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外自由基形成的研究及意义

体内外自由基形成的研究及意义

一、体内外自由基形成的研究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慧[1](2021)在《人源益生菌的分离鉴定及体内外抗氧化益生潜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益生菌能抵抗人体胃肠道不利条件,定植黏附于肠道上皮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调控,改善肠道屏障,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等。益生菌在缓解机体氧化损伤和预防退行性疾病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研究旨在对新分离人源的益生菌,通过一系列体内外试验评价其益生特性,筛选出具有抗氧化特性及多种益生特性的人源益生菌菌株,为今后益生菌抗氧化机制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从健康人类群粪便中分离鉴定出15株双歧杆菌、14株乳酸菌、3株芽孢菌,通过测定菌体和无细胞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筛选出9株益生菌候选菌株,分别是BL T37a、BL BX16、BP R3、BA T29、BB MN8、BP H4、EAE BN6、EAE BJ2和EFA MC4。2.对9株益生菌候选菌株进行体外安全性、益生特性评价。结果表明,9株人源益生菌候选菌株均未出现溶血现象,无有害代谢产物产生,对12种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通过耐酸耐胆盐试验、抑菌试验、细菌表面性质试验、细胞黏附试验和抑制致病菌黏附试验,筛选出长双歧杆菌T37a和假小链双歧杆菌R3,两株益生菌在p H=3.0和胆盐浓度0.3%的环境下,有较好的存活率;对9株肠道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性;有较高的细胞黏附率,通过竞争、排斥和置换的方式抑制大肠杆菌ATCC 43888、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和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 14028的黏附。3.分别利用T37a和R3的不同剂量灌胃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以维生素C作为阳性对照,研究益生菌缓解体内氧化的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T37a和R3可以不同程度降低衰老小鼠的氧化损伤,提高免疫器官脏器指数;观察肝组织切片和肠道组织切片,发现益生菌可以显着增加十二指肠和回肠的绒毛长度(P<0.05,P<0.01),回肠的V/C值显着增加(P<0.05),表明补充益生菌可以缓解肝脏和肠道组织氧化损伤,修复粘膜形态完整性。通过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肝组织匀浆中的抗氧化指标,T37a high组小鼠Ig G1水平显着上升(P<0.01),说明长双歧杆菌T37a可以上调小鼠免疫功能;T37a和R3使IL-6的含量显着性下降(P<0.05,P<0.01),显着上调IL-10的含量,说明益生菌可以缓解衰老引起的炎症;T37a、R3可以增加肝组织中T-AOC(P<0.05,P<0.01)、SOD和GSH-Px(P<0.05)的含量,显着降低MDA的水平(P<0.05,P<0.01),说明益生菌可以提高衰老小鼠机体抗氧化活性。4.基于16S r DNA测序技术,分析益生菌对衰老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表明,T37a和R3可以调节衰老小鼠肠道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但不会改变肠道的优势菌群;益生菌会减少拟杆菌门,增加厚壁菌门,并且会增加有益菌属的比例。

马作霖[2](2021)在《乳清粉调节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及抗衰老作用研究》文中提出乳清粉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功能性食品,更是天然安全的抗氧化生物活性物。近年来,我国对乳清粉的研究主要以牛乳清粉为代表,且以乳清粉的提取、组成、结构分析和加工性质等研究为主,对其生物学功能研究未见报道,对不同物种乳清粉的抗衰老功能差异比较研究较少。本文以牛、羊和驴乳清粉为原料,探究了乳清粉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解析了乳清粉对D-半乳糖衰老小鼠氧化应激、炎症衰老和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的影响,构建了利用粪便气味信息实时、无创评价羊乳清粉干预衰老小鼠体内抗衰老作用定性判别模型和体重增长率定量预测模型。以期阐明乳清粉调节衰老机体肠道菌群,改善机体氧化应激和炎症衰老,从而为延缓衰老的作用提供参考,并为降低实验动物的消耗,以及下一步其他动物实验及人体临床实验提供科学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析了牛、羊和驴乳清粉的主要成分。不同乳清粉成分的主要区别为乳清蛋白含量差异较大,羊乳清粉乳清蛋白含量高达15.8g/100g,驴和牛乳清粉分别为10.4g/100g和6.9g/100g。而乳清蛋白主要成分均包括β-乳球蛋白(β-Lg)、α-乳蛋白(α-La)、血清白蛋白(SA)、乳铁蛋白(Lf)。表明不同畜种乳清粉中乳清蛋白含量不同,各种蛋白成分的含量略有差异。仅有驴乳清蛋白中含有较高溶菌酶(Lysozyme,LYS)。不同畜种乳清粉乳糖含量约为70g/100g。(2)阐明了牛、羊和驴乳清粉体内外的抗氧化性。牛、羊和驴乳清粉在2~6mg/m L范围内,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均随乳清粉浓度的增高而增强。D-半乳糖制备的衰老小鼠和正常小鼠相比健康体征欠佳,体重增长率为0.356%±0.311,死亡率高达26.7%,血清MDA含量升高和SOD活性下降(P<0.05)。不同浓度牛、羊和驴乳清粉干预后,健康状态明显好转,尤其是羊乳清粉中剂量组小鼠死亡率降至0%,体重增长率(7.282%±0.351)甚至优于VC阳性干预组,而血清MDA含量降低,SOD升高(与Neg Con组对照,P<0.05)。不同物种乳清粉比较,羊乳清粉提高机体血清SOD水平优于牛和驴乳清粉。同一畜种乳清粉中,牛乳清粉高浓度抗氧化性略高于低、中浓度;羊乳清粉三个浓度梯度间差异不显着;驴乳清粉三个浓度梯度与SOD含量呈正比。表明乳清粉体外抗氧化性能力和乳清粉浓度成正比,并可有效降低衰老小鼠体内氧化应激。(3)明确了牛、羊和驴乳清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D-半乳糖衰老小鼠较正常小鼠,胸腺比率和Ig G含量均明显下降,IL-2和IL-6含量明显上升,而且肝组织内出现淤血、渗出和局灶性硬变等损伤,说明衰老机体处于长期慢性炎症状态。不同浓度梯度牛、羊和驴乳清粉均可以使衰老机体胸腺比率升高(P<0.05),Ig G升高(P<0.05),IL-2和IL-6含量下降(P<0.05),表明乳清粉可改善衰老机体肝脏的慢性炎症。但因乳清粉的营养补充,导致肝组织内脂肪变性,且羊乳清粉干预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最为严重。(4)解析了牛、羊和驴乳清粉对衰老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的影响。衰老组α指数明显低于其它组。在牛、羊和驴乳清粉处理组中,除羊乳清粉低剂量组和衰老组的肠道菌群结果相近外,其它实验组Observed_species和chao1值均有明显增加,尤其是羊乳清粉中剂量(GWPM)组甚至与VC组结果相近,表明牛、羊和驴乳清粉干预衰老小鼠后,肠道细菌种类明显增多。不同浓度牛、羊和驴乳清粉对各菌群的总体影响以乳酸菌(Lactobacillus,Lac)、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Ste)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为优势菌群。干预后乳酸菌丰度明显增高(与衰老组,P<0.05),与VC阳性对照组相近,甚至高于正常对照组。寡养单胞菌,在Neg Con组中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其它组。组间幽门螺杆菌相对丰度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其数值上Neg Con组明显高于其它组。表明乳清粉对于衰老小鼠肠道菌群的结构和丰度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5)探究了牛、羊和驴乳清粉抗衰老机制。不同浓度牛、羊和驴乳清粉抗衰老指标与α指数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α指数中chao1、ACE指标与SOD含量呈正相关,表明肠道菌群多样性与机体SOD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其中不同浓度牛、羊和驴乳清粉抗衰老指标与优势菌丰度间关系主要体现为,乳酸菌相对丰度分别与SOD、Ig G和胸腺指数呈正相关,与MDA、IL-2和IL-6呈负相关;寡养单胞菌和相对丰度与乳酸菌趋势恰好相反;而幽门螺杆菌的丰度仅与IL-2和IL-6呈正相关。表明乳清粉改善了肠道菌群中乳酸菌丰度的提高和寡养单胞菌丰度的下降,改善了衰老机体氧化应激和炎症免疫,进而促进机体抵抗衰老。(6)利用气味信息结合典则判别分析建立了乳清粉干预效果定性判别模型,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小鼠体重增长率定量预测模型,并通过验证集验证,粪便气味信息与肠道优势菌之间关联性较强(P<0.05)。传感器S7对干预小鼠粪便的响应信号评价IL-2和IL-6具有可行性,显着负相关(P<0.05),MDA与传感器S2、S4、S7和S9呈显着负相关(P<0.05);SOD与传感器S1-S4、S7-S9呈显着正相关(P<0.05)。表明了基于电子鼻气味信息可无损检测小鼠体内衰老指标,可以实现GWP组与对照组干预时间的定性判别及预测小鼠体重增长率。为今后基于气味信息无损评价体内衰老指标提供科学参考。

李琪[3](2021)在《miRNA-129-1-3p在芦丁减轻吡柔比星所致心脏毒性并增敏抗乳腺癌药效中的介导作用》文中指出蒽环类药物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是多种实体肿瘤和血液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常用化疗药物,疗效确切、抗肿瘤强,其中乳腺癌是以THP为一线药物进行治疗的癌症之一。在过去20年的早期诊断中,手术、放化疗和靶向治疗等显着降低了乳腺癌的死亡率。然而,存活率的提高使人们意识到抗癌治疗过程中改善THP所致心脏毒性的重要性。临床观察和研究显示THP主要毒副作用之一是心脏毒性,且往往呈进展性和不可逆性,严重限制了THP在临床上广泛和长期的使用。因此,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干预THP所致心脏毒性显得尤为重要。芦丁(Rutin,RUT)又名芸香苷,属黄酮类化合物,是《中国药典》收录的传统中药槐花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广泛存在于槐花、银杏叶、大枣等中药材中。RUT具有抗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抗炎、抗癌和保护心血管等药理作用。本课题组多年来一直进行RUT对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的研究,在大鼠实验中证实RUT对THP所致心脏毒性具有保护作用,并利用微小RNA(microRNA,miRNA)芯片技术构建RUT干预THP诱导大鼠心脏毒性miRNA表达谱。但RUT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进行深入的探索,且对于RUT干预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miRNA的作用知之甚少。本研究基于RUT干预THP诱导心肌损伤miRNA表达谱的分析结果,并通过miRbase数据库,发现miR-129-1-3p是与RUT抑制心脏毒性密切相关的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且在不同物种中高度保守。随后使用Target Scan数据库搜索miR-129-1-3p的靶基因,将靶基因通过KEGG富集分析后发现,富集分析结果中的Ca2+通路与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机制相关,我们对位于Ca2+通路中靶基因进行挑选,发现GRIN2D与miR-129-1-3p的靶向性最好。由此,我们推测RUT通过miR-129-1-3p直接靶向GRIN2D调节Ca2+通路,从而发挥对THP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随后,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129-1-3p可直接调控GRIN2D。此外,通过文献检索发现miR-129-1-3p在多种肿瘤中起到抑制作用。因此,本研究从细胞及整体动物实验对miR-129-1-3p/GRIN2D调控Ca2+通路介导的RUT减轻THP所致心脏毒性并增敏抗乳腺癌的作用进行了探索,以期系统深入地揭示miR-129-1-3p/GRIN2D在RUT干预心脏毒性和乳腺癌发生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从miRNA的角度阐明RUT治疗心脏毒性和乳腺癌的可能机制。(1)在心肌细胞(体外)实验中,我们采用RUT 100μM预处理,THP 5μM刺激小鼠心肌HL-1细胞24h,模拟RUT改善THP所致HL-1细胞损伤内环境,从细胞水平探讨RUT对THP诱导HL-1细胞损伤保护的具体机制。通过qPCR在HL-1细胞中进行验证,发现miR-129-1-3p在THP处理后的HL-1细胞中下调,而在RUT干预后使其上调,GRIN2D mRNA与其趋势相反,说明miR-129-1-3p/GRIN2D在RUT对THP诱导HL-1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研究miR-129-1-3p在RUT对THP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将miR-129-1-3p模拟物(mimics)转染至HL-1细胞中,通过DCFH-DA、MAD、SOD、Fluo-3 AM、TUNEL和Western blot实验证实,RUT和miR-129-1-3p可以抑制THP诱导的心肌细胞氧化损伤、钙超载,使Ca2+相关通路蛋白GRIN2D、钙调蛋白-1(Calm1)、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IIδ(Ca MKⅡδ)和磷酸化的雷诺定受体2(Ry R2-p S2814)表达减少,肌质内皮网钙泵(SERCA2a)和钠钙交换剂1(NCX1)表达增加,并降低细胞凋亡率及抑制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2)在乳腺癌细胞(体外)实验中,我们采用体外培养小鼠乳腺上皮HC11细胞和小鼠乳腺癌4T1细胞,通过CCK-8检测发现,100μM的RUT抑制4T1细胞增殖,且与THP发挥协同作用。qPCR检测miR-129-1-3p在两种细胞中的表达,发现4T1细胞miR-129-1-3p的表达水平低于HC11细胞,而加入RUT干预后4T1细胞miR-129-1-3p的表达水平上升,GRIN2D mRNA与其趋势相反,说明miR-129-1-3p/GRIN2D在RUT抑制小鼠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中也同样发挥重要作用。为了研究miR-129-1-3p对4T1细胞的抑制作用,将miR-129-1-3p mimics和miR-129-1-3p抑制物(inhibitor)分别转染至4T1细胞中,应用平板克隆、细胞划痕、Transwell、Fluo-3 AM和Western blot实验证实,miR-129-1-3p mimics可以抑制4T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及其相关蛋白CD147、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抑制Ca2+水平及GRIN2D、Calm1、Ca MKⅡδ蛋白的表达,促进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而miR-129-1-3p inhibitor发挥相反作用。(3)在动物(体内)实验中,采用BALB/c小鼠作为研究对象,成功构建乳腺荷瘤与THP心脏毒性小鼠复合模型。给予RUT灌胃给药或尾静脉注射miR-129-1-3p模拟物(agomirs)4周后,BALB/c小鼠的心脏毒性得到明显减轻,心电图和心肌组织病理学损伤得以改善,心肌酶指标趋于正常,心肌组织miRNA-129-1-3p表达升高,GRIN2D mRNA表达降低,使Ca2+水平降低,GRIN2D、Calm1、Ca MKⅡδ和Ry R2-p S2814蛋白表达减少,SERCA2a和NCX1的蛋白表达增加、心肌细胞凋亡减少,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并且BALB/c小鼠乳腺肿瘤的生长、肝转移及肺部炎症反应得到进一步控制,肿瘤组织中miRNA-129-1-3p表达进一步上升,GRIN2D mRNA表达进一步下降,进一步抑制肿瘤组织中Ca2+含量及GRIN2D、Calm1、Ca MKⅡδ、CD147、MMP-2、MMP-9、VEGF的表达,并进一步促进肿瘤组织细胞凋亡及其相关蛋白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体内外实验得到以下结论:(1)体内外THP诱导小鼠HL-1细胞/心肌损伤实验证明,RUT可逆转THP诱导的HL-1细胞/心肌氧化应激损伤、小鼠心脏系数增加、血清心肌酶损伤、心电图异常及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对THP诱导的心脏毒性发挥保护作用。(2)RUT逆转THP诱导的小鼠HL-1细胞/心肌组织中miRNA-129-1-3p下调、GRIN2D mRNA上调、钙超载及细胞凋亡。表明RUT通过逆转THP所致小鼠心脏毒性的机制可能是通过miR-129-1-3p抑制GRIN2D表达及其调控的Ca2+通路,进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所实现的。(3)体内外THP抑制乳腺癌实验证实,RUT可增敏THP抑制4T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抑制肿瘤生长、肝转移及肺部炎症反应,对THP抑制乳腺癌发挥增敏作用。(4)RUT增敏THP抑制4T1细胞/肿瘤组织中miRNA-129-1-3p下调、GRIN2D mRNA上调、使钙水平进一步降低并促进细胞凋亡。表明RUT通过增敏THP抑制小鼠乳腺癌的机制可能是通过miR-129-1-3p抑制GRIN2D表达及其调控的Ca2+通路,进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所实现的。本研究拓展了RUT的药理作用,并对miR-129-1-3p/GRIN2D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的补充,表明miR-129-1-3p可能是治疗THP所致心脏毒性及乳腺癌的新靶点,可作为开发治疗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和乳腺癌的新型药物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王文平[4](2021)在《重楼皂苷Ⅰ、Ⅱ、Ⅶ的毒性评价及重楼皂苷Ⅰ的肝毒性机制探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药源性肝损伤是一项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调查统计,我国药源性肝损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重楼是一种临床常用中药,因其抗肿瘤活性日益受到重视。重楼皂苷Ⅰ、Ⅱ、Ⅶ是重楼中3种重要的皂苷类成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报道显示其对多种肿瘤细胞均具有杀伤作用。但重楼在抗肿瘤作用的同时毒副作用研究较少,尤其是其单体类成分。本研究围绕重楼皂苷Ⅰ、Ⅱ、Ⅶ的潜在毒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的探索。以期为中药重楼的临床合理应用以及基于重楼皂苷单体的药物研发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方法:(1)从细胞、模式生物-斑马鱼、动物3个层面进行了重楼皂苷单体的毒性评价。首先选择了 9种细胞考察了重楼皂苷Ⅰ、Ⅱ、Ⅶ的细胞毒性情况,包括3种肝细胞(HepaRG、HL-7702和WRL-68细胞),3种肾细胞(HK-2、HKC和293T细胞)和3种心脏细胞(H9c2、HUVEC和HCMEC细胞);利用模式生物-斑马鱼模型考察不同浓度重楼皂苷Ⅰ、Ⅱ、Ⅶ对斑马鱼生存率的影响,确定了 LC50、LC10与最大非致死浓度(MNLC);体视荧光显微镜观察重楼皂苷Ⅰ、Ⅱ、Ⅶ给药前后肝脏、肾脏和心脏的形态,统计斑马鱼的肾脏水肿率、心率和心包水肿率。利用Image-Pro Plus 5.1.0软件统计给予重楼皂苷Ⅰ、Ⅱ、Ⅶ前后斑马鱼肝脏面积和荧光强度、肾脏面积和荧光强度、心脏SV-BA距离,评价重楼皂苷Ⅰ、Ⅱ、Ⅶ的潜在肝、肾、心毒性;通过HE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斑马鱼给药前后肝组织病理情况及肝细胞凋亡情况;通过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得出LC50值。然后进行小鼠血清生化检测和组织病理切片分析。各个层面数据相互支持,补充验证,使研究基础更加全面可靠,结论更加合理。(2)选用HepaRG细胞研究重楼皂苷Ⅰ的肝细胞毒性机制。利用酶标仪、流式细胞仪、倒置荧光显微镜等对HepaRG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DAPI染色、活性氧(ROS)、线粒体膜电位(MMP)、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等进行测定,利用Western blot对凋亡相关蛋白进行检测;选用HUVEC细胞研究重楼皂苷Ⅰ的心血管毒性机制。从抑制新血管生成和促进心血管细胞凋亡两个方面评价了重楼皂苷Ⅰ的血管毒性机制。进行了LDH释放、细胞迁移、细胞凋亡、DAPI染色、细胞周期以及体外血管生成等研究,测定了近30个相关蛋白的表达。(3)利用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检测给药组和对照组小鼠肝脏组织中的差异蛋白,对差异蛋白进行GO及Pathway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TRING11.0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采用IPA软件进一步筛选出与表型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利用Q300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给药组和对照组小鼠血清样本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情况。采用PCA、OPLS-DA等分析小鼠内源性代谢物的轮廓变化。比较给药前后小鼠血清样本代谢谱的差异,寻找与重楼皂苷Ⅰ致肝毒性相关的代谢差异物及代谢调控网络。使用Cytoscape对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做关联分析。采用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对肝毒性机制中的关键蛋白进行进一步的验证。研究结果:(1)重楼皂苷Ⅰ、Ⅱ、Ⅶ毒性实验结果:重楼皂苷Ⅰ、Ⅱ、Ⅶ均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能显着的促进H9c2细胞外其余8种细胞的凋亡,且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对于H9c2细胞,3种皂苷均呈现出低剂量促进增殖,高剂量抑制增殖的作用;斑马鱼实验结果:重楼皂苷Ⅰ、Ⅱ、Ⅶ对斑马鱼的LC50分别为121、213、570 ng/mL,LC10分别为109、178、456ng/mL,MNLC分别为99、146、357ng/mL;毒性器官评价方面,重楼皂苷Ⅰ、Ⅱ、Ⅶ对斑马鱼具有显着的肝脏毒性,能明显降低斑马鱼肝脏面积和荧光强度;重楼皂苷Ⅰ能显着影响斑马鱼的心率,提示其具有心血管毒性;重楼皂苷Ⅰ和Ⅶ能降低斑马鱼肾脏面积和荧光强度,具有一定的肾毒性,但3种皂苷均未造成肾水肿;斑马鱼病理切片显示重楼皂苷Ⅰ给药组的肝组织出现空泡和严重的肝细胞坏死;TUNEL染色结果显示重楼皂苷Ⅰ给药组出现了肝细胞凋亡;动物实验结果:小鼠体内实验发现,重楼皂苷Ⅰ具有体内毒性,其LC50为24.5 mg/kg;给药组血清中ALT、AST显着升高,SOD降低;给药组病理切片显示出显着的肝细胞损伤和脂肪样变性以及一定的心脏毒性。(2)重楼皂苷Ⅰ肝细胞毒性机制:重楼皂苷Ⅰ显着升高了 HepaRG细胞中ROS水平,引起MMP下降,Cyt c从线粒体向胞浆中释放,早期及晚期凋亡细胞增多,LDH的释放量升高。改变了周期蛋白P21、cyclinA、cyclinE和CDK2的表达,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并且明显激活了凋亡通路蛋白Fas、P53、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表达,且呈现剂量依赖关系;重楼皂苷Ⅰ血管毒性机制:重楼皂苷Ⅰ显着促进了心血管细胞LDH的释放,抑制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改变周期分布,诱导细胞凋亡。给药后的细胞中VEGFR2、p-VEGFR2、Src、p-Src、PI3K、Src、P38、PLCy 等近 30 种蛋白的表达均发生了改变。(3)蛋白组学结果:共筛选出302个差异蛋白,其中上调蛋白182个,下调蛋白120个。差异蛋白具有氧化还原酶活性、催化活性等分子功能,参与了脂肪酸代谢、有机酸的代谢、药物代谢、氧化还原过程等生物过程。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和细胞内膜结合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内质网等;Pathway结果显示,差异蛋白在细胞色素P450酶对药物的代谢、细胞色素P450对外源物质的代谢、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等途径上富集程度较高;PPI网络分析发现差异蛋白主要聚集在三个功能区域,包括细胞色素P450酶、脂质代谢过程、氧化还原过程;IPA商业数据库筛选出9个与肝毒性相关的差异蛋白作为潜在生物标志物;代谢组学结果:给药组代谢物轮廓明显偏离对照组;通过多维和单维的差异代谢物的交集,筛选并初步鉴定出97种差异代谢物,25条代谢通路。结果归纳显示重楼皂苷Ⅰ造成了体内5个方面的代谢异常,包括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其中D-谷氨酰胺与D-谷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氨酰tRNA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影响值相对较高;代表性差异代谢物为花生四烯酸、焦谷氨酸、乙醇酸、酰基肉碱等。对全文中研究的重楼皂苷Ⅰ的肝毒性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并推测了重楼皂苷Ⅰ造成肝毒性的机制。采用qPCR及Western blot验证了关键蛋白Bax、CYP1A2、P53、Fas的表达,对推测的肝损伤机制进行了初步验证。研究结论:(1)细胞实验研究发现重楼皂苷Ⅰ、Ⅱ、Ⅶ均具有肝脏、肾脏、心血管细胞毒性;斑马鱼实验研究确定了 3种皂苷中毒性最强的为重楼皂苷Ⅰ,毒性最明确的毒性靶部位是肝脏和心血管;斑马鱼肝脏病理切片、TUNEL染色,小鼠生化指标、病理切片检测进一步验证了重楼皂苷Ⅰ的肝脏和心脏毒性;(2)重楼皂苷Ⅰ肝细胞毒性机制为ROS应激通路和死亡受体通路介导的细胞凋亡;心血管毒性主要作用通路为VEGFR2激活的下游PI3K/AKT/mTOR、Src/eNOS、PLCy/ERK/MEK、P38信号通路,JAK2/STAT3信号传导通路和Bcl-2家族介导的凋亡通路,从诱导心血管细胞凋亡和抑制新生血管两方面产生心血管毒性。(3)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实验结果结合全文数据推测重楼皂苷Ⅰ诱导的肝毒性机制可能为CYP450酶和脂质代谢介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为主体的肝细胞损伤。药物影响了:①多种CYP450酶。主要包括Ⅰ相代谢酶CYP1A1、CYP1A2和Ⅱ相代谢酶GSTA3和UGT1A1表达紊乱,呈现下调趋势。药物在体内的水解、代谢过程被减慢,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药物毒性反应增加。未被代谢的药物作用可能作用于线粒体,造成线粒体功能障碍;也很有可能是Ⅱ相药物代谢酶下调,产生的毒性代谢中间产物作用于线粒体,进一步产生了肝脏毒性;②脂质代谢。线粒体损伤后β-氧化的功能受到影响,体内的游离脂肪酸不能被氧化而转化成甘油三脂,导致了体内脂质的蓄积。同时ATP合成减少,供能障碍。脂质蓄积还能产生脂毒性进一步影响线粒体功能,产生过量ROS;③线粒体氧化应激。过量的ROS生成诱导线粒体氧化应激,释放Cyt c,升高Bax,降低Bcl-2,进而激活caspase家族导致肝细胞凋亡。Western blot验证结果显示药物代谢酶CYP1A2显着下调以及凋亡关键蛋白Bax表达上调。qPCR结果显示凋亡相关基因P53、Bax以及Fas的表达均显着上调,验证实验佐证了机制推论的合理性。

童黄锦[5](2021)在《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药的同一品种因不同基原、不同入药部位,尤其是经加工炮制得到的不同饮片存在着药性与疗效异同,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特色。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 Jin Y.H.Chenet C.Ling的根茎,经趁鲜加工、蒸制及醋制得到片姜黄、生莪术及醋莪术饮片,其药性与功能主治各有倚重。片姜黄长于破血行气,生莪术破血祛瘀力强,莪术醋制后增强其化瘀止痛功效。以三种饮片为主要原料的经典方剂及成方制剂主要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疼痛。原发性痛经发病率高,临床表现以经行腹痛为主,血瘀贯穿整个病变过程。气滞血瘀证是原发性痛经辨证论治的主要证候,活血化瘀法为主要治法。温郁金不同饮片均具化瘀止痛功效,广泛应用于原发性痛经等妇科血瘀证的治疗。本研究针对温郁金不同饮片功效相似,但临床应用异同的效应物质变化及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的科学问题,以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内外效应物质变化,药效学评价不同饮片对疼痛相关因子等的调控作用,代谢组学整体角度评价不同饮片对内源性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的影响,网络预测分析筛选出核心成分、核心靶点及核心通路,体内外实验验证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综合评价有效成分、靶蛋白与通路之间的关联性,阐明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的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为饮片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中药饮片现代研究提供示范。1.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内外效应物质研究(1)采用HPLC定量分析温郁金不同饮片6种代表性成分(莪术烯醇、莪术二酮、吉马酮、呋喃二烯、β-榄香烯、姜黄素)的含量,研究发现不同饮片中各成分含量发生了显着变化,其中莪术二酮、呋喃二烯、β-榄香烯、姜黄素在片姜黄、生莪术、醋莪术中含量依次降低,莪术二酮含量下降最显着;莪术烯醇、吉马酮蒸制后有所升高,经醋制后含量降低。(2)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进行分析比较,根据分子式、精确分子量、保留时间、碎片离子等与文献及专业数据库匹配,鉴定得36个入血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的含量有明显差异,其中莪术二酮在片姜黄、生莪术、醋莪术含药血浆中含量依次升高;呋喃二烯、莪术烯醇在片姜黄和生莪术含药血浆中含量较低,在醋莪术含药血浆中含量较高;吉马酮、β-榄香烯在生莪术含药血浆中含量比较高,在片姜黄和醋莪术含药血浆中的含量较低。以上研究表明,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内外效应物质发生了显着变化,主要为各成分占比发生了改变,推测可能与炮制过程和提取过程中化学成分相互转化以及炮制过程及辅料影响各成分在大鼠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有关。其中莪术二酮,莪术烯醇,吉马酮,呋喃二烯,β-榄香烯为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前后的共有成分,可能为温郁金不同饮片潜在的效应物质。2.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药效学研究 采用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及盐酸肾上腺素,并结合声光刺激等综合法建立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评价温郁金不同饮片给药后各药效指标,比较三者化瘀止痛效应差异。通过扭体反应、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抗血小板聚集、疼痛相关因子及子宫组织病理形态学等药效指标评价,表明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造模成功。①扭体反应:温郁金三种炮制品均可明显延长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扭体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其中醋莪术高剂量组疗效最为显着;②血液流变学:温郁金三种炮制品均可显着改善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的全血高黏状态,其中片姜黄高剂量组改善作用最佳;③凝血四项:温郁金三种炮制品均可调控模型大鼠凝血四项指标,其中片姜黄高剂量组延长APTT、TT、缩短FIB更为显着;④血小板聚集:温郁金三种炮制品抗血小板作用显着,醋莪术高剂量组作用更为明显;⑤疼痛相关因子:温郁金三种炮制品均可调控模型大鼠各疼痛相关因子水平,其中醋莪术高剂量组升高PGE2、6-keto-PGF1a、NO、β-EP,降低 PGF2α、TXB2、Ca2+、IL-6、TNF-α 更为明显;⑥子宫病理形态学:温郁金三种炮制品均可改善模型大鼠子宫组织形态,其中醋莪术高剂量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以上研究表明,温郁金不同饮片对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大鼠均有治疗作用,其中莪术醋制后增强对血小板聚集、疼痛相关因子等药效指标的调控作用。温郁金炮制后吉马酮、β-榄香烯等入血成分含量降低而药效作用反而增强,说明中药加工炮制及辅料影响各成分在体内过程,从而导致药效学差异。对莪术醋制后增强化瘀止痛功效这一中药炮制特有现象做出了合理的解释。3.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代谢组学研究 采用代谢组学方法比较温郁金不同饮片对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血浆、尿液、粪便样品中内源性差异代谢物及相关代谢通路的调控作用,从整体角度解释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临床功效的异同。研究表明各组血浆、尿液、粪便样品中分别鉴定得到12、22、28个内源性差异代谢物,其中片姜黄组对炎症相关的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及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调控作用较为明显,醋莪术组对血瘀及组织缺血缺氧疼痛相关的甘油磷脂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及代谢、谷胱甘肽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通路上内源性差异代谢物调控作用更为显着。温郁金不同饮片通过调控色氨酸等内源性差异代谢物,抑制血小板聚集、舒张血管增加子宫血流量、抑制并去除氧自由基以缓解子宫平滑肌收缩从而缓解痛经,其中片姜黄对色氨酸无明显调控作用,生莪术与醋莪术均显着下调色氨酸;片姜黄、生莪术、醋莪术对L-苯丙氨酸均有调控作用;片姜黄对谷氨酸无明显调控作用,生莪术与醋莪术均显着下调谷氨酸;片姜黄组、醋莪术组显着上调鸟氨酸、组氨酸水平而生莪术组调控作用不明显;温郁金不同饮片对L-胱硫醚、D-泛酸基-L-半胱氨酸均有显着上调作用,片姜黄和醋莪术均可显着上调L-半胱氨酸水平而生莪术调控不明显,其中醋莪术调控半胱氨酸及其衍生物作用更为显着;生莪术对甘油磷脂代谢物无明显调控作用,醋莪术下调作用更为明显。温郁金不同饮片对代谢通路中血小板聚集相关的内源性差异代谢物的种类及调控程度均有显着差异,其中醋莪术调控作用更为显着。以上研究表明,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代谢异常及温郁金不同饮片对模型大鼠治疗作用主要与脂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相关。片姜黄组对炎症相关的花生四烯酸等代谢通路调控作用较为明显;除了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精氨酸和脯氨酸的代谢及组氨酸代谢通路,生莪术组对其他各通路均有调控作用;醋莪术组对血瘀及组织缺血缺氧疼痛相关的甘油磷脂代谢等代谢通路调控作用更为显着。温郁金不同饮片经加工炮制后体内外莪术二酮等效应物质发生了显着变化,中药加工炮制过程及辅料对各成分在大鼠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了温郁金不同饮片对相关代谢通路中内源性代谢物的种类及调控程度均有显着差异,可能是导致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临床功效差异的原因。其中醋莪术对代谢通路中血小板聚集相关的内源性差异代谢物的种类及调控作用更为显着。表明与药效学研究莪术醋制后增强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保持一致。4.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网络预测分析 采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的方法,以入血成分为研究对象,通过靶点预测、“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构建、通路富集分析,预测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作用的分子机制。结合含测结果及文献依据,预测出5个核心入血成分(莪术二酮,莪术烯醇,吉马酮,呋喃二烯,β-榄香烯),10 个核心靶点(APP,PIK3CA,MAPK1,ADRA2A,ADRA2C,ADRA2B,MAPK3,CCR5,GCGR,STAT3)及排名前20的重要通路,其中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相关核心靶点富集的主要通路包括钙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均与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对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5个核心成分和10个核心靶点均可自发结合,提示这些成分在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温郁金不同饮片的效应物质;其中靶点CCR5及MAPK1为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关键靶点,且均为抗血小板聚集相关通路的重要靶点,表明分子对接的结果与网络药理学的筛选结果是相一致的。以上研究表明,温郁金不同饮片可能通过莪术二酮等效应物质调控抗血小板聚集相关的钙、MAPK、cAMP、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化瘀止痛功效。与药效学及代谢组学研究结果保持一致。5.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体内外验证研究 采用体外抗血小板聚集实验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验证温郁金不同饮片核心成分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及温郁金不同饮片对核心通路的调控作用,验证网络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①除了莪术烯醇因溶解度问题不能准确测定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外,β-榄香烯,莪术二酮,呋喃二烯,吉马酮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5种成分(莪术二酮,莪术烯醇,吉马酮,呋喃二烯,β-榄香烯)在温郁金不同饮片含药血浆中的含量叠加,醋莪术含量最高,片姜黄含量最低,,与药效学研究莪术醋制后增强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保持一致。②Western blotting证实了温郁金不同饮片均可有效调控抗血小板聚集途径相关的MAPK和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化瘀止痛功效,从而达到化瘀止痛治疗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的目的,初步阐明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功效的分子机制。温郁金不同饮片之间对相关通路的调控差异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上述体内外验证研究结果与网络预测的核心成分、核心靶点、核心通路基本一致。综上所述,本课题通过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内外效应物质研究、化瘀止痛药效学评价及代谢组学研究、网络预测分析、体内外验证研究,阐明温郁金经过不同加工炮制方法改变三种饮片对效应物质、靶点蛋白、内源性代谢物及相关通路等的调控作用,从而导致化瘀止痛效应的差异变化,揭示了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的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为温郁金不同饮片的临床应用及进一步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董渭雪[6](2020)在《樱桃黄酮组分及降尿酸作用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提取樱桃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并分析检测提取物中黄酮的种类及含量,比较黄酮在小鼠体内外抗氧化作用,建立炎症和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并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炎和降尿酸作用。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樱桃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为39.18%,含有6种黄酮,含量分别为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0.097 mg/g、槲皮素12.41mg/g、牡荆素13.32 mg/g、木樨草苷30.14 mg/g、芦丁56.90 mg/g、紫云英苷40.71 mg/g。测定并比较了樱桃中6种黄酮的体外、体内抗氧化能力。6种黄酮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为:芦丁>木樨草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牡荆素>紫云英苷,体内抗氧化能力为: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芦丁>木樨草苷>槲皮素>牡荆素>紫云英苷,发现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体外抗氧化能力弱于芦丁和木樨草苷,但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在体内的抗氧化能力较强。(2)用脂多糖建立炎症小鼠模型,测定炎症小鼠体内IL-1β、IL-8、IL-6、TNF-α的含量,并观察黄酮对炎症模型小鼠的肝脏和肾脏组织的影响。黄酮在炎症小鼠体内的抗炎能力为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芦丁>槲皮素>木樨草苷>紫云英苷>牡荆素,黄酮的抗炎能力与其抗氧化作用之间存在相关性。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芦丁、槲皮素、木樨草苷能够较好地改善小鼠由于炎症引起的肝脏、肾脏损伤。(3)利用氧嗪酸钾、次黄嘌呤和乙胺丁醇建立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黄酮给药后,测定高尿酸血症小鼠体内的氧化酶活力、炎症因子含量及尿酸水平,并测定模型小鼠肝脏中黄嘌呤氧化酶mRNA的表达量。黄酮在高尿酸血症小鼠体内的抗氧化能力为:槲皮素>木樨草苷>芦丁>牡荆素>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紫云英苷,抗炎能力为:槲皮素>木樨草苷>芦丁>牡荆素>紫云英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降尿酸能力为:槲皮素>木樨草苷>芦丁>牡荆素>紫云英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小鼠肝脏中黄嘌呤氧化酶mRNA的表达量为:槲皮素<木樨草苷<芦丁<牡荆素<紫云英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黄酮在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体内的抗氧化、抗炎、降尿酸能力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具有协同抗氧化、抗炎、降尿酸的作用。樱桃中含有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牡荆素、紫云英苷、木樨草苷、槲皮素、芦丁6种黄酮,它们都具有抗氧化、抗炎及降尿酸的作用,但能力各不相同,这6种黄酮可以直接降低尿酸水平,同时还可以缓解由高尿酸引起的机体过氧化和炎症,具有很好的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功效,这也为开发以中国樱桃为原料的降尿酸保健品及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翟诗翔[7](2020)在《螺旋藻藻蓝蛋白体内外抗肝纤维化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肝脏疾病在我国有很高的发病率,肝纤维化是肝脏疾病加重的一个必经过程,防治肝纤维化是防止肝脏疾病加重的有效手段。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激活后,产生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 Ⅰ,Co-Ⅰ)等胞外基质是肝纤维化发生的关键,此外,肠道中的微生物及微生物相关分子模式(microbial-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MAMPs)也能通过肝肠循环到达肝脏,引 起肝脏炎症,促进肝纤维化的发展。藻蓝蛋白(phycocyanin,PC)因为具有抗氧化、抗炎和增强免疫等特性,在食品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之前的很多研究表明PC具有保肝作用,但PC缓解肝纤维化的机理尚不明确,为了揭示PC缓解肝纤维化的具体机制,推动PC的精准应用,我们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探究了 PC对肝纤维化的具体影响,以及肠道微生物在PC缓解肝纤维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体外实验中,我们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活化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探究了不同浓度的PC对HSC-T6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10、100和1000 μg/mL的PC作用48 h后显示了对HSC-T6较好的抑制率,1000μg/mLPC对细胞的抑制率能达到60%以上,且呈剂量依赖性。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PC能进入到HSC-T6的细胞质中。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PC干预后能使细胞变圆、皱缩。qRT-PCR的结果显示PC干预能促进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抑制肝纤维化标志物Co-Ⅰ的表达。结果表明PC能够抑制HSC的增殖,促进HSC的凋亡,从而减少了 Co-Ⅰ等胞外基质的产生,缓解了肝纤维化。在体内实验中,我们利用CC14腹腔注射诱导了大鼠肝纤维化,探究了 PC干预后肝脏的纤维化状态及肠道微生物的变化。结果显示每天灌胃100 mg/kg的PC显着改善了 CC14诱导大鼠的肝纤维化程度,降低了肝脏中纤维化标志物Co-Ⅰ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等胞外基质的表达,降低了肝脏组织中的炎性浸润和纤维交联。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CC14诱导使大鼠肠道微生物发生了紊乱,增加了厚壁菌门的(Firmicutes)丰度,降低了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丰度,而PC干预抑制了 CC14造成的Firmicutes的丰度升高和Bacteroidetes的丰度降低,改善了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结构。此外,CC14还降低了具有抗炎活性的益生菌拟杆菌属(Bacteroides)、副拟杆菌属(Parabacteroides)、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的丰度,PC干预显着增加了具有抗炎活性的益生菌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和具有肠屏障保护作用的益生菌别样棒菌属(Allobaculum)的丰度,说明PC能够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结构降低机体的炎症水平,从而缓解肝纤维化。综上,我们的结果表明PC在体内外均具有缓解肝纤维化的能力。一方面,PC能够通过促进HSC的凋亡,减少纤维化标志物Co-Ⅰ等胞外基质的产生,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另一方面,PC通过增加肠道中具有抗炎活性的益生菌的丰度,降低了机体炎症水平,从而阻遏了肝纤维化的发展。

杨春雨[8](2020)在《低价态铋基纳米探针用于近红外光介导的肿瘤诊疗研究》文中认为癌症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临床上常见的手术切除、化学药物治疗与放射线治疗等方法虽然各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均会对患者产生相应的副作用。光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利用光活性材料与近红外光相结合产生的光热效应(光热治疗,PTT)或光动力效应(光动力治疗,PDT)用以杀伤肿瘤细胞,具有侵害性小、毒性低、精确可操控及疗效明显等优点。PTT或PDT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点,PTT过程中产生的热激效应会降低治疗效果,而PDT随着肿瘤组织周围氧含量的消耗其疗效由强变弱,将两者相结合不仅可弥补各自的缺陷,同时可产生显着地协同治疗效果。将常见的医学影像技术与光治疗相结合实现癌症的“诊疗一体化”,可保证光治疗的精准监控。目前,构建的“诊疗一体化”探针多依赖于多组分复杂体系,具有制备过程繁琐、结构易坍塌、降解负担重及组分间相互干扰等缺点。基于此,本论文设计了三种单一组分的低价态铋基纳米探针,用以构筑多功能“诊疗一体化”纳米平台,力求其同时兼备肿瘤医学造影与光治疗性能。为解决传统单一探针难以同时兼顾治疗与成像的问题,利用溶剂热法成功构建了同时兼备PTT与光声(PA)/CT成像性能的单一组分单质铋(Bi)纳米晶。详细探究了溶剂体积比、反应时间与反应温度对单质Bi纳米晶形貌与光学性能的影响。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将二月桂酰基卵磷脂(DLPC)修饰于其表面,成功制备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与细胞摄取能力的Bi@DLPC纳米球。Bi@DLPC纳米球具有优异的近红外光学吸收与光热转换性能,其光热转化效率(η)为35%,不仅能实现PA与CT双模式成像,同时在功率密度为1 W/cm2条件下,Bi@DLPC结合880 nm近红外(NIR-880 nm)激光照射10 min能有效地抑制皮下肿瘤的生长,在第14天小鼠皮下肿瘤的相对体积为~0.09±0.08(肿瘤抑制率为~91%)。此外,在细胞层面上证明了 PTT的可能机制。针对光治疗中单一模式疗效差及实体肿瘤消融机制研究不够深入的问题,利用水热法成功制备了同时兼具光热与光动力性能的氧缺陷型铁酸铋(命名为BFO)纳米诊疗剂,深入探究了体内实体肿瘤的消融机制。详细考察了 Bi/Fe投料摩尔比与体系pH对BFO纳米诊疗剂纯度与光学性能的影响。BFO纳米诊疗剂具有优异的近红外光学吸收、光热转换性能(η为~51.4%)与光动力性能,不仅可实现体内外的PA成像,同时结合NIR-880 nm激光照射,在癌细胞与小鼠皮下肿瘤治疗中均能获得比单一治疗模式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在第14天小鼠皮下肿瘤的相对体积为~0.08±0.11(肿瘤抑制率为~92%)。此外,通过超声成像技术与组织病理学表征首次证明了体内实体肿瘤的消融机制。为克服皮下肿瘤模型无法模拟临床上人类真实肿瘤特性的问题,本章以最大限度复制了人类肿瘤临床特点的大动物兔成功构建了原位肿瘤模型。采用H2还原法合成了新型氧缺陷的BiPO4-x纳米棒,实现了兔原位肿瘤的高效消融。详细评估了还原温度与还原时间对BiPO4-x纳米棒形貌与光学性能的影响。为了提高BiPO4-x纳米棒的生物相容性,利用巯基聚乙二醇(mPEG-SH)对其表面进行修饰(命名为PEG-BiPO4-x)。PEG-BiPO4-x纳米诊疗剂具有理想的近红外光学吸收,不仅能将近红外光能转换成热能实现光热效应(η为~44.1%),而且能利用原位产生的活性氧(ROS)实现光动力效应。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对氧缺陷型BiPO4-x纳米棒光吸收增强的机理进行了理论模拟,结果显示氧缺陷存在时出现的大量中间带跃迁是其光吸收增强的根本原因。此外,PEG-BiPO4-x与NIR-880 nm激光相结合能显着地抑制小鼠皮下肿瘤与兔原位肿瘤的生长,在第14天其相对肿瘤体积分别为~0.02±0.05与0(肿瘤抑制率高达~98%与~100%),结合PA成像可实现肿瘤的精准诊断与治疗。

潘文锋[9](2020)在《黄芪多糖降解物的制备及其抗衰老作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衰老及衰老相关的健康问题日益加剧,如何延缓衰老已成为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氧化应激损伤是衰老及其相关疾病的重要诱因,通过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来减缓这种损伤是一种有效的延衰策略。前期研究发现黄芪多糖能延长野生型秀丽线虫(N2)和亨廷顿疾病模型秀丽线虫(HA759和AM141)的寿命,具有抗衰老活性。为了进一步探讨其构效关系并分离活性寡糖组分,本文首先采用不同方法提取黄芪多糖,分析其理化特性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然后选择热水提取的多糖比较了不同降解方法和反应条件降解黄芪多糖的效果,随后选择合适条件制备了黄芪多糖降解物并通过超滤分离得到不同分子量大小的超滤级分。在此基础上,对黄芪多糖降解物及其超滤级分的理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以秀丽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为模型检测了其抗氧化和抗衰老活性以及对运动能力、避化行为和摄食行为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方法提取的黄芪多糖及其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本文采用热水、酸(0.1 M HCl)辅助和碱(0.1 M Na OH)辅助等方法提取分别制得黄芪多糖,其得率分别为2.0%、6.0%和4.0%,糖含量分别为51%、78%和51%。这些多糖的红外特征吸收峰和单糖组成相似,都含有阿拉伯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葡萄糖等单糖但其比例不一样。三种不同方法提取的黄芪多糖都具有较强的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说明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同时,这三种黄芪多糖提取物都能提高秀丽线虫在百草枯或叔丁基过氧化氢胁迫条件下的存活率,表明它们都具有体内抗氧化活性。(2)黄芪多糖降解物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分别采用酶和微酸对黄芪多糖进行部分降解,最终确定以0.5 M三氟乙酸在95℃条件下降解4 h制备黄芪多糖降解物。然后采用超滤法对多糖降解物进行分级分离,获得分子量范围分别为<3 k Da、3-10 k Da和>10 k Da的级分。超滤级分的红外特征吸收峰相似,单糖组成都为阿拉伯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和葡萄糖等但比例不同。(3)黄芪多糖降解物的抗氧化活性: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显示上述黄芪多糖降解物不同超滤级分(<3 k Da、3-10 k Da和>10 k Da)都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秀丽线虫氧化存活实验也证实它们都具有较好的体内抗氧化活性。(4)黄芪多糖降解物的抗衰老活性:以野生型秀丽线虫模型进行的实验表明,上述黄芪多糖降解物超滤级分都具有延长寿命的作用。运动能力分析结果显示,黄芪多糖降解物对秀丽线虫爬行速度、游动速度和摆动频率具有改善作用,而食物清除率实验则证实黄芪多糖降解物对秀丽线虫的摄食没有影响。这些结果说明黄芪多糖降解物具有抗衰老和改善健康指标的作用。(5)黄芪多糖降解物的神经保护活性:以亨廷顿疾病模型HA759秀丽线虫进行的避化实验结果表明,上述黄芪多糖降解物超滤级分均能提高神经元损伤秀丽线虫对高渗环境的回避率,说明黄芪多糖降解物具有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综上所述,黄芪多糖降解物不仅具有体内外抗氧化活性而且还能延长野生型秀丽线虫的寿命,同时还具有改善秀丽线虫健康指标和神经保护作用。这些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黄芪多糖的构效关系及黄芪寡糖活性提供重要基础。

焦明雅[10](2020)在《脂褐素形成条件及几种天然抗氧化剂对其清除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脂褐素,又称年龄色素,是人体老化的重要标志。脂褐素不能被降解,也不能被胞吐清除,在有丝分裂和衰老后的动物长寿细胞的溶酶体和细胞质中积累,从而导致多种与年龄相关的慢性疾病恶化,如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糖尿病等。天然抗氧化剂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和促进机体健康作用。但目前天然抗氧化剂对脂褐素的清除作用还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构建体外类脂褐素模型探究食品成分和天然抗氧化剂对类脂褐素的体外影响;并进行动物实验,筛选对脂褐素具有较好清除作用的天然抗氧化剂,对抗老延年、预防老年疾病的发生,促进人类健康等均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主要工作及研究结果如下:(1)类脂褐素体外模型构建。以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丙二醛(MDA)的反应为基础,分别探究MDA浓度、时间、p H值、温度对类脂褐素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类脂褐素体外模型适宜条件是1 mg/m L的BSA与2 mmol/L的MDA,在37℃、p H 7.4的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中孵育72 h,在此条件下构建的体外类脂褐素模型接近人体环境,可以用于天然抗氧化剂对类脂褐素的体外清除研究。(2)食品成分对类脂褐素荧光强度的影响。通过将不同的食品成分(植物油、食用糖、维生素、金属离子)分别与类脂褐素体系反应。结果表明,按照人体的日常摄入量,食品成分中的植物油、果糖和维生素C对类脂褐素形成均具有抑制作用,而葡萄糖、VE和金属离子对类脂褐素没有明显影响。(3)天然抗氧化剂对类脂褐素体外清除作用。将不同的天然抗氧化剂分别与类脂褐素体系反应,以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指标研究了天然抗氧化剂对类脂褐素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单宁、白藜芦醇、芦丁、槲皮素、花青素、茶多酚、番茄红素、原花色素、虾青素、谷胱甘肽、硫辛酸的IC50值分别为:0.021 mmol/L、0.024 mmol/L、0.0379 mmol/L、0.130 mmol/L、0.151 mmol/L、0.157 mmol/L、0.163 mmol/L、0.182mmol/L、0.220 mmol/L、2.439 mmol/L、25 mmol/L。芦丁、白藜芦醇、茶多酚和花青素对类脂褐素体外清除作用较强,因此选择作为动物实验的原料。(4)天然抗氧化剂对脂褐素的体内清除效果。通过对昆明小鼠注射D-半乳糖构建动物衰老模型,同时用抗氧化剂对小鼠进行灌胃处理,测定小鼠血清、肝脏和脑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MDA含量和脂褐素含量,根据各指标的变化综合评价各抗氧化剂对小鼠体内脂褐素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衰老模型组小鼠的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没有显着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芦丁和花青素组血清中SOD水平提高,血清、肝和脑组织中MDA和脂褐素水平降低,而白藜芦醇、VE、茶多酚和复合组中这些指标的变化无规律。天然抗氧化剂对脂褐素的体内清除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体内外自由基形成的研究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内外自由基形成的研究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人源益生菌的分离鉴定及体内外抗氧化益生潜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1章 绪论
    1.1 益生菌概述
        1.1.1 益生菌
        1.1.2 益生菌分类
        1.1.3 益生菌的功能及应用
    1.2 衰老与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1.2.1 衰老与抗衰老
        1.2.2 D-半乳糖诱导氧化应激
        1.2.3 衰老对肠屏障的影响
        1.2.4 衰老对肠道菌群的作用
    1.3 益生菌对抗氧化的干预作用
        1.3.1 作用方式
        1.3.2 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人源益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氧化菌株的初步筛选
    2.1 实验材料
        2.1.1 样品来源
        2.1.2 培养基及缓冲液
        2.1.3 试剂
        2.1.4 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菌株的分离纯化
        2.2.2 细菌形态学鉴定
        2.2.3 细菌16S r DNA分子生物学鉴定
        2.2.4 体外抗氧化试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菌株的分离及形态学鉴定结果
        2.3.2 细菌的16S r DNA鉴定结果
        2.3.3 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人源益生菌的体外安全性及益生特性评价
    3.1 实验材料
        3.1.1 试验菌株及细胞
        3.1.2 培养基及缓冲液
        3.1.3 试剂
        3.1.4 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溶血性试验
        3.2.2 有害代谢产物检测试验
        3.2.3 耐药基因检测试验
        3.2.4 药敏试验
        3.2.5 耐酸耐胆盐试验
        3.2.6 抑菌试验
        3.2.7 表面性质试验
        3.2.8 黏附性试验
        3.2.9 抑制致病菌黏附性试验
    3.3 试验结果
        3.3.1 溶血性检测结果
        3.3.2 有害代谢产物检测结果
        3.3.3 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3.3.4 药敏试验
        3.3.5 耐酸耐胆盐测定结果
        3.3.6 抑菌试验结果
        3.3.7 表面性质测定结果
        3.3.8 黏附性试验结果
        3.3.9 抑制致病菌黏附性测定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源益生菌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模型小鼠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试验菌株
        4.1.2 试验动物
        4.1.3 试剂
        4.1.4 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试验样品制备
        4.2.2 试验动物分组及试验设计
        4.2.3 小鼠生长状态及采食量
        4.2.4 小鼠解剖后样品收集
        4.2.5 脏器指数计算
        4.2.6 组织形态学观察
        4.2.7 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及免疫因子检测
        4.2.8 组织匀浆中抗氧化能力测定
        4.2.9 基于16S r DNA测序研究小鼠肠道菌群变化
        4.2.10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小鼠形态观察及体重变化结果
        4.3.2 小鼠脏器指数的测定结果
        4.3.3 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学观察
        4.3.4 小鼠肠道组织形态学观察
        4.3.5 肠道绒毛长度及隐窝深度的测量结果
        4.3.6 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以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检测结果
        4.3.7 肝脏匀浆中抗氧化指标测定结果
        4.3.8 小鼠肠道菌群变化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乳清粉调节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及抗衰老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老龄化与氧化应激
    1.3 炎症衰老
    1.4 老龄化和肠道菌群的关系
        1.4.1 老龄人群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
        1.4.2 氧化应激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1.4.3 炎症衰老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1.4.4 衰老与肠道菌群中常见优势菌的关系
        1.4.4.1 乳酸菌
        1.4.4.2 寡养单胞菌
        1.4.4.3 幽门螺杆菌
        1.4.5 肠道菌群影响机体氧化应激和炎症功能
    1.5 乳清粉
        1.5.1 乳清粉主要成分
        1.5.2 乳清粉的抗氧化性
        1.5.3 增强免疫作用
    1.6 衰老动物模型
    1.7 利用粪便中挥发物气味信息无损评价羊乳清粉功能性的研究
        1.7.1 粪便挥发性代谢物质鉴别研究现状
        1.7.2 电子鼻技术在食品功能体内功效评价中的应用
    1.8 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1.9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9.1 研究内容
        1.9.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乳清粉体内外抗氧化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2.1.1.1 试验材料
        2.1.1.2 试剂与设备
        2.1.2 试验方法
        2.1.2.1 非脱盐乳清粉的制备
        2.1.2.2 乳清粉主成分分析
        2.1.2.3 SDS-PAGE电泳分析乳清蛋白的组成
        2.1.2.4 乳清粉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2.1.2.5 衰老小鼠模型制备
        2.1.2.6 体重增长率
        2.1.2.7 血清中SOD活力
        2.1.2.8 血清中MDA含量
        2.1.2.9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乳清粉主成分分析
        2.2.2 乳清蛋白主要成分分析
        2.2.3 乳清粉体外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2.2.4 乳清粉对衰老小鼠健康体征的影响
        2.2.4.1 小鼠死亡率
        2.2.4.2 小鼠生长状态
        2.2.5 小鼠体重增长率的变化
        2.2.6 小鼠血清SOD活力和MDA含量的变化
    2.3 讨论
        2.3.1 乳清粉主要成分
        2.3.2 乳清粉体外抗氧化性
        2.3.3 衰老与氧化应激
        2.3.4 乳清粉对D-半乳糖制备衰老小鼠体内抗氧化性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乳清粉对衰老小鼠炎症衰老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与试剂设备
        3.1.1.1 试验材料
        3.1.1.2 试剂与设备
        3.1.2 试验方法
        3.1.2.1 衰老小鼠模型制备及实验分组
        3.1.2.2 胸腺指数
        3.1.2.3 脾组织中Ig G、IL-2和IL-6 含量检测
        3.1.2.3.1 脾组织提取液制备过程
        3.1.2.3.2 小鼠脾组织中Ig G含量检测
        3.1.2.3.3 小鼠脾组织中IL-2 含量检测
        3.1.2.3.4 小鼠脾组织中IL-6 含量检测
        3.1.2.4 肝、肾组织石蜡切片制作
        3.1.2.5 HE染色
        3.1.2.6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小鼠胸腺指数的变化
        3.2.2 小鼠脾组织中Ig G含量的变化
        3.2.3 小鼠脾组织中IL-2、IL-6 的含量
        3.2.4 衰老小鼠肝组织形态学变化
    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乳清粉对衰老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与试剂设备
        4.1.2 试验方法
        4.1.2.1 提取牛、羊和驴乳清粉干预衰老小鼠肠内容物的基因组DNA及质量控制
        4.1.2.2 细菌16s r RNA基因扩增和高通量测序
        4.1.2.2.1 PCR扩增
        4.1.2.2.2 PCR反应体系
        4.1.2.2.3 PCR反应程序
        4.1.2.2.4 PCR产物纯化
        4.1.2.2.5 文库构建和上机测序
        4.1.3 信息分析
        4.1.3.1 数据质控
        4.1.3.2 OTUs聚类和物种分类分析
        4.1.3.3 信息分析流程
        4.1.3.4 Alpha多样性
        4.1.3.5 Beta多样性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测序前质量控制
        4.2.2 有效序列
        4.2.3 物种多样性曲线
        4.2.3.1 稀释曲线
        4.2.3.2 等级聚类曲线分析
        4.2.4 多样本比较分析
        4.2.4.1 PCo A分析
        4.2.5 不同浓度牛、羊乳清粉对衰老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Alpha多样性数)
        4.2.6 不同浓度牛、羊乳清粉对衰老小鼠肠道菌群相对丰度的影响
        4.2.6.1 总体肠道菌群物种相对丰度
        4.2.7 不同浓度牛、羊和驴乳清粉抗衰老指标与肠道菌群相关性分析
        4.2.7.1 不同浓度牛、羊和驴乳清粉抗衰老指标与α指数相关性分析
        4.2.7.2 不同浓度牛、羊和驴乳清粉抗衰老指标与肠道优势菌群相关性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利用小鼠粪便中挥发物气味信息评价羊乳清粉功能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5.1.2 试验方法
        5.1.2.1 衰老小鼠模型制备
        5.1.2.2 实验分组
        5.1.2.3 电子鼻及其检测条件
        5.1.2.4 结果判别与统计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羊乳清粉干预衰老小鼠粪便电子鼻传感器响应特征曲线
        5.2.2 电子鼻信号与小鼠生理生化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5.2.3 基于粪便的电子鼻响应信号对羊乳清粉干预效果评价
        5.2.3.1 定性识别羊乳清粉干预不同时间
        5.2.3.2 定性判别不同干预物作用效果
        5.2.3.3 电子鼻对不同干预小鼠体重增长率的定量预测
    5.3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导师简介

(3)miRNA-129-1-3p在芦丁减轻吡柔比星所致心脏毒性并增敏抗乳腺癌药效中的介导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第1篇 前言
第2篇 文献综述 蒽环类药物致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
    1.1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临床表现
        1.1.1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发病率
        1.1.2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临床类型
        1.1.3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病理特征
    1.2 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发生机制
        1.2.1 氧化应激
        1.2.2 内质网应激和肌浆网钙稳态
        1.2.3 线粒体功能障碍
        1.2.4 铁调节蛋白紊乱
        1.2.5 炎症反应
        1.2.6 细胞自噬
        1.2.7 细胞凋亡
    1.3 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药物防治
        1.3.1 右雷佐生
        1.3.2 卡维地洛
        1.3.3 他汀类药物
        1.3.4 辅酶Q10
        1.3.5 中药
    1.4 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与miRNAs
        1.4.1 miRNAs简介
        1.4.2 心脏miRNAs表达的变化
        1.4.3 循环miRNAs表达的变化
        1.4.4 miRNAs在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
    1.5 乳腺癌与miRNAs
        1.5.1 诊断与分型
        1.5.2 治疗
        1.5.3 预后
    1.6 miRNAs在蒽环类药物致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中应用的展望
第3篇 实验研究
    第1章 RUT减轻THP所致心脏毒性的miRNA生物信息学分析及miRNA-129-1-3p/GRIN2D介导的Ca~(2+)通路的构建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试剂
        1.1.2 实验仪器
        1.1.3 主要溶液配制
        1.2 实验方法
        1.2.1 细胞培养
        1.2.2 miRNA芯片生物信息学分析及信号通路构建
        1.2.3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1.2.4 统计分析
        1.3 实验结果
        1.3.1 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miR-129-1-3p靶基因和Ca~(2+)通路的联系
        1.3.2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miRNA-129-1-3p在 RUT减轻THP诱导的小鼠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介导作用
        2.1 实验材料
        2.1.1 药品及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主要溶液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胞培养
        2.2.2 实验用药配制
        2.2.3 CCK-8 细胞毒性-增殖检测
        2.2.4 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
        2.2.5 细胞转染
        2.2.6 ROS检测
        2.2.7 细胞丙二醛检测
        2.2.8 超氧化物歧化酶检测
        2.2.9 Fluo-3 AM钙离子检测
        2.2.10 TUNEL细胞凋亡检测
        2.2.11 Western blot
        2.2.12 统计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RUT、THP对心肌细胞作用的最佳浓度和时间确定
        2.3.2 RUT逆转THP处理的HL-1细胞中miR-129-1-3p下调和GRIN2D mRNA上调
        2.3.3 miR-129-1-3p转染至HL-1细胞中的效率评价
        2.3.4 RUT和miR-129-1-3p改善THP诱导的HL-1细胞损伤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miRNA-129-1-3p在 RUT协同THP抑制乳腺癌4T1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中的介导作用
        3.1 实验材料
        3.1.1 药品及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1.3 主要溶液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HC11及4T1细胞培养
        3.2.2 实验用药配置
        3.2.3 CCK-8细胞毒性-增殖检测
        3.2.4 qPCR
        3.2.5 细胞转染
        3.2.6 平板克隆形成实验
        3.2.7 划痕实验
        3.2.8 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
        3.2.9 Fluo-3 AM钙离子检测
        3.2.10 Western blot
        3.2.11 统计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RUT和/或THP对乳腺(癌)细胞作用及最佳浓度和时间确定
        3.3.2 RUT协同THP上调4T1细胞miR-129-1-3p、下调GRIN2D mRNA的表达
        3.3.3 miR-129-1-3p mimics/inhibitor成功转染至4T1细胞
        3.3.4 miR-129-1-3p介导4T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miRNA-129-1-3p在RUT对乳腺荷瘤与THP心脏毒性复合模型小鼠心肌保护及增敏抗肿瘤的介导作用
        4.1 实验材料
        4.1.1 药品及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1.3 主要溶液配制
        4.2 实验方法
        4.2.14T1细胞培养
        4.2.2 实验动物
        4.2.3 乳腺荷瘤与心脏毒性小鼠复合模型的复制方法
        4.2.4 实验分组及处理因素
        4.2.5 小鼠血液标本的采集
        4.2.6 小鼠肿瘤、心脏、肝脏及肺组织标本的采集
        4.2.7 心电监测
        4.2.8 心脏系数的测定
        4.2.9 血清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检测
        4.2.10 血清MDA检测
        4.2.11 血清SOD检测
        4.2.12 小鼠肿瘤、心脏、肝脏及肺组织HE染色
        4.2.13 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4.2.14 qPCR
        4.2.15 心肌与肿瘤组织中Ca~(2+)水平检测
        4.2.16 TUNEL检测心肌与肿瘤组织细胞凋亡
        4.2.17 Western blot
        4.2.18 统计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小鼠一般状况及体重变化
        4.3.2 小鼠肿瘤生长情况
        4.3.3 小鼠心电图变化
        4.3.4 小鼠心脏系数变化
        4.3.5 小鼠血清LDH及CK变化
        4.3.6 小鼠血清MDA、SOD变化
        4.3.7 小鼠肿瘤、心脏、肝脏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
        4.3.8 小鼠肿瘤组织中Ki67 变化
        4.3.9 小鼠心肌和肿瘤组织中miR-129-1-3p和GRIN2D mRNA的变化
        4.3.10 小鼠心肌和肿瘤组织中钙含量变化
        4.3.11 小鼠心肌和肿瘤组织的细胞凋亡
        4.3.12 小鼠肿瘤组织中与迁移、侵袭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4篇 讨论
    1.1 THP诱导小鼠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及乳腺荷瘤与THP心脏毒性复合小鼠模型的复制
        1.1.1 THP诱导的小鼠心肌细胞损伤模型的复制
        1.1.2 乳腺荷瘤与心脏毒性复合小鼠模型的复制
    1.2 RUT改善THP所致小鼠HL-1 细胞/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1.2.1 RUT改善THP所致小鼠HL-1 细胞/心肌损伤中的作用
        1.2.2 RUT改善THP所致小鼠HL-1 细胞/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1.3 RUT增敏THP抗小鼠乳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
        1.3.1 RUT增敏THP抗小鼠乳腺癌中的作用
        1.3.2 RUT增敏THP抗小鼠乳腺癌的作用机制
第5篇 结论
创新点
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重楼皂苷Ⅰ、Ⅱ、Ⅶ的毒性评价及重楼皂苷Ⅰ的肝毒性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重楼的药效成分、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研究现状
        1 药效成分
        2 药理作用
        3 不良反应研究现状
        4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药药源性肝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1 CYP代谢
        2 线粒体稳态
        3 氧化损伤
        4 细胞凋亡
        5 胆汁淤积
        6 Ca~(2+)浓度平衡破坏
        7 免疫激活介导的炎症因子释放
        8 特异反应
        9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前言
技术路线图
第一章 重楼皂苷Ⅰ、Ⅱ、Ⅶ的体内外毒性评价
    第一节 重楼皂苷Ⅰ、Ⅱ、Ⅶ的细胞毒性实验
        1 概述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实验结果
    第二节 模式生物-斑马鱼评价重楼皂苷Ⅰ、Ⅱ、Ⅶ的毒性
        1 概述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实验结果
    第三节 重楼皂苷Ⅰ的小鼠毒性实验研究
        1 概述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实验结果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1 重楼皂苷Ⅰ、Ⅱ、Ⅶ的细胞毒性实验
        2 模式生物-斑马鱼评价重楼皂苷Ⅰ、Ⅱ、Ⅶ的毒性
        3 重楼皂苷Ⅰ的小鼠毒性实验研究
    本章总结与讨论
第二章 重楼皂苷Ⅰ的细胞毒性机制研究
    第一节 肝细胞毒性机制研究
        1 概述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实验结果
    第二节 心血管细胞毒性机制研究
        1 概述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实验结果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1 肝细胞毒性机制研究
        2 心血管毒性机制研究
    本章总结
第三章 基于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探索重楼皂苷Ⅰ的体内肝毒性机制
    第一节 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
        1 概述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实验结果
        5 生物信息分析
        6 机制分析
        7 PPI网络
        8 潜在生物标志物
    第二节 Q300靶向代谢组学
        1 概述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实验结果
        5 通路富集
        6 通路分析
        7 潜在生物标志物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1 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
        2 Q300靶向代谢组学
        3 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关联分析
    第四节 重楼皂苷Ⅰ肝毒性机制验证
        1 动物组织Western blot验证
        2 斑马鱼qPCR实验验证
        3 小结与讨论
结语
    1 重楼皂苷Ⅰ、Ⅱ、Ⅶ的体内外毒性评价
    2 重楼皂苷Ⅰ的细胞毒性机制研究
    3 重楼卓苷Ⅰ的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
    4 重楼皂苷Ⅰ肝毒性机制推测与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缩略语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温郁金饮片研究进展
        1.1 温郁金饮片炮制研究进展
        1.2 温郁金化学成分研究
        1.3 温郁金药理作用研究
    2 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2.1 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基础
        2.2 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理论基础
    3 现代前沿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应用与发展
        3.1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3.2 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4 课题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内外效应物质研究
    第一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的制备及挥发油含量测定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2 实验方法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的制备
        2.2 温郁金不同饮片挥发油含量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第二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2 实验方法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指纹图谱
        2.2 温郁金不同饮片含量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温郁金不同饮片指纹图谱建立及相似度评价
        3.2 温郁金不同饮片指纹图谱模式识别
        3.3 温郁金不同饮片含量测定结果
        3.4 讨论
    第三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提取液的制备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2.3 大鼠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的建立
        2.4 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入血成分鉴定与分析
        3.2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药效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提取液的制备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2.3 大鼠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的建立
        2.4 药效学指标测定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3.2 大鼠扭体反应观察
        3.3 对血液流变学、凝血四项相关指标的影响
        3.4 对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
        3.5 对疼痛相关因子的影响
        3.6 各组大鼠子宫组织病理学观察
        3.7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代谢组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提取液的制备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2.3 大鼠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的建立
        2.4 生物样品采集及供试液制备
        2.5 UPLC-Q/TOF-MS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血浆代谢组学分析
        3.2 尿液代谢组学分析
        3.3 粪便代谢组学分析
        3.4 温郁金不同饮片代谢组学综合分析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网络预测分析
    第一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网络药理学分析
        1 实验材料
        1.1 数据库
        1.2 软件
        2 实验方法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的收集
        2.2 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潜在靶点的预测
        2.3 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潜在靶点的筛选
        2.4 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网络关系的构建
        2.5 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
        2.6 基因功能注释与通路富集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的潜在靶点
        3.2 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潜在靶点
        3.3 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成分-靶点-疾病”网络
        3.4 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蛋白互作网络
        3.5 基因功能注释与通路富集分析
        3.6 讨论
    第二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分子对接研究
        1 实验材料
        1.1数据库
        1.2 软件
        2 实验方法
        2.1 分子对接对象的确定
        2.2 靶点蛋白与小分子3D结构前处理
        2.3 分子对接
        2.4 图像处理
        3 结果与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体内外验证研究
    第一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外抗血小板聚集验证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ADP溶液的制备
        2.2 贫、富血小板血浆制备
        2.3 方法学考察
        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5 血小板聚集率检测
        3 结果与讨论
    第二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内通路Western blotting验证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提取液的制备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2.3 大鼠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的建立
        2.4 Western blotting验证研究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创新点
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樱桃黄酮组分及降尿酸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樱桃研究现状
        1.1.1 樱桃资源
        1.1.2 樱桃营养价值
    1.2 高尿酸血症研究现状
        1.2.1 尿酸
        1.2.2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
    1.3 黄酮类化合物
        1.3.1 黄酮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1.3.2 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1.3.3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1.3.4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2章 樱桃黄酮组分分析及体内外抗氧化作用
    2.1 材料与试剂
    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樱桃果肉总黄酮提取及含量测定
        2.3.2 樱桃黄酮提取物组分含量测定
        2.3.3 樱桃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2.3.4 樱桃黄酮的体内抗氧化活性测定
        2.3.5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樱桃中黄酮组分及含量
        2.4.2 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2.4.3 樱桃黄酮体内抗氧化活性测定
    2.5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樱桃黄酮的抗炎作用
    3.1 材料与试剂
    3.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建立动物模型
        3.3.2 测定动物体内氧化酶活性
        3.3.3 测定动物体内炎症因子含量
        3.3.4 动物组织病理学观察
        3.3.5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实验小鼠体重变化
        3.4.2 体内抗氧化活性测定
        3.4.3 体内炎症因子含量测定
        3.4.4 动物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3.5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樱桃黄酮的降尿酸作用
    4.1 材料与试剂
    4.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建立动物模型
        4.3.2 测定小鼠体内氧化酶活性
        4.3.3 测定小鼠体内炎症因子含量
        4.3.4 测定小鼠血清尿酸(UA)含量
        4.3.5 测定小鼠血清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
        4.3.6 测定小鼠血清尿素氮(BUN)含量
        4.3.7 测定小鼠肝脏中黄嘌呤氧化酶m RNA表达量
        4.3.8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小鼠体重变化
        4.4.2 小鼠体内抗氧化活性
        4.4.3 小鼠体内炎症因子含量测定
        4.4.5 小鼠血清尿酸(UA)含量测定
        4.4.6 小鼠血清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测定
        4.4.7 小鼠血清尿素氮含量测定
        4.4.8 小鼠肝脏中黄嘌呤氧化酶mRNA表达量测定
        4.4.9 黄酮抗氧化、抗炎及降尿酸作用典型性相关分析
    4.5 小结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7)螺旋藻藻蓝蛋白体内外抗肝纤维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1.1.1 肝脏疾病的流行现状
        1.1.2 慢性肝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
        1.1.3 肝星状细胞与肝纤维化
        1.1.4 肝脏疾病与肠道微生物
        1.1.5 藻类活性物质与肝损伤
    1.2 藻蓝蛋白的生理活性及其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1.2.1 藻蓝蛋白的结构
        1.2.2 藻蓝蛋白的安全性及生物利用度
        1.2.3 藻蓝蛋白的生理活性
        1.2.4 藻蓝蛋白的保肝效果
        1.2.5 藻蓝蛋白的调节肠道微生物效果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2章 藻蓝蛋白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试剂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与耗材
        2.1.3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胞的培养方法
        2.2.2 藻蓝蛋白对细胞的渗透性观察
        2.2.3 细胞内荧光强度的观察
        2.2.4 细胞增殖的检测
        2.2.5 细胞总RNA的提取
        2.2.6 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和纤维化标志物的检测
        2.2.7 统计学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藻蓝蛋白进入HSC-T6细胞的观察
        2.3.2 藻蓝蛋白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2.3.3 藻蓝蛋白对肝星状细胞影响的形态学观察
        2.3.4 藻蓝蛋白对肝星状细胞纤维化标志物及凋亡标志物表达的影响
    2.4 小结
第3章 藻蓝蛋白缓解CCl_4致大鼠肝纤维化的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试剂
        3.1.1 实验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0 实验动物伦理
        3.2.1 实验动物分组及干预
        3.2.2 样本采集
        3.2.3 HE和Masson染色
        3.2.4 大鼠肝脏总RNA的提取
        3.2.5 大鼠肝脏组织中纤维化标志物的检测
        3.2.6 肠道微生物的高通量测序
        3.2.7 统计学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大鼠体重变化
        3.3.2 大鼠肝脏病理分析
        3.3.3 PC对CCl_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影响
        3.3.4 PC对大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主要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常用缩略词表
    附录2 动物实验福利伦理审查申请表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低价态铋基纳米探针用于近红外光介导的肿瘤诊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 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
        1.2.1 光声成像
        1.2.2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
        1.2.3 磁共振成像
        1.2.4 超声成像
    1.3 肿瘤光治疗
        1.3.1 光热治疗
        1.3.2 光动力治疗
        1.3.3 光热与光动力协同治疗
        1.3.4 光治疗的抗肿瘤机制
        1.3.5 光治疗研究中常见的肿瘤与动物模型
    1.4 肿瘤诊疗一体化研究
    1.5 铋基纳米材料在诊疗一体化中的研究现状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材料的制备方法
        2.3.1 单质铋纳米晶的制备方法
        2.3.2 二月桂酰基卵磷脂囊泡的制备方法
        2.3.3 Bi@DLPC纳米球的制备方法
        2.3.4 铁酸铋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2.3.5 磷酸铋纳米棒的制备方法
    2.4 表征与分析方法
        2.4.1 基本表征方法
        2.4.2 纳米材料的性能测试与应用
第3章 单质铋纳米晶用于小鼠皮下肿瘤的光热治疗与成像
    3.1 引言
    3.2 单质铋纳米晶最佳合成条件探究
        3.2.1 溶剂体积比对单质铋纳米晶合成的影响
        3.2.2 反应时间对单质铋纳米晶合成的影响
        3.2.3 反应温度对单质铋纳米晶合成的影响
    3.3 Bi与Bi@DLPC的表征
    3.4 光学吸收与光热转换性能测试
    3.5 细胞毒性与摄取测试
    3.6 体外光热治疗及机制研究
    3.7 体内外PA与CT成像
    3.8 小鼠皮下肿瘤抑制效果与体内分布评估
        3.8.1 小鼠皮下肿瘤抑制效果评估
        3.8.2 纳米探针的体内分布评估
    3.9 鼠体内纳米探针的毒性评估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氧缺陷型铁酸铋用于小鼠皮下肿瘤的协同光治疗与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BFO纳米粒子最佳合成条件探究
        4.2.1 Bi/Fe投料摩尔比对BFO纳米粒子合成的影响
        4.2.2 不同pH值对BFO纳米粒子合成的影响
    4.3 BFO纳米粒子的表征
    4.4 光学吸收与光热转换以及光动力性能测试
        4.4.1 光学吸收与光热转换测试
        4.4.2 光动力性能测试
    4.5 细胞毒性与光治疗评估
    4.6 体内外PA成像
    4.7 小鼠皮下肿瘤抑制效果评估
    4.8 鼠体内纳米探针的毒性评估
    4.9 实体肿瘤的消融机制研究
    4.10 本章小结
第5章 氧缺陷型磷酸铋用于兔原位肿瘤的协同光治疗
    5.1 引言
    5.2 BiPO_(4-x)纳米棒最佳合成条件探究
    5.3 BiPO_4与BiPO_(4-x)以及PEG-BiPO_(4-x)纳米棒的表征
    5.4 光学吸收与密度泛函理论模拟
    5.5 光热转换与光动力性能测试
        5.5.1 光热转换性能测试
        5.5.2 光动力性能测试
    5.6 细胞毒性与摄取以及光治疗评估
    5.7 体内外PA成像
    5.8 小鼠皮下肿瘤抑制效果评估
    5.9 鼠体内纳米探针的毒性评估
    5.10 兔原位肿瘤抑制效果评估
    5.11 兔体内纳米探针的毒性评估
    5.12 纳米探针在动物体内的分布评估
    5.13 本章小结
结论
论文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黄芪多糖降解物的制备及其抗衰老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1.1 衰老研究现状
        1.1.1 衰老的自由基学说
        1.1.2 抗氧化与抗衰老
    1.2 秀丽线虫模型
        1.2.1 秀丽线虫模型简介
        1.2.2 秀丽线虫与衰老相关研究
        1.2.3 秀丽线虫与抗衰老药物研究
    1.3 黄芪多糖研究进展
        1.3.1 黄芪多糖研究概况
        1.3.2 黄芪多糖与抗衰老
        1.3.3 黄芪多糖的应用概况
    1.4 多糖降解产物研究进展
        1.4.1 多糖降解产物概述
        1.4.2 多糖降解方法
        1.4.3 多糖降解产物的分离纯化和结构表征概述
        1.4.4 多糖降解产物的活性
    1.5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溶液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药材前处理
        2.2.2 黄芪多糖的提取
        2.2.3 糖含量的测定
        2.2.4 多糖降解条件探索
        2.2.5 多糖降解物的制备
        2.2.6 单糖组成分析
        2.2.7 红外光谱测定
        2.2.8 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
        2.2.9 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
        2.2.10 秀丽线虫的培养与维护
        2.2.11 秀丽线虫抗百草枯氧化胁迫存活实验
        2.2.12 秀丽线虫抗叔丁基过氧化氢氧化胁迫存活实验
        2.2.13 秀丽线虫的寿命实验
        2.2.14 秀丽线虫运动能力的测定
        2.2.15 秀丽线虫的趋化避化行为实验
        2.2.16 秀丽线虫食物清除率实验
        2.2.17 数据处理
        2.2.1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黄芪多糖的理化性质
        3.1.1 黄芪多糖的糖含量
        3.1.2 黄芪多糖的单糖组成
        3.1.3 黄芪多糖的红外光谱
    3.2 黄芪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3.2.1 黄芪多糖的体外自由基清除能力
        3.2.2 黄芪多糖对秀丽线虫抗氧化胁迫能力的影响
    3.3 黄芪多糖降解物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
        3.3.1 黄芪多糖的降解
        3.3.2 黄芪多糖降解物的超滤分离
        3.3.3 黄芪多糖降解物的理化特性
    3.4 黄芪多糖降解物的抗氧化活性
    3.5 黄芪多糖降解物对秀丽线虫寿命的影响
    3.6 黄芪多糖降解物对秀丽线虫运动能力的影响
    3.7 黄芪多糖降解物对秀丽线虫避化行为的影响
    3.8 黄芪多糖降解物对秀丽线虫食物清除率的影响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脂褐素形成条件及几种天然抗氧化剂对其清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脂褐素概况
        1.1.1 脂褐素及其构成
        1.1.2 脂褐素的危害
        1.1.3 脂褐素的形成原因
    1.2 天然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活性
        1.2.1 黄酮类化合物
        1.2.2 多酚类化合物
        1.2.3 类胡萝卜素
        1.2.4 其他类抗氧化物
    1.3 脂褐素的研究进展
        1.3.1 脂褐素的形成机制
        1.3.2 类脂褐素的模型构建
        1.3.3 天然抗氧化剂对脂褐素的抑制作用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类脂褐素体外模型的构建
    2.1 材料与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10 mmol/L MDA储备液的制备
        2.3.2 最适条件的确定
        2.3.3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分析
        2.4.1 MDA浓度对类脂褐素荧光强度的影响
        2.4.2 不同反应时间对类脂褐素荧光强度的影响
        2.4.3 温度对类脂褐素荧光强度的影响
        2.4.4 pH值对脂褐素荧光强度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食品成分对类脂褐素荧光强度的影响
    3.1 材料与仪器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研究方法
        3.2.1 食用油脂的种类和含量对类脂褐素荧光强度的影响
        3.2.2 食用糖的种类和含量对类脂褐素荧光强度的影响
        3.2.3 维生素对类脂褐素荧光强度的影响
        3.2.4 金属离子对类脂褐素荧光强度的影响
        3.2.5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类脂褐素结构变化
        3.2.6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食用油脂对类脂褐素荧光强度的影响
        3.3.2 食用糖对类脂褐素荧光强度的影响
        3.3.3 维生素对类脂褐素荧光强度的影响
        3.3.4 金属离子对类脂褐素荧光强度的影响
        3.3.5 食用油脂对类脂褐素结构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天然抗氧化剂对类脂褐素的体外清除作用
    4.1 材料与仪器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2 研究方法
        4.2.1 不同天然抗氧化剂对类脂褐素的影响
        4.2.2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天然抗氧化剂对脂褐素的体内清除效果
    5.1 材料与仪器
        5.1.1 实验动物
        5.1.2 材料与试剂
        5.1.3 仪器与设备
    5.2 研究方法
        5.2.1 动物实验
        5.2.2 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5.2.3 血清、脑组织、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5.2.4 脂褐素含量的测定
        5.2.5 第二次动物实验指标测定方面变化
        5.2.6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
        5.3.2 小鼠血清、肝、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
        5.3.3 小鼠血清、肝、脑组织中脂褐素含量
        5.3.4 第二次动物实验
    5.4 讨论
        5.4.1 动物衰老模型的构建
        5.4.2 天然抗氧化剂体内外清除脂褐素的差异性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不同浓度抗氧化剂对类脂褐素体系影响的荧光图谱
    附录B 第二次动物实验数据
    附录C 动物实验相关图片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体内外自由基形成的研究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源益生菌的分离鉴定及体内外抗氧化益生潜能研究[D]. 王佳慧. 兰州理工大学, 2021
  • [2]乳清粉调节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及抗衰老作用研究[D]. 马作霖.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3]miRNA-129-1-3p在芦丁减轻吡柔比星所致心脏毒性并增敏抗乳腺癌药效中的介导作用[D]. 李琪. 吉林大学, 2021(01)
  • [4]重楼皂苷Ⅰ、Ⅱ、Ⅶ的毒性评价及重楼皂苷Ⅰ的肝毒性机制探究[D]. 王文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D]. 童黄锦.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6]樱桃黄酮组分及降尿酸作用研究[D]. 董渭雪.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0)
  • [7]螺旋藻藻蓝蛋白体内外抗肝纤维化机理研究[D]. 翟诗翔.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0(02)
  • [8]低价态铋基纳米探针用于近红外光介导的肿瘤诊疗研究[D]. 杨春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9]黄芪多糖降解物的制备及其抗衰老作用研究[D]. 潘文锋. 广东药科大学, 2020(02)
  • [10]脂褐素形成条件及几种天然抗氧化剂对其清除作用研究[D]. 焦明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标签:;  ;  ;  

体内外自由基形成的研究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