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类特殊家庭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十类特殊家庭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一、十类特殊家庭子女心理卫生状况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杜楠[1](2019)在《家庭系统理论视角下重组家庭的代际互动关系研究 ——基于16名子女的深入访谈》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进步,大众的婚姻家庭观随之变迁,家庭内部关系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重组家庭中新的环境和成员使其关系更加复杂化,纵向代际间的互动关系也呈现出更多的矛盾和冲突,反映出新时代特殊结构家庭的特征。其中,未成年子女作为被动进入重组家庭场域的子代其生活体验和成长问题应当被重视。本研究以质性研究为方法,以家庭系统理论为参照,探讨重组家庭的代际互动关系以及关系重构的途径。通过对16名子女的深入访谈和资料分析,以家庭系统理论中三角的概念为框架,审视重组家庭中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以子女的慢性焦虑水平和自我分化水平为参考,总结并分析出以下研究发现:首先,家庭重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包括代际互动关系的失衡、亲生两代情感的疏离、继父母的教养困难和子女同代互动下的关系压力;其次,在情感和冲突交织的作用下,重组家庭的代际互动关系演化出较为理想的和谐型,也分化出隔阂型、对抗型和矛盾型的不良形态;进一步分析得出:代际关系重新归于平衡、家庭成员角色融入以及子女的自我觉醒是重组家庭代际关系良性重构的途径。经过对重组家庭代际互动关系的问题表象、演化形态和良性关系重构途径的探讨,本研究回归到这一类子女自身的多层次诉求,进一步分析和谐代际关系建构的关键因素:强调子女在关系中的主体性、将伤痛转化为支持力量以及认识亲子关系的实质。基于此,以社会工作的理论和视角对重组家庭和子女的问题和界定以及具体干预策略进行反思和探索,提出了要以子女为基点评估家庭问题、挖掘重组家庭子女的共性以及通过动态互动关系来把握问题。针对相应的问题,本研究最后探讨了在儿童和青少年、家庭、学校以及社区社会工作等领域开展治疗性、预防性和发展性的社会工作干预的具体目标和策略。

杨成洲[2](2019)在《家庭环境对农村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基于四川省金堂县的调查与分析》文中提出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指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这就是《少年中国说》中所说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新陈代谢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未来总是由今天的少年儿童开创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总书记也指出“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我们这一代,更靠下一代。”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多方面的,既包含了身体健康的发展、认知能力的发展,也包含心理与情感健康的发展和社会道德与行为的发展。而在少年儿童的成长中,家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抚育角色。在中国社会结构中,家庭是社会生活的核心,也是儿童最重要的社会化场所。“环境”被视为塑造个人发展的外部性力量,家庭则是儿童接触最早、接触时间最长的成长环境。因此,就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而言,任何环境因素都比不上家庭环境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儿童所接触到的人、事、物都会对其从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所接触大多是正面的环境,则可能对儿童发展产生正向的积极影响。由于家庭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所以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和系统性的。从直接与儿童发生互动的家庭环境来看,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而从不直接与儿童发生互动的家庭环境来看,还包括了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结构、父母的工作压力等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制度变迁和人口转变等多重因素交织混杂使农村家庭环境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一是家庭经济状况得到了显着的改善,家庭收入来源逐渐多元化,用于儿童发展的经济基础得到了根本性的保障。二是由于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加上户籍制度管理逐渐松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游离出来,并前往城镇地区务工,出现了规模空前的人口流动现象。从而衍生出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分离的人口现象,产生了大量“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三是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剧烈社会变迁引发了大量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劳动分工模式面临瓦解的风险。四是夫妻离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等特殊家庭形式逐渐兴起,婚姻变动与人口流动引起了儿童与父母居住安排形式的变化。五是现代社会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儿童的个人发展,父母对于儿童的抚养越来越精细化,对子女发展的投入也越来越高,家庭经济压力明显上升。家庭作为社会变迁和观念变革最灵敏的感应器之一,不仅仅是观察和评判儿童在社会变迁中的一个窗口,同时自身也成变迁过程中的鲜活样本。家庭环境的变化也成为了我们反观儿童成长与发展和儿童政策效应的微型镜像。因此,研究农村儿童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成长和变化中的家庭环境,以及这些家庭环境通过何种途径和机制影响儿童这一命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数据的选择上,国内大多数调查数据在研究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时,常常将儿童的父母作为调查访问对象,从而忽略了儿童自身的自我表达机会,很大程度上会造成调查的失真现象。本研究的调查数据,同时以儿童和父母为中心,从父母的“他者”的角度和儿童“自我”的角度进行双重审视,为研究家庭环境与儿童发展提供了详实而可靠的背景信息。在研究的切入上,摈弃了已有研究中更加关注家庭背景信息对于儿童发展的直接效应的缺陷。更加注重家庭环境对于儿童发展的综合性影响,以及影响的作用机制。在研究的思路上,通过扎实的文献梳理和理论回溯,构建了家庭环境与儿童发展的各类指标。然后,利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调查地的家庭环境与儿童发展的现状。进而再考察不同的家庭环境(家庭结构、家庭资本、家庭教养方式等等)对于儿童的学业成就、身心健康、社会行为方面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家庭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机制的综合性分析与讨论。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公共政策的讨论,并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调查数据表明,调查地儿童的家庭生活条件比较理想。家庭住房自有率高,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家庭基础设施齐全,通电率、独立厨房拥有率、燃气开通率、自来水通水率较高。电视机、洗衣机、手机、热水器等重要生活用品得到了全面普及。家庭之外的生活设施,如超市、邮局、银行、医院、交通工具等配置也较为齐全。儿童的身体发育大多处于健康状态,儿童的BMI平均指数为17.27。大多数儿童拥有健康的营养进食状况,非健康食品的进食量较低。儿童的学业成绩与城镇地区还有较大差距,不同学科之间的成绩不均衡,英语学科的整体成绩并不理想。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抑郁、孤独问题并不严重,自我认同感处于较高水平。一方面,儿童利他行为并不频繁。另一方面,儿童越轨行为并不严重。而儿童的自主行为较为突出,积极的健康交友行为较为普遍。值得注意的是,分析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学业成就具有较大影响,但是对心理健康和社会行为的影响不明显。家庭结构对于儿童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家庭结构在不同的性别、健康程度、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中的分布差异很大。社会经济地位越低的儿童,生活在父母与子女双方亲子分离的家庭中的可能性越高。另外,双亲完整家庭中父母的教育参与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家庭结构类型。第二,家庭结构对于儿童的学业成就具有重要影响。单亲父亲家庭、单亲母亲家庭和双亲缺位三类非双亲家庭中的儿童,在学业成绩方面显着落后于双亲完整家庭。在影响机制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父母的教育参与机制均可解释单亲母亲家庭与双亲完整家庭之间儿童学业的差距。第三,家庭结构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儿童抑郁感和孤独感两个方面。父母教育参与的机制能够解释双亲缺位家庭与双亲完整家庭之间儿童孤独感的差异。第四,家庭结构对儿童的社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儿童利他行为与交友行为方面。父母的教育参与机制能够解释双亲缺位家庭与双亲完整家庭之间儿童利他行为与交友行为的差异。家庭资本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学业成就方面。不同类型的家庭资本对儿童学业成就均有显着的影响。其中,家庭社会资本对儿童的学业成就具有最大的解释力,而且家庭内部社会资本的影响明显高于家庭外部社会资本。此外,家庭资本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第二,心理健康方面。不同类型的家庭资本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其中,家庭社会资本对于儿童的抑郁感、孤独感和自我认同感均具有最强的解释力,这种影响力主要是通过家庭内部社会资本中父母对于子女的鼓励行为或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参与实现的。家庭经济资本的影响较小,且可以通过提高社会资本来消除其影响。第三,社会行为方面。不同类型的家庭资本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其中,家庭社会资本对于儿童的利他行为、越轨行为、自主行为和交友行为均具有显着的解释力。家庭文化资本对于儿童的越轨行为和交友行为具有显着的影响。家庭经济资本对儿童的社会行为不具有解释力。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学业成就方面。在“行为要求”和“情感回应”两个维度中,父母对子女的较高行为要求和情感回应均对子女学业具有正面的影响,但“情感回应”的影响最为明显。在四种不同家庭教养方式中,开明权威型和宽松放任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学业成绩表现最好,专制权威型和忽视冷漠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学业成绩表现最差。在分性别样本的中,忽视冷漠型和权威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下女性儿童的学业表现略好于男性。第二,心理健康方面。“行为要求”和“情感回应”都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父母对于子女高行为要求有助于缓解儿童的孤独感。而更高的“情感回应”则能够有效地抑制儿童的抑郁感和孤独感,显着提升儿童的自我认同感。宽松放任型和开明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能够显着地抑制儿童的抑郁感和孤独感,显着地提升儿童自我认同感。专制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对于儿童的孤独感具有显着的负面影响效应。第三,社会行为方面。相较于忽视冷漠型家庭教养方式,专制权威型、宽松放任型与开明权威型三种家庭教养方式能够显着抑制儿童的越轨行为,显着地增强儿童的自主行为。而宽松放任型和开明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利他行为和交友行为具有显着的正面效应。父母的行为要求和情感回应在儿童的越轨行为和自主行为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在利他行为和交友行为方面不具有显着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建议在传统男性家庭生计承担者模式走向瓦解,而基于公共物品理念、社会投资理念的新家庭抚育模式兴起的历史当口,应该构建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抚育环境。具体来说,一是加强儿童福利制度的顶层设计,保障儿童发展权益。从立法层面制定专门针对儿童群体的基本法规,让儿童的基本需求和权利得到应有的保障。搭建保障儿童健康发展的行政管理体系,以及其他相关运行和配套机制。二是从“社会救助”转向“社会投资”,为儿童发展保驾护航。探索建立一个独立的“以家庭为中心,国家、社会、家庭共担”的混合照顾体系。从而明确家庭与国家在儿童照顾中的责任分担界限,体现儿童照顾的社会性。三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减少父母外出导致的亲子分离。通过出台相关政策,从源头上减少父母外出造成的亲子分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合理引导农民工市民化,为农民家庭提供帮扶。合理引导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和创业。四是完善单亲家庭社会救助制度,提升风险抵御能力。对需要救助的单亲家庭做出明确的界定,考虑不同单亲家庭的困难和需求,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对不同类型的家庭实施专项救助方案。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当提高标准,进行差别化和人性化的救助,让单亲家庭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救助项目和内容。五是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促进家庭和睦与亲人相亲相爱。将家庭、家教与家风有机统一起来。在儿童的成长与发展中,要打破传统封建宗法观念下的家本位思想,树立新时代的新家庭观念,将家庭置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历史时空中,实现爱家与爱国的内在统一。六是建立以家庭为中心,多方联动协同的育人机制。在家庭和学校层面,可以探索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特殊的组织,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抚养中的特殊作用。各级政府层面,则要从政策层面保障教育经费投入,优化城乡基础教育的布局,积极推进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与发展。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要实行建档立卡,提高救助的精准度。

杨帆[3](2018)在《民间公益组织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思想教育研究 ——以朝阳市太阳村为例》文中指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是比较特殊的群体。这些未成年人的父母一人或者两人在监狱中服刑,所以很难做到监护责任和抚养义务的尽职尽责,导致他们的未成年子女不能生活于正常的家庭之中,要经受家庭不完整、辍学、甚至乞讨、流浪街头的各种悲惨遭遇。他们没有家的温暖,没有衣食的保障,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馨。政府要妥善处理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出现的各种问题,但是由于该群体数量众多且散居,政府很难履行职能。伴随中国的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随之发生了改变,以非营利性为特征的民间公益组织逐渐壮大起来。出现了很多关于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救助组织。朝阳市太阳村就是一家代养代教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民间公益组织。本文即是以朝阳市太阳村为例,展开了对民间公益组织关于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思想教育方面的研究。文章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从民间公益组织的一般概述开始,阐述民间公益组织的含义、特征及存在的意义。还介绍了朝阳市太阳村的具体情况。第二部分以太阳村为例,介绍了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在民间公益组织帮助下的生活现状,回顾了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所经历的流浪生活以及被民间公益组织帮助后的生活。经过进行的问卷调查,充分了解了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在劳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状况。第三部分主要讲述了民间公益组织关于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思想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民间公益组织不仅壮大了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思想教育的队伍,而且为思想教育提供了新方法、新途径,并创造了良好的公益环境。民间公益组织在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思想教育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民间公益组织缺乏“零距离”的亲情互动、专业化的心理辅导、孩子隐私权的保护等。第四部分讨论了民间公益组织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思想教育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从民间公益组织自身建设不足、政府和公众等复杂因素制约、学校和民间公益组织配合度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从加强民间公益组织自身建设、推动社会各方面形成合力以及民间公益组织配合学校发挥主导作用三方面对进一步提升民间公益组织在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思想教育中的作用提供对策。为民间公益组织更好的发挥积极作用进言献策。

林虹[4](2013)在《哈尔滨市中小学特殊群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调查哈尔滨市中小学校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用特殊群体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调查问卷对110所学校进行调查。结果整体上特殊群体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不同特殊群体儿童的心理健康差异显着(F=68.07,P<0.01);除低保家庭外,不同地区特殊群体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着(F=4.65,P<0.01;F=10.65,P<0.01;F=4.86,P<0.01;F=2.84,P<0.05);除低保家庭外,不同学段特殊群体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着(F=54.01,7.67,5.39,22.75;P<0.01)。结论各类特殊群体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不同类型间存在差异。

顾春霞[5](2012)在《对中职特殊家庭学生教育问题的分析与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对特殊家庭界定及中职学校来自于特殊家庭的学生情况描述的基础上,对其家庭自然结构在孩子的学习成长方面带来负面影响,造成很多的青少年社会认知偏差,形成不良的思想品质,自我控制能力差,不良行为明显增多,亲子关系失常,社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教师要切实加强对特殊家庭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生活关爱,学校要切实加强对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以及社会各界要关心、帮助特殊家庭的学生的具体对策,以期促进该问题的较好解决。

王娅霜[6](2011)在《单亲家庭学生教育及对策研究 ——以常州大学城五所高职院校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离婚率的不断攀升、单亲家庭的增多,直接导致单亲家庭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单亲家庭学生的犯罪率也在逐年上升,暴露出部分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性格缺陷。他们往往显示出一些群体性的消极表现。据统计,父母离异家庭子女的犯罪率是健全家庭的4.2倍。单亲家庭子女的培养和心理调适,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作为常州大学城某高职院校学工处的一名工作人员,在日常学生教育管理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校内大部分突发事件的当事人为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学生,对他们的教育、心理援助成为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表明,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环境,塑造不同的性格特征。本文从多个纬度对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性格进行剖析,找出其内在的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从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的角度提出对此问题的对策和思考。

袁碧涛,董国营,林应和[7](2010)在《特殊家庭与儿童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在对当前主要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探讨的基础上,深层次地挖掘特殊家庭组织儿童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及相关对策,并对未来研究做出展望。特殊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内仍需要更为细致、深入、全面的研究报告,从而减少特殊家庭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以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

梁瑞华[8](2010)在《天津市单亲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开放社会中多元文化冲击,社会上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单亲家庭。单亲家庭结构不完整,限制了其功能的发挥,容易对其子女成长产生影响。有文献报道:6-12岁儿童开始接受只与一方家长共同生活的事实并减少自责,但仍有被抛弃感,而且学业受到影响。12-18岁的青少年,遇到这种情况后,常有空虚、害怕、注意力涣散等焦虑情感的表现[1]。而天津市9-16岁的单亲中小学生的现状又是如何呢?本研究首次调查天津市单亲中小学生现状、他们的心理健康现状以及分析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于2009年5月5日至2009年10月16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800余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这些学生是按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天津市内六区12所中小学校合计36个班级内抽样出的。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学生一般情况调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简称MHT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自卑感量表(The Feelings of Inadequacy Scale,FI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家长填写)。结果:本次研究共收回有效问卷1522份,在1522份有效问卷中有165份单亲学生的问卷,占总体的10.8%。①和平区的单亲学生的比例最高为:12.85%;②单亲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与双亲学生检出率之比接近2:1,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1,P<0.001);③单亲学生的MHT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六个方面以及总分方面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双亲学生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4.81,P<0.01)。在学习焦虑与自责倾向两个方面单亲学生的得分也高于双亲学生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P==0.01;t=2.21,P==0.03);④小学阶段单亲学生MHT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方面以及总分方面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双亲学生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3.56,P<0.01)。小学阶段单亲学生学习焦虑、过敏倾向方面的得分也高于双亲学生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P=0.02;t=2.51,P=0.01);⑤初中阶段单亲学生MHT在总分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双亲学生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P=0.00)。初中阶段单亲学生在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方面的得分高于双亲学生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2.48,P<0.05);⑥单亲男生在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方面以及总分方面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双亲男生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3.78,P<0.01)。单亲男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方面的得分也高于双亲男生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P=0.03;t=2.59,P=0.01);⑦单亲女生在总分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双亲女生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P=0.00)。单亲女生在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和冲动倾向方面的得分也高于双亲女生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2.50,P<0.05);⑧在学习焦虑方面,父母文化程度是大学组与是大专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在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方面,父母文化程度是大学组与是中专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P=0.00,P=0.00)。在恐怖倾向方面,父母文化程度是大学组与是中专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⑨在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和过度保护四个因子得分上,问题组和健康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4.04,P<0.05)。在母亲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三个因子得分上,问题组和健康组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3.17~-3.85,P<0.01);⑩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父亲的EMBU的拒绝否认对单亲学生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自责、过敏、身体症状、恐怖、冲动、自卑有正向预测作用(P<0.01)。父亲的过度保护对单亲学生学习焦虑、自责倾向有正向预测作用(P<0.05)。父亲的情感温暖对自卑有负向预测作用(P=0.007)。母亲拒绝否认对单亲学生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自责、过敏有正向预测作用(P<0.05)。母亲EMBU的惩罚严厉对过敏、身体症状、恐怖、冲动有正向预测作用(P<0.05)。母亲过分干涉、保护对学习焦虑、对人焦虑有正向预测作用(P<0.05)。母亲情感温暖对自卑有负向预测作用(P=0.000)。结论:①随着年级的增高天津市单亲学生的比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②单亲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多于双亲学生,具体表现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和自卑等方面;③单亲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与父母的低文化程度和父母的自身适应能力差有关;还与父亲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母亲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等教养方式有关。

孙婷婷[9](2010)在《特殊家庭儿童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自编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卷对特殊家庭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筛选出离异家庭、再婚家庭、父母患病和去世家庭、留守家庭及家庭经济困难类型的特殊家庭,将这些特殊家庭与正常家庭的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进行对照研究,得出差异并分析这些差异的原因。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个体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场所之一,对个体发展会产生很大影响。本论文目的在于从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两个方面全面描述特殊家庭儿童的心理状况,为特殊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问卷调查法。本文的基本数据资料来源于问卷调查。问卷采用自编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利用分层整体抽样法抽取辽宁五个城市,再随机抽样法抽取4-9年级学生5746人。调查内容包括儿童青少年的年级、性别、父母婚姻状况、父母身体健康状况、是否留守、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和睦程度、父母文化水平等人口学变量,同时研究儿童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结果本文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卷分为五个因素,根据调查数据,对特殊家庭分为离异家庭、再婚家庭、父母患病及去世家庭、留守家庭及家庭经济困难等类型。对这些特殊家庭与正常家庭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特殊家庭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显着低于正常家庭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在主观幸福感方面,除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非留守儿童没有显着差异外,其他类型的特殊家庭儿童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显着低于正常家庭的儿童青少年。在性别、家庭和睦程度维度上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都存在显着差异。对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得出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相关显着。结论特殊家庭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显着低于正常儿童的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性别、家庭和睦程度及家庭经济状况都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有显着的相关,主观幸福感、家庭和谐程度、母亲文化水平、家庭经济状况、父亲健康水平、父亲文化水平因素能够预测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家庭和谐程度、父亲文化水平、母亲健康水平能够预测主观幸福感

焦丽[10](2009)在《农村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调查研究》文中认为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离异已不是城市所特有的现象,在我国农村离异家庭正在以很快的速度发展开来,同时离异家庭子女也在逐步增多,因此父母离异后给子女带来的身心伤害也应该得到我们极大的关注,尤其是生活在农村的离异家庭子女的身心健康,我们更应该给予更大的关注和帮助。通过研究,可让广大离异家长认识到家庭的完整,并不是教育好子女的惟一条件,离异后家庭也并非完不成对子女完整人格和健康心理的教育,关键要树立科学的教育意识。通过城乡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的比较研究还有助于农村借鉴城市对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所采取的一些解决措施。使学校、社会共同关注城乡所有的离异家庭子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离异家庭子女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不良倾向,并采取科学的方式关心这些子女德、智、体全面发展,使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本文首先通过对离异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查阅、分析,总结出已有研究存在的可取之处与不足。在借鉴了已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对晋城泽州二中、高都镇中学、临汾市县底中学的学生做了心理咨询,在对这三所学校的学生在学习、家庭、心理方面有了初步的了解的基础上,选择了这三所学校中的1099名做为研究对象,为了分析数据的精确与便捷,本研究在967份有效调查问卷中选取其中的426名学生的问卷作为主要的分析研究对象,其中离异家庭子女115名,完整家庭子女311名。离异家庭中男生67名,女生48名,完整家庭中男生172名,女生139名,被调查对象平均年龄17岁。对调查调查问卷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主要采用SPSS软件是的均值T检验和相关分析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农村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农村离异家庭子女在心理健康方面明显低于完整家庭子女,而且在父母离异后男生在心理健康方面比女生表现的更差;2.在社交方面农村离异家庭子女表现较差,比完整家庭子女有更强的自尊心;3.在与城市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的比较研究中,得出农村离异家庭子女在各方面比城市离异家庭子女表现的要好一些;4.父母教养方式对离异家庭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长有一定的影响。针对农村离异家庭子女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应对措施:1.利用价值澄清理论帮助离异家庭子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农村离异父母要适当反省自我,改变不合理的教养方式;3.学校和老师要加强对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关心和帮助;4.社会要为农村离异家庭及其子女提供有效的救助措施。本文的创新点是:在研究方法上采用质化与量化相结合的方法,并且采用对城乡离异家庭子女心理进行比较研究的方法,得出城乡离异家庭子女心理上存在的差异,并分析差异存在的原因。在干预措施上,除了原有的家庭、社会、学校外,本研究从转变个人价值观上入手,真正做三位一体,全面关注离异家庭子女的身心健康。

二、十类特殊家庭子女心理卫生状况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类特殊家庭子女心理卫生状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家庭系统理论视角下重组家庭的代际互动关系研究 ——基于16名子女的深入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重组家庭子女本身的相关研究
        1.4.2 重组家庭代际关系的相关研究
        1.4.3 家庭代际互动关系的相关研究
        1.4.4 家庭代际关系重构的相关研究
        1.4.5 文献小结
    1.5 理论视角、研究框架及概念界定
        1.5.1 理论视角
        1.5.2 研究框架
        1.5.3 概念界定
    1.6 研究方法
        1.6.1 资料收集方法
        1.6.2 研究样本
        1.6.3 资料整理与分析
第2章 失衡与拘束:重组家庭代际互动关系的问题表象
    2.1 关系失衡:局外人的窘境
        2.1.1 单边式互动:父母一方为局外人
        2.1.2 排除式互动:子女单独为局外人
    2.2 情感羁绊:亲生两代的疏离
        2.2.1 监护方亲生父母:熟悉的陌生人
        2.2.2 非监护方亲生父母:身体缺场者
    2.3 教养两难:继父母的角色困境
        2.3.1 教养目的:利他还是利己?
        2.3.2 管教方式:放任还是苛待?
    2.4 照顾压力:同代关系的挣扎
        2.4.1 对外关系压力:手足关系的问号
        2.4.2 对内关系压力:照顾责任的转移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融合与分化:重组家庭代际互动关系的演变形态
    3.1 理想的融合状态
        3.1.1 和谐型:高情感低冲突的互动关系
        3.1.2 和谐型:沉淀与磨合下的互动关系
    3.2 分化的不同形态
        3.2.1 隔阂型:低情感低冲突的互动关系
        3.2.2 对抗型:高情感高冲突的互动关系
        3.2.3 矛盾型:低情感高冲突的互动关系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平衡、融入与觉醒:重组家庭代际关系良性重构的途径
    4.1 关系平衡:理解与对话
        4.1.1 疏离到紧密:亲父母的中介作用
        4.1.2 敌人到朋友:亲父母间矛盾缓和
    4.2 角色融入:内在动力的推动
        4.2.1 重大事件助推:角色认同的质变
        4.2.2 家庭结构变化:新生血缘的联结
    4.3 自我觉醒:意识形态的转变
        4.3.1 情感加温:家庭观念的改变
        4.3.2 偏见消除:家庭阴霾的驱散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理性、转化与主体性:重组家庭和谐代际关系建构的启示
    5.1 扎根于诉求:子女对代际关系的期待
        5.1.1 归属与爱:渴望平常的家庭
        5.1.2 自尊与尊重:自主而非强迫
        5.1.3 自我实现:全面的接纳自我
    5.2 着眼于意识:和谐关系建构的关键
        5.2.1 理性意识:认识亲子关系的实质
        5.2.2 转化意识:将伤痛化为支持力量
        5.2.3 主体性意识:挖掘子女的能动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治疗、预防与发展:重组家庭社会工作服务策略的探索
    6.1 问题发现与界定的策略
        6.1.1 以子女为基点评估家庭问题
        6.1.2 挖掘重组家庭子女共性问题
        6.1.3 通过动态互动关系把握问题
    6.2 干预策略探索
        6.2.1 以治疗为主的干预:目标及措施
        6.2.2 以预防为主的干预:目标及措施
        6.2.3 以发展为主的干预:目标及措施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反思
    7.1 研究总结
    7.2 家庭系统理论实践应用的反思
        7.2.1 对理论内涵的反思
        7.2.2 对理论应用的反思
    7.3 研究贡献与不足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家庭环境对农村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基于四川省金堂县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数据与方法
        1.4.1 研究数据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家庭与家庭环境
        2.1.2 少儿(人口)与少儿(人口)发展
    2.2 家庭环境的内涵与分类
        2.2.1 家庭环境的内涵及其界定
        2.2.2 家庭环境的综合性衡量
    2.3 少儿人口发展的主要领域
        2.3.1 身体方面的发展
        2.3.2 认知方面的发展
        2.3.3 心理与情感健康的发展
        2.3.4 自我发展与社会行为发展
    2.4 家庭环境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研究
        2.4.1 家庭环境与少儿人口发展的焦点议题
        2.4.2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2.4.3 家庭资本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2.4.4 家庭结构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2.4.5 家庭教养方式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2.5 家庭环境与少儿人口发展的理论基础
        2.5.1 家庭作为多层环境中的一环——生态系统理论
        2.5.2 家庭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家庭系统理论
        2.5.3 双亲作为少儿抚育的中心——“双系抚育”观点
        2.5.4 家庭作为少儿社会化的场所——结构功能理论
        2.5.5 少儿作为家庭投资品——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理论
        2.5.6 家庭与少儿的共变——家庭生命历程发展理论
        2.5.7 总结与文献评述
3.理论分析与研究体系构建
    3.1 家庭环境的理论分析与构建
        3.1.1 家庭环境的综合性构建
        3.1.2 家庭结构的指标构建
        3.1.3 家庭资本的指标构建
        3.1.4 家庭教养方式的指标构建
    3.2 少儿人口发展的理论分析与构建
        3.2.1 少儿的学业成就
        3.2.2 少儿的心理健康
        3.2.3 少儿的社会行为
4.家庭环境与少儿人口发展现状分析
    4.1 少儿的基本情况
        4.1.1 少儿的个体特征
        4.1.2 少儿的监护人特征
        4.1.3 少儿的家庭生活状况
        4.1.4 少儿的社区与邻里关系
    4.2 少儿的身体健康状况
        4.2.1 少儿的身高与体重
        4.2.2 少儿的营养进食状况
        4.2.3 少儿的疾病与住院状况
        4.2.4 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指标
    4.3 少儿的学业发展状况
        4.3.1 少儿的学业成绩
        4.3.2 少儿的学业经历
        4.3.3 少儿的上学条件
        4.3.4 少儿的日常时间安排
    4.4 少儿的心理健康状况
    4.5 少儿的社会行为状况
    4.6 本章总结
5.家庭结构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5.1 变量选取与模型选择
        5.1.1 变量选取
        5.1.2 模型选择
    5.2 家庭结构的分布与特征
        5.2.1 在不同少儿人口属性间的分布
        5.2.2 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间的分布
    5.3 家庭结构与父母的教育参与
    5.4 实证分析
        5.4.1 家庭结构对少儿学业成就的影响
        5.4.2 家庭结构对少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5.4.3 家庭结构对少儿社会行为的影响
    5.5 本章总结
6.家庭资本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6.1 变量选取与模型选择
        6.1.1 变量选取
        6.1.2 模型选择
    6.2 实证分析
        6.2.1 家庭资本对少儿学业成就的影响
        6.2.2 家庭资本对少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6.2.3 家庭资本对少儿社会行为的影响
    6.3 本章总结
7.家庭教养方式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7.1 变量选取与模型选择
        7.1.1 变量选取
        7.1.2 模型选择
    7.2 家庭教养方式的分布与特征
        7.2.1 在不同少儿人口属性间的分布
        7.2.2 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间的分布
    7.3 实证分析
        7.3.1 家庭教养方式对少儿学业成就的影响
        7.3.2 家庭教养方式对少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7.3.3 家庭教养方式对少儿社会行为的影响
    7.4 本章总结
8.综合性分析与讨论
    8.1 不同家庭环境之间的关系与讨论
        8.1.1 家庭结构与家庭资本
        8.1.2 家庭结构与家庭教养方式
        8.1.3 家庭资本与家庭教养方式
    8.2 家庭环境对少儿人口影响的总结与讨论
        8.2.1 家庭居住安排(家庭结构)的影响
        8.2.2 家庭社会经济环境(家庭资本)的影响
        8.2.3 家庭教养环境(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
    8.3 本章总结
9.家庭环境与少儿人口发展的政策性建构
    9.1 家庭分工抚育模式转向
        9.1.1 传统家庭少儿抚育模式走向多元化
        9.1.2 .新家庭少儿抚育模式的启示
    9.2 以“家庭为中心”的农村少儿抚育环境
        9.2.1 以“家庭为中心”的单一化育儿环境
        9.2.2 以“家庭为中心”的多元化育儿环境
    9.3 政策实践与具体建议
        9.3.1 加强少儿福利制度的顶层设计,保障少儿人口发展权益
        9.3.2 从“社会救助”转向“社会投资”,为少儿发展保驾护航
        9.3.3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减少父母外出导致的亲子分离
        9.3.4 完善单亲家庭社会救助制度,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9.3.5 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促进家庭和睦与亲人相亲相爱
        9.3.6 建立以家庭为中心,多方联动协同的育人机制
    9.4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3)民间公益组织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思想教育研究 ——以朝阳市太阳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国内研究概况
        2.国外研究概况
    (四)研究方法
        1.访谈法
        2.文献阅读法
        3.问卷调查法
    (五)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一、民间公益组织的一般概述
    (一)民间公益组织的含义
    (二)民间公益组织的特征
        1.非营利性
        2.非政府性
        3.社会性
    (三)民间公益组织的存在的意义
        1.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举足轻重
        2.民间公益组织是社会道德文化的传播者
        3.促进人的幸福和全面发展
        4.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
    (四)朝阳市太阳村的基本情况
二、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在民间公益组织中的生活现状
    (一)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1.吃饭问题基本解决
        2.衣、住、用均有保障
    (二)社会关系淡漠
        1.亲人缺乏联系
        2.师生关系紧张
        3.同伴关系依赖性强
        4.与工作人员关系敏感善疑
    (三)心理问题居多
        1.自我监控能力差
        2.性格孤僻不合群
        3.逆反心理强
        4.小群体化趋势严重
    (四)学习现状堪忧
        1.缺乏学习动机
        2.学习方法偏差
        3.学习焦虑
        4.基本完成义务教育难以继续深造
三、民间公益组织在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思想教育中发挥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一)民间公益组织在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思想教育中的发挥作用
        1.壮大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思想教育队伍
        2.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思想教育提供新方法、新途径
        3.为服刑人员子女思想教育营造良好的公益环境
    (二)民间公益组织在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思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零距离”亲情互动
        2.缺乏规范化、专业化的心理辅导
        3.缺乏丰富的课余文化生活
        4.缺少对孩子隐私权的保护
        5.工作人员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
四、民间公益组织在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思想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民间公益组织自身建设不够
        1.民间公益组织经费不足
        2.民间公益组织活动空心化现象严重
        3.人员匮乏
    (二)政府和公众等复杂外因制约民间公益组织发挥作用
        1.民间公益组织法律定位不明确、角色不清晰
        2.公众对民间公益组织认识度较低
    (三)民间公益组织与学校配合度低
        1.学校与民间公益组织缺乏沟通
        2.学校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关注少
五、提升民间公益组织在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思想教育中作用的对策
    (一)加强民间公益组织自身建设
        1.加强专业人才建设
        2.强化志愿者服务制度
        3.丰富民间公益组织的活动
    (二)各方合力推动民间公益组织在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1.政府支持民间公益组织
        2.监狱协助民间公益组织
        3.社会关注民间公益组织
    (三)民间公益组织配合学校开展工作
        1.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形成帮扶对子
        2.提高教育工作者素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哈尔滨市中小学特殊群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方法
    1.3 程序
    1.4 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特殊群体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总体分析
    2.2 不同地区特殊群体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分析
    2.3 不同学段特殊群体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分析
3 讨论
4 对策与建议

(5)对中职特殊家庭学生教育问题的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职学校中特殊家庭青少年基本状况
    1.1 特殊家庭界定。
    1.2 中职学校中特殊家庭青少年的比例。
2. 中职学校中特殊家庭青少年常见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2.1 社会认知偏差,形成不良个性。
    2.2 自我控制能力差,不良行为明显增多。
    2.3 父母作为养育者,对子女的关爱缺失。
3. 中职学校特殊家庭青少年思想问题的教育对策
    3.1 教师要切实加强对特殊家庭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生活关爱。
    3.2 学校要切实加强对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3.2.1 生活上多给一些关心
        3.2.2 学习上多给他们一些帮助
        3.2.3 学校要积极指导特殊家庭的家长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
    3.3 社会各界要关心、帮助特殊家庭的学生。
        3.3.1 生活上照顾他们
        3.3.2 思想上关心他们
        3.3.3 加强社会保障

(6)单亲家庭学生教育及对策研究 ——以常州大学城五所高职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s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对应于单亲家庭的相关研究
        二、国内关于单亲家庭的相关研究
        三、单亲家庭研究中尚待继续深入之处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思路
        二、课题研究方法
    第五节 概念的界定
        一、单亲家庭概念
        二、单亲家庭的主要类型
第一章 单亲家庭学生的性格现状分析
    第一节 单亲家庭学生性格研究理论基础
    第二节 高职院单亲家庭大学生性格现状
        一、常州高职院校单亲家庭学生分布概况情况
        二、单亲家庭学生性格倾向
        三、对学生的性格状况的个别访谈
    第三节 单亲家庭优秀学生积极的性格特质分析
    第四节 高职院校大学生呈现的消极性格和行为特征分析
第二章 单亲家庭学生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的教育优势和困境分析
    第一节 单亲家庭教育优势分析
        一、经济的驱动力
        二、家庭的凝聚力
        三、周围环境的融洽
    第二节 单亲家庭学生所遭遇的困境
        一、家庭困境——家庭结构的冲突和教育的缺位导致学生内心的变化
        二、学校教育困境——对单亲家庭学生群体教育的缺位
        三、社会支持困境——消极的社会文化和主观认识
        四、学生主观因素导致的困境——单亲家庭学生自我心理失衡
第三章 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策略
    第一节 家庭教育——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二、积极调动性别资源,弥补家庭角色任务,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三、运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
    第二节 学校教育——建立关爱的教育制度
        一、"以人为本"——树立人性化、人文化管理的理念
        二、增强对单亲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重视同伴群体的力量——加强单亲学生校园人际交往的辅导与培养
    第三节 调动有效的社会资源——多方面社会网络支持
        一、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给与必要的法律支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三、发挥基层社区的重要作用,健全社区互助网络
        四、研究者应当密切关注单亲青少年的生存状态,强化对策研究
    第四节 面对现实完善自己
        一、面对现实,接受自己
        二、树立目标,努力奋斗
        三、加强实践,融入社会
        四、控制情绪,搞好人际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的论文
附录一:访谈大纲
附录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后记

(7)特殊家庭与儿童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特殊家庭定义及形成
    1.1 特殊家庭定义
    1.2 特殊家庭的形成
2 特殊家庭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
    2.1 家庭因素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2.1.1 父母教养方式
        2.1.2 家庭经济状况
        2.1.3 父母身心健康状况
        2.1.4 家庭内部气氛
    2.2 特殊家庭儿童主要心理问题
        2.2.1 单亲家庭
        2.2.2 再婚家庭
        2.2.3 残疾人家庭
        2.2.4 寄养 (留守儿)
3 主要的心理干预对策
    3.1 家庭方面
    3.2 学校方面
    3.3 社会环境

(8)天津市单亲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的选择
    2 方法
        2.1 测量工具的使用
        2.2 施测过程
        2.3 统计分析
结果
    1 单亲中小学生的现状调查
        1.1 单亲中小学生的一般资料
        1.2 单亲中小学生的现状比例
        1.3 单亲中小学生的学习、休闲及上网情况
    2 单亲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2.1 单亲学生与双亲学生MHT全量表的比较
        2.2 不同性别的单亲学生MHT全量表的比较
        2.3 单亲学生与双亲学生自卑心理状况的比较
        2.4 父母文化程度与家庭类型不同的单亲学生比较
    3 影响单亲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因素分析
        3.1 EMBU检验结果
        3.2 单亲家长SCL-90各个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
        3.3 单亲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3.4 单亲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3.5 单亲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单亲家长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分析
讨论
    1 单亲中小学生的现状描述分析
    2 单亲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分析
        2.1 单亲学生心理特征分析
        2.2 单亲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具体表现
    3 影响单亲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分析
        3.1 单亲家庭父母教养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
        3.2 单亲家长对单亲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
        3.3 父母教养方式对单亲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归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单亲家庭研究状况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9)特殊家庭儿童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摘要
    中文论着摘要
    英文论着摘要
二、论文
    前言
    资料与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与建议
三、本研究的创新性自我评价
四、参考文献
五、附录
    综述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10)农村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原因
2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已有研究状况
    2.1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研究背景
    2.2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及结论
        2.2.1 研究现状
        2.2.2 已有研究结论
        2.2.3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研究状况
        2.2.4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应对措施研究状况
        2.2.5 讨论与分析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3 农村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
    3.1 农村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提出
    3.2 农村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研究思路
        3.2.1 研究对象的选取
        3.2.2 调查内容
        3.2.3 调查工具的选取与修改
        3.2.4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3.2.5 研究方法
    3.3 农村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调查分析结果
        3.3.1 农村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水平以及与完整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
        3.3.2 农村离异家庭子女在自尊、社交、自我评价方面与完整家庭子女比较存在差异
    3.4 农村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
        3.4.1 农村父母离异后对子女自身的影响
        3.4.2 农村离异父母不健康的教养方式
        3.4.3 农村学校教师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忽视
        3.4.4 农村现有社会群体对离异家庭子女的态度
4 农村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解决措施
    4.1 利用价值澄清理论帮助农村离异家庭子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2 农村离异父母要适当反省自我,改变不合理的教养方式
        4.2.1 让孩子懂得父母离异责任在大人减轻孩子的忧郁和焦虑
        4.2.2 避免在孩子面前诋毁对方,以消除孩子的冷漠心理及过失行为
        4.2.3 物质上的过度补偿心理不利于亲情的长远发展,易形成任性挥霍等负面影响
        4.2.4 家长乐观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心境比完美无缺的日常照应更有价值
        4.2.5 扩大孩子生活圈子,提高生活质量,注重家庭中角色替代,消除孤独感
    4.3 学校和老师要加强对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关心和帮助
    4.4 社会要为农村离异家庭及其子女提供有效的救助措施
        4.4.1 社会要重视对农村的家庭观念及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4.4.2 村委会要关心离异家庭及离异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四、十类特殊家庭子女心理卫生状况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家庭系统理论视角下重组家庭的代际互动关系研究 ——基于16名子女的深入访谈[D]. 杜楠.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2]家庭环境对农村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基于四川省金堂县的调查与分析[D]. 杨成洲.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3]民间公益组织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思想教育研究 ——以朝阳市太阳村为例[D]. 杨帆. 辽宁师范大学, 2018(12)
  • [4]哈尔滨市中小学特殊群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J]. 林虹.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03)
  • [5]对中职特殊家庭学生教育问题的分析与研究[J]. 顾春霞. 考试周刊, 2012(61)
  • [6]单亲家庭学生教育及对策研究 ——以常州大学城五所高职院校为例[D]. 王娅霜. 苏州大学, 2011(06)
  • [7]特殊家庭与儿童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J]. 袁碧涛,董国营,林应和.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0(04)
  • [8]天津市单亲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D]. 梁瑞华. 天津医科大学, 2010(03)
  • [9]特殊家庭儿童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研究[D]. 孙婷婷. 中国医科大学, 2010(10)
  • [10]农村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调查研究[D]. 焦丽. 山西师范大学, 2009(S2)

标签:;  ;  ;  ;  ;  

十类特殊家庭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