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中成人学习心理学研究

远程教育中成人学习心理学研究

一、远程教育中的成人学习心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士蓉[1](2020)在《远程环境中学习者特征模型的研究》文中指出信息时代推进远程教育的飞速发展,而科技发展的双刃剑使得远程学习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本研究以远程学习者特征为突破口,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以期在充分了解远程学习者及其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提高远程学习效率。首先,对国内外的远程学习进行文献综述,指出学习者特征是提高远程学习效率的关键点。在此基础之上对远程学习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远程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的关联,并分别从远程学习基础理论、自我导向学习理论、行为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为视角,论证认清远程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探讨与分析构建现代远程环境学习者模型以及各方面的关系奠定了基础。其次,在梳理远程学习者特征要素的理论基础之后,选择班杜拉的三方互惠决定论因果模型作为理论基础。利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思路,基于国内外有关学习者特征的相关研究筛选出影响远程学习者学习的主要特征因素,并结合领域专家意见,进行编码、选择与归类,从远程学习者背景特征、心理特征、行为特征三个维度构建现代远程环境中学习者特征概念模型。再次,以现代远程环境下学习者特征的概念模型为基础,从远程学习者的背景特征、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三个维度设计指标体系,并根据指标体系的相关内容进行数据收集。之后借助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回归等方法处理,以探寻远程学习情况、远程学习的影响特征及特征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最后,结合数据处理结果对远程学习者概念模型进行修改,最终建立现代远程环境下学习者特征模型。最后,根据案例分析得出结果:1)现代远程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者基本学习情况较好,但仍有亟待改进之处;2)不同学习背景的远程学习者在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方面存在差异;3)现代远程学习者心理特征部分要素之间及行为特征部分要素之间存在相关关系;4)远程学习者成绩受发帖量(0.084)、学习时长(0.062)、成绩反馈(0.216)、学习评价(0.381)、学习期望(-0.133)、自我效能感(0.106)等因素影响。之后,根据研究结论,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远程学习者、远程授课教师、远程课程设计者、教育教学管理者提出远程学习的改进方法与策略。

赵丽萍[2](2020)在《广播汉语教学节目制作研究 ——以《Hello Mandarin》为例》文中指出推动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是促进民心相通,以语言为载体开展两国之间的交流互动,有利于增强对彼此文化的认同感;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为了实现汉语教学向大众化、普及型转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广汉语,2019年4月,菲律宾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英文缩写CIUP)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与菲律宾国家广播电台(PBS)联合创办的《Wow China》栏目中,开创了一个汉语教学节目——《Hello Mandarin》。通过调查菲律宾汉语教学的历史与现状、菲律宾孔子学院的教学与管理现状,笔者发现,广播汉语教学在菲律宾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利用广播媒介推广汉语不仅能缓解师资短缺、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而且还以一种经济、便捷的方式满足受众的汉语学习需求。本文使用个案分析的方法,探讨了《Hello Mandarin》这一广播汉语教学节目的特点和优势,并借助传播学和媒介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深入分析了菲律宾汉语国际教育的传播者和《Hello Mandarin》的节目受众。节目的特点有,受众的身份多元,在性别、国籍、年龄层次、文化程度、职业领域等方面均不相同;节目中的汉语和中华文化是异域传播,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相辅相成、融合渗透;节目的传播形式和内容具有趣味性和交际性;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以单向灌输式为主,受众的反馈是迟缓的、零散的。节目的优势包括,广播汉语教学是有声教学,能有效提高学习者的汉语听说能力;节目内容的时效性强,信息容量大;广播媒体的学习成本低廉且便于携带。文章主要从播放内容和技术支持两个方面,对《Hello Mandarin》进行全面剖析,节目的播放内容涉及汉语词汇教学、句子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节目的制作团队针对教学内容需要提供编写脚本、制作课件、录制教学音频等技术上的支持。基于广播汉语教学,提出授课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希望能够启发高校更新汉语教师的培养理念,为高校制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提供新思路,国外汉语教学环境的复杂性、学习者的广泛性、传播媒介的多样性,要求高校不仅要针对不同的国别地区和教育层级制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方案,而且还要针对不同的传播媒介,定向培养能够灵活使用各类媒介推广汉语的国际化人才。针对广播媒介自身的不足和第一季《Hello Mandarin》节目存在的问题,第二季节目在教学内容、传播形式等方面做出调整。《Hello Mandarin》汉语教学节目对未来汉语推广带来以下启示,在充分把握广播这一传播媒介的特点和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发挥广播媒介时效性强和以声传情的优势,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创新节目形式,优化教学步骤,提高节目的质量;重视受众价值,调查分析预期受众的年龄、职业、学习动机、兴趣指向等,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相关职能部门应尽快开发节目的配套教材,提高汉语国际教育领域中广播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广播与网络媒体资源的整合,以弥补广播单向传播、受众反馈迟缓的不足;增强广播与其他新媒介的优势互补,满足不同受众的收视习惯。汉语推广孔子学院与广播媒体合作的模式能有效解决师资短缺的问题,扩大汉语受众面。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华文化内在吸引力的不断增强;汉语经济价值的不断升值,菲律宾也迎来了“中国热”和“汉语热”,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应整合各种有利资源,鼓励孔子学院利用广播、网络等多媒体手段宣传、推广汉语。

朱建芳[3](2020)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学习群体心理需求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分析学习群体心理需求可以有效提升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效性。为探析现代远程教育中学习群体心理需求,从而促进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本文从现代远程教育相关概念阐述入手,对现代远程教育中分析学习群体心理需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全方位、深层次地探析了现代远程教育中学习群体心理需求分析结果,最后探究了通过分析学习群体心理需求提升现代远程教育有效性的策略,给出了笔者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建议。

秦瑾若[4](2019)在《基于MOOC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具备良好的学习适应性既是知识经济时代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提升高校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质量的关键。然而,随着教学实践的开展,学生在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学习不适应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学习态度不积极、自身学习能力不足、学习环境的不适应、难以将线上与线下内容相结合、学习交流缺乏等方面。所以,探索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干预方案,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已经成为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本研究围绕“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干预”这一主题,探究了四个核心问题:(1)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由哪些部分组成?如何测量大学生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2)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3)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之间有什么样的逻辑关系?这些因素对学习适应性的影响效应如何?(4)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系统干预措施如何设计?干预效果如何?如何进一步优化?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综合利用文献研究、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扎根理论、课堂观察、行动研究等多种方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确定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基本组成。在理论基础的指导下,通过文献梳理、学生访谈与专家咨询等方法,确定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基本组成。首先,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组成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任务、自主学习能力、学习交流、学习环境与身心健康六个部分。其次,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教师教学、学习支持、MOOC平台与课程内容质量六个方面。(2)编制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量表。在确定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基本组成的基础上,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编制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量表。(3)构建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六个影响因素均对学习适应性具有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性有直接显着影响,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237。学习自我效能感既对学习适应性有直接显着影响,又通过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性产生间接影响,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397。教师教学分别通过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学习支持对学习适应性产生间接效应,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459。学习支持既对学习适应性有直接显着影响,又通过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性产生间接影响,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611。MOOC平台对学习适应性有直接显着影响,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481。课程内容质量分别通过MOOC平台、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性产生间接效应,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280。(4)设计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在理论基础、相关研究启发的基础上,根据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本研究设计出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包括三个主要层次结构,从上至下分别为干预理念、干预策略和活动设计。首先,干预理念包括“内外兼顾,统筹全局”、“以人为本,民主和谐”、“互动交流,协作共赢”、“技术驱动,促进建构”四个方面。其次,干预策略包括教师层面、学生自身层面和课程资源层面三个部分。最后,活动设计方面,将干预理念与干预策略有机融入到线上自主学习、线下协作学习以及线上深化学习中。(5)验证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实施效果,并进行修正。根据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混合式课程,本研究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检验干预的有效性。通过三轮迭代实验,分析学生的过程性与结果性表现,根据每一轮的实施效果,对干预模型及其应用进行了反思与改进。干预模型效果验证发现:①过程性表现,线上方面,学生讨论次数逐渐增加,主动提问等讨论内容占比逐渐提高。线下方面,学生言语占比逐渐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数量与质量有所提高,主动提问的次数逐渐增多,高投入行为的持续时间和占比逐渐增多,非投入行为占比逐渐减少。②结果性表现,在多轮的干预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单元知识掌握水平和反思水平在逐渐提高。本研究的创造性成果主要体现在: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索形成了基于MOOC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相关成果。(1)理论层面。探索界定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相关概念,编制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量表,构建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习适应性的理论体系;设计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拓宽了学习适应性的干预理论与方法。(2)实践层面。根据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开展三轮教学实践,从学生过程性表现和结果性表现两方面对干预模型的效果进行验证。并根据每一轮的实施效果,对干预模型及其应用进行了反思与改进,以逐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

曾亚[5](2019)在《泸州市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21世纪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教师培训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家实施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等培训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和专业技能的发展。但是,我国的教师培训工作仍然存在着培训内容单一、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工学矛盾等方面的问题,国家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把国培计划与在线教育相结合,由单一的模式发展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因此,为了了解混合式研修在小学教师职后学习中的现状,本研究以泸州市小学教师为对象,对混合式研修在小学教师中的应用现状做实地调查。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泸州市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首先通过文献研究了解混合式学习、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的相关理论;其次,对泸州市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泸州市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教师参加研修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动力;研修内容与教师的实际需求存在差异,线上线下内容重复;工学矛盾问题,线上研修与线下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线上研修考评机制不完善;授课教师与受训教师缺乏互动交流等。然而,这些问题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的。混合式研修的实行主要就是为了缓解教师的工学矛盾、学习内容单一等方面的问题。但是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泸州市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中仍存在这几方面的问题,这也是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启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针对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提高教师参加研修的积极性、整合混合式研修的课程内容、合理安排混合式研修的学习时间、完善线上研修考核评价机制与缩小城乡地区教师研修的差距等方面的策略来解决目前泸州市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的问题,旨在促进泸州市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在本文的最后,总结了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本论文的研究创新点,并对今后的研究做出了展望,使混合式研修在小学教师职后学习中的应用更加科学化。

李雪娇[6](2019)在《基于学习者画像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策略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线教育存在参与度低、学习效果不佳的问题,呼吁更加精准化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综合考虑在线学习者规模和服务人员人力、成本投入等的限制,基于数据分析的学习者群体识别将有助于精准化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实现。因此,本研究为了实现更加精准化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借助学习者画像在群体识别及其特征分析上的应用价值,聚焦于在线学习支持服务“如何支持”学习者的问题,开展基于学习者画像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策略设计研究,并进行案例实践分析。在理论研究阶段,主要以文献研究法为主进行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策略设计研究。首先基于在线学习者特征分析和数据收集阶段的考虑从“基本属性——行为属性——结果属性”三个维度构建了适用于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策略设计的在线学习者画像模型及其构建流程。然后通过对国际上10个典型学习分析框架的分析,进行了基于学习分析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内容研究,得到了四类典型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内容,即学习反馈服务、学习预警服务、学习干预服务以及个性化学习推荐服务,作为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策略设计的基础。最后以精准性、动态性、及时性、成本控制和可实施性为原则,将群体化、过程化作为设计思路,进行了基于学习者画像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策略设计框架的构建,该框架利用学习者画像分析进行学习者群体识别并分析不同群体的服务偏好、行为特征,再综合考虑成本、技术等环境因素,为不同的学习者群体选择合适的服务内容及其服务方式。其中,画像分析在学习过程的“学习前”“学习中”“学习后”三个阶段动态开展,最终对应生成基于服务偏好、行为特征、学业表现的服务策略报告,为相关支持服务人员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服务实施依据。在应用研究阶段,采用个案研究法,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案例实践分析。本研究选取上海开放大学2018年秋学期的一门在线课程,依据在线学习者画像模型及其构建流程通过问卷和平台日志进行学生数据的收集和画像建模,并在基于学习者画像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策略设计框架的指导下,运用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的数据分析方法在学习前、学习中、学习后三个阶段分别利用画像标签进行画像分析,发现:学习前,高学历者和低学历者在预警服务和干预服务上的偏好存在显着的不同;学习中,学习者被分为活跃者、资源爱好者、作业热衷者以及沉闷者;学习后,资源访问次数和时长与形考成绩存在显着性相关。基于画像分析结果进行对应的服务内容和方式的选择,最终形成了三份可视化的策略报告。最后以相关支持服务人员和学习者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为研究方法进行了评估,支持服务人员评估结果肯定了本研究提出的策略设计方法在全面考虑学习者特征的基础上能有效实现精准化的支持服务且认为最终的策略报告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待改进的地方。学习者评估结果则肯定了所设计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的提高学习体验、促进学习参与和改善学业成绩。

谭明杰,余娉[7](2018)在《透视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研究图景:主题、热点与趋势——基于8本CSSCI期刊2017年度文献的系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系统梳理我国远程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研究者和实践者整体把握其发展脉络,并为未来开展研究和实践提供依据。通过对2017年度刊发在8本CSSCI期刊上的641篇远程高等教育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可描绘出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研究图景。总体上,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研究主题聚焦为远程教育技术与媒体、远程学习者、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国外远程教育介绍、远程教育经济与管理等方面;研究热点集中在MOOCs应用、教育大数据与学习分析、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探寻各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等方面。但是,当前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研究仍然呈现出传统研究范式占据主体地位、理论研究根基薄弱、新技术应用研究偏少的问题。因此,未来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研究应该在如下方面重点加强:第一,促进基于实证方法的研究范式转型,提升远程高等教育研究水平;第二,鼓励跨学科交叉研究,进一步促进和丰富远程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第三,理性关注新兴技术,促进远程教育与技术融合的混合式学习和深度学习研究。

吴向文[8](2018)在《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多媒体画面的交互性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硬件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正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迅速增加了人们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需求,尤其是优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目前,数字化学习资源虽然呈爆炸式增长,但资源内容和质量却无法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多层次需求。开发足量的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满足当下教育教学需求的重要选择。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交互性反映了学习资源支持教学交互的能力,它直接影响着学习者与学习资源交互的效果,是评价学习资源质量的关键指标。可以说,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交互性设计是数字化学习资源有效设计的关键所在。而目前国内直接针对数字化学习资源交互性的研究比较少,国外的相关研究也不够系统,这就造成了需要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异,面对如此现实状况,唯有积极开展数字化学习资源交互性的系统性研究才能顺应数字化时代浪潮,把握发展先机。多媒体画面是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组成单元,也是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我们认为多媒体画面交互性是数字化学习资源交互性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多媒体画面交互性的研究是数字化学习资源交互性研究的有力抓手,是设计、开发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满足现实需求的重要途径。多媒体画面的交互性研究旨在构建多媒体画面交互性设计研究的理论框架,并在此理论框架下通过教学实验,得出多媒体画面交互性设计规则,以指导多媒体画面交互性的设计。所以说,研究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不仅可以完善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理论体系,同时能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交互性设计提供依据,促进数字化学习教材的有效开发。基于教学交互层次塔理论、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理论、教育传播学理论等,我们构建了“多媒体画面交互性设计框架”,将多媒体画面交互性设计分为三层:第一层为语义交互性层,主要研究多媒体画面交互性与其所表达或传递的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第二层为语用交互性层,研究多媒体画面交互性与真实的教学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三层为语构交互性层,研究多媒体画面交互性与媒体五大画面构成要素之间的结构和关系。在“多媒体画面交互性设计框架”及多媒体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参照了前人的实验范式,我们设计了学习者控制实验、共享控制实验、内容反馈实验和时间反馈实验,共4类12个数字化教学实验,分别针对大、中、小学生,进行了超过三千二百多人次的教学实验。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得出四条多媒体画面交互性设计规则,一是学习者控制设计规则:自主把握学习节奏对学习效果的积极作用随年龄增大而变强;二是共享控制设计规则:多元化资源环境对大中小学生的积极作用,随年龄变化呈“J”型分布;三是内容反馈设计规则:“解释性反馈”对大、中学生有积极作用;四是时间反馈设计规则:不同的时间反馈方式对小学生均无积极作用,“及时反馈”与“脚注反馈”对大学生和中学生有积极作用。以上四条规则还包括十六条多媒体画面交互性设计细则。

张娜娜[9](2017)在《现代远程教育自主学习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末现代信息技术开始与教育相结合,产生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新型教育形式——现代远程教育,打破了千百年来人们对教育、教师的认识,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可以得到零距离、开放式、自主式、个性化的教育机会,使任何人都能在任何时刻接受再教育、进行再学习。因此,它成为每个国家践行终身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1998年我国教育部选择了第一批高校作为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基地,各试点高校为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做出了伟大的尝试,从办学理念、教学模式以及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设计等等方面都做出了一系列的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和扩展了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研究体系。尽管现代远程教育自实施以来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然而学习质量不高一直是一个棘手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成人学员对远程教育的自主学习模式无法完全适应。因此,为了更好地使成人学员适应这一新的教育形式,就必须探索构建面向成人学员的的现代远程教育自主学习模式,使每个成人都能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自主、自治的学习。现代远程教育学员由两类人组成,一类是在校学生,另一类是在职成人,而后者占了绝大部分,本研究选取的调查对象是在职成人学员。本文通过研究成人自主学习的基本要求,分析了现代远程教育中成人自主学习的利弊条件,结合内外影响因素设计问卷进行现状调查,从而发现隐藏在成人远程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的有效解决提出了远程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策略。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论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通过对国内外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明确了本研究的方向和突破点,最后是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需要把握的重点概念做到进一步的认识。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该部分认真分析了四种学习理论中有关自主学习的论述,为远程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指导。其中,独立学习理论明晰了远程自主学习的本质与内涵;双向交互理论为本研究的模式提供了设计原则上的指导;建构主义为整个模式的构建和运作提供了宏观上的指导;终身教育理论的观点则渗透在模式具体实践的每个环节中。第三部分是成人学员自主学习概述。该部分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论述了自主学习的基本要求,为模式中培养成人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指明了方向;第二方面是条件分析,对成人学员面对的远程自主学习条件进行了利弊探究,为优化网络学习环境奠定了基础;第三个方面是影响因素分析,对成人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内外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之后的调查问卷设计提供设计依据。第四部分是现代远程教育成人学员自主学习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根据影响成人自主学习的内外因素,设计调查问卷,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整理,对当前成人远程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第五部分是现代远程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从设计原则、整体框架构建、要素分析、运行机制、模式实践策略等五个方面进行论述,为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提供一套完整的构建策略。

刘畅[10](2017)在《成人英语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相关性实证研究 ——以上海某高校继续教育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为例》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上海外国语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英语专业成人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动机、英语学习策略以及二者相关关系,通过国内外文献分析梳理以及使用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的研究工具来掌握成人业余学生英语学习的具体情况,并对成人学习者的教学工作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本研究的研究问题为:(1)成人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类型有哪些?动机整体强度如何?(2)成人外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有哪些?使用频率如何?(3)成人外语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之间是否相关?如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本研究中成人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的整体强度为中等偏上水平。成人英语学习动机的强度依次为:求知兴趣、职业进展、社交关系、逃避或刺激、外界期望、社会服务,其中求知兴趣动机强度最强。性别在逃避或刺激动机的表现上显着差异,年龄在职业进展动机的表现上显着差异,婚姻状况不同的成人在外语学习各个动机上表现无显着差异。(2)本研究中成人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程度为中等偏上水平。成人英语学习策略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形式操练策略、母语策略、功能操练策略,其中形式操练策略被使用最多,功能操练策略使用最少。英语水平不同的成人在功能操练策略使用情况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不同性别、年龄的成人在外语学习各个策略上的表现无显着差异。(3)成人英语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之间的相关关系为:外语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求知兴趣、外界期望动机与英语学习策略存在非常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形式操练策略与外语学习动机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关于激发成人英语学习动机、培养成人英语学习策略的教学建议。

二、远程教育中的成人学习心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远程教育中的成人学习心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远程环境中学习者特征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远程学习研究现状
        1.2.2 学习者特征内容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的界定
        2.1.1 远程学习者
        2.1.2 远程学习者特征
        2.1.3 远程学习者特征模型
    2.2 远程学习者模型的理论基础
        2.2.1 远程学习理论基础
        2.2.2 自我指导学习理论
        2.2.3 行为科学理论
        2.2.4 社会认知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远程学习者特征分析及模型假设
    3.1 分析原则与框架
        3.1.1 分析原则
        3.1.2 分析框架
    3.2 现代远程学习者特征因素筛选与分析
        3.2.1 基于理论的因素筛选
        3.2.2 远程环境中学习者特征要素分析
    3.3 初始概念模型的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4.1 前期调研与指标设计
        4.1.1 研究环境与研究对象
        4.1.2 远程学习者特征指标设计
    4.2 数据分析
        4.2.1 效度分析与信度分析
        4.2.2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4.2.3 不同学习背景群组的差异分析
        4.2.4 不同要素之间的相关分析
        4.2.5 各要素对成绩的回归效应分析
    4.3 研究模型结果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果讨论与建议
    5.1 结果讨论
    5.2 相关建议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2)广播汉语教学节目制作研究 ——以《Hello Mandarin》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广播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一)发展现状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一章 菲律宾汉语推广概述
    1.1 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历时发展与现状
        1.1.1 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历时发展
        1.1.2 菲律宾汉语推广现状
        1.1.3 菲律宾汉语广播教学的促成因素
    1.2 菲律宾孔子学院概况
        1.2.1 菲律宾孔子学院的概况
        1.2.2 菲律宾公立孔子学院的发展方向
第二章 菲律宾广播电台汉语推广媒介功能的实现
    2.1 菲律宾广播汉语节目传播的可行性
        2.1.1 菲律宾汉语国际推广途径
        2.1.2 汉语国际推广类型
        2.1.3 菲律宾广播汉语节目传播的可行性
    2.2 广播语言教育节目在汉语推广方面的特点和优势
        2.2.1 《Hello Mandarin》节目概况
        2.2.2 广播汉语教学的特点
        2.2.3 广播汉语教学的优势
    2.3 汉语国际教育的传播者与受众
        2.3.1 汉语国际教育的传播者类型与受众类型
        2.3.2 《Hello Mandarin》受众群体的特点
        2.3.3 汉语国际教育传播者的“把关行为”
第三章 第一季《Hello Mandarin》的教学实施
    3.1 播放内容的设计
        3.1.1 词汇教学设计
        3.1.2 句子教学设计
        3.1.3 话题及相关文化点的教学设计
    3.2 制作广播节目的技术支持
    3.3 主播素质要求
        3.3.1 汉语教师的基本素质
        3.3.2 播音主持的基本素质
        3.3.3 广播汉语授课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第四章 《Hello Mandarin》教学节目的优化
    4.1 广播汉语教学的不足
        4.1.1 广播语言教学的不足
        4.1.2 第一季《Hello Mandarin》节目的局限
    4.2 广播汉语教学节目的改进措施
        4.2.1 第二季《Hello Mandarin》节目改进措施
        4.2.2 《Hello Mandarin》节目对当下广播汉语教学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3)现代远程教育中学习群体心理需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现代远程教育相关概念阐述
二 现代远程教育中分析学习群体心理需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 现代远程教育中学习群体心理需求分析结果
四 通过分析学习群体心理需求提升现代远程教育有效性的策略
    (一) 根据学习群体心理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二) 做好远程教育各项管理工作
五 结束语

(4)基于MOOC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诉求
        1.1.2 发展趋势: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进一步提高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质量的诉求
        1.1.3 现实问题:解决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学习适应性问题的诉求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MOOC
        1.4.2 混合式学习
        1.4.3 学习适应性
        1.4.4 混合式学习适应性
第2章 研究现状
    2.1 混合式学习研究概况
    2.2 技术支持的学习适应性研究现状
        2.2.1 技术支持的学习适应性研究概貌
        2.2.2 技术支持的学习适应性研究的核心主题
    2.3 总结与述评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分布式认知理论
        3.1.1 分布式认知理论概述
        3.1.2 分布式认知理论的主要应用
        3.1.3 分布式认知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3.2 社会学习理论
        3.2.1 社会学习理论概述
        3.2.2 社会学习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3.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3.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目标
    4.2 研究问题的细化与聚焦
    4.3 研究内容
    4.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4.4.1 研究思路
        4.4.2 研究方法
    4.5 研究对象与研究环境
        4.5.1 研究对象
        4.5.2 研究环境
第5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组成变量的提出
    5.1 基于理论梳理的变量试拟
        5.1.1 学习适应性组成变量试拟
        5.1.2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变量试拟
    5.2 基于访谈的变量试拟
        5.2.1 实施基础
        5.2.2 访谈具体设计
        5.2.3 资料具体分析
    5.3 理论梳理与访谈结论的总结
        5.3.1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组成总结
        5.3.2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组成总结
    5.4 专家咨询
        5.4.1 专家团队
        5.4.2 第一轮专家咨询——深度访谈
        5.4.3 第二轮专家咨询——专家问卷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量表编制与因素确定
    6.1 学习适应性量表的编制
        6.1.1 主要测量题项的初始设计
        6.1.2 学习适应性量表的试测与修订
        6.1.3 学习适应性量表的正式确定
    6.2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量表的编制
        6.2.1 主要测量题项的初始设计
        6.2.2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量表的试测与修订
        6.2.3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量表的正式确定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7.1 调查研究设计
    7.2 大学生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基本情况分析
    7.3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7.3.1 影响因素模型假设
        7.3.2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设计
    8.1 理论探索
        8.1.1 理论基础给予的启发
        8.1.2 相关研究给予的启发
        8.1.3 影响因素作用关系赋予的要求
    8.2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设计
        8.2.1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总体层次结构设计
        8.2.2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分项设计
        8.2.3 学习适应性初始干预模型的形成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验证
    9.1 基本情况
        9.1.1 参与者
        9.1.2 实施课程
        9.1.3 实施环境
    9.2 行动研究设计
        9.2.1 设计思路
        9.2.2 设计内容与具体时间安排
    9.3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应用
        9.3.1 干预策略的实施
        9.3.2 课程资源建设
        9.3.3 学习活动设计
    9.4 干预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9.4.1 数据的收集
        9.4.2 数据的处理工具
        9.4.3 数据的具体分析
    9.5 行动研究实践
        9.5.1 第一轮行动研究
        9.5.2 第二轮行动研究
        9.5.3 第三轮行动研究
    9.6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验证的小结
        9.6.1 理论探索
        9.6.2 实践效果
    9.7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修正与完善
        9.7.1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进一步修正的建议
        9.7.2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形成
第10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10.1 研究的结论与创新点
        10.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10.1.2 研究的创新点
    10.2 研究的不足
    10.3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泸州市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混合式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二、混合式研修推动教师研修模式的变革
        三、混合式研修适应泸州市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实需求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混合式学习
        二、混合式研修
        三、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
    第四节 理论基础
        一、成人学习理论
        二、混合式学习理论
        三、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第五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内外混合式学习研究现状
        一、国外混合式学习研究现状
        二、国内混合式学习研究现状
    第二节 国内外教师混合式研修研究现状
        一、国外教师混合式研修现状
        二、国内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现状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三章 泸州市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泸州市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操作模式
    第二节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
        二、问卷调查的内容
        三、问卷调查的对象
        四、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访谈调查材料的分析
        一、访谈调查的目的
        二、访谈调查的内容
        三、访谈调查的对象
        四、访谈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问卷与访谈调查小结
        一、研修内容缺乏针对性
        二、研修考评机制不完善
        三、研修时间安排不合理
        四、研修形式单一,缺少互动交流
        五、研修资源分配不合理
第四章 泸州市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泸州市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存在的问题
        一、泸州市小学教师参与研修的主动性不强,缺乏学习动力
        二、混合式研修的内容与教师的实际需求存在差异,研修内容重复
        三、工学矛盾严重,线上研修与线下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
        四、教师研修资源分配不均,乡村教师学习机会少
        五、研修考评机制不完善
    第二节 泸州市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泸州市小学教师缺乏研修积极性的原因
        二、泸州市小学教师研修内容重复的原因
        三、泸州市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时间安排不合理的原因
        四、泸州市小学教师研修资源分配不均的原因
        五、泸州市小学教师研修考评机制不完善的原因
第五章 泸州市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的改进策略
    第一节 设计符合教师发展的研修内容,提高教师参与研修的积极性
        一、做好前期调研,了解教师研修的实际需求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师研修的参与度
        三、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
    第二节 整合混合研修的课程资源,提高混合研修的实效性
        一、加强各级部门交流沟通,提升各部门间的协作能力
        二、实施分层次、分阶段的研修
        三、精选研修资源,分时间段推送
        四、实现混合式研修资源的有效融合
    第三节 合理安排混合式研修学习时间,提高研修效果
        一、统筹规划时间布局
        二、合理安排线上、线下研修时间
    第四节 完善混合式研修的考核评价机制,提高研修学习质量
        一、加强研修平台系统建设,完善视频监测研修测评过程
        二、采用多元化、多主体的评价方式
    第五节 缩小城乡地区教师研修的差距,满足乡村教师的研修需求
        一、满足乡村教师研修需求,提供更多的研修机会
        二、加强数字化研修建设,丰富线上研修资源
        三、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乡村学校资源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泸州市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6)基于学习者画像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策略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在线教育对学习支持服务的需求
        1.1.2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学习支持服务
        1.1.3 学习者画像的兴起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问题及方法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路径及意义
        1.4.1 研究路径
        1.4.2 研究意义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在线学习支持服务
        2.1.2 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策略
        2.1.3 学习者画像
    2.2 研究现状
        2.2.1 在线学习支持服务
        2.2.2 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策略
        2.2.3 学习者画像
    2.3 理论基础
        2.3.1 成人学习相关理论
        2.3.2 等效交互原理
    2.4 小结
第3章 在线学习者画像与在线学习支持服务内容设计
    3.1 在线学习者画像模型及其构建流程设计
        3.1.1 在线学习者画像模型设计
        3.1.2 在线学习者画像构建流程设计
    3.2 基于学习分析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内容
        3.2.1 学习反馈服务
        3.2.2 学习预警服务
        3.2.3 学习干预服务
        3.2.4 个性化学习推荐服务
    3.3 小结
第4章 基于学习者画像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策略设计
    4.1 基于学习者画像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策略设计原则
    4.2 基于学习者画像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策略设计框架
        4.2.1 学习者画像分析
        4.2.2 在线学习支持服务内容和方式的选择
    4.3 基于学习者画像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策略
    4.4 小结
第5章 案例实践分析
    5.1 研究背景
        5.1.1 研究目的
        5.1.2 研究环境
        5.1.3 研究对象
    5.2 数据收集
    5.3 画像分析
        5.3.1 学习前的画像分析
        5.3.2 学习中的画像分析
        5.3.3 学习后的画像分析
    5.4 基于画像分析结果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策略设计
        5.4.1 基于学习前画像分析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策略
        5.4.2 基于学习中画像分析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策略
        5.4.3 基于学习后画像分析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策略
    5.5 画像输出
    5.6 评估
        5.6.1 支持服务人员评估
        5.6.2 学习者评估
    5.7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创新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基本属性画像调查问卷
附录Ⅱ: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策略评估问卷(支持服务人员版)
附录Ⅲ: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策略评估问卷(学生版)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透视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研究图景:主题、热点与趋势——基于8本CSSCI期刊2017年度文献的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样本文献选择
二、研究概况
三、研究主题
    1. 远程教育技术与媒体
    2. 远程学习者
    3. 远程教育教学模式
    4. 国外远程教育介绍
    5. 远程教育经济与管理
四、研究热点
    1. MOOCs应用研究
    2. 教育大数据与学习分析
    3. 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4. 探寻各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五、总结与展望

(8)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多媒体画面的交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一)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 数字化学习资源优化设计的需要
        (三) 缺乏完善的多媒体画面交互性设计框架
        (四) 缺乏多媒体画面交互性设计基础性规则研究
    二、研究意义
        (一) 完善了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理论体系
        (二) 构建了多媒体画面交互性设计框架
        (三) 丰富了数字化学习资源交互性理论
        (四) 为数字化学习资源交互性的设计提供依据
        (五) 对数字化学习教材的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重要概念界定
        (一) 数字化学习资源
        (二) 多媒体画面
        (三) 多媒体画面语言
        (四) 多媒体画面交互性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框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交互性研究
        一、界面的交互性
        二、课件的交互性
        三、多媒体教材的交互性
        四、网络课程的交互性
        五、学习环境的交互性
        六、学习资源的交互性
        七、述评
    第二节 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相关研究
        一、“多媒体画面语言”概念提出阶段
        二、“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创建阶段
        三、“多媒体画面语言学”初步形成阶段
        四、“多媒体画面语言学”发展与完善阶段
        五、述评
    第三节 多媒体画面交互性设计规则研究
        一、梅耶的交互性设计规则
        二、游泽清的交互性设计规则
        三、温小勇的交互性设计规则
        四、述评
    第四节 文献分析小结
    第五节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多媒体画面交互性的分类
        二、多媒体画面交互性影响因素
        三、多媒体画面交互性设计框架
        四、多媒体画面交互性部分设计规则的实验研究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教学交互层次塔理论
        一、理论来源
        二、主要观点
        三、启示
    第二节 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理论
        一、理论来源
        二、主要观点
        三、启示
    第三节 教育传播学理论
        一、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
        二、贝罗的传播理论
        三、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四、启示
    第四节 多媒体学习理论
        一、双重编码理论
        二、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三、认知负荷理论
        四、启示
第三章 多媒体画面交互性研究
    第一节 理论分析
        一、多媒体画面交互性的核心概念
        二、多媒体画面交互性设计的影响因素
        三、讨论
    第二节 多媒体画面交互性设计框架的构建
        一、设计框架的构建逻辑
        二、设计框架的初步构想
        三、设计框架的构建及其内涵
        四、设计框架的价值与意义
    第三节 多媒体画面交互性设计规则探讨
        一、学习者交互控制
        二、反馈
        三、多媒体画面语用交互性设计规则的推论
第四章 多媒体画面交互性设计规则的实验研究
    第一节 实验整体设计
        一、研究假设
        二、实验流程
        三、实验架构
        四、实验材料设计
    第二节 研究一: 学习者控制实验
        一、实验1: 大学生学习者控制实验
        二、实验2: 中学生学习者控制实验
        三、实验3: 小学生学习者控制实验
        四、本节讨论
        五、本节结论
    第三节 研究二: 共享控制实验
        一、实验4: 大学生共享控制实验
        二、实验5: 中学生共享控制实验
        三、实验6: 小学生共享控制实验
        四、本节讨论
        五、本节结论
    第四节 研究三: 内容反馈实验
        一、实验7: 大学生内容反馈实验
        二、实验8: 中学生内容反馈实验
        三、实验9: 小学生内容反馈实验
        四、本节讨论
        五、本节结论
    第五节 研究四: 时间反馈实验
        一、实验10: 大学生时间反馈实验
        二、实验11: 中学生时间反馈实验
        三、实验12: 小学生时间反馈实验
        四、本节讨论
        五、本节结论
    第六节 实验结果讨论与结论
        一、综合讨论
        二、多媒体画面语用交互性设计规则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
    二、创新之处
        (一) 以多媒体画面为切入点探究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交互性
        (二) 推演出了语构交互性等三个新概念
        (三) 提出了部分多媒体画面交互性设计规则
        (四) 研究结论适用面较广
    三、研究不足
    四、后续研究
        (一) 进一步完善“多媒体画面交互性设计框架”的内容
        (二) 运用新技术挖掘交互效应的深层作用机制
        (三) 三层交互性问题的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大学生交互控制研究实验材料
    附录2 中学生交互控制研究实验材料
    附录3 小学生交互控制研究实验材料
    附录4 大学生共享控制研究实验材料
    附录5 中学生共享控制研究实验材料
    附录6 小学生共享控制研究实验材料
    附录7 大学生反馈方式研究实验材料
    附录8 中学生反馈方式研究实验材料
    附录9 小学生反馈方式研究实验材料
    附录10 大学生反馈时间研究实验材料
    附录11 中学生反馈时间研究实验材料
    附录12 小学生反馈时间研究实验材料
后记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9)现代远程教育自主学习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
    1.3 研究的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现代远程教育
        1.4.2 成人学员
        1.4.3 自主学习模式
        1.4.4 学习策略
    1.5 相关研究综述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法
        1.6.2 问卷调查法
        1.6.3 访谈法
    1.7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独立学习理论
    2.2 双向交互理论
    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 终身教育理论
第3章 现代远程教育成人学员自主学习概述
    3.1 现代远程教育成人学员自主学习的基本要求
        3.1.1 成人学员要具有主体意识,自我把控学习过程
        3.1.2 成人学员要具备基本的网络操作技能
        3.1.3 成人学员要具备基本的网络信息素养
        3.1.4 成人学员应该具备自持力
        3.1.5 成人学员应该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
    3.2 现代远程教育成人学员自主学习条件分析
        3.2.1 现代远程教育成人学员自主学习的有利条件
        3.2.2 现代远程教育成人学员自主学习的不利条件
    3.3 现代远程教育成人学员自主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3.3.1 外部因素
        3.3.2 内部因素
第4章 现代远程教育成人自主学习现状调查及存在问题
    4.1 成人学员问卷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4.2 现代远程教育成人学员自主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4.2.1 成人学员学习目的
        4.2.2 成人学员自我效能感
        4.2.3 成人学员对学习成败的归因
        4.2.4 成人学员的学习计划
        4.2.5 成人学员使用的学习策略
        4.2.6 成人学员自我管理能力
        4.2.7 成人学员的认知能力
        4.2.8 成人学员每周的学习时间
        4.2.9 成人学员的学习资源
        4.2.10 成人学员掌握的网络操作技术
        4.2.11 成人学员对网络学习平台的使用评价
        4.2.12 成人学员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需求
    4.3 现代远程教育成人学员自主学习问题分析
        4.3.1 学习动机以外部动机为主
        4.3.2 工学矛盾突出
        4.3.3 对教师有较强的依赖性
        4.3.4 成人学员自我管理能力薄弱
        4.3.5 交流限制使成人学员缺乏归属感
        4.3.6 个人学习障碍复杂且多样
第5章 现代远程教育自主学习模式构建
    5.1 设计原则
        5.1.1 以学员为中心
        5.1.2 激活教师主导和学员主体
        5.1.3 精心设计三个平台
        5.1.4 提升学员的三种能力
    5.2 整体框架构建
    5.3 要素分析
        5.3.1 转换师生角色
        5.3.2 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5.3.3 突出学员自主学习主体地位
        5.3.4 改进自主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5.3.5 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5.3.6 建立科学的自主学习测评机制
    5.4 运行机制
        5.4.1 构建合理完备的组织体系
        5.4.2 建立完善的各部门工作制度
        5.4.3 规范服务人员的工作流程
        5.4.4 建立内外结合的评价机制
    5.5 模式实践策略
        5.5.1 抓好自主学习入学培训关
        5.5.2 落实学习支持服务关
        5.5.3 把好学员课后实践关
        5.5.4 死守科学严谨考核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现代远程教育成人学员自主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 现代远程教育成人学员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成人英语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相关性实证研究 ——以上海某高校继续教育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成人外语学习动机
        2.1.1 外语学习动机的概念
        2.1.2 外语学习动机相关理论
        2.1.3 成人学习心理的内涵及其特点
        2.1.4 成人学习动机相关理论
        2.1.5 成人学习动机的分类
    2.2 外语学习策略
        2.2.1 外语学习策略的定义
        2.2.2 外语学习策略的相关研究综述
        2.2.3 外语学习策略的分类
    2.3 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相关性研究
        2.3.1 国外关于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相关性研究
        2.3.2 国内关于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相关性研究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问题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工具
        3.4.1 问卷调查
        3.4.2 访谈
    3.5 数据收集
        3.5.1 问卷调查
        3.5.2 访谈
第四章 研究发现与讨论
    4.1 问卷的信度分析
    4.2 研究样本的个人情况汇总
    4.3 成人外语学习动机数据分析
    4.4 成人外语学习策略数据分析
    4.5 成人外语学习动机与外语学习策略的相关性分析
    4.6 访谈结果
    4.7 讨论
        4.7.1 对成人英语学习动机的讨论
        4.7.2 对成人英语学习策略的讨论
        4.7.3 对成人英语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相关性的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教学启示
        5.2.1 对成人外语学习动机的激发
        5.2.2 对成人外语学习策略的培养
    5.3 研究不足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四、远程教育中的成人学习心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远程环境中学习者特征模型的研究[D]. 朱士蓉.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2]广播汉语教学节目制作研究 ——以《Hello Mandarin》为例[D]. 赵丽萍. 兰州大学, 2020(10)
  • [3]现代远程教育中学习群体心理需求分析[J]. 朱建芳. 教育现代化, 2020(17)
  • [4]基于MOOC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D]. 秦瑾若.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泸州市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现状调查研究[D]. 曾亚.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基于学习者画像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策略设计研究[D]. 李雪娇.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7]透视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研究图景:主题、热点与趋势——基于8本CSSCI期刊2017年度文献的系统分析[J]. 谭明杰,余娉.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8(05)
  • [8]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多媒体画面的交互性研究[D]. 吴向文. 天津师范大学, 2018(01)
  • [9]现代远程教育自主学习模式研究[D]. 张娜娜.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10]成人英语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相关性实证研究 ——以上海某高校继续教育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为例[D]. 刘畅.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远程教育中成人学习心理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