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方法

白杨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方法

一、山杨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赵绪生[1](2020)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化感物质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文中指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是中国北方麦区主要种植方式。自1990年以来,该区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秸秆还田技术,且秸秆还田面积和数量均日益提高,小麦纹枯病逐年加重。秸秆还田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利弊一直存在争议。本论文在分离鉴定了冀鲁豫3省秸秆还田(年限≥15 a)麦区纹枯病菌群体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了优势菌群禾谷丝核菌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体系中时空分布情况;通过田间小区定位试验,利用16S rRNA和ITS序列深焦磷酸测序技术测定了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了微生物群体结构与小麦纹枯病发生的潜在相关性;利用GC-MS技术检测了小麦根际土壤中主要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进一步通过室内生测试验研究了相对含量较高的有机化合物对禾谷丝核菌生物学特性和致病力相关因素的化感作用,并监测了主要化感物质在小麦根际土壤中的动态变化。该研究旨在解析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纹枯病逐年加重发生的化学生态机制,为完善该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从冀鲁豫3省47个县(市)105个秸秆还田(年限≥15 a)监测麦区分离、纯化并鉴定了284株纹枯病菌,其中包括双核禾谷丝核菌和多核立枯丝核菌,分别为247株和37株,各占总菌株数量的86.97%和13.03%。所有菌株可划分为AG-D、AG-B(0)、AG-2和AG-4四类融合群,各融合菌群数量分别为219、28、22和15株,分别占样本菌株总数的77.11%、9.86%、7.75%和5.28%。与先前研究结果相比,禾谷丝核菌AG-D融合菌群菌株数量占采集总株数百分比呈下降趋势,降幅在11%以上;而多核丝核菌数量相对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增幅12.4%。2.通过聚类分析284株纹枯病菌及6株标准菌株接种石新828(高感)、济麦22(中感)和周麦22(中抗)小麦品种后的病情指数,发现290个菌株可划分为VT1、VT2、VT3、VT4和VT5共计5个致病类型;石新828、济麦22和周麦22接菌纹枯病菌后,各致病力类型平均病指由低到高依次为25.67、40.42、45.78、49.45和58.55;5种类型菌株分别为19、41、53、78和93株,各占菌株总数的6.69%、14.44%、18.66%、27.46和32.75%。284株菌株对冀鲁豫3个优势小麦品种致病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石新828、济麦22和周麦22。采自豫麦区纹枯病菌致病力最强;冀麦区最弱。3.秸秆还田条件下,禾谷丝核菌在小麦各生育期植株体内、根系及根际土壤中分布差异明显,其含量在小麦植株体内分布呈先升后降趋势。三叶期,地上部禾谷丝核菌DNA含量最低;起身期含量最高,达3774.60 ng/g鲜组织;抽穗期,禾谷丝核菌DNA含量降低为2518.93 ng/g鲜组织。禾谷丝核菌菌量在根系中的分布亦呈先升后降趋势。拔节期,禾谷丝核菌含量最高。禾谷丝核菌菌量在小麦根际土壤中和玉米植株地上部含量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小麦抽穗期和玉米乳熟期禾谷丝核菌含量分别高达310.90 ng/g鲜组织和1499.43 ng/g鲜组织。在玉米根际土壤中的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抽雄期最低,为170.63 ng/g鲜组织。4.长期秸秆还田导致小麦纹枯病发病率和病指均逐渐升高。秸秆还田4年地块,返青期和拔节期,纹枯病病指分别提高2.3%和8.9%;秸秆还田22年地块,病指分别提高11.5%和20.8%。秸秆还田22年地块,小麦根际土壤细菌及真菌群落结构均发生了显着变化;随秸秆还田年限延长,真菌多样性显着提高,而细菌多样性却显着降低。小纹纹枯病发生程度与细菌丰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与真菌丰度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576和0.9525。5.随着秸秆还田年限增加,小麦根际土壤中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丰度明显减少,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丰度明显增加;子囊菌门(Ascomycota)丰度随着秸秆还田年限的增加逐渐提高、接合菌门(Zygomycota)逐渐降低。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酸杆菌GP4等潜在生防菌类群的相对丰度与秸秆还田年限呈负相关关系,而丝核菌属(Rhizoctonia)相对丰度与秸秆还田年限呈正相关关系。长期秸秆还田明显改变了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构成,该转变有利于纹枯病发生。6.秸秆还田地块小麦根际土壤中主要包括27类有机化合物,有机酸、酯、酰胺、烷烃、醇和醛相对含量较高,冀鲁豫三区各类化合物平均占总化合物含量的44.52%、15.98%、9.20%、2.39%、0.52%和0.12%;其中,3-苯基-2-丙烯酸、己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和邻羟基苯甲酸对禾谷丝核菌具有明显化感作用。0.001 μg·mL-1~0.5 μg·mL-1 3-苯基-2-丙烯酸对禾谷丝核菌菌丝生长、菌核数量、菌核鲜重及纤维素酶活性均表现明显促进作用,促进率在1.4%~45.9%之间;较高浓度3-苯基-2-丙烯酸对果胶酶和木聚糖酶活性无影响。0.5 μg·mL-1~50 μg·mL-1己酸对禾谷丝核菌菌丝生长、菌核数量和菌核鲜重促进作用较强,对纤维素酶、果胶酶酶和木聚糖酶活性无影响。0.05 μg·mL-1~50 μg·mL-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处理禾谷丝核菌后,菌丝生长速率、菌核数量和菌核鲜重分别为5.6 cm,18.6个/皿和20.5 mg,与对照无显着差异,但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酶活性分别提高8.6%~25.8%和13.5%~39.7%。邻羟基苯甲酸加速了菌丝生长,但对菌核数量和菌核鲜重表现出抑制作用;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抑制了菌丝生长,但对菌核数量和菌核鲜重表现出明显促进作用;邻羟基苯甲酸和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对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均无显着影响。7.经3-苯基-2-丙烯酸和己酸预处理后,禾谷丝核菌在良星99茎基部菌丝侵染率均明显提高,纹枯病发生程度亦明显加重。与单独接菌处理15 d相比,3-苯基-2-丙烯酸处理叶鞘表皮、中柱薄壁及导管壁细胞组织细胞菌丝侵染率分别提高13.4%、12.5%和1 6.7%,己酸处理分别提高8.1%、10.7%和19.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处理15 d后,仅叶鞘导管壁细胞组织细胞菌丝侵染率有明显上升,表皮和中柱薄壁组织细胞菌丝侵染率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叶鞘表皮、中柱薄壁及导管壁细胞组织损坏程度均明显加重。8.由苗期到成熟期,冀鲁豫秸秆还田地块小麦各生育期己酸、3-苯基-2-丙烯酸、邻羟基苯甲酸和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在小麦根际土壤中的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四种物质均在小麦分蘖期达到最高值,分别为3.25 μg·mL-1、1.45 μg·mL-1、58.76μg·mL-1和0.22 μg·mL-1。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呈下降趋势,出苗期和成熟期分别55.30 μg·mL-1和22.45 μg·mL-1,降幅为146.25%。综上所述,强致病力禾谷丝核菌AG-D融合菌群,秸秆还田导致的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提高及细菌多样性降低,及化感物质对禾谷丝核菌致病力的提升作用是秸秆还田地块小麦纹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张亚朵[2](2018)在《大豆根腐病生防镰孢菌的筛选与鉴定》文中研究表明镰孢菌(Fusarium spp.)是引起多种植物病害的病原菌,但同时也可作为生防菌防治多种植物病害,是一类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经济价值的真菌。本研究旨在筛选出能够防治大豆根腐病的生防镰孢菌。通过采集我国河北廊坊,河南兰考,黑龙江哈尔滨、黑河、伊春等大豆主产区最具代表性田块的大豆根际土壤,分离真菌菌株,与大豆根腐病致病镰孢菌对峙培养,获得拮抗菌株,通过分子鉴定确定其分类地位。通过菌株发酵液泡根及盆栽灌根的方法,对寄主进行安全性评价,以期获得对寄主植物无害的高效生防真菌菌株,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共分离得到529株真菌菌株,其中拮抗镰孢菌(Fusarium spp.)158株,以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数量最多,为71株,占拮抗镰孢菌总数的45%;茄病镰孢菌(F.solani)次之,共37株,占23%;木贼镰孢菌(F.equiseti)分离得到33株,占21%;层出镰孢菌(F.proliferatum)、轮状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锐顶镰孢菌(F.acuminatum)各4株,分别占3%;节状镰孢菌(F.merismoides)、芬芳镰孢菌(F.redolens)各2株,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1株。菌株分离鉴定结果显示,各地区优势拮抗镰孢菌种与优势镰孢菌种相同。河北廊坊,河南兰考,黑龙江哈尔滨分别为茄病镰孢菌(F.solani)、层出镰孢菌(F.proliferatum)、木贼镰孢菌(F.equiseti),黑龙江黑河以及黑龙江伊春均为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大豆根际土壤中优势镰孢菌种不尽相同,且优势拮抗镰孢菌种多来自优势种。通过拮抗菌株对寄主的初步安全性评价,共发现2017-141、2017-106、2017-119,3株镰孢菌对大豆品种中黄13表现为无致病性,表明这3株镰孢菌可作为防治大豆根腐病的潜在生防菌株。结合分子鉴定结果及形态学观察结果,确定2017-141号菌株为木贼镰孢菌(F.equiseti),2017-106为芬芳镰孢菌(F.redolens),2017-119为锐顶镰孢菌(F.acuminatum)。各地区优势镰孢菌分离频率不同,将为不同地区大豆根腐病的针对性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分离获得的3株潜在生防镰孢菌将为生防制剂的研发奠定基础。

宋琳琳,王艳婕,王铭,张朝辉[3](2017)在《新乡金银花根腐病菌的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进一步明确导致新乡地区金银花根腐病的主要病原及其种属地位,采用纯培养技术对金银花根腐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根部切伤接种法对病原回接以测定其致病性,通过显微观察和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PDA培养基上的C-3-1菌落为绒毛状,大分生孢子为镰刀形,有23个隔膜,大小为20.035.1μm×3.55.0μm,小分生孢子为肾形,有01个隔膜,大小为5.012.0μm×2.04.0μm.用通用引物ITS1和ITS2扩增真菌r DNA的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序列与尖孢镰刀菌C-3-1基因全序列(登录号:JF439472,GQ922558,DQ452447.1)相似性为100%.确定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为新乡金银花根腐病的病原菌.

程磊,方成武,陈娜,王婧,叶胜明,吴计划[4](2015)在《亳州地区凤丹根腐病病原鉴定》文中指出为明确安徽亳州地区凤丹根腐病病原菌种类,观测了凤丹根腐病症状,通过对其病原菌分离纯化培养,依据病原菌形态特征、致病性、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种类。分离得到1种纯化菌株,其形态学特征与已报道的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一致。在健康凤丹根部接种该分离培养的病原菌,引起的病害症状与田间症状相似。在Gen Bank进行同源性BLAST比较,该病原菌rDNA-ITS序列与4个已登录的茄病镰刀菌聚为一类,登录号为HQ176440.1、EU327190.1、HQ839783.1、JX524023.1。结果表明导致亳州栽培凤丹根腐病的病原菌为茄病镰刀菌。

焦晨潇[5](2015)在《金色毛壳菌HTC菌株及其发酵液理化性质、安全性和防病作用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毛壳菌(Chaetomium spp.)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资源真菌,其作为生防菌在防治植物病害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分离自核桃叶片的金色毛壳菌(Chaetomium aureum)HTC菌株是一株内生真菌优势菌株,具有广谱拮抗性和较好的抗逆性。经研究发现其产生的红色代谢物质具有很好的拮抗效果。因此,金色毛壳菌HTC菌株是一株具有开发潜力的生防菌株。为了更好地在生产实践中应用金色毛壳菌HTC菌株,本文主要针对HTC菌株的防病作用及其发酵液的理化性质和安全性做出了初步探究。具体内容和结果如下:1、平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HTC菌株对10种病原菌均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其中,对杨树腐烂病菌CYP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达到90.76%;对番茄晚疫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也达到了59.91%。此外,还发现HTC菌株菌丝和辣椒灰霉病菌菌丝发生缠绕现象,且其发酵液本身不影响辣椒灰霉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但会延缓孢子芽管的生长时间。2、该菌的发酵液经过100℃以内的温度处理后,其对CYP的抑菌活性与对照CK相比基本没有变化,但经过121℃高温处理后,其活性略有下降,这表明该发酵液内的抑菌物质在100℃以内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经酸碱处理后发现,pH 2时,使发酵液内的抑菌物质基本处于失活状态,pH 12时,其抑菌活性较CK略有下降,试验说明该物质在碱性条件下比较稳定,在极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差;紫外光稳定性试验说明在紫外光照射60 min内,其发酵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3、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显示,HTC菌株发酵液对小麦、玉米和黄瓜种子的萌发率均没有影响,但是在高浓度时却能抑制种子胚根数量、长度和重量的增长。说明其发酵液在适宜的浓度下,对种子的萌发和生长是安全的。4、室内和温室的拮抗试验表明,在活体植物上HTC菌株对辣椒灰霉病菌和黄瓜灰霉病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辣椒上的作用相对要好一些。5、室内杨树、苹果树、板栗枝条接种试验结果表明,HTC菌株发酵液对CYP、CYM和LY均有拮抗作用。对CYP的拮抗作用达到了73.68%,说明其发酵液在活体植物上也能很好的抑制CYP的生长。其发酵液对三种病原菌的拮抗效果顺序与HTC菌株对三种病原菌的平皿对峙试验结果相一致。

支叶,孙菲菲,孙素丽,段灿星,朱振东[6](2014)在《黑龙江省大豆根腐病菌锐顶镰孢鉴定》文中提出2012年从黑龙江省采集的大豆根腐病病株上分离到5个疑似锐顶镰孢的分离物,基于形态学、EF-1α基因序列及锐顶镰孢特异性分子标记检测,将5个分离物鉴定为锐顶镰孢(Fusarium acuminatum)。接种试验表明,5个分离物对大豆品种Williams和合丰25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分离物间不存在致病力差异。这是首次报道在黑龙江省发现锐顶镰孢引起大豆根腐病。

王芳[7](2013)在《呼伦贝尔草原蒙古白丽蘑蘑菇圈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壤真菌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所在的生态系统关系密切。本论文主要研究海拉尔市陈巴尔虎旗境内蒙古白丽蘑蘑菇圈土壤真菌多样性,包括蘑菇圈上土壤真菌的物种组成及分布规律。采用孟加拉红培养基稀释平板法获得土壤真菌,将分离到的真菌进行显微鉴定并对难鉴别土壤真菌种类使用ITS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确定分类地位。共分离到草原地区可培养土壤真菌26属53种,分别隶属于木霉属Trichoderma、聚孢霉属Clonostachys、犁头霉属Absidia、被孢霉属Mortierella、镰刀属Fusarium、毛霉属Mucor、链格孢属Alternaria、青霉属Penicillium、拟青霉属Paecilomyces、曲霉属Aspergillus、柱孢属Scytalidium、茎点霉属Phoma、细基格孢属Ulocladium、弯孢属Curvularia、漆霉属Myrothecium、附球菌属Epicoccum、枝孢属Cladosporium、外瓶梅属Exophiala、小鼻枝孢属Rhinocladiella、毛壳属Chaetomium、绿僵菌属Metarhizium、蜡蚧属Lecanicillium、小棒孢囊壳属Corynascella、棘壳孢属Pyrenochaeta、腐霉属Humicola和节菱孢属Arthrinium、分离到中国大陆新记录种——台湾青霉Penicillium formosanum H.M. Hsieh, H.J. Su&Tzean。在蘑菇圈土壤真菌群落组成上木霉属和青霉属是优势属,聚孢霉属、犁头霉属、被孢霉属、镰刀属、链格孢属、拟青霉属和曲霉属为常见属。蘑菇圈土壤真菌种类少于非蘑菇圈草原土壤中的真菌种类,蘑菇圈真菌的数量要多于非蘑菇圈土壤真菌;蘑菇圈土壤真菌数量随着土层的加深呈间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随月份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一般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土壤真菌数量明显增多,蘑菇圈土壤真菌种类随月份变化不明显。在对蘑菇圈土壤真菌功能的研究中得到了两株拮抗作用良好的菌株分别是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siopliae和不等小棒囊壳菌Corynascella inaequalis,其中金龟子绿僵菌对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等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具有作为生防菌的潜力。

米士伟[8](2012)在《球毛壳ND35在宿主植物上的侵染定殖及其菌肥研制初探》文中指出球毛壳(Chaetomium globosum) ND35是一株优势内生真菌。本论文以杨树组培苗和黄瓜幼根为试材,研究了球毛壳ND35子囊孢子萌发后在宿主植物上的侵染定殖方式和途径。研制了以球毛壳ND35子囊孢子为主要成分的微生物肥料,通过温室试验和大田试验,初步研究了微生物肥料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在离体条件下,以毛白杨组培苗和黄瓜幼根为宿主植物,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结合免疫荧光标记技术,研究了球毛壳ND35子囊孢子萌发后在毛白杨根、茎、叶和黄瓜幼根上的侵染行为及其菌丝在杨树组培苗根部的定殖。结果显示,子囊孢子萌发后形成的菌丝,能从宿主根、茎部表皮细胞间隙侵入,也可以形成附着胞或菌丝足,进而形成侵染钉直接从表皮细胞侵入;在叶部主要从气孔侵入叶片内部。侵入根部的菌丝主要定殖于表皮细胞,极少侵入根毛内部,但未发现进入内皮层和维管束组织。利用台盼蓝、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Cy3荧光素染色法检测自然条件下黄瓜根上球毛壳ND35的侵染定殖情况。结果显示,球毛壳ND35能在黄瓜毛细根表面附着、定殖,菌丝经由菌丝足侵入黄瓜根内部,或从表皮细胞间隙侵入。侵入根内的菌丝主要定殖在皮层。球毛壳ND35在4℃下保藏30个月后,子囊孢子萌发率依然保持在85%以上,说明球毛壳ND35可以长期存放,这为延长以子囊孢子为主要成分的微生物肥料的货架期提供可能。用麦粒培养球毛壳ND35能获得的孢子产量是2.8×106个/ml,大于其它几种菌糠培养料的产孢量,但差异性不显着。而且麦粒成本高,可以考虑利用菌糠进行培养,降低成本,实现废弃物再利用。四种菌糠制备的球毛壳ND35肥料均对黄瓜的根长、株高、根鲜重、地上鲜重有促进作用,且棉籽壳和木耳菌糠制备的肥料处理效果最好,两种肥料所含孢子含量最大,可以考虑利用棉籽壳和木耳菌糠作为载体进行培养。还对蛭石作为填料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蛭石可以作为填料,以增加菌肥的稳定性。根据作物的生长规律,可以多次施用微生物肥料使促生效果更明显。在烟草的育苗和移栽时分别施用球毛壳ND35微生物肥料,通过对苗高和叶片数的分析得出,育苗时施用对苗高的影响较大,移栽时施用影响叶片数目。为了验证以球毛壳ND35子囊孢子为主要成分的微生物肥料的稳定性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将球毛壳ND35菌肥应用于大田作物。大田黄瓜施用球毛壳ND35肥料后,能够提前开花结果,而且抗旱性得到提高,产量均高于对照组,特别是两次施用处理,单株产量提高118.30%。同时也提高黄瓜植株的根鲜重和地上鲜重。对甘薯产量促进作用最明显,单株产量提高4倍,另外蔓粗、单株薯数、单株茎叶重分别提高30.08%、93.30%、102.92%。微生物肥料对一年生的板栗、核桃苗的高生长促进作用明显,分别提高35.94%、83.05%,对地径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板栗的地上干重、根干重分别提高161.54%、52.08%,核桃的地上干重增加100.1%、根干重增加4%。

郭云忠[9](2012)在《毛壳科Chaetomiaceae真菌多基因系统演化及分类鉴定研究》文中指出毛壳科Chaetomiaceae真菌是一类分布非常广泛的资源子囊菌。该类真菌大多数种类都能产生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漆酶等,降解纤维素和木质素,许多种类具有产生生物活性物质的能力,可有效抵御肿瘤细胞、作为生物防治材料,少数种类能够引起木本植物病害和人的病害,因此,开展毛壳菌分类研究,对有效利用这类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在陕西、新疆、北京、甘肃、内蒙、西藏等17个省市的局部地区采集多种植物残体1139份,不同生态环境土壤表层样品及动物粪便196份。采用形态分类和多基因系统发育相结合的研究策略,对采集分离自我国部分地区的毛壳菌资源,进行了较系统的形态学分类,进一步地通过28S rDNA序列、18SrDNA序列、rDNA-ITS序列、EF-1α序列和细胞色素b (cytb)基因序列,从多基因水平开展了分子系统学分析,探索了毛壳科成员属间和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了主要形态性状与系统发育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形态学分类结果从基因水平进行了验证。本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经过分离,获得的139个毛壳菌菌株,根据形态学性状,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显示,它们分属毛壳科Chaetomiaceae的毛壳属Chaetomium、无毛毛壳属Achaetomium和棒囊壳属Corynascus的19个种类,其中毛壳属Chaetomium16种,无毛毛壳属Achaetomium2种,棒囊壳属Corynascus1种。共发现新种4个,国内新记录种3个,建立新组合28个。在所分离鉴定出的毛壳菌类群中,球毛壳Ch. globosum为优势种群,占总量的61.87%,其次为旋丝毛壳Ch. bostrychodes和墙毛壳Ch. murorum,分别占7.91%和5.76%。对毛壳属Chaetomium新种北疆毛壳Ch. beijiangensis sp. nov.和赤峰毛壳Ch. chiifengensis sp. nov.;无毛毛壳属Achaetomium新种小孢无毛毛壳A. microsporum sp.nov.和星无毛毛壳A. stellatis sp. nov.进行了鉴定描述。2、采用28S rDNA基因序列、18S rDNA基因序列、rDNA-ITS基因序列、cytb序列和EF-1α基因序列,研究了毛壳科Chaetomiaceae真菌的系统发育关系,证实毛壳属Chaetomium (含法氏壳属Farrowia)、无毛毛壳属Achaetomium、棒囊壳属Corynascus、梭孢壳属Thielavia、毛喙壳属Chaetomidium为毛壳科Chaetomiaceae成员。18S rDNA基因序列、28S rDNA基因序列和rDNA-ITS序列系统发育树一致显示,毛壳属Chaetomium、毛喙壳属Chaetomidium、梭孢壳属Thielavia都不属于单元演化群。表明现行毛壳科Chaetomiaceaee属级单元分类系统不能正确反映其自然演化关系,建议重新建立属间分类标准关系,并对属的界限进行定义。3、多基因序列系统发育树显示:毛壳菌子囊果的形状和子囊孢子的形状与分子系统发育间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分属的主要依据;毛壳菌在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泌溢物及色泽也与系统发育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而子囊果孔口的有无、附属丝类型与着生方式及子囊的形态与属级单元间关系不大,不应该作为属级分类的性状。4、综合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序列系统发育性状,发现毛喙壳属Chaetomidium和梭孢壳属Thielavia,在子囊果、子囊、子囊孢子、果壁组织类型等方面与毛壳属Chaetomium相似,属于无孔口的毛壳属类型,据此,将毛喙壳属Chaetomidium和梭孢壳属Thielavia与毛壳属Chaetomium合并,并对毛壳属Chaetomium属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5、28S rDNA基因序列、rDNA-ITS序列、EF-1α基因序列和cytb基因序列系统发育树都显示球毛壳Ch. globosum不同菌株核苷酸序列存在很大变异,在系统发育树中处于多个不同分支中,表现为非单元演化群,表明根据目前种级分类标准划分的球毛壳Ch. globosum实际是一复合群,可能隐含多个不同的种类。6、角毛壳Ch. caprinum Bainier与旋丝毛壳Ch. bostrychodes在栅栏状细胞结构和培养性状方面明显不同,在多基因序列发育树中它们也处于不同的分枝中,应该作为两个独立的种,建议将角毛壳Ch. caprinum从旋丝毛壳Ch. bostrychodes中分离出来,恢复其早期独立的种的地位。7、毛壳科真菌rDNA-ITS基因和EF-1α基因序列具有相当的变异,基因进化速率适中,种间变异程度较大,种内又有一定保守性,是合适的分子标记类型,藉此可准确方便地进行毛壳菌种内和种间的分类。而cytb基因序列保守性强,对种间的区分能力不强,不建议将之作为种间系统发育研究的性状。

贾传文[10](2011)在《苦荬菜内生真菌中辣椒疫病拮抗菌的生理特性研究》文中指出辣椒疫病是辣椒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真菌性病害,在传统农业生产中,过量的使用化学农药成为造成目前农业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生物农药的研制和应用已经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技术挑战,内生真菌种类繁多,在生物防治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研究对苦荬菜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对其进行抗辣椒疫病活性研究。试验结果如下:1、试验中比较了3种常用消毒剂:NaClO、H2O2、HgCl对苦荬菜内生真菌分离时充当表面消毒剂的作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H2O2溶液氧化能力差,HgCl溶液杀伤力太强,最后选定3.5%NaCIO溶液作为苦荬菜表面消毒剂。筛选出苦荬菜最佳表面消毒时间:在26℃条件下,根部组织4min,叶部组织3.5min,分离到的内生真菌数最多。2、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对苦荬菜进行内生真菌分离总共获得24株内生真菌,其中根部15株,叶部9株。经菌落形态观察及ITS序列分析,最终鉴定分别隶属于半知菌的链格孢属(Alternaria)8株,青霉属(Penicillium)5株,小尾孢属(Cercosporella)4株,镰孢菌属(Fusarium)1株,轮枝孢属(Verticillium)2株,丛梗孢属(Monilia)2株,茎点壳孢属(Phoma)1株,还有子囊菌的赤霉属(Gibberella)1株。同时,在进行叶部组织内生真菌分离时发现,叶脉部分分离出的内生真菌要多于叶肉部分。由于输导组织部位营养物质丰富、通气性好,成为大多数内生真菌的栖居之处。所以会出现分离内生真菌数目根部>叶脉>叶肉的现象。3、利用苦荬菜中分离出的24株内生真菌分别与16株病原真菌做平皿拮抗试验,结果LR3024和LR3026两株内生真菌都表现出了明显的抑菌效果,且抑制范围比较广。病原真菌L1084同时受到2株拮抗菌较强的抑制作用,平均抑制率分别为52.5%和50%。2株拮抗菌的代谢产物活性成分在紫外照射下不稳定,失去抑制作用,因此适用于活菌生防制剂生产。4、通过不同生态因子对2株活性菌株生长影响的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PDA培养基是最适合两菌株生长的培养基;其适宜生长温度在24~31℃,最适温度为28℃;两菌株在pH5.0~8.0都能较好的生长,且差异不明显,发酵液pH各自趋向一个稳定的值:LR3024趋向pH6.6, LR3026趋向pH6.1;几种不同碳源中,两菌株对葡萄糖的利用率最高。5、结合菌落形态、微观形态、发酵特征、ITS序列分析,最终确定两株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LR3024菌株为赤霉属真菌Gibberella pulicaris, LR3026菌株为茎点壳孢属真菌Phoma radicina。

二、山杨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杨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化感物质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小麦纹枯病发生情况
        1.1小麦纹枯病发生与分布
        1.2 小麦纹枯病发生规律
        1.3 小麦纹枯病发生原因
        1.4 小麦纹枯病防治措施
    2 植物土传病害病原菌种类
        2.1 粮棉油料作物土传病原菌
        2.2 园艺作物土传病原菌
        2.3 中草药土传病原菌
        2.4 林木土传病原菌
    3 化感物质对植物土传病害的影响
        3.1 植株组织腐解/浸提物质中化感物质种类
        3.2 化感物质对病原菌致病力的影响
    4 科学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秸秆还田麦区纹枯病菌群体构成及优势菌群时空分布
    第一节 冀鲁豫秸秆还田麦区纹枯病菌群体构成及其致病力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冀鲁豫秸秆还田麦区小麦纹枯病菌菌丝融合群种类分布
        2.2 冀鲁豫秸秆还田麦区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差异分析
        2.3 冀鲁豫秸秆还田地块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特征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节 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玉米种植体系中禾谷丝核菌时空分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玉米植株组织及土壤中禾谷丝核菌Q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2.2 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体系中禾谷丝核菌时空分布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章 玉米秸秆还田对小麦根际微生物种群特征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地块小麦纹枯病发生程度
        2.2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地块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2.3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地块小麦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
        2.4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地块小麦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菌群alpha多样性
        2.5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地块小麦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beta多样性
        2.6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地块小麦根际土壤细菌和秸秆还田年限、病情指数相关性
        2.7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小麦根际土壤中真菌和细菌主成分分析
    3 讨论
        3.1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程度
        3.2 土壤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的丰度
        3.3 土壤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群体构成的变化
        3.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4 结论
第四章 秸秆还田产生的化感物质及其对禾谷丝核菌的影响
    第一节 秸秆还田地块小麦根际土壤主要有机物质GC-MS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冀鲁豫秸秆还田地块小麦根际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种类及含量
        2.2 冀鲁豫秸秆还田地块小麦根际土壤中有机化合物差异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节 小麦根际土壤中主要化感物质对禾谷丝核菌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化感物质对禾谷丝核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2.3 化感物质对禾谷丝核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节 化感物质胁迫下禾谷丝核菌侵染小麦茎基部过程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化感物质胁迫下禾谷丝核菌在小麦茎基部细胞菌丝侵染率的变化
        2.2 化感物质胁迫下禾谷丝核菌侵染小麦茎基部形态解剖学观察
        2.3 化感物质及禾谷丝核菌协同对小麦生长指标的影响
        2.4 化感物质胁迫下小麦纹枯病发病程度变化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节 不同生育期小麦根际土壤中主要化感物质的动态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已酸在小麦各生育期根际土壤中的变化特征
        2.2 3-苯基-2-丙烯酸在小麦各生育期根际土壤中的变化特征
        2.3 邻羟基苯甲酸在小麦各生育期根际土壤中的变化特征
        2.4 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在小麦各生育期根际土壤中的变化特征
        2.5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小麦各生育期根际土壤中的变化特征
        3 讨论
        4 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1.1 冀鲁豫秸秆还田麦区纹枯病菌以禾谷丝核菌为主
        1.2 纹枯病优势菌禾谷丝核菌在小麦玉米种植体系中时空分布差异显着
        1.3 长期秸秆还田导致小麦根际微生物群体构成向有利于纹枯病发生方向转变
        1.4 秸秆还田产生的化感物质助长了纹枯病的发生
    2 展望
        2.1 秸秆还田土壤中优势化感物质与微生物群体构成相关性亟待明确
        2.2 秸秆还田土壤中优势化感物质迁移过程急需探明
        2.3 秸秆还田土壤中优势化感物质对禾谷丝核菌毒素的影响有待解析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2)大豆根腐病生防镰孢菌的筛选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大豆根腐病概述
        1.1.1 大豆根腐病症状
        1.1.2 大豆根腐病病原
        1.1.3 大豆根腐病防治
    1.2 镰孢菌概述
        1.2.1 危害性
        1.2.2 生物防治中的作用
        1.2.3 鉴定方法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大豆根腐病拮抗菌的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土壤样品的采集
        2.1.2 拮抗菌的分离与筛选
    2.2 结果
        2.2.1 最佳稀释倍数
        2.2.2 拮抗等级划分标准
        2.2.3 分离菌落数量
        2.2.4 部分菌株与靶标菌对峙培养效果
第三章 大豆根腐病拮抗菌株的分子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拮抗菌菌落培养
        3.1.2 拮抗菌分子鉴定
    3.2 结果
        3.2.1 镰孢菌通用引物鉴定
        3.2.2 TEF引物鉴定
        3.2.3 拮抗镰孢菌分离频率
第四章 拮抗镰孢菌安全性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培养基
        4.1.2 供试植株的培育
        4.1.3 发酵液的制备
        4.1.4 目的菌株安全性评价
    4.2 结果
        4.2.1 发酵液泡根法对大豆的影响
        4.2.2 发酵液灌根法对大豆的影响
第五章 生防菌株形态学鉴定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培养基
        5.1.2 生防菌株培养
        5.1.3 形态学观察鉴定
    5.2 结果
        5.2.1 生防菌株的培养性状
        5.2.2 生防菌株的形态特征
        5.2.3 鉴定结果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新乡金银花根腐病菌的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感病植物材料
        1.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1.2 试验方法
        1.2.1 金银花根腐病菌的分离和纯化
        1.2.2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1.2.3 金银花根腐病菌的显微形态观察
        1.2.4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金银花根腐病症状
    2.2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2.3 菌落形态特征及电子显微镜下孢子形态特征
    2.4 金银花根腐病菌总DNA的提取及ITS序列的测定
    2.5 菌株系统进化树的分析
3 结论和讨论

(4)亳州地区凤丹根腐病病原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病原菌分离纯化
        1.2.2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1.2.3 病原菌致病性鉴定
        1.2.4 病原菌r DNA-ITS序列分析
        1.2.5 病原菌系统发育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间病害症状
    2.2 病原菌形态学特征
    2.3 病原菌的致病性
    2.4 病原菌r DNA-ITS分子鉴定
3 结论
4 讨论

(5)金色毛壳菌HTC菌株及其发酵液理化性质、安全性和防病作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植物内生菌的概况
        1.1.1 植物内生菌的概念及分类
        1.1.2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中的分布及其多样性
        1.1.3 植物内生菌与植物之间的作用关系及其应用
    1.2 生物防治的概况
        1.2.1 生物防治的概念
        1.2.2 生物防治的应用现状
    1.3 毛壳菌的概述
        1.3.1 毛壳菌的概念
        1.3.2 毛壳菌的作用机制
        1.3.3 金色毛壳菌的简介
        1.3.4 毛壳菌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和植物
        2.1.2 培养基
        2.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HTC菌株发酵液的制备
        2.2.2 金色毛壳菌HTC菌株对各种病原菌的平皿对峙试验
        2.2.3 HTC菌株发酵液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2.2.4 HTC菌株发酵液稳定性研究
        2.2.4.1 HTC菌株发酵液的热稳定性测定
        2.2.4.2 HTC菌株发酵液的酸碱稳定性测定
        2.2.4.3 HTC菌株发酵液紫外光稳定性测定
        2.2.5 HTC菌株发酵液对作物的安全性测定
        2.2.6 HTC菌株对辣椒果实灰霉病病菌的拮抗作用
        2.2.7 温室中HTC菌株发酵液对黄瓜幼苗灰霉病菌的拮抗作用
        2.2.8 HTC菌株发酵液对杨树、苹果树、板栗枝条腐烂病菌的拮抗作用
        2.2.8.1 HTC菌株发酵液对杨树水培枝条腐烂病的拮抗作用
        2.2.8.2 HTC菌株发酵液对苹果树水培枝条腐烂病的拮抗作用
        2.2.8.3 HTC菌株发酵液对板栗树水培枝条腐烂病菌的拮抗作用
3 结果与分析
    3.1 金色毛壳菌HTC对不同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3.2 菌株HTC对辣椒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3.3 HTC菌株发酵液对辣椒灰霉病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作用
    3.4 温度、紫外光、酸碱对HTC菌株发酵液稳定性的影响
        3.4.1 温度对HTC菌株发酵液稳定性测定结果
        3.4.2 酸碱对HTC菌株发酵液稳定性测定结果
        3.4.3 紫外光对HTC菌株发酵液稳定性测定结果
    3.5 对HTC菌株发酵液安全性评价结果
    3.6 HTC菌株对辣椒果实灰霉病病菌的拮抗作用
    3.7 HTC菌株发酵液对温室黄瓜灰霉病病菌的拮抗作用
    3.8 HTC菌株发酵液对杨树、苹果树、板栗枝条腐烂病的拮抗作用
4 讨论
    4.1 HTC菌株对不同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及其对辣椒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4.2 HTC菌株发酵液对热、酸碱和紫外光的稳定性测定
    4.3 HTC菌株发酵液对小麦、玉米和黄瓜种子的安全性测定
    4.4 HTC菌株及其发酵液对不同病原菌的室内和温室防效作用
    4.5 HTC菌株发酵液对不同树皮溃疡病的室内拮抗作用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黑龙江省大豆根腐病菌锐顶镰孢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病原菌的分离及形态学鉴定
    1.3 病原菌分子鉴定
        1.3.1 特异性引物检测
        1.3.2 EF-1a基因序列分析
    1.4 致病性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锐顶镰孢形态鉴定
    2.2 锐顶镰孢的分子鉴定
    2.3 致病性测定
3 讨论

(7)呼伦贝尔草原蒙古白丽蘑蘑菇圈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1.1 土壤真菌种类多样性
        1.2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1.3 土壤真菌生物功能多样性
    第二章 影响土壤真菌多样的因素
        2.1 土地管理和农业耕作方式
        2.2 植被类型
        2.3 环境条件
    第三章 蒙古白丽蘑蘑菇圈研究进展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土壤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1.1 材料和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和分析
    第二章 蘑菇圈土壤真菌群落组成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蘑菇圈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
        3.3 结论与分析
    第四章 土壤真菌生物功能初步研究
        4.1 土壤真菌关系初步研究
        4.2 土壤真菌重金属耐受性初步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球毛壳ND35在宿主植物上的侵染定殖及其菌肥研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植物内生真菌
        1.1.1 植物内生真菌的概念及多样性
        1.1.2 植物内生真菌的作用机制
        1.1.2.1 产生抗菌活性物质
        1.1.2.2 生态位和营养物质竞争
        1.1.2.3 促进作物生长
        1.1.2.4 诱导系统抗性
        1.1.2.5 诱导作物抗逆性
    1.2 内生真菌在宿主植物上的侵染定殖及检测
        1.2.1 内生真菌在宿主植物上的侵染定殖
        1.2.2 植物体内真菌的检测
    1.3 微生物肥料的研究进展
        1.3.1 微生物肥料的定义及分类
        1.3.2 微生物肥料的特殊作用
        1.3.3 微生物肥料的研制及应用
        1.3.4 微生物肥料研制与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4 内生真菌球毛壳ND35的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供试菌种与植物
        2.1.2 培养基与营养土
        2.1.3 试剂与仪器
    2.2 方法
        2.2.1 保藏时间对球毛壳ND35子囊孢子萌发的影响
        2.2.2 球毛壳ND35子囊孢子在宿主植物上的侵染定殖
        2.2.2.1 球毛壳ND35子囊孢子在杨树组培苗上的侵染定殖
        2.2.2.2 球毛壳ND35子囊孢子在黄瓜幼根上的侵染
        2.2.3 免疫细胞化学标记
        2.2.4 黄瓜苗根上球毛壳ND35的侵染定殖检测
        2.2.5 球毛壳ND35菌肥的研制
        2.2.5.1 球毛壳ND35菌肥的制备及孢子含量的测定
        2.2.5.2 由菌糠制备的球毛壳ND35菌肥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2.2.5.3 蛭石作为球毛壳ND35菌肥填料的研究
        2.2.5.4 球毛壳ND35菌肥对烟草温室育苗的影响
        2.2.6 球毛壳ND35菌肥对大田作物生长的影响
        2.2.6.1 球毛壳ND35菌肥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2.2.6.2 球毛壳ND35菌肥对甘薯生长的影响 #]9
        2.2.6.3 球毛壳ND35菌肥对板栗、核桃生长的影响
3 结果与分析
    3.1 保藏时间对球毛壳ND35子囊孢子萌发的影响
    3.2 球毛壳ND35子囊孢子在宿主植物上的侵染定殖
        3.2.1 球毛壳ND35子囊孢子在杨树组培苗上的侵染
        3.2.2 球毛壳ND35子囊孢子在杨树组培苗根内部的定殖
        3.2.3 球毛壳ND35子囊孢子在黄瓜幼根上的侵染
    3.3 免疫荧光标记观察结果
    3.4 黄瓜苗根上球毛壳ND35的侵染定殖检测
    3.5 球毛壳ND35菌肥的研制
        3.5.1 球毛壳ND35菌肥孢子含量的比较
        3.5.2 由菌糠制备的球毛壳ND35菌肥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3.5.3 蛭石作为球毛壳ND35菌肥填料的研究
        3.5.4 球毛壳ND35菌肥对烟草温室育苗的影响
    3.6 球毛壳ND35菌肥对大田作物生长的影响
        3.6.1 球毛壳ND35菌肥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3.6.2 球毛壳ND35菌肥对甘薯生长的影响
        3.6.3 球毛壳ND35菌肥对板栗、核桃生长的影响
4 讨论
本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9)毛壳科Chaetomiaceae真菌多基因系统演化及分类鉴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毛壳科 Chaetomiaceae 真菌的分类地位及形态学特征
        1.1.1 分类地位
        1.1.2 形态学特征
    1.2 毛壳科 Chaetomiaceae 真菌的经济意义
        1.2.1 资源真菌
        1.2.2 致病菌
    1.3 毛壳科 Chaetomiaceae 真菌国内外分类研究状况
        1.3.1 毛壳科 Chaetomiaceae 分类地位的演变
        1.3.1.1 形态学特征确定的毛壳科 Chaetomiaceae 分类地位变迁
        1.3.1.2 分子学特征确定的毛壳科 Chaetomiaceae 分类地位
        1.3.2 毛壳科 Chaetomiaceae 成员属的变迁
        1.3.3 毛壳科 Chaetomiaceae 形态学特征及分类特征
        1.3.3.1 子囊果
        1.3.3.2 子囊果壁细胞
        1.3.3.3 附属丝
        1.3.3.4 子囊
        1.3.3.5 子囊孢子
        1.3.3.6 其他形态分类特征
        1.3.4 毛壳科 Chaetomiaceae 子囊菌分子分类特征
        1.3.4.1 线粒体基因组分子标记
        1.3.4.2 核糖体基因簇分子标记
        1.3.5 中国毛壳菌分类研究状况
        1.3.6 毛壳菌 Chaetomiaceae 分类系统
        1.3.6.1 子囊果中心体系统
        1.3.6.2 子囊果附属丝分类系统
        1.3.6.3 Arx 分类系统
        1.3.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基于多基因序列的毛壳科 Chaetomiaceae 菌株的系统发育学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仪器
        2.1.3 试剂
        2.1.4 主要溶液的配置
        2.1.5 测序菌株的培养
        2.1.6 模板 DNA 的提取
        2.1.6.1 提取方法
        2.1.6.2 模板 DNA 的检测
        2.1.7 基因序列扩增
        2.1.7.1 引物
        2.1.7.2 PCR反应体系
        2.1.7.3 PCR 反应条件
        2.1.7.4 PCR 产物的检测
        2.1.8 序列测定
        2.1.9 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基于 18S rDNA 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
        2.2.2 基于 LSU- D1D2 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
        2.2.2.1 用贝叶斯法(Bayesian)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2.2.2.2 用最大简约法(MP)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2.2.3 rDNA-ITS 序列系统发育树
        2.2.4 EF-1α序列系统发育树
        2.2.5 cytb 序列系统发育树
第三章 毛壳科 Chaetomiaceae 菌株形态学鉴定分类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来源
        3.1.2 培养基
        3.1.2.1 分离培养基
        3.1.2.2 纯化培养基
        3.1.2.3 形态观察培养基
        3.1.3 毛壳菌菌株分离
        3.1.3.1 土壤样品分离
        3.1.3.2 植物残体分离
        3.1.3.3 动物粪便分离
        3.1.4 毛壳菌菌株纯化保存
        3.1.5 形态学研究
        3.1.5.1 载浮剂
        3.1.5.2 研究菌株
        3.1.5.3 分类鉴定
    3.2 研究结果
        3.2.1 形态学鉴定结果
        3.2.2 分类
        3.2.2.1 毛壳属 Chaetomium
        北疆毛壳 Chaetomium beijiangensis
        旋丝毛壳 Chaetomium bostrychodes
        赤峰毛壳 Chaetomium chifengensis
        角毛壳 Chaetomium caprinum
        管毛壳 Chaetomium cuniculorum
        高大毛壳 Chaetomium elatum
        绳生毛壳 Chaetomium funicola
        球毛壳 Chaetomium globosum
        印度毛壳 Chaetomium indicum
        大果毛壳 Chaetomium megalocarpum
        墙毛壳 Chaetomium murorum
        塞内加尔毛壳 Chaetomium senegalense
        细尖毛壳 Chaetomium uniapiculatum
        变绿毛壳 Chaetomium virescens
        栖土毛壳 Chaetomium terricola
        3.2.2.2 无毛毛壳属 Achaetomium
        小孢无毛毛壳 Achaetomium microsporum
        星无毛毛壳 Achaetomium stellatis
        3.2.2.3 棒囊壳属 Corynascus
        似棒囊壳 Corynascus similis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苦荬菜内生真菌中辣椒疫病拮抗菌的生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苦荬菜与辣椒套种的种植模式
    1.3 辣椒疫病概述
    1.4 国内外辣椒疫病防治的研究现状
    1.5 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概述
    1.6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苦荬菜内生真菌物种多样性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第三章 苦荬菜内生真菌对辣椒疫病拮抗研究
    3.1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3.2 试验材料
    3.3 试验方法
    3.4 结果与分析
    3.5 讨论
第四章 不同生态因子对两株拮抗菌生长特征的影响研究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具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的鉴定
    5.1 内生真菌鉴定
    5.2 试验材料
    5.3 试验方法
    5.4 结果与分析
    5.5 结果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山杨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化感物质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D]. 赵绪生.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2]大豆根腐病生防镰孢菌的筛选与鉴定[D]. 张亚朵.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18(01)
  • [3]新乡金银花根腐病菌的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J]. 宋琳琳,王艳婕,王铭,张朝辉.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6)
  • [4]亳州地区凤丹根腐病病原鉴定[J]. 程磊,方成武,陈娜,王婧,叶胜明,吴计划. 中国农学通报, 2015(16)
  • [5]金色毛壳菌HTC菌株及其发酵液理化性质、安全性和防病作用初探[D]. 焦晨潇. 山东农业大学, 2015(04)
  • [6]黑龙江省大豆根腐病菌锐顶镰孢鉴定[J]. 支叶,孙菲菲,孙素丽,段灿星,朱振东.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4(06)
  • [7]呼伦贝尔草原蒙古白丽蘑蘑菇圈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D]. 王芳. 吉林农业大学, 2013(S2)
  • [8]球毛壳ND35在宿主植物上的侵染定殖及其菌肥研制初探[D]. 米士伟. 山东农业大学, 2012(07)
  • [9]毛壳科Chaetomiaceae真菌多基因系统演化及分类鉴定研究[D]. 郭云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0)
  • [10]苦荬菜内生真菌中辣椒疫病拮抗菌的生理特性研究[D]. 贾传文. 吉林农业大学, 2011(11)

标签:;  ;  ;  ;  ;  

白杨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