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芽叶中铜含量状况的研究

茶叶芽叶中铜含量状况的研究

一、茶树芽叶含铜状况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昕昱[1](2021)在《光子度量体系下植物照明参数的测量及调控》文中认为2007年,全球居住在城市的人口超过50%,我国城市人口比例在2019年已超过60%。庞大且迅速增长的城市人口对蔬菜就近供应的迫切需求催生了以全人工光植物工厂为代表的都市农业,它们通过对光电子、自动化、农业等技术的融合实现了有限空间内的大密度栽培和周年连作。植物工厂单位面积蔬菜年产量可轻松达到露天农田的100倍以上,这得益于以LED为主的人工光植物照明技术。多层LED植物工厂被视为彻底解决人类粮食危机的颠覆性农业技术。然而,虽然蔬菜品质更优,但与免费的太阳光相比,LED的电能消耗使植物工厂蔬菜成本超过露天生产两倍以上。大幅降低植物照明能耗是决定该技术能否推广应用的关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从光学工程角度入手,聚焦于建立植物照明度量标准、开发植物工厂专用多通道光子传感器、建立标准化光配方筛选平台、探究最优光配方和研究脉冲光提高光能利用效率的可行性等五大问题,通过光电子技术的应用在植物照明领域开展研究。文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植物照明度量体系混乱,评价标准不明确的问题,本文系统推导了包括辐射度学、光度学、光子度量学和植物光子度量学等4种光学度量体系对于通量和强度的数学表达;创新性地开发了基于光子度量学的植物照明标准参数评估软件PLES,它利用分布光度计或积分球等通用光源测量仪器实现度量体系转化,计算出包括光源光子通量效率(PFE)、光子通量密度(PPF)、光质比、光子光谱等重要参数,使不同种类和不同光谱的植物照明光源实现标准化平行对比。2.针对目前植物工厂和温室补光等植物照明应用场景无法实现PPFD和R/B等关键光照参数同步测量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对蓝光光子通量密度(BPFD)、红光光子通量密度(RPFD)和光合有效光子通量密度(PPFD)实现低成本同步测量的MPS传感器。文章开发了 MPS传感器的硬件、软件、结构等,并建立不同通道定标系数数学关系,利用标准PAR传感器实现对MPS三个通道的定标;3D打印制作的防串光套解决了通道间光学串扰问题,使BPFD、RPFD通道的光学串扰均下降86%。定标结果显示3个通道线性响应方差均在0.999以上。根据植物照明的实际需求,该传感器填补了国内外功能介于光谱仪和PAR传感器之间的传感器空缺,为植物照明装备实现光强及光谱实时调控奠定了基础。3.针对现有最优光配方实验平台未实现对植物照明光参数的精准调控,本文通过开发FPGA控制系统、多通道LED光源等,实现RPFD、BPFD、PPFD及红蓝光质比(R/B)被同时测量和闭环控制,除此之外,温度、相对湿度、CO2浓度、光周期等其他环境参数亦实现±0.3℃、±5%、±50 ppm和1 s精准调控。该平台在参数设置30 s后,RPFD、BPFD和PPFD控制误差分别为1.43%、1.39%和0.71%;此外,本文基于该平台发展一种实验室专用光谱可调型人工气候箱和一套基于DLI控制的温室补光系统。4.针对植物工厂未实现通过最优光配方实现光能利用效率最大化的问题,本文采用光谱可调型人工气候箱,以茶苗为研究材料,探究了人工光培育茶苗的最优光配方。实验发现蓝光有助于提高茶苗新生芽叶的品质指标,使游离氨基酸含量、茶多酚含量增高而酚氨比(P/A)降低低。红光有助于促进茶苗芽叶生物量的积累,但红光比例高时茶苗P/A值较高,即拥有较低的品质;R/B=1/3处理在保证茶苗新生芽叶生物量的前提下提高了茶叶的品质,是人工光源培育茶苗的理想R/B参数;PPFD=100 μmol·m-2·s-1时,茶苗新生芽叶具有最好的品质,其表现包括茶叶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P/A低,且生物量指标较高,是培育茶苗的优质光强。综合来看,PPFD=100 μmol·m-2·s-1和R/B=1/3是人工光源茶树育苗的最优光配方。本次实验为植物工厂最优光配方筛选提供了技术路线和参考。5.针对LED能够实现高频调节的特性,我们受启发于人眼对脉冲光有视觉亮度增强效应,通过采用MPS和红蓝双通道LED光源等技术,设计了一个实现频率F、占空比R、平均PPFD、照明模式等多个参数闭环控制的脉冲光生物实验平台,实现最高1 MHz的脉冲频率调制,0~100%的占空比调控,及4种创新性地数字化光照模式。此外,文章还利用该平台,以模式作物莱茵衣藻为材料,分别在0~10 KHz之间设置6组处理,验证脉冲光对微藻的生长速率(OD750增长速率)影响,最终发现在1 KHz脉冲光下,微藻生长速率显着优于连续光且拥有最高的光系统Ⅱ最大光能利用效率(Fv/Fm),该实验结果是我们下一步利用脉冲光提高植物工厂中光源光能利用效率的重要基础,坚定了我们的信心。

胡永光,江丰,MAHMOOD Ashraf,刘鹏飞[2](2018)在《春茶采摘末期遮荫对其生长和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为延长春茶采摘期,提高其产量,进行了遮阳网遮荫栽培试验研究。根据不同遮光率和不同遮荫高度,在茶园中设置4个处理:60%遮光率+2.0 m遮荫高度(T1)、40%遮光率+2.0 m遮荫高度(T2)、40%遮光率+2.5 m遮荫高度(T3)和无遮荫的对照处理(CK);试验全程分为前、中、后期。试验研究以上各处理遮阳网内外温、湿度环境的差异,茶树新稍、叶片生长状况和茶芽叶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遮荫后,茶树冠层处的日最高气温显着降低,遮光率越高降幅越大,最大降幅为3.9℃;08:00—17:00的最低相对湿度均增大,遮光率越高增幅越大,最大增幅为9.01%;新稍长度、粗度均增加,以T1处理的增幅最大,分别为22.3%和13.5%;新稍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和芽叶含水率,随着遮光率增大而增高;与CK处理相比,T1处理的新稍叶片日平均净光合速率变大,而T2和T3显着变小;T3处理增加了茶叶水浸出物、茶多酚和酚氨比,降低了氨基酸含量,导致茶汤浓厚、苦涩味加重;而T1处理在试验前期增加了咖啡碱含量,降低了水浸出物含量和酚氨比。综上所述,在春茶采摘末期采用60%遮光率的遮阳网进行遮荫栽培,对于保持春茶品质、延长采摘期具有重要的生产指导意义。

张海峰,陈梅春,陈峥[3](2017)在《初制茶色泽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文中提出色泽是茶叶品质的重要评价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茶叶综合品质的优劣。茶叶色泽是干茶色泽、汤色、叶底颜色总称,是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多酚类氧化物等多种色素的综合反映结果。影响茶叶色泽的因素有很多,如茶树品种、栽培条件、加工工艺、储藏方式等,本文综述了茶树品种、栽培条件和不同茶类加工工艺对茶叶色泽的影响,对于提高茶叶色泽品质和促进茶叶消费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邓岳朝[4](2017)在《湖南茶区主栽无性系茶树良种区域适应性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对湖南茶区的湘东幕阜与罗霄山区、湘南南岭山区、环洞庭湖区、湘中雪峰山区、湘西武陵山区等不同生态区无性系茶树良种的农艺性状、鲜叶及绿茶内含成分、春夏季绿茶品质等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区域主栽无性系茶树良种的适应性,为不同生态区域的品种选育,无性系茶树良种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1.茶树良种的农艺性状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生态区同一品种,福鼎大白在古丈表现最好,其芽头粗壮,芽长比长沙高30.20%;槠叶齐在古丈表现最好,芽头较粗壮且产量较高,单芽长比长沙高29%;白毫早在长沙表现最好,芽头较粗壮,产量和骨干枝茎粗较高,1芽2叶长比古丈高25%;碧香早在浏阳表现最好,其芽头粗壮,1芽2叶长比古丈高13.80%。同一生态区中的不同品种,白毫早在长沙表现最好,单芽和1芽2叶较粗壮,单芽长比福鼎大白高27.23%;碧香早在安化表现最好,芽头和1芽1叶及1芽2叶均较粗壮,单芽长比白毫早高6.06%;安化碧香早和槠叶齐产量较高,芽头较粗壮;福鼎大白在古丈表现较好,芽头较粗壮,1芽2叶长比碧香早高16.90%;槠叶齐在衡南表现最好,芽头和1芽1叶及1芽2叶均较粗壮,单芽长比福鼎大白高13.06%。2.产量研究结果表明,春季(3月22日—4月12日)手采1芽1叶(下同)以安化碧香早产量最高,为480.48kg/hm2;在长沙以碧香早产量最高,达288.51kg/hm2;在古丈以槠叶齐产量最高,达144.10kg/hm2;在浏阳以福鼎大白产量最高,达220.59kg/hm2;在衡南以白毫早产量最高,达159.90kg/hm2。说明同一品种在不同区域的适应性有差异,不同品种在同一地区的适应性有差异。3.春季绿茶研究结果表明,长沙白毫早氨基酸最高,达2.82%;安化福鼎大白氨基酸最高,达2.97%;古丈碧香早氨基酸最高,达3.54%;浏阳槠叶齐氨基酸最高,达3.12%;衡南福鼎大白氨基酸最高,达3.30%。4.春季鲜叶研究结果表明,长沙以碧香早和白毫早氨基酸最高,均为2.25%;安化以福鼎大白氨基酸最高,为3.11%;古丈以碧香早氨基酸最高,为2.70%;浏阳以白毫早氨基酸最高,为3.65;衡南以福鼎大白氨基酸最高,为3.11%。5.春夏季绿茶感官审评结果表明,碧香早在长沙和衡南适应性较好,感官品质得分较高;白毫早在衡南和古丈适应性较好,感官品质得分较高;槠叶齐在古丈和衡南以及浏阳适应性较好,感官品质得分较高;福鼎大白在长沙和衡南适应性较好,感官品质得分较高。6.相关性表明,春夏两季茶树鲜叶茶多酚与茶园土壤PH值呈极显着负相关(P=-0.606**,P=-0.706**),茶园土壤全钾对水浸出物,呈极显着负相关(P=-0.637**);夏季茶树鲜叶氨基酸与茶园土壤中的PH值呈显着的正相关(P=0.499*);春季年平均降雨量与茶树鲜叶的水浸出物呈显着的正相关(P=0.886*)。7.根据适应性研究综合结果,建议在古丈大力推广中晚生品种槠叶齐,适当搭配早生品种碧香早;在长沙推广早生品种碧香早;在安化大力推广中晚生品种槠叶齐,适当搭配早生品种白毫早;在浏阳大力推广早生品种碧香早,适当搭配中晚生品种槠叶齐;在衡南大力推广中晚生品种槠叶齐,适当搭配早生品种碧香早。

江丰[5](2017)在《春茶采摘末期遮荫栽培及环境调节技术》文中研究表明在春茶采摘末期,由于气温快速升高,致使作为茶叶加工原料的芽叶的内部和外观品质下降,且缩短了茶叶采摘期。为保障茶叶品质、延长春茶采摘期,在采摘末期可采用遮荫和喷雾等小环境降温措施。本论文设计开发高架遮阳网与喷雾降温系统,试验对比分析遮阳网内外气温、相对湿度、光照和土温等环境因子变化;研究遮荫对茶树新稍、叶片生长状况和芽叶品质指标的影响;仿真和测试遮荫时喷雾降温效果,从而确定喷头的合理空间布置;最后提出了茶园遮阳网和喷雾降温环境调节技术。本研究对于延长采摘期从而提高产量,具有重要的生产指导意义。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高架遮阳网与喷雾降温系统设计高架遮阳网通过钢丝绳串联立柱而成;其长度48 m,跨度6 m,高度2-2.5 m,立柱间距8 m,可设置三个不同遮阳网处理,两个2.0 m高遮荫处理,一个2.5 m高遮荫处理;供试茶树品种为茂绿,五年生;选用两种遮光率遮阳网,分别为40%、60%。喷雾系统是由连接好喷头的PE管沿中间立柱穿过网架,喷头可设置不同高度;其喷雾主机型号为:3WZ-860,微雾喷嘴型号为:TW1510。(2)遮阳网遮荫对其内外环境因子的影响根据不同的遮阳网遮光率、遮荫高度设置不同的遮荫处理,试验测量其内外气温、相对湿度环境因子的动态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设置的3个遮荫处理分别为:60%遮光率+2 m遮荫高度(T1)、40%遮光率+2 m遮荫高度(T2)、40%遮光率+2.5 m遮荫高度(T3),并以露天栽培为对照处理(CK);试验期(4月底至5月底的一个月)分为前、中、后期,试验结果与常规采摘期(4月初至4月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遮荫各处理的冠层处日最高气温与CK相比,平均低2.17℃,且遮光率越高,与CK的差值越大;遮荫各处理的近地面白昼平均温度显着低于CK,平均低3.56℃,且遮光率越高,差异越显着;遮荫各处理的土壤10 cm深处日平均温度显着低于CK,平均低1.19℃,且遮光率越高,差异越显着;遮荫增加了遮阳网下茶树冠层处空气的平均相对湿度,遮光率越高,相对湿度越大,其中T1处理最大可增加7.03%;T1、T2和T3处理的叶片最大温度比CK分别低2.13℃、1.28℃和0.94℃。对比T2和T3处理,相同遮光率、不同遮荫高度对环境因子的影响差异不大。(3)遮荫对茶树生长和芽叶品质的影响试验处理如(2)所示,试验测量各处理遮阳网内外茶树新稍和芽叶生长状况,叶片光合作用,及茶芽叶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遮荫后,茶树新稍长度、粗度均增加,以T1处理的增幅最大,分别为22.3%、13.5%;新稍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和芽叶含水率随着遮光率增大而增高;与CK相比,T1处理的新稍叶片净光合速率比对照提高了8.49%,T2和T3处理则显着变小;T3处理可以增加茶叶水浸出物、茶多酚和酚氨比,降低氨基酸含量,导致茶叶更浓厚,但苦涩味增加。而T1处理会增加咖啡碱含量,降低水浸出物含量,并能在前期降低酚氨比,使茶叶稍清淡,但鲜爽度提高、苦涩味减少。(4)喷雾降温对茶树冠层气温和湿度的影响根据不同遮光率,设置了2个喷雾处理,以露天环境为对照;并对比了不同喷头高度(1.2 m和1.5 m)的影响;试验测试喷雾降温对茶树冠层处的降温效果。数值模拟了不同喷头高度(1.2 m和1.5 m)和不同喷头间距(1 m和1.5 m)4种情况下,春茶采摘末期工况的降温效果,确定合理的喷头空间布置方式。试验结果表明:遮阳网下进行喷雾降温可降低茶园冠层气温2.6℃-6.8℃;喷雾高度1.2 m时,对冠层气温的降温效果更明显,但湿度也会明显增加。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四种喷头空间布置模拟,喷头高度1.2 m(距冠层0.3 m),喷头间距1.5 m时,降温效果较好,相对湿度增加相对较小;喷雾使用方法宜采用喷60 s,休30 s的办法,可防止相对湿度增加过大。(5)延长春茶采摘期的环境调节技术60%遮光率的遮阳网遮荫栽培可更好的改善茶园环境,更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其前期的咖啡碱含量较高且酚氨比更接近常规春茶期水平,中期的氨基酸含量下降明显;故茶园采用其栽培方式,预计可延长春茶采摘期7d左右。遮阳网下采取喷雾降温的方法,对茶树冠层具有较好的降温效果,有利于进一步延长春茶采摘期。

邬开模,林世锋,邬国栋[6](2016)在《葛叶复合红茶及其制作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将葛叶和茶树芽叶,按春季2∶3质量比、夏季3∶2质量比进行复合,并应用自然萎凋→机械匀叶→热风萎凋→加压揉捻→振动解块→程控发酵→炒干滚形→电热制形→电磁固形→风选去杂→微波提香等工艺制作研究葛叶复合红茶及其加工方法。该工艺制成的葛叶复合红茶外形呈弯钩状,色泽乌润光亮,冲泡后汤色红黄清亮,不但含葛叶清香和红茶甜香,而且滋味鲜爽醇厚、回味甘甜,具有独特的葛茶品质风味,是一种大众化营养保健饮品。如此,不但加强了葛与茶植物资源高效利用,而且还可促进国家增税、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李明月[7](2015)在《四川白茶加工技术及品质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茶是我国传统六大茶类之一,是一种轻发酵茶,主产于福建省的福鼎、政和等地。近年来,白茶因其“鲜醇清甜”的品质特征以及独特的保健功能而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然而,传统白茶“产区集中,产量有限”,加之工艺上“难造形”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其发展。针对这些关键问题,以将白茶引入四川为前提,提出四川白茶的概念,即选用四川本地多白毫的茶树品种鲜叶为制茶原料,以四川消费市场为主导,借鉴福建白茶的基本加工工艺,并加以适当造形,生产出符合四川茶区饮茶习惯的白茶。首先选用四川本地鲜叶原料,研究了四川白茶加工过程中主要品质成分的变化,探讨了四川白茶加工工艺与品质形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原料资源及关键工序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四川白茶的加工工艺及参数,对四川白茶加工提供了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其次,通过将四川白茶和传统工艺白茶进行对比研究,对四川白茶的感官品质、理化成分及香气组分等进行了分析评价。在本文中,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借鉴福建白茶及新工艺白茶的加工工艺,探索出四川白茶的基本加工工艺,为优化工艺参数提供基础数据。(2)以福鼎大白茶树品种鲜叶为制茶原料,针对四川白茶加工的关键工序,探究不同工艺参数处理对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不同萎凋时间:以不同萎凋时间(12h、24h、36h、48h、60h)进行萎凋试验处理,通过感官审评并结合主要品质成分分析,在温度20~25℃,湿度70%-75%条件下,鲜叶萎凋时间为48h时,形成的白茶品质最优。不同萎凋温度:在环境湿度为(70±5)%条件下,设置不同萎凋温度处理(18±2)℃、(28±2)℃、(33±2)℃进行萎凋试验,以环境温度(23±2)℃为对照,结果表明:以(28±2)℃处理样感官审评评分最高,与其它处理相比,主要品质成分配比适当,多酚类物质保留量适中,为(22.32±0.07)%,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4.58±0.05)%。不同萎凋湿度:在室温为20~25℃条件下,设置不同萎凋湿度处理(60±5)%、(80±5)%进行萎凋试验,以环境湿度(70±5)%为对照,结果表明,萎凋湿度以(70±5)%最优,感官品质表现为“清甜甘爽”。不同造形前处理方式:采用不同前处理方式(喷水加湿、蒸汽加湿、加湿器加湿、喷水加湿配合加湿器控湿)对萎凋叶进行处理,以不加湿处理为对照,结果表明:先对萎凋叶进行喷水加湿,后利用加湿器控制环境湿度,使其保持在100%,可在30min左右实现萎凋叶的回软,此时,萎凋叶的含水量达到35%左右,叶片恢复柔软,可达到造形的要求。不同造形方式:采用不同造形方式(揉捻、理条、先揉捻后理条)对加湿后的萎凋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理条处理样的感官评价最优,“色泽灰绿,花枝形,汤色杏黄明亮,滋味甜醇爽口”,主要品质成分与对照间差异小,且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高于对照,增加了茶汤的浓度和甜度。(3)探究不同鲜叶原料对四川白茶品质的影响:分别采用不同茶树品种原料(福鼎大毫、马边绿1号、福鼎大白、蒙山9号、福云4号、川沐28号、福选9号)、不同采摘标准原料(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以及不同采摘季节(春、夏、秋)原料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除福选9号外,其它六个品种均能满足四川白茶品质要求,其中福鼎大毫和马边绿1号品种表现最优。采用福鼎大白品种芽头为原料制得的试样总体评价最优,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原料品质差异不显着:采用福鼎大白品种一芽二叶的春季、夏季、秋季原料制得的试样,春季品质最佳。(4)比较了四川白茶和传统工艺白茶的感官品质、主要生化成分、氨基酸及儿茶素组分含量、香气组分特征等,结果表明:四川白茶基本能保持白茶“毫香,清醇”的品质特征,外形体积缩小,滋味较传统白茶稍浓,香气在原有清香的基础上增加了甜香。对主要滋味物质进行分析,四川白茶茶多酚含量低于传统白茶,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略有增加。从氨基酸和儿茶素组分来看,四川白茶与传统白茶共有19种游离氨基酸被检出,氨基酸、儿茶素总含量差异不显着,组分间含量稍有差异。从香气组成和类型来看,四川白茶所含的香气种类(65种)多于传统白茶(56种),香气类型和主要香气物质稍有不同,传统白茶的青叶醛、青叶醇等相对含量高于四川白茶,表现出清香突出;四川白茶的甜香类物质相对含量高于传统白茶,感官表现为清甜香。

李强[8](2012)在《仙都笋峰茶新型加工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缙云仙都笋峰茶属于扁形类绿茶,主要使用长板式扁茶炒制机炒制。当地一些企业为提高加工效率,采用“滚筒杀青机+理条机+长板式扁茶机”等组合设备生产。由于这种组合设备存在工艺不规范、不匹配等问题,加工过程出现芽叶外焦内生、芽形弯曲不直、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本实验通过鲜叶设施摊放、组合杀青、多级连续理条和干燥等工序的集成研究,形成一套仙都笋峰茶新型加工工艺。其结论如下:设施摊放能有效地利用摊放空间和提高鲜叶摊放质量,主要摊放指标:摊放量1.0±0.2kg/m2、温度20±2℃、湿度70~80%、室内C02浓度≤550mg/kg、摊放叶最佳含水量71±1%。仙都笋峰茶新型加工工艺由6CST50D电热滚筒杀青机、DXWS一5E微波杀青机、6CLXL8/8系列三级连续理条机、90型长板式扁茶炒制机、6CHG60六角辉干机及相应的连接装置等组合而成。关键工艺参数为:在滚筒杀青机和微波杀青机构成的组合杀青中,滚筒频率45~50HZ、设置温度260±10℃、投叶量50kg/h,微波输入功率700W×5、设置补偿温度140±10℃、转速900~1000r/min,能有效地解决滚筒杀青不匀、外干内湿等弊病;三级连续理条机的调频电机频率44±1Hz,一级理条240~290℃、二级理条210~260℃、三级理条180~230℃的条件下理条效果最佳;长板式炒制机初千设置温度180~200℃、投时量150±10克/锅、时间3±lmin,足干150±10℃、投时量150±10克/锅、时间5±1rmin;通过毛茶筛分和分类脱毫提香等精制技术,能有效提高机制茶的产品质量。该新型工艺额定生产能力250公斤/天,适合中等规模的仙都笋茶生产企业使用。

赵雅婷[9](2012)在《茶树吸收土壤铅、铜和镉的累积与分布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茶树通过根部和叶片从环境中吸收重金属,例如铅、铜、镉元素之后,将进一步在树体各部位转运、累积与分布,最终于茶叶产品中残留,影响茶叶质量安全。研究者采用水培或土培模式深入研究茶树吸收与累积铅、铜和镉元素,探讨其转运、累积与分布的特征,为深入的研究提供理论数据;或者开展田间取样测定,调查研究树体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背景值。由于茶园环境复杂,茶树种植涉及多种农业投入品,茶树对有害重金属元素是有较强的耐受力和抵抗性。茶叶中残留的重金属元素与茶园环境、种植、加工及贮运过程相关性强,而茶叶质量安全管理重视“源头防范”、“全程追溯”管理,尤其十分重视茶树种植过程及土壤环境中有害重金属元素来源,茶树吸收与累积和树体与环境之间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本论文选择对茶叶质量安全主要危害性较强重金属铅、铜和镉三个元素为研究对象,从代表性茶园田间采样,系统检测试样中铅、铜和镉的含量,并就树体及土壤两个关联度大的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工作。本文将运用茶树栽培学、土壤学、土壤化学及茶树生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采用仪器分析、茶叶检验和统计分析等研究为手段,运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通过系统测定不同条件下茶树各部位、相应茶园土壤中三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探讨田间栽培茶树重金属的吸收与累积特性;探讨茶园土壤环境重金属含量的背景值;探讨茶树重金属与土壤重金属之间的关系。本论文的研究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茶树新稍不同叶位叶片及茎段中铅、铜及镉的含量均差异极显着,铅(F叶片=112.72>F[12,26]=2.96,p<0.Ol、F茎段=58.52>F[12,26]=2.96,p<0.01),铜(F叶片=25.44>F[12,38]=3.63,p<0.01、F茎段=46.53>F[12,38]=3.63,p<0.01),镉(F叶片=30.42>F[12,38]=3.63,p<0.01、F茎段=27.01>F[12,38]=3.63,p<0.01),叶片及茎段铅和铜含量随着茶树新稍叶位序数增加而降低,镉含量则升高;不同季节茶树新稍铅含量为:春稍>秋稍>夏稍,铜含量为:秋稍>夏稍>春稍,镉含量为:夏稍>秋稍>春稍;不同品种茶树新稍铅、铜和镉含量均差异极显着。(2)幼年茶树体内铅、铜元素均分布在生长旺盛的新稍顶端及根部,而镉元素则大量被吸收固定于根部;成龄茶树不同部位铅含量高低顺序为:吸收根>新梢>老叶>侧根>生产枝>主根>主干>骨干枝(F=60.41>F[7,23]=3.35,p<0.01),铅分布率高低顺序为:新梢>侧根>老叶>吸收根>生产枝>骨干枝>主根>主干,铜含量高低顺序为:吸收根>新梢>侧根>老叶>主根>生产枝>骨干枝>主干(F=24.83>FH,40]=3.83,p<0.01),铜分布率高低顺序为:新梢>侧根>老叶>吸收根>生产枝>骨干枝>主根>主干,镉含量高低顺序为:吸收根>侧根>新梢、老叶、生产枝>主根>骨干枝、主干(F=586.98>F[7,23]=3.35,p<0.01);镉分布率高低顺序为:吸收根>侧根>新梢、老叶、生产枝>主根>骨干枝、主干。不同茶园茶树树体中铅、铜及镉的含量均差异极显着,铅:FPb=12.45>F[4,40]=3.83,p<0.01,铜:FCu=3.41>F[10,40]=2.78,p<0.01,镉:FCd=3.82>F[10,40]=2.78,p<0.01,不同位置茶园茶树各部位铅、铜及镉含量均随着离高速路距离的增大而降低。(3)茶园间有效态的铅、铜镉、镉含量和全铅、铜、镉含量均差异极显着,有效态铅(F=14.41>F[10,10]=4.85,p<0.01)、全铅(F=12.45>F[10,1o]=4.85,p<0.01),有效态铜(F=13.84>F[10,10]=4.85,p<0.01)、全铜(F=50.81>F[10,10]=4.85,p<0.01),有效态镉(F=106.61>F[10,10]=4.85,p<0.01)、全镉(F=95.06>F[10,10]=4.85,p<0.01),且都表现为:表土层>心土层;不同位置茶园土壤铅、铜及镉含量均随着离开高速路距离增加而降低。(4)茶树从土壤中吸收铅和镉元素与土壤中铅和镉含量大小无明显联系,而铜含量表现为:生产枝和骨干枝与土壤全铜之间呈显极着负相关,生产枝为r=-0.7841(p<0.01),骨干枝为r==-0.7670(p<0.01),生产枝与土壤有效态铜也呈负相关r=-0.6559(p<0.05)。茶树不同部位对这三种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均差异极显着,铅元素高低顺序为:侧根>主根>叶片>生产枝>骨干枝(F=4.88>F[4,40]=3.83,p<0.01);铜元素高低顺序为:侧根>叶片、主根>生产枝>骨干枝(F=12.75>F[4,40]=3.83,p<0.01);镉元素高低顺序为:侧根>生产枝>叶片>主根>骨干枝(F=11.38>F[4,40]=3.83,p<0.01)。上述研究结果,旨在为绿色(有机)茶园建园环境条件选择;为从源头控制有害重金属对茶叶的污染,以及加强茶叶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数据和理论依据。

赵雅婷,杜晓,李品武,魏晓惠,余正伦,高荣[10](2012)在《不同茶园茶树与土壤的铜含量及分布特征》文中认为采用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茶园茶树及对应土壤样品中铜的含量,研究茶树各部位及土壤中铜的分布特征,以富集系数(BAF)为指标对茶树吸收累积铜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茶树新梢与树体铜含量分别为(10.65±0.68)mg/kg和13.85 mg/kg;茶园土壤全铜和有效态铜含量分别为17.09~89.33 mg/kg和2.72~12.28 mg/kg;树体各部位铜含量和分布率为侧根>叶片>主根>生产枝>骨干枝,其中根系及叶片吸收累积铜占树体的49.87%和22.28%;不同茶园茶树的各部位铜含量、铜分布率及富集系数等均差异明显;不同茶园的土壤全铜和有效态铜含量及铜利用率(PBC)均差异明显;茶树体、叶片、主根、侧根铜含量与土壤铜含量之间相关不显着。

二、茶树芽叶含铜状况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树芽叶含铜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光子度量体系下植物照明参数的测量及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植物工厂及植物照明
        1.2.1 植物工厂
        1.2.2 LED应用于植物照明
    1.3 植物照明中的关键光参数
        1.3.1 光合有效光子通量密度(PPFD)
        1.3.2 光质与光质比
        1.3.3 光周期(LP)
        1.3.4 频率(F)与占空比(R)
    1.4 植物照明光参数测量及调控发展现状
        1.4.1 植物照明的光学度量体系
        1.4.2 PPFD及R/B测量
        1.4.3 光生物学研究平台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5.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植物照明光学度量体系优化、测试及应用
    2.1 人工光环境评价体系
    2.2 四种植物照明光学度量体系
        2.2.1 辐射度学
        2.2.2 光度学
        2.2.3 光子度量学
        2.2.4 植物光子度量学
    2.3 开发植物光源标准化评价软件(PLES)
        2.3.1 植物照明光源标准化参数
        2.3.2 分布光度计及积分球
        2.3.3 PLES数据处理推导
        2.3.4 测量流程
        2.3.5 基于PLES的光子度量学测试结果与光度学对比
    2.4 小结
第3章 多通道光子通量密度传感器
    3.1 光合有效光子通量密度(PPFD)及其测量
        3.1.1 基于PPFD的植物光照强度评价体系的建立
        3.1.2 测量PPFD
        3.1.3 PAR传感器测量原理
        3.1.4 PAR传感器的发展现状
        3.1.5 PAR传感器的缺点
    3.2 多通道光子通量密度传感器
        3.2.1 设计思路
        3.2.2 传感器结构设计
        3.2.3 硬件电路设计
        3.2.4 滤光片及硅光电池选型
        3.2.5 应用3D打印技术解决通道间光学串扰
    3.3 传感器标定
        3.3.1 标定系数关系
        3.3.2 标准PAR传感器选择
        3.3.3 标定装置搭建
        3.3.4 标定过程及拟合
        3.3.5 写入定标系数
    3.4 余弦校正器对传感器进光量影响
        3.4.1 余弦校正器
        3.4.2 3D打印技术制作余弦校正器
        3.4.3 不同材质余弦校正器进光量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MPS构建植物照明多参数调控综合实验平台
    4.1 植物光合作用对多环境因子的响应
        4.1.1 多参数调控的必要性
        4.1.2 现有多参数调控平台的缺点
    4.2 利用MPS实现植物照明多参数调控
        4.2.1 LED光源设计
        4.2.2 实现PPFD及光质比调控
    4.3 基于FPGA的环境控制系统
        4.3.1 设计思路
        4.3.2 硬件设计
        4.3.3 硬件控制逻辑
    4.4 综合实验平台性能测试
        4.4.1 植物照明参数
        4.4.2 实现植物冠层恒定的PPFD和R/B
        4.4.3 利用综合实验平台测量叶面积指数(LAI)
    4.5 应用
        4.5.1 光谱可调型人工气候箱
        4.5.2 基于日累积光量(DLI)控制的温室补光系统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探究人工光下茶苗培育的最佳光参数
    5.1 研究内容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及环境
        5.2.2 光照处理
        5.2.3 测定目标与方法
        5.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R/B对茶苗芽叶生长的影响
        5.3.2 不同R/B对茶苗芽叶次级代谢产物的影响
        5.3.3 不同PPFD对茶苗芽叶生长的影响
        5.3.4 不同PPFD对茶苗芽叶次级代谢产物的影响
    5.4 讨论
        5.4.1 茶苗人工光培育最佳R/B
        5.4.2 茶苗人工光培育最佳PPFD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脉冲光生物实验平台开发及验证
    6.1 探究脉冲光照明的意义
        6.1.1 脉冲光的关键参数
        6.1.2 脉冲光提高植物光能利用效率的机理讨论
        6.1.3 微藻的产业化应用及利用微藻研究脉冲光的优势
    6.2 光子数闭环控制的脉冲光生物实验平台设计
        6.2.1 目前已有研究平台及缺点
        6.2.2 利用MPS和高速采集电路实现脉冲光控制
        6.2.3 制作脉冲光生物实验模块单元
        6.2.4 实现多种脉冲调制模式
    6.3 莱茵衣藻在不同频率脉冲光下的生长状态
        6.3.1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6.3.2 实验脉冲光参数设置
        6.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6.4 试验结果与分析
        6.4.1 脉冲频率对莱茵衣藻生长速率的影响
        6.4.2 频率对莱茵衣藻光系统Ⅱ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
    6.5 讨论
    6.6 小结及展望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2)春茶采摘末期遮荫对其生长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遮荫处理
        1.2.2 茶树冠层温湿度的测定
        1.2.3 茶树生长及生理指标测定
        1.2.4 茶叶品质指标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遮荫处理对冠层温湿度的影响
    2.2 不同遮荫处理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2.3 不同遮荫处理对茶树生长指标的影响
    2.4 不同遮荫处理对芽叶品质的影响
3 结论

(3)初制茶色泽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茶树品种
3 栽培条件
4 初制工艺
    4.1 绿茶
    4.2 白茶
    4.3 黄茶
    4.4 青茶 (乌龙茶)
    4.5 黑茶
    4.6 红茶
5 结论

(4)湖南茶区主栽无性系茶树良种区域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象因子对茶树生长发育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1.2.1.1 温度对茶树生长发育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1.2.1.2 光照对茶树生长发育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1.2.1.3 水分对茶树生长发育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1.2.2 土壤因子对茶树生长发育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1.2.2.1 土壤类型与物理性状对茶树生长发育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1.2.2.2 土壤酸碱度与有机质对茶树生长发育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1.2.2.3 土壤矿质营养元素对茶树生长发育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
        1.3.1 湖南茶区茶树农艺性状与品种适应性研究
        1.3.2 湖南茶区茶叶品质与品种适应性研究
        1.3.3 湖南茶区茶树品种适应性的评价体系研究
        1.3.4 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茶树品种来源
        2.1.2 茶树品种概况
        2.1.3 气象资源概况
    2.2 长沙、衡南、浏阳、古丈、安化等五个试验点生态环境概况
        2.2.1 试验点的地理位置概况
    2.3 主要仪器与试剂
        2.3.1 主要仪器
        2.3.2 主要试剂
    2.4 实验方法
        2.4.1 茶树农艺性状调查
        2.4.1.1 茶树叶片表型性状
        2.4.1.2 茶树的生长势
        2.4.1.3 茶树骨干枝茎粗
        2.4.2 土壤性状及养分测定
        2.4.2.1 土壤样品采集
        2.4.2.2 土壤样品的制备与保存
        2.4.2.3 土壤全量氮磷钾消化方法
        2.4.2.4 土壤理化成分测定方法
        2.4.2.5 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
        2.4.2.6 茶园土壤质量的评价
        2.4.3 茶叶内含成分及品质的研究
        2.4.3.1 茶树鲜叶的固定
        2.4.3.2 绿茶样品制备
        2.4.3.3 茶叶内含成分的测定方法
        2.4.3.4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湖南不同生态区无性系茶树良种农艺性状的差异研究
        3.1.1 茶树良种在不同生态区中的叶片表型性状的差异及分析
        3.1.2 茶树良种在不同生态区中的生长势差异及分析
        3.1.3 茶树良种在不同生态区中的产量差异及分析
        3.1.4 茶树良种在不同生态区中骨干枝茎粗的差异及分析
    3.2 湖南不同生态区无性系茶树良种鲜叶内含成分的差异研究
        3.2.1 春季鲜叶在不同生态区化学成分的差异及分析
        3.2.2 夏季鲜叶在不同生态区的化学成分差异及分析
    3.3 湖南不同生态区无性系茶树良种绿茶内含成分的差异研究
    3.4 湖南不同生态区无性系茶树良种绿茶感官品质的差异研究
4 讨论与结论
    4.1 不同生态区茶树品种农艺性状的适应性评价
    4.2 不同生态区茶叶鲜叶内含成分的比较与适应性评价
    4.3 鲜叶内含成分与主要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4.4 鲜叶内含成分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
    4.5 湖南茶区主栽无性系茶树良种适应性评价
    4.6 建议
        4.6.1 湖南茶区茶园土壤培肥技术的建议
        4.6.2 湖南茶区无性系茶树良种搭配推广技术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春茶采摘末期遮荫栽培及环境调节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遮阳网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1.2.2 遮荫对茶园小环境的影响
        1.2.3 遮荫对茶树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1.2.4 喷雾降温环境调节技术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试验系统设计及遮荫对环境因子的影响
    2.1 高架遮阳网与喷雾降温系统设计
        2.1.1 位置选择
        2.1.2 总体要求
        2.1.3 结构设计
        2.1.4 主要材料
        2.1.5 主要材料加工
        2.1.6 遮阳网架的搭建
        2.1.7 喷雾系统的架设
    2.2 遮荫试验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3 不同遮荫处理对茶园温度的影响
        2.3.1 不同遮荫处理对茶园冠层气温的影响
        2.3.2 不同遮荫处理对茶园近地面温度的影响
        2.3.3 不同遮荫处理对茶园土壤温度的影响
    2.4 遮阳网遮荫对茶树冠层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遮荫对茶树生长和芽叶品质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不同遮荫处理对茶树生长的影响
        3.2.1 不同遮荫处理对茶树新稍生长的影响
        3.2.2 不同遮荫处理对茶树光合作用的影响
    3.3 不同遮荫处理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3.4 不同遮荫处理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遮阳网与喷雾降温环境调节技术研究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喷头流量试验结果
    4.3 喷头合理布置数值模拟
        4.3.1 喷雾工况
        4.3.2 不同工况下的模型建立与设置
        4.3.3 结果与分析
    4.4 喷雾降温试验结果与分析
        4.4.1 喷头 1.5 m高度时结果与分析
        4.4.2 喷头 1.2 m高度时结果与分析
    4.5 对比试验数值模拟
        4.5.1 模型建立与设置
        4.5.2 结果与分析
    4.6 延长春茶采摘期环境调节技术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专利申请及参与科研工作

(6)葛叶复合红茶及其制作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葛叶红茶拼配比例与工艺流程及机械设备的应用
    1.1 鲜叶采摘及拼配复合比例
    1.2 采用的工艺流程
    1.3 葛叶复合红茶制作应用的机械设备
2 葛叶复合红茶不同季节制作方法及品质特点
    2.1 春季制作方法
    2.2 夏秋季制作方法
    2.3 葛叶复合红茶品质特点
3 结论与讨论

(7)四川白茶加工技术及品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立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 引言
    1.2 背景及研究意义
        1.2.1 立题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进展
        1.3.1 白茶加工工艺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3.2 白茶品质化学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四川白茶加工过程中品质成分的变化及品质的形成
    2.1 引言
    2.2 材料
        2.2.1 试验材料
        2.2.2 主要试剂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制茶环境参数及在制品叶温测定方法
        2.3.2 在制品取样方法
        2.3.3 感官审评方法
        2.3.4 主要品质成分测定方法
        2.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四川白茶基本加工工艺的确定
        2.4.2 四川白茶加工过程中感官品质的形成
        2.4.3 四川白茶加工过程中主要品质成分的变化
    2.5 小结
第三章 四川白茶加工技术条件的优化
    3.1 引言
    3.2 材料
        3.2.1 试验材料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方法
        3.3.1 四川白茶加工萎凋技术条件的优化试验
        3.3.2 四川白茶加工造形技术条件的优化试验
        3.3.3 四川白茶鲜叶原料的优化试验
        3.3.4 四川白茶品质测定方法
        3.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不同萎凋工艺对四川白茶品质的影响
        3.4.2 不同造形工艺对品质的影响
        3.4.3 不同鲜叶原料对品质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四川白茶品质评价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
        4.2.1 试验材料
        4.2.2 主要试剂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4.3 方法
        4.3.1 制茶流程
        4.3.2 感官审评方法
        4.3.3 主要生化成分测定方法
        4.3.4 香气组分检测方法
        4.3.5 氨基酸及儿茶素组分检测方法
        4.3.6 数据处理与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四川白茶感官品质特征
        4.4.2 四川白茶的主要生化成分特征
        4.4.3 四川白茶的氨基酸及儿茶素组分特征
        4.4.4 四川白茶的香气组分特征
    4.5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8)仙都笋峰茶新型加工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名优绿茶品质构成及其评价标准
        1.2.2 名优绿茶设施摊放技术研究现状
        1.2.3 茶叶加工技术研究现状
        1.2.4 微波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状况
    1.3 名优茶生产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3.1 名优茶采摘难问题
        1.3.2 名优茶加工方面存在的问题
        1.3.3 茶叶质量安全问题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项目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主要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设计
    1.6 研究计划与预期结果
        1.6.1 研究进展计划
        1.6.2 预期结果
第二章 笋峰茶鲜叶设施摊放技术的比较试验
    2.1 试验材料设备与测定方法
        2.1.1 试验材料与设备
        2.1.2 温度、湿度和CO2浓度的测定
        2.1.3 茶叶感官品质审评与理化成分测定
    2.2 不同摊放叶含水量对加工品质的影响
        2.2.1 试验处理
        2.2.2 结果与分析
    2.3 不同摊放条件对室内CO2浓度的影响
        2.3.1 试验处理
        2.3.2 结果与分析
    2.4 不同鲜叶摊放方式对仙都笋峰茶加工品质的影响
        2.4.1 试验处理
        2.4.2 结果与分析
第三章 仙都笋峰茶加工工艺的研究
    3.1 试验材料设备与测定方法
        3.1.1 试验材料与设备
        3.1.2 温度和水分的测定
        3.1.3 茶叶感官品质审评与理化成分测定
    3.2 笋峰茶杀青工序的比较试验
        3.2.1 试验处理
        3.2.2 结果与分析
    3.3 连续理条工序的比较试验
        3.3.1 试验处理设计
        3.3.2 结果与分析
    3.4 摊凉回潮及辉锅工序的比较试验
        3.4.1 试验处理
        3.4.2 结果与分析
    3.5 精制工序的比较试验
        3.5.1 试验处理
        3.5.2 结果与分析
    3.6 不同加工工艺对仙都笋峰茶品质的影响试验
第四章 讨论
    4.1 鲜叶设施摊放的标准
    4.2 组合杀青工序的匹配试验
    4.3 连续理条工序参数的设定
    4.4 单板式炒干机的应用及加工效率问题
    4.5 芽叶包合率等评价标准问题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1.1 仙都笋峰茶鲜叶摊放配套技术的研究结果
        5.1.2 仙都笋峰茶新型加工工艺流程的研究结果
        5.1.3 新型加工工艺参数的研究结果
    5.2 研究展望
        5.2.1 鲜叶设施摊放配套技术
        5.2.2 仙都笋峰茶新型加工工艺产能的扩展
        5.2.3 仙都笋峰茶连续化加工工艺的研发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9)茶树吸收土壤铅、铜和镉的累积与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概述
        1.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1.1 铅的来源及其危害
        1.2.1.2 铜的来源及其危害
        1.2.1.3 镉的来源及其危害
        1.2.2 茶树吸收与累积重金属元素的研究进展
        1.2.2.1 茶树吸收与累积重金属铅的研究进展
        1.2.2.2 茶树吸收与累积重金属铜的研究进展
        1.2.2.3 茶树吸收与累积重金属镉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技术路线及内容
        1.3.1 研究技术路线
        1.3.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茶树吸收与累积铅含量及分布的特征
    2.1 引言
    2.2 试验部分
        2.2.1 试验材料采集与制备
        2.2.1.1 茶树新梢试样
        2.2.1.2 茶树树体试样
        2.2.1.3 土壤样品
        2.2.2 试剂与仪器
        2.2.3 试验方法
        2.2.3.1 茶树试样预处理
        2.2.3.2 土壤有效态重金属测定的浸提处理法
        2.2.3.3 土壤全量重金属测定的消解处理法
        2.2.4 测定方法
        2.2.5 数据处理
        2.2.5.1 数据处理
        2.2.5.2 计算公式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茶树新梢铅含量及分布情况
        2.3.1.1 茶树新梢不同叶位的叶片、茎段铅含量及其分布特征
        2.3.1.2 不同季节茶树新梢铅含量比较
        2.3.1.3 不同品种茶树新梢铅含量及变化
        2.3.2 茶树树体铅含量及分布特征
        2.3.2.1 幼年茶树体内铅含量及分布
        2.3.2.2 成龄茶树各部位铅含量及分布
        2.3.2.3 不同茶园茶树树体铅含量及分布
        2.3.2.4 不同位置茶树各部位铅含量情况
        2.3.3 茶园土壤铅含量的分布特征
        2.3.3.1 相同产茶区不同茶园土壤的铅含量分布
        2.3.3.2 不同产茶区茶园土壤的铅含量
        2.3.3.3 不同位置茶园土壤的铅含量
        2.3.4 茶树树体与土壤铅含量关系
        2.3.4.1 不同茶园茶树各部位与对应土壤铅含量关系
        2.3.4.2 茶树体富集铅的能力比较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茶树吸收与累积铜含量及分布的特征
    3.1 引言
    3.2 试验部分
        3.2.1 试验材料采集与制备
        3.2.1.1 茶树新梢试样
        3.2.1.2 茶树树体试样
        3.2.1.3 土壤样品
        3.2.2 试剂与仪器
        3.2.3 试验方法
        3.2.3.1 茶树试样预处理
        3.2.3.2 土壤有效态重金属测定的浸提处理法
        3.2.3.3 土壤全量重金属测定的消解处理法
        3.2.4 测定方法
        3.2.5 数据处理
        3.2.5.1 数据处理
        3.2.5.2 计算公式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茶树新梢铜含量及分布情况
        3.3.1.1 茶树新梢不同叶位的叶片、茎段铜含量及其分布特征
        3.3.1.2 不同季节茶树新梢铜含量的比较
        3.3.1.3 不同品种茶树新梢铜含量及变化
        3.3.2 茶树树体铜含量及分布特征
        3.3.2.1 幼年茶树体内铜含量及分布
        3.3.2.2 成龄茶树各部位铜含量及分布
        3.3.2.3 不同茶园茶树树体铜含量及分布
        3.3.2.4 不同位置茶树各部位铜含量状况
        3.3.3 茶园土壤铜含量的分布特征
        3.3.3.1 相同产茶区不同茶园土壤的铜含量分布
        3.3.3.2 不同产茶区茶园土壤的铜含量
        3.3.3.3 不同位置茶园土壤的铜含量
        3.3.4 茶树树体与土壤铜含量关系
        3.3.4.1 不同茶园茶树各部位与对应土壤铜含量关系
        3.3.4.2 茶树体富集铜的能力比较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茶树吸收与累积镉含量及分布的特征
    4.1 引言
    4.2 试验部分
        4.2.1 试验材料采集与制备
        4.2.1.1 茶树新梢试样
        4.2.1.2 茶树树体试样
        4.2.1.3 土壤试样
        4.2.2 试剂与仪器
        4.2.3 试验方法
        4.2.3.1 茶树试样预处理
        4.2.3.2 土壤有效态重金属测定的浸提处理法
        4.2.3.3 土壤全量重金属测定的消解处理法
        4.2.4 测定方法
        4.2.5 数据处理
        4.2.5.1 数据处理
        4.2.5.2 计算公式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茶树新梢镉含量及分布情况
        4.3.1.1 茶树新梢不同叶位的叶片、茎段镉含量及其分布特征
        4.3.1.2 不同季节茶树新梢镉含量的比较
        4.3.1.3 不同品种茶树新梢镉含量及变化
        4.3.2 茶树树体镉含量及分布特征
        4.3.2.1 幼年茶树体内镉含量及分布
        4.3.2.2 成龄茶树各部位镉含量及分布
        4.3.2.3 不同茶园茶树树体镉含量及分布
        4.3.2.4 不同位置茶树各部位镉含量情况
        4.3.3 茶园土壤镉含量的分布特征
        4.3.3.1 相同产茶区不同茶园土壤的镉含量分布
        4.3.3.2 不同产茶区茶园土壤的镉含量
        4.3.3.3 不同位置茶园土壤的镉含量
        4.3.4 茶树树体与土壤镉含量关系
        4.3.4.1 不同茶园茶树各部位与对应土壤镉含量关系
        4.3.4.2 茶树体富集镉的能力比较
    4.4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不同茶园茶树与土壤的铜含量及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茶树新梢叶位及茎段试样
        1.1.2 茶树不同部位材料
        1.1.3 不同茶园土壤样品
    1.2 方法
        1.2.1 茶树试样预处理
        1.2.2 土壤有效态铜的测定
        1.2.3 土壤全铜的测定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茶树新梢叶片、茎段的铜含量及其分布特征
    2.2 不同茶园的茶树铜含量及其分布特征
    2.3 不同茶园的土壤铜含量及利用率
    2.4 茶树体富集铜的能力比较
    2.5 不同茶园茶树不同部位及土壤铜含量的相关性
3 小结与讨论
    3.1 茶树新梢中铜含量与分布特征
    3.2 茶树各部位的铜含量及分布特征
    3.3 不同茶园茶树与土壤之间铜含量及分布特征

四、茶树芽叶含铜状况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光子度量体系下植物照明参数的测量及调控[D]. 张昕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春茶采摘末期遮荫对其生长和品质的影响[J]. 胡永光,江丰,MAHMOOD Ashraf,刘鹏飞. 农业机械学报, 2018(01)
  • [3]初制茶色泽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J]. 张海峰,陈梅春,陈峥.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07)
  • [4]湖南茶区主栽无性系茶树良种区域适应性研究[D]. 邓岳朝.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2)
  • [5]春茶采摘末期遮荫栽培及环境调节技术[D]. 江丰. 江苏大学, 2017(01)
  • [6]葛叶复合红茶及其制作工艺研究[J]. 邬开模,林世锋,邬国栋. 农产品加工, 2016(05)
  • [7]四川白茶加工技术及品质评价研究[D]. 李明月. 四川农业大学, 2015(07)
  • [8]仙都笋峰茶新型加工工艺的研究[D]. 李强. 浙江大学, 2012(08)
  • [9]茶树吸收土壤铅、铜和镉的累积与分布特征[D]. 赵雅婷. 四川农业大学, 2012(06)
  • [10]不同茶园茶树与土壤的铜含量及分布特征[J]. 赵雅婷,杜晓,李品武,魏晓惠,余正伦,高荣. 湖北农业科学, 2012(07)

标签:;  ;  ;  ;  ;  

茶叶芽叶中铜含量状况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