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FP的几种数据表加密方法

基于VFP的几种数据表加密方法

一、基于VFP的几种数据表加密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赵利敏[1](2020)在《面向标识物联网的隐私保护算法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革命。物联网是全面感知物与物互联的网络,各种典型的感知技术在物联网中广泛应用,如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和无线传感技术(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射频识别凭借其成本低廉、性能出色和非接触识别等特点,在物联网应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鉴于射频识别标签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较弱及其面向无线通信信道传输的固有特点,其面临的安全威胁日益增多,如电子标签数据的窃取、标签和阅读器之间的通信入侵、后台服务器中的隐私数据泄露等。因此RFID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私保护问题成为制约RFID技术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从RFID系统的以下安全问题出发,设计并实现RFID标识的安全认证协议。首先,RFID系统中的电子标签为了提高自身的安全性能,会实时地更新自身的唯一身份标识(identity,简称ID),并将更新前后的ID保存在自身的存储器内,但标签的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受限,使其不能保证更新标签ID的效率。其次,在标识的ID认证过程中,对RFID后台服务器的数据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目前已有各种典型的RFID安全认证协议设计方案,但都不能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静态ID的概念,使得标签不必实时更新ID,从而解决标签存储和计算能力的代价问题;同时提出了跨域的认证协议设计方案,使得后台的存储和计算任务可以分配给跨域服务器,解决了后台服务器存储和计算能力的开销问题。结合上述两点,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静态ID的RFID跨域认证协议,该协议具有前向安全性、抗重放攻击、抗中间人攻击、抗位置跟踪等特性,高效解决了标签和阅读器之间通信数据易被窃取的问题。最终本文对提出的跨域认证协议进行了形式化逻辑证明,并在Android系统中开发了一个应用程序来模拟不停车收费系统(ETC)中RFID标签、阅读器和后台服务器的认证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认证协议可有效解决RFID系统中存在的标签和阅读器隐私数据易被窃取问题,且有效解决了后台服务器在标识认证过程中的存储和计算困难问题,为RFID系统的认证交互协议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参考。

马明伟[2](2019)在《页岩气藏水平井体积压裂产能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我国页岩气资源储量丰富,但由于页岩储层属于低孔、低渗的超致密气藏,其自然产能低;且气体赋存状态不同于常规天然气藏,多以吸附态、游离态及溶解态等形式存在。因此,准确认识页岩气运移过程中的吸附、解吸、扩散及渗流特征对页岩气藏的高效开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在对页岩气特征、生成机理、赋存机理以及储集过程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从页岩气在多尺度储集空间和多重运移采出机理出发,考虑页岩气吸附解吸、扩散、气体滑脱及应力敏感的影响,建立页岩气藏双重介质非稳态渗流模型。通过CMG数值模拟软件,建立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单井数值模拟模型,并对产能敏感因素进行分析。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大量国内外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页岩气生成、赋存、运移及储集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深刻认识其与常规天然气藏的区别,为页岩气藏非稳态渗流模型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2)以G-K双重介质模型为基础,建立考虑页岩气Langmuir吸附、Fick第二扩散定律、应力敏感效应及气体滑脱效应影响的非稳态渗流模型。通过对基质及裂缝气体渗流模型的耦合,建立描述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的气体综合渗流微分方程,并对气井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3)目前,数值模拟法、解析法、试井资料分析法等均是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的主要方法。本文在Genliang Guo油藏压裂水平井产能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修正模型;另外,将页岩气藏气体渗流划分为压裂裂缝两端及压裂裂缝两边的流动,建立基于单条裂缝的页岩气藏稳态产能评价模型。(4)基于CMG数值模拟软件,建立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单井数值模拟模型,并对影响气井产能的气藏及工程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基质/裂缝渗透率的增加、Langmuir压力的增加、井底流压的降低、水平井筒长度的增加、人工裂缝半长的增加,气井产能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说明这些参数对气井产能敏感性很强;随着岩石压缩系数及Langmuir体积的增加,气井产能变化并不明显,即岩石压缩系数及Langmuir体积对气井产能敏感性较弱;随着人工裂缝间距的增加,气井产能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并不是裂缝间距越小产能越高。

谢国雄,朱璇,徐美红,黄劲灿[3](2011)在《Access与其它数据库系统在OA应用中的对比》文中研究指明从最初的数据库发展到今天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已经成为办公数据处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假如不借助数据库的帮助,很多简单的工作将会变得冗长乏味,甚至会难以实现。该文从Access数据库的特征及与其它常用数据库的区别展开详细的论述。

黎海生[4](2008)在《基于VFP的MIS登录界面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针对VFP开发软件的保密性和安全性较差这一缺陷,分析了MIS登录界面设计中密码设置各种方式优缺点,给出在登录界面的设计中对密码加密和解密的算法和相应的示例代码,提高了系统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谭克龙[5](2007)在《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现代生态环境研究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3S技术正在不断深入和广泛地应用于生态环境领域,数字生态监测系统建设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国内实际运行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系统还很少,技术手段还很不完善,遥感和GIS没有实现有机的融合,生态信息的提取主要依靠目视解译或人机交互的办法,图像处理和GIS商业软件难于满足大区域、复杂系统的需求,许多软件不能有效集成,系统信息难以实现有效共享,导致在现阶段还是难于全面、准确、迅速地实现生态环境的实时动态监测和预报,直接影响了保护措施和调控对策的实施效果。塔里木河流域面积102×104km2,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国家级棉花、石油化工基地和21世纪能源战略接替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战略地位,但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增加,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的无序开发和低效利用,下游近400km河道断流萎缩,尾闾台特玛湖干涸,中下游植被衰败,并有向上游发展的趋势,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本论文根据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变化特征和生态保护治理与管理需求,在国家重大项目“塔里木河流域水量调度管理系统”支持下,利用组件式GIS技术进行二次开发,为塔里木河流域设计、研发、建立了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通过对“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平台理论、总体设计与开发的深入研究,取得了以下重要成果和结论。1.在“数字流域”框架体系下,以生态环境遥感业务流程为主线,充分应用并集成“3S”技术手段,开发建立了生态环境遥感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动态监测、分析与预警,及信息共享的大型综合性、业务化运行系统。系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结构合理,逻辑关系清楚,实用性强。采用“数据流集成式”的体系结构,以数据集成为中心,以各子系统间数据流动关系为纽带,把整个系统集成为基于子系统数据间关系紧密、物理结构松散的组件式系统,为数字塔里木河流域建设奠定了基础。2.根据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及相关因素的数据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采用数据仓库管理技术,以及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一体化、多源数据无缝集成、海量空间数据存储技术的建库思想,设计了可以实现拓扑和非拓扑、空间和属性、矢量-栅格一体化的流域空间数据库,科学地解决了如何在“计算机”中对流域的“复杂实体”和“海量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组织和一体化管理问题,建立了塔里木河流域多源、多尺度、多类型、跨带的无缝、海量空间数据库。3.采用不同尺度、不同时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构建了多层次、多目标的流域生态环境监测运行体系。根据塔里木河地物类型、地形等区域特征,采用分级分类的思想,研发了大区域生态环境遥感信息自动提取模块,应用于塔里木河流域内的土地利用、荒漠化、植被、盐渍化等专题信息提取,信息提取精度达到87%,校正后达到95%,建立了大规模信息提取技术应用的方法和技术标准。为方便信息自动提取和人机交互解译,设计建立了全新、完善的知识库系统,提高了信息提取、交互解译和动态监测的精度,实现了解译标志和参考信息系统化管理。4.研究开发实现了遥感与GIS功能的有机融合。分别基于IDL语言和AO控件开发,在统一界面下实现了遥感影像数据处理、标志建立、信息提取、编辑校正、动态监测和分析统计的一体化工作流程;其次,在“数据流集成式”的体系结构下,遥感监测信息还可以利用生态分析子系统的强大空间分析能力进行数据的深层分析和运算,实现生态预警和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分析。克服了以往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和GIS软件各自的弱点,将遥感图像处理、信息提取与GIS编辑分析功能有效地集成为实用性更强的系统。5.将CA模型与GIS的专业分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了多种影响因素,建立了大范围的土地利用趋势分析(GeoCA-Landuse)模型,开发了塔河流域“三源一干”土地利用趋势分析模块。为流域长远规划提供了决策支持,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辅助决策能力。论文研究在遥感信息自动提取,RS与GIS一体化,大型综合性、运行化生态遥感监测系统研制等方面具有一定创新,对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数字流域”建设也具有参考价值。

姜国华[6](2007)在《失业保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为满足当今信息社会的信息管理需要,解决现有资源有效管理问题,本论文围绕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应用进行了认真研究,并针对目前通辽市就业局提出的业务需求进行客观分析,建立框架模型,进行系统设计。该系统根据各投保单位信息建立一个单位信息表,然后根据各单位投保人员建立个人信息表,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通过程序设计,使管理员可以对两个表进行任何管理操作(比如:增加、编辑、删除、报表统计等),系统自动进行表之间的关联运算,达到微机化管理的目的。根据国内失业保险管理机制,对失业保险系统的需求基本都是基于单机的操作管理。因此,本次论文借助VFP数据库开发工具开发了该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的实际运行,实现了信息的电子化管理,提高了信息及时率、准确率、完整率。

周少为[7](2007)在《门诊部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改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门诊部医疗信息管理系统是由广州军区机关门诊部组织开发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该系统较好地解决了门诊部医疗信息管理中存在的资料处理方式落后、自动化程度低、各部门数据分散独立等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门诊部新业务的开展和规模扩大,原系统滞后的数据统计和信息收集、功能不完善性和保密性较差的问题逐渐呈现出来。对此,我们对系统进行了较大的技术改进,增加了一些功能模块,并重点研究了对VFP程序和数据的加密方法,对相关程序和数据进行了多种加密,增强了保密功能,提高了运行效率。本文深入分析了门诊部医疗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对开发中使用的部分关键程序进行了讨论,尤其是对VFP程序的加密解密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系统开发采用当前流行的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VFP来完成整个系统的设计,在数据库的设计上利用了VFP的便利性和实用性。从网络系统设计到网络设备的选择,充分考虑了先进性、经济性和实用性。采用了先进成熟的高速以太网技术,网络技术与布线满足了现有网络需求,又可满足未来通信发展的需要。系统沿用原系统的开发语言VFP,版本由原来的5.0升级为8.0,新版本的VFP增加了许多功能,对于系统整体功能的提高起到了较大作用。在对原系统进行充分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结构化设计,首先将整个系统化分为几个功能模块,即设计门诊药库、门诊药房、挂号收费、门诊部主任管理、军人就诊、门诊医生工作站、首长保健数据接口、自动备份、医疗器械等9个模块。然后,进一步细分模块,添加细节,形成系统的几个子功能模块。并在系统设计中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1.优化数据库:由于门诊部的业务增加了省、市公医和社保人员就医,在原基础上,增加了收费途径和计算方法。我们对门诊部的实体进行研究,进行全局设计并优化,转换成数据模型,将原数据库进行结构化分析,增加新的字段和新的表,剔除数据库中的部分冗余,使数据结构更加合理,数据冗余减少到最低限度。2.增加门诊医生工作站:现代化办公对无纸化要求越来越高,原系统中没有门诊医生工作站,门诊医生开出的医疗文件都需由挂号室和收费室进行输入,然后再由病人拿着处方或处置单到相应功能科室取药或处置,手续比较繁琐,增加了病人的负担,管理也不方便。采用门诊医生工作站后,医生可直接调用药局药品信息和功能科室检查信息,处方和处置方案输入后,发送到收费室交费或记账。药品信息直接发送到药房取药,其它信息发送到相应功能科室进行处置。3.增加药房管理子系统:原系统中没有药房管理程序,病人需持处方到药房取药;为此,我们编制了该子系统,完善了药房内部管理和与医生工作站、收费挂号室的信息流通;完善了药房药品自我有效管理,减少了部分病人的手续,提高了药房的效率和准确率。4.增加首长保健数据上报程序接口:军队首长保健上报程序采用是Oracle语言编制,数据库可用PowerBuilder打开。通过编制接口程序将门诊部数据资料进行收集转化,经过PowerBuilder导入到军队首长保健上报程序数据库中,减少重复输入工作。5.增强保密能力:VFP编制的程序保密性差,DBF文件都是敞开式的,可以用EXCEL等普通应用程序轻易打开进行修改和编辑,甚至用DOS中最简单的TYPE命令都可以浏览;程序也有许多的黑客软件可以进行破解,程序破解后,由程序设置的加密算法就暴露出来了,数据库和自由表的加密一同失效。为防止无关人员浏览数据库,防止数据库被非法修改、破坏,造成严重的失密,必须对程序、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我们对原系统进行了以下四方面的加密:对系统程序进行加密。经应用vfpexe19f和vfp&exe等软件对系统程序进行加密,使用常用的VFP破解工具如unfoxall、foxtools无法破解,提高了软件的可靠性,也使其它相关的保密算法不致于由于程序被轻易破解而解密。原系统模块密码采用保护能力较低的固定密码值的方法,现改为采用高级密码即使用计算的方式改变密码的样式。对数据表进行加密处理,我们对表采用了VFP提供的低级函数更改文件字头的方法进行加密,加密后的文件无法打开、浏览,使用时,再执行该加密程序即可将加密的自由表还原,加解密函数为同一代码,使数据表的保密性能得到提高。当其它人打开表时,会提示“不是一个表”。对数据表的字符段数据进行加密:数据库中许多自由表包含了医生名单、病人医疗信息等,为进一步加强数据安全,我们在向自由表中增加或更改数据时,就对一些敏感字符型字段编写了内部函数进行加密,即更新自由表时就对数据进行加密,在读取数据时再解密。这样,即使使用其它工具打开了自由表,读到的是乱码,从而起到保密作用。系统开发后进行了较为严格的调试,并根据用户的意见做了大量的修改完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药品、病人、医生、费用四者之间建立了良好的链接关系,某一部分的修改均会自动引发系统对与其相关部分的连锁修改。达到了提高门诊部的工作效率、管理质量、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和门诊部竞争力的目的。系统在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整个系统完全都是由个人设计的,许多细节问题都要靠自己去摸索,加之本人水平有限,并没有完全地理解VFP的强大功能,系统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孙宇[8](2007)在《铁路车辆管理系统及数据网络化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目前除很多企业自购了相当数量的自备车,也出现了许多私人出资成立的铁路车辆出租公司,铁路车辆运营市场化的趋势日益逼近。而当前铁路系统所能利用的HMIS系统是一套综合性的铁路车辆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为追求全面的统一性,忽略了许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具体特例问题,并且一些应该具有的功能也不健全,在管理自备车方面更是没有实质性的应用。多年来绝大多数铁路部门一直靠手工记账的方式进行数据统计,其经济损失很大。此外,铁路车辆管理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成本核算精确性要求高,行车安全也极其重要,而按国家有关规定企业自备车应由铁路车辆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和维修,公开性差,企业损失巨大。因此准确掌握车辆维修运营费用和报废时间以及控制运营机制是铁路管理部门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课题正是基于这种强烈的市场需求而提出的。本文的指导思想就是保证车辆的运营及维修数据的公开化和企业管理的精确化。导入了当前正在使用的HMIS系统中备存的车辆档案信息,补全了原系统中缺少的项目和内容,建立了完善的车辆档案系统,并实现了诸如自定义打印、车辆定检预警,准确查询到检数据、检修和改造费用统计分析等新功能。对车辆的全部运营信息以及在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实现了一键统计。在建立本地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了网络数据库,将本地基础数据上传至网络服务器,在网络服务器端建立了WEB应用程序供企业查询使用,实现了运营过程中的数据实时更新。在服务器端同样建立了各种数据的分析统计应用程序,实现了铁企间业务的公开化。建立了本地桌面系统与网络Web应用系统间的数据交换模块,实现了多用户管理功能,对注册用户分类别、分级别地进行了不同权限的设置。建立了标准统一且完善的规范化数据字典库。本文巧妙地应用了类开发的思想,使封装的代码可大量重复使用,某些环节甚至实现了无代码编程,提高了程序的开发速度。完善了编码输入方案,在用户操作简捷性方面也下了一定工夫,使用户操作更加简单。新颖的数据后台检测更新技术,实现了对陌生词汇的记忆功能。更是尝试性地开发了全新的接应模式数据传输方法,在本地数据与网络数据无缝连接方面做了多方面的工作。

王学贺[9](2006)在《Visual Foxpro软件设计中的安全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数据库的安全性是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给出了在VFP软件设计中安全技术研究的几种方法。

杨文莲,张菁,王颖[10](2006)在《Visual FoxPro数据表的加密方法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在VisualFoxPro(VFP)中对数据表进行加密的几种方法,可以通过改变数据表中记录内容和改写文件表头部分的文件指针位置来实现数据表文件的加密和解密。

二、基于VFP的几种数据表加密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VFP的几种数据表加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标识物联网的隐私保护算法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工作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RFID系统概述及安全需求分析
    2.1 RFID系统结构
    2.2 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
    2.3 RFID系统的安全需求
        1.标签数据的窃取
        2.标签和阅读器的通信数据窃取
        3.攻击者堵塞数据传输
    2.4 RFID在不停车收费系统(ETC)的安全需求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现有安全协议分析
    3.1 密码学知识
        3.1.1 哈希函数(Hash)
        3.1.2 哈希锁相关协议
    3.2 几种常用的安全协议介绍
        3.2.1 HSAP协议
        3.2.2 基于密钥更新协议
        3.2.3 基于动态共享密钥的移动RFID双向认证协议的分析
        3.2.4 超轻量级的RFID双向认证协议
    3.3 几种协议的分析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静态ID的 RFID跨域认证协议
    4.1 RFID域的概念及协议思路
    4.2 协议假设条件
    4.3 协议描述
        4.3.1 协议初始化
        4.3.2 协议认证过程
    4.4 协议安全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协议形式化证明及仿真
    5.1 协议形式化证明
        5.1.1 GYN逻辑证明
        5.1.2 形式化证明
    5.2 协议仿真
        5.2.1 系统设计流程
        5.2.2 系统实现方法
        5.2.3 协议的实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致谢

(2)页岩气藏水平井体积压裂产能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渗流理论研究现状
        1.2.2 页岩储层体积压裂增产技术研究进展
        1.2.3 页岩气藏产能评价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页岩气储集-运移及裂缝延伸机理研究
    2.1 页岩气储集机理及特征
        2.1.1 页岩气生成机理分析
        2.1.2 页岩气赋存机理分析
        2.1.3 页岩气储集过程及其特征分析
    2.2 页岩气运移机理分析
        2.2.1 页岩气吸附-解吸机理
        2.2.2 页岩气扩散机理
    2.3 页岩气藏裂缝延伸机理研究
第3章 页岩气藏双重介质渗流模型及其求解
    3.1 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
        3.1.1 物理模型及其假设条件
        3.1.2 不稳定渗流微分方程的建立
        3.1.3 页岩气藏表观基质/裂缝渗透率分析
    3.2 页岩气藏双重介质不稳定渗流模型的建立
        3.2.1 基质不稳定渗流微分方程
        3.2.2 裂缝不稳定渗流微分方程
        3.2.3 系统综合渗流微分方程
    3.3 数学模型的求解
        3.3.1 Laplace变换和Stehfest数值反演
        3.3.2 页岩气藏非稳态渗流点源解
        3.3.3 压裂水平井压力响应
        3.3.4 基于模型求解的产能特征分析
    3.4 页岩气藏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3.4.1 解吸系数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3.4.2 表皮因子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3.4.3 储容系数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3.4.4 窜流系数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3.4.5 井筒储集系数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第4章 页岩气藏水平井产能评价方法研究
    4.1 气藏常规产能评价理论简介
        4.1.1 二项式产能评价方法
        4.1.2 指数式产能评价方法
        4.1.3 三项式产能评价方法
        4.1.4 基于上述方法的产能评价分析
    4.2 基于单裂缝稳态产能评价模型
        4.2.1 基于Genliang Guo产能公式的修正模型
        4.2.2 页岩气藏水平井稳态产能评价
        4.2.3 基于稳态模型的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4.3 数值模拟法产能评价
    4.4 解析法产能评价
第5章 页岩气藏水平井单井数值模拟研究
    5.1 页岩气藏数值模拟单井模型的建立
    5.2 MT1井试采动态历史拟合及产能预测
    5.3 页岩气藏产能敏感因素分析
        5.3.1 基质渗透率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5.3.2 裂缝渗透率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5.3.3 岩石压缩系数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5.3.4 Langmuir体积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5.3.5 Langmuir压力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5.3.6 不同定压放喷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5.3.7 水平井筒长度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5.3.8 人工裂缝间距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5.3.9 人工裂缝半长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Access与其它数据库系统在OA应用中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介绍
    1.1 Oracle
    1.2 Microsoft SQL Server
    1.3 Visual Fox Pro
    1.4 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 Access数据库与其它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比较
    2.1 规模和适用范围性的对比
    2.2 结构和界面的对比
    2.3 面向对象来性的对比
    2.4 性能、安全性、稳定性的对比
    2.5 对开发员和操作员的要求对比
    2.6 价格对比
3 在OA中对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工具的选择
4 结束语

(5)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环境研究发展趋势
        1.1.2 遥感技术应用发展动态
        1.1.3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动态
        1.1.4 “数字流域”发展现状
    1.2 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4.1 目标
        1.4.2 内容
    1.5 研究的思路与原则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流域生态环境概况
        2.1.1 概况
        2.1.2 流域生态环境要素
        2.1.3 生态系统划分
        2.1.4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2 流域信息化现状
第三章 系统总述
    3.1 系统总体结构
    3.2 系统逻辑结构
    3.3 系统功能概述
    3.4 各子系统间关系和接口
        3.4.1 子系统数据流动关系
        3.4.2 数据接口
        3.4.3 软件接口
    3.5 系统开发运行环境
        3.5.1 软件平台
        3 5 1.1 遥感处理基础平台
        3.5.1.2 GIS基础平台
        3.5.1.3 空间数据引擎
        3.5.1.4 数据库基础平台
        3.5.2 硬件设备
        3.5.3 软件在硬件设备中的配置
    3.6 系统建设关键技术
        3.6.1 遥感信息自动提取技术
        3.6.2 空间数据无缝镶嵌技术
        3.6.3 海量空间数据管理技术
        3.6.4 基于数据流的系统集成技术
        3.6.5 遥感与GIS集成技术
        3.6.6 土地利用趋势分析地理元胞自动机
        3.6.7 基于WebGIS的信息共享技术
第四章 数据管理与数据库子系统
    4.1 数据分类与数据源
        4.1.1 属性数据
        4.1.1.1 水文数据
        4.1.1.2 社会经济数据
        4.1.1.3 水利工程数据
        4.1.1.4 生态环境数据
        4.1.2 空间数据
        4.1.2.1 遥感影像数据
        4.1.2.2 空间基础地理图形数据
        4.1.2.3 生态环境专题图形数据
        4.1.2.4 GPS控制点数据
        4.1.3 多媒体数据
    4.2 数据标准及元数据
        4.2.1 代码设计
        4.2.1.1 代码设计原则
        4.2.1.2 代码标准
        4.2.2 数据字典
        4.2.3 元数据库
        4.2.3.1 元数据分级与特征
        4.2.3.2 元数据库主要内容
        4.2.3.3 元数据入库
    4.3 数据建库
        4.3.1 主要技术指标
        4.3.1.1 数据库范围
        4.3.1.2 数学基础
        4.3.1.3 数据组织
        4.3.1.4 数据量分析
        4.3.2 无缝空间数据库设计与构建
        4.3.2.1 问题的提出
        4.3.2.2 无缝数据库
        4.3.2.3 缝隙产生原因
        4.3.2.4 数据缝隙类别和表现
        4.3.2.5 无缝镶嵌技术
        4.3.3 海量空间数据存储
        4.3.3.1 空间数据存储技术
        4.3.3.2 影像金字塔结构
        4.3.3.3 影像数据压缩
        4.3.4 基础数据库
        4.3.4.1 数据内容
        4.3.4.2 数据存储结构
        4.3.4.3 空间索引设计
        4.3.4.4 入库数据校验
        4.3.4.5 数据入库
        4.3.5 主题数据库
        4.3.6 成果数据库
        4.3.6.1 成果数据库内容
        4.3.6.2 命名规范
        4.3.6.3 数据入库
        4.3.6.4 结构设计
    4.4 数据库管理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4.4.1 子系统结构
        4.4.2 子系统接口
        4.4.3 子系统功能
第五章 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子系统
    5.1 监测体系构建
        5.1.1 全流域高时间分辨率、低空间分辨率监测
        5.1.2 “四源一干”中等空间分辨率监测
        5.1.3 干流典型区高分辨率监测
    5.2 子系统结构
    5.3 系统内部数据关系
    5.4 子系统模块功能
        5.4.1 图像处理模块
        5.4.2 知识库模块
        5.4.3 信息提取模块
        5.4.3.1 植被覆盖度信息提取
        5.4.3.2 植被类型信息提取
        5.4.3.3 土地沙质荒漠化信息提取
        5.4.3.4 土壤盐渍化信息提取
        5.4.3.5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5.4.4 动态监测模块
        5.4.5 数据管理模块
    5.5 应用实践研究
        5.5.1 阿克苏河流域1: 10万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5.5 1.1 塔里木河流域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5.5 1.2 阿克苏河流域土地利用状况及动态变化
        5.5.2 喀尔达依1:1万植被动态变化研究
        5.5.3 专题成果数据精度评价
第六章 生态分析子系统
    6.1 子系统结构与数据流程
        6.1.1 子系统总体结构
        6.1.2 子系统数据流程
    6.2 子系统功能
    6.3 生态环境预警分析分系统
        6.3.1 分系统结构
        6.3.2 技术方案与数据流程
        6.3.3 模型构建与模块功能
        6.3.3.1 沙质荒漠化预警分析
        6.3.3.2 盐渍化预警分析
        6.3.3.3 植被盖度预誓分析
        6.3.3.4 地下水预警分析
        6.3.3.5 河道水流预警分析
    6.4 土地利用趋势分析分系统
        6.4.1 分系统功能结构
        6.4.1.1 土地利用叠加分析模块
        6.4.1.2 土地利用转移分析模块
        6.4.1.3 土地利用趋势分析模块
        6.4.2 土地利用CA模型研究与应用
        6.4.2.1 CA模型的理论基础
        6.4.2.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6.4.2.3 阿克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6.4.2.4 GeoCA-Landuse模型的建立
        6.4.2.5 模型运行
    6.5 综合制图分系统
        6.5.1 分系统功能
        6.5.2 符号库开发
第七章 业务处理与信息服务子系统
    7.1 子系统结构
        7.1.1 子系统总体结构
        7.1.2 子系统逻辑结构
    7.2 主要技术路线
        7.2.1 技术架构
        7.2.2 动态报表的实现
        7.2.3 功能扩展
    7.3 功能模块划分
    7.4 专业业务处理分系统
        7.4.1 分系统功能
        7.4.2 分系统流程及开发实现
        7.4.2.1 数据管理
        7.4.2.2 数据图形化查询
        7.4.2.3 图形图像服务
        7.4.2.4 文档管理
    7.5 日常办公业务处理分系统
        7.5.1 分系统基本功能
        7.5.2 核心功能流程及开发实现
        7.5.2.1 收发文管理
        7.5.2.2 车辆管理
        7.5.2.3 个人办公
        7.5.2.4 图片库
        7.5.2.5 信息管理
        7.5.2.6 协同办公
    7.6 塔河网信息服务分系统
        7.6.1 塔河网信息服务栏目内容与功能
        7.6.1.1 栏目结构与内容
        7.6.1.2 塔河网信息服务功能
        7.6.1.3 网站信息更新
        7.6.2 邮件系统
        7.6.3 塔河论坛
        7.6.4 网络上报
    7.7 系统维护
        7.7.1.1 用户管理
        7.7.1.2 日志管理
第八章 系统安全
    8.1 数据库安全性设置
        8.1.1 物理安全
        8.1.2 逻辑安全
    8.2 应用系统安全性设置
        8.2.1 数据权限
        8.2.2 用户权限设计
    8.3 系统外部安全保证
        8.3.1 网络安全
        8.3.1.1 配备防火墙
        8.3.1.2 扫描系统
        8.3.1.3 病毒防护
        8.3.2 安全制度
第九章 结语
    9.1 成果与创新
    9.2 完善与扩展展望
参考资料
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失业保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1.3 论文的组织
第二章 数据库理论基础
    2.1 数据库
    2.2 数据库开发工具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3.1 需求分析
    3.2 系统的总体设计
    3.3 总体系统流程图
第四章 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4.1 管理员管理
    4.2 单位管理
    4.3 个人管理
    4.4 年度管理
    4.5 其他子系统
第五章 系统性能优化与改进
    5.1 管理员分级管理
    5.2 系统版权保护加强
    5.3 增加统计报告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致谢

(7)门诊部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提高门诊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1.1.2 提高门诊部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1.1.3 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和医院的竞争力
    §1.2 课题背景
    §1.3 系统设计概述
        1.4.1 为系统数据提供可靠的硬件保障
        1.4.2 系统设计的软件环境
    §1.5 本文所做工作
第二章 数据库概论
    §2.1 数据库的发展
        2.1.1 数据库的发展
        2.1.2 数据库阶段的特点
    §2.2 数据库理论基础
        2.2.1 数据库模型
        2.2.3 数据的独立性
        2.2.4 范式
    §2.3 SQL语言基础
        2.3.1 SQL简介
        2.3.2 SQL查询
第三章 系统总体规划
    §3.1 系统需求分析
    §3.2 系统概要设计
        3.2.1 系统结构设计
        3.2.2 数据库设计
    §3.3 系统详细设计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优化数据库
    §4.2 增加门诊医生工作站
    §4.3 增加药房管理系统
    §4.4 增加与军队首长保健上报程序接口:
    §4.5 增强保密能力
        4.5.1 对系统程序进行加密
        4.5.2 对登录密码进行加密
        4.5.3 对数据表进行加密
        4.5.4 对数据表的字符段数据进行加密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铁路车辆管理系统及数据网络化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本课题设计要达到的目标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本地系统与Web网络系统接应式开发的尝试
    2.1 本地应用系统开发的人性化与艺术化
    2.2 现存应用系统与本系统间的数据继承
    2.3 Web应用系统开发中的矛盾
    2.4 ASP接应方式上传数据的尝试
3 VFP现状与ASP技术
    3.1 VFP的历史与现状
    3.2 VFP的COM编程与 Web应用
    3.3 ASP相关技术
4 本地应用程序部分的设计
    4.1 本地应用程序的人性化设计
        4.1.1 折叠式菜单类的设计
        4.1.2 步进式检索输入模块类的设计
        4.1.3 输入参量智能学习类的封装
        4.1.4 数据字典读取类的实现与作用
    4.2 项目的业务分析
    4.3 项目的逻辑分析
    4.4 主要应用类的封装与设计
    4.5 数据库缓冲模式与数据的存储
    4.6 车辆档案模块与数据显示类的设计
    4.7 车辆落成数据的更新与网络上传
    4.8 车辆改造模块的设计
5 接应模式数据上传方案
    5.1 本地数据的发送准备
    5.2 WEB接应程序的实现
6 灵活机动的打印模块
7 WEB同步应用程序的实现
    7.1 Web应用程序的状态应用
        7.1.1 Web上的状态管理
        7.1.2 状态的准确定义
        7.1.3 状态的重要性
        7.1.4 在 Web上创建状态
    7.2 车辆大部件数据的WEB查询
    7.3 定检到期预查询
    7.4 ATIS接口实现的设想
8 应用系统的加密方案
    8.1 MD5算法研究
    8.2 算法的应用
    8.3 算法描述
9 程序发布与使用
10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9)Visual Foxpro软件设计中的安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注册安全
    1.1 建立密码资料数据表 (INPASS.DBF)
    1.2 编写用户名和口令验证表单
2 数据库 (表) 文件加密的几种方法
    2.1 对文件头加密
    2.2 对字段内容加密
    2.3 在内存中直接对整个数据表文件加密[4]。
3 文件属性安全

(10)Visual FoxPro数据表的加密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变数据表中的记录内容
    1、利用位操作函数bitxor ()
    2、通过低级文件函数改写表文件的内容
二、改写文件表头部分的文件指针位置来实现加密
三、结论

四、基于VFP的几种数据表加密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标识物联网的隐私保护算法设计与实现[D]. 赵利敏.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2]页岩气藏水平井体积压裂产能影响因素研究[D]. 马明伟.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3]Access与其它数据库系统在OA应用中的对比[J]. 谢国雄,朱璇,徐美红,黄劲灿.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1(28)
  • [4]基于VFP的MIS登录界面的设计与实现[J]. 黎海生.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16)
  • [5]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D]. 谭克龙. 陕西师范大学, 2007(01)
  • [6]失业保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姜国华. 吉林大学, 2007(03)
  • [7]门诊部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改进[D]. 周少为. 第一军医大学, 2007(01)
  • [8]铁路车辆管理系统及数据网络化的研究与实现[D]. 孙宇. 沈阳工业大学, 2007(05)
  • [9]Visual Foxpro软件设计中的安全技术研究[J]. 王学贺.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3)
  • [10]Visual FoxPro数据表的加密方法探讨[J]. 杨文莲,张菁,王颖. 中国科技信息, 2006(13)

标签:;  ;  ;  ;  ;  

基于VFP的几种数据表加密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