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第一猪”

“华北第一猪”

一、“中国北方第一猪”(论文文献综述)

王煜,李帅[1](2021)在《礼俗之变:汉唐时期猪形玉石手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猪形玉石手握的使用从西汉早期一直延续至唐代。在东汉中晚期以前,其作为汉代葬玉制度的重要内容而有着较为明显的等级特征,与玉石口琀、窍塞及玉衣等葬玉组合在一起,出现于高等级墓葬中,主要出土于广义的中原地区,特别是当时全国或地方的政治中心。东汉晚期以来,其逐渐成为一种全社会广泛流行的汉文化传统丧葬习俗,并在魏晋以来随着大量汉人的南迁以及汉民族文化重心的南移而主要流行于南方长江中下流和两广地区。隋唐以来逐渐衰亡,仅在洛阳、西安以及广州地区有少量出土。猪形玉石手握的研究涉及汉代葬玉制度的兴起与消亡、丧葬制度的形成和破坏、汉文化及世家大族的南迁及汉唐时期关于司命的信仰等历史、社会信息。

石立国[2](2020)在《中共中央北方局研究(1935-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24年12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创设,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北方地区工作的指挥中心。它是中共中央成立最早的,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跨度最长(横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派出机构,对于实现战略相持阶段“巩固华北、发展华中”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解放战争时期“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提供了人财物的大力支持,为抗战胜利和新中国诞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聚焦北方局最辉煌的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对它的历史沿革、统战工作、组织工作、军事斗争以及民众救亡运动进行梳理和研究。按照研究内容,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是中共中央北方局的历史沿革。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七七事变前北方局的成立情况,包括历史背景、当时决定以及大体撤销原因,第二部分介绍抗战时期北方局的历史过程、主要组织机构以及历史使命。第二章是北方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第一部分介绍从遵义会议到七七事变前北方局的统一战线工作,着重突出在党中央和北方局的指导下,华北地区统战工作的转折;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北方局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从战略相持到战略反攻阶段北方局的统战工作。第三章是北方局的组织工作。第一部分着重介绍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第二部分为适应抗战形势,大力发展党员,在发展过程中反思和纠偏,对党组织进行巩固和整顿以及北方局的组织形态;第三部分介绍抗战时期党的建设工作,以党的一元化领导和整风运动作结。第四章是北方局的军事斗争工作。第一部分介绍游击战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过程;第二部分介绍北方局执行六届六中全会“巩固华北”战略与国民党、日伪的博弈过程,以及人民战争体制的建立;第三部分介绍根据地建设。第五章是北方局的群众救亡工作。第一部分介绍七七事变前的宣传动员工作,以“一二九”运动为主要载体,说明党领导下的宣传动员以及抗日救亡工作是如何开展的;第二部分介绍北方局是如何宣传群众和组织群众的;第三部分介绍抗战动员工作,包括领导体制,群众运动以及全民族各阶层力量的激发。

陈媛媛[3](2020)在《明代中后期的白银流通与货币白银化 ——以世俗小说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代的货币白银化是明代货币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并且已经有许多学者根据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对明代货币白银化的成因形成了三种主要看法:一是强调财政体制促动,二是强调市场发展需求,三是强调通货体制失序。除了这些观点外,还有学者认为货币供给制度以及市场的需要共同造就了明代的货币转型。从之前学者的研究可见,明代货币白银化这一说法已得到学界普遍认同,但白银在民间使用是否如学者研究一样广泛存在,尚待研究。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化兴盛,形成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世情小说,还有部分笔记小说也较为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因此以明代小说为主要参考文献,在结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前提下,从小说中白银的实际流通考察明代中后期的货币白银化情况。文中以民间的白银流通为切入点,利用中时段理论,将时间限制在明代中后期,首先利用历史文献学方法探究明代中后期国家层面的货币政策;再通过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研究小说中白银在商贸活动、日常生活、特殊场合、国家赋税、法律制度等多方面的使用状况,探讨白银的使用领域以及使用的广度;此外,还将白银与明代通行的大明宝钞以及铜钱进行比较,分析当时白银的购买力以及在民间的普及程度,同时也是对前文论证的补充解释;最终通过白银在民间流通中的使用状况,来进一步论证明代中后期大体上已经实现了货币白银化。本文因侧重于民间白银流通,因此利用大量世情小说作为参考,但同时注意与笔记小说以及正史资料的互相印证,以尽量还原事实。

袁耀辉[4](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周卫华[5](2019)在《论嘉峪关魏晋墓壁画的叙事方式与艺术风格》文中研究指明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嘉峪关地区发现了大量魏晋时期墓葬,部分绘制有壁画,是中国古代魏晋时期的重要遗存,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社会动态,更具有特殊背景下的东西文化交流意义。嘉峪关魏晋墓壁画受制于墓室建筑的形制,包括穹窿顶的墓顶构造和下部闭合的四壁;墓顶构造为穹窿顶,与帐舍、中原墓葬、窑洞有密切的关联;其壁画因砖砌的凹凸效果和分割画面的特征,既划分了大的画面空间,又影响到了艺术创作中叙事和布局的方式。墓室有模拟地上建筑的形式,似乎在嘉峪关魏晋墓的檐砌构造中包含着对现实世界的新的认识;这样的形式也影响到了墓室壁画的叙事表现方式,主要包括一砖一画的零散式分布、多砖共同组成一个画面的连续绘制、整幅而绘的主题性表现这三种方法。嘉峪关魏晋墓壁画是以线条为主的勾勒手法表现的,首先匹配于墓室建筑结构的内部空间、砖砌浮雕和线刻的艺术表现形式;其表现手法以线条造型为主,色彩为辅;壁画的绘制普遍采用的弧线和粗线,线条厚重、多样,对动感的塑造、质感的表现可见出画家对笔性的掌握和技巧的熟练。壁画中能够见出各种透视方法的应用,使平面的布置具有了三维的空间效果。在壁画中,色彩的运用或是平涂边框,或是淡色起稿,或是点提关键部位,或是造型分割画面,或是暗示光影;整体看以赭红色为主,手法为平涂与晕染,关键部位特殊强调。各种砖砌、砖雕造型与线条、彩绘组成渐变的、和谐的壁面雕绘效果。是早于魏晋艺术理论和隋唐墓室壁画大繁荣的先行实践。因对中原墓葬艺术的承传和汉代造型风格的继承,更受到本地种族、环境的多重影响而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固地域风格,与中原墓葬艺术相比有“滞后性”;因葬俗的一致性和绘画风格的大致相似以及绘画技法的不尽一致,推测此地已经具有可能共用壁画技师、但又可能有家族自给自养画师的条件。与中原墓室壁画相比,嘉峪关的壁画绘制风格更具有灵活性,题材也更具有现实性。将嘉峪关魏晋墓壁画与汉代和唐代作纵向的联系,与周边地区作横向的比较,更能见出多种文化的影响和独特的创造性。

许彰姿[6](2019)在《中国影视作品中的猪八戒形象演变研究》文中提出猪八戒是我国明代小说名着《西游记》中的经典形象,从1927年就开始被搬上银幕。至今,我国塑造了猪八戒形象的影视作品已有四十九部,近年来呈现出越来越繁荣的发展态势。因此,梳理九十余年来我国猪八戒影视形象的演变历程,分析它的规律与原因,总结经验与启示,很有价值。本文以1927年至今的49部“西游”题材影视作品中的猪八戒形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他的演变历程、表现、成因及启示。本文除了在绪论部分外,从以下三个部分对我国猪八戒影视形象的演变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对九十余年来我国猪八戒影视形象的演变过程,进行纵向的、历时性地分期研究。根据演变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阶段性,我们将猪八戒影视形象的分为初始、发展、颠覆、回归四个时期,分析每一个时期的背景、特点与趋势,力求比较清晰地展现出九十余年来猪八戒影视形象演变的历程与规律;第二部分则是横向地分析猪八戒影视形象演变的表现,主要是从猪八戒的造型演变、台词演变、动作演变以及人物关系演变四个方面来探讨,进一步总结其演变规律;第三部分探讨猪八戒影视形象演变的原因与启示。本文分别从政治、经济与文化因素,不同创作者的个性表达因素,影视制作技术因素,商业市场与观众审美需求因素等分析猪八戒影视形象的演变原因。最后我们得出以下启示:第一,剧本创作应该推陈出新,勇于突破人物刻板印象;第二,要加强拍摄制作水平,提高视听审美感受;第三,演员表演要挖掘人物内在深度,进行个性化表达;第四,要贴合时代,满足消费受众的需求。随着影视产业的发展,猪八戒影视形象必将迎来新的变化。通过对影视作品中猪八戒形象演变进行系统的研究,希望能对今后猪八戒影视形象的研究与创作(包括拍摄、制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任文洁[7](2019)在《中国北方地区先秦时期“六畜”功能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六畜”,是农业历史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截止20世纪90年代,农史学界业已形成较多研究成果。然而,伴随动物考古学的勃兴,大量新材料、新观点不断涌现。一方面,使得农史学界过往形成的相关认识存在进一步补充与反思的必要;另一方面,农史学科长期的学术积淀,或能为动物考古学研究提供可供借鉴的学术视野。基于上述基本判断,本研究选取中国北方地区先秦时期的“六畜”为具体研究对象,以求立足新材料,在农业历史的视野下,系统分析“六畜”的具体功能及其演变趋势与规律。系统梳理中国古代的传世文献,可知“六畜”之说定型以前,往往有“百兽”、“禽兽”等多种对自然界动物资源的表述,从“百兽”到“六畜”所揭示的正是人们对动物资源从广谱选择到专化驯育的过程。宏观考察古代文献中关于“六畜”功能的论述,以清人杨屾关于“六畜”功能的论述最为精辟。援引并发挥古代先贤的相关理论认识,可在中国历史的特定语境下,将“六畜”功能归纳为“养体”、“服劳”、“赏娱”。以此为基本理论依据,探讨中国北方地区先秦时期的“六畜”功能,最终发现:“六畜”皆可养体。中国北方地区的先民,在本土驯化犬猪鸡与域外引入牛羊马的过程中,便已充分关注并运用“六畜”的这一功能。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中原地区与北方地带的先民,均不同程度地强化了“六畜”的养体功能。其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将“六畜”广泛运用于祭祀与随葬牺牲领域,“六畜”不仅为生者提供养体功能,亦被用来为死者及神灵提供养体功能;后者则在环境演变与域外引入马、牛、羊的双重驱动下,逐渐调整生业模式,不仅仅将“六畜”用来为自身提供肉食资源,还以“六畜”作为自身衣料资源。从而,反映出“六畜”滋生民衣食之源的养体功能。“六畜”多可服劳。中国北方地区的先民,自新石器时代晚期、甚至更早一些时候以来,便开始广泛关注“六畜”的服劳功能。犬鸡最早被运用于生活领域,为人们看家护院、司晨报晓;牛马亦较早地被运用于交通领域,引重致远。至殷商时期以来,人们已经基本认识到“六畜”中“鸡犬牛马”的服劳功能。殷商以来,在中原地区,马逐渐变为军国之大用,言战则重马,牛逐渐变为耕田的畜力,言农则重牛,戎马耕牛逐渐演变为中原农耕社会对内发展生产,对外加强防御打击的重要资源;在北方地带,犬马逐渐成为人们游牧狩猎、沟通交流与对外征伐的重要工具,犬马之劳基本支撑起了北方游牧社会的生产生活图景。无论是中原地区的戎马耕牛,还是北方地带的犬马之劳,都推动了人类早期社会的发展演进。由此,可谓“六畜”助生民发展之力。“六畜”尚可赏娱。在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六畜”逐渐进入中国北方地区先民的精神领域。斗鸡、走狗、赛马等竞技游戏多为王公贵族的主要娱乐项目,并逐渐向平民阶层推广;营造别苑,骑马狩猎,也曾是王公贵族的一项重要娱乐活动。六畜为人们享受精神生活的欢愉提供重要来源。由此,可谓“六畜”佐生民精神之需。纵观先秦时期“六畜”在中国北方地区的多种功能,“养体”功能最早开发,“服劳”功能相继产生,“赏娱”功能最终形成。“六畜”三大功能的渐次开发,与人类社会由野蛮向文明的历史演进基本同步。从而揭示出“六畜”与人类之间的紧密关系,也揭示出“六畜”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马玥[8](2019)在《汉至魏晋时期坞堡研究 ——以出土明器、图像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坞堡是两汉魏晋时期一种民间常见的建筑和组织,它结合组织生产和防御入侵两种功能为一体,并在战乱年间起到了维系生产、安定秩序,守护华夏文明的重要作用。坞堡始于西汉,成于新莽,盛于永嘉,尤其在动荡不安的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间曾广泛分布于全国,然因这类建筑地上实物皆已不存,故后人只能通过出土的明器和图像来重构它们的真正形态。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甘肃、河北、山西、湖北、两广等地纷纷出土了反映坞堡形象的明器或壁画,尤其是河西走廊地区出土大批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墓葬,在这些墓葬中出现诸多坞堡图像,这些为研究作为实物的坞堡及汉魏晋时期的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学界对这些出土的坞堡尚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深度挖掘历年来全国各省份各地区所出土的坞堡明器和图像的第一手资料,在进行科学探索和统计的同时进行总结和归纳,选取出最为典型的案例来进行形制和功能上的研究分析,来探寻汉魏晋期间人们的生活状态、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政治文化、对外交流和社会习俗。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对各地区所有汉至魏晋时期出土的坞堡明器和图像进行全面的检索和统计,绘制出简明图表。第二章,对除河西走廊外的各地区出土的坞堡明器和图像进行介绍和分析,说明其形制构造和特点。第三章,对河西走廊地区出土的坞堡明器和图像进行介绍和分析,并作为案例进行重点研究,分析其政治、思想、经济方面的成因和特殊意义。第四章,重点解读出土坞堡明器和图像反映的政治局势和经济形态、丧葬习俗。

夏梦[9](2019)在《清代粤西笔记中的广西叙事 ——以《粤西偶记》《粤西纪游》《粤西琐记》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粤西历来被中土士人视为畏途,对中土而言是“远方”“蛮荒”“贬谪”的代名词。恶劣的环境、未知的事物、剽悍野蛮的民风,凡此种种构建了恐怖、神秘、又令人惊奇的广西图景。而这个图景是事实与想象交织的产物。这种对广西“蛮荒异域”的认知随着广西的深入开发与治理而渐渐改变,由模糊的想象而趋于清晰并在明清时达到高潮,其中以广西为描述对象的粤西笔记数量较为丰富而研究较少。通过对《粤西偶记》《粤西纪游》《粤西琐记》三种笔记进行研读,将作者的见闻感想及其暗藏的微妙心理一一剖析,还原出士人眼中真实可感的“粤西图景”。这对于今人解读粤西笔记和理解广西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此三种笔记皆为未经点逗注解的原始古籍文献,以古典文献法和文本细读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式。研读“粤西”和士人的记述时,考虑到时代背景、作者的文化背景及其相对于粤西的异质性,以及作者个人的主体性因素,尤其士人心中可能的情感“偏见”与认知误差、其所共有的“好奇”心态与各不相同的个人遭际。笔记内容主要涵盖气候与地理、古迹与神怪异闻、民俗与风物、文教与治安四个方面,三位作者以此建立了各自心中的“广西图景”,原本模糊、神秘与恐怖的广西渐渐清晰可感。通过解构笔记而获得这种图景,而这种解构的过程也伴随着对“广西图景”的再建构。通过对这三种粤西笔记的研究得出结论:清代粤西笔记作者以一种好奇的异乡人的客位视角看广西,又因其官宦身份而带有主位态度。其对于广西的记述整体上较为纪实,其中的神异虚幻色彩随着时代的推进而淡化;作者在基本客观的态度下将自己的个人遭际与感受融入其中,因而呈现出差异性。这种解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建构过程,其中也融入了研究者个人的主体性和主观性。

马娜英[10](2019)在《韩愈传说研究》文中指出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有丰富的文学作品;他倡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儒学传统;他一直反对佛教佛法,晚年却开始寻丹治病,最后死于硫磺之害。由此可见,韩愈既是文采出众的文宗、坚持恢复儒学的儒者,同时还深受道统思想的影响,这三重文化的交互影响,使韩愈本身带有不同于其他文人的传奇色彩,同时也使韩愈传说更加丰富多彩。本文选取韩愈传说为研究对象,从民间文学的角度入手,运用文献法、田野调查法以及传说圈理论等方法进行研究,不仅进一步丰富了文人传说的研究成果,也是对文学家韩愈研究的补充,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本文对古代小说、杂篆中记载的韩愈传说进行了分类,将其分为韩愈的才华、爱才、为官、修道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同时根据现代口头资料中韩愈传说的地理空间分布,将其划分为以孟州、阳山、潮州为核心的三个传说圈,并将这些传说归纳为五大主题,分别是韩愈的为学、韩愈为官、韩愈的为人、韩愈离世以及韩湘子度化韩愈。对以上传说的分析,表明韩愈传说具有鲜明的口承故事特征,不仅塑造了传奇的人物形象,同时还运用了解释说明或溯源的表述形式以及三段式的叙事结构。最后论述了现代社会对韩愈传说的传承与传播情况,孟州、阳山、潮州三地的传承与传播方式详略不同,具有地方特色的韩愈传说在韩愈文化建设中发现了重要作用。

二、“中国北方第一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北方第一猪”(论文提纲范文)

(2)中共中央北方局研究(1935-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 概念界定
        (二) 中央局的研究现状
        (三) 北方局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重点和难点
        (一) 研究的创新点
        (二) 研究的重点
        (三) 研究的难点
第一章 中共中央北方局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的北方局
        一、大革命时期首设北方局
        二、八七会议后复建北方局
        三、“立三路线”下三建北方局
        四、遵义会议后四建北方局
    第二节 全面抗战中的北方局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北方局
        二、战略相持阶段的北方局
        三、战略反攻阶段的北方局
第二章 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第一节 “北方党的工作有了基本上的转变”
        一、“华北将沦为第二个伪满洲国”
        二、肃清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迫在眉睫
        三、“联合一切可能抗日的党派和阶层”
    第二节 始终坚持全民族抗战的旗帜
        一、统一战线要“上下互动”
        二、坚决开展“反投降、反分裂、反倒退”斗争
    第三节 在“犬牙交错”格局中坚持统战工作
        一、在敌占区和游击区的统战工作
        二、对日军、伪军和汉奸的统战工作
第三章 中共中央北方局的组织工作
    第一节 “华北党的工作要走上正确轨道”
        一、革命形势和干部队伍严重失衡
        二、恢复和发展华北各地党组织
    第二节 “组织起来”
        一、“大量的十百倍的发展党员”
        二、整顿和巩固党的队伍
    第三节 进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二、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在各根据地推进
        三、大力开展整风运动
第四章 中共中央北方局的军事工作
    第一节 全面开展游击战争
        一、“七七事变”前华北的军事斗争
        二、“整个华北应以游击战争为唯一方向”
        三、领导和创建华北抗日根据地
    第二节 实施“巩固华北”战略
        一、抗日根据地的巩固与扩大
        二、军事斗争方式日趋多样化
    第三节 从艰苦支撑到重新壮大
        一、反”扫荡”、反“清乡”下的根据地建设
        二、开展敌后城市工作
第五章 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民众救亡运动
    第一节 “救亡组织之发起人、组织者与宣传者”
        一、领导推动“一二九运动”
        二、成立“民先”、各界救国会等群众团体
    第二节 “誓为中华民族生存奋斗到底”
        一、构建以报纸刊物为中心的宣传网
        二、“文艺为抗战和工农兵服务”
        三、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重塑民族心理
    第三节 深入开展群众运动
        一、民主民生运动是重要抓手
        二、激发各阶层的抗日伟力
结语
参考文献

(3)明代中后期的白银流通与货币白银化 ——以世俗小说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一)有关明代白银货币化问题的研究
        (二)有关明代海外贸易与海外白银流入问题的研究
        (三)有关明代财政和赋税白银化问题的研究
        (四)有关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具体过程或进程的研究
        1.明代货币白银化的提出
        2.货币白银化的成因
        (五)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
    四、研究资料
    五、理论与方法
    六、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明代货币政策演变概况
    第一节 明初的货币政策
        一、明初的宝钞和铜钱
        二、白银的使用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货币政策的变动
        一、宝钞的使用
        二、铜钱的使用
        三、白银的使用
第二章 明代白银的实际流通状况
    第一节 商业贸易中的白银流通
        一、行商经营中的白银使用
        二、坐贾经营中的白银使用
        三、货郎买卖中的白银使用
    第二节 日常生活中的白银流通
        一、衣食住行中的白银使用
        二、租贷关系中的白银使用
        三、雇佣关系中的白银使用
    第三节 特殊场所下的白银流通
        一、婚丧中的白银使用
        (一)婚事中的白银使用
        (二)丧事中的白银使用
        二、人口买卖中的白银使用
    第四节 税收中的白银流通
    第五节 司法实践中的白银流通
        一、有关犯罪的白银使用
        二、官吏特殊收入中的白银使用
第三章 白银与钱钞的关系
    第一节 铜钱与宝钞的使用
        一、铜钱与白银的关系
        二、宝钞与白银的关系
    第二节 民间兑换的媒介——银店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论嘉峪关魏晋墓壁画的叙事方式与艺术风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的研究现状
    二 课题的选材与出发点
    三 论文的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嘉峪关魏晋墓壁画空间形态中的存在与叙事方式
    一 对穹窿顶与蒙古包构造的模仿
        (一)穹窿顶在墓室顶部的广泛应用
        (二)特殊地域下墓室空间的变异
    二 檐砌与砖砌的空间分割与室内功能
        (一)墓室的檐砌与地上建筑的关联
        (二)砖砌的内部空间效果
        (三)檐砌与砖砌对画面的空间分割
    三 墓室壁画内容的三种叙事表现方式
        (一)一砖一画的零散式分布
        (二)多砖共同组成一个画面的连续绘制
        (三)整幅而绘的主题性表现
    四 墓室空间艺术构成因素的形态功能和整体效果
        (一)后室的空间结构层次及艺术效果
        (二)中室、前室的艺术结构层次和效果
        (三)墓门门楼的艺术功能
第二章 嘉峪关魏晋墓壁画艺术风格中的技法
    一 以线条为主的勾勒表现方法
        (一)线条造型与壁面空间的关联
        (二)从线条的厚重看毛笔的使用
    二 画面骨法的弧线和粗线
        (一)粗线的厚重性
        (二)弧线呈现出的技巧熟练
        (三)弧线造型的动态感
    三 透视关系、彩绘空间、色彩形式的处理
        (一)透视手法与整体壁面情节表达的关系处理
        (二)彩绘空间处理与壁面场域
        (三)关键部位的色彩省提
第三章 承传与演进中的嘉峪关魏晋墓壁画风格
    一 嘉峪关魏晋墓壁画的“滞后性”
    二 创作主体的不确定性
    三 创作主体相对自由的表达
结语
附表一 嘉峪关魏晋墓壁画一览表
附表二 嘉峪关魏晋墓壁画内容分布一览表
插图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6)中国影视作品中的猪八戒形象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猪八戒影视形象的演变分期
    第一节 初始阶段(1927-1990年):基于小说《西游记》的动物本性与刻板印象
    第二节 发展阶段(1991-2005):多面性格的丰富展现
    第三节 颠覆阶段(2006-2014):为祸一方的妖性释放
    第四节 回归阶段(2014-2018):人性回归而更丰富鲜活
第二章 猪八戒形象演变表现
    第一节 人物造型的变化
    第二节 台词的变化
    第三节 动作的变化
    第四节 与团队成员关系的变化
第三章 猪八戒形象演变的原因与启示
    第一节 猪八戒形象演变原因
    第二节 猪八戒形象演变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中国北方地区先秦时期“六畜”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目的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综述
        1.3.1 考古学界对先秦“六畜”的研究
        1.3.2 农史学科对先秦“六畜”的研究
        1.3.3 研究评述
    1.4 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1.4.1 研究时段的界定
        1.4.2 研究区域的划分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6.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6.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六畜”源考
    2.1 从“百兽”到“六畜”
        2.1.1 古人对“兽”与“畜”的认识
        2.1.2 百兽:古代先民对动物资源的广谱选择
        2.1.3 六畜:古代先民对动物专化驯育的结果
    2.2 “六畜”功能考辩
    2.3 先秦时期“六畜”的种类齐备与功能定型
        2.3.1 “六畜”的种类齐备
        2.3.2 “六畜”的功能定型
第三章 “六畜”皆可养体
    3.1 玄田为畜·拘兽以为畜:“六畜”起源进程中的养体功能
        3.1.1 古典文献揭示的六畜起源
        3.1.2 考古资料呈现的六畜起源
        3.1.3 域外引入之畜的养体功能
    3.2 始养曰畜,将用曰牲
    3.3 咸食畜肉,衣其皮革:北方地带“六畜”养体功能的转型
    3.4 小结:“六畜”滋生民衣食之源
第四章 “六畜”多可服劳
    4.1 夜犬晨鸡·服牛乘马:殷商以前“六畜”在北方地区的服劳功能
        4.1.1 生活世界的鸡犬之声相闻
        4.1.2 交通领域的牛马引重致远
        4.1.3 小结:服劳之畜的基本定型
    4.2 王马之政·畎亩之勤:殷商以来“六畜”在中原地区的服劳功能
        4.2.1 言战则重马
        4.2.2 言农则重牛
        4.2.3 小结:戎马耕牛与中原农区
    4.3 宽则随畜,急则战攻:殷商以来“六畜”在北方地带的服劳功能
        4.3.1 马在牧区社会的服劳功能
        4.3.2 犬在牧区社会的服劳功能
        4.3.3 小结:北方地带的犬马之劳
    4.4 小结:“六畜”助生民发展之力
第五章 “六畜”尚可赏娱
    5.1 竞技游戏
    5.2 园囿之乐
    5.3 小结:“六畜”佐生民精神之需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
    6.1 先秦时期六畜功能的历时性考察
    6.2 家养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宏观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汉至魏晋时期坞堡研究 ——以出土明器、图像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五、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汉至魏晋时期出土典型坞堡的检索与统计
    第一节 汉至魏晋时期出土坞堡明器统计
    第二节 汉至魏晋时期出土坞堡图像统计
第二章 汉至魏晋时期出土典型坞堡形象分析
    第一节 明器中的坞堡
    第二节 图像中的坞堡
第三章 汉至魏晋时期河西走廊出土坞堡形象分析
    第一节 明器中的坞堡
    第二节 图像中的坞堡
    第三节 出土坞堡反映的河西走廊社会
第四章 出土坞堡反映的时代特色
    第一节 由治到乱的政治局势
    第二节 由开放到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
    第三节 汉魏晋时期厚葬之风盛行与横穴式墓的普及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清代粤西笔记中的广西叙事 ——以《粤西偶记》《粤西纪游》《粤西琐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对象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粤西笔记”
        (二)“广西叙事”
    四、研究综述
        (一)关于笔记文学的研究
        (二)关于粤西笔记的研究
        (三)关于“广西叙事”的研究
    五、研究方法
        (一)历史文献法
        (二)文本细读法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粤西笔记概述
    第一节 清代以前的粤西笔记
        一、“笔记”体的涌现
        二、清代以前粤西笔记主要作品
        三、清代以前粤西笔记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清代的粤西笔记
        一、清代粤西笔记概述
        二、作为研究对象的粤西笔记
第二章 《粤西偶记》中的广西
    第一节 《粤西偶记》的气候与地貌
        一、《粤西偶记》中的气候
        二、《粤西偶记》中的地理风貌
    第二节 《粤西偶记》中的古迹灵异与神怪异闻
        一、《粤西偶记》中的古迹灵异
        二、《粤西笔记》中的神怪异闻
    第三节 《粤西偶记》中的风物
        一、一般植物类
        二、一般动物类
        三、恐怖的生物
        四、神奇的事物
    第四节 《粤西笔记》中的文教、治安与民俗
        一、《粤西偶记》中的文教
        二、《粤西偶记》中的治安
        三、《粤西偶记》中的民俗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粤西琐记》中的广西
    第一节 《粤西琐记》中的自然环境
        一、多雨与冷暖无常
        二、瘴气
    第二节 《粤西琐记》中的山水古迹
        一、《粤西琐记》中的名胜
        二、《粤西琐记》中的神怪异闻
    第三节 《粤西琐记》中的文教治安
        一、《粤西琐记》中的文教
        二、《粤西琐记》中的治安与民政
    第四节 《粤西琐记》中的风物与民俗
        一、《粤西琐记》中的风物
        二、《粤西琐记》中地民俗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粤西纪游》中的广西
    第一节 《粤西纪游》内容简述
        一、《粤西纪游》前集
        二、《粤西纪游》后集
    第二节 初抵粤西的印象
        一、抵达官舍前
        二、抵达官舍后
    第三节 粤西游历的记述
        一、戴氏游历的山水
        二、戴氏“隐士”之想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粤西笔记的叙事特征
    第一节 叙事的内容要素
        一、叙事内容简括
        二、叙事的基本要素
        三、叙事关注点的迁移
    第二节 叙事的视角与心态
        一、作为异乡人的客位视角
        二、作为统治者的主位心态
    第三节 叙事的情感倾向
        一、负面的情感倾向
        二、正面的情感倾向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韩愈传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学术价值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价值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文人传说研究现状
        二、韩愈研究现状
        (一)对韩愈家世、生平的研究
        (二)对韩愈思想观念的研究
        (三)文学视角下的韩愈研究
        1.关于韩愈散文的研究
        2.关于韩愈诗歌的研究
        3.关于韩愈文学思想的研究
        三、民间文学视角下的韩愈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田野调查法
        三、传说圈理论
第一章 韩愈的家世与生平事迹
    第一节 韩愈的家世
    第二节 韩愈的生平事迹
第二章 古代小说、杂篆中记载的韩愈传说
    第一节 韩愈才华横溢
    第二节 韩愈爱才若渴
    第三节 韩愈为官之道
    第四节 韩愈神奇故事
    第五节 有关韩愈的其他一些传闻轶事
第三章 韩愈传说圈与韩愈传说的搜集整理
    第一节 韩愈传说圈简介
        一、以河南孟州为中心
        二、以广东阳山为中心
        三、以广东潮州为中心
    第二节 韩愈传说的搜集整理
第四章 韩愈传说的主题类型
    第一节 韩愈为学
    第二节 韩愈为官
    第三节 韩愈的为人
    第四节 韩愈离世
    第五节 韩湘子度化韩愈的故事
第五章 韩愈传说的口承故事特征
    第一节 传奇性的形象
    第二节 解释说明或溯源的历史表述形式
    第三节 三段式结构
第六章 韩愈传说的当代传承与传播
    第一节 孟州对韩愈传说的传承与传播
    第二节 阳山对韩愈传说的传承与传播
    第三节 潮州对韩愈传说的传承与传播
结论
附录1 韩愈传说情节梗概一览
附录2 寻访韩愈故里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中国北方第一猪”(论文参考文献)

  • [1]礼俗之变:汉唐时期猪形玉石手握研究[J]. 王煜,李帅. 南方文物, 2021(04)
  • [2]中共中央北方局研究(1935-1945)[D]. 石立国. 中共中央党校, 2020
  • [3]明代中后期的白银流通与货币白银化 ——以世俗小说为视角[D]. 陈媛媛.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4]《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5]论嘉峪关魏晋墓壁画的叙事方式与艺术风格[D]. 周卫华. 西安美术学院, 2019(01)
  • [6]中国影视作品中的猪八戒形象演变研究[D]. 许彰姿.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中国北方地区先秦时期“六畜”功能研究[D]. 任文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9)
  • [8]汉至魏晋时期坞堡研究 ——以出土明器、图像为中心[D]. 马玥.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9]清代粤西笔记中的广西叙事 ——以《粤西偶记》《粤西纪游》《粤西琐记》为例[D]. 夏梦.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10]韩愈传说研究[D]. 马娜英.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华北第一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