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空气过滤器在C株发酵中的应用

新型空气过滤器在C株发酵中的应用

一、新型空气过滤器在C菌种发酵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慧涛,王志方,侯新强[1](2022)在《新疆黑槌虫草羽束梗孢菌的液体深层发酵控制》文中研究表明为提高液体深层发酵生产新疆黑槌虫草羽束梗孢菌的成功率,从发酵配套装备和发酵过程控制入手,结合生产实际,发酵配套装备中在发酵罐机械密封、管道、空气净化系统、阀门等关键点,发酵过程控制中在灭菌时间、发酵参数控制、接种移种取样控制上提出了预防发酵染菌的方法,杜绝发酵染菌隐患,将黑槌虫草羽束梗孢菌发酵成功率最初不到50%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

高越[2](2021)在《重离子辐射选育高产丁醇生产菌突变体及丁醇胁迫细胞膜响应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化石燃料资源供应的枯竭以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使得开发清洁可替代生物燃料成为全球研究热点。丁醇以其优良的燃料性能和经济性方面的优势被认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生物燃料。通过丙酮丁醇梭菌发酵生产丁醇近年来受到了新的关注。但是,丙酮-丁醇-乙醇(Acetone-butanol-ethanol,ABE)发酵成本高、产率低以及生产菌对丁醇毒性抵抗力差是限制丙酮丁醇梭菌生产丁醇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以碳离子束辐射作为快速高效的菌种改良手段,获得了丙酮丁醇梭菌突变菌株,并对优良突变体进行突变机理以及菌株应用型发酵的研究。具体开展工作如下:1.利用碳离子束辐射诱变野生型丙酮丁醇梭菌,经过筛选最终获得产量、耐受性和遗传稳定性良好的Y217突变体。选择能量为80 MeV/u,传能线密度(Linear energy transfer,LET)为40 keV/μm的不同剂量碳离子束辐射丙酮丁醇梭菌ATCC824,通过平板计数法探究了辐射后菌株的存活率。利用梯度丁醇-淀粉平板和发酵复筛得到了具有显着增强的丁醇合成能力的五个突变体,并且突变体连续传代5代产丁醇量稳定。通过72h发酵动力学曲线对五株突变体发酵表型进行研究,并结合突变体在不同浓度丁醇胁迫以及在有机溶剂、酸、氧化压力刺激下的细胞生长研究,最终筛选获得具有更高产量和耐受性的突变体Y217。对其进行12代内稳定性测试,证实Y217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丁醇产量稳定在13.67g/L。使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RSM)验证了突变体丁醇耐受性的提高,结果表明添加丁醇后该突变体可以发酵产生8.35 g/L的丁醇,发酵液中最终丁醇的浓度达到16.15 g/L。2.从细胞表面形态和特征,细胞完整性以及细胞膜生理生化特性变化方面,探索Y217在丁醇胁迫下的细胞表面特性和细胞膜理化特性的变化。通过扫描电镜可以观察到在3.0%丁醇胁迫下,ATCC824细胞表面出现褶皱,凹陷,破坏严重;而Y217细胞表面相对光滑,呈现典型的杆状,未出现明显损伤,这是其耐受性增强的初步证据。细胞表面疏水特性实验结果表明Y217在丁醇胁迫下,降低了细胞表面疏水性,减少有机溶剂进入细胞,从而提高了丁醇抗性。除了疏水性,细胞膜的通透性也是一项重要的细胞膜表面特性。通过二乙酸荧光素(Fluorescein diacetate,FDA)染色,胞外电导率以及胞内大分子扩散率的研究,充分证明了在丁醇胁迫下,Y217没有出现细胞膜通透性增大的现象,能维持较好的细胞完整性。在细胞膜生理特性的研究中,细胞膜电位变化情况通过加载染色剂后细胞荧光强度的改变来表征,发现8h丁醇刺激后,ATCC824菌株膜电位下降72.2%;Y217膜电位仅下降1.7%,能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在对脂肪酸的研究中发现Y217细胞膜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有大幅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细胞膜的刚性,从而降低细胞膜的流动性,避免有机溶剂大量进入细胞,降低毒害作用。最后利用发酵研究对比了外加丁醇胁迫下,突变体Y217和野生型ATCC824的发酵动力学差异,验证了Y217突变体良好的发酵性能。3.通过以上研究,发现Y217突变体在丁醇的刺激下,细胞膜表现出与野生型菌株ATCC824较大差异,预测Y217的高耐受性与细胞膜的修饰有关,因此进行了DNA水平变异基因分析。正如预期,在Y217突变体基因的直系同源分类(Clusters of orthologous groups,COG)不同功能注释分类中,发现差异基因功能更多被注释到细胞膜相关生理活动,反应了在丁醇刺激环境下丙酮丁醇梭菌突变体Y217的代谢和生理偏向。通过筛选,在Y217中定位了6个编码膜相关功能的重要基因突变位点,对这些基因的功能进行深度分析。其中CAC 0033,CAC 0904基因的突变可能通过影响ABC转运转运蛋白的大幅度刚性结构重排来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在Y217中编码结合在细胞膜上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碳水化合物磷酸转移酶系统(Phosphoenolpyruvate-carbohydrate Phosphotransferase system,PTS)转运系统Man II酶复合物EIID的ptnd基因发生突变限制了糖类分子的磷酸化,通过修饰EIID的构型,可能间接影响细胞膜的特性,从而导致耐受表型的改变。在涉及调节功能的Y217突变基因中,CAC 0080和CAC 3088分别编码双组分系统(Two-component regulation system,TCS)的成分。组氨酸激酶AgrC(CAC 0080)的突变将阻止磷酸盐从组氨酸蛋白激酶转移至应答调节蛋白,并阻碍细菌对环境刺激的适应性应答。此外,还有一个未被报告的预测膜蛋白(CAC 3309)可能与Y217细胞膜特性的变化有关。4.以Y217突变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原料应用发酵初步研究。对玉米粉发酵培养基中的相关成分含量,以及发酵条件进行单因素初步优化研究。初步优化后的玉米粉,(NH4)2SO4,Ca CO3,K2HPO4,KH2PO4,Mg SO4和Fe SO4的浓度分别为70g/L,3g/L,4g/L,1.5g/L,1.5g/L,0.2g/L和0.01g/L;接种量8%,初始p H 6.5-7.0,后发酵温度34℃。按照此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发酵,丁醇终产量达到15.72g/L,相比优化前显着提高15%。将糖蜜作为发酵丁醇的碳源,对其预处理方法和发酵条件进行改善。结果表明被稀释至110g/L的糖蜜更有益于菌体细胞的生长;通过对比三种不同的糖蜜预处理方法(过滤、酸、热处理),发现酸处理能将糖蜜中更多的蔗糖分解为易被微生物利用的还原糖,更加促进丁醇的合成。此外,实验结果表明110g/L糖蜜(于P2培养基中)经过酸处理后,在外源添加15g/L葡萄糖,2.5g/L蛋白胨和1.0g/L中性红,可以有效缩短细胞生长周期,显着增加丁醇和总溶剂产量。

韩雪影[3](2021)在《利用代谢工程改造大肠杆菌生产柠檬酸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柠檬酸作为生产量最大的有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洗涤剂和化妆品等领域。柠檬酸主要以黑曲霉为宿主进行工业化生产,目前产量和产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需要开发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以提高柠檬酸产量。大肠杆菌生长快速、培养简单的特点弥补了黑曲霉的缺陷,且大肠杆菌基因改造技术更为成熟,便于对其基因改造。因此,我们以大肠杆菌为出发细胞,利用代谢工程的手段对其进行改造,获得了表达菌株wgc,进行发酵条件优化后获得最高柠檬酸产量为1673 mg/L。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利用PCR技术从大肠杆菌W中克隆柠檬酸合酶基因gltA,并通过克隆在glt A两端引入启动子BBa_J23100、5’UTR和终止子BBa_B1001,得到glt A表达盒;将glt A表达盒连接到p UCm-T载体上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证实了glt A表达盒的正确性;通过PCR敲除了pCOLADuet-1载体上的T7启动子和终止子获得基因片段pCOLA,将glt A表达盒与基因片段pCOLA连接,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COLA-glt A并将其转化大肠杆菌W,获得表达菌株wg。(2)利用PCR技术在化学合成的cad基因(编码顺乌头酸脱羧酶,密码子已优化)两端引入启动子tac、5’UTR和终止子BBa_B1001,得到cad表达盒;通过PCR敲除了pCDFDuet-1载体上的T7启动子和终止子获得基因片段pCDF,将cad表达盒与基因片段pCDF连接,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CDF-cad并将其转化大肠杆菌wg,获得表达菌株wgc。(3)使用表达菌株wg和wgc进行摇瓶发酵,wg菌株最高柠檬酸产量为149 mg/L,wgc菌株最高柠檬酸产量为244 mg/L,wgc产柠檬酸含量比wg高1.6倍左右,因此,确定重组菌株wgc为生产柠檬酸的优良菌株。使用wgc重组菌种发酵生产柠檬酸,通过单因素试验对碳源、初始糖含量、温度、pH、接种量和外源添加酵母膏等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蔗糖8 g/L、温度35℃、p H 7.0、接种量4%和不添加外源酵母膏的条件下获得最高柠檬酸产量为1551 mg/L。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为自变量,以柠檬酸产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试验,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95 h,接种量4%,在此条件下,测得柠檬酸产量为1673 mg/L。综上所述,本课题在大肠杆菌W中通过代谢工程改造、基因优化和表达元件替换等方法,成功得到了一株生产柠檬酸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株,这是首次使用大肠杆菌进行柠檬酸的生产的研究,对利用大肠杆菌生产柠檬酸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工业化生产柠檬酸提供另外一种有前景的方法。

郭如意[4](2021)在《综合利用玉米深加工副产物固态发酵饲料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20年玉米产量已达2.6亿吨。随着玉米产量的增加,玉米深加工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主要产品有玉米淀粉、淀粉糖、柠檬酸和燃料乙醇等。生产玉米淀粉的副产物玉米皮、玉米浸泡水和生产柠檬酸的副产物黑曲霉菌渣和石膏,目前大多被廉价出售或随处堆放处理,没有充分利用其价值,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加剧了环境污染。因此,本研究综合利用玉米深加工副产物作为饲料原料生产绿色、营养且经济的生物饲料对饲料行业和玉米深加工企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筛选可以降解呕吐毒素的菌种,为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去除提供技术支撑。首先,采用滤纸片法考察9株益生菌(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和鼠李糖乳杆菌)互作关系,平板上主要有三种现象:(1)滤纸片周围有明显的透明圈,说明菌种间有拮抗作用;(2)滤纸片周围有菌体生长,说明滤纸片上菌种占生长优势;(3)滤纸片周围既没有透明圈也没有菌体生长,说明菌种间无拮抗作用。根据菌种间的抑制程度最终选取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5株益生菌作为发酵菌种。考察了种子培养基中玉米浆浓度对菌体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在p H为6.5的条件下,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添加5 g/L玉米浆;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添加15 g/L玉米浆。考察种子培养基中菌体浓度和活菌数变化规律,并绘制了各发酵菌株生长曲线和OD600与活菌数的关系曲线,确定种子培养时间为18 h。其次,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以活菌数、粗蛋白含量和p H为指标,考察了装料量、初始p H、含水量、接种量对发酵的影响,优化得出固态培养的工艺条件为:装料量70%、初始p H 5.8、含水量55%、接种量12%。在该条件下,发酵后色泽均一、质地松散;总活菌数为9.6×109cfu/g;粗蛋白含量达21.2%,比发酵前增长了14.3%;p H为4.8;电镜照片显示发酵后的玉米皮表面结构有一定破坏,变得粗糙多孔。最后,从霉菌污染的玉米、含有呕吐毒素的玉米浆浓缩液和老酸浸泡液中共分离出28株呕吐毒素降解菌,考察了呕吐毒素降解菌在LB培养基(p H 7.0)和玉米浆(p H 4.0)中对呕吐毒素的降解能力。在呕吐毒素浓度为2 ppm的LB培养基中,A2对呕吐毒素降解率最高,为37.75%;在呕吐毒素浓度为5 ppm的玉米浆培养基中,3#2代菌对呕吐毒素降解率最高,为25.25%。

沈少凰[5](2020)在《食一氧化碳梭菌(Clostridium 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制醇发酵过程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碳气体,如CO和CO2等,是地球上丰富的碳资源。一碳气体来源广泛,包括工业废气和含碳物质如工农业废料、城市垃圾气化而来的合成气等。实现一碳气体能源化有助于缓解当前的能源短缺和环境危机。食气微生物通过化能固碳,将一碳气体转化为各类大宗化学品和生物燃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其气体转化和产物合成效率尚不能满足工业发酵的要求。Clostridium carboxidivorans P7是极少数被发现能够利用一碳气体合成高级醇(丁醇和己醇)的食气微生物之一,本研究旨在利用该菌实现钢厂尾气的重新利用。作者系统地研究了 C.carboxidivorans P7的基础生理代谢特征,为提高合成气制醇效率优化了发酵条件,同时探究了相关代谢机制,并基于5L搅拌式反应器建立了合成气转化平台,发展了连续进气发酵工艺。本文为提高C.carboxidivoransP7转化钢厂尾气效率、推进其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基础研究依据,为有效解决废气污染和生产生物燃料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探究了C carboxidivorans P7的营养模式。结果表明,C.carboxidivorans P7在合成气(模拟钢厂尾气,CO:CO2:H2:Ar=56:20:9:15)自养条件下主要以CO为底物,生产乙醇和乙酸;在2.0 g/L葡萄糖的异养条件下,培养密度和产物碳浓度分别只有自养模式的67.2%和48.6%;而在合成气和葡萄糖同时存在的混养条件下,菌体只消耗葡萄糖。因此推断,有机碳源的存在可能会抑制P7合成气的利用。为增强菌株合成气制醇能力,本研究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最陡爬坡设计和Box-Behnken设计三步统计学策略优化了培养基中的微量金属组成。结果表明,在标准培养基微量金属组成的基础上,MoO42+减少到0.55倍,Cu2+增加到3.48倍,并额外添加44.32mMFe3+,总醇产量提高了 103.7%,即从原来的2.16 g/L提高到4.40 g/L,总酸产量从2.37 g/L减少到0.50 g/L,总醇占发酵总产物的碳比例从54.2%提高至92.0%,极大地提升了菌株产醇的效率。其次,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温度(25-37℃)对于C.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发酵的影响。结果发现,37和33℃的培养温度虽然促进了生物量快速增长,却造成了细胞结团和高级醇低产;而29和25℃的培养温度虽然避免了细胞结团,但缓慢的生长速率造成培养密度低下。本文提出了一种37℃(0-24 h)-25℃(24-144 h)的两步温度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地克服菌体结团,同时促进有机醇生产。在该条件下,乙醇、丁醇和己醇产量分别达到3.97、1.67和1.33 g/L,这是目前在摇瓶发酵中报道的最高总醇产量。另外,通过对八种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发现,在发酵液中添加0.1%(w/w)浓度的皂素或者Tween 80能够显着缓解37℃培养中的成团问题,延长有效发酵周期,进而提高菌体密度和增加产物浓度。然而,相比于表面活性剂的抗细胞成团作用,两步温度培养更有利于高级醇的生产。比较转录组学分析37℃、25℃和37-25℃三种培养模式下菌体生长前后期的转录反应后发现,温度主要影响了碳水化合物代谢,能量代谢和氨基酸代谢;此外,Wood-Ljungdalii途径的相关基因偏爱37℃的转录环境,而负责酰基缩合反应的催化酶编码基因则倾向于在25℃的环境中高表达。然后,本文测试了九种氮源对C.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发酵的影响。结果发现,P7不仅可以利用丰富的有机氮源,还可以利用简单的无机氮源;以蛋白水解产物为主且富含微量营养物的有机氮源更适合作为其合成气发酵的底物。然而,只有酵母提取物(YE)能够显着促进高级醇合成;而铵根虽能支持其生长,但会导致较长的延滞期且产物中几乎没有高级醇。此外,RT-qPCR结果揭示了在培养后期,菌株以YE为氮源时,负责高级醇生产的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是以铵根离子为氮源时的3.3-8.4倍。在2.0 g/L硫酸铵的基础上,通过加倍浓度添加优化后的微量金属以及标准培养基的矿质元素和维生素,可以形成一个支持高级醇产量达到YE添加时的发酵水平的全合成培养基。最后,基于实验室规模的5L搅拌式反应器,通过在线控制系统和尾气质谱实现对整个发酵过程的pH、氧化还原电位(ORP)、CO摄取率(COUR)和CO2释放率(CER)等重要生理参数的实时监测。结合离线生理数据,首先确定了 pH和ORP分别作为判断发酵阶段和细胞活力的宏观生理指标。通过跟踪操作过程发现,初始ORP在-273 mV以下时,P7的发酵表现较为稳定;罐压(0.03-0.10 MPa)会抑制细胞生长;发酵培养基中添加少量葡萄糖可以促进菌株在移种后复苏,继而稳定发酵初期的ORP值,保障后续自养发酵的正常进行。至此,建立了C carboxidivorans P7连续进气发酵的基本工艺操作。然后,通过发酵过程的pH控制发现,pH 5.6有利于细胞生长和产物积累,而pH 5.2虽能促进有机酸向有机醇转化,但损害细胞生长。亚硫酸钠稳态法评估了低通气环境中不同搅拌转速下反应器的体积传质系数(kLa)。同时生物发酵实验发现,搅拌转速也会影响细胞的生理状态。最后,建立了两个基于在线参数调控的高效发酵工艺:1)基于在线pH指导间歇补加YE的工艺:发酵过程中,当pH有回升趋势时,YE溶液被补入发酵体系,每次终浓度为0.5 g/L,该工艺通过三次补加后,生物量、乙醇、丁醇和己醇产量分别达到0.96、4.36、1.87和0.77 g/L;2)基于在线COUR指导调控搅拌转速的发酵工艺:发酵前后期控制低搅拌转速以促进接种后细胞复苏和减少剪切力对细胞的损害,生长期则根据COUR调整搅拌转速以满足细胞碳源需要,该工艺实现的生物量、乙醇、丁醇和乙酸产量分别达到0.93、3.70、0.93和1.74 g/L。

任丽丽[6](2020)在《中药渣发酵制备有机肥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中药渣(Traditianal Chinese Medicine Residues,TCMRs)为研究对象,(1)基于已有研究成果,考察中药渣好氧发酵制备有机肥的可行性。(2)考察不同堆肥参数对中药渣堆肥发酵效果的影响,确定最适发酵条件。(3)基于中药渣成分选择发酵菌剂,并通过组合初步选择较优复合菌剂。(4)对复合菌剂再优化,进一步筛选出对中药渣难降解成分分解较快复合菌。(5)对堆肥参数与复合菌进行正交优化,建立中药渣发酵制备有机肥的最佳工艺。方法:(1)通过查阅有关好氧堆肥及堆肥腐熟的研究成果,确定中药渣堆肥方式及检测指标。(2)以温度、p H值、有机质、氮、磷及钾等为检测指标,考察含水量、碳氮比(Carbon-to-Nitrogen ratio,C/N)、翻堆频率及补水频率四个堆肥参数,确定合适的发酵条件。(3)基于药渣主要成分总结已有研究微生物,确定常用于发酵的放线菌、真菌和细菌项下具体菌种;通过组合(配比1:1:1)发酵中药渣,测定各个指标的变化选择较优复合菌。(4)通过菌种叠加作用,并添加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作为检测指标,进一步优选微生物发酵剂。(5)选择药渣含水量、碳氮比、翻堆频率及复合菌种添加比例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通过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评价堆肥腐熟情况,筛选中药渣最佳堆肥工艺。结果:(1)通过文献考证,确定间歇动态好氧堆肥发酵中药渣,期间可选择物理、化学、生物等多项指标检测堆肥腐熟情况。(2)通过检测各指标发现:含水量项下,堆肥前期含水量为65%组的温度处于较高水平,到第9天后55%含水量的温度开始高于其余三组;发酵结束时各组p H值介于7.65-8.10之间,除含水量50%、60%两组间差异不显着外,其余各组间p H值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堆肥结束时含水量50%及55%两组有机质分解速率较快,且后者P含量最高,含水量为60%的组有机质分解最少,且所含N、K元素最高。碳氮比项下,除C/N为30的组外,其余各组最高温均超过62.00℃;堆肥结束时,各组p H维持在7.42-7.79之间,C/N为30的处理组与其余各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堆肥结束时各分组有机质整体呈下降趋势,C/N为20组与别组相比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碳氮比为25和40的组含氮量升高,磷含量除C/N为25外,其余各组整体上均有所增加,各组K含量整体也有所提高。翻堆频率项下,整个堆肥过程中前期F0组温度高于其它组别,一周后F7的温度优势开始显现;堆肥结束时各组p H值处于7.32-7.65之间;有机质含量表现为持续下降趋势,其中F7组降解率最高,同时F4及F10两组N含量有所升高,各组P含量比最初均有所增加,除F4处理外,K含量整体比开始减少。补水频率项下,温度除B0组第10天达最高外,其余三组在堆肥前4天内达到最高,3周后各组温度逐渐稳定;堆肥结束时各组p H值处于7.60-8.00之间;堆肥35天后B7组有机质降低最多为17.11%,N含量除B7组外,其余组均有所损失,磷及钾元素含量除B4组降低外,其余各组均有所提高。(3)通过查阅已有文献,结合经济性以及实用性筛选出7种常用有机肥发酵剂,其中放线菌:细黄链霉菌;真菌:黑曲霉、里氏木霉、绿色木霉;细菌: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经组合发酵并检测各项指标,发现AB1C2组(即细黄链霉菌:黑曲霉:地衣芽孢杆菌=1:1:1)最终外观为黑色似泥土质地,在发酵过程中高温期温度最高,且有机质降解率最高(为30.75%)。(4)经检测得各处理组在堆肥过程中有三次不同的升温期;不同菌剂处理下各处理组的p H值整体为先升高后降低,最后达到稳定,且各处理组与空白组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堆肥结束时E组有机质降解最多,处理A、B及C三组纤维素、木质素降解较高,结合各组有机质及3种养分(N、P、K)的含量的变化,发现C处理组用于发酵药渣效果较好。(5)通过检测正交实验中各分组指标的变化,得发酵过程中各分组(除G组外)最高温度均达到60℃以上,其中I、C两组的最高温度分别达到65.18℃、63.73℃;随着堆肥时间的延长,各组的p H值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堆肥结束时各组的p H值维持在7.91-8.44之间;堆体含水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结束时C组含水量最少为33.84%,I组含水量最多为57.22%;利用灰色关联度方法评价堆肥腐熟度,得四个因素对堆肥影响顺序及最佳水平为:翻堆频率(10 d/次)>含水量(50%)>复合菌剂比例(1.5%)>碳氮比(33)。结论:研究表明利用间歇动态好氧堆肥处理中药渣具有一定可行性。结合各堆肥指标,确定较优发酵条件为含水量55%、碳氮比为30:1、翻堆频率和补水频率为7 d/次。经菌种筛选与组合,结合堆肥结束前后养分、纤维素与木质素含量变化,筛选出中药渣高效降解复合菌种为处理C组,即细黄链霉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绿色木霉)=1:4。通过对各堆肥参数及复合菌种进行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堆肥工艺为:含水量50%,C/N=33:1,翻堆频率为10 d/次,菌剂添加比例1.5%。

晏殊[7](2019)在《水果酵素自然发酵中优势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代谢产物功效特性的研究》文中指出酵素源于日本和台湾,是以水果蔬菜为原料的发酵型饮品。但是酵素的发酵工艺,代谢产物以及功效特性仍然需要深入的研究。本研究采用几种典型的水果为原料,通过自然发酵,筛选出酵素发酵优势菌,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用福林酚法对酵素液中的总酚含量进行了测定,用三氯化铝比色法对酵素液中的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用碱处理前后的酵素液吸光度计算抗坏血酸的含量,用还原力、DPPH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测定酵素液的抗氧化活性;用国标规定的方法对酵素液中的酶谱进行分析,用高效液相法对酵素液中的有机酸种类与含量进行测定,对酵素感官评价指标与代谢产物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了酵素液对致病菌的抑菌圈大小,并以大肠杆菌为指示菌检测了酵素液的抑菌温度稳定性及酸碱稳定性,通过相关性分析探究了代谢产物与抑菌活性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将9种常见水果自然发酵6个月,优势菌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法鉴定。共分离出12株菌,所有酵素中均检测出戴尔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brueckii),梨子酵素中有两种戴尔有孢圆酵母,火龙果酵素中检测出鲁氏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梨子酵素中检测出醋酸杆菌(Acetobacter)。在分离出的12种菌中,B1、M、Y1、H1、L1、L2、Ql、C、P1、G为戴尔有孢圆酵母,H2为鲁氏酵母,L3为醋酸杆菌。酵素发酵过程中未检出霉菌及致病菌。2.比较了各样品发酵前后抗氧化成分的变化,并研究了酵素中活性成分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除火龙果酵素外,其它样品发酵后抗氧化成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下降率为25%-55%。其中,火龙果酵素抗氧化成分含量最高,总酚为0.61±0.02mg/mL、黄酮为0.52±0.01mg/mL、抗坏血酸为1.34±0.02mg/mL。抗氧化活性检测表明,火龙果酵素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其DPPH、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5.91%、104%,各样品还原力检测结果呈现剂量效应(P>0.05)。经相关性分析得出,总酚与羟自由基清除率呈极显着正相关(r=0.800,P<0.01)。3.对酵素样品中生物活性酶和有机酸进行检测,并建立酵素感官评价标准。从各样品中共检测出淀粉酶、蛋白酶、SOD酶、酒石酸、L-苹果酸、乳酸、乙酸、柠檬酸、D-苹果酸、琥珀酸等10种成分。淀粉酶活性最高的为火龙果酵素(4.39±0.02U/ml),SOD酶活性最高的为芒果酵素(11.56±0.02U/mL),蛋白酶活性最高的为柚子酵素(0.79±0.01U/ml)。酵素中的有机酸以苹果酸、乙酸为主,乳酸、琥珀酸含量较低,部分样品未检出酒石酸及柠檬酸。从色泽、滋味、形态、气味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构建回归方程:总分=27.651+2.569×形态+0.898×果香+0.695×色泽(R2=0.984),对筛选出的三个指标重新计算权重,最终确定新分值为形态(45分)、果香(25分)、色泽(30分)。感官品质与代谢产物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柠檬酸与色泽呈极显着正相关(r=0.923,P<0.01),与形态和爽口度呈显着正相关(r=0.734,P<0.05,r=0.681,P<0.05),蛋白酶与色泽呈显着正相关(r=0.751,<0.05)。4.抑菌实验表明,各酵素样品对三种致病菌表现出抑制作用。橙子酵素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圈分别达到21.33±3.79mm、21.67±2.52mm,菠萝酵素对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17.33±1.53 mm,部分酵素样品未显示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酵素抑菌活性酸碱稳定性较差,在pH为碱性时抑菌效果明显下降,抑菌活性热稳定性较好,在80℃左右抑菌活性最强。代谢产物与抑菌特性相关性分析表明,蛋白酶与大肠杆菌抑菌圈呈显着正相关(r=0.685,P<0.05)。

鲁正[8](2019)在《船舶压载水中微型生物高效灭活及废弃物降解产能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船舶压载水公约已于2017年9月8日正式生效,而目前现有压载水处理技术仍然存在处理效率低、不稳定等问题,同时压载水处理后的藻类废弃物无法有效处理给海洋环境带来了巨大隐患。本文采用高梯度磁过滤联合紫外光合催化技术(HGMS-UV/TiO2)对压载水中的微型生物进行稳定高效的去除,并对压载水处理后的藻类废弃物进行降解产能研究,实现了船舶废弃物的资源化和无害化。针对普通滤网滤器对尺寸小于20μm的生物体基本无作用的现状,建立了HGMS-UVC/TiO2系统,研制了改性麦秸秆磁种,替代了传统磁种并无需投加絮凝剂,使HGMS前处理实现了多种污染物的一次净化,对压载水中的悬浮物及大肠杆菌去除率较改性前的磁种分别提高了 29.8%和0.4 log;同时充分发挥了后续紫外光催化(UVC/TiO2)二级处理系统的灭菌能力,使得大肠杆菌细胞膜受损严重,脂质过氧化产物含量增多,酶活性减弱,胞内K+和蛋白质泄漏,对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及DNA产生不可逆的双重破坏和杀灭,抑制细菌光复活和暗修复能力。应用麦秸秆磁种的HGMS系统与紫外光催化联用对人工配置海水中的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协同去除能力。为提高HGMS-UVC/TiO2系统对具有坚韧纤维素细胞壁微藻的去除效果,建立了新型长短双波紫外光催化(UVA/UVC-TiO2)系统,较单独以长波或短波作为光源的光催化系统,灭藻率分别提高了 0.31 log和0.19 log。长短双波紫外光催化的共同作用加剧破坏了微藻细胞膜使其渗透性受损,同时短波紫外辐射破坏细胞内的代谢和遗传物质。UVA/UVC-TiO2系统较单波长紫外光催化系统可以在较短的反应时间内使微藻细胞脂质过氧化产物含量提高40%,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降低40%,胞内物质泄漏量提高25%。UVA/UVC-TiO2系统充分发挥UVA对TiO2的高催化性和UVC对细胞的高破坏性,从而对压载水中微型生物实现高效灭活。针对压载水藻类废弃物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无法得到有效处理和无害化利用的情况,考察不同种泥和预处理方法对压载水藻类废弃物选择性发酵降解产能效果影响。结果表明经FP技术预处理过的压载水藻类废弃物,若接种好氧污泥(AS)可以产生最多的挥发性脂肪酸(VFA),而接种厌氧污泥(ANS)可以保留住更多的脂肪,这可能是由于AS组Sphingomonoadaceae、Other Bacteroidales以及Clostridiaceae种群占优势,导致对压载水藻类废弃物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能,而ANS组中发现了大量与生物氢化相关的科,因此发生了典型的生物氢化而保留住了脂肪并产生了更多的甲烷;在不同物化预处理方法的产能效果研究中,以AS作为选择性发酵种泥,结果表明无物化预处理的选择性发酵虽然水解速率在发酵前期较预处理组略慢,但发酵后期各项指标得到了显着提升,41%的不饱和脂肪酸饱和化,提高了生物柴油的理化性质。此外选择性发酵耗能低,不需投加化学试剂,不产生二次污染,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厌氧发酵技术,因此对于压载水藻类废弃物的降解产能可以无物化预处理,而使用选择性发酵技术作为破坏藻类细胞壁和提高脂肪提取效率的最佳方法。

彭一丁[9](2017)在《合成气厌氧乙醇发酵新型塔式反应器研制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燃料乙醇作为绿色可持续能源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合成气发酵制取乙醇已成为一项极具潜力的独特技术。目前,较低的气液传质是合成气发酵生产乙醇主要障碍之一。本文设计了一种塔式反应器,并利用该反应器对合成气乙醇发酵条件进行了探索。主要结论如下:试验以菌株C.autoethanogenum DSM10061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塔式反应器中不同塔板数目(0、1、2、3、4、5、6、7)下合成气乙醇发酵菌体生长和乙醇产生情况,表明增加塔板能促进发酵液中菌体的生长,对乙醇产量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塔板数5,发酵第5 d菌体生长OD600达到最大值0.271,且乙醇浓度最高为310.023 mg/L,发酵过程中合成气消耗率为H2 92.4%,CO 64.11%,CO2 85.84%。采用塔板数最优值为5时,探讨其循环回流间隔时间对乙醇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每8 h回流一次,菌株生长最旺盛,最大OD600值为0.673 g/L,最高乙醇浓度达到484.563 mg/L,最大气体消耗率为H2 93.11%,CO 64.18%,CO2 86.97%。在此基础上,对培养基进行间歇补气,每4天补气时菌体生长和乙醇发酵较好,最大OD600和乙醇浓度分别达到0.472和581.82 mg/L。H2、CO和CO2最大消耗率分别为85.62%,40.95%,65.39%。选取以上最优参数,以反应器装液量500 mL和1000 mL为变量进行乙醇发酵,结果表明装液量为500 mL要优于装液量为1000 mL时的发酵,乙醇浓度最大值为603.92 mg/L,最大菌体生长OD600为0.549,合成气组分消耗率分别是H2 85.73%,CO 41.08%,CO2 68.71%。总结以上实验优化参数,得出反应器优化条件为5个塔板、每8 h循环回流、每4 d进行间歇补气、反应器装液量为500 mL。利用三种菌株C.autoethanogenum、C.ljungdahlii和A-fm4对反应器发酵优化后参数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了菌株C.autoethanogenum发酵能力稍强于C.ljungdahlii和A-fm4,菌体生长最大OD600值为0.548,乙醇最大产量为620.56 mg/L,分别提高了1.8倍和2.5倍,而发酵过程中H2、CO和CO2消耗率最大值分别为87.92%,41.46%,70.8%。本研究结果证实了塔式反应器能增强合成气与发酵液培养基的传质,从而提高乙醇发酵的产量。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合成气厌氧发酵中增加气液传质效率的方法提供了实验思路和理论依据。

侯璨[10](2014)在《1,3-二羟基丙酮提取工艺研究及工艺设计》文中研究指明1,3-二羟基丙酮是结构最简单的酮糖类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合成的中间体以及功能性添加剂。微生物法发酵生产1,3-二羟基丙酮具有产量(产物浓度)高、工艺简单、底物利用率高、易于控制等优点,但由于存在1,3-二羟基丙酮热稳定性差,水溶液粘度大,副产物干扰多等问题,导致1,3-二羟基丙酮分离提取困难,提取收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限制了 1.3-二羟基丙酮产业的发展。因此,开展分离提取工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微滤膜过滤工艺、纳滤膜过滤工艺、浓缩工艺、结晶工艺及晶体生长动力学,进行了年产l0O0t 1,3-二羟基丙酮的生产工厂设计。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孔径为0.1μm聚偏氟乙烯(PVDF)膜微滤膜进行发酵液的固液分离,有效地去除菌体,得到过滤液,该工序1,3-二羟基丙酮收率为96.3%;(2)利用NF-270纳滤膜过滤微滤液,脱色除杂得到透明的纳滤液,过滤操作压力0.8 MPa,过滤温度为25℃,该工序的1,3-二羟基丙酮收率为95.2%;(3)论文重点研究了结晶工艺的条件,选择在70%乙醇溶液中进行结晶,采用分段降温控制模式,具体如下:14℃至8℃时,降温速率为0.17℃/h,8℃至2℃时,降温速率为0.25℃/h,2℃至-4℃时,降温速率为0.5℃/h,结晶总收率达到了 76.5%,晶体外观为白色粉末,晶体纯度为98.2%。整个提取工艺流程1,3-二羟基丙酮的总收率为70.1%。(4)对1,3-二羟基丙酮的晶体生长动力学进行了考察。在6℃下进行结晶,得到了晶体的成核动力学级数与生长动力学级数比i=1.086。(5)进行了年产1000 t 1,3-二羟基丙酮的工艺设计,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工厂布置等,进行了物料、热量、水量等衡算,以及生产成本、经济效益等核算。

二、新型空气过滤器在C菌种发酵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空气过滤器在C菌种发酵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黑槌虫草羽束梗孢菌的液体深层发酵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发酵装备的关键点和相关改进
    1.1 发酵罐机械密封
    1.2 管道
    1.3 空气净化系统
    1.4 阀门
2 发酵过程控制
    2.1 灭菌时间的控制
    2.2 发酵参数控制
    2.3 接种、移种和取样控制

(2)重离子辐射选育高产丁醇生产菌突变体及丁醇胁迫细胞膜响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丁醇理化性质及应用
    1.3 产丁醇微生物及代谢途径
        1.3.1 ABE发酵简介
        1.3.2 丁醇发酵生产菌
        1.3.3 ABE发酵的代谢途径
    1.4 生物丁醇发展瓶颈与应对策略
        1.4.1 生物丁醇发酵原料开发
        1.4.2 能量及氧化还原力辅因子代谢调控
        1.4.3 减弱ABE发酵过程中丁醇毒性
    1.5 丁醇耐受性的主要适应机制
        1.5.1 调控因子应激响应
        1.5.2 细胞表面及形态变化
        1.5.3 细胞膜调节机制
        1.5.4 细胞膜介导的细胞能量代谢调控
    1.6 利用组学技术对丙酮丁醇梭菌生理和溶剂生产的基因分析
    1.7 重离子辐射诱变微生物技术介绍
    1.8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碳离子束辐射选育产丁醇梭菌突变体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菌株
        2.1.2 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菌株的培养及保存
        2.2.2 碳离子束辐射处理
        2.2.3 菌株存活测定
        2.2.4 丁醇高产菌株的筛选及产量稳定性测试
        2.2.5 丁醇耐受性和不同环境刺激下菌株生长的测定
        2.2.6 遗传稳定性实验
        2.2.7 响应面法(RSM)验证Y217 丁醇耐受性
        2.2.8 分析方法
    2.3 结果分析
        2.3.1 碳离子束辐射丙酮丁醇梭菌的存活与突变
        2.3.2 突变体发酵动力学研究
        2.3.3 突变体对丁醇的耐受性研究
        2.3.4 突变体对不同环境刺激的生长响应研究
        2.3.5 高产且耐受丁醇突变菌株遗传稳定性研究
        2.3.6 RSM耐受性验证
    2.4 本章讨论
第3章 外源丁醇胁迫下丙酮丁醇梭菌细胞膜完整性和生理特性的响应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菌株
        3.1.2 培养基
    3.2 实验方法
        3.2.1 菌株培养
        3.2.2 不同浓度丁醇刺激下菌株生长曲线
        3.2.3 电子扫描显微镜(SEM)样品制备
        3.2.4 细胞表面疏水性测定
        3.2.5 细胞膜完整性和膜电位的测定
        3.2.6 胞外电导率和胞内生物大分子溢出量的测定
        3.2.7 细胞大小的测定
        3.2.8 细胞膜脂肪酸组成测定
        3.2.9 外源添加丁醇摇瓶发酵实验
        3.2.10 全基因组重测序和变异基因的功能注释
        3.2.11 分析方法
    3.3 结果分析
        3.3.1 丁醇胁迫对细胞表面体积比变化及生长抑制的影响
        3.3.2 评估细胞表面疏水性变化与丁醇耐受性之间的关系
        3.3.3 丁醇胁迫下细胞膜通透性与丁醇耐受性的关系
        3.3.4 外源性丁醇渗透对跨膜电位的影响
        3.3.5 丁醇胁迫下菌株细胞膜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比例变化
        3.3.6 突变株Y217 中涉及细胞膜生理活动突变基因分析
        3.3.7 外源丁醇对突变体发酵动力学的影响
    3.4 本章讨论
第4章 Y217 利用不同发酵底物生产丁醇初步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菌株
        4.1.2 培养基
    4.2 实验方法
        4.2.1 菌株培养
        4.2.2 玉米粉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4.2.3 玉米粉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4.2.4 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
        4.2.5 糖蜜发酵原料前处理方法
        4.2.6 研究不同配比碳源对糖蜜发酵的影响
        4.2.7 研究不同氮源和电子载体对糖蜜发酵的影响
        4.2.8 糖蜜发酵动力学研究
        4.2.9 分析方法
    4.3 结果分析
        4.3.1 玉米粉对丁醇发酵的影响
        4.3.2 (NH_4)_2SO_4对丁醇发酵的影响
        4.3.3 Ca CO_3对丁醇发酵的影响
        4.3.4 无机磷酸盐对丁醇发酵的影响
        4.3.5 Mg SO_4对丁醇发酵的影响
        4.3.6 Fe SO_4对丁醇发酵的影响
        4.3.7 接种量对丁醇发酵的影响
        4.3.8 初始p H对丁醇发酵的影响
        4.3.9 发酵温度对丁醇发酵的影响
        4.3.10 丙酮丁醇梭菌Y217 最适发酵条件验证
        4.3.11 糖蜜发酵前稀释处理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4.3.12 糖蜜发酵前除杂处理对发酵的影响
        4.3.13 添加葡萄糖浓度对糖蜜发酵的影响
        4.3.14 不同氮源对糖蜜发酵的影响
        4.3.15 不同电子载体对糖蜜发酵的影响
        4.3.16 糖蜜发酵动力学曲线
    4.4 本章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发酵溶剂气相色谱图及标准曲线
    附录2 脂肪酸标准品气相色谱检测图
    附录3 缩略词
    附录4 主要仪器和试剂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利用代谢工程改造大肠杆菌生产柠檬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柠檬酸简介
    1.2 柠檬酸的应用
        1.2.1 食品饮料行业
        1.2.2 医药行业
        1.2.3 洗涤剂工业
        1.2.4 清洗剂和螯合剂
        1.2.5 萃取剂
        1.2.6 交联剂
        1.2.7 环境修复
        1.2.8 消毒剂
    1.3 生物法生产柠檬酸
        1.3.1 生产柠檬酸的菌种
        1.3.2 柠檬酸的生物合成途径
        1.3.3 生产柠檬酸的发酵原料
        1.3.4 柠檬酸生产的发酵技术
        1.3.5 影响柠檬酸发酵的因素
    1.4 柠檬酸的纯化和回收
    1.5 代谢工程提高柠檬酸产量的方法
        1.5.1 残留底物工程
        1.5.2 前体补充途径工程
        1.5.3 反馈抑制工程
        1.5.4 呼吸链调节
        1.5.5 利用CRISPR技术提高柠檬酸产量
        1.5.6 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提高柠檬酸产量
        1.5.7 进化工程提高柠檬酸产量
        1.5.8 组学相关技术提高柠檬酸产量
    1.6 课题的研究意义
    1.7 课题的主要内容
2 含有外源基因gltA大肠杆菌表达菌株的构建
    2.1 材料、试剂和仪器
        2.1.1 菌株、基因及表达载体
        2.1.2 主要试剂
        2.1.3 试剂配制方法
        2.1.4 主要仪器和耗材
        2.1.5 引物设计及合成
    2.2 实验方法
        2.2.1 T-gltA质粒的构建
        2.2.2 表达载体pCOLA-gltA的构建
        2.2.3 表达菌株wg的获取
    2.3 结果与分析
        2.3.1 gltA基因的TA克隆
        2.3.2 表达载体pCOLA-gltA的构建
        2.3.3 表达菌株wg的构建
    2.4 本章小结
3 含有外源基因gltA与 cad的大肠杆菌表达菌株的构建
    3.1 材料、试剂和仪器
        3.1.1 菌株及表达载体
        3.1.2 主要试剂
        3.1.3 试剂配制方法
        3.1.4 主要仪器设备
        3.1.5 引物设计及合成
    3.2 实验方法
        3.2.1 表达载体pCDF-cad的构建
        3.2.2 表达菌株wgc的获得
    3.3 结果与分析
        3.3.1 cad表达盒和基因pCDF的克隆
        3.3.2 表达载体pCDF-cad的构建
        3.3.3 表达菌株wgc的筛选
    3.4 本章小结
4 柠檬酸发酵工艺的研究
    4.1 试剂、材料和仪器
        4.1.1 主要试剂
        4.1.2 试剂配制方法
        4.1.3 主要仪器和耗材
    4.2 实验方法
        4.2.1 wg和wgc生长曲线的测定
        4.2.2 柠檬酸和蔗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4.2.3 柠檬酸标准曲线的测定
        4.2.4 蔗糖标准曲线的测定
        4.2.5 wg和wgc发酵生产柠檬酸产量对比
        4.2.6 利用单因素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
        4.2.7 响应面法优化发酵条件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wg和wgc生长曲线
        4.3.2 柠檬酸标准曲线
        4.3.3 蔗糖标准曲线
        4.3.4 wg和wgc发酵生产柠檬酸产量对比
        4.3.5 单因素发酵条件的优化
        4.3.6 响应面优化发酵条件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综合利用玉米深加工副产物固态发酵饲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微生物发酵饲料
        1.1.1 微生物发酵饲料发展背景与面临问题
        1.1.2 微生物发酵饲料发展历程
        1.1.3 微生物发酵饲料特点
        1.1.4 微生物发酵饲料常用的益生菌
    1.2 固态发酵技术
        1.2.1 固态发酵技术
        1.2.2 影响固态发酵的因素
        1.2.3 固态发酵反应器
    1.3 玉米深加工副产物概述
        1.3.1 玉米皮
        1.3.2 玉米浆
        1.3.3 石膏
        1.3.4 黑曲霉菌渣
    1.4 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
        1.4.1 呕吐毒素
        1.4.2 玉米赤霉烯酮
        1.4.3 黄曲霉毒素
        1.4.4 伏马毒素
        1.4.5 赭曲霉毒素
    1.5 呕吐毒素污染情况及其去除方法
        1.5.1 呕吐毒素污染情况
        1.5.2 饲料中呕吐毒素去除方法
    1.6 呕吐毒素检测方法
        1.6.1 酶联免疫法(ELISA)
        1.6.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1.6.3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1.6.4 薄层色谱法(TLC)
    1.7 课题研究思路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意义与目的
2 多种益生菌混合培养的可行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培养基
        2.2.3 实验试剂
        2.2.4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培养方法
        2.3.2 发酵菌种互作关系
        2.3.3 不同玉米浆浓度对发酵菌种生长影响
        2.3.4 同属发酵菌种混合种子培养
        2.3.5 发酵菌种生长曲线及OD_(600)-活菌数拟合曲线绘制
        2.3.6 分析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混合固态培养菌种的确定
        2.4.2 不同玉米浆浓度对发酵菌种生长影响
        2.4.3 发酵菌种混合培养
        2.4.4 发酵菌种生长曲线及OD_(600)-活菌数拟合曲线绘制
        2.4.5 多菌混合培养平板计数方法确定
        2.4.6 多菌混合固态培养可行性探索
        2.4.7 单菌及多菌固态培养过程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益生菌发酵玉米皮生产饲料的发酵工艺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培养基
        3.2.3 实验试剂
        3.2.4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培养方法
        3.3.2 玉米皮固态发酵工艺优化单因素实验
        3.3.3 正交实验设计
        3.3.4 分析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容器及密封方式对发酵的影响
        3.4.2 装料量对发酵的影响
        3.4.3 初始pH对发酵的影响
        3.4.4 含水量对发酵的影响
        3.4.5 接种量对发酵的影响
        3.4.6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3.4.7 单菌与混菌固态培养的比较
        3.4.8 确定固态培养时间
        3.4.9 混菌固态培养有机酸及乙醇含量
        3.4.10 扫描电镜分析
        3.4.11 混菌固态培养放大实验
        3.4.12 不同试剂调节pH对发酵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DON降解菌的筛选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样品与试剂
        4.2.2 实验菌种
        4.2.3 培养基
    4.3 实验方法
        4.3.1 标准溶液配制
        4.3.2 DON降解菌的富集
        4.3.3 DON降解菌的筛选
        4.3.4 DON检测
        4.3.5 菌株对DON的降解能力
    4.4 结果与讨论
        4.4.1 DON降解菌的筛选
        4.4.2 DON降解菌的降解能力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食一氧化碳梭菌(Clostridium 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制醇发酵过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能源的发展概述
        1.1.1 能源的总体发展现状
        1.1.2 生物燃料的发展现状
    1.2 合成气发酵概述
    1.3 合成气发酵研究进展
        1.3.1 合成气发酵菌株的选择与改造
        1.3.2 产乙酸菌的代谢途径与能量机制
        1.3.3 合成气发酵培养基优化
        1.3.4 合成气组分的影响
        1.3.5 发酵过程调控
        1.3.6 产物的细胞毒性
        1.3.7 气液传质
        1.3.8 生物反应器的应用
        1.3.9 生物燃料的经济性分析与商业化进程
        1.3.10 生物燃料的未来发展方向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菌种
    2.2 培养基
        2.2.1 活化培养基
        2.2.2 固体培养基
        2.2.3 发酵培养基
    2.3 培养方法与条件
        2.3.1 菌株保藏与活化
        2.3.2 摇瓶发酵
        2.3.2.1 自养发酵
        2.3.2.2 异养发酵
        2.3.2.3 混养发酵
        2.3.3 连续进气发酵
    2.4 分析与检测方法
        2.4.1 pH与ORP的检测
        2.4.2 生长与生物量的检测
        2.4.3 菌体元素含量的检测
        2.4.4 菌体生物学形态观察
        2.4.5 合成气成分的检测
        2.4.6 发酵产物的检测
        2.4.7 葡萄糖含量的检测
        2.4.8 铵根离子的检测
        2.4.9 相关指标计算
        2.4.10 数据处理与作图
    2.5 常用试剂
    2.6 特殊耗材
    2.7 主要仪器
第3章 Clostridium carboxidivorans P7的基础生理代谢特性与发酵培养基优化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菌种与培养条件
        3.2.2 摇瓶发酵
        3.2.3 检测与分析
        3.2.4 三步统计学策略
        3.2.4.1 Plackett-Burman设计
        3.2.4.2 最陡爬坡实验设计
        3.2.4.3 Box-Behnken实验设计
        3.2.4.4 拟合模型的验证
        3.2.4.5 方法矩阵与方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carboxidivorans P7的形态学特征与主要元素含量
        3.3.2 C.carboxidivorans P7在WCB中的生长与产物
        3.3.3 C.carboxidivorans P7不同营养模式下的生长与产物
        3.3.3.1 C.carboxidivorans P7的自养模式
        3.3.3.2 C.carboxidivorans P7的异养模式
        3.3.3.3 C.carboxidivorans P7的混养模式
        3.3.4 发酵培养基的微量金属优化
        3.3.4.1 Plackett-Burman实验
        3.3.4.2 最陡爬坡实验
        3.3.4.3 Box-Behnken实验
        3.3.4.4 最优培养基的确定与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温度对Clostridium 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发酵的影响与表面活性剂的抗细胞成团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菌株与培养条件
        4.2.2 摇瓶发酵
        4.2.3 检测分析
        4.2.4 转录组测序样本的制备
        4.2.5 转录组数据的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恒温对C.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发酵的影响
        4.3.2 两步温度对C.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发酵的影响
        4.3.3 表面活性剂对C.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发酵的影响
        4.3.4 两步温度策略与表面活性剂添加的组合影响
        4.3.5 转录组分析
        4.3.5.1 样品比对分析和关系分析
        4.3.5.2 样品的基因表达差异性分析
        4.3.5.3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4.3.5.4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途径富集分析
        4.3.5.5 Wood-Ljungdahl途径和产物生成途径的转录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氮源对Clostridium 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发酵的影响与支持高级醇生产的全合成培养基设计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菌株与培养条件
        5.2.2 摇瓶发酵
        5.2.3 检测与分析
        5.2.4 RNA分离与反转录定量PCR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有机氮源及其浓度的影响
        5.3.2 无机氮源及其浓度的影响
        5.3.3 基于无絮凝发酵过程考察氮源对合成气发酵的影响
        5.3.4 混合氮源对合成气发酵的影响
        5.3.5 转录水平验证高级醇的生产差异
        5.3.6 全合成培养基的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在线生理参数调控的合成气连续进气发酵工艺的建立与优化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菌株与培养条件
        6.2.2 5L反应器发酵
        6.2.3 检测与分析
        6.2.4 验证ORP变化的冷模实验
        6.2.5 pH控制实验
        6.2.6 传质相关的检测
        6.2.6.1 不同流场条件下的气泡检测
        6.2.6.2 不同流场条件下的传质系数检测
    6.3 结果与讨论
        6.3.1 5L反应器基础发酵工艺的建立
        6.3.1.1 微量金属优化培养基在5L反应器中的验证
        6.3.1.2 初始ORP对连续进气发酵的影响
        6.3.1.3 罐压对连续进气发酵的影响
        6.3.1.4 基于在线pH指导YE间歇补加工艺
        6.3.1.5 种子培养基对连续进气发酵的影响与探究
        6.3.2 两步温度策略在连续进气发酵中的应用
        6.3.3 pH对连续进气发酵的影响
        6.3.4 流场对连续进气发酵的影响
        6.3.4.1 传质效果的表征
        6.3.4.2 搅拌转速对连续进气发酵的影响
        6.3.4.3 基于在线COUR指导调控搅拌转速的发酵工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Ⅰ
附录Ⅱ

(6)中药渣发酵制备有机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一 中药渣用于好氧堆肥及检测指标的选择
    1 好氧堆肥及影响因素
    2 堆肥腐熟度的评价方法
    3 小结
研究二 中药渣用于制作有机肥条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设计
    3 测量指标及具体方法
    4 实验结果及分析
    5 小结
研究三 中药渣堆肥菌剂的初步筛选
    1 菌种筛选
    2 中药渣菌剂初步筛选组合实验
    3 小结
研究四 中药渣发酵复合菌剂的优选
    1 基于中药渣组成的堆肥分组的确定
    2 实验材料
    3 堆肥方法
    4 堆肥指标测定
    5 数据处理与分析
    6 实验结果与分析
    7 小结
研究五 中药渣制备有机肥最佳工艺选择
    1 堆肥分组的确定
    2 实验材料
    3 堆肥方法
    4 堆肥指标测定
    5 数据处理与分析
    6 实验结果与分析
    7 小结
讨论
    1 堆肥技术的选择及中药渣堆肥可行性
    2 堆肥参数及检测指标的选择
    3 堆肥微生物菌剂作用机制
    4 复合发酵菌剂的选择
    5 堆肥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药渣的利用现状及其制备有机肥可行性研究进展
    1 中药药渣来源及其化学成分
    2 中药渣传统处理方法
    3 中药渣处理的现状
    4 中药渣发酵有机肥的利用优势
    5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水果酵素自然发酵中优势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代谢产物功效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酵素的概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酵素发酵菌种的分离鉴定
        1.2.2 酵素发酵代谢产物功效特性
    1.3 酵素功效特性的发展与应用
    1.4 本研究的内容、技术路线图、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3 技术路线图
2 水果酵素优势菌的分离鉴定
    2.1 材料与试剂
        2.1.1 材料
        2.1.2 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酵素的制作
        2.3.2 酵素菌系分布的特征
        2.3.3 优势菌形态特征鉴定
        2.3.4 26 SrDNA序列分析法鉴定优势菌
        2.3.5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4 结果与讨论
        2.4.1 酵素发酵过程与酵素菌系分布特征
        2.4.2 酵素优势菌形态特征
        2.4.3 分离菌株鉴定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水果酵素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3.1 材料、试剂与设备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总酚的测定
        3.2.2 总黄酮的测定
        3.2.3 抗坏血酸的测定
        3.2.4 还原力的测定
        3.2.5 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3.2.6 DPPH清除率的测定
        3.2.7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水果酵素液发酵前后总酚含量
        3.3.2 水果酵素液发酵前后总黄酮含量
        3.3.3 水果酵素液发酵前后总抗坏血酸含量
        3.3.4 水果酵素液还原力的测定
        3.3.5 水果酵素液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3.3.6 水果酵素液DPPH清除率的测定
        3.3.7 水果酵素抗氧化活性相关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水果酵素酶谱分析与有机酸的测定
    4.1 材料与试剂
        4.1.1 材料
        4.1.2 试剂
    4.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酶谱分析
        4.3.2 有机酸的测定
        4.3.3 感官评价
        4.3.4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酶谱分析
        4.4.2 有机酸种类与含量的检测
        4.4.3 感官评价
    4.5 本章小结
5 抑菌活性的研究
    5.1 材料与试剂
        5.1.1 材料
        5.1.2 试剂
    5.2 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细菌活化与菌悬液的制备
        5.3.2 抑菌试验
        5.3.3 抑菌活性温度稳定性实验
        5.3.4 抑菌活性酸碱稳定性实验
        5.3.5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5.4.1 酵素抑菌活性
        5.4.2 酵素抑菌活性温度稳定性
        5.4.3 酵素抑菌活性酸碱稳定性
        5.4.4 酵素代谢成分与抑菌活性相关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致谢

(8)船舶压载水中微型生物高效灭活及废弃物降解产能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船舶压载水的危害与排放标准
        1.1.2 船舶压载水藻类废弃物的处置难题
    1.2 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与处理系统
        1.2.1 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
        1.2.2 船舶压载水复合处理系统
    1.3 高梯度磁分离与TiO_2光催化技术研究进展
        1.3.1 高梯度磁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1.3.2 TiO_2光催化技术研究进展
    1.4 藻类废弃物厌氧发酵产能
        1.4.1 藻类废弃物厌氧发酵产能原理
        1.4.2 藻类废弃物产能技术研究
        1.4.3 有机废弃物降解产能的微生物机制研究现状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2.1 试验试剂与仪器
        2.1.1 试验试剂
        2.1.2 试验仪器
    2.2 微生物培养及试验方法
        2.2.1 人工海水配置
        2.2.2 试验菌种、藻种及培养方法
        2.2.3 试验种泥的培养
        2.2.4 微型生物灭活及微藻发酵产能试验
    2.3 微型生物灭活机理分析方法
    2.4 模拟仿真方法
        2.4.1 BP神经网络模拟仿真
        2.4.2 TracePro模拟仿真
    2.5 样品分析方法
        2.5.1 磁种及催化剂的表征
        2.5.2 生物指标的分析
        2.5.3 非生物指标的分析
第3章 HGMS-UVC/TiO_2复合体系的灭菌效能研究
    3.1 HGMS-UVC/TiO_2复合处理系统的建立
    3.2 HGMS中磁种的制备表征与处理效能
        3.2.1 麦秸秆磁种的制备及其表征
        3.2.2 高梯度磁分离装置的性能研究
    3.3 HGMS-UVC/TiO_2系统的灭菌性能研究
        3.3.1 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表征
        3.3.2 不同反应体系的灭菌效果研究
        3.3.3 不同反应体系抑制大肠杆菌再生研究
    3.4 不同因素对HGMS-UVC/TiO_2系统灭菌效能的影响
        3.4.1 原水中TSS对灭菌效果的影响
        3.4.2 紫外强度对灭菌效果的影响
        3.4.3 有机物含量对灭菌效果的影响
    3.5 HGMS-UVC/TiO_2系统的灭菌机制研究
        3.5.1 脂质过氧化反应分析
        3.5.2 细胞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分析
        3.5.3 胞内物质泄漏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TiO_2光催化系统的优化及对微藻的灭活效能研究
    4.1 HGMS-UVC/TiO_2系统对实际海水中微型生物灭活性能研究
        4.1.1 HGMS系统悬浮物截留效果
        4.1.2 HGMS-UVC/TiO_2对海水中细菌的去除效果
        4.1.3 HGMS-UVC/TiO_2对海水中浮游动植物的去除效果
    4.2 基于BP神经网络对HGMS-UVC/TiO_2系统的最佳调控策略
        4.2.1 BP神经网络的模拟训练
        4.2.2 BP神经网络的调控策略分析
    4.3 双波长紫外光催化系统的优化建立
    4.4 双波紫外光强分布模拟
        4.4.1 模型建立
        4.4.2 参数的设定
        4.4.3 光场模拟分析
    4.5 UVA/UVC-TiO_2系统的对比优化研究
        4.5.1 不同反应体系对微藻的灭活效果
        4.5.2 不同反应体系灭藻中叶绿素a变化
        4.5.3 环境因素对UVA/UVC-TiO_2系统灭活微藻效果的影响
    4.6 UVA/UVC-TiO_2系统对微藻灭活机理研究
        4.6.1 脂质过氧化反应分析
        4.6.2 细胞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分析
        4.6.3 胞内物质泄漏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船舶压载水藻类废弃物降解产能机制研究
    5.1 不同接种污泥对压载水藻类废弃物发酵效果的影响
        5.1.1 接种污泥对藻类发酵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的变化
        5.1.2 接种污泥对藻类发酵过程中产气的变化
        5.1.3 接种污泥对藻类发酵过程中脂肪酸的变化
        5.1.4 接种污泥对藻类发酵中SCOD和SS的变化
        5.1.5 接种污泥对藻类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的变化
    5.2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压载水藻类废弃物发酵效果的影响
        5.2.1 预处理方法对藻类发酵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的变化
        5.2.2 预处理方法对藻类发酵过程中产气量和pH的变化
        5.2.3 预处理方法对藻类发酵过程中脂肪酸的变化
        5.2.4 预处理方法对藻类发酵过程中总糖、COD和SS的变化
        5.2.5 预处理方法对藻类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的变化
    5.3 不同预处理工艺相对能耗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建议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合成气厌氧乙醇发酵新型塔式反应器研制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能源问题
    1.2 合成气发酵制乙醇
    1.3 利用合成气发酵制乙醇的微生物菌种
    1.4 合成气发酵用生物反应器
    1.5 合成气气体组分消耗
    1.6 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试验菌株
        2.1.2 合成气
        2.1.3 主要设备
        2.1.4 主要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塔式反应器研制背景及原理
        2.2.2 培养基配制
        2.2.3 菌体生长曲线检测
        2.2.4 反应器参数运行
        2.2.4.1 发酵优势菌株对比
        2.2.4.2 不同塔板数下合成气乙醇发酵
        2.2.4.3 不同循环间隔时间下合成气乙醇发酵
        2.2.4.4 不同补气间隔时间下合成气乙醇发酵
        2.2.4.5 不同装液量下合成气乙醇发酵
        2.2.5 不同菌株验证反应器优化发酵参数
        2.2.6 乙醇含量的测定
        2.2.7 气体消耗率测定及计算
        2.2.8 数据处理和图像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塔式反应器研制
        3.1.1 塔式反应器结构及简图
        3.1.2 反应器操作过程和特点
        3.1.3 反应器实物
    3.2 反应器运行参数优化
        3.2.1 实验菌株种龄测定
        3.2.2 实验菌株确定
        3.2.3 塔板数对合成气乙醇发酵的影响
        3.2.3.1 塔板数对厌氧发酵菌株生长的影响
        3.2.3.2 塔板数对合成气发酵乙醇的影响
        3.2.3.3 塔板数对合成气消耗量的影响
        3.2.4 间歇循环回流对合成气乙醇发酵的影响
        3.2.4.1 循环间隔时间对厌氧发酵菌株生长的影响
        3.2.4.2 循环间隔时间对合成气发酵乙醇的影响
        3.2.4.3 间歇循环回流对合成气消耗量的影响
        3.2.5 间歇补气对合成气乙醇发酵的影响
        3.2.5.1 补气间隔时间对厌氧发酵菌株生长的影响
        3.2.5.2 补气间隔时间对合成气发酵乙醇的影响
        3.2.5.3 补气间隔时间对合成气消耗量的影响
        3.2.6 装液量对合成气乙醇发酵的影响
        3.2.6.1 装液量对厌氧发酵菌株生长的影响
        3.2.6.2 装液量对合成气发酵乙醇的影响
        3.2.6.3 装液量对合成气消耗量的影响
    3.3 反应器优化参数验证
        3.3.1 三种菌株生长曲线
        3.3.2 不同菌株合成气发酵乙醇的对比
        3.3.3 对比不同菌株发酵消耗合成气
4 结论与讨论
    4.1 主要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10)1,3-二羟基丙酮提取工艺研究及工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1,3-二羟基丙酮性质
    1.2 1,3-二羟基丙酮应用
        1.2.1 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1.2.2 在化工原料中的应用
        1.2.3 在食品及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1.3 1,3-二羟基丙酮合成方法
        1.3.1 金属催化氧化法
        1.3.2 甲醛缩合法
        1.3.3 电催化法
        1.3.4 甘油微生物转化法
    1.4 1,3-二羟基丙酮分离提取方法
        1.4.1 溶剂萃取法
        1.4.2 薄膜蒸发法
        1.4.3 膜分离法
        1.4.4 醇沉-蒸发法
    1.5 膜分离在发酵液分离中的应用
        1.5.1 膜分离法提取1,3-二羟基丙酮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分离及浓缩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仪器设备
        2.2.2 1,3-二羟基丙酮发酵液制备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微滤去除菌体及蛋白质的研究
        2.3.2 纳滤孔径选择
        2.3.3 纳滤过滤条件
        2.3.4 纳滤膜清洗
        2.3.5 纳滤液浓缩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结晶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仪器设备
        3.2.2 1,3-二羟基丙酮浓缩液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结晶溶剂的研究
        3.3.2 乙醇溶剂用量的研究
        3.3.3 晶种添加量的研究
        3.3.4 结晶降温速率的研究
        3.3.5 搅拌方式的研究
        3.3.6 母液回收结晶的研究
        3.3.7 1,3-二羟基丙酮晶体纯度和表征
        3.3.8 1,3-二羟基丙酮的结晶动力学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年产1000T 1,3-二羟基丙酮工艺设计
    4.1 工艺流程设计
        4.1.1 工艺概述
        4.1.2 工艺流程图
        4.1.3 发酵工段工艺
        4.1.4 分离工段工艺
        4.1.5 精制工段工艺
    4.2 设计计算
        4.2.1 物料衡算
        4.2.2 热量衡算
    4.3 设备设计计算与选型
        4.3.1 常规设备
        4.3.2 发酵工段设备
        4.3.3 分离纯化工段设备
        4.3.4 浓缩精制工段设备
        4.3.5 主发酵罐的设计计算与选型
    4.4 经济概算
        4.4.1 原料消耗
        4.4.2 蒸汽煤耗量
        4.4.3 水消耗量
        4.4.4 电力消耗量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附录
致谢

四、新型空气过滤器在C菌种发酵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黑槌虫草羽束梗孢菌的液体深层发酵控制[J]. 张慧涛,王志方,侯新强. 陕西农业科学, 2022(01)
  • [2]重离子辐射选育高产丁醇生产菌突变体及丁醇胁迫细胞膜响应机理研究[D]. 高越.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1(01)
  • [3]利用代谢工程改造大肠杆菌生产柠檬酸的研究[D]. 韩雪影.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4]综合利用玉米深加工副产物固态发酵饲料的研究[D]. 郭如意.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食一氧化碳梭菌(Clostridium 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制醇发酵过程优化研究[D]. 沈少凰.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6]中药渣发酵制备有机肥的研究[D]. 任丽丽.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水果酵素自然发酵中优势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代谢产物功效特性的研究[D]. 晏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8]船舶压载水中微型生物高效灭活及废弃物降解产能机理研究[D]. 鲁正.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
  • [9]合成气厌氧乙醇发酵新型塔式反应器研制及应用研究[D]. 彭一丁. 河南农业大学, 2017(10)
  • [10]1,3-二羟基丙酮提取工艺研究及工艺设计[D]. 侯璨.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新型空气过滤器在C株发酵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