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初步研究

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初步研究

一、糖尿病伴发抑郁症临床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思宇[1](2021)在《养血柔肝针法治疗肝郁脾虚型2型糖尿病合并情绪障碍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养血柔肝针法治疗肝郁脾虚型2型糖尿病合并情绪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2型糖尿病合并情绪障碍患者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思路和临床方案。方法:将符合肝郁脾虚型的64例2型糖尿病合并情绪障碍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32例。治疗前两组患者均先予糖尿病常规治疗,盐酸氟西汀分散片(Patheon France,20mg,Qd)以抗焦虑、抑郁状态。观察组采用养血柔肝针法加减针刺取穴,对照组参考《针灸治疗学》(高树中版)中郁证的主穴进行针刺取穴。两组共观察3个疗程,每4周为1个疗程,每日针刺1次,每周之间休息2日。治疗结束后,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中医单项证候积分、空腹血糖水平(FBG)、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2h 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为评价指标,临床研究结果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比较治疗前,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信息以及四项情绪量表、中医证候积分、FBG、2h BG、Hb A1c等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两组具有可比性。2综合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优于对照组76.67%,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养血柔肝针法治疗肝郁脾虚型2型糖尿病合并情绪障碍疗效优于常规针刺。3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AMA、HAMD-17评分进行组内比较,两组评分均下降,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评分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及焦虑量表改善更佳,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积分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进行组内比较,两组自评量表积分均有改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评分组间比较,观察组两项评分下降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糖代谢指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FBG、2h BG、Hb A1c水平进行组内比较,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糖代谢指标均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组间比较,观察组糖代谢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单项证候评分进行组内比较,两组积分均有所下降,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单项评分组间比较,观察组的六项中医证候积分下降更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通过本次临床研究发现养血柔肝针法能够有效改善肝郁脾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中医证候、糖代谢指标。2进一步验证了2型糖尿病合并情绪障碍的基本病机为肝郁脾虚、气血失调的观点,应以疏肝健脾、调和气血为基本治则,“养血柔肝针法”为基本治法。3“养血柔肝针法”治疗肝郁脾虚型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确切,与常规针刺相比,不良反应少,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患者更易于接受,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推行使用。

王宇[2](2021)在《五龙通络解郁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研究》文中认为自从“双心医学”概念的提出,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日益受到关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业已证明二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双向联系,但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且尚无统一公认的诊疗方案。本研究从文献整理、临床评价、网络药理学预测、动物实验验证四个方面对五龙通络解郁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指出一个新的方向。目的1.对古代文献中,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治疗思路和经验进行整理,梳理其病机和治法,为“益气活血解郁”法提供理论支撑。2.通过临床试验初步评价五龙通络解郁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3.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五龙通络解郁方潜在的作用靶点,并通过动物实验对其进行验证。方法1 古代文献研究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及国家图书馆馆藏为主,结合“超星阅读器”以及网络数据库“国学大师”,对先秦至明清时期中医古籍文献进行检索,以“胸痹”“郁证”为主题词,并制定相关限制词。将检索得到的相关古籍原文按照中医文献学整理方法,采用分门别类的方法,结合文献体例进行整理。2随机对照的小样本探索性临床研究将65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轻中度抑郁症的患者区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指南推荐的最佳治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五龙通络解郁方,治疗4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情况(SAQ积分)、抑郁状态(HAMD积分、PHQ-9积分)、中医证侯积分以及安全性指标。3网络药理学研究获取五龙通络解郁方的活性成分及靶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疾病靶点,把两者对接得到五龙通络解郁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可能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疾病”蛋白作用网络,并对潜在的治疗靶点进行筛选,选取关键的作用靶点,通过动物实验进行进一步的验证。4实验研究4.1五龙通络解郁方对血管损伤模型斑马鱼行为学的影响通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Ⅱ,VRI)诱导,建立斑马鱼血管内皮损伤模型,并通过斑马鱼行为分析仪采集斑马鱼的游行轨迹、游行距离、游行速度以及活跃时间等,观察不同浓度五龙通络解郁方对血管损伤模型斑马鱼行为学的影响。4.2五龙通络解郁方对斑马鱼血管新生的影响通过VRI诱导,建立斑马鱼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模型,通过计算节间血管指数,评价五龙通络解郁方对斑马鱼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4.3五龙通络解郁方对斑马鱼炎症模型的影响通过切尾建立斑马鱼巨噬细胞迁移和聚集模型,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五龙通络解郁方在不同浓度下对巨噬细胞迁移及聚集的影响。结果1文献研究通过对古代文献中记载的诊疗思路进行整理,发现古代医家多认为心气不足是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重要病机,气滞是关键因素。通过对古代医家的用药经验整理发现,益气温阳药物所占比例最大,出现频次也最多;其次为理气类药物。活血类药物的药味虽然少,但是其出现的频次仅次于益气类药物和理气类药物之后。本次研究还发现古代医家在治疗胸痹合并情志疾病时,还运用了一定比例的祛风药物,如防风、蔓荆实、麻黄等。2随机对照的小样本探索性临床研究SAQ积分方面,治疗后两组SAQ总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AS、AF、TS、DP四个维度,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PL维度,治疗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HAMD方面,治疗后两组HAMD总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阻滞状态、睡眠障碍、焦虑躯体化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认知障碍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PHQ-9方面,治疗后两组PHQ-9总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侯积分方面,包括总分、主症和次症,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未出现心律失常现象(如心率增快、PR间期延长、房室传导阻滞、QTc间期延长等)、凝血功能异常、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3网络药理学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五龙通络解郁方可能作用于VEGFA、IL6、STAT3、AKT1、MAPK1、APP、EGFR、MMP9、CTNNB1、IL-1β等97个作用靶点。选取重要程度排名前两位的VEGFA、IL6为作用靶点,预测五龙通络解郁方可能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以及抑制炎症反应来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4实验研究4.1五龙通络解郁方对血管损伤模型斑马鱼行为学的影响在游行距离方面,模型组斑马鱼游行距离明显减少,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龙通络解郁方不同浓度组均可增加血管损伤模型斑马鱼的游行距离,其中VRI+100 μg/mL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RI+30 μg/mL、VRI+300μg/mL、VRI+1000μg/mL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游行速度方面,模型组斑马鱼游行速度明显减慢,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龙通络解郁方不同浓度组均提高血管损伤模型斑马鱼的游行速度,其中VRI+100 μg/mL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RI+30 μg/mL、VRI+300μg/mL、VRI+1000μg/mL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活跃时间方面,模型组斑马鱼活跃时间明显缩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龙通络解郁方不同浓度组均延长血管损伤模型斑马鱼的活跃时间,其中VRI+100 μg/mL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RI+30 μg/mL、VRI+300μg/mL、VRI+1000μg/mL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游行轨迹方面,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斑马鱼游行轨迹明显稀疏。与模型组相比,五龙通络解郁方不同浓度组均可增加斑马鱼的游行线路,其中以VRI+100μg/mL组最明显。4.2五龙通络解郁方对斑马鱼血管新生的影响结果发现,模型组斑马鱼背部节间血管明显减少,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模型组相比,不同浓度的五龙通络解郁方均可促进斑马鱼血管新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VRI+30 μg/mL(P<0.001)、VRI+100 μg/mL(P<0.001)、VRI+300 μg/mL(P<0.001)、VRI+1000μg/mL(P<0.001)]。4.3五龙通络解郁方对斑马鱼炎症模型的影响结果发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斑马鱼尾部出现明显地巨噬细胞迁移和聚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模型组相比,不同浓度的五龙通络解郁方均可减少斑马鱼尾部巨噬细胞的迁移和聚集。其中300 μg/mL组与1000 μg/mL组分别抑制了26%和31%的巨噬细胞迁移和聚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0 μg/mL组与100 μg/mL组分别抑制了 7.8%和8.7%的巨噬细胞迁移和聚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心阳(气)不足是胸痹合并情志疾病的根本原因,而气郁(滞)是关键因素,病位主要在心、肝、脾。治疗以益气温阳为主,兼之以解散,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风药进行治疗。2.五龙通络解郁方可改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气虚血瘀,肝郁气滞证)的心绞痛发作情况以及抑郁状态,且临床应用是安全、有效的。3.结合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结果,五龙通络解郁方可能是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以及抑制炎症反应发挥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治疗作用。综上所述,基于“络风内动-络损神伤”理论的“益气活血解郁、祛风通络止痛”法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任非非[3](2021)在《基于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醒脾解郁方干预效应。方法:实验研究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模型组(MOD)、醒脾解郁方组(XPJYF)、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EOT)、醒脾解郁方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XPJYF+EOT)。每组根据应激时间各分为3w、6w组。除CON外,其余各组采用慢性束缚应激(CRS)造模,共21d。各组造模的同时给予相应药物干预。造模前及造模第3 w、6 w时进行行为学观察。造模3 w时评价脾虚程度,结合行为学实验,评价模型成功与否。取材后以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病理变化及XPJYF干预效应。第二部分:大鼠分组及干预同研究一。取材后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及线粒体超微结构;分析线粒体及神经元突触体视学指标;高尔基染色观察神经元轴树突分支变化;提取海马突触体,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突触重塑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合成蛋白含量;检测海马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Ⅳ及线粒体酶活性。第三部分:制备XPJYF低、中、高剂量组含药血清;体外分离、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并鉴定;采用CCK8法进行XPJYF细胞毒性实验;建立皮质酮(CORT)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分为 CON、CORT、CORT+X(H)、(M)、(L)、CORT+E、CORT+E+X(H)、(M)、(L)共9组。以细胞免疫荧光观察SYN、PSD-95表达及海马神经元线粒体成像;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生物合成及突触重塑蛋白表达;ELISA及RT-PCR检测5-HT、DA及其受体情况。第四部分:大鼠分组及干预同研究一。取材后以免疫荧光三标染色观察海马CA1区NeuN/CD31/GFAP表达;RT-PCR检测海马AMPK/SIRT1/PGC-1α通路基因表达;免疫组化及 Western blot 检测 NeuN、GFAP、VEGF、Collagen Ⅳ蛋白表达。结果:1.第一部分1.1宏观表征:造模前大鼠状态良好,反应灵敏,活动自如。造模3 w后,反应降低,神态倦怠,活动减少,毛发干枯或发黄,粪便逐渐变稀,至6 w时表现更明显,各用药组较模型组有改善。1.2体质量变化:模型各组大鼠体重较空白组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体重增加(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西药3 w、联合各组体重增加(P<0.01,P<0.05),西药6 w组降低(P<0.05)。联合各组体重较西药组增加(P<0.01,P<0.05)。1.3行为学:模型各组糖水偏好率(SPT)较空白组降低(P<0.0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FST)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联合各3 w及各用药6w组SPT升高,FST缩短(P<0.01,P<0.05)。联合各组SPT较中药、西药组升高(P<0.01,P<0.05),FST缩短(P<0.01,P<0.05)。与同组别基线比较,各组各时间点SPT降低(P<0.01),模型各组及中药、西药各6 w组FST延长(P<0.01,P<0.05)。1.4血清淀粉酶、尿D-木糖排泄率比较:造模3 w后血清淀粉酶和尿D-木糖排泄率均降低(P<0.01),至造模6周时更低(P<0.01)。1.5海马CA1区病理改变:HE染色:空白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分布、形态均无异常,圆形胞核清晰居中。模型3w组神经元数量减少,排列及形态不规则,细胞大小不一,部分呈三角形,细胞核深染、固缩,核仁显示不清;至6w时损伤进一步加重。各用药组有不同程度改善,以中药6 w组和联合组较为明显。尼氏染色:空白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正常分布,胞质内可见丰富的尼氏小体,近胞核处呈“虎斑样”,远端呈细颗粒样,核仁清晰。模型3 w组细胞排列散乱,胞质内尼氏小体减少。至6w时,损伤加重,细胞皱缩明显,部分细胞尼氏体减少,并可见中央性染色质溶解现象。各用药组损伤逐渐恢复,以西药3 w组及中药6 w组明显。2.第二部分2.1神经元超微结构:正常组神经元突起较多,线粒体正常,突触结构完整,突触小泡较多。造模3 w后,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突触小泡数量减少。至造模6 w,损伤加重,突触间隙显示不清,突触小泡减少,聚集分布,线粒体膜破坏,嵴断裂,基质空泡样变。各用药组上述损伤减轻。2.2线粒体体视学:模型各组Vvm较空白组升高(P<0.01),NM、δ、δm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Vvm降低(P<0.01,P<0.05),各6 w组NM升高(P<0.01),中药、联合各组及西药6 w组δ、δm升高(P<0.01,P<0.05)。较中药组,西药6 w组δ、联合6 w组Vvm降低(P<0.01),联合各组δm升高(P<0.01,P<0.05)。2.3突触体视学:模型各组数密度(Nv)、面密度(Sv)、突触小泡面数密度(NS)均较空白组降低(P<0.01)。中药、联合各6 w组Nv、Sv、Ns较模型组升高(P<0.01,P<0.05)。2.4高尔基染色:模型各组Sholl交点数及树突棘较空白组减少(P<0.01)。中药、联合各组Sholl交点数较模型组增多(P<0.01,P<0.05),中药、西药各6 w组及联合各组树突棘密度升高(P<0.01,P<0.05),且联合6 w组较中药、西药各6w组升高(P<0.05)。2.5突触体突触重塑蛋白:与空白组比较,模型3 w组GAP-43、PSD-95增加(P<0.01),6w组降低(P<0.05),各组SYN、syntaxin 1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联合各组及西药3 w组GAP-43、PSD-95增加(P<0.01,P<0.05),中药、联合各组SYN升高(P<0.01),中药、西药及联合各6 w组syntaxin 1升高(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西药6 w组SYN降低(P<0.05),联合6 w组GAP-43增加(P<0.01)。2.6线粒体生物合成蛋白:模型各组SIRT1、PGC-1α、AMPK-α1、Tfam、NRF1较空白组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3 w组SIRT1和AMPK-α1、联合各组SIRT1、PGC-1α、Tfam升高(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联合3 w组AMPK-α1、6w组PGC-1α表达升高(P<0.01)。3.第三部分3.1细胞毒性实验:经免疫荧光鉴定,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符合神经元细胞特征。经CCK8实验,确定醒脾解郁方含药血清浓度为高剂量组10%、中剂量组10%和低剂量组20%,作用时间确定为24h。3.2线粒体生物合成蛋白表达:与CON组比较,CORT组、CORT+E组SIRT1、PGC-1α、NRF1、Tfam 降低(P<0.01)。与 CORT 组比较,CORT+X 的 H、M 组 SIRT1、NRF1、Tfam 升高(P<0.01),CORT+E 组 SIRT1 降低(P<0.05),CORT+X(H)组PGC-1α 升高(P<0.01)。与 CORT+E 组比较,CORT+E+X(H)组 PGC-1α、Tfam 升高(P<0.05),CORT+E+X(M)组 NRF1、Tfam 升高(P<0.01)。3.3突触重塑蛋白表达:与CON组比较,CORT组、CORT+E组GAP-43、SYN、PSD-95 降低(P<0.01)。与 CORT 组比较,CORT+X 的 H、M 各组 GAP-43、SYN 升高(P<0.01),CORT+X(H)组 PSD-95 升高(P<0.01)。与 CORT+E 组比较,CORT+E+XPJYF 的 H、M、L 组 GAP-43、SYN、PSD-95 升高(P<0.01,P<0.05)。3.4 5-HT、DA及其受体mRNA含量:与CON组比较,CORT组、CORT+E组5-HT、DA、5-HT1AR mRNA、DRD1 mRNA 降低(P<0.01)。与 CORT 组比较,CORT+X(H)组 5-HT、DA 升高(P<0.05),CORT+E 组 5-HT 降低(P<0.05),CORT+X 的 H、M组 5-HT1AR mRNA、DRD1 mRNA 升高(P<0.01)。与 CORT1+E 组比较,CORT+E+X(H)组 5-HT 升高(P<0.05),CORT+E+XPJYF 的 H、M、L 组 5-HT1AR mRNA、DRD1 mRNA 升高(P<0.01,P<0.05)。4.第四部分4.1线粒体合成基因表达:模型各组SIRT1 mRNA、PGC-1α mRNA较空白组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 SIRT1 mRNA、PGC-1αmRNA、AMPK-α1 mRNA 均升高(P<0.01),中药6w组、西药及联合各组NRF1 mRNA升高(P<0.01),西药3 w组、中药及联合各组Tfam mRNA表达均升高(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联合各组SIRT1 mRNA、PGC-1α mRNA、NRF1 mRNA 均升高(P<0.01),西药 3 w 组 SIRT1 mRNA升高(P<0.01)。4.2突触微环境蛋白表达:模型各组NeuN、GFAP、VEGF较空白组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及联合各组NeuN、GFAP、VEGF均升高(P<0.01,P<0.05),西药各组GFAP升高(P<0.01),西药3 w组VEGF升高(P<0.01)。与中药组比较,西药各组GFAP 降低(P<0.05),联合各组 GFAP 升高(P<0.01),联合 3 w 组 VEGF 升高(P<0.05)。结论:1.慢性束缚应激3周时,动物模型符合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标准,脑内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且随应激时间延长,损伤程度加重。中药醒脾解郁方和西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均可不同程度减轻神经元损伤,改善抑郁样行为,中药的远期保护优势较西药明显,且以两者联合应用作用更为显着;2.抑郁模型大鼠脑内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破坏,线粒体损伤,突触重塑功能降低,与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减少直接相关。中药醒脾解郁方和西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均可动态调控该信号通路,促进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但二者作用的优势环节不同,西药在调节神经递质方面更具优势,而中药在改善线粒体功能方面更为明显,且中药的远期作用效果优于西药。3.抑郁症海马神经元突触微环境中星形胶质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及微血管基底膜损伤,与神经元突触重塑相关。中药醒脾解郁方可通过调控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增加线粒体生物合成,保护突触微环境,促进抑郁症神经重塑,作用较西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更具优势,且中西药联合应用效果显着。

夏至虹[4](2021)在《隔龟板灸治疗心肾阴虚型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探讨隔龟板灸治疗心肾阴虚型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艾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提供临床依据及新思路。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2例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各31例。两组病患在原有糖尿病治疗之上,对照组予盐酸氟西汀20mg口服,每日一次;治疗组予隔龟板灸神阙、气海穴、关元、巨阙穴,每周6次,两组患者均4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治疗2个疗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疗前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贝克抑郁量表(BDI)、12条目简短健康调查量表(SF-12)、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指标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抑郁评分:治疗后两组分别与本组疗前进行组内比较,两组HAMD-17、BDI得分较疗前均有显着下降(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HAMD-17积分组间比较,隔龟板灸疗法组下降幅度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BDI评分组间对比,隔龟板灸疗法组较对照组改善显着(P<0.01);2.生活质量:治疗后两组分别与本组治疗前进行组内比较,两组SF-12得分相较疗前均有显着上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疗后两组组间SF-12评分对比,治疗组SF-12分值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说明两组疗法均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隔龟板灸疗法组患者自我评价更好,健康程度更高;3.疗效:以HAMD-17减分率评估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56%,对照组总有效率83.87%,治疗组临床疗效更为确切(P<0.05);4.血糖指标:疗后两组FBG,2h PG,Hb A1c血糖指标与疗前分别进行组内比较,较治疗前均有显着降低(P<0.01),其中治疗组改善血糖优于对照组(P<0.05);5.炎症因子:两组患者炎症因子TNF-α、IL-6含量较疗前均有显着下降(P<0.01);疗后两组组间比较,隔龟板灸组TNF-α、IL-6水平改善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论:隔龟板灸疗法可显着降低患者HAMD、BDI抑郁量表评分,消减患者负面心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对血糖的控制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隔龟板灸能有效抑制炎症因子、可能通过改善机体氧化应激水平等途径,发挥抗抑郁作用。

王雨阳[5](2021)在《摩腹对CUMS大鼠行为学及脂联素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研究以抑郁模型大鼠为实验对象,以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联合孤养方法造模,选用摩腹作为干预,通过观察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在外周血清、脂肪和肌肉中脂联素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水平,和在中枢的海马、皮质中的脂联素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摩腹对抑郁症的效应机制。研究方法:将50只200±20g的健康雄性SD大鼠适应性饲养5d后,进行糖水偏爱检测及体重测量。通过筛出两项测试结果极值,最终纳入45只大鼠,通过计算机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和摩腹组,每组各15只。摩腹干预8周后,通过糖水偏爱测试、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测试和体重测量,观察抑郁模型大鼠快感缺失、行为绝望和食欲降低的改善情况。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脂联素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rtern Blot,WB)从蛋白层面检测大鼠脂肪、肌肉、海马和皮质中脂联素蛋白的表达,基因扩增荧光检测(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 PCR)从基因层面检测大鼠脂肪、肌肉、海马和皮质中脂联素基因的变化,观察在摩腹干预下,脂联素在外周及中枢的表达量变化。研究结果:(1)一般情况:造模结束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精神状态欠佳,行动迟缓,对新鲜事物兴趣减低,毛发杂乱无光,大便稀软不成形。摩腹组较模型组,精神状态较好,毛发柔顺,对新鲜事物具有兴趣,大便仍为颗粒状。(2)糖水偏爱测试:造模后,模型组糖水偏爱率及糖水消耗量结果均低于空白组(P<0.05),摩腹组均高于模型组(P<0.05)。(3)强迫游泳测试:造模后,模型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长于空白组(P<0.05),摩腹组时长短于模型组(P<0.05)。(4)体重:造模完成后,模型组的最终体重以及造模期间的增长体重均低于空白组(P<0.05),摩腹组的数据均高于模型组(P<0.05)。(5)外周脂联素检测:血清Elisa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的血清脂联素含量与空白组无明显差异(P>0.05),摩腹组高于模型组(P<0.05);在脂肪与肌肉中,模型组中的脂联素的蛋白与基因的表达与空白组、摩腹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6)海马与皮质中脂联素蛋白与基因的表达:模型组与空白组、摩腹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海马中脂联素受体R1的蛋白表达:模型组低于空白组(P<0.05),模型组与摩腹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1)建立摩腹治疗抑郁模型大鼠的实验效应平台;摩腹可以改善大鼠抑郁样行为,提示摩腹具有抗抑郁作用;(2)摩腹可以提高CUMS大鼠血液中脂联素的含量,表明摩腹促进脂联素分泌,上调血液中脂联素含量是摩腹抗抑郁机制之一;(3)摩腹未提高海马、皮质中脂联素及R1的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摩腹介导脂联素抗抑郁的中枢效应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

黄生梅[6](2020)在《西宁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初步探讨西宁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并分析各危险因素与焦虑抑郁相关性,从而及时进行干预,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随机选取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301例于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至我院心理科门诊,在我院心理门诊固定的心理科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完成医院用焦虑抑郁量表(SAS、SDS)测定。根据检测结果分两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与2型糖尿病伴焦虑抑郁障碍组。分别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结果,使用SPASS19.0软件分析数据,分析相关风险因素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与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结果:1、在随机选取的301名2型糖尿病患者中单纯T2DM组有146例,占48.51%,其中女性占37例,男性占109例;T2DM伴焦虑抑郁组有155例,占总人数的51.49%,其中女性占69例,男性占86例。2、单纯T2DM组和T2DM伴焦虑抑郁组在性别、年龄,BMI、病程、文化程度、家族史、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合并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民族、吸烟和饮酒史无统计学意义(p>0.05)。3、单纯T2DM组与T2DM伴焦虑抑郁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胆固醇、甘油三酯、C肽、胰岛素分泌指数、尿酸、肌酐、BUN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BMI、空腹血糖、胰岛素、糖尿病并发症是T2DM发生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OR>1,B>0);而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尿病病程、文化程度是T2DM发生焦虑抑郁的保护因素(OR<1,B<0);T2DM患者中女性相对男性发生焦虑抑郁的概率高(OR=0.383,B=-0.960);无家族史的T2DM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概率是有家族史T2DM患者的1.798倍(OR=1.798,B=0.587)。结论:1、本研究中2型糖尿病伴焦虑抑郁的患者占51.49%。2、2型糖尿病患者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伴发焦虑抑郁障碍。3、无2型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较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患者容易伴发焦虑抑郁障碍。4、空腹血糖、胰岛素、年龄、BMI、糖尿病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文化程度、糖尿病病程是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的保护因素;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合并症与焦虑抑郁无显着性关系。

王亚菲[7](2020)在《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中医证素分布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并基于证素辨证体系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的常见中医证素进行分析,探寻本病病位、病性及其分布特点,并通过证素对证型进行探索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进行临床调查,首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抑郁评估,纳入符合抑郁状态的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及中医临床证候,基于证素辨证的方法进行证素的辨证,并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对中医证素分布进行分析,并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证型进行探索。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5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患者。1.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75例患者共计774个证素,其中“Ⅱ”级证素最多,占40.05%,“Ⅱ”及“Ⅲ”级证素共占62.79%,可见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患者临床症状可能较明显。2.单一证素分布:①病位证素:出现频率上,出现最多的为肝,其次为肾、心神、脾,再次为胃、心、肺,膀胱出现频率最少;证素平均权值比较,均值大于20的证素包括肝、肾、脾,其中肝权值均值最高,心神权值均值接近于20。②病性证素:出现频率上,最高的为阴虚、气滞,其次为湿、热、阳虚、气虚,再次为阳亢、血虚、痰、血瘀,血热、动风、津亏出现频率较少;证素平均权值比较,阴虚>气滞>气虚>阳虚>湿>血虚>热>血瘀>痰>阳亢,除阳亢外,其他证素平均权值均大于20。3.证素组合分布:①病位证素组合:多种病位证素组合比较常见,其中4种病位组合最常见,占32.00%,以“肝、脾、肾、心神”、“肝、心、肾、心神”组合为主;其次为3种病位组合(18.67%),以“肝、肾、心神”、“肝、脾、肾”组合为主;2种病位组合(17.33%),以“肝、脾”、“肝、心神”“肝、肾”组合多见。肝证素参与组合最多,常主要与心神、肾、脾证素以不同组合形式出现。②病性证素组合:虚性、实性证素共同参与组合的共73例,占97.33%,且组合较复杂多变,其中6种和7种病性证素组合占比最高,均占16%,其次为8种病性组合(14.67%)。阴虚、气滞常共同参与证素组合,共有63例,占84%。虚性证素以阴虚为主,常与其他虚性证素(气虚、阳虚、血虚)出现不同组合形式,共有58例,占77.3%;实性证素以气滞为主,常与其他实性证素(阳亢、湿、痰、血瘀、热)以不同形式进行组合,共有62例,占82.67%。4.证素分布特征:①性别上,女性阳虚证素出现率高于男性。②年龄上,老年人脾、阳虚出现率高于非老年人。③随着糖尿病病程增长,胃、血虚证素出现频率逐渐增加。④随着抑郁评分增加,心、心神、胃、气虚、阳亢证素更易出现,其中以心神、阳亢证素为着。5.通过聚类分析对中医证素进行聚类,树状图中类间距在15时可将证素聚为4类:第一类:肝、阴虚、气滞、湿,肝郁阴虚兼湿证;第二类:热、阳虚、肾、心神、气虚、脾,脾肾亏虚,热扰心神证;第三类:胃、心、血瘀、血虚、痰、阳亢,心血亏虚,痰瘀互阻证;第四类:肺、血热、动风、津亏、膀胱,肺热津亏证。结论:1.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病位主要在肝,与脾、肾、心神密切相关,病性为本虚标实,气血阴阳亏虚,气滞、湿、热、瘀、痰之实邪,主要病机为阴虚气滞。2.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证素病理表现较重,且组合复杂多变;女性较男性更易出现阳虚证素;老年人易出现脾阳虚;糖尿病病程越长,更易出现胃、血虚证素;抑郁状态越明显,心神、阳亢证素越容易出现。3.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及临床经验,大致可分为以下证型:肝郁阴虚兼湿证、脾肾阳虚证、热扰心神证、心血亏虚证、痰瘀互结证、肺热津亏证。

刘轶凡[8](2020)在《2型糖尿病肝郁气滞证腹证特点及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背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以葡萄糖和脂肪代谢紊乱、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同时也是身心疾病。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情志对疾病的影响愈发突出。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肝是参与调节情志的主要脏腑。当前越来越多的医家已关注到糖尿病患者的情志问题,并发现肝郁气滞证在糖尿病尤其是早期阶段占较高的比例,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也密切相关,从而更加重视肝郁气滞证与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但目前糖尿病肝郁气滞证的诊断常依靠病人的主观感受,而部分病人不愿透露自身的情绪状况,同时缺少具有较大参考价值的症状和客观体征,给临床辨证带来了一定困难。腹诊是在我国生活及医疗中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诊法,早在《内经》和《难经》已有丰富记载。导师赵进喜教授重视在临床中应用腹诊,认为腹诊作为《伤寒论》诊法的重要部分,在临床辨证用药上有明确的指导作用。腹诊可客观直接地判断患者证候、体质,辨别脏腑、阴阳、气血的病理变化,诸多“腹证”更与“方证”相关,可直接指导临床选方用药,较舌诊、脉诊有简单客观、易于操作的优势。随着当代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T2DM病人不断增加,提示在腹诊、腹证方面存在一定探索价值。目的:总结T2DM肝郁气滞证的常见腹证,探讨不同腹证与四诊信息、中医证候的内在联系,挖掘对T2DM肝郁气滞证辨证意义较大的典型腹证,提高T2DM临床辨证的准确性;由于腹证可用于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通过总结腹证的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临床上可进一步指导T2DM肝郁气滞证的治疗;当前腹诊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以文献研究为主,临床研究相对较少,尚无T2DM特定证候腹诊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可一定程度上填补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方法:本研究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住院和门诊治疗的T2DM患者进行调查,纳入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依据“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证候要素观察表”记录基本信息、一般情况、四诊信息等,同时参照“2型糖尿病中医腹证记录表”进行腹诊诊察,记录腹证相关信息。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90例T2DM肝郁气滞证患者,研究结果如下:①病程上,病程平均为11.46年,5年以下者占28.9%,15年以上者占36.7%,较其他年龄段为多;②合并证的频率排序,依次为血瘀>气虚>郁热>肝阳上亢>痰湿>阴虚>阳虚>血虚>湿热>结热。合并证的证候要素积分平均值排序,依次为湿热>郁热>气郁>肝阳上亢>痰湿>气虚>结热>阳虚>阴虚>血虚>血瘀;③肝郁气滞证相关症状的出现频率,依次为心情忧郁>脉弦>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口苦>胸闷太息>脘腹胀满>舌边有浊沫>咽中异物感>胸胁胀满。饮食方面,胃恶凉食者明显多于胃喜凉食者,食少纳呆、消谷善饥者少见。大便异常方面,出现频率依次为大便不畅>大便干结>大便稀溏>大便粘滞;④腹诊全腹情况:腹部肥胖者相对较多。全腹温暖者与局部冷凉者占比例相近,腹部皮温冷凉的位置以心下多见。腹力以轻手诊表无力重手诊里有力最为常见;⑤胸腹部常见腹证及其相关性:腹证的出现频率依次是心下痞硬>胸胁苦满>腹皮拘急>腹痛>心下痞。胸胁苦满、心下痞与肝郁气滞证的严重程度相关。心下痞硬、腹痛、胸胁苦满、心下冷凉与失眠多梦相关;⑦脐部腹证情况:肚脐形状所占比例依次为竖“|”字形>三角形>横“一”字形>不规则形>圆形脐。大小以中等脐、小脐多见,大圆脐少见。深浅以浅脐多见;⑧脐部腹证与证候的相关性:小脐与气虚积分、阳虚积分呈正相关。中等脐与气虚积分、阳虚积分呈负相关;⑨脐部形状与症状的相关性:圆形脐与大便不畅呈负相关;横“一”字形脐与大便干结、大便不畅呈显着正相关,与大便稀溏呈显着负相关;竖“|”字形脐与大便干结呈显着负相关,与大便不畅呈负相关,与大便稀溏呈显着正相关;三角形脐与大便干结呈显着正相关,与大便不畅呈正相关,与大便稀溏呈负相关。结论:①病程在5年以下、15年以上的T2DM患者肝郁气滞证相对多发,气郁为发病的重要因素,久病亦多伴见气郁;②合并证复杂,实证常合并血瘀、郁热、肝阳上亢,血瘀症状相对微弱隐匿,少见湿热、结热者。虚证常见气虚、阴虚,症状相对实证轻微;③T2DM肝郁气滞的常见腹证有心下痞硬、胸胁苦满、腹皮拘急、腹痛、心下痞,其中胸胁苦满、心下痞与肝郁气滞证的积分相关,可作为诊断评估肝郁气滞证的典型腹证;④腹证中,心下痞硬、腹痛、胸胁苦满、心下冷凉均与失眠多梦相关,可以提示患者的睡眠情况,T2DM肝郁气滞证患者伴失眠时应注重调理中焦气机,肝脾同治;⑤肚脐大小与气虚积分、阳虚积分相关,小脐者存在气虚、阳虚的倾向,中等脐则提示正气尚足。可用于判断气血的盈亏和脏腑的虚实变化;⑥肚脐的形状可反应带脉病变,与大便异常相关,横“一”字形脐、三角形脐容易存在便秘倾向,提示带脉约束过紧。竖“|”字形脐容易存在腹泻倾向,提示带脉约束不及。圆形脐大便多较正常,带脉约束功能正常。

李英仁[9](2020)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状及行为激活结合运动的干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通过两部分探讨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状及其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行为激活疗法结合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阈下抑郁的干预效果。研究一以367名2型糖尿病患者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对抑郁症状、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中,运动与抑郁、血糖控制显着相关;抑郁症状对血糖控制具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而运动能够在抑郁症状与血糖控制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从运动的视角理解抑郁症状与血糖控制的关系,而且对引导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控制血糖具有启示意义。研究二中,我们将抑郁症的行为激活疗法和运动整合在一起,以改善抑郁症状和血糖控制、增加运动的效能感。在研究一的基础上筛选了26名参与者,随机分配到行为激活结合运动的实验组和运动干预的对照组。干预结果表明行为激活结合运动的干预是可行的,表现在较高的参与者招募率和保留率;也表明行为激活结合运动的干预是有效的,相对于运动干预的对照组,有着更高的抑郁症状治疗有效率,并且显着改善了抑郁症状、血糖控制和身体质量,提高了运动天数和运动自我效能。并且实验组的参与者有更高的抑郁症状治疗有效率;然而,行为激活结合运动是否可以有效的改善伴发重度抑郁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通过以上两部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抑郁症状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预测变量,也可以通过运动的中介效应影响血糖控制;行为激活结合运动的干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的阈下抑郁症状、改善血糖控制和运动状况。

李蔚然[10](2020)在《基于银屑病全球监测项目的中国银屑病医疗保健现状研究及银屑病与肥胖、Ⅱ型糖尿病的因果关系探讨》文中认为第一部分:中国皮肤科医生银屑病医疗保健认知调查研究背景:高质量的银屑病医疗保健及综合管理对于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至关重要。皮肤科医生在银屑病患者医疗保健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高素质的医生队伍是实现高质量银屑病医疗保健的关键。优秀的皮肤科医生一方面应能熟知银屑病指南、掌握银屑病临床诊疗方法,另一方面应对银屑病遗传学、流行病学、新型药物研发及应用等领域有足够的认识。然而尚未有研究报告我国皮肤科医生对银屑病健康保健知识的认知和掌握情况。研究目的:了解我国皮肤科医生对银屑病管理现状、银屑病流行病学、新型药物应用、临床诊治指南等相关知识的整体认知水平,分析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的皮肤科医生对于银屑病认知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差异,了解当前我国银屑病卫生保健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为解决现有矛盾和问题,提供高质量医疗保健服务提供方向指导和证据支持。方法:设计并验证《银屑病卫生保健问卷》中文版。问卷主要评估被调查医生对当地皮肤学科建设情况的了解,对银屑病流行病学知识的认知,对生物制剂及生物仿制剂的认知和使用,对银屑病指南掌握情况等。调查在参加第一、二届中国银屑病大会并提供具体联系方式的皮肤专科临床医生中开展。根据受访者所在地域、医院性质、职称及从医年限对受访者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别医生对银屑病医疗保健相关各问题认知的差异。结果:2019年10月至11月间,来自全国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医生参与该调查,共发放问卷1365份,回收有效问卷1345份,有效应答率为98.53%。超过50%的被调查者不了解当地皮肤学科建设情况,只能估算当地皮肤科医生、皮肤科住院部和皮肤科门诊大概数量;被调查医生认为患者最常见的就诊途径是自由选择皮肤科医生就诊;银屑病患者就诊的平均等待时间为1.43小时;被调查者估计目前平均约5.76%的银屑病患者接受生物制剂治疗;约50%的被调查者对中国银屑病和银屑病关节炎的患病率可以提供估计值,5%以下的被调查者可提供精确值;被调查医生总体赞同生物仿制剂进一步应用于银屑病治疗,他们非常关注生物仿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97.47%)了解银屑病指南;大部分被调查者(87.5%)实际使用“十分规则”来评估银屑病的严重程度。不同组别间有关当地皮肤病医疗现状知晓情况的比较结果显示,东部和北部医生对各问题的知晓率均高于西部和南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公立医院医生的知晓率高于民营医院,其中对皮肤科住院部数量、对专科医院数量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副主任以上医师知晓率高于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从医超过10年的高年资医生知晓率更高,对皮肤科医生数量、专科医院数量知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银屑病患病率的知晓情况,公立医院比民营医院的知晓率高,对关节病型银屑病的流行率知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职称越高、从医年限越长,知晓率越高,差异显着。对银屑病指南的知晓情况,职称越高、年资越高对银屑病指南的知晓率越高,对指南具体内容越了解。结论:皮肤科医生对我国银屑病的卫生保健现状不完全熟悉;对银屑病流行病学、生物制剂、生物仿制剂等知识掌握不完全到位;银屑病指南被绝大部分皮肤科医生熟悉和掌握,但仍未做到全面覆盖。职称越高,从医时间越长,对银屑病医疗保健相关问题的知晓率越高。应进一步督促全体皮肤科医生在高年资医生、高职称医生的带动下,加强对银屑病医疗保健各方面的深入了解和学习,不断提高银屑病的专业知识水平,为银屑病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第二部分中国银屑病患者临床特征及经济负担调查研究研究背景:银屑病给患者生理、心理、经济带来巨大负担,常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显着下降。银屑病皮损多对称分布于全身,伴瘙痒、干燥。银屑病往往伴发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等多种伴发疾病。疾病带来的痛苦及社会的排斥、歧视使患者身体、精神均遭受摧残。银屑病的治疗不仅需要关注皮肤及关节损伤,同时要兼顾银屑病伴发疾病及心理疾病的治疗。银屑病治疗费用较高,医保无法报销,使患者医疗直接支出大大增加;此外,患者可因银屑病丧失工作机会,收入减少或消失,导致间接支出增加。患者经济负担沉重。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对治疗的配合度也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及治疗结局。治疗不仅需考虑患者需要,同时要考虑经济成本。因此需要制定全面系统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银屑病患者生存质量、减轻患者负担。研究目的:了解中国人群银屑病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银屑病伴发疾病情况;了解银屑病患者的经济负担及患者生存质量;了解患者治疗情况及其对接受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比较轻中度与重度患者间差别。为制定更经济合理的银屑病患者个体化管理方案,减轻患者负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重要参考。方法:设计并验证《银屑病患者情况调查问卷》。问卷包括被调查者基本信息、银屑病患者相关临床特征、患者医疗保健状况及患者经济负担等内容。在全国180家开设有银屑病专病门诊的医院,通过专病门诊医生招募患者参与调查。根据DLQI评分,将患者分为轻中度患者组和重度患者组,采用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等方法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生存质量、经济负担的差异;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进一步分析影响患者病情轻重度的相关因素。结果:调查从2019年5月-10月,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37份,有效应答率为97.11%。来自全国28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银屑病患者参与了此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DLQI平均值为11.49分,根据DLQI评分分组,轻中度患者199人(45.54%),重度患者238人(54.46%);患者平均初发年龄为25.43±12.59岁,初次发病年龄在20-29岁阶段的患者比例最高(34.32%);女性银屑病患者平均发病年龄早于男性(P=0.18×10-4),重度患者平均初发年龄低于轻中度患者(P=0.78×10-2);被调查者中银屑病最常见的诱因为精神压力(51.61%),熬夜(45.97%)及感染(22.58%);初发皮损最常见部位为头部(66.82%)、小腿(53.55%)和背部(35.93%);瘙痒(74.37%)为患者最常见症状,在重症患者中更易出现(P<0.01);被调查者中有151人(34.55%)合并有其他伴发疾病,其中高血压(9.84%)、血脂异常(8.47%)、抑郁症(5.49%)常见,病情越重越易并发其他系统性疾病(P=2.23×10-4);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合并有其他疾病会加重银屑病病情;焦虑和抑郁的人数分别为107人(24.49%)和211人(48.28%),焦虑、抑郁症状随病情进展发生率升高,疾病越严重,焦虑、抑郁出现比例越高(P<0.01);因银屑病无工作的患者共81名(18.54%),有工作的患者中有151人(42.54%)在过去一年因银屑病请假,平均请假22.77天。在过去五年中,因银屑病住院的患者共118位(27.00%)。病情越重,患者工作受影响越大,重度患者无法工作、因银屑病请假、住院的比例均高于轻中度患者(P<0.01);疾病病情越重,治疗费用越高,重度患者每月治疗费用为轻中度患者的1.68倍,银屑病患者每月治疗费用、治疗费用/月收入在重度组与轻中度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266位银屑病患者(60.87%)对疗效不满意,重度患者对银屑病疗效不满意、对医生提供的医疗服务不满意的比例高于轻中度患者(P<0.01)。结论:被调查银屑病患者病情相对较重,生存质量严重下降;重症银屑病患者发病比轻中度患者更早,易受精神压力、熬夜、感染等诱因诱发,且更容易出现伴发疾病。银屑病患者承受的心理负担较重,近半数患者有抑郁症状,且病情越重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的比例越高。银屑病患者承受较重的经济负担,病情越严重,负担越重。患者对疾病治疗效果及医疗服务满意度不高。需不断完善银屑病医疗健康体系,以减轻患者的疾病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为银屑病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个体化医疗健康服务。第三部分银屑病与肥胖、Ⅱ型糖尿病间因果关系探讨-应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汇总数据研究背景:银屑病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其发病与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其中代谢综合征及其组成成分,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等与银屑病的流行病学相关性已被证实。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一方面银屑病促进糖尿病、肥胖的发生;另一方面,糖尿病、肥胖也与银屑病发病密切相关。但是,银屑病与糖尿病、肥胖间的遗传相关性及因果关系至今尚未阐明。研究目的:探讨银屑病与Ⅱ型糖尿病、肥胖间的遗传相关性;探讨银屑病与Ⅱ型糖尿病、肥胖间的因果关系。方法:通过公共数据库下载银屑病、Ⅱ型糖尿病及相关性状、肥胖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汇总数据,数据来源均为大型公共数据库数据或公开发表的文章中提供的数据,主要包括大规模银屑病GWAS meta分析数据,糖尿病基因复制和荟萃分析联盟(DIAbetes Genetics Replication And Meta-analysis,DIAGRAM)、血糖与胰岛素相关性状荟萃分析联盟(Meta-Analyses of Glucose and Insulin-related traits Consortium,MAGIC)中糖尿病相关汇总数据及人类性状遗传研究中心联盟(Genetic Investigation of ANthropometric Traits,GIANT)、早期生长遗传学联盟(Early Growth Genetics,EGG)数据库中与肥胖相关的汇总数据。通过连锁不平衡评分回归(Linkage disequilibrium score regression,LDSC)方法评估银屑病与Ⅱ型糖尿病及其相关性状、银屑病与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肥胖相关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并应用基于汇总数据的广义孟德尔随机化法(Generalized Summary data-base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GSMR)推断银屑病与Ⅱ型糖尿病、肥胖间的因果关系。结果:通过LDSC分析方法发现银屑病与衡量肥胖的指标BMI有显着的遗传相关性(rg=0.16,P=3×10-4)。将银屑病作为风险因素,BMI作为结局,以与银屑病相关的24个SNPs作为工具变量使用GSMR方法分析银屑病与BMI因果关系时,P=2.52×10-4,OR=1.006;当BMI为风险因素,银屑病为结局,与BMI相关的818个SNPs作为工具变量分析时,P=0.015,OR=1.215。银屑病与Ⅱ型糖尿病之间的双向GSMR分析未发现阳性结果(P>0.05)。结论:通过银屑病相关的GWAS meta数据、由DIAGRAM数据库、MAGIC数据库、GIANT数据库、EGG数据库下载的糖尿病、肥胖相关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汇总数据的分析,探究肥胖、二型糖尿病及其多种性状与银屑病之间的遗传相关性和因果关系,发现银屑病与BMI具有遗传相关性,并从遗传学角度证实肥胖是导致银屑病的重要风险因素,银屑病可能会进一步导致患者BMI的升高。研究同时提示银屑病与糖尿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遗传相关性,但二者间无直接因果关联,相关性可能由BMI介导。这项研究加深了我们对银屑病与肥胖、Ⅱ型糖尿病之间相关生物学机制的理解。

二、糖尿病伴发抑郁症临床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糖尿病伴发抑郁症临床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养血柔肝针法治疗肝郁脾虚型2型糖尿病合并情绪障碍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T2DM与情绪障碍的研究
    2 T2DM合并情绪障碍的西药治疗
    3 中医对T2DM合并情绪障碍的认识
    4 导师对T2DM合并情绪障碍的认识
    5 导师对养血柔肝针法的理论认识
    6 养血柔肝针法理论基础
    7 针刺处方分析
    8 观察指标探讨
    9 研究结果分析
    10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2 型糖尿病合并情绪障碍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中医药研究现状
    2 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3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五龙通络解郁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西医研究进展
        1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流行病学研究
        2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潜在发病机制
        3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治疗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1 中医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认识
        2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辨证分型
        3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中医治疗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胸痹合并情志病症的古代文献整理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范围
        2.2 检索工具及方法
        2.3 检索策略
    3 检索结果
    4 行文体例
    5 文本类型
    6 原文整理
        6.1 方药治疗类
        6.2 针灸治疗类
    7 数据统计
        7.1 药物种类分析
        7.2 药物属性分析
        7.3 药物气味分析
    8 总结分析
        8.1 病因病机
        8.2 治疗方法
    9 结论
    10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五龙通络解郁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小样本探索性临床研究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 研究目的
        2 临床资料
        3 研究方法
    结果
        1 纳入病例基线比较
        2 疗效分析
        3 安全性观察
        4 结果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五龙通络解郁方的作用靶点预测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相关平台、工具
        2.2 五龙通络解郁方中化合物及其潜在靶点预测
        2.3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靶点预测
        2.4 五龙通络解郁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靶点预测
        2.5 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及核心靶点筛选
        2.6 基因富集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五龙通络解郁方的成分及作用靶点
        3.2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疾病靶点
        3.3 五龙通络解郁方-有效活性成分-有效靶点关系图
        3.4 PPI网络构建及核心靶点筛选
        3.5 五龙通络解郁方主要单味药物的成分及作用靶点
        3.6 五龙通络解郁方潜在作用靶点的GO分析
        3.7 五龙通络解郁方潜在作用靶点的KEGG分析
    4 讨论
        4.1 五龙通络解郁方的主要作用靶点
        4.2 五龙通络解郁方的主要作用通路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五龙通络解郁方对斑马鱼生存率的影响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结论
    实验二 五龙通络解郁方对血管损伤模型斑马鱼行为学的影响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 结果观察
        3 统计分析
        4 结果
        5 结论
    实验三 五龙通络解郁方对斑马鱼血管新生的影响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 结果观察
        3 统计分析
        4 结果
        5 结论
    实验四 五龙通络解郁方对斑马鱼炎症模型的影响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 结果观察
        3 统计分析
        4 结果
        5 结论
    小结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3)基于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抑郁症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抑郁症中医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1. 抑郁症病理机制中的线粒体损伤
        2. 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与突触可塑性损伤
        3. 线粒体生物合成异常与抑郁症神经元突触重塑
        4. 从“脾”论治抑郁症或成为中医治疗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实验一 醒脾解郁方对肝郁脾虚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概述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基于AMPK/SIRT1/PGC-1α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
        概述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基于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探讨醒脾解郁方含药血清对皮质酮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突触重塑的影响
        概述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基于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探讨突触微环境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及醒脾解郁方干预效应
        概述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结语
    一、研究总结
    二、初步结论
    三、存在不足
    四、创新点
    五、展望
第四部分 附录
    附录1: 致谢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附录3 个人简历

(4)隔龟板灸治疗心肾阴虚型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中止试验标准
    2.研究方案
        2.1 基础治疗
        2.2 对照组基础治疗+盐酸氟西汀胶囊
        2.3 治疗组基础治疗+隔龟板灸
    3.观察指标
        3.1 安全性观察指标
        3.2 疗效性观察指标
        3.3 疗效判定标准
        3.4 血液指标
    4.统计学方法
    5.研究结果
        5.1 病例入选及完成实际情况
        5.2 一般资料比较
        5.3 观察指标分析
    6.安全性评价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1.现代医学对2 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认识
        1.1 现代医学对2 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危险因素认识
        1.2 西医对2 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的认识
        1.3 西医对2 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治疗
    2.中医学对2 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中医认识
        2.1 中医对消渴病的中医认识
        2.2 郁证的中医认识
        2.3 中医学对2 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认识
        2.4 中医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的治疗
第三部分 讨论
    1.本研究立题背景
    2.隔龟板灸研究背景
    3.隔龟板灸抗炎抗郁机理
    4.本病心肾阴虚证发病病机及艾灸依据
    5.本研究隔龟板灸选穴依据
        5.1 神阙
        5.2 气海
        5.3 关元
        5.4 巨阙
    6.对照组盐酸氟西汀的选择依据
    7.治疗结果分析
        7.1 HAMD抑郁量表
        7.2 贝克抑郁量表
        7.3 SF-12 生活质量评价简明量表
        7.4 总体有效率
        7.5 血糖水平
        7.6 血液炎症因子IL-6、TNF-α
第四部分 结论
存在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附录

(5)摩腹对CUMS大鼠行为学及脂联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一建立摩腹治疗CUMS大鼠效应平台
    1 资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研究二摩腹对CUMS大鼠外周脂联素影响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研究三摩腹对CUMS大鼠中枢神经系统中脂联素表达影响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讨论
    1 中医治疗抑郁症
    2 现代医学治疗抑郁症
    3 现代医学对于抑郁症的机制研究
    4 关于本实验的讨论
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摩腹治疗疾病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西宁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对象的分组
        2.2.2 资料的收集
        2.2.3 实验室检测方法及主要仪器
        2.2.4 焦虑抑郁测量方法及评分标准
        2.2.5 2型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诊断标准
    2.3 统计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性别资料
    3.2 单纯T2DM组与T2DM伴焦虑抑郁组间相关因素的比较
        3.2.1 两组间年龄和BMI比较情况
        3.2.2 两组间不同民族的比较结果
        3.2.3 两组间文化程度、烟酒史、合并症、家族史的比较结果
        3.2.4 两组间实验室相关指标的比较结果
        3.2.5 两组间糖尿病并发症的比较结果
        3.2.6 两组间病程的比较结果
    3.3 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2型糖尿病与焦虑抑郁的现状
    4.2 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分析
        4.2.1 T2DM患者焦虑抑郁与性别、民族、烟酒史的关系
        4.2.2 T2DM患者焦虑抑郁与年龄、BMI、病程的关系
        4.2.3 T2DM患者的并发症和合并症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4.2.4 T2DM患者焦虑抑郁与家族史和文化程度的关系
        4.2.5 T2DM患者焦虑抑郁与糖代谢的相互影响分析
        4.2.6 T2DM患者焦虑抑郁与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C肽的关系
        4.2.7 T2DM患者焦虑抑郁与血脂的关系
        4.2.8 T2DM患者焦虑抑郁与尿酸、Cr、BUN的关系
    4.3 2型糖尿病与焦虑抑郁发病机制的探讨
    4.4 本研究的局限性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综述 对2型糖尿病与焦虑抑郁障碍的相互影响以及发病机制的初步探讨
    参考文献
附录 B 焦虑量表(SAS)
附录 C 抑郁量表(SDS)
作者简介

(7)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中医证素分布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糖尿病合并抑郁西医研究进展
        1 糖尿病合并抑郁流行病学
        2 糖尿病合并抑郁的影响因素
        3 糖尿病合并抑郁的发病机制
        4 糖尿病合并抑郁临床评定
        5 糖尿病合并抑郁临床治疗
        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节 糖尿病合并抑郁中医研究进展
        1 糖尿病合并抑郁的中医渊源
        2 糖尿病合并抑郁的病因病机
        3 糖尿病合并抑郁的中医辨证论治
        4 糖尿病合并抑郁的其他中医疗法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临床资料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剔除病例标准
        6 研究方法
        7 统计学方法
        8 质量控制
    第二节 结果
        1 一般情况
        2 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常见中医症状及舌脉分布
        3 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中医证素分布情况
        4 聚类分析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证型研究
    第三节 讨论
        1 一般情况分析
        2 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中医常见症状分析
        3 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中医证素结果分析
        4 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中医证型分布
        5 导师学术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附录2

(8)2型糖尿病肝郁气滞证腹证特点及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2型糖尿病肝郁气滞证综述
        1 古代医家对T2DM肝郁气滞证的认识
        2 现代医家对T2DM肝郁气滞证的认识
        3 T2DM肝郁气滞证与焦虑抑郁
        4 T2DM肝郁气滞证的相关临床研究
        5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腹证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1 腹诊发展的历史过程
        2 腹证的临床意义
        3 腹证理论文献研究进展
        4 腹证在临床各科中的应用进展
        5 腹证的现代化研究进展
        6 腹证的客观化研究进展
        7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2型糖尿病肝郁气滞证腹证特点及相关性研究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钠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剔除病例标准
        6 观测指标
        7 数据分析
    结果
        1 一般情况
        2 T2DM肝郁气滞证常见并发症和伴随疾病统计
        3 T2DM肝郁气滞证合并其他证候情况统计
        4 T2DM肝郁气滞证常见症状及饮食大便异常症状统计
        5 T2DM肝郁气滞证全腹情况统计
        6 T2DM肝郁气滞证胸腹部腹证及其相关性
        7 T2DM肝郁气滞证脐部腹证及其相关性
    讨论与分析
        1 T2DM肝郁气滞证患者的临床特点
        2 T2DM肝郁气滞证患者的证候、症状特点
        3 T2DM肝郁气滞证腹证特点
        4 T2DM肝郁气滞证腹证与证候的相关性分析
        5 T2DM肝郁气滞证腹证与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证候观察表
    附录2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证候要素积分表
    附录3 腹证诊断标准及脐形图
    附录4 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腹诊腹证记录表
个人简历

(9)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状及行为激活结合运动的干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1 主要概念
        2.1.1 2型糖尿病
        2.1.2 抑郁症与阈下抑郁
        2.1.3 行为激活疗法
    2.2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状和阈下抑郁
        2.2.2 抑郁症状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2.2.3 抑郁症状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的影响
        2.2.4 行为激活疗法在伴发阈下抑郁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2.2.5 行为激活疗法结合运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2.3 小结
        2.3.1 以往研究取得的成果
        2.3.2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3.3 未来研究发展趋势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内容
        3.1.1 研究问题
        3.1.2 研究假设
    3.2 研究方法
    3.3 实施步骤或技术路线
4 研究一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状对血糖控制的影响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工具
        4.2.1 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PHQ-9)
        4.2.2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4.2.3 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6)
    4.3 统计方法
    4.4 研究结果
        4.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4.2 抑郁症状及血糖控制情况
        4.4.3 人口学资料和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及相关矩阵
        4.4.4 抑郁与血糖控制的关系:运动中介模型检验
5 研究二行为激活结合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阈下抑郁的干预研究
    5.1 参与者
        5.1.1 入组标准
        5.1.2 排除标准
    5.2 实验方法
        5.2.1 干预程序
        5.2.2 运动干预内容
        5.2.3 行为激活的干预内容和策略
        5.2.4 一般护理的干预内容
        5.2.5 研究参与者的安全
    5.3 研究工具
        5.3.1 人口统计学资料
        5.3.2 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PHQ-9)
        5.3.3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5.3.4 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6)
        5.3.5 中文版运动自我效能量表(SEE)
    5.4 统计方法
    5.5 结果
        5.5.1 一般资料
        5.5.2 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效果的比较
        5.5.3 抑郁症状和运动变化与糖化血红蛋白变化的相关
6 讨论
    6.1 抑郁症状对血糖控制的影响
    6.2 运动在抑郁症状与血糖控制中的中介作用
    6.3 行为激活疗法结合运动干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6.4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状及行为激活疗法的应用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基于银屑病全球监测项目的中国银屑病医疗保健现状研究及银屑病与肥胖、Ⅱ型糖尿病的因果关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银屑病简介
    1.2 银屑病流行病学简介
    1.3 本课题研究简介
第一部分 中国皮肤科医生银屑病医疗健康认知调查
    1 引言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内容
        2.4 问卷的发布与回收
        2.5 问卷质控
        2.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调查对象人口基本特征
        3.2 对当地皮肤病医疗现状了解情况
        3.3 银屑病保健相关问题知晓情况
        3.4 银屑病指南知晓情况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中国银屑病患者临床特征及经济负担调查研究
    1 引言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内容
        2.4 问卷的发布
        2.5 问卷质控
        2.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调查对象人口基本特征
        3.2 银屑病患者临床特征
        3.3 银屑病患者经济负担情况
        3.4 银屑病患者对医疗保健的满意度调查
        3.5 银屑病患者疾病认知与治疗现状调查
        3.6 银屑病严重程度相关因素的LOGISTICS回归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 银屑病与肥胖、Ⅱ型糖尿病间因果关系初探-应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汇总数据
    1 引言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材料
        2.3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银屑病与糖尿病、肥胖及18个相关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性
        3.2 银屑病与糖尿病、肥胖及18个相关性状之间的因果关系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四、糖尿病伴发抑郁症临床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养血柔肝针法治疗肝郁脾虚型2型糖尿病合并情绪障碍的疗效观察[D]. 陈思宇.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五龙通络解郁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研究[D]. 王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基于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D]. 任非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隔龟板灸治疗心肾阴虚型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观察[D]. 夏至虹.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摩腹对CUMS大鼠行为学及脂联素的影响[D]. 王雨阳.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西宁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D]. 黄生梅. 青海大学, 2020(02)
  • [7]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中医证素分布的初步研究[D]. 王亚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2型糖尿病肝郁气滞证腹证特点及相关性研究[D]. 刘轶凡.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状及行为激活结合运动的干预效果研究[D]. 李英仁.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10]基于银屑病全球监测项目的中国银屑病医疗保健现状研究及银屑病与肥胖、Ⅱ型糖尿病的因果关系探讨[D]. 李蔚然.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