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环境监测站实验室认可实施对策探讨

县级环境监测站实验室认可实施对策探讨

一、县级环境监测站实验室认可工作实施对策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马晶晶[1](2021)在《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环境监测的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总污染源的控制与环境质量的评价。要达到政府在新时期提出的环境保护工作基本要求,需要从环境监测指标和环境质量的生态系统监督两方面做起,逐步完善过程,把握整体监测发展趋势,从而改善环境和居民生存生态空间的状态。因此,环境监测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本文以温州市瓯海区的环境监测为例,作为基层环境监测的典型,阐释了地方监测工作目前的现状以及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探讨了解决之道。本文分为七个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说明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阐释了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站和第三方监测机构等基本概念和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介绍了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现状,以及在监测站和第三方机构工作人员、普通市民中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第四部分从多角度分析了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五部分对比了国内多地在基层环境监测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总结其对瓯海区环境监测的启示;第六部分提出解决瓯海区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最后得出结论。本文研究工作的开展,是鉴于目前地方环境监测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改善,而国内这方面尤其是针对基层环境监测的相关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期望通过研究瓯海区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能够对推动基层环境监测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同时为提高监测样本数据的有效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同时,也希望能对提高基层环境监测工作在应对开放性市场的竞争能力有所裨益,并为研究环境监测及相关政府管理工作的其他学者提供参考。

林遵杰[2](2020)在《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提炼了一些国内外文献的观点,界定了环境监测、基层环境监测站、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介绍了行政监督理论、戴明循环等理论基础,用来探索研究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这个特定对象,希望探索出能够促进基层环境监测站更好地履职尽责和更快更好发展的对策建议。同时,本次探讨也希望能够加强人民对我国环境监测体系的认识,提升我国环境监测体系的管理效率,尤其是基层环境监测站点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实际参考和应用价值。对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做了综述。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控制、全面管理和管理改进三个方面。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很多,如行政监督理论等,相关研究正在深入和丰富起来。但是,运用这些理论针对环境监测站管理问题的相关研究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如政府职能转变,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的管理需要更新的角度,更深的层次进行解读、匹配,需要后续继续研究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在如何提高管理方面做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还引入了基本运用于企业管理的PDCA循环,再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ISO/IEC17025:2005)对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提出了改进原则和改进措施,对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的原先的管理目标做了重新修订,设计改进方案,建立了全面管理的管理体系,同时对该方案进行了评估。本文最后提出了从优化组织机构及部门职责、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加强内外部质量管理、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保养、保证适宜的检测环境、加大人员培训等几方面改进措施。

王宗颖[3](2020)在《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境监测简言即是对环境生态圈的观察与研究,具言之,即是通过运用专门手段,如经济、法律、专项技术、行政等方法,就环境中各项数据指标等进行科学有效的监测等系列活动,通过分析与预测以求达到预期目的——为环境管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效的服务。作为对环境科学管理和执法监督之根底,环境监测正是为切实处理环境污染事故以及污染纠纷等问题提供技术依据,因此在环境保护工作保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面对层出不穷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案件,我国在不断努力进行探索,诸多富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出台,正是我国政府对规制环境监测领域数据造假之境况做出的努力。诚然,在环境监测领域相关法律、技术等系统且全面完善前,现实方面的问题仍引起各界高度重视并妥善探寻符合国情的解决路径。比如,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行为处罚力度较轻、处罚标准模糊的问题,需要通过法律规范细化标准,提升处罚力度是遏制环境监测数据造假的有效手段;环境监测数据的监管主体不明确,带来了多部门同时监管或监管空缺的问题,需要明确环境监测监管的主体,厘清所负监管的范围赋予相应的职权;对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责任主体的分配不合理,应当在法律规范中对涉案监测数据造假每一环节的主体的责任进行细分;另外在我国环境监测机构水平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基层环境监测站现状与当前监测工作不匹配等问题上,需要通过法律等制度规范,建立统一准入的标准,确保环境监测方具备相应的监测资质与水平。在法律上如何进一步对环境监测活动进行规制,减少甚至消灭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现象,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究并在立法上予以完善。本文针对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概况共分四部分进行探究:第一部分,简言之,即对环境监测弄虚作假行为等文义进行概述。对环境监测之概念、性质及意义进行厘清。同时依据一定标准对环境监测弄虚作假行为进行了妥善归类与划分,并对行为产生之原由进行必要的探究与分析。第二部分,笔者首先将我国境内有关环境监测方面的法律法规作为出发点,通过当前境内之立法及实践现状进行分析。检索相关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之案例进行梳理,最终总结了当前我国环境监测方面立法司法正在以及预期面临的问题。例如对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处罚方面之缺陷、监管主体交叉混乱、责任主体不明晰、环境监测机构专业技术水平的优劣、基层环境监测站工作现状以及监测工作不匹配等问题。第三部分,对域外相关环境监测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进行了探究,总结和归纳各国关于环境监测方面立法的特点,通过对域外立法制度的优势分析,力求在结合域内具体境况的基础上探求合理出路,并提出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建议或思路。第四部分,即是对我国环境监测法律规制方面提出各项完善建议。具言之,立足我国的立法情况和实践经验分析的基础上,合理结合域外先进的经验,有的放矢,提出针对性的完善建议。主要包括对相关法律法规之完善、统一域内环境监测机构资质管理、地方政府环境责任强化与承担、地方数据监测监督执法能力建设与强化、环境监测改革方向社会化等方面。为完善我国环境监测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有效规制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提供微薄之力。

刘默琛[4](2018)在《小型环境监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研究 ——以S环境监测站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工作,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环境监测数据是客观反映环境质量现状、体现污染治理效果、实施环境管理与决策的技术支撑。为了适应新的资质认定评审依据的要求,对S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小型环境监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工作路线,最大限度地保证监测数据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在调查国内外质量管理理论和标准研究状况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对比资质认定评审依据的历史变化,对最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 214-2017)进行解析。其次通过介绍小型环境监测机构S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基本情况,汇总分析该站2017年先后经历飞行检查、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和资质认定评审4次检查时发现的问题,提出要重点抓人员能力建设、始终把设备管理作为质量管理工作的底线、坚持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边查边改”等3条改进措施。最后提出小型环境监测机构质量管理工作是“写、做、记、查、改”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循环过程。通过详述这一过程帮助小型监测机构理清质量管理工作路线,做好质量管理工作,顺利通过内外部检查,提供客观公正的结果报告。

梁杰[5](2017)在《关于县级环境监测站监测人员培训工作的思考》文中提出在区县环保成为目前环保工作的着力点的新形势下,县级环境监测站也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但是人才队伍方面也出现了诸多问题。针对监测人员素质较差、中省环境监测人员培训起点高、市级监测站培训少、现有培训模式固化等问题,以市级环境监测站为主体,创新培训模式,建立培训课程体系,打造高水平的培训讲师队伍,实现中长期培训规划,最终建立一支基础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有一定解决难题能力的县级环境监测队伍。

赖琴周[6](2016)在《浅谈当前条件下如何做好县级环境监测站计量认证工作》文中研究表明质量管理、计量认证是环境监测站的生命线。当前我国县级环境监测站普遍存在经费缺、人员少、仪器差的问题,开展计量认证工作存在一定难度。本文结合当前环境监测工作形势,提出解决县级环境监测站在计量认证工作方面存在问题并提出实验室资质认定要求的一些对策。

巩小红,付英彬[7](2015)在《加强县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分析县级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提出加强和完善县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对策,以期通过强化管理体系的运行管理,完善质量管理人员队伍体系,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工作。

谢伶莉,陈臣,王咏梅,谭颖喆[8](2014)在《宜昌市三级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标准化站建设是提升环境监测站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为促进宜昌市三级站的整体达标验收,该研究分析了辖区三级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存在的主要共性问题为:在岗人员数量少和人才流失严重、经费保障和监测用房面积不足、监测项目偏少、管理体系不健全,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拓宽监测经费来源、提高监测分析能力和强化质量管理等对策建议。

商博,张强,李茜,王桂勋,毛欣,戴金平[9](2014)在《山东省环境监测转型发展实践与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山东省环境监测工作经过近40年的发展,取得历史性的突破,目前正处于继往开来、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将工作重心转到环境监测业务和技术上来,实现各级监测站的成功转型,是环境监测系统深化改革、促进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转型中成长,在转型中发展是体制机制改革的基点。文章从山东省环境监测的发展历程回顾和评价出发,提出了转型发展的定位、制度、技术体系、重点领域等方面的对策措施。

顾晓霞,金慕珍,丁小军[10](2014)在《东台市环境监测从标准化到基本现代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东台市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监测机构与人员、监测仪器与装备、监测能力的发展、监测体系的完善、环境信息化水平等方面阐述标准化建设主要成效、经验和成果;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必须经历建设期、发展期和完善期,只有全面提升监测水平,具备现代化监测能力,才能巩固标准化建设成果;建立现代化的环境监测队伍、现代化的环境监测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以及现代化的物质条件,完善环境监测现代化保障体系等任务仍然是推进环境监测基本现代化的当务之急。

二、县级环境监测站实验室认可工作实施对策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县级环境监测站实验室认可工作实施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调查研究法
    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4.2 国外研究综述
        1.4.3 研究简评
    1.5 创新与不足
2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环境监测及构成要素
        2.1.2 环境监测站
        2.1.3 第三方监测机构
    2.2 理论基础
        2.2.1 政府职能理论
        2.2.2 行政监督理论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3 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现状
    3.1 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实体及其运作状况
        3.1.1 瓯海区环境监测站
        3.1.2 瓯海区的第三方监测机构
    3.2 对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的调查
        3.2.1 调查基本情况
        3.2.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2.3 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调查结果分析
4 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4.1.1 环境监测硬件设施方面的问题
        4.1.2 环境监测工作准则和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
        4.1.3 环境监测队伍方面的问题
        4.1.4 第三方监测机构方面的问题
    4.2 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财政投入滞后
        4.2.2 管理制度和标准不清晰
        4.2.3 人才引进方式单一,待遇缺乏吸引力
        4.2.4 缺少对第三方监测机构的扶持
5 国内环境监测的先进经验及启示
    5.1 国内环境监测的先进经验
    5.2 对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的启示
6 改进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的对策建议
    6.1 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硬件设施
        6.1.1 突破监测工作场地范围局限
        6.1.2 优化实验室运行环境
        6.1.3 增加监测仪器和设备
    6.2 完善环境监测工作准则和管理制度
        6.2.1 明确管理方式和定位
        6.2.2 约束具体工作细节
        6.2.3 建立统一监测数据的核定标准
    6.3 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改善待遇
        6.3.1 积极引进专业人才
        6.3.2 改善待遇留住人才
        6.3.3 加大培训和再教育力度
    6.4 促进第三方监测机构发展,探索竞争与合作的新思路
        6.4.1 多措并举促进第三方监测机构的发展
        6.4.2 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合作与竞争的模式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监测站职员状况调查表
附录2 温州市瓯海区居民环境监测了解情况调查表
附录3 第三方监测机构职员状况调查表
致谢

(2)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及展望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本文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环境监测
        2.1.2 基层环境监测站
        2.1.3 管理体系
    2.2 理论基础
        2.2.1 行政监督理论
        2.2.2 戴明循环
第3章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的管理现状分析
    3.1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基本情况
    3.2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体系
        3.2.1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文件体系
        3.2.2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组织机构及职责
    3.3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的外部监管
        3.3.1 万人评议
        3.3.2 S区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的监督性检测
        3.3.3 省环境监测中心的年度考核
        3.3.4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及其下级质控中心的能力验证
第4章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4.1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2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5章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5.1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改进的原则和思路
    5.2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的管理改进方案设计
        5.2.1 管理目标分解表
        5.2.2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5.3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改进方案评估
    5.4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改进的措施
        5.4.1 优化组织机构
        5.4.2 完善管理体系文件
        5.4.3 加强内部控制
        5.4.4 加强外部控制
        5.4.5 规范仪器设备管理
        5.4.6 加强检测环境条件的控制,增强内务管理
        5.4.7 加大人员再教育力度,提升人力资源质量
第6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3)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一、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概述
    (一)环境监测概述
        1.环境监测概念
        2.环境监测性质
    (二)环境监测数据的价值
    (三)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类型
        1.篡改监测数据
        2.伪造监测数据
        3.涉嫌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
    (四)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产生的原因
        1.数据弄虚作假成本低获利高
        2.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与政绩
二、我国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法律规制现状及问题
    (一)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法律规制现状
        1.立法现状
        2.实践现状
    (二)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的典型案例评析
        1.环境监测数据获取源头造假案例
        2.环境监测数据信息处理过程造假案例
        3.环境监测数据审核造假案例
        4.涉嫌指使篡改、伪造环境监测数据案例
        5.案例评析
    (三)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
        1.环境监测数据监管主体不明确
        2.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责任主体不合理
        3.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处罚力度不够
        4.环境监测机构水平良莠不齐
        5.基层环境监测站现状与当前监测工作不匹配
三、域外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法律规制的考察与借鉴
    (一)美国环境监测管理体制
        1.环境监测监管战略
        2.环境监测商业实验室管理
        3.明确严格的处罚体系
    (二)瑞典环境监测管理体制
        1.《环境法典》和独立的环境司法体系
        2.长时间序列的监测模式
        3.多元协调的环境监测主体
    (三)日本环境监测管理体制
        1.环境监测管理主体制度
        2.环境监测市场化运作
        3.地方政府的监管效益
        4.环境直罚主义制度
    (四)域外经验借鉴
四、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法律规制建议
    (一)完善环境监测管理的法律法规
        1.尽快出台《生态环境监测条例》
        2.明确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行为责任主体
        3.强化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法律责任
        4.赋予生态环境部门完整的环境监管权
    (二)建立统一的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
        1.完善环境监测机构的资质认定
        2.制定有效的环境监测机构监管方案
        3.加大环境监测机构违法处罚力度
    (三)明确政府环境责任的承担
        1.提高政府环境责任的可诉性
        2.及时制定和修正环境监测技术标准
        3.推进监测机构垂直管理制度改革
    (四)加强数据监测执法监督机制建设
        1.建立高质量的监测执法监督队伍
        2.建立调查取证机制
        3.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五)加快环境监测社会化改革步伐
        1.构建社会化监测主体准入制度
        2.建立环境监测信息管理制度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4)小型环境监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研究 ——以S环境监测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质量管理研究状况
    1.3 研究目标和意义
第2章 环境监测机构质量管理依据
    2.1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工作历史沿革
    2.2 资质认定评审依据的变化
    2.3 对《通用要求(2017)》的解析
    2.4 环境监测机构特殊要求
第3章 S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现状与问题
    3.1 S环境监测体系运行基本情况
    3.2 S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运行出现的问题
    3.3 质量管理体系问题的改进
第4章 小型环境监测机构质量管理工作路线
    4.1 建立管理体系
    4.2 运行管理体系
    4.3 记录管理体系
    4.4 检查管理体系
    4.5 改进管理体系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关于县级环境监测站监测人员培训工作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县级环境监测站面临的新形势
2 县级站人才队伍及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监测人员专业背景和业务水平参差不一
    2.2 中、省环境监测人员培训与县级站需求不相适应
    2.3 市级监测站培训职能未充分发挥
    2.4 现有培训模式难以满足县级站实际需要
3 开展县级站监测人员培训工作的建议
    3.1 明确市级环境监测站的培训主体地位
    3.2 建立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并重, 注重实践的培训模式
    3.3 建立“干什么学什么, 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课程体系
    3.4 组建由省、市环境监测技术骨干组成的培训讲师队伍
    3.5 制定中长期培训规划

(7)加强县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现状
2县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2.1质量管理意识不强,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存在问题
    2.2质管队伍不稳定,专业人员缺乏
    2.3监测技术能力不足
    2.4工作任务重,日常监管不力
3相应措施建议
    3.1强化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
    3.2明确职责,完善质量管理人员队伍体系
    3.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全员综合业务素质
    3.4加强现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全面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4结语

(8)宜昌市三级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县级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现状分析
    1.1 实际在岗人员数量不足, 中级以上技术人员比例偏低
    1.2 监测经费缺乏稳定保障, 用房面积严重紧缺
    1.3 监测分析能力相对较低, 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管理需求
    1.4 质量管理水平不高, 缺乏全过程控制
2 对策探讨
    2.1 加强人力资源和人才队伍建设
    2.2 多举措筹备监测经费和改善监测用房
    2.3 进一步提升监测分析能力
    2.4 强化质量管理, 确保数据准确
3 结语

(9)山东省环境监测转型发展实践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山东省环境监测的发展历程
    1.1 创业起步阶段(20世纪70至80年代中期)
    1.2 积极拓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
    1.3 系统完善阶段(“十五”至“十一五”末)
    1.4 转型发展阶段(“十二五”以来)
2 发展现状述评
    2.1 主要发展成就
        2.1.1 坚持改革理念,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2.1.2 技术装备能力迅速提高,服务领域与范围显着拓宽
        2.1.3 专业队伍德才兼备,为环境管理支撑能力不断提升
    2.2 问题与不足
3 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对策
    3.1 转型发展的基点和总体思路
    3.2 对策措施
        3.2.1 找准定位,依法发展
        3.2.2 政策倾斜,支撑发展
        3.2.3 系统规范,和谐发展
        3.2.4 重点突破,特色发展
        3.2.5 人才带动,创新发展
        3.2.6 固本强基,协调发展
        3.2.7 秉持公心,诚信发展

(10)东台市环境监测从标准化到基本现代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标准化建设的总体成效
    1. 1监测能力与水平不断提升
    1. 2监测机构与人员不断完善
    1. 3监测仪器与装备不断加强
    1. 4专项工作水平显着提升
    1. 5环境监测科研能力得到提升
    1. 6环境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1. 7 “三个说得清”能力得到提高
2标准化建设的主要经验
3巩固标准化建设成果
    3. 1建立现代化的环境监测队伍
    3. 2建立现代化的环境监测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
    3. 3建立现代化的物质条件
    3. 4环境监测现代化保障体系的建设
4结语

四、县级环境监测站实验室认可工作实施对策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问题研究[D]. 马晶晶. 四川师范大学, 2021(04)
  • [2]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林遵杰.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3]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D]. 王宗颖.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4]小型环境监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研究 ——以S环境监测站为例[D]. 刘默琛.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5]关于县级环境监测站监测人员培训工作的思考[J]. 梁杰. 低碳世界, 2017(25)
  • [6]浅谈当前条件下如何做好县级环境监测站计量认证工作[J]. 赖琴周.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06)
  • [7]加强县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思考[J]. 巩小红,付英彬.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5(04)
  • [8]宜昌市三级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谢伶莉,陈臣,王咏梅,谭颖喆.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4(09)
  • [9]山东省环境监测转型发展实践与探讨[J]. 商博,张强,李茜,王桂勋,毛欣,戴金平. 中国环境监测, 2014(03)
  • [10]东台市环境监测从标准化到基本现代化的研究[J]. 顾晓霞,金慕珍,丁小军.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4(01)

标签:;  ;  ;  ;  ;  

县级环境监测站实验室认可实施对策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