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MM5模型和阻力模型计算硫化物干沉降速度

用MM5模型和阻力模型计算硫化物干沉降速度

一、用MM5模式和阻力模型计算硫化物的干沉降速度(论文文献综述)

章晓冬[1](2019)在《我国北方区域尺度人工造林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文中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严重影响着我国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威胁着人群健康。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撑性力量,分布着大量的重工业以及能源型行业。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汽车尾气的排放,产生了大量的大气污染物,比较典型的有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和二次污染物地面臭氧(O3)与细颗粒物(PM2.5)等。而大量研究表明,植被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减缓大气污染,在陆地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植被以及其他下垫面通过干沉降等自然环境过程,参与了对大气污染物的清除,从而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健康。尽管植被可以有效地清除大气中的污染物,但是同时也会通过大气化学等过程对空气污染产生一定的影响。作为植被生物合成活动的重要产物,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活性生物挥发性有机污染物(BVOCs)产生于陆地生态系统并且排放到大气中去。而这些BVOCs在对流层化学、碳循环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北方的三北防护林工程(Three Northern Region Shelter Forest,TNRSF)也被称为“绿色长城”,始于1978年,包括11个省和2个特大城市,北京以及天津。预计到2050年,整个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从20世纪70年代的5.05%提高到15.95%左右。而到2010年第四期工程为止,三北防护林的植被覆盖率已经达到12.4%。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生态造林工程,三北防护林能够有效地改善我国整个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大气污染。而华北平原作为三北防护林工程的重点建设区域,近几十年来,植被覆盖呈现出了显着的增长趋势,尤其是太行山一带和河北省的东北部地区。本研究利用大气干沉降模型估算了我国北方三北防护林地区大气污染物SO2和NOx的干沉降速率和通量,分析了其从1982-2010年的长期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近三十年来,随着植被覆盖面积的不断增加,在三北防护林的许多地区,SO2和NOx的干沉降速率都出现了明显的增长趋势,最高的增长幅度分别达到118.2%和112.1%。研究发现,在三北防护林的华北区域,大气中SO2和NOx的干沉降通量最高,其次为三北防护林的东北区域和西北区域。经计算,在1982-2010年期间,通过三北防护林的干沉降过程,总共有82万吨的SO2和21.8万吨的NOx从大气中被清除。其中,约50%的清除都发生在三北防护林的华北地区。通过1982-2010年林内和林外相邻农田区域的对比可以看出,三北防护林内SO2和NOx的干沉降通量明显高于林外区域,约2-3倍,充分说明了三北防护林对两种污染物清除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干沉降大叶模型和植被吸附模型,对我国三北防护林通过干沉降过程对大气污染物PM2.5的清除作用进行了估算。利用卫星反演的PM2.5大气浓度和模拟得到的干沉降速率,我们计算了从1999-2010年我国三北防护林地区PM2.5的干沉降通量及其年际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十年来,随着植被覆盖的不断增加,两种干沉降模型得到的PM2.5干沉降速度在三北防护林的许多地区都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从1999-2010年三北防护林PM2.5的干沉降通量也出现了积极的增长,这主要归因于该地区森林扩张所引起的干沉降速率的增加以及大气PM2.5浓度升高的共同作用。同时,PM2.5干沉积通量的最高值则出现在了三北防护林的华北地区,覆盖大部分京津冀区域,其次是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然而,由于三北防护林的东北地区森林覆盖率较高,因此该地区植被对PM2.5的吸附作用最为明显。而近十年来植被对PM2.5清除作用增长最显着的区域则是三北防护林的华北地区,这主要是由于该地区植被覆盖的快速增加。值得注意的是,从1999-2010年,通过三北防护林的干沉降过程,对大气中PM2.5的清除总量达到2.85×107吨。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三北防护林对PM2.5的清除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相比于1980年,2010年该地区大气PM2.5的去除率提高了26%左右。为了进一步分析我国北方地区近几十年来生物源异戊二烯排放的长期变化趋势,以及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具体影响,本研究还利用气体和气溶胶的生物排放模型(MEGAN v2.1)计算了从1982-2010年我国北方地区生物源异戊二烯的历史排放。经计算,近三十年来,我国整个北方地区异戊二烯的生物排放总量达到4.4 Tg,而三北防护林区域总量则为1.6 Tg,年均排放范围分别为13.2-17.6万吨以及4.5-7.0万吨。从1982-2010年,由于树木的生长和植被覆盖的增加,异戊二烯的排放通量在三北防护林的许多地区都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尤其是在三北防护林的华北地区,近三十年来,该地区异戊二烯排放通量的增长幅度更是达到58%。并且,人造林产生的生物源异戊二烯的排放量已经逐渐接近甚至超过自然林,比如我国东北的原始林。研究结果也表明,三北防护林已经改变了我国北方地区1982-2010年生物源异戊二烯的长期排放趋势,从原本的下降趋势(斜率k=-0.533)逆转为上升趋势(斜率k=0.347),充分说明了人类活动在十年或者更长时间尺度上对BVOCs排放变化的重要影响。本研究利用气象和大气化学耦合模式WRF-Chem,以10年为一间隔,模拟了1980、1990、2000和2010年这四年内华北平原温暖季节(5-9月)地面O3浓度的变化,来分析该地区森林覆盖变化对地面O3的具体影响。模拟过程中使用两种不同的生物源排放方案。方案一,使用四个选定年份对应的生物源VOCs排放,该排放从1980-2010年随着植被覆盖的增长而变化;方案二,均使用固定的1980年生物源VOCs排放,即假定华北平原1980-2010年植被覆盖没有发生改变,作为参照实验。而两种方案中,均使用四个选定年份对应的人为源VOCs排放,近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增加。在增长的人为源和生物源VOCs排放的共同作用下,1980-2010年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的地面O3浓度都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而在臭氧形成过程中,相比于生物源排放,O3前体物人为源的排放往往起到主导作用。但是从1980-2010年,在华北平原植树造林活动频繁的区域,生物源排放的贡献却是十分显着的。仅植树造林活动对北京市地面O3形成的贡献就达到了1-2%,而在一些森林覆盖率较高而人口较少的城市地区,植被的贡献甚至可以上升到4-5%。同时,植被覆盖的增加,也会通过干沉降过程降低地面O3的浓度,导致O3的清除率增加6.6%-13.1%左右,其中以高森林覆盖以及山脉地区最为突出。然而,与干沉降的清除作用相比,生物源VOCs排放对地面O3生成的促进作用更为显着,从而导致1980-2010华北平原地面O3的浓度出现持续的增长。综上所述,近几十年来,随着三北防护林工程的不断推进,对我国北方地区SO2、NOx、O3、PM2.5以及异戊二烯等典型大气污染物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三北防护林后面几期工程的持续开展,并且考虑其对其他污染物(如NH3、PM10等)的作用,可以预料三北防护林对我国北方空气质量的影响将会变得越来越显着。今后有必要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

胡健波,朱建华,彭士涛,赵宏鑫,洪宁宁[2](2018)在《嗅探法:通过监测尾气估算船用燃油硫含量的技术》文中研究说明2016年,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SECA正式启用,要求在十三五期间逐步实现排放控制区内的船用油硫含量不得高于0. 5%的控制目标。有鉴于传统登船检查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不登船的遥测技术存在迫切的需求,有助于在登船检查前筛选并识别使用高硫油的嫌疑船只。文章旨在引进已在欧美排放控制区研究并实践了十余年的一种通过监测尾气估算船用燃油硫含量的技术——嗅探法,通过详细介绍其科学原理以及欧美的研究进展与经验,为推动我国船舶排放控制区的高效、先进执法贡献一份力量。

秦阳[3](2017)在《南京地区气溶胶干沉降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指出大气干沉降是清除大气气溶胶及其前体物和中间产物的主要汇机制,对维持大气成分相对稳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干沉降能够将大气中部分气溶胶带入土壤或水体中,引起土壤或水体的酸化及其它反应,进而影响人类活动和生态系统。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南京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成为我国目前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因此对该地区气溶胶干沉降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利用采集到的2014年7-10月南京北郊地区夏秋季节84个有效干沉降样品,分析并探讨了南京夏秋季节大气干沉降中水溶性离子的化学组成及其来源。然后利用空气质量模式WRF-chem对2014年1月南京及其周边地区一次重污染情况下PM10及其干沉降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夏秋季干沉降样品平均pH为6.2,干沉降偏中性。Ca2+和NH4+是主要的阳离子,日均浓度分别为115.7μeq.L-1和31.2μeq·L-1,分别占阳离子总量的68.3%和18.6%。阴离子以SO42-、Cl-和NO3为主,日均浓度为30.4、20.7和18.7μeq·L-1,共占总阴离子的89.2%。干沉降浓度变化受温度湿度等气象条件和污染气团输送共同作用的影响,其中本地气团对干沉降污染的影响较大,干沉降污染具有局地性。南京夏秋季节固定源(燃煤)对大气干沉降水溶性离子的贡献大于移动源(机动车),8月因举办青奥会而采取的环境管控措施对固定源的影响大于移动源。主要离子来源分析表明NO3-和SO42-大部分源自于人为排放,Cl-主要为海洋输入,K+和Mg2+主要来自陆相输入。模式模拟方面,模拟的结果与观测值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同时发现,在下垫面不变的条件下,干沉降通量受气溶胶浓度和风速的共同影响。通过依次关闭南京及周边地区排放源的敏感性实验表明:整个污染期间南京地区干沉降通量受本地贡献较大,南京以东的长三角地区次之,安徽和苏北地区贡献较小。风速可通过影响大气边界层内的湍流运动从而影响干沉降通量。相比于减排,大风这一气象因素是干沉降通量增大的主要原因。

李孝君[4](2016)在《新疆某地浸铀矿山氡的析出特征及辐射剂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地浸采铀技术与传统铀矿开采相比,减少了地面污染的尾矿坝和废石场,具有明显的环保优势,但对环境的影响有其自身的特性,其中地浸采铀过程中氡气析出所致的辐射影响不可忽视,给铀矿工作人员和周围公众带来潜在的辐射风险,照射途径为空气吸入内照射,形成长期的放射性危害。因此,研究地浸铀矿氡的析出特征,并分析所致的辐射剂量程度,为地浸铀矿氡析出辐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对保护环境、人员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新疆某地浸铀矿为研究对象,对地浸铀矿进行环境空气中氡浓度、氡析出率调查和监测,掌握氡的析出特征,并采用UAIR-FINE软件模拟得到了集液池、蒸发池所致周围20km范围内各子区的氡浓度贡献值分布、公众个人剂量分布、公众集体剂量以及5km范围内的公众个人剂量等值线,分析氡析出对工作人员和周围公众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氡监测结果表明,监测值均在有关标准约束值以下,水冶车间二楼氡浓度明显高于其他楼层,最高达438Bq/m3,主要是吸附塔内液体在二楼的流量和含铀溶液均最多,容易导致氡气析出;集液池是地浸铀矿山氡气析出的主要污染源项,并且温度升高会促进浸出液表面氡的析出;通过偏安全估算,地浸铀矿山氡析出量远小于传统铀矿山。(2)估算水冶车间工作人员的最大个人辐射剂量为2.01mSv/a,低于国家标准限值,对工作人员影响不大。(3)氡浓度及剂量分布结果表明,同一个方位下,随着距离的增加,氡浓度贡献值逐渐减小,且在5km内,浓度下降梯度较大;受风频影响,公众剂量等值线在西方向、西北方向比较分散,下降梯度较小;集液池、蒸发池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距离较近的居民点位于上风向,并且下风向的居民点均位于10km以外,铀矿合理的地理规划布局减轻了污染源项对公众的影响。所致氡浓度贡献值、公众个人剂量最大值均出现在集液池的W方位,而所致关键居民点的公众个人剂量最大值位于集液池的E方位、2km3km的子区,位于A村,为0.00171mSv/a;所致周围20km范围内的公众集体剂量为4.55×10-3人·Sv/a,均低于各项标准限值,对公众影响较小,符合辐射防护要求。(4)针对地浸铀矿的特点提出了合理的氡析出辐射防护建议。

苏航,陈力强,陆忠艳,陈妮娜[5](2014)在《环渤海地区SO2和NO2干沉降及其影响因子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耦合了Wesely大叶阻力干沉降模型的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系统NAQPMS,对环渤海地区SO2和NO2的干沉降敏感因子、干沉降通量、空气质量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大气稳定度、太阳辐射、季节、下垫面类型为干沉降的主要敏感因子。大气越稳定,干沉降速率越小。太阳辐射越强,干沉降速率越大。SO2早秋干沉速率最小,冬季最大;NO2春、夏、早秋、晚秋的干沉降速率大致相同,冬季最小。SO2的干沉降速率在水面上较大,在沙漠上较小;NO2的干沉降速率在农田上较大,在水面上较小。由于不同敏感因子的共同作用,使得环渤海大部分地区SO2干沉降通量密度为0.050.25μg/(m2·s),NO2干沉降通量密度均为0.050.30μg/(m2·s),高值区均主要分布在河北南部、山东西北部以及辽宁中部的部分地区。干沉降通量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秋季、春季、冬季和夏季,白天干沉降通量密度普遍大于夜间,且在渤海海面上也有一定的干沉降通量。由于干沉降、源排放、输送等作用的共同影响,使得环渤海地区SO2平均浓度为520×10-6,NO2平均浓度大致在2060×10-6,高值区主要出现在河北南部、山东西北部以及辽宁中部的部分地区。夏季个别地区浓度较高,大部分地区浓度较低,春、秋、冬3季大部分地区浓度较高。

陈焕盛,吴其重,王自发,唐晓,徐文帅[6](2014)在《华北火电厂脱硫对奥运期间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MM5-CMAQ模式系统模拟研究了2006—2008年间华北火电厂脱硫工程实施对奥运期间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并对比研究了脱硫前后华北地区二氧化硫(SO2)、硫酸盐气溶胶(ASO4)浓度及能见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华北火电厂脱硫可有效削减区域SO2和ASO4浓度,在奥运气象条件下,脱硫促使京津冀、山东北部、山西东部、内蒙河套地区SO2浓度下降110 ppbv,而大部分地区ASO4浓度下降约1μg·m-3.北京是SO2浓度降低最明显的地区,其SO2浓度下降百分比超过50%;太行山脉沿线、泰山地区是ASO4浓度下降最明显的地区,浓度降低达2μg·m-3.火电厂脱硫同时促使北京、河北大部、山西北部及内蒙南部地区的能见度上升0.5 km以上.

曹函玉[7](2013)在《京津冀农业区典型气态污染物干沉降研究及其生态效应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干沉降是污染物从大气中清除的主要过程之一,沉降到地表能影响地球生化循环,并通过水和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京津冀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近年来,由于化石燃料燃烧、化肥使用以及畜牧业等人类活动的加剧,品类繁多的挥发性无机和有机物、光化学氧化剂和细粒子交织复合,京津冀区域呈现出高颗粒物浓度与高臭氧浓度并存的大气复合污染特征。特别是在静稳天气条件下,区域复合污染极易持续积累,能见度持续下降,造成严重的区域大气污染,不但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也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极大地阻碍着首都圈的生态文明建设。本文通过对京津冀域典型农业站气体污染物干沉降浓度特征和变化规律及其生态效应的观测研究,阐述京津冀区域农业站气体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及其生态学效应,为区域环境污染协同控制提供部分科学参考和技术支撑。本文利用意大利“分析家”(Analyst)个体被动采样器和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于2007年12月2010年11月在北京、天津、保定、塘沽、唐山、阳坊、沧州、栾城、禹城和兴隆共10个站点,同步采集并分析了大气中气体污染物SO2、NO2、NOx、O3、NH3和BTEX的浓度特征和变化规律,并估算了农业生态站禹城和栾城的气体SO2、NO2、NH3及总的无机氮的干沉降通量,初步探讨了其生态学效应。本文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农业站栾城和禹城20082010年SO2的浓度呈下降的趋势,NO2呈上升的趋势,禹城站O3上升,栾城站O3先下降后上升,NH3没有明显的年际变化。SO2、NO2的年均值浓度为农业站比其他站低,栾城和禹城NO2的浓度均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年均值标准30μK·Q-3,O3为本底站兴隆高,NH3为农业站禹城和栾城及近海站塘沽高。SO2和NO2的季节变化呈两头高中间低的“U”字型,冬季高,夏季低,春秋居中。栾城和禹城冬季的SO2浓度分别为(138.3±21.2)μK·Q-3和(82.1±17.6)μK·Q-3,夏季SO2的浓度分别为(42.8±5.4)μK·Q-3和(31.9±6.1)μK·Q-3。冬季NO2浓度分别为(67.2±15.1)μK·Q-3和(54.0±8.8)μK·Q-3,夏季NO2的浓度分别为(24.0±3.4)μK·Q-3和(17.9±0.1)μK·Q-3。NH3季节特征表现为夏季高,冬季低。夏季NH3浓度最高的是栾城和禹城,分别为(36.1±16.3)μK·Q-3和(28.9±11.4)μK·Q-3,最低的为兴隆站,浓度为(5.6±2.8)μK·Q-3;冬季近海站塘沽的NH3浓度最高,为(21.6±9.7)μK·Q-3,兴隆站最低,浓度为(1.6±0.9)μK·Q-3。(2)20082010年BTEX浓度特征表现为农业站低于城市站,栾城和禹城的BTEX浓度分别为26.1μK·Q-3和14.7μK·Q-3。近海工业城市塘沽BTEX浓度最高为77.2μK·Q-3,其次是北京、天津、唐山和保定,浓度分别为23.4μK·Q-3、26.9μK·Q-3、26.1μK·Q-3和23μK·Q-3,兴隆站BTEX的浓度最低为11.0μK·Q-3。农业站超过欧盟规定的苯年均值排放标准5μK·Q-3。北京和天津BTEX的平均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甲苯>苯>乙苯>间对二甲苯,保定、唐山、阳坊、沧州、栾城、禹城、塘沽和兴隆站BTEX的平均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3)农业站栾城的BTEX浓度表现为冬季最高,夏季最低,春秋居中,禹城表现为冬季最高,春季最低,夏秋居中。栾城、禹城、沧州和兴隆四个季节B/T≥1,生物质、燃煤及其他源对BTEX的贡献较多。北京和天津冬季B/T>1,燃煤可能是冬季BTEX的主要来源,春夏秋季B/T<1,机动车尾气可能是春夏秋季BTEX的主要来源;保定和唐山四个季节B/T≥1,燃煤可能是老工业基地BTEX的主要来源;阳坊春秋季B/T<1,春秋机动车尾气可能对BTEX的贡献较多,夏冬季B/T>1,夏季生物质、冬季燃煤可能对BTEX的贡献较多;农业站冬季BTEX之间的相关性比夏季好,城市站夏季比冬季好,表明农业站冬季BTEX源一致,城市站夏季BTEX源一致。农业站冬季甲苯和间对二甲苯的相关系数为0.91,乙苯和间对二甲苯的相关系数为0.90,甲苯、乙苯和间对二甲苯的排放源相同;城市站夏季乙苯和甲苯的相关系数为0.82,乙苯和甲苯可能来自相同的源。(4)20082010年,禹城和栾城站气体污染物的干沉降速率处于动态变化中,一般而言,夏秋季高,冬春季低。同一物种不同地区的干沉降速率略有差异,禹城站NH3、NO2和SO2的月沉降速率变化范围分别为3.812.8、0.21.7和1.18.8mm·s-1;栾城站的干沉降速率分别为3.012.4、0.21.1和1.29.2mm·s-1。同一地区不同物种的干沉降速率不同,NH3的沉降速率最大,其次为SO2,沉降速率最低的是NO2。NO2的干沉降速率没有明显的年际差异,呈单峰型,NH3和SO2的干沉降速率年际间稍有差异,呈双峰型。(5)20082010年,禹城站NH3、NO2和SO2的月沉降通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914.5、0.20.9和1.112.8Kg·ha-1·month-1,栾城站其月沉降通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113.2、0.21.4和1.226.9Kg·ha-1·month-1。从年际上看,NH3的干沉降通量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NO2的干沉降通量表现出上升的趋势,SO2的干沉降通量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禹城站20082010年NH3的干沉降通量分别为42.9、40.3和49.7Kg·ha-1·a-1,年均值为44.3Kg·ha-1·a-1,NO2的干沉降通量分别为4.5、5.1和5.5Kg·ha-1·a-1,年均值为5.1Kg·ha-1·a-1,SO2的干沉降通量分别为67.7、50.1和40.6Kg·ha-1·a-1,年均值为52.8Kg·ha-1·a-1;栾城站20082010年NH3的干沉降通量分别为51.2、50.8和52.9Kg·ha-1·a-1,年均值为51.7Kg·ha-1·a-1,NO2的干沉降通量分别为4.8、5.7和6.3Kg·ha-1·a-1,年均值为5.6Kg·ha-1·a-1,SO2的干沉降通量分别为105.4、75.9和50.5Kg·ha-1·a-1,年均值为77.2Kg·ha-1·a-1。禹城站大气中总的无机氮干沉降约为52.2165.7KgN·ha-1·a-1,栾城站大气中总的无机氮干沉降约为60.7192.6KgN·ha-1·a-1,超过氮沉降的临界负荷1530KgN·ha-1·a-1。

苏航,银燕,朱彬,王自发,李杰,潘小乐[8](2012)在《中国环渤海地区SO2和NO2干沉降数值模拟及影响因子分析》文中指出利用耦合了Wesely大叶阻力干沉降模型的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系统NAQPMS,对环渤海地区SO2和NO2的干沉降敏感因子、干沉降通量、空气质量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大气稳定度、太阳辐射、季节、下垫面类型为干沉降的主要敏感因子.大气越稳定,干沉降速率越小.太阳辐射越强,干沉降速率越大.SO2早秋干沉速率最小,冬季最大;NO2春、夏、早秋、晚秋的干沉降速率大致相同,冬季最小.SO2的干沉降速率在水面上较大,在沙漠上较小;NO2的干沉降速率在农田上较大,在水面上较小.由于不同敏感因子的共同作用,使得环渤海大部分地区SO2干沉降通量密度为0.050.25 g/(m2 s),NO2干沉降通量密度均为0.050.30 g/(m2 s),高值区均主要分布在河北南部、山东西北部以及辽宁中部的部分地区.干沉降通量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秋季、春季、冬季和夏季,白天干沉降通量密度普遍大于夜间,且在渤海海面上也有一定的干沉降通量.由于干沉降、源排放、输送等作用的共同影响,使得环渤海地区SO2平均浓度为(520)10-6,NO2平均浓度大致在(2060)10-6,高值区主要出现在河北南部、山东西北部以及辽宁中部的部分地区.夏季个别地区浓度较高,大部分地区浓度较低,春、秋、冬3季大部分地区浓度较高.

战雯静[9](2012)在《长三角精细下垫面对大气数值模拟的影响及各生态系统氮硫沉降估算》文中研究指明大气干湿沉降会对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造成多方面的影响。我国是个能源消耗大国,煤、石油等燃料燃烧产生大量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大气沉降问题值得重视。在此背景下,研究污染物在不同生态系统上的沉降规律可为预测沉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有用工具,也可确定系统的最大沉降负荷,以指导环境决策与工业布局。本文通过把精细化土地利用下垫面引入WRF气象模式,系统地讨论了土地利用下垫面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对于气象要素,土地利用替换后的模拟地面气温、风速均更接近实测结果,替换造成风速的变化在-2-1.5m/s之间,气温的变化在-4-4℃之间;风向、降雨量两个要素则改变不明显。对于污染物浓度,土地利用下垫面优化后,极端高值出现的频率和程度有所下降,更接近实测结果,替换造成NOx,HN03、NH3、N03-、NH4+、SO42-和SO2的四个典型月月均小时浓度差异分别约为-1000-1000,-15-40,-20-20,-80-80,-20-20,-10~10,-500-500n mol/m3。在大气特性、地表特性和污染物三类因子均受土地利用下垫面影响的情况下,物质的干沉降速度也受到了影响。以SO2与HN03为例,土地利用下垫面替换前后的变化率在-50%-300%之间。土地利用对大气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与土地利用类型本身的特性、污染物特性、空间分布、盛行风向、季节变化、时刻等因素相关。在土地利用优化的基础上,本文以土地利用类型为生态系统分类依据,立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以2009年7月、10月及2010年1月、4月作为四个季节的典型代表,运用WRF/CMAQ数值模式及野外观测实验的方法,定量化研究了森林、草原、湿地、农田、城市、淡水、近海等8种生态系统上的大气氮、硫沉降规律。其中在长江口典型水域的野外观测实验及单点干沉降通量模型结果表明:长江口大气气溶胶浓度较高,水溶性离子N03-和NH4+的平均浓度分别达到了12.9μg/m3和12.4μg/m3,大气颗粒物中的硫元素富集系数超过了1000,大气氮、硫的平均日沉降通量分别为2.36mg/m2/d和2.47mg/m2/d。区域模拟结果表明:森林、草原、湿地、农田、城市、淡水、海洋生态系统上的年氮沉降通量分别为7.6,6.8,5.3,7.0,7.4,5.6与2.9g/m2,年硫沉降通量分别为7.7,2.9,2.9,23.0,8.6,6.5与6.0g/m2。干沉降通量时空分布与土地利用类型及相应的污染物浓度之间呈现较好的对应关系,海陆分布差异明显;湿沉降通量则通常由降雨量的分布所主导。各生态系统的氮沉降时间变化为7月最大,4月其次,10月与1月较接近;空间上,沉降通量大小为陆地>湿地>水域,城市、农田下垫面上的时间变化较大;干湿方面,沉降的干湿比率分布较为均匀,近海海域的湿沉降比率较大;组分方面,除了10月以外,组分贡献率大小均为N-NO3>N-HNO3>其他,10月以N-HNO3为主。各生态系统的硫沉降通量除了湿地以外,均为10月最小、4月最大,农田生态系统上硫沉降量较大,草原与湿地沉降通量较小;干湿方面,硫沉降的干湿比率差别较大,湿沉降比例大小为草原>湿地>其他;组分构成方面,草原、湿地生态系统上以S-S042-沉降为主,森林、农田、城市及水域上以S-SO2沉降为主。通过各生态系统上模拟沉降通量与临界负荷的比较,研究发现:对于氮元素,仅海洋生态系统上的沉降低于临界负荷;对于硫元素,仅草原与湿地生态系统上的沉降低于临界负荷,尤以农田生态系统上的硫沉降最为严重,属于超负荷状态。

闫涵[10](2011)在《沙尘天气对中国近海大气气溶胶干沉降通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每年春季暴发于中国西北地区的沙尘天气可以将沙尘气溶胶输送至我国东部海域,甚至北太平洋地区,从而对这些海区的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甚至导致春季水华发生时间的改变。沙尘天气影响下,大气气溶胶浓度、化学成分与粒径分布等物理和化学特性会发生改变,并最终影响海面的大气沉降通量。但是,针对沙尘天气对于我国近海大气气溶胶干沉降通量影响的系统研究还并不多见。本文通过与北非沙尘的对比,总结了亚洲沙尘在全球沙尘向海洋输送过程中的贡献;结合观测资料、气象资料、后向轨迹模型估算了沙尘天气影响下中国近海气溶胶的浓度、干沉降速率及干沉降通量;分析了沙尘传输路径上气溶胶浓度及干沉降通量的粒径分布特征;并通过数值模式模拟研究了典型沙尘事件对气溶胶及颗粒态无机氮浓度、干沉降通量时空变化特征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青岛地区和济州岛地区气溶胶浓度和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2001-2007年黄海海域东西两岸PM10的季节变化,以及沙尘天气时期黄海海域PM10浓度、干沉降速率及干沉降通量。研究发现:①青岛地区和济州岛地区PM10浓度具有相似的季节变化趋势。春季(尤其是在沙尘时期),两地区PM10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两地常常会受到同一天气过程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影响两地的沙尘多来自于内蒙古地区的沙尘源地。②2001-2007年间,影响中国近海的亚洲沙尘次数呈波动下降趋势,这可能与东亚地区大气环流的变化有关。③沙尘期间,黄海海域PM10干沉降速率约为3.38 cm s-1,变化范围为0.19-8.17 cm s-1。PM10干沉降速率的离散性很可能是由沙尘传输路径、传输距离及沙尘强度的差异引起气溶胶粒径分布等物理、化学特征变化造成的。④沙尘期间,黄海海域PM10干沉降通量约为545.4 mg m-2 d-1,变化范围为68.5-2647.1 mg m-2 d-1,是以往研究中干沉降通量估算值的2-10倍。在沙尘事件多发的年份,本研究估算的春季沙尘期间黄海海域PM10的干沉降总量最高值等于甚至超过以往一些研究估算的气溶胶沉降总量。这说明在沙尘频发年,该海域沙尘天气时期气溶胶干沉降量很可能对其全年沉降总量有很大的贡献。2)利用中国北京、青岛和日本福冈3个地区的分级气溶胶浓度资料,分析了沙尘传输路径上气溶胶浓度和干沉降通量的粒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非沙尘时期,3个地区气溶胶浓度呈双峰分布,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细颗粒(<2.1μm)部分和粗颗粒(2.1-11μm)部分;沙尘时期,3个地区气溶胶浓度均趋于单峰分布,峰值位于粗颗粒部分,并且越靠近沙尘源地,这种趋势越明显。较强沙尘天气时期,粗颗粒部分的峰值浓度粒径从沙尘源地附近到黄海西岸、东岸呈逐渐变小趋势,但在一般沙尘天气时期,这种现象并不明显。沙尘时期和非沙尘时期,3个地区粗颗粒的干沉降通量均随粒径增加而增大,细颗粒的干沉降通量随粒径的变化不明显。3)利用WRF-Chem模拟了2002年3月19日-25日一次典型沙尘事件,分析了典型沙尘事件时期中国近海大气气溶胶和颗粒态无机氮干沉降通量时空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沙尘期间,黄海海域和东海海域PM10干沉降通量最高值分别约为沙尘初始阶段的8.4倍和5.5倍。但是,此次沙尘期间,黄海海域颗粒态无机氮(NO3-和NH4+)的日均浓度和干沉降通量呈现出与东海海域相反的变化趋势。黄海海域NO3-和NH4+日均干沉降通量在沙尘期间呈现出下降趋势,其最低值分别约为沙尘初始阶段的3/5和1/6。在东海海域,NO3-和NH4+的干沉降通量在沙尘事件期间呈上升趋势,其最高值分别为沙尘初始阶段的4.1倍和2.6倍。这主要是因为输送至黄海海域的沙尘气团由于经过的地区大气中污染物较低,气团所携带的NO3-和NH4+的含量较少,使得黄海大气中颗粒态无机氮浓度和海面干沉降通量下降;到达东海海域的沙尘所经过的地区大气中污染物较高,沙尘气团携带了大量的NO3-和NH4+,使东海大气中颗粒态无机氮的浓度明显增加,其干沉降通量也相应增加。

二、用MM5模式和阻力模型计算硫化物的干沉降速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MM5模式和阻力模型计算硫化物的干沉降速度(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北方区域尺度人工造林对大气污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三北防护林简介
    1.1.2 我国北方地区大气污染现状
1.2 植被对大气污染的作用
    1.2.1 植被对污染物干沉降过程的影响
    1.2.2 植被对BVOCs排放的影响
    1.2.3 植被对地面O_3的作用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SO_2和NO_x干沉降模拟
    2.1.1 SO_2和NO_x地面浓度计算
    2.1.2 叶面积指数和粗糙度计算
    2.1.3 干沉降速率
    2.1.4 SO_2和NO_x干沉降通量计算
    2.1.5 方法验证
2.2 PM_(2.5)干沉降模拟
    2.2.1 大叶模型
    2.2.2 植被吸附模型
    2.2.3 不确定性和敏感性分析
    2.2.4 PM_(2.5)的浓度数据
    2.2.5 趋势分析
2.3 异戊二烯生物源排放模拟
    2.3.1 MEGAN生物排放模型
    2.3.2 不确定性分析
    2.3.3 TVOC实地监测
2.4 地面O_3模拟
    2.4.1 WRF-Chem模式建立
    2.4.2 大气污染物排放数据
    2.4.3 地面O_3模拟方案 第三章 三北防护林地区SO_2和NO_x干沉降研究
3.1 SO_2和NO_x干沉降速率的变化
3.2 SO_2和NO_x干沉降通量的变化
3.3 三北防护林对大气SO_2和NO_x的清除
3.4 数据对比与结果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北防护林地区PM_(2.5)干沉降研究
4.1 两种模型PM_(2.5)干沉降速率的变化
4.2 PM_(2.5)干沉降通量变化
    4.2.1 大叶模型PM_(2.5)干沉降通量变化
    4.2.2 植被吸附模型PM_(2.5)干沉降通量变化
    4.2.3 两种模型干沉降通量的对比
4.3 三北防护林对大气PM_(2.5)的清除作用
4.4 数据对比与结果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北防护林地区生物源异戊二烯排放研究
5.1 三北防护林地区异戊二烯排放变化
5.2 三北防护林对我国北方地区异戊二烯排放的影响
5.3 三北防护林华北区域TVOC变化
5.4 数据对比与结果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植被变化对华北平原近30 年来地面O_3变化的影响
6.1 华北平原地面O_3浓度变化
6.2 植被覆盖变化对地面O_3浓度的影响
6.3 干沉降过程对地面O_3的清除作用
    6.3.1 地面O_3干沉降通量的变化
    6.3.2 O_3干沉降过程敏感性分析
6.4 数据对比与结果验证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特色与创新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嗅探法:通过监测尾气估算船用燃油硫含量的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嗅探法原理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3 经典案例
    3.1 岸基嗅探法案例———德国MeSmart项目
    3.2 机载嗅探法案例———瑞典IGPS项目
4 嗅探法的不确定性
5 建议

(3)南京地区气溶胶干沉降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干沉降观测研究现状:
        1.2.2 干沉降模拟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模式简介
    2.1 采样点简介
    2.2 样品采集与保存
    2.3 水溶性离子分析
    2.4 质量控制
    2.5 模式系统介绍
        2.5.1 WRF模式简介
        2.5.2 物理过程方案
        2.5.3 Chem模块简介
        2.5.4 排放源
第三章 南京夏秋季干沉降水溶性离子特征及来源分析
    3.1 离子理化特性
    3.2 离子组成
    3.3 碱基中和作用
    3.4 离子的时间变化特征
    3.5 NO_3~-和SO_4~(2-)的比值
    3.6 离子来源分析
        3.6.1 后向轨迹分析
        3.6.2 相关分析
        3.6.3 因子分析
        3.6.4 富集因子及源贡献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京地区冬季气溶胶干沉降数值模拟
    4.1 模式区域设置
    4.2 模式验证
    4.3 干沉降模型简介
    4.4 PM_(10)及其干沉降污染过程水平分布
        4.4.1 天气形势分析
        4.4.2 PM_(10)区域分布特征
        4.4.3 PM_(10)干沉降通量时空分布特征
    4.5 南京地区气溶胶来源过程分析
    4.6 此次污染过程中影响南京地区干沉降通量的因素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新疆某地浸铀矿山氡的析出特征及辐射剂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氡的概述与监测理论
    2.1 氡的来源
    2.2 氡的性质
        2.2.1 氡的理化性质
        2.2.2 氡的辐射性质
    2.3 氡的危害
    2.4 铀矿山的氡
    2.5 氡监测
        2.5.1 氡浓度监测
        2.5.2 氡析出率监测
第3章 新疆某地浸铀矿山概况
    3.1 地形地貌
    3.2 地质概况
        3.2.1 矿床地质
        3.2.2 水文地质
    3.3 气象概况
    3.4 人口分布
    3.5 地浸铀矿布局
    3.6 工艺流程
        3.6.1 井场工艺
        3.6.2 浸出原理
    3.7 污染源项特点
第4章 新疆某地浸铀矿山氡的监测与分析
    4.1 监测对象
    4.2 氡污染源项监测
        4.2.1 监测方案
        4.2.2 监测点布置
    4.3 监测方法及仪器
        4.3.1 监测方法
        4.3.2 监测仪器
        4.3.3 质量保证
    4.4 氡监测结果与分析
        4.4.1 氡浓度监测结果与分析
        4.4.2 氡析出率监测结果与分析
第5章 氡的辐射剂量分析
    5.1 工作人员剂量分析
    5.2 公众个人剂量分析
        5.2.1 氡污染源项
        5.2.2 估算分析模式
        5.2.2.1 扩散浓度公式
        5.2.2.2 扩散浓度公式修正
        5.2.3 气象数据处理
        5.2.4 地形数据处理
        5.2.5 空气中氡浓度分布
        5.2.6 公众个人剂量分布
    5.3 公众集体剂量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华北火电厂脱硫对奥运期间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Introduction)
2模式系统介绍与设置( Model description and setup)
    2. 1 模式系统介绍
    2. 2 排放清单
    2. 3 模式设置
3 模拟结果与讨论( Model results and discussion)
    3. 1 脱硫对华北SO2、硫酸盐地面浓度影响
    3. 2 脱硫对华北SO2、硫酸盐垂直浓度影响
    3. 3 脱硫对华北区域能见度影响
4 结论( Conclusions)

(7)京津冀农业区典型气态污染物干沉降研究及其生态效应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站点介绍
    2.2 样品采集与分析
第三章 农业区大气典型气态污染物的浓度特征和变化规律
    3.1 农业站 SO_2 的时空变化
        3.1.1 SO_2 的季节变化特征
        3.1.2 SO_2 的年均值浓度变化特征
        3.1.3 SO_2 的年际变化趋势
    3.2 农业站 NO_2 的时空变化
        3.2.1 NO_2 的季节变化特征
        3.2.2 NO_2 的年均值浓度变化特征
        3.2.3 NO_2 的年际变化趋势
        3.2.4 农业站和城市站 NO_2 和 NOx 之间的相关性
    3.3 农业站 O_3 的时空变化特征
        3.3.1 O_3 的季节变化特征
        3.3.2 O_3 的年均值浓度变化特征
        3.3.3 O_3 的年际变化趋势
    3.4 农业站 NH_3 的时空变化
        3.4.1 NH_3 的季节变化
        3.4.2 NH_3 的年均值浓度变化特征
        3.4.3 NH_3 的年际变化趋势
    3.5 BTEX 的时空变化
        3.5.1 BTEX 的季节变化特征
        3.5.2 BTEX 的年均值浓度变化特征
        3.5.3 B/T 的特征值
        3.5.4 BTEX 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京津冀农业区氮沉降的生态学效应初探
    4.1 农业站大气中 SO_2、NO_2 及 NH_3 沉降速率变化特征
    4.2 农业站大气中 O_3、SO_2、NO_2 及 NH_3 沉降通量变化特征
    4.3 氮饱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8)中国环渤海地区SO2和NO2干沉降数值模拟及影响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
    1.2 中尺度气象模式MM5及其参数设置
    1.3 污染模式NAQPMS及其参数设置
    1.4 WESELY干沉降模型
        1.4.1 空气动力学阻力Ra
        1.4.2 片流层阻力Rb
        1.4.3 表面阻力Rc
2 结果与讨论
    2.1 干沉降敏感因子分析
        2.1.1 大气稳定度对干沉降的影响
        2.1.2 太阳辐射对干沉降的影响
        2.1.3 季节变化对干沉降的影响
        2.1.4 下垫面类型对干沉降的影响
    2.2 环渤海地区SO2和NO2干沉降通量模拟
        2.2.1 环渤海SO2干沉降通量密度时空分布特征
        2.2.2 环渤海NO2干沉降通量密度时空分布特征
    2.3 环渤海地区SO2和NO2浓度分布模拟分析
        2.3.1 环渤海地区SO2浓度时空分布特征
        2.3.2 环渤海地区NO2浓度时空分布特征
3 结论

(9)长三角精细下垫面对大气数值模拟的影响及各生态系统氮硫沉降估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研究方法
        1.2.2. 生态系统上大气沉降的研究进展
    1.3. 目前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目标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1. 总体技术路线
    2.2. 野外观测
    2.3. 单点干沉降模型
    2.4. 区域数值模型
        2.4.1. WRF模式
        2.4.2. CMAQ模式
    2.5. 模式设置与输入资料
        2.5.1. 研究的时空范围
        2.5.2. 基本输入资料与模式设置
        2.5.3. 参数化方案的选择
        2.5.4. 源排放资料
    2.6. 长三角土地利用下垫面优化
        2.6.1. 土地利用下垫面优化方法
        2.6.2. 优化结果与长三角土地利用类型分布
        2.6.3. 长三角生态系统分布
第三章 精细下垫面对大气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
    3.1. 精细下垫面对气象场的影响
        3.1.1. 气象要素检验
        3.1.2. 土地利用下垫面对气象场的影响
    3.2. 精细下垫面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3.2.1. 污染物浓度检验
        3.2.2. 土地利用下垫面对污染物浓度场的影响
    3.3. 精细下垫面对大气干沉降速率的影响
第四章 长三角各生态系统大气氮硫沉降通量
    4.1. 长三角典型水域大气氮、硫污染观测
        4.1.1. 颗粒物浓度特征
        4.1.2. 氮、硫离子浓度
        4.1.3. 硫元素浓度
        4.1.4. 硫元素富集因子分析
    4.2. 各生态系统的干沉降通量
        4.2.1. 典型水域单点干沉降通量
        4.2.2. 区域干沉降通量的时空分布
        4.2.3. 单点干沉降模型与区域模拟结果的比较
    4.3. 各生态系统的湿沉降通量
        4.3.1. 降水量分布
        4.3.2. 区域湿沉降通量的时空分布
    4.4. 各生态系统的沉降总量及干湿组分构成
        4.4.1. 总沉降通量
        4.4.2. 干湿构成
        4.4.3. 形态构成
    4.5. 各生态系统上大气沉降量与临界负荷的比较
        4.5.1. 临界负荷简介
        4.5.2. 大气沉降量与临界负荷的对比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沙尘天气对中国近海大气气溶胶干沉降通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1.2.1 大气沉降对海洋物质输入的研究现状
        1.2.2 沙尘长距离输送特性的研究现状
    1.3 本研究目标及内容
    1.4 本研究创新性
2 亚洲沙尘对海洋的物质输入
    2.1 沙尘排放量
    2.2 沙尘暴发的季节变化及影响范围
    2.3 沙尘暴发的年际变化趋势
    2.4 沙尘气溶胶粒径谱
    2.5 沙尘沉降量
    2.6 沙尘中携带的铁
        2.6.1 沙尘中铁的含量
        2.6.2 全球铁的沉降量
        2.6.3 沙尘中铁的溶解性
    2.7 本章小结
3 沙尘天气对黄海海域 PM_(10) 干沉降的影响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3.1.1 PM_(10) 观测资料
        3.1.2 气象数据
        3.1.3 气团后向轨迹
    3.2 2001-2007 年青岛和济州PM_(10) 浓度变化特征
    3.3 2001-2007 年春季亚洲沙尘进入中国近海的次数
    3.4 利用后向轨迹分析2001-2007 年亚洲沙尘进入黄海海域的路径
    3.5 黄海海域沙尘期间PM_(10) 干沉降速率的估算
    3.6 黄海海域沙尘期间PM_(10) 干沉降通量的估算
        3.6.1 PM_(10) 浓度
        3.6.2 PM_(10) 干沉降通量
    3.7 沙尘期间黄海海域PM_(10) 干沉降量的估算
    3.8 本章小结
4 沙尘对传输路径上气溶胶浓度与干沉降通量粒径分布的影响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4.1.1 气溶胶样品采集
        4.1.2 大气气溶胶干沉降通量的计算
    4.2 气溶胶浓度粒径分布特征
        4.2.1 沙尘时期和非沙尘时期的比较
        4.2.2 较强沙尘天气时期和一般沙尘天气时期的比较
    4.3 气溶胶干沉降通量粒径分布特征
        4.3.1 沙尘时期和非沙尘时期的比较
        4.3.2 较强沙尘天气时期和一般沙尘天气时期的比较
    4.4 本章小结
5 典型沙尘天气条件下中国近海PM_(10) 干沉降通量的模拟研究
    5.1 数值模拟试验设计
        5.1.1 WRF-Chem 模式简介
        5.1.2 模式设置
        5.1.3 污染物排放清单
    5.2 2002 年3 月19 日-3 月25 日沙尘天气过程
        5.2.1 沙尘天气实况
        5.2.2 模式模拟结果与地面观测资料的对比
        5.2.3 PM_(10) 浓度时空分布特征
        5.2.4 PM_(10) 干沉降通量时空分布特征
    5.3 本章小结
6 典型沙尘天气条件下中国近海大气颗粒态无机氮干沉降通量的模拟研究
    6.1 NO_3~-和NH_4~+浓度时空分布
    6.2 NO_3~-和NH_4~+干沉降通量时空分布特征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用MM5模式和阻力模型计算硫化物的干沉降速度(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北方区域尺度人工造林对大气污染的影响[D]. 章晓冬. 兰州大学, 2019(02)
  • [2]嗅探法:通过监测尾气估算船用燃油硫含量的技术[J]. 胡健波,朱建华,彭士涛,赵宏鑫,洪宁宁. 水道港口, 2018(05)
  • [3]南京地区气溶胶干沉降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D]. 秦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7(03)
  • [4]新疆某地浸铀矿山氡的析出特征及辐射剂量分析[D]. 李孝君. 南华大学, 2016(03)
  • [5]环渤海地区SO2和NO2干沉降及其影响因子的数值模拟研究[A]. 苏航,陈力强,陆忠艳,陈妮娜.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6 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 2014
  • [6]华北火电厂脱硫对奥运期间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J]. 陈焕盛,吴其重,王自发,唐晓,徐文帅. 环境科学学报, 2014(03)
  • [7]京津冀农业区典型气态污染物干沉降研究及其生态效应初探[D]. 曹函玉. 甘肃农业大学, 2013(05)
  • [8]中国环渤海地区SO2和NO2干沉降数值模拟及影响因子分析[J]. 苏航,银燕,朱彬,王自发,李杰,潘小乐. 中国环境科学, 2012(11)
  • [9]长三角精细下垫面对大气数值模拟的影响及各生态系统氮硫沉降估算[D]. 战雯静. 复旦大学, 2012(03)
  • [10]沙尘天气对中国近海大气气溶胶干沉降通量的影响[D]. 闫涵.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2)

标签:;  ;  ;  ;  ;  

用MM5模型和阻力模型计算硫化物干沉降速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