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谱BT杀虫剂田间试验报告

广谱BT杀虫剂田间试验报告

一、广谱BT杀虫剂田间试验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1](2021)在《对草地贪夜蛾高效苏云金芽胞杆菌菌株筛选与制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姜文凤[2](2021)在《莱芜生姜害虫种类调查与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姜作为济南市莱芜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耕作方式的改变,生姜主要害虫的种类和发生动态等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明确姜田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制定简便有效的害虫防治方法,于2019年对莱芜区生姜主要害虫种类和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基于2019年调查结果在2020年开展生姜主要害虫的绿色防治技术研究。研究结果如下:2019年4月至2019年10月,调查发现害虫6目15科27种,主要为鳞翅目(Lepid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半翅目(Hemiptera),其中生姜主要害虫多为鳞翅目害虫。按取食特性可分为,咀食叶类害虫4科10种,蛀食性害虫2科3种,刺吸式害虫3科3种,地下害虫6科11种。调查发现天敌3目4科5种。4种绿色防控技术对2种生姜主要害虫玉米螟和甜菜夜蛾防治效果进行比较表明,生物农药平均防效(86.35%,药后14 d)>性诱剂防效(69.16%)>频振式杀虫灯防效(58.59%)>高位棚式遮阳网防治效果(56.06%)。频振式杀虫灯防治区玉米螟和甜菜夜蛾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67.74%和62.5%。性诱剂防治区玉米螟和甜菜夜蛾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1.66%和75.76%,性诱剂诱集效果明显好于杀虫灯。4种生物农药施药药后1 d,5%多杀霉素悬浮剂SC 2000倍液和5%虱螨脲乳油EC1000倍液与0.5%苦参碱水剂AS 500倍液和Bt悬浮剂SC(8000 IU/μl)300倍液相比,药效快且防效高。药后7 d,4种生物农药对玉米螟和甜菜夜蛾均有显着性防治效果。药后14 d,对玉米螟、甜菜夜蛾防效均达74%以上,表明这4种生物制剂药效持久且对生姜安全。杀虫灯、性诱剂、生物农药3种绿色防控区,诱杀害虫数量与益虫的益害比分别为1:39.1、1:90.9和1:37。相对于常规化学防治,绿色防控技术能够保护天敌,可以替代常规化学防治,在生姜生产过程中加以利用,提高生姜品质质量,促进提质增效。

高杨杨[3](2021)在《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对炭疽病菌的毒力差异机制》文中指出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作为世界第三大类杀菌剂,以其结构新颖、高活性、抑菌谱广等特点吸引了全球各大公司及科研单位的广泛关注。该类杀菌剂初期品种少抑菌谱较窄主要防治担子菌引起的病害,以第三代SDHI类杀菌剂啶酰菌胺为转折点后期开发的品种均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新的SDHI类杀菌剂对不同种类甚至同一种类不同种间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差异大,原因及规律尚不明确,而进一步明晰该类药剂活性分子结构群与靶标群的作用模式可为广谱高效新药剂的研发指明方向。因此,围绕上述问题,比较了6种典型SDHI类杀菌剂的抑菌谱及田间防治炭疽病效果,系统评估了SDHI类杀菌剂与SDHA/B/C/D亚基的结合模式,探究了药剂与SDHB/C/D亚基结合偏好性,分析SDHI类药剂对病原菌菌体的膜渗透性能,从靶标和非靶标两方面系统阐述SDHI类杀菌剂的抑菌活性差异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SDHI类杀菌剂抑菌谱差异大室内毒力结果发现6种典型SDHI类药剂对19种病原真菌表现生物选择活性。仅苯并烯氟菌唑对不同炭疽菌表现优异的抑制活性EC50<1.27 mg/L,吡唑萘菌胺和氟唑菌酰胺仅对炭疽菌的菌丝生长表现中等的抑制活性EC50<20.71 mg/L、对其他生长阶段EC50>500 mg/L,而炭疽菌对氟唑菌酰羟胺、氟吡菌酰胺和啶酰菌胺表现天然不敏感,各生长阶段EC50>500 mg/L。离体活体试验和田间试验中苯并烯氟菌唑和吡唑萘菌胺180 g a.i./ha具有较高的潜力防治田间作物炭疽病。SDHI类杀菌剂中氟吡菌酰胺和啶酰菌胺对稻梨孢菌、贝格伦葡萄座腔菌和镰孢菌抑制活性低甚至无抑制活性,该敏感性结果与炭疽菌反应一致。SDHI类杀菌剂对灰葡萄孢菌、核盘菌、多主棒孢霉、黄褐孢霉菌、美澳型核果褐腐菌、菊池链格孢等病原真菌各生长阶段抑制活性均较高EC50<7.79 mg/L。其中吡唑酰胺类药剂的抑菌活性高于吡啶酰胺类和吡啶乙基苯甲酰胺类药剂。2.SDHI类杀菌剂对病原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与其抑菌活性呈正相关SDHI类杀菌剂中苯并烯氟菌唑对胶孢炭疽菌呼吸速率、线粒体活力、ATP含量和膜电位抑制作用最强。炭疽菌呼吸速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经高浓度处理后,苯并烯氟菌唑可显着抑制炭疽菌的呼吸速率且随着时间延长抑制率逐渐升高,其次吡唑萘菌胺和氟唑菌酰胺对炭疽菌呼吸速率的抑制活性略低于苯并烯氟菌唑,氟唑菌酰羟胺、啶酰菌胺和氟吡菌酰胺对炭疽菌呼吸速率影响较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6种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线粒体活力的抑制作用逐渐提高,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氟唑菌酰胺、氟唑菌酰羟胺、氟吡菌酰胺、啶酰菌胺处理12 h时,线粒体活力比空白对照组分别降低49.95%-57.84%、55.58%-61.53%、48.07%-60.91%、38.41%-8.38%、50.76%-52.47%和49.15%-57.71%。而药剂处理对炭疽菌菌体内ATP含量变化没有明显的时间效应,但与其他药剂相比,苯并烯氟菌唑仍能够显着降低菌体ATP的水平。药剂处理6 h后,胶孢炭疽菌膜电位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苯并烯氟菌唑对膜电位的影响程度最大,Q3区细胞所占比例为88.5%,其次氟唑菌酰胺比例为70.7%,吡唑萘菌胺处理后,Q3区细胞所占比例为60.6%。氟吡菌酰胺和啶酰菌胺对胶孢炭疽菌线粒体膜电位损伤较小,Q3区细胞比例为38.5%和20.3%。另外,6种SDHI类杀菌剂均可显着影响灰葡萄孢菌的线粒体功能,这与其对灰葡萄孢菌优异的抑制活性有关。3.SDHI类杀菌剂对不同菌琥珀酸脱氢酶抑制活性呈现多样性镰孢菌、稻梨孢菌与不同炭疽菌种SDHB/C/D亚基氨基酸序列亲缘关系近、保守性强在遗传进化中聚为一簇,且在结合腔区域内及非结合腔内存在一些比较保守的氨基酸位点:SDHB-113Q/G、185S、254T、256A;SDHC-69E/G、94F、148Y/F、162W;SDHD-89D、99I、127T/M、137V、142Y、170S,卵菌与植物遗传进化关系近聚为一簇,线虫、果蝇与哺乳动物聚为一簇,聚类分析的结果与病原菌对SDHI类药剂的敏感性反应一致。靶基因表达量是检测药剂能否激发靶标受体而对病原菌发挥抑制作用的关键指标。SDHI类杀菌剂处理并不会引起SDHA亚基基因表达量变化,随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和氟唑菌酰胺处理时间的延长,炭疽菌SDHB/C/D亚基基因表达量显着升高;氟唑菌酰羟胺、氟吡菌酰胺和啶酰菌胺处理后,灰葡萄孢菌SDHB/C/D亚基基因表达量显着升高,而炭疽菌SDHB/C/D亚基基因表达量并未发生显着变化,证明抑菌活性低的药剂可能与病原菌靶标蛋白结合力弱或进入菌体的量少而未能激发靶标基因的表达。SDHI类杀菌剂对炭疽菌活体酶活和离体酶活抑制作用呈现不同的规律。活体酶活试验中SDHI类杀菌剂对炭疽菌琥珀酸脱氢酶抑制活性与室内毒力结果一致。而离体酶活试验中SDHI类杀菌剂对炭疽菌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其中苯并烯氟菌唑对酶活性抑制作用最强IC50值为0.16μM,其次氟唑菌酰胺IC50值为0.49μM,吡唑萘菌胺对酶的抑制活性略低于苯并烯氟菌唑和氟唑菌酰胺,IC50值为1.21μM,而氟唑菌酰羟胺、氟吡菌酰胺和啶酰菌胺对酶的抑制活性较低,IC50值分别为31.31、22.45和16.35μM。由氟唑菌酰胺对酶活性的强抑制作用,推断除靶标因素参与SDHI类杀菌剂抑菌活性差异外,可能还存在其他途径。4.胶孢炭疽菌SDHA/B/C/D亚基的异源表达体系构建以p ET28A为载体成功构建p ET28A-SDHA、p ET28A-SDHB、p ET28A-SDHD和p ET28A-SDHC质粒并转入ROSETTA2表达菌株,测序成功后在适宜条件下诱导蛋白表达,其中炭疽菌SDHA/B/D亚基均在上清中高表达,而SDHC亚基通过尝试BL21、C43测序正确的菌株诱导蛋白表达,也未发现蛋白表达的条带;后续又将SDHA/B/C/D亚基基因同时构建至p ET28A,筛选测序正确的p ET28A-SDHA/B/C/D-ROSETTA2菌株诱导蛋白表达,也未发现SDHC亚基的目标条带;SDHC亚基存在3个跨膜蛋白,我们又尝试将跨膜区分开表达1+2、2+3并在载体上添加促溶标签MBP,最终获得可稳定表达SDHC亚基跨膜区2+3的菌株,通过Ni+柱亲和层析柱法获得高纯度的炭疽菌SDHA/B/C/D亚基。但进行MST试验时置换溶液过A柱后,SDHA/B/C/D亚基均出现不同程度沉淀,因此MST试验不能用于测定SDHI类杀菌剂与SDHA/B/C/D亚基的结合力。后续我们会尝试其他蛋白表达体系对SDHA/B/C/D亚基进行表达或利用DTNB-SH等方法测定SDHI类杀菌剂与胶孢炭疽菌SDHA/B/C/D亚基的结合力。5.SDHI类杀菌剂对Cg SDHB亚基结合偏好性在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中敲除SDHB亚基基因后会导致其对苯并烯氟菌唑的敏感性显着降低,EC50为31.99 mg/L,而对吡唑萘菌胺、氟唑菌酰胺、氟唑菌酰羟胺、氟吡菌酰胺和啶酰菌胺的敏感性未发生明显变化,EC50值分别为5.61、8.06、>500、>500和>500 mg/L。Cg SDHB亚基基因回复菌株对6种SDHI类杀菌剂的敏感性与野生型菌株无显着性差异。表明不同结构药剂对Cg SDHB亚基存在结合偏好性引起蛋白-药剂结合模式的特异性,是否与Cg SDHB亚基结合是SDHI类杀菌剂抑菌活性差异的原因之一。经过验证超过300个Cg SDHC/D亚基基因敲除转化子,均未发现正确的转化子,确定Cg SDHC/D亚基基因为敲除后易致死基因。表型方面,与野生型相比,Cg SDHB亚基基因敲除突变体生长速率明显降低,且菌丝末端尖端分支增加、菌丝间隔膜发育不全,分生孢子产量和萌发率显着降低,另外Cg SDHB亚基基因敲除突变体对渗透胁迫和氧化应激以及细胞壁干扰剂的抗性与野生型无明显差异。6.SDHI类杀菌剂与Cg SDHB/C/D亚基结合模式不同6种SDHI类杀菌剂与胶孢炭疽菌琥珀酸脱氢酶结合力存在多样性。其中苯并烯氟菌唑与琥珀酸脱氢酶结合能力最强,结合能为-18.22 kcal/mol,其次为吡唑萘菌胺、氟唑菌酰胺、氟唑菌酰羟胺、氟吡菌酰胺和啶酰菌胺,结合能分别为-16.80、-14.40、-10.07、-6.32和-5.61 kcal/mol。静电作用能、范德华作用能和非极性溶剂化作用能有助于药剂与琥珀酸脱氢酶的结合,范德华作用能贡献值最大,而极性作用能不利于药剂与琥珀酸脱氢酶结合。动力学结合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苯并烯氟菌唑与炭疽菌SDHB/C/D亚基形成的结合构象最稳定,可与结合腔内的关键活性位点作用产生氢键和疏水作用力。自由能分解方法显示SDHI类杀菌剂与残基(B-200P、B-204W、C-76S、C-77I、D-135Y)的结合差异驱动SDHI类杀菌剂对炭疽菌的选择活性,后续我们将通过氨基酸定点突变的方法验证哪个氨基酸残基对选择活性起决定作用。7.苯并烯氟菌唑具有优异的膜渗透性能药剂膜渗透性能是药剂发挥抑菌活性的关键因素。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菌体的渗透率表现差异,对胶孢炭疽菌菌体的渗透率为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氟唑菌酰羟胺>啶酰菌胺>氟吡菌酰胺>氟唑菌酰胺,除吡唑萘菌胺(渗透率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降低)外,其他5种药剂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药剂的渗透率逐渐提高。对灰葡萄孢菌菌体渗透率,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氟唑菌酰羟胺>氟唑菌酰胺>啶酰菌胺>氟吡菌酰胺。对药剂在不同时间段内菌体渗透量的动力学模拟,发现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的渗透速率规律一致,随着处理时间延长,渗透速率逐渐降低,不同药剂高浓度处理的渗透速率高于低浓度处理。

Clive James[4](2012)在《2011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文中认为1引言2011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长了8%(1200万公顷),达到1.6亿公顷。同时,全球人口达到了创历史记录的70亿2011年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第16年,在连续15年(1996至2011年)的增长后,2011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加。生物技术是应用最为迅速的作物技术1996年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为170万公顷,2011年已达到1.6亿公顷,增长94倍,这一增长使得转基因技

代平礼[5](2011)在《转Bt cry1Ah基因玉米对蜜蜂的安全性研究》文中提出蜜蜂是公认的有益昆虫,具有经济和生态重要性,既能提供有益的蜂产品又能为植物授粉。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和维持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蜜蜂大量减少,杀虫剂中毒是导致蜂群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转基因抗虫植物的发展,为害虫防治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减少了杀虫剂的使用。新型杀虫蛋白基因cry1Ah基因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从Bt菌株BT8中鉴定克隆的,其编码蛋白对鳞翅目害虫具有强毒力,尤其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毒力强于目前使用的cry1A类基因。转cry1Ah基因基因抗虫玉米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因此,开展转cry1Ah基因玉米对蜜蜂的安全性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从农业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通过毒蛋白的实验室测验、Bt玉米花粉饲喂蜂群幼虫试验和更接近实际农业生态条件的大田网室试验,测定转Bt cry1Ah基因玉米对蜜蜂的直接影响;并测定了Cry1Ah毒素对蜜蜂敌害大蜡螟的毒性以及螨害蜜蜂对毒素敏感性的改变,并且以一些化学杀虫剂为阳性对照研究其对蜜蜂的致死亚致死效应。具体结果如下:1、在实验室将接近Bt玉米花粉中表达量浓度1 ng/ml、10 ng/ml和不现实的高浓度10000 ng/ml Cry1Ah毒素混入糖水中饲喂蜜蜂工蜂,测定Cry1Ah毒素对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存活、寿命、花粉取食量、王浆腺重量和学习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种浓度Cry1Ah毒素对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工蜂的存活、寿命、花粉取食量和王浆腺重量未见不利影响。取食含10000 ng/ml Cry1Ah毒素糖水的意大利蜜蜂对30%蔗糖水的PER响应水平较对照低,而且对学习行为有不利影响。2、通过解剖工蜂大脑,培养获得大量分离的蜜蜂脑神经细胞,利用膜片钳技术全细胞记录模式研究Bt毒素对蜜蜂脑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Bt毒素在10ng/ml和100ng/ml浓度下短时间(3-5min)条件下对蜜蜂脑神经元的阈电流没有显着改变,表明对脑神经细胞兴奋性没有显着影响。3、给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蜂群中4-6日龄幼虫饲喂转基因玉米花粉、常规玉米花粉、杂花粉、以及哺育蜂饲喂,转基因玉米花粉对封盖率、出房率、发育成功率和发育历期没有显着影响,表明转cry1Ah基因玉米花粉对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幼虫的存活和发育没有不良影响。以联苯菊酯和溴氰菊酯作为阳性对照,通过饲喂的方式测定了这两种杀虫剂对蜜蜂的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联苯菊酯和溴氰菊酯显着降低了发育成功率,延长了发育历期。4、通过大田网室试验测定在实际田间条件下转cry1Ah基因玉米对意大利蜜蜂的风险。意大利蜜蜂蜂群在扬花期分别放入种植转基因玉米和常规玉米的网室中,测定对蜂群存活、发育和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Bt玉米对发育历期、工蜂存活、蜜蜂体重、王浆腺重量、群势、采集行为和嗅觉学习行为均无不利影响。5、通过饲喂含毒素糖水的方法在实验室探讨了Cry1Ah毒素对螨害蜜蜂的影响。1 ng/ml、10 ng/ml和10000 ng/ml三种浓度Cry1Ah毒素对螨害蜜蜂的存活没有显着影响。与此同时开展了Cry1Ah毒素对蜜蜂敌害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的致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大蜡螟幼虫取食含有Cry1Ah毒素的人工饲料,其死亡率较对照组高。Cry1Ah毒素可作为一种可能的防治大蜡螟的措施。

王园园,李云河,陈秀萍,武红巾,彭于发[6](2011)在《抗虫转基因植物对非靶标节肢动物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重组DNA技术的发展为培育高效的抗虫作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通过转基因技术,全世界已培育出众多转基因抗虫植物品系。其中,表达苏云金芽孢杆菌(Bt)基因的作物品系如Bt棉花和Bt玉米已在很多国家大规模种植,在害虫控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转基因抗虫作物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问题,如对农田非靶标节肢动物的潜在影响,一直受到相关研究者及民众的广泛关注。至今,已有大量研究论文发表。本文在总结、归纳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从实验室到田间多层次评价转基因抗虫作物对非靶标生物影响的一般研究程序和方法,并简要综述了Bt玉米和Bt棉花2种已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抗虫作物对农田非靶标节肢动物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现有研究表明:当前种植的Bt作物所表达的Cry蛋白杀虫专一性非常强,对农田非靶标节肢动物没有毒性;且Bt作物的利用降低了广谱化学杀虫剂的施用量,从而提高了非专一性害虫天敌的种群密度,加强了对害虫的控制,并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和农民健康。因此,Bt作物可以作为害虫综合防治(IPM)的一个策略,结合其他防治措施可加强对害虫的有效控制。

胡娟[7](2010)在《几种生物农药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防治作用研究》文中提出为了解决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水稻害虫所引起的环境污染、“三R”、大米品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寻求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防治的新途径,探索无公害防治措施,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对保障水稻高产优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测定了几种植物源和化学杀虫剂与微生物杀虫剂球孢白僵菌和苏云金杆菌(Bt)之间的相容性,为不同杀虫剂的混用提供依据;选用5种生物农药分别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以筛选出高效的生物农药品种;着重在田间进行了几种生物农药单用、不同生物农药之间以及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之间混用的药效试验,并探索田间应用技术,得出了以下主要结果:1 6种杀虫剂与球孢白僵菌和苏云金杆菌的相容性6种杀虫剂对球孢白僵菌菌落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浓度下,0.5%藜芦碱WP、48%毒死蜱EC和5%氟虫腈EC与球孢白僵菌均有很好的相容性,菌落生长抑制率均在18%以下;2.5%鱼藤酮EC、0.36%苦参碱AS和1.8%阿维菌素EC在常规浓度下对球孢白僵菌菌落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超过65%。对Bt菌落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0.5%藜芦碱WP、1.8%阿维菌素EC、48%毒死蜱EC、25%噻嗪酮WP在常规浓度下对Bt均无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均低于14%;而0.5%鱼藤酮EC和0.36%苦参碱AS在常规浓度下对Bt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在40%以上。因此,在菌药混用时,可以考虑与之相容性好的杀虫剂混合使用。2几种生物农药对稻纵卷叶螟和褐飞虱的室内毒力采用浸虫法测定了5种生物农药对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除了0.36%苦参碱WP,其它4种生物农药2000IU/μL苏云金杆菌SC、0.5%藜芦碱WP、2.5%鱼藤酮EC和球孢白僵菌WP对稻纵卷叶螟均具有较高的毒杀作用,其校正死亡率在81.82%-90.90%。稻苗浸渍法测定了4种生物农药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0.5%藜芦碱WP、2.5%鱼藤酮EC、球孢白僵菌WP和0.36%苦参碱WP对褐飞虱均具有较高的毒力,其校正死亡率分别是:83.72%、80.36%、78.95%和81.34%。3 5种生物农药及其混用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效用5种生物农药以喷雾法防治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结果表明:0.5%藜芦碱WP、2.5%鱼藤酮EC、1.8%阿维菌素EC、2000 IU/μL苏云金杆菌SC、4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WP分别以3000 g/hm2、4500 mL/hm2、1200 mL/hm2、600 mL/hm2(?)2400 g/hm2的剂量单独使用,药后7d校正防效在90.30%-94.60%之间,药后15d保叶效果在70.45%-84.09%之间,但单用速效性较差。而阿维菌素与Bt之间,藜芦碱、鱼藤酮、阿维菌素、Bt、球孢白僵菌分别与毒死蜱之间,以单用时常规剂量的一半混用,可明显加快杀虫速度,药后3d防效在84.00%-92.96%之间,药后7d防效及药后15d保叶效果与单用相当或更好。因此,这5种生物农药可以部分替代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来防治稻纵卷叶螟,从而显着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4几种生物农药及其与化学农药混配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2008年8月以喷雾法防治五(3)代褐飞虱低龄若虫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单用7d后,以0.5%藜芦碱WP3000 mL/hm2和4.0×1010孢子/g球孢白僵菌WP 1800 g/hm2制剂用量的杀虫效果较好,分别为78.63%和79.00%,但单用的速效性较差。而以单用的剂量减半两两混合使用,以球孢白僵菌+噻嗪酮防效最高,药后1d达到65.03%,7d达到87.60%。2009年8月以喷雾法研究4种生物农药及其与2种化学农药组合混用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混合种群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0.36%苦参碱AS、0.5%藜芦碱WP、1.8%阿维菌素EC、40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WP,分别以1500 mL/hm2、3000 g/hm2、900 mL/hm2、1800 g/hm2的制剂用量单独使用,只有阿维菌素效果较好,药后7d、14d的防效分别达到了73.34%和82.38%。而4种生物农药与2种化学农药分别以单用剂量减半混合使用的8个处理中,①苦参碱+毒死蜱、②藜芦碱+毒死蜱、③阿维菌素+毒死蜱、④球孢白僵菌+毒死蜱、⑤苦参碱+噻嗪酮、⑥藜芦碱+噻嗪酮6种组配,药后1d的校正防效为81.82%-89.20%,3 d为88.24%-96.54%,7 d为95.68%-98.19%,14 d为86.02%-97.81%。因此,以上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的6种组合混用可以有效防治稻飞虱低龄若虫。

Clive James[8](2010)在《2009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第一个十四年1996~2009》文中指出谨此纪念已故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首位创始资助人Norman Borlaug

董兆克[9](2007)在《Bt稻抗虫与非Bt稻施药防治水稻螟虫的效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转Bt水稻明恢63和非Bt水稻明恢63为试材,研究了Bt水稻与施化学杀虫剂非Bt水稻对害虫控制作用、对水稻产量及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并研究了Bt花粉对家蚕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连续两年的田间抗虫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自然感虫情况下,整个生育期不施用任何杀虫剂,Bt水稻可以将枯心(白穗)率、卷叶率及稻纵卷叶螟为害指数控制在较低的水平,2005年卷叶率和枯心率分别为0.12%和1.08%,2006年为0.54%和2.71%。有效的控制了水稻螟虫的为害,且具有优于化学杀虫剂的特点,即持续、高效的抗虫。2.在产量经济效益比较上,两年的结果有较大出入。2005年化学防治田的产量和产投比均低于Bt田,而2006年所有化学防治田的产量均高于Bt稻田且产投比相似。由此推断,逐年种植该转Bt水稻,其收益可能有下降趋势。应有效控制飞虱等非靶标害虫的为害,研究Bt水稻害虫综合治理策略。农药用量和次数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产投比下降,应转变观念,提倡科学用药,既确保经济收益也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3.比较分析了Bt水稻田与施用化学杀虫剂的非Bt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稳定性,结果表明,Bt稻田和对照田节肢动物群落参数均无显着差异,两者的群落相似度较高。施用甲胺磷或施用锐劲特的稻田群落多样性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田,且与对照田相似度较低。种植Bt水稻田不会降低节肢动物群落稳定性,甲胺磷和锐劲特两种杀虫剂的施用不同程度的降低了群落的稳定性。因此,利用Bt水稻防治水稻螟虫比使用化学杀虫剂更有利于稻田节肢动物群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保护稻田中的害虫天敌。4.转Bt水稻对家蚕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对其中肠蛋白酶、淀粉酶和酯酶比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作用。

余建坤[10](2006)在《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研究》文中提出可持续农业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生物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什么样的生物技术来支撑,如何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规范和引导生物技术的发展,从而找到一个生物技术与可持续农业的有效结合点,这是本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 1.系统阐述了各类型农业生物技术的内涵、研究进展和成效。现代生物技术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群,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酶(蛋白质)工程等4大工程技术。对农业4大生物工程技术特别是基因工程技术的进展(以转基因作物类型为重点),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为构建评价体系奠定基础。 2.根据农业生物技术的生态安全性的要求,建立了其安全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1)水平基因转移。评价了GMOs(转基因生物)在自然环境中水平基因转移的可能途径及其研究方法;(2)非靶标效应。阐述了转基因植物对植食性昆虫的影响、通过食物链产生的间接影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对鸟类的影响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3)有害生物抗性的产生与发展。重点阐述了对Bt的抗性及治理策略;(4)转基因植物的入侵能力。阐述其主要途径是通过生物群体的自身繁衍与扩散和通过基因渗入向野生种群扩散;(5)目的基因的重组与稳定性。主要是目的基因特别是病毒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位移、重组和稳定性产生的影响;(6)对哺乳动物的影响。主要是转基因植物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和转基因食品中的过敏原问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需要进行潜在风险总体评估和人体安全专项评估,分析了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上述指标主要为定性指标,对具体的生物技术产品,组织针对这六个方面的试验,只要其中一项指标达不到要求,即存在环境安全隐患,则不考虑对其进行进一步综合评估和应用推广。同时,结合典型事例,对农业生物技术生态安全性评价各指标进行了分述。 3.构建了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评价体系。以转基因作物为对象,借鉴国内外可持续性综合评价的方法,本着简明、实用和可操作性原则,从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构建一个能够比较科学的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生态评价是在农业生物技术环境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农业生物技术

二、广谱BT杀虫剂田间试验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谱BT杀虫剂田间试验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莱芜生姜害虫种类调查与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生姜生产概况
        1.1.1 生姜概况
        1.1.2 生姜的营养与药用价值
        1.1.3 生姜的产业发展
    1.2 生姜主要害虫发生规律与为害特点
        1.2.1 生姜害虫发生概况
        1.2.2 玉米螟
        1.2.3 甜菜夜蛾
    1.3 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1.3.1 农业防治
        1.3.2 物理防治
        1.3.3 生物防治
        1.3.3.1 利用天敌防治
        1.3.3.2 性诱剂防治
        1.3.3.3 生物制剂防治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主要害虫调查
        2.3.1 地上害虫调查
        2.3.2 地下害虫调查
        2.3.3 天敌调查
    2.4 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2.4.1 试验地点及时间
        2.4.2 试验设计
        2.4.2.1 遮阳网调控技术
        2.4.2.2 频振式杀虫灯防治试验
        2.4.2.3 性诱剂防治试验
        2.4.2.4 生物农药防治试验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2.5.1 调查项目与统计
        2.5.2 防治效果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姜害虫及天敌种类调查结果
        3.1.1 生姜主要害虫种类
        3.1.2 生姜主要天敌种类
    3.2 生姜主要害虫发生动态
    3.3 绿色防控技术研究结果
        3.3.1 遮阳网调控防治结果
        3.3.2 频振式杀虫灯防治结果
        3.3.2.1 诱捕成虫数量及益害比
        3.3.2.2 频振式杀虫灯防治效果
        3.3.3 性诱剂诱捕器防治结果
        3.3.3.1 诱捕成虫数量
        3.3.3.2 性诱剂诱捕器防治效果
        3.3.4 生物农药防治结果
        3.3.4.1 生物农药防治效果
        3.3.4.1.1 生物农药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
        3.3.4.1.2 生物农药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
        3.3.5 4种绿色防控方法效果比较
        3.3.5.1 防治效果比较
        3.3.5.2 防治区内天敌数量变化
4 讨论
    4.1 姜田害虫动态
    4.2 绿色防控技术
        4.2.1 高位遮阳网生态调控
        4.2.2 频振式杀虫灯防治
        4.2.3 性诱剂防治
        4.2.4 生物农药防治
    4.3 4种绿色防控技术对姜田天敌的影响
5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3)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对炭疽病菌的毒力差异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线粒体复合物Ⅱ(琥珀酸脱氢酶)的研究现状
        1.1.1 线粒体复合物Ⅱ结构
        1.1.2 线粒体复合物Ⅱ的功能研究
        1.1.3 线粒体复合物Ⅱ抑制剂类杀菌剂抑菌谱及生物活性
        1.1.3.1 氧硫杂环己二烯-酰胺类
        1.1.3.2 苯基-苯甲酰胺类
        1.1.3.3 呋喃酰胺类
        1.1.3.4 噻唑-酰胺类
        1.1.3.5 吡啶-酰胺类
        1.1.3.6 吡啶-乙基-苯甲酰胺类
        1.1.3.7 苯基氧代乙基噻吩酰胺类
        1.1.3.8 吡嗪-酰胺类
        1.1.3.9 吡唑-4-酰胺类
    1.2 影响药剂活性的因素分析
        1.2.1 药物与靶标的结合模式
        1.2.2 靶标多样性
        1.2.3 靶基因过表达
        1.2.4 药代动力学
        1.2.4.1 药剂代谢
        1.2.4.2 药剂外排
        1.2.4.3 药剂渗透
    1.3 农药分子结构与生物活性的构效关系
        1.3.1 分子设计
        1.3.1.1 分子聚集态的定量构效关系(QAAR)
        1.3.1.2 生物大分子定量构效关系(MB-QSAR)
        1.3.1.3 基于密度泛函数理论的定量构效关系(DFT/QSAR)
        1.3.1.4 构象柔性度分析
        1.3.1.5 活性碎片法
        1.3.1.6 构型控制
    1.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病原真菌
        2.1.2 供试药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工具酶和主要试剂
        2.1.5 相关培养基的配置
    2.2 试验方法
        2.2.1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SDHIs)生物活性评估
        2.2.1.1 SDHI类杀菌剂的离体抑菌活性测定
        2.2.1.2 SDHI类杀菌剂对辣椒炭疽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2.2.1.3 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氟唑菌酰胺防治辣椒炭疽病的田间试验
        2.2.2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的线粒体功能影响
        2.2.2.1 呼吸速率
        2.2.2.2 线粒体活力
        2.2.2.3 ATP含量
        2.2.2.4 膜电位
        2.2.3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琥珀酸脱氢酶功能影响
        2.2.3.1 SDHB/C/D亚基的系统发育分析
        2.2.3.2 SDHB/C/D亚基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及Motif分析
        2.2.3.3 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组织收集及总RNA提取
        2.2.3.4 利用q RT-PCR评估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SDHA/B/C/D亚基基因的表达特征
        2.2.3.5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的离体线粒体复合物Ⅱ活性影响
        2.2.3.6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的活体线粒体复合物Ⅱ活性影响
        2.2.4 胶孢炭疽菌SDHA/B/D亚基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2.2.4.1 Cg SDHA/B/D亚基蛋白特征分析
        2.2.4.2 Cg SDHA/B/D亚基基因克隆
        2.2.4.3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2.2.4.4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
        2.2.4.5 融合蛋白的纯化
        2.2.5 胶孢炭疽菌SDHC亚基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2.2.5.1 Cg SDHC亚基基因克隆
        2.2.5.2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2.2.5.3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
        2.2.5.4 融合蛋白的纯化
        2.2.6 胶孢炭疽菌琥珀酸脱氢酶与SDHI类杀菌剂的结合特征分析
        2.2.6.1 蛋白浓度测定
        2.2.6.2 MST试验
        2.2.7 胶孢炭疽菌SDHB/C/D亚基与SDHI类杀菌剂的分子动力学试验
        2.2.7.1 序列联配及Cg SDHB/C/D亚基的同源建模
        2.2.7.2 分子对接
        2.2.7.3 分子动力学
        2.2.8 胶孢炭疽菌SDHB亚基基因功能分析
        2.2.8.1 基因组DNA的提取
        2.2.8.2 敲除片段构建
        2.2.8.3 原生质体制备和转化
        2.2.8.4 敲除转化子的验证
        2.2.8.5 回复子的构建
        2.2.8.6 Cg SDHB亚基基因缺失突变体的表型分析
        2.2.9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菌体渗透性能分析
        2.2.9.1 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培养及菌丝样品的收集
        2.2.9.2 菌丝内药剂的提取和检测
        2.2.9.3 质谱条件
        2.2.9.4 分析方法的可靠性检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SDHI类杀菌剂的抑菌谱及防治效果差异
        3.1.1 SDHI类杀菌剂的室内抑菌活性
        3.1.2 SDHI类杀菌剂对辣椒炭疽病的保护和治疗效果
        3.1.3 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氟唑菌酰胺防治辣椒炭疽病田间试验
    3.2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的线粒体功能影响
        3.2.1 对菌体呼吸速率的影响
        3.2.2 对线粒体活力的影响
        3.2.3 对菌体ATP含量的影响
        3.2.4 对线粒体膜电位影响
    3.3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琥珀酸脱氢酶功能影响
        3.3.1 SDHB/C/D亚基氨基酸序列的对比分析
        3.3.2 SDHI类杀菌剂对SDHA/B/C/D亚基基因在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中表达特征的影响
        3.3.3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琥珀酸脱氢酶离体抑制活性
        3.3.4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琥珀酸脱氢酶活体抑制活性
    3.4 胶孢炭疽菌SDHA/B/C/D亚基原核表达及蛋白纯化
        3.4.1 Cg SDHA/B/C/D亚基基因序列分析
        3.4.2 Cg SDHA/B/C/D亚基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纯化
        3.4.3 Cg SDHA/B/C/D亚基的表达纯化
    3.5 胶孢炭疽菌SDHB/C/D亚基与6种SDHI类杀菌剂互作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3.5.1 同源建模结果分析
        3.5.2 动力学特征
        3.5.3 MM-GBSA结合自由能
        3.5.4 相互作用分析
    3.6 胶孢炭疽菌SDHB亚基基因功能验证
        3.6.1 Cg SDHB亚基基因敲除突变体及回复子的获得
        3.6.2 Cg SDHB亚基基因缺失突变体对6种SDHI类杀菌剂敏感性分析
        3.6.3 △Cg SDHB突变体的表型分析
        3.6.3.1 △Cg SDHB突变体的菌丝生长速率及菌丝形态变化
        3.6.3.2 △Cg SDHB突变体的分生孢子产生、萌发情况及形态变化
        3.6.3.3 △Cg SDHB突变体在胁迫条件下生长情况
    3.7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菌体渗透性能
        3.7.1 SDHI类杀菌剂分析方法可靠性检验
        3.7.2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菌体的渗透率
        3.7.3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菌体的渗透速率
4 讨论
    4.1 研究杀菌剂抑菌谱差异的价值
    4.2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线粒体功能影响与其抑菌活性呈正相关
    4.3 SDHI类杀菌剂对琥珀酸脱氢酶酶活抑制作用及与靶标结合力是决定其抑菌活性差异因素之一
    4.4 SDHI类杀菌剂与胶孢炭疽菌SDHB亚基存在结合偏好性
    4.5 SDHI类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体渗透能力差异
5 结论
6 展望
7 本论文创新之处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10 致谢
11 项目资助
1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专利申请与获奖情况

(5)转Bt cry1Ah基因玉米对蜜蜂的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蜜蜂概述
        1.1.1 蜜蜂种类
        1.1.2 蜜蜂生物学特性
        1.1.3 蜜蜂的生态重要性
        1.1.4 化学杀虫剂的大量使用导致蜜蜂种群数量下降
    1.2 转基因植物概况及Bt简介
        1.2.1 转基因植物现状
        1.2.2 转基因玉米现状
        1.2.3 Bt概述
    1.3 转Bt植物对蜂类的安全性评价
        1.3.1 转Bt植物对蜜蜂的安全性评价
        1.3.2 对熊蜂的影响
        1.3.3 对独栖蜜蜂的影响
    1.4 膜片钳技术
        1.4.1 膜片钳技术简介
        1.4.2 膜片钳技术在昆虫研究中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Bt Cry1Ah毒素对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Bt毒素
        2.1.2 转cry1Ah基因玉米花粉中Bt蛋白含量测定
        2.1.3 吡虫啉对意大利蜜蜂毒力测定
        2.1.4 新出房蜜蜂工蜂准备
        2.1.5 工蜂存活和花粉消耗
        2.1.6 王浆腺称重
        2.1.7 学习行为
        2.1.8 统计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花粉中Bt蛋白含量
        2.2.2 吡虫啉对意大利蜜蜂的毒力测定
        2.2.3 Cry1Ah毒素对蜜蜂存活率的影响
        2.2.4 Cry1Ah毒素对蜜蜂寿命的影响
        2.2.5 Cry1Ah毒素对蜜蜂花粉取食量的影响
        2.2.6 Cry1Ah毒素对蜜蜂王浆腺重量的影响
        2.2.7 Cry1Ah毒素对蜜蜂学习行为的影响
    2.3 讨论
第三章 Bt毒素对意大利蜜蜂脑神经细胞电生理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细胞培养用试剂
        3.1.2 主要试剂配制方法
        3.1.3 实验器械
        3.1.4 意大利蜂脑神经细胞培养
        3.1.5 电生理记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成年蜜蜂神经细胞的分离培养
        3.2.2 Bt毒素对成年意蜂脑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
    3.3 讨论
第四章 Bt cry1Ah基因玉米花粉对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的影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
        4.1.2 试验处理
        4.1.3 存活与发育观察
        4.1.4 统计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室内毒力测定
        4.2.2 转cry1Ah基因玉米花粉对未成熟期蜜蜂存活率的影响
        4.2.3 转cry1Ah基因玉米花粉对蜜蜂发育历期的影响
    4.3 讨论
第五章 大田网室条件下转Bt cry1Ah基因玉米对意大利蜜蜂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网室
        5.1.2 试验蜂群设置
        5.1.3 发育历期
        5.1.4 工蜂存活
        5.1.5 蜜蜂体重
        5.1.6 群势
        5.1.7 王浆腺重量
        5.1.8 采集行为
        5.1.9 学习行为
        5.1.10 统计方法
    5.2 结果
        5.2.1 转cry1Ah基因玉米对蜜蜂发育历期的影响
        5.2.2 转cry1Ah基因玉米对工蜂存活的影响
        5.2.3 转cry1Ah基因玉米对工蜂体重的影响
        5.2.4 转cry1Ah基因玉米对群势的影响
        5.2.5 转cry1Ah基因玉米对蜜蜂王浆腺的影响
        5.2.6 转cry1Ah基因玉米对蜜蜂采集行为的影响
        5.2.7 转cry1Ah基因玉米对蜜蜂学习行为的影响
    5.3 讨论
第六章 Bt Cry1Ah毒素对螨害蜜蜂和大蜡螟的研究初探
    6.1 材料和方法
        6.1.1 Bt毒素
        6.1.2 蜜蜂准备
        6.1.3 大蜡螟的人工饲养
        6.1.4 Cry1Ah毒素对螨害蜜蜂存活的影响
        6.1.5 Cry1Ah毒素对大蜡螟存活的影响
        6.1.6 统计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Cry1Ah毒素对螨害蜜蜂存活和寿命的影响
        6.2.2 Cry1Ah毒素对大蜡螟存活的影响
    6.3 讨论
第七章 全文结论
    7.1 结论
    7.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抗虫转基因植物对非靶标节肢动物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风险评价一般原理
    1.1 杀虫蛋白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鉴定
    1. 2 非靶标生物暴露于杀虫蛋白的程度鉴定
2 分层次的评价程序
    2.1 非靶标受试生物的选择
    2.2 实验室试验
    2.3 半田间试验
    2.4 田间试验
3 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抗虫作物对非靶标节肢动物的生态影响
    3.1 Bt玉米的非靶标影响
    3.2 Bt棉花的非靶标影响
4 小结

(7)几种生物农药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防治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文献综述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供试菌株
        1.1.2 供试药剂
        1.1.3 供试虫源
        1.1.4 实验器材
    1.2 实验方法
        1.2.1 6种杀虫剂与球孢白僵菌和苏云金杆菌的生物相容性测定
        1.2.2 5种生物农药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室内毒力测定
        1.2.3 生物农药及其与化学农药混配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
        1.2.4 生物农药及其与化学农药混配对稻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几种杀虫剂与球孢白僵菌和苏云金杆菌的相容性
        2.1.1 6种杀虫剂对球孢白僵菌菌落生长的影响
        2.1.2 6种杀虫剂对苏云金杆菌菌落生长的影响
    2.2 几种生物农药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毒力测定结果
        2.2.1 5种生物农药对稻纵卷叶螟的室内毒力
        2.2.2 4生物农药对褐飞虱的室内毒力
    2.3 5种生物农药及其与化学农药混用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
        2.3.1 对水稻的安全性
        2.3.2 5种生物农药单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
        2.3.3 生物农药及其与化学农药混用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
    2.4 几种生物农药及其与化学农药混用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
        2.4.1 5种生物农药及其与化学农药混用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
        2.4.2 4种生物农药及其与2种化学农药混用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混合种群的防治效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2009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第一个十四年1996~2009(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1 中国通过Bt水稻和植酸酶玉米的生物安全认证具有里程碑意义
2 2050年养活世界人口的挑战
3 2009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情况
    3.1 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的种植
    3.2 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农户数量
    3.3 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数量
    3.4 在2008年转基因作物种植比率较高的情况下, 2009年种植面积依然增加
    3.5 巴西取代阿根廷, 成为世界第二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
    3.6 印度种植转基因作物的情况
    3.7 非洲的进展
    3.8 发展中国家转基因作物的种植
    3.9 欧盟种植Bt玉米的情况
    3.10 不同作物种植情况
    3.11 1996到2009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0亿公顷
    3.12 第二代转基因产品替代第一代转基因产品
4 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影响
    4.1 经济影响
    4.2 减少杀虫剂使用
    4.3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4.4 粮食自给和粮食安全
    4.5 转基因作物的食品消费
    4.6 转基因作物的批准情况
    4.7 转基因作物在国家经济增长中的潜在贡献
5 转基因作物未来 (2010~2015年) 的展望
    5.1 转基因作物种植的决定因素
        5.1.1 有效可靠的监管制度
        5.1.2 对转基因作物发展、批准和种植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支持
        5.1.3 2015年转基因作物能否扩大供应来满足优先需求?
    5.2 中国批准转基因水稻和玉米
    5.3 SmartStaxTM
    5.4 印度的转Bt基因茄子
    5.5 金米
    5.6 耐旱玉米及2009年全球旱情概况
        5.6.1 非洲
        5.6.2 中国
        5.6.3 澳大利亚
        5.6.4 美国
        5.6.5 南美洲
        5.6.6 中东和中亚
        5.6.7 欧洲
    5.7 氮肥利用效率 (NUE)
    5.8 转基因小麦——一个即将来临的现实
    5.9 其它作物及性状
    5.10 生物燃料
    5.11 面临的巨大挑战
6 结语和Norman Borlaug的愿望

(9)Bt稻抗虫与非Bt稻施药防治水稻螟虫的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转基因植物概况
    1.2 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培育
        1.2.1 抗虫基因
        1.2.2 转Bt水稻的研究
    1.3 转Bt水稻的生态风险
        1.3.1 基因漂流的风险
        1.3.2 害虫对抗虫植物的抗性
        1.3.3 转基因抗虫植物对非靶标生物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4 化学农药的生态风险
        1.4.1 污染大气、土壤和水体
        1.4.2 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1.4.3 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Bt稻与施药非Bt稻产量经济效益比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水稻来源与田间试验设计
        2.1.2 田间管理
        2.1.3 田间抗性调查方法
        2.1.4 产量调查及经济效益分析
        2.1.5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田间抗性比较
        2.2.2 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2.3.1 田间抗虫效果比较
        2.3.2 产量及经济比较
第三章 Bt水稻抗虫与施药非Bt水稻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来源
        3.1.2 试验设计
        3.1.3 调查方法
        3.1.4 功能团的划分与多样性分析
        3.1.5 节肢动物群落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各处理田节肢动物功能团组成及其优势度
        3.2.2 各处理田节肢动物个体密度的时间动态
        3.2.3 害虫、天敌亚群落及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参数比较
        3.2.4 群落相似性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转Bt水稻花粉对家蚕生长发育及中肠消化酶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来源
        4.1.2 对家蚕存活率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4.1.3 中肠消化酶的活力测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对家蚕存活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4.2.2 对中肠消化酶的影响
    4.3 讨论
第五章 总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1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1.2.2 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1.2.3 调节经济、科技与资源、环境良性关系的需要
        1.2.4 落实科学发展观及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需要
    1.3 研究概况
        1.3.1 “可持续性”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前沿
        1.3.2 农业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研究概况
        1.3.3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研究概况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农业生物技术的主要类型和研究进展
    2.1 基因工程
        2.1.1 转基因植物
        2.1.1.1 转基因水稻
        2.1.1.2 转基因小麦
        2.1.1.3 转基因玉米
        2.1.1.4 转基因大豆
        2.1.1.5 转基因棉花
        2.1.1.6 转基因烟草
        2.1.1.7 转基因马铃薯
        2.1.1.8 转基因油菜
        2.1.1.9 转基因蔬菜
        2.1.1.10 转基因果树
        2.1.1.11 转基因花卉
        2.1.1.12 转基因牧草
        2.1.2 转基因动物
        2.1.2.1 转基因鼠
        2.1.2.2 转基因兔、猪和羊
        2.1.2.3 转基因牛
        2.1.2.4 转基因鸡
        2.1.2.5 转基因鱼
    2.2 细胞工程
        2.2.1 植物细胞工程
        2.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研究应用
        2.2.1.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前景
        2.2.2 动物细胞工程
        2.2.2.1 动物细胞培养
        2.2.2.2 试管动物
        2.2.2.3 胚胎移植
        2.2.2.4 克隆
    2.3 微生物工程
        2.3.1 微生物农药
        2.3.1.1 微生物农药的种类及其应用现状
        2.3.1.2 微生物农药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2.3.2 微生物肥料
        2.3.2.1 微生物肥料开发利用的现状
        2.3.2.2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
        2.3.2.3 微生物肥料的发展前景
        2.3.3 饲料微生物
        2.3.3.1 具有生产重要性的饲料微生物
        2.3.3.2 微生物饲料的生产与发展
        2.3.4 环境微生物
        2.3.4.1 “三废”的生物处理
        2.3.4.2 生物修复
        2.3.4.3 环境微生物制剂的开发研究
        2.3.4.4 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学技术与方法
    2.4 酶(蛋白质)工程
        2.4.1 酶工程与农产品加工
        2.4.1.1 制糖工业
        2.4.1.2 啤酒发酵
        2.4.1.3 蛋白制品加工
        2.4.1.4 果蔬加工
        2.4.1.5 稻米深加工
        2.4.1.6 乳品工业
        2.4.1.7 食品保藏
        2.4.2 酶工程与饲料加工
        2.4.2.1 饲料用酶的主要种类及作用特点
        2.4.2.2 酶制剂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
        2.4.3 分子酶工程的研究进展
        2.4.3.1 酶的基因克隆和异源表达
        2.4.3.2 酶分子的定向改造和进化
        2.4.3.3 融合蛋白与融合酶
        2.4.3.4 酶的人工模拟
        2.4.3.5 端粒酶
        2.4.4 蛋白质工程
第三章 农业生物技术的生态可持续性评价
    3.1 水平基因转移
        3.1.1 自然转化介导的植物向微生物的水平基因转移
        3.1.1.1 裸露的重组DNA的存活期
        3.1.1.2 自然条件下的感受态
        3.1.1.3 异源DNA在细菌中的稳定性
        3.1.1.4 异源DNA在细菌中的表达
        3.1.1.5 细菌转化子的筛选
        3.1.2 植物向细菌的水平基因转移
        3.1.2.1 DNA序列比对
        3.1.2.2 从试验样品中筛选转化子
        3.1.2.3 水平基因转移直接的试验证据——模式系统
        3.1.3 植物向其它相关生物的水平基因转移
        3.1.4 其它条件下植物向细菌的水平基因转移
        3.1.4.1 昆虫肠道
        3.1.4.2 哺乳动物肠道
    3.2 非靶标效应
        3.2.1 概述
        3.2.2 转基因植物对植食性昆虫的影响
        3.2.2.1 粉媒生物
        3.2.2.2 观赏或经济昆虫
        3.2.3 转基因植物通过食物链产生的间接影响
        3.2.3.1 对天敌的影响
        3.2.3.2 表达Bt毒素转基因植物对天敌的影响
        3.2.3.3 表达蛋白酶抑制剂转基因植物对天敌的影响
        3.2.3.4 表达凝集素转基因植物对天敌的影响
        3.2.4 转基因植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3.2.4.1 Bt毒素在土壤中的存活期
        3.2.4.2 植物性状的未预期变化
        3.2.4.3 对土壤中降解有关生物的影响
        3.2.4.4 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3.2.5 转基因植物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3.2.6 转基因植物对鸟类的影响
        3.2.7 转基因植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3 转基因植物的入侵能力
        3.3.1 生物入侵概述
        3.3.2 花粉扩散与基因流
        3.3.2.1 转基因植物的基因扩散距离
        3.3.2.2 杂交后代的形成
        3.3.3 存活能力
        3.3.3.1 转基因油菜的存活能力
        3.3.3.2 抗虫转基因植物的存活能力
    3.4 有害生物抗性的产生与发展
        3.4.1 抗性的产生
        3.4.2 昆虫对Bt的抗性
        3.4.2.1 转基因植物种植后对Bt抗性产生的风险
        3.4.2.2 对Bt毒素和Bt生物杀虫剂的抗性
        3.4.2.3 昆虫对表达Bt基因植物的抗性
        3.4.2.4 对其它生物中Bt毒素的抗性
        3.4.2.5 昆虫对Bt抗性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的食物链因素
        3.4.2.6 对Bt抗性的治理策略
        3.4.3 对其它转基因植物的抗性
    3.5 目的基因的重组与稳定性
        3.5.1 目的基因在目标植物中的稳定性
        3.5.2 转基因植物中病毒的重组
        3.5.2.1 病毒与目的基因重组的风险
        3.5.2.2 病毒/目的基因交换外壳蛋白
        3.5.2.3 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的重组
    3.6 对哺乳动物的影响
        3.6.1 概论
        3.6.2 直接影响
        3.6.2.1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3.6.2.2 对哺乳动物的毒性
        3.6.2.3 植物有毒次生代谢产物的变化
        3.6.2.4 转基因植物目的基因在肠道中的代谢
        3.6.2.5 哺乳动物肠道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转移
        3.6.3 间接影响
        3.6.3.1 劳动保护
        3.6.3.2 过敏原
第四章 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4.1 国内外农业发展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研究评述
    4.2 评价的内容、原则及方法
        4.2.1 评价内容
        4.2.2 建立评价体系的原则
        4.2.2.1 整体性原则
        4.2.2.2 可操作性原则
        4.2.2.3 针对性原则
        4.2.2.4 动态性原则
        4.2.2.5 简明性原则
        4.2.3 评价方法
        4.2.3.1 离差法
        4.2.3.2 系统分析法
        4.2.3.3 简明综合法
    4.3 评价体系的构建
        4.3.1 评价对象及系统范围
        4.3.2 指标准则层
        4.3.2.1 生态准则层
        4.3.2.2 经济准则层
        4.3.2.3 社会准则层
        4.3.3 指标的构建与分析
        4.3.3.1 指标的构建
        4.3.3.2 指标的分析
        4.3.4 指标的计算方法
        4.3.4.1 简明综合法
        4.3.4.2 层次分析法
第五章 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管理及对策
    5.1 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5.1.1 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管理的概念
        5.1.2 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管理的原则
        5.1.3 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管理的主要内容
        5.1.4 案例评析——以转基因棉花为例
    5.2 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管理政策研究现状及问题
        5.2.1 生物安全管理政策
        5.2.2 食品安全管理政策
        5.2.3 投资管理政策
        5.2.4 对外贸易政策
    5.3 对策和措施
        5.3.1 健全完善法规体系
        5.3.2 明确发展方向
        5.3.2.1 要大力优先发展的领域和类型
        5.3.2.2 要注意规避某些问题的类型
        5.3.2.3 必须限制发展的类型
        5.3.3 建立技术层面与政治层面协同的管理体制
        5.3.4 在重视研发与应用的同时,加强风险评测和监督约束
        5.3.5 促进纵深发展
        5.3.5.1 与循环经济发展相结合
        5.3.5.2 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
        5.3.5.3 促进海峡两岸的农业生物技术合作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广谱BT杀虫剂田间试验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对草地贪夜蛾高效苏云金芽胞杆菌菌株筛选与制剂研究[D]. 王建.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莱芜生姜害虫种类调查与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D]. 姜文凤.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对炭疽病菌的毒力差异机制[D]. 高杨杨.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4]2011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J]. Clive James.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2(01)
  • [5]转Bt cry1Ah基因玉米对蜜蜂的安全性研究[D]. 代平礼.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0)
  • [6]抗虫转基因植物对非靶标节肢动物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J]. 王园园,李云河,陈秀萍,武红巾,彭于发. 生物安全学报, 2011(02)
  • [7]几种生物农药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防治作用研究[D]. 胡娟. 安徽农业大学, 2010(06)
  • [8]2009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第一个十四年1996~2009[J]. Clive James.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02)
  • [9]Bt稻抗虫与非Bt稻施药防治水稻螟虫的效益分析[D]. 董兆克.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2)
  • [10]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研究[D]. 余建坤. 福建农林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广谱BT杀虫剂田间试验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