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预防感染的疫苗接种

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预防感染的疫苗接种

一、自身免疫疾病与疫苗接种预防感染(论文文献综述)

杨朝国,杨晶艳,吴俐莎,刘继芬,刘武[1](2021)在《COVID-19疫苗保护效力及挑战》文中提出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引起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为全球流行病,安全、有效的疫苗接种对结束COVID-19流行至关重要。随机临床试验被认为是评价疫苗干预效果的"金标准",但也存在明显局限性。随着全球大规模人群接种COVID-19疫苗,需要在非受控条件下跨越不同人群对疫苗保护效力进行评估。同时SARS-CoV-2变异株不断出现,变异病毒可能逃逸现有疫苗免疫保护。因此,COVID-19疫苗面临诸多挑战,如疫苗对特殊人群的免疫原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疫苗效力持久性,病毒变异与突破感染,抗体依赖增强效应及致病性自身免疫等。本文对目前已发表文献进行综述,这对疫情防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2](2021)在《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专家共识》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经济条件的改善, 我国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儿童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及死亡率在过去十几年中大幅下降, 但与国际领先水平国家相比, 尚存在一定差距, 这与公众对疫苗接种认知不足、接种人员预防接种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诸多因素有关。本共识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临床证据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临床现状及专家临床经验, 就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传播特点、临床表现、免疫预防等提出了建议, 为进一步指导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工作提供参考。

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3](2021)在《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文中研究说明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流感病毒其抗原性易变, 传播迅速, 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 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每年流感季节性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 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 罹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尤其是今年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严重流行态势仍将持续, 今冬明春可能会出现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而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 可以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危害及对医疗资源的占用。我国现已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和三价减毒活流感疫苗(LAIV3), IIV3包括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 IIV4为裂解疫苗, LAIV为减毒疫苗。流感疫苗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属于非免疫规划类疫苗, 实行自愿、自费接种。2018—2020年,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印发了当年度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一年来, 新的研究证据在国内外发表, 为更好地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应用工作, 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 在2020年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修订, 形成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本指南更新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 增加了新的研究证据, 尤其是我国的研究结果, 包括流感疾病负担、疫苗效果、疫苗安全性监测、疫苗预防接种成本效果等;第二, 更新了一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流感防控有关政策和措施;第三, 更新了我国2021—2022年度国内批准上市及批签发的流感疫苗种类;第四, 更新了本年度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组分;第五, 更新了2021—2022年度的流感疫苗接种建议。本指南建议:原则上, 接种服务单位应为≥6月龄所有愿意接种流感疫苗且无禁忌证的人提供接种服务。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的接种间隔应>14 d。对可接种不同类型、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 可由受种者自愿选择接种任一种流感疫苗, 无优先推荐。结合今年新冠疫情形势, 为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和对新冠疫情防控的影响, 推荐按照优先顺序对重点和高风险人群进行接种:①医务人员, 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②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③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④重点场所人群, 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 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⑤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 包括≥60岁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妊娠的女性。首次接种或既往接种<2剂次流感疫苗的6月龄~8岁儿童应接种2剂次, 间隔≥4周, 对IIV或LAIV均建议上述原则;2020—2021年度或以前接种过≥2剂次流感疫苗的儿童, 建议接种1剂次;≥9岁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1剂次。建议各地在疫苗供应到位后尽快安排接种工作, 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对10月底前未接种的对象, 接种单位在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提供接种服务。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IIV。本指南适用于从事流感防控相关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 预防接种点的接种人员, 各级医疗机构儿科、内科、感染科等医务人员, 以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专业人员。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 本指南今后亦将定期更新、完善。

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4](2021)在《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文中指出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流感病毒其抗原性易变, 传播迅速, 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 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每年流感季节性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 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 罹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尤其是2021年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疫情严重流行态势仍将持续, 今冬明春可能会出现新冠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而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 可以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危害及对医疗资源的占用。我国现已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和三价减毒活流感疫苗(LAIV3), IIV3包括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 IIV4为裂解疫苗, LAIV为减毒疫苗。流感疫苗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属于非免疫规划类疫苗, 实行自愿、自费接种。2018-2020年, 中国CDC均印发了当年度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一年来, 新的研究证据在国内外发表, 为更好地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应用工作, 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 在2020年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修订, 形成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本指南更新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 增加了新的研究证据, 尤其是我国的研究结果, 包括流感疾病负担、疫苗效果、疫苗安全性监测、疫苗预防接种成本效果等;第二, 更新了一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流感防控有关政策和措施;第三, 更新了我国2021-2022年度国内批准上市及批签发的流感疫苗种类;第四, 更新了本年度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组分;第五, 更新了2021-2022年度的流感疫苗接种建议。本指南建议:原则上, 接种服务单位应为≥6月龄所有愿意接种流感疫苗且无禁忌证的人提供接种服务。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的接种间隔应>14 d。对可接种不同类型、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 可由受种者自愿选择接种任一种流感疫苗, 无优先推荐。结合今年新冠疫情形势, 为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和对新冠疫情防控的影响, 推荐按照优先顺序对重点和高风险人群进行接种:①医务人员, 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②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③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④重点场所人群, 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 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⑤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 包括≥60岁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妊娠的女性。首次接种或既往接种<2剂次流感疫苗的6月龄~8岁儿童应接种2剂次, 间隔≥4周, 对IIV或LAIV均建议上述原则;2020-2021年度或以前接种过≥2剂次流感疫苗的儿童, 建议接种1剂次;≥9岁儿童和成年人仅需接种1剂次。建议各地在疫苗供应到位后尽快安排接种工作, 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对10月底前未接种的对象, 接种单位在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提供接种服务。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IIV。本指南适用于从事流感防控相关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 预防接种点的接种人员, 各级医疗机构儿科、内科、感染科等医务人员, 以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专业人员。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 本指南今后亦将定期更新、完善。

李明珠,赵昀,王悦,魏丽惠[5](2021)在《关于《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的解读》文中研究说明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至今仍严重威胁我国女性的健康。为实现加速消除子宫颈癌的全球战略,推进HPV疫苗在我国的应用,根据全球包括我国HPV疫苗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数据,以及全球应用HPV疫苗10余年的真实世界研究数据,我国专家制定了《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对一般人群和特殊人群如何接种HPV疫苗,提出了明确的推荐意见,并对接种HPV疫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说明和指导,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医师了解和掌握HPV疫苗的应用原则。

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宫颈癌防治专业委员会[6](2021)在《消除子宫颈癌之HPV疫苗应用广东专家共识》文中指出子宫颈癌是常见的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 实施对目标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是实现消除子宫颈癌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本共识专家组一致认为HPV疫苗是安全有效的, 接种疫苗是子宫颈癌防控的有效策略, 并结合国内外接种经验和广东省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系列涉及多部门、多学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具体措施和咨询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以利于提高优先推荐人群HPV疫苗接种率。具体包括:加强公众及医务人员子宫颈癌防控知识的健康科普教育, 增强疾病预防意识, 以增加疫苗信心, 提高接种意愿;逐步将HPV疫苗纳入我国免疫规划程序, 通过带量采购并大幅降低疫苗价格, 多渠道增加支付途径, 以提高HPV疫苗的可负担性;推荐低年龄段女性为优先接种人群, 建议青春前期人群全程接种2剂次, 多种渠道保障重点目标人群的HPV疫苗供应, 以提高优先接种人群疫苗的可及性;丰富疫苗接种场景, 让受种者获得更好的接种体验,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接种便利性;建立健全HPV疫苗接种与子宫颈癌筛查信息化网络互联互通, 推进医联体专科联盟建设, 促进区域内的三级预防联动工作;建设真实世界研究信息管理大数据研究平台, 加强上市后的临床研究, 探讨优化筛选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子宫颈癌防控策略, 为加速实现消除子宫颈癌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7](2021)在《特殊人群(慢性肝病、结核病和风湿免疫病患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专家建议》文中提出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2019冠状病毒病已形成全球大流行。当前疫苗接种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成为控制疫情的重要措施。慢性肝病、结核病和风湿免疫病人群是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重症化的高危人群,应优先考虑疫苗接种。现结合国内外证据、指南,以及国内专家意见,编写了慢性肝病、结核病和风湿免疫病患者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操作细则,为这些特殊人群的接种提供具体建议。

李燕[8](2021)在《慢阻肺患者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asease,COPD)是一种以不可逆的呼吸道气流受限为特征,以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疾病。COPD是全球范围内慢性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2014-2015年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COPD患病率高达13.6%,预计患病人数高达7720万,较2004年增长了 65.9%,疾病负担严重。COPD 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AECOPD)会使患者的肺功能进一步下降,从而加快疾病进程,增加死亡的风险,加重患者经济负担。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和肺炎链球菌是感染性加重最常见的两种病原体。季节性流感疫苗(Seasonal influenza vaccine,SIV)可有效预防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及相关疾病;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23-valent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PPSV23)可有效预防肺炎球菌性疾病。我国有获批上市的可用于成人的SIV和PPSV23。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nization,WHO)立场文件、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Advisory Committee of Immunization Practice,ACIP)均已推荐COPD患者接种SIV和PPSV23。通过文献综述发现,我国尚缺乏针对COPD患者接种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免疫学效果和安全性系统研究。研究目的在同一 COPD人群队列综合评价COPD患者接种三价季节性流感疫苗(trivalent seasonal influenza vaccine,TIV)和 PPSV23 的流行病学效果、免疫原性和安全性,为制定我国COPD患者接种SIV和PPSV23免疫策略提供依据。研究方法1.COPD患者接种TIV和PPSV23的效果研究以河北省唐山市的9家二级医院和开滦总医院作为研究现场,由研究现场的呼吸科医生对辖区内的COPD患者进行招募,建立COPD人群队列。所有同意入组的COPD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干预性队列研究设计,于入组后第1年由临床医生定期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获得研究对象的结局事件,包括AECOPD、肺炎和相关住院的发生情况和疾病花费;随访满1年,向所有的研究对象提供免费疫苗接种,研究对象根据个人意愿选择疫苗接种。疫苗接种后,按照前1年的随访方式和频次,继续对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1年的随访,获得疫苗接种后1年的结局事件,包括AECOPD、肺炎和相关住院的发生情况和疾病花费。通过获得的信息计算干预前后AECOPD、肺炎和相关住院的发病密度和疾病花费,通过采用Cox风险回归进行干预前后结局事件发生HR较,获得疫苗接种的保护效果。疫苗接种日期为2019年10月29日至11月初,自身前后1年的时间划分:对于疫苗接种者,干预前1年为2018年1 1月1日至接种日期+14天;干预后1年为接种日期+14天至2020年11月30日。对于不接种疫苗者,干预前后1年的分界线定义为2019年11月15日。无新冠疫情影响的自身前后时间划分:对于疫苗接种对象,干预前为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加(疫苗接种日期+14天至2019年11月1日),干预后为疫苗接种日期+14天至2020年1月31日。对于不接种疫苗者,干预前为2018年12月1日-2019年1月31日+15天;干预后为2019年11月16日至2020年1月31日。2.COPD患者接种TIV和PPSV23的免疫原性研究采用干预性队列研究设计,由呼吸科医生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人口学信息,如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情况,并于疫苗接种前和后各采集1份血标本,采用血凝抑制(Hemagglutinationinhibition,HI)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流感 HI 抗体和 23种血清型的肺炎球菌抗体。采用阳性率、保护率、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等指标评价TIV的免疫原性;采用2倍增长率和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评价PPSV23的免疫原性。3.COPD患者接种TIV和PPSV23的安全性研究以接受项目提供的TIV和/或PPSV23的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种疫苗后需留观30分钟,接种单位的工作人员于接种后第7天和第28天进行主动随访,了解疫苗接种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统一的不良事件判定标准判断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采用统一问卷记录相关信息。通过分析每种疫苗接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价疫苗的安全性。研究结果1.COPD患者接种TIV和PPSV23的效果研究1.1预防任一结局事件的效果TIV接种组疫苗接种前后1年任一结局事件的发生密度分别为55.96/100人年和17.43/100人年;PPSV23接种组分别为为85.51/100人年和37.68/100人年;两种疫苗接种组分别为67.91/100人年和19.93/100人年;不接种疫苗组分别为19.10/100人年和10.76/100人年。四个组前后1年比较的综合保护效果分别为70% (95%CI:50%-82%)、54% (95%CI:26%-71%)、74% (95%CI:65%-80%)和 45% (95%CI:14%-65%)。无新冠疫情影响自身前后比较显示,TIV接种组前后发生密度分别为7.34/100人月和1.10/100入月;PPSV23接种组分别为8.70/100人月和3.48/100人月;两种疫苗接种组分别为9.86/100人月和1.89/100人月;不接种疫苗组分别为2.64/100人月和1.25/100人月。TIV接种组、PPSV23接种组和两种疫苗接种组前后比较的疫苗效果分别为86%(95%CI:53%-96%)、63%(95%CI:4%-86%)、83% (95%CI:70%-91%)。不接种疫苗组前后发生风险无统计学差异。1.2预防AECOPD的效果TIV接种组接种前后1年的AECOPD发生密度分别为53.21/100人年和17.43/100人年;PPSV23接种组分别为85.51/100人年和37.68/100人年;两种疫苗接种组分别为64.19/100人年和18.58/100人年;不接种疫苗组分别为18.06/100人年和11.11/100人年。四个组前后1年比较的综合保护效果分别为 70%(95%CI:49%-82%)、54%(95%CI:26%-71 %)、72%(95%CI:62%-79%)和42% (95%CI:9%-63%)。无新冠疫情影响自身前后比较显示,TIV接种组接种前后的AECOPD发生密度分别为6.61/100人月和1.1 0/100人月;PPSV23接种组分别为8.70/100人月和3.48/100人月;两种疫苗接种组分别为8.51/100人月和1.76/100人月;不接种疫苗组分别为2.36/100人月和1.25/100人月。TIV接种组、PPSV23接种组和两种疫苗接种组前后比较的疫苗效果分别为84%(95%CI:47%-95%)、63%(95%CI:4%-86%)、82%(95%CI:66%-90%)。不接种疫苗组前后发生风险无统计学差异。1.3预防肺炎的效果TIV接种组接种前后1年的肺炎发生密度分别为21.10/100人年和8.26/100人年;PPSV23接种组分别为40.58/100人年和21.74/100人年;两种疫苗接种组分别为30.41/100人年和7.77/100人年;不接种疫苗组分别为9.03/100人年和5.21/100人年TIV接种组、PPSV23接种组和两种疫苗接种组的综合效果分别为 59% (95%CI:l1%-81%)、53%(95%CI:8%-76%)、73%(95%CI:58%-83%)。不接种疫苗组前后发生风险无统计学差异。无新冠疫情影响自身前后比较显示,TIV接种组接种前后的肺炎发病密度分别为4.40/100人月和1.10/100人月;PPSV23接种组分别为6.38/100人月和1.74/100人月;两种疫苗接种组分别为3.92/100人月和0.81/100人月;不接种疫苗组分别为0.83/100人月和0.69/100人月。TIV接种组、PPSV23接种组和两种疫苗接种组前后比较的疫苗效果分别为77%(95%CI:18%-93%)、74%(95%CI:7%-93%)、83%(95%CI:56%-93%)。不接种疫苗组前后发生风险无统计学差异。1.4预防相关住院的效果TIV接种组接种前后1年因AECOPD、肺炎等住院的发生密度分别为35.78/100人年和17.43/100人年;PPSV23接种组分别为50.72/100人年和31.88/100人年;两种疫苗接种组分别为46.62/100人年和16.55/100人年;不接种疫苗组分别为14.58/100人年和10.42/100人年。TIV接种组、PPSV23接种组和两种疫苗接种组的综合效果分别为58% (95%CI:26%-76%)、46% (95%CI:8%-69%)、69% (95%CI:57%-77%)。不接种疫苗组前后发生风险无统计学差异。无新冠疫情影响自身前后比较显示,TIV接种组接种前后因AECOPD、肺炎等住院的发生密度分别为5.87/100人月和0.73/100人月;PPSV23接种组分别为6.38/100人月和2.32/100入月;两种疫苗接种组分别为7.30/100人月和0.81/100人月;不接种疫苗组分别为1.94/100人月和1.25/100人月。TIV接种组和两种疫苗接种组前后比较的疫苗效果分别为78%(95%CI:50%-97%)和91%(95%CI:78%-96%)。PPSV23接种组和不接种疫苗组前后发生风险无统计学差异。1.5相关花费接种后1年与前1年相比,TIV接种组因AECOPD、肺炎等疾病人均节约1340.88元,PPSV23疫苗组人均节省580.07元,两种疫苗接种组人均节省2125.26元,不接种疫苗组人均节约256.42元。无新冠疫情影响自身前后比较显示,TIV接种组因AECOPD、肺炎等疾病人均节约1314.92元,PPSV23疫苗组人均节省739.24元,两种疫苗接种组人均节省1450.80元,不接种疫苗组人均节约125.37元。2.COPD患者接种TIV和PPSV23的免疫原性研究TIV接种后5周,H1N1、H3N2和B型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均为100%;血清抗体保护率分别为96.6%、93.2%和98.9%,血清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1.8%、87.5%和75.0%。血清抗体保护率和阳转率与年龄、疾病严重程度或是否有合并症无关。疫苗接种前后H1N1、H3N2和B型的血清抗体GMT (1:)分别为18.8、12.2、31.8和267.0、190.3、201.1,疫苗接种后产生的H1N1抗体GMT最高。PPSV23接种后4周,23种血清型的2倍增长率从65.2% (3型)到94.4% (2型)不等,疫苗接种前的抗体GMC为0.38 ug/ml (3型)至6.90 ug/ml (14型),疫苗接种后为1.03 ug/ml (3型)至30.36 ug/ml (14型)。各血清型在2倍增长率、疫苗接种前后GMC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大多数血清型的2倍增长率和免前、免后GMC与年龄、COPD严重程度及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无关。3.COPD患者接种TIV和PPSV23的安全性研究COPD患者接种TIV或PPSV23后不良事件报告发生率分别为6.06%和6.44%,两种疫苗的报告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报告的不良事件主要有接种部位疼痛、硬结、红、肿等局部反应和发热、过敏反应、四肢乏力等全身反应。其中2种疫苗最常见的局部不良反应均为接种部位疼痛,报告发生率分别为3.50%和6.19%。最常见的全身不良反应为发热,发生率分别为1.63%和0.62%。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以1级为主,最严重的不良事件严重程度为2级。研究结论TIV和PPSV23疫苗接种可有效降低AECOPD、肺炎和相关住院的发生风险,其中预防AECOPD的效果最好。两种疫苗接种组的效果优于一种疫苗组,且TIV效果优于PPSV23。非疫苗干预措施也有效降低了 AECOPD的风险。COPD患者接种1剂次TIV和PPSV23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均良好。基于本研究结果,推荐采用接种SIV和PPSV23两种疫苗的免疫策略预防AECOPD、肺炎和相关住院的发生,以降低COPD疾病负担。

徐元锂[9](2021)在《遵义市CHF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调查与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编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调查。2、调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分析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水平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流感疫苗接种健康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3、实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干预研究,比较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变化情况,评价干预效果。方法:1、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1)通过文献研究、专家交流、患者访谈,初步形成问卷条目池;(2)通过两轮Delphi专家咨询形成临床施测版调查问卷;(3)使用临床施测版调查问卷对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预调查以检验问卷信度Cronbach’sα系数;邀请6名专家对问卷评分,计算问卷内容效度,形成最终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2、横断面现状调查:应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对遵义市某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00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疾病资料以及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究其知识和信念水平的影响因素。3、干预研究:应用课题组制作的宣教工具,对完成上述横断面调查的289例有效调查对象开展为期3个月的健康干预,干预3个月后使用课题组编制的问卷再次开展调查。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识和信念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患者流感疫苗接种行为差异。结果:1、问卷的信度及效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共35个条目。信度分析显示,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为0.839,重测信度系数为0.842;效度分析显示,I-CVI取值范围为0.83~1.00>0.78,S-CVI/Ave=0.99>0.90。2、横断面现状调查:(1)289例有效调查对象的流感疫苗接种知识、信念以及知识和信念标准分均小于60分,依次为56.57±18.13、59.49±19.15、57.65±18.38,处于较低水平;实施流感疫苗接种行为的患者占4.84%。(2)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是知识得分、信念得分以及总得分的影响因素;工作状况是知识得分和总得分的影响因素;“医生是否告诉过你需要接种流感疫苗”是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过去一年是否患过流感或有过流感样症状”是信念得分的影响因素。3、干预研究:本研究共完成对26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期3个月的健康干预,流感疫苗接种知识标准分、信念标准分以及知识和信念总的标准分均较干预前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χ2检验结果显示,与干预前相比,干预3个月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流感疫苗接种率由4.84%(14例)上升至21.43%(57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的测评工具。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水平较低,知识得分、信念得分以及知识和信念总得分受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工作状况、医生是否告诉过需要接种流感疫苗、过去一年是否患过流感或有过流感样症状等因素的影响。3、开展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流感疫苗接种健康干预对患者行之有效,能提高患者的流感疫苗接种知识、信念和行为水平。

孙瑛[10](2021)在《北京市学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效果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在我国属于丙类法定传染病。每年流感流行季,流感会造成大量人员的感染,并造成29—65万人死亡。相比成人,儿童患病率、就诊率、住院率高,在集体单位容易出现聚集性发病,儿童流感疾病负担更为严重。同时,在我国绝大部分的集中发热疫情发生在中小学校,容易引起社会的恐慌。目前,接种流感疫苗被WHO以及许多国家和地区推荐为预防流感感染以及降低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手段。由于流感病毒容易产生变异等原因,可能导致疫苗保护效果差异较大。因此,一般每年各地都需要对流感疫苗的效果进行评价,及时掌握最新情况。北京市自2007年开始,实行流感疫苗免费接种政策,为所有在校的中小学校学生和60周岁以上北京市户籍人群提供免费接种流感疫苗的服务。北京市已经开展了部分流感疫苗保护效果的评价,但目前北京市尚未对学龄儿童免费接种流感疫苗的保护效果开展过系统的评价,且北京市每年因疫苗免费政策预防的学龄儿童流感发病、集中发热疫情等仍不明确。目的全面系统分析北京市学龄儿童流感发病情况、特征以及流行规律,评价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对学龄儿童的保护作用和对流感聚集/暴发疫情的预防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多种动态模型模拟流感在学龄儿童中的传播特点,定量评价北京市流感疫苗免费接种策略对学龄儿童流感发病水平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流感疫苗接种策略、合理配置公共卫生资源以及调整流感整体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2017年第27周至2020年第26周,共3个流感流行季的监测数据,包括:北京市流感样病例监测系统、北京市流感病原学监测系统、北京市集中发热监测系统和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利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比流感病例以及非流感病例,分析基于医院门诊情景下以及基于流感聚集/发热疫情情景下,评价流感疫苗对儿童个体学龄儿童的保护效果。对比分析发生流感疫情的学校和未发生流感疫情的学校,分析评估流感疫苗对流感聚集/暴发疫情的预防效果;对比流感聚集疫情和流感暴发疫情,,并评估流感疫苗接种率对分析流感疫苗对流感疫情规模的影响预防效果。应用蒙特卡洛乘法模型,估算流感实际感染人数,并应用此数据构建ARIMAX模型和复合人群的传播动力学模型,估算现有的疫苗接种策略对流感疾病减少数量。结果1.2017—2020年三个流感流行季中,流感疫苗可以避免在流感疫情中学龄儿童流感发病,其保护效果分别为:40.9%(P<0.05),28.3%(P<0.05)和61.40%(P<0.05),并且在每个流行季以及亚型/亚系均存在这种趋势。而在基于医院门诊的情形下,流感疫苗对学龄儿童感染流感病毒的保护效果较低,分别为:-2.90%(P>0.05),17.3%(P>0.05)和 6.2%(P>0.05)。2.2017/2018流行季和2018/2019流行季,较高的学校疫苗接种率(≥50%)能够分别减少37%和50%的流感聚集/暴发疫情(P<0.05)。应用多阶段回归模型分析学校流感疫苗接种率与发生流感聚集/暴发疫情的相对危险度(RR)的关系,总体上RR值随学校流感疫苗接种率上升而降低;此外多阶段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三个流感流行季中,如果学校流感疫苗接种率超过以下阈值:≥65%、≥51%和≥69%,并可以降低58%以上至76%以上的中小学校流感聚集/暴发疫情的发生。同时研究也发现流感疫情规模也收到疫情的响应速度的影响。在三个流行季中,对疫情及时响应的调整后OR值分别为:1.45(P<0.001),1.17(P=0.03),1.29(P=0.005),即在三个流行季中,疫情响应时间每增加一天疫情规模扩大为暴发疫情的可能性增加45%、17%和29%。3.经蒙特卡罗乘法模型估算,5—14岁组人群实际感染流感人数为报告流感病例数的9.24倍,平均感染率为30.15%。应用ARIMAX模型,估算现有的免费疫苗接种策略可以避免8.75%的5—14岁儿童罹患流感。应用复合人群SEIR+v模型,估算5—14岁组儿童流感基本再生数(R0)为1.75。估算在现有对学龄儿童的流感疫苗接种策略下,三个流行季中,避免了 5—14岁组508569人感染流感和55040人就诊,同时由于疫苗的外部效应,避免了全人群1047384人感染流感和113353人就诊。结论本研究显示,在学龄儿童中接种流感疫苗能够的预防流感发生,尤其是预防学校发生聚集性流感的效果更好;同时,我们也发现流感疫苗接种率达到一定阈值以上时,预防流感的效果更加显着;通过数学模型估算,学龄儿童北京市实行免费接种政策,三个流感流行季可减少50万以上学龄儿童患上感染、减少5万以上学龄儿童因患流感而就诊,学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产生的间接保护作用三个流感流行季使全人群减少100万以上的人感染流感、减少11万以上的人因患流感就诊。建议继续推行北京学龄儿童实施免费接种流感疫苗的策略,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学龄儿童流感疫苗的接种率,让流感疫苗的预防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开展学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成本效益评价,为进一步推进学龄儿童免费接种流感疫苗政策提供卫生经济学证据。

二、自身免疫疾病与疫苗接种预防感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身免疫疾病与疫苗接种预防感染(论文提纲范文)

(1)COVID-19疫苗保护效力及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 SARS-CoV-2变异
2 COVID-19疫苗保护效力
    2.1 mRNA疫苗保护效力
    2.2 灭活疫苗保护效力
3 COVID-19疫苗的挑战
    3.1 COVID-19疫苗对特殊人群的免疫原性、有效性、安全性和免疫方案
    3.2 保护性免疫力持久性
    3.3 病毒变异与再感染的发生
    3.4 抗体依赖性增强效应
    3.5 致病性自身免疫
4 总结与展望

(8)慢阻肺患者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总体研究目的
        具体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
        3.1 COPD患者接种TIV和PPSV23的效果研究
        3.2 COPD患者接种TIV和PPSV23的免疫原性研究
        3.3 COPD患者接种TIV和PPSV23的安全性研究
    4. 技术路线图
第一部分 COPD患者接种TIV和PPSV23的效果研究
    1.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现场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设计和方法
        2.4 研究结局定义
        2.5 研究时间
        2.6 研究分组
        2.7 研究疫苗
        2.8 样本量计算
        2.9 结果评价
        2.10 统计分析方法
        2.11 伦理
    3. 结果
        3.1 COPD人群队列建立情况
        3.2 既往SIV和PPSV23的接种情况
        3.3 2018年11月1日-2019年10月31日相关疾病的疾病负担
        3.4 无疫苗干预组研究对象分组情况
        3.5 疫苗接种前后预防任一结局事件的效果
        3.6 疫苗接种前后预防AECOPD的效果
        3.7 疫苗接种前后预防肺炎的效果
        3.8 疫苗接种前后预防因AECOPD、肺炎等住院的效果
        3.9 疫苗接种前后结局事件相关花费
    4. 讨论
        4.1 既往SIV和PPSV23接种率
        4.2 无疫苗干预时的相关疾病负担
        4.3 自身前后1年比较的效果
        4.4 无新冠疫情影响的自身前后比较的效果
        4.5 疫苗接种后平行对照比较
        4.6 AECOPD、肺炎等疾病花费
        4.7 小结
第二部分 COPD患者接种TIV和PPSV23的免疫原性研究
    1.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疫苗
        2.3 研究时间
        2.4 样本量计算
        2.5 免疫原性评价方法和指标
        2.6 统计分析
        2.7 伦理
    3. 结果
        3.1 TIV
        3.2 PPSV23
    4. 讨论
        4.1 TIV的免疫原性
        4.2 PPSV23的免疫原性
        4.3 研究优缺点
        4.4 小结
第三部分 COPD患者接种TIV和PPSV23的安全性研究
    1.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现场和研究对象
        2.2 研究疫苗
        2.3 研究时间
        2.4 样本量
        2.5 安全性评价
        2.6 统计分析
        2.7 伦理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3.2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4. 讨论
        4.1 两种疫苗接种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4.2 健康成年人和COPD患者接种SIV的安全性
        4.3 健康老年人接种PPSV23的安全性
        4.4 研究优缺点
        4.5 小结
全文总结
    1. 结论
    2. 建议
    3. 创新性
    4. 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入组时调查问卷
    附录3 干预前调查问卷
    附录4 安全性调查问卷
    附录5 就诊记录表
综述1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免疫原性和效果
    参考文献
综述2 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成人应用的免疫原性、保护效力和效果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9)遵义市CHF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调查与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的构建
    1 建立问卷条目池
    2 Delphi专家咨询
    3 专家咨询结果
    4 问卷信效度评定
    5 调查问卷的最终形成
第二部分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调查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干预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流感病毒及其疫苗接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与结局影响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附录二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附录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调查问卷
    附录四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干预工具
致谢
作者简介

(10)北京市学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内容
        2.1 流感疫苗对学龄儿童保护效果分析
        2.2 流感疫苗对学龄儿童流感疫情预防效果分析
        2.3 学龄儿童流感疫苗接种影响力分析
    3. 数据来源
        3.1 流感样病例监测系统
        3.2 流感病原学监测系统
        3.3 集中发热监测系统
        3.4 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
    4. 研究框架
    5. 质量控制
    6. 伦理学问题
第一部分 流感疫苗对学龄儿童的保护效果分析
    1. 研究目的
    2. 对象与方法
        2.1 基于流感疫情-流感疫苗对学龄儿童保护效果评价
        2.2 基于医院门诊-流感疫苗对学龄儿童的保护效果评价
    3 结果
        3.1 基于流感疫情-流感疫苗对学龄儿童的保护效果评价
        3.2 基于医院门诊-流感疫苗对学龄儿童的保护效果评价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 流感疫苗对学龄儿童流感疫情的预防效果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2.2 实验室检测与疫情判定
        2.3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疫苗预防流感疫情的效果分析
        3.3 疫苗对流感疫情规模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部分 学龄儿童流感疫苗接种影响力分析
    1. 研究目的
    2. 对象与方法
        2.1 报告就诊流感病例和流感疫苗接种情况
        2.2 实际流感感染和发病人数估计
        2.3 干预ARIMA模型
        2.4 复合人群传播动力学模型
    3. 结果
        3.1 报告就诊流感病例和流感疫苗接种情况
        3.2 实际感染流感和发病人数估计
        3.3 基于干预ARIMA模型流感疫苗对儿童疾病负担减少估计
        3.4 基于复合人群传播动力学模型对现有疫苗策略的评价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总结
    1. 结论
    2. 创新性
    3. 局限性
    4. 下一步工作建议
附表
    附表1 北京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及网络实验室名单
    附表2 北京市流感监测样本采样信息表
    附表3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相关信息登记表
    附表4 集中发热病例信息一览表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四、自身免疫疾病与疫苗接种预防感染(论文参考文献)

  • [1]COVID-19疫苗保护效力及挑战[J]. 杨朝国,杨晶艳,吴俐莎,刘继芬,刘武.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21(12)
  • [2]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专家共识[J].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22)
  • [3]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J]. 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 中华医学杂志, 2021(40)
  • [4]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J]. 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10)
  • [5]关于《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的解读[J]. 李明珠,赵昀,王悦,魏丽惠.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1(09)
  • [6]消除子宫颈癌之HPV疫苗应用广东专家共识[J]. 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宫颈癌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杂志, 2021(09)
  • [7]特殊人群(慢性肝病、结核病和风湿免疫病患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专家建议[J].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21(07)
  • [8]慢阻肺患者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D]. 李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
  • [9]遵义市CHF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调查与干预研究[D]. 徐元锂.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10]北京市学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效果评价研究[D]. 孙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

标签:;  ;  ;  ;  ;  

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预防感染的疫苗接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