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我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对发展我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1](2021)在《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作为一种经济功能区,是我国学习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进行体制设计的产物。作为国家体制改革和制度设计的科技特区,高新区的发展,关键在于其管理体制。作为新旧体制碰撞与改革创新之结果的现行管理体制,经过30年的探索和实践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推动着高新区功能日益丰富完善,实现了承载的功能作用,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成为了—种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共生的经济、社会现象。但高新区现行管理体制也面临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困境,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新区的发展。当前,我国高新区已逐渐进入由“政策驱动”向“体制驱动”的转型期,正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新时代迫切需要高新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中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管理体制转型,为高新区下一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体制支撑。新时代,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已然在此背景下悄然发生。实践探索让现阶段的行政体制改革更加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也产生倒逼力量,引发我们的思索。而这种思索之逻辑起点是“为什么转”?就目前学术研究上的回应而言,要么聚焦于高新区的宏大叙事,要么沉迷于管理体制的细枝末节,却不能给我们系统而清晰的答案。因此,本文试图从新时代背景切入,框定高新区这一特殊对象,研析高新区管理体制,聚焦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动态过程,以弥补高新区管理体制研究中的缺憾。全文沿着“为什么转、转什么、怎么转?”的脉络,围绕高新区管理体制这一特殊对象,确定研究的分析框架和整体脉络设计,梳理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背景及沿革,研判高新区发展阶段,总结高新区特点。回答“为什么转?”的问题后,逻辑演绎的进程自然而然地延伸出“转什么?”。通过对个案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描述分析和价值判断,发现可行性经验;通过对高新区和行政区管理体制的结构、功能、成效以及二者运行机制的深入对比、分析,结合案例研究得到一些启示;通过总结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就,分析存在的困境及成因,得到了“转什么?”的答案。在“怎么转?”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变量提取,确定转型的目标和内容,并从新时代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层面建构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最终目标。本文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坚持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相结合,以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视角,用整体性政府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和治理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工具,深入分析我国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管理体制存在的困境,探讨转型的目标、内容和路径,思路与方略,以期建立起—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反映高新区发展客观规律,符合高新区自身发展状况的管理体制,为我国高新区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郭轶舟[2](2020)在《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产业蓬勃兴起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的新动能,对社会进步与经济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互联网产业自身还存在着结构失衡、产业布局不完整、无序竞争现象严重等诸多问题,中美贸易战更突显出我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引发国人担忧。因此如何维护我国的互联网产业安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但迄今为止,尚未有文献对互联网产业安全进行探讨。为此本文基于产业安全理论,提出互联网产业安全的概念,尝试建立互联网产业安全理论,考察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产业安全状态,通过实证分析,探明影响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的主要因素,以期在理论上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上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与借鉴。按照发现问题-理论准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逻辑,在具体分析过程中聚焦于“中国互联网产业存在哪些产业安全问题”、“当前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处于何种状况”和“主要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是什么”三个具体问题,通过深入分析与论证形成了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中国互联网产业目前在产业发展环境方面存在市场结构呈现寡头垄断趋势、市场绩效整体下降趋势、管理主体分散、资源供给不足、均衡产业布局加剧区域经济不平衡等安全问题;在产业竞争力方面存在缺乏配套区域专业化水平低、区域产业同构化和市场换技术政策失效等安全问题;在产业控制力方面存在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依赖外国资本、关键技术依赖国外转移和利用外资政策偏差等安全问题;在网络安全方面存在免费定价方式影响产品策略趋向恶意、模仿抄袭促生不公平竞争行为等安全问题。(2)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状态目前处于基本安全,并且在2007-2017年间其安全度呈小幅上升态势,主因是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得到大幅改善所致,但由于受到网络安全环境日趋严重、外资对技术控制导致产业控制力下降、产业创新能力不足削弱竞争力三方面的安全威胁,因此我国互联网产业安全总体形势依然严峻。(3)影响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主要因素是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产业特征、产业要素和国内企业竞争力。其中自主创新能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竞争力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均有正向影响;产业特征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均有正向影响;要素环境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均有正向影响;国内企业竞争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4)提升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主要措施包括:通过优化管理体制、完善支持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和坚持数字化战略扩大基础建设来改善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通过建立完善互联网产业创新体系、提高互联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来提升互联网产业竞争力;通过建立并完善网络安全应急体系和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来强化网络安全防范能力。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第一,建立互联网产业安全分析的理论框架,首次提出互联网安全也是产业安全重要内容的论述,认为国际垄断资本通过占据网络中心节点并利用互联网技术来主导全球各产业链延伸是引发互联网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对产业安全理论做出了有益尝试和拓展。第二,从互联网产业安全内涵实质、互联网产业特征和互联网产业要素环境的变化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互联网产业安全主要受到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产业特征、产业要素和国内企业竞争力五大因素影响,通过实证发现自主创新能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竞争力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产业特征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有正向影响,要素环境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有正向影响,国内企业竞争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这为政府、监管机构及相关从业者提供借鉴与参考。第三,建立以产业发展环境评价、产业竞争力评价、产业控制力评价和网络安全环境评价为主的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实证分析了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状态,得出我国互联网产业整体安全程度处于基本安全状态的结论,为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刘欣博[3](2020)在《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地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国家战略。国际实践表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型与升级,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升级,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具有知识和技术密集的特点,其发展必须基于新科技、新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因此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以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动经济持续增长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高新技术的创新便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和焦点问题之一。同时,鉴于湾区特殊的地理区位优势,作为依托海湾、港口形成的特殊生产地理单元,往往会产生资源、技术、文化和人才等要素充分集聚的融合效应,这就使得湾区经济具有了开放型经济体系、持续科技创新活力、合理的资源配置、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和发达的交通网络等优势条件,成为最具有科技创新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区域经济,而旧金山湾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选取被誉为“世界科技湾区”的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为研究对象,在明确了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区域创新体系定义的前提下,以创新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从分析创新体系的构成与特征、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创新体系的运行效果和问题入手,探讨了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运行的成功经验,为构建我国粤港澳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提供借鉴意义。回顾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历程,其形成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前期。该时期旧金山湾区的制造业逐渐形成后并得到快速发展。第二个时期是高新技术产业形成期。该时期湾区的制造业向高技术产业进行转型。第三时期是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时期。该时期旧金山湾区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金融业、制造业为辅的产业结构,逐渐发展成为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同时,我们可以发现旧金山湾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湾区的创新体系具有紧密的联系,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是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创新体系的合理有效运行将会进一步推动湾区内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在两者相互作用和影响下,旧金山湾区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生态体系。本文通过创新的主体、创新的动力和创新的活力三个方面阐述了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特征,指出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主体包括了高科技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创新的动力则是保持创新的持续性,创新的活力来自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学习。本文结合区域创新体系的相关理论研究,将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细分成人才培养体系、科技研发体系、成果转换体系、支持保障体系以及政府调控体系等五个方面。人才培养体系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高科技人才的保障,科技研发体系促进了湾区高新技术产业知识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则是将科学技术成果成功实现产品化,支持保障体系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政府调控体系进一步推动了政产学研的协同发展。通过对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分析,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的特征:第一,大学参与到实验室的运行管理中;第二,为解决更多的科学难题以及突破科研的瓶颈,高校积极地鼓励进行跨学科的合作研究;第三,大学之间通过共同建立联合研究机构的方式进一步增强科研能力;第四,高科技企业为大学提供实验室。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运行机制包括创新体系的协同机制、人才培养引进机制、激励机制、融资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每种机制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为湾区创新体系提供了资金、人才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要素,对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大幅度提高湾区科技创新产出水平的同时,也带动了旧金山湾区的经济产出,改善了湾区的就业情况;但同时,湾区的创新体系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面临科研经费投入的制约等。分析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构建的成功经验,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第一,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第二,充分发挥政府协会的区域协调功能,合理而有效地协调跨区域存在的问题;第三,构建专业的创新服务体系,为湾区的高科技产出提供专业的服务;第四,营造充满包容性的外部环境。构建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是我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任务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庞大的经济总量、良好的金融基础、实力雄厚的制造业和高度集聚的创新主体,但也存在创新要素和生产要素流动性受到制约、创新人才比重较低、缺少合理健全的金融体系、产学研协同效应低等问题与挑战,需要我们借鉴旧金山湾区的经验教训加以积极应对。

蒋炳蔚[4](2018)在《我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而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核心正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产业结构转型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产业结构向合理化与高度化的不断推进,必然会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体到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过程中仍旧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和产能过剩等诸多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正是此类问题的缘由。放缓增速、调整结构、转换动力是寻求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此时,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财政应发挥其在调整产业结构中的积极作用。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引导资源在不同产业和行业间流动,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我国已着手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特别是运用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转型进行宏观调控。财政支出方面,灵活运用财政补贴和政府投资等手段,并逐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不断加强科技、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支出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例如,我国政府采购资金分别于2012年和2015年首次突破万亿元和两万亿元,其在扶持本国产业自主创新、提升企业技术能力和落实政府意图等方面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税收方面,我国利用税收优惠等税制改革不断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进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如“营改增”通过影响产业间分工协作,提升产业专业化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带动产业结构转型;通过中间投入品的税收可抵减来影响要素成本进而积极作用制造业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然而,财政政策作用产业结构转型也曾出现过问题,如我国光伏产业在大量鼓励性财政政策支持下,不利于光伏产业长期发展的诸如骗补、拖工期等不良现象不断出现,我国于2018年又重新调整财政对于光伏产业的支持力度。所以,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我国的财政政策仍需不断完善。鉴于此,本文将以供给侧结构改革和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为背景,以产业结构转型为着力点,解析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中的财政政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建议。重点关注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机理和我国财政政策作用产业结构转型的实际效果。前者要求我们理顺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后者要求我们寻求科学的产业结构转型测度指标,测度我国财政政策实际对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程度,这也是本文的难点之一。本文利用2007-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使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和门限回归方法分别估计我国财政支出和税收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实际调整效果。实证得到:其一,该阶段内滞后一期的财政支出规模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均作用显着,其反向作用产业结构合理化,正向作用高度化;不同的支出项目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作用方向及程度存在差异。其二,宏观税负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作用随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呈先正向后反向作用效果,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呈先反向后正向作用效果。税收结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也均具有非线性效应。其三,控制变量中投资、人力资本和经济发展水平等一系列指标均对产业结构转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们均可作为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着力点。具体来看,本文的研究内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可划分为以下五方面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1)我国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理论分析。首先,厘清产业结构的概念和特点,产业结构转型内涵、规律、依据和判断标准。其次,阐明财政政策可以作用产业结构转型的理论依据。进而在清楚界定本文财政政策的研究范围的基础上,阐明本文所关注的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机理。之后再分析财政政策作用产业结构转型的其他影响因素。(2)我国财政政策与产业结构的演变路径及现状分析。从历史沿革的角度定性描述我国产业结构和财政政策各自的变迁过程,在客观事实中发掘两者间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对我国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之后实证结果的原因分析和政策建议均打下基础。(3)我国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财政政策实际作用效果的实证检验。这部分从本文重点关注的财政支出与税收两方面对财政政策作用产业结构转型的实际效果进行测度。在确定测度产业结构转型程度的科学指标值后,通过内生联立方程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分别检验我国财政支出和税收作用产业结构转型的实际效果。(4)典型国家和地区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经验借鉴。这部分主要通过梳理产业结构转型中政府干预取得—定成效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它们曾经或者正在使用的作用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及相关制度安排,对其经验进行总结与提炼。得到“精准定位政策对象”、“注重政策间协调配合”和“依托财税法律体系提供制度保障”这三条经验。(5)完善我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的建议部分。这部分既包括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应遵循的客观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和适用性与时效性原则,也包括分别从财政支出和税收两方面出发所提出的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财政政策的路径与措施,具体措施中又都分别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进行。最后,从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财税法制化进程、加强与其他经济政策包含货币政策协调四方面给出完善配套措施的建议。

李游山[5](2016)在《安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生活和思维方式,影响着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高新技术产业对发展一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军事实力都有重要战略意义,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对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相关产业发展以及安达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实践建设为资料的基础上开始撰写的。文章基于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对国内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及其在发展建设上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总结和提炼,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总结这些经验和做法,为研究案例和其它区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提供启迪和借鉴。在国内外理论研究的宏观背景下,所开展相关的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和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构建基本理论框架。以安达市作为实证案例,通过研究安达市当前所处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哈大齐工业走廊背景下的产业格局,对安达市在宏观经济背景下给予一下的发展判断。通过分析安达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基础现状,对安达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提出发展条件判断。初步总结和概括了安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的思路,以及未来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规划部分通过对安达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发展、以及产业选择推进措施进行梳理,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总体发展战略、主导产业选择、产业园区具体规划布局、产业园区开发的推进对策等。通过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理论分析系统,本文的目的是要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国内的学术研究开展提供理论探索,并通过安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实践经验为我国其他中小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服务。

杨小亭[6](2012)在《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公共政策分析研究》文中提出为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战略需求,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21世纪的战略产业。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在公共政策理论的视角下来开展和深化我国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研究,为我国航天科技产业发展的公共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以推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国防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论文研究内容和思路为:首先,对航天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探讨。认为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具有战略意义,而政府的公共政策对于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和责任。因此,在航天科技产业已经成为紧密联结航天技术和国民经济的纽带的背景下,从公共政策的视角分析、政策工具的优化选择以及政策策略的路径完善等角度对其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有助于丰富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公共政策理论和航天产业政策体系,提升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和国家安全目标的实现。其次,通过对国内外关于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理论与现状的研究综述,我国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共政策的研究存在以下几大问题:一是关于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政策很少,缺乏针对性的公共政策支持。二是关于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公共政策研究非常缺乏,研究的相关资料很少。三是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公共政策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双重意义,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几个核心理论命题。即: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政策与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公共政策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需不需要特殊的产业公共政策来扶持?还是等同于一般的产业发展?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达国家的公共政策对我国有何启示?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共政策制定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关于未来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公共政策?如何来选择适当的政策工具系统来推动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为了回答以上几个核心问题,本文对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政策研究的关键词及其含义做了回顾和重新定义。重点分析了航天产业政策和公共政策的区别与联系。认为两者在学科性质、关注层面、政策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但未来发展中出现了融合趋势。因此,在总结我国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较好的先进国家进行专门性研究。以美国、俄罗斯和欧盟为典型代表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政府公共政策对于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这些国家普遍重视公共政策对于航天产业的扶持,注重军用与民用技术协调发展,通过综合运用计划与市场手段来促进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这对于我国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参考和借鉴。此外,文章运用国家利益理论、公共政策决策的回避责难动机理论、公共政策分析的多源流模型、公共政策战略目标设定的SWOT理论以及创新政策工具理论等来分析和解答了论文核心理论命题。认为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的当前,我国传统的国家利益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由单一的国家安全目标转变为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并重。在航天技术领域内,也体现为原来的航天技术为保卫国家安全的军事行业转变为保卫国家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双重目标的产业。由由于传统体制和机制的路径演化和依赖等原因,我国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在于传统单一的国家安全和军事管理特征造成的产业体制分割和多头管理;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特征导致的初期发展资金支持不足;高度安全性和保密性的产业特征造成的技术优势实施转化应用的能力薄弱。当前,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共政策依然十分缺乏,且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在政策利益主体诉求不一,政策环境已经发生巨变的情况下,我国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正在不断的形成和相互演化、相互作用的过程当中。从战略意图、现实需求、政策环境和政策实践四个因素来看,我国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共政策制定的政策窗口需要相应的公共政策来加以支撑。为此,文章在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为个案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SWOT分析以及主体责任分类的基础上,认为政府在未来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中需要充分发挥政府顶层设计的作用,为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创造环境与条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整合各个部门的利益,建立统一的推行制度的行政组织体系和管理架构;发挥政府管理监督的作用,为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安全把关,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建立航天技术应用技术交流和转化平台和技术国家安全标准系统。发挥政府政策规划的作用,为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提供配套的政策支持。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建立国家层面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创业引导基金和产业扶持基金。航天技术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需要创新政策来扶持发展。完善未来我国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公共政策需要:(1)提供供给型政策:包括资金、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专项政策。(2)提供环境型政策:包括金融、税收补贴以及法律规则等方而的专项政策,最为重要的是要建立航天技术军转民风险预警与管理体制机制,制定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标准,消除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过程中最大的制度障碍。(3)提供需求性政策:包括在政府采购、服务外包、以及国际贸易保护等相关方面的公共政策。最后,本文认为社会经济状况或发展水平是一国或地区公共决策的最重要的依据。政府要想制定出合理的政策方案,并使它取得预期效果,首要的或根本的一条是从本国或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现实国情和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现状,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应该采取分阶段、渐进性的发展路径。大体上可能历经政府主导型、国有大型航天集团主导型和成熟市场主导型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三个发展阶段。最终达到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双重战略目标要求的理想状态。

李萍[7](2010)在《统计指数评价方法及其在产业分析中的应用 ——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数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统计指数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动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各种经济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统计指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统计指数评价方法是社会经济活动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统计方法,对产业分析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因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增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实力乃至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基于此,本文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的定量化评价方法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的统计指数评价方法与技术路线。并从统计指数的性质和作用出发,将其他领域的指数较好的应用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评价中。从五个不同的角度构建了五种评价高新技术产业的统计指数,分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区位“基尼系数”、技术优势指数、产业集聚影响指数、发展潜力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结合近些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实际数据对这些统计指数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并采用R语言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编程实现,就得出的结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还提出了有关的政策建议,这将有助于相关政府部门采取相应措施,更好的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意义也进行了相关阐述。

黄海明[8](2010)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文中指出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部科学技术进步发展史。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世界的科学技术中心有过多次重大转移,从而也就引发了多次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这就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回顾历史,我国曾经有过科学技术领先的辉煌,也曾数次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以致工业化的进程比西方发达国家晚了二百多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并认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在科技领域,高新技术处于现代科技的最前沿,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格局和经济增长模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世界正处于产业结构大调整、大变动的非常时期,挑战与机遇同在。这也为我国实现经济赶超和民族复兴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如何抢占“后危机时代”竞争的制高点,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力图通过分析制约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因素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中存在的不足,为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迎头赶超,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创造性的建议。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综合运用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方法、系统与联系的研究方法、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研究方法、定性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对比分析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进行深入分析。全文包括导言和正文五章,共六个部分。为了把握理论研究的最新动向,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在导言部分总结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总起来看,国外的研究紧跟时代变化,不断赋予产业政策新的内涵;国内的研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从研究方法上看这两方面都是本文需要借鉴的。本文首先系统回顾了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概括了产业政策存续的理论依据。在综合诸多学者对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的概念、内涵进行界定,为以后的分析奠定了一般性的理论基础。同时,本文比较详细地分析了美国和日本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为具体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参照物。然后,本文简要回顾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历程,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带着这些问题,本文从宏观指导政策、重要?科技计划与项目、发展支撑政策三个层面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进行全面、认真梳理,重点分析了政策实施的效果、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最后,应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和产业经济学理论,根据以上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政策中不足之处的详细分析,在发展战略、科技体制改革、具体发展政策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的具体举措。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来促进本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是各国通行的做法。但是,由于在综合国力、科技管理体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差异,各国在具体的实施方法上又不完全一致。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是一个政策体系。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产业政策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众多学者对产业政策的研究和产业发展政策在实践中的运用,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的定义、内涵进行新的科学界定,并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宏观指导政策、重要科技计划与项目、发展支撑政策。3、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得出,人才缺乏、融资渠道不畅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三个亟待从政策层面加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科技管理体制上的原因,又有具体政策上的原因。本文提出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并完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同时,结合美国、日本的成功经验,对人才开发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和产学研政策提出新的政策建议。4、“后危机时代”是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大变动的非常时期,机遇与风险并存。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加快发展、迎头赶上、奋力抢占先机的条件。本文根据“后危机时代”的新形势和科技发展的新特点,提出应解放思想、抢占先机、加快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战略,并以此促进科技创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张克俊[9](2010)在《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研究 ——基于C-I-H耦合互动框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创新的空间集聚与高新区创新比生产具有更高的空间集聚特征。创新空间聚集的特定区域就是创新型空间,区域空间上的创新聚集性一旦形成,就会在自我强化机制、知识报酬递增机制、知识溢出机制的作用下不断强化,具有强大的凝固性,不易发生位移。高新区不仅是新的产业空间,而且是新的创新空间和新的科技文化社区,具有空间属性的三重性,并且三者之间相互交叉、相互作用形成三重螺旋的空间构造,这种属性是由高新区的性质与特征所决定的。高新区是高新科技与产业相结合的地域综合体,其任务是研究、开发、孵化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促进高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其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来自于当今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竞争方式的转变而使企业、大学和科研单位、政府对高新区产生了迫切需求,而创意、创业、创新则是高新区存在和发展的本质,研究、开发、孵化高新技术产品、培育创新型企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则是高新区最基本的功能。二、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背景和意义站在国家宏观战略层次审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而国家级高新区则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引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区域中枢。我国国家级高新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旨在促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形成和发展的特定区域。自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以来,到2009年我国已经拥有56个国家级高新区。二十年来,国家高新区在政府宏观引导和政策支持下,已成为聚集创新资源、培育创新型企业、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跃的区域,是引导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出了积极贡献,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道路。根据阶段发展理论,总体而言,我国高新区正处在由产业主导阶段向创新突破转换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国家政策进行合理引导,完全有可能把国家高新区率先建设成为创新氛围更为浓厚、自主创新能力更为突出的创新型园区。毫无疑问,无论从国家战略需要来看,还是从高新区发展新阶段需要来看,新形势下国家高新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价值在于体现国家意志、承担国家使命、完成国家目标,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核心,把建设创新型园区作为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统揽。三、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性质、构成与创新型园区的内涵和标准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据我国国家战略需要而提出的概念,是针对于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渡依赖于技术引进而缺乏原始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创新能力而提出来的,主要强调创新的自主性,强调技术上的主导权、控制权,形成自主研发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是指在高新区区域范围内,以增强高新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高新区内技术能力为基础,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科技中介服务、金融机构、政府等创新行为组织为主体,聚集和高效配置创新资源,将创新构想不断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并实现市场价值的综合能力系统。从本质上说,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一种系统网络创新能力,主要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两部分构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形成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集群自主创新能力是形成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同时,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推动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演化。创新型园区概念的核心是指在园区内实现了以创新为驱动的经济,是一种内生增长模式,具体地说,就是以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作为园区发展的基本战略取向,以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以发展创新经济作为园区的主导经济形态,以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作为园区环境建设的核心理念,使园区具有高效收获创新价值的能力、支撑区域创新发展的能力和强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型园区的性质是区域创新的增长极,新兴产业和新业态的发源地,繁衍新兴企业的诞生地,培育领袖企业的成长地,新经济模式、新制度和新文化的创造地。创新型园区的内部结构可分为创新组织、创新集群和创新经济三个层次。判别创新型园区的标准主要看是否形成了创新集群,具体而言,主要用园区创新要素的富集程度、支撑创新的载体和组织的完善程度、企业群体的衍生与创新活力、发挥创新要素效能的网络发达程度、创新合作的机制和氛围等来衡量。四、C-I-H耦合互动框架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理论基础是内生增长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以及增长极、空间扩散、三元参与、孵化器、网络组织等理论。基于高新区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理论框架是产业集群、创新系统、高新区“三位一体”(C-I-H)耦合互动理论。该理论框架的基本内涵是:在不断完善产业集群机制、创新体系和高新区环境建设的基础上,产业集群、创新体系、高新区“三位一体”通过地理邻近性、行业邻近性、创新邻近性、社会邻近性不断进行集群主体之间的耦合互动与循环累积,从而内生出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耦合互动与循环累积能力,形成耦合互动创新系统,推动高新区的发展形态由低层次、低水平向高层次、高水平演化,构建创新集群竞争力和创新型园区的新型形态。C-I-H耦合互动的要素包括依赖要素、联系要素、激励要素、主体要素。依赖要素是指C-I-H耦合互动中所依赖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包括物质资源、非物质资源,知识、信息、技术、人才、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联系要素是指联结各种依赖要素的合约,包括显性合约(契约)、隐性合约(信任)等;激励要素是指驱动组织之间进行有效合作,促进知识、技术、信息、人才、资本等交流与沟通的动力因素;主体要素是指C-I-H耦合互动中的组织和个人,简称“官、产、学、研、中、资”。C-I-H、耦合互动的动力按动力来源可分为自响应和人为响应动力两种。自响应动力是指由产业集群、创新系统、高新区之间自然演化、自组织而内生出的耦合互动动力;人为响应动力是指依赖人为方式完成的结合与协调。如果从主体动力来看,C-I-H耦合互动主要是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创新系统中的大学和科研机构、高新区建设中的政府的动力需求。C-I-H耦合互动本身是不稳固和不紧密的,联结它们的纽带是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C-I-H耦合互动的纽带是主体价值交换的实现工具,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人才、劳动力、产品、信息、技术等各类市场,另一类是各种交互作用的界面平台。从系统形态来看,C-I-H通过不断耦合互动就可形成一种新的系统形态,即高新区集群创新系统(HCIS)。HCIS具有明显的复杂系统特征,有机整合、优化和集成了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和高新区地理空间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使各方面的要素排列和组合处于较好状态,从而产生的创新产出效率比一般的产业聚集或一般的区域创新系统要高,适应了技术创新模式由线性创新向网络集成创新转变的要求。另一方面,从组织形态来看,C-I-H通过不断耦合互动必然是一种新型的集群组织形态,即创新集群。创新集群是以产业集群为基础,以创新为驱动力,由创新型企业、研究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构成,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形成战略联盟或者其他创新合作关系,具有创新聚集优势和大量知识溢出、技术转移和学习特征的开放式互动创新网络。与产业集群相比,创新集群中大学、创新服务产业和所谓的研究与技术开发公司是其关键组成部分;创新集群具有强网络性和超流动性、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和高端要素密集、大量的知识产出和知识溢出效应、科学与技术间联系更加紧密、社会资本更加丰富等特征。同时,创新集群的产出目标不再是生产出更好的产品(物美价廉)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其基本的产出是无形产品如知识产权和新技术,主要追求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及时商业化创新成果。五、基于C-I-H耦合互动理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实现路径(1)采取“三段式”方式促进微观企业主体成长路径,即:培育科技型创业企业的创业活力,培育高成长中小企业的加速发展能力,培育高技术大公司的国际化竞争能力。(2)以推进“五大转变”的方式培育产业集群竞争力路径,即:推进产业集群由一般向特色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扎堆”向分工协作机制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低端向高端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个体和组织内部学习向集群学习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生产型驱动向创新型驱动转变。(3)以建设“一大主体+五大平台”的方式构建创新系统路径,即:以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一大主体,构建创新高端要素聚集平台、自主创新科技平台、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等五大平台。(4)以构建新型园区形态的方式推进高新区建设路径。国家高新区在发展新阶段必须构建新型园区形态,在这种新型园区形态中,创新型经济是主要特征和核心竞争力,但同时创新型经济又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它是一个具有舒适社区环境、强大社会包容性和社区联合治理机制共同支撑和协同发展的高科技综合社区。建设科技新城是高新区构建新型园区形态的重要形式,其重点是推进园区的“七化”,即:园区的知识化、数字化、商务化、国际化、生态化、宜居化、人文化。同时,推进科技新城的建设必须以现代城市理念搞好高新区的规划建设。六、经验分析:以成都高新为例基于C-I-H互动框架对成都高新区建设和创新发展的进展状况进行分析,基于I(产业集群)维度的基本判断是:成都高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主导产业聚集的基本态势,但是产业集群的分工与协作机制还没有脆弱,企业“扎堆”现象比较突出,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关联度比较低,产业集群的生产推动比较明显而创新驱动不足,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比较明显而高端环节进入不足,个体与企业内部的学习比较明显而集群学习不足。基于C维度(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判断是:成都高新区初步形成了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核心,投融资服务、中介服务、信息服务、公共技术平台服务等为平台的创新服务体系,但是,创新孵化体系还不健全,主体间的创新互动网络并未形成,创新环境还有待改善,创新风险投资机制发育还比较滞后,中介服务还不发达。基于H(高新区建设)维度的基本判断是:成都高新区的硬件基础设施已经比较完善,但软环境还有差距;基本建立了适合市场经济要求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但体制退化倾向比较明显;逐步采用了功能化分区、专业化园区的规划建设模式,但是项目落实在空间上仍比较紊乱;初步扭转了土地开发、招商引资、外延扩张的建设思路,但外延扩张的冲动仍然比较强烈。如果把C-I-H这三者联系起来看,存在着比较突出的不协调性。七、政府在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中的作用面对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历史任务,同样需要政府的强力推动,其理由是:创新知识的正外部性、自主创新的国家利益、高新技术产业的特性、高新区发展路径的转换。然而政府发挥作用的方式、机制、手段必须发生重要转变。国家高新区在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园区中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则是:国家战略导向的原则、弥补市场失灵原则、尊重创新主体的产权和创新活动选择原则、针对性原则、多方参与原则。政府发挥作用的功能定位应是创新发展的指导者、创新政策的制定者、创新资源的配置者、创新平台的建设者、创新投资的引导者、创新活动的服务者、创新过程的参与者。政府促进高新区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园区建设的制度创新主要应包括:改善宏观指导与管理制度、推进国家高新区立法、构建区域联合治理模式、创建官产学三重螺旋机制、建设虚拟高新区、建立创新驿站。政府在促进高新区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园区建设的政策选择包括:制定创新资源向国家高新区集聚的政策、制定创新集群培育的政策、制定鼓励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与创业的政策、制定促进高新区集约化发展的政策等。

张卫明[10](2009)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产业集群以农业高新园区为重要载体,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形式,在提升国家、地区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农为本”是中国一贯坚持的政策,党中央和国务院始终给予农业极大的关注,“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国家唯一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产业集群为具体研究对象,以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参考查阅、个别访谈和统计资料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对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进行实证调查和研究。对获得的相关资料,采用系统分析和规范分析等方法,分析杨凌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优势、劣势、威胁、机遇、模式,指出杨凌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和促进杨凌产业集群健康快速发展的策略和对策。本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这是本文的基础部分,首先阐释选题的背景入手,给出了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确立了主要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和主要创新点。第二章,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基础。对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农业高新技术概念进行了界定,论述了“钻石模型”、全球价值链、弹性专精相关理论模型,从而为本研究作好基础理论铺垫。第三章,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这是本文的重点,分析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产业集群现状、产生原因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部分。运用SWOT方法分析杨凌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第五章,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模式分析。介绍了政策推动型、自主成长型、外源依附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指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应采取政策推动为主、自主成长为辅的混合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第六章,促进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策略。以文章前面的分析论证为基础,给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合理建议和对策。结论与展望:这是全文的结尾,给出全文的研究结论,并就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这一课题指明未来研究方向。

二、对发展我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发展我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个案价值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成果评述
    第三节 研究视角、创新及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创新
        四、研究不足
第一章 本研究基本分析框架
    第一节 概念解读
        一、新时代
        二、高新区
        三、管理体制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第二节 理论工具
        一、整体性政府理论
        二、政府职能理论
        三、治理理论
    第三节 逻辑建构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动因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目标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策略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重点
第二章 基本概况
    第一节 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
        一、地方政府体制改革
        二、高新区设立背景分析
        三、我国高新区的特点分析
    第二节 我国高新区沿革
        一、探索初创期(1988-2000)
        二、巩固提升期(2001-2012)
        三、转型发展期(2013年至今)
    第三节 比照
        一、国外高新区管理体制及特点
        二、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三、研究启示
第三章 个案研究: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第一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及现行管理体制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现状及特点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下取得的成就
    第二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异同分析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共同点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高新区的差异性
    第三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探索及其价值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的转型之路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方式创新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价值
第四章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分析
    第一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比较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的启示
    第二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模式比较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特点解读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的启示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效、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取得的成效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面临的困境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困境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目标及内容
    第一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因素分析
        二、影响管理体制转型的变量提取
    第二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目标确立
        一、动力: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二、方向:高新区行政区管理体制二合一
        三、目标:建立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内容落定
        一、功能优化
        二、职能转变
        三、权力重构
        四、机构改革
第六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研究
    第一节 转型目标
        一、紧扣为民宗旨,实现终极目标
        二、瞄准时代战略,提升功能定位
        三、立足自身职能,加强兼收并蓄
    第二节 转型策略
        一、上下结合的“渐进式”转型
        二、政社合作的“包容性”放权
        三、社会治理的“开放型”共建
    第三节 转型保障
        一、“法治型”高新区建设的有效实施
        二、“大部制”高新区改革的有序推进
        三、“合作式”府际关系的有力构建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2)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互联网产业已是发展现代经济体系重要生力军
        1.1.2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凸显
        1.1.3 产业安全理论研究滞后于互联网产业发展实践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1 问题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产业保护论
        2.1.2 产业控制论
        2.1.3 产业国际竞争论
        2.1.4 产业安全理论
    2.2 产业安全的分类与评价体系
        2.2.1 产业安全的分类
        2.2.2 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2.3 互联网产业相关研究综述
        2.3.1 网络经济和网络产业
        2.3.2 互联网产业
        2.3.3 互联网安全和互联网产业安全
    2.4 文献评述
    2.5 本章小结
3 互联网产业安全理论
    3.1 互联网产业相关概念
        3.1.1 互联网产业概念界定
        3.1.2 互联网产业经济特征
    3.2 对产业安全的再思考
        3.2.1 产业安全观的形成及演变
        3.2.2 互联网安全观的形成
    3.3 互联网产业安全界定
        3.3.1 互联网产业安全概念提出
        3.3.2 互联网产业安全特点
        3.3.3 互联网产业安全类型
    3.4 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范式
        3.4.1 互联网产业安全形成的系统论分析
        3.4.2 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范式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现状分析
    4.1 产业发展环境现状
        4.1.1 垄断性市场结构影响可持续发展
        4.1.2 市场绩效总体呈下降趋势
        4.1.3 管理主体分散
        4.1.4 资源供给不足
        4.1.5 非均衡布局加剧区域经济不平衡
    4.2 产业竞争力现状
        4.2.1 缺乏配套区域专业化水平低
        4.2.2 区域产业同构化
        4.2.3 市场换技术政策失效
    4.3 产业控制力现状
        4.3.1 企业融资依赖外国资本
        4.3.2 关键技术依赖国外转移
        4.3.3 利用外资政策偏差
    4.4 网络安全现状
        4.4.1 免费定价方式影响产品策略趋向恶意
        4.4.2 模仿抄袭促生不公平竞争行为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研究
    5.1 产业安全影响因素一般性分析
        5.1.1 基于外部和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5.1.2 基于产业经济学框架的影响因素分析
    5.2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5.2.1 对既有研究的再思考
        5.2.2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5.2.3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模型
    5.3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关联性分析
        5.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3.2 模型设定与数据
        5.3.3 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
    6.1 评价方法及步骤
        6.1.1 评价方法
        6.1.2 评价步骤
    6.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6.2.1 指标设计思路
        6.2.2 指标体系建立
    6.3 数据、权重及结果分析
        6.3.1 数据说明
        6.3.2 指标权重设置及计算方法
        6.3.3 计算结果
        6.3.4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互联网产业安全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7.1 维护互联网产业安全的国外经验
        7.1.1 以技术竞争优势促进产业安全的美国经验
        7.1.2 强化网络安全促进产业安全的英国经验
        7.1.3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安全的德国经验
        7.1.4 增强产业控制力促进产业安全的日本经验
    7.2 对我国维护互联网产业安全的启示
        7.2.1 建立保护互联网产业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7.2.2 完善互联网监管机制强化网络安全
        7.2.3 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数字鸿沟
    7.3 本章小结
8 提升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
    8.1 改善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
        8.1.1 优化管理体制
        8.1.2 完善支持互联网业发展的资本市场
        8.1.3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8.1.4 坚持数字化战略扩大基础建设
    8.2 提升互联网产业竞争力
        8.2.1 建立并完善互联网产业创新体系
        8.2.2 提高互联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8.2.3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8.3 强化网络安全防范能力
        8.3.1 建立并完善网络安全应急体系
        8.3.2 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结构安排
    1.5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湾区
        2.1.2 湾区经济
        2.1.3 高新技术产业
        2.1.4 区域创新体系
    2.2 理论基础
        2.2.1 创新理论
        2.2.2 产业集群理论
        2.2.3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第3章 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现状与特征
    3.1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3.1.1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
        3.1.2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3.2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现状
    3.3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构成及其特征
    4.1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构成
        4.1.1 人才培养体系
        4.1.2 科技研发体系
        4.1.3 成果转换体系
        4.1.4 支持保障体系
        4.1.5 政府调控体系
    4.2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主要特征
        4.2.1 大学参与实验室的管理
        4.2.2 鼓励跨学科的合作研究
        4.2.3 大学共建联合研究机构
        4.2.4 高科技企业为大学提供实验室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运行机制
    5.1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协同机制
        5.1.1 国家实验室与企业协同创新
        5.1.2 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
    5.2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人才培养引进机制
        5.2.1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5.2.2 创新人才的吸收引进
    5.3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激励机制
        5.3.1 推行股票期权激励
        5.3.2 创新风险投资家激励
        5.3.3 实施企业联盟机制激励
    5.4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融资机制
        5.4.1 天使投资者资金
        5.4.2 商业银行资金
        5.4.3 风险投资资金
        5.4.4 政府对科技研发的投资
    5.5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保障机制
        5.5.1 创新法律的保障
        5.5.2 创新政策的保障
        5.5.3 创新环境的保障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运行效果与问题..
    6.1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运行效果
        6.1.1 提高高新技术科技创新产出水平
        6.1.2 带动区域经济产出的增长
        6.1.3 改善湾区的就业情况
    6.2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6.2.1 创新体系面临科研经费投入的制约
        6.2.2 高科技出口限制政策冲击创新体系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运行的经验
    7.1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
    7.2 发挥湾区政府协会区域协调功能
        7.2.1 推进区域联合协作机制的建立
        7.2.2 完善区域公共服务的供给
        7.2.3 制定和规划湾区经济发展方案
    7.3 构建高效专业的创新服务体系
        7.3.1 建立专业的中介服务体系
        7.3.2 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
        7.3.3 形成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7.4 营造多元化包容性的外部环境
        7.4.1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7.4.2 形成容忍失败的湾区文化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启示
    8.1 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目标和挑战
        8.1.1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与现状
        8.1.2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目标及其优势
        8.1.3 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挑战
    8.2 对加快粤港澳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的启示
        8.2.1 加快建设基础设施,促进生产要素流动
        8.2.2 大力培育引进人才,积极鼓励自主创业
        8.2.3 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合理分配区域资源
        8.2.4 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激发湾区创新活力
    8.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我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财政政策与产业结构转型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产业结构转型的内涵及判断标准
        一、产业结构的内涵和分类
        二、产业结构转型的概念及判断标准
        三、衡量产业结构转型的指标体系
    第二节 财政政策干预产业结构转型的理论依据
        一、市场失灵理论
        二、财政职能理论
        三、新结构经济学理论
    第三节 财政政策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传导机制
        一、财政政策的概念及分类
        二、财政支出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机理
        三、税收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机理
    第四节 财政政策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相关因素分析
        一、供给侧因素
        二、需求侧因素
        三、外部环境因素
第二章 我国产业结构与财政政策的演变路径与现状分析
    第一节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产业结构与财政政策的变迁
        一、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1年)
        二、市场经济建立与市场化改革加速期(1992-2003年)
        三、科学发展时期(2004-2008年)
        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时期(2009年至今)
    第二节 我国财政政策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演变路径
        一、1978-1997年:投资和税改为主,注重发展基础产业
        二、1998-2003年:民生支出和税收优惠为主,着力科技和环保产业
        三、2004-2008年:增支调税区别对待,加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2009年至今:支出结构与税制不断优化,全面转型产业结构
    第三节 我国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成效与问题
        一、我国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取得的成效
        二、我国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我国财政政策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我国财政支出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实证分析
        一、联立方程模型的设定
        二、变量的选取与数据说明
        三、支出总量与结构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第二节 我国税收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实证分析
        一、面板门限模型的设定
        二、变量的选择与数据来源
        三、税收总量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四、产业税负和具体税类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第四章 典型国家和地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经验借鉴
    第一节 典型国家及地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及效果
        一、美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及效果
        二、日本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及效果
        三、韩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及效果
        四、台湾地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及效果
    第二节 典型国家及地区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启示
        一、精准定位政策作用对象
        二、注重政策工具间协调配合
        三、依托财税法律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第五章 完善我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建议
    第一节 我国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应坚持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协调性原则
        三、适用性与时效性原则
    第二节 财政支出政策完善路径与措施
        一、调控财政支出总规模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第三节 税收政策完善路径与措施
        一、适度关注宏观税负
        二、优化税制结构与税制设计
    第四节 配套措施
        一、转变政府职能
        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三、推进财税法制化进程
        四、加强与其他经济政策包含货币政策的协调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5)安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高新区产业园区发展研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第2章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相关研究基础
    2.1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理论基础
        2.1.1 增长极理论
        2.1.2 新产业区理论
        2.1.3 产业集群理论
        2.1.4 创新理论
        2.1.5 网络组织理论
        2.1.6 产业规划所应依据的理论探讨
    2.2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及未来趋势
        2.2.1 世界高技术及其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
        2.2.2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2.2.3 主导产业选择
    2.3 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实践
        2.3.1 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实践
        2.3.2 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实践
        2.3.3 案例借鉴——广东肇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安达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3.1 安达市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3.1.1 宏观区域经济环境
        3.1.2 哈大齐工业走廊下的产业格局
        3.1.3 宏观经济背景下的安达产业发展判断
    3.2 安达市产业发展导向
        3.2.1 安达市产业基础
        3.2.2 安达市设施基础
        3.2.3 安达市空间发展分析
        3.2.4 安达市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3.3 安达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背景
        3.3.1 现状基础
        3.3.2 市场需求
    3.4 安达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3.4.1 安达市现状产业园区建设情况
        3.4.2 安达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基地现状分析
    3.5 安达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条件
        3.5.1 安达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优劣势分析
        3.5.2 建设安达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必然性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安达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
    4.1 安达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指导原则
    4.2 安达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总体发展战略
        4.2.1 功能定位
        4.2.2 总体发展目标
    4.3 安达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
        4.3.1 产业发展定位
        4.3.2 主导产业选择
        4.3.3 产业空间布局
    4.4 安达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布局
        4.4.1 土地利用规划
        4.4.2 空间结构规划
        4.4.3 功能布局规划
        4.4.4 交通与设施建设
        4.4.5 绿地与景观系统规划
    4.5 安达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发的推进对策
        4.5.1 加强组织领导和执行力
        4.5.2 创新体制机制
        4.5.3 建立产业保障服务体系
        4.5.4 强化环境保护管理
        4.5.5 保障安全生产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公共政策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共政策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共政策研究的问题提出
    2.1 问题的提出
    2.2 概念与理论
    2.3 研究的内容
    2.4 本研究的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中国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3.1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历程与现状
    3.2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共政策的发展
    3.3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外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比较与启示
    4.1 全球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4.2 美国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与经验
    4.3 俄罗斯航天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4.4 欧盟的航天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4.5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达国家对我国的启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基于国家利益理论的航天技术产业政策分析
    5.1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特征
    5.2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中的国家利益转变
    5.3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利益主体的政策诉求分析
    5.4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政策风险的类型与回避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共政策“时间窗口”的研究
    6.1 公共政策制定的多源流分析模型及其修正
    6.2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共政策的多源流分析
    6.3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共政策制定的政策要素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政策工具的选择分析
    7.1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7.2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主体的责任分析
    7.3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的原则与逻辑
    7.4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共政策工具供给
    7.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7)统计指数评价方法及其在产业分析中的应用 ——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数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框架
第2章 统计指数的相关概念和发展现状
    2.1 统计指数的概念及分类
    2.2 统计指数的性质和作用
    2.3 统计指数编制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改进
    2.4 统计指数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第3章 产业评价统计指数的构建及程序编制
    3.1 产业区位"基尼系数"的构建与程序编制
    3.2 产业技术优势评价指数的构建与程序编制
    3.3 产业集聚影响评价指数的构建与程序编制
    3.4 产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数的构建与程序编制
    3.5 产业贸易竞争力评价指数的构建与程序编制
第4章 统计指数在高新技术产业评价中的应用
    4.1 高新技术产业的概述
    4.2 "基尼系数"在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应用
    4.3 基于技术优势指数的高新技术产业研究
    4.4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5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潜力的实证分析
    4.6 高新技术产业贸易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与理论综述
    四、主要内容
    五、逻辑结构
    六、研究方法与理论创新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基本理论
    第一节 产业政策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关理论
        二、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第二节 产业政策存续的理论依据
        一、弥补市场失灵
        二、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赶超
        三、参与国际竞争
    第三节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及相关理论
        一、关于高新技术产业
        二、关于产业政策
        三、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
第二章 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分析
    第一节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分析
        一、美国宏观科技管理体制
        二、美国高新技术发展政策体系
    第二节 日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分析
        一、日本宏观科技管理体制
        二、日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体系
    第三节 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的经验
        一、政府对科技的重视
        二、加强政策引导
        三、组织实施重要科技计划和项目
        四、以企业为研发主体,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
        五、重视培养和引进人才
        六、积极为企业疏通融资渠道
        七、多种方式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第三章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历程与意义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历程
        二、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意义
    第二节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概述
        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分析
    第一节 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概述
        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历程
        二、我国宏观科技管理组织体系
    第二节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体系
        一、宏观指导政策
        二、重要科技计划与项目
        三、发展支撑政策
    第三节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分析
        一、政策体系的特征
        二、具体政策分析
        三、分析小结
第五章 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
    第一节 解放思想,抢占先机,制定加快高新技术发展的新战略
        一、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要求我们制定新的发展战略
        二、国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需要我们制定新的发展战略
        三、从实际情况出发,尽快制定新的发展战略
    第二节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一、扩展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的职责
        二、优化财政科技投入机制
        三、完善科技人员激励机制
    第三节 抓住重点,完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
        一、积极开发高新技术人才
        二、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
        三、促进产学研合作,整合科技资源
        四、进一步完善其它相关制度和政策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9)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研究 ——基于C-I-H耦合互动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ENGLISH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问题的缘起、重要性及研究目标
        1.1.1 研究问题的缘起
        1.1.2 研究问题的重要性
        1.1.3 研究问题的目标
        1.1.4 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界定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3 研究的主要方法
    1.3 可能的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
        1.3.1 可能的创新点
        1.3.2 存在的不足
2 相关文献回顾及高新区研究动态述评
    2.1 内生增长理论
        2.1.1 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
        2.1.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
        2.1.3 启示
    2.2 产业集群理论
        2.2.1 新古典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
        2.2.2 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聚集理论
        2.2.3 新产业区与新的产业空间理论
        2.2.4 新竞争经济学的簇群理论
        2.2.5 启示
    2.3 创新理论
        2.3.1 创新理论的基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2.3.2 创新理论的分化:技术创新理论与制度创新理论
        2.3.3 创新理论的综合发展: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2.3.4 国家创新理论的延伸: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2.3.5 启示
    2.4 高新区建设和发展的相关理论
        2.4.1 增长极理论
        2.4.2 空间扩散理论
        2.4.3 "三元参与"理论
        2.4.4 孵化器理论
    2.5 高新区创新与发展研究动态
        2.5.1 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研究动态
        2.5.2 高新区创新体系研究动态
        2.5.3 高新区产业集群研究动态
        2.5.4 创新型园区建设研究动态
    2.6 研究评论
3 实践总结:中国高新区发展历程及国际比较
    3.1 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与国家高新区的设立
        3.1.1 世界三次科技革命
        3.1.2 中国高新区的设立
    3.2 国家高新区的"一次创业"
        3.2.1 国家高新区"一次创业"过程和模式
        3.2.2 国家高新区"一次创业"取得的成效
        3.2.3 国家高新区"一次创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3.3 国家高新区的"二次创业"
        3.3.1 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取得的新进展
        3.3.2 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仍存在的突出问题
    3.4 国际比较
        3.4.1 目标和功能比较
        3.4.2 体制和政府作用比较
        3.4.3 发展模式比较
        3.4.4 区位选择比较
        3.4.5 规划建设比较
        3.4.6 比较的结论
    3.5 新阶段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再认识
        3.5.1 国家高新区必须承担国家使命
        3.5.2 国家高新区必须实现发展思路转型
        3.5.3 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核心
        3.5.4 把建设创新型园区作为统揽
4 理论透视:创新的空间聚集、高新区与创新型园区
    4.1 创新空间聚集与创新型空间
        4.1.1 创新的含义理解
        4.1.2 创新的空间聚集
        4.1.3 创新型空间
    4.2 高新区的内涵、本质特征和功能
        4.2.1 高新区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4.2.2 高新区形成的动因
        4.2.3 高新区的本质特征
        4.2.4 高新区功能的再认识
    4.3 高新区空间属性的三重性
        4.3.1 高新区是新的产业区
        4.3.2 高新区是新的创新区
        4.3.3 高新区是新的科技文化社区
        4.3.4 三重螺旋空间结构
    4.4 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
        4.4.1 创新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
        4.4.2 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4.4.3 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4.4.4 高新区集群自主创新能力
    4.5 创新型园区的概念和标准
        4.5.1 创新型园区的概念
        4.5.2 创新型园区的标准
5 框架构建:"三位一体"(C-I-H)耦合互动理论
    5.1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高新区的关联性
        5.1.1 产业集群与创新系统的关联性
        5.1.2 高新区与产业集群和创新系统的关联性
    5.2 "三位一体"(C-I-H)的四重邻近聚集性特征
        5.2.1 C-I-H的地理邻近聚集性特征
        5.2.2 C-I-H的产业邻近聚集性特征
        5.2.3 C-I-H的创新邻近聚集性特征
        5.2.4 C-I-H的社会邻近聚集性特征
        5.2.5 C-I-H四重邻近聚集性特征的有机统一
    5.3 C-I-H耦合互动机理
        5.3.1 C-I-H耦合互动要素
        5.3.2 C-I-H耦合互动程度
        5.3.3 C-I-H耦合互动动力
        5.3.4 C-I-H耦合互动纽带
        5.3.5 C-I-H耦合互动条件
    5.4 C-I-H耦合互动的系统形态
        5.4.1 C-I-H耦合互动与HCIS的形成
        5.4.2 HCIS的含义及特征
        5.4.3 HCIS的构成要素及结构模型
        5.4.4 HCIS的复杂性
        5.4.5 HCIS的涌现性
        5.4.6 HCIS的网络特征
    5.5 C-I-H耦合互动的组织形态
        5.5.1 创新集群理论的由来及概念
        5.5.2 创新集群与产业集群的比较
        5.5.3 创新集群与国家创新系统
        5.5.4 创新集群的形成条件
    5.6 C-I-H耦合互动与高新区的动态演化
        5.6.1 高新区动态演化及阶段性分析
        5.6.2 高新区动态演化的作用机制
        5.6.3 高新区动态演化中的路径依赖
        5.6.4 C-I-H耦合互动框架下的高新区演化
6 框架应用:基于C-I-H耦合互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实现路径
    6.1 基于"三段式"的科技型企业成长路径
        6.1.1 第一段:培育科技型创业企业的创业活力
        6.1.2 第二段:培育高成长中小企业的加速发展能力
        6.1.3 第三段:培育高技术大公司的国际化竞争能力
    6.2 基于"五大转变"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路径
        6.2.1 第一大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一般向特色转变
        6.2.2 第二大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扎堆"向分工协作机制转变
        6.2.3 第三大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低端向高端转变
        6.2.4 第四大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个体和组织内部学习向集群学习转变
        6.2.5 第五大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生产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6.3 基于"一大主体+五大平台"构建的创新系统建设路径
        6.3.1 一大主体:科技企业孵化器主体
        6.3.2 平台之一:创新高端要素聚集平台
        6.3.3 平台之二:自主创新科技平台
        6.3.4 平台之三: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
        6.3.5 平台之四:科技中介服务平台
        6.3.6 平台之五:产学研合作平台
    6.4 基于"新型园区形态"打造的高新区建设路径
        6.4.1 国家高新区发展新阶段必须构建新型园区形态
        6.4.2 高新区构建新型园区形态的重要模式:科技新城
        6.4.3 科技新城建设重点:推进园区的"七化"
        6.4.4 以现代城市理念搞好高新区的规划建设
7 经验分析:以成都高新区为例
    7.1 基于C维度的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解析
        7.1.1 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的历史演变及总体情况
        7.1.2 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分析
        7.1.3 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分析
        7.1.4 成都高新区精密机械产业集群分析
    7.2 基于I维度的成都高新区创新解析
        7.2.1 成都高新区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分析
        7.2.2 成都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分析
        7.2.3 成都高新区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分析
    7.3 基于H维度的成都高新区建设解析
        7.3.1 成都高新区的开发建设历程及现状
        7.3.2 成都高新区开发建设模式演变
        7.3.3 成都高新区新型园区形态建设
    7.4 高新区创新与发展状况的表征——"高新指数"分析
        7.4.1 "高新指数"的含义、作用及指标体系构建
        7.4.2 "成都高新指数"分析
8 政府作用:制度创新与政策选择
    8.1 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中发挥政府作用的理由
        8.1.1 创新知识的正外部性
        8.1.2 自主创新的国家利益
        8.1.3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性
        8.1.4 高新区发展路径的转换
    8.2 在高新区建设中政府发挥作用现状评估
        8.2.1 我国高新区建设的"三级"政府管理体制
        8.2.2 政府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
        8.2.3 政府发挥作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8.3 在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园区中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则与功能定位
        8.3.1 政府发挥作用的原则
        8.3.2 政府发挥作用的功能定位
    8.4 促进高新区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园区建设的制度创新
        8.4.1 改善宏观指导与管理制度
        8.4.2 推进国家高新区立法
        8.4.3 构建区域联合治理模式
        8.4.4 创建官产学三重螺旋机制
        8.4.5 建设虚拟高新区
        8.4.6 建立创新驿站
    8.5 促进高新区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园区建设的政策选择
        8.5.1 制定创新资源向国家高新区集聚的政策
        8.5.2 制定创新集群培育的政策
        8.5.3 制定鼓励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与创业的政策
        8.5.4 制定促进高新区集约化发展的政策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10)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高新园区理论综述
        1.3.2 生命周期理论综述
        1.3.3 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可能创新点
第二章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集群
        2.1.2 高新技术产业
        2.1.3 农业高新技术
    2.2 产业集群发展理论
        2.2.1 钻石模型
        2.2.2 全球价值链
        2.2.3 弹性专精
第三章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3.1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园区概况
    3.2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产业集群现状
    3.3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产业集群产生的原因
        3.3.1 外生原因
        3.3.2 内生原因
    3.4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4.1 集群尚处于初级阶段,层次低
        3.4.2 区位条件制约着企业集群的发展
        3.4.3 企业融资困难限制产业集群发展
        3.4.4 专业化分工与协调机制尚未建立
        3.4.5 政府与中介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3.4.6 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第四章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 分析
    4.1 SWOT 分析方法简介
    4.2 优势分析
    4.3 劣势分析
    4.4 机会与威胁分析
        4.4.1 机遇
        4.4.2 面临的威胁
第五章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模式分析
    5.1 产业集群发展典型模式分析
        5.1.1 政策推动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5.1.2 自主成长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5.1.3 外源依附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5.2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
        5.2.1 模式选择遵循的原则
        5.2.2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定位
第六章 促进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策略
    6.1 促进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产业集群内部发展战略对策
        6.1.1 不断地完善规划,建立科学合理的产业集群发展架构
        6.1.2 进一步强化市场需求的引导和驱动力,构建专业化市场
        6.1.3 立足于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建立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
        6.1.4 导入产业集群识别系统(ICIS)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6.1.5 建立园区产业集群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6.2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产业集群成长的政府驱动政策
        6.2.1 完善产业集群政策体系
        6.2.2 改善软硬环境
        6.2.3 重视人才,实施人才战略
        6.2.4 培养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
        6.2.5 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机制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对发展我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D]. 刘洋. 苏州大学, 2021(07)
  • [2]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研究[D]. 郭轶舟.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3]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研究[D]. 刘欣博. 吉林大学, 2020(08)
  • [4]我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研究[D]. 蒋炳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5]安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研究[D]. 李游山.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6]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公共政策分析研究[D]. 杨小亭. 复旦大学, 2012(03)
  • [7]统计指数评价方法及其在产业分析中的应用 ——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数据为例[D]. 李萍. 暨南大学, 2010(10)
  • [8]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 黄海明.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
  • [9]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研究 ——基于C-I-H耦合互动框架[D]. 张克俊.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7)
  • [10]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 张卫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标签:;  ;  ;  ;  ;  

我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