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打造世界最大城市公园——南京宣武区建设局目标明确 争创一流跨界发展

着力打造世界最大城市公园——南京宣武区建设局目标明确 争创一流跨界发展

一、努力打造世界最大的城市公园——南京玄武区建设局明确目标跨越发展争一流(论文文献综述)

陈婷[1](2020)在《南京“新”鸡鸣寺研究(1980s-2010s)》文中指出

陈阳[2](2020)在《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自复苏以来一直是旧城中心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与目标。当前我国正面临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重要时刻,在国家严控新增用地指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既有建成区的功能提升与结构调整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土地混合利用因具备多维度可持续效应潜力,也就成为当前我国旧城中心区更新的重要目标。然而,我国既往的土地混合利用研究与实践长期固化于“功能混合”理念框架,缺乏“通过城市更新促使土地混合利用发挥多维度可持续效应”的切实经验,与西方国家建设发展存在明显差距,急需变革。因此,本文意在以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发源地“旧城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归纳西方英美国家土地混合利用路径为实现可持续效应经历的演变历程规律,据此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南京的既有路径成效,以期为我国改革提供依据。针对过往研究的不足,在确定研究目标与整体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文章研究主体分为“审视框架构建”、“历程脉络剖析”、“演变规律归纳”、“典型案例审视”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剖析土地混合利用实现可持续效应的本质,以及过往研究认知的差异与共识,明晰过往研究框架对土地混合利用演变规律解析的不足,确定新的审视框架的构建准则,进而依据准则确立包括审视内容、审视历程、审视规律应用等三层次的审视思路,确定英美国家及南京为具体审视对象,明确审视时间范围和历史阶段分期,确定审视分析数据资料类型,从而完成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的构建。其次,依托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厘清英美国家1900年代至今的土地混合利用实践瓦解、复苏、衍化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现实问题,剖析各阶段时期中现代规划理论、后现代规划理论、可持续更新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权力等三方面内容的应对性变革要求,以及相应时期现实实践中这三方面内容的切实转变,从而明确各阶段实践的价值目标、解决重点及模式特征。再次,在历史脉络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形式和土地利用权力三维度的演变特征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剖析促成路径演变的“社会—市场—政策”三角动力机制的实施逻辑,并辩证性探讨路径演变的本质、路径演变的重点难点和实践者应当秉持的正确认知态度。最后,根据西方规律模型中“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规律特征,建立“空间模式”、“时间模式”、“权力模式”3个维度16个分项的评价要素体系,运用GIS、Depthmap、Flo EFD、Excel等软件平台,通过香农维纳指数分析、空间句法分析、风热环境模拟分析、空间演变一致性分析、政策制度分析等多元技术方法,定量定性地全面审视了1978年以来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趋势,客观总结其成效、问题及背后机制,并尝试提出相应改革建议。

芮菁[3](2020)在《城市空间的生态文化传播与居民地方认同研究 ——以南京玄武湖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进行生态文化传播,改善城市生活?可以在城市空间建设中找到答案。当前中国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进程中体现出富有创造力、想象力、健康生态的复合型空间构造趋势。城市生态空间是后工业文明的产物,它与工业文明的认知性、工具理性、功能主义观念解绑,与当代生态文化的深度认知、环境伦理传播、对自然的身心体验趋势相结合。玄武湖公园是南京市内最大的生态园林,自1928年对外开放以来,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南京人的成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生态空间。本文从非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路径出发,将玄武湖公园视为媒介,探讨其生态文化传播内涵及其对居民的地方认同的影响。本研究发现,作为媒介的城市生态空间可以嵌入到居民日常生活中,在满足人的日常性空间需求的过程中传递城市生态文化理念,并通过打破城市空间对阶层的分化、弥合社会鸿沟等途径,促进社会沟通与合作,继而在强化市民对于城市空间价值、历史文化以及城市管理理念的认知基础上提升其地方认同感。调查数据表明,居民人口特征对玄武湖公园的生态文化内涵的感知和地方认同有不同的影响;空间媒介在“心灵滋养”和“共享互利”的生态文化传播内容正向影响地方认同;大众媒介接触正向调节居民对生态空间“共享互利”生态文化内涵的感知和地方认同的关系。城市生态空间是一种媒介,折射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在不断向城市居民传播生态伦理与环境意识的同时,又被不断地塑造和建构。城市居民在空间内相遇、交流,空间既是承载社会活动的容器,也成为了居民自我建构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权力意识形态潜伏在空间之中,与城市居民共同塑造了新的中国都市理想生活文本。

何丰[4](2020)在《城市住区公共空间儿童友好性更新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儿童是需要被社会关怀和保护的“弱势群体”,住区作为与儿童关系最为密切的场所,是儿童在整个童年时期开展交往、游戏等活动的重要载体,儿童在这些经历中逐步习得并提高认知能力、社交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为未来完整的、健全的人格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营造一个能够满足儿童需求,吸引儿童走出家门,参与户外活动的住区空间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本文首先系统阐述了儿童友好城市理论的发展历程、定义内涵以及国内外实践进展,梳理了国内外儿童友好型住区空间设计相关研究与实践现状,总结了住区公共空间更新领域的当前发展趋势,了解到我国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方面缺乏实施性强的指导文件,在住区公共空间更新中对儿童需求关注不足,且多着眼于儿童专属活动场地的设计,且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作为支撑等一些尚需探索之处。而后概述了PSPL调查法的内容、实践现状以及运用于本次研究的可行性,从而确定使用该方法作为此次研究的技术支撑。其次,通过对儿童生理、心理、认知发展以及行为活动特征的深入研究,总结出儿童行为活动的空间需求包括安全性,舒适性,可达性和趣味性四个方面。再结合对国内外住区公共空间和儿童友好空间评估工具以及相关文献的借鉴,梳理出住区公共空间中影响儿童行为活动的因素,并基于总结出的儿童活动需求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整理归纳,最终形成了住区公共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估要素集合,建立起更具针对性的公共空间评估标准,为将PSPL调查法引入儿童空间研究领域做准备。然后,运用PSPL调查法对南京市五个典型住区进行实地调研,选取其中两个为代表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出儿童的活动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儿童和家长对现状空间环境的满意程度及潜在需求,以及既有住区中存在的儿童友好性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对国内外优秀案例的分析与借鉴,从安全性、舒适性、可达性和趣味性四个层面提出具体的儿童友好性更新策略。正文字数约7万字,图115幅,表19幅。

顾林[5](2020)在《老城中心型站点影响区开放空间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许多大城市中,传统的超大街区规划模式、以机动车为主导的规划理念正带来一系列问题: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出勤距离增长等;因此提倡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出行方式已成为共识,许多城市建设了地铁这一公共交通工具以缓解上述问题。然而,随着地铁的不断建设与使用,许多新的或是遗留的城市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以笔者重点关注的老城区站点影响区开放空间为例:地铁站点与周边街区的一体化程度低;站点影响区步行空间品质差、步行道不连续;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不断侵蚀步行空间;街道活力不足、难以产生高质量的逗留活动等……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理论角度来说,有两点不容忽视:——早期地铁建设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尽管当时TOD理论已经引入中国,但是由于国情的不同,其理论在实践方面的应用仍需要因地制宜。——对老城区内建设地铁的理论研究欠缺。国内对TOD理论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新城的建设,而老城区内需要协调好保护与更新的双重命题,因此面临的问题更多,而相关研究却甚少。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笔者对老城区地铁站点,尤其是较典型的中心型站点影响区内的城市开放空间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包括了四个部分:首先,是对南京老城中心型站点影响区进行实例调研,进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实例调研方面,第一步是对南京老城的保护与更新规划做解读,作为实地站点调研的背景;第二步是进行调研样本的选择,筛选出适宜的调研对象,即选择珠江路站、大行宫站、夫子庙站作为调研对象,进而对三个站点进行全面调研;第三步,通过实地调研找出站点影响区开放空间存在的各类问题;第四步,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站点影响区在路网组织、步行系统、停车供给、土地利用、视觉景观以及环境设施这六大系统下存在有效率问题以及品质问题。随后,是对老城中心型站点影响区开放空间所涉及到的六大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先做理论分析,再对相关理论的应用做可行性研究。就理论分析来说,效率问题对应TOD理论,品质问题对应户外活动理论,本文主要以这两大理论为基础,再辅以其他相关理论展开。而就理论应用的可行性研究来说,这里主要讨论了相关理论在调研案例中的优化建议,以论证可行性。最终得出结论:相关成果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接着,本文讨论了老城中心型站点影响区开放空间的优化提升策略。本章逐一梳理了六大系统的优化策略,进而生成一套完整的站点开放空间优化成果,得以推广应用到其他站点。具体包括:(1)路网组织——实施“小街区密路网”的规划;重构“步行主导”的道路断面。(2)步行系统——对核心影响区的步行系统进行优化;对站点门户区的换乘系统进行优化;以及对重要节点进行优化。(3)停车供给——限制机动车的使用及车位配建;鼓励非机动车的使用及配建。(4)土地利用——鼓励水平方向的功能混合以及垂直方向的功能混合。(5)视觉景观——进行空间氛围、尺度、界面的优化。(6)环境设施——完善功能配置,增设座椅;提升步行体验,考虑日照等因素;考虑夜间安全,完善照明设施等。最后是实践项目的应用。基于上文的得出的优化策略成果,以南京市江宁区东山府前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计为例,讨论相关策略在实践项目中的具体应用,以论证策略的可行性。全文约81500字左右,图230幅左右,表格13幅。

张梦露[6](2020)在《习近平总书记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以当今世界形势为基础,以人类发展为重心,从战略谋划到细节把控,他对中国发展之路的深远考虑,贯穿国内外各行业领域。他在十八、十九两次全代会报告中相继做出推进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方针。这一系列重要理论和论述对中国城市的飞速发展产生了颇为积极的作用。国内外政界、媒体界和学术界人士也因此爆发了对习近平思想理论研究的新风潮,就习近平所提出新理论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其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与研究。当前,国外学者针对习近平的研究集中于国际关系和政治领域,国内学者则多集中于治国理政、从严治党、脱贫解困等领域,常常忽略了在其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指导下城市建设的伟大进步,缺乏对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论述的系统性、全面性、前瞻性的分析总结,而这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按照“建设成就回顾、相关论述研究、规划建设方法论、规划建设实践分析”的技术路线,通过文献研究、综合归纳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习近平总书记城市规划建设的论述为研究对象,以其在视察和会议中发表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基础,将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理念体系总结为,在辩证、系统、战略、法制、底线、精准、创新七大方法论指导下,以重视城市规划地位为出发点,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为重心,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为创新动力的中国新时代城市规划建设理念体系。通过详细阐述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论述内容,以及从中总结出的习近平规划建设七大方法论,结合习近平的指导实践论证了其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前瞻性。特别是针对武汉疫情突发事件,专章节对习总书记城乡生态文明、科技创新等城市规划理念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进行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丰富与完善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的理论体系,总结归纳其论述的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为今后城市规划建设提供更有成效的规划指导体系与全新的思维方式。

殷佳佳[7](2020)在《南京站·环玄武湖周边地区精细化治理研究》文中提出当前,精细化治理有关概念已经深深嵌入国内城市治理的研究,作为一种新的治理理念,精细化治理是对传统粗放式、运动式治理的反思和超越,是通过对治理制度、政策和技术的创新,综合运用市场、法律、行政和技术等手段,最终实现城市治理的协同化、人性化、标准化和智慧化。南京站·环玄武湖周边地区作为重要交通枢纽和旅游景区,具有很强的公共空间属性。近几年来,该地区的管理部门以人为本,寓“治理”于“服务”中,积极探索精细化治理新路径,完善建立联勤联动管理机制,构建网格化管理模式,致力于优化该地区整体面貌环境,整体上,该地区安全有序,环境质量和城市品质得到很大程度提升。然而随着高铁的快速发展和私家车、网约车数量的增加,该地区基础设施、治理手段已无法满足精细化治理提标和品质化服务提优的迫切需要。通过问卷调查和大量访谈,笔者发现,该地区硬件设施投入不足、环境品质不高,智慧化和标准化程度不够,多元主体参与力度不够,联合执法效果也不理想。经过分析,其背后深层次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环境方面的原因,该地区基本情况复杂,包含车站、广场、公园、街道、商业区等,同时面临多重人群,交通和基础设施也不完善;也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该地区管理区域职能交叉,多头管理导致条块矛盾突出,执法依据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综合执法没有保障。针对其面临的治理难题,对标南京南站和杭州东站两大先进治理地区,笔者认为,该地区要加快推进机构职能改革,构建科学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完善建立及时有效、职责明晰、协同互动的内外协调机制,全面优化升级该地区配套设施,同时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以标准化和智慧化推动精细化,探索出一条科学、高效、持续的治理新思路,最终达到“善治”的目标。

黄佩红[8](2020)在《4-12岁儿童的旅游认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当代家庭社会转型和教育理念转变,旅游已经越来越成为寓教于乐、加强儿童户外教育的重要方式。以儿童为中心的亲子旅游市场需求旺盛,但针对儿童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趋于成人化,既不能很好地响应儿童的旅游需求,也无法真正满足亲子旅游现象背后家长们的心声。“重需求,轻供给;重成人,轻儿童;重旅游,轻教育”的亲子旅游现象,根源上是业界和学界相对忽视儿童在旅游市场和旅游研究中的重要角色和地位。文章摒弃了成人对儿童无能、不成熟、脆弱等固有的惯性思维,把儿童当作旅游世界主动的探索者和学习者,即旅游的认知主体来研究,以期能为成人理解儿童旅游世界和儿童旅游产品的设计带来一些思考。本文的研究前提假设:(1)儿童能够像成人一样通过经验了解现实并建构现实,其经验模式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模式(Sensation),也包括了知觉模式(Perception)和观念模式(Conception)。(2)旅游有助于儿童地方经验的积累和成长,促进儿童的社会化进程。研究围绕儿童如何认知旅游这一核心问题,探讨5个子问题:(1)儿童在休闲情境下的旅游认知?(2)儿童在红色旅游情境下的旅游认知?(3)儿童旅游认知具有哪些特征?(4)儿童旅游认知机制和认知过程是什么?(5)旅游之于儿童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不同的旅游情境,将可能影响到儿童的感觉模式、知觉模式和观念模式。因此,本文选取了存在强对比度的休闲旅游情境和红色旅游情境,探析4-12岁儿童的旅游认知。研究选取了典型的儿童休闲旅游地——南京市玄武湖公园和红山森林动物园,以及红色旅游爱国教育基地——雨花台烈士陵园作为研究儿童认知的案例地。通过妈妈语式的结构性访谈法,收集了175份儿童访谈有效样本(其中南京市玄武湖公园和红山森林动物园70份,雨花台烈士陵园105份),并导入ROST CM6.0进行词频、语义网络以及情感分析获得儿童旅游认知的分析维度。在前一步的基础上使用Nvivo11.0进行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分析,建构儿童眼中的旅游世界。最终总结儿童旅游认知特点、机制和旅游对儿童的价值,并建构儿童旅游认知发展的过程模型。在休闲旅游情境中,儿童定义的旅游是:旅游=离开家+和爸爸妈妈一起+以玩为中心+游戏活动+开心的情感。当代儿童旅游经历丰富,但儿童最感兴趣的是好玩、好看、好吃特征的主题公园/游乐场/动物园,这源于儿童生性喜好亲水性、空间移动性和感官刺激性的活动。儿童认为旅游比玩更好玩,时间长,距离远,虽然需要通过长途交通工具才能实现,但是旅游比玩更开心,收获得到的知识更多。儿童对旅游评价通常建立在高度的对比之下,好玩的旅游地评价高,体验差的旅游地评价低。大多数儿童能够理解旅游动机,如亲近父母、经验学习、逃避、奖励实现、乐趣和兴趣等。旅游还可以维系儿童与父母、亲人、同伴和旅游目的地的关系:实现了和父母的共同生命在场,加强了异地亲人的情感连接,增加了和同伴沟通的共同话语,增强了儿童的空间感知和地方感。在红色旅游情境中,儿童理解的红色旅游是由学校或家长组织的,去一些神圣庄严和建筑有特色和寓意的地方,进行纪念烈士、了解事迹和历史、学习精神等特殊旅游活动,目的是加强儿童爱国教育、历史教育和信仰传承,它与“红色”的红领巾、国旗、鲜血相关,与“中国红”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儿童的眼中,红色旅游地雨花台是一个风景的美丽空间、户外的开敞空间和红色的神圣空间,神圣、庄严、美丽是儿童对红色旅游地的印象。增强集体归属感、促进关系、享受乐趣、学习等是儿童的旅游动机。儿童往往对红色旅游地给予高度评价并愿意推荐他人旅游,源于儿童相信红色旅游地承载了烈士事迹和精神,能够激发爱国情感和加强爱国教育,自身有责任传承和传播爱国精神。尽管红色旅游地是悲伤而沉重的,但儿童能够理解烈士牺牲是为了保家卫国,并将英烈精神、信仰传承和国家认同价值内化,融入到行动上:尊重长辈、好好学习、爱护环境、报效祖国。整体研究表明:(1)无论是休闲情境还是红色旅游情境下,儿童都能够从旅游印象、旅游内涵、旅游偏好、旅游动机、旅游体验和旅游评价等层面认知旅游;(2)儿童旅游认知明显区别于成人版本,具有局限性、发展性、具象性、家庭性和综合性5个特点,旅游之于儿童存在社会化、教育和情感3个方面的价值。(3)儿童和旅游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好奇心是最根本的驱动发展因素,身体机能的成熟、社会环境和旅游环境是认知发展重要的驱动因素,儿童旅游认知是其自身与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揭示了旅游的“儿童版本”与“成人版本”之间的差异,从理论上回答了亲子旅游现象存在“重需求,轻供给;重成人,轻儿童;重旅游,轻教育”的背后原因和机制。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儿童时期天真的想法和行为尽管幼稚,却是我们探索世界的开始。无论是儿童旅游研究,还是儿童旅游产品的设计,都亟待从成人视角向儿童视角转变,从作用客体向实践主体转变。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儿童的旅游世界,给旅游产品设计、家庭、学校带来一定的思考。

王玲[9](2020)在《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关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人在社会结构与社会流动之间改变或不改变的途径,其核心关注点主要在于家庭所处的阶层位置以及家庭文化资本的存续。为此,目前学界对此议题的解释框架倾向于在“文化资本”与“学业成就”之间单向度的推演。其研究逻辑大致可以概括为“阶层地位→文化资本→学校环境→学业成就”的关系链条,而一旦这一链条中的某些环节(特别是“阶层地位→文化资本”“文化资本→学校环境”这两个环节)被打破,将会制约文化资本的教育分层效应。研究发现,在对“文化资本→学校环境”发生影响的过程中,文化资本是通过两条中介路径(认知性的能力与非认知性的惯习)影响学业成就,但这一解释模式的背后其实是由一种稳态的社会结构做支撑的。本文认为,中国现代化以来的教育模式是动态的。以动态的视角看待中国人的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我们看到从国家到地方,从学校到学生等一直处于变动的教育过程中。单以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为一个考察范围,我们便可以发现,中国高考方式改革所带来的相应制度不停地随之改变已成为常态。所以,要想研究动态中的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首先还是要对日常现实中关于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关系问题的经验事实,包括国家政策、相关文件、典型案例进行关注、梳理和深度剖析。当然我们也有理由认为,社会分层、家庭背景等因素依然非常重要,但此时其重要必须以改变中的其他因素为前提。那么,这个前提是什么呢?这就是中国自传统到现代社会以来,在通过教育选拔人才上的大一统模式。虽然作为这一模式本身,也是可以稳定的,但由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教育平等的教育理念逐渐推进,必然导致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不断调整,而牵动了学校的相应配合和调整,但已处于市场化中的各个学校也会有自己的社会运营考量,以致于最终带动了备考的学生及家庭的教育策略上的调整。为此,我在研究框架中提出一个“政策—学校—家庭”的三边联动理论假设,以考察在此联动框架中什么样的教育过程会带来什么样的升学效果。若以这一理论假设为起点,本文倾向认为,中国教育获得的过程,不仅仅取决于家庭背景的阶层再生产,还与国家教育制度的规定、教育政策的调整以及随之而来学校的应对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对于这一框架的合理性认识又必须建立于中国的历史演变、国家特征、文化传统与考试所形成的特点之上。只有从此视角出发,才可能比较真实地揭示出中国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的基本方式。通过对三边联动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国家教育政策将设计与制定出学生的培养模式与人才选拔制度;(2)处于具体执行机构的各个层级的公立学校在接受国家政策指令下又需要在社会上赢得优质学校的声誉;(3)学生个人与家长应变则是一切以升学为主旨的调整,并由此造成的各种社会矛盾再回到政府相关部门,为下一步的教育理念做出新的制度安排。而这样的循环关系一方面表现出国家与社会都希望寻求一种接近教育公平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社会、市场尤其是家庭及其备考学生又会以博弈的方法寻找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由此,我们从理论上可以认为:(1)政府的地区调控能力会降低文化资本在中国各地区原本可能发挥的作用;(2)应试教育会再一次降低经济和文化发达地区的优势,包括高等院校密集的城市不一定比普通中小城市在学习上更占优势。更有甚者,文化资本拥有量雄厚的直辖市与省会城市在现有的高考制度下,尚需要主管部门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才能使学生享受到进入优质大学的名额;(3)中国家长和学生几乎都明白的道理是,任由教育理念而调整的和学校规定的政策来实现个人的教育提升是不现实的,这是教育改革举步维艰的地方,因为在此三边关系中,学校教育、学校老师指令和学校布置作业始终是解决升学的法宝,但面对联动中的政府要求,其学校及家庭的做法也就是寻求到其形式上的合理性。对照这一框架而言,家庭文化资本的解释力度只限于在一个确定的区域或一个特定的范围内,比如同一所城市、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内部,而在以国家和省地市的比较中,这一解释框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此,我们得到的答案是,中国的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中所发生的不平等与各种乱象,是在大一统的国家与社会框架中因教育政策的改变与学校、家庭应对的博弈中产生的。其结构上的掣肘远比家庭与学校两者间复杂得多,但其宏观调控能力却不靠社会自身的调节,而在国家的决策之中。

郜佩君[10](2019)在《当代大型城市美术馆空间公共性探讨 ——以南京美术馆新馆方案为例》文中提出在全球化、数字化高速发展以及现代消费盛行的当今时代,大型城市美术馆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美术馆的运营理念逐渐从以物品为中心转向以公众为中心,这是大型城市美术馆作为国家公益性事业单位服务大众体现公共性的应有之义。但是一方面人际间的直接联系、交往活动趋向于简单化,另一方面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一些大型文化建筑的设计与管理缺少城市与建筑一体化的整体思维造成建筑空间不能融入城市整体结构,存在空间布局僵化、交通混杂、公共活动空间不成系统等问题,缺少对公共生活的预见与安排,无法将人群吸引到建筑所在的领域活动,建筑的“图”与城市公共生活的“底”缺乏立体交叉、层叠的关系。论文一方面梳理了国内外的学者关于公共性丰富的研究成果并对大型城市美术馆空间公共性的概念作了界定,另一方面结合相关学者对于城市空间公共性构成维度的研究从城市设计尺度与建筑设计尺度两个层面梳理了与规划设计过程相关的构成维度,作为设计过程判定城市美术馆空间公共性的依据。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案例进行美术馆设计层面构成维度的分析,以城市设计的角度作为切入点从更宏观的视野审视了城市环境、人的公共生活与美术馆公共空间的关系。综合以上分析,结合笔者参与的保罗·安德鲁建筑事务所与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体设计的南京美术馆新馆投标方案探讨了在设计实践中大型美术馆空间公共性的表达。全文约82000字,图表200余幅

二、努力打造世界最大的城市公园——南京玄武区建设局明确目标跨越发展争一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努力打造世界最大的城市公园——南京玄武区建设局明确目标跨越发展争一流(论文提纲范文)

(2)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与实践持续强化演变
        1.1.2 国内背景:本土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现实与转型需求存在落差
    1.2 研究问题
        1.2.1 理论问题:归纳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1.2.2 应用问题: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成效
    1.3 研究意义
        1.3.1 拓展完善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论认知
        1.3.2 实现由静态格局到动态演进的规律总结转变
        1.3.3 应对转型期本土旧城中心区的优化升级需求
    1.4 相关概念
        1.4.1 旧城中心区
        1.4.1.1 概念定义
        1.4.1.2 范围界定
        1.4.2 土地混合利用
        1.4.3 可持续更新
    1.5 研究综述
        1.5.1 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相关研究
        1.5.1.1 发展历程研究
        1.5.1.2 理论概念演变研究
        1.5.1.3 政策与实践演变研究
        1.5.1.4 形成机制、测度方法与实施成效相关研究
        1.5.2 旧城中心区更新路径演变
        1.5.2.1 更新政策实践发展历程研究
        1.5.2.2 演变规律研究
        1.5.3 研究评述
    1.6 研究目标
    1.7 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1.1 跨学科综合
        1.7.1.2 历史研究
        1.7.1.3 比较归纳
        1.7.1.4 定量定性相结合
        1.7.2 研究框架
第2章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
    2.1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必要性
        2.1.1 实现可持续更新是土地混合利用的本质内涵
        2.1.1.1 土地利用方式内涵与准则的理论要求
        2.1.1.2 实践复苏及广泛兴盛的现实要求
        2.1.2 过往研究对土地混合利用认知的异同
        2.1.2.1 概念理解差异中蕴含的模糊化
        2.1.2.2 概念理解共识中的确定与非确定
        2.1.3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2.1.3.1 过往研究对演变规律的解析不足
        2.1.3.2 新的审视框架建立的准则
    2.2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
        2.2.1 审视思路的确立
        2.2.1.1 基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审视内容维度
        2.2.1.2 基于实践方式演变的审视历程维度
        2.2.1.3 基于研究目标的审视规律应用维度
        2.2.2 审视对象及范围
        2.2.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2.2.2.2 时间范围的确定
        2.2.3 审视分析数据基础
        2.2.3.1 西方路径演变规律审视数据资料
        2.2.3.2 南京路径演变趋势审视数据资料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追求“秩序与疏解”的瓦解阶段(1900s-1950s)
    3.1 “混杂”成为急需解决的不可持续根源
        3.1.1 环境维度:拥挤混杂布局引发环境恶化
        3.1.2 社会维度:持续社会隔离加重交通拥堵
        3.1.3 经济维度:混杂权属阻碍商业开发需求
    3.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现代规划理论的应对方式评述
        3.2.1 寻求结构秩序性
        3.2.1.1 理性功能主义
        3.2.1.2 交通分区的协同
        3.2.2 疏散人口与功能
        3.2.2.1 霍华德田园城市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3.2.2.2 格迪斯的区域规划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3.2.3 现代规划理论的利弊影响与“片面应用”机制
        3.2.3.1 现代规划理论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利弊影响
        3.2.3.2 现代规划理论的“片面应用”:经济维度至上的中央商务区
    3.3 基于片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瓦解实践
        3.3.1 关注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分离
        3.3.1.1 政策引导下低价值功能外迁
        3.3.1.2 市场机制下经济性职能集聚
        3.3.1.3 政府掌控下公共空间提升
        3.3.2 追求秩序隔离的时空利用模式
        3.3.2.1 “功能—交通”空间隔离模式
        3.3.2.2 “宏观—微观”时间断裂模式
        3.3.3 强调集权控制的实施管理体系
        3.3.3.1 集权式区划工具的运用
        3.3.3.2 公共征地权下的更新政策
    3.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4章 促进“活力与消费”的复苏阶段(1960s-1980s)
    4.1 秩序疏解造成的不可持续恶果
        4.1.1 社会维度:人口隔离与社会结构断裂
        4.1.1.1 “宏观-微观”双层面的人口隔离
        4.1.1.2 社会生态结构遭到破坏
        4.1.2 环境维度:物质空间破坏与环境恶化
        4.1.2.1 物质空间破坏
        4.1.2.2 生活环境恶化
        4.1.3 经济维度:经济衰退与去工业化灾难
        4.1.3.1 经济持续衰退
        4.1.3.2 去工业化的灾难影响
        4.1.4 综合结果:安全丧失与不公平的动乱
        4.1.4.1 秩序与疏解导致安全隐患
        4.1.4.2 社会不公平引发大规模动乱
    4.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后现代规划理论复苏框架评述
        4.2.1 人本主义的城市多样性
        4.2.1.1 雅各布斯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1.2 其他多样性拥护者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2 延续历史的城市文脉主义
        4.2.2.1 英国城镇景观运动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2.2 美国文脉主义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3 批判无序蔓延的中心区回归
        4.2.3.1 对无序蔓延的批判
        4.2.3.2 重归中心区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4 追求社会公正的公众参与
        4.2.4.1 土地利用方式非公正的背后机制
        4.2.4.2 公众参与成为解决途径
        4.2.5 后现代规划理论下的复苏框架与“非全面应用”机制
        4.2.5.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框架
        4.2.5.2 后现代规划理论的“非全面应用”:侧重经济维度的中央游憩区
    4.3 基于非全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实践
        4.3.1 侧重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混合复苏
        4.3.1.1 居住功能的局部恢复及其混合复苏
        4.3.1.2 办公引领的功能混合及社会维度关注尝试
        4.3.1.3 商业模式转变及大规模建设
        4.3.1.4 文化休闲的功能与规模多维度复苏
        4.3.1.5 公共空间的经济维度转向及空间环境营造
        4.3.2 基于涓滴模式的时空混合复苏模式
        4.3.2.1 涓滴网络的空间模式
        4.3.2.2 涓滴渗透的时间模式
        4.3.3 应对弹性合作的实施管理体系
        4.3.3.1 规划体系改革:弹性与约束并存
        4.3.3.2 更新政策转变:由集权转向合作
    4.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5章 “可持续全面提升”的衍化阶段(1990s至今)
    5.1 活力营造表面下的不可持续隐忧
        5.1.1 社会维度:绅士化、私有化及社区关注不足
        5.1.1.1 多维绅士化与空间同质化
        5.1.1.2 空间私有化与阴影效应
        5.1.1.3 缺乏对社区与弱势群体关注
        5.1.2 环境维度:忽视公共环境与公交一体化建设
        5.1.2.1 公共环境影响
        5.1.2.2 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不足
        5.1.3 经济维度:“人口-商业-办公”裹挟式外迁现象加剧
        5.1.3.1 人口持续郊区化
        5.1.3.2 零售购物郊区化
        5.1.3.3 办公就业郊区化
    5.2 可持续更新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拓展衍化
        5.2.1 可持续发展对土地利用体系的创新需求
        5.2.2 可持续更新三种分支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衍化
        5.2.2.1 物质空间设计
        5.2.2.2 城市发展行为改良
        5.2.2.3 复杂系统提升
        5.2.3 可持续更新理论下的衍化趋势与“耦合应用”机制
        5.2.3.1 可持续更新理论影响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衍化趋势
        5.2.3.2 可持续更新理论的“耦合应用”:多维度并重的中央活力区
    5.3 基于耦合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衍化实践
        5.3.1 迈向可持续的功能要素混合衍化
        5.3.1.1 居住功能提升及其混合维度衍化
        5.3.1.2 办公功能的产业结构升级及社会包容效应
        5.3.1.3 商业功能的中心区地位强调及模式的再度转变
        5.3.1.4 文化休闲功能的社会效应显现
        5.3.1.5 公共空间社会属性的回归
        5.3.1.6 生态环境维度提升及其混合衍化
        5.3.2 基于全面提升的时空混合衍化模式
        5.3.2.1 整体可持续的空间模式
        5.3.2.2 连续可持续的时间模式
        5.3.3 协调多元需求的实施管理体系
        5.3.3.1 规划体系改革:优化土地混合利用效果
        5.3.3.2 更新政策优化:社会民主制度
    5.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6章 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剖析
    6.1 协同性: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特征
        6.1.1 土地功能要素的双重化演变
        6.1.1.1 功能混合逻辑的演变
        6.1.1.2 可持续维度的提升
        6.1.2 土地利用形式的应对性演变
        6.1.2.1 空间模式双层级演变
        6.1.2.2 时间模式三层面演进
        6.1.3 土地利用权力的保障性演变
        6.1.3.1 管理维度的两极拓展
        6.1.3.2 政策权力的多元民主化演变
        6.1.4 “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
    6.2 三角制: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机制
        6.2.1 动力机制的演变历程
        6.2.1.1 1990年代前市场的主动应对
        6.2.1.2 1990年代后政策的全面促进
        6.2.1.3 动力机制演变逻辑
        6.2.2 动力机制实施逻辑
        6.2.2.1 社会机制——应对“生产消费方式”是根本需求
        6.2.2.2 市场机制——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是直接动力
        6.2.2.3 政策机制——制定“立体全面政策”是切实保障
        6.2.2.4 三者的相互制约关系
    6.3 多面化: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本质
        6.3.1 路径演变的内在逻辑
        6.3.1.1 体现了实践中概念理解的演变:从物质空间技术到可持续场所氛围营造
        6.3.1.2 体现了中心区本质属性的回归:“社会活力”集聚区的恢复与超越
        6.3.1.3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提升:个体需求与共存需求的双重提升
        6.3.2 路径演变的辩证性思考
        6.3.2.1 重点即难点:协调的内容与过程
        6.3.2.2 不是万能药:实践与理论缝隙的不断弥合,并不意味着理论效应实现的必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演变审视
    7.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的分析框架
        7.1.1 分析要素确立
        7.1.2 分析对象界定
    7.2 空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2.1 空间模式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
        7.2.1.1 分析方法确立
        7.2.1.2 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分析
        7.2.1.3 小结
        7.2.2 空间模式可持续维度演变趋势
        7.2.2.1 多维度内容混合演变趋势分析
        7.2.2.2 整体空间体系协同演变趋势
        7.2.2.3 小结
    7.3 时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3.1 时间模式纵向延伸趋势
        7.3.2 时间模式横向延展趋势
        7.3.2.1 历史氛围特色延续
        7.3.2.2 绿色可持续环境提升
    7.4 权力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4.1 功能混合逻辑控制灵活度演变趋势
        7.4.1.1 用地分类标准弹性演变趋势
        7.4.1.2 建筑物用途调整弹性演变趋势
        7.4.1.3 小结
        7.4.2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与形式演变趋势
        7.4.2.1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演变趋势
        7.4.2.2 可持续效应管治形式演变趋势
        7.4.3 开发控制权力演变趋势
        7.4.3.1 规划制定实施过程演变趋势
        7.4.3.2 城市更新运作过程演变趋势
        7.4.3.3 小结
    7.5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问题、机制与改革建议
        7.5.1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与问题总结
        7.5.1.1 成效与问题的全面总结
        7.5.1.2 成效与问题的分类总结
        7.5.2 既有路径演变问题的内在机制
        7.5.2.1 理念固化于“功能混合”
        7.5.2.2 实践固化于“局部地块”
        7.5.2.3 制度固化于“事前设计”
        7.5.3 既有路径优化改革建议
        7.5.3.1 统一明确新时期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内涵,扭转“偏重经济维度”思维
        7.5.3.2 结合城市双修政策,突破局部地块实践桎梏
        7.5.3.3 建立保障良性演变的全历程调控制度体系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回顾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历程
        8.1.1.1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前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8.1.1.2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后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8.1.2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8.1.2.1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特征
        8.1.2.2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机制
        8.1.2.3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本质
        8.1.3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南京路径演变审视
        8.1.3.1 南京既有路径成效
        8.1.3.2 南京既有路径问题
        8.1.3.3 南京既有路径内在机制
    8.2 主要创新点
        8.2.1 创建了可持续更新综合审视框架
        8.2.2 深化了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规律认知
        8.2.3 审视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既有路径成效与问题
    8.3 不足与展望
        8.3.1 进一步深化演变规律认知
        8.3.2 进一步全面审视我国路径
        8.3.3 进一步提出改革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3)城市空间的生态文化传播与居民地方认同研究 ——以南京玄武湖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创新
    1.3 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假设
    1.6 研究路径与方法
2 “规划与塑造”:玄武湖公园的文化变迁
    2.1 历史文化视野中“玄武湖”:城市治理理念的变迁
    2.2 玄武湖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特质
3 “使用与交往”:玄武湖公园的公共价值
    3.1 玄武湖公园环境建构的意义
    3.2 自然空间对居民的心灵恢复功能
    3.3 公园互动空间的社会交往功能
    3.4 公园建筑空间的历史文化传承功能
4 “感知与认同”:玄武湖公园的传播效果研究
    4.1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4.2 居民对玄武湖公园生态文化内涵的感知
    4.3 南京市居民对玄武湖公园的地方认同感
    4.4 居民对南京市生态空间建设的认知及政府评价较高
    4.5 居民的大众媒介接触情况:新媒体使用度高、经常关注环境报道
    4.6 城市空间的生态文化传播正向影响地方认同
    4.7 大众媒介接触提高居民对生态文化内涵感知及其地方认同度
5 结论与展望
    5.1 城市生态空间:作为居民精神场所生产集体记忆
    5.2 研究结论带来的启示
    5.3 研究局限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部分玄武湖公园游客(当地居民)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附录三 访谈者基本信息
致谢

(4)城市住区公共空间儿童友好性更新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儿童成长环境面临挑战
        1.1.2 城市住区建设中对儿童需求的忽视
        1.1.3 大规模住区更新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1.3.1 住区
        1.3.2 住区公共空间
        1.3.3 儿童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研究及实践进展
    2.1 儿童友好型城市相关研究
        2.1.1 国外相关研究及实践
        2.1.2 国内相关研究及实践
    2.2 儿童友好型住区相关研究
        2.2.1 国外相关研究
        2.2.2 国外相关实践
        2.2.3 国内相关研究
        2.2.4 国内相关实践
        2.2.5 研究评述
    2.3 住区公共空间更新相关研究
        2.3.1 .从功能导向到人本导向的转变
        2.3.2 从普遍性的人文关怀向关注弱势群体需求的转变
        2.3.3 研究评述
    2.4 PSPL调查法相关研究
        2.4.1 PSPL调查法的概述
        2.4.2 PSPL调查法的应用现状
        2.4.3 PSPL调查法的优势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住区公共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估要素
    3.1 儿童身心特征
        3.1.1 儿童生理特征
        3.1.2 儿童心理特征
        3.1.3 儿童认知特征
    3.2 儿童行为特征
        3.2.1 儿童的行为特征
        3.2.2 儿童户外活动类型
    3.3 儿童行为活动对空间的需求
        3.3.1 安全性需求
        3.3.2 舒适性需求
        3.3.3 可达性需求
        3.3.4 趣味性需求
    3.4 住区公共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估要素
        3.4.1 安全性空间要素
        3.4.2 舒适性空间要素
        3.4.3 可达性空间要素
        3.4.4 趣味性空间要素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住区公共空间儿童友好性问题分析
    4.1 调研方法设计
        4.1.1 研究样本选取
        4.1.2 样本住区概况
        4.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4.2 样本住区中儿童户外活动特征分析
        4.2.1 儿童活动类型
        4.2.2 儿童活动时间特征
        4.2.3 儿童活动空间特征
    4.3 样本住区公共空间儿童友好性问题分析
        4.3.1 儿童友好性总体分析
        4.3.2 安全性问题分析
        4.3.3 舒适性问题分析
        4.3.4 可达性问题分析
        4.3.5 趣味性问题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住区公共空间儿童友好性更新设计策略
    5.1 住区公共空间安全性更新设计策略
        5.1.1 交通安全
        5.1.2 社会安全
        5.1.3 场地安全
    5.2 住区公共空间舒适性更新设计策略
        5.2.1 改善场地微气候
        5.2.2 提高设施的儿童适宜性
        5.2.3 提高空间的气候适应性
        5.2.4 合适的空间尺度与边界
        5.2.5 美化儿童视觉环境
    5.3 住区公共空间可达性更新设计策略
        5.3.1 合理布局活动空间
        5.3.2 构建安全便捷的路径体系
        5.3.3 增强空间可识别性
    5.4 住区公共空间趣味性更新设计策略
        5.4.1 挖掘利用潜在活动空间
        5.4.2 提升现有活动场地的趣味性
        5.4.3 丰富住区功能
        5.4.4 提高儿童参与性
        5.4.5 多样化的社区活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住区儿童活动特征调研问卷
附录二:住区公共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价(家长问卷版)
附录三:住区公共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价(儿童访谈版)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5)老城中心型站点影响区开放空间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TOD理论的研究现状
        1.4.2 地铁站点地区城市开放空间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结构
第二章 老城中心型站点影响区实例调研与问题归纳
    2.1 背景——对南京老城的保护与更新的规划解读
        2.1.1 关键词:保护——保护和展示老城的历史文化遗存
        2.1.2 关键词:更新——在保护的前提下更新优化南京老城
        2.1.3 总结
    2.2 调研样本选择、调研方法与调研内容
        2.2.1 样本选择
        2.2.2 调研方法
        2.2.3 调研内容
    2.3 站点地区城市开放空间调研
        2.3.1 珠江路站点调研
        2.3.2 大行宫站点调研
        2.3.3 夫子庙站点调研
        2.3.4 调研问题总结
    2.4 站点城市开放空间问题归纳
第三章 老城中心型站点影响区开放空间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TOD理论与人的户外活动理论概述
        3.1.1 TOD理论
        3.1.2 人的户外活动理论
        3.1.3 平等与效率理论
    3.2 老城站点开放空间优化的理论分析与可行性研究
        3.2.1 路网组织
        3.2.2 步行系统
        3.2.3 停车供给
        3.2.4 土地利用
        3.2.5 视觉景观
        3.2.6 环境设施
    3.3 本章总结
第四章 老城中心型站点影响区开放空间优化提升策略
    4.1 路网组织策略
        4.1.1 路网组织策略框架
        4.1.2 路网组织策略具体操作手法
    4.2 步行系统策略
        4.2.1 步行系统策略框架
        4.2.2 步行系统具体操作手法
    4.3 停车供给策略
        4.3.1 停车供给策略框架
        4.3.2 停车供给具体操作手法
    4.4 土地利用策略
        4.4.1 土地利用策略框架
        4.4.2 土地利用具体操作手法
    4.5 视觉景观策略
        4.5.1 视觉景观策略框架
        4.5.2 视觉景观具体操作手法
    4.6 环境设施策略
        4.6.1 环境设施策略框架
        4.6.2 环境设施具体操作手法
    4.7 本章总结
第五章 实践项目——江宁东山府前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计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背景
        5.1.2 基地照片
        5.1.3 规划解读
        5.1.4 项目分析与思考
        5.1.5 总体设计
        5.1.6 站点影响区调研与分析
    5.2 站点影响区开放空间优化设计
        5.2.1 站点核心区路网组织的优化
        5.2.2 站点核心区步行系统的优化
        5.2.3 站点核心区停车供给的优化
        5.2.4 站点核心区土地利用的优化
        5.2.5 站点核心区视觉景观的优化
        5.2.6 站点核心区环境设施的优化
    5.3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作者简介
附录
    (一)论文附录部分
        调研时间、调研任务、参与人员统计
        调研站点、调研主要任务概述
        附录 A 珠江路站站点调研
        附录 B 大行宫站站点调研
        附录 C 夫子庙站站点调研
        附录部分图片来源
    (二)实践项目图纸部分——江宁东山府前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计

(6)习近平总书记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时代背景
        1.1.2 研究重要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论文的重点与难点
        1.4.1 重点
        1.4.2 难点
2 十八大以来中国城市建设的伟大成就
    2.1 新区建设
        2.1.1 雄安新区建设
        2.1.2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2.2 区域发展
        2.2.1 京津冀协同发展
        2.2.2 长江经济带发展
    2.3 城乡协同发展
        2.3.1 生态文明建设
        2.3.2 乡村文化建设
    2.4 基础建设
        2.4.1 高速公路、铁路建设
        2.4.2 大兴国际机场建设
        2.4.3 港珠澳大桥建设
    2.5 总结
    本章小结
3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研究
    3.1 重视科学规划
        3.1.1 规划科学是最大效益
        3.1.2 因地制宜把握规划方向
        3.1.3 用人民群众满意程度衡量规划效果
        3.1.4 立法保障规划权威性,规划连续性保护人民利益
    3.2 推行新型城镇化
        3.2.1 以人为核心,用科教文卫软硬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
        3.2.2 宜居城市建设从居民生活各方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提升生活品质
        3.2.3 保护城市文化,从古迹保护开始,传承历史文化,推动“乡愁”建设,构建文化强国
        3.2.4 城乡通过资源互补、工农互惠实现一体化发展
        3.2.5 城市以优质资源吸引人才,实施开放的人才政策,推动创新发展
    3.3 做好空间规划顶层设计
        3.3.1 以大城市为节点,支撑区域协同发展
        3.3.2 搞好资源衔接,一张蓝图实现城市建设多规合一
    3.4 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减少对自然干扰加以保护的同时,依托自然发展,发掘本地生态特色
        3.4.1 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重视生态先行的建设原则
        3.4.2 以法治维护生态保护实施,切实提升生态环境
        3.4.3 重视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4.4 制定生态规划保障制度,把握生态保护红线不可逾越
        3.4.5 把握生态文明核心原则,依托自然发展城市
    本章小结
4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方法论
    4.1 辩证思维
        4.1.1 从两面性出发寻求生态与发展的平衡
        4.1.2 抓主要矛盾,城市规划要具体措施和全面战略并进
        4.1.3 发展的看待问题,建立长远规划
    4.2 系统思维
        4.2.1 从全局出发,规划整体效果
        4.2.2 顶层设计与任务分解并行
        4.2.3 均衡进度,重视衔接,避免各自为政的“浪费”
    4.3 战略思维
        4.3.1 从战略性理念出发,科学规划
        4.3.2 从大局出发,把握局部
        4.3.3 不求短期功利,心怀长远
    4.4 法制思维
        4.4.1 用法律方法解决和推进城市规划工作
        4.4.2 用法律权威杜绝规划过程中的腐败
    4.5 底线思维
        4.5.1 从坏处准备,往最好处争取的最低价值标准
        4.5.2 不可触碰和侵犯的最低接受程度
    4.6 精准思维
        4.6.1 具体解决规划中的问题,不能以原则回应具体
        4.6.2 从具体问题出发,推动解决系列矛盾
    4.7 创新思维
        4.7.1 肯定创新在规划中的巨大作用,带领城市开创新局面
        4.7.2 鼓励创新氛围,规划过程中注重分配教育,科研,新型企业
    本章小结
5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实践
    5.1 习近平思想指导下雄安新区的战略成功
        5.1.1 国家大事,雄安新区规划地位空前
        5.1.2 科学部署,习近平规划建设理念完整呈现
        5.1.3 千年大计,习近平思想指导下的战略成功
        5.1.4 总结
    5.2 习近平思想指导下大国战“疫”的阶段成功
        5.2.1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方法论指导下疫灾防治工作的顺利推进
        5.2.2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对防疫工作的积极作用
        5.2.3 疫灾防治看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高瞻远瞩
        5.2.4 总结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6.3 创新点
    6.4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A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重要讲话
附录B 习近平视察城市建设伟人的足迹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南京站·环玄武湖周边地区精细化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调查研究法
        (三)比较研究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城市精细化治理的理论基础
    一、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内涵解析
        (一)精细化治理的内涵界定
        (二)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基本含义和主要特征
        (三)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二、城市精细化治理研究的相关理论及其在本文中的应用
        (一)协同治理理论
        (二)网络化治理理论
第二章 南京站·环玄武湖周边地区精细化治理机制及成效
    一、治理主体协同化
        (一)成立规格较高的协调机构和综合管理部门
        (二)联勤联动多元治理
    二、治理理念人性化
        (一)以人为本,重视“精细文化”
        (二)服务为先,寓“治理”于“服务”中
    三、治理措施精准化
        (一)全局规划,稳步推进区域精细化治理
        (二)建立制度,保障精细化治理
        (三)依托数据平台,构建网格化管理模式
        (四)制定标准,规范精细化治理标准和应用
    四、治理成效显着
        (一)环境整治成效突出
        (二)安全保障落实到位
第三章 南京站·环玄武湖周边地区精细化治理困境及成因
    一、南京站·环玄武湖周边地区精细化治理困境的表现
        (一)硬件设施投入不足,环境品质不高
        (二)节假日交通拥堵,智慧化程度不够
        (三)管理体制不顺,多元主体参与力度不够
        (四)现行体制条块矛盾突出,协同程度不够
    二、南京站·环玄武湖周边地区精细化治理困境的成因
        (一)南京站·环玄武湖周边地区基本情况复杂,治理难度较大
        (二)交通和基础设施不完善,增加管理难度
        (三)管理区域、职能交叉,易造成“失位”和“错位”
        (四)执法依据不足,影响长效治理
        (五)体制机制不完善,综合执法无保障
第四章 南京站·环玄武湖周边地区精细化治理的优化路径
    一、制度优化,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精细化治理规章制度
        (一)加快推进机构职能改革
        (二)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
        (三)立法授权完善法治保障
    二、机制优化,完善职责清晰的多元协同治理模式
        (一)强化协调联动机制
        (二)优化内部考核和激励机制
        (三)完善综合执法联动机制
    三、配套优化,塑造独具文化特色和环境特色的最美车站
        (一)打造最美独具艺术文化氛围的城市窗口
        (二)构建智能绿色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片区
    四、操作优化,实现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现代管理和社会共享
        (一)以标准化推动精细化,打造网络化治理服务体系
        (二)以智慧化推动精细化,搭建一体化综合治理服务受理平台
结语
附录一 :图
附录二 :表
附录三 :南京站·环玄武湖周边地区城市环境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四 :南京站·环玄武湖周边地区精细化治理情况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后记

(8)4-12岁儿童的旅游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家庭结构变迁“学”和“亲子”中心的旅游需求激增
        1.1.2 旅游成为推动儿童社会化发展和爱国主义教育方式
        1.1.3 儿童旅游产品成人化和研究缺失等边缘化现象严重
    1.2 理论意义
        1.2.1 丰富儿童旅游认知相关理论的发展
        1.2.2 为儿童旅游的方法论研究提供一些思考
    1.3 实践意义
        1.3.1 促进家庭和社会理解儿童的旅游世界
        1.3.2 为儿童旅游产品设计提供思考和建议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儿童
        2.1.2 儿童旅游
        2.1.3 儿童旅游认知
    2.2 文献回顾与述评
        2.2.1 成人视角下的儿童旅游
        2.2.2 儿童视角下的儿童旅游
        2.2.3 文化视角下的儿童旅游
        2.2.4 研究述评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发展阶段理论
        2.3.2 游戏理论
        2.3.3 家庭系统理论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和内容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妈妈语式深度访谈法
        3.2.2 文本分析法
    3.3 案例地选择与数据采集
        3.3.1 案例地选择
        3.3.2 调研过程
    3.4 样本统计、处理和分析
        3.4.1 样本抽样统计
        3.4.2 数据处理和分析
第四章 休闲旅游情境下的儿童旅游认知
    4.1 旅游概念
    4.2 游憩旅游地
    4.3 旅游偏好
    4.4 旅游动机
    4.5 旅游体验
    4.6 旅游评价
    4.7 旅游与关系建立
第五章 红色旅游情境下的儿童旅游认知
    5.1 红色旅游概念
    5.2 红色旅游地
    5.3 旅游动机
    5.4 情感体验
    5.5 旅游评价
    5.6 旅游与爱国教育
第六章 儿童旅游认知发展的特点、机制和旅游价值
    6.1 儿童旅游认知发展的五大特点
        6.1.1 局限性
        6.1.2 发展性
        6.1.3 具象性
        6.1.4 家庭性
        6.1.5 综合性
    6.2 影响儿童旅游认知发展的因素分析
        6.2.1 儿童的发展阶段
        6.2.2 旅游环境因素
        6.2.3 社会环境因素
    6.3 儿童旅游认知发展的认知机制和过程
    6.4 旅游对促进儿童旅游认知的价值和意义
        6.4.1 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
        6.4.2 实现儿童学习课堂的具象化和生活化
        6.4.3 促进儿童情感连接和发展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可能的理论贡献
    7.3 关于旅游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7.3.1 加强儿童旅游空间教育,实现意志和情感的在场陪伴
        7.3.2 重视户外第二课堂实践,促进儿童社会化和爱国教育
        7.3.3 理解满足儿童旅游需求,打造娱与教结合的友好环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调研样本情况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参加的项目
    发表的文章
    获得的奖项
后记

(9)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二章 理论定位与研究框架
    第一节 社会学的几种研究框架
    第二节 理论定位:三边联动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三章 以政策调整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高考的形成
    第二节 统考、扩招和自主招生
    第三节 地区间的平衡
第四章 以学校应变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重点学校制度
    第二节 就近入学制度
    第三节 学校考核、排名与生源
    第四节 民办学校与补习学校
第五章 以学生备考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夹缝中求生存的考生及家长
    第二节 “高考工厂”:以毛坦厂中学为例
    第三节 “追梦工厂”:以衡水中学为例
第六章 三边联动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教育公平的理念与现实
    第二节 “文化资本”的解释限度
    第三节 “寒门贵子”的教育过程与阶层塑造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当代大型城市美术馆空间公共性探讨 ——以南京美术馆新馆方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new museum of Nanjing Art Museum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问题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
        1.2.1 当代大型城市美术馆
        1.2.2 空间公共性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相关研究
        1.3.2 直接研究
        1.3.3 相关研究问题综述
    1.4 研究方法
        1.4.1 基础理论研究
        1.4.2 实地调查研究
        1.4.3 设计实践反馈分析
    1.5 研究框架
        1.5.1 论文结构
        1.5.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大型城市美术馆空间公共性概念辨析
    2.1 基本概念
        2.1.1 大型城市美术馆
        2.1.2 大型城市美术馆空间公共性
        2.1.3 相关概念辨析
    2.2 当代大型城市美术馆的发展特征与发展趋势
        2.2.1 当代大型城市美术馆的发展特征
        2.2.2 当代大型城市美术馆的发展趋势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型城市美术馆城市设计尺度层面的空间公共性探讨
    3.1 大型城市美术馆的空间领域拓展
        3.1.1 拓展的大型美术馆空间领域
        3.1.2 大型美术馆空间领域拓展的布局原则
    3.2 拓展领域的大型美术馆的功能组织
        3.2.1 与交通功能的整合
        3.2.2 与建筑功能的整合
        3.2.3 功能组织的原则
    3.3 拓展领域的大型美术馆城市界面处理
        3.3.1 大型美术馆的城市界面处理
        3.3.2 大型美术馆的城市界面处理原则
    3.4 拓展领域的大型美术馆可达性
        3.4.1 大型美术馆的可达性
        3.4.2 大型美术馆的可达性与功能组织的关系
    3.5 拓展领域的大型美术馆可视性
        3.5.1 大型美术馆的可视性
        3.5.2 大型美术馆可视性的意义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型城市美术馆建筑设计尺度层面的空间公共性探讨
    4.1 大型美术馆公共空间系统的边界与亚空间设计
        4.1.1 外部公共空间边界处理
        4.1.2 内部公共空间边界处理
        4.1.3 大型美术馆的亚空间设计
    4.2 大型美术馆的公共空间系统整合
        4.2.1 外部公共空间
        4.2.2 内部公共空间
        4.2.3 内外整合的公共空间系统
        4.2.4 公共空间系统整合的原则
    4.3 大型美术馆公共空间系统的功能致用
        4.3.1 功能的复合化
        4.3.2 功能的细化
    4.4 大型美术馆公共空间系统视线的可及性
    4.5 大型美术馆公共空间系统流线的通达性
        4.5.1 外部公共空间的流线处理
        4.5.2 内部公共空间流线的处理
        4.5.3 公共空间系统流线的处理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京美术馆新馆方案空间公共性设计策略分析
    5.1 项目概况
    5.2 南京美术馆新馆城市设计尺度层面的空间公共性探讨
        5.2.1 南京美术馆新馆的空间领域拓展
        5.2.2 南京美术馆新馆的功能组织
        5.2.3 南京美术馆新馆的城市界面处理
        5.2.4 南京美术馆新馆的可达性
        5.2.5 南京美术馆新馆的可视性
    5.3 南京美术馆新馆建筑设计尺度层面的空间公共性探讨
        5.3.1 公共空间系统的边界与亚空间设计
        5.3.2 公共空间系统的整合
        5.3.3 公共空间系统的功能致用
        5.3.4 公共空间系统视线的可及性
        5.3.5 公共空间系统流线的通达性
    5.4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图片
附录 :江苏省美术馆老馆及新馆周边社区居民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四、努力打造世界最大的城市公园——南京玄武区建设局明确目标跨越发展争一流(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京“新”鸡鸣寺研究(1980s-2010s)[D]. 陈婷. 东南大学, 2020
  • [2]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D]. 陈阳. 东南大学, 2020(02)
  • [3]城市空间的生态文化传播与居民地方认同研究 ——以南京玄武湖公园为例[D]. 芮菁. 暨南大学, 2020(07)
  • [4]城市住区公共空间儿童友好性更新设计策略研究[D]. 何丰.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5]老城中心型站点影响区开放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 顾林. 东南大学, 2020(01)
  • [6]习近平总书记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研究[D]. 张梦露.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7]南京站·环玄武湖周边地区精细化治理研究[D]. 殷佳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4-12岁儿童的旅游认知研究[D]. 黄佩红. 南京财经大学, 2020(08)
  • [9]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D]. 王玲. 南京大学, 2020(09)
  • [10]当代大型城市美术馆空间公共性探讨 ——以南京美术馆新馆方案为例[D]. 郜佩君. 东南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着力打造世界最大城市公园——南京宣武区建设局目标明确 争创一流跨界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