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利用潜力巨大——浅谈海水在青岛碱业有限公司的应用

海水利用潜力巨大——浅谈海水在青岛碱业有限公司的应用

一、海水利用 大有可为——浅谈海水在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乔明丽[1](2021)在《SW海水淡化科技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海水淡化可以从根本上增加淡水量,是我国沿海地区缺乏淡水资源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随着海水淡化成本的不断降低,海水淡化相较于远距离大规模调水工程综合成本更低,目前国内海水淡化产业正属于朝阳产业,未来海水淡化产业有望出现爆发式增长。SW海水淡化科技公司紧抓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脉搏,开展了包括海水淡化厂运营维护、海水淡化装备制造和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与运营等方面的业务,而且意在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做大做强。但由于企业成立时间较短,在发展战略、公司内部子公司之间配合、产品市场开拓和企业文化等几个方面还存在不足。通过研究国内、国外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分析SW海水淡化科技公司所在行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运用各种分析工具,明确了 SW海水淡化科技公司目前的发展环境和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了企业发展战略及实施路径。SW海水淡化科技公司发展战略明确了企业发展愿景、企业使命和企业定位;明确了具体战略目标为:2025年海水淡化设施产能达到日产230万立方米,搭建投资运营、科技研发、装备制造、工程建设和金融服务五大平台,超过300亿元的产业产值;2030年产能达到日产400万立方米,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将五大平台做到稳固而宽广,海水淡化产业集聚效应凸显,达到700亿元产业产值。最后分别从组织、资金、人才和制度四个方面制定保障措施,确保SW海水淡化科技公司发展的发展战略能够落地并成功实施。

孙克诚[2](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邢琪[3](2020)在《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文中指出作为民国时期典型的现代都市,青岛的现代转型一向是极具研究价值的论题。自1898年德占胶澳始,青岛从僻处海隅的蕞尔渔村逐渐发展成现代大都市。经济、交通、文化、教育与公共卫生等各方面建设的现代化推进,使青岛成为山东省内甚至国内重要的经济与贸易中心,一跃成为远负盛名的国际大都市。与青岛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相适应,中国文学亦处于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中,呈现出相当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形成独具特色的青岛文学生态。以逊清遗民群体和大学教授作家群为代表的外来文人,与青岛本地文艺界,共同组成了晚清民国时期青岛的文学生态。学界往往专注于外来的新文学作家的活动与影响,反而忽视了本地文学生态的价值与意义。在现代文学转型的过程中,本地文人作家与儿童创作者亦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成长与蜕变创造了独具青岛特色的文学与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证明上述结论,本文分为以下四章分别阐述:第二章聚焦于逊清遗民在青岛的各项活动,试图阐述逊清遗民对青岛文学生态的构建的重要作用。随着清王朝的覆灭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青岛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与德人庇护等有利条件,吸引逊清遗老前往寓居,如劳乃宣、刘廷琛、周馥和王垿等。在西方文化与古典文化的碰撞下,前清遗臣在去向的抉择上出现分歧。部分遗民致力于恢复清室,使青岛成为政治复辟活动的中心;置身于深受西方思想与文化影响的现代化都市,部分遗老选择从事中西交流的文化活动,在促进儒学经典的海外传播的同时,亦开启了思想的开化;部分寓公或将青岛作为“中转站”,出仕中华民国政府,或隐居海滨,不问世事。第三章综合分析由教授作家群的文学教育与文艺创作活动,和学生文艺活动两部分共同构成的青岛大学文学生态。1930年9月国立青岛大学成立后,杨振声任校长,1932年,国立青岛大学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继任校长。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吴伯箫、老舍和洪深等文人作家,先后前往青岛任教。两任作家校长的现代教育理念,与“新月派”教授作家群的新文学创作与教育活动,推动了校园内学生文艺活动的蓬勃发展。学生们的文艺社团活动,与教授作家一并构成了大学校园内的文学生态,活跃了青岛本地的文艺气氛,为青岛文学生态的建构贡献了力量。第四章试图呈现以报纸文艺副刊与刊物为载体的青岛本地文人的文学创作活动与文艺副刊的编辑活动。学界研究一向关注于国立青岛/山东大学的教授作家群的文艺创作,却忽视了本地文人对青岛文艺发展的意义与作用。在大学校园之外,青岛本地文人是如何通过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编辑文艺副刊等来建构青岛本土文艺界,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论题。作为本地市民文学的载体,文艺副刊与文学刊物,见证了本地文人的成长,是青岛城市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专注于考察集中为儿童发声的青岛本地儿童文学副刊与独具青岛特色的儿童文学的萌孽。20世纪30年代,《小朋友》和《儿童乐园》,是青岛各文艺副刊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两个刊物,专以刊登儿童的文学作品为主,辅以成人的儿童文学创作与外国着名儿童文学作品的译介。两个副刊尤其重视儿童话语的表达,成为儿童充分表达自我的重要场域。儿童文学副刊上发表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民国时期青岛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创作的繁荣与儿童话语受到社会成人重视,离不开青岛市政府对儿童的重视,对初等教育推动,与社会慈幼事业的进步。

熊辛格[4](2020)在《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文中提出物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活动,指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物流业则是按照他人的物流需要,有偿提供物流服务的行业。中国近代物流业可以根据它在不同领域所具备的功能不同,分为两大类,即以运输为主的企业和以运输代理及相关业务为主的企业,主要包括公路物流业、铁路物流业、航运物流业、航空物流业和货栈业等。在列强物流企业凭借条约特权占据支配地位的情况下,我国民族物流业经历了从衰败到曲折发展的嬗变过程,形成了以码头货栈业、航运物流业、公路物流业和铁路物流业为主体的体系,为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近代物流类不平等约章的订立为列强入侵我国近代物流业提供了特权庇护。对外扩张物流业,是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实现侵略野心,尽快在中国建立政治及经济上的支配地位,订立物流类约章成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侵华的首要策略。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列强,通过武装入侵和外交讹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为外商物流业入侵我国经济创造了特权上的基础。根据不同内容,近代中外物流类约章可以分为货物税率类、码头货栈类、物流交通设施类与电信通讯类四种。随着对华入侵的增强,欧美各国将提高货物流通速率、降低运输成本和增加货物数量等问题视为辅助各国势力的重要步骤。无论是货物税率类,还是码头货栈类和交通设施类约章,都体现了列强在中国扩大近代物流业的野心。通过税率类约章,列强攫取了协定关税特权,降低了进出口及内地税税率,为外商在华扩大商品运输量创造了条件。码头货栈类约章的订立,使得外商在通商口岸广泛建立商品集散地,推动物流运输业向内地扩张。除此之外,良好的物流交通设施作为基础条件,也是近代外商物流业在中国迅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列强通过不平等约章,不仅攫取了修筑公路和铁路的权利,也获得了在我国沿海及内河航行的权利,为外商物流交通的入侵创造了条件。而电信类准条约的签订,令外商获得在华设立现代通讯机构的权利。随着外商在华水线和陆线铺设的完成,提高了商业信息流通效率,为外商在华物流业的扩张创造更多便利。在物流类约章特权的庇护下,外商物流业在我国逐渐占据了支配地位,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体系。列强控制了我国内地及进出口商品的流通量,为外商货栈业及物流运输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外商码头货栈业逐渐成为支配我国货物流通的主要势力,经历了从沿海蔓延至内河通商口岸的过程。受码头货栈业的推动,外商轮船公司也逐渐占据了我国沿海及内河水域航运物流业市场的主导权,不仅加速了我国传统航运物流业的衰败,而且为列强进一步加深侵略创造了条件。于此同时,外商陆路物流交通运输业也逐渐形成主导势力。修筑公路设施是公路物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租界成为列强入侵我国公路物流的前哨,在工部局的规划和监督下,不仅出现了新式公路,而且还引进了汽车,使外商公路运输处于优势地位,并随着租界的增加而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铁路投资权则为列强侵略我国铁路物流业创造了基础设施上的条件。通过各类筑路合同,各国不仅攫取了我国铁路的经营权,而且还聘请客卿、购买器材和设计线路等,进一步促进了在我国铁路物流业规模的形成。在外商物流业的刺激下,我国民族物流业经历了从传统到近代化的演变过程。中国传统物流业的衰败以及与外商争利的诉求,是推动近代民族物流业兴起的主要原因。首先发生转变的是近代航运物流业。以轮船招商局为代表的官办航运物流企业率先摒弃传统的帆船运输方式,依靠自身努力逐渐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势力。华商企业也纷纷采用轮船参与航运物流,在长江、珠江及黑龙江流域都形成了初步的规模,并推动了码头货栈业的发展。码头货栈业是我国近代民族货栈业的先导者。不管是轮船招商局,还是华商航运公司,均在各大通商口岸基本设立了初具规模的码头货栈,为我国货物的流转提供了必要的设施。随着民族电信业的逐渐完善,使华商实现信息互通有无具备一定条件,电报和电话遂成为物流公司的配套设置,促进了民族物流业的发展。无独有偶,公路的修筑和汽车的引入,为我国近代民族公路物流初步规模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在经济建设、军工筑路和地方自治等因素的影响下,各省逐渐认识到汽车运输的重要性,从而推动了公路物流业格局的形成。广泛筑路的兴起与铁路机构的成立,促进了我国近代民族铁路物流初步规模的形成。随着关税自主权的收回、谋划航权自主运动的深入和收回邮权运动的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出台一系列必要的措施,推动了我国近代民族物流业体系的形成。裁厘加税是实现关税自主的前提条件之一,其中货物通过税的裁撤,促进了铁路和公路物流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巩固自身航业实力,提高码头货栈能力,则是保障我国顺利收回航权的前提之一。受此谋划的影响,我国民族航运物流业及码头货栈业也获得进一步发展。我国民族电信业在此浪潮中亦获得长足进步,不仅电信辐射范围扩大,而且物流商业用户对其依赖剧增,遂成为民族物流业体系形成的重要辅助。因此,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运营规模,都显示了南京政府时期我国近代民族物流业体系的形成。受中外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影响,中国近代物流业呈现出半殖民地与半封建,近代化与封建传统杂糅的格局。在外商物流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我国民族物流业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及商业、交通比较发达的地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商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近代化的进程,但整体依然处于依附的地位,无法实现独立发展。

张家豪[5](2019)在《“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文中认为随着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深入,近代大学作为重要的学术共同体,也是晚清民国生产知识、思想的重要载体,日益受到学界关注。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的提出,也促使大学史研究不断升温。中国近代大学有国立、省立、私立、教会等多种形式,其中国立大学是高等教育的主体。然而各个国立大学的规模建制及教研水平差距甚大,位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学拥有各种资源优势,但也有一些校史较短、与中央关系疏远的国立大学历经坎坷,教学成就有限。若欲全面了解民国高等教育的多般面相,应对此类带有地方性、边缘性的国立大学抉隐索微,探讨其困境成因,借此透视不同地区政府、社会与大学的互动以及民国高等教育的不平衡性。在这方面,国立山东大学便是一个恰当的样本。作为传统文化大省,近代山东在文教事业方面的成就并不突出。虽然当地政府曾借清末新政之机第一时间成立了新式大学堂,但教学成绩有限。而且在其后近30年时间里,山东陷于内乱、灾荒和政争,省内社会环境混乱,亦无法得到中央政府的有力支持,教育资源稀缺,因而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除教会大学外,1927年前山东各类高校从未培养出合格的本科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内环境暂时趋于和平稳定。在蔡元培、何思源、傅斯年等官员学者的提议下,行政院批准在山东创设国立大学。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成立。作为中央平衡全国教育布局的计划之一,国立山东大学是近代山东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国立大学,却带有浓厚的“地方性”:该校虽然位于经济大市,但其自身基础不固,与中枢较为疏远,在当时13所国立大学中相对边缘化。山大自中央所得拨款极其有限,多数时间依赖省府“协款”及其他零碎款项勉力维持,师资设备得以不断添置,但由此也造成学校自身发展计划时常受到省府干预;学校周边环境安谧、商业发达,是教学研究的福地,也使学校在发展海洋生物等学科方面具有先天地理优势;山大员生数量稀少而关系融洽,大部分师生很少介入政治或社会运动,学风朴实而不流于浮躁。经多年勠力经营,至1937年前山大已成为具有3院8系,文、理、工科均衡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并顺利培养出200余名合格的本科生,对省内文教事业贡献颇着。不过在此期间,部分学生受国难的刺激而发起数次学潮,虽然规模有限,亦表现出学生强烈的民族情感,但也使得杨振声、赵太侔两任校长及部分教员离职,造成了师资流失。高等教育的良好发展态势因中日战争全面爆发而中断。卢沟桥事变后,沿海战区大学大多在日寇侵逼下陆续迁徙至西南、西北地区办学,民族文化命脉在战时得以赓续,而山大则没有这么幸运。因韩复榘应战不力,日军很快沿津浦线侵入山东,山大本来历史浅短,设备未周,校方对战事应变迟缓、准备仓促,且与教育部联络不畅,师生西迁数千里后,校产已丢弃大半,人员流失严重。由于学校仅成立数年,规模有限,经此一役实已耗尽办学资本,不得不接受教育部停办的指令,并入中央大学,成为唯一一所因战争解散的国立大学。剩余校产也被其他教育机构“借用”。重庆政府时期,山大校友多次向中央政府呼吁恢复母校,但学校在战时复员并不易实施,直至1945年秋日本投降后不久,该建议方得到教育部批准。经过近一年的接洽校舍、添购设备、招徕师资、招收新生等繁杂工作,山大于1946年底成功在青岛复员开学。此时全校为5院14系建制,师生人数较之前倍增。而且学校真正实现“国立”的名义,校款全由教育部提供;但另一方面,战争对山大以及山东本省环境的摧残却一时不易恢复,学校解散时“借用”给各机关的校产也难以索回或损毁,原校区亦被强占。1946年的复校工作无异于“新创”:适龄学生人数大增,学校科系相应增加,但校舍需重新争取;图书仪器多为现购,教员须多方接洽;以周边环境而言,山东自战后便不断爆发国共两党的武装冲突,交通路线时常瘫痪,内战阴影笼罩青岛,导致市内难民云集,物价高过平沪,山大师生教学、生活大受影响,离职退学者亦所在多有。直到1949年6月青岛解放前,山大有不少课程仍无法顺利开出,日常教学工作也不时因罢课罢教和课外活动而中断,复校之初即筹划的两个研究所亦徒具空壳,未培养出研究生。在1927-1937年间的13所国立大学中,多数学校能借助自身政治背景、文化环境、办学基础方面的优势或特殊情形下的机遇取得较为出色的教学成绩,除个别特例外,各校在战争中尚能延续办学,并循序扩大规模。相比之下,山大的发展轨迹却相当曲折,洵属罕见,其根本原因在于该校在地域环境、文化积淀、教育基础和政治背景方面的劣势。山东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资源配置不佳,省内政局混乱,缺乏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民间社团来扶助教育事业,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造成山大建校基础薄弱;国民党政权自两广起家,政府内鲁籍乃至北方人士较少,缺乏话语权,加之山东地方政府与中央不睦,导致山大不受南京政府重视;国立大学的经济实力一般与其政治地位相关,因此山大在战前难以获得教育部的拨款以及其他基金会等团体的支持,大多数时间依赖省政府“协款”维持办学,学校规模有限,在和平环境中尚有发展之机,而一旦遭遇战争则不堪侵毁;在1946年复员后,山大得以获教育部供款,且成功聘到一些知名学者,不过由于山东政治经济形势恶劣,这种变化成效一时未能彰显,直至青岛解放前学校一直处于恢复整顿的状态。总之,虽然山大在全校师生的筹划运作下,教学成绩尚属中规中矩,且还能在战后重整旗鼓,扩大规模,但由于办学根基不固、缺乏优势资源,导致山大在民国时期教学成就有限。梳理国立山东大学在民国年间的办学历程,了解地方性、边缘化的国立大学的运作经验,有助于还原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曲折性和不平衡性,为今日大学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提供一定参考。

刘承芳,李梅,王永强,朱明璇[6](2019)在《海水淡化技术的进展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海水淡化成为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主要介绍传统的海水淡化技术及其特点,并对3种传统的海水淡化技术在技术、能耗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分析;其次,介绍了随着发展出现的新兴海水淡化技术及其特点,包括集成海水淡化技术以及与新能源进行耦合的海水淡化技术。最后,介绍了海水淡化技术大规模投入使用情况,列举了国外海水淡化工程及国内海水淡化技术应用情况。

章克璇[7](2018)在《城市传媒借壳上市的动因和绩效分析》文中认为文化产业被视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力助推器。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的对接,推动条件成熟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随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和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成为很多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我国企业的上市途径主要有两种:IPO上市和借壳上市,而借壳上市也是资产重组的形式之一。21世纪以来,出版传媒行业在新兴媒体和强大的国际传媒集团竞争压力下,纷纷谋求自身突破、寻求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历史经验表明,企业要实现体制改革、战略转型、机制再造和规模发展,都需要资本力量的推动,于是出版传媒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资本市场。自1993年深圳宝安通过并购延中实业实现借壳上市以来,借壳上市这一现象在我国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非上市企业希望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来实现在证券市场上直接融资的目的。借壳上市为一些财力雄厚的非上市公司提供了上市途径和额外的融资渠道,大幅缩短了上市所需时间,促进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IPO上市通常适合资金实力较强的企业,而借壳上市可以降低上市的门槛,缩短融资时间,因而适合众多资金实力不足的企业。从我国资本市场的层面上看,受到市场结构调整和经济政策变更的影响,非金融企业在证券市场上的融资并不顺利,资本市场中壳资源的数量将逐渐增加,选择借壳上市的企业将愈发增多。长期以来,我国出版传媒企业主要依靠财政拨款,缺乏竞争。借壳上市以后,出版传媒企业可以拓宽融资渠道,在证券市场上获得直接融资。同时,上市以后企业的知名度会得到提高,从而产生品牌效应,有利于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选择借壳上市还能缩短企业排队上市的时间,上市门槛低于IPO上市。截止到2017年,17家A股上市的出版传媒企业中有70%是通过借壳这一方式上市的。由此可见,借壳上市已经成为出版传媒企业介入资本市场的一种主要途径。本文以城市传媒借壳上市为案例,采用理论分析与典型案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企业借壳上市的动因以及成功上市后的绩效情况。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借壳上市的含义及方式、动因以及相关理论基础,并结合相关财务指标来分析城市传媒借壳上市后的绩效情况,最后根据一系列相关分析,得出有用的结论与启示。本文在开头介绍了选择借壳上市为研究方向的背景及意义,阐述了本文的思路与方法。在理论概述部分提出了壳公司与借壳上市的含义。接着归纳总结了借壳上市的三种方式:股权转让方式、增发新股方式和间接收购方式。接着将协同效应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作为分析案例的理论基础。在案例部分分别介绍了城市传媒和青岛碱业的基本情况,分析了选择青岛碱业的原因和城市传媒借壳上市的动因,主要包括:提升品牌价值,获得宣传效应;拓宽融资渠道,实现从证券市场直接融资;获得协同效应;整合优势媒体资源,促进企业战略转型。最后介绍了城市传媒借壳上市的方案实施过程。本文在进行城市传媒借壳上市的绩效分析时,首先选取了从2014年到2016年的财务数据,即以城市传媒借壳上市前后三年的财务报表披露的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分析,财务指标具体分析了其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同时,还从资本规模、融资渠道和股东控制权角度分析了借壳上市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从重组前后股价变动、股东即时收益和长期股权价值方面分析了借壳上市的市场反应。此外,还分析了借壳上市影响绩效的三大原因,主要有:吸引了优秀人才,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资本平台帮助企业转型发展;管理水平提升,实现规模经济。本文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城市传媒的成功上市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选择规模和性质适合的壳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借壳上市有利于资产质量的提升;企业要做好内部改制工作,争取上市的主动性。

吴梦姝[8](2016)在《出版传媒企业借壳上市的动因及效应分析 ——以青岛出版集团借壳青岛碱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03年以来,我国先后出台诸多旨在降低准入门槛、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深化发行体制改革、推动出版发行集团上市融资的宽松融资政策。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中的上市方式包括首次公开募股和借壳上市两种,但是出版传媒类企业与一般企业不同,实行双重审批制的过高门槛阻碍了其选择IPO,所以本着提高资本运作效率、扩大产业规模、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自我突破等目的将目光投向借壳上市。截至2015年,约有60%的出版传媒企业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登陆股票市场,其中不乏借壳后经营业绩不佳的企业,所以优良壳公司的选择、自身应具备的条件以及借壳后正向绩效的实现,都是出版传媒企业在借壳之前需要考虑的问题。虽然国内外针对企业借壳上市动因及效应的研究已形成一套完善的体系,但由于出版传媒企业第一起借壳上市案例发生在2000年,所以对于出版传媒企业借壳上市动因以及效应的分析比较少且不完善。因此,在前人对借壳上市的研究理论基础上,本文结合出版传媒类企业自身特点,选取青岛出版集团借壳青岛碱业上市的案例,对出版传媒企业借壳上市的特点、动因以及效应进行分析和研究。文章首先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借壳上市相关概念、基本思路、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以及创新之处进行了阐述;第二章梳理和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借壳上市特征、动因、效应以及有关出版传媒类企业借壳上市的文献和理论基础,并构建出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三章以我国出版传媒类企业借壳上市整体现状的分析为依托,对借壳双方以及借壳过程的特征进行研究和总结;第四章回顾青岛出版集团借壳青岛碱业上市的过程,结合出版传媒企业借壳双方特点及借壳过程特点,以借壳动因→借壳上市→借壳效应为主线,用理论分析框架为体系,研究了借壳双方的动因;第五章通过对财务数据和指标的定量分析以及对公司发展战略的定性分析,对青岛出版集团借壳青岛碱业的效应进行评价;第六章为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为以后意欲借壳上市的出版传媒企业提供借鉴。

刘泓泉[9](2016)在《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文中研究表明濒江临海的南通自古便有着较为丰厚的渔业资源与发展渔业的独特优势。进入近代以来,虽然张謇于清末开启了南通及我国渔业现代化的进程,但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包括南通在内的我国渔业仍多以传统渔业为主。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建立后至2000年间,南通渔业现代化则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这其中,既经历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与受阻,也经历了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渔业的恢复与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及一定发展,更有改革开放后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与加速发展。在这一历程中,南通的渔业生产、渔民、渔村与渔港之发展逐渐迈向现代化。渔业生产方面,南通渔业生产的渔船与网具在传承基础上逐步得到了改进与革新。改革开放后,现代渔船与网具的生产更是呈现出了规模化之势;捕捞渔业在经历了兴盛、受阻、恢复、发展、产业调整及转型等后,进一步走向现代化;养殖渔业历经兴起、发展、推进、快速与产业化发展后,不断彰显了其日益现代化的程度与水平;水产品的保鲜与加工则在传承中实现了创新与规模化发展;水产品的销售与贸易也渐次由鱼行主导化、国营化走向现代市场化。渔民方面,解放前南通渔民困窘的生活处境、受损的权益、薄弱的教育及卑微的社会地位等在解放后均发生了巨变。渔民生活逐渐改善并在改革开放后日渐富裕,权益受到了切实的维护与保障,教育获得了持续的注重和提高,社会地位也有了较大的提升。渔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及信仰也渐渐变迁与移风易俗。渔村与渔港的现代化建设上,解放前,南京国民政府对渔村与渔港的建设虽有关注,但渔村除了衰败根本无建设,渔港建设也进展甚微。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南通渔村进行了整治与初步建设,渔港的建设提上日程并正式启动。改革开放以来,现代渔村(区)与渔港的建设发展和推进的步伐加快。在南通渔业生产、渔民、渔村与渔港渐行向现代化推进的同时,对其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渔业管理也日渐现代化。其中,渔业生产管理除不断注重组织机构与制度建设外,还通过渔业指导与合作、渔业集体生产与计划调控、渔业生产承包与渔政管理及目标管理等不断推进渔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渔民与渔村的管理也由钳制渔民的保甲制向民主化等管理方式嬗变。改革开放后,现代渔民与渔村(港)的管理则在改革中继续推进。作为近现代我国渔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典型,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历程折射出了渐进的我国渔业现代化之曲折与不易。南通渔业现代化为江苏乃至全国的渔业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其举足轻重之地位倍显,并较好地发挥了自身的示范引领与促进作用。而南通渔业现代化在其发展与推进过程中也呈现出了一定的特点,且为我国渔业现代化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这无疑对我们今天继续推进渔业现代化有着较好的借鉴。

毛振鹏[10](2014)在《中国鲍养殖产业结构与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基于产业经济学和海水养殖经济学科研究的基本理论,对中国鲍养殖产业结构与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方法既包括现代信息分析与预测技术(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也包括传统的抽样调查方法和文献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笔者特别注意系统地收集和整理与中国鲍养殖产业相关但尚无文献记录的知识,以利于深刻把握产业发展的重要节点,建构包括鲍养殖产业信息和区域信息在内的数据库,为政府有关部门产业政策制定和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技术进步和市场机制建立是中国鲍养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我国,野生皱纹盘鲍资源主要分布在辽宁大连、山东青岛、烟台和威海等地,野生九孔鲍资源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海南和台湾等地。鲍的采捕和消费拥有数千年的历史,由于野生鲍产量很低,长期以来鲍都是以奢侈品的面目出现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鲍的人工养殖逐步开展起来。2000年前后,杂交皱纹盘鲍人工育苗和渔排养殖模式在福建省等地得到大面积推广,在养殖产量大幅增加的同时,养殖成本和销售价格大幅降低。在这期间,鲍养殖产业经历了三个转变,1、鲍的消费市场经历了从国际市场到国内市场、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演变过程,鲍逐渐成为大众能够消费得起的产品;2、鲍养殖产业运营主体由从事增殖放流等公益活动的事业单位转变成追求利润的企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部分企业选择退出市场;3、鲍养殖产业由资本输入型产业转变为资本输入和输出并存的产业。这三个转变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鲍养殖产业正在进入成熟阶段。二、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中国鲍产业“规模优势”和“价格劣势”并存。从产量方面看,我国鲍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显着优势,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在2011年,中国鲍(鲍螺)产量占到全球的88.8%(含养殖和捕捞)。在同一年,中国鲍(鲍螺)产业产值仅占全球的53.36%(含养殖和捕捞)。这说明:中国养殖鲍螺价格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三、我国鲍养殖产业呈现出区域集中度较高和产业集中度较低的特征。我国鲍养殖产区主要分布在辽宁、山东、福建、广东等省的约40个县(含县级市、区)。2012年,福建省鲍养殖面积只占全国的25.23%,却生产了72.56%的鲍苗和71.94%的商品鲍,创造了64.89%的产值。与鲍养殖产业的区域集中度较高不同,主要鲍养殖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不高,计算结果表明,2012年鲍养殖产业的集中度系数(CR4)仅为4.93%,属于典型的竞争性产业。四、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我国鲍养殖产业可以细分成亲鲍产业、育苗产业、中苗产业、商品鲍养成产业、大鲍养成产业、商品鲍加工产业、商品鲍销售产业等环节。现有养殖模式包括池塘围堰养殖、陆上工厂化养殖、软式浮筏养殖、渔排养殖、底播增殖等。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许多企业引入了跨区养殖模式。北方企业基于节省越冬成本和增加产量的考虑,将鲍运到南方越冬,南方企业为了规避夏季赤潮和病害,将鲍运往北方度夏。研究还表明,在中国鲍养殖产业区域分工发展过程中,资本起到了显着的推动作用。五、中国鲍养殖产业结构与产业绩效密切相关。根据笔者对2003年——2012年运行状况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中国鲍养殖产业结构表现出以下特征(基于SCP范式):1.鲍养殖产业销售利润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从2003年的59.83%下降到2012年的30.35%;2.鲍养殖产品差异化程度始终很低,广告密度虽逐年上升,从2003年的0.04%上升到2012年的0.14%,十年平均值仅为0.09%;3.公有制产权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03年的19.53%下降到9.97%。进一步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偏相关分析表明,产业集中度提高明显有利于提高产业绩效,而广告密度增加、进入壁垒提高、公有制股权比重提高则不利于产业绩效的改善。六、中国鲍养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虽然不高,却是涉及几十万渔民生计的重要民生产业。例如,2012年鲍养殖产业产值仅占全国GDP的0.04%,占全国渔业生产总值的2.12%,创造了全国渔民纯收入的3.99%。2011年,在最主要的鲍养殖产区福建省,鲍养殖产业创造了全省GDP的0.59%,全省渔业产值的13.14%,全省渔民纯收入的20.57%。在主要产区县,鲍养殖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例如,在莆田市秀屿区,2011年鲍养殖业产值创造了全区GDP的6.93%,渔民收入的54.27%,全区五分之一的就业岗位与鲍养殖产业密切相关。七、中国鲍养殖产业目前正面临一系列问题。一是生态环境问题,如野生鲍种群的消亡,近岸海域的富营养化,固体垃圾的随意排放;二是产业结构问题,如产品差异化不高,产能过剩,价格下跌;三是制度安排问题,如海域确权不完善,养殖空间受挤占,惠农补贴不到位等。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一系列推动中国鲍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一是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积极构建适合鲍养殖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进一步完善海域使用权制度,整合产业资源,培育优势企业;二是转变养殖理念,树立可持续的养殖观,更加注重控制养殖密度和保护海域生态环境;三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差异化程度,促进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和延伸,满足国内高端市场的需求,适时发展涉鲍休闲运动产业,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四是技术研发应当与产业经济研究相融合,推广生态健康的新养殖模式,构建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预警与应对机制。

二、海水利用 大有可为——浅谈海水在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水利用 大有可为——浅谈海水在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SW海水淡化科技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 总体框架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基本理论
    2.2 相关文献综述
    2.3 简要评述
第3章 SW海水淡化科技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3.1 SW海水淡化科技公司
    3.2 PEST分析
    3.3 EFE矩阵
    3.4 行业环境分析
第4章 SW海水淡化科技公司内部条件分析
    4.1 公司内部框架结构
    4.2 公司资源分析
    4.3 公司能力分析
    4.4 价值链分析
    4.5 IFE矩阵
第5章 SW海水淡化科技公司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
    5.1 SWOT分析
    5.2 使命与愿景
    5.3 发展战略制定
    5.4 发展战略实施
第6章 SW海水淡化科技公司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6.1 组织保障
    6.2 资金保障
    6.3 人才保障
    6.4 制度保障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SW海水淡化科技公司战略规划访谈提纲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考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考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五、文学创作情况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一、经学贡献
        二、理学贡献
        三、史学贡献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五、其他学术贡献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一、从教授业传道
        二、修缮教育设施
        三、创建书舍书院
        四、致力家庭教育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一、书法贡献
        二、音乐贡献
        三、集藏贡献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一、传记文
        二、序跋文
        三、碑志文
        四、书启文
        五、哀祭文
        六、论说文
        七、杂记文
        八、赞铭箴赋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一、诗歌结社
        二、诗论建树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旨趣
    二、研究成果述评
    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四、论文架构
第一章 青岛城市的现代化与文学生态
    第一节 青岛城市的现代化
        一、经济的现代化
        二、文化的现代化
        三、教育的现代化
        四、公共医疗卫生的现代化
    第二节 文学现代化与青岛的文学生态
    小结
第二章 逊清遗民在青岛
    第一节 青岛:清遗民的主要聚集地
    第二节 寓青遗民的政治复辟活动
        一、复辟的组织和谋划
        二、清遗民复辟活动归于失败的原因
        三、复辟失败后青岛诸遗老的命运
    第三节 清遗民在青岛的文化活动
        一、尊孔文社与藏书楼的建立
        二、“十老会”:清遗民之“真率会”
    小结
第三章 国立青岛/山东大学:青岛新文学活动的中心
    第一节 校长的现代办学理念
    第二节 大学内的文学教育与创作
        一、教授作家群的文学教育活动
        二、“新月派”教授作家群的文学创作
    第三节 大学内学生文艺社团与文学刊物
        一、海鸥剧社与《青大海鸥社公演特刊》
        二、征程文艺社与《征程》周刊
        三、文刊编辑社与《文刊》
        四、刁斗文艺社与《刁斗》季刊
        五、国立山东大学话剧社与《山大剧社第一次公演特刊》
        六、《中庸》周刊
        七、国文学会
        八、新文艺学会与《新地》周刊
    小结
第四章 青岛本地文人的创作尝试——基于19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
    第一节 19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
    第二节 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青岛诗坛的繁荣:以诗歌副刊与期刊为中心
        一、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的成立
        二、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与青岛诗歌文艺副刊的繁荣
    第四节 《避暑录话》:国立山东大学作家群与青岛本地文艺界的联结
        一、《避暑录话》的创刊与由来
        二、《避暑录话》作者与内容
        三、《避暑录话》的地位与意义
    小结
第五章 儿童副刊与青岛儿童文学的萌蘖(1930~1937)
    第一节 青岛的儿童副刊
        一、青岛儿童副刊三种
        二、副刊编者的现代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
    第二节 成人话语下的儿童文学
    第三节 儿童的文学创作与现代意识觉醒
        一、发现自我
        二、关注国家与社会
    第四节 政府、社会与青岛儿童文学的繁荣
        一、政府与初等教育的现代化
        二、“儿童节”、“儿童年”活动与提高儿童地位
        三、青岛现代慈幼事业的推进
    第五节 青岛儿童文学的独特性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4)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近代中外物流类约章订立的缘起
    第一节 西方近代物流业的兴起
        (一)西方近代物流业的产生与形成
        (二)辅助外贸扩张的西方近代物流业
    第二节 列强侵华的物流需求
        (一)对华贸易扩张的需求
        (二)外商物流运输违规的行为
        (三)英国武力订约的诉求
    第三节 清政府的对策
        (一)清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
        (二)中国社会物流现状
        (三)传统的御夷之策
第二章 近代中外物流类约章的内容
    第一节 货物税率类约章
    第二节 码头货栈类约章
    第三节 物流交通设施类约章
        (一)公路类约章
        (二)航运类约章
        (三)铁路类约章
        (四)航空类约章
    第四节 电信通讯类准条约
第三章 不平等条约特权与外商在华物流业体系的形成
    第一节 协定关税特权扩大货物流量
        (一)协定关税前后的货物流量
        (二)进出口税制度与货物流量
        (三)协定内地关税制度与货物流量
    第二节 沿海及内河航权与外商航运物流业的形成
        (一)沿海航运物流业
        (二)内河航运物流业
    第三节 通商口岸设栈与外商码头货栈业的形成
        (一)外商货栈入侵沿海口岸
        (二)外商货栈业在内河口岸的扩张
    第四节 租界筑路权与外商公路物流业的形成
        (一)租界道路规划
        (二)租界公路物流的形成
    第五节 铁路筑路权与外商铁路物流业的形成
        (一)筑路权益的实现
        (二)铁路物流业的入侵
        (三)外商铁路物流规模的形成
    第六节 经营电线特权与外商电信业的形成
        (一)列强电报系统的建立
        (二)租界电话网络的建立
第四章 不平等条约体系下中国近代民族物流业的雏形
    第一节 中国传统物流业的衰败
    第二节 近代民族航运物流业的初步规模
        (一)对外商航运物流的认识
        (二)官办航运物流业的兴起
        (三)商办航运物流业的兴起
    第三节 近代民族码头货栈业的初步规模
        (一)自主设栈意识的萌发
        (二)招商局码头货栈业
        (三)华商码头货栈业
    第四节 近代民族铁路物流业的初步规模
        (一)对铁路权益的认识
        (二)早期筑路的尝试
        (三)铁路物流业的初步规模
    第五节 近代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初步格局
        (一)对租界公路物流的认识
        (二)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兴起
        (三)公路物流业初步规模的形成
    第六节 近代民族电信业的初步规模
        (一)对电信权益的认识
        (二)近代民族电报业的初步规模
        (三)近代民族电话业的初步规模
第五章 收回主权运动与中国近代民族物流业体系的形成
    第一节 关税自主的实现与民族铁路物流业的形成
        (一)裁厘促进民族铁路物流的发展
        (二)强烈的铁路主权意识
        (三)民族铁路联运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关税自主的实现与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形成
        (一)裁撤厘金促进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发展
        (二)民族公路联运物流网络的形成
        (三)民族公路物流运输的经营情况
    第三节 航权自主的筹划与民族航运物流业的形成
        (一)收回航权须发展民族航运业
        (二)航运政策与机构的统一
        (三)民族水陆联运体系的形成
        (四)民族航运物流网络的扩大
    第四节 航权自主的筹划与民族码头货栈业的形成
        (一)实现航权自主的前提
        (二)招商局码头货栈业体系的形成
        (三)华商码头货栈业体系的形成
    第五节 收回电信权的筹划与民族电讯通信体系的形成
        (一)收回电信权须发展民族电信业
        (二)民族电报业体系对物流业的影响
        (三)民族电话业体系对物流业的影响
第六章 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格局
    第一节 占主导地位的外国在华物流业
        (一)外商在华物流业规模
        (二)外商物流业的优势地位
    第二节 具有双重性质的民族物流业
        (一)民族物流业的近代化转型
        (二)近代民族物流业的规模
        (三)近代与封建性质的杂糅
        (四)依靠国外技术发展
    第三节 中国近代物流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一)促进商业的发展
        (二)促进工业的发展
        (三)促进商业信息的传播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5)“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学术前史
        (一) 关于中国近代大学的通论性研究
        (二) 大学个案及专题研究
        (三) 关于国立山东大学的研究
        (四) 对已有成果的检讨及本选题努力的方向
    三、写作视角和方法
        (一) 选题的概念界定
        (二) 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三)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山东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及国立山东大学的源起
    一、近代山东高等教育的起步阶段
        (一) 近代山东高等教育的变迁—以济南、青岛两地为例
        (二) 近代山东高等教育发展现象之成因
    二、国立青岛大学的建立及更名国立山东大学
        (一) 筹备委员会的成立及其活动
        (二) 具体建校工作
        (三) 国立山东大学的定名
    三、山东大学起源考辩
        (一) 山大校史的阐释史
        (二) 编写校史的争议与山东大学校史起点的考订
    小结
第二章 战前的国立山东大学(1930-1937)
    一、山大与中央及地方政府关于经费及科系设置问题的博弈
        (一) 杨振声掌校时期的山大与地方政府的互动
        (二) 1932年后政府与校方的合作与分歧
        (三) 学校经费的争取
    二、办学方针与学校建设
        (一) 办学方针
        (二) 营建方面
        (三) 设备方面
        (四) 院系建制
        (五) 师资延聘
        (六) 校务行政
    三、战前山大的教学与日常生活
        (一) 战前山大招生与教研工作
        (二) 青岛环境与山大学生日常生活
        (三) 对于“新月派”和“大同盟派”几个问题的澄清兼谈山大教员群体之交往
    四、战前山大的学生运动
        (一) 反甄别运动的波澜
        (二) “九·一八”后的赴京请愿
        (三) 1932年的“六月风波”与杨振声的黯然下台
        (四) 学运低潮期的活动(1932-1936)
        (五) 山大学生响应北平“反对华北自治化”学运及其解决
        (六) 山大的风潮之特殊性与得失
    小结
第三章 全面抗战与国立山东大学的停办及复校
    一、鲁青地区的沦陷
    二、国立山东大学的西迁与停办
    三、鲁殿重光——艰难复校的历程
        (一) 山大解散后争取复校的工作与复员政策的确立
        (二) 复校工作的具体开展
    小结
第四章 战后山大的恢复与重整(1946-1949)
    一、“祸乱边缘的都市”——内战中的鲁青地区
        (一) 国民党接收青岛后的内外局势
        (二) 美国势力在青岛
        (三) “难民城”和“乞丐市”
        (四) 经济问题
        (五) 青岛市政府甄审政策的失误
    二、经费与学校的恢复建设
        (一) 校舍与设备的扩充
        (二) 教员的招聘与薪资
        (三) 行政组织的完善
        (四) 院系建制的扩充
    三、战后山大的教学与师生的日常生活
        (一) 学生的招收与救济
        (二) 日常教学与测验
        (三) 校内的社团及课余活动
        (四) 社会服务工作
    四、战后山大的学生运动
        (一) 复员初期的预备工作及“六·二”运动
        (二) “六·二”运动后的蓄势待发(1947年6月-1948年秋)
        (三) 特刑庭事件及教师第二次罢教
        (四) 护校运动
    小结
第五章 国立山东大学发展的困境
    一、“中心”地区国立大学的发展优势
        (一) 政治中心及次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二) 经济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三) 文化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二、另一所地方性国立大学——国立四川大学的机遇
    三、国立山东大学的发展困境及其成因
        (一) 演变态势与发展困境
        (二) 成因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致谢

(6)海水淡化技术的进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传统海水淡化技术及特点
    1.1 传统海水淡化技术
    1.2 传统海水淡化技术比较
2. 新兴海水淡化技术
    2.1 集成海水淡化技术
    2.2 新能源海水淡化技术
3. 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
    3.1 国外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情况
    3.2 我国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情况
4. 结语

(7)城市传媒借壳上市的动因和绩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借壳上市的特征研究
        1.2.2 借壳上市的动因研究
        1.2.3 借壳上市的绩效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框架
2 借壳上市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借壳上市的含义及方式
        2.1.1 壳公司的含义
        2.1.2 借壳上市的含义
        2.1.3 借壳上市的方式
    2.2 借壳上市的动因
        2.2.1 上市时间短,门槛低
        2.2.2 实现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
        2.2.3 提高企业知名度
        2.2.4 实现合理避税
    2.3 借壳上市的相关理论基础
        2.3.1 协同效应理论
        2.3.2 规模经济理论
        2.3.3 竞争优势理论
3 城市传媒借壳青岛碱业案例概述
    3.1 借壳双方的基本情况
        3.1.1 借壳方城市传媒的基本情况
        3.1.2 壳公司青岛碱业的基本情况
    3.2 选择青岛碱业的原因
        3.2.1 业绩持续下滑面临退市风险
        3.2.2 双方的国有控股背景降低了整合风险
        3.2.3 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
    3.3 城市传媒借壳上市的动因
        3.3.1 提高品牌价值,获得宣传效应
        3.3.2 拓宽融资渠道,实现从证券市场直接融资
        3.3.3 获得协同效应
        3.3.4 整合优势媒体资源,促进企业战略转型
    3.4 城市传媒借壳上市的方案实施过程
        3.4.1 股权无偿划转
        3.4.2 进行重大资产置换
        3.4.3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3.4.4 募集配套资金
4 城市传媒借壳上市的绩效分析
    4.1 城市传媒上市前后财务业绩对比分析
        4.1.1 偿债能力分析
        4.1.2 盈利能力分析
        4.1.3 营运能力分析
    4.2 城市传媒借壳上市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分析
        4.2.1 资本总规模增加
        4.2.2 拓宽融资渠道,资本结构优化
        4.2.3 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未受到冲击
    4.3 城市传媒借壳上市的市场反应分析
        4.3.1 实施重组前后股价变动
        4.3.2 原青岛碱业股东获得即时收益
        4.3.3 长期股权价值趋于稳定
    4.4 城市传媒借壳上市影响绩效的原因分析
        4.4.1 吸引优秀人才,提高市场竞争力
        4.4.2 资本平台助力转型发展
        4.4.3 提升管理水平,实现规模经济
5 城市传媒借壳上市的结论与启示
    5.1 城市传媒借壳上市的结论
        5.1.1 当地政府的支持是城市传媒借壳上市的基础
        5.1.2 选择规模和性质合适的壳资源是借壳成功的重要原因
        5.1.3 对资产质量的提升有重要影响
        5.1.4 做好内部改制工作,争取上市的主动性
    5.2 城市传媒借壳上市的启示
        5.2.1 政府应为企业借壳上市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5.2.2 合理选择壳资源
        5.2.3 注入优质资产,取得协同效应
        5.2.4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做好上市准备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8)出版传媒企业借壳上市的动因及效应分析 ——以青岛出版集团借壳青岛碱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借壳上市相关概念界定
    1.3 基本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基本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1.1 借壳上市特点研究综述
        2.1.2 借壳上市动因及效应文献综述
        2.1.3 出版传媒行业上市动因及效应分析文献综述
        2.1.4 文献述评
    2.2 理论基础
        2.2.1 企业借壳上市动因及效应的理论基础
        2.2.2 企业借壳上市动因及效应理论分析框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出版传媒企业借壳上市现状分析
    3.1 我国出版传媒行业现状分析
    3.2 借壳公司特征
        3.2.1 基本特征
        3.2.2 财务特征
    3.3 壳公司特征
        3.3.1 壳公司股本规模与股本结构
        3.3.2 主营业务及经营状况
    3.4 出版传媒企业借壳上市过程的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青岛出版集团“借壳”青岛碱业上市基本情况及动因分析
    4.1 借壳上市事件回顾与借壳主体简介
        4.1.1 借壳上市事件回顾
        4.1.2 借壳方——青岛出版集团简介及特征
        4.1.3 被借壳方——青岛碱业简介及特征
        4.1.4 第一股东——青岛海湾集团简介
    4.2 青岛出版集团借壳上市的动因分析
        4.2.1 借壳方的动因
        4.2.2 壳公司的动因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青岛出版集团借壳青岛碱业上市的效应分析
    5.1 基于经营业绩的效应分析
        5.1.1 基本财务数据对比
        5.1.2 基本财务指标对比
    5.2 基于公司发展战略的效应分析
        5.2.1 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5.2.2 对股价的影响
        5.2.3 对公司股权结构的影响
        5.2.4 对公司主营业务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与建议
    6.3 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9)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南通渔业现代化历史进程
    第一节 传统渔业在南通
        一、远古至明代以前的南通渔业
        二、明清时期的南通渔业
        三、民初北洋政府时期的南通渔业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与受阻
        一、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1927~1937)
        二、渔业现代化的被迫中断(1938~1945)
        三、渔业现代化的被迫搁浅(1946~1949)
    第三节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与发展
        一、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1949~1965)
        二、渔业现代化的一定发展(1966~1978)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与加速
        一、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1979~1986)
        二、渔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1987~2000)
第二章 渔业生产的现代化
    第一节 张謇与我国近现代渔业生产的开启
        一、张謇与南通吕四渔业公司
        二、张謇与江浙渔业公司
        三、张謇为渔业生产现代化所作的其它努力
    第二节 近现代渔业生产工具的使用与革新
        一、渔船的使用与革新
        二、渔网具的使用与革新
    第三节 捕捞产业之兴衰与现代转型
        一、捕捞渔业的兴盛与困境
        二、捕捞渔业发展的受阻
        三、捕捞渔业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四、海洋捕捞的继续推进与淡水捕捞的下滑
        五、捕捞渔业的产业化发展与调整
        六、捕捞产业的加速发展与转型
    第四节 养殖渔业的兴起与产业化
        一、淡水养殖渔业的兴起
        二、淡水养殖的恢复发展与海水养殖的起步
        三、养殖渔业的整体推进
        四、养殖渔业的突飞猛进
        五、养殖渔业发展的产业化
    第五节 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之演进
        一、传统的水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
        二、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在传承中的新进展
        三、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第六节 水产品销售与贸易方式的嬗变
        一、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鱼行主导化
        二、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国营化
        三、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市场化
第三章 渔民生活与观念的变化
    第一节 渔民的生活
        一、渔民生活处境的变迁
        二、渔民权益维护与保障的“虚实之变”
    第二节 渔民的教育与社会地位
        一、渔民教育的注重与提升
        二、渔民社会地位的变迁
    第三节 渔民的习俗与信仰
        一、渔民的生产习俗及变化
        二、渔民的生活习俗及变化
        三、渔民的信仰及变化
第四章 渔村与渔港的现代化建设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无实质性建设的渔村与渔港
        一、对渔村的关注
        二、渔港建设进展甚微
    第二节 党和政府正式启动建设的渔村与渔港
        一、对旧时渔村的整治与初步建设
        二、渔港建设的正式启动与初具规模
    第三节 现代渔村与渔港建设的加速
        一、现代渔村(区)建设的迅猛推进
        二、现代渔港建设的加速
第五章 渔业管理的现代迈进
    第一节 渔业生产管理的现代迈进
        一、渔业生产管理组织机构的演变与完善
        二、渔业生产管理的制度建设
        三、渔业生产管理的运作模式变迁
        四、渔业生产管理中相关问题研究
    第二节 渔民与渔村管理的现代迈进
        一、渔民与渔村管理上的“四甲制”
        二、渔民与渔村管理上的保甲制
        三、渔民与渔村管理方式的嬗变及渔港管理的起步
        四、渔民与渔村(港)管理的改革及推进
第六章 南通渔业现代化的评价
    第一节 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地位与作用
        一、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地位
        二、南通渔业现代化的作用
    第二节 南通渔业现代化所呈现的特点与经验
        一、特点
        二、经验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着目录
后记

(10)中国鲍养殖产业结构与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0.1.1 选题依据、背景和研究目的
        0.1.2 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0.2 研究内容
        0.2.1 概念界定
        0.2.2 研究对象
        0.2.3 研究框架设计
        0.2.4 研究目标
    0.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0.3.1 研究方法
        0.3.2 技术路线
    0.4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布
        0.4.1 数据来源
        0.4.2 样本分布
        0.4.3 研究方法
        0.4.4 采访过程
    0.5 论文创新点
1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1.1 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研究
        1.1.1 产业结构理论与 SCP 范式
        1.1.2 产业链和价值链理论
        1.1.3 产业区域分工理论
        1.1.4 认知地图方法
    1.2 海水养殖产业经济学科研究综述
        1.2.1 关于海水养殖产业资源配置的文献研究
        1.2.2 关于海水养殖产业结构优化的文献研究
        1.2.3 关于海水养殖产业链、价值链的文献研究
        1.2.4 关于海水养殖产业经济效益的文献研究
    1.3 海水养殖产业经济学科研究特征的总结
        1.3.1 海水养殖产业经济学科研究的阶段性特征
        1.3.2 海水养殖产业经济学科研究的内容特征
        1.3.3 海水养殖产业经济学科研究的方法特征
    1.4 本章小结
        1.4.1 产业经济理论为本文提供理论指导
        1.4.2 海水养殖产业经济学科研究为本文提供方法借鉴
2 中国鲍养殖产业发展简史
    2.1 基于区域产业发展视角的中国鲍养殖产业发展简史
        2.1.1 辽宁省鲍养殖产业发展简史
        2.1.2 山东省鲍养殖产业发展简史
        2.1.3 闽东鲍养殖产业发展简史
        2.1.4 闽南鲍养殖产业发展简史
        2.1.5 广东省鲍养殖产业发展简史
    2.2 基于技术演进视角的中国鲍养殖产业发展简史
        2.2.1 鲍养殖品种的演变过程
        2.2.2 鲍养殖模式的演变过程
        2.2.3 鲍养殖技术的扩散路径
    2.3 基于产业经济视角的中国鲍养殖产业发展简史
        2.3.1 鲍消费市场需求的演变过程
        2.3.2 鲍养殖产业运营主体的演变过程
        2.3.3 鲍养殖产业资本的流动路径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鲍养殖产业空间分布及其地域特征
    3.1 中国鲍螺产业在世界鲍螺产业中的地位
        3.1.1 世界鲍螺产业的变动趋势
        3.1.2 中国与世界鲍螺产量变动趋势比较
        3.1.3 中国对世界鲍螺产业的贡献
    3.2 中国鲍养殖产业的空间分布
        3.2.1 中国鲍养殖产量的空间分布
        3.2.2 中国鲍养殖海域的空间分布
        3.2.3 中国鲍苗产业的空间分布
    3.3 中国鲍养殖产业的地域特征
        3.3.1 辽宁省鲍养殖产业的地域特征
        3.3.2 山东省鲍养殖产业的地域特征
        3.3.3 福建省鲍养殖产业的地域特征
        3.3.4 广东省鲍养殖产业的地域特征
    3.4 中国鲍养殖产业集中度的研究
        3.4.1 鲍养殖产业集中度的测量
        3.4.2 北方和南方鲍养殖产业集中度的比较
        3.4.3 南方和北方鲍养殖产业集中度差异的原因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鲍养殖产业链解析
    4.1 鲍育苗产业链解构
        4.1.1 亲鲍培育产业
        4.1.2 北方工厂化育苗产业
        4.1.3 南方工厂化育苗产业
        4.1.4 中苗产业
    4.2 鲍养成产业链解构
        4.2.1 基于底播增殖模式的鲍养成产业
        4.2.2 基于池塘围堰养殖模式的鲍养成产业
        4.2.3 基于软式浮筏养殖模式的鲍养成产业
        4.2.4 基于渔排养殖模式的鲍养成产业
        4.2.5 大鲍养成产业
    4.3 鲍流通产业链解构
        4.3.1 鲍产品的运输
        4.3.2 鲍加工产业
        4.3.3 鲍销售产业
    4.4 鲍商品的市场特征
        4.4.1 鲍销售市场的空间分布
        4.4.2 鲍产品差异化的表现形式
        4.4.3 鲍养殖产业的产品差异化标识办法
        4.4.4 鲍产品差异化的测量
    4.5 鲍养殖产业的进入壁垒分析
        4.5.1 基于价格费用法的鲍养殖产业进入壁垒测量
        4.5.2 基于绝对费用法的鲍养殖产业进入壁垒测量
5 中国鲍养殖产业结构与产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5.1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5.1.1 理论基础
        5.1.2 研究假设
        5.1.3 样本选取
    5.2 变量及其测量
        5.2.1 产业集中度变量的测量
        5.2.2 产品差异化变量的测量
        5.2.3 进入壁垒变量的测量
        5.2.4 产权结构变量的测量
        5.2.5 产业绩效变量的测量
    5.3 数据分析
        5.3.1 基于产业绩效与产业结构的线性回归分析模型构建
        5.3.2 线性回归分析的结论与讨论
        5.3.3 基于产权结构的相关分析模型构建
        5.3.4 基于产权结构的相关分析结论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鲍养殖产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影响
    6.1 鲍养殖产业发展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6.1.1 鲍养殖产业经济影响的评估方法
        6.1.2 中国鲍养殖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6.1.3 鲍养殖产业发展对渔民收入增加的直接影响
        6.1.4 鲍养殖产业对就业的直接影响
    6.2 鲍养殖产业发展对省域经济的影响——以福建省为例
        6.2.1 鲍养殖产业对福建省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6.2.2 福建省鲍养殖产业对增加渔民收入的直接贡献
        6.2.3 鲍养殖产业对就业的直接贡献
    6.3 鲍养殖产业发展对县域经济的影响——以莆田市秀屿区为例
        6.3.1 鲍养殖产业对秀屿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6.3.2 鲍养殖产业对秀屿区渔民增加收入的直接贡献
        6.3.3 鲍养殖产业对秀屿区就业的直接贡献
    6.4 鲍养殖产业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定性分析
        6.4.1 鲍养殖产业对民生发展的影响
        6.4.2 鲍养殖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中国鲍养殖产业的区域分工经济学
    7.1 调研准备
        7.1.1 认知地图调研方法简介
        7.1.2 调研过程
        7.1.3 “北鲍”和“南鲍”的概念界定
        7.1.4 鲍的跨区养殖模式简介
        7.1.5 鲍跨区转移的前期准备
    7.2 鲍养殖产业区域分工简介
        7.2.1 鲍养殖产业区域分工的静态分布
        7.2.2 鲍养殖产业区域分工模式之一:“北鲍南养”
        7.2.3 鲍养殖产业区域分工模式之二:“南鲍北养”
    7.3 鲍养殖产业区域分工模式的经济学解析
        7.3.1 鲍养殖产业区域分工模式发展的动机选择
        7.3.2 鲍养殖产业区域分工模式的效益结构
        7.3.3 资本在鲍养殖产业区域分工中的推动作用
    7.4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论文的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构建适合鲍养殖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
        8.2.2 提高产品差异化程度促进产业链优化升级
        8.2.3 优化鲍养殖产业发展的技术路径
    8.3 不足之处和努力方向
        8.3.1 不足之处
        8.3.2 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样本企业名录
    附录 2 海洋与渔业厅(局)调查问卷
    附录 3 鲍养殖企业基本情况的调查问卷
    附录 4 鲍育苗过程的调查问卷
    附录 5 鲍养殖过程的调查问卷
    附录 6 鲍加工企业的调查问卷
    附录 7 用于调研鲍的跨区养殖情况的认知地图工具
图表、表格目录
    图表目录
    表格目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海水利用 大有可为——浅谈海水在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SW海水淡化科技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乔明丽. 山东大学, 2021(02)
  • [2]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3]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D]. 邢琪.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1)
  • [4]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D]. 熊辛格.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D]. 张家豪.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6]海水淡化技术的进展及应用[J]. 刘承芳,李梅,王永强,朱明璇. 城镇供水, 2019(02)
  • [7]城市传媒借壳上市的动因和绩效分析[D]. 章克璇. 江西财经大学, 2018(01)
  • [8]出版传媒企业借壳上市的动因及效应分析 ——以青岛出版集团借壳青岛碱业为例[D]. 吴梦姝. 山东财经大学, 2016(08)
  • [9]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D]. 刘泓泉. 苏州大学, 2016(06)
  • [10]中国鲍养殖产业结构与特征研究[D]. 毛振鹏.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2)

标签:;  ;  ;  ;  

海水利用潜力巨大——浅谈海水在青岛碱业有限公司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