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装苹果着色不良的原因及对策

袋装苹果着色不良的原因及对策

一、套袋苹果着色差的原因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薛晓敏[1](2021)在《套袋苹果果皮光照诱导后黑暗着色机理解析》文中研究说明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属蔷薇科落叶果树,在全世界温带地区广泛种植。苹果果皮彩色是红色品种的主要指标,直接决定了果实外观品质和商品价值,而果皮红色发育与花色苷生物合成与代谢密切相关。光照是影响果实花色苷合成的重要因子之一,诸多研究表明,强光促进苹果花色苷合成,而黑暗或弱光则减弱花色苷合成。本研究以套袋‘烟富3’苹果为试材,发现套袋苹果果皮经光照诱导后可以在黑暗中累积花色苷,光谱分析也显示苹果果皮在夜间能正常合成花色苷;通过代谢组和转录组分析,筛选出苹果黑暗着色的关键色素物质、结构基因和转录因子;通过启动子分析、酵母单杂交、EMSA和LUC实验,证实了MdLAF1、MdNAC92可以正向调控MdUFGTs基因的转录活性;瞬时转化实验结果验证了MdLAF1、MdNAC92和MdUFGTs均具有正向调控花色苷合成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试验研究了套袋苹果果皮光照诱导后的黑暗着色现象,即经过一定光照诱导的离体苹果果皮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可以正常着色。同时用光谱分析法在活体苹果上验证了光照诱导后的果皮在夜间也能生成花色苷。色差和色素分析表明,光照诱导后的黑暗着色进程,明亮色度L*、综合色度h°及叶绿素含量下降,而红色色度a*和花色苷含量则上升,表现为果面绿色消退和红色显现。相关酶活堆积折线图分析表明,花色苷合成关键酶活性与光照诱导的时间呈正比,即光照诱导时间越长,相关酶活性总和越大。2.通过代谢组分析,样品中共检测到23种类的620种代谢物,其中类黄酮代谢物121种,包括花青素10种,原花青素5种,类黄酮物质106种(含黄酮62种,黄酮醇30种、黄酮类14种)。KEGG通路富集显示,不同处理间差异代谢物富集的通路是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和花色苷生物合成途径。结合试验表型,筛选出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花青素苷、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矢车菊素3-O-丙二酰己糖苷O-己糖苷和天竺葵6种关键代谢物,其中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和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为最主要2种代谢物。3.通过转录组分析,发现处理间差异基因CK_vs_G3最多为2467个,其中上调1781个,下调686个;其次是G3_vs_D72202个,其中上调728个,下调1474个。KEGG通路富集显示,类黄酮生物合成和花色苷生物合成是本试验光照诱导后黑暗着色现象的关键途径。基因表达分析显示,PAL、4CL、CHS、CHI、F3H、F3’H、ANS等结构基因均为光敏感型基因,而UFGT为本试验关键结构基因,MYB和NAC为本试验关键转录因子;结合q RT-PCR验证,筛选出4个MdUFGTs候选基因,5个MYBs转录因子和4个NACs转录因子。4.启动子分析显示,MdUFGTs启动子区域有MYB或NAC结合的顺式作用元件;通过酵母单杂交实验,验证了MdLAF1和MdUFGT2、MdNAC92和MdUFGT3存在互作关系;EMSA实验验证MdLAF1与MdUFGT2启动子结合,MdNAC92和MdUFGT3启动子结合;LUC实验证实MdLAF1转录激活MdUFGT2的表达,而MdNAC92转录激活MdUFGT3的表达。5.苹果叶片瞬时转化实验显示,MdUFGTs促进苹果花色苷生物合成。其中MdUFGT1对花色苷累积能力的促进作用最强,而MdUFGT3、MdUFGT4对花色苷累积能力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果皮注射瞬时表达实验表明,MdUFGT2、MdUFGT3、MdLAF1和MdNAC92均可以正向调控花色苷的生物合成,且MdLAF1、MdNAC92对花色苷积累的促进分别依赖于MdUFGT2和MdUFGT3。

赵涛,常丽娟,陈军民,李军平,王峰[2](2021)在《影响套袋红富士苹果上色的因素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进入9月以后,套袋红富士陆续进入除袋、采摘收获期,苹果的大小、色泽、亮度是优质果品的重要标志,直接决定着苹果的品质、卖相和果农的经济效益。近年来由于气候因素以及栽培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套袋红富士除袋后上色慢着色差,品质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了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多年的栽培经验,现就影响套袋红富士苹果上色的因素及对策简述如下,仅供参考。

孟义淳[3](2020)在《苹果梨果皮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套袋处理可以使苹果梨果实着色呈现红色,进而改善果实外观品质。果实着色程度受花青苷含量的影响,然而花青苷的生物合成又受到MYB、bHLH和WD40转录因子的调控。相关研究表明,花青苷生物合成调控中,MYB转录因子与bHLH转录因子扮演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MYB1 08、bHLH62、bHLH130、MYC2对于果实着色具有一定影响。本试验以‘延边苹果梨’为试验材料,克隆苹果梨果实中MYB与bHLH转录因子家族中的PbMYB108、PbbHLH62、PbbHLH130、PbMYC2基因,并测定套袋果实与自然生长下果实不同着色程度下,其上述基因的表达量变化及其花青苷含量变化,进而探究上述基因与花青苷生物合成之间的联系。主要结果如下:1、本试验成功克隆出PbMYB108、PbbHLH62、PbbHLH130、PbMYC2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2、利用qRT-PCR方法对苹果梨套袋与自然生长条件下不同时期上述基因的表达量测定,发现PbMYB108、PbbHLH62的表达与花青苷积累相关性不大,PbbHLH130、PbMYC2与花青苷的积累呈显着正相关,推测其为花青苷合成过程中重要基因。3、套袋处理可以提高苹果梨的着色情况,解袋后曝光会显着提高花青苷的产生与积累,未套袋的苹果梨果实中花青苷的含量较低,且平稳。套袋果解袋后叶绿素的含量呈现波动态势,且始终低于未套袋果实。套袋果解袋后果实中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提高,但始终低于未套袋果实。

李鹏鹏[4](2019)在《静宁苹果品种结构分析及新品种引种观察》文中研究指明静宁县地处甘肃陇东西部,是甘肃乃至全国重要的优质苹果产区。静宁苹果以着色系富士为主栽品种,在我国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新形势下,静宁苹果也面临着品种结构优化调整的问题。为优化静宁苹果品种结构,筛选适宜当地推广发展的苹果新品种,本研究于2016-2018年对静宁县苹果品种结构进行了调查,同时对静宁县苹果良种苗木繁育基地近年来引进的部分苹果新品种进行了初步引种观察,并对部分品种免套袋果实的品质进行了初步测定。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静宁目前苹果栽培面积5.71万公顷,产量67.8万吨,其中富士系品种种植面积5.29万公顷,占比92.9%,‘秦冠’栽培面积0.15万公顷,占2.6%,其它品种占比4.5%,品种结构单一问题十分突出,近年来短枝型富士新品种‘成纪1号’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其栽培效益明显优于其它品种。2、对近年来引进的13个品种试栽观察发现,早熟品种中,‘美国8号’树势中庸,果实着色较好,硬度大,综合表现优良;‘华硕’果个大,早果、丰产性好;中熟品种中,‘蜜脆’果个大,树冠紧凑,果实风味较浓,表现良好;晚熟品种中,‘瑞雪’树势健旺,易成花,果实品质优;‘瑞阳’树势中庸,易成花,丰产性好,果个大,色泽艳丽;‘烟富6号’,果形高桩,果面着色好,硬度大,品质好;上述6个品种在静宁综合表现优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3、对当地选育的‘成纪1号’和‘静宁1号’两个品种进行了免套袋栽培的果实品质测定。观察发现,‘成纪1号’和‘静宁1号’不套袋果实外观质量较套袋果有所下降,但内在品质优于套袋果,农药残留与套袋果无显着性差异,这两个品种在静宁县可作为免套袋栽培品种推广。4、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静宁苹果品种结构优化方面应加大‘瑞雪’、‘瑞阳’、‘静宁1号’、‘蜜脆’、‘华硕’等特色优势品种的推广,同时需加快新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

党纳[5](2016)在《新型苹果品质改良剂的应用效果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苹果是世界四大水果之冠,也是世界上种植最广、产量最多的水果。它酸甜可口,素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且苹果营养成分可溶性大,易被人体吸收,故有“活水”之称。但目前,相对于巨大的苹果产量、广阔的市场消费前景,中国苹果的出口率仅有3%左右,主要原因是我国果园生产的苹果果实品质达标率低、风味偏淡等。另外,果皮色泽是反应果实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苹果果实商品价格和销量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为了改善上述现状,在苹果优生区渭南白水进行田间试验,以期探索一种更为高效省力,安全环保,逐步替代苹果套袋的新技术。本研究历经三年,选用中晚熟富士系列“玉华早富”和“长富2号”苹果为供试品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及室内测定分析,探索以二氢茉莉酸甲酯(MDJ)和香草醛为主成分的两种高效省力,安全环保的苹果专用品质改良剂(TR1、TR2)的作用效果。最后与靓钛(TR3)及稀土高科肥(TR4)进行比较,通过测定相关指标,探讨其替代果实套袋的可能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用具有良好的成膜性、透光性、透气性和水溶性的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二氢茉莉酸甲酯和香草醛、耐盐乳化剂和矿质元素复配而成的品质改良剂用于苹果上,表现有一定的光泽和透气性,以及良好的成膜效果。2.经两年在苹果果实膨大期到果实成熟期喷施的田间试验,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成膜物质的2号品质改良剂(TR2)能够促进果皮着色,在色泽上和CK处理相比,表现为果皮a*值增大,b*和L*值降低,效果显着。在色差方面,着色率与TCK接近,但是由于果色更厚重,颜色没有TCK鲜艳;各处理均能提高果实红度,C值升高,H值降低,说明品质改良剂可以促进叶绿素的降解和花青苷的积累。从生理机制上表现为,TR2相比其它处理的果实糖、PAL含量和花青苷含量都很高,且作用效果显着;叶绿素含量则较低,但差异不显着。3.各喷施处理都有利于端正果形,差异不显着。TR1和TR2处理不仅能显着增高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增强果实储藏时间,也能提高果实的营养品质,使苹果中Vc和N、K含量增加,P含量减少,使中、晚熟苹果果实采收时间提前,促进农民创收,改善其生活水平。另外,有效增加果实糖/酸比、固酸比以及Ca含量,减少果实因缺钙而引起的症状,从而改善了果实品质。4.经过苹果感官综合评价分析,TR2处理使中熟果实各个指标表现相对优异,改善了果实风味品质;TR1对晚熟富士苹果各指标作用效果较好。两种苹果品质改良剂都减少农民经济投入,符合广大客户的需求,对果实增色效果得到提高,达到试验预期目标,值得在市场上进一步推广。

刘玲玲[6](2013)在《二氢茉莉酸甲酯和香草醛不同浓度组合对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苹果在我国水果生产中占居主要地位,出口量大约占世界总量的23.41%,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苹果出口国。但苹果产业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其出口创汇。一方面,套袋带来的风味欠佳问题日益突出,影响果实品质发育和采后贮藏;另一方面,劳动力紧缺和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成为制约果园管理的瓶颈。目前,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恢复苹果无袋栽培,国内外学者也积极寻找安全环保、高效低毒、经济适用的植物生理活性物质解决苹果产业面临的问题。本文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富士系列的“弘前富士”品种为试材,通过测定果实着色和内在品质相关指标,以期筛选出二氢茉莉酸甲酯(MDJ)和香草醛对富士苹果品质作用的最适浓度组合,为复配剂的合成,以及解决因套袋而导致的生产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试验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MDJ和香草醛浓度组合5(10mg/L MDJ+10-6mol/L香草醛)对套袋果和不套袋果品质的影响效果均达到显着水平,有效改善了不套袋果的着色状况,提高了套袋果的内在品质。2、MDJ和香草醛有加速果皮红色发育和黄色降解的功效,不套袋组合5(10mg/LMDJ+10-6mol/L香草醛)在果实采收时色泽发育显着优于不套袋对照果,且与套袋对照果接近。深入探究着色状况改善的原因,发现MDJ和香草醛可显着增加果实中PAL活性,从而增加了果实花青苷含量。3、MDJ和香草醛不同浓度组合对富士苹果内在品质的改良效果明显,且各处理间差异显着。4、MDJ和香草醛不同浓度组合可改善套袋果果实品质,增加果实风味。其对果实色泽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提高了果实着色强度,降低了色相角度值,使果色更鲜明,色泽更好,其中以T5(10mg/L MDJ+10-6mol/L香草醛)效果较好;显着地影响了套袋果Vc含量,增加了套袋果的营养价值。5、综合以上结果,两主成分浓度组合5(10mg/L MDJ+10-6mol/L香草醛)是其最佳浓度组合。

杨建新,曹芳婷[7](2012)在《苹果套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文中指出苹果套袋已成为苹果生产中的常用技术。苹果实施套袋后提高了果实外观品质,避免了农药、大气对果实的直接污染及部分病虫的危害,果品安全有了一定保障。但同时,生产套袋苹果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套袋过早会造成幼果脱落、发育迟缓、果实出现缺钙症、黑红点病、气孔坏死、果皮蜡质层变薄、内在品质及贮藏性降低等不良现象。现就苹果套袋生产出现的问

张东[8](2012)在《红色砂梨着色诱导及其调控的分子生理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红色砂梨(Pyrus pyrifolia Nakai)原产中国云南和四川南部,近年来,以原产云南着名红色砂梨地方品种‘火把梨’为亲本育成的优良品种已在全国各地引种栽培,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市场前景广阔。红色砂梨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着色机理上,着色调控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难以满足生产上优质红色砂梨生产的需求。此外,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发现红色砂梨不同于西洋梨和苹果的着色规律,因此有必要对红色砂梨着色调控及其相关分子生理机制进行系统研究,为红色砂梨生产中的着色调控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以红色砂梨中熟品种‘满天红’和‘美人酥’,晚熟品种‘云红梨1号’为主要试材,系统研究了温度、光照、机械伤和化学药剂等试验处理对红色砂梨着色调控的效应及相关分子生理机制,同时探讨了采收成熟度对诱导红色砂梨着色的影响及相关分子生理机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UV-B/白光诱导条件下,高温(27℃)诱导红色砂梨品种‘云红梨1号’果皮中花青苷积累的效应显着优于低温(17℃),这可能缘于高温较低温果皮具有更高的PAL酶活性以及(?)yMYB10和结构基因PpPAL、PpCHS、PpANS和PpUFGT的表达水平。2、红色砂梨对UV-B/白光诱导的响应与苹果较为相似,而与西洋梨有显着差异。不同红色砂梨品种的最佳着色温度和可诱导着色的温度范围均有所不同,红色砂梨‘满天红’和‘美人酥’最佳着色温度分别为17℃和12℃。光强和光质都对红色砂梨着色具有重要影响,高光强有利于红色砂梨着色,UV-B和白光在红色砂梨果皮花青苷积累方面具有显着地互作增益效应。基于本研究的结果,我们认为低温和高强度的UV-B/白光环境有利于获得较佳着色的‘满天红’和‘美人酥’,同时可较好的维持果实内在品质。3、机械伤处理能够有效促进‘满天红’果实在UV-B/白光诱导条件下受伤部位花青苷的积累,并伴随着该部位果实硬度显着下降,乙烯释放速率显着上升,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PpF3H、PpANS、PpUFGT和PyMYB10表达量的显着上调,而对照果实仅发生了轻微着色,且未检测到乙烯的释放。推测乙烯可能参与了红色砂梨果实花色苷合成的调控,对花色苷合成具有促进作用。机械伤处理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用于果实着色调控机制的研究。4、采收成熟度对诱导红色砂梨着色效应具有重要影响,且这种影响会随着果实临近商业采收期而减弱。成熟度较高果实中更高的花青苷的积累,可能与其果实具有更高的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花青苷相关结构和调节基因尤其是PpCHS, PpF3H, PpANS, PpUFGT, PyMYB10和PpbHLH等的高量表达有关。商业成熟期前10d是红色砂梨采后诱导着色的最佳采收期。5、在UV-B/白光的诱导条件下,不同药剂处理对红色砂梨‘满天红’着色及主要果实品质的调控效应不同。0.4m mol·L-1ABA和3mmol·L-1GA对‘满天红’果皮花青苷合成没有增效;2m mol·L-1ETH,0.12m mol·L-1GNT和2m mol·L-1MJ处理以及它们混合使用均能促进‘满天红’果皮花青苷着合成,ETH和MJ间还存在显着地互作增益现象,这些处理还能较好地维持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的含量等。6、MJ处理显着提高了红色砂梨‘满天红’果皮中PpCHS2、PpCHI3、PpF3H, PpANS、PpDFR1、PpUFGT1、PpUFGT2和PyMYB10的表达水平,从而促进其果皮中花青苷的积累。曝光处理后,PpbHLH和PpWD40表达在对照中不受诱导,而在MJ处理中出现上调表达现象,推测这两个基因的上调表达也是MJ促进花青苷积累的原因之一。红色砂梨花青苷合成过程中,花青苷合成结构基因不同成员的表达模式和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存在显着差异,这些成员的功能可能有所不同。

杨书峰,高九思,高阳,王炯[9](2011)在《我国套袋苹果黑点病病原及症状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我国套袋苹果黑点病的研究进展,包括病害症状、致病菌、发生原因等方面内容,以为其防治提供参考。

王昭[10](2012)在《红富士苹果套袋栽培技术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苹果发育过程中果袋内小区域的温、湿度的变化及套袋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分析了套袋栽培对不同树形冠层光照、套袋果树叶片光能利用状况的影响,研究内容包括:1.果袋内的温湿度微域环境受外界大气环境的影响。晴天时果袋内的温度变化随着大气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果袋内温度日变化中最低温出现在凌晨5:00,从上午9时开始迅速升高,在7月份之前和9月份之后最高温一般出现在13:00-14:00,在7、8两个月份高温天气从13:00时开始持续3-4个小时;果袋内的湿度变化和温度变化呈负相关,最高湿度出现在6:00前后。2.高温天气时不同果袋内的温湿度变化存在差异显着。当大气温度超过30℃时果袋内的温度急剧升高,同时湿度急剧降低。高温条件导致果袋内极度干燥,当袋内温度超过35℃时相对湿度低于40%,袋内相对湿度低于40%的时间各不相同,以单层纸袋最高,爱农袋最低;果袋内湿度在极端干燥时处于20%左右。阴、雨天时果袋内的温湿度变化较小,温度较低且昼夜变幅小。降水能够完全渗透进袋内,阴雨天时袋内高湿的持续时间比降雨时间长。3.套袋对树冠冠层内的光照分布影响显着。套袋后紧贴果袋的3-7片叶受到不同程度的遮挡,光合速率最低甚至为负值;套袋对树体的遮阴主要影响树冠内膛和下层,套袋对高干开心形和小冠疏层形影响大。总的来说,树冠较小的树形光照水平及光能利用情况明显优于大冠树形;高干树形优于矮干树形。4.套袋果实果面光洁度好,果实亮度高,果面鲜红。明显降低果皮叶绿素含量,使花青素含量增加,套袋苹果的外观品质得到显着改善,内在品质没有明显降低。不同透光率果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不同,透光率越高,果实着红色越差,黄色越明显,降低果皮叶绿素的效果越差。通过试验,小林和爱农袋质量较好,单层袋差。5.综合看来,辽宁苹果套袋选择6月1日至6月8日较为理想(花后30-35天左右),最迟可推后到6月15日;摘袋时期选择在9月20日前后较为理想。6.人工摘叶、转果和铺反光膜等套袋配套措施能够明显的改善树体冠层尤其是树冠中下部的光照分布,铺设反光膜和摘叶处理分别对距地100cm以下、150cm以下冠层影响显着;人工摘叶、转果和铺反光膜等套袋配套措施均能促进红色果实色泽的发育,使着色面积扩大,色调显着增加,提高果实的外观和内在品质。

二、套袋苹果着色差的原因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套袋苹果着色差的原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套袋苹果果皮光照诱导后黑暗着色机理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花色苷的作用
        1.1.1 促进物种繁衍
        1.1.2 减轻光损伤
        1.1.3 增强抗逆性
        1.1.4 提高抗氧化性
        1.1.5 保障人体健康
    1.2 植物花色苷的结构
    1.3 花色苷合成与调控
        1.3.1 花色苷合成
        1.3.2 结构基因对花色苷合成的调控
        1.3.3 转录因子对花色苷合成的调控
    1.4 光对花色苷合成的影响
        1.4.1 光周期对花色苷合成的影响
        1.4.2 光强对花色苷合成的影响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套袋苹果光照诱导后黑暗着色现象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和处理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苹果果皮光照诱导后的黑暗着色现象
        2.2.2 苹果光照诱导和黑暗处理过程中果皮色差变化
        2.2.3 苹果光照诱导和黑暗处理过程中果皮色素变化
        2.2.4 苹果果皮光谱分析
        2.2.5 不同处理苹果果皮花色苷合成关键酶活性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光照诱导和黑暗处理对套袋苹果果皮代谢组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代谢组数据结果评估
        3.2.2 苹果光照诱导和黑暗处理果皮差异代谢物筛选
        3.2.3 苹果光照诱导和黑暗处理果皮差异代谢物KEGG通路富集
        3.2.4 苹果光照诱导和黑暗处理果皮类黄酮类代谢物的表达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光照诱导和黑暗处理对套袋苹果果皮转录组的影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苹果果皮不同处理样品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4.2.2 重复相关性评估与主成分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MdLAF1、MdNAC92与MdUFGTs互作调控花色苷积累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MdUFGTs启动子分析
        5.2.2 MdUFGTs启动子和MdMYBs、MdNACs转录因子扩增
        5.2.3 转录因子与MdUFGTs启动子的互作验证
        5.2.4 MdLAF1、MdNAC92结合MdUFGTs启动子上的作用元件
        5.2.5 转录因子对MdUFGTs启动子的转录激活验证
        5.2.6 MdUFGTs和 MdLAF1、MdNAC92功能验证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6.1 结论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影响套袋红富士苹果上色的因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因素
    1.1 品种差异
    1.2 气候因素
        1.2.1 海拔因素
        1.2.2 温度因素
        1.2.3 湿度因素
        1.2.4 光照因素
    1.3 施肥不合理
    1.4 套袋方法不正确
        1.4.1 果袋质量
        1.4.2 套袋时间
        1.4.3 除袋时间
    1.5 留果量大
    1.6 树势衰弱
2 解决办法
    2.1 选用易上色品种
    2.2合理修剪
    2.3 配方施肥
        2.3.1 平衡施肥
        2.3.2 果园种草
    2.4 选用优质果袋
    2.5 适时除袋
    2.6 加强病虫害防治
    2.7 合理负载
    2.8 辅助增色
        2.8.1 摘叶转果
        2.8.2覆反光膜
        2.8.3 喷施叶面肥

(3)苹果梨果皮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花青苷
    1.2 花青苷合成途径
        1.2.1 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1.2.2 肉桂酸羟化酶(cinnamate 4-hydroxylase)与4-香豆酰CoA连接酶(4-coumarate coenzyme A ligase)
        1.2.3 查尔酮合成酶(chalcone synthase)
        1.2.4 查尔酮异构酶(chalcone isomerase)
        1.2.5 黄烷酮-3-羟化酶(flavanone-3-hydroxylase)、类黄烷酮-3'-羟化酶(flavonoid-3'-hydroxylase)、类黄酮-3',5'-羟化酶(flavonoid-3',5'-hydroxylase)
        1.2.6 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reductase)
        1.2.7 花色素合成酶(anthocyanin synthesis)
        1.2.8 类黄酮-3-O-葡糖基转移酶(UDP glucose-flavonoid 3-o-glucosyltransferase)
    1.3 转录因子
        1.3.1 MYB转录因子
        1.3.2 bHLH转录因子
        1.3.3 WD40转录因子
    1.4 最新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试剂与药品
        2.1.3 所用仪器及设备
    2.2 方法
        2.2.1 苹果梨果皮RNA提取
        2.2.2 cDNA的合成
        2.2.3 引物设计
        2.2.4 目的基因全长克隆
        2.2.5 产物检测
        2.2.6 切胶回收
        2.2.7 连接转化
        2.2.8 生物信息学分析
        2.2.9 荧光定量PCR
        2.2.10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苷含量测定
        2.2.11 果实色泽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RNA提取
    3.2 cDNA质量检测
    3.3 目的基因的克隆
    3.4 PbMYB108、PbbHLH62、PbbHLH130、PbMYC2生物信息学分析
        3.4.1 氨基酸序列比对与系统发育树构建
        3.4.2 PbMYB108、PbbHLH62、PbbHLH130、PbMYC2密码子偏倚性分析
        3.4.3 PbMYB108、PbbHLH62、PbbHLH130、PbMYC2的理化特性
        3.4.4 PbMYB108、PbbHLH62、PbbHLH130、PbMYC2蛋白的结构域分析
        3.4.5 PbMYB108、PbbHLH62、PbbHLH130、PbMYC2蛋白的亲水性与疏水性预测
        3.4.6 PbMYB108、PbbHLH62、PbbHLH130、PbMYC2蛋白糖基化分析
        3.4.7 PbMYB108、PbbHLH62、PbbHLH130、PbMYC2蛋白磷酸化分析
        3.4.8 PbMYB108、PbbHLH62、PbbHLH130、PbMYC2蛋白跨膜结构分析与亚细胞定位预测
        3.4.9 PbMYB108、PbbHLH62、PbbHLH130、PbMYC2二级结构预测
        3.4.10 PbMYB108、PbbHLH62、PbbHLH130、PbMYC2三级结构预测
    3.5 苹果梨果皮中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
    3.6 苹果梨果皮中花青苷含量变化
    3.7 色差分析
    3.8 目的基因扩增情况分析
    3.9 苹果梨果皮中PbMYB108、PbbHLH62、PbbHLH130、PbMYC2基因表达水平研究
4 讨论
    4.1 内参选定
    4.2 解袋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
    4.3 解袋后PbMYB108、PbbHLH62、PbbHLH130、PbMYC2与花青苷之间相关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静宁苹果品种结构分析及新品种引种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世界苹果品种结构及特征
        1.1.1 部分苹果主产国品种结构概况
        1.1.2 品种发展趋势及特点
    1.2 我国苹果品种发展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1.2.1 品种发展现状
        1.2.2 品种发展存在的问题
        1.2.3 品种发展趋势
    1.3 甘肃及静宁苹果产业概况、品种发展现状与问题
        1.3.1 甘肃苹果产业概况、品种发展现状及问题
        1.3.2 静宁苹果产业概况及发展现状
        1.3.3 静宁苹果品种结构存在的问题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静宁苹果品种结构调查
        2.1.1 实地调查
        2.1.2 问卷调查
        2.1.3 其它方式
    2.2 新品种引种试验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验材料
        2.2.3 试验方法
    2.3 部分品种免袋栽培试验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静宁苹果栽培现状及品种结构分析
        3.1.1 栽培现状分析
        3.1.2 品种结构分析
        3.1.3 富士系在静宁栽培效益分析
    3.2 部分新品种在静宁的引种观察
        3.2.1 物候期
        3.2.2 树体生长习性
        3.2.3 结果习性
        3.2.4 果实品质分析
    3.3 部分品种免套袋栽培果实表现
        3.3.1 果实品质比较
        3.3.2 果实农药残留比较
    3.4 关于静宁苹果品种结构优化对策建议
        3.4.1 大力推广适栽优良品种,不断优化品种结构
        3.4.2 加快新品种引进,做好区域化试验
        3.4.3 加强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应用推广
        3.4.4 强化和完善苹果新品种无毒优质苗木繁育体系建设
第四章 讨论
    4.1 品种结构优化对静宁苹果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2 静宁苹果新品种推广配套栽培模式的选择
    4.3 免套袋栽培在静宁推广应用前景
第五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新型苹果品质改良剂的应用效果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套袋对苹果品质的影响
        1.2.2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果实品质作用的相关研究
        1.2.3 关于果实着色机理的相关研究
        1.2.4 果实中钙作用的相关研究
第二章 苹果品质改良剂在苹果上的作用效果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2.1.4 参数计算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2.1 苹果品质改良剂对苹果着色率的影响
        2.2.2 不同苹果品质改良剂对苹果色泽的影响
        2.2.3 不同苹果品质改良剂对苹果果实成熟度的影响
        2.2.4 苹果品质改良剂对苹果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
        2.2.5 苹果品质改良剂对苹果果实营养品质的影响
        2.2.6 感官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苹果品质改良剂对果实着色的动态效果及其机理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时期苹果果实优果率变化
        3.2.2 不同时期‘玉华早富’果实着色变化分析
        3.2.3 果实成熟期品质改良剂对苹果内在指标的影响
        3.2.4 不同时期苹果成熟度的分析
        3.2.5 花色素苷与蔗糖、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的关系
    3.3 讨论
第四章 苹果品质改良剂对晚熟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苹果品质改良剂对苹果外观品质的影响
        4.2.2 不同苹果品质改良剂对苹果内在品质的影响
        4.2.3 不同苹果品质改良剂对苹果营养品质的影响
        4.2.4 不同苹果品质改良剂对苹果着色的影响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附实验照片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二氢茉莉酸甲酯和香草醛不同浓度组合对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苹果产业的发展现状
        1.1.1 中国苹果产业发展现状
        1.1.2 陕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
    1.2 套袋技术存在的问题
    1.3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果实品质的改良作用
    1.4 果实着色机理的研究
        1.4.1 果实着色成因
        1.4.2 花青苷的作用
        1.4.3 果实着色研究现状
    1.5 钙对果实发育的作用
    1.6 二氢茉莉酸甲酯(MDJ)和香草醛的研究现状
        1.6.1 二氢茉莉酸甲酯(MDJ)和香草醛对果实着色的影响
        1.6.2 二氢茉莉酸甲酯和香草醛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二氢茉莉酸甲酯和香草醛不同浓度组合对套袋和不套袋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浓度组合对套袋和不套袋果实色泽的影响
        2.2.2 不同浓度组合对套袋和不套袋果实单果重和果形指数的影响
        2.2.3 不同浓度组合对套袋和不套袋果实色素含量和 PAL 活性的影响
        2.2.4 不同浓度组合对套袋和不套袋果实硬度和钙含量的影响
        2.2.5 不同浓度组合对套袋和不套袋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
    3.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二氢茉莉酸甲酯和香草醛不同浓度组合对富士苹果着色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浓度组合对果实红绿色度(a~*)和黄蓝色度(b~*)的影响
        3.2.2 不同浓度组合对果实着色强度(C 值)和色相角度值(h°)的影响
        3.2.3 不同浓度组合对果皮花青苷、PAL 活性的影响
        3.2.4 处理 5 对果实成熟后期红绿色度(a~*)和黄蓝色度(b~*)变化的影响
        3.2.5 处理 5 对果实成熟过程中花青苷含量和 PAL 活性变化的影响
    3.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二氢茉莉酸甲酯和香草醛不同浓度组合对富士苹果内在品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浓度组合对果实单果重和果形指数的影响
        4.2.2 不同浓度组合对果实硬度和钙含量的影响
        4.2.3 不同浓度组合对果实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和糖酸比的影响
        4.2.4 不同浓度组合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 Vc 含量的影响
    4.3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二氢茉莉酸甲酯和香草醛不同浓度组合对套袋苹果品质的改良作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5.1.4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浓度组合对套袋果实红绿色度(a~*)和黄蓝色度(b~*)的影响.25
        5.2.2 不同浓度组合对套袋果实亮度(L~*)着色强度(C 值)和色相角度值(h°)的影响
        5.2.3 不同浓度组合对套袋果皮花青苷、叶绿素和 PAL 活性的影响
        5.2.4 不同浓度组合对套袋果实果形指数、硬度和钙含量的影响
        5.2.5 不同浓度组合对套袋果实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和糖酸比的影响
        5.2.6 不同浓度组合对套袋果实 Vc 含量的影响
    5.3 讨论与结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苹果套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套袋苹果容易出现的问题
    1.1 套袋苹果果柄易受损伤, 形成僵果或落果
    1.2 套袋苹果容易出现黑红点病、气孔坏死等症状
    1.3 套袋苹果生理病害有加重趋势
    1.4 套袋苹果易发生日灼
    1.5 套袋苹果着色差, 果面蜡质薄, 品质差
2 预防措施
    2.1 使用优质果袋
    2.2 选壮树及优质果套袋
    2.3 适期套袋
    2.4 适法套袋
    2.5 套袋前谨慎用药
    2.6 适期除袋

(8)红色砂梨着色诱导及其调控的分子生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花青苷生物合成的分子生理基础
        1.1.1 花青苷的生物合成途径
        1.1.2 花青苷生物合成基因及转录因子
        1.1.2.1 花青苷生物合成的结构基因
        1.1.2.2 花青苷生物合成相关转录因子
    1.2 影响果实花青苷生物合成的环境因子
        1.2.1 光照
        1.2.2 温度
    1.3 果实花青苷生物合成的调控措施
        1.3.1 人工光源
        1.3.2 果实套袋
        1.3.3 化学药剂
        1.3.4 其它措施
    1.4 红梨花青苷生物合成规律及调控
        1.4.1 红梨花青苷的分布及其着色模式
        1.4.1.1 红梨花青苷的分布
        1.4.1.2 红梨的着色模式
        1.4.2 红梨着色的生理与分子基础
        1.4.3 影响红梨花青苷生物合成的环境因子
        1.4.3.1 光照
        1.4.3.2 温度
        1.4.4 红梨花青苷代谢的人工调控措施
    1.5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温度对UV-B/白光诱导‘云红梨1号’果实着色效应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理机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及处理
        2.1.2 试验方法
        2.1.2.1 果实色差测定
        2.1.2.2 花青苷提取与测定
        2.1.2.3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测定
        2.1.2.4 RNA的提取
        2.1.2.5 DNase Ⅰ处理和逆转录
        2.1.2.6 实时定量PCR
        2.1.2.7 统计分析
    2.2 结果和分析
        2.2.1 温度对UV-B/白光诱导‘云红梨1号’果实着色的影响
        2.2.2 温度对UV-B/白光诱导‘云红梨1号’花青苷和PAL酶活性的影响
        2.2.3 温度对UV-B/白光诱导‘云红梨1号’花青苷合成途径基因和PyMYB10表达的影响
    2.3 讨论
第三章 红色砂梨着色诱导的适宜光温条件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及处理
        3.1.2 试验方法
        3.1.2.1 果实色差测定
        3.1.2.2 果实硬度测定
        3.1.2.3 可溶性固形物测定
        3.1.2.4 花青苷的提取与测定
        3.1.2.5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提取与测定
        3.1.2.6 类黄酮的提取与测定
        3.1.2.7 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的提取与测定
        3.1.2.8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温度处理对红色砂梨、西洋梨和苹果近光面色泽的影响
        3.2.2 不同光照处理对‘满天红’果实近光面色泽的影响
        3.2.3 不同温度处理对红色砂梨、西洋梨和苹果果实硬度的影响
        3.2.4 不同光照处理对‘满天红’果实硬度的影响
        3.2.5 不同温度处理对红色砂梨、西洋梨和苹果近光面果皮色素含量的影响
        3.2.6 不同光照处理对‘满天红’近光面果皮色素含量的影响
        3.2.7 不同温度处理对红色砂梨、西洋梨和苹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3.2.8 不同光照处理对‘满天红’杲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3.3 讨论
第四章 采收成熟度对UV-B/白光诱导红色砂梨果皮花青苷积累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及处理
        4.1.2 试验方法
        4.1.2.1 果实色差测定
        4.1.2.2 果实硬度测定
        4.1.2.3 果实乙烯释放速率的测定
        4.1.2.4 可溶性固形物测定
        4.1.2.5 可溶性糖和淀粉的测定
        4.1.2.6 花青苷的提取与测定
        4.1.2.7 RNA提取
        4.1.2.8 DNase Ⅰ处理和逆转录
        4.1.2.9 实时定量PCR
        4.1.2.10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成熟度果实品质及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比较
        4.2.1.1 着色相关生理指标及果实品质
        4.2.1.2 花青苷合成结构和调节基因的表达量
        4.2.2 不同成熟度对诱导‘满天红’果实品质及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2.2.1 色泽参数和花青苷含量
        4.2.2.2 果实硬度、乙烯释放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淀粉
        4.2.2.3 果皮中花青苷合成结构和调节基因的表达模式
    4.3 讨论
第五章 机械伤促进采后红色砂梨着色的机制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及处理
        5.1.2 试验方法
        5.1.2.1 果实硬度测定
        5.1.2.2 果实乙烯释放速率的测定
        5.1.2.3 花青苷的提取与测定
        5.1.2.4 RNA的提取
        5.1.2.5 DNase Ⅰ处理和逆转录
        5.1.2.6 实时定量PCR反应
        5.1.2.7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机械伤处理对‘满天红’果实硬度和乙烯释放的影响
        5.2.2 机械伤处理对‘满天红’果实着色的影响
        5.2.3 机械伤处理对‘满天红’果实花青苷合成结构基因和PyMYB10表达的影响
    5.3 讨论
第六章 化学药剂处理对红色砂梨着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及处理
        6.1.2 试验方法
        6.1.2.1 果实色差测定
        6.1.2.2 果实硬度测定
        6.1.2.3 可溶性固形物测定
        6.1.2.4 花青苷的提取与测定
        6.1.2.5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提取与测定
        6.1.2.6 类黄酮的提取与测定
        6.1.2.7 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的提取与测定
        6.1.2.8 统计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化学药剂处理对‘满天红’果实近光面色泽参数的影响
        6.2.2 不同化学药剂处理对‘满天红’近光面果皮色素含量的影响
        6.2.3 不同化学药剂处理对‘满天红’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6.2.4 不同化学药剂处理对‘满天红’果实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6.3 讨论
第七章 茉莉酸甲酯(MJ)促进红色砂梨着色的机制分析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及处理
        7.1.2 试验方法
        7.1.2.1 果实色差测定
        7.1.2.2 花青苷的提取与测定
        7.1.2.3 RNA的提取
        7.1.2.4 DNase Ⅰ处理和逆转录
        7.1.2.5 实时定量PCR反应
        7.1.2.6 统计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MJ处理对‘满天红’果实近光面色泽参数的影响
        7.2.2 MJ处理对‘满天红’近光面果皮花青苷含量的影响
        7.2.3 MJ处理对‘满天红’花青苷生物合成结构基因家族成员表达的影响
        7.2.4 MJ处理对‘满天红’花青苷生物合成相关调节基因表达的影响
    7.3 讨论
第八章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我国套袋苹果黑点病病原及症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苹果黑点病的症状
    1.1 症状特点
    1.2 症状类型
    1.3 症状演变与发展
2 苹果黑点病致病菌研究
    2.1 病原菌
    2.2 病菌的生物特性
    2.3 病菌的致病性
3 非侵染性黑点病的发生原因
    3.1 康氏粉蚧危害形成黑点
    3.2 蚜虫危害及分泌物污染形成黑点
    3.3 缺钙、缺硼引发黑点病

(10)红富士苹果套袋栽培技术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苹果套袋历史
        1.2.2 苹果套袋对果实的正面效应
        1.2.3 套袋的其它效应
        1.2.4 套袋苹果果袋内微域环境变化
        1.2.5 不同果袋套袋效果研究
        1.2.6 套袋的一系列配套措施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本试验需要测定的相关指标及测定方法
        2.2.1 果实袋内温度、湿度的测定方法
        2.2.2 不同果袋套袋的苹果果实品质测定
        2.2.3 苹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2.2.4 叶片光合参数测定
        2.2.5 冠层内的相对光照强度测定
        2.2.6 果皮色泽测定
    2.3 统计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时期套袋与摘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3.1.1 不同时期套袋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3.1.2 不同时期摘袋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3.2 不同透光率果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3.2.1 不同透光率果袋对果皮色泽的影响
        3.2.2 果袋透光率对果皮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3 不同透光率果袋果皮花青苷含量的影响
        3.2.4 不同果袋对果实大小、硬度和单果重的影响
    3.3 套袋对苹果冠层光环境和叶片光合生产的影响
        3.3.1 套袋后树体的遮荫情况
        3.3.2 套袋对苹果树冠内膛叶片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3.3.3 套袋对紧贴果实部位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3.3.4 套袋对冠层内光照分布的影响
    3.4 不同套袋处理袋内温湿度微域环境动态变化
        3.4.1 正常天气状况下不同纸袋内温湿度的变化情况
        3.4.2 雨天条件下的变化特征
        3.4.3 高温条件下的温湿度变化特征
        3.4.4 不同纸袋内温湿度的季节变化趋势
        3.4.5 实验各种果袋外袋物理性状的比较
        3.4.6 各种类型果袋套袋果实的外观品质
    3.5 套袋配套措施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3.5.1 铺设反光膜对冠层内光照分布的影响
        3.5.2 摘叶、转果对树体冠层内光照分布的影响
        3.5.3 摘叶、转果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第四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套袋苹果着色差的原因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套袋苹果果皮光照诱导后黑暗着色机理解析[D]. 薛晓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影响套袋红富士苹果上色的因素及对策[J]. 赵涛,常丽娟,陈军民,李军平,王峰. 果农之友, 2021(04)
  • [3]苹果梨果皮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D]. 孟义淳. 延边大学, 2020(05)
  • [4]静宁苹果品种结构分析及新品种引种观察[D]. 李鹏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5]新型苹果品质改良剂的应用效果及其机理研究[D]. 党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6]二氢茉莉酸甲酯和香草醛不同浓度组合对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D]. 刘玲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7]苹果套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 杨建新,曹芳婷. 山西果树, 2012(04)
  • [8]红色砂梨着色诱导及其调控的分子生理机制[D]. 张东. 浙江大学, 2012(12)
  • [9]我国套袋苹果黑点病病原及症状的研究进展[J]. 杨书峰,高九思,高阳,王炯. 现代农业科技, 2011(20)
  • [10]红富士苹果套袋栽培技术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D]. 王昭.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07)

标签:;  ;  ;  ;  ;  

袋装苹果着色不良的原因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