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

论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

一、谈大学生义工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颜先卓[1](2019)在《高校图书馆学生义工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义工服务在全社会广泛开展,高校图书馆引入义工服务越来越普遍,它将成为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有效补充,助推图书馆服务创新。本文以宁波财经学院图书馆学生义工参与式服务模式为例,着重介绍其社团式自我管理、开放式岗位设置、项目式管理和会员制管理等特点,为高校图书馆更好地进行义工服务、创新服务和解决专业人才不足问题提供借鉴。

龚伟晔[2](2019)在《社会工作服务中的“社工+义工”模式探究 ——以江苏省N市S社工服务所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人民生活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社工机构作为社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公共服务建设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当前我国部分社工机构面临着人才紧缺、资源匮乏等问题,政府积极倡导支持义工和社工进行联动资源互补,但联动模式仍在探索阶段,所以在联动实施过程中面临两工缺少交流、对社工认可度低、行政化色彩重、联动资金缺乏、联动效果欠佳等问题。从江苏省N市S社工服务所的“社工+义工”项目进行分析,参照我国其他地区“社工+义工”模式的相关案例并结合机构自身发展特色,对我国社工机构“社工+义工”模式的实施与完善提供相关思路。以江苏省N市S社工服务所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分析社工机构“社工+义工”模式实施过程中的现状及问题,通过访谈、观察、实地研究等方法获得文章中所需要的材料进行研究,借鉴扬州、连云港、苏州等地社工机构联动的经验并结合自身发展特色,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提出完善的对策和方法,包括建构联动体系、细化联动角色分工、与慈善总会和网络募捐等新平台合作,以期推动“社工+义工”模式的有效运行,构建社工机构长效发展的路径。

赵紫璐[3](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虽然其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因为种种原因,我国的志愿服务无论在理论还是制度建设方面都还不完善。新时代,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关于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新要求,指明了志愿服务发展过程的新道路,这对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可以通过实践过程检验课堂上学习到的精深理论。因此,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我国大学生的志愿服务,不仅可以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教课方法,同时也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可以说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研究当代国内外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和其对应的各个历程的特点,横向对比我国志愿服务与国外志愿服务存在的差异、距离,从而得出指导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经验;同时,参考诸多着作,纵向研究支撑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并对这二者的关系进行阐述,更好地论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载体作用。在方法的设置上,本文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通过线上与线下的形式,对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的效果和不足进行广泛深刻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认知差异,志愿服务的组织主体——高校在组织管理体系中也存在相应的问题。最后,根据调查所分析出的问题给出合理化建议,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

王英男,张义群[4](2018)在《高校大学生义工旅行的实践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义工旅行就是让大学生在社会公益实践中慢慢接触社会,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在旅行中得到教育,在收获中挥洒汗水。我国义工换宿旅行发展十分迅速,对于大众来说这一概念较为新鲜,各大旅游城市积极推广这种旅游方式,义工旅行对广大高校大学生有着巨大吸引力,它能够使大学生有价值地利用假期时间并且不需要花费过多就能去旅行。本文内容将围绕义工旅行的拟解决问题进行分析,在实践中进行深度思考,为广大学生拓宽旅游的路径。

姜月[5](2018)在《团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宁养义工自我概念和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宁养事业在我国发展较快,参与宁养服务的大学生也逐年增多,大学生宁养义工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临终关怀服务,帮助其更有尊严地离世。然而这群大学生们在造福于社会的同时,自身也面临着一些心理困惑,如无助感、无价值感以及同情心疲劳和倦怠的问题。大学生宁养义工心理上存在无价值感和无助感的困扰,其原因之一就是其自我概念受到了外界冲击,因此对自我概念修复、重建和完善的过程,就是帮助个体心理不断成长、建立个体自我价值感的过程。心理弹性是个体在逆境中的心理复原能力,大学生宁养义工在临终服务过程中容易产生同情心疲劳和倦怠等问题,究其缘由是因为其自身情绪卷入过多,在压力情境下心理修复水平不高,心理弹性水平较低。因此本研究拟从自我概念和心理弹性的视角出发对大学生宁养义工进行干预研究。团体沙盘游戏是在沙盘游戏基础上的创新和拓展,团体成员在沙盘里自主创作沙盘作品,释放自己意识和潜意识层面的情绪情感,在与团体成员的互动中促进成长,达成内心整合与疗愈的效果。因此本研究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团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宁养义工自我概念和心理弹性进行干预,通过问卷、沙盘特征分析、访谈数据的质性研究三方面结合来分析团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宁养义工自我概念和心理弹性的干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团体沙盘游戏辅导后,在《田纳西自我概念问卷》得分上,实验组自我概念水平显着提高,团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宁养义工的自我概念干预具有有效性。(2)团体沙盘游戏辅导后,在《心理弹性量表》得分上,实验组心理弹性水平显着提高,团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宁养义工的心理弹性干预具有有效性。(3)和初始沙盘相比,实验组结束沙盘中,沙盘的制作时间显着增加。同时创伤主题显着减少,治愈主题显着增加。自我像个数、沙具使用数量、使用种类显着增多。(4)CQR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团体沙盘游戏能有效帮助大学生宁养义工提升自我概念和心理弹性水平:92%的成员表示在参加团体过程中对宁养义工这个角色重新进行了审视;92%的成员认为团体沙盘游戏提供给自己一个与内在自我对话的空间;75%的成员表示自己的自我价值感获得了提升;67%成员获得了积极情感体验。

冯文凯,苏杨[6](2018)在《当代大学生义工服务的不足与新途径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生义工结合大学生的高素质与义工的无偿奉献精神,对社会、校园、自身的发展都起到毋庸置疑的促进作用。本文根据当前大学生义工服务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努力探寻义工服务的新途径。

潘宁[7](2019)在《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模式的研究 ——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具体职责。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地吸收”。当前课程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主要通过课程开设、讲授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德才,如何将立德树人内化于心,外付诸于行,提升“立德树人”的内化教育和德育升华是本研究的重点,而志愿服务能塑造广大志愿者的奉献精神,提升精神境界,完成德育的内化过程。它在功能上完全能够为“立德树人”的有效实施提供必要的载体。从精神实质和实践教育功能上而言,高校志愿服务与“立德树人”具有高度的契合度,两者都强调自我内在的修为和德的修养。“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志愿服务彰显了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将高校志愿服务作为立德树人教育的切入点,深入分析“立德树人”与高校志愿服务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分别进行分析,深入剖析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且基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志愿服务组织模式案例,提出立德树人与高校志愿服务融合发展的路径建议,使高校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真正融入立德树人教育与实践活动中,使志愿服务更深入人心,全员参与,全员育人,让大学生在实践服务中加强“立德树人”的自我教育,提升德育功效,推进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教育。

刘春生,罗萍萍[8](2017)在《浅谈大学生义工旅行》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也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对于大学生而言,旅游渐渐进入了他们的生活。但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方式对于并未实现经济独立的大学生而言,仍属于轻奢消费。在国内,一些能够满足大学生义工旅行的平台已经兴起。大学生可以在青年旅舍、风景区的客栈,通过打工换宿、做义工、做志愿者等方式,到自己心仪的地方旅行。

张萍[9](2017)在《国内大学生义工旅游行为认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义工旅游意义特殊,发展潜力巨大,将成为大学生较为认可的旅游方式。近几年,国内对大学生义工旅游的活动实践普遍性与广泛性逐步增加,但国内对其认知行为的学术研究仍然较少,尚未形成完整的研究成果。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借助网络问卷的数据搜集方式,集中对S大学学生进行调查,并就大学生义工旅游认知行为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国内大学生对义工旅游感兴趣程度高,但认知程度普遍较低,说明国内大学生义工旅游现阶段下尚有不足,需加强对大学生义工旅游的重视。在此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国内大学生义工旅游未来发展展望,以期提高国内大学生义工旅游认知程度,增强义工旅游意识,鼓励并推动国内大学生义工旅游行为。

郑思遥,刘兴双,方泽慧[10](2017)在《大学生义工旅行现状及前景调查研究》文中认为义工旅行,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新形式,在国内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大学生作为年轻人的代表,其参与义工旅行的人数较多、很有意义。所以了解、研究我国国内的义工旅行很有必要。本文将通过文献比较研究法、深度访谈等方法对我国大学生义工旅行现状以及前景进行深入研究。

二、谈大学生义工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大学生义工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图书馆学生义工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义工参与图书馆管理意义
    1.1 全面执行和落实《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的要求
    1.2 助力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1.3 馆员与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1.4 培养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奉献爱心的有效途径
    1.5 构建大学生“服务—学习”的实践基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2 宁波财经学院图书馆学生义工参与式服务模式
    2.1 社团式自我管理
        2.1.1 组织结构社团化
        2.1.2 业务培训多样化
        2.1.3 考核机制多元化
    2.2 开放式的岗位设置
    2.3 自主选岗、展示特长
        2.3.1 真人图书馆岗位
        2.3.2 宣传报道岗
3 项目式管理
4 会员制管理
5 注重义工文化建设
    5.1 加强义工网站建设
    5.2 设立义工驿站,建立义工之家。
    5.3 展示义工风采
6 关键因素
    6.1 多方联动,形成共识。
    6.2 融入式的管理
    6.3 人文关怀和考核并举

(2)社会工作服务中的“社工+义工”模式探究 ——以江苏省N市S社工服务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江苏省相关实践经验
        1.3.4 研究述评
第2章 “社工+义工”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内涵
    2.1 “社工+义工”模式的理论基础
        2.1.1 角色理论
        2.1.2 社会互动理论
        2.1.3 组织间关系理论
    2.2 “社工+义工”模式的内涵
        2.2.1 概念界定
        2.2.2 “社工+义工”模式的主体架构
        2.2.3 “社工+义工”模式的运作流程
第3章 S社工服务所“社工+义工”模式的实践
    3.1 S社工服务所“社工+义工”模式的发展现状
        3.1.1 S社工服务所基本情况
        3.1.2 S社工服务所“社工+义工”模式的队伍情况
        3.1.3 S社工服务所“社工+义工”模式的发展现状
    3.2 S社工服务所“社工+义工”服务项目——“困难学子圆梦大学”
        3.2.1 服务项目介绍
        3.2.2 服务项目介入方法
        3.2.3 服务项目过程评估
第4章 社会工作服务中的“社工+义工”模式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社会工作服务中“社工+义工”模式的问题
        4.1.1 两工交流互动少
        4.1.2 社工的认可度低
        4.1.3 机构行政色彩浓
        4.1.4 项目资金较缺乏
        4.1.5 联动效果不理想
    4.2 社会工作服务中的“社工+义工”模式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外部因素
        4.2.2 内部因素
第5章 完善社会工作服务中的“社工+义工”模式的对策
    5.1 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5.2 完善联动管理制度
    5.3 明确社工主导地位
    5.4 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5.5 强化资源调动整合
第6章 社会工作服务中的“社工+义工”模式的结论反思
    6.1 社会工作服务中的“社工+义工”模式的结论
        6.1.1 资源投入充足
        6.1.2 介入方式多元
        6.1.3 项目成效显着
    6.2 社会工作服务中的“社工+义工”模式的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3)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成果
        1.3.2 国外研究成果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
第2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概述
    2.1 “义工”与“志愿服务”的内涵
    2.2 “义工”与“志愿服务”的历史
        2.2.1 美国“义工”与联邦政府密不可分
        2.2.2 加拿大“义工”主张从娃娃抓起
        2.2.3 日本“义工”全民参与性明显
        2.2.4 中国“志愿服务”的年轻化趋势
    2.3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
    2.4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类型
        2.4.1 赛事活动
        2.4.2 支教活动
        2.4.3 敬老助老
        2.4.4 环境保护
        2.4.5 校园志愿
第3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论基础
    3.1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之相关的论述
        3.1.1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3.1.2 集体主义原则
        3.1.3 科学的实践观
    3.2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渊源
    3.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志愿服务精神的支撑
        3.3.1 儒家的“仁学”思想
        3.3.2 道家的“遵道贵德”思想
        3.3.3 佛教的“慈悲”思想
第4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作用关系
    4.1 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4.1.1 大学生志愿服务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4.1.2 大学生志愿服务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宣传舆论
        4.1.3 大学生志愿服务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4.2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引领作用
        4.2.1 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意识
        4.2.2 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第5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查及分析
    5.1 调查研究的范围和大学生基本信息
    5.2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5.2.1 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状况调查及分析
        5.2.2 大学生志愿服务取得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调查及分析
        5.2.3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调查及分析
第6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建设对策
    6.1 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
        6.1.1 给予大学生志愿者相应的精神奖励
        6.1.2 营造有利于志愿服务的校园环境
        6.1.3 充分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
    6.2 完善高校志愿组织机制建设
        6.2.1 志愿者招募机制
        6.2.2 志愿者培训机制
        6.2.3 志愿者保障机制
    6.3 高校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6.3.1 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促进作用
        6.3.2 将志愿服务纳入综合评价体系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调查问卷
致谢

(4)高校大学生义工旅行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内外大学生义工旅行发展状况
二、目前我国大学生义工旅行存在的问题
    (一) 商业伦理问题。
    (二) 义工组织的服务监管问题。
三、大学生义工旅行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 建立网络信息平台, 将项目内容细节化与公开化。
    (二) 双方制定明确的权利义务合同, 有效实施。
    (三) 切实保障义工的利益及人身安全。
四、大学生义工旅行平台构建
五、大学生义工旅行的实践
    (一) 平台运行现状。
    (二) 项目进行中的困难。
    (三) 完善平台运营的对策。
六、结语

(5)团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宁养义工自我概念和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提出
        1.1.1 宁养事业在我国的发展
        1.1.2 义工参与宁养服务对自身心理的影响
        1.1.3 基于现实的需要
        1.1.4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自我概念和心理弹性的团体辅导实践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大学生宁养义工的相关心理研究
        2.1.1 国内关于大学生宁养义工心理的研究
        2.1.2 国外关于大学生宁养义工心理的研究
    2.2 自我概念
        2.2.1 自我概念的概念界定
        2.2.2 大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
        2.2.3 自我概念的测评
        2.2.4 自我概念的现状研究
    2.3 心理弹性
        2.3.1 心理弹性的概念界定
        2.3.2 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特点
        2.3.3 心理弹性的测量
        2.3.4 心理弹性的现状研究
    2.4 自我概念和心理弹性关系
    2.5 团体沙盘游戏
        2.5.1 团体沙盘游戏的概念界定
        2.5.2 团体沙盘游戏理论基础
        2.5.3 团体沙盘游戏的治愈机制
        2.5.4 团体沙盘游戏研究现状
        2.5.5 团体沙盘游戏应用于自我概念和心理弹性的可能性
    2.6 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
        3.1.1 实验法
        3.1.2 共识性质性研究(CQR)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假设
    3.4 研究程序
        3.4.1 被试的选取
        3.4.2 研究工具
    3.5 研究步骤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问卷处理结果
        4.1.1 自我概念数据结果分析
        4.1.2 心理弹性数据结果分析
    4.2 沙盘作品特征分析
        4.2.1 沙盘游戏制作时间分析
        4.2.2 沙具使用分析
        4.2.3 沙盘作品主题分析
        4.2.4 沙盘游戏自我像分析
    4.3 质性研究结果
        4.3.1 研究对象
        4.3.2 访谈提纲
        4.3.3 自我概念部分分析结果
        4.3.4 心理弹性部分分析结果
        4.3.5 团体沙盘游戏过程分析结果
第五章 讨论
    5.1 量化处理结果讨论
        5.1.1 团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宁养义工自我概念干预效果
        5.1.2 团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宁养义工心理弹性干预效果
        5.1.3 沙盘游戏制作特征讨论
    5.2 质性处理结果讨论
        5.2.1 团体成员关于自我概念的反馈
        5.2.2 团体成员关于心理弹性的反馈
    5.3 团体沙盘游戏作用于大学生宁养义工自我概念和心理弹性的有效性探讨
        5.3.1 沙盘游戏所提供的载体
        5.3.2 团体成员、领导者之间的人际互动
        5.3.3 积极的团体氛围和团体方案的针对性设计
    5.4 本研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第六章 结论、反思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反思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当代大学生义工服务的不足与新途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代大学生义工服务的现状
二、大学生义工服务调查及分析──以徐州医科大学为例
    1. 调查对象。
    2. 调查结果分析。
三、大学生义工服务的新途径探究

(7)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模式的研究 ——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依据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2章 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2.1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2.1.1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
        2.1.2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2.2 当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
    2.3 立德树人视角下推进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必要性
        2.3.1 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意义所在
        2.3.2 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2.3.3 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
    2.4 立德树人视角下推进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可行性分析
        2.4.1 “立德树人”的内涵
        2.4.2 立德树人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相契合
第3章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立德树人与志愿服务融合管理实践的案例分析
    3.1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志愿服务概述
        3.1.1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志愿服务的发展演变
        3.1.2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志愿服务项目
        3.1.3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立德树人与志愿服务融合案例
    3.2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志愿服务育人转化长效机制建设
        3.2.1 完善管理机制,保障志愿服务有序推进
        3.2.2 组建专业队伍,提升志愿服务育人实效
        3.2.3 结合专业特色,凝练志愿服务文化品牌
    3.3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志愿服务育人模式的主要创新点
        3.3.1 突破实践育人的瓶颈,找到了理论教育与实践育人相结合的方法通道
        3.3.2 弥补实践育人的缺位,找到了学生成长与实践育人相连接的空间通道
        3.3.3 回归学生主体,找到了学生自主管理的实践通道
    3.4 促进立德树人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的思考
        3.4.1 志愿教学课程化,引导学生自觉投入社会实践
        3.4.2 志愿服务常态化,鼓励学生有序参加社会实践
        3.4.3 志愿活动项目化,促使学生主动关注自己的成长
第4章 立德树人与高校志愿服务融合发展的路径建议
    4.1 高校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真正融入立德树人教育及实践活动中
        4.1.1 注重志愿者能力建设培训
        4.1.2 加强志愿服务文化培育
        4.1.3 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评价学生体系
        4.1.4 加强教师志愿服务理论水平与实践指导能力
    4.2 全员覆盖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形式
        4.2.1 课程建设
        4.2.2 项目开发
        4.2.3 动员方式
    4.3 激发大学生志愿服务主观能动性
        4.3.1 完善大学生志愿者个人激励体系
        4.3.2 提高角色认同和加强双线培训
        4.3.3 强化志愿者的团队精神
    4.4 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保障机制
        4.4.1 建立全校范围内的志愿服务政策体系
        4.4.2 实施合理的志愿者考评办法和反哺机制
        4.4.3 完善志愿服务活动的待遇保障体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的调查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致谢

(8)浅谈大学生义工旅行(论文提纲范文)

一、义工旅行的概念
二、国内外义工旅行的发展现状
三、大学生义工旅行的意义
     (一) 大学生义工旅行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二) 大学生义工旅行是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
四、大学生义工旅行的注意事项
     (一)
     (二) 大学生义工旅行应事先与组织方就相关事宜协商妥当。
     (三) 大学生义工旅行的发展需要多方努力。
五、结语

(9)国内大学生义工旅游行为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2.1 义工旅游的概念
    2.2 国内外义工旅游实践发展综述
3 义工旅游与大众旅游的差异分析
    3.1 旅游者的差异
    3.2 旅游特征的差异
        3.2.1 旅游的参与性与体验性
        3.2.2 旅游的志愿服务性
        3.2.3 旅游开展的专业性
        3.2.4 旅游活动中的主客关系
4 国内大学生义工旅游行为认知定量分析
    4.1 大学生对义工旅游了解程度低
    4.2 大学生对义工旅游持积极态度
    4.3 大学生参加义工旅游动机呈现多样化
    4.4 大学生对义工旅游宣传及组织方式选择
5 结论与展望

(10)大学生义工旅行现状及前景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绪论
    1. 义工发展
    2. 义工旅行相关简介
三、大学生义工旅行应用前景及问题分析
    1. 旅游市场对义工的影响
    2. 义工旅行发展情况
    3. 大学生义工旅行机制的问题
四、材料设计
    1. 设计内容
五、结论

四、谈大学生义工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图书馆学生义工服务研究[J]. 颜先卓. 图书馆建设, 2019(S1)
  • [2]社会工作服务中的“社工+义工”模式探究 ——以江苏省N市S社工服务所为例[D]. 龚伟晔.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3]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D]. 赵紫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4]高校大学生义工旅行的实践与思考[J]. 王英男,张义群.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13)
  • [5]团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宁养义工自我概念和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D]. 姜月. 兰州大学, 2018(11)
  • [6]当代大学生义工服务的不足与新途径探究[J]. 冯文凯,苏杨.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18(03)
  • [7]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模式的研究 ——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为例[D]. 潘宁.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8]浅谈大学生义工旅行[J]. 刘春生,罗萍萍. 参花(上), 2017(12)
  • [9]国内大学生义工旅游行为认知研究[J]. 张萍. 现代商贸工业, 2017(27)
  • [10]大学生义工旅行现状及前景调查研究[J]. 郑思遥,刘兴双,方泽慧. 考试周刊, 2017(74)

标签:;  ;  ;  ;  ;  

论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