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安达小学一瞥

长春安达小学一瞥

一、长春市安达小学掠影(论文文献综述)

王嫦鸿[1](2020)在《“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历史研究与价值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内研究近现代工业遗产的学者们越来越多,取得许多丰硕的成果;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关注近现代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但人们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遗产仍知之甚少。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工业遗产时间线处在前有更古老的近代工业遗产,后有布局更神秘发展更迅猛的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中间位置,导致“一五”时期工业遗产易被忽略。然而“一五”时期工业建设是新中国第一次引入外资发展国内重工业的重大战略布局,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前三章的内容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目前国内外工业遗产研究现状,明确文章研究内容、意义及目的。第二章查阅并整理文献书籍资料,梳理“一五”时期全国范围内以及四川地区的工业建设背景及项目分布,并对“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展开历史研究。归纳总结出“一五”时期四川地区的重要工业建设项目共计33项,主要集中于成都、绵阳两地,其中156项实际有6项建设于成都。第三章详细梳理“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建设历史,“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是四川省现代工业建设的开端,其规划建设模式是我国现代城市建设开端,对四川地区的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都有着深远影响。第四章通过实地调研法,收集历史图片、现场资料,结合文献研究法,依托四川地区“一五”时期建设省情,研究“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的构成特征。归纳总结出“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涉及电力工业、电子工业、机械工业、化工工业、纺织工业、食品加工工业等11个行业大类的行业特征。深入研究“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得出工业遗产沿铁路分布以及靠近城市中心建设呈毗邻式的项目选址分布特征等结论。第五章结合文献阅读法、实地调研法及比较分析法,研究“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的价值特征;研究得出较东北地区工业基地的历史价值而言,“一五”建设是四川地区现代工业发展的起点,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四川地区“一五”时期的电子工业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有极高的科技价值;同时四川地区有着特殊的消费文化与历史符号价值,对四川地区工业遗产在现代发挥社会文化价值有很大帮助。第六章采用文献阅读法、实地调研法分析目前四川地区“一五”时期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设计的策略。最后,第七章内容主要是总结本论文研究结论,并展望未来四川地区“一五”时期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白叶茹[2](2018)在《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蒙古族作家的汉语创作现象逐渐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从元到清,有百余名蒙古族作家曾用汉语进行创作。直到建国以后,这种现象进一步得到发展,形成了各个文体完善的创作体系。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整个文坛散文热度的回升,蒙古族汉语散文也进入到前所未有的活跃期,形成了蒙汉双语共存的新格局。有百余名蒙古族作家在用汉语进行着散文创作。然而,蒙古族作家汉语写作一直处于中国文学史和蒙古族文学史的边缘位置,两种文学视野均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为了真实地反映蒙古族散文的全貌,也为了给汉语创作散文的蒙古族作家找到一个合理的位置,学界理应脱离传统的文学史观,保持一个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将这些作家、作品纳入到研究视野中。这也正是笔者撰写这篇论文的初衷。学界对汉语创作的蒙古族作家划分问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所以创作主体的框定是本论文研究的首个议题。笔者以“作家族属”和“作品题材”做为准则,首先确定了研究对象的范围。而后根据出生地、生活环境、创作语言的不同,将汉语创作的蒙古族作家进行了划分。并从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两方面入手,详细研究了作家创作背景,挖掘其汉语创作的原因。进而研究了其作品中的民族情感与蒙古元素所体现的民族精神。蒙古族汉语散文在平行与交叉中体现了灵活多变的题材类型。回忆性散文、纪实性散文和记游性散文是蒙古族汉语散文的主要题材类型。其中,回忆性散文占有很大的比重。敖德斯尔、朋斯克和安柯钦夫等老一辈作家在拾回的记忆中再造纯清的孩童世界、塑造真与诗之间的人物、用二维的时间感知,在回忆中表达自己的情感。蒙古族汉语纪实性散文在新时期呈现出了小说化倾向。具体体现为人物性格典型化、叙述结构情节化、题材内容细节化。记游性散文是蒙古族汉语散文主体行走中的心灵自传。他们利用还乡机制,亲近乡村、游走自然、踏足故乡,记述着别样的还乡感触,展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探寻着民族文化的根源。蒙古族汉语散文在情感方面主要呈现出了“颂赞”与“批判”的二元话语。颂赞性话语建立在历史寻根书写的基础上。作家在身份的确认、族群的认同、原乡的溯源中显示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转化成颂赞话语呈现在文本中。批判性话语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与生活状态的批判中。批判性话语是赞颂性话语的升华,是这些作家做为蒙古民族的主人公对于蒙古大地的破坏与骨肉同胞生活状态的深切关心。颂赞性话语和批判性话语虽然分而述之,实则密不可分,这两种话语深度配合,不仅表现了作家独特的设计,更深层的展现了作家心灵世界与民族历史。蒙古族汉语散文整体来说遵循了散文的写实传统,追求创造的真实、情感的真实、意味的真实。同时,他们也注重散文的意象美,通过意象建构自己的散文世界,抒发自己的情感。原型式意象注重传承,保持了蒙古族符号世界的原汁原味。象征式意象则通过文学手段,赋予了意象更深层更艺术的表达。理性是蒙古族汉语散文自律的选择。新时期以来,随着作家艺术视野的开拓和自我意识的强化,形成了以哲理来追求理性的审美风格。他们以个体生命与外在现实的相互关系作为审视的对象,用感悟自然生命与社会文化丰富了其散文世界。新时期蒙古族汉语创作是历代汉语创作实践的延续,也是蒙古文学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主流母语文学之外的一种特殊现象,蒙古族汉语创作拓展了蒙古文学的边界,丰富了蒙古文学的文化精神内涵。

张雪辰[3](2017)在《城市剧场中的音乐记忆 ——内蒙古乌兰恰特剧院剧目研究(1954-2015)》文中提出乌兰恰特,系蒙古语、俄语音译,意为"红色剧场",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剧场,初建成于1953年,位于新城区中心文化广场南侧,是当时内蒙古自治区规模最大的公共娱乐场所。2007年,作为内蒙古自治区60周年大庆献礼工程,乌兰恰特剧院进行了全面升级重建,成为拥有世界顶级声光设备系统的大型综合性剧院。乌兰恰特剧场在六十余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既具有传统文化特征同时又具有时代特点的演艺空间,在自治区文化史、对外交流史发展等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之作用,长期以来,乌兰恰特剧院对呼和浩特地区乃至内蒙古自治区的市民文化生活都起到了指引文化方向、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论文以乌兰恰特剧院在不同历史时期上演的音乐类剧目与音乐文化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剧院各时期演出资料的梳理出发,探讨上演音乐作品的特点以及对当地音乐文化传播的价值与意义。绪论包括研究的主要内容、、现有研究成果综述、主要研究方法等;第一章主要阐述乌兰恰特剧院历史沿革与发展概况;第二章对乌兰恰特剧院四个时期的音乐剧目进行了详细梳理与分类;第三章对乌兰恰特剧院音乐剧目的多元表现加以分析,并从传统戏曲、蒙古族风格的音乐作品、西方经典音乐展演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结语则重在总结乌兰恰特剧院音乐类作品的演出轨迹、特点以及在当地所具有的文化传播功能。

王虹波[4](2013)在《1912-1931年间东北灾荒的社会应对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1912—1931年间东北灾荒为研究对象,大量搜集和挖掘东北地方文献资料,借鉴区域史研究理论和方法,从社会科学角度对灾荒资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运用历史地理学、灾害学、环境学等学科知识与方法对灾荒自然属性进行探究,统计灾荒发生的时空分布情况,分析归纳灾荒发生的特点;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和方法对灾荒社会属性进行分析,重点考察民初社会应对灾荒的情况及能力,主要从政府赈济、民间救助、仓储备荒和巫术救荒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并探究东北灾荒带来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东北灾荒的成因。主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探析灾因重点从气候、水系、山脉、地质等方面考察其成灾的自然环境;从对生态的破坏和政治背景考察其成灾的社会环境,如民初政治腐败、战乱频繁、租赋繁重等社会因素使之民不聊生,大大降低了社会整体御灾能力。第二章东北灾荒的历史考察。重点对东北多发的水灾、旱灾、冰雹和瘟疫四种灾害来进行考察,介绍东北灾情;分析归纳东北灾荒发生的特点:从时间分布上看,发生频繁,无年不灾;从空间地域看,灾区广大,无地不灾;从灾害发生种类看,多灾并发,接连不断,种类繁多,危害严重。第三章东北灾荒的官赈措施。东北地方政府设立赈务机构对灾情进行管理,通过报灾、勘灾和查灾鉴定灾情,实施赈济。首先,急赈以缓灾情。主要措施有拨发赈粮、赈款、设施粥厂和实行以工代赈等;其次,帮扶生产。实行借贷、蠲缓等;最后,调控市场,平抑物价。主要措施是“禁粮出运”和平粜政府赈济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灾情,赈济中体现了近代化的色彩。但政治的腐败,赈济中的中饱私囊等消极因素,弱化了政府赈灾能力,使政府救济如杯水车薪。第四章东北灾荒的社会救济。民赈群体主要来源于社会慈善团体、绅商政府官员等社会上层人士,还有平民阶层的个人义举。社会救济对当时比较弱化的政府御灾能力是一个强有力的补充,并逐渐承担了社会救济的主要角色,对赈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五章东北地区的仓储备荒。仓储备荒是当时东北政府应对灾害的主要防灾举措,由于政府对官仓建设的能力有限,积极鼓励加强东北各地义仓的建设。各地民间对义仓积谷的征收和使用、义仓的建设和管理、仓董的任命等情况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但在实际运行和管理中还是弊端丛生,义仓积谷被挪用、变谷生金、中饱私囊、仓董失职、天灾人祸等情况时有发生,使义仓积谷遭受巨大损失,弱化了义仓积谷灾时急赈的重要作用。第六章东北旱灾与禳弥信仰。这是古代消极的救灾思想,被历代所沿用和效仿。由于民国时期政治腐败、战乱频繁、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加之民众受教育水平低,使巫术救荒在民国时期东北地区一度盛行,统治者积极组织参与祈神禳灾,使巫术救荒更加得到了人们的敬畏,达到所谓的阶级调和。其实质是政府御灾能力降低的表现,巫术救荒不仅贻误了最佳的救灾时机,而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一步加深了灾民的痛苦。第七章东北灾荒的影响。灾荒造成东北人口的死亡与流移;破坏了东北人们的生产生活;加剧东北社会环境的恶化,导致东北社会秩序的失控和阶级矛盾的激化。民国时期灾荒距今较近,对今天东北地区的防灾、减灾和救灾等工作也可以提供历史教训与借鉴,并对东北地域经济投资的预测性和针对性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翁有利[5](2012)在《长春人口发展与城市变迁研究(1800-1945)》文中认为本文主要探讨1800—1945年长春人口发展与城市起源发展变迁问题。城市起源发展变迁,必须依赖一定数量的人口,人口发展是其先决条件。工业化以前,人口发展主要是农业人口的聚集和发展。人口的生存、发展依赖一定的自然资源环境和社会环境,尤其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近代以前长春的自然资源环境和社会环境,一方面促进人口发展;一方面影响和制约人口发展,延缓人口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变迁的速度。1800年,长春厅设治于当时长春堡所辖的新立城,长春厅是长春城市的第一块地域街区,它的设置标志着长春城市的起源。随着长春厅人口、经济的不断发展,1889年,长春厅升格为长春府。长春厅出现后,随着外国帝国主义势力的侵入,长春又出现了“俄国宽城子铁路附属地”、“日本南满铁路附属地”、商埠地和东站区等地域街区。这些街区人口不断发展,行政设治与行政职能不断扩充,奠定后来长春城市发展的整体基础。1800—1945年,长春城市的地域辖属,经历了长春厅、长春府、长春县以及伪满新京特别市等几个不同时期;每个时期,人口经济都有很大程度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人口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变迁。伪满新京特别市时期,是光复前长春人口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变迁速度最快时期,依据马克思殖民统治“双重使命”的原理分析,日本殖民统治者,大兴土木,在长春进行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建设,吸纳大量的城市人口,一方面致使长春城市沦为殖民地,但另一方面,客观上对长春人口发展与城市变迁起了一定的助推作用。人口城市化不仅需要人口数量,同时也需要人口质量。人口的数量增减,人口的质量优劣,都直接影响城市化的进程。1800—1945年长春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流动、人口迁移、人口分布、人口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职业结构等)、人口的身体素质、人口的文化素质,以及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规划的发展,第一产业人口(农业人口)向第二、第三产业人口(城市人口)转化,第一产业经济(农业经济)向第二、第三产业经济(城市经济)转化等等;都对长春人口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变迁产生重要影响。

高春梅[6](2012)在《达斡尔族文化体认与传承 ——基于一所民族中学的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每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地创造、发展和逐步丰富本民族的文化,并形成了具有鲜明的风格特点和独特的魅力的本民族文化,正是这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了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精神纽带,也是这个民族得以世代生存、发展的根本。但人类社会进入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于那些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生存与发展的挑战,面对各种文化交流的频繁与强势文化的先进性特点,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诸多的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尤其是对较少人口的少数民族来说面临的困难更为突出。达斡尔族是北方的较少人口的少数民族之一,达斡尔族因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因此,在本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只靠口口相传,言传身教的方式,这种方式加速了达斡尔族文化的失传、消失和断裂,无论是语言、宗教、艺术、体育、服饰还是风俗习惯,生产方式等传统文化,都已经逐渐淡出达斡尔族人的生活,甚至于有的已经完全消失,出现了根的断裂。而民族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但由于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政策没有足够重视民族学校的这一功能的发挥,使得民族学校的民族文化传承功能弱化,通过对一所民族学校的达斡尔族的五位教师和两位学生的达斡尔族文化的体认研究,了解在民族学校的达斡尔族人面对本民族文化的断裂与传承的现状的内心感受、态度、情感、认识的主观体验。运用教育人类学的观点和解释人类学的“深描”方法,理解、解释和描述达斡尔族文化对达斡尔族人的生命成长的影响过程。本论文以研究者的工作单位,黑龙江省Q市(化名)卜奎民族中学(化名)的五位达斡尔族教师和两位达斡尔族学生的作为个案,运用访谈、参与观察、田野观察、日记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访谈原汁原味的细节记录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对生活的态度和认识,因为我们知道观念和情感的形成不是平生生成的,而在个体的生活经历中形成的。描述达斡尔族教师和达斡尔族学生的文化体认主要是以深层次的文化背景的行动意义的理解与解释。在对五位达斡尔族教师和两位达斡尔族学生的主体认知、民族情感体验及民族文化传承的分析基础上,对他们的民族认同,民族身份认知和对本民族语言、宗教、艺术、体育等文化方面的态度进行人类学解释。洞察达斡尔族教师和达斡尔族学生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文化自觉发展状态的困境,了解达斡尔族教师在民族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民族文化传承意识的趋向,寻求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的策略与路径。在研究访谈的基础上,引用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的教育视角,以民族学校传承场域的实践操作为研究基础,为民族学校传承达斡尔族文化提供一种新的认识和新思路。从达斡尔族主体文化认识的特点分析达斡尔族文化传承之根本是本民族主体的文化自觉,即达斡尔族文化传承的关键是达斡尔族本族内传承为重点,并要得到国家意志来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的政策支持。对其达斡尔族文化的断裂现象做以真实的记录,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过程的图景记实,以期有更多的民族文化现象的启示。

魏连栋[7](2011)在《清末至民国中期东北土匪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重点介绍了民国前期东北土匪的来源及其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东北土匪组织结构及活动方式,东北土匪与流民、兵变和日俄列强的关系。东北地区是河南、河北、山东等关外省份的重要移民区,这些移民在生活无着落时往往流而为匪。清末,早期活动于辽西地区的土匪成功转型,奉系军阀的许多领导人就有土匪经历,给东北土匪作了“想做官先为匪”的引导,也是东北匪患不绝的重要原因。东北土匪有自己独特的匪规,组织结构行为准则,还有一套独特的话语系统即黑话。匪规保证了土匪行动的一致性,提高了他们暴力行动的成功率;组织结构严密、分工明确,增加了他们的战斗力和破坏力;东北土匪的黑话,是他们特有的沟通工具,外人很难了解,凡入匪者先要熟悉并能熟练运用土匪黑话,从某种意义上说,土匪更把是否懂得黑话作为分清敌我的标准。土匪群体是民国特殊历史时期社会转型的产物,那时,土匪剿而不绝,且官匪一家。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土匪接触最多的是普通百姓和执政者,此时土匪活动的负面影响是主要的,破坏社会秩序和人们正常生活,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日本侵占东北后,东北土匪出现分化,很多土匪走上抗日救亡道路,有的仍然继续为匪,还有一些土匪投入日本帝国主义怀抱,成为汉奸,这时的东北土匪已经不是简单的土匪问题,它涉及到战争问题和民族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分类探索。因此,本文以“九·一八”事变前夕的东北土匪为研究对象。

赵英兰[8](2006)在《清代东北人口与群体社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代东北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其人口的发展具有自身特有的规律与内涵。本文以清代东北人口为视点,广泛发掘东北区域特有的文献资料,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人口环境、人口管理、人口数量、人口移流、人口结构、族群人口、人口素质、人口与城镇化、人口与婚姻家庭等,展示清代东北人口史的全貌。本文以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家庭学等理论方法,深入地探讨了清代东北人口与环境相互关系;东北人口管理的特点;人口数量变迁周期与因素;各个时期人口迁移与流动的特点;人口年龄、性别、职业与宗教结构;族群人口的分布、构成及关系;人口发展对城镇规模变迁的影响;人口文化、身体素质对人口质量、规模的影响;以及东北人口与婚姻家庭状况、规模与特点。本文力图以人口为研究的切入点,扩展延伸到不同人口类型组成的社会群体,包括移民群体、士农工商群体、少数民族群体等,进而深刻地揭示清代东北区域的社会变迁。

二、长春市安达小学掠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春市安达小学掠影(论文提纲范文)

(1)“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历史研究与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工业遗产相关研究
        1.3.2 国内工业遗产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一五”时期建设项目分布及相关城市发展历史
    2.1 新中国“一五”时期建设背景及项目分布
        2.1.1 新中国“一五”时期建设背景
        2.1.2 新中国一五时期重点建设项目——156项
        2.1.3 新中国“一五”时期156 项分布
    2.2 四川“一五”时期建设背景及项目分布
        2.2.1 四川“一五”时期建设背景
        2.2.2 四川“一五”时期建设时间
        2.2.3 四川省行政区划与本文地域研究范围
        2.2.4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建设项目与分布
    2.3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建设项目重点城市发展历史
        2.3.1 成都“一五”时期城市发展历史
        2.3.2 绵阳“一五”时期城市发展历史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建设项目历史研究
    3.1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建设项目建设情况
        3.1.1 成都市“一五”建设项目历史概览
        3.1.2 绵阳市“一五”建设项目历史概览
    3.2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156 项重点建设项目概述
    3.3 电力工业建设项目历史
        3.3.1 成都热电厂
    3.4 电子工业建设项目历史
        3.4.1 国营新兴仪器厂(719 厂)
        3.4.2 国营锦江电机厂(784 厂)
        3.4.3 国营宏明无线电器材厂(715 厂)
        3.4.4 788厂停建后新增项目
        3.4.5 国营前锋无线电仪器厂(766 厂)
        3.4.6 国营长虹机器厂(780 厂)
        3.4.7 国营涪江机器厂(783 厂)
        3.4.8 国营华丰无线电器材厂(796 厂)
    3.5 机械工业建设项目历史
        3.5.1 成都量具刃具厂
        3.5.2 成都机车车辆厂
        3.5.3 国营峨嵋机械厂(132 厂)
    3.6 化工工业建设项目历史
        3.6.1 四川化工总厂
    3.7 食品加工工业建设项目历史
        3.7.1 五粮液酒厂
        3.7.2 泸州老窖酒厂
        3.7.3 内江糖厂
        3.7.4 资中球溪河糖厂
    3.8 纺织工业建设项目历史
    3.9 教育科研
        3.9.1 高等教育
        3.9.2 科学技术研究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构成特征分析
    4.1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历史沿革特征
        4.1.1 “一五”建设初期(1951~1953)
        4.1.2 “一五”建设中期(1954~1956)
        4.1.3 “一五”建设延续期(1957~1960)
    4.2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行业特征
        4.2.1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构成分析
        4.2.2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行业构成分析
        4.2.3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历史构成分析
    4.3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空间分布特征
        4.3.1 项目选址分布特征
        4.3.2 空间布局特征
        4.3.3 “厂区”空间特征
        4.3.4 “院区”空间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价值特征初探
    5.1 四川地区“一五”工业遗产价值的理论前提
        5.1.1 工业遗产价值分析目标与意义的明确
        5.1.2 国内外关于工业遗产价值的研究
    5.2 四川地区“一五”工业遗产价值剖析
        5.2.1 典型性工业遗产建筑单体的价值分析
        5.2.2 基于工业厂区完整性的四川“一五”工业遗产价值
        5.2.3 基于工业遗产群的四川“一五”工业遗产价值
        5.2.4 工业遗产价值的地域性与时代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探索
    6.1 基于工业建筑单体的保护与再利用设计探索
    6.2 基于工业厂区完整性的保护与再利用设计探索
    6.3 基于工业遗产群的保护与再利用设计探索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一)创作主体的界定
        (二)民族题材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
        (一)文学史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1.中国文学史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2.少数民族文学史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3.蒙古族文学史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二)蒙古族汉语散文评论及研究
        1.题材研究
        2.艺术研究
        3.综合研究
        (三)序跋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1.作家创作动机研究
        2.作家创作风格研究
    三、研究意义
        (一)史学建构
        (二)理论建设
        (三)史料整理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本土与离乡:星罗棋布的创作主体
    第一节 作家分类
        一、本土作家
        二、离乡作家
    第二节 创作背景与汉语创作
        一、生活环境与汉语创作
        二、工作环境与汉语创作
    第三节 民族精神与汉语创作
        一、民族情感的流露
        二、蒙古元素的体现
第二章 平行与交叉:灵活自如的题材类型
    第一节 回忆:复现人与事的记忆
        一、再造清纯的孩童世界
        二、处于“真”与“诗”之间的人物
        三、二维的时间感知方式
    第二节 纪实:散文文体的小说化倾向
        一、小说家对散文创作的涉足
        二、环境与人物的典型化倾向
        三、抒情语言向叙述语言的游移
    第三节 记游:创作主体归乡途中的心灵自传
        一、有着别样感触的还乡之旅
        二、追求人与自然统一的山水记游
        三、以寻根为主题的文化记游
第三章 颂赞与批判:遥相呼应的二元话语
    第一节 历史溯源中的颂赞性话语
        一、身份的确认
        二、族群的认同
        三、溯源之旅
        四、颂赞性话语之体现
    第二节 现实思考中的批判性话语
        一、抚摸大自然的“伤痕”
        二、复原大自然的原生态
        三、批判性话语之体现
第四章 探索与实践:不同语境下的审美观照
    第一节 审美真实:叙述语境中的故乡写实
        一、创作的真实
        二、情感的真实
        三、意味的真实
    第二节 审美意象:抒情语境中的物象写意
        一、象征式意象
        二、原型式意象
    第三节 审美理性:议论语境中的哲理体现
        一、现实与生活背景下的哲理思索
        二、历史与文化背景下的哲理解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作家传略
附录二: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集书目索引
附录三: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目录索引
附录四: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论着索引
附录五: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作家采访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3)城市剧场中的音乐记忆 ——内蒙古乌兰恰特剧院剧目研究(1954-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的
    二、现有研究成果综述
    三、现有资料的掌握情况
    四、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乌兰恰特剧院历史沿革与发展概况
    1.1 呼和浩特历史、文化概况
    1.2 乌兰恰特剧院历史沿革
第二章 乌兰恰特剧院不同时期的音乐剧目梳理
    2.1 初创期(1954年-1965年)
        2.1.1 代表性团体的演出情况
        2.1.1.1 内蒙古话剧团在该时期的演出情况
        2.1.1.2 内蒙古艺术剧院歌舞团在该时期的演出情况
        2.1.2 演出体裁
    2.2 变革期(1966年-1976年)
        2.2.1 革命样板戏
        2.2.2 歌舞类节目
    2.3 繁荣期(1977年-2003年)
        2.3.1 演出单位概况
        2.3.2 基本演出情况
    2.4 转型期(2007年-2015年)
        2.4.1 演出体裁
        2.4.2 基本演出剧目
第三章 乌兰恰特剧院音乐剧目的多元表现
    3.1 传统戏曲演出由胜至衰
        3.1.1 早期戏曲演出的蓬勃发展
        3.1.1.1 京剧
        3.1.1.2 评剧
        3.1.1.3 晋剧
        3.1.1.4 二人台
        3.1.2 戏曲演出场次的逐年下降
    3.2 蒙古族风格的音乐作品与演出
    3.3 西方经典音乐作品展演
        3.3.1 西方经典音乐作品逐年增多
        3.3.2 乌兰恰特剧院上演的西方经典音乐作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乌兰恰特2007—2015年上演剧目汇总表

(4)1912-1931年间东北灾荒的社会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国内灾荒史研究综述
        (二)国外有关中国灾荒史的研究
    三、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资料来源
        (二)研究理论与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和论文结构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论文基本结构
    五、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东北灾荒的成因
    第一节 自然因素
        一、气候状况与灾害
        二、地质地貌特征与灾害
    第二节 社会因素
        一、滥砍盗伐 破坏生态
        二、政争不断 战乱频仍
        三、租赋繁重 民不聊生
第二章 东北灾荒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东北灾情举要
        一、东北水灾
        二、东北旱灾
        三、东北雹灾
        四、东北瘟疫
    第二节 东北灾荒的特点
        一、发生频繁 无年不灾
        二、地区广大 无地不灾
        三、多灾并发 接连不断
第三章 东北灾荒的官赈措施
    第一节 灾情管理
        一、设立赈务机构
        二、建全报灾体系
    第二节 东北地方政府的赈灾措施
        一、急赈
        二、帮扶生产
        三、调控物价
    第三节 东北地方政府赈灾评述
        一、赈济的正面效应
        二、赈济的负面效应
第四章 东北灾荒的社会救济
    第一节 东北慈善团体的救济
        一、东北地区的慈善团体
        二、慈善团体的救灾活动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个人义举
        一、绅商官员的救灾行为
        二、平民阶层的救灾行为
    第三节 社会救济评述
        一、社会救济的积极作用
        二、社会救济的不足之处
第五章 东北地区仓储备荒
    第一节 仓储备荒之沿革
    第二节 东北地区仓储备荒概况
        一、各地建仓情况
        二、仓储制度的建立
        三、积谷的征收和使用
    第三节 东北地区仓储备荒之评价
        一、仓储备荒的作用
        二、仓储备荒的弊漏
第六章 东北旱灾与禳弥信仰
    第一节 禳弥信仰的源起及发展
    第二节 东北旱灾与禳弥信仰
        一、禳弥信仰的阶层
        二、祈神禳灾的仪式
        三、祈神禳灾的特点
    第三节 禳弥信仰存在的社会根源及评价
        一、禳弥信仰存在的社会根源
        二、禳弥信仰的社会效应及评价
第七章 东北灾荒的影响
    第一节 灾荒造成人口的变动
        一、灾荒对人口的戕害
        二、灾荒导致人口流移
    第二节 灾荒滞碍农业生产
        一、灾荒使劳动力锐减
        二、灾荒恶化耕作环境
        三、灾荒破坏生产工具
    第三节 灾荒破坏社会生活
        一、灾荒破坏居住环境
        二、灾荒导致民食维艰
        三、灾荒导致粮价奇涨
    第四节 灾荒恶化社会环境
        一、灾荒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二、灾荒激化社会矛盾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5)长春人口发展与城市变迁研究(1800-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及研究的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的文献基础
    四、 研究的创新与突破
第一章 长春人口生存环境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人口生存的自然资源环境
    第二节 原始人生存部落
    第三节 多民族人口的聚居地
    第四节 长春人口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及其特点
第二章 长春人口与城市地域街区的出现
    第一节 长春城市的第一块街区——长春厅
    第二节 长春城市的第二块街区——俄国宽城子铁路附属地
    第三节 长春城市第三块街区——日本南满铁路附属地
    第四节 长春城市第四、五块街区——商埠地与东站区
第三章 长春人口与城市行政区域设治
    第一节 长春厅升格为长春府
    第二节 长春县的行政扩充与人口发展
    第三节 伪满新京特别市殖民行政扩充与人口发展
第四章 长春移民人口与结构布局
    第一节 长春移民人口增加
    第二节 长春地区人口分布
    第三节 长春地区民族人口构成
第五章 长春人口素质
    第一节 长春人口的身体素质
    第二节 长春人口的文化素质
第六章 长春人口、经济与城市化
    第一节 长春府工商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长春县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
    第三节 伪满新京特别市人口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
第七章 长春人口与城市建设发展
    第一节 沦陷前的人口与城市建设
    第二节 沦陷时期伪满新京特别市的人口发展与城市规划建设
第八章 长春人口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变迁评析
    第一节 从外延到内涵——衡量长春人口城市化
    第二节 影响长春人口城市化和城市变迁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长春人口发展及城市变迁的特点
结论
参考文献
光复前长春人口、城市发展大事记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6)达斡尔族文化体认与传承 ——基于一所民族中学的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问题的缘起
        (一)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化传承的现实背景
        (二)国家民族文化发展政策背景
        (三)研究者个体的特殊经历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一)达斡尔族文化体认研究的现实价值
        (二)达斡尔族文化体认研究的实践价值
        (三)达斡尔族文化体认研究的学术价值
第一章 研究基础与研究设计
    一、文献综述
        (一)关于文化理论的相关文献研究
        (二)关于民族文化理论的相关文献研究
        (三)文化体认与文化认同的区别与联系
        (四)关于达斡尔族文化相关文献的研究
    二、达斡尔族与达斡尔族文化的概述
        (一)达斡尔族概述
        (二)达斡尔族文化概况
    三、研究设计
        (一)取样
        (二)兼有“局内人”与“局外人”身份的优势
        (三)研究信度和效度
        (四)研究伦理道德
第二章 民族情结: 生命的体验
    一、卜奎民族中学的五位达斡尔族教师
        (一)胡拉斯·林
        (二)莫德·杰
        (三)克音·荣
        (四)莫日登·力
        (五)额斯日·夫
    二、卜奎民族中学的两位达斡尔族学生
        (一)敖勒·胜
        (二)毕力杨·丽
    三、达斡尔族教师和达斡尔族学生的生命事件
        (一)胡拉斯·林:我的民族情
        (二)莫德·杰:她在做有益传承的事
        (三)克音·荣:留下的都是美好记忆
        (四)莫日登·力:他成长于达斡尔族地区
        (五)额斯日·夫:因为我的特殊的名字而被关注
        (六)敖勒·胜:伴随达斡尔族摇篮曲成长
        (七)毕力杨·丽 :长得像达斡尔族的女孩
    四、我的生命之歌
    讨论与分析
第三章 民族文化:主体的认知
    一、喜忧参半的民族身份
        (一)国家的民族识别
        (二)民族身份的历史记忆
        (三)民族身份失去往日的光环
        (四)家族标志——“哈拉·莫昆”在弱化
        (五)不断被强化民族身份的地方
        讨论与分析
    二、失去一种语言,就等于失去一座卢浮宫
        (一)孩子们不会说达语
        (二)只能听老人说“达语”了
        (三)只能在特殊的场合说“达语”
        讨论与分析
    三、悄悄消失的达斡尔族的萨满文化
        (一)萨满教就是“迷信”
        (二)萨满教是“跳神治病”
        (三)“祭敖包”是萨满活动的一个仪式
        讨论与分析:
    四、达斡尔族文化象征符号的弱化
        (一)“乌春”对我来说就是“空白”
        (二)“扎恩达勒”是没有歌词的曲调
        (三)“鲁日格勒”是在家跳着玩的舞蹈
        (四) 曲棍球与达斡尔族的千年之缘
        讨论与分析
第四章 民族文化传承(一):“在路上”
    一、阿尔丹·霞:孤单并不独孤的行者
        (一)“那是因为根在断裂”
        (二)“在路上”
        (三)缘于她儿子的一句话
        (四)血浓于水的民族情结
        (五)甜蜜的悲哀
        (六)传承的艰难来自于民族文化拥有者
    二、斡嫩·钧 :坚守一份希望
        (一)神秘小屋
        (二)“一切源于民族感情”
        (三)卜奎民族中学是培养民族情感的熔炉
    三、毕力杨·仁:老校长的民族文化心路
        (一)“丢失也是一种进步”
        (二)“我们养过两头牛”
        (三)“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也能上去”
        (四)“我给上过达斡尔语课”
        (五)“特殊的歌咏比赛”
    四、毕力杨·臣:为民族就是为人类
        (一)人生的第一个兴奋点
        (二)学会工作就是党的事业
        (三)为自己的民族服务,不是狭隘的民族情感
    讨论与分析
第五章 民族文化传承(二):卜奎民族中学的足迹
    一、卜奎民族中学的历史文化积淀
        (一)卜奎民族中学的历史文脉
        (二)卜奎民族中学的时代风貌
        (三)成长记忆:我的卜奎民族中学之旅
    二、系统再造:重大校园活动中民族传统文化的整理与弘扬
        (一)建校八十周年纪念活动:民族历史文化的盛筵
        (二)恢复办学三十周年纪念活动:民族文化精神的薪火相传
    三、民族文化传承载体的强化与创新
        (一)校园民族文化艺术节
        (二)民族体育运动会
        (三)民族文化课程
        (四)校园环境文化
        (五)校刊《海纳百川》
        (六)毕业生纪念画册
        (七)民族文化研究室
    讨论与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清末至民国中期东北土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学术背景与选题依据
    二、文献综述与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三、研究对象的界定与说明
第二章 东北土匪及成因分析
    一、“匪”的含义与东北土匪概说
        (一) “匪”的含义和演变
        (二) 东北土匪概说
    二、东北土匪成因分析
第三章 东北土匪源流
    一、东北土匪与流民
    二、东北土匪与军队
    三、东北土匪与列强
        (一) “东亚义勇军”与日籍土匪
        (二) “花膀子队”与俄籍土匪
第四章 东北土匪内幕
    一、东北土匪的组织结构
    二、东北土匪的匪规与黑话报号
        (一) 东北土匪匪规
        (二) 东北土匪的黑话与报号
    三、东北土匪主要活动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清代东北人口与群体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一章 清代东北的人口环境
    第一节 东北人口活动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自然环境对东北人口的影响
    第三节 东北人口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 清代东北的人口管理
    第一节 东北人口政策
    第二节 东北户口管理
    第三节 东北户口统计
    第四节 东北人口管理特点
第三章 清代东北的人口数量
    第一节 东北人口数量的变迁周期
    第二节 东北人口数量的空间分布
    第三节 东北人口数量的变迁因素
第四章 清代东北的人口移流
    第一节 东北土着人口
    第二节 东北移民人口
    第三节 东北移民群体的社会分析
第五章 清代东北的人口结构
    第一节 东北人口的性别结构
    第二节 东北人口的年龄结构
    第三节 东北人口的职业结构
    第四节 东北人口的宗教信仰结构
第六章 清代东北的民族人口
    第一节 东北族群分布
    第二节 东北民族人口变迁与流动
    第三节 东北族群的社会生产与生活
    第四节 东北族群的社会管理
    第五节 东北族际关系与发展
第七章 清代东北的人口与城镇化
    第一节 东北城镇中的人口
    第二节 东北城镇的变迁
    第三节 东北城镇化的规模
第八章 清代东北的人口素质
    第一节 东北人口的身体素质
    第二节 东北人口的文化素质
第九章 清代东北的人口与婚姻家庭
    第一节 东北人口婚姻状况
    第二节 东北人口的家庭规模
    第三节 东北人口的婚姻、家庭特征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四、长春市安达小学掠影(论文参考文献)

  • [1]“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历史研究与价值分析[D]. 王嫦鸿.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2]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D]. 白叶茹. 内蒙古大学, 2018(12)
  • [3]城市剧场中的音乐记忆 ——内蒙古乌兰恰特剧院剧目研究(1954-2015)[D]. 张雪辰. 内蒙古大学, 2017(01)
  • [4]1912-1931年间东北灾荒的社会应对研究[D]. 王虹波. 吉林大学, 2013(08)
  • [5]长春人口发展与城市变迁研究(1800-1945)[D]. 翁有利. 吉林大学, 2012(03)
  • [6]达斡尔族文化体认与传承 ——基于一所民族中学的质的研究[D]. 高春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4)
  • [7]清末至民国中期东北土匪研究[D]. 魏连栋.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1(08)
  • [8]清代东北人口与群体社会研究[D]. 赵英兰. 吉林大学, 2006(10)

标签:;  ;  ;  ;  ;  

长春安达小学一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