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侗族文化的女性思想倾向

试论侗族文化的女性思想倾向

一、论侗族文化的女性思维偏向(论文文献综述)

龙彦伶,张炼[1](2021)在《侗族神话中“月亮”的文化意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少数民族文学凭借其多样性的特点,在如今仍然充满着活力,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学的成就也充分体现了人类的创造能力。而神话作为人类早期的艺术形式之一,蕴含着原始先民对世界的认识,也记录了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期里的文化。在少数民族文化中,有积极进取的"日神文化",也有像侗族这样宁静和谐的"月亮文化"。本文将从月亮所衍生出的生殖崇拜、阴阳哲学观念、独特的审美情趣三个方面分析侗族月亮神话中"月亮"的文化意蕴,揭示侗族的民族心理,了解远古先民的生态生存理念,以期对侗族文学作品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更好地传承与传播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

蔡君绮[2](2019)在《侗族祭萨仪式音乐及其文化阐释 ——以从江县伦洞村正月祭萨为例》文中认为本文研究对象为伦洞正月祭萨仪式音乐及其文化内涵,笔者先从历时性的角度探寻侗族的历史沿革及萨的起源,再从共时性的维度分析其仪式过程及仪式音乐,最后以“主体间性”这一哲学角度统领全文,反观伦洞正月祭萨,将前文所述的历史、信仰、仪式、音乐有机统一起来,成为最后一章论证材料,分析伦洞祭萨中的“本真共在”与“审美共识”,并阐释其中的“互动关系”,以此探寻其音乐文化中的隐性互动,揭示伦洞正月祭萨仪式音乐的存在方式及内在导因。伦洞正月祭萨仪式音乐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场域、信仰、音乐。笔者以主体间性的角度去剖析了这三者的形成原因及存在方式,即形成并存在于内部文化要素的互动中,即主体间性中。因为主体间性总是秉持建构的姿态,所以主体间性的互动必然导致文化的建构。由此得出伦洞祭萨仪式音乐的形成及存在于内部文化各要素“主体间性”中,如果其中各要素不再是主体间性的互动,那么祭萨活动也将不复存在。

覃运秋[3](2018)在《萨神崇拜与南部侗族审美观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原始的宗教信仰,萨神崇拜对南部侗族审美观念的形成具有最深刻、最鲜明、最广泛的影响。南部侗族强烈的崇生意识、尊崇女性的审美共识以及偏向阴柔的审美取向,无不与萨神崇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萨神崇拜是南部侗族审美观念形成的重要根基。

石琪琪[4](2018)在《侗族民间文学《珠郎娘美》的“再媒介化”研究》文中认为民间文学《珠郎娘美》是侗族最为经典、最具有代表性的文艺作品,一直广泛流传于贵州、广西与湖南的侗族聚集地。自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珠郎娘美》更是受到作家、批评家的关注,其传播媒介形态经历了口传文学、印刷文学、影视剧等异本形式的更替。《珠郎娘美》的媒介嬗变,经历了几个阶段:首先是文人作品对民间口传文学的“再媒介化”;其次是影视剧对侗歌以及侗戏的“再媒介化”;最后是网络新媒介对传统歌、戏、影的“再媒介化”。与之相应,不同媒介形态下的《珠郎娘美》的内容由反映侗族人民审美的原初主题转化为反映多元意识形态的文化内容。本文主要以《珠郎娘美》的各异本以及所改编的舞台剧及影视剧为研究对象。以“再媒介化”理论为视角,探讨不同媒介形式下《珠郎娘美》的叙事模式、审美风格以及思想内涵的特征,运用文艺社会学、叙事学、传播学等学科方法,注重研究产生变异深层次的文化原因。在绪论中,首先系统梳理了学界对侗族传统文化、《珠郎娘美》以及媒介理论的研究现状,“再媒介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第一章主要阐述《珠郎娘美》产生与发展所依赖的原生态民族、民俗文化传统,主要涉及“珠郎娘美”中所体现的侗歌、侗戏的源流以及传统侗族的政治制度、婚恋习俗对作品的影响。第二章着重分析《珠郎娘美》文本形态在口传媒介、印刷媒介、影视媒介、新媒介形式中产生的不同变异,具体而微的分析各异本在各类媒介形式之间互为“再媒介化”的现象。第三章主要探讨不同媒介形态下《珠郎娘美》的叙事模式、审美风格、意识形态的特征,以及产生这些特征的深层次文化原因。回应在当下媒介融合、自媒体盛行的时代中民族民间文艺作品如何面对文化交流的挑战。

覃玲丹[5](2012)在《建国前侗族档案及档案工作研究 ——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汉文字传入侗族地区,侗族社会内部款组织处理事务的增多,产生了一定数量的侗族档案,为更好管理这些档案并使之服务于侗款组织,侗族档案工作相伴而生。侗族档案的类型可以按照载体、内容和记录符号三种标准进行划分。以档案载体材料为标准,有石刻档案、纸质档案;从内容角度划分有宗教档案、教育档案、契约档案、约法档案、谱牒档案等;以记录符号划分有文字档案、口述档案、图形图像档案。侗族档案具有分散性、融合性、间接性、数量少特点,因而给当时档案收集、保管和利用带来一定的困难。此时档案工作存在档案工作规模小、范围窄,档案工作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等局限性,导致档案事业发展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当时封闭保守的侗族传统文化基础的影响和制约。它影响着侗族档案本身、档案工作者、档案管理工作,造成档案收集范围小,保管封闭和片面利用的局面。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虽然建国前侗族档案工作发展比较缓慢,但过去利用档案传承传统文化的工作经验,以及档案工作者的无私奉献精神,激励了今天档案工作者努力做好侗族档案管理工作,回溯历史,启示当前,把握未来。

赵朋杨[6](2012)在《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在中国画意象造型中的体现》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画的意象造型观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最大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在于中西方的审美心理的不同。审美心理是人特有的面对审美对象时产生的一种心理,它的结构由审美能力、审美经验、审美态度组成。真正将中西方审美心理区分开的是审美心理要素,也就是审美过程中的情感和理解。中国人的审美情感是婉转的,内敛的,是悲天悯人的将整个宇宙看作一体的;中国人的理解是按类理解的,这种类是中国人的分类,按照生命呈现进行的分类;中国人的审美想象是匮乏的,脱离不了世俗生活的;中国人的感知是意象的,主观的,整体的,不专注于单独的审美对象的。这些审美心理影响了中国画得造型观,使得中国人的绘画重意不重形,与不似中求似。这种心理还在中国画的立意,中国其他的艺术形式中有所体现。本文主要针对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如何体现在中国画的意象造型中做深入的探讨。主要从心理入手,研究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究竟是什么,影响其产生的有哪些哲学流派,最后,这种心理对中国画意象造型的产生和表现有哪些作用,在意象造型观中,哪些表现手法是这种审美心理的外化体现

刘艺兰[7](2011)在《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研究 ——以贵州省榕江县宰荡侗寨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民族村落文化景观遗产是各民族与自然地理融合的文化遗存,记录着民族历史文化的信息,保存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各民族所拥有的多样性生存智慧,是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城市化进程中,民族村落文化景观遗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正确理解和保护民族村落文化景观遗产刻不容缓,探寻科学的保护理论与方法迫在眉睫。目前国内村落文化景观遗产,尤其是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无系统、全面的研究体系。本课题研究以民族学为主,结合民俗学、地理学、文化遗产学等多学科理论,借助文化景观概念的视野、方法和工具,丰富、完善了民族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和实践体系,以世界文化遗产备选地之一的宰荡侗寨为例,将村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民族村寨的研究有机结合,这正是村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具有高度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共四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和第一章,就研究背景、概念、研究的内容和意义、方法框架以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进行概述。第二部分含第二章、第三章,为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二章在查阅文献和田野调查基础上,对宰荡侗寨的文化景观遗产进行概述,包括宰荡侗寨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影响宰荡侗寨文化景观的因素、宰荡侗寨文化景观的组成要素等。第三章首先描述了宰荡侗寨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景观的变迁,并结合宰荡侗寨文化景观的保护实际,分别从自然生态景观、物质文化景观、非物质景观三个层面对保护措施进行系统梳理,指出自然生态景观的保护主要是要优化生态,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物质文化景观保护采用“有机更新”理论进行改造,尽量维持原有风貌,同时增加建筑的可识别性;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则抓住“人”这个核心,从树立村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提升文化自觉的具体策略入手进行动态保护。三者的保护措施互为支撑,从而实现对文化景观的有效保护。第二节里对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村落文化景观因其动态的特点,保护应当与利用、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民族生态旅游发展实现文化景观的可持续性保护。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结语。第四章探讨了民族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的总体策略,认为要树立和谐生态观、有机整体观、积极动态观、以人为本观等保护理念,建立一个政府、专家学者、宗族组织、村民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合作保护模式。此章还就民族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并从制定完善政策法规、加大资金投入、普查整理文化景观遗产、制定保护发展规划以及建立活态传承制度等方面,健全民族村落文化景观保护机制,才能充分发掘村落文化景观价值,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结语部分对民族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相关理念和方法进行了总结。

马李娜[8](2011)在《两性关系的新格局 ——对贵州陡寨留守丈夫群体的人类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中国的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劳务输出已经成为人们家庭生活收入的重要来源,与之相伴生的留守问题也日益凸显,对农村社区和家庭的影响不言而喻。随着输出的女性劳动力不断增加,留守在家的男性群体也初具规模。目前有些农村地区的留守丈夫人数甚至超过了留守妻子(妇女),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从江县西山镇陡寨村就是其中之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结合人类学和人口学相关理论试图展示陡寨村“男守女出”的分工方式,反映当地留守丈夫群体的生活现状,并探讨男性留守对农村女性地位和两性关系的影响。陡寨男性留守家庭是基于什么样的情境下作出女性外出男性留守的决定?留守丈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他们和其他留守成员群体有什么不同?留守丈夫们面临着什么问题?以上就是此篇论文试图解答的疑问。通过陡寨的个案研究,笔者认为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中,虽然不是每种文化都能对女性养家坦然接受,但一些地方男性留守而女性外出务工确实存在。比起男性,女性外出对社会的冲击和影响更深刻,对女性地位的提升和两性关系的平等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留守问题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阶段性的、特殊的情况,是人们迫于生计的无奈选择,长期的存在不利于农村地区的发展和农村家庭的和谐。陡寨留守丈夫群体,虽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但对社区和家庭的现实需求来说也有一定的益处。笔者期望通过这篇论文的描述,能够对陡寨留守丈夫群体的生活进行呈现和探讨,引起人们对他们的关心。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导论、文章主体和结语。导论介绍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理论回顾、研究方法及文献回顾,为全文的展开做铺垫。文章主体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村寨概况的介绍,由自然环境、生计方式、生活方式和村寨历史等几部分组成。第二章是陡寨留守丈夫的人口学特征介绍,从统计资料入手对留守丈夫群体的人数、民族、文化、婚姻等方面进行呈现。第三章分析留守丈夫存在的原因,主要从经济、社会、文化、思想和自身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第四章介绍留守丈夫的生存状态,通过相关个案详细展示留守丈夫的生活状态。第五章是留守丈夫群体存在的意义及面临问题的探讨,着重分析“男耕女工”、“男守女出”的分工方式对女性地位及两性关系的影响。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使笔者的主要观点和创新点得到升华。

黄守斌,周帆[9](2011)在《侗族戏剧审美人类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侗族戏剧的降生、发展与繁荣,正是汉文化大势进入侗区之际。侗戏是侗人以包容的心态拥抱汉族及他族文化,以其固守的智慧创生极具民族特色的侗戏,是"沉迷"汉戏后的族群戏剧狂欢。对侗戏这一文化个案的研究有助于探讨当下多种文化碰撞与交融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弱势民族文化如何生存和发展,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赵建霞[10](2011)在《侗族大歌浸润下的儿童成长场域研究 ——以广西A村为个案》文中提出学前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根基,对人的行为习惯和个性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现阶段的学前教育基础还很薄弱,主要困难在于投入资金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面对着众多无法接受学前教育的幼儿,其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尤其是我国民族偏远地区的学前(幼儿)教育机构几乎为零,所以少数民族的正规教育很落后,不过由于少数民族社会的发展背景,使幼儿教育的模式除了正规教育还有其独特的方式,这些非正规教育能够满足多层次多需求的幼儿养育方式。本文从教育人类学的理论分析和视角出发,运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选取广西某侗族村寨作为个案,从空间维度和习俗维度出发,探究侗族大歌浸润下的儿童成长场域。空间维度上,侗族大歌浸润儿童成长的场域包括:家庭、鼓楼、歌班、学校,家庭成为儿童心灵居所,鼓楼是儿童成长的重要课堂,歌班浸润儿童成长主阵地、学校交织的文化空间。习俗维度上,探究婚丧礼俗、抚幼习俗、祭祀仪式、节庆习俗对儿童的影响,婚丧礼俗是儿童社会化的自然之师、抚幼习俗是儿童成长初始、祭祀仪式培养儿童民族宗教信仰、节庆习俗强化儿童的村落共同体认同感。文章通过对儿童成长场域的论述,探索出了侗族大歌浸润下的儿童成长四个机制,分别是:集体协作中的师徒传歌、血缘关怀中的亲子互动、自然环境中的熏陶、村落文化中的涵化。最后本文提出了侗族儿童成长教育对现代民族学前教育的启示:第一,正规幼儿教育与非正规幼儿教育相结合;第二,利用社区学前教育扩展儿童教育空间;第三,民族文化成为幼儿艺术课程的背景和源泉;第四,民歌,教育的重要场域。

二、论侗族文化的女性思维偏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侗族文化的女性思维偏向(论文提纲范文)

(1)侗族神话中“月亮”的文化意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侗族与侗族神话的概述
    (一)崇尚月亮的侗族
    (二)侗族神话的特点
二、侗族神话中“月亮”所蕴藏的民族文化
    (一)生殖崇拜
    (二)阴阳哲学观
    (三)宁静平和的审美情趣
三、侗族神话中“月亮”所蕴藏的民族心理
    (一)代代相传的前喻文化
    (二)平静和谐的女性文化
四、总结

(2)侗族祭萨仪式音乐及其文化阐释 ——以从江县伦洞村正月祭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对象
    四、祭萨仪式音乐研究现状综述
        (一)“萨”的身份和“萨”崇拜的属性研究
        1、“萨”身份的研究
        2、“萨”崇拜的属性研究
        3、“萨”崇拜的衍变梳理研究
        4、以“萨”为媒,侗族文化内涵阐释
        (二)祭萨仪式音乐研究
    五、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
        2、实地考察法
        3、音乐形态研究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伦洞祭萨仪式相关背景
    第一节 侗族历史沿革
    第二节 “萨”的来源
    第三节 伦洞村人文生境
第二章 伦洞正月祭萨仪式
    第一节 仪式要素
        一、仪式信仰
        二、仪式空间
        三、人员构成
    第二节 仪式流程
        一、迎萨
        二、颂萨
        三、送萨
        四、其他活动
第三章 伦洞祭萨仪式音乐类型及功能性分析
    第一节 哆耶:颂神育人与同根共娱
        一、进堂歌
        二、转堂歌
        三、散堂歌
    第二节 哆丢:多神信仰与人神交流
    第三节 芦笙:聚众信号与寨际区分
    第四节 声响:场景模拟与驱邪颂神
        一、锣鼓声
        二、鞭炮声
        三、呼喊声
第四章 伦洞祭萨仪式音乐文化内涵
    第一节 主体间性概述
    第二节 伦洞祭萨中的本真“共在”
        一、场域:诗意的栖居
        二、信仰:人与“萨”的“对话”
        三、仪式:在“思”中走向历史共在
    第三节 伦洞祭萨中的审美“共识”
        一、调式:羽调式暗淡之美
        二、音组:“la-do-re”音声之和
        三、节奏:节律与身体之和
结语
后记
致谢辞
参考文献
附录:田野调研图说

(3)萨神崇拜与南部侗族审美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强烈的崇生意识
二、尊崇女性的审美共识
三、偏向阴柔的审美取向

(4)侗族民间文学《珠郎娘美》的“再媒介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因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创新之处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珠郎娘美》的元媒介生态
    第一节 传统侗戏的缘起
    第二节 《珠郎娘美》与侗族民间政治制度
    第三节 《珠郎娘美》与侗族传统婚恋习俗
第二章 《珠郎娘美》的媒介嬗变
    第一节 叙事诗与文琴戏:口传媒介中的《珠郎娘美》
    第二节 从民间文学到文人作品:《珠郎娘美》的文本变迁..
    第三节 舞台艺术、影视艺术与新媒介艺术:《珠郎娘美》的“再媒介化”
第三章 《珠郎娘美》“再媒介化”的表意分析
    第一节 《珠郎娘美》“再媒介化”中的多元叙事
    第二节 《珠郎娘美》“再媒介化”中的阶级意识
    第三节 《珠郎娘美》“再媒介化”与民族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5)建国前侗族档案及档案工作研究 ——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侗族档案概念的界定
        二、关于侗族档案工作内容的研究
        三、研究侗族档案及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四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建国前侗族档案的产生及其种类、特征
    第一节 侗族档案的起源及产生
        一、侗族档案起源于原始记事
        二、三江县侗族档案的产生
    第二节 侗族档案的类型
        一、从载体角度划分
        二、从内容角度划分
        三、以记录符号划分
    第三节 侗族档案的特征
        一、分散性
        二、融合性
        三、间接性
        四、数量少
第三章 建国前侗族档案工作的建立和发展
    第一节 三江县侗族档案工作的建立
    第二节 侗族传统档案工作人员
        一、侗族档案工作人员基本情况及其任选
        二、传统档案工作人员的构成及其地位
    第三节 档案收集
        一、地方官府的收集及规定
        二、民间组织的收集
    第四节 档案保管
        一、保管地点的分布
        二、不同种类档案的保管方式
    第五节 档案利用
        一、档案利用的类型
        二、利用的主要成就
    第六节 侗族档案工作的特点及局限性
        一、侗族档案工作特点
        二、侗族档案工作的局限性
第四章 侗族档案及档案工作的文化基础
    第一节 侗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特征
        一、侗族传统文化的内容
        二、侗族传统文化的特征
    第二节 侗族传统文化孕育侗族档案
        一、侗族传统文化影响侗族档案产生
        二、侗族传统文化影响侗族档案的内容
    第三节 侗族传统文化对档案管理机构及档案工作人员的影响
        一、传统的档案管理机构
        二、传统档案工作人员——款首
    第四节 侗族传统文化影响侗族档案业务工作
        一、小范围的档案收集
        二、档案保管,割断了与社会大众的联系
        三、档案利用的片面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在中国画意象造型中的体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审美心理
    (一) 审美心理结构
    (二) 审美心理要素
二、 中国传统审美心理
    (一) 偏阴性的审美能力
    (二) 整体性的审美态度
    (三) 生生的审美经验
三、 意象解析
    (一) 象非相
    (二) 意即气
    (三) 意象
四、 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在意象造型中的体现
    (一) 象的审美心理
    (二) 意的审美心理
    (三) 意象造型体现的整体性和模糊性的审美心态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研究 ——以贵州省榕江县宰荡侗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方法及理论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评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文化景观
        二、村落文化景观遗产
        三、民族村落文化景观遗产
        四、农业文化遗产
    第二节 国内外村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研究概况
        一、国外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的研究
        二、国内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的研究
第二章 宰荡侗寨文化景观遗产概述
    第一节 宰荡侗寨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一、榕江宰荡侗寨概况
        二、宰荡村历史沿革
    第二节 影响宰荡村落文化景观的因素和外部环境分析
        一、宰荡村落文化景观依托的自然景观
        二、宰荡村落文化景观依托的社会环境
    第三节 宰荡村落文化景观的构成
        一、物质文化景观
        二、非物质文化景观
        三、宰荡人
第三章 宰荡侗寨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研究
    第一节 宰荡侗寨文化景观的变迁
        一、物质文化景观的变迁
        二、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变迁
    第二节 宰荡侗寨文化景观的保护研究
        一、村落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
        二、宰荡侗寨文化景观遗产与旅游开发
第四章 民族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研究
    第一节 当前民族村落文化景观状况
        一.原生形态民族村落文化景观
        二.次生形态民族村落文化景观
        三.变异的民族村落文化景观
        四.消逝的民族村落文化景观
    第二节 保护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保护认识不清
        二、保护制度不全
        三、忽视生态环境整体保护
    第三节 民族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理念
        一、和谐生态观
        二、有机整体观
        三、积极动态观
        四、以人为本观
    第四节 民族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策略
        一、确立保护性发展观念
        二、探索多元主体保护模式
        三、建立健全保护机制
        四、建设完善生态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宰荡村村规民约条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8)两性关系的新格局 ——对贵州陡寨留守丈夫群体的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的缘由
        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理论与方法
        一、理论回顾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相关研究回顾
        一、从流动角度入手的研究
        二、从留守角度入手的研究
第一章 高坡上的侗寨——陡寨
    第一节 自然环境
    第二节 生计方式
    第三节 生活方式
        一、衣
        二、食
        三、住
        四、行
    第四节 历史由来
    第五节 村寨组织
        一、政治组织
        二、姓氏及宗族
        三、民间组织
第二章 人口流动与留守家庭
    第一节 人口概况
        一、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
        二、人口的民族构成
        三、婚姻状况
        四、文化教育水平
    第二节 人口的流动
        一、流动概况
        二、流动模式
        三、流动人口的去向、文化素质及职业选择
        四、其他
    第三节 留守家庭概况
        一、留守总体情况
        二、留守丈夫群体概况
第三章 陡寨留守丈夫群体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 经济因素
        一、离不开男性的"活路"
        二、挥霍的男人和精细的女人
        三、家族决策最优化的指导
    第二节 社会因素
        一、同乡姐妹带走了老婆
        二、女性打工者的优势
    第三节 文化因素
        一、传统文化中的男女平等观念
        二、不让出去的"遵义家"
    第四节 个人因素
        一、有副业的留守丈夫
        二、身体因素
        三、女性自己的选择
第四章 留守丈夫的生存现状
    第一节 家庭生活
        一、一肩挑起双重劳动
        二、副业
        三、弹性的父亲角色
        四、赡养老人的力不从心
        五、心理状况
        六、对妻子外出打工的支持度
    第二节 社区生活
        一、社区活动的参与
        二、社区地位
    第三节 一位留守丈夫的生活
        一、忙碌的一天
        二、家庭一年大致收支情况
第五章 留守丈夫的存在意义及面临问题
    第一节 留守丈夫存在的意义
        一、对传统性别分工模式的影响
        二、农村妇女地位的改善
        三、社区和家庭利益的优化
    第二节 留守丈夫群体面临的问题
        一、身心的双重疲倦
        二、形式上的单亲家庭
        三、留守丈夫家族面临的挑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2005年陡寨的村规民约
        侗歌的道德规范
        《九十九公合款》的款约
    附录二: 图片
后记

(10)侗族大歌浸润下的儿童成长场域研究 ——以广西A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一) 研究缘起
        1. 基于机缘与个人研究兴趣
        2. 基于侗族大歌的教育价值
    (二) 概念界定
        1. 侗族大歌
        2. 浸润
        3. 儿童
        4. 成长
        5. 场域
    (三) 文献综述
        1. 关于侗族大歌的研究
        2. 侗族传统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关研究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理论假设
        3. 研究方法
        4. 研究过程
    (五)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研究目的
        2. 理论意义
        3. 实践意义
一、侗族及侗族大歌概况
    (一) 自然和人文背景描述
        1. 龙胜各族自治县简介
        2. 生态环境
        3. 文化环境
    (二) 侗族大歌概况
        1. 侗族大歌的产生与发展
        2. 侗族大歌的分类
二、侗族大歌浸润儿童成长场域的空间维度
    (一) 歌声萦绕的家庭:儿童成长的心灵居所
    (二) 学歌唱歌的鼓楼:儿童成长的重要课堂
    (三) 社区中的歌班:浸润儿童成长的主阵地
    (四) 延续歌声的学校:交织的文化空间
三、侗族大歌浸润儿童成长场域的习俗维度
    (一) 抚幼习俗:儿童成长初始
    (二) 婚丧礼俗:儿童社会化的自然之师
    (三) 祭祀仪式:培养儿童民族宗教信仰
    (四) 节庆习俗:强化儿童的村落共同体认同感
四、侗族大歌浸润下的儿童成长机制研究
    (一) 侗族大歌浸润儿童成长的机制
        1. 集体协作中的师徒传歌
        2. 血缘关怀中的亲子互动
        3. 自然环境中的熏陶
        4. 村落文化中的涵化
    (二) 侗族大歌对儿童的文化教育价值
        1. 知识教化功能
        2. 品质教育
        3. 民族性格塑造
        4. 审美教育
五、侗族儿童成长教育对民族学前教育的启示
    (一) 民族幼儿教育的困境
    (二) 侗族儿童成长教育对民族学前教育的启示
        1. 正规幼儿教育与非正规幼儿教育相结合
        2. 利用社区学前教育扩展儿童教育空间
        3. 民族文化成为幼儿艺术课程的背景和源泉
        4. 儿歌,重要的教育场域
六、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论侗族文化的女性思维偏向(论文参考文献)

  • [1]侗族神话中“月亮”的文化意蕴研究[J]. 龙彦伶,张炼. 汉字文化, 2021(18)
  • [2]侗族祭萨仪式音乐及其文化阐释 ——以从江县伦洞村正月祭萨为例[D]. 蔡君绮.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 [3]萨神崇拜与南部侗族审美观念研究[J]. 覃运秋.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8(03)
  • [4]侗族民间文学《珠郎娘美》的“再媒介化”研究[D]. 石琪琪. 贵州师范大学, 2018(12)
  • [5]建国前侗族档案及档案工作研究 ——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D]. 覃玲丹. 广西民族大学, 2012(09)
  • [6]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在中国画意象造型中的体现[D]. 赵朋杨.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7]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研究 ——以贵州省榕江县宰荡侗寨为例[D]. 刘艺兰.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8]两性关系的新格局 ——对贵州陡寨留守丈夫群体的人类学研究[D]. 马李娜.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2)
  • [9]侗族戏剧审美人类学研究[J]. 黄守斌,周帆. 贵州民族研究, 2011(02)
  • [10]侗族大歌浸润下的儿童成长场域研究 ——以广西A村为个案[D]. 赵建霞. 广西师范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试论侗族文化的女性思想倾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