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上二叠统牙形石及其分区意义

鄂西上二叠统牙形石及其分区意义

一、鄂西地区上二叠统的牙形石及其分带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郝少波,陈龑,黄攀,陈寒超,江海水[1](2021)在《鄂东伍家冲剖面乐平世牙形石生物地层及大隆组的时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隆组是华南地区乐平世一种重要的较深水沉积.为进一步探讨大隆组沉积的时空分布,选择对鄂东伍家冲剖面吴家坪组和大隆组重点进行了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此次研究共鉴定出牙形石1属5种,均为Clarkina,并由老到新识别出4个牙形石带:C. guangyuanensis带、C. transcaucasica带、C. orientalis带及C. wangi带.根据牙形石C. wangi的首现,将伍家冲剖面的吴家坪阶-长兴阶界线(Wuchiapingian-Changhsingian boundary,简称WCB)置于第18层底部.根据菊石Ophiceras的首现将伍家冲剖面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Permian-Triassic boundary,简称PTB)置于第20层顶部,仅高于WCB界线0.72 m.牙形石生物地层指示伍家冲剖面大隆组的主体为吴家坪期沉积产物.数个长兴期牙形石带的缺失和极短的长兴阶表明,该剖面长兴阶中上部可能因沉积间断存在缺失.

杨博[2](2019)在《鄂西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及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牙形石动物群研究》文中指出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了地球生物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大约有75%的陆生生物和95%海洋生物种类灭绝。因此作为当今国际地质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方向,深入地研究二叠纪末期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生物大灭绝形成的机制以及影响早三叠世生物大复苏的主要原因,对理解当今整个地球生物系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牙形石因其快速的演化和广泛的分布,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重大转折期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华南扬子台地从晚二叠世到早三叠世具有众多完整的海相层序,牙形石生物地层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近几十年来,华南虽说已有大量有关二叠-三叠纪之交牙形石生物地层的报道,但这些研究主要都集中在扬子地区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相剖面,以深水成因硅质岩为主的盆地相剖面研究相对较少,这主要是因为深水盆地相相硅质岩中相对难以建立较为系统的牙形石生物地层。但深水相剖面往往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记录了更全面的信息,因此加强深水盆地相剖面牙形石及其它门类生物地层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鄂西地区晚二叠世时期为中扬子地区东北部边缘的台内裂陷盆地,广泛发育以硅质岩为主的深水沉积的大隆组地层,是研究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深水相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的理想场所。本文通过系统研究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鄂西地区湖北宜昌五峰竹桥剖面、重庆奉节十里沟剖面和湖北建始奇羊坝剖面深水盆地相上二叠统大隆组及二叠-三叠系界线牙形石生物地层以及竹桥剖面和十里沟剖面无机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根据竹桥剖面、十里沟剖面和奇羊坝剖面的主要岩性和沉积特征,认为研究区大隆组下部硅质岩段,为缺氧的深水盆地沉积环境;大隆组上部灰岩段,为盆地边缘相;大冶组灰岩段为碳酸盐台地斜坡相。(2)从竹桥剖面识别出3属10种牙形石P1分子,包括Clarkina orientalis、C.guangyuanensis、C.transcaucasica、C.liangshanensis、C.wangi、C.meishanensis、C.orchardi、Hindeodus parvus、H.pisai、Isarcicella isarcica。在该剖面共建立5个牙形石带,自下而上分别为:C.orientalis带、C.wangi带、C.meishanensis带、H.parvus带和I.isarcica带;(3)从十里沟剖面识别出3属7种牙形石P1分子,包括C.orientalis、C.wangi、C.subcarinata、C.changxingensis、C.yini、C.deflecta、H.aff.parvus。在该剖面共建立5个牙形石带,自下而上分别为:C.orientalis带、C.wangi带、C.subcarinata带、C.changxingensis带和C.yini带。(4)在奇羊坝剖面识别出1属4种牙形石P1分子,包括C.wangi、C.subcarinata、C.changxingensis和C.yini。在该剖面共建立3个牙形石带,自下而上分别为:C.wangi带、C.subcarinata带和C.yini带。(5)基于竹桥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我们把竹桥剖面吴家坪阶-长兴阶界线放在25a层10.85m处,把十里沟剖面吴家坪阶-长兴阶界线放在第6层底部7.24m处。同时,将竹桥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定义在27层底部11.74m处,将十里沟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限定在17层底部35.39m处。(6)依据竹桥剖面大隆组建立的C.orientalis带、C.wangi带和C.meishanensis带,十里沟剖面大隆组建立的C.orientalis带、C.wangi带、C.subcarinata带、C.yini带和奇羊坝剖面大隆组建立的C.wangi带、C.subcarinata带和C.yini带,我们认为鄂西地区大隆组的时代为晚二叠世吴家坪晚期到长兴期。(7)竹桥剖面大隆组25a层C.wangi带,25b-26层为C.meishanensis,相对于浙江煤山剖面和华南其它剖面缺失了C.subcarinata、C.changxingensis和C.yini这3个牙形石带。这可能是由于竹桥剖面大隆组以硅质岩为主,较难获得牙形石。也可能是因为在24和25a层之间存在沉积间断。(8)竹桥剖面和十里沟剖面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在吴家坪阶-长兴阶界线和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都存在一次负偏。竹桥剖面吴家坪阶-长兴阶界线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的负偏发生在C.orientalis带内,平均值为-1.08‰,紧接着在界线处存在短暂的正峰值期(+0.51‰-+0.84‰)。在十里沟剖面,吴家坪阶-长兴阶界线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的负偏发生在C.orientalis带和C.wangi带内,然后从C.subcarinata带快速恢复到稳定期,并一直延伸到C.yini带底界,平均值为0.64‰。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的负偏在竹桥剖面从C.meishanensis带延伸到了I.isarcica带。在十里沟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值从C.yini底界开始逐步降低,在C.yini带顶部有一次约为3.62‰快速的负偏移,紧接着在早三叠世处于稳定的负值期,平均值为-0.80‰。研究区无机碳同位素的负偏是生物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9)通过本文的研究,对鄂西地区以硅质岩为主的大隆组及二叠-三叠系界线牙形石生物地层和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变化特征有了系统的认识,可以与华南浙江煤山、四川上寺等经典剖面进行很好的对比。为研究鄂西地区大隆组的时空分布、鄂西盆地的演化和吴家坪阶-长兴阶及二叠系-三叠系界线提供了有力的牙形石生物地层证据,为研究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进程提供了新的无机碳同位素证据。进而为二叠-三叠纪重大转折期深水相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吕政艺[3](2018)在《湖北恩施与克什米尔地区早三叠世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叠-三叠纪(P-T)之交发生了显生宙以来最大的一次地球生物灭绝事件。大灾难之后,大约经历近1000万年才完成复苏,生态系统从底层至顶层逐步重建,产生了古生代型生态系结构向中生代型生态系结构转变。为了揭示大绝灭之后生物准确的复苏时间和速率,控制早三叠世地层的高分辨率时间尺度显得尤为重要。在P-T之交集群灭绝事件中,牙形石没有发生科级和属级的灭绝事件,使得其在二叠-三叠系地层界线的研究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高精度的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及其化石带的建立能够给古生代-中生代大灭绝事件及其后生物的复苏过程提供精确的时间框架,为实现在不同的海洋沉积环境之间进行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华南地区广泛分布出露完好的下三叠统海相碳酸盐岩剖面。这些剖面具有清晰的地质记录以及丰富的生物化石材料,因此华南地区成为进行详细的生物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研究的理想地区。然而,与下扬子和上扬子区相比,中扬子区的鄂西地区尚缺少系统的早三叠世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P-T之交鄂西建始、甘溪剖面古地理处于扬子碳酸盐岩台地北缘斜坡上,而瑞坪剖面则位于扬子碳酸盐岩台地上,这些剖面具有保存完整的连续海相沉积地层系列,是研究P-T界线至早三叠世牙形石生物地层以及沉积环境的理想剖面。克什米尔Guryul Ravine剖面在P-T之交位于冈瓦纳北缘,新特提斯洋的南侧,拥有与华南不同的古地理沉积环境,曾是二叠-三叠系界线GSSP候选剖面之一,被视为研究全球二叠-三叠系界线(PTB)最理想的剖面。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该剖面的早三叠世牙形石生物地层已有较多报道。然而,由于受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不稳定的政治环境因素的影响,近三十年该剖面的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工作受阻甚至一度停止,而煤山GSSP剖面已成为PTB研究的经典剖面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为丰富下三叠统牙形石资料,提高鄂西地区与克什米尔地区早三叠世牙形石生物地层划分对比精度,并提供精确的时间格架。本论文选择鄂西地区建始、甘溪和瑞坪剖面以及位于冈瓦纳北缘的克什米尔Guryul Ravine剖面进行系统的早三叠世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在研究剖面建立了高精度牙形石生物地层序列,同时探讨研究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和印度阶-奥伦尼克阶界线的划分,进而与煤山剖面和全球印度阶-奥伦尼克阶GSSP候选剖面——安徽巢湖、印度Spiti剖面等进行广泛对比。研究区早三叠世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成果主要如下:1.在鄂西地区建立了完善的高精度早三叠世牙形石生物地层序列。首次在研究剖面建立的关键牙形石带包括:1)Hindeodus parvus带,2)Isarcicella staeschei带,3)Hindeodus postparvus带,4)Hindeodus sosioensis带,5)Clarkina planata带,6)Neoclarkina aff.discreta带,7)Neospathodus dieneri带,和8)Novispathodus waageni带。其中,在建始剖面上二叠统长兴阶还建立了:Clarkina yini带,Clarkina meishanensis带,和Hindeodus changxingensis带;在瑞坪剖面P-T之交建立的4个牙形石带,填补了瑞坪剖面该时期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的空白。同时,在建始和甘溪剖面下三叠统中识别出丰富的Neospathodus dieneri分子的三种形态模式,并根据其不同的地层延限,首次在该剖面建立的Neospathodus dieneri带中清晰地分离出Ns.dieneri Morphotype 1亚带,Ns.dieneri Morphotype 2亚带和Ns.dieneri Morphotype 3亚带,有效提高了地层划分对比精度。2.首次在鄂西建始剖面根据牙形石Hindeodus parvus分子的首现位置将该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精确标定在136-2层。同时,在甘溪剖面亦首次识别出P-T之交的代表性分子Hindeodus parvus和Isarcicella staeschei,对探讨甘溪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的划分具有重要意义。而在瑞平剖面P-T之交微生物岩中识别出的Hindeodus parvus和Isarcicella lobata分子对探讨微生物岩的时代亦具有重要意义。3.在建始剖面首次识别出丰富的牙形石Novispathodus waageni的亚种Novispathodus waageni eowaageni分子,并根据Nv.waageni eowaageni的首现位置将印度阶-奥伦尼克阶界线精确标定于225层+40 cm处。目前,在甘溪剖面尚未识别出Nv.waageni eowaageni,暂时根据Nv.waageni首现位置将印度阶-奥伦尼克阶界线划在甘溪剖面第64层,距离大冶组底152.34 m的位置。4.本研究在克什米尔Guryul Ravine剖面上二叠统顶部至下三叠统自下而上建立了7个牙形石带分别为:Hindeodus parvus带,Isarcicella staeschei带,Neoclarkina krystyni带,Neospathodus dieneri带和Novispathodus waageni带,Novispathodus pingdingshanensis带,Triassospathodus homeri带。根据牙形石Hindeodus parvus首现位置将二叠-三叠系划在E2段52层中部位置,距离E2底部80 cm处,是该剖面已报道的Hindeodus parvus首现的最低位置。同时在该剖面识别出了可作为斯密斯—斯帕斯阶界线划分标志的牙形石Novispathodus pingdingshanensis分子。5.本研究根据建始剖面获得的牙形石材料,分别探讨了Novispathodus waageni eowaageni以及Eurygnathodus costatus可能的个体发生及演化过程。建始剖面识别出的Nv.waageni eowaageni分子极大地丰富了已见报道的Nv.waageni eowaageni化石材料,为开展IOB牙形石的分异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化石材料;是对巢湖剖面报道的Nv.waageni eowaageni的丰富和补充,同时也成为Nv.waageni eowaageni广泛分布的佐证。为国际印度阶-奥伦尼克阶界线研究提供新的化石支持材料的同时,也为巢湖剖面争取确定为全球印度阶-奥伦尼克阶界线GSSP剖面做出新的贡献。此外,根据在建始剖面IOB层位别出的丰富Eurygnathodus costatus分子,提出和描述了其可能经历的A、B、C、D 4个个体发生及演化阶段的特征,以及其可作为定义IOB辅助标志的重要地层意义,是印度阶-奥伦尼克阶界线研究以及该时期牙形石的分异演化研究的新成果。6.通过本研究,对鄂西和克什米尔地区早三叠世牙形石生物地层牙形石组合面貌获得了总体认识。研究剖面所建立的牙形石生物地层序列可与煤山全球二叠-三叠系层型剖面(GSSP)和下三叠统经典剖面——安徽巢湖剖面以及印度Spiti剖面等能进行全球广泛的对比,有效地提高研究区早三叠世地层划分对比精度。为研究该时期牙形石的分异、演化研究提供良好素材,在丰富华南以及克什米尔下三叠统牙形石化石资料的同时为P/T重大地质突变期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提供精确的时间格架。

刘和[4](2018)在《冈底斯南缘雪乡地区麦隆岗组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西藏雪乡地区麦隆岗组剖面进行了系统的牙形石样品采集,经过了标准的一系列牙形石分析处理后,共获得20枚牙形石标本。经过鉴定分析,得到4属10种牙形石,主要为Epigondolella属和Primatella属,以及Carnepigondolella属等,其中包括Epigondolella aff.stefanionensis,Epigondolella aff.uniformis,Epigondolella aff.vialovi,Primatella permica,Primatella rhomboidale,Primatella rotunda beta,Carnepigondolella spenceri,Carnepigondolella aff.spatulata,Carnepigondolella samuelli,Kraussodontussp等。在收集相关资料后,系统的将其分出了相应的4条牙形石生物带,按照剖面自下而上的顺序分别为:Primatella permica带,Carnepigondolella samuelialpha带,Carnepigondolella aff.spatulata带以及Kraussodontussp带。论文所获得的牙形石生物地层序列与毛力、田传荣(1987)的麦隆岗顶部的三叠世牙形石带,以及全球的资料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从而确定西藏晚三叠世麦隆岗组沉积时代。根据鉴定所得结果以及三条牙形石带划分结果显示,西藏晚三叠世麦隆岗组为卡尼阶Tuvalian亚阶,并不是前人所得到的诺利阶,所以麦隆岗组时代的研究还存在争议,西藏晚三叠世牙形石的获得可为其时代精细划分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朱博[5](2016)在《贵州织金地区金西剖面P-T界线附近地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贵州织金地区古生物学及沉积微相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地质调查-实验测试-理论分析,对研究区生物发育特征、碳酸盐岩微相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灭绝与三叠纪初生物复苏是显生宙生命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变革,见证了海洋生态系结构的巨大转变,同时也促使古生代生物群向现代生物群的转变。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的型式是当前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通过详细的古生物特征的研究及沉积微相的研究能够识别古生物特征和沉积相历史的整体或局部环境。通过对华南上扬子中部的贵州织金地区古生物学的研究分析,试图在上扬子中部的斜坡相碳酸盐岩沉积区内恢复当时的生物组合与沉积模式组合。从古生物学和沉积岩石学的角度来佐证二叠-三叠纪之交所发生的生物与沉积事件。对研究区剖面中的颗粒与生屑组分进行了镜下观察,共识别出了10个门类的生物碎屑及泥状灰岩、生屑粒泥灰岩、生屑泥粒灰岩、生屑颗粒灰岩以及结晶灰岩5种岩石类型,识别出广海斜坡沉积环境,发育了中斜坡和外斜坡2种沉积亚相。并对贵州织金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进行系统切片和研究,共鉴别出小有孔虫化石11属16种。这一丰富的有孔虫动物群,通过收集织金剖面的化石资料,也为研究二叠纪末的生物灭绝形式提供了新的依据。通过煤山剖面对比与分析,认为贵州织金地区的P-T界限定于A5层底部(第6层)与A4之上(第5-3层)之处。

李英雷[6](2016)在《宜宾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碳酸盐岩微相与生物演化研究 ——以1501孔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四川宜宾地区先锋矿区Zk1501钻孔岩心观测及岩石学特征(特别是生物特征)精细研究,探讨川南二叠-三叠系界面附近岩石学特征、碳酸盐岩微相类型及生物组合的垂向变化,分析了在上扬子中部的碳酸盐岩区域内恢复当时的沉积特征与生物的变化关系,从沉积岩石学与生物地层学的角度来佐证二叠-三叠纪之交所发生的沉积与生物事件。在川南先锋煤田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的地层中,共识别出7种碳酸盐岩沉积相带和13种碳酸盐岩微相,主要由大壳有孔虫藻屑颗粒灰岩、生屑粒泥灰岩、泥状灰岩、含黄铁矿介壳粒泥灰岩、钙质微生物岩、亮晶生屑颗粒灰岩等。不同的微相类型组合构成了沉积相带;反映了从二叠纪局限台地沉积-泻湖与沼泽到三叠纪早期的平行不整合面-台内浅滩-内缓坡泻湖-中缓坡的演化过程。根据采取的岩心序列,磨片后共切出21个薄片,通过偏光显微镜下观察,统计出384个有孔虫,选出了109个壳体完整容易鉴别的作为研究对象,鉴定出存在有孔虫共4目10个科17个属66个种。结合其他生物特征把该剖面地层划分为大壳有孔虫-粗枝藻组合带、沼泽相植物组合带、二叠纪末生物集群灭绝带、小化的幸存生物组合带、无生物带和微生物岩组合带。该钻孔中,从第3层开始到第9层,δ18O处于缓慢的上升过程,第10层开始,δ18O开始较为快速的上升,反映了三叠纪初期气候变得干旱,水体中盐度增加。该变化准确反映了气候由温暖潮湿转变为炎热干旱的过程。通过岩性和生物组合特征,讨论了二叠系-三叠系地层界线,位于主生物灭绝带之上,具有区域和全球对比性。

余聪[7](2015)在《鄂西利川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沉积相研究》文中认为二叠纪末期发生了显生宙最大的生物集群灭绝事件,这次重大的地质突变导致了生态系统的彻底改变。同时,沉积环境也发生了剧变,被称为“错时相”的特殊沉积构造广泛在早三叠世浅海环境中出现,这为研究生物灭绝的原因提供了良好的证据。有关这次灾变事件,前人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假说,得到普遍认可的有火山喷发、缺氧、全球变暖和海平面变化等,至今仍没有一致的结论。本文以鄂西利川的二叠-三叠系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观察和测量、采集样品和室内显微镜观察,分析了碳酸盐岩微相类型,还原了二叠-三叠之交沉积环境的变化。通过整合已有的资料,理清现阶段生物灭绝的主流原因,并以此认为二叠-三叠之交生物大灭绝的真实原因,如下:1、在利川地区瑞坪、夏家槽两个剖面共划分出6种微相类型(有孔虫微晶灰岩、藻纹层状钙质微生物岩、藻-有孔虫生物碎屑灰岩、树枝状钙质微生物岩、花斑状构造钙质微生物岩、含黄铁矿的泥晶灰岩、碳酸盐浊积岩)。邻近地区的过渡层补充了3种微相类型,具有环境恶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海平面变化进行了研究。2、火山事件是三叠纪早期沉积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从煤山剖面和峨眉山剖面的地球化学资料分析得出,陆内火山活动仍然是生物灭绝事件的根本原因。扬子地台西缘至下扬子地区三叠系底部凝灰质泥岩成分与峨眉山玄武岩的岩石地球化学性质十分相似。峨眉山凝灰质泥岩火山物质中含有来自地幔楔(或下地壳)的物质成分。

白俊,侯中健,孟祥豪[8](2015)在《恩施地区石炭-三叠系储层岩石学和物性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恩施区块是中上扬子地区海相油气的重点勘探领域,弄清地层基本特征对后续的油气勘探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和室内外研究分析,采用野外剖面实测对比、样品制备、薄片鉴定和物性测试等方法,详细的对研究区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重点地层进行岩石学和物性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层位岩性主要为泥微晶灰岩、生物灰岩、泥岩、碳质泥岩,局部见少量泥晶-粉晶白云岩,孔隙不太发育,主要为次生溶孔、溶洞,但绝大部分被方解石、白云石充填,也可见生物体腔被方解石、白云石交代;(2)泥岩致密,具备好的盖层能力;储层物性相对较差,孔隙度、渗透率较低,为超低孔-低渗致密性储层,受微裂缝影响,孔渗相关性不明显。

王婧雅[9](2014)在《川西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牙形石及其生物地层》文中认为对四川盆地西部广元上寺长江沟剖面、乐山沙湾六井沟剖面和峨眉龙门洞剖面中二叠统茅口组进行了系统的牙形石样品采集,经过标准的牙形石分析处理后,共获得231枚牙形石标本。经鉴定,所获化石可分为4属12种,主要为Jinogondolella和Hindeodus属,其中包括Jinogondolella nankingensis,J. aserrata,J. postserrata,J. altudaensis,J. prexuanhanensis,J. xuanhanensis,J. shannoni,Hindeodus excavatus,H. minutus。在系统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划分了这3条剖面的牙形石生物带。自下而上,长江沟剖面可划分为J. nankingensis带,J. aserrata带和J. postserrata带;六井沟剖面可划分为J. altudaensis带,J. prexuanhanensis带和J. xuanhanensis带;龙门洞剖面可划分为J. shannoni带,J. xuanhanensis带。所划分的牙形石序列可与这一时期全球重要的参考剖面广西来宾蓬莱滩剖面、四川宣汉渡口剖面和美国西德克萨斯Bird Mine剖面进行良好对比,从而建立四川盆地西部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可与国际标准序列对比的牙形石划分方案。所划分的7个化石带与标准序列的对比结果显示,四川盆地西部的茅口组顶部普遍存在瓜德鲁普统的地层缺失,且不同地点的缺失量并不一致。长江沟剖面缺失J. postserrata带之上的5个带,六井沟剖面和龙门洞剖面仅缺失J.xuanhanensis带之上的2个带,生物地层结果表现为盆地西部茅口组顶部缺失量呈自南向北逐渐增大的趋势。在综合考虑峨眉山玄武岩喷溢中心和厚度分布、以及下伏茅口组所产牙形石的色变指数规律之后,提出茅口组顶部的地层缺失量和缺失规律与峨眉山玄武岩的分布关系非常密切,上覆玄武岩厚度大的六井沟和龙门洞剖面茅口组缺失量小,无玄武岩覆盖的长江沟剖面缺失量异常之大。因此认为可能的解释是,峨眉山玄武岩的喷溢保护了下伏的茅口组不被地壳隆升后大量剥蚀。

高秋灵[10](2013)在《华南二叠—三叠之交的长英质火山作用》文中研究表明详细了解地球历史上的生物绝灭事件的过程、原因与机制对人类现在与未来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叠纪末期的全球生物大绝灭是显生宙以来地球上最为严重的生物集群绝灭事件,大约有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无脊椎动物在该次事件中消失。目前虽然已经有大量相关成果发表,但对这次绝灭的幕次、等时性、机制等还存在很大的争议,而这些争议的根本在于对绝灭产生的原因还不太清楚。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火山作用是引起这次生物集群绝灭最可能的原因,虽然其他的因素,如海平面变化,海洋缺氧,地外行星撞击,甲烷及其水合物释放等,还没有排除。同时,对引起绝灭的火山作用的性质也存在很大的争议。同位素定年和数值模拟显示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的喷发可能是引起绝灭的主要原因,然而当时汇聚大陆边缘的火山作用也非常强烈。二叠纪末期,华南沉积了一套海相到海陆交互相地层,连续的二叠-三叠系地层剖面广泛出露。在这些地层剖面上,发育有多层蚀变为粘土岩的火山灰层和凝灰岩层。这些火山灰-凝灰岩层虽然不能与二叠-三叠之交生物大绝灭的层位一一对应,但有些火山灰层恰好与生物绝灭层位吻合。因此,深入了解这些火山灰层和凝灰岩的性质和来源对恢复当时的火山过程和探索火山作用与生物绝灭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早在20世纪80年代,地质学家们就意识到了华南二叠-三叠界线附近火山灰层和凝灰岩的重要性,并开始对其进行研究,目前已有大量成果发表。但研究目标多集中在粘土层的火山成因和火山作用的岩石学性质上,研究方法也多以传统的矿物种类分析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为主。近几年来,虽然有关于火山作用形成的构造环境的讨论,但存在两类完全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基于全岩微量元素的研究,认为火山作用形成于板内环境,另一种基于锆石微量元素的研究,认为火山作用形成于与造山相关的弧环境。目前还没有关于这些火山作用物质来源的报道。为了清楚地认识这些火山作用,本文选择了形成于扬子北缘深水盆地的大峡口剖面、扬子南缘南盘江盆地的新民剖面和扬子中间台地(浅水)的遵义剖面进行对比研究,进一步研究相关火山灰层和凝灰岩的岩石学性质,更重要的是对火山作用形成的构造环境与物质来源进行探讨,并对关键层位蚀变凝灰岩进行对比追踪,以判断相关火山作用在二叠-三叠之交生物大绝灭中的作用。鉴于样品蚀变严重,本研究侧重于对蚀变凝灰岩中的稳定矿物——锆石进行U-Pb年代学、微量元素和Lu-Hf同位素研究,利用锆石微量元素来探讨火山作用的岩石学性质和形成的构造环境问题,利用锆石Hf同位素特征来讨论岩浆的物质来源问题,并结合已发表的全岩地球化学数据,综合对这些火山作用的相关问题进行解释。由于目前还没有系统的利用锆石微量元素探讨岩石学问题的方法,因此,在进行研究之前,首先要建立锆石微量元素探讨岩石学问题的方法。本文收集了约2420个来自不同构造环境、不同岩石学性质的锆石微量元素数据,结合已经发表的相关判别图解,组织了一套利用锆石微量元素判别火山岩性质的图解,如:Y-Nb/Ta图解、U-Th图解、Hf-Y图解和Y2O3-HfO2图解。同时,对判别物质来源和构造背景的锆石U/Yb-Hf、U/Yb-Y、Nb/Hf-Th/U、Hf/Th-Th/Nb图解进行了修正和多构造环境的判别,并建立了Yb/Y-Yb/Nb和Yb/Y-Hf/Yb图解。联立六个图解,综合进行岩石形成构造环境的判别,可以较好地区分形成于陆内裂谷、离散大陆边缘、岛弧环境、大陆弧环境和后碰撞环境的岩浆作用。大峡口剖面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峡口镇附近,上二叠统上部为大隆组,下三叠统为大冶组。二叠-三叠界线位于263层的底部。从C.meishanensis带至I.isarcica带共发育了10层蚀变火山灰,自下而上依次为:249、252、255、258、259-b、260、264、266、271和277层。激光拉曼分析显示:260层中含有66.7%的斜长石、7.2%的碱性长石和26.1%的石英,为英安质凝灰岩,来自钙碱性火山作用。10层火山灰中的锆石大部分具有柱状,特别是长柱状的晶形和震荡环带或均一的内部结构,指示了它们的岩浆和火山成因。岩浆锆石年龄为227-279Ma,继承或捕掳锆石年龄为673-2424Ma。为计算每层的加权平均年龄,根据206Pb/23sU年龄的分布特征,将每层的岩浆锆石分为三组:A组颗粒(≤243Ma)可能存在铅丢失过程,B组(244-259Ma)为主要年龄峰,用于加权平均年龄计算,C组(≥259Ma)为结晶较早的岩浆继承锆石。10层火山灰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49.4±1.8Ma到252.2±2.2Ma,这些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并且与发表的煤山剖面25层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所有岩浆锆石具有类似的微量元素组成,其Y.Th.U.Hf含量和Nb/Ta比值显示这些凝灰岩具有钙碱性英安质或流纹英安质火山作用的亲属性,与260层岩石学结果一致。同时,U/Yb比值和Hf、Y含量显示大部分颗粒来源于大陆地壳物质,仅258-260层位的少量颗粒显示大洋地壳的亲属性;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显示这些火山作用具有后碰撞环境的亲属性。同喷发岩浆锆石(A组和B组)的ξHf(t)值在-11.0-+5.2范围内变化,计算的二阶段模式年龄(Tcrust)为0.95-1.97Ga。岩浆继承锆石的ξHf(t)值为-8.7-+2.4,Terust为1.13-1.84Ga。岩浆锆石大的Hf同位素变化范围暗示火山作用来源于混合的物质源区。252-259-b层具有较大的ξHf(t)变化范围(-10.9-+5.2)和相对较高的平均ξHf(t)值(-5.4--2.9),暗示当时更为强烈的火山喷发和更多新生地壳物质的加入。258层具有最大的ξHf(t)值变化范围(-9.3-+5.2)、最多正的ξHf(t)值(26%)和最高的ξHf(t)平均值(-2.9),暗示了当时最为强烈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中最多新生地壳物质的贡献,同时也暗示了最多热量的加入。新民剖面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猫洞乡轿子山西南的新民村,剖面下部为大隆组,上部为罗楼组。二叠-三叠界线位于XM5-3-3层的底部。晚二叠C.zhangi-C.yini带至三叠早期,剖面上发育多达15层蚀变凝灰岩,其中11层较厚,自下而上依次为:XM1-9,XM2-4, XM2-8,XM3-1-1,XM4-1,XM4-10-1,XM5-1-1,XM5-2,XM5-4,XM5-6和XM8-11:其中下面四层位于C.zhangi-C.yini带,是大峡口剖面和遵义剖面没有的。本文对除XM1-9外的10层蚀变凝灰岩进行了研究。岩石学研究显示这些凝灰岩主要为晶屑或玻屑凝灰岩,晶屑多为浅色矿物,长石和石英,暗色矿物较少。已发表的全岩地球化学数据显示这些凝灰岩来自流纹/英安质火山岩,Rb、Nb和Y含量显示岩石来源于岛弧与板内的过渡环境,具有后碰撞环境的亲属性。锆石多为柱状晶形和震荡环带的内部结构,除两颗较老年龄(497Ma和1007Ma)外,其他谐和年龄都处于238-274Ma范围内,为岩浆锆石。与大峡口剖面类似,为计算每层的加权平均年龄,岩浆锆石分为三组,A组、B组和C组。10层凝灰岩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50.5±1.2Ma到252.9±2.1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所有岩浆锆石具有类似的Y含量、Nb/Ta、Th/Nb和Hf/Yb比值,但具有变化的Hf, Th, U等元素含量和Th/U、U/Yb等比值。与二叠-三叠界线附近(C. meishanensis带至三叠早期)的凝灰岩相比,C. zhangi-C. yini带的三层凝灰岩(XM2-4、XM2-8和XM3-1-1)中的同喷发岩浆锆石具有相对较高的Hf、Th、U含量和U/Yb、Nb/Hf比值,相对较低的Zr/Hf平均值、Th/U、Hf/Th比值;岩浆继承锆石则具有二者之间过渡的微量元素组成。Y、Th、U、Hf含量和Nb/Ta比值显示除XM4-1可能稍偏中性外,其他九层凝灰岩很可能来源于英安质/流纹质火山作用,C. zhangi-C. yini带的三层凝灰岩具有铝质/过铝质岩石的亲属性,界线附近的七层凝灰岩则倾向于钙碱性系列。U/Yb比值和Hf,Y含量显示C. zhangi-C. yini带的三层火山作用来源于大陆地壳物质,XM4-1、XM5-1-1、XM5-2和XM8-11中的部分颗粒则显示大洋地壳物质的亲属性;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显示C. zhangi-C. yini带的三层火山作用具有后碰撞环境的亲属性,其他层位则处于后碰撞环境向岛弧环境的过渡处。同喷发岩浆锆石的ξHf(t)值在-12.8-+4.6范围内变化,计算的二阶段模式年龄(Tcrust)为0.98-2.08Ga。岩浆继承锆石的ξHf(t)值为-8.9-+2.1,Tcrust为1.15-1.85Ga,与大峡口剖面岩浆锆石的Hf同位素组成类似。C. zhangi-C. yini带的三层火山作用具有相对较亏损的Hf同位素组成,平均ξHf(t)值为-1.3--2.1,界线附近的七层凝灰岩则具有相对富集的Hf同位素组成,平均ξHf(t)值为-4.6--8.3。遵义剖面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贵川大道西侧,主要出露上二叠统长兴组和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地层。二叠-三叠之间的界线暂定于ZY5-2层中部。界线附近发育有三层蚀变火山灰层,自下而上依次为:ZY4、ZY6和ZY13。三层火山灰层中的锆石多为柱状晶形和震荡环带或均一的内部结构。U-Pb定年显示,除两个颗粒为939Ma和2325Ma外,其余颗粒的年龄为241-279Ma。采用与大峡口剖面类似的策略计算每层的加权平均年龄,结果为250.2±2.4Ma到251.5±1.9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岩浆锆石具有与大峡口剖面类似的微量元素组成,显示钙碱性英安/流纹质火山作用的亲属性;U/Yb比值和Hf、Y含量显示岩浆主要来自大陆地壳物质,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显示后碰撞环境的亲属性。同喷发岩浆锆石的ξHf(t)值为-11.3--1.0,岩浆继承锆石的ξHf(t)值为-8.1-+0.2。ZY4、ZY6和ZY13的平均ξHf(t)值分别为:-5.1、-6.9和-8.8,自下而上,显示越来越富集的Hf同位素组成。综合三个剖面的岩石学特征和锆石微量元素组成,凝灰岩和火山灰层来源于流纹/英安质火山作用,晚二叠C. zhangi-C. yini带的火山作用具有铝质/过铝质亲属性,二叠-三叠界线附近的火山作用则倾向于钙碱性系列。锆石和全岩的微量元素判别图解都显示这些长英质火山作用具有后碰撞环境的亲属性。然而,不同构造环境的全岩微量元素数据对比显示:这些蚀变凝灰岩具有与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来源的长英质火山岩一致的微量元素特征,由于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中长英质火山作用很少,加上当时距离华南很远,很容易排除华南火山灰和凝灰岩来自西伯利亚的可能性,因此,一致的微量元素特征反映了它们类似的构造环境和物质来源(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的形成与弧的再活化相关,其岩浆物质为弧相关物质与地幔柱物质的混合)。同时,蚀变凝灰岩具有金沙江-哀牢山和Song Ma构造带内弧环境/后碰撞环境相关的长英质岩浆作用向地幔柱来源的峨眉山大火成岩省长英质火山岩过渡的全岩微量元素特征,暗示岩浆物质中可能有地幔柱物质的加入。考虑到蚀变凝灰岩的锆石和全岩微量元素具有与地幔柱来源的大火成岩省长英质火山作用明显不同的组成特征,结合当时华南克拉通周边的地质背景,作者解释这些长英质火山作用形成于汇聚大陆边缘岩浆弧向陆陆碰撞转换的环境或局部的后碰撞环境,与Pangea超大陆的汇聚有关;其岩浆物质中有少量地幔柱物质的加入。三个剖面的蚀变凝灰岩具有相似的岩浆锆石Hf同位素组成,暗示这些火山作用的岩浆来自相似的物质源区;同时,岩浆锆石大的ξHf(t)值变化范围暗示火山作用具有混合的物质来源。已发表的继承/捕掳锆石的年龄谱特征和凝灰岩的全岩微量元素特征显示这些火山作用的岩浆物质具有华南克拉通的亲属性,暗示其岩浆物质可能来自华南克拉通,为地壳物质的再循环。结合华南克拉通的地壳生长历史,以及部分凝灰岩层中岩浆锆石微量元素具有大洋地壳的亲属性,作者认为华南长英质火山作用的物质来源较为复杂,可能主要为新元古代地壳物质和太古代地壳物质的混合,同时有峨眉山地幔柱物质的加入,部分层位有少量大洋地壳物质的加入。C. zhangi-C. yini带的三层火山作用具有较亏损的Hf同位素组成,暗示岩浆中有较多新生地壳物质(新元古代和/或峨眉山新生地壳物质)的加入,它们铝质/过铝质的亲属性和锆石较高的微量元素含量可能暗示其岩浆来自中酸性地壳物质的混合,演化程度较高。二叠末期(C. meishanensis带至H. parvus带底界)具有频繁的火山活动,这些火山作用具有变化较大的锆石平均ζHf(t)值,暗示它们的岩浆来自于不同比例的新生地壳物质和古老地壳物质的混合,并且部分层位中有少量大洋地壳物质的加入。三叠早期的火山作用具有较富集的Hf同位素组成,暗示这些火山作用的岩浆主要来自古老地壳物质。华南二叠-三叠长英质火山作用形成的构造环境和其岩浆物质来源暗示这些火山作用的喷发地点很可能位于当时华南克拉通的东南缘至西南缘,也就是现在的金沙江-哀牢山和Song Ma造山带一线。每个剖面不同层位中的锆石颗粒大小的明显差异则暗示它们可能来自不同地点的火山喷发,因此,华南二叠-三叠之交的凝灰岩可能来自金沙江-哀牢山和SongMa造山带地区多地点、多频次的火山喷发。本文从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方面为火山喷发地点的推测提供了佐证。生物地层和岩石地层对比显示在主绝灭层位(煤山25-26层,C. meishanensis带至界线泥灰岩层底部)内具有频繁的火山喷发(至少7次火山喷发记录)。与三叠早期火山喷发相比,这些及其下部邻近层位(煤山24层,C. zhangi-C. yini带)的火山活动具有较亏损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和较大的ξHf(t)差值,暗示这些火山喷发更为强烈,释放能量也更大。这些短时间内多频次、强烈的火山爆发导致了生态环境的剧烈恶化,对海洋生物的生存造成了强烈威胁。目前还不确定它们是不是引起生物大绝灭事件的主要原因,但至少加重了生物绝灭的程度。

二、鄂西地区上二叠统的牙形石及其分带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鄂西地区上二叠统的牙形石及其分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鄂东伍家冲剖面乐平世牙形石生物地层及大隆组的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区域地理位置及地质背景
2方法与实验
3结果
4讨论
    4.1 伍家冲剖面吴家坪阶?长兴阶界线
    4.2 伍家冲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4.3 鄂东地区大隆组的时代
    5结论

(2)鄂西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及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牙形石动物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2.1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现状
        1.2.2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无机碳同位素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工作量及研究方法
        1.4.1 工作量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剖面介绍
    2.1 交通概况
    2.2 区域地层概况
    2.3 古地理概况
    2.4 剖面介绍
        2.4.1 竹桥剖面
        2.4.2 十里沟剖面
        2.4.3 奇羊坝剖面
    2.5 沉积相特征
第三章 牙形石生物地层
    3.1 竹桥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
    3.2 十里沟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
    3.3 奇羊坝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
    3.4 鄂西地区大隆组牙形石动物群特征
第四章 地层划分和对比
    4.1 吴家坪阶-长兴阶界线及对比
        4.1.1 竹桥剖面吴家坪-长兴阶界线
        4.1.2 十里沟剖面吴家坪-长兴阶界线
        4.1.3 奇羊坝剖面吴家坪-长兴阶界线
    4.2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界线及对比
        4.2.1 竹桥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4.2.2 十里沟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4.3 鄂西地区大隆组时空分布
第五章 无机碳同位素演化特征
    5.1 样品分析结果评价
    5.2 竹桥剖面无机碳同位素演化特征
        5.2.1 竹桥剖面吴家坪阶-长兴阶界线无机碳同位素演化特征
        5.2.2 竹桥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无机碳同位素演化特征
    5.3 十里沟剖面无机碳同位素演化特征
        5.3.1 十里沟吴家坪阶-长兴阶界线无机碳同位素演化特征
        5.3.2 十里沟二叠系-三叠系界线无机碳同位素演化特征
    5.4 无机碳同位素演化趋势对比
        5.4.1 竹桥剖面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演化趋势对比
        5.4.2 十里沟剖面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演化趋势对比
        5.4.3 本节小结
第六章 系统描述
第七章 结束语
    7.1 取得的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图版

(3)湖北恩施与克什米尔地区早三叠世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早三叠世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1.4 技术路线及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及剖面介绍
    2.1 交通概况
    2.2 古地理概况
    2.3 剖面介绍
        2.3.1 建始剖面
        2.3.2 甘溪剖面
        2.3.3 瑞坪剖面
        2.3.4 Guryul Ravine剖面
第三章 早三叠世牙形石生物地层
    3.1 建始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
    3.2 甘溪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
    3.3 瑞坪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
    3.4 克什米尔Guryul Ravine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
第四章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和印度阶-奥伦尼克阶界线
    4.1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及对比
        4.1.1 建始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4.1.2 甘溪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4.1.3 瑞坪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4.1.4 Guryul Ravine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4.1.5 研究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与煤山剖面对比
    4.2 印度阶-奥伦尼克阶界线及对比
第五章 印度阶-奥伦尼克阶牙形石演化
    5.1 牙形石Novispathodus waageni eowaageni演化
        5.1.1 牙形石Nv. w. eowaageni与印度阶-奥伦尼克阶界线
        5.1.2 牙形石Nv. w. eowaageni个体发生及演化
    5.2 牙形石Eurygnathodus costatus个体发生及演化
        5.2.1 牙形石Eurygnathodus costatus与印度阶-奥伦尼克阶界线
        5.2.2 Eurygnathodus costatus个体发生及演化特征
        5.2.3 牙形石Eurygnathodus costatus的沉积环境
第六章 系统描述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图版说明
参考文献
图版
附表

(4)冈底斯南缘雪乡地区麦隆岗组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牙形石研究进展
        1.2.2 麦隆岗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大地构造
        2.2.1 隆格尔-工布江达复合岛弧带
        2.2.2 沙莫勤-麦拉-洛巴堆-米拉山逆冲断裂带(SMLMF)
        2.2.3 冈底斯-下察隅岩浆弧带
    2.3 区域地层
        2.3.1 古生界地层
        2.3.2 中生界地层
        2.3.3 新生界地层
第3章 麦隆岗村麦隆岗组剖面及采样
    3.1 剖面描述
    3.2 沉积环境及沉积相
第4章 系统描述
    4.1 Primatella属
    4.2 Carnepigondolella属
    4.3 Epigondolella属
第5章 牙形石生物地层综合研究
    5.1 牙形石的产出状况
    5.2 牙形石地层序列
    5.3 牙形石地层对比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图版及图版说明

(5)贵州织金地区金西剖面P-T界线附近地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完成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研究区地质概括
    2.3 研究区地层岩性特征
3 研究剖面描述及选择
    3.1 研究区剖面选择
    3.2 研究区剖面描述
4 研究区碳酸盐岩微相分析研究
    4.1 碳酸盐岩的岩石学特征
    4.2 碳酸盐岩的生物组合特征
    4.3 碳酸盐岩的沉积微相特征研究
5 研究区的小有孔虫动物群研究及分析
    5.1 研究区二叠纪-三叠纪小有孔虫动物群
    5.2 织金剖面与长兴煤山剖面有孔虫对比与分析
6 研究区沉积序列演化特征分析
    6.1 研究区生态系统演化特征
    6.2 研究区碳酸盐岩沉积序列演化特征
7 研究区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8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宜宾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碳酸盐岩微相与生物演化研究 ——以1501孔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工作量统计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层
    2.3 地质构造演化
3 沉积相带与沉积微相分析
    3.1 镶边型碳酸盐台地体系
    3.2 无镶边碳酸盐缓坡体系
4 有孔虫分布
    4.1 有孔虫分布统计
    4.2 有孔虫分布
    4.3 有孔虫组合带及对比
5 有孔虫动物属种描述
6 生物组合特征与演化
    6.1 生物组合特征
    6.2 生物演化与环境变迁
7 地球化学特征
    7.1 碳氧同位素特征
    7.2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的讨论
8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及图版说明
    图版Ⅰ
    图版Ⅱ
    图版Ⅲ
    图版Ⅳ
    图版Ⅴ
    图版Ⅵ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鄂西利川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自然地理及区域地质特征
    2.1 自然地理特征
    2.2 区域地质特征
第三章 二叠-三叠系地质剖面特征
    3.1 剖面描述
    3.2 生物化石组合
    3.3 大冶组一段粘土岩锆石U-Pb年龄
    3.4 碳氧同位素
    3.5 二叠-三叠系界线的划分
第四章 二叠-三叠系碳酸盐岩微相特征
    4.1 碳酸盐岩沉积相标志
    4.2 碳酸盐岩微相的概念
    4.3 威尔逊沉积相模式
    4.4 二叠纪晚期碳酸盐岩微相类型
    4.5 邻区二叠—三叠系界线层的微相类型
    4.6 沉积环境分析
第五章 早三叠世火山活动的证据
    5.1 三叠纪凝灰质泥岩火山成因的地球化学证据
    5.2 火山作用和古温度变化的影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说明
    图版Ⅰ
    图版Ⅱ
    图版Ⅲ
    图版Ⅳ
作者简介

(8)恩施地区石炭-三叠系储层岩石学和物性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2 岩石学和物性特征
    2.1 石炭系
    2.2 二叠系
    2.3 三叠系
    2.4 物性对比
3 结论

(9)川西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牙形石及其生物地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牙形石简介
    1.2 研究内容和思路
第2章 概述
    2.1 瓜德鲁普统年代地层系统
    2.2 研究现状
        2.2.1 岩石地层
        2.2.2 生物地层
    2.3 存在的问题
第3章 区域地质概况
    3.1 研究区地质背景
    3.2 化石产地地理位置
    3.3 实测剖面及采样
        3.3.1 长江沟剖面
        3.3.2 六井沟剖面
        3.3.3 龙门洞剖面
第4章 牙形石的处理及产出情况
    4.1 牙形石处理方法
    4.2 牙形石产出状况
        4.2.1 长江沟剖面
        4.2.2 六井沟剖面
        4.2.3 龙门洞剖面
第5章 牙形石生物地层
    5.1 地层序列
    5.2 地层对比
第6章 峨眉山玄武岩对茅口组的影响
    6.1 牙形石色变指数与峨眉山玄武岩对茅口组的烘烤作用
    6.2 茅口组缺失量与峨眉山玄武岩的关系
第7章 系统描述
第8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及图版说明
附录

(10)华南二叠—三叠之交的长英质火山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二叠-三叠之交生物大绝灭事件研究现状
        1.2.1 生物绝灭的过程(幕次)与生态环境变化
        1.2.2 生物绝灭的等时性
        1.2.3 生物绝灭的原因与机制
    §1.3 华南二叠-三叠界线附近粘土层研究进展
        1.3.1 粘土岩的成分与成因
        1.3.2 蚀变凝灰岩的性质
        1.3.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4 选题与研究方案
        1.4.1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华南位置与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华南基底特征
        2.2.2 地质演化简史
    §2.3 华南晚二叠世古位置与古地理
        2.3.1 华南晚二叠世古位置
        2.3.2 华南晚二叠世古地理
    §2.4 岩石地层与生物地层
        2.4.1 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岩石地层划分
        2.4.2 上二叠统-下三叠统生物地层划分
第三章 锆石地球化学及实验分析方法
    §3.1 锆石地球化学
        3.1.1 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简介
        3.1.2 锆石Lu-Hf同位素地球化学
        3.1.3 锆石形态学与微量元素研究
        3.1.4 锆石微量元素判别岩石构造背景
    §3.2 实验分析方法
        3.2.1 激光拉曼分析
        3.2.2 锆石阴极发光图像与主量元素分析
        3.2.3 锆石U-Pb定年与微量元素分析
        3.2.4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第四章 大峡口剖面二叠-三叠界线附近粘土层研究
    §4.1 剖面地质背景与样品采集
        4.1.1 剖面地质背景与生物地层
        4.1.2 剖面研究现状与样品采集
    §4.2 二叠-三叠界线附近粘土层研究
        4.2.1 岩石学研究
        4.2.2 锆石形貌与内部结构
        4.2.3 锆石U-Pb定年
        4.2.4 岩浆锆石微量元素
        4.2.5 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
    §4.3 大峡口剖面粘土层研究小结
第五章 新民剖面二叠-三叠界线附近蚀变凝灰岩研究
    §5.1 剖面地质背景与样品采集
        5.1.1 剖面地质背景与生物地层
        5.1.2 剖面研究现状
        5.1.3 蚀变凝灰岩样品采集
    §5.2 二叠-三叠界线附近蚀变凝灰岩研究
        5.2.1 岩石学
        5.2.2 全岩地球化学
        5.2.3 锆石形貌与内部结构
        5.2.4 锆石主量元素
        5.2.5 锆石U-Pb年代学
        5.2.6 岩浆锆石微量元素
        5.2.7 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
    §5.3 新民剖面蚀变凝灰岩研究小结
第六章 遵义剖面二叠-三叠界线附近粘土层研究
    §6.1 剖面地质背景与样品采集
    §6.2 二叠-三叠界线附近粘土层研究
        6.2.1 锆石形貌与内部结构
        6.2.2 锆石U-Pb定年
        6.2.3 岩浆锆石微量元素
        6.2.4 锆石Hf同位素组成
    §6.3 遵义剖面粘土层研究小结
第七章 华南二叠-三叠之交的长英质火山作用
    §7.1 火山作用特征讨论
        7.1.1 火山作用的岩性和岩石系列
        7.1.2 火山作用形成的构造环境
        7.1.3 火山作用岩浆的物质来源
        7.1.4 可能的火山喷发地点
    §7.2 火山作用与生物大绝灭
        7.2.1 界线粘土层追踪(重要的火山喷发层?)
        7.2.2 长英质火山作用与生物大绝灭关系的简单探讨
第八章 主要认识及存在问题
    §8.1 主要认识
    §8.2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方向
        8.2.1 存在问题
        8.2.2 下一步工作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四、鄂西地区上二叠统的牙形石及其分带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鄂东伍家冲剖面乐平世牙形石生物地层及大隆组的时代[J]. 郝少波,陈龑,黄攀,陈寒超,江海水. 地球科学, 2021(11)
  • [2]鄂西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及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牙形石动物群研究[D]. 杨博.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3]湖北恩施与克什米尔地区早三叠世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D]. 吕政艺.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
  • [4]冈底斯南缘雪乡地区麦隆岗组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D]. 刘和.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5]贵州织金地区金西剖面P-T界线附近地层研究[D]. 朱博.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6]宜宾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碳酸盐岩微相与生物演化研究 ——以1501孔为例[D]. 李英雷.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7]鄂西利川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沉积相研究[D]. 余聪.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5(08)
  • [8]恩施地区石炭-三叠系储层岩石学和物性特征研究[J]. 白俊,侯中健,孟祥豪. 石油化工应用, 2015(03)
  • [9]川西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牙形石及其生物地层[D]. 王婧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10)
  • [10]华南二叠—三叠之交的长英质火山作用[D]. 高秋灵. 中国地质大学, 2013(07)

标签:;  ;  ;  

鄂西上二叠统牙形石及其分区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