度参数特征
        5.2.1 红柳沙包沉积纹层沙物质样品的粒度参数特征
        5.2.2 罗布泊不同区域沙物质表层样品的粒度参数特征
        5.2.3 不同类型沙丘沙物质的粒度参数特征对比分析
    5.3 红柳沙包的粒级分布曲线
    5.4 红柳沙包的概率累计曲线
6 沉积环境特征分析
    6.1 不同采样点红柳沙包粒度参数的对比及形成原因
    6.2 红柳沙包风沙沉积环境的鉴别
    6.3 沉积环境的变化
        6.3.1 峰度距平值与大风天气的关系
        6.3.2 沙尘物质与浮尘天气的关系
        6.3.3 沉积物粒度特征与古气候环境的关系
    6.4 沙物质来源分析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二)

(2)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沉积与泥炭层植硅体记录的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巴丹吉林沙漠环境演变研究现状
        1.2.2 泥炭地研究现状
        1.2.3 植硅体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样品采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特征
        2.1.3 气候水文特征
        2.1.4 植被特征
    2.2 样品采集及岩性描述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植硅体提取方法
    3.2 数据分析方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年代框架的构建
        4.1.1 ZZH剖面年代序列
        4.1.2 TR剖面年代序列
    4.2 巴丹吉林沙漠ZZH剖面记录的全新世以来的植硅体组合特征
        4.2.1 植硅体形态分类及环境指示意义
        4.2.2 植硅体主成分分析
        4.2.3 植硅体组合特征
    4.3 巴丹吉林沙漠泥炭层植硅体组合特征
        4.3.1 植硅体形态及分类
        4.3.2 植硅体组合特征
第五章 植硅体记录的巴丹吉林沙漠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
    5.1 千年尺度的环境演变
        5.1.1 千年尺度的环境演变特征
        5.1.2 区域对比讨论
    5.2 典型气候事件的记录
    5.3 季风边缘区环境演变驱动机制及可靠性
第六章 植硅体记录的巴丹吉林沙漠成炭期的环境演化
    6.1 植硅体古温度定量重建
        6.1.1 重建方法
        6.1.2 重建结果
    6.2 成炭期形成的气候背景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长白山泥炭藓泥炭地有壳变形虫—环境因子转换函数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我国泥炭地古环境研究进展
        1.2.2 国外泥炭地古环境研究进展
        1.2.3 有壳变形虫在泥炭地古环境中的研究进展
        1.2.4 有壳变形虫-环境因子转换函数模型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野外调查与样本采集
    2.3 研究方法
        2.3.1 有壳变形虫样本前处理与鉴定
        2.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3 转换函数模型构建
        2.3.4 剖面年代测定
3 有壳变形虫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3.1 有壳变形虫分布的环境因子
    3.2 有壳变形虫物种组成分析
    3.3 有壳变形虫物种组成与环境因子关系分析
        3.3.1 有壳变形虫物种shannon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3.2 冗余分析(RDA)
    3.4 小结
4 有壳变形虫-环境因子转换函数模型构建
    4.1 有壳变形虫-环境因子转换函数模型的建立
    4.2 有壳变形虫-环境因子转换函数模型的优化
    4.3 WA.inv模型对有壳变形虫水位埋深和pH最适值与耐受值的预测
5 讨论
    5.1 有壳变形虫的生态地理分布
    5.2 有壳变形虫群落组成与水位埋深和pH的关系
    5.3 转换函数的性能评估
    5.4 转换函数应用—东方红剖面重建
        5.4.1 剖面描述
        5.4.2 ~(210)Pb/~(137)Cs和 AMS~(14)C定年结果分析
        5.4.3 东方红泥炭剖面古水位和pH定量重建
6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新疆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盐矿成因及气候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地质特征
    2.1 自然地理
    2.2 地层特征
    2.3 构造特征
    2.4 矿床特征
3 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系沉积特征及物源分析
    3.1 沉积特征
    3.2 物源分析
4 库米什盆地表生盐系地层时代框架
    4.1 ~(14)C测年原理
    4.2 样品、实验方法及流程
    4.3 分析结果
    4.4 地层时代讨论
5 晚第四纪盐矿矿物学特征分析
    5.1 样品与方法
    5.2 分析结果
    5.3 矿物学分析
6 古气候与古环境恢复
    6.1 元素地球化学
    6.2 硫同位素
    6.3 碳、氧同位素
    6.4 卤水化学分析
    6.5 古盐度分析
7 成矿机制及气候响应
    7.1 成矿物质来源
    7.2 成矿环境
    7.3 盐矿成因
    7.4 成盐作用对气候的响应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存在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6)中国考古学碳十四年代学研究 ——以二里头遗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背景
        1.2.1 碳十四年代学基本原理与发展概况
        1.2.2 碳十四年代学的争议
        1.2.3 考古学界对碳十四年代学的认知现状
    1.3 研究基本思路
第二章 碳十四年代学的历时性变化
    2.1 分期节点与误差因素
        2.1.1 现代碳标准
        2.1.2 同位素分馏
        2.1.3 非定量因素
    2.2 碳十四数据的可靠性差异
        2.2.1 数据的来源与特点
        2.2.2 数据比较的方法与标准
        2.2.3 不同时期碳十四数据的可靠性
    2.3 树轮校正问题梳理
        2.3.1 曲线与基本方法
        2.3.2 Ox Cal软件概况
        2.3.3 系列样品法
    2.4 小结:碳十四年代学的阶段性与复杂性
第三章 二里头遗址年代分析
    3.1 二里头遗址的代表性问题
    3.2 二里头遗址测年概况
        3.2.1 二里头遗址测年数据统计
        3.2.2 二里头遗址代表性年代学观点
    3.3 二里头遗址碳十四年代分析
        3.3.1 二里头遗址数据分析
        3.3.2 二里头遗址的系列样品法问题
第四章 相关问题讨论
    4.1 碳十四数据变化的来源与特点
    4.2 碳十四年代学与考古学研究
        4.2.1 二里头遗址碳十四年代学与古史问题
        4.2.2 碳十四年代学适用性
    4.3 推进年代学认识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东北地区中高纬沼泽湿地演化过程及驱动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沼泽湿地的形成与演化过程
        1.2.2 沼泽湿地形成与演化的影响因素
        1.2.3 孢粉-植被-气候关系的研究进展
        1.2.4 基于孢粉重建古植被、古气候的研究进展
        1.2.5 孢粉与人类活动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特征
    2.3 气候与水文特征
    2.4 植被与土壤特征
    2.5 采样点概况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野外样品采集
        3.1.1 表土样品采集
        3.1.2 泥炭沉积柱芯的采集
    3.2 室内处理与实验测定
        3.2.1 年代序列的建立
        3.2.2 基础理化指标测定及分析
        3.2.3 孢粉前处理与鉴定
    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1 排序分析方法
        3.3.2 转换函数的建立及可靠性评价
第4章 东北地区黑龙江流域不同植被类型现代孢粉组合特征
    4.1 不同植被类型表土孢粉组合特征
    4.2 现代孢粉组合排序分析
    4.3 转换函数构建及检验
    4.4 讨论
        4.4.1 自然植被和人类干扰植被孢粉组合差异
        4.4.2 自然和受人为干扰植被在古环境重建中的应用
        4.4.3 孢粉组合对人类活动的指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地区中高纬沼泽湿地晚全新世植被演替
    5.1 AMS14C年代测定和基本理化特征
        5.1.1 图强测年结果、干容重和烧失量
        5.1.2 友好测年结果、干容重和烧失量
    5.2 孢粉组合特征
        5.2.1 大兴安岭图强剖面孢粉组合特征
        5.2.2 小兴安岭友好柱芯孢粉组合特征
    5.3 讨论
        5.3.1 大兴安岭图强湿地晚全新世植被演替特征
        5.3.2 小兴安岭友好湿地晚全新世植被演替特征
        5.3.3 东北地区中高纬沼泽湿地晚全新世植被演替特征
        5.3.4 东北地区中高纬沼泽湿地植被演替驱动因子浅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北地区中高纬黑龙江流域晚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
    6.1 大兴安岭图强剖面孢粉组合的环境指示意义
    6.2 小兴安岭友好柱芯孢粉组合的环境指示意义
    6.3 古气候定量重建
    6.4 讨论
        6.4.1 东北地区中高纬黑龙江流域晚全新世气候变化
        6.4.2 晚全新世以来区域古气候记录对比
        6.4.3 东北地区中高纬黑龙江流域晚全新世气候变化驱动因子浅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大兴安岭北部近150年来人类活动强度定量重建
    7.1 210Pb年代测定
    7.2 TQ-1剖面孢粉组合特征
    7.3 讨论
        7.3.1 图强湿地近150年植被演化驱动因素分析
        7.3.2 大兴安岭北部近150年来人类活动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船形石核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船形石核的界定
    1.2 细石器研究简史
    1.3 船形石核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船形石核的类型和工艺流程研究
    2.1 船形石核的类型划分
    2.2 船形石核的工艺流程
    2.3 船形石核的分期
第三章 船形石核的出现和分布
    3.1 船形石核的萌芽期
    3.2 早期船形石核的技术特征
    3.3 早期船形石核的分布
第四章 船形石核的兴盛和扩散
    4.1 船形石核的兴盛期
    4.2 兴盛期船形石核的技术特征
    4.3 兴盛期船形石核的分布及扩散路线
第五章 船形石核的衰落和楔形石核的兴起
    5.1 船形石核的衰落期
    5.2 衰落期船形石核的技术特征及其分布
    5.3 楔形石核的兴起
        5.3.1 楔形石核的空间分布
        5.3.2 楔形石核的时间分布
        5.3.3 时空分布差异及原因分析
第六章 船形石核的兴衰与环境变化
    6.1 距今3万年以来的环境状况
    6.2 末次冰盛期与船形石核的兴衰
        6.2.1 末次冰盛期的界定
        6.2.2 末次冰盛期华北地区的环境状况
        6.2.3 末次冰盛期船形石核兴衰的原因
        6.2.4 末次冰盛期古人类的其他适应行为
第七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青海湖和色林错湖盆古人类活动的证据及环境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研究历史简述
    1.2 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工具—石器的研究
    1.3 史前人类活动的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其在青藏高原的应用
        1.3.1 骨胶原稳定碳、氮同位素
        1.3.2 磷灰石稳定碳、氧同位素
    1.4 青藏高原全新世气候环境记录
        1.4.1 湖泊记录
        1.4.2 泥炭记录
        1.4.3 石笋记录
        1.4.4 冰芯记录
        1.4.5 其它记录
        1.4.6 小结
    1.5 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及环境适应研究中的科学问题
    1.6 选题依据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1 选题依据
        1.6.2 拟探讨的科学问题
    1.7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8 博士期间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材料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1 青海湖盆地
        2.1.2 色林错湖盆
    2.2 采样遗址点地理位置和地层
    2.3 研究材料
        2.3.1 史前人类活动材料
        2.3.2 环境样品材料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石器分析及统计方法
    3.2 动物考古学研究方法
    3.3 骨骼碳氮稳定同位素实验方法
    3.4 骨骼及牙齿碳氧稳定同位素实验方法
    3.5 ~(14)C测年和OSL测年方法
    3.6 AMS~(14)C植物残体测定样品的挑选和OSL样品采集
    3.7 环境代用指标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证据与环境记录
        4.1.1 测年结果
        4.1.2 动物遗存鉴定
        4.1.3 动物骨骼碳氮稳定同位素结果
        4.1.4 动物骨骼及牙齿碳氧稳定同位素结果
        4.1.5 陶片和陶块
        4.1.6 环境代用指标结果
    4.2 色林错地区史前人类活动证据与环境记录
        4.2.1 测年结果
        4.2.2 细石器类型分析及统计
第五章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古环境及动物遗存分析
    5.1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点的时空分布
        5.1.1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点及其年代
        5.1.2 青海湖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点的空间分布
    5.2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遗存物变化
    5.3 LYG湖沼沉积剖面重建遗址点附近气候水文变化
    5.4 青海湖人类活动遗址点动物遗存的稳定同位素记录分析
        5.4.1 全新世青海湖及周边的自然植被和可能农业结构
        5.4.2 动物骨骼遗存骨胶原碳同位素反映的动物食性
        5.4.3 动物骨骼和牙齿遗存磷灰石稳定碳同位素反映的动物食性
        5.4.4 羊牙釉质序列稳定碳、氧同位素值反映的食物结构和季节性气候变化
        5.4.5 动物遗存稳定同位素反映的全新世古气候环境
第六章 色林错湖盆史前人类活动生业模式与古环境变迁
    6.1 色林错湖盆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点的概况和年代序列
    6.2 LD细石器揭示的色林错古人群生业模式
    6.3 色林错地区全新世气候环境背景
第七章 青海湖与色林错湖盆史前人类活动与环境演变
    7.1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演变关系探讨
    7.2 色林错地区全新世史前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演变探讨
    7.3 高海拔地区全新世史前人类活动的环境背景与技术条件
    7.4 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全新世细石叶细石器狩猎者的聚集地
    7.5 小结
第八章 认识和展望
    8.1 几点认识
    8.2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10)基于梵净山孢粉记录的古生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现状
    1 古生态学
    2 全新世时期古生态研究
    3 孢粉记录在全新世古生态研究中的进展与展望
二、研究设计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4 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梵净山九龙池JL15 钻孔孢粉组合与理化指标特征
    1 岩性描述与年代框架的构建
    2 孢粉组合及孢粉带划分
        2.1 孢粉组合
        2.2 主成分分析
    3 全新世时期有机质、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
        3.1 碳氮含量
        3.2 烧失量测定
四、梵净山九龙池JL15 柱芯古生态演变过程与历史
    1 环境演化阶段
        1.1 冷干期
        1.2 过渡期
        1.3 暖湿期
        1.4 暖干期
        1.5 冷干期
    2 全新世适宜期时段
    3 植被演变过程及垂直带谱分布海拔的变化
五、梵净山对气候突变事件的响应及驱动机制
    1 对全新世气候冷暖事件的响应
        1.1 对8.2 ka干冷事件的响应
        1.2 对4.2 ka冷事件的响应
    2 全新世以来古生态演变机制
        2.1 生态孤岛效应
        2.2 全新世古生态演变机制
六、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四、新疆~(14)C年代测定及数据集(Ⅲ)(论文参考文献)

  • [1]罗布泊北部地区红柳沙包沉积纹层粒度特征与风沙环境变化及其沙源研究[D]. 熊祯祯.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沉积与泥炭层植硅体记录的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D]. 何青华. 兰州大学, 2021(09)
  • [3]长白山泥炭藓泥炭地有壳变形虫—环境因子转换函数模型研究[D]. 鲍雪云. 东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新疆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盐矿成因及气候响应[D]. 殷天涛.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4)
  • [5]新疆早期铁器的制作技术及年代学研究[J]. 陈建立. 考古学研究, 2019(00)
  • [6]中国考古学碳十四年代学研究 ——以二里头遗址为例[D]. 李壮. 西北大学, 2020(07)
  • [7]东北地区中高纬沼泽湿地演化过程及驱动因子分析[D]. 韩冬雪.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
  • [8]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船形石核相关研究[D]. 李磊. 山西大学, 2020(01)
  • [9]青海湖和色林错湖盆古人类活动的证据及环境背景[D]. 邱亚会. 西北大学, 2020(01)
  • [10]基于梵净山孢粉记录的古生态演变研究[D]. 全明英. 贵州师范大学, 2019

标签:;  ;  

新疆~(14)C测年与数据集(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