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恶性食管肿瘤的外科治疗

北京协和医院恶性食管肿瘤的外科治疗

一、SURGICAL TREATMENT OF MALIGNANT ESOPHAGEAL TUMORS IN PUMC HOSPITAL(论文文献综述)

康晓征,张瑞祥,王镇,郑庆锋,陈先凯,李勇,秦建军,李印[1](2022)在《寡转移或寡进展型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概念梳理与外科展望》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 恶性肿瘤寡转移或寡进展状态逐渐成为癌症领域的研究热点。因其相对惰性的肿瘤生物学特征, 以及潜在的局部治疗获益机会, 寡转移或寡进展在多个癌种中被列为特殊的临床亚型, 然而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尚无深入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是否存在寡转移状态, 孤立性区域淋巴结转移是否应视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寡进展, 外科治疗在寡转移中的临床价值, 以及局部放疗在寡进展中的临床价值, 文献报道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 但仍需进一步探索。谨慎推进相关研究, 明确食管鳞状细胞癌寡转移或寡进展的生物学特点和预后特征, 有望为患者制定效果更佳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曹晖,陈亚进,顾小萍,闵苏,彭书崚,王东信,姚宏伟[2](2021)在《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理念及路径在我国得到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临床实践表明,ERAS理念及相关路径的实施必须以循证医学及多科室合作为基础,既要体现以快速康复为主要目的的核心理念,也要兼顾病人基础疾病、手术类别、围手术期并发症等具体情况,更需要开展深入的临床研究以论证ERAS相关路径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在上述背景下,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3](2021)在《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文中认为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恶性肿瘤中的第1位。为进一步规范中国肺癌防治措施、提高肺癌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为各级临床医务人员提供专业的循证医学意见,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组织呼吸内科、肿瘤内科、胸外科、放疗科、影像科和病理科专家, 结合国际指南推荐意见和中国临床实践现状, 整合近年来肺癌病理、基因检测、免疫分子标志物检测和治疗手段等方面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 经过共识会议制定了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 旨在为各级临床医师、影像、检验、康复等专业人员提供肺癌筛查、诊断、病理、治疗和随访等方面的推荐意见。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4](2021)在《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恶性肿瘤中的第1位。为进一步规范中国肺癌防治措施、提高肺癌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为各级临床医务人员提供专业的循证医学意见,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组织呼吸内科、肿瘤内科、胸外科、放疗科、影像科和病理科专家, 结合国际指南推荐意见和中国临床实践现状, 整合近年来肺癌病理、基因检测、免疫分子标志物检测和治疗手段等方面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 制定了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 旨在为各级临床医师、影像、检验、康复等专业人员提供肺癌筛查、诊断、病理、治疗和随访等方面的推荐意见。

王丰[5](2021)在《第一部分:食管印戒细胞癌预后因素及预后预测模型的研究 第二部分:PGK1作为食管癌预后因子及其与肿瘤浸润CD8+T细胞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食管印戒细胞(Signet ring cell,SRC)癌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食管腺癌的病理学亚型,过去关于印戒细胞癌的研究多集中于胃癌、结直肠癌等肿瘤,关于食管印戒细胞癌的研究相对较少。阳性淋巴结的对数比值(Log odds of positive lymph nodes,LODDS)是近些年来提出的一个与淋巴结相关一个新颖的预后预测指标,本研究首次在食管印戒细胞癌中探索阳性淋巴结的对数比值(LODDS)作为其预后预测因子的价值,为食管印戒细胞癌的预后的判断提供新的思路。列线图,又称诺模图(Nomogram)是一种基于多因素分析模型的图形化的结果,今年来被广泛用于肿瘤的预后研究,常被用来构建肿瘤预后的预测模型。基于目前尚未有研究构建关于食管印戒细胞癌的预后预测模型。本研究首次构建食管印戒细胞癌的预后预测模型。研究目的本研究的是通过对比阳性淋巴结的对数比值(LODDS)和N分期这两个淋巴结相关的预后指标,来探讨阳性淋巴结的对数比值(LODDS)作为食管印戒细胞癌的预后指标的价值。随后探讨食管印戒细胞癌的预后因素,并构建诺模图(Nomogram)以预测食管印戒细胞癌的预后。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为两节,第一节通过对2006年至2016年间美国SEER(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中,共计259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印戒细胞癌的病例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来分别评估LODDS和N分期作为食管印戒细胞癌预后预测因子的价值。赤池信息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和一致性指数(Harrell’s C-index)则用于评价这两个基于淋巴结的预后指标。本研究第二节收集2004年至2016年的SEER数据库中共968例食管印戒细胞癌的病例。随机将入组病例分为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训练队列用以构建预后预测模型,验证队列对构建的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对所有变量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后,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绘制诺模图。随后通过计算一致性指数(C-index),校准曲线(calibration curves)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分别对构建的预测模型进行评价。研究结果首先在第一节LODDS的研究中,纳入研究的所有259例患者的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为 41.3%,5 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27.0%。通过Kaplan-Meier法计算CSS和OS的结果提示LODDS的对数秩卡方(Log rank chi-squared)得分(OS 46.162,CSS 41.178)比 N 分期(OS 36.215,CSS 31.583)高。单因素分析表明,医疗保险,种族,T分期,M分期,TNM分期,放疗,N分期和LODDS是OS的潜在预后因素(P<0.1)。多因素分析表明,LODDS是手术切除后食管印戒细胞患者的重要独立预后因素(P<0.05),而相比之下N分期则不能作为合适的预后因素(P=0.122)。第二节食管印戒细胞癌预测模型的构建中,通过Kaplan-Meier法计算训练队列的1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0.446和0.146,而验证队列的1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0.459和0.138。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的一致性指数(Harrell’s c-index)值分别为0.723和0.708。在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和校准曲线中,均证实该预后预测模型具有优秀的预测效能。研究结论与N分期相比,阳性淋巴结的对数比值(LODDS)是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印戒细胞癌患者的更好的预后因素。此外,本研究建立了可预测食管印戒细胞癌患者总体生存(OS)的预测模型。随后对该预测模型的验证充分证明了其良好的预测能力。研究背景食管癌是目前全球第9大最常见的癌症和第六大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目前有越来越多关于食管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磷酸甘油酸激酶1对应的基因PGK1具有许多癌基因的特征,所以PGK1在肿瘤领域一直是一个研究的热点基因。随着肿瘤免疫治疗的兴起,肿瘤浸润的CD8+T细胞也一直是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PGK1与作为食管癌预后因子的价值及其与肿瘤浸润CD8+T淋巴细胞的关系。研究方法本研究共收集了 2005年至2007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了食管癌切除术的肿瘤标本共100例。标本应用PGK1抗体及CD8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同时查阅了相应患者的临床病理信息。随后应用TCGA、TIMER、GEPIA等公共数据库对结论进行进一步验证,最后对TCGA数据库中PGK1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做富集分析进一步探讨PGK1在食管癌中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及相关通路。研究结果在入组病历中应用Kaplan-Meier法以PGK1为单因素变量绘制生存曲线,可见PGK1高表达组的预后较低表达组差。对所有纳入研究的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N分期、TNM分期、PGK1为危险因素(P<0.1),随后进行多因素分析提示PGK1为食管癌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PGK1表达与CD8+淋巴细胞浸润应用费舍尔精确性检验(Fisher’s exact test)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所得P值为0.031(P<0.05),r值(Pearson’s r)即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192,考虑PGK1表达与CD8+淋巴细胞浸润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负相关。随后在TIMER中对以上结论进行验证得出一致结论。经过富集分析与PGK1相关基因参与最多的KEGG通路包括细胞周期、嘌呤代谢、糖酵解/糖异生、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等通路。GO分析中相关性较大的的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器分裂、DNA构象变化、细胞核分裂、细胞周期有丝分裂的调控等。GO分析中存在较多的的细胞学组分包括:染色体区域、纺锤体、中心体等。GO分析中参与较多的分子功能包括ATP酶活化、ATP酶活化耦合、钙黏蛋白结合等。研究结论PGK1的高表达可以提示食管癌的不良预后,在食管癌中PGK1的表达与肿瘤浸润CD8+淋巴细胞存在显着负相关。

王立德[6](2021)在《第一部分 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并发食管癌的临床因素分析 第二部分 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I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并发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方法收集1980年1月到2019年3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患者的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所采用的软件为SPSS 25.0。结果在38名患有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中,男性病例数经过统计后显示为26例,女性病例数经过统计后显示为12例。合并食管癌的患者为10例(26.3%),男性病例数经过统计后显示为9例,女性病例数经过统计后显示为1例。食管癌诊断平均年龄为54.5±9.23岁,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确诊后到食管癌确诊的时间基于对相关资料统计后的结果显示为18.7±9.8年。接受球囊扩张或Heller手术的患者数量与未经手术治疗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相同,均为50.00%(5/10)。食管癌的发生部位为食管中上段(50.00%,5/10),中下段(10.00%,1/10),下段(40.00%,4/10)。好发部位为食管中上段(50.00%,5/10)。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90.00%,9/10),小细胞癌(10.00%,1/10)。有50.00%(5/10)患者早期接受定期内镜检查,50.00%(5/10)患有晚期肿瘤(Ⅲ-Ⅳ期),10.00%(1/10)存在远处转移(右锁骨上淋巴结)。70.00%(7/10)患者实施食管癌根治术,单纯食管癌根治术作为治疗方案的患者总共为3名,术后化疗作为治疗方案的患者总共为1名,术后同步放化疗作为治疗方案的患者总共为1名,术后序贯化放疗作为治疗方案的患者总共为1名,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及术后化疗作为治疗方案的患者总共为1名;确诊食管癌后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26.9±24.68月。8名定期监测患者均采用上消化道内镜进行监测。有2名患者因肿瘤晚期而接受放射治疗,生存期分别为8个月和4个月。对于上消化道内镜监测,在Ⅳ期患者中,监测频率为每5年/次或从未进行监测。Ⅲ期患者中,监测频率为2-4年/次。Ⅱ期患者中,监测频率为1-3年/次。Ⅰ期患者中,监测频率为1-2年/次。结论对于病史超过10年或接受过外科治疗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应当进行1年1次的上消化道内镜监测,食管癌必须要做到早期发现,及时的干预,使得患者预后可以得到有效改善。目的针对患有I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开展相关分析,进而明确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实际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及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IA期NSCL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通过医科院肿瘤医院病案系统及通话等方式进行随访。收集资料后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共纳入IA期NSCLC患者284例,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及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分别为190例,94例。肺段组在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术前肺功能5项指标中与肺叶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性别、吸烟史、淋巴结清扫、淋巴结清扫数量、肿瘤平均直径5项指标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肺段组在术后总引流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指标均明显比肺叶组更良好,且二者间存在的差异能够达到统计学上设定的显着标准(P<0.05)。肺段组在手术时间较肺叶组长,且二者间存在的差异能够达到统计学上设定的显着标准[(124.30±27.45)min vs.(131.32±22.58)min,P=0.033]。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肺叶组与肺段组的危险比(HR)为1.642(0.648-4.162),P=0.296。预后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IA期NSCLC患者,两类手术能够发挥的实际疗效基本保持一致,且二者实际开展时均有较高安全性。

史磊[7](2020)在《早期食管癌内镜下治疗远期疗效及术后食管狭窄危险因素的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远期疗效分析背景和目的:局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浅层早期食管癌或癌前病变可通过内镜下治疗获得与外科手术相似的预后效果。目前国内针对黏膜切除术(EMR)及多环套扎黏膜切除术(MBM)的研究主要以近期疗效为主,对黏膜切除术后远期预后报道不多。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EMR、MBM治疗早期食管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远期疗效,并探讨影响患者远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17年5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行EMR、MBM治疗的371例患者共416处早期食管癌或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探究内镜下黏膜切除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远期无复发生存率,并探究黏膜下层浸润深度、低分化鳞癌、脉管浸润阳性、基底切缘阳性等危险因素对远期预后的影响,并探讨追加外科手术、放化疗等不同治疗方式对远期预后影响的差异。结果:EMR与MBM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71例患者随访过程中共发生9例淋巴结转移及8例远隔转移,总体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93.9%,10年无复发生存率为87.8%。EMR和MBM组各有2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于治疗瘢痕处复发,均通过内镜下治疗获得治愈性切除;5例EMR组和3例MBM组患者发生异时性多原发食管癌或癌前病变,5例早期通过内镜下治疗获得治愈性切除,3例为进展期食管癌随访过程中死亡2例。5例EMR组和4例MBM组患者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生存3例,死亡6例。5例EMR组和3例MBM组发生远隔转移,生存3例,死亡5例。371例患者中共有83例患者合并肿瘤浸润黏膜下层≥200μM、脉管浸润阳性、低分化鳞癌、基底切缘阳性等不良预后因素,随访过程中淋巴结转移8例,远处转移8例。合并1种、2种和3种危险因素的患者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3.6%、82.2%和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仅合并浸润深度达SM2或低分化鳞癌而未合并其他危险因素时,淋巴结或远隔转移发生率仅为14.2%(3/21)、8.6%(3/35)。合并脉管浸润阳性时淋巴结或远隔转移发生率为36.3%。追加外科手术与追加放化疗远期疗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外科术后患者转移以淋巴结转移为主,放化疗患者转移以远隔转移为主。结论:1、EMR及MBM治疗早期食管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均可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2、对于仅合并低分化鳞癌或浸润深度达黏膜下层200-500μm之间但不包含其他危险因素时,可采取密切观察、定期随访治疗,而对于合并2种或以上危险因素、合并脉管浸润阳性、基底切缘阳性等需要追加后续治疗。3、追加外科手术或放化疗应根据患者一般情况及远期淋巴结或远隔转移风险的差异进行综合评估。第二部分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食管顽固性狭窄危险因素探究及预测模型的构建背景和目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 ssect ion,ESD)能有效切除局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浅层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且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生活质量较高,已逐渐成为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标准治疗方法。然而,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ESD术后食管狭窄问题亦需引起重视。当病变范围累及食管全周时,术后狭窄发生率可接近100%,且食管全周ESD患者术后常发生顽固性狭窄,需多次球囊扩张(扩张次数≥6次),这必然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食管癌或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发生食管狭窄及顽固性狭窄的危险因素并以此建立临床预测模型,并探讨内镜下球囊扩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7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186例范围大于3/4食管环周的早期食管癌或癌前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狭窄分为狭窄组(108例)及非狭窄组(78例),将术后球囊扩张次数≥6次者定义为顽固性狭窄组(69例),将术后球囊扩张次数≤5次患者(39例)及未狭窄患者(78例)组成对照组(117例),比较两组在病变长度、病变位置、固有肌层损伤等临床指标上的差异,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并以此建立预测模型nomogram列线图,并采用ROC曲线图和验证该模型的区分度,绘制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校准度,绘制DCA曲线评估模型的有效性。结果:狭窄组病变纵径长度、人工溃疡纵径长度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固有肌层损伤比例明显高于其对照组(p<0.05);顽固性狭窄组病变纵径长度、人工溃疡纵径长度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固有肌层损伤比例明显高于其对照组(p<0.05);当病变位于颈部及胸上段时,术后发生顽固性狭窄的风险明显高于胸中、下段(p=0.006);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变纵径长度、病变位置、病变范围及固有肌层损伤是ESD术后食管顽固性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此建立预测模型列线图,ROC曲线提示该以此模型预测食管术后顽固性狭窄的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97(95%CI:0.854-0.940),校准曲线提示模型预测情况与实际情况吻合度较高,DCA曲线提示该模型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术后1年食管狭窄缓解率为80.6%,术后2年食管狭窄缓解率为92.6%。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病变及术后人工溃疡纵径长度、术中固有肌层损伤与食管ESD术后顽固性狭窄有关;当病变位于颈段及胸上段时术后发生食管顽固性狭窄风险较高。绝大部分ESD术后食管狭窄均可通过食管球囊扩张得以缓解。

赵彦清[8](2020)在《系统治疗联合局部热消融与单纯系统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肝脏寡转移中的疗效分析 银纳米颗粒涂层金属支架预防大鼠食管支架模型中支架相关组织增生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肝转移患者预后差,全身性系统治疗(化疗、靶向药物等)是晚期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显示,系统治疗联合局部治疗(手术、放疗等)可延长恶性肿瘤寡转移患者无疾病生存时间,改善肿瘤患者预后,然而局部热消融治疗在NSCLC肝脏寡转移中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对比系统治疗联合局部热消融治疗(A组)与单纯系统治疗(B组)在NSCLC肝脏寡转移中的疗效和探索该类患者相关的预后因素。方法对2012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治疗的NSCLC肝脏寡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总共61例患者符合研究入组标准(有明确的肿瘤病理诊断或细胞学诊断和肿瘤分期;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随访信息;全身≤5个转移病灶)。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为系统治疗联合局部热消融治疗组,共21人;B组为单纯系统治疗组,共40人。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间生存差异,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本临床研究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研究所纳入的两组患者临床基本特征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A组21例患者共计消融28个肝转移病灶,消融技术成功率为100%,无操作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A组和B组总缓解率分别为57.1%(12/21)和26.3%(12/38),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26)。两组中位PFS分别为11.0月(95%置信区间7.9月-16.2月)和5.2月(95%置信区间3.7月-7.9月),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但两组中位OS对比后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152),分别为27.7月(95%置信区间20.6月-44.4月)和17.7月(95%置信区间14.5月-27.5月)。结论系统治疗联合局部热消融可显着改善NSCLC肝脏寡转移患者的PFS,但OS未表现出显着的生存获益。

夏伊麦尔旦·伊不拉音[9](2020)在《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治疗及预后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ESC)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9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09例PESC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其中9例患者失访未纳入分析,共入组100例患者。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采用Log 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00例PESC患者入组分析,占同期食管恶性肿瘤1.5%。局限期(LD)80例,广泛期(ED)20例。PESC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7.0%、18.0%和11.0%,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3.8个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对于总体PESC 患者,病灶长度(OR=2.661,<0.001)、TNM 分期(OR=1.464,P=0.016)、治疗方法(OR=0.333,P<0.001)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手术联合化疗组患者的MST(21.6个月)长于单纯手术组(8.3个月,P=0.021),手术联合放化疗组患者的MST(31.0个月)长于放化疗组(9.8个月,P<0.001)。所有患者均存在1个或多个上皮细胞起源标志物阳性。CD56阳性组患者MST优于CD56阴性组(24.1 vs 13.8个月;P=0.037)。结论:1.食管小细胞癌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预后差。2.病变长度、TNM分期、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TNM分期较VALSG分期方法可以更好地提示PESC患者的预后。3.手术是治疗局限期PESC的重要手段,联合化疗和放疗较单纯手术可显着延长生存。4.免疫组化染色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预后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CD56阳性表达对患者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陈立波,丁勇,关海霞,郭晔,高再荣,黄蕤,侯晓荣,何霞云,李梅,李小毅,李超,梁智勇,林承赫,林岩松,吕静,柳卫,刘志艳,陆克义,马庆杰,牛丽娟,王颖,王任飞,王卓颖,徐书杭,杨爱民,张彬,张波,张广,郑向前[10](2019)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持续/复发及转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1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言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兼顾诊疗产品的可及性、吸收精准医学新进展,制定中国常见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的基本任务之一。近年来,临床诊疗指南的制定出现新的趋向,即基于诊疗资源的可及性,这尤其适合发展中或地

二、SURGICAL TREATMENT OF MALIGNANT ESOPHAGEAL TUMORS IN PUMC HOSPITAL(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URGICAL TREATMENT OF MALIGNANT ESOPHAGEAL TUMORS IN PUMC HOSPITAL(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论文提纲范文)

1 总论
    1.1 ERAS定义
    1.2 ERAS的核心项目及措施:
        1.2.1 术前宣教
        1.2.2 术前戒烟、戒酒
        1.2.3 术前访视与评估
        1.2.4 预康复
        1.2.5 术前营养支持
        1.2.6 预防性抗血栓治疗
        1.2.7 术前禁食禁饮
        1.2.8 术前肠道准备
        1.2.9 术前麻醉用药
    1.3 ERAS的核心项目及措施:术中部分
        1.3.1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与皮肤准备
        1.3.2 麻醉方法、麻醉药物与抗应激管理
        1.3.3 术中低阿片多模式镇痛策略
        1.3.4 炎症管理
        1.3.5 气道管理与肺保护策略
        1.3.6 脑保护策略
        1.3.7 术中输液及循环管理
        1.3.8术中体温管理
        1.3.9 手术方式与手术质量
        1.3.1 0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
        1.3.1 1 鼻胃管的留置
        1.3.1 2 腹腔引流
        1.3.1 3 导尿管的留置
    1.4 围手术期液体治疗
    1.5 ERAS的核心项目及措施:术后部分
        1.5.1 术后疼痛管理
        1.5.2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
        1.5.3 术后饮食
        1.5.4 术后贫血
        1.5.5 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1.5.6 出院基本标准
        1.5.7 随访及结果评估
    1.6 建立ERAS评估系统
2 肝胆外科手术部分
    2.1 术前宣教
    2.2 多学科评估
    2.3 专科评估
    2.4 手术规划
    2.5 控制术中出血
        2.5.1 入肝血流阻断法
        2.5.2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ontrolled low central venous pressure,CLCVP)
        2.5.3 肝下下腔静脉阻断法
    2.6 损伤与感染控制
    2.7 控制手术时间
    2.8 肝胆外科手术麻醉方法与术后镇痛策略
    2.9 术中CLCVP、循环及容量管理
        2.9.1 实施CLCVP的方法与路径
        2.9.2 CLCVP并发症及其防治
    2.1 0 肝胆外科手术病人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与抗炎策略
    2.1 1 早期活动与进食
    2.1 2 围手术期液体管理
    2.1 3 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
    2.1 4 凝血功能紊乱与预防静脉血栓的管理
    2.1 5 引流管管理
    2.16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2.17出院标准
3 胰腺外科手术部分
    3.1 术前宣教及医患沟通
    3.2 术前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ulti-diciplinary team,MDT)诊疗模式的应用
    3.3 预康复
    3.4 术前胆管引流
    3.5 术前营养支持治疗
    3.6 术前肠道准备
    3.7 术前禁食的必要性及碳水化合物治疗的可行性
    3.8 麻醉方法的选择
    3.9 术中液体治疗
    3.1 0 围手术期呼吸管理胰腺外科手术后肺部并发症
    3.1 1 开放与腹腔镜及机器人辅助PD手术的选择与评价
    3.1 2 开放与腹腔镜及机器人辅助DP手术的选择与评价
    3.1 3 围手术期疼痛管理
    3.1 4 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
    3.1 5 PD术后鼻胃管留置的必要性评价
    3.16术后应用生长抑素的作用评价
    3.17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的必要性
    3.18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胃排空延迟的防治
    3.19术后饮食管理与营养支持治疗
    3.20出院标准与指征
4 胃外科手术和减重与代谢外科手术部分
    4.1 术前宣教
    4.2 预康复
        4.2.1 术前营养评估和治疗
        4.2.2 减重手术术前饮食管理
        4.2.3 减重手术术前血糖管理
        4.2.4 术前呼吸系统管理及预康复参见总论部分。
        4.2.5 合并幽门梗阻病人的术前处理
    4.3 术前禁食禁饮及肠道准备
    4.4 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
    4.5 麻醉方案及管理
        4.5.1 术中麻醉方式选择及区域神经阻滞
        4.5.2 腹腔镜手术肌松管理
        4.5.3 内环境的管理
        4.5.4 目标导向的围手术期液体管理
    4.6 手术方式
        4.6.1 腹腔镜手术
        4.6.2 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腹腔镜手术
        4.6.3 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
    4.7 行减重手术的肥胖病人的术后呼吸管理
    4.8 减重手术病人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术后管理
    4.9 术后胃管的留置
    4.1 0 术后饮食管理与营养
    4.1 1 围手术期静脉血栓预防
    4.1 2 术后镇痛及止吐管理
    4.1 3 术后急性胃黏膜病变的预防
    4.1 4 术后切口及引流管道的管理
    4.1 5 出院标准
5 结直肠外科手术部分
    5.1 术前宣教
    5.2 预康复
        5.2.1 术前风险评估
        5.2.2 预康复
        5.2.3 预防性抗血栓治疗
    5.3 术前肠道准备
    5.4 术前禁食及口服碳水化合物清饮料
    5.5 麻醉前用药
    5.6 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参见总论部分。
    5.7 麻醉方案及管理
    5.8 PONV的防治
    5.9 手术方式的选择
        5.9.1 腹腔镜技术
        5.9.2 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
        5.9.3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a TME)
        5.9.4 腹腔镜及机器人辅助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
        5.9.5 转流性造口
    5.1 0 鼻胃管
    5.1 1 预防术中低体温
    5.1 2 围手术期液体管理
    5.1 3 腹腔或盆腔引流管的管理
    5.1 4 导尿管
    5.1 5 预防术后肠麻痹
    5.16低位前切除术后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肛门功能保护与评估
    5.17术后镇痛
        5.17.1硬膜外镇痛(epidural analgesia,EA)胸段硬膜外镇痛(thoracic epidural analgesia,TEA)存在术后低血压和尿潴留的风险,对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病人镇痛获益不大,甚至可能延长住院时间。
        5.17.2 NSAIDs NSAIDs是多模式镇痛的重要措施之一。
        5.17.3外周神经阻滞
        5.17.4镇痛辅助用药
    5.18围手术期营养状态的评估及营养支持治疗
    5.19术后早期活动与康复训练
    5.20评估及审查制度
    5.21出院标准及随访

(5)第一部分:食管印戒细胞癌预后因素及预后预测模型的研究 第二部分:PGK1作为食管癌预后因子及其与肿瘤浸润CD8+T细胞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食管印戒细胞癌预后因素及预后预测模型的研究
    中文摘要1
    Abstract1
    前言
    研究方法
        第一节 LODDS作为食管印戒细胞癌的预后因素的价值
        一、病例收集
        1. 纳入标准及相应编码
        2. 排除标准
        二、数据结果与转换
        三、统计分析
        第二节 食管印戒细胞癌的预后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一、病例收集
        1. 纳入标准
        2. 排除标准
        二、数据整理及变量转换
        三、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第一节 LODDS作为食管印戒细胞癌的预后因素的价值
        一、基线特征
        二、LODDS组和N分期组的生存结果对比
        第二节 食管印戒细胞癌的预后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一、基线特征
        二、食管印戒细胞癌的预后因素的筛选
        三、诺模图的构建与验证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部分: PGK1作为食管癌预后因子及其与肿瘤浸润CD8~+T细胞关系的研究
    中文摘要2
    Abstract2
    前言
    研究方法
        一、病例标本收集
        二、实验方法
        实验一: PGK1免疫组化染色
        实验二、CD8免疫组化染色
        三、本研究中用到的公共数据库和在线分析工具
        四、统计方法
    研究结果
        一、PGK1表达、CD8~+淋巴细胞浸润与预后关系
        二、PGK1表达与CD8~+淋巴细胞浸润关系
        三、PGK1的差异表达及与PKG1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的富集分析
    讨论
        一、PGK1、CD8~+淋巴细胞与食管癌预后的关系
        二、PGK1表达与CD8~+淋巴细胞浸润的关系
        三、PGK1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富集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综述 经颈纵隔镜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现状与展望
    一、当前食管癌的主要手术方式
    二、纵隔镜用于食管手术的发展历史
    三、纵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方式
    四、经颈纵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可行性
    五、经颈纵隔镜食管癌根治术适应症及禁忌症
    六、经纵隔入路食管癌根治术与左右胸入路的对比
    七、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第一部分 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并发食管癌的临床因素分析 第二部分 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I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并发食管癌的临床因素分析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贲门失弛缓症合并食管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I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研究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局限性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胸腔镜解剖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早期食管癌内镜下治疗远期疗效及术后食管狭窄危险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远期疗效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食管顽固性狭窄危险因素探究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综述 早期食管癌内镜下治疗疗效评估及追加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参会情况
致谢
基金资助
已发表与学位相关的论文
个人简历

(8)系统治疗联合局部热消融与单纯系统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肝脏寡转移中的疗效分析 银纳米颗粒涂层金属支架预防大鼠食管支架模型中支架相关组织增生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设计
    二、患者基本情况
    三、热消融治疗
    四、随访方法
    五、消融技术成功、操作相关并发症、临床疗效评价方法
    六、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消融技术成果率和操作相关并发症
    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三、生存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影像引导下热消融治疗肝转移瘤的现状与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实验材料
    一、实验试剂与实验材料
    二、主要仪器设备
实验方法
    一、AgNP涂层金属支架的制备
    二、AgNP涂层支架的表征鉴定
    三、动物实验操作和食管造影检查
    四、解剖学检测和组织学检查
    五、统计学分析
实验结果
    一、AgNP涂层支架表征鉴定结果
    二、动物实验操作和食管造影结果
    三、解剖学检查与组织学检查
    四、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银纳米颗粒生物学特性及医学应用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资金资助
已发表与学位相关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9)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治疗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省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诊治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

(10)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持续/复发及转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19(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CSCO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19)更新要点
    1.持续/复发及转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及动态评估
    2.持续/复发及转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
        2.2外科治疗
        2.2.1手术治疗前专科临床评估
        2.2.2无周围重要结构侵犯的局部持续/复发及转移
        2.2.3病灶侵犯周围重要结构的局部持续/复发及转移病灶的外科治疗策略
        2.2.4再手术时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的保护
        2.2.5远处转移病灶的外科治疗策略
        2.3131I治疗
        2.3.1标题由“131I治疗前临床评估”变更为“131I治疗前准备及专科临床评估”
        2.3.2标题由“131I在持续/复发及转移性DTC中的应用指征”变更为“131I治疗策略”
        2.3.2.1标题变更为“131I治疗的实施”
        2.3.2.2标题变更为“131I治疗后的管理”
        2.3.3标题由原来的“2.3.8131I治疗的不良反应”变更为“131I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防治策略”
        2.4 TSH抑制治疗
        2.5外照射治疗
        2.6系统性治疗
        2.6.1标题由“化疗”变更为“分子靶向治疗”
        2.6.1.1分子靶向治疗策略
        2.6.2化疗
        2.7其他治疗
        2.7.1消融治疗
    1持续/复发及转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及动态评估
        1.1诊断基本原则及MDT诊疗模式
        1.2诊断方法
    2持续/复发及转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
        2.1治疗基本原则
        2.2外科治疗
        2.2.1手术治疗前专科临床评估
        2.2.2无周围重要结构侵犯的局部持续/复发及转移病灶的外科治疗策略
        2.2.3病灶侵犯周围重要结构的局部持续/复发及转移病灶的外科治疗策略
        2.2.4再手术时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的保护
        2.2.5远处转移病灶的外科治疗策略
        2.3131I治疗
        2.3.1131I治疗前准备及专科临床评估
        2.3.2131I治疗策略
        2.3.2.1131I治疗的实施a
        2.3.2.2131I治疗后的管理
        2.3.3131I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防治策略
        2.4 TSH抑制治疗
        2.4.1 TSH抑制治疗策略
        2.4.2 TSH抑制治疗不良反应及处理策略
        2.5外照射治疗
        2.6系统性治疗
        2.6.1分子靶向治疗
        2.6.1.1分子靶向治疗策略
        2.6.1.2分子靶向治疗不良反应及处理策略
        2.6.1.3分子靶向治疗终止指征
        2.6.2化疗
        2.7其他治疗
        2.7.1消融治疗
        2.7.2125I粒子植入治疗
    3疗效评估

四、SURGICAL TREATMENT OF MALIGNANT ESOPHAGEAL TUMORS IN PUMC HOSPITAL(论文参考文献)

  • [1]寡转移或寡进展型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概念梳理与外科展望[J]. 康晓征,张瑞祥,王镇,郑庆锋,陈先凯,李勇,秦建军,李印. 中华外科杂志, 2022(02)
  • [2]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J]. 曹晖,陈亚进,顾小萍,闵苏,彭书崚,王东信,姚宏伟.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1(09)
  • [3]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J].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肿瘤杂志, 2021(06)
  • [4]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J].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医学杂志, 2021(23)
  • [5]第一部分:食管印戒细胞癌预后因素及预后预测模型的研究 第二部分:PGK1作为食管癌预后因子及其与肿瘤浸润CD8+T细胞关系的研究[D]. 王丰.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6]第一部分 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并发食管癌的临床因素分析 第二部分 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I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研究[D]. 王立德.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7]早期食管癌内镜下治疗远期疗效及术后食管狭窄危险因素的研究[D]. 史磊.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
  • [8]系统治疗联合局部热消融与单纯系统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肝脏寡转移中的疗效分析 银纳米颗粒涂层金属支架预防大鼠食管支架模型中支架相关组织增生的实验研究[D]. 赵彦清.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
  • [9]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治疗及预后分析[D]. 夏伊麦尔旦·伊不拉音.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10]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持续/复发及转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19[J]. 陈立波,丁勇,关海霞,郭晔,高再荣,黄蕤,侯晓荣,何霞云,李梅,李小毅,李超,梁智勇,林承赫,林岩松,吕静,柳卫,刘志艳,陆克义,马庆杰,牛丽娟,王颖,王任飞,王卓颖,徐书杭,杨爱民,张彬,张波,张广,郑向前.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9(12)

标签:;  ;  ;  ;  ;  

北京协和医院恶性食管肿瘤的外科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