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家神仙信仰的长寿思想

论道家神仙信仰的长寿思想

一、论道教神仙信仰的长生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刘淑华[1](2021)在《见素抱朴与尊道贵德:葛洪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两晋之际的道教理论家葛洪(283~343?),奠定了神仙道教的理论体系,也奠定了道教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面对儒家理论精神式微、玄学末流导致世风败坏、社会动荡失序缺乏大道指引的社会现实,葛洪集大成地提出了统筹得道匡世与积善成仙、兼涉神形养护的伦理思想,在后世道门人物和普通民众中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从伦理学视角解读葛洪思想即是多学科、多角度研究的一种尝试,不仅有助于丰富完善魏晋时期的伦理思想研究,而且对探索其后道教伦理思想的前因所在大有裨益。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解读新意,对新时代下德性伦理、情感伦理和公共伦理的构建也有启发意义。本文以葛洪伦理思想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其一是对葛洪伦理思想来源的探讨,由正文“第一章察往知来:葛洪伦理思想的形成”来完成。葛洪伦理思想的形成和演变,与其生平和学思之路,以及时代背景等现实因素有关。他出身于江南士族和道学世家,长辈既有儒士又有知名道士,他求学由儒家始,后兼涉其他无所不览。由于出生时家道已没落,又逢两晋时期社会动荡、战乱不断,生活困苦。朝不保夕的年代,思想领域也非常繁荣,隐逸风气和宗教学说盛行。勤奋刻苦、学识广博的葛洪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他自身的学养和道德意志也起了很大作用。理论来源方面,葛洪最主要的思想学说来源于兼容诸家之长的黄老道家和早期道教。其中又主要表现为先秦道家的无为自然、贵生观念,黄老道家和玄学的儒道融合、以及当时已发展成为规范意义道德的儒家礼教,和法家的重刑学说等。虽然葛洪的伦理思想主要来源于黄老道家,但是先秦儒、墨、道、法等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后来我国历史上伦理思想发展的基调,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内涵会发生深刻的变化,但我们仍可以从先秦找到支撑。本文以先秦到《抱朴子》成书为时间维度,对葛洪伦理思想进行溯源,不仅能为葛洪的思想找到理论来源和现实来源,也能为深入把握葛洪的伦理思想提供支撑。外部因素和内在条件交互作用,最终形成了他既宗教又世俗、兼容多种思想理论的伦理思想。其二是对葛洪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葛洪伦理思想的构成的探析,这是本文主要而又重点的内容,由正文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构成。“第二章清澄性理:葛洪的道德根据论”论述葛洪所确立的道德根据。在自然本体上,葛洪延续了“道”的观念,将老子以“道”为本的道家哲学改造为以“一”为本的道教哲学,而不是和早期天师道一样赋予“道”以神格,具有神仙道教的特色。葛洪将这种神格赋予“一”,“一”位于北极大渊之中,有姓字服色,是物质实体也是精神实体。他认为“道”起于“一”,“守一”才能通神,因此“一”才是大道之所在,要真正把握“道”就要“守一”。“守一”分守“真一”和“玄一”。守“玄一”是可以连接仙界的修炼法术,葛洪将魏晋时发扬光大的“玄”置于“一”之上,以达于“玄”为最高境界、道德理想,“玄胞胎元一”,在此过程中“一”这一抽象又具化的实体是人可以把握的部分。“玄”是人追求的精神境界,“一”是人达于“玄”的途径,“道”是万事万物存在的根据。那么万物由何而来,葛洪认为“禀命受气”,来于自然。葛洪接受了自然人性论观点,把道德也内置在自然人性中。“气”或“自然”是道德的起源,对于人来说,自然大道就是道德。基于自然人性论的观点,葛洪认为父子间的孝与慈、兄弟之间的友爱等道德情感都是出自人的自然情性,本是先天就有的客观存在、是天性使然,“人之有礼,犹鱼之有水”“夫唯无礼,不厕贵性”。大义灭亲、先公后私之事,都是外因影响的结果。两汉时礼教被认为来源于天意天命,人性之善和人的价值被排除在外,而葛洪心中的道德既是后天礼教纲常,又是所禀人性之德性。也正是因为葛洪未对道德概念进行明确区分,他顺利地将本体意义上的道德,过渡到社会意义上的礼教,并融二者为一体。人禀气而生,生命和命运有先天注定的方面,也有先天规定不了的,“移易予夺,非天所能”。同时,命定的部分有美德也有恶德,“有欲之性,起于自然”,人性中与生俱来也伴随了欲望、自私等因素,但是人禀万物之灵,人伦道德是人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根据。若“诱于可欲,则天理灭矣”,好在“习与性成,不异自然”。道德修养可以帮助克服人性中的一些不足,道德还具有凝聚作用,帮助国家免受或抵御内外贼寇的破坏,同时有助于文化传统的延续。因此,葛洪也非常重视道德教化和道德修养的作用,积极主张通过后天学而为善。个人可以通过道德修养完善自己,社会为保障良好运行则是通过“制礼数”以及道德教化的途径。为确保后天“习与性成”是善的,葛洪提出“穷理尽性”以正“自然之感”,具体包括精神上的修炼和理论上学习等途径。“第三章启导聪明:葛洪的道德修养论”论述葛洪的道德修养论。既然道德可以后天修养教化,那么在具体实施上也要有分辨的智慧。葛洪认为“德贵真知”,真知足才不会诱于所欲,否定道德的流俗自然主义非常不可取,因此他勖学崇教。然而,“德”本身并非目的,不是至善。葛洪高扬“明”的价值,将“明”置于比“德”更优先的地位,认为虽然德有强大的现实作用,却并非全能。在强调仁、重义轻利的基础上,葛洪看重实用价值,认为“德粗文精”“刑为仁佐”“明先仁后”。具体到德目上,葛洪认为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应有不同的德性,对于君主来说最重要的德性是“明”,即智慧,要能准确地选官用官,因为官员的德性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进而关系到自己统治的稳固与否。君主要想永葆自己政治统治就得具备仁爱之心,了解体察百姓疾苦,从《神仙传》可以看出葛洪对君主没有太多道德规范的提倡,最终落脚点都是为稳固皇权服务。作为臣子则要注重各种道德规范,因为他们是社会效仿的榜样,在其位谋其政,有助仕途顺利,还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对于平民百姓来说,遵守政治社会运行必须的道德原则,和良好的人伦环境需要的德性品质方能过一生好生活。而修道之人既要遵守世俗的道德规范,要仁爱、守礼,还得具备少私寡欲、不慕荣华等品质才有可能实现成仙目标。“第四章长生久视:葛洪的人生价值观”论述抱朴子的人生价值观。虽然有诸多道德修养的提倡,葛洪的终极目标还是在本真自然的基础上实现长生久视。葛洪的修道思想高扬生命本身的价值,视人的生命为一个未能尽知的领域,并从理论上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他从自然主义的角度出发,将身体进行客体化,对肉身进行肯定,甚至将肉身具有长生不死的可能性作为信仰。葛洪视长生久视为人生鹄的,但并不否定成就社会价值,若二者冲突,个体生命价值是第一位的。为此他极力赞成当时盛行的隐逸之风,因为这更有利于保全生命,而且认为那些企图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甚至以死尽忠的做法是愚蠢狂惑的。贵生的理念关照下,葛洪提出了有益养生的实践方法,从伦理层面来说,修德即是其中之一:“忠孝和顺”以保身,“慈心于物”以延年,“积善累德”以成仙。他如此虔诚地相信神仙可学、仙人可得,以至于专门着书论述神仙存在,以上种种贵生、以德养生理念存在的前提就是“仙可学致”。其三是葛洪伦理思想的述评,论文第五章总结性地完成这一部分内容。“第五章博涉勤戒:葛洪伦理思想的贡献、局限和启示”对葛洪伦理思想进行总结性述评。首先,葛洪在理论方面的贡献在于兼涉德性和规范,融汇修身与理国,也贯通了神仙和凡人。《抱朴子》和《神仙传》展示出葛洪的价值观体系融身体价值、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为一体。抱朴子浑然天成地融合了儒家、道家、法家和神仙等学说中的道德观念,且使它们相互之间并行不悖。宗教和世俗的伦理道德思想的两相调和,既为修道减少了阻力,规避了障碍,又消除了思想顾虑。显然葛洪将其伦理思想着书立说的目的是为了使之流行于世,结果也如他所愿,他之后千余年历史上,无论道门人物还是寻常百姓都深受他学说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因于葛洪圆融宏大折衷的择取态度,为道教取得官方认可立下了汗马功劳。实践意义方面,在儒学式微的年代坚守儒家价值传统,直刺社会上各种道德虚无主义行为,提倡以德养生,对扭转世气起了积极作用。其次,葛洪的伦理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时代局限,包括他主张的道德原则无序,甚至有多处矛盾论述;思想观念保守,尊卑等级意识鲜明;不仅没有发扬太平道的平等观念,还贬低歧视女性。最后,葛洪伦理思想对当代伦理社会的构建有启示意义。葛洪对道德本原的探索、对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的论证、对人格理想和人生价值的阐释,是对重建社会价值体系的积极尝试。对于修道之人,葛洪重“自然”和德性;对于世俗之人,葛洪重名教。他对于“自然”的追求,可视为是对现今社会理性至上文化的一种消解,在不诉诸宗教或者传统礼教的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可以重塑尊奉“天道”的哲学信仰。

袁方明[2](2021)在《论道教对道教题材影视作品的奠基》文中指出宗教与影视艺术密切相关。道教题材影视作品以神仙信仰为核心,以道教经典文本为依据,以神仙道士为重点,以神仙故事传说为基础,以洞天福地和道教宫观为空间环境,以电影、电视剧、动画片和纪录片等为表现形式。道教对道教题材影视作品的奠基主要表现在前者为后者提供思想内涵、情节素材和宗教元素、宗教文化知识等方面。

姚佳逸[3](2021)在《圆明园造景布局中的道教意旨探由》文中指出圆明园是清朝时期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于一体的大型山水离宫御苑,在中国古典园历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万园之园。它的景观与建筑布局无一不体现中央高度集权与皇权至上的理念,统治阶级的政治理念在景观营造和建筑布局上得以彰显。道教是中国本土化的宗教文化,在我国的传统宗教文化上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伴随着道教在历朝历代的发展与延续,道家思想对古典园林的影响十分深远,在皇家园林的规划造景上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希望通过对道教思想有关园林营造思想的提炼,如道法自然、虚实相生、神仙思想园林建造手法与蓬莱模式、昆仑模式、壶天模式的原型范式,并进一步探讨其对圆明园与其他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的营造和艺术表达上的影响。通过对圆明园一些充盈道教思想意境的营造与帝王点题题名的匾额楹联与御制诗的研究,筛析社会上层文化取向与园林艺术追求中所反映的清代帝王的思想境界、政治理念与隐喻思考。

汪玥[4](2021)在《汉魏六朝笔记小说中的“不死药”母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直以来,《山海经》中关于不死树、不死乡、不死民的记载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顾颉刚考察昆仑神话时认为,昆仑山上的神灵通过制作不死药来保持长生不死,也会用不死药来复活死去的人。可见不死药不仅是实现长生的有效途径,还有着强大的复生能力。汉魏六朝时期,人人都渴望获知长生不老的秘诀、掌握得道成仙的本领,有关修仙、炼道、寻求不死药的传说故事在民间大量流传,这些故事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核心母题:不死药。笔记小说中关于它的描述尤为丰富,在种类上,除了树、草、水之外,此时还出现了各种植物类的衍生物,包含着人工之力的不死药是这个时期的一大特点。不死药形态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神仙信仰的影响,盛行于汉魏六朝时期的神仙信仰将长生不死信仰和不死药信仰纳入自身信仰体系中。本文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通过爬梳神话母题研究现状、汉魏六朝笔记小说文献以及不死药的相关研究,来进行志怪小说中的“不死药”母题的分析。全文主要从汉魏六朝的历史背景、“不死药”母题的类型、不死药与神仙信仰的关系、功能与意义四个方面进行考察,挖掘不死药形态变化背后的精神价值,以此考察时代的精神诉求。正文部分包括四章。第一章,梳理“不死药”母题兴起的历史背景。先秦文献中对不死药的记载不少,但大多为只言片语,未有详细的描述。而到了汉魏六朝时期,有关不死药的故事大量涌现且描述详尽,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汉魏六朝时期的社会生活动荡不安。战争的频发、政权的斗争、自然的灾害,使得各阶层的人们处于都处在人人自危的精神状态中。此时,“长生不死”的幻想成为绝大部分人的精神寄托与追求目标。第二点,道教与求仙运动的兴起。汉代社会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全民参与的求仙、炼丹的热潮。在道教的推动下,神仙信仰在社会生活中盛行,渗入文化思想和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了心灵栖息地。再次,丝绸之路的开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交往。商品交换、人口流动的过程中,域外的不死药故事随之传入我国,并与本土的不死药相融合,丰富了民间叙事中的“不死药”母题内涵。第二章,运用母题分析法和故事形态学,对汉魏六朝笔记小说中的“不死药”母题进行详尽的梳理与分析。首先,考察不死药的形态变化,以“自然”和“人工”为界,将不死药的形态分为自然之物(不死树、不死草、仙桃、菊花、玉石)与人工合成物(仙丹、气、不死酒)两大类,并依次分析不同形态的不死药的文化根源。其次,在对不死药的故事情节分析基础上,以获得不死药的方式为划分,主要分为仙人赠予式、意外获得式、偷盗而得式、自我修炼式。第三章,从文献分析的角度,考察“不死药”母题与神仙信仰之间的关系。首先,从不死药故事的人物仙化和不死药形态的仙化入手,分析神仙信仰对“不死药”母题的影响。其次分析“不死药”母题对神仙信仰的影响。以修仙者的成仙途径为切入点,探究服食成仙和进入不死乡成仙,这两个成仙途径对修仙者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在人物与不死药形态的仙化过程中,神仙信仰不仅扩大了已有的神仙体系,加深了自己的文化内涵,还实现与“不死药”母题的深度融合。第四章,进一步分析“不死药”母题的功能与意义,以考察汉魏六朝时期人们精神诉求。第一,分析不死药的转化功能,不死药是实现生命转化和时空的转化的媒介,它可以帮助人们完成由“死”向“生”、由“人”向“仙”、由“人界”向“仙界”的转化。第二,考察“不死药”母题的精神意义,包括个体道德的修炼和“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在不死药的故事中,个人道德品质与获得不死药的资格之间有着直接联系。此外,不死药的精神价值与“君权天授”“天人合一”思想产生了融合。

左嘉[5](2020)在《宋前道教神仙形象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神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从中国神仙系统的形成过程来看,道教为神仙文化的勃兴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从早期的仙话到唐宋时期的神仙传记,神仙形象不断丰富、性格愈发丰满、内涵更加深厚,其高明独到的神仙形象建构艺术使得道教仙传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赋予了中华文化神秘而浪漫的气息。本论文以宋前(及宋)道教仙传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力图从思想基础、发展历程、建构维度、叙事模式、表现手法等五个层面,全面深入地探析道教神仙形象建构的思想、社会根源及其独特的文学艺术价值。首先,本论文探寻了宋前神仙形象建构的思想基础,分别梳理、论述神仙思想起源、神仙生成理论、神仙等级观念的发生、发展及原因。强烈的生命意识是道教神仙形象建构的根本动力,道教不断丰富完善的神仙观念则为神仙形象塑造与道教神仙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具体而明确的教理依据和相对完善的价值体系。其次,评述宋前神仙形象建构三阶段的发展历程。从初级阶段“神”、“仙”形象的孕育和演变,至发展阶段神仙形象的人性化、美学化,至转型阶段神仙形象的世俗化、平民化,以神仙形象的变化观照形象建构演变的动因与逻辑,探清其宏观背景和历史渊源。再次,对道教神仙形象建构的维度进行分析。通过对神仙建构的思想基础与发展脉络的梳理评析可以发现,谱系建构、仪容建构、功能建构这三个维度,为宋前道教神仙形象建构的基本内容和基础架构,揭示出道教仙传文学宣教教化的本质和功利特征。第四部分,专论道教神仙形象建构的叙事模式。宋前仙传文本建构神仙形象不外乎几种情节模式,而这种类型化特征正是道教神仙形象建构观念先行的必然结果;通过杂糅史传、诗歌、传奇等多种体裁,宋前仙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教寓言”,体现了道教对神仙文学样式作出的可贵创新。最后,探讨道教神仙形象建构的主要表现手法。浪漫的文学想象、玄幻的艺术夸张与繁富的对比映衬,共同为道教神仙人物的出场与活动创造了具有强烈戏剧冲突的舞台,将道教仙传打造成玄幻富丽、亲和精警的总体风格,实现了道教神仙形象建构宗教宣传与审美教化的统一。本论文研究认为:宋前道教神仙形象建构是充分体现道教神仙观念和社会心理需求的宗教文学创作,作为其主要载体的道教仙传,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一道神奇瑰丽的特色风景;它反映了道教宗教宣传、心灵抚慰功能与大众向往长生、渴求平安心理相互作用的历史真实;它是道教神秘主义意识形态与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有机结合的宝贵结晶;它杂糅史传、诗歌、传奇等多种文体形成的“道教寓言”文学样式,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创新;深刻认识道教神仙形象建构的本质、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对于深入发掘道教文学、神仙文化的思想艺术价值,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薛中华[6](2020)在《道教辟谷文化研究》文中指出道教辟谷文化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民众对辟谷的认识往往趋于简单化和片面化。目前已有的研究也尚未将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和思想方法等基本问题做出系统完整的阐述。本文希望能提供一个完整系统的对道教辟谷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整体把握明晰内涵并梳理其历史发展、整理其思想与方法,以弥补这一研究领域的不足。本文以“总-分”的结构展开对道教辟谷文化的解析。首先,总体上把握道教辟谷文化的内涵,并给出其在道教文化中的清晰定位,通过系统的分析和梳理,说明其在道教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对道教辟谷文化进行分维度论述,从纵、横两个维度对道教辟谷文化展开系统的梳理和讨论。纵向维度研究道教辟谷文化的起源和历史发展,结合道教文化发展的历史对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做出清晰的分段,并就各分段关于辟谷的记载做全面系统的考察和研究,通过对大量的历史文献、道教典籍、历代方志等资料的搜集和整理,阐明道教辟谷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基本形式、历代的主要代表人物,审视道教辟谷发展的动力和历史必然。横向的维度,主要研究道教辟谷文化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以把握道教辟谷文化的主要形态,解析道教辟谷的思想理论与方法。通过搜集整理大量的相关文献,逐条理出道教辟谷文化的主要思想理论及对应的辟谷方法。在整理思想理论与方法的时候,本文依据道教辟谷文化的主要分段,将其划分为早期道教内丹兴起前的辟谷和内丹兴起之后的内丹辟谷两个大的部分来分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首先阐明本文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对国内外道教辟谷及其相关研究领域进行综述。在此过程中,围绕本文设定的主要研究问题,从内涵定位、历史发展、思想方法等方面分别做了相关研究进展的综述,然后明确研究方法与研究的思路,指出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第二章是道教辟谷及其在道教文化中地位与作用。对辟谷文化进行考察时,本文区分了一般的辟谷文化和道教辟谷文化,并注意阐述了辟谷文化的层次性与丰富性。运用文献综合考察法,本文以统观的视角指出道教辟谷文化在道教的地位,论述了道教辟谷文化是道教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道教辟谷文化在道教修仙中具有核心地位、道教辟谷文化在道教康寿追求中具有基础地位等观点。在关于道教辟谷文化在道教文化中的作用的论述中,本文通过文献综合分析归纳得出道教辟谷文化具有对神仙的阐释作用、对生命的保障作用和对修炼成果的显化作用等重要作用。第三章是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本文依据对道教历史的总体把握,把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分为起源阶段(先秦到西汉)、早期发展阶段(东汉到唐朝)、成熟发展阶段(唐末至近代)等三个大的阶段,结合对大量的历史文献、道教典籍、历代方志等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阐明道教辟谷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基本形式、历代的主要代表人物。各阶段的主要表现是:起源阶段提出了辟谷的概念,且已存在一些零散的辟谷思想和实践方法;道教辟谷文化早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在道教思想理论和修仙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对系统的辟谷理论和较完整的辟谷实践方法;道教辟谷文化成熟阶段主要表现是,在标志着道教养生修炼走向成熟的内丹修仙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基于内丹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完整系统的辟谷理论和辟谷方法。第四章是道教辟谷的思想理论。本文着重从道教早期内丹兴起前的辟谷思想和内丹辟谷思想两个部分来论述。根据文献综合分析得出,早期的辟谷思想主要包括:节食尚俭思想、食气者寿思想、虚静无为思想、天气地味思想、除三尸九虫思想、清肠除滓思想、仿生导引思想、气药疗病思想、金津玉液思想、日精月华理论、减食增寿理论等等。内丹辟谷思想部分首先阐述了内丹辟谷理论的几个内涵,然后进一步阐示内丹辟谷思想有:绝粒为宗思想、精气神全思想、减阴增阳思想、先天自动思想等等。第五章是道教辟谷方法。本文在这一章主要论述道教早期内丹兴起前的辟谷方法和内丹辟谷方法。道教早期辟谷方法主要有:代谷辟谷法、节食辟谷法、导引行气辟谷法、除三尸九虫辟谷法、存思辟谷法、守一辟谷法、服药服丹辟谷法、服水辟谷法、服气辟谷法、胎息辟谷法等等。内丹辟谷方法,主要是根据内丹修炼程序分为炼己筑基辟谷、炼精化气辟谷、炼气化神辟谷和炼神还虚辟谷。

张金彪[7](2020)在《唐代地方官员道教活动述论》文中研究指明地方官员从事道教活动在唐代是一种普遍性的现象。他们从事的道教活动形式上复杂多样,这些活动既是一种宗教活动,也是官员世俗生活的一部分。从文献角度看,这些活动在不同的叙事下既含有真实的成分,也被涂抹不少想象的色彩。笔者先行分析了地方官员道教活动的政治和宗教背景。地方官员最明显、首要的身份是唐代政治体制下的一名官僚,除受与他人同样的社会变动的制约外,他们还要经历仕途上的特殊遭遇。地方官员的品级、职掌,以至科举、休沐、俸禄、考课、贬谪等制度都以某种隐微的方式影响着他们的道教活动的内容和形态。二是从修道活动、涉道活动和文字着述三个方面描述地方官员道教活动的具体表现。地方官员从事道教活动这一历史现象本身既表征着他们隐秘的知识、情感和信仰,也展现了地方官员们的日常生活。三是通过宗教和非宗教两种语境探讨道教活动中地方官员与道教之间的关系。在他们的宫观活动中政治色彩极为浓厚,“神权”、“皇权”等多种权力形式在此生成、分化。他们也在地方祠庙的道教化上起着一定的作用。《道教灵验记》与碑刻、正史等对地方官员的道教活动具有不同的叙述方式、动机,前者更为“私人化”,而后者则围绕着“皇帝”和“天下”。四为探讨地方官员的道教活动对于社会的影响。无论是在一般的地方社会治理之中还是在应对突发的地方危机之时,涉道的地方官员多因“道”设教,以“道”为政。可以说,地方官员的道教活动中夹杂着他们的宗教信仰、精神需求等超越性的东西,也有着明确的对于社会秩序稳定的现实需求。

辜天平[8](2020)在《中古道经对《庄子》的接受研究》文中提出中古时期造制出大量道经,这些道经有个显着特徵,便是与《庄子》在主题与结构上有着密切关联。尽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王明先生就提出“究竟《庄子》书里有哪些言论与道教思想密切相关”这一论题,随後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成果,但大多侧重於道教义理对《庄子》哲学的融摄,在此基础上的研究也是属於“站桩定点式”研究、单向比较研究,缺乏对《庄子》文本与道教经典之透视研究,尤其是忽视了道派内部各经典对《庄子》的接受差异,以及二者的互动关系研究。所以,本文立足於传统文献的考证,以《庄子》与“中古道经”的文本构造关系作爲主要研究内容,并尝试从生死观、鬼神观、宇宙观、语言观、体道养生论及经典的诠释传统等方面,对二者作一较爲全面而深入的考察。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庄子》经典化、宗教化、神圣化历程,促进庄学研究向纵深化发展,还可以扩展对中古时期道派经典的形成、道教经义的发展的认识。大体而言,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拟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思路,并从历时视角考察了与选题相关的研究及现状,从而抽绎出道教对《庄子》接受研究的三个阶段,即不同道教史观下的早期研究、对比印证与单向影响研究、双重互动与内部差异研究。正文部分,分爲五章。第一章爲“庄子又名‘南华’考”,旨在阐明庄子称“南华”,实自东晋以後,爲道教神权与皇权相互作用下,各士族智识分子及爱庄人士推波助澜的结果。考其源流,盖与庄子被纳入道教神仙体系及其嬗变有关,而《庄子》一书称《南华》,亦可依人之号而徵之。第二章爲“中古道经对《庄子》生死观的接受”,本章筑基於道家道教谱系结构之流衍,尝试説明中古道教不仅只“重生贵生”,它在义理上还主张“生死自然”“齐生死”“出离生死”“生死本空”;且非只专注於“守形全身”,而又别有“遗形灭形、变化无形”一路。在此主题上,也可看出《庄子》对道教“一以贯之”的作用,这属於生死观范畴。第三章爲“中古道经对《庄子》寓言人物的接受”,着力论证《庄子》对道教神仙体系的建构之功,并结合具体案例,透过文本深层结构,揭示出《庄子》与中古道经对道德秩序的选择,与第一章同属於名物、鬼神观范畴。第四章爲“中古道经对《庄子》道术的接受”,从道术的潜修与文本误读、流传等视角,论説了《庄子》“兼忘”“坐忘”“心斋”“心灰”与中古道经的共通性与差异性,并认爲《庄子》“心如死灰”论,古本作“坐若聚死灰”,今本或爲郭象删改的结果。此章属於体道养生论范畴。前四章集中论证了中古道经与《庄子》文本的互涉及其接受程度,且在一定程度上兼及道派内部各经典的接受异同。而第五章“历史与想象:文本的敞开与接受的可能”,则立足於宇宙观、语言观、民族心理发展等范畴,从经典的诠释传统出发,继续追问这种接受何以成爲可能。结语部分,总括中古道经对《庄子》的接受,对本文未论及的接受范畴提出设想,爲後续研究提供方向。此外,文末还附有两篇附録。附録一爲“《南华论》考辨”;附録二爲参閲之“中古道经”。总之,本文首次将《庄子》置於整个中古道教经义的形成、发展历程中来研究,认爲在历史与想象的交织中,这种在主题结构、人物形象、语辞风格、道术理论、思维模式等上的关联性、相似性、共通性,决定了中古道经对《庄子》的接受程度;二者的分歧与冲突,即矛盾性、差异性、互斥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古道经对《庄子》的消化、吸收与改造、超越。而此接受的过程,既是中古道教经义建构的过程,也是《庄子》经典化、宗教化、神圣化的过程。

左攀[9](2019)在《真武信仰的渊源与流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无量祖师、披发祖师、北帝、玄帝、祖师爷、上帝公等)是唐宋以后兴起的的具有长远影响力的道教神只。他源自上古四象中的北方玄武,玄武最初是神龟,汉代以后逐步演变成龟蛇合体的形象。在世俗社会,玄武是天空星象和地上建筑的北方意象,许多景观名胜都以“玄武”命名。道教也将包括玄武在内的四象纳入自己的神灵体系,充当天界神仙、人间羽士以及冥界死者的守护者。从先秦到唐代,玄武虽有神性,但神格地位始终不高,与其说是“神灵”,不如说是“神兽”。出于对北极和北斗的好奇与想象,华夏先民认为北方星空具有神奇的力量,加之北方属水,水生万物,道教逐渐形成一以贯之的北方崇拜,创造出太一、天皇大帝、紫微大帝等代表北极和北斗的北方神灵。这些神灵地位尊贵,神通广大。经过六朝时期的积累和整合,在唐代形成一个以北方神灵为崇拜对象的北帝派。这个道派塑造了多个北帝,将北方崇拜推向高潮。大约五代时期,川蜀地区的北帝派道士以北帝派经典为蓝本创作真武专属道经,让北方玄武从四象中脱颖而出,成为以斩妖伏魔为己任的人格化北方大神将。为了证明赵宋王朝受命于天的皇权合法性,宋真宗开展了一系列造神运动,面对来自北方契丹的威胁,作为北方守护者的玄武引起了他的注意。恰好天禧二年(1018年)京师军营出现醴泉祥瑞,宋真宗抓住机会,修建祥源观,加封真武为“真武灵应真君”,让真武神格得到跨越式提升。真宗去世以后,他的子孙继续围绕“灵应”基调建构真武神格,收集整理灵验故事,编纂《真武启圣记》等经典,将真武塑造成赵宋王朝的护国之神、降妖伏魔的北方战神、祈雨禳火的水火之神、赐福禳灾的治世福神。徽宗、钦宗、宁宗、理宗不断加封真武,利用国家力量为真武修造宫观,使真武成为家喻户晓且具有灵验特征的道教尊神。大约在宋仁宗时期,道门羽士将同属北方神灵的天蓬、天猷、黑煞、真武组合成北极四圣。四圣是北极紫微大帝麾下神将,以斩妖伏魔为主要神职,同时具有治疗疾病、祈雨祈晴等功能。四圣是天心、神霄、东华、清微等雷法道派经常召请的对象,也是护佑赵宋王朝的神将,对两宋之际的皇权更迭产生了重要影响。宋高宗之母韦太后为答谢神恩,在西湖孤山建四圣延祥观,使四圣信仰显赫一时。宋朝灭亡以后,其他三圣逐渐默默无闻,天蓬甚至被丑化成猪八戒,但真武信仰反而逆势崛起,长盛不衰,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真武是北极四圣中的北方玄天上帝,北中之北的叠加效应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二是因为真武得到皇家的多次册封,在四圣观之外另有专祀;最重要的是真武灵应之名遍天下,在民间拥有长远的影响力。早期武当山佛道并存,它既是佛教法华宗、禅宗的活动基地,也是道教丹鼎派和隐修者梦寐以求的仙山。宋徽宗宣和年间,紫霄宫落成,这可能是武当山第一座供奉真武的道观。从此以后,关于真武在武当山修道、飞升的传说逐渐生成,元代武当清微派形成,武当教团的本山意识觉醒,刘道明等高道考诸古籍,采访耆老,编纂《武当福地总真集》《武当纪胜集》《玄天上帝启圣录》等道经,将真武传说一一落实到武当山的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之中。元代道士、明代皇室根据真武传说大修宫观,神话传说和神圣空间紧密结合,原本虚无缥缈的真武修道传说因为落实到具体地域而变得更加真实可信,武当山也因为真武信仰的附会而声名鹊起。明清时期,全国各地出现多处以小武当、赛武当、东、西、南、北、中武当命名的道教名山,见证了真武信仰的兴起和武当文化的传播。真武大帝的出生和修道故事,明显受到释迦摩尼传记的启发。真武被附会成无量寿佛的化身,许多寺庙也供奉真武。真武是道教重要的劝孝之神,历史上曾经出现多部以真武为主神的劝善经典,力图以真武信仰监督儒家纲常伦理的落实和执行。真武信仰反映了唐宋以来三教合一的历史趋势。即使在真武专属经典中,玄天上帝的神阶地位也不是太高,他只是玉皇、紫微手下的神将而已。然而其影响力并不亚于三清四御。真武信仰之所以长盛不衰,除了宋元明三代皇室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他神格多样,能够满足不同阶层、职业的信仰需求;他以“灵应真君”为名,灵应故事广为流传,顺应了人们希望通过宗教解决实际问题的功利心理。他有武当山作为具象化的神圣空间,使传说故事更显真实,吸引无数善男信女朝山进香,让真武信仰随着信众的足迹广为流传。真武是唐宋以后道教新兴神灵的代表,反映了道教神仙信仰的转型和发展趋势。

石婷[10](2019)在《杨羲及其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杨羲是东晋时期的着名道士,现存诗歌84首。在魏晋诗坛上,杨羲诗歌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本文将立足于文学本位,结合宗教学、社会学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杨羲诗歌进行较为全面、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文章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梳理杨羲诗歌的研究现状,阐述选题意义,说明研究的重点难点及研究方法。正文部分共有四章。第一章,全面介绍杨羲的生平与交游,概述诗歌创作情况。第二章,深入分析杨羲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围绕仙凡之合、遐游之娱、宴饮之乐、修道之诚、佛理之趣五个方面,分析杨羲游仙诗的思想内容。并从诡秘浪漫的风格、华美富雅的语言、灵活巧妙的手法三个方面入手,深入探讨杨羲游仙诗的艺术特色。通过分析杨羲80首游仙诗以外的《临去吟》、《谚谣》、《内经真谚》、《太平酒谚》等4首诗作,全面把握杨羲的诗歌创作。第三章,论析杨羲诗歌体现的魏晋风尚。以魏晋社会风尚对杨羲诗歌创作的影响为切入点,概括其游仙诗中所显现的特定历史境遇下的饮酒风尚、服食风尚和隐逸风尚。第四章,探讨杨羲诗歌中的神仙世界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通过深入挖掘杨羲诗歌中对仙界景象的展现、仙真形象的创造、仙真生活的描述,揭示杨羲诗歌对神仙世界的建构。并且围绕为后世诗歌创作提供素材、开创仙真见降诗歌之母题这两个方面,概述杨羲诗歌创作对后世的影响。本文的结语部分,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再次诠释研究杨羲及其诗歌的必要性。

二、论道教神仙信仰的长生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道教神仙信仰的长生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见素抱朴与尊道贵德:葛洪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自然”和“名教”之争是魏晋时代问题
        (二)葛洪的回应——兼涉“自然”和道德
        (三)葛洪伦理思想研究意义
    二、葛洪伦理思想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三)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察往知来:葛洪伦理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葛洪其人及其学思之路
        一、人生履历
        二、学思之路
    第二节 葛洪伦理思想的时代背景
        一、动荡割据的政治局势与门阀制度
        二、争鸣的“文学”思想
        三、“礼教不行”的魏晋道德风尚
    第三节 葛洪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道家学说
        二、儒家学说
        三、法家学说
        四、玄学学说
        五、原始道教
第二章 清澄性理:葛洪的道德本体论
    第一节 自然本体论
        一、葛洪论“道”
        二、葛洪论“一”
        三、葛洪论“玄”
    第二节 人性自然论
        一、“禀命受气,自有修短”
        二、“移易予夺,非天所能”
        三、“习与性成,不异自然”
    第三节 穷理尽性论
        一、形神相卫
        二、守一存真
        三、儒道兼备
第三章 启导聪明:葛洪的道德修养论
    第一节 德贵真知
        一、勖学
        二、崇教
        三、贵才
    第二节 德非目的
        一、文德论——“德粗文精”
        二、刑仁观——“刑为仁佐”
        三、明仁观——“明先仁后”
        四、义利观——重义轻利
    第三节 世俗之德
        一、君道
        二、臣节
        三、民德
    第四节 修道之德
        一、少私寡欲
        二、不慕荣华
        三、知止节制
        四、礼教德性
第四章 长生久视:葛洪的人生价值论
    第一节 贵生论
        一、显隐任时
        二、盛德身滞
    第二节 道德养生
        一、“忠孝和顺”以保身
        二、“慈心于物”以延年
        三、“积善累德”以成仙
    第三节 “仙可学致”
        一、神仙思想的渊源
        二、葛洪的依据
        三、修仙的方法
第五章 博涉勤戒:葛洪伦理思想的贡献、局限和启示
    第一节 葛洪伦理思想的贡献
        一、兼涉德性与规范
        二、融会修身与理国
        三、贯通神仙与凡人
        四、敦促世风与民气
    第二节 葛洪伦理思想的时代局限
        一、道德原则无序
        二、思想观念保守
        三、贬低歧视女性
    第三节 葛洪伦理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人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
        二、“以德养生”的现代借鉴价值
        三、社会应该提倡哪些道德原则
参考文献
    一、古籍
    二、今(近)人着作
    三、期刊论文
    四、学位论文
    五、外文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致谢

(3)圆明园造景布局中的道教意旨探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道教相关理论梳理及解析
        1.2.2 道观园林概述
        1.2.3 圆明园已有研究
        1.2.4 相关哲学研究
        1.2.5 研究指引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查阅法
        1.3.2 学科交叉法
        1.3.3 实地调研法
        1.3.4 图像分析法
        1.3.5 综合分析法
    1.4 拟完成工作
        1.4.1 拟准备工作
        1.4.2 拟解决问题
第二章 道教与园林的耦合
    2.1 中国园林中水到渠成的仙道底蕴
        2.1.1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2.1.2 虚实结合,有无相生
        2.1.3 神仙思想
    2.2 经典原型与范式
        2.2.1 昆仑模式
        2.2.2 蓬莱模式
        2.2.3 壶天模式
第三章 从方术到求仙,历代皇家园林的不懈追求
    3.1 概述
        3.1.1 秦始皇的蓬莱仙境
        3.1.2 汉武帝的承露仙盘
        3.1.3 隋文帝的六爻大兴
        3.1.4 唐玄宗的梨园故事
        3.1.5 宋徽宗的寿山艮岳
        3.1.6 明世宗的治世玄岳
    3.2 清朝主要帝王对道教的态度
        3.2.1 雍正的圆明理想
        3.2.2 乾隆的禊赏山林
第四章 圆明园造景布局中体现的道教协从政治理念
    4.1 圆明园内道教文学艺术
    4.2 圆明园内道教景观符号
    4.3 景观布局与道教
        4.3.1 坦坦荡荡
        4.3.2 洞天深处
        4.3.3 蓬岛瑶台
        4.3.4 别有洞天
        4.3.5 夹镜鸣琴
        4.3.6 武陵春色
        4.3.7 方壶胜境
        4.3.8 紫碧山房
        4.3.9 圆明园四十景内通过春季主题体现道教长生的景色
        4.3.10 圆明园四十景内含有道教元素建筑
    4.4 造景布局中体现的道教政治理念
第五章 迎凉台榭即仙壶:普世的帝王理想与艺术大政治
    5.1 清代典型皇家园林的宗教政治理念
        5.1.1 清漪园
        5.1.2 避暑山庄
        5.1.3 北海
    5.2 清代皇家园林与道教文化
        5.2.1 “鱼乐”思想
        5.2.2 “洞天”思想
        5.2.3 诸神的伴随
    5.3 清代帝王理想与艺术大政治
第六章 总结与思考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汉魏六朝笔记小说中的“不死药”母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不死药”母题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问题、意义及方法
一、汉魏六朝“不死药”母题兴起的历史背景
    (一)汉魏六朝的社会背景
        1.社会动荡与自然灾害
        2.士阶层的精神转向
    (二)道教与求仙运动的兴起
        1.道教的兴起
        2.汉代的求仙运动
    (三)汉魏六朝时期中外“不死药”母题的融合
二、汉魏六朝笔记小说中的“不死药”母题
    (一)笔记小说中不死药的形态变化
        1.自然之物
        (1)不死树
        (2)不死草
        (3)仙桃、菊花
        (4)玉石
        2.人工合成物
        (1)仙丹
        (2)气
        (3)不死酒
    (二)笔记小说中不死药的获得方式
        1.仙人赠予式
        2.意外获得式
        3.偷盗而得式
        4.自我修炼式
三、汉魏六朝“不死药”母题与神仙信仰
    (一)神仙信仰对“不死药”母题的影响
        1.“不死药”母题的人物仙化
        2.不死药形态的仙化
    (二)“不死药”母题对成仙方式的影响
        1.服食不死药成仙
        2.进入不死乡成仙
四、汉魏六朝“不死药”母题的功能与意义
    (一)“不死药”母题的转化功能
        1.从人到仙的身份转化
        2.从人界到仙界的时空转化
    (二)“不死药”母题的精神意义
        1.个体道德的修炼
        2.“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5)宋前道教神仙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和目的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宋前道教神仙形象建构的思想基础
    第一节 神仙思想起源——神仙观念的孕育与形成
    第二节 神仙生成理论——修仙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 神仙品阶观念——神仙等级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 宋前道教神仙形象建构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初级阶段——先秦神仙形象建构的“神”与“仙”
    第二节 发展阶段——汉魏六朝神仙形象建构的人性化、美学化
    第三节 转型阶段——唐宋神仙形象建构的世俗化、平民化
第三章 宋前道教神仙形象建构的维度
    第一节 神仙形象的谱系建构
    第二节 神仙形象的仪容建构
    第三节 神仙形象的功能建构
第四章 宋前道教神仙形象建构的叙事模式
    第一节 基于神仙形象功能的类型化情节模式
    第二节 基于神仙形象自述的引诗入“传”
    第三节 基于神仙形象可信性的虚实相生
第五章 宋前道教神仙形象建构的表现手法
    第一节 浪漫的文学想象
    第二节 玄幻的艺术夸张
    第三节 繁富的对比映衬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道教辟谷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相关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的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研究创新点
2. 道教辟谷文化的概念和定位
    2.1 道教辟谷文化的相关概念
        2.1.1 一般辟谷的概念
        2.1.2 道教辟谷的概念
        2.1.3 辟谷文化的丰富性
    2.2 道教辟谷在道教文化中的地位
        2.2.1 道教辟谷是道教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2.2.2 道教辟谷在道教修仙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2.2.3 道教辟谷在道教康寿文化中的基础地位
    2.3 道教辟谷在道教文化中的作用
        2.3.1 道教辟谷对神仙文化的阐释作用
        2.3.2 道教辟谷对修炼过程的保障作用
        2.3.3 道教辟谷对修炼成果的显化作用
3. 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
    3.1 道教辟谷的起源:西汉之前
        3.1.1 辟谷的提出
        3.1.2 先秦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3.1.3 西汉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3.2 道教辟谷的早期发展:东汉至唐
        3.2.1 东汉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3.2.2 三国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3.2.3 两晋南北朝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3.2.4 唐朝关于辟谷的记载
    3.3 道教辟谷的成熟发展:唐末至近代
        3.3.1 内丹的兴起与道教辟谷的成熟
        3.3.2 内丹辟谷早期代表人物
        3.3.3 钟吕派对内丹辟谷的认识
        3.3.4 南宗对内丹辟谷的认识
        3.3.5 北宗对内丹辟谷的认识
        3.3.6 正史中内丹辟谷代表人物
        3.3.7 近代内丹辟谷代表人物
4 道教辟谷的思想
    4.1 内丹兴起前的辟谷思想
        4.1.1 节首尚俭思想
        4.1.2 天气地味思想
        4.1.3 食气者寿思想
        4.1.4 城食增寿思想
        4.1.5 去除三尸思想
        4.1.6 清肠除滓思想
        4.1.7 轻身疗病思想
        4.1.8 金津玉液思想
        4.1.9 虚静无为思想
        4.1.10 仿生导引思想
        4.1.11 存思日月思想
        4.1.12 知一守一思想
        4.1.13 闭气胎息思想
    4.2 内丹辟谷思想
        4.2.1 内丹辟谷思想的内涵
        4.2.2 绝粒为宗思想
        4.2.3 精气神全思想
        4.2.4 减阴增阳思想
        4.2.5 先天自动思想
5. 道教辟谷的方法
    5.1 内丹兴起前的辟谷方法
        5.1.1 节食辟谷法
        5.1.2 代食辟谷法
        5.1.3 咽津辟谷法
        5.1.4 除三尸辟谷法
        5.1.5 服符水辟谷法
        5.1.6 导引行气辟谷法
        5.1.7 守一辟谷法
        5.1.8 存神辟谷法
        5.1.9 存思日月辟谷法
        5.1.10 服气辟谷法
        5.1.11 胎息辟谷法
    5.2 内丹辟谷方法
        5.2.1 炼己筑基阶段的辟谷法
        5.2.2 炼精化气阶段的辟谷法
        5.2.3 炼气化神阶段的辟谷法
        5.2.4 炼神还虚阶段的辟谷法
6. 结语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唐代地方官员道教活动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唐代官员的道教信仰和活动
        (二)唐代道教地理分布与思想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道教
第一章 地方官员道教活动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一、皇帝道教活动的示范作用
        二、道教政策的影响
        三、政治制度的影响
    第二节 宗教背景
        一、佛道并盛的宗教格局
        二、神仙和鬼神观念的变化与流行
        三、道教外丹术的兴盛和内丹术的兴起
第二章 地方官员道教活动的具体表现
    第一节 修道活动
        一、炼丹服食
        二、修斋设醮
        三、符箓法术
        四、焚香礼拜
        五、诵经、写经与习经
        六、受道箓与称弟子
        七、内修与内丹
    第二节 涉道活动
        一、结交道士
        二、访求仙迹与出入宫观
        三、修观造像
    第三节 与道教相关的着述
        一、斋词
        二、诗歌
        三、道教着作
        四、与道教相关的笔记小说
        五、涉道碑文题刻
第三章 地方官员与道教的关系
    第一节 地方政务中的崇道活动
        一、地方政务中官员的道教活动
        二、宫观的特殊地位与道士的多重身份
        三、地方官员的宫观事务:以茅山紫阳观为例
        四、地方官员对于道教祠庙的认定与祭祀
    第二节 道教叙事下地方官员与道教的关系考察——以《道教灵验记》为中心
        一、《道教灵验记》中地方官员的形象
        二、《道教灵验记》所载地方官员与道教的关系
        三、事实与虚构:《道教灵验记》所载地方官员道教活动史实考
第四章 地方官员的道教活动对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地方官员道教活动中的区域因素:以江西地区为例
    第二节 道教对于地方官员政治思想的影响
        一、地方行政中的道教思想
        二、地方司法中的道教思想
        三、道教方术活动对于地方政治的影响
    第三节 以道设教:地方官员治理社会的宗教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古道经对《庄子》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拟解决的问题
        (一)中古道经的界定
        (二)拟解决的问题
    二、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
        (一)道家与道教:不同道教史观下的早期研究
        (二)主题的诠释:对比印证与单向影响研究
        (三)定式的突破:双重互动与内部差异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材料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庄子又名“南华”考
    第一节 庄子被纳入道教神仙体系考
    第二节 庄子称“南华”真仙考论
        一、庄子於东晋後始称“南华”
        二、庄子爲道教仙宫“南华”门下真仙
        三、庄子与“南华”之号的关联
    第三节 庄子称“南华”的定型
    第四节 “南华”余论
第二章 中古道经对《庄子》生死观的接受
    第一节 由老庄及道教:生死观的双綫发展
        一、贵生派、齐生死派述略
        二、道教生死观的发展
    第二节 道气生万物与身形有无
第三章 中古道经对《庄子》寓言人物的接受
    第一节 求道与步纲:人物镜像的移用
    第二节 《庄子》与道经构造中的黄帝
    第三节 道教仙阶的形成与身神的産生
第四章 中古道经对《庄子》道术的接受
    第一节 相忘乎道术——兼忘与坐忘
    第二节 无以心损道——心斋心灰论
    第三节 道术的交接——存思与降神
第五章 历史与想象:文本的敞开与接受的可能
    第一节 经典的诠释:《庄子》入道教依托於老子
    第二节 道与言:叙事模式的解构与重构
        一、中古道经对“道不可言”的转化
        二、中古道经对“何以得道”的改造
        三、余论
    第三节 有无之际:“无限”的想象与超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録一 《南华论》考辨
附録二 中古道经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真武信仰的渊源与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汉唐之际玄武意象及功能考析
    第一节 玄武溯源:四灵和四象的结合
    第二节 玄武形象:从神龟到龟蛇的转变
    第三节 世俗玄武:天空星象和地上建筑的北方意象
    第四节 道教玄武:守护人体及阳宅祖茔的北方精灵
第二章 北帝派对龟蛇玄武的人格化改造
    第一节 一以贯之的北方崇拜
    第二节 北帝神格的演变和北帝派的兴起
    第三节 五代川蜀北帝派道士与玄武的人格化
第三章 两宋时期真武神格的提升与完善
    第一节 宋真宗与真武神格的跨越式提升
    第二节 北宋中后期真武神格的丰富与发展
    第三节 南宋时期真武信仰的完善与传播
    第四节 真武专属道经出世时间蠡测
第四章 北极四圣的兴衰与真武信仰的崛起
    第一节 天蓬、天猷、黑杀神格演变考
    第二节 北极四圣组合的形成和演变
    第三节 四圣信仰与两宋皇权嬗代
    第四节 四圣的没落和真武的崛起
第五章 从佛道共存到真武独尊——真武大帝与武当山
    第一节 六朝隋唐武当山的佛教历史与法脉传承
    第二节 汉宋之际武当山的神仙传说与道教史迹
    第三节 宋末元初真武传说在武当山的落实
    第四节 从新武当山现象看真武信仰的传播
第六章 真武大帝的神格功能及其演变
    第一节 伏魔之神与护国之神
    第二节 北方之神与水火之神
    第三节 治世福神与万能之神
第七章 真武信仰的思想内涵与文化意蕴
    第一节 真武信仰与佛教之关系
    第二节 真武信仰的孝道内涵和劝善功能
    第三节 从真武经典看道教放生观
    第四节 从真武信仰看唐宋以降道教神灵信仰的转型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成果
后记

(10)杨羲及其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重点、难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杨羲的生平、交游与诗歌创作概述
    第一节 杨羲的生平与交游
        一、生平
        二、交游
    第二节 杨羲诗歌的辑录及异文
    第三节 杨羲诗歌创作概述
        一、运用“扶乩之笔”
        二、精诚笃真、注重才性
        三、体悟“存思”之法
        四、追求升仙长生
第二章 杨羲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第一节 杨羲游仙诗的思想内容
        一、仙凡之合
        二、遐游之娱
        三、宴饮之乐
        四、修道之诚
        五、佛理之趣
    第二节 杨羲游仙诗的艺术特色
        一、诡秘浪漫的风格
        二、华美富雅的语言
        三、灵活巧妙的手法
    第三节 杨羲的其他诗歌
        一、《临去吟》
        二、《谚谣》
        三、《内经真谚》
        四、《太平酒谚》
第三章 杨羲诗歌体现的魏晋风尚
    第一节 杨羲诗歌与魏晋饮酒风尚
    第二节 杨羲诗歌与魏晋服食风尚
    第三节 杨羲诗歌与魏晋隐逸风尚
第四章 杨羲诗歌中的神仙世界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一节 杨羲诗歌中的神仙世界
        一、仙界景象
        二、仙真形象
        三、仙真生活
    第二节 杨羲诗歌对后世的影响
        一、为后世诗歌创作提供素材
        二、开创仙真见降诗歌之母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杨羲诗歌校注
后记

四、论道教神仙信仰的长生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见素抱朴与尊道贵德:葛洪伦理思想研究[D]. 刘淑华. 湖北大学, 2021
  • [2]论道教对道教题材影视作品的奠基[J]. 袁方明. 老子学刊, 2021(01)
  • [3]圆明园造景布局中的道教意旨探由[D]. 姚佳逸.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4]汉魏六朝笔记小说中的“不死药”母题研究[D]. 汪玥.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5]宋前道教神仙形象建构研究[D]. 左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道教辟谷文化研究[D]. 薛中华. 西南大学, 2020(01)
  • [7]唐代地方官员道教活动述论[D]. 张金彪.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中古道经对《庄子》的接受研究[D]. 辜天平.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4)
  • [9]真武信仰的渊源与流变研究[D]. 左攀. 兰州大学, 2019(02)
  • [10]杨羲及其诗歌研究[D]. 石婷.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论道家神仙信仰的长寿思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