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不同用量腐植酸复合肥试验报告

大白菜不同用量腐植酸复合肥试验报告

一、大白菜施用不同数量腐植酸复混肥试验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张薇[1](2021)在《腐植酸与控释肥配施对生姜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为研究适于生姜优质高产的新型配方肥料,本试验以‘山农1号’生姜品种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腐植酸(A0、A1、A2、A3)与化肥(B0、B1、B2)配施对生姜产量品质的影响,其中腐植酸设4个水平,分别为:0kg/667m2(A0)、50kg/667m2(A1)、100kg/667m2(A2)、200kg/667m2(A3),化肥设3个处理,分别为:不施化肥(B0)、普通复合肥(N-P2O5-K2O=13-9-26)200kg/667m2(B1)、控释肥(N-P2O5-K2O=13-9-26)200kg/667m2(B2)。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处理生姜植株的生长量存在显着差异,随腐植酸用量的增加,生姜各器官的生长量显着增加,其中以A3较高,产量达6303.48kg/667m2,较A0增加了24.21%;控释肥处理的生姜产量较高,达5994.21 kg/667m2,较普通复合肥的处理增产5.23%。生姜根茎可溶性糖、干物质、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抗坏血酸等随腐植酸用量的增加显着增加,A3较A0分别提高了46.45%、7.48%、46.67%、28.57%、13.94%。腐植酸用量与肥料种类对生姜产量品质的影响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2.不同处理生姜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利用存在显着差异,随腐植酸用量的增加,生姜对N、P、K的吸收积累量显着增加,A3较A0分别提高了50.50%、45.30%、33.79%,A3肥料农学效率较A0提高了24.10%;在相同腐植酸用量下控释肥处理的生姜植株的N、P、K利用率及肥料农学效率显着高于普通复合肥处理,如腐植酸A3水平下控释肥氮、磷、钾的利用率及肥料农学效率分别为45.85%、32.83%、54.95%和33.43kg/kg,较普通复合肥分别提高了6.48%、6.45%、4.69%和5.23%。3.在肥料相同的情况下,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等在9月20日时A3B1较A0B1提高了11.66%、4.42%,A3B2较A0B2提高了12.12%、3.78%。在同一腐植酸水平下,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等在9月20日时A0B2较A0B1提高了3.84%、2.21%,A3B2较A3B1提高了4.26%、1.59%。4.不同处理根际土壤养分存在显着差异,随腐植酸施用量的增加根际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显着增加,其中以A3较高,分别为1.377g/kg、0.954g/kg、139.68mg/kg、108.99mg/kg、138.57mg/kg,较A0分别提高了58.09%、43.67%、43.48%、63.35%、64.61%。不同肥料处理也显着影响根际土壤养分,控释肥处理均高于普通复合肥处理。

王晓纯[2](2020)在《腐殖酸和EDTA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白菜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黑龙江省黑土区白菜根肿病常发,施用生石灰是常用的防治白菜根肿病的方法,施用石灰导致土壤钙和磷有效性降低,如何提高钙和磷养分有效性具有一定意义。通过培养试验、盆栽试验和田间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腐殖酸和EDTA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白菜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白菜产量提供理论依据。培养和盆栽试验均设10个处理:在施用生石灰条件下应用两种螯合剂,分别为腐殖酸(F)和EDTA(E),分别设置0(不施)、1(低量)、2(高量)各3个水平,其中腐殖酸的低量为150kg·hm2、高量为300kg·hm2,EDTA的低量为75kg·hm2、高量为150kg·hm2,以不施用生石灰和螯合剂为对照,每个处理3次重复。田间试验:共4个处理,处理1-种植非抗根肿病种子(北京新三号)+不施用生石灰和螯合剂(T1);2-种植非抗根肿病种子+施用生石灰和螯合剂(T2);3-种植抗根肿病种子(黄心白菜)+不施用生石灰和螯合剂(T3);4-种植抗根肿病种子+施用生石灰和螯合剂(T4),每个处理3个重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腐殖酸与EDTA配合施用对土壤pH值和速效磷含量的影响均达到差异极显着水平(P<0.01),单施腐殖酸(钠)对土壤pH值和有效钙含量的影响达到差异显着水平(P<0.05);单施EDTA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达到差异极显着水平(P<0.01),对土壤pH值、有效镁含量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达到差异显着水平(P<0.05)。其中,施用腐殖酸与EDTA可显着提高土壤pH值、土壤速效钾、有效钙和有效镁含量,培养12天时,F1E1处理的pH值较CK处理提高2.40%,但第12天后各处理pH逐渐降低并趋于一致,差异不显着;培养36天时,F2E1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较CK处理提高9.11%,培养48天时,F2E2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较CK处理提高6.37%;第24天F1E1处理土壤速效磷和F0E1处理土壤有效钙含量均达到最高值;培养至第48天,各处理间土壤pH值、有效钙和有效镁含量差异不显着。施用腐殖酸与EDTA可显着降低土壤电导率,培养12天时各处理电导率最低。腐殖酸与EDTA配合施用对土壤孔隙度和最大持水量的影响达到差异显着水平(P<0.05);单施腐殖酸对土壤孔隙度和最大持水量的影响达到差异极显着水平(P<0.01);单施EDTA对土壤比重、土壤孔隙度和最大持水量的影响均达到差异显着水平(P<0.05)。其中,腐殖酸与EDTA配合施用的处理与对照相比,均可显着降低土壤比重(P<0.05),增加土壤孔隙度(P<0.05)。单施腐殖酸可提高土壤最大持水量,但与对照未达到差异显着水平。腐殖酸和EDTA配合施用或者单施腐殖酸或单施EDTA对白菜植株氮、磷、钾、钙、镁积累量以及植株生物量的影响均达到差异极显着(P<0.01)或显着水平(P<0.05)。植株生物量以及植株氮、磷、钾、钙、镁积累量两两之间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施用腐殖酸和EDTA可显着增加白菜植株氮、磷、钾、钙、镁积累量以及植株生物量。F2E2处理的白菜植株养分含量及生物量最高,与CK处理相比盆栽白菜生物量增加183.43%、氮积累量增加224.16%、磷积累量增加98.07%、钾积累量增加192.44%、钙积累量增加98.33%、镁积累量增加97.98%。腐殖酸和EDTA配合施用可显着提高大田白菜产量、单株重和养分积累量,可显着降低大田白菜病死率。种植非抗根肿病种子(北京新三号)且施用生石灰、腐殖酸和EDTA(T2)处理的大田白菜产量和单株重最高、病死率最低,较不施用生石灰、腐殖酸和EDTA(对照T1)处理的大田白菜产量和单株重分别提高14.16%和5.60%、病死率降低70.53%。种植非抗根肿病种子(北京新三号)且施用生石灰、腐殖酸和EDTA(T2)处理的大田白菜的氮、磷、钾、钙和镁积累量最高,较不施用生石灰、腐殖酸和EDTA(T1)处理相比分别高出10.22%、48.46%、20.99%、32.66%和13.31%。

王金林,武广云,闻禄,彭发元,田永,付怿竹[3](2020)在《“庄农”牌腐植酸水溶肥料对大白菜生长发育、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了验证"庄农"牌腐植酸水溶肥料在大白菜上的施用效果,寻求新型肥料部分替代化肥的途径,通过正规田间试验,研究了腐植酸水溶肥料对大白菜生长发育、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习惯施肥配施"庄农"牌腐植酸水溶肥料的处理病株数目低于习惯施肥;显着提高大白菜株高、茎粗和単株重;配施"庄农"牌腐植酸水溶肥料(固体)的产量较习惯施肥喷施等量清水处理高出215.6 kg/亩、增产7.4%,较习惯施肥处理高出315.6 kg/亩、增产10.9%。配施"庄农"牌腐植酸水溶肥料(液体)的处理比习惯施肥喷施等量清水处理高出145.6 kg/亩、增产5.2%;比习惯施肥处理高出245.6 kg/亩、增产8.8%;配施"庄农"牌腐植酸水溶肥料的经济效益较习惯施肥效果明显,是适宜普洱市思茅区大白菜生产的肥料。

黄道友,朱奇宏,朱扞华,许超,刘守龙[4](2018)在《重金属污染耕地农业安全利用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认为日益加剧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是目前严重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稳健发展的重要因子。如何实现区域性大面积的重金属污染耕地农业安全利用,已成为全球农业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难题与热点。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自2006年起,将其该领域的研究重点聚焦在以镉为代表的重金属污染耕地农业安全利用方面,按照"摸清家底、因地制宜、分区治理、科学施策"的总体思路和"边生产、边治理、边修复"的技术路径,系统地开展了重金属污染动态长期定位监测与典型重金属污染地区详查、重金属低积累型与强耐性的农作物主栽品种筛选、削减农作物重金属积累的农艺调控、阻控农作物重金属吸收的原位钝化,以及替代种植作物的耐受性及其修复潜力等研究,初步探明了湖南耕地环境和其主要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成因与发展趋势,筛选出了一批适于不同污染程度耕地种植的农作物主栽品种供应急性应用,明确了肥水管理、叶面阻控、秸秆离田等农艺调控措施削减农作物重金属积累,和施用炉渣、生石灰、海泡石、农作废弃物生物质炭、腐植酸矿粉等单一物料及其复配制剂钝化土壤重金属的效果,阐明了以苎麻为代表的麻类作物对镉等重金属的耐受性及其修复潜力与机理,确立了南方稻田土壤有效态镉及镉污染稻田钝化效果评价的提取方法,构建了一套较完整的以"轻度污染农艺调控-中度污染钝化降活-重度污染断链改制"为核心的重金属污染耕地农业安全利用综合技术与多种实用模式,并在典型污染地区建成了"重金属污染耕地农业安全利用技术研究开放平台"和多处新技术新产品的中试基地,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徐柠[5](2018)在《腐植酸型碱性液体肥料及其应用效果研究》文中指出腐植酸是的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它含有羧基、酚羟基、醌基等多种官能团,具备许多功效,对农业生产有重要的作用,如改良土壤、刺激生长、增强抗逆和增加肥效等,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农业生产中多年来受到广泛的重视。在落实《化肥使用零增长行动方案》过程,腐植酸与肥料结合施用,对促进植物生长和提氮、促磷、稳钾,减少化肥使用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当今腐植酸型肥料仍然以常规的酸性肥料与腐植酸结合为主,它在酸性土壤上的应用势必会产生酸叠加的危害。然而迄今尚无腐植酸碱性肥料的研究报道,腐植酸碱性肥料对热带亚热带地区(酸性土壤)香蕉的效果知之甚少。本文以腐植酸型碱性液体肥为供试肥料,以腐植酸型常规液体肥为对照,研究腐植酸型碱性肥料及其腐植酸浓度对典型酸性地区作物——香蕉的施用效果及机理,为腐植酸型碱性肥料在香蕉产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土培试验中,无论是常规肥料还是碱性肥料,腐植酸型的液体复合肥均能明显增加香蕉株高和叶面积而促进香蕉生长,其中碱性肥料的促生效果比常规肥料的更明显。常规腐植酸肥料处理的株高和叶面积较对照分别提高了8%13%和15%16%;碱性腐植酸型处理的香蕉株高和叶面积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2%19%和16%19%。在水培香蕉试验中发现,腐植酸型碱性肥料的腐植酸浓度为5%时,对香蕉生长有抑制作用。2)腐植酸型常规液体肥和腐植酸型碱性液体肥均能明显增加土培试验香蕉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常规腐植酸型液体肥料处理的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较对照分别增加13%19%和29%36%;腐植酸型碱性液体肥料处理的较对照分别增加10%21%和6%11%。水培试验中,腐植酸浓度为1%和3%处理的地上部生物量较对照分别增加34%和29%,而腐植酸浓度为5%时地上部鲜重降低了37%,腐植酸浓度为1%和3%处理地下部生物量较对照分别增加54%和63%,而腐植酸浓度为5%时降低了30%。3)腐植酸型常规液体肥料及其腐植酸含量从1%到5%时,各个处理的根系总长、根系总表面积、总体积较对照分别增加了30%52%、28%49%、26%47%;腐植酸型碱性液体肥腐植酸浓度为1%和3%处理的根总长、根系总表面积、总体积比对照增加了24%42%、45%46%、54%83%,但腐植酸浓度为5%处理的根总长、根系总表面、总体积较对照下降了38%、28%和30%。可见,腐植酸型常规液体肥料的腐植酸含量从1%增加到5%时,均能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但是腐植酸型碱性液体肥料的腐植酸含量从1%增加到3%时,能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但是当浓度大于5%时却抑制根系的生长发育。4)土壤脲酶活性随着腐植酸型常规液体肥料中腐植酸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腐植酸型常规液体肥料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较对照降低了12%41%;但是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较对照提高了87103%。腐植酸型碱性液体肥料处理的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8%64%和144%163%。腐植酸型常规液体肥料处理的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40%70%和30%84%。常规液体肥料处理的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含量分别较常规复合肥处理的提高了172%和59%。腐植酸型碱性液体肥料处理的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05%154%和12%23%。腐植酸型常规液体肥料、腐植酸型碱性液体肥料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30%77%和38%46%;常规液体肥料、碱性液体肥料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较常规复合肥处理的提高了46%和42%。随着腐植酸浓度的增加,土壤细菌的数量呈递增的趋势,腐植酸型常规液体肥土壤的细菌数量较对照增加了42%136%,真菌数量增加了3%12%,放线菌数量增加了28%120%。腐植酸型碱性液体肥料处理的土壤细菌数量较对照增加了0.169.60倍,真菌数量增加了2.96.0倍,放线菌增加了0.21.0倍。施用腐植酸能明显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为植物根系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李艳梅,张兴昌,廖上强,杨俊刚,张琳,孙焱鑫[6](2017)在《生物炭基肥增效技术与制备工艺研究进展分析》文中认为生物炭基肥是以生物炭为载体与传统肥料复合而成的新型缓释肥料,其在农业生产及污染防控中的作用得到广泛认可。基于多年研究成果和文献综合分析,阐述了生物炭基肥的研发背景与重要性及生物炭基肥的增效机制,包括:吸持缓释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根系生长的水肥气热环境、改善土壤微生物生长的微环境、提供矿质养分及生物刺激物质等。此外,阐述了生物炭基肥在提升作物产量与品质、肥料高效利用与减施增效及环境污染防控等方面的作用;以及产品在制备(调整生物炭来源和炭-肥混合方式)、成型(确定形状,筛选粘接剂和延展剂)、配方(调整基础肥料组成,调整生物炭、水和粘接剂比例)及改性工艺(添加不同比例的高岭土、膨润土、煤炭腐植酸及其复配物的改性材料)方面的最新进展。根据现有问题及技术需求,指出加强新型产品研制及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大尺度应用的农业水土、经济、环境等效应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加快应用技术推广是生物炭基肥增效技术领域未来主要研究方向。

车升国[7](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王森[8](2014)在《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生长和农田养分流失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农田污染防治越来越受重视,而农业的高产使得养分投入日益增加,生物腐植酸的利用就是平衡作物增产与控养分流(淋)失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针对生物腐植酸在不施肥和施用3种不同肥料时对增产和控养分流(淋)失方面的贡献,通过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以小白菜为研究对象,探讨研究了生物腐植酸在径流与淋溶液中养分流(淋)失、小白菜生长情况和土壤养分变化中的作用。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室内生物腐植酸裸地效果试验中,施入生物腐植酸后,除了不施肥情况下,淋失率有些许增加,其余施肥处理土壤中的氮通过径流和淋溶的流(淋)失基本都得到了控制,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由于生物腐植酸对磷的活化作用以及植物对其吸收而产生增产效果,这里观测了其对磷的活化,对不施肥、复混肥和普通有机肥处理中的磷均有一定活化效果,而对高磷释放的生物有机肥则有抑制作用;在淋失方面除生物有机肥处理的磷淋失有所增加,其余处理均降低。生物腐植酸还对COD(化学需氧量,是水体有机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流(淋)失有一定控制效果,分别使四种处理的COD流失量都降低,而不施肥处理和生物有机肥处理的COD淋失量也有所降低,只有复混肥处理和普通有机肥处理淋溶液中COD含量有所增加。室内试验初步明确了生物腐植酸对养分控流失的贡献及对不同肥料处理的不同效果,对氮和COD控流(淋)失效果明显,对磷的作用则有待进行实地种植试验。大田生物腐植酸菜地效果试验中,生物腐植酸在控制土壤氮、磷、COD通过径流流失上具有十分显着效果。生物腐植酸使不施肥、复混肥、普通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处理的土壤氮流失率降低了29.28%、54.54%、26.35%和49.09%,土壤磷流失率降低了33.97%、55.44%、32.20%和32.66%,使径流液中COD含量分别降低了48.02%、51.51%、41.65%和35.94%。室模拟试验的结论在这里也得到了验证,转化出的磷都被植物充分吸收,致使全磷流失量不升反降,均比不施用生物腐植酸时有所降低,而植物P累积和肥料P利用率的提升也间接证明的这点。生物腐植酸对控制土壤氮、磷、COD通过淋溶淋失也有显着效果,使不施肥、复混肥和生物有机肥处理的氮淋失量降低了32.34%、31.19%和33.31%,使不施肥、复混肥、普通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处理的磷淋失分别降低了48.25%、55.72%、20.99%和4.45%,使COD淋失分别降低40.99%、60.87%、53.09%和54.73%。生物腐植酸能显着提高不施肥、复混肥、普通有机肥处理的小白菜产量70.70%、54.74%、30.76%,而生物有机肥的产量不会降低。同时,各处理的小白菜氮、磷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也不会降低。维生素C方面不施肥处理和复混肥处理差异不显着,普通有机肥处理和生物有机肥处理得到了显着的20.32%和极显着的20.45%提高。生物腐植酸的施肥使生物有机肥处理土壤全氮极显着提高38.36%,但使不施肥处理土壤全氮显着降低28.56%;除了不施肥处理的土壤硝氮含量极显着降低外其余处理都极显着增加,复混肥、普通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处理分别为45.82%、2674.34%和30.63%;而不施肥处理的土壤氨氮极显着增加13.66%,普通有机肥处理极显着下降21.55%;土壤碱解氮方面,输入生物腐植酸后,不施肥处理和复混肥处理分别显着提升166.67%和80.00%,生物有机肥处理极显着提升162.50%,普通有机肥处理极显着降低63.64%。生物腐植酸还使不施肥处理和生物有机肥处理土壤全磷极显着提高24.84%和20.33%,使普通有机肥处理极显着降低8.92%;而复混肥处理和生物有机肥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极显着和显着提高98.28%和25.06%,普通有机肥处理极显着降低51.58%。生物腐植酸使不施肥处理和、复混肥处理和生物有机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极显着增加8.29%、7.65%和12.57%,而使普通有机肥处理极显着降低31.69%。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为投入最低的不施肥处理(CK),达到了1/50.64,其次是单施生物有机肥处理(BF)、生物有机肥配施生物腐植酸处理(BFB),达到了1/6.27和1/4.97,单施普通有机肥处理(OF)最低,只有1/1.79。考虑到蔬菜品质的种植收益最高的是BF和BFB处理,能达到56617.24元和54531.75,其次依次是普通有机肥配施生物腐植酸处理(OFB)、复混肥配施生物腐植酸处理(CFB)、单施复混肥处理(CF)、OF、CK、不施肥配施生物腐植酸处理(CKB),最少的只有3407.54元。根据小白菜产量、质量,土壤养分和径流和淋溶液养分含量等16个不同指向性指标,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得出综合降序排名为BFB、BF、CFB、OFB、OF、CKB、CF、CK。即增施生物腐植酸的处理的综合效益均优于不施生物腐植酸的同肥料处理;而在不施用生物腐植酸时,生物有机肥效果最佳;在添加生物腐植酸时,生物有机肥增施生物腐植酸效益最高;不施肥处理的综合效益最低。

张阿芳[9](2014)在《不同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对土壤养分和玉米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是一类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实践经验而开发出来的新型肥料,兼备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优势,逐渐受到产业界的重视。不同有机无机复混肥由于添加了不同的有机原料,其活性和肥效有所不同。本试验采用室内分析和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木质素复混肥(LF)、腐殖酸复混肥(HA)、氨基酸复混肥(AA)、甲壳素复混肥(CI)、鸡粪(CM)等几种肥料中不同类型有机碳、含氧官能团等相关指标,及施用后对土壤pH、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以及玉米生长状况和产量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有机无机复混肥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机理,为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制备及施用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肥料的pH、养分含量等性质均因肥料不同的制造工艺和肥料品种设计的不同而不同。腐殖酸复混肥和鸡粪呈弱碱性;木质素复混肥、氨基酸复混肥和甲壳素复混肥均呈酸性。腐殖酸复混肥、氨基酸复混肥和甲壳素复混肥的总养分含量均超过15%,达到了国家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标准。2.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总有机质、活性有机碳、含氧官能团等的含量均与肥料加工工艺、肥料品种设计、加入的原料等有关。总有机质含量以木质素复混肥最高,含量超过50%,但其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占总有机碳含量的比例仅为3%。氨基酸复混肥的总有机质含量较低,但活性有机碳含量最高,其中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占其总有机碳含量的39%。甲壳素复混肥的易氧化有机碳含量仅次于氨基酸复混肥,占其总有机碳含量的17%。木质素复混肥的羧基和羰基含量均最高,含量分别为5.02mmol/g和10.12mmol/g,羧基碳和羰基碳分别占总有机碳含量的20.61%和41.56%。氨基酸复混肥的羧基含量为3.83mmol/g,羧基碳占其总有机碳含量的比例最高,为39.86%。腐殖酸复混肥的羰基含量为4.09mmol/g,羰基碳占总有机碳含量的比例最高,为48.91%。3.在等养分条件下,不同类型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在增加土壤中全氮含量,促进土壤速效养分的释放方面的影响不同。氨基酸复混肥相比其他肥料显着增加了土壤全氮的含量。甲壳素复混肥相比其他肥料显着增加了土壤有效磷的含量。4.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因肥料品种的不同而不同。木质素复混肥抑制了脲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提高了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腐殖酸复混肥抑制了脲酶活性,提高了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氨基酸复混肥、甲壳素复混肥和鸡粪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5.不同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对玉米的增产作用不同。氨基酸复混肥和甲壳素复混肥具有显着的增产效果,玉米产量分别比鸡粪、木质素复混肥和腐殖酸复混肥处理增产13.32%、15.48%、17.19%和13.06%、15.22%、16.92%。

谭长强[10](2014)在《不同桉树专用肥对桉树林木及干旱胁迫下苗木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桉树(Eucalyptus)在我国以及其它一些国家的工业用材林中占有重要地位。桉树由于生长快、适应性强,成为了我国南方地区广受欢迎的树种之一。特别在广西,以桉树为主林木种植,已成为我国工业用材林重要战略基地。“十二五期间”,广西地区木材产量将占全国木材总产量的17%。随之而来的是桉树栽培措施的改善与加强,以及应对恶劣环境对桉树林木生长的影响。本论文通过盆栽干旱胁迫及林地试验,对尾巨桉DH32-29施用四种不同桉树专用肥(蒸气肥、硫酸肥、包衣肥、某林场自产桉树复混肥)及活性肥,测定了其相关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以期为桉树的生产经营提供指导,促进桉树生产力的提高和桉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结果如下:1、干旱胁迫下,三种不同工艺肥料对桉树地茎、根/茎/总鲜重及根/茎/总干重影响大小顺序为蒸气肥>包衣肥>硫酸肥;对苗高、叶面积、叶鲜重及叶干重影响大小顺序为硫酸肥>蒸气肥>包衣肥。不同桉树专用肥改变了桉树苗木体内有机物分配,增加了桉树DH32-29苗木枝叶及茎所占比重,降低了植株根所占比重。三种桉树专用肥配施活性肥,均有效促进了桉树苗木地径、苗高、叶面积、根/茎/叶/总鲜重及根/茎/叶/总干重的提高。2、干旱胁迫下,三种不同工艺肥料对桉树叶片叶绿素含量影响大小顺序为蒸气肥>硫酸肥>包衣肥;对叶片SOD活性、脯氨酸含量影响大小顺序为包衣肥>硫酸肥>蒸气肥;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影响大小顺序为包衣肥>蒸气肥>硫酸肥。干旱胁迫下,不同专用肥添加活性肥可有效促进桉树叶片叶绿素含量及SOD活性的提高,促进了苗木有机物质的转化,并降低叶片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对桉树苗木抗旱性的调节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3、干旱胁迫下,不同桉树专用肥在营养释放的机制上存在不同。三种不同工艺(包衣肥、硫酸肥、蒸气肥)对其叶片N、P、K含量影响大小顺序为硫酸肥>蒸气肥>包衣肥;对盆栽桉树土壤N、P含量残留大小顺序为包衣肥>蒸气肥>硫酸肥,对盆栽桉树土壤K含量残留影响大小顺序为包衣肥>硫酸肥>蒸气肥。活性肥与不同专用肥的施用有效降低了土壤N、P、K含量,提高了叶片N、P、K含量,促进了桉树苗木对N、P、K等营养元素的吸收。4、不同工艺桉树专用肥对林地桉树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蒸气肥更有利于尾巨桉DH32-29树高生长,而包衣肥的施用可有效促进其胸径增长,其中蒸气肥对尾巨桉DH32-29林木增长促进作用最优的施用量为750g/株。活性肥的施用,可增强无机肥肥效,促进桉树林木树高、胸径、材积及经济效益的提高。5、综合来看:不同生产工艺及土壤水分环境对无机肥肥效均产生了显着影响,并对尾巨桉DH32-29生长产生不同影响。无论是干旱胁迫下盆栽还是林地施肥,在对桉树施肥的同时配施活性肥可提高无机肥肥效,促进桉树生长。

二、大白菜施用不同数量腐植酸复混肥试验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白菜施用不同数量腐植酸复混肥试验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腐植酸与控释肥配施对生姜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生姜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特性
    1.2 腐植酸的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腐植酸对作物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1.2.3 腐植酸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3 控释肥对作物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3.1 控释肥对植物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1.3.2 控释肥对产量品质的影响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 生长量及产量
        2.3.2 产品品质的测定
        2.3.3 矿质元素含量测定
        2.3.4 土壤养分的测定
        2.3.5 根系活力的测定
        2.3.6 叶片色素的测定
        2.3.7 光合参数的测定
        2.3.8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2.3.9 碳代谢相关酶活性测定
        2.3.10 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测定
    2.4 计算公式
    2.5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处理对生姜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3.1.1 不同处理对生姜植株各器官生长量的影响
        3.1.2 不同处理对生姜产量的影响
        3.1.3 不同处理对生姜品质的影响
    3.2 不同处理对生姜大量元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
        3.2.1 不同生育时期生姜各器官氮磷钾含量
        3.2.1.1 不同生育时期生姜各器官氮含量
        3.2.1.2 不同生育时期生姜各器官磷含量
        3.2.1.3 不同生育时期生姜各器官钾含量
        3.2.2 不同处理生姜对氮磷钾的吸收分配特性
        3.2.2.1 不同处理生姜对氮的吸收积累
        3.2.2.2 不同处理生姜对磷的吸收积累
        3.2.2.3 不同处理生姜对钾的吸收积累
        3.2.3 不同处理生姜对氮磷钾的利用效率
    3.3 不同处理对生姜光能利用特性的影响
        3.3.1 不同处理对生姜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
        3.3.2 不同处理对生姜光合参数动态变化的影响
        3.3.3 不同处理对生姜膨大期光合参数日变化的影响
        3.3.4 不同处理对生姜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动态变化的影响
        3.3.5 不同处理对生姜膨大期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的影响
    3.4 不同处理对生姜碳氮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3.4.1 不同生长期生姜碳代谢关键酶动态变化
        3.4.2 不同生长期生姜氮代谢关键酶动态变化
        3.4.3 不同处理对生姜硝酸还原酶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3.5 不同处理对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4 讨论
    4.1 腐植酸与控释肥对生姜产量品质的影响
    4.2 生姜施用腐植酸与控释肥增产的原因
        4.2.1 腐植酸与控释肥对生姜营养元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4.2.2 腐植酸与控释肥对生姜光能利用特性的影响
        4.2.3 腐植酸与控释肥对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腐殖酸和EDTA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白菜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黑龙江省蔬菜地土壤酸化现状
        1.2.2 提高Ca-P生物有效性的方法
        1.2.3 腐殖酸和EDTA在土壤改良中的研究进展
        1.2.4 腐殖酸和EDTA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1.2.5 腐殖酸和EDTA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1.2.6 腐殖酸和EDTA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培养试验材料
        2.1.2 白菜盆栽试验材料
        2.1.3 田间对比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2.1 土壤培养试验设计
        2.2.2 白菜盆栽试验设计
        2.2.3 田间对比试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2.3.1 土壤培养试验取样方法
        2.3.2 白菜盆栽试验取样方法
        2.3.3 田间对比试验取样及测产
        2.3.4 土壤培养试验测定项目及方法
        2.3.5 白菜盆栽试验测定项目及方法
        2.3.6 田间对比试验测定项目及方法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腐殖酸和EDTA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1.1 腐殖酸与EDTA双因素对土壤理化指标影响分析
        3.1.2 腐殖酸和EDTA对土壤p H的影响
        3.1.3 腐殖酸和EDTA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3.1.4 腐殖酸和EDTA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3.1.5 腐殖酸和EDTA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3.1.6 腐殖酸和EDTA对土壤有效钙含量的影响
        3.1.7 腐殖酸和EDTA对土壤有效镁含量的影响
        3.1.8 腐殖酸和EDTA对土壤比重的影响
        3.1.9 腐殖酸和EDTA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3.1.10 腐殖酸和EDTA对土壤最大持水量的影响
    3.2 腐殖酸和EDTA对盆栽白菜养分积累量的影响
        3.2.1 腐殖酸与EDTA双因素对白菜植株养分积累指标的影响分析
        3.2.2 腐殖酸和EDTA对白菜植株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3.2.3 腐殖酸和EDTA对白菜植株磷素积累量的影响
        3.2.4 腐殖酸和EDTA对白菜植株钾素积累量的影响
        3.2.5 腐殖酸和EDTA对白菜植株钙素积累量的影响
        3.2.6 腐殖酸和EDTA对白菜植株镁素积累量的影响
    3.3 腐殖酸和EDTA对盆栽白菜生物量,大田白菜产量、单株重、病死率及养分积累量的影响
        3.3.1 腐殖酸和EDTA对白菜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3.3.2 腐殖酸和EDTA对大田白菜产量、单株重和病死率的影响
        3.3.3 腐殖酸和EDTA对大田白菜养分积累量的影响
    3.4 土壤理化指标与白菜植株养分积累和生物量之间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
        3.4.1 土壤理化指标与白菜植株养分积累和生物量之间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
        3.4.2 白菜植株养分积累和生物量之间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腐殖酸和EDTA提高土壤磷和钙的有效性的作用
    4.2 腐殖酸和EDTA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4.3 腐殖酸和EDTA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4.4 腐殖酸和EDTA对白菜生长的影响
5 结论
    5.1 腐殖酸和EDTA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5.2 腐殖酸和EDTA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5.3 腐殖酸和EDTA对白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庄农”牌腐植酸水溶肥料对大白菜生长发育、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处理大白菜病虫害发生情况
    3.2 不同处理对大白菜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3.3 不同处理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
    3.4 不同处理对大白菜产值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重金属污染耕地农业安全利用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重金属污染动态监测与典型污染地区详查
    1.1 污染概况
    1.2 成因分析
    1.3 发展趋势与治理战略
2 低积累型与强耐性农作物主栽品种筛选
    2.1 适于中轻度污染耕地种植的低积累型农作物及其品种
    2.2 适于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的强耐性农作物及其品种
3 削减重金属积累农艺调控措施与机理研究
    3.1 肥水管理
    3.2 叶面阻控
    3.3 秸秆离田
    3.4 综合调控
4 阻控重金属吸收原位钝化技术与机理研究
    4.1 单一钝化物料的效果与机理
    4.2 土壤复合钝化剂配方与复配制剂研发
5 替代种植作物重金属耐受性及其修复潜力与机理研究
    5.1 苎麻的镉耐受性及其修复镉污染耕地潜力
    5.2 苎麻体内镉的亚细胞分布
6 南方稻田土壤有效态镉和镉污染稻田钝化效果评价提取方法研究
    6.1 南方稻田土壤有效态镉的提取方法
    6.2 酸性镉污染稻田钝化修复效果评价的提取方法
7 重金属污染耕地农业安全利用综合技术与模式构建及应用
    7.1 重金属污染耕地农业安全利用的综合技术
    7.2 重金属污染耕地农业安全利用的实用模式
8 技术研发平台与中试基地建设
9 展望

(5)腐植酸型碱性液体肥料及其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腐植酸与新型肥料研究的意义
    1.2 腐植酸肥料的现状
        1.2.1 腐植酸及腐植酸肥料的分类
        1.2.2 腐植酸的作用
        1.2.3 腐植酸肥料的开发
        1.2.4 腐植酸的施用效果
    1.3 腐植酸肥料存在的问题
        1.3.1 混淆有机质与腐植酸的含义
        1.3.2 腐植酸溶解性问题
        1.3.3 尚无腐植酸碱性肥料研制及其应用的研究报道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腐植酸型常规液体肥料土培试验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试验方法
        2.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腐植酸型碱性液体肥盆栽试验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2.3 试验方法
        2.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腐植酸型常规液体肥水培实验
        2.3.1 试验材料
        2.3.2 试验设计
        2.3.3 试验方法
        2.3.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腐植酸型碱性液体肥水培实验
        2.4.1 试验材料
        2.4.2 试验设计
        2.4.3 试验方法
        2.4.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4.5 数据处理及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香蕉施用腐植酸型液体肥料的效果
        3.1.1 常规液体肥和碱性液体肥料对香蕉农艺性状的影响
        3.1.1.1 土培条件下对香蕉株高、茎粗、叶面积的影响
        3.1.1.2 水培条件下对香蕉株高、茎粗、叶面积的影响
        3.1.2 腐植酸型液体肥料对香蕉生物量的影响
        3.1.2.1 土培条件下对香蕉鲜重的影响
        3.1.2.2 水培条件下对香蕉鲜重的影响
        3.1.3 腐植酸型液体肥料对香蕉干物质的影响
        3.1.3.1 土培条件下对香蕉干物质的影响
        3.1.3.2 水培条件下对香蕉干物质的影响
    3.2 腐植酸型液体肥料对香蕉根系的影响
        3.2.1 腐植酸型常规液体肥料对香蕉根系生长的影响
        3.2.2 腐植酸型液体肥料对香蕉根系活力的影响
        3.2.2.1 土培条件下对香蕉根系活力的影响
        3.2.2.2 水培条件下对香蕉根系活力的影响
        3.2.3 腐植酸型液体肥料对水培香蕉根系保护酶的影响
    3.3 腐植酸型液体肥料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3.3.1 腐植酸型液体肥料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3.2 腐植酸型液体肥料对土壤Nmin含量的影响
        3.3.2.1 腐植酸型常规液体肥料对土壤Nmin含量的影响
        3.3.2.2 腐植酸型碱性液体肥料对土壤Nmin含量的影响
        3.3.3 腐植酸型液体肥料对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3.3.3.1 腐植酸型常规液体肥料对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3.3.3.2 腐植酸型碱性液体肥料对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3.3.4 腐植酸型液体肥料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3.3.4.1 腐植酸型常规液体肥料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3.3.4.2 腐植酸型碱性液体肥料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腐植酸型碱性液体肥料促进香蕉生长的机理
        4.1.1.1 腐植酸型碱性液体肥料对香蕉根系的影响
        4.1.1.2 腐植酸型碱性液体肥料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4.1.1.3 腐植酸型碱性液体肥料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1.2 碱性液体肥料在香蕉生产中应用的前景分析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生物炭基肥增效技术与制备工艺研究进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生物炭基肥增效调控机制
    (1) 生物炭可以吸持和缓释养分
    (2) 生物炭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根系生长的水肥气热环境
    (3) 生物炭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微环境
    (4) 生物炭可以提供矿质养分及生物刺激物质
2 生物炭基肥农田应用研究成果
3 生物炭基肥研发工艺优化
4 展望

(7)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3.1 研究方法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3.1 引言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3.2.1 配方依据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3.5 模型评价
    3.6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4.1 引言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5.1 引言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5.5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6.1 引言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6.5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7.1 引言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7.5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8.1 引言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8.5 小结与讨论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9.1 引言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9.5 小结与讨论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0.1 引言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10.5 小结与讨论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1.1 引言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11.5 小结与讨论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12.1 主要结论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数据来源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致谢
作者简介

(8)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生长和农田养分流失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农田非点源污染研究现状
    1.2 主要污染元素——氮、磷
        1.2.1 氮素及其流失研究进展
        1.2.2 磷素及其流失研究进展
    1.3 氮磷进入水体的主要途径——淋溶、径流
        1.3.1 淋溶研究进展
        1.3.2 径流研究进展
    1.4 生物腐植酸
        1.4.1 生物腐植酸的概念及特征
        1.4.2 生物腐植酸的应用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 研究内容
        2.2.1 生物腐植酸对农田养分流失与淋失的室内模拟试验
        2.2.2 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试验
        2.2.3 生物腐植酸对种植小白菜后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试验
        2.2.4 生物腐植酸对种植小白菜农田养分流失与淋失的影响试验
    2.3 研究技术路线
3 生物腐植酸对农田养分流失的室内模拟试验
    3.1 供试材料
        3.1.1 供试肥料
        3.1.2 供试土壤
        3.1.3 试验地点
    3.2 试验方案
    3.3 测定方法
    3.4 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3.5 不同施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模拟农田氮流失的影响
        3.5.1 不施肥土样中生物腐植酸对模拟农田氮流失的影响
        3.5.2 施用复混肥土壤中生物腐植酸对模拟农田氮流失的影响
        3.5.3 施用普通有机肥土壤中生物腐植酸对模拟农田氮流失的影响
        3.5.4 施用生物有机肥土壤中生物腐植酸对模拟农田氮流失的影响
    3.6 不同施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模拟农田径流磷的影响
        3.6.1 不施肥土样中生物腐植酸对模拟农田径流磷的影响
        3.6.2 施用复混肥土壤中生物腐植酸对模拟农田径流磷的影响
        3.6.3 施用普通有机肥土壤中生物腐植酸对模拟农田径流磷的影响
        3.6.4 施用生物有机肥土壤中生物腐植酸对模拟农田径流磷的影响
    3.7 不同施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模拟农田径流 COD 的影响
        3.7.1 不施肥土样中生物腐植酸对模拟农田径流 COD 的影响
        3.7.2 施用复混肥土壤中生物腐植酸对模拟农田径流 COD 的影响
        3.7.3 施用普通有机肥土壤中生物腐植酸对模拟农田径流 COD 的影响
        3.7.4 施用生物有机肥土壤中生物腐植酸对模拟农田径流 COD 的影响
    3.8 小结
4 生物腐植酸对农田养分淋失的室内模拟试验
    4.1 供试材料
        4.1.1 供试肥料
        4.1.2 供试土壤
        4.1.3 试验地点
    4.2 试验方案
    4.3 测定方法
    4.4 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4.5 不同施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模拟农田氮淋失的影响
        4.5.1 不施肥土样中生物腐植酸对模拟农田氮淋失的影响
        4.5.2 施用复混肥土壤中生物腐植酸对模拟农田氮淋失的影响
        4.5.3 施用普通有机肥土壤中生物腐植酸对模拟农田氮淋失的影响
        4.5.4 施用生物有机肥土壤中生物腐植酸对模拟农田氮淋失的影响
    4.6 不同施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模拟农田磷淋失的影响
        4.6.1 不施肥土样中生物腐植酸对模拟农田磷淋失的影响
        4.6.2 施用复混肥土壤中生物腐植酸对模拟农田磷淋失的影响
        4.6.3 施用普通有机肥土壤中生物腐植酸对模拟农田磷淋失的影响
        4.6.4 施用生物有机肥土壤中生物腐植酸对模拟农田磷淋失的影响
    4.7 不同施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模拟农田淋溶液 COD 的影响
        4.7.1 不施肥土样中生物腐植酸对模拟农田淋溶 COD 的影响
        4.7.2 施用复混肥土壤中生物腐植酸对模拟农田淋溶 COD 的影响
        4.7.3 施用普通有机肥土壤中生物腐植酸对模拟农田淋溶 COD 的影响
        4.7.4 施用生物有机肥土壤中生物腐植酸对模拟农田淋溶 COD 的影响
    4.8 小结
5 生物腐植酸对种植小白菜农田养分流失的影响
    5.1 供试材料
        5.1.1 供试肥料
        5.1.2 供试土壤
        5.1.3 供试作物
        5.1.4 试验地点
    5.2 试验方案
    5.3 测定方法
    5.4 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5.5 不同施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农田氮流失的影响
        5.5.1 不施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农田氮流失的影响
        5.5.2 施用复混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农田氮流失的影响
        5.5.3 施用普通有机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农田氮流失的影响
        5.5.4 施用生物有机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农田氮流失的影响
    5.6 不同施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农田磷流失的影响
        5.6.1 不施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农田磷流失的影响
        5.6.2 施用复混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农田磷流失的影响
        5.6.3 施用普通有机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农田磷流失的影响
        5.6.4 施用生物有机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农田磷流失的影响
    5.7 不同施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农田径流 COD 的影响
        5.7.1 不施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农田径流 COD 的影响
        5.7.2 施用复混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农田径流 COD 的影响
        5.7.3 施用普通有机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农田径流 COD 的影响
        5.7.4 施用生物有机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农田径流 COD 的影响
    5.8 小结
6 生物腐植酸对种植小白菜农田养分淋失的影响
    6.1 供试材料
        6.1.1 供试肥料
        6.1.2 供试土壤
        6.1.3 供试作物
        6.1.4 试验地点
    6.2 试验方案
    6.3 测定方法
    6.4 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6.5 不同施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农田氮淋失的影响
        6.5.1 不施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农田氮淋失的影响
        6.5.2 施用复混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农田氮淋失的影响
        6.5.3 施用普通有机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农田氮淋失的影响
        6.5.4 施用生物有机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农田氮淋失的影响
    6.6 不同施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农田磷淋失的影响
        6.6.1 不施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农田磷淋失的影响
        6.6.2 施用复混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农田磷淋失的影响
        6.6.3 施用普通有机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农田磷淋失的影响
        6.6.4 施用生物有机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农田磷淋失的影响
    6.7 不同施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农田淋溶液 COD 的影响
        6.7.1 不施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农田淋溶液 COD 的影响
        6.7.2 施用复混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农田淋溶液 COD 的影响
        6.7.3 施用普通有机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农田淋溶液 COD 的影响
        6.7.4 施用生物有机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农田淋溶液 COD 的影响
    6.8 小结
7 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7.1 供试材料
        7.1.1 供试肥料
        7.1.2 供试土壤
        7.1.3 供试作物
        7.1.4 试验地点
    7.2 试验方案
    7.3 测定方法
    7.4 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7.5 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生长过程的影响
        7.5.1 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株高的影响
        7.5.2 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叶长的影响
        7.5.3 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叶宽的影响
        7.5.4 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叶片数的影响
    7.6 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产量及干物质的影响
        7.6.1 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
        7.6.2 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干物质的影响
    7.7 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养分积累及肥料 N、P 利用率的影响
        7.7.1 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全氮含量的影响
        7.7.2 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全磷含量的影响
        7.7.3 生物腐植酸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7.8 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品质的影响
        7.8.1 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可溶性糖的影响
        7.8.2 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 Vc 的影响
    7.9 小结
8 生物腐植酸对种植小白菜后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8.1 供试材料
        8.1.1 供试肥料
        8.1.2 供试土壤
        8.1.3 供试作物
        8.1.4 试验地点
    8.2 试验方案
    8.3 测定方法
    8.4 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8.5 生物腐植酸对种植小白菜后土壤氮变化的影响
        8.5.1 生物腐植酸对种植小白菜后土壤全氮变化的影响
        8.5.2 生物腐植酸对种植小白菜后土壤硝氮变化的影响
        8.5.3 生物腐植酸对种植小白菜后土壤氨氮变化的影响
        8.5.4 生物腐植酸对种植小白菜后土壤碱解氮变化的影响
    8.6 生物腐植酸对种植小白菜后土壤磷变化的影响
        8.6.1 生物腐植酸对种植小白菜后土壤全磷变化的影响
        8.6.2 生物腐植酸对种植小白菜后土壤速效磷变化的影响
    8.7 生物腐植酸对种植小白菜后土壤有机质变化的影响
    8.8 生物腐植酸对种植小白菜后土壤 pH 变化的影响
    8.9 土壤养分分级
    8.10 小结
9 不同肥料配施生物腐植酸综合效益分析
    9.1 不同肥料配施生物腐植酸的经济效益评价分析
    9.2 不同肥料配施生物腐植酸的综合指标评价分析
    9.3 小结
10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10.1 全文结论
        10.1.1 生物腐植酸对农田养分流失与淋失的室内模拟试验
        10.1.2 生物腐植酸对种植小白菜农田养分流失和淋失的影响
        10.1.3 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研究
        10.1.4 生物腐植酸对种植后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
        10.1.5 不同肥料配施生物腐植酸综合效益评价分析
    10.2 创新点
        10.2.1 首次尝试生物腐植酸与各种不同肥料配施
        10.2.2 首次尝试应用生物腐植酸控制土壤养分流(淋)失
        10.2.3 通过对径流和淋溶物质的分析,得出直观的流(淋)失量数据
        10.2.4 通过对所有植株、土壤、水质数据的综合分析得出最优施用处理
    10.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9)不同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对土壤养分和玉米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概述
        1.1.1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优势
        1.1.2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发展
    1.2 有机原料概述
    1.3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效应
    1.4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与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2.1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活性基团和有机碳的测定
        2.2.2 玉米盆栽试验
        2.2.3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相关指标
        3.1.1 pH、养分和有机质含量
        3.1.2 活性有机碳含量
        3.1.3 官能团含量
    3.2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对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3.2.1 土壤 pH 值
        3.2.2 土壤养分
        3.2.3 土壤酶活性
    3.3 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3.3.1 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3.3.2 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4 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3.4.1 氮肥利用率
        3.4.2 磷肥利用率
        3.4.3 钾肥利用率
4 讨论
    4.1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4.2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3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对玉米植株生长方面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不同桉树专用肥对桉树林木及干旱胁迫下苗木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综述
    1.1 缓释肥应用研究进展
    1.2 施肥对植物生长及抗逆性影响
        1.2.1 桉树专用肥对桉树生长及抗逆性影响
        1.2.2 施N、P、K肥与植物抗旱性
        1.2.3 微肥对植物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干旱胁迫下施肥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实验方法
        2.1.3 指标测定
    2.2 林地试验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地自然概况
        2.2.2 实验材料
        2.2.3 试验设计
        2.2.4 营林措施
        2.2.5 生长指标的测定
    2.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干旱胁迫下不同桉树专用肥对尾巨桉DH32-29苗木影响
        3.1.1 不同桉树专用肥对尾巨桉DH32-29苗木地径苗高增量影响
        3.1.2 不同桉树专用肥对尾巨桉DH32-29苗木枝条长度的影响
        3.1.3 不同桉树专用肥对尾巨桉DH32-29苗木叶面积的影响
        3.1.4 不同桉树专用肥对尾巨桉DH32-29苗木生物量的影响
        3.1.5 不同桉树专用肥对尾巨桉DH32-29苗木叶片生理生化的影响
        3.1.6 不同桉树专用肥对尾巨桉DH32-29苗木叶片营养含量的影响
        3.1.7 不同桉树专用肥对尾巨桉DH32-29盆栽土壤营养含量的影响
        3.1.8 不同桉树专用肥对尾巨桉DH32-29盆栽苗木生长、生理生化、叶片营养及土壤营养的相关分析
    3.2 连续3年施用不同桉树专用肥对尾巨桉DH32-29林木生长影响
        3.2.1 对尾巨桉DH32-29新造林林木生长影响
        3.2.2 对尾巨桉DH32-29第一代萌芽林林木生长影响
        3.2.3 不同蒸气肥施用量对尾巨桉DH32-29第三代萌芽林林木生长影响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干旱胁迫下不同桉树专用肥处理对盆栽尾巨桉DH32-29苗木的影响
        4.1.2 连续3年施用不同桉树专用肥对尾巨桉DH32-29林木生长的影响
    4.2 讨论
第五章 创新与不足
    5.1 创新之处
    5.2 不足之处
    5.3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大白菜施用不同数量腐植酸复混肥试验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腐植酸与控释肥配施对生姜产量品质的影响[D]. 张薇.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腐殖酸和EDTA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白菜生长的影响[D]. 王晓纯.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3]“庄农”牌腐植酸水溶肥料对大白菜生长发育、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 王金林,武广云,闻禄,彭发元,田永,付怿竹. 农业科技通讯, 2020(07)
  • [4]重金属污染耕地农业安全利用研究进展与展望[J]. 黄道友,朱奇宏,朱扞华,许超,刘守龙.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06)
  • [5]腐植酸型碱性液体肥料及其应用效果研究[D]. 徐柠.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6]生物炭基肥增效技术与制备工艺研究进展分析[J]. 李艳梅,张兴昌,廖上强,杨俊刚,张琳,孙焱鑫. 农业机械学报, 2017(10)
  • [7]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8]生物腐植酸对小白菜生长和农田养分流失的影响研究[D]. 王森.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3)
  • [9]不同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对土壤养分和玉米生长的影响[D]. 张阿芳. 山东农业大学, 2014(12)
  • [10]不同桉树专用肥对桉树林木及干旱胁迫下苗木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D]. 谭长强. 广西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大白菜不同用量腐植酸复合肥试验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