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软”煤层综放工作面瓦斯控制研究

“三软”煤层综放工作面瓦斯控制研究

一、“三软”煤层综放工作面瓦斯治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韩凯[1](2021)在《渭北煤田三软煤层采动裂隙演化规律及瓦斯抽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工业体系的稳定运行依赖着煤炭资源,近年来随着东部煤炭资源的枯竭,煤炭生产中心已逐渐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煤炭资源需求的增加使得煤炭开采强度变大、开采深度变深,这使得我们需要面临一些诸如动力灾害、水害、煤层自燃和瓦斯突出等开采难题,其中瓦斯突出造成的灾害尤为严重,故在三软煤层矿井开展采空区覆岩裂隙场演化的研究进而来指导瓦斯矿井的瓦斯抽采变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采用了物理数值模拟分析方法来确定工作面覆岩裂隙演化规律,结合现场工业实验构建了一个简化的工程模型来指导瓦斯抽采,最后利用数值模拟确定高位钻孔的垂距和平距,近一步指导瓦斯抽采。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三软煤层开采覆岩破断特征与非三软煤层开采不同,初次来压较早,初次来压后顶板随采随落,周期来压步距小;通过不同推速下覆岩关键层应力和离层量等的分析得到推速对三软煤层综放覆岩的影响变化规律;现场钻孔窥视和微震监测的结果和模拟实验的结果相一致,最后确定了1508工作面裂隙带高度在65m左右,冒落带高度在18m左右;通过前述分析构建了三软煤层开采的覆岩裂隙采动工程简化模型,瓦斯富集区位移椭抛带中,通过三软煤层卸压瓦斯抽采关键参数数值模拟分析,确定了高位钻孔终孔位置垂距为18~27m,平距为10~25m。上隅角和回风巷瓦斯浓度在施工高位钻孔抽采瓦斯后均降低到安全范围内,确保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本文研究成果对三软煤层采动覆岩裂隙演化规律、卸压瓦斯抽采关键参数的设计,以及提升瓦斯抽采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宋选民,朱德福,王仲伦,霍昱名,刘一扬,刘国方,曹健洁,李昊城[2](2021)在《我国煤矿综放开采40年:理论与技术装备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作为我国开采厚及特厚煤层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引入我国近40年来,放顶煤开采理论与技术实践在我国均取得了长足发展与进步。系统回顾与总结了我国在放顶煤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结合综放工作面技术特征、理论演化逻辑与资源开采新理念,将其发展历程分为初期试验、发展成熟以及智能化无人开采3个阶段。主要针对综放采场支架与围岩关系以及顶板(煤)结构与稳定性、顶煤破碎运移放出规律、以及综放"三机"装备的进展4个方面核心内容,对我国综放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围绕综放采场支架与围岩关系以及顶板(煤)结构与稳定性问题,依据机采高度的变化描绘了我国学者关于该问题研究的基本历程;从顶煤破碎机理、综放采场顶煤冒放性分类评价以及顶煤放出规律理论3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关于顶煤破碎运移放出规律的发展道路;放顶煤开采工艺研究方面,则从常规的综放工艺、特殊地质条件下综放工艺以及综放工序的时空配合关系展开,再现了我国学者的研究路线;同时简要阐述了综放"三机"装备的发展进程与最新成果。明晰了我国放顶煤技术的发展脉络与研究思路,分析并探讨了现阶段放顶煤开采理论与技术发展前沿的相关难题,为我国综采放顶煤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研究基础与思维启迪。

支光辉[3](2020)在《“三软”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沿空掘巷围岩锚固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赵家寨矿属于典型的“三软”厚煤层,回采巷道托顶煤平均厚度2~3m不等,沿空掘巷局部地段破坏严重,影响现场正常使用。在施工锚网索支护时,存在锚固孔成孔质量差、塌孔现象严重以及锚固力较低等问题,临近采空区小煤柱表现尤为严重。因此,论文基于赵家寨矿现有地质开采条件,采用现场观测、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相似模拟以及现场试验等方法对“三软”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沿空掘巷矿压显现规律、松软破碎煤体钻-封-注一体化锚固机理及工艺、装置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在现场观测的基础上,分析了留小煤柱沿空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发现沿空掘巷围岩变形呈现非对称形式,小煤柱侧变形值及所受垂直应力较大;围岩塑性区范围较大,小煤柱完全呈现塑性状态,且小煤柱内有一剪切带,可能会导致小煤柱的失稳破坏。(2)基于自主设计的钻-封-注一体化可接长锚杆,通过理论分析,论述了“三软”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沿空小煤柱巷道钻-封-注一体化锚固机理。优化确定了钻-封-注一体化可接长锚杆杆体和连接件的强度和尺寸,确定了最优注浆压力,分析了封孔长度与封堵效果关系。发现在软煤中注浆裂隙扩展范围较大,注浆稳定后相同测量圆孔隙率、应力均呈现软煤>中软煤体>硬煤特征。(3)自主研发了注浆锚固技术综合试验台,通过对钻进过程中钻-封-注一体化可接长锚杆的振动特征监测发现,松软煤体中钻进时锚杆的纵向振动加速度值远大于破碎煤体,为识别煤体的完整性提供了依据。超声波无损检测注浆效果发现,注浆范围能够使锚固范围内形成承载体。通过锚杆拉拔检测试验可知,松软煤体中锚杆拉拔力峰值平均值比破碎煤体中大,说明松软煤体中注浆锚固质量更好,锚固系统承载能力更高。(4)在井下现场对沿空掘巷煤柱侧进行钻-封-注一体化锚固试验,验证了实验室实验的结果和有效性。试验结果显示,各试验段锚固后的锚杆拉拔力峰值的平均值明显比附近的树脂锚固锚杆高、煤柱侧变形量小,由于钻-封-注一体化可接长锚杆杆体为空心、封孔为胶套、薄皮钢管加工的钻头,成本和同长度?20mm螺纹钢锚杆价格相当,减小了巷道支护和返修成本。

林柏泉,李庆钊,杨威,吴海进,郝志勇[4](2011)在《基于千米钻机的“三软”煤层瓦斯治理技术及应用》文中提出在系统分析了三软煤层综放开采工作面超前支撑应力及采空区垂直区带划分的基础上,结合煤矿地质特点,提出了基于千米长钻孔技术的"三位立体"瓦斯综合治理技术措施,并进行了现场实际应用。研究结果显示:实施该技术措施后,51109工作面煤层瓦斯抽采率显着提高,达67.3%,风排瓦斯浓度降至0.3%,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系数由2.5降至1.6,瓦斯频繁超限的难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表明"三位立体"瓦斯综合抽采技术措施是一种适合该类地质条件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技术方案。

刘晓利[5](2009)在《“三软”易燃厚煤层自然火灾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首位,占国内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5%左右。而中国煤炭自燃现象却比较严重,其中“三软”易燃厚煤层自燃更是极大地制约着矿井高产高效、安全生产与科学发展的实现,并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开展易燃煤层自燃火灾防治技术研究,是搞好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在综述和分析了国内外有关煤层自燃火灾早期预测、预报及煤层自燃火灾治理技术的基础之上,着重分析了“三软”煤层开采过程中的自燃影响因素及其发火特点,并紧紧围绕具有典型“三软”特性的宝鸡某煤矿综放面防灭火工作的实际情况,对“三软”综放面自燃火灾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通过分析影响“三软”煤层自燃的因素,掌握了“三软”煤层自燃全过程中基本参数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以煤自燃指标气体和煤体温度监测为主的“三软”煤层自燃火灾预防的预测预报技术;根据对该煤矿N101综放面自燃火灾实例的分析与治理,研究、总结出了适用于“三软”综放面火灾的综合防治体系,即以早期预报为先导,凝胶防灭火技术为主,氮气防灭火技术、均压防灭火技术、三项泡沫防灭火技术等综合手段相结合的“三软”煤层自燃火灾防治技术体系。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不仅治理了该矿N101综放面自燃火灾,而且成功地撤出了被封闭数月之久的价值1000万余元的48套液压支架和相关综采设备,保障了该煤矿生产的正常接续。该论文的研究对我国煤层自燃火灾综合防治,尤其是对“三软”易燃煤层自燃火灾防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何乐民[6](2006)在《地质构造影响带内双突特厚煤层开采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魏家地井田断层多,断层构造影响带内煤量巨大,仅F1-2断层组影响带对煤层的影响范围,走向长6000米,宽度100~250米,面积2.18km2,被影响储量达3893万吨。采用分层采煤方法开采构造影响带内的煤层十分困难,所以,构造影响带内煤层的开采是一个未曾解决的技术难题。 要在构造影响带内有效地开采双突特厚煤层,需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第一,采煤方案及工艺的选择问题;第二,构造影响带原始煤层双突问题的解决。地质构造影响带内特厚煤层的开采选择综采放顶煤采煤工艺。 地质构造影响带双突特厚原始煤层中进行综放开采,在开采前必须经过长期有效抽放卸压、解除突出危险,开采是可行的。解突技术方法有穿层孔预抽放、顺层孔预抽放和煤层注水。在回采期间,瓦斯防治工作十分重要,该课题中瓦斯防治成功的技术方法是:边采边抽;“一进二回”的通风方式;采用通风孔和调节措施增加顶板巷风量。 该课题项目的成功为开采F1-2断层组影响带其他区段的煤层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思想和经验。对矿井高产高效的发展及矿井回采率的提高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王友佳,宋振骐,段克信,赵兴海,张印轩[7](1996)在《东北(含内蒙东部)国有重点煤矿厚煤层开采技术的发展与现状》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东北及内蒙东部地区各重点煤矿厚及特厚煤层的自然条件、开采技术的发展与现状,并对几个示范工作面开采技术的优化、提高及发展进行了评价。

宋有福,刘晨曦,芦兴东[8](2021)在《浅谈煤矿安撤人员的素质教育及安全管理》文中研究说明装备提升、工艺改进、条件变化对煤矿的安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煤矿安撤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和安全管理对于适应新形势需要、建设安撤专业化队伍、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有着现实的意义。

陈天佑[9](2020)在《芦岭矿Ⅲ811工作面综放开采工艺及矿压显现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于厚煤层的高产高效回收,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有利于提高矿井生产能力,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减小矿井生产建设投资成本。但同时综放开采又会带来不同于普通综采面的开采工艺及矿压显现问题。本文基于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芦岭煤矿Ⅲ811综放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遇到的综放开采工艺、矿山压力显现规律以及松软煤壁片帮等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芦岭煤矿Ⅲ811综放工作面单月实际灰分进行统计分析,得知当前矿上实际采取的放煤方式煤炭损失量较大,为提高顶煤回收率,运用理论分析合理确定芦岭煤矿Ⅲ811综放工作面回采工艺参数,分析了不同综放回采工艺对开采效果的影响,针对工作面实际情况选择最优综放回采工艺,最大程度提高顶煤冒放性,降低煤炭损失;为了解Ⅲ811综放工作面上覆岩层的活动规律,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综放工作面覆岩移动破坏特征进行相似条件模拟分析,从覆岩应力场、位移场以及塑性区破坏形态等方面对覆岩移动特征进行阐述,得到工作面覆岩受力和变形情况;通过对工作面现场矿压实测,分析工作面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特征,掌握工作面来压规律,通过对回采巷道表面位移的深部位移实测数据分析,掌握综放工作面巷道变形破坏特征,从而揭示综放开采矿压显现规律;通过理论分析工作面煤壁片帮机理,结合实验室相关实验,分析不同含水率条件下型煤试样单轴压缩和抗剪特征应力-应变曲线,对Ⅲ811综放工作面煤壁片帮破坏特征进行分析,提出通过注水方式控制煤壁及顶煤稳定技术措施,并设计合理的注水参数。研究结果对类似综放工作面开采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图[61]表[11]参[89]

赵学文[10](2020)在《倾斜煤层窄煤柱工作面瓦斯运移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井瓦斯灾害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主要灾害。随着煤矿开采程度的综合机械化与集中化,煤矿工作面的推进速度不断提高,从而加速了大面积采空区的形成,为工作面采空区瓦斯的大量积聚创造了有利环境。由于倾斜煤层窄煤柱综放开采模式下,窄煤柱受到偏载应力,更容易变形破坏,而变形破坏的窄煤柱很容易贯通两个相邻工作面,导致正在回采的工作面瓦斯灾害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着煤矿的安全生产。本文以硫磺沟煤矿(4-5)06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在倾斜煤层窄煤柱综放开采模式下,分析了采空区瓦斯运移的影响因素,通过理论和模拟研究了倾斜煤层窄煤柱工作面采空区的瓦斯运移规律。然后根据瓦斯的运移规律提出了具体的瓦斯防治技术,最后应用于现场工程实践。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倾斜煤层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窄煤柱的稳定性变化情况,得出窄煤柱内部塑性破坏、所受应力以及位移变化情况。并根据其位移分布特点将窄煤柱分为三部分:窄煤柱完整部分、窄煤柱裂隙发育部分以及窄煤柱垮落部分。最后,结合采空区其他区域的孔隙率得出窄煤柱各部分的孔隙率,为采煤工作面瓦斯来源提供了依据。利用FLUENT分别模拟了邻近采空区在无瓦斯防治措施以及在注氮的情况下,正在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的瓦斯浓度分布情况,得到了倾斜煤层窄煤柱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的瓦斯运移规律。通过对工作面采空区使用高位钻场和回风隅角埋管的情况进行模拟,经过模拟得出窄煤柱工作面的瓦斯浓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利用高位钻场及埋管治理瓦斯可以降低工作面及上隅角瓦斯浓度。提出了高位钻场抽采瓦斯与上隅角埋管抽放采空区瓦斯的具体技术措施。结合其他瓦斯防治措施,最后经过现场实测,汇总出倾斜煤层窄煤柱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瓦斯的防治效果。最终工作面及回风隅角的瓦斯积聚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具有很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二、“三软”煤层综放工作面瓦斯治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软”煤层综放工作面瓦斯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渭北煤田三软煤层采动裂隙演化规律及瓦斯抽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覆岩裂隙演化规律研究现状
        1.2.2 三软煤层覆岩运移规律研究现状
        1.2.3 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2.4 矿井瓦斯抽采技术研究现状
        1.2.5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2 三软煤层开采覆岩裂隙演化物理相似模拟试验
    2.1 试验矿井概况
    2.2 采空区覆岩三带高度理论分析
    2.3 三软煤层物理相似模拟实验
        2.3.1 实验原理及仪器
        2.3.2 模型设计
        2.3.3 覆岩裂隙动态演化过程
    2.4 覆岩裂隙动态演化规律
        2.4.1 覆岩裂隙的位移场分布规律
        2.4.2 覆岩裂隙的应变场分布规律
        2.4.3 采场底板应力场分布规律
        2.4.4 覆岩裂隙密度规律分析
        2.4.5 垮落及裂隙高度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三软煤层3DEC数值模拟实验
    3.1 模拟方案及模型建立
        3.1.1 模拟软件
        3.1.2 模拟方案
        3.1.3 模型建立
    3.2 不同推进速度下采空区覆岩分布特征
        3.2.1 工作面走向覆岩裂隙演化结果分析
        3.2.2 工作面倾向覆岩裂隙演化结果分析
        3.2.3 工作面覆岩位移形态演化规律分析
    3.3 覆岩裂隙带高度的推进速度效应分析
        3.3.1 覆岩三带高度分析
        3.3.2 采动覆岩不同推速应力分析
        3.3.3 采动覆岩推速离层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三软煤层综放开采覆岩裂隙演化工程简化模型
    4.1 工作面覆岩裂隙分布特征现场微震测试
        4.1.1 工作面微震监测方案布置
        4.1.2 微震监测结果分析
    4.2 工作面覆岩裂隙特征钻孔窥视现场测试
        4.2.1 钻孔窥视方案
        4.2.2 钻孔窥视结果分析
    4.3 三软煤层采动覆岩裂隙演化工程简化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工程实践
    5.1 工作面瓦斯赋存情况
    5.2 三软煤层卸压瓦斯抽采关键参数数值模拟
        5.2.1 数值模拟方案
        5.2.2 三软煤层综放面瓦斯效果考查
        5.2.3 卸压瓦斯高位钻孔合理抽采参数确定
    5.3 高位钻场抽采瓦斯效果
        5.3.1 高位钻孔布置参数的确定
        5.3.2 高位钻孔抽采效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我国煤矿综放开采40年:理论与技术装备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我国综放技术40年发展
    1.1 初期试验阶段
    1.2 发展成熟阶段
        1.2.1 特厚煤层综放开采
        1.2.3 软厚煤层综放开采
        1.2.4 大倾角煤层综放开采
    1.3 智能化开采发展阶段
        1.3.1 大同矿区智能化综放工作面实践
        1.3.2 王家岭煤矿智能化综放工作面实践
        1.3.3 其他矿井智能化综放工作面实践
2 综放采场“支架-围岩”关系以及顶板结构与稳定性
    2.1 综放采场支架围岩关系
        2.1.1 普通机采高度(2.0~3.5 m)
        2.1.2 大机采高度(3.5~5.0 m)
    2.2 综放采场顶板结构与稳定性
3 顶煤破碎运移放出规律分析
    3.1 顶煤放出机理
        3.1.1 顶煤体内应力场分布规律
        3.1.2 顶煤破碎机理
    3.2 综放采场顶煤冒放性分类评价
    3.3 顶煤放出规律的理论
4 放顶煤开采工艺
    4.1 常规的综放工艺研究
    4.2 特殊开采条件下综放开采工艺
        4.2.1 特殊地质条件下综放开采工艺
        4.2.2 具有冲击倾向性煤层综放开采工艺
        4.2.3 瓦斯突出煤层综放开采工艺
        4.2.4 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
    4.3 综放工序的时空配合关系
5 综放工作面“三机”装备研究进展
    5.1 综放液压支架装备发展
        5.1.1 综放支架放煤口位置及结构的发展
        5.1.2 综放支架架型结构的发展
        5.1.3 智能化综放支架控制系统的最新发展
    5.2 综放采煤机装备发展
        5.2.1 综放采煤机装备研究现状
        5.2.2 滚筒采煤机
        5.2.3 发展趋势
    5.3 刮板输送机装备发展
        5.3.1 研究现状
        5.3.2 浮煤清理装置
        5.3.3 发展趋势
6 结语与展望

(3)“三软”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沿空掘巷围岩锚固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沿空掘巷围岩控制理论
        1.2.2 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方法
        1.2.3 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技术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三软”厚煤层沿空巷道矿压显现规律与围岩力学特征
    2.1 工程概况
    2.2 巷道围岩地质力学评估
        2.2.1 地质力学评估地点选择
        2.2.2 二_1煤物理力学参数测定试验
        2.2.3 巷道顶板岩层状态探测
        2.2.4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巷道围岩变形监测
        2.2.5 原支护结构受力及破坏方式
    2.3 小煤柱护巷合理性及尺寸确定
        2.3.1 小煤柱护巷合理性分析
        2.3.2 小煤柱合理尺寸的确定
    2.4 沿空掘巷围岩力学特征数值分析
        2.4.1 数值模拟模型构建
        2.4.2 沿空巷道围岩应力分布特征
        2.4.3 沿空巷道围岩位移分布特征
        2.4.4 沿空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特征
    2.5 本章小结
3 钻-封-注一体化可接长锚杆锚固机理与设计
    3.1 钻-封-注一体化注浆加固原理
    3.2 注浆后锚固界面受力分析
    3.3 钻-封-注一体化可接长锚杆设计
    3.4 钻-封-注一体化可接长锚杆杆体强度测试
        3.4.1 45号钢实验室拉拔试验结果及分析
        3.4.2 20号钢实验室拉拔试验结果及分析
    3.5 钻-封-注一体化可接长锚杆连接件受力数值分析
        3.5.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3.5.2 45号钢杆体及连接件受力分析
        3.5.3 20号钢杆体及连接件受力分析
        3.5.4 杆体及连接件规格确定
    3.6 钻-封-注一体化可接长锚杆孔径尺寸数值模拟
        3.6.1 模型建立和边界条件
        3.6.2 数值模拟结果
    3.7 不同参数情况下连接件强度测试
    3.8 本章小结
4 松软破碎煤体钻-封-注一体化锚固过程数值模拟
    4.1 钻进过程数值模拟及分析
        4.1.1 基本假设及模型建立
        4.1.2 钻杆与孔壁接触碰撞特征分析
    4.2 注浆压力与封孔长度对注浆效果的影响
        4.2.1 模型建立及参数设置
        4.2.2 模拟结果
    4.3 不同硬度煤体内注浆效果分析
        4.3.1 PFC模拟注浆参数标定与模型建立
        4.3.2 煤层注浆PFC模拟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松软破碎煤体钻-封-注锚固实验室试验
    5.1 实验室相似模拟试验装置设计
        5.1.1 相似模拟试验原则
        5.1.2 相似模拟试验装置
        5.1.3 实验室相似模型配比
        5.1.4 相似模型制作
    5.2 钻-封-注一体化可接长锚杆钻进过程振动信息监测
        5.2.1 钻-封-注一体化可接长锚杆钻进过程
        5.2.2 钻-封-注一体化可接长锚杆钻进振动特征分析
    5.3 钻-封-注一体化可接长锚杆注浆加固试验
        5.3.1 注浆加固实验所需仪器设备及材料
        5.3.2 注浆压力的确定
        5.3.3 钻-封-注一体化注浆加固试验过程
        5.3.4 超声波无损检测注浆效果试验结果分析
        5.3.5 锚杆拉拔检测注浆效果试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井下工业试验
    6.1 井下试验地点及测站布置
        6.1.1 试验巷道简介
        6.1.2 测站布置
    6.2 钻孔窥视观测
        6.2.1 试验目的及仪器
        6.2.2 试验过程及结果
    6.3 锚杆拉拔检测
        6.3.1 试验目的
        6.3.2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6.4 试验巷道围岩变形监测
        6.4.1 试验目的及仪器
        6.4.2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基于千米钻机的“三软”煤层瓦斯治理技术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轩岗焦家寨煤矿51109工作面的开采条件
2 综放开采煤岩体应力分布特性分析
    2.1 工作面前方煤岩体支撑应力分布
    2.2 采空区的“O型圈”理论
    2.3 焦家寨矿51109工作面涌出瓦斯组成及统计规律分析
3 基于千米钻机的“三位立体”瓦斯综合抽采技术
    3.1 “近千米”长钻孔及其布置工艺参数
    3.2 回风巷斜交高位钻孔及其布置参数
    3.3 上隅角埋管抽采
4 综放瓦斯综合治理效果及分析
5 结 论

(5)“三软”易燃厚煤层自然火灾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层自燃预测技术研究现状
        1.2.2 煤层自燃早期预报技术研究现状
        1.2.3 煤层自燃火灾治理技术研究现状
        1.2.4 小结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论文研究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三软”煤层自燃发火特点及其规律
    2.1 “三软”煤层的概念
        2.1.1 软岩的概念
        2.1.2 “三软”煤层的概念
    2.2 “三软”煤层自燃影响因素分析
        2.2.1 煤体粒度对其自然发火的影响
        2.2.2 松散煤的空隙率
        2.2.3 漏风强度
        2.2.4 煤层的蓄热环境
        2.2.5 “三软”煤层采空区浮煤的厚度
    2.3 “三软”煤层自然发火特点及其规律
        2.3.1 综放面煤层自然发火的特点
        2.3.2 “三软”综放面煤层自燃规律
    2.4 “三软”煤层自燃火灾综合防治体系
    2.5 本章小结
3 “三软”易燃煤层综放面综合防灭火技术
    3.1 “三软”易燃煤层综放面自然发火早期预测预报技术
        3.1.1 煤样自燃特性实验
        3.1.2 综放面自然发火早期预测预报技术
    3.2 综放面束管-色谱火灾监测预报系统
    3.3 “三软”煤层自燃火灾综合防灭火技术
        3.3.1 巷道顶部火灾自燃防治技术措施
        3.3.2 开切眼处防灭火技术方案
        3.3.3 采空区两道防灭火技术方案
        3.3.4 停采线自燃火灾防治技术措施
        3.3.5 整个工作面有自燃迹象时的防灭火技术方案
        3.3.6 综放面相邻采空区自燃火灾防治技术措施
        3.3.7 综放面采空区大面积火灾的处理措施
    3.4 本章小结
4 宝鸡某“三软”煤矿N101 综放面自燃火灾治理
    4.1 煤矿概况
        4.1.1 矿井自然地理及地质
        4.1.2 煤层及煤质
        4.1.3 瓦斯、煤尘
        4.1.4 矿井生产系统
        4.1.5 矿井自然发火情况
        4.1.6 现有的防灭火技术及装备
    4.2 N101 综放面概况
    4.3 火区概况
        4.3.1 发火过程及火区范围
        4.3.2 采用以往治理措施过程及结果
    4.4 火区综合治理
        4.4.1 施工消火道及注胶钻孔布置
        4.4.2 N101 综放面封闭火区综合管理
        4.4.3 N101 综放面封闭火区注凝胶措施
        4.4.4 N101 综放面封闭火区注三相泡沫措施
        4.4.5 N101 综放面封闭火区注氮措施
        4.4.6 综合灭火措施效果分析
    4.5 封闭火区的起封
        4.5.1 起封条件
        4.5.2 N101 综放面封闭火区分段启封与分段封闭
        4.5.3 起封后处理措施
    4.6 方案实施效果分析
5 结论
    5.1 本文所做的工作及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地质构造影响带内双突特厚煤层开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地质构造影响带内双突特厚煤层开采课题的提出
        1.1.2 地质构造影响带内双突特厚煤层开采课题所需解决的两个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厚煤层放顶煤采煤方法发展
        1.2.2 国内厚煤层放顶煤采煤方法发展
        1.2.3 放顶煤技术在靖远矿区的应用及魏家地煤矿综放技术的发展应用
        1.2.4 地质构造带双突特厚煤层开采中的解突问题研究
    1.3 主要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3.2 课题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节
2 东102区段开采地质条件
    2.1 西一采区分层开采地质揭露描述
        2.1.1 与东102区段相邻的101、西102区段分层开采地质揭露描述
    2.2 东102区段开采地质条件
        2.2.1 获取地质资料的技术途径
        2.2.2 东102区段开采地质条件
    2.3 本章小结
3 地质构造影响带内开采方案与回采工艺的选择
    3.1 开采方案的设计及选择
        3.1.1 采煤工艺方案
        3.1.2 巷道布量方案
        3.1.3 与西102工作面的衔接方案
        3.1.4 方案选择
        3.1.5 巷道布置形式
    3.2 工作面参数及地质构造
        3.2.1 102综放工作面位置及主要参数
        3.2.2 102工作面地质构造
    3.3 工作面支架及设备选型
    3.4 工作面回采工艺设计
        3.4.1 回采率设计
        3.4.2 放煤步距的确定
        3.4.3 102东综放工作面生产能力设计
        3.4.4 回采工艺设计
        3.4.5 两道超前支护及端头支护设计
    3.5 工作面特殊条件下的回采工艺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3.5.1 工作面推采中联巷的技术措施
        3.5.2 工作面跨上山摆采方案设计及工艺技术措施
        3.5.3 工作面在断层构造带内回采的工艺技术措施
    3.6 本章小结
4 瓦斯防治技术
    4.1 工作面基本情况
        4.1.1 工作面概况
        4.1.2 地质构造
    4.2 构造带内原始煤层开采前防突技术措施
        4.2.1 预抽煤层瓦斯
        4.2.2 煤层注水
        4.2.3 突出危险性评价
    4.3 构造带内工作面回采期间的瓦斯防治技术
        4.3.1 工作面瓦斯涌出特点
        4.3.2 瓦斯防治技术
    4.4 本章小结
5 地质构造影响带内综放开采实践过程及结果
    5.1 瓦斯抽放过程及解突效果、回采期间的瓦斯防治效果
        5.1.1 东102区段瓦斯抽放过程、抽放量统计、实际解突效果
        5.1.2 东102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防治效果
    5.2 构造带内综放工艺开采实施过程及取得的效果
        5.2.1 工作面跨上山回采完成过程及摆采完成过程
        5.2.2 工作面推采石包效果及4~#异常带内的回采过程与效果
        5.2.3 跨上山及构造带内工作面推进度及产量
        5.2.4 跨上山开采的矿压观测目的及结果
    5.3 F_(1-2)断层构造影响带内的工作面回采地质条件的观测成果
    5.4 对断层组构造影响带内综放回采的几点认识及总结
    5.5 本章小节
6 经济分析
    6.1 经济效益
    6.2 社会效益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结论
    7.2 问题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浅谈煤矿安撤人员的素质教育及安全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实施煤矿安撤专业化素质培训教育
    1.1 推行煤矿安撤专业管理安全培训
    1.2 推行煤矿安撤专业技能实操培训
    1.3 推行了轮训制安撤技能提升法
    1.4 推行了“三系级考核”“师带徒”等措施
    1.5 实施煤矿安撤“五描述一操作”学习演练及考核
2 实施煤矿安撤专业化安全管理
    2.1 实施安撤专业“633安全管理”法
    2.2 实施安撤重点工程“跟班包保”制度
    2.3 建立煤矿安撤安全基础管理制度
    2.4 发挥生产技术对煤矿安撤管理的保障作用
    2.5 调整改进煤矿安撤生产工艺
3 结论

(9)芦岭矿Ⅲ811工作面综放开采工艺及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综放开采技术及回采工艺研究现状
        1.2.2 综放开采矿山压力显现研究现状
        1.2.3 综放开采煤壁稳定控制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工程概况
    2.1 工作面位置
    2.2 煤层及顶底板条件
    2.3 回采巷道的布置
3 一次采放全高大采放比回采工艺研究
    3.1 综放开采工艺
    3.2 Ⅲ811综放工作面灰分计算分析
    3.3 顶煤冒放性影响因素分析
    3.4 Ⅲ811综放工作面回采工艺分析
        3.4.1 放煤间距
        3.4.2 放煤步距
        3.4.3 放煤方式
        3.4.4 放煤方向分析
    3.5 提高顶煤回收率的方法
        3.5.1 工作面回采过程顶煤损失构成
        3.5.2 提高顶煤回收率的方法
    3.6 本章小结
4 综放开采覆岩移动及破坏特征数值分析
    4.1 数值模型的建立
        4.1.1 计算模型与参数
        4.1.2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及网格的划分
    4.2 数值模拟方案
        4.2.1 计算模型方案及模拟步骤
        4.2.2 岩石力学参数的选取
    4.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3.1 工作面应力场分析
        4.3.2 覆岩位移场分析
        4.3.3 塑性区破坏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综放开采矿压显现规律现场实测
    5.1 现场观测内容及观测方法
    5.2 Ⅲ811综放工作面基本顶来压统计分析
    5.3 支架工作特性与适应性分析
        5.3.1 支架工作特性分析
        5.3.2 液压支架适应性分析
    5.4 回采巷道矿压监测
        5.4.1 巷道表面位移监测
        5.4.2 巷道围岩深基点位移观测
    5.5 本章小结
6 松软破碎煤层回采煤壁注水稳定控制技术
    6.1 煤壁片帮形式和片帮机理
        6.1.1 煤壁片帮形式
        6.1.2 煤壁片帮机理
    6.2 煤壁注水力学性质试验分析
        6.2.1 现场煤样水分测定
        6.2.2 实验室煤样制备
        6.2.3 煤样含水率与干燥时间变化规律
        6.2.4 不同含水率煤样单轴压缩实验
        6.2.5 不同含水率煤样剪切实验
    6.3 煤壁注水参数设计
        6.3.1 煤壁注水几何参数
        6.3.2 煤壁注水物理参数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不足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10)倾斜煤层窄煤柱工作面瓦斯运移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窄煤柱稳定性研究现状
        1.2.2 工作面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研究现状
        1.2.3 瓦斯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
    1.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案
        1.4.2 技术路线
2 采空区瓦斯运移影响因素分析
    2.1 煤的微观孔、裂隙结构特征
        2.1.1 煤中的孔隙
        2.1.2 煤中的裂隙
    2.2 采空区瓦斯流动基本规律
        2.2.1 多孔介质的理论及特性
        2.2.2 采空区瓦斯流动基本方程
    2.3 工作面瓦斯来源分析
    2.4 采空区瓦斯涌出特征分析
        2.4.1 采空区瓦斯的涌出特征
        2.4.2 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涌出量测算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窄煤柱变形规律分析
    3.1 试验矿井工作面概况
    3.2 工作面煤柱力学效应分析
    3.3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窄煤柱稳定性数值模拟
        3.3.1 FLAC3D软件简介
        3.3.2 数值模拟方案
    3.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工作面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数值模拟
    4.1 通风方式及采空区上覆岩层“三带”高度计算
        4.1.1 通风方式的选择
        4.1.2 采空区上覆岩层“三带”高度计算
    4.2 倾斜煤层窄煤柱工作面采空区瓦斯运移数值模拟
        4.2.1 窄煤柱工作面物理模型的建立
        4.2.2 模型各区域渗透率及粘性阻力系数的确定
        4.2.3 模型各区域瓦斯源项设定
        4.2.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3 高位钻场抽采瓦斯数值模拟
    4.4 回风隅角埋管抽放采空区瓦斯数值模拟
    4.5 本章小结
5 瓦斯防治技术工程应用及防治效果
    5.1 瓦斯防治技术工程应用
        5.1.1 高位钻场抽采瓦斯技术
        5.1.2 回风隅角埋管抽放采空区瓦斯
        5.1.3 瓦斯防治其他措施
    5.2 瓦斯防治技术效果
        5.2.1 瓦斯涌出规律分析
        5.2.2 工作面瓦斯治理效果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三软”煤层综放工作面瓦斯治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渭北煤田三软煤层采动裂隙演化规律及瓦斯抽采研究[D]. 韩凯. 西安科技大学, 2021
  • [2]我国煤矿综放开采40年:理论与技术装备研究进展[J]. 宋选民,朱德福,王仲伦,霍昱名,刘一扬,刘国方,曹健洁,李昊城. 煤炭科学技术, 2021(03)
  • [3]“三软”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沿空掘巷围岩锚固控制研究[D]. 支光辉. 河南理工大学, 2020(01)
  • [4]基于千米钻机的“三软”煤层瓦斯治理技术及应用[J]. 林柏泉,李庆钊,杨威,吴海进,郝志勇. 煤炭学报, 2011(12)
  • [5]“三软”易燃厚煤层自然火灾综合防治技术研究[D]. 刘晓利. 西安科技大学, 2009(07)
  • [6]地质构造影响带内双突特厚煤层开采技术研究[D]. 何乐民. 西安科技大学, 2006(02)
  • [7]东北(含内蒙东部)国有重点煤矿厚煤层开采技术的发展与现状[J]. 王友佳,宋振骐,段克信,赵兴海,张印轩. 东北煤炭技术, 1996(05)
  • [8]浅谈煤矿安撤人员的素质教育及安全管理[J]. 宋有福,刘晨曦,芦兴东. 山东煤炭科技, 2021(12)
  • [9]芦岭矿Ⅲ811工作面综放开采工艺及矿压显现规律研究[D]. 陈天佑.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10]倾斜煤层窄煤柱工作面瓦斯运移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D]. 赵学文.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三软”煤层综放工作面瓦斯控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