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凸显首都环保目标

《北京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凸显首都环保目标

一、《北京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凸现首都环境保护目标(论文文献综述)

李胭胭[1](2021)在《京津冀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文中认为生态型城市群是按照生态学良好发展的城市群生态系统最优化发展的模式,具体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以生态化发展为理念,形成具有网络化的空间形态紧凑且疏密有致的生态城镇体系、衔接紧密且联系便捷的生态交通体系、分工有序的生态化产业体系和生态、水、文化一体的综合廊道系统的城镇集合体。目前我国的城市群空间结构生态化发展存在生态功能空间割裂、城市群空间结构亟待优化、城市群交通网络化程度低、城市群产业空间协作松散等突出问题。以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为目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探索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路径。开展的工作及主要发现有:(1)系统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和经典城市群案例,结合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可持续性科学等理论基础,构建了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要素构成系统。主要包括生态城镇体系、生态化产业体系、生态交通网络系统、和综合廊道系统4个方面。(2)在综合借鉴相关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尤其是系统借鉴了地理设计方法论,构建了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范式。将表达模型、过程模型、评价模型、变化模型、影响模型和决策模型作为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6类模型应用到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的全过程,突破了过去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中格局-过程-机理的一般过程。(3)运用K-均值聚类、区位熵和熵值法等方法对京津冀城镇体系格局演化特征及其生态城镇化水平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京津冀城镇体系总体向合理化方向发展,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的趋势有所放缓,但城镇体系等级规模仍存在显着的两极分化现象;京津冀生态城镇化水平上升,但规模结构和职能结构仍待优化提升。(4)运用地理联系率、核密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京津冀开发区产业发展特征和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开发区产业区域分布差异性显着,开发区产业集中于资本型和技术型,2000年以来京津冀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整体上升。(5)主要运用可达性分析和DPSIR评价模型等方法对京津冀路网的分布特征、可达性特征及区域生态交通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交通网络区域发展不均衡,但2015-2020年区域可达性有所提高;2000年以来生态交通水平持续向好发展。(6)运用LUCC分析、用地转移特征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等方法对京津冀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生态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用地变化比较剧烈,2000-2020年京津冀耕地面积减少10.86%,建设用地面积增加80%,有高达14.81%的土地发生了类型转移;2000-2020年京津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减少479亿元,主要体现在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减少;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面临的问题如水资源匮乏、空气质量较差等仍然严峻,环境治理任重而道远。(7)利用城镇扩张速度、城镇扩张效率和建设用地变化特征对城镇扩张特征进行了分析,从“科技”+“设计”的视角出发,设置了惯性扩张、生态扩张、城市主义扩张和生态城市主义扩张四种情景模式并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京津冀城镇扩张速度加快且城镇扩张效率总体偏低;“科技”+“设计”的手段能够有效遏制城市的无序扩张,从而使城市群向更加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8)利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核密度分析和可达性分析等方法识别生态源、生态廊道、水廊道、文化资源和文化廊道并构建京津冀综合廊道系统。结果显示,京津冀生态源总面积18075 km2,占京津冀总面积的7.95%,集中分布在燕山山脉和太行山山脉,文化资源共1741处,集中分布在几个文化核心区。生态廊道形态比较单一,网络性和连通性较差;水廊道由西向东呈扇形分布,形态较好;文化廊道的空间分布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其中长城文化廊道和京广文化廊道与生态廊道基本平行。(9)最后从4个方面提出了京津冀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策略,即:(1)构建“多中心组团”的生态城镇体系;(2)构建“大集群+小簇群”的生态化产业体系;(3)构建“强核心+通节点”的生态交通网络体系;(4)构建“红、绿、蓝相映”的综合廊道系统。图75幅,表49个,参考文献209篇。

陈祎然[2](2021)在《基于供需匹配视角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经济从追求高速度的增长转向追求高质量的增长,工业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型,京津冀地区拥有众多高污染企业,排放大量的有害废气,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形成雾霾污染带,影响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大气环境的约束下,高雾霾污染产业系统与经济协调系统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协作配合,形成系统间良性循环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协调联动。而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供给是促进产业清洁生产,降低污染排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因,但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政策供需匹配不平衡,部分政策存在供给过多或供给不足的问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产业升级转型效率低,政策供给质量有待提高。论文对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供需匹配展开研究,以期为相关政策优化提供参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降低污染排放,实现经济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论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政策的需求研究、政策的供给研究、政策供需匹配研究以及政策优化为研究路径。构建了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需求体系,设计具有良好信校度的调查问卷,进行实证调查,了解京津冀地区对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需求程度以及三地政策需求的差异性。系统梳理了1978年以来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供给演进,进行了政策定量化的分析,掌握政策供给程度和结构。以财政、税收、金融、技术、公共服务政策五个方面为基本维度,建立政策供给需求匹配模型,计算政策供需匹配度,并设计政策供需匹配度评价标准,把握京津冀地区政策供需匹配现状,从五个政策维度提出优化建议。论文主要成果如下:首先是对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需求情况考察。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京津冀地区的政策需求程度,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对技术政策需求程度最高,财政、税收、金融政策需求程度为中等,而对公共服务政策需求度最低。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三省市在财政政策、技术政策、公共服务政策方面需求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其次对1978年以来相关政策供给进行梳理分析,各类政策经历了萌芽、起步、发展和完善阶段,政策数量逐渐增多,政策内容逐渐丰富,但仍存在政策供给结构不合理,公共政策供给程度较高,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供给程度较低的问题。第三是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策供需匹配度分析。通过政策供需匹配分析,结果显示优秀匹配为财政政策,良好匹配为税收政策,勉强匹配为金融政策和技术政策,失调匹配为公共服务政策。最后根据京津冀地区政策供给、需求以及匹配情况的结果,提出了财政、税收、金融、技术、公共服务政策的优化建议。

宋慈[3](2020)在《基于“两山”理论的水源涵养价值动态优化研究 ——以张家口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探究生态功能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以及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机理,实现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协调发展,对国家绿色发展空间的维护、绿色发展方式的形成和社会福利的提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长期定位于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的张家口市社会经济综合实力较弱,水源涵养目标又对当地产业发展形成了硬性约束。本研究以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的“两山”理论为指导,针对水源涵养功能区的水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机理,构建经济-水源涵养动态优化模型,以张家口市为例,分析水源涵养价值的实现路径并提出政策建议。主要工作和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基于生产方式转变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概念模型,为自然资源的优化利用和有效转化提供框架思路。在多系统整体性框架下,从自然资源的优化利用与有效转化角度阐释“两山”理论的经济学内涵,并从“资源-资产-资本”之间的转化关系入手提出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逻辑框架,阐述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影响因素(即发展偏好、技术进步、土地利用方式、生态补偿)和路径机制(即产业转换机制、金融机制、财政机制、市场机制)。(2)提出并核算了水源涵养价值,通过编制2012年张家口市投入产出表、核算经济-水源涵养生产总值,构建了以经济-水源涵养生产总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动态优化模型,并以张家口市为例开展了实证分析和模拟实验。实现了用一个目标函数同时反映水资源消耗、水环境损害和水源涵养效益对经济发展的正负向影响,丰富了投入产出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设定,也为以往只基于历史数据进行核算的经济-生态生产总值指标的可预测性提供了模型参考。模拟期内,水量保持和水环境控制两个水源涵养的基本功能可以实现。到2035年,张家口市森林和草地总持水量达132万立方米,向北京供应的地表水资源量5.25亿立方米;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的处理能力逐年提高,模拟期末COD可实现零排放;水源涵养价值和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加4247.3亿元和4155.39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6.73%和6.79%。(3)基于转化机理,结合模拟结果,分析提出水源涵养价值的实现路径,即增加水资源消耗性利用向非消耗性利用的转化、拓展水资源非消耗性利用方式、财政补贴的合理来源和分配、新兴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等。

邢伟[4](2020)在《“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集体资产股权流转过程中权利边界模糊、交叉,影响部分权能实现;所有权缺位、虚化、弱化,行使主体不明确,造成集体资产流失;部分权能流转范围受限,流转市场不完整,有偿退出难,抵押担保难;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财产性权能流动性低,财产性权益难以充分实现,与改革目标相违背;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范围不明,行权主体缺位,管理机制不畅,导致合作制性质不明,股份制作用发挥不畅;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缺失,公益性功能发挥不充分,存在管理空白。以上这些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改革进程,阻碍着产权各要素权能的充分实现,影响着农村发展效果和治理效能。本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重点阐释本文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综述、研究框架与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以农村集体所有制为基础,论述农村所有权、承包权(资格权)、经营权(使用权)、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公益性资源资产产权等相关概念,结合建国后各个时期农村产权制度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第三部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依托河北省部分地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现状,结合全国各地改革情况,深入剖析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与问题。第四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探索建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分别负责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公益性资源资产和经营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权能。第五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构建与新时代乡村治理模式相适应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第六部分“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用法经济学方法对“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进行全面剖析。第七部分“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以期实现细化各项权能、明晰产权归属、严格产权保护、顺畅产权流转目标。第八部分“结论”,回答了在导论部分提出的、本文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注重以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所有资源资产进行了系统梳理,根据不同资源资产的形态、功能、使用方式以及产权构成、行权模式,将其划分为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和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四种类型。在坚持农村集体制度不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底线不变、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固定不变基础上,剥离土地承包权、宅基地资格权、经营性资源资产股东权、公益性资源资产管理权中所包含的身份性权能,在分权基础上将包含身份属性的权能(成员权)统一归位于所有权,形成所有权权利组织体,即“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根据不同资源资产性质及其权能构成,分别搭建由不同成员组成的“农村承包权人集体”“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和“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分别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经营性资源资产和公益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权能和身份权权能。以此为基础,重新构建“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在农村集体所有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转换过程中,严把“目标层+准则层+决策层”三大环节,统筹宏观设计与微观运行,找寻出一条可以最大限度明晰产权界限、充分发挥产权权能、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运行体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治理效能。

杨洁[5](2020)在《北京市生态空间的时空演变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北京市作为特大城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口规模大,相关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凸显,生态空间发展差异大,各区发展不协调,生态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突出。面对各区生态环境均衡发展的需求以及改善生态实现联防联控联治的发展要求,需要科学深入地研究北京市生态空间的时空演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上述过程的影响因素。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1)文献综述和归纳法(2)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3)面板数据模型与空间计量方法(4)其他定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北京市整体生态空间面积逐渐缩减,呈现阶段性、方向性和整体分散局部聚集性,各区生态空间保有量不同,时空演变存在明显差异;北京市整体以及各区人均生态环境赤字,生态压力大,但赤字水平呈下降趋势;各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具有明显差异性,空间效应显着;生态空间体量演变影响因素研究以生态空间面积为主要考察对象,常住人口、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均具有显着影响,而生态空间质量演变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空间溢出效应显着,变量对不同空间作用范围具有差异性。论文首次对生态空间时空演变从体量和质量两核心上统一分析、定量研究,其次缩小研究尺度,对北京市生态空间现状进行准确刻画,对政府在制定调控政策时如何更加科学有效、有针对性地高生态质量供参考价值。

陈泓宇[6](2020)在《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北京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密云森林湿地公园为例》文中指出本研究在全球生态环境日益严峻的宏观背景下,聚焦城市雨洪调控问题,并立足于北京市新的城市发展要求,以北京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从雨洪调控的视角下对其规划设计方法进行研究与探讨。本研究首先于绪论部分,综合狭义的森林湿地概念、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对森林湿地复合型地块的建设要求、目前北京市森林湿地与森林湿地公园的建设情况,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对森林湿地公园的概念与特征进行探究;之后,本研究在对国内外雨洪调控理论与实践研究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研究,通过匹配北京市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的特征,从雨洪调控的视角,对北京市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法进行详细探究,包括对现状资料收集与分析、山水空间构建、设施布置、植物景观营建与效能评估等多方面的研究;最后,依据研究得出的规划设计方法,对密云森林湿地公园进行规划设计,得到密云森林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方案,以及道路交通、竖向、水系、植被以及雨水系统等专项规划,并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对雨洪调控效能进行模拟。本研究旨在探究出一套适应浅山区特征、平衡生态、功能、景观的森林湿地公园的营建方法,以期通过森林湿地营建的方式解决目前北京浅山区所存在的一些雨洪调控缺失问题,落实北京市全新规划要求,支持未来北京市绿色空间高质量建设发展。

杨角[7](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江勇[8](2020)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模拟与选择》文中研究说明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包括浅层地热、水热型地热和干热岩。根据《中国地热资源调查报告》,中国大陆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资源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中国大陆水热型地热资源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19亿吨,中国大陆干热岩资源初步估算资源量折合标准煤856万亿吨,可见,我国地热资源丰富。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地热产业已初步具有商业价值,具备战略性替代能源的属性。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初始投资高、不确定性大,政策支撑力度不足,抑制了地热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围绕浅层地热资源和水热型地热资源,针对地热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开展研究,以更好地促进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本研究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主要包括:(1)以系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研究的理论框架。以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公共政策理论为基础,分析地热产业发展系统结构、系统机制、系统目标,阐述地热产业发展政策依据和特点,提出了本文的理论框架,为更全面、更深入地刻画社会经济、能源环境、地热产业、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指导,克服了前人文献中地热产业研究主要针对单因素或部分因素影响的局限性。(2)基于地热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复杂系统关系分析,构建了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为深入挖掘地热产业、社会经济、能源环境、政策影响等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提供了手段。通过地热产业发展的运行机理分析,构建了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定量化模型总体结构和社会、经济、能源、环境、地热和政策子系统,使得分析更深入和严密。(3)从政策理论需求和实践需求两个维度设计地热产业不同政策组合,克服了以往研究中就问题谈问题,或就地热产业发展中某一项政策开展研究,导致地热产业发展政策研究系统性不强,科学性不充分的问题。本文从政策理论需求角度,分析了地热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政策工具和政策强度,从纵(政策强度)横(政策工具)两个方向分别作了政策需求分析;从政策的实践需求角度则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了现有单一政策和政策组合对地热技术水平、地热产业投资意愿等方面的效果,明确了现有政策的不足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地热政策经验,对地热产业政策进行设计,克服前人研究中的局限性。(4)依据上述所设计政策方法,分别从全国层面和典型区域层面开展了政策效果模拟,根据能源、环境、经济多目标协调程度,综合考虑资源效应、减排效应和政府可支付能力,提出了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的财税政策组合建议。

李晶[9](2020)在《昆明北部生态涵养区产业和谐布局研究 ——以禄劝县转龙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资源和环境矛盾突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此,本文首先系统梳理了生态涵养与产业和谐布局的相关理论,然后运用偏离—份额(shift-share,SS)分析法,对“昆明深化改革”时期昆明北部生态涵养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数据进行数学建模分析,得出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这些发展难题提出生态涵养区产业和谐布局策略,主要是转产业发展方式、调产业结构、选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四大方面。并选取禄劝县转龙镇作为实践切入点,利用转龙镇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和地理区位优势,在对转龙镇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转龙镇在发展生态旅游小镇中,产业和谐布局的具体解决方案。即:必须明确维护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走绿色和谐的发展之路;确立建成生产发展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现代化生态旅游小镇定位;找出深化区域联动、构建产业发展体系、搭建生态产业谱系这条转龙镇生态涵养区产业和谐布局路径;并在路径的指导下落实产业空间和谐布局,同时梳理转龙镇生态涵养区发展的相关制度和政策支持,建立保障区域产业和谐发展的管理平台。最终给予昆明北部生态涵养区其它地区的发展以示范作用,实现昆明北部生态涵养区的健康持续化发展。

张连轩[10](2019)在《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与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发展不断提速,随之而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城市病日益严重。尽管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并出台了一些列政策措施,但总的来说,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生态污染持续恶化,生态系统所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城市的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没有的到根本的解决。已经划定的各类保护区在空间上存在互相重叠,布局相对混乱的情况,生态保护区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生态和环境保护工作没有从体制机制上形成完整的一套体系。2019年11月1日,中办、国办公布了《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科学有序划定、协调解决冲突、强化保障措施四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基本原则是坚持底线思维、保护优先,多规合一、协调落实,统筹推进、分类管理。目标是到2020年底完成三条控制性划定和落地,形成一张底图。到2035年引导形成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笔者通过对北京地区亟需解决生态环境等诸多问题和解决城市过度开发角度出发,针对北京市生态控制区和集中建设区中的各个生态要素单元进行逐一研究。从城市发展安全的角度,深入分析北京市山、水、林、田、湖等有关现状数据,提出当前制约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各类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同时借鉴国内外各大城市的生态保护保护红线及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有关案列,研究提出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思路,并提出分区政策设计。结合北京市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现状,对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这两条边界划分出的生态保护区、集中建设区、限制建设区提出相应的建设实施管理建议。

二、《北京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凸现首都环境保护目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凸现首都环境保护目标(论文提纲范文)

(1)京津冀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群空间结构待优化
        1.1.2 产业空间协作松散
        1.1.3 交通网络化程度低
        1.1.4 区域统筹规划步伐较慢
        1.1.5 生态空间问题严峻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经典案例借鉴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意义和研究框架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2 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理论方法构建
    2.1 理论基础
        2.1.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1.2 生态城市理论
        2.1.3 可持续性科学
        2.1.4 田园城市理论
        2.1.5 地理设计理论
    2.2 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理论框架构建
        2.2.1 城市群生态系统理论框架
        2.2.2 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要素构成系统
        2.2.3 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范式
        2.2.4 小结
3 京津冀生态城镇体系评析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区概况
    3.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3.3.1 研究方法
        3.3.2 数据来源
    3.4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演化
    3.5 京津冀城镇体系职能演化
    3.6 京津冀生态城镇化水平演化特征
    3.7 小结
4 京津冀生态化产业体系评析
    4.1 研究背景
    4.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2.1 研究框架
        4.2.2 研究方法
        4.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 京津冀开发区产业空间发展特征
        4.3.1 开发区产业发展演化特征
        4.3.2 开发区空间集聚总体特征
        4.3.3 不同类型开发区空间集聚特征
    4.4 京津冀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特征
        4.4.1 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4.4.2 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
    4.5 小结
5 京津冀生态交通网络体系评析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5.2.1 研究框架
        5.2.2 研究方法
        5.2.3 数据来源
    5.3 京津冀公路分布及可达性
        5.3.1 公路分布特征
        5.3.2 公路可达性特征
    5.4 京津冀铁路分布及可达性
        5.4.1 铁路分布特征
        5.4.2 铁路可达性特征
    5.5 京津冀城市群生态交通发展特征
    5.6 小结
6 京津冀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6.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6.1.1 研究方法
        6.1.2 数据来源
    6.2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6.2.1 土地利用变化总体特征
        6.2.2 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6.2.3 生态功能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6.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
    6.4 生态环境现状
    6.5 小结
7 京津冀城镇发展趋势预测
    7.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7.1.1 研究方法
        7.1.2 数据来源
    7.2 京津冀城镇扩张特征
    7.3 京津冀城镇扩张多情景模拟
        7.3.1 模拟情景假设
        7.3.2 城镇扩张多情景模拟
    7.4 小结
8 京津冀综合廊道系统构建
    8.1 研究背景
    8.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8.2.1 研究框架
        8.2.2 研究方法
        8.2.3 数据来源
    8.3 “绿”廊——京津冀生态廊道系统
        8.3.1 京津冀生态源分布格局
        8.3.2 京津冀生态廊道系统
    8.4 “蓝”廊——京津冀水廊道系统
    8.5 “红”廊——京津冀文化廊道系统
        8.5.1 京津冀文化资源分布格局
        8.5.2 京津冀文化廊道系统
    8.6 京津冀综合廊道系统
    8.7 小结
9 京津冀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策略与结论
    9.1 京津冀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9.1.1 构建京津冀“多中心组团”的生态城镇体系
        9.1.2 构建京津冀“大集群+小簇群”的生态化产业体系
        9.1.3 构建京津冀“强核心+通节点”的生态交通网络体系
        9.1.4 构建京津冀“红、绿、蓝相映”的综合廊道系统
    9.2 主要工作与结论
    9.3 突出特色与创新点
    9.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基于供需匹配视角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 创新点
2 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理论基础
    2.1 高雾霾污染产业识别及相关概念
    2.2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理论基础
3 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政策需求实证调查
    3.1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政策需求体系构建
    3.2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需求问卷调查
    3.3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需求问卷统计
4 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政策供给演进
    4.1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财政政策供给演进
    4.2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税收政策供给演进
    4.3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金融政策供给演进
    4.4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技术政策供给演进
    4.5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公共服务政策供给演进
5 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政策供需匹配分析
    5.1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政策需求分析
    5.2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政策供给分析
    5.3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供需匹配分析
6 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政策优化
    6.1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财政政策优化
    6.2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税收政策优化
    6.3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金融政策优化
    6.4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技术政策优化
    6.5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公共服务政策优化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政策需求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
致谢

(3)基于“两山”理论的水源涵养价值动态优化研究 ——以张家口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中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1.1.2 生态功能区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1.1.3 生态功能区面临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双重压力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性研究成果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理论基础
    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2.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研究
        2.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实证研究
    2.3 水源涵养研究
        2.3.1 水源涵养功能机制研究
        2.3.2 水源涵养效益研究
    2.4 最优化模型研究
        2.4.1 多目标优化模型
        2.4.2 投入产出优化模型
    2.5 文献述评
3 基于“两山”理论的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机理分析
    3.1 “两山”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3.1.1 思想萌芽和理论提出阶段
        3.1.2 解读深化和发展完善阶段
        3.1.3 体系成型和升华指导阶段
    3.2 “两山”理论的经济学内涵
        3.2.1 “绿水青山”资源的优化利用与有效转化
        3.2.2 “两山”理论的多系统整体性分析
    3.3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逻辑框架
    3.4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影响因素
        3.4.1 发展偏好
        3.4.2 技术进步
        3.4.3 土地利用方式
        3.4.4 生态补偿
    3.5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路径机制
        3.5.1 产业转换机制
        3.5.2 金融机制
        3.5.3 财政机制
        3.5.4 市场机制
    3.6 本章小结
4 张家口市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现状分析
    4.1 地理位置和区域定位
    4.2 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4.2.1 土地资源现状及问题
        4.2.2 矿产资源现状及问题
        4.2.3 水资源现状及问题
    4.3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4.3.1 经济发展
        4.3.2 居民生活
    4.4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4.5 本章小结
5 经济-水源涵养动态优化模型构建
    5.1 模型设定
        5.1.1 前提假设与模型框架
        5.1.2 土地利用方式和水污染物质分类
        5.1.3 污水处理技术引入
        5.1.4 政策组合
        5.1.5 数据来源
    5.2 模型基础
        5.2.1 投入产出表编制
        5.2.2 经济-水源涵养生产总值核算
    5.3 模型构建
        5.3.1 目标函数
        5.3.2 社会经济子模块
        5.3.3 水量保持子模块
        5.3.4 水环境控制子模块
        5.3.5 水资源供需子模块
    5.4 外生参数设定
    5.5 本章小结
6 水源涵养价值实现路径动态优化分析
    6.1 经济-水源涵养动态优化模型模拟
        6.1.1 情景设置
        6.1.2 各情景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6.1.3 最优情景选择
        6.1.4 模型检验
    6.2 最优情景下水源涵养功能和价值实现情况
        6.2.1 水量保持功能
        6.2.2 水环境控制功能
        6.2.3 水源涵养价值的实现
    6.3 水源涵养价值实现路径分析
        6.3.1 水资源消耗性利用向非消耗性利用转化
        6.3.2 水资源非消耗性利用方式拓展
        6.3.3 财政补贴的合理来源及分配
        6.3.4 新兴主导产业培育与发展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政策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理论综述
    三、研究框架与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重点、难点
    五、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第一节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相关理论
        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二、法与经济学视角下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构成
        三、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权能分析
        四、国外土地产权构成及权能分析
    第二节 1949 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概况
        一、第一阶段(1949 年—1956 年):合作化运动时期
        二、第二阶段(1956 年—1978 年):人民公社时期
        三、第三阶段(1978 年—2012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四、第四阶段(2013 年至今):“三权分置”改革实施期
    第三节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
        一、演化博弈理论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二、对各个阶段产权变革的演化博弈分析
第二章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以河北省部分地区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为样本
    第一节 河北省个别地区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情况
        一、邢台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二、定州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第二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存在的困境与问题
        一、农村集体资产难核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难确定、集体资产股权难设定
        二、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流转难、抵押担保难和有偿退出难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权能规则不完善
        四、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
        五、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不清
        六、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范围不明、改革不畅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影响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程
        二、统分结合经营体制长期失衡,制约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影响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第三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概念界定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内涵与外延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性质与特征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作用
        一、明晰产权结构、释放产权权能
        二、实化农村所有权
        三、推进乡村振兴
        四、优化乡村治理机制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路径
        一、提升农村各治理主体间的协调性
        二、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科学性
        三、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保障性
        四、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合法性
    第四节 农村产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转换路径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架构的静态设计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动态运行
第四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四大行权主体
        一、“农村承包权人集体”——承包地所有权
        二、“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宅基地所有权
        三、“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四、“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行权模式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架构
    第四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的治理问题分析
第五章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第一节 科斯定理及成本—效益分析
    第二节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运行审视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决策事项与程序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科斯定理审视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前提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关键
        三、“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成本效益SWOT分析
    第四节 经济绩效管理视角下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一、绩效管理与“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二、“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绩效管理剖析
第六章 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第一节 产权归属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化
        一、构建流程规范、账实清晰、公开公正的清产核资大格局
        二、构建设置科学、动静结合、权能完整的股权管理模式
        三、构建主体明确、范围清晰、分配合理、渠道科学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体系
    第二节 产权流转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市场化
        一、基础——由“确权确地”向“确权确股不确地”转变
        二、关键——由“政府干预”向“市场运作”转变
        三、核心——由“单一形式”向“协调联动”转变
        四、支撑——由“重流转轻保障”向“流转保障并重”转变
        五、突破——由“权能杂糅”向“赋权明责”转变
    第三节 产权保护与农村集体产权的法治化
        一、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确认的相关规定
        三、成立独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机构
    第四节 智慧产权与农村集体产权的科技化
        一、区块链技术作为关键支撑
        二、构建“区块链+农村土地确权及流转”模型体系
    第五节 信息披露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公开化
        一、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原则
        二、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内容、标准与方式
        三、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风险
        四、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结果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北京市生态空间的时空演变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生态空间概念界定
        1.3.2 生态空间演变的研究综述
        1.3.3 生态空间承载力的研究综述
        1.3.4 生态空间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1.3.5 北京市相关研究进展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环境状况
        2.1.1 水资源
        2.1.2 矿产资源
        2.1.3 环境状况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 经济发展状况
        2.2.2 人口状况
        2.2.3 能源生产消费情况
3 北京市生态空间体量演化的时空分析
    3.1 数据来源
    3.2 等扇分析模型
    3.3 北京市整体生态空间体量演变分析
    3.4 北京市各区生态空间体量演变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北京市生态空间质量演化规律分析
    4.1 生态足迹理论概述
        4.1.1 生态足迹
        4.1.2 生态承载力
        4.1.3 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
        4.1.4 均衡因子
        4.1.5 产量因子
        4.1.6 生态赤字与生态盈余
    4.2 数据来源及说明
    4.3 北京市级尺度人均生态足迹动态变化
    4.4 区级尺度人均生态足迹动态变化
        4.4.1 各区人均生态足迹计算
        4.4.2 各区人均生态承载力计算
        4.4.3 各区人均生态赤字计算
    4.5 本章小结
5 北京市生态空间质量的时空演变统计分析
    5.1 北京市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平均中心轨迹演变分析
    5.2 北京市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的标准差椭圆分析
    5.3 北京市生态足迹结构的时空演变分析
    5.4 北京市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5.4.1 泰尔指数
        5.4.2 北京市生态足迹及承载力空间差异性结果分析
    5.5 北京市各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北京市生态空间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6.1 生态空间体量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6.1.1 面板数据模型
        6.1.2 数据和指标选择
        6.1.3 面板数据模型结果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6.2 生态空间质量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6.2.1 空间计量模型
        6.2.2 数据和指标选择
        6.2.3 空间计量模型的选择
        6.2.4 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北京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密云森林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项目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严峻的生态形势
        1.1.2 我国迫切的雨洪调控问题
        1.1.3 北京全新的发展要求与契机
    1.2 研究对象
        1.2.1 北京浅山区
        1.2.2 森林湿地公园
        1.2.3 北京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2 国内外雨洪调控相关研究
    2.1 国外雨洪调控相关研究发展与特点
        2.1.1 国外雨洪调控理论发展历程
        2.1.2 国外雨洪调控理论发展特点
    2.2 国内雨洪调控相关研究发展与特点
        2.2.1 国内雨洪调控理论发展历程
        2.2.2 国内雨洪调控理论发展特点
    2.3 主要理论
        2.3.1 最佳暴雨管理措施BMPs
        2.3.2 低影响开发LID
        2.3.3 水敏性城市设计WSUD
        2.3.4 绿色基础设施/绿色雨水基础设施GI/GSI
        2.3.5 可持续城市水系统SUDS
        2.3.6 海绵城市
    2.4 国内外雨洪调控相关研究小结
        2.4.1 主要理论特征对比
        2.4.2 研究进展与不足
3 案例分析
    3.1 澳大利亚墨尔本爱丁堡雨园
        3.1.1 项目概况
        3.1.2 项目特色
        3.1.3 经验借鉴
    3.2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林地雨水花园
        3.2.1 项目概况
        3.2.2 项目特色
        3.2.3 经验借鉴
    3.3 新加坡JTC清洁科技园中心区
        3.3.1 项目概况
        3.3.2 项目特色
        3.3.3 经验借鉴
    3.4 海坨山谷冲沟与景观湖设计
        3.4.1 项目概况
        3.4.2 项目特色
        3.4.3 经验借鉴
    3.5 山东东营市森林湿地公园
        3.5.1 项目概况
        3.5.2 项目特色
        3.5.3 经验借鉴
    3.6 贵州安顺虹山湖市民公园
        3.6.1 项目概况
        3.6.2 项目特色
        3.6.3 经验借鉴
    3.7 本章小结
4 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北京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4.1 现状条件分析
        4.1.1 水文气象条件分析
        4.1.2 用地条件分析
    4.2 地形设计
        4.2.1 北京市浅山区地形特征
        4.2.2 地形设计的基本原则
        4.2.3 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地形设计方法
    4.3 基于水量平衡的永久性水体设计
        4.3.1 基于自然水循环的水体面积函数构建
        4.3.2 汇水区划定
        4.3.3 永久性水体面积的求解
        4.3.4 空间布局与形态设计
    4.4 基于Arc GIS积水空间可视化的季节性水体设计
        4.4.1 基于水量扩散法的各汇水区积水深度计算
        4.4.2 汇水区积水范围的可视化表达与水面空间确定
        4.4.3 动态水景观与水生境设计
    4.5 公园功能布局与设计
        4.5.1 森林湿地公园基本功能布局与设计
        4.5.2 基于雨水安全性的公园功能布局与设计
        4.5.3 雨洪调控复合型功能设计
    4.6 雨洪调控体系构建
        4.6.1 适用于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的雨洪调控系统
        4.6.2 适用于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的雨洪调控设施的类型与布局方法
        4.6.3 雨洪调控设施的规模估算
        4.6.4 高效能雨洪调控设施优化与组合
    4.7 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4.7.1 基本原则
        4.7.2 雨水截留型群落构建
        4.7.3 水体净化型群落构建
    4.8 雨洪调控效能模拟与方案优化
        4.8.1 常用雨洪调控效能模拟模型
        4.8.2 基于SWMM模型的雨洪调控效能模拟与方案优化
    4.9 本章小结
5 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密云森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5.1 项目背景
        5.1.1 项目建设背景
        5.1.2 密云区自然条件与资源概况
        5.1.3 密云区人文条件与资源概况
    5.2 项目概况
        5.2.1 项目区位
        5.2.2 上位规划
        5.2.3 项目基址现状
    5.3 项目目标与定位
    5.4 规划设计依据与原则
        5.4.1 规划设计依据
        5.4.2 规划设计原则
    5.5 规划设计策略
        5.5.1 生态优先,原生资源高质量保护
        5.5.2 持续高效,湿地系统可持续发展
        5.5.3 复合多样,森林湿地复合型游憩
    5.6 总体规划
        5.6.1 规划结构
        5.6.2 规划分区
        5.6.3 总平面图
    5.7 分区解读
        5.7.1 综合服务区
        5.7.2 田园风情体验区
        5.7.3 浅山风貌展示区
        5.7.4 森林湿地游憩区
        5.7.5 滨湖游憩区(东服务区)
        5.7.6 森林游憩区
        5.7.7 滨河湿地保育区
    5.8 专项规划设计
        5.8.1 竖向设计专项
        5.8.2 水系统专项
        5.8.3 雨水系统专项
        5.8.4 道路交通专项
        5.8.5 种植设计专项
        5.8.6 服务设施专项
        5.8.7 管理设施专项
        5.8.8 游憩专项
    5.9 经济技术指标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2.1 选题的创新性
        6.2.2 方法的创新性
        6.2.3 研究成果的创新性
    6.3 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6.3.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图纸附录

(7)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模拟与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2.1 科学问题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产业政策研究
        2.1.1 产业政策内涵
        2.1.2 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2.1.3 中国产业政策的演进
        2.1.4 产业政策的制定
    2.2 产业政策研究方法
        2.2.1 主要研究视角
        2.2.2 主要研究方法
    2.3 地热产业的政策研究
        2.3.1 地热产业政策工具
        2.3.2 地热产业政策研究方法
    2.4 评述
3 理论基础
    3.1 系统理论
        3.1.1 系统内涵
        3.1.2 系统基本特征
        3.1.3 系统基本规律
        3.1.4 系统科学方法论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1 可持续发展内涵
        3.2.2 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3.3 公共政策理论
        3.3.1 外部性理论
        3.3.2 公共产品理论
    3.4 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
        3.4.1 地热产业发展系统结构、机制与目标
        3.4.2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的依据与特点
        3.4.3 理论框架
4.地热产业发展的运行机理
    4.1 地热产业发展特点
        4.1.1 地热产业发展现状
        4.1.2 地热产业链构成
        4.1.3 地热产业链作用机制
    4.2 地热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4.2.1 地热产业发展与社会发展
        4.2.2 地热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
        4.2.3 地热产业发展与能源替代
        4.2.4 地热产业发展与环境规制
        4.2.5 地热产业发展与政策支持
    4.3 财税政策对地热产业发展的影响
        4.3.1 财税政策对地热产业发展的作用关系
        4.3.2 财政政策对地热产业发展的效应模型构建
    4.4 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关系
        4.4.1 地热产业能源替代与经济增长、生态环境的关系
        4.4.2 地热产业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及生态环境的关系..
        4.4.3 地热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政策导向及生态环境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5 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5.1 总体结构
        5.1.1 模型结构
        5.1.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5.1.3 模型假设和时间边界
    5.2 子系统的构建
        5.2.1 人口子系统的构建
        5.2.2 经济子系统的构建
        5.2.3 能源子系统的构建
        5.2.4 环境子系统的构建
        5.2.5 地热子系统的构建
        5.2.6 财税子系统的构建
    5.3 模型表达式推导与检验
        5.3.1 模型表达式推导
        5.3.2 模型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地热产业发展的政策设计
    6.1 政策理论需求分析
        6.1.1 政策的需求分析思路
        6.1.2 政策工具分析
        6.1.3 政策强度分析
    6.2 政策实践需求分析
        6.2.1 现有地热产业政策
        6.2.2 现有政策效果分析
    6.3 典型国家地热政策
        6.3.1 美国地热政策
        6.3.2 冰岛地热政策
        6.3.3 日本地热政策
        6.3.4 经验与启示
    6.4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框架设计
        6.4.1 政策工具设计
        6.4.2 政策强度设计
    6.5 本章小结
7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模拟与选择
    7.1 国家层面的模拟
        7.1.1 不同补贴情景的模拟
        7.1.2 不同税收情景的模拟
        7.1.3 不同碳价情景的模拟
        7.1.4 不同政策组合的模拟
    7.2 区域层面的模拟
        7.2.1 区域层面的情景设置
        7.2.2 北京市地热产业财税政策模拟
        7.2.3 吉林省地热产业财税政策模拟
        7.2.4 雄安新区地热产业财税政策模拟
    7.3 结果对比与政策选择
        7.3.1 国家层面政策对比与选择
        7.3.2 区域层面政策对比与选择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1 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方程
附录2 区域地热产业政策

(9)昆明北部生态涵养区产业和谐布局研究 ——以禄劝县转龙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政策
        1.1.2 昆明市践行生态文明建设
        1.1.3 昆明北部生态涵养区的发展受阻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科学概念界定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案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1.6.1 研究的重难点
        1.6.2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渊源及研究综述
    2.1 生态涵养与产业和谐布局的相关理论综述
        2.1.1 生态涵养区相关的概念
        2.1.2 生态涵养的理论渊源
        2.1.3 产业和谐布局的相关理论研究
        2.1.4 生态涵养区产业和谐布局
        2.1.5 生态涵养区产业和谐布局相关理论体系整合
    2.2 国内外相关实践研究
        2.2.1 国内生态涵养区发展历程综述
        2.2.2 国外相关实践
    2.3 对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体评价
第三章 昆明北部生态涵养区产业和谐布局分析
    3.1 昆明北部生态涵养区发展现状
        3.1.1 生态涵养建设现状
        3.1.2 经济发展现状
    3.2 昆明北部生态涵养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3.2.1 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3.2.2 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3.2.3 小结
    3.3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昆明北部生态涵养区产业结构分析
        3.3.1 模型的建立
        3.3.2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3.3.3 小结
    3.4 昆明北部生态涵养区产业和谐布局策略
        3.4.1 转变产业发展方式
        3.4.2 调整产业结构
        3.4.3 准确选择主导产业
        3.4.4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第四章 转龙镇生态涵养区产业资源整合及和谐布局路径
    4.1 选点转龙镇
    4.2 转龙镇基本概况
    4.3 转龙镇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
        4.3.1 生态环境质量优良,但生态保护建设还需加强
        4.3.2 经济发展基础较为薄弱,产业结构调整有待继续优化
    4.4 转龙生态小城镇产业发展定位
        4.4.1 镇总体规划
        4.4.2 产业发展SWOT分析
        4.4.3 旅游市场分析
        4.4.4 产业发展定位
    4.5 转龙镇生态涵养区产业和谐布局路径
        4.5.1 深化区域联动
        4.5.2 构建产业发展体系
        4.5.3 搭建生态产业谱系
第五章 转龙镇生态涵养区产业空间和谐布局
    5.1 镇域产业空间布局
    5.2 镇域产业功能空间布局
        5.2.1 生态农业面域布局
        5.2.2 生态工业布点
        5.2.3 商贸物流产业园
    5.3 转龙镇核心区产业空间布局
        5.3.1 产业功能结构与用地布局调整
        5.3.2 产业空间布局
    5.4 项目支撑
        5.4.1 现状项目布局搭建
        5.4.2 旅游产业项目搭建
        5.4.3 文化产业项目培育
        5.4.4 适宜转龙镇生态涵养区发展的项目策划
    5.5 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5.5.1 搭建管理平台
        5.5.2 强化转龙生态小镇管理保障能力
        5.5.3 建立考核机制
        5.5.4 健全生态保护修复制度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10)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相关文献综述
    1.5 研究框架
        1.5.1 研究框架图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案例借鉴
    2.1 生态保护红线概念和内涵
        2.1.1 生态保护红线的概念
        2.1.2 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的内涵
    2.2 城市开发边界概念和内涵
        2.2.1 城市开发边界的概念
        2.2.2 北京市城市开发边界的内涵
    2.3 国内外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案例
        2.3.1 生态保护红线案例
        2.3.2 城市开发边界案例
        2.3.3 国内外生态保护红线及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经验总结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京市生态资源现状及面临主要问题
    3.1 生态资源现状情况
        3.1.1 山
        3.1.2 水、湖
        3.1.3 林
        3.1.4 田
        3.1.5 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情况
        3.1.6 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情况
    3.2 面临主要问题
        3.2.1 水资源短缺成为城市发展限制性条件
        3.2.2 雾霾天气频发、PM2.5成为影响本市空气质量达标的首要污染物
        3.2.3 水环境污染状态继续加重
        3.2.4 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
        3.2.5 城乡结合部改造任务落实面临的新形势
    3.3 原因解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
    4.1 划定基本原则
        4.1.1 全域空间管制思想
        4.1.2 分区域划定原则
        4.1.3 多方法综合划定
        4.1.4 划定和管理并重
        4.1.5 北京市生态红线划定的考虑
    4.2 北京市生态红线划定的特点
        4.2.1 大生态与小生态相结合,建立全域空间管控体系
        4.2.2 近、远期目标相结合,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4.2.3 划定和管理相结合,建立严格的管控体系和完善的配套政策
    4.3 实现“两线三区”的全域空间管制
        4.3.1 两线在此次划定中概念的延伸
        4.3.2 三区在此次划定的概念的延伸
        4.3.3 北京市“两线三区”划定的具体要求
    4.4 生态保护红线与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与分析
        4.4.1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法定控制要素(山区)
        4.4.2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法定控制要素(平原区)
        4.4.3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分析
        4.4.4 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与分析
        4.4.5 限制建设区的划定和分析
        4.4.6 加强限制建设区改造和治理,逐步实现两线三区合一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实施管理
    5.1 加强“两线三区”实施管理
        5.1.1 总体目标
        5.1.2 总体思路
    5.2 健全责任考核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
    5.3 北京市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相关管理办法和规定
        5.3.1 生态控制区管制要求
        5.3.2 集中建设区管制要求
        5.3.3 限制建设区管控要求
    5.4 北京“两线三区”治理政策与机制建议
        5.4.1 城市开发边界的政策设计
        5.4.2 生态保护红线的政策设计
        5.4.3 限制建设区的政策设计
    5.5 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政策和落实保障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北京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凸现首都环境保护目标(论文参考文献)

  • [1]京津冀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D]. 李胭胭.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基于供需匹配视角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研究[D]. 陈祎然. 河北经贸大学, 2021(02)
  • [3]基于“两山”理论的水源涵养价值动态优化研究 ——以张家口市为例[D]. 宋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4]“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D]. 邢伟.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5]北京市生态空间的时空演变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杨洁.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北京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密云森林湿地公园为例[D]. 陈泓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8]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模拟与选择[D]. 江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9]昆明北部生态涵养区产业和谐布局研究 ——以禄劝县转龙镇为例[D]. 李晶.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10]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与管理研究[D]. 张连轩.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北京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凸显首都环保目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