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垫调压室的研究进展

气垫调压室的研究进展

一、气垫调压室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欧传奇,刘德有,周领[1](2022)在《气垫式调压室内气体温度变化预测分析》文中提出在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中,气垫式调压室封闭气室内的高压气体因调压室底部压力变化而发生压缩或膨胀,特别是某些突发情况使气体体积改变迅速时,会引起危害性高温或低温。为了解室内气体温度在各种工况下的变化范围及可能的危害,通过建立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详细分析预测了气垫式调压室内气体温度变化情况和危害特征。结果表明,室内气体存在低温引发室内水体结冰而影响甚至使调压室散失功能的潜在危险,需确定室内初始气温,就相关危险情况逐一分析,确定可能的最高、最低温度以及冰点续时。相关建议可为气垫式调压室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对保证气垫式调压室正常工作以及维护电站整体安全具有现实意义。

蒋中明,邓自源,唐栋,万发,欧阳钰榕[2](2021)在《气垫式调压室压缩空气热力学分析研究》文中指出为了解气垫式调压室气室内温度和压力变化过程,在水位波动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基础上,提出了考虑传热影响的调压室内压缩空气温度和压力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合理性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调压室在运行工况条件下,气室内气体温度可能出现大幅度的变化,并且气室内压缩空气有可能出现负温现象;气室初始高度、初始压强、气体初始温度和水体温度对气室内压缩空气状态演化规律都有较显着的影响。

邵祎迪[3](2020)在《磨子水电站三维地应力测量及应力场模拟分析》文中指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规模实施使得西南地区大量蕴藏的水电资源得以运用。为了充分利用当地的高水头、小流量水资源,高压引水隧洞及气垫调压室技术引入国内。在引水隧洞等相关地下硐室开挖过程中,高地应力会引起脆性岩体的岩爆和软岩地区的硐室大变形等严重危害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和工程质量的问题。而高压硐室内部围岩裂隙的透水率同样会影响施工质量和后期水电站维护成本。因此,进行气垫调压室围岩的三维地应力测量和高压压水试验是水电工程设计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依托四川省丹巴县磨子水电站建设工程,利用单回路双栓塞设备对引水隧洞中气垫调压室进行了现场三维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以及最高5MPa的高压压水试验,并根据实测数据以及水电站工区的工程地质以及构造地质条件进行了区域地应力场模拟研究,得出认识如下:(1)测量了气垫调压室所处地质条件下地应力状态,测试结果表明:测点硐室围岩的最大主应力约为15.3MPa,方向约为NE56°,倾角约66°,近垂直;最小主应力值为6.3MPa,方向约为SW75°,倾角约33°近水平,属正断层应力环境;(2)对气垫调压室内部节理发育部位进行了高压压水试验,证实了气垫调压室的开挖产生厚度为5-8m的应力卸荷圈。试验过程中,最大透水率为1.27Lu,最小透水率为0;在最高5MPa的压力下,透水率最大为0.98Lu,最小为0.39Lu。显示气垫调压室范围内密封性较好;(3)根据水电站工区内的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区域地质构造,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三维地应力场模拟,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计算了测点的最大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结果显示接近于实测数据;(4)气垫调压室内设计最大压力为4.0MPa,实测最小主应力为6.3MPa,根据最小主应力准则,硐室内部最小主应力大于设计最大压力,运行稳定,故不需要进行衬砌,并以此为依据为日后的水电站施工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填补了工区地应力测量的空白。

史爽[4](2018)在《大翻越管道油气混输波动压力特性及其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管道运输具有输送费用低、通过能力大、安全系数高等固有特性,在油气输送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大翻越管道是指管道与水平面倾角大于30°的管道,与常规管道相比,其持气率、气相滑脱速度与压力波速等参数均随着流体的运移发生明显变化,加之油气相界面间相互作用、气相漂移及黏度物性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使大翻越管道油气混输的研究难度更大。大翻越管道油气混输波动压力的计算与混输流体的运移规律、混输密度、压力波速密切相关,其研究除了准确定义边界条件外混输流体的持气率、压力变化及压力波速等参数也是关键。因此深入研究油气混输过程中流体运移规律、压力波速、波动压力特性,有助于为后续管道设计及油气混输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首先建立多相流动模型、多相压力波速模型及多相波动压力水力学体系,针对模型研制相应的计算模块,得到多相流动参数(压力、温度、持气率等),获得管道中变化的波速,在多相流动参数及压力波速参数获取的基础上,最后开展多相波动压力求解,并借助实验手段验证模型正确性,提出相应波动压力控制手段,主要工作及研究结果如下:(1)多相运移规律研究:建立大翻越管道油气混输运移模型,分析大翻越管道油气混输过程中的气体溶解度特性、管道持气率、管道出口压力等参数对运移规律影响。(2)压力波速研究:在求解混输压力、持气率的基础上,通过对双流体模型求解过程的改进,提出了考虑虚拟质量力的两相压力波速模型,从而建立油气混输压力波速模型,并分析混输量、混输管道出口压力等参数对压力波速的影响。(3)波动压力研究:考虑管道中油气两相流的弹性、管道泊松比、管道内压力波速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油气混输波动压力模型,并借助有限差分等数学方法,建立多相波动压力模型,得到了阀门动作引发阀门本体以及沿程管道波动压力的变化规律。(4)计算软件编制:基于前面建立的油气混输运移模型、压力波速模型以及油气混输波动压力模型,研发了《大翻越管道油气混输流动规律及波动压力分析系统》软件。该软件可实现大翻越管道油气混输溶解度特性分析、混气量和油水混合比对持气率的影响分析、压力与温度等对压力波速的影响分析,以及油气混输、混气量、阀门关闭时间等因素对油气混输波动压力的影响分析。(5)实验验证:在西南石油大学三期多相流实验场,开展了油气混输波动压力的相关实验研究,揭示了阀门调节过程中油气混输流动的真实规律。研究表明,多相波动压力同油相波动压力相比,气相的混入量对波动压力影响较显着,这不仅与气相对管壁的摩阻有关,更与气体对波动压力传输过程中的能量耗散有关;在混输过程中,阀门动作产生的波动压力不可忽略,在第一个周期内,最大波动压力出现在阀门处。(6)控制方法研究:从控制波动压力的角度,提出三种控制波动压力的新方法,分别为建立限压条件下阀门动作路径模型、通过双阀门串联降低波动压力和采用设计的一种双连体装置减小波动压力。

牟萍,陈野鹰,刘志敏[5](2017)在《一种气垫式调压室防漏新方法》文中研究指明气垫式调压室具有良好的水击波反射功能,能有效降低水电站负荷急剧变化时压力管道的水击压力,但运行过程中的漏气现象制约了气垫式调压室的推广应用。提出了一种防止气垫式调压室漏气的新方法,即在传统气垫式调压室内放置橡胶芯袋作为盛气装置,实现调压室盛气和结构承载功能的分离,利用橡胶材料柔软、弹性模量小、密封性好等特点,从根本上解决了盛气密封薄壳容易开裂渗漏的问题。根据力学平衡原理、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和调压室结构的变形协调条件,结合流体力学理论和调压室内水位波动的变化规律,构建了橡胶芯袋变形与受力本构关系,并分别推导出了单个、多个橡胶芯袋预灌气压的计算式,为调压室结构设计与工程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郭文成[6](2017)在《平压设施作用下的水轮机调节系统暂态过程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平压设施(调压室、变顶高尾水洞)作用下的水轮机调节系统在过渡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扰动-波动-控制耦合作用,直接决定了该类系统暂态特性与控制的复杂程度。从科学研究与指导工程应用的角度,需要关注设平压设施水轮机调节系统耦合动力学建模、平压设施作用下水轮机调节系统暂态特性、平压设施作用下水轮机调节系统线性/非线性控制,为此开展了 4个方面的研究:基于降阶模型的调压室水轮机调节系统暂态特性与控制、基于正弦波的调压室水轮机调节系统暂态特性与控制、变顶高尾水洞水轮机调节系统非线性控制、调压室与变顶高尾水洞联合作用下的水轮机调节系统暂态特性与控制,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1)以水轮机调节系统高阶数学模型的降阶处理方法为出发点,针对设调压室水轮机调节系统,提出了2种具有严格理论依据与通用性的降阶方法,构造了调节系统的低阶等效数学模型;依据低阶等效数学模型,进行了设调压室水轮机调节系统的暂态特性分析,提出了影响参数的取值依据。结果表明:完整5阶系统总存在1对共轭主导复极点和3个非主导极点,删除分母5次项进行一次降阶后得到的一次低阶等效系统(4阶)维持了主导极点的取值基本不变,可以真实反映进而代替完整5阶系统;一次低阶等效系统包含1对共轭主导复极点,其对应的2阶子系统为缓慢衰减的、周期性的尾波,以其作为转速响应波动的主体部分可以实现系统的二次降阶,并可推导出调节时间这一系统调节品质的动态性能指标。无调压室系统的稳定性和调节品质仅由压力管道内的水击波动作用于机组频率响应确定,而有调压室系统则由压力管道内的水击波动和调压室内的水位波动共同作用确定;压力管道水流惯性主要影响无调压室系统的稳定性及频率响应、有调压室系统的稳定性及频率响应主波,压力管道水头损失主要影响有调压室系统的稳定性及频率响应尾波。应用压力管道水流惯性和水头损失的作用机理,可以改善系统稳定性和调节品质、构造系统低阶等效模型。(2)针对设调压室水电站,提出了一种机组运行控制研究的新思路,即用一个给定的调压室水位正弦波动来描述引水隧洞与调压室的非恒定水流运动特性,引水隧洞与调压室的水力参数、动态特性反映在假定的调压室水位正弦波动的特征参数中,特征参数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数学方法确定。采用调压室水位正弦波动的假定及其数学描述,开展了水轮机调节系统一次调频工况下机组动态响应与暂态控制的研究。结果表明:开度控制模式下一次调频工况水轮机调节系统是恒稳定的,功率控制模式下一次调频工况水轮机调节系统是有条件稳定的。功率控制模式下系统的一次调频稳定域与出力动态响应具有很好的鲁棒性。一次调频调压室临界稳定断面使调节系统达到临界稳定状态,是调压室水力设计的重要依据。调节系统稳定状态分布图提供了调速器参数与调压室断面积综合优化与整定的依据。调压室水位波动正弦波方程可以取代引水隧洞动力方程与调压室连续性方程,采用调压室水位波动假定得到的频率阶跃扰动下机组出力响应的解析解是合理的,该出力响应由四个独立的子波动(常数项、调速器项、压力管道项、调压室项)叠加而成。利用一次调频域,可以对系统的一次调频响应品质进行评价。(3)针对变顶高尾水洞水轮机调节系统,从变顶高尾水洞的水力非线性引起的调节系统非线性模型出发,设计了2类非线性控制策略:非线性多项式状态反馈控制策略与非线性扰动解耦控制策略。分析了非线性控制策略的作用机理与调节特性,基于调节系统的技术性能与机组运行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变顶高尾水洞的水力设计准则与调速器参数的整定依据。结果表明:负荷扰动发生后,非线性多项式状态反馈控制策略可以使机组频率能够回到初始值,且动态响应的调节品质优于PID控制的情况。非线性多项式状态反馈控制策略的线性项的作用主要是改变系统的线性稳定性,以消除或延迟已有的分岔;非线性项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分岔解的稳定性。输出函数的构造可由系统的控制目标和输出对扰动解耦的充要条件严格确定下来;利用所构造的输出函数,采用微分几何理论与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理论,可以通过坐标变换得出原非线性系统的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下的非线性扰动解耦控制策略的表达式。采用非线性扰动解耦控制时,含变顶高尾水洞的水轮机调节系统的速动性很好,机组频率响应能够快速地稳定到额定频率,调节品质远好于PID控制的情况,且系统具有很好的鲁棒性。(4)运用Hopf分岔理论研究了设上游/下游调压室与变顶高尾水洞水电站的水轮机调节系统的暂态特性与控制问题。基于联合作用与波动叠加的视角,分析了调速器的作用机理、上游/下游调压室与变顶高尾水洞的联合作用机理、质量波与水击波/重力波的叠加机理、及它们对调节系统暂态特性的影响及基于调速器、上游/下游调压室、变顶高尾水洞的系统动态特性的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水轮机调节系统在负荷扰动下的特征变量响应过程呈现出明显的波动叠加特征。上游调压室与变顶高尾水洞联合作用下,在调压室临界稳定断面两侧,水轮机调节系统的暂态特性明显不同。当调压室面积小于临界稳定断面时,调节系统在PI参数平面内有2条分岔线,分别代表上游调压室水位波动稳定特性和压力管道-变顶高尾水洞内水流振荡稳定特性,前者决定系统的稳定域。上游调压室对于设变顶高尾水洞水轮机调节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调压室断面积,变顶高尾水洞对于设上游调压室水轮机调节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调压室断面积、负荷扰动及尾水洞顶坡度。设下游调压室与变顶高尾水洞水轮机调节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时,压力管道-机组子系统和下游调压室-变顶高尾水洞子系统分别对应不同分岔线,2类分岔线构成系统的稳定域边界。变顶高尾水洞对压力管道-机组子系统稳定性只有很微弱影响,但可通过影响下游调压室水位波动来提高调节系统的稳定性。

张洋[7](2017)在《气垫式调压室水电站大波动过渡过程水力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现有设气垫式调压室水电站均为高水头、小流量电站,气垫式调压室对各种类型水电站的适应的研究还在探索阶段。由于气垫式调压室设置了高压气垫以气体动特性抑制水位波动,在大波动过度过程中与常规调压室存在差异。本文从气垫式调压室大波动过渡过程调压室内涌浪与压力的变化入手,结合分析了气垫式调压室波动特点,提出气垫式调压室内压力应为涌浪压力与气体压力之和。结合常规调压室进行对比,分析了气垫式与常规调压室在水电站过渡过程中对调压室内压力与水位控制要求的适应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几部分:(1)从单管单机布置的上游气垫式调压室简单工况过渡过程入手,以调压室基本方程及气体状态方程为基础推导出任意时刻、任意管道参数下,机组增、甩负荷工况时上游气垫式调压室内涌浪水位与气体压力显式表达式。对比常规调压室与气垫式调压室涌浪波动周期的差异,甩负荷工况下气垫式调压室波动周期小于常规调压室,增负荷工况下气垫式调压室波动周期大于常规调压室。采用涌浪极值近似时刻,分别计算了两种调压室最大、最小极值压力解析解,分析了两种调压室对最大、最小压力的控制效果,结论为:对调压室最大压力的控制,常规调压室优于气垫式调压室;对调压室最小压力的控制,气垫式调压室优于常规调压室。建立实际电站数值模型,验证了以上结论。(2)实际电站中,长引水隧洞往往为一管多机布置方式,组合工况下发生调压室质量波叠加可能性较高,极值涌浪的控制比采用单管单机布置方案复杂得多。研究了采用单管双机布置形式上游气垫式调压室,组合工况下极值涌浪与极值压力的控制,对实际电站的安全运行提出建议。具体分析方法为:选用四种典型组合工况,运用非线性渐进法,求解出上游气垫式调压室内发生波动叠加情况下,最不利叠加时刻的求解方法以及初始工况、叠加工况调压室内涌浪与气体压力的显式表达式。另外,分析了不同调压室阻抗系数对调压室涌浪极值的影响,提出了随着阻抗系数增加,控制工况的变化为:上游最高涌浪与最大压力控制工况始终为先增加负荷后甩负荷工况,并没有发生控制工况转变,但先增负荷后甩负荷与相继甩负荷工况极值压力逐渐接近;随着阻抗系数的增加,最低涌浪与最小压力控制工况由先甩后增工况转变为相继增负荷工况。同时,建立了实际电站数值模型,将解析解结果与模型数值计算结果对比,验证解析公式与结论的正确性。(3)创新性的提出了一种极端的调压室涌浪极值情况:初始时刻涌浪为调压室极值涌浪。从简单工况入手,以前文所推导波峰(波谷)涌浪水位解析解与初始时刻涌浪水位比较,分析了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与控制参数及控制参数表达式,分析出各参数对极值涌浪出现时刻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可以将常规调压室看做特殊的气垫式调压室,将气垫式调压室解析解与常规调压室的解析解类比统一。此外,在简单工况的基础上,对组合工况下可能出现初始时刻涌浪为极值水位涌浪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了随着控制参数的变化,在先甩负荷后增加负荷工况,调压室最低涌浪为初始时刻涌浪这一极端情况确实出现。在比较气垫式调压室与常规调压室解析解与数值解计算结果时,出现初始时刻涌浪为最低涌浪的情况,气垫式调压室可能性小于常规调压室;出现初始时刻涌浪为最高涌浪情况,气垫式调压室可能性大于常规调压室。

郭萌,郭启良,丁立丰[8](2016)在《水压致裂测试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文中认为水压致裂技术作为原地应力测量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原本该方法只能进行水平主应力的测量,现已发展为广泛应用的三维原地应力测量方法。尤其是在诸如抽水蓄能电站的高压输水隧洞、气垫调压室等承压洞室工程中,在工程利用深度域的各种岩性结构层段上,采用水压致裂技术进行梯级增压测试,便可给出围岩自身承载能力的评价结果,由此为工程的科学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由于岩体透水性是工程地质不可或缺的一项勘测内容,而低压下不透水的岩层在高压力作用下往往漏水,因此采用水压致裂技术进行高压压水测试,就可以给出工程运行条件下岩体透水性的可靠测试结果。本文仅就水压致裂测试技术的主要发展及其应用做一简介。

张洋,杨建东,郭文成[9](2016)在《设气垫式调压室的超长引水隧洞水电站大波动过渡过程探讨》文中研究表明超长引水隧洞水电站设置气垫式调压室可以有效抑制过渡过程中调压室涌浪振幅,但蜗壳压力的变化规律也因气垫式调压室的影响变得更为复杂。本文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设气垫式调压室超长引水隧洞水电站大波动过渡过程中,导叶关闭时间、引水隧洞水流惯性、压力管道水流惯性及调压室参数等因素对蜗壳最大动水压力的影响;并与常规调压室进行对比,讨论了气垫式调压室对超长引水隧洞水电站甩负荷过渡过程中反射水击波特性的作用。结果表明:气垫式调压室对水击波的反射效果不如常规调压室,且气垫和涌浪压力之和最大值大于常规调压室最大水压力,更容易发生蜗壳最大动水压力,此压力由调压室压力极值决定、不受导叶关闭规律控制的影响。

李玲,陈冬波,杨建东,刘梅清[10](2016)在《气垫式调压室稳定断面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刚性水锤理论,考虑了压力管道的水流惯性及实际水轮机特性和调速器作用,运用稳定性理论,推导了气垫式调压室临界稳定断面积的详细公式。在此基础上分析最不利稳定断面积的取值,根据近年来国内十个不同水头段引水式水电站的资料,进行该公式各项参数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气垫式临界稳定断面详细公式主要由考虑水轮机特性的引水隧洞水流惯性项Fth1、压力管道项Fth2及调速器特性项Fth3三部分组成,在形式上与常规调压室一致,区别仅在于(1+m×p0/l0)倍的系数关系。气垫式调压室最不利稳定断面积取决于最大水头与设计水头之间的某个既能满足(1+m×p0/l0)较大,也能满足e>1的水头。随着电站设计水头的增大,系数(1+m×p0/l0)的值也呈线性增大趋势,不能笼统地判断气垫式调压室适用于高水头水电站,应根据电站的工程规模作进一步详细论证。

二、气垫调压室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垫调压室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气垫式调压室内气体温度变化预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气垫式调压室气温计算数学模型
2 气垫式调压室内气温预测分析
    2.1 设计工况发生水力过渡过程
    2.2 设计工况电站正常稳定运行
    2.3 进水口工作闸门事故关闭
    2.4 压力管道事故爆管情况
3 结语

(2)气垫式调压室压缩空气热力学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气垫式调压室热力学状态方程建立
    1.1 气垫式调压室水位波动方程
    1.2 气垫式调压室内气体状态演化方程
        1.2.1 方法一
        1.2.2 方法二
2 算法合理性评价
    2.1 计算程序开发
    2.2 算法合理性分析
3 调压室状态变量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3.1 气室初始高度对调压室状态变量的影响
    3.2 气室初始压力对调压室状态变量的影响
    3.3 气室初始温度对调压室状态变量的影响
    3.4 调压室水体温度对调压室状态变量的影响
4 结论

(3)磨子水电站三维地应力测量及应力场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
        1.1.2 高压压水试验
    1.2 研究现状
        1.2.1 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
        1.2.2 高压压水试验
    1.3 研究内容
2 工程区地质概况
    2.1 引水隧洞工程地质条件
        2.1.1 基本地质条件
        2.1.2 地质构造
    2.2 气垫调压室工程地质概述
        2.2.1 气垫式调压室岩体质量与成洞条件
        2.2.2 气垫式调压室埋深与抗抬稳定
        2.2.3 岩体透水性与抗渗稳定
    2.3 引水系统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及选择
    2.4 结论与建议
3 水压致裂原地应力测量理论方法
    3.1 基本原理
    3.2 水压致裂三维地应力测量基本理论
    3.3 测试及数据分析方法
        3.3.1 水压致裂应力测试方法
        3.3.2 印模定向试验方法
        3.3.3 数据分析方法
4 高压压水试验理论方法
    4.1 主要设备
    4.2 方法步骤
    4.3 P-Q曲线类型的判定
5 数据结果处理
    5.1 三维地应力测试
        5.1.1 ZK1 钻孔地应力测试结果
        5.1.2 ZK2 钻孔地应力测试结果
        5.1.3 ZK3 钻孔地应力测试结果
    5.2 磨子水电站三维地应力计算分析结果
    5.3 高压压水试验
6 地应力场模拟
    6.1 有限元法基本介绍及流程
        6.1.1 有限元分析特点
        6.1.2 有限元分析流程
    6.2 地应力场模拟
        6.2.1 构造地质模型的建立
        6.2.2 模型介质参数的选取
        6.2.3 模型建立及边界条件
    6.3 磨子水电站构造应力场模拟结果
    6.4 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大翻越管道油气混输波动压力特性及其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多相流研究
        1.3.2 倾斜管流动特性研究
        1.3.3 压力波速研究
        1.3.4 波动压力研究
        1.3.5 波动压力控制研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关键
    1.5 研究技术路线
    1.6 论文结构及逻辑关系
    1.7 创新点
第2章 大翻越管道油气混输水力学模型
    2.1 大翻越管道特点
    2.2 混输运移模型建立及求解
        2.2.1 混输运移模型
        2.2.2 混输流型转换及辅助模型
        2.2.3 混输运移模型求解
    2.3 混输压力波速与响应模型建立及求解
        2.3.1 双流体压力波速模型
        2.3.2 考虑虚拟质量力的新压力波速模型
        2.3.3 混输压力波速及响应模型求解
    2.4 混输波动压力模型建立及求解
        2.4.1 混输波动压力模型
        2.4.2 混输波动压力模型求解
    2.5 串联阀门波动压力模型建立
    2.6 小结
第3章 大翻越管道波动压力分析系统开发
    3.1 系统开发平台与数据库
        3.1.1 开放平台
        3.1.2 数据库
    3.2 系统功能与程序设计思路
        3.2.1 功能模块
        3.2.2 程序设计思路
    3.3 系统逻辑架构设计
        3.3.1 逻辑架构设计
        3.3.2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3.3.3 数据库交互层设计
        3.3.4 系统物理架构设计
    3.4 软件主界面介绍
        3.4.1 登录界面
        3.4.2 软件主界面
        3.4.3 混输流动规律分析界面
        3.4.4 混输压力波速分析界面
        3.4.5 混输波动压力分析界面
        3.4.6 阀门受波动压力分析界面
    3.5 小结
第4章 大翻越管道油气混输流动特性分析
    4.1 大翻越管道实例
    4.2 倾角对持气率影响
    4.3 出口压力对管道持气率影响
    4.4 气体溶解度对持气率影响
    4.5 混输量对管道压力降影响
    4.6 倾角对流体运移速度影响
    4.7 小结
第5章 大翻越管道油气混输压力波速特性分析
    5.1 压力波速模型回顾
    5.2 双流体模型压力波速分析
        5.2.1 泡状流及弹状流持气率对压力波速的影响
        5.2.2 虚拟质量力对压力波速的影响
        5.2.3 扰动频率对压力波速的影响
        5.2.4 运行压力及温度对压力波速的影响
    5.3 改进的压力波速模型应用
    5.4 翻越管道压力波速影响因素分析
        5.4.1 管道倾斜角度对压力波速影响
        5.4.2 出口压力对压力波速影响
        5.4.3 持气率对压力波速的影响
        5.4.4 混输量对压力波速及压力响应时间影响
    5.5 小结
第6章 大翻越管道油气混输波动压力特性分析
    6.1 波动压力模型分析
    6.2 阀门特性参数分析
    6.3 管道受波动压力影响分析
        6.3.1 单相/油气混输对波动压力的影响
        6.3.2 混输量对波动压力的影响
        6.3.3 油相流量对波动压力的影响
        6.3.4 管道长度对波动压力的影响
        6.3.5 阀门关闭时间对波动压力的影响
    6.4 小结
第7章 大翻越管道波动压力实验及控制
    7.1 波动压力模拟实验
        7.1.1 实验平台与方法
        7.1.2 误差分析
        7.1.3 结果分析
    7.2 混输波动压力控制
        7.2.1 关阀控制
        7.2.2 串联阀门控制
        7.2.3 双连体装置控制
    7.3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附录一: 大翻越管道油气混输水力学模型计算数据表
附录二: 《大翻越管道油气混输流动规律及波动压力分析系统》程序代码
    附录2.1 多相压力波速部分代码
    附录2.2 多相波动压力部分代码

(5)一种气垫式调压室防漏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橡胶芯袋式气垫
2 橡胶芯袋压力平衡
3 橡胶芯袋气压变化规律
4 橡胶芯袋气压的理论计算
5 结语

(6)平压设施作用下的水轮机调节系统暂态过程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关键问题
    1.3 研究现状评述
        1.3.1 调压室
        1.3.2 变顶高尾水洞
        1.3.3 水轮机调节系统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基于降阶模型的调压室水轮机调节系统暂态特性与控制
    2.1 引言
    2.2 设调压室水电站水轮机调节系统转速响应调节品质
        2.2.1 数学模型
        2.2.2 综合传递函数的求解
        2.2.3 水轮机调节系统的一次降阶
        2.2.4 水轮机调节系统转速响应调节品质分析
        2.2.5 结论
    2.3 压力管道对水轮机调节系统稳定性和调节品质的影响机理
        2.3.1 数学模型
        2.3.2 压力管道对稳定性的影响
        2.3.3 压力管道对调节品质的影响
        2.3.4 压力管道水流惯性和水头损失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
        2.3.5 结论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正弦波的调压室水轮机调节系统暂态特性与控制
    3.1 引言
    3.2 设调压室水电站水轮机调节系统一次调频稳定性
        3.2.1 数学模型
        3.2.2 调节系统稳定性分析
        3.2.3 一次调频调压室临界稳定断面
        3.2.4 结论
    3.3 设调压室水电站水轮机调节系统一次调频动态响应
        3.3.1 一次调频动态响应控制技术指标
        3.3.2 一次调频动态响应的解析求解
        3.3.3 基于出力响应控制的一次调频域
        3.3.4 应用
        3.3.5 结论
    3.4 本章小结
4 变顶高尾水洞水轮机调节系统非线性控制
    4.1 引言
    4.2 基于非线性状态反馈的变顶高尾水洞水轮机调节系统Hopf分岔控制
        4.2.1 水轮机调节系统非线性数学模型
        4.2.2 基于非线性状态反馈的水轮机调节系统Hopf分岔控制
        4.2.3 新型控制器的调节特性与作用机理
        4.2.4 结论
    4.3 基于微分几何的变顶高尾水洞水轮机调节系统非线性扰动解耦控制
        4.3.1 水轮机调节系统非线性数学模型
        4.3.2 水轮机调节系统非线性扰动解耦控制策略设计
        4.3.3 算例分析
        4.3.4 结论
    4.4 本章小结
5 调压室与变顶高尾水洞联合作用下的水轮机调节系统暂态特性与控制
    5.1 引言
    5.2 设上游调压室与变顶高尾水洞的水轮机调节系统稳定性
        5.2.1 水轮机调节系统非线性数学模型
        5.2.2 水轮机调节系统Hopf分岔分析
        5.2.3 基于Hopf分岔的系统稳定性分析
        5.2.4 稳定性的数值仿真与控制
        5.2.5 结论
    5.3 上游调压室与变顶高尾水洞联合作用下的水轮机调节系统暂态特性与控制
        5.3.1 水轮机调节系统的动态特性
        5.3.2 上游调压室与变顶高尾水洞波动叠加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5.3.3 结论
    5.4 下游调压室与变顶高尾水洞联合作用下的水轮机调节系统暂态特性与控制
        5.4.1 水轮机调节系统非线性数学模型
        5.4.2 水轮机调节系统的非线性动态特性分析
        5.4.3 下游调压室与变顶高尾水洞联合作用下的系统稳定性
        5.4.4 结论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气垫式调压室水电站大波动过渡过程水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2.1 客观存在的问题
        1.2.2 可能发生的问题
    1.3 研究现状
        1.3.1 气垫式调压室水力计算
        1.3.2 气体渗漏与防治
        1.3.3 模型实验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简单工况下气垫式调压室大波动过渡过程特性
    2.1 气垫式调压室室内压力的计算
    2.2 机组甩负荷工况
        2.2.1 甩负荷工况下调压室涌浪振幅与气体压力方程
        2.2.2 甩负荷工况下气垫式调压室周期与压力对比
        2.2.3 甩负荷工况下蜗壳最大动水压力的影响因素
    2.3 机组增负荷工况
        2.3.1 增负荷工况下调压室涌浪振幅与气体压力方程
        2.3.2 增负荷工况下气垫式调压室周期与压力对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组合工况下气垫式调压室大波动过渡过程特性
    3.1 组合工况下最不利叠加时刻的提出
    3.2 论证最不利叠加时刻为初始工况与叠加工况相切
    3.3 组合工况下调压室最高涌浪与气体压力极值显示求解
        3.3.1 机组先增后甩负荷最高涌浪与最大压力求解
        3.3.2 机组相继甩负荷最高涌浪与最大压力求解
        3.3.3 数值验证
        3.3.4 结论
    3.4 组合工况下调压室最低涌浪与气体压力极值显示求解
        3.4.1 机组相继增负荷最低涌浪与最小压力求解
        3.4.2 机组先甩后增负荷最低涌浪与最小压力求解
        3.4.3 数值验证
        3.4.4 结论
    3.5 误差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引水隧洞水头损失对涌浪极值时刻的影响
    4.1 甩负荷工况下初始涌浪为最低涌浪
        4.1.1 常规调压室
        4.1.2 气垫式调压室
    4.2 增负荷工况下初始涌浪为最高涌浪
        4.2.1 常规调压室
        4.2.2 气垫式调压室
    4.3 组合工况下初始时刻涌浪为极值涌浪工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项目
致谢

(10)气垫式调压室稳定断面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气垫式调压室详细的临界稳定断面积公式推导
3 气垫式调压室最不利稳定断面积
4 气垫式调压室稳定断面积公式中各项取值统计分析
5 结语
附录

四、气垫调压室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气垫式调压室内气体温度变化预测分析[J]. 欧传奇,刘德有,周领. 人民黄河, 2022
  • [2]气垫式调压室压缩空气热力学分析研究[J]. 蒋中明,邓自源,唐栋,万发,欧阳钰榕.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1(01)
  • [3]磨子水电站三维地应力测量及应力场模拟分析[D]. 邵祎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2)
  • [4]大翻越管道油气混输波动压力特性及其控制研究[D]. 史爽.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5]一种气垫式调压室防漏新方法[J]. 牟萍,陈野鹰,刘志敏.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7(05)
  • [6]平压设施作用下的水轮机调节系统暂态过程控制研究[D]. 郭文成. 武汉大学, 2017(06)
  • [7]气垫式调压室水电站大波动过渡过程水力特性研究[D]. 张洋. 武汉大学, 2017(08)
  • [8]水压致裂测试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 郭萌,郭启良,丁立丰.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 2016(02)
  • [9]设气垫式调压室的超长引水隧洞水电站大波动过渡过程探讨[J]. 张洋,杨建东,郭文成. 大电机技术, 2016(04)
  • [10]气垫式调压室稳定断面积研究[J]. 李玲,陈冬波,杨建东,刘梅清. 水利学报, 2016(05)

标签:;  ;  ;  ;  

气垫调压室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