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创伤治疗仪临床应用观察

骨创伤治疗仪临床应用观察

一、骨创伤治疗仪临床应用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陈琦,詹红生[1](2021)在《康复护理结合电脑骨创伤治疗仪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护理中康复护理结合电脑骨创伤治疗仪应用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本科室9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6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6例,康复护理+电脑骨创伤治疗仪),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康复效果比较中,观察组下床活动、住院及骨折愈合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在SAS、SDS心理状态指标评分方面,护理后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护理中,在康复护理的同时应用电脑骨创伤治疗仪,可促使患者术后尽早康复,同时对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较高,值得推广。

潘斌文,涂阳[2](2021)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骨折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骨创治疗仪联合仙灵骨煲辅助治疗创伤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弋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50例,骨创治疗仪治疗)和试验组(50例,骨创治疗仪联合仙灵骨煲辅助治疗)。对比2组患者骨折治疗效果和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48/5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0.0%(3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消肿止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出现骨痂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接受骨创治疗仪联合仙灵骨煲辅助治疗后,起效迅速,效果显着,骨折恢复良好,推广应用价值高。

张思璐,陈小丽[3](2021)在《骨创伤治疗仪在股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股骨骨折患者术后实施骨创伤治疗仪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江西省九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1例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下肢持续被动活动仪(CPM)进行术后护理,观察组采用骨创伤治疗仪联合CPM进行术后护理,对比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消肿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肿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骨创伤治疗仪用于股骨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中,可减轻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缩短消肿及骨折愈合时间。

金晶,王海胜[4](2021)在《骨创伤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骨创伤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4月医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骨创伤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肢疼痛、肿胀程度、骨折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出院时患肢疼痛、肿胀程度均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结痂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创伤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能够减轻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患肢疼痛、肿胀程度,促进骨折愈合,加快康复进程。

林霞[5](2021)在《康复护理联合电脑骨创伤治疗仪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康复护理联合电脑骨创伤治疗仪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医院收治的8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脑骨创伤治疗仪,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及骨折愈合效果。结果干预14 d后,观察组骨折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日本矫形外科学会下腰痛评分表(JOA)评分[(23.63±2.14)分]高于对照组[(19.95±3.06)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16.93±3.11)分]低于对照组[(20.38±3.76)分],骨折愈合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80.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联合电脑骨创伤治疗仪能够减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促进骨折愈合。

王齐康[6](2021)在《骨创伤治疗仪辅助治疗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文中认为目的:观察骨创伤治疗仪辅助治疗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4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骨创伤治疗仪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止痛消肿时间、骨痂形成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高于对照组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痛消肿时间和骨痂形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3%,低于对照组的1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保守治疗基础上采用骨创伤治疗仪辅助治疗创伤性骨折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止痛消肿时间和骨痂形成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保守治疗。

汪宝磊[7](2021)在《骨创伤治疗仪在儿童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1目的观察骨创伤治疗仪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骨创伤治疗仪用无创方式,来缓解骨折疼痛、促进消肿、改善患肢末梢血循环。为综合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提供新的方式,也为临床采用骨创伤治疗仪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提供临床依据。2方法选自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芜湖市中医医院骨伤科的桡骨远端骨折的住院患儿中60例(详见纳入排除标准),年龄6-14周岁,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儿童桡骨远端骨折(Salter-Harris分型:Ⅱ型),所有患儿随诊资料完整。对60例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儿均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然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骨创伤治疗仪治疗。对患儿骨折后1周、2周疼痛评分(根据Wong-Baker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末梢血循环指脉氧指数、患肢肿胀情况,4周后患侧腕关节功能Cartland-Werley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运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差异及有效率。3结果有完整随访资料6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1周后治疗组在疼痛评分、消肿效果上优于对照组(P<0.05),2周后在疼痛评分、消肿效果上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2周后两组患儿的患肢疼痛及肿胀表现相似,已基本缓解,在缓解骨折早期疼痛疗效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改善血液循环方面,比较两组血循环指脉氧指数差值,两组治疗前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指脉氧指数差值降低(P<0.05),治疗第3天、5天、1周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指脉氧指数差值低(P<0.05)。治疗后第2周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桡骨远端骨折治疗过程中,两组桡骨远端骨折患儿早期患肢疼痛、患侧腕部肿胀、患肢末梢血循环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患儿患侧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骨创伤治疗仪在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早期治疗中具有缓解疼痛、消肿快,改善局部末梢血运具有一定优势,该治疗方式无创清洁、操作便捷、疗效优越,值得临床推广。

刘超[8](2020)在《骨创伤治疗仪及CPM机在股骨骨折术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骨创伤治疗仪及CPM机在股骨骨折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结合对比实验研究来进行探索,研究对象为本院80例股骨骨折患者,研究时间为2017年5月~2019年5月。使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处理,40例纳入观察组,术后采用骨创伤治疗仪及CPM机治疗;40例纳入对照组,术后仅使用CPM机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膝关节活动度、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度明显,评分均在5分以上,患者自述疼痛度高,治疗完成后,患者均表示疼痛情况得到缓解,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的评分比较也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的膝关节活动度均较差,数据比较的结果为P>0.05,治疗后得到改善,并且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中1例肿胀,1例疼痛,发生率5.0%,对照组中5例肿胀,4例疼痛,发生率22.5%,两组比较后得到P<0.05,具有显着差异。结论:股骨骨折术后的治疗中,应用骨创伤治疗仪及CPM机,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情况,帮助患者改善膝关节活动情况,并且控制了不良反应的出现,治疗安全性得到保障,临床应用安全性和可行性高。

沈黎辉,李旭,陈晓春,余翔,李四波[9](2020)在《电脑骨创伤治疗仪结合下肢关节功能恢复器治疗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功能障碍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电脑骨创伤治疗仪结合下肢关节功能恢复器(CPM)治疗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6例。常规组采用康复锻炼联合CPM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电脑骨创伤治疗仪。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常规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 65%(44/46),高于常规组的80. 43%(3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电脑骨创伤治疗仪联合CPM治疗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功能障碍,可增强疗效,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及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

王成龙,罗岳,李存宽[10](2019)在《骨创治疗仪联合骨愈灵胶囊辅助治疗创伤性骨折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探讨骨创伤治疗仪联合骨愈灵胶囊辅助治疗创伤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68例创伤性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骨创伤治疗仪组54例,骨愈灵胶囊组52例,联合组6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消肿、止痛等对症治疗。骨创伤治疗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骨创伤治疗仪治疗,骨愈灵胶囊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骨愈灵胶囊,联合组同时给予骨创伤治疗仪+骨愈灵胶囊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4周,随访3个月。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TGF-β1、VEGF水平,观察并记录患者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组消肿时间[(8.37±2.84)d比(10.76±4.17)d、(11.64±3.98)d,F=12.329]及愈合时间[(11.73±3.44)周比(14.23±4.62)周、(14.76±5.17)周,F=7.835]均较骨创伤治疗仪组和骨愈灵胶囊组缩短(P<0.01)。治疗后,联合组血清EGF[(0.60±0.27)μg/L比(0.75±0.35)μg/L、(0.72±0.37)μg/L,F=3.406]、TGF-β1[(9.28±4.19)μg/L比(12.36±4.21)μg/L、(12.86±4.69)μg/L,F=11.568]、VEGF[(92.58±26.01)pg/ml比(132.69±28.01)pg/ml、(127.63±29.85)pg/ml,F=36.053]水平均低于骨创伤治疗仪组与骨愈灵胶囊组(P<0.01)。随访3个月,骨创伤治疗仪组治愈率为35.2%(19/54)、总有效率为81.5%(44/54),骨愈灵胶囊组分别为34.6%(18/52)、82.7%(43/52),联合组分别为54.8%(34/62)、95.2%(59/62)。联合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优于骨创伤治疗仪组与骨愈灵胶囊组(χ2值分别为6.373、4.669,P值分别为0.041、0.031)。结论 骨创伤治疗仪联合骨愈灵胶囊可促进创伤性骨折患者骨折的愈合,减轻骨折所引发的机体应激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二、骨创伤治疗仪临床应用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骨创伤治疗仪临床应用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康复护理结合电脑骨创伤治疗仪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方法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康复效果比较
    2.2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2.3 两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比较
3 讨论

(2)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骨折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入选标准
    1.3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2.2 2组患者消肿止痛时间比较
    2.3 2组患者骨痂出现时间比较
3 讨论

(3)骨创伤治疗仪在股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方法
    1.3观察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VAS评分比较
    2.2两组膝关节活动度比较
    2.3两组消肿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3讨论

(4)骨创伤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患肢疼痛、肿胀程度
    2.2 骨折愈合情况
3 讨论

(5)康复护理联合电脑骨创伤治疗仪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疼痛程度
    2.2 腰椎功能
    2.3 骨折愈合效果
3 讨论

(6)骨创伤治疗仪辅助治疗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止痛消肿时间和骨痂形成时间比较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7)骨创伤治疗仪在儿童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及材料
        2.1 分组
        2.2 研究设备及材料
        2.3 常规治疗
        2.4 治疗方法
        2.5 注意事项
    3 临床观察指标
        3.1 疼痛Wong-Baker评分
        3.2 肿胀程度(腕关节周径差)
        3.3 末梢血循环评分
        3.4 患侧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
        3.5 并发症
    4 统计学方法
    5 结果
        5.1 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
        5.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Wong-Baker疼痛评分比较
        5.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肿胀程度评分比较
        5.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末梢血循环分值比较
        5.5 患侧腕关节功能Cartland-Werley评分优良率比较
    6 安全性评价分析
讨论与分析
    1 儿童桡骨远端骨折概述
        1.1 儿童桡骨骨折特点
        1.2 儿童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现状
    2 中医学对桡骨远端骨折的认识
    3 骨创伤治疗仪的研究现状
    4 骨创伤治疗仪机理
        4.1 电疗机制原理
        4.2 磁疗机制原理
    5 骨创伤治疗仪在儿童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分析
    6 骨创伤治疗仪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6.1 疼痛Wong-Baker评分比较
        6.2 肿胀程度评分
        6.3 指脉氧指数差值比较
        6.4 两组患儿腕关节功能比较
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非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8)骨创伤治疗仪及CPM机在股骨骨折术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比较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讨论

(9)电脑骨创伤治疗仪结合下肢关节功能恢复器治疗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VAS评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四、骨创伤治疗仪临床应用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康复护理结合电脑骨创伤治疗仪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 陈琦,詹红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S2)
  • [2]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骨折临床观察[J]. 潘斌文,涂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20)
  • [3]骨创伤治疗仪在股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 张思璐,陈小丽. 医疗装备, 2021(14)
  • [4]骨创伤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J]. 金晶,王海胜. 医疗装备, 2021(13)
  • [5]康复护理联合电脑骨创伤治疗仪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林霞. 医疗装备, 2021(12)
  • [6]骨创伤治疗仪辅助治疗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效果[J]. 王齐康. 中国民康医学, 2021(10)
  • [7]骨创伤治疗仪在儿童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观察[D]. 汪宝磊.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骨创伤治疗仪及CPM机在股骨骨折术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刘超.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09)
  • [9]电脑骨创伤治疗仪结合下肢关节功能恢复器治疗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功能障碍临床研究[J]. 沈黎辉,李旭,陈晓春,余翔,李四波. 临床军医杂志, 2020(01)
  • [10]骨创治疗仪联合骨愈灵胶囊辅助治疗创伤性骨折临床研究[J]. 王成龙,罗岳,李存宽.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9(12)

标签:;  ;  ;  ;  ;  

骨创伤治疗仪临床应用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