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中坳陷上第三系三角洲油气勘探发现、沉积特征及意义

渤中坳陷上第三系三角洲油气勘探发现、沉积特征及意义

一、渤中坳陷上第三系三角洲的发现、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林晓慧[1](2021)在《原油地球化学计量学解析 ——以济阳坳陷中部凹陷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油气地球化学领域,描述地学信息的参数种类多样,各种参数相互影响、关联,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难以兼顾各类参数。而油气地球化学计量学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可以从大量数据集中挖掘有效信息,最大限度地提取有用的地球化学信息,揭示其中蕴含的地球化学意义,为油-油对比和油-源对比提供可靠依据。在研究中,要根据地质背景、原油特征等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地球化学计量学方法。济阳坳陷是一个多期多源成藏的复杂含油气系统,以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的油气最为丰富,它们具有相似的构造演化与沉积背景,同时各自有独特的石油地质特点和油气富集规律。本论文是在总结前人对济阳坳陷中部凹陷油气系统的基础上,利用油气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东营凹陷、沾化凹陷的原油样品分别进行研究;根据不同区域的原油特征,采用不同油气地球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原油进行分类和混源解析。东营凹陷主要有沙四上亚段和沙三下亚段两套烃源岩。其中,沙四上段烃源岩沉积时期湖水盐度较高、密度分层稳定,有利于有机质保存;经历了多期生烃过程,可产生大量低熟至成熟的原油。而沙三下段烃源岩沉积时期湖水盐度降低,还原条件变弱,但水体深度较大、湖泊的生产率较高;且生烃过程单一,仅产生成熟原油。对来自东营凹陷不同油田的57个原油样品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选取了原油的18个生物标志物参数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发现,东营凹陷的原油可以分为四组。I组原油主要来自于南部缓坡带王家岗油田孔店组储层,其烃源岩较为特殊,沉积于还原性咸水分层水体环境,有机质中有大量经微生物改造的陆源高等植物或特殊藻类输入,能产生大量蜡质,目前未发现与之对应的烃源岩,该组可能为来自于沙四上段和东营组烃源岩的混源油。II组原油主要来自牛庄洼陷附近和南部斜坡带东部的沙河街组,烃源岩沉积于强还原分层的咸水环境,有机质来源中真核生物(主要是藻类)多于原核生物(细菌),成熟度低于其他组,是典型的低熟油;根据地质背景和油源分析结果,推测该组原油来自于沙四上段烃源岩。III组原油主要来自于东营凹陷西部,烃源岩沉积于半咸水-淡水、次氧化-氧化的湖相环境,生源为藻类物质和原核生物或者是微生物改造过的陆源有机质,与沙三下段烃源岩呈现相似特征。IV组原油分布范围较广,原油中与有机质来源、沉积环境相关的参数变化较大,在生物标志物参数散点图上较为分散,成熟度相关的参数变化范围也比较大,属于混原油;利用交替最小二乘法计算发现,该组混源油有三个端元,分别对应于沙四上段低熟烃源岩、沙四上段成熟烃源岩和沙三下段烃源岩,对混原油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1%、46%和43%。沾化凹陷位于济阳坳陷东北部,烃源岩主要分布在凹陷内的渤南、孤北和孤南洼陷。对来自沾化凹陷中部和南部不同构造单元的65个原油进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通过交替最小二乘法对原油进行混源解析发现,沙四上段和沙三下段烃源岩对渤南洼陷中部原油的贡献比例接近于1:1,渤南洼陷南部、西部和孤北洼陷的原油主要来源于沙三下段烃源岩;义和庄凸起的原油埋藏深度浅,两套烃源岩对该地区原油的贡献率接近于1:1;孤岛凸起的原油多处于成熟阶段,但来源变化较大;罗家凸起和陈家庄凸起的原油埋藏深度浅,成熟度较低,主要来自于沙四上段烃源岩。孤东油田位于沾化凹陷的东北部边缘地区,油气来源复杂。在孤东油田选取了31个样品进行油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采用层次聚类分析对原油进行分类,发现该地区原油可分为四类,I类原油处于成熟阶段,烃源岩沉积于淡水-微咸水还原环境中,有机质主要来源于藻类,与孤南洼陷沙三段烃源岩相一致;II组原油的成熟度较高,烃源岩沉积于淡水弱氧化环境中,有机质中有陆源高等植物输入,与黄河口洼陷东三段烃源岩呈现相似特征;III组原油的分布最广,已基本达到成熟阶段,烃源岩沉积于微咸水弱氧化环境中,有机质主要来源于藻类且经历过细菌改造,对应于黄河口洼陷的沙三段烃源岩;IV组原油属于低熟油,烃源岩沉积于咸水弱氧化环境中,有机质主要为藻类,可能是黄河口洼陷沙一段烃源岩。本研究系统研究了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地球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原油进行分类或混源解析,为济阳坳陷中部油气勘探提供更多资料,对研究区的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刘强虎,朱红涛,杜晓峰,薛永安,杨香华,杨海风,石文龙,周子强[2](2020)在《渤海海域砂砾岩体沉积响应进展及热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砂砾岩油气藏研究逐步深入,新疆准噶尔盆地玛湖大型砾岩油藏与渤海海域渤中19-6大型整装凝析气田获重大发现,使得砂砾岩体成为油气勘探新领域.当前,砂砾岩体沉积响应研究集中于陡坡背景或造山带背景,重点解析冲积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与湖底扇体系的结构样式、控制因素、沉积模式及其差异性,但机制成因方面存在多解性.渤海海域内砂砾岩体主要发育于始新世陡坡背景与中新世初期缓坡背景,其中始新世砂砾岩沿断裂陡坡带呈裙带状近源堆积,热点集中于其结构识别及期次刻画,以期准确预测地下砂砾岩体储层时空分布;而中新世初期转换界面处砂砾岩广泛分布且伴随岩浆活动,难点在于明确砂砾岩体沉积学信息、年代学信息同重大板块构造变革间响应关系,厘定大面积砂砾岩体分布的成因机制及发育模式.砂砾岩体沉积响应的研究方向将立足于完善岩相划分标准、依据,深化其与区域构造事件关联性,定量化解析沉积充填响应过程及工业化刻画其圈闭目标,系统研究对揭示渤海海域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有重大理论意义,同时可服务大中型砂砾岩油气田的勘探需求.

蒲强[3](2018)在《辽东东地区新近系沉积体系及其演化》文中提出本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区域构造、沉积背景,以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充分运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解释资料,对辽东东地区新近系馆陶组和明化镇组下段进行了层序地层学和沉积体系综合研究。首先,基于岩心观察及测井曲线、地震反射的层序地层解释,识别层序和体系域边界,并划分层序地层,建立全区的层序地层格架。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工区内新近系馆陶组-明化镇组下段识别出3个三级层序,其中馆陶组对应1个三级层序(SQ1),内部可识别出低位域(LST)、湖侵域(TST)和高位域(HST)3个体系域;明化镇组下段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SQ2,SQ3),其中下部对应于SQ2,可进一步识别出TST和HST,上部对应于SQ3,也可识别出TST和HST。其次,通过相标志的识别,单井相、连井相、测井相、地震相的综合分析,并结合古地貌、古水系、古气候等资料,在辽东东地区馆陶组-明化镇组下段识别出5种沉积相: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浅水三角洲以及湖泊。其中,辫状河主要发育在馆陶组下段早期,辫状河三角洲主要分布于馆陶组下段中晚期,曲流河三角洲主要发育在馆陶组上段和明化镇组下段下部,而浅水三角洲主要分布在明化镇组下段上部,湖泊相则发育每个沉积时期地势低洼的地区。在钻井、测井资料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古地貌恢复结果和地震属性分析落实了不同层序沉积体系的空间展布。分析认为,古地貌演化和古气候变化是控制该区沉积演化的主要因素。SQ1发育初期,受到东营运动后地形坡度较大、地表起伏不平的影响发育辫状河沉积;随着沉积作用导致的地形变缓、气候向温湿转化,SQ1发育中、晚期该区演化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和曲流河三角洲沉积。SQ2发育时期地貌日趋平缓,沉积背景继承了SQ1特点,以曲流河三角洲的发育为主要特征。到SQ3发育时期,在地貌进一步变缓的基础上,气候的冷-暖、干-湿变化频繁,湖平面升降幅度较大,导致其早期的河口坝发育的曲流河三角洲演变为分支河道发育的浅水三角洲。

李振鹏,黄建廷,曲炳昌,刘洪洲,石鹏[4](2018)在《渤海海域歧南断阶带明下段河湖交替相沉积》文中认为现有的单一曲流河相认识无法准确全面概括歧南断阶带范围内储层展布特征,为了有效地指导断阶带范围内明下段储层预测及油田勘探,综合利用岩心、古生物、测井、地震等资料,在沉积特征及古地貌重新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沉积相类型进行了重新认识。研究结果表明:明下段沉积时期歧南断阶带范围内存在湖相沉积,但由于其位于凹陷边部,湖平面的频繁升降变化导致断阶带位置处周期性的暴露与淹没,从而发育河湖交替相,纵向上条带状的曲流河相砂体与席状的湖泊浅水三角洲砂体交替出现。该发现可以有效地改善后期调整井的实施及剩余油的挖潜。

刘礼洁[5](2016)在《渤海海域潜山结构解析及成因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渤海海域潜山经历了前中生界的建造作用和中生界以来的破坏作用两大阶段,地层发育分布规律不清楚,岩石分类命名多样化,潜山结构和成因机制不明确,制约了对渤海海域潜山构造演化及其动力学机制的深入认识。本论文依托钻井岩心、测井、地震、生物化石、周缘野外露头剖面等资料,以地层学、沉积学和构造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对渤海海域潜山地层进行了系统的划分,详细的研究了地层特征及分布规律,潜山成因类型,并探讨了不同潜山成因类型的主控因素。论文主要成果认识如下:渤海海域古潜山的物质基础是前占近纪地层。通过编制前古近纪地质图认为潜山地层具有受断层控制、环带分布、中部完整、南老北新、东西分带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下盘成山,为凸起区,上盘为凹陷区,前寒武系和古生界主要分布在凸起区,而中生界分布在凸起区之间或凹陷区,尤以渤中凹陷地层分布最厚;凸起区主要分布在海域四周,使其地层表现为“前寒武系”单层结构或“前寒武系-古生界”双层结构,而凸起区之间或凹陷区因有中生界的分布,地层垂向结构分别表现为“前寒武系-中生界”双层结构或“前寒武系-古生界-中生界”三层结构;以南堡凹陷-渤中凹陷为界,南部多分布前寒武系和古生代,北部中生代多;以渤中凹陷-莱州湾凹陷为界,东部主要分布中生界、前寒武系,而西部主要发育前寒武系、古生界、中生界。依据褶皱的轴向,渤海海域主要发育有两组,分别是轴向为近EW向和NE-NNE向,且近EW向褶皱受到NE-NNE向褶皱横跨叠加改造,EW向褶皱枢纽改造后分段性明显。依据断层的几何形态特征和运动方式,渤海海域发育有伸展构造、斜滑构造及反转构造。以花岗岩侵位机制中的底劈上涌对潜山构造有重要的塑造作用。综上结论,将渤海海域潜山划分为侵蚀型、挤压型、伸展型、斜滑型、反转型和底辟型六类。另外,从类别上划分为地貌潜山和构造潜山,从潜山位置上把潜山划分为凸起潜山带、陡坡潜山带、洼槽潜山带、缓坡潜山带和中央走滑潜山带六类,从构造形态上划分为残山、断背山、背斜潜山、断阶潜山、双断山、单断山、负花状、负反转和岩浆作用九小类。渤海潜山成因主要是古生代末至中生代早期定型的近东西向“古亚洲-特提斯构造域”,中生代中、晚期发育的北东向“太平洋构造域”,新生代古近纪断陷定型作用。其中,对潜山内幕起到关键塑造作用的是中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运动,该构造运动主要体现为:早期断裂对潜山内幕塑造作用明显。渤海海域新生代盆地内显着发育有北北东向(或北东向)、近东西向和北西向三组断裂,它们大多数是继承性断裂,继承或部分继承并改造了前古近纪断裂系统。其中,近东西向断裂最早发育,主要于印支期和燕山早期在南北向强烈挤压作用下形成,主要表现为与滑脱有关的堑垒组合构造样式,后期被燕山中、晚期北北东向(或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改造,构造样式变得复杂多样化,因此,喜山再活动时则表现为短而不连续的特征,形成叠置堑垒。北北东向(或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则主要是燕山中、晚期形成发展的,因而,对新生代的断陷作用控制表现的更加突出,体现为:一是受中生代北东向郯-庐断裂控制,渤海海域东部以北北东向(或北东向)断裂控盆,主要表现为堑垒组合、翘倾断块、负花状构造样式;二是受先存北西向断裂控制,渤海海域中、西部相对于东部,北西向断裂的控盆作用明显加强,构造样式更加多样化。

王应斌,薛永安,王广源,李果营[6](2015)在《渤海海域石臼坨凸起浅层油气成藏特征及勘探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臼坨凸起油气勘探历经40余年,是渤海海域油气勘探历程最长的地区之一。该区在经历多年的勘探沉寂之后,近年在其浅层新近系发现大中型油气田。通过回顾该区油气勘探历程,综合钻井、地化、地球物理等勘探资料,系统分析了石臼坨凸起浅层油气藏的构造、油源及储盖组合等特征,总结其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认为新思路指导下的创新地质认识是取得老区油气勘探突破的关键:1低幅构造背景与岩性体的有效叠合匹配是浅层油气富集成藏的关键因素之一;2重新认识凸起区构造特征,特别是对北西向隐伏断层的成功确认,在凸起内部低幅构造的识别和成因分析上起到重要的作用;3多凹包绕型凸起带油源的有效判识有助于提高勘探成功率。石臼坨凸起重获油气发现的勘探启示可为渤海海域特别是凸起带探索出浅层油气藏的综合勘探思路。

任国选[7](2013)在《复杂断块油气藏成藏系统研究 ——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山嘴油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山嘴油田属于复杂断块油气藏,油气分布层位多,从石炭系到白垩系均有油气发现;原油类型多样,有正常油、稠油和轻质油藏,红车断裂带还有干气藏;红山嘴油田油气水分布规律十分混乱,油气水分布特征和控制因素复杂,给勘探和开发带来困难,为此有必要进行油田成藏体系研究,以及地层水分布规律等研究,为指导下一步勘探和优化开发方案提供依据,并且为复杂断块油气藏成藏体系研究提供实践意义。通过红山嘴油田的油气藏分布规律研究,地层水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合地层水平面分布特征和垂向变化规律,综合利用原油样品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油气运移地球化学参数特征,揭示了红山嘴油田油气运移聚集规律和成藏模式。红山嘴油田原油样品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发现红山嘴油田原油为单一来源,都来自于昌吉凹陷二叠系风城组和乌尔禾组的低熟原油;通过油气藏的分布特征和地层水的化学特征对比研究,地层水的保存环境直接指示了油气藏成藏的环境,地层水类型指示封闭环境。燕山期构造运动断开了红山嘴油田石炭系至白垩系地层,通过断层两盘的地层水特征对比研究,发现燕山期运动后形成南北向断裂带处于开启状态,红车断裂带北段油藏封闭性差,出现油气散失,部分形成轻质油藏;通过原油密度分布与饱和烃气相色谱关系研究,红车断裂带北段经过水洗和生物降解后形成红山嘴稠油区。红车断裂带南段,由于盖层白碱滩组的巨厚层泥岩,油气藏保存较好,在近东西向断层遮挡等情况下,形成了良好的断块油气藏。本文结合地层水特征和成藏体系的研究,揭示了红山嘴油藏主控因素是断裂,大断裂在平面上控制了油气的分布;原油沿着不整合面和燕山期的构造运动形成的近南北向断裂带从东南部向西北方向运移。在近源区形成高压区,油气沿着快速优势运移通道成藏。红山嘴地区的断裂系统、不整合面、储集层形成立体式油气输导体系,油气通过该立体输导体系由低部位向高部位、由深层向浅层运移,遇到圈闭则聚集成藏。

吕丁友[8](2012)在《郯庐断裂带渤海段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文中认为郯庐断裂带渤海段是渤海油田油气勘探的主力产区,统计表明目前渤海油田发现原油储量的近65%、天然气储量的近80%均分布在郯庐断裂带沿线。关于郯庐断裂带构造活动规律及油气富集分布规律的研究是当今石油地质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广泛文献调研和充分吸收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扎实的地震构造解释,成藏机理分析及大量的地质综合研究,对郯庐断裂带(重点是渤中凹陷地区)构造发育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取得以下主要认识和进展:1)在大量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渤海区域构造地质背景、郯庐断裂带演化变形特征的系统研究,认为郯庐断裂带渤海段自身具有明显的分带、分段、分层差异变形特征,可将其划分北、中、南三段,分析了各段在不同地质时期的活动特征;明确了主干断裂与派生断裂的相互关系及组合特征;指出左阶右行是郯庐断裂带构造圈闭发育的有利部位,圈闭(群)规模与左阶规模成正比;2)在郯庐断裂带沿线大中型圈闭(油田)圈闭类型、成因机制精细解剖的基础上,将圈闭分为两种,一是与伸展作用伴生的圈闭,二是与走滑作用伴生的圈闭,前者主要表现在古近纪,后者主要表现在新近纪晚期-第四纪。3)分析总结了伸展构造运动系统与走滑构造运动系统相互作用机制与模式,首次提出主要有三种作用模式:①走滑控凹型(羽状模式)②“H”型动力机制型③“U”型复合叠加型;4)采用有机质成熟度演化,运移路径三维模拟、生排烃门限分析等技术对郯庐断裂带(渤中段)油气成藏条件和断裂高效疏导体系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指出其具有近源成藏、持续供烃、高效输导、天然地震驱动、幕式成藏充注以及优质盖层等优势油气成藏地质要素,具备了形成优质大中型油气田的有利条件。对其成藏条件的特殊性与郯庐走滑活动的关系进行了论述。5)采用多种断裂活动定量半定量表征技术方法对断层活动性进行刻画,并结合断裂结构、溢出点位置、断距与盖层厚度关系的分析,指出郯庐断裂带断裂活动的差异控油作用,揭示油气富集层位、富集地段、富集程度从北至南的分布特征。6)通过对郯庐断裂带沿线大中型油气田的精细解剖和新构造运动与断裂高效疏导体系关系及成藏模式的总结分析,提出独具渤海特色的新构造运动条件下的油气动平衡成藏方式。并根据郯庐断裂带时空活动的差异性,将成藏模式分为5种富集模式。

姜福杰,庞雄奇[9](2011)在《环渤中凹陷油气资源潜力与分布定量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渤中凹陷是渤海海域最大的富生烃凹陷,但对其油气资源潜力和分布规律认识不清,制约着油气的勘探进展。以油气成藏体系为评价单元,应用油气成藏门限理论,基于物质平衡原理对环渤中凹陷油气资源潜力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环渤中凹陷上、下油气成藏组合各划分为6个成藏体系,环凹陷总可供聚集油量为60.265×108t,上、下成藏组合分别为43.185×108t和17.080×108t,总可供聚集气量为27.03×1011m3,上、下成藏组合分别为17.76×1011m3和9.27×1011m3。其中,石臼坨油气成藏体系(Ⅰ)和渤东油气成藏体系(Ⅱ)可供聚集烃量最大,是进一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王蛟[10](2010)在《沾化凹陷馆陶组下段辫状河三角洲的发现及油气勘探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济阳坳陷新近系馆陶组普遍发育河流相的观念由来已久,这些认识束缚了对馆陶组下段的油气勘探。通过近期的勘探实践和深入研究,丰富和发展了原有孤岛油田馆陶组仅普遍发育河流相的沉积观点,认为馆陶组下段不仅发育砾质辫状河沉积,还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充填型浅水湖泊沉积体系。辫状河三角洲由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组成,水下分流河道为三角洲前缘骨架砂体,河口坝和远砂坝不甚发育,前三角洲发育普遍较薄。该沉积体系的发现,展示了研究区浅层馆陶组下段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二、渤中坳陷上第三系三角洲的发现、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渤中坳陷上第三系三角洲的发现、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原油地球化学计量学解析 ——以济阳坳陷中部凹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3 论文纲要及工作量
        1.3.1 论文纲要
        1.3.2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研究进展
    2.1 济阳坳陷构造发育和烃源岩特征
    2.2 化学计量学在油气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2.3 主要存在的问题
第3章 油气地球化学计量学解析方法
    3.1 谱系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
    3.2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3.3 多维标度(MDS)
    3.4 交替最小二乘法(ALS)
    3.5 Circos
    3.6 油气地球化学计量学计算的注意事项
        3.6.1 样品选择和数量要求
        3.6.2 参数的选择
        3.6.3 数据预处理方法
第4章 东营凹陷原油分类与解析
    4.1 东营凹陷石油地质背景
        4.1.1 东营凹陷构造形成与演化
        4.1.2 东营凹陷油藏地质特征
    4.2 样品与实验
        4.2.1 研究目的
        4.2.2 样品来源与分布
        4.2.3 样品前处理和仪器分析
        4.2.4 数据处理
    4.3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4.3.1 原油稳定碳同位素特征
        4.3.2 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
        4.3.3 生物标志物组成及分布
        4.3.4 芳烃化合物分布与组成
        4.3.5 原油生物降解程度
    4.4 东营凹陷原油地球化学计量学解析
        4.4.1 不同组原油热成熟度
        4.4.2 从原油组成预测烃源岩特征
    4.5 混原油化学计量学解析
    4.6 地质模型推测
    4.7 小结
第5章 沾化凹陷中南部原油解析
    5.1 沾化凹陷石油地质背景
        5.1.1 沾化凹陷构造形成与演化
        5.1.2 沾化凹陷油藏地质特征
    5.2 样品与实验
        5.2.1 研究目的
        5.2.2 样品来源与分布
        5.2.3 实验分析方法
        5.2.4 地球化学计量学方法
    5.3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5.3.1 稳定碳同位素
        5.3.2 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
        5.3.3 生物降解程度
        5.3.4 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和分布特征
        5.3.5 小结
    5.4 混原油化学计量学解析
        5.4.1 ALS反褶积
        5.4.2 多维标度(MDS)
        5.4.3 Circos
    5.5 原油成熟度分析
    5.6 地质模型推测
    5.7 讨论与小结
第6章 沾化凹陷孤东油田原油分类解析
    6.1 孤东油田石油地质背景
        6.1.1 主要构造单元
        6.1.2 构造演化
        6.1.3 地层沉积序列
        6.1.4 油气来源
        6.1.5 油气成藏条件
        6.1.6 烃源岩特征
    6.2 样品与实验
        6.2.1 样品收集
        6.2.2 实验方法
        6.2.3 化学计量学方法
    6.3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6.3.1 稳定碳同位素
        6.3.2 原油链烷烃组成和分布
        6.3.3 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和分布特征
        6.3.4 芳烃化合物对的组成和分布
    6.4 基于油气地球化学计量学的油-油对比
        6.4.1 不同组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6.4.2 油-源对比
    6.5 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主要认识
    7.2 创新点
    7.3 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渤海海域砂砾岩体沉积响应进展及热点(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砂砾岩沉积学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现状
    1.1 不同成因类型砂砾岩体沉积特征及响应
    1.2 不同成因类型砂砾岩体发育的控制因素
2 渤海海域砂砾岩体分布特征
    2.1 始新世陡坡背景砂砾岩体沉积分布特征
    2.2 中新世初期缓坡背景砂砾岩体沉积分布
3 渤海海域砂砾岩体研究热点与难点
    3.1 陡坡背景砂砾岩体识别及沉积期次刻画技术
    3.2 缓坡背景砂砾岩体成因机制
4 趋势与展望

(3)辽东东地区新近系沉积体系及其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区域地层特征
    2.3 构造演化特征
第3章 层序地层研究
    3.1 层序地层边界的识别
        3.1.1 层序边界的识别标志
        3.1.2 体系域边界的识别
        3.1.3 层序界面特征
    3.2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3.3 层序对比及发育特征
        3.3.1 单井层序地层分析
        3.3.2 连井层序地层分析
第4章 沉积体系及其演化研究
    4.1 沉积相标志
    4.2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4.2.1 辫状河沉积特征
        4.2.2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
        4.2.3 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特征
        4.2.4 曲流河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
        4.2.5 湖泊相
    4.3 单井相分析
        4.3.1 胜顺2 井取心井段沉积相分析
    4.4 连井相分析
    4.5 地震相分析
        4.5.1 地震相模板
        4.5.2 地震属性分析
    4.6 平面相分析
        4.6.1 馆陶组下段时期
        4.6.2 馆陶组上段时期
        4.6.3 明化镇组下段下部时期
        4.6.4 明化镇组下段上部时期
    4.7 沉积演化及沉积模式分析
    4.8 控制因素分析
        4.8.1 古气候
        4.8.2 古地貌
第5章 认识与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渤海海域歧南断阶带明下段河湖交替相沉积(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歧南断阶带河湖交替相存在证据
    2.1 古地理分析
    2.2 沉积特征
        2.2.1 粒度分析
        2.2.2 储层发育特征
        2.2.3 泥岩颜色
    2.3 古生物特征
3 砂体形成机制及沉积模式
    3.1 砂体形成机制
    3.2 沉积模式
        3.2.1 曲流河相
        3.2.2 浅水三角洲相
4 讨论
5 结论

(5)渤海海域潜山结构解析及成因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论文选题来源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沉积盆地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1.3.2 潜山研究现状
        1.3.3 渤海海域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图
    1.5 论文完成主要工作量
    1.6 论文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1.6.1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1.6.2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潜山地层特征
    2.1 区域地层特征
        2.1.1 太古界
        2.1.2 元古界
        2.1.3 古生界
        2.1.4 中生界
        2.1.5 新生界
    2.2 构造单元划分
    2.3 构造层的划分
    2.4 地层特征
        2.4.1 岩石地层研究
        2.4.2 年代地层研究
        2.4.3 生物地层研究
        2.4.4 地震相研究
        2.4.5 电性特征研究
        2.4.6 单井地层划分
        2.4.7 地层展布特征
第3章 潜山构造特征及其类型
    3.1 褶皱构造
        3.1.1 近EW向褶皱
        3.1.2 NNE-NE向褶皱
    3.2 断裂构造
        3.2.1 断层基本特征
        3.2.2 构造样式
    3.3 岩浆活动
    3.4 潜山类型
第4章 渤海海域潜山动力学机制
    4.1 平衡剖面原理
        4.1.1 假设条件及几何模型
        4.1.2 平衡剖面恢复步骤
        4.1.3 伸展率概念
    4.2 平衡剖面分析
    4.3 潜山发育演化的动力学背景
        4.3.1 深大断裂和陆内周边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
        4.3.2 深部动力学机制
    4.4 潜山发育的动力学机制
        4.4.1 晚元古代-晚古生代海盆建造阶段
        4.4.2 中生代三叠纪印支运动发育阶段
        4.4.3 中生代早、中侏罗世内陆盆地发育阶段
        4.4.4 中生代晚侏罗-白垩世走滑裂陷盆地发育阶段
        4.4.5 前古近纪构造对新生代盆地的控制和影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渤海海域石臼坨凸起浅层油气成藏特征及勘探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勘探历程
    1.1古潜山油气藏勘探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
    1.2浅层构造油气藏勘探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10年)
    1.3浅层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勘探阶段(2010年以来)
2石臼坨凸起浅层油气成藏特征
    2.1构造特征
    2.2油源特征
    2.3储盖组合特征
    2.4油气成藏模式
3勘探启示

(7)复杂断块油气藏成藏系统研究 ——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山嘴油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断块油气藏的定义
        1.2.2 复杂断块油气藏成藏理论综述
        1.2.3 油藏成藏期次研究现状和发展
        1.2.4 油气成藏过程分析方法
    1.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完成工作量
        1.3.1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3.2 完成工作量
    1.4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4.1 主要成果
        1.4.2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特征
        2.1.1 地质背景
        2.1.2 勘探开发简况
        2.1.3 构造特征
        2.1.4 地层划分和层序单元划分
    2.2 石油地质基本条件
        2.2.1 油源条件
        2.2.2 储层条件
        2.2.3 盖层条件
        2.2.4 生储盖组合
第3章 红山嘴油田油气藏特征和成藏条件
    3.1 原油基本物性特征
        3.1.1 原油密度
        3.1.2 原油黏度
        3.1.3 原油含蜡量
        3.1.4 凝固点
    3.2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3.2.1 原油族组成特征
        3.2.2 原油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3.3 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地球化学特征
        3.3.1 饱和烃气相色谱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3.3.2 类异戊二烯烷烃分布特征
        3.3.3 β-胡萝卜烷分布特征
        3.3.4 原油甾烷、萜烷类生物标志特征
    3.4 原油分类
    3.5 成藏条件研究
        3.5.1 昌吉生油凹陷是油源中心
        3.5.2 储集类型丰富,储存空间多样
        3.5.3 输导体系多样,多向运移
第4章 红山嘴油田地层水特征与油气藏成藏关系研究
    4.0 红山嘴油田地层水特征
    4.1 地层水特征与油气成藏
        4.1.1 矿化度和水型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4.1.2 钠氯系数(rNa/rCl)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4.1.3 变质系数(rCl-rNa)/rMg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4.1.4 脱硫系数(rSO_4x100/(rCl+rSO_4)与油气藏的分布关系
        4.1.5 碳酸盐平衡系数(rHCO_3+rCO_3/rCa)与油气藏的分布关系
    4.2 油气运移示踪
        4.2.1 油气运移研究的原理
        4.2.2 研究区含氮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
        4.2.3 研究区红山嘴油田油气运移方向
第5章 油气的输导体系和运移聚集研究
    5.1 输导格架的分类
    5.2 断裂型输导体研究
        5.2.1 断裂输导体研究
        5.2.2 断裂发育期
        5.2.3 断层封闭性研究
        5.2.4 水化学特征与断层封堵
    5.3 断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5.3.1 断裂控制圈闭的形成与分布
        5.3.2 断层幕式活动期与油气运聚期的匹配关系
        5.3.3 断层控制油气的运移和聚集
    5.4 不整合型输导体系研究以及对油藏的作用
        5.4.1 不整合的发育及分布
        5.4.2 不整合对油气的运聚作用
    5.5 相控输导特征分析以及对油藏的作用
        5.5.1 沉积相变化特征
        5.5.2 沉积相类型及对成藏的控制作用
第6章 油气成藏规律和模式研究
    6.1 石炭系油藏成藏规律和特征
        6.1.1 石炭系成藏特征
        6.1.2 石炭系成藏规律
    6.2 三叠系油藏成藏特征和成藏规律
        6.2.1 三叠系油藏成藏特征
        6.2.2 三叠系油藏成藏规律
    6.3 侏罗系油藏成藏特征和成藏规律
        6.3.1 侏罗系油藏成藏特征
        6.3.2 侏罗系油藏成藏规律
    6.4 白垩系油藏成藏特征和成藏规律
        6.4.1 白垩系油藏成藏特征
        6.4.2 白垩系油藏成藏规律
    6.5 红山嘴油田成藏模式
第7章 主要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郯庐断裂带渤海段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渤海海域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盆地结构特征
    2.3 盆地地层格架特征
    2.4 盆地油气勘探概况
第三章 渤海海域郯庐断裂带新生代构造特征及演化
    3.1 郯庐断裂带渤海段基本构造格架
    3.2 郯庐断裂带渤海段新生代断裂构造发育特征
    3.3 郯庐断裂带渤海段主要构造样式及其成因
    3.4 断裂带伸展、走滑构造系统的相互作用模式
    3.5 郯庐断裂带的形成及新生代演化
    3.6 郯庐断裂带渤海段与新生界圈闭分布的关系
第四章 渤海海域郯庐断裂带油气成藏机理与模式
    4.1 活动断裂带成藏研究现状与难点
    4.2 渤海郯庐活动断裂带油气差异分布特征
    4.3 渤海郯庐活动断裂带优质油气田富集的关键地质要素
    4.4 渤海郯庐活动断裂带油气差异富集机理与模式
主要认识与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9)环渤中凹陷油气资源潜力与分布定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油气地质背景
2 油气评价单元的选择与划分
    2.1 油气成藏体系概述
    2.2 油气成藏体系划分
3 油气成藏门限
4 油气成藏门限及可供聚集烃量计算
    4.1 油气成藏门限计算
    4.2 可供聚集烃量计算
5 讨论与结论

(10)沾化凹陷馆陶组下段辫状河三角洲的发现及油气勘探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层旋回特征
2 湖相沉积存在的几点依据
3 辫状河三角洲—充填型浅水湖泊沉积体系
    3.1 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
    3.2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
    3.3 前三角洲亚相
    3.4 充填型浅水湖泊沉积特征
    3.5 沉积体系展布
4 油气勘探意义
5 结论

四、渤中坳陷上第三系三角洲的发现、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原油地球化学计量学解析 ——以济阳坳陷中部凹陷为例[D]. 林晓慧.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
  • [2]渤海海域砂砾岩体沉积响应进展及热点[J]. 刘强虎,朱红涛,杜晓峰,薛永安,杨香华,杨海风,石文龙,周子强. 地球科学, 2020(05)
  • [3]辽东东地区新近系沉积体系及其演化[D]. 蒲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4]渤海海域歧南断阶带明下段河湖交替相沉积[J]. 李振鹏,黄建廷,曲炳昌,刘洪洲,石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04)
  • [5]渤海海域潜山结构解析及成因机制研究[D]. 刘礼洁.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2)
  • [6]渤海海域石臼坨凸起浅层油气成藏特征及勘探启示[J]. 王应斌,薛永安,王广源,李果营. 中国海上油气, 2015(02)
  • [7]复杂断块油气藏成藏系统研究 ——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山嘴油田为例[D]. 任国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1)
  • [8]郯庐断裂带渤海段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D]. 吕丁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2)
  • [9]环渤中凹陷油气资源潜力与分布定量评价[J]. 姜福杰,庞雄奇.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01)
  • [10]沾化凹陷馆陶组下段辫状河三角洲的发现及油气勘探意义[J]. 王蛟.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0(06)

标签:;  ;  ;  ;  ;  

渤中坳陷上第三系三角洲油气勘探发现、沉积特征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