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耐火材料厂职业健康促进效果评价

某耐火材料厂职业健康促进效果评价

一、某耐火材料厂职业健康促进效果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张颖,吴占德,刘国威,宋强[1](2021)在《耐火材料厂工艺设计教学改革》文中指出耐火材料厂工艺设计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设计内容相对陈旧等问题,结合耐火材料行业发展和学校实际教学情况,采取了更新和完善设计资料、注重选题质量、加强指导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等措施,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

刘凯[2](2021)在《有色金属矿山矽尘暴露致矽肺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文中认为生产性矽尘是矿山开采行业中严重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职业危害因素,长期大量吸入矽尘可导致劳动者患上以肺间质纤维化为主的矽肺病。近些年来,中国在防治矽肺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中国矽肺高发病率以及矽肺引起的疾病负担仍是阻碍中国职业健康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即使在同等接尘量时有色金属矿山接尘工人矽肺的死亡风险比值(Hazard ratio,HR)仍然要高于陶瓷厂工人。目前,国内关于有色金属矿山矽尘累积暴露量与矽肺累积发病密度剂量反应关系的研究仍存在不足,并且缺乏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矽尘暴露致矽肺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大样本量研究。本研究通过选取我国典型的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收集企业基本信息以及其关键岗位的矽尘暴露资料。同时选取既往矽尘暴露资料和接尘工人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相对齐全的有色金属矿山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采用寿命表法建立矽尘累积暴露量与矽肺累积发病密度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最终,结合国际采矿和金属委员会(International Mining and Metal Commission,ICMM)风险评级表法和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以及自建的矽尘累积暴露量与矽肺累积发病密度的剂量反应关系公式对有色金属矿山矽尘暴露致矽肺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进行综合评估。第一部分矽尘累积暴露量与矽肺累积发病密度的剂量反应关系目的:探讨有色金属矿山矽尘累积暴露量与矽肺累积发病密度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三家国有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收集其不同工种历年粉尘暴露监测资料,以及从事接尘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档案资料,建立矽尘累积暴露量与矽肺累积发病密度的剂量反应关系。同时,根据是否有吸烟史进一步将研究对象分为总队列、吸烟组和非吸烟组,分别采用寿命表法计算其矽肺发病密度和累积发病密度。最终,分别拟合矽尘累积暴露量与矽肺累积发病密度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同时验证既往学者的二氧化硅累积暴露量与矽肺累积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1)本次研究收集到一家大型和两家中型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2008年1月至2020年10月不同岗位历年来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暴露浓度,以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检测结果,其总粉尘CTWA浓度范围为0.06至41.94 mg/m3,呼吸性粉尘CTWA浓度范围为0.05至12.54 mg/m3,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范围为16.8%至17.3%;(2)三家有色金属矿山矽尘暴露率范围为28.14%至65.38%,共收集到2553名从事接尘作业工人,且其初始接尘年份分布范围为1940年至2020年;最终纳入的2551名工人以男性工人为主(94.98%),在岗和退休工人各占59。27%和40.73%,吸烟者共1211人;所有纳入对象共随访57480人年,总患病人数247人,且初次确诊为I期矽肺者共221人(89.47%);(3)总矽尘累积暴露量(Dt)、呼吸性矽尘累积暴露量(Dr)与矽肺累积发病密度(Pn)均近似直线关系,总矽尘累积暴露量与矽肺累积发病密度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logitPn=1.76lgDt-5.59(F=486.84,P<0.001),呼吸性矽尘累积暴露量与矽肺累积发病密度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logitPn=1.55lgDr-4.53(F=545.44,P<0.001),其决定系数(R2)均达到 0.97 以上;与既往学者的二氧化硅累积暴露量与矽肺累积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公式相比,此次研究自建的剂量反应公式预测矽尘累积暴露量导致矽肺的发病密度比较贴合实际发病情况;(4)当Dt和Dr分别小于13.53 mg/m3-years和3.47 mg/m3-years时,吸烟组的Pn均高于非吸烟组;而当Dt和Dr分别超过13.53 mg/m3-years和3.47 mg/m3-years之后,除了 20.91 mg/m3-years(总矽尘)和6.55 mg/m3-years(呼吸性矽尘),吸烟组的Pn均低于非吸烟组。结论:有色金属矿山矽尘累积暴露量与矽肺累积发病密度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并且,既往吸烟可能仅在低累积矽尘暴露量范围内增加矽肺累积发病密度。第二部分有色金属矿山矽尘暴露致矽肺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目的:基于我国典型的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探讨其矽尘暴露致矽肺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选取我国七个省份44家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通过开展现场职业卫生调查,以及主要矽尘作业岗位现场检测,收集企业基本信息以及其关键岗位的矽尘暴露资料,进而对有色金属矿山矽尘暴露致矽肺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进行综合评估。现场粉尘暴露检测主要是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 192.1-2007)和《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T 192.2-2007),对选定的有色金属矿山存在矽尘暴露的岗位开展矽尘浓度的短时间定点采样(15 min),而降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是参考《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 192.4-2007)。基于企业不同的生产工艺、设备布置、工作场所、生产任务、工作内容、岗位生产制度及劳动定员情况等,将众多接尘岗位按工作性质归为不同工种。采用国际采矿和金属委员会风险评级表法和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两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以及自建的矽尘累积暴露量与矽肺累积发病密度关系公式,从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两方面分别分析有色金属矿山矽尘暴露致矽肺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同时,采用二次加权Kappa检验分析两种风险评估方法的一致性。结果: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检测结果显示:(1)本次研究最终纳入37家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且主要以井下开采矿山为主(97.30%);所纳入企业共8635名工人,从事存在矽尘暴露工作工人有4358名(50.47%);各企业矽尘暴露率M(Q1,Q3)60.71%(43.09%,73.41%),并且中型和小型企业、银矿和锑矿开采企业的矽尘暴露率M较高(分别为64.69%、60.71%、84.69%和72.22%);不同生产规模、开采方式或产品类型的工人每天工作时间M均为8.00小时(hours),每天接尘时间M范围为4.00至6.00小时,个体粉尘防护用品佩戴率(%)M范围为65.00%至95.00%;(2)此次研究分别收集了 501、456和498个用于测定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总粉尘浓度和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样本;游离二氧化硅含量M(Q1,Q3)为21.18%(17.03%,30.47%),总粉尘浓度M(Q1,Q3)为1.60(0.86,2.46)mg/m3,总粉尘浓度超出我国 8 小时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PC-TWA)(以下简称超标)的样本数为294(64.47%),总矽尘浓度的M(Q1,Q3)为 0.36(0.13,0.68)mg/m3,呼吸性粉尘浓度的 M(Q1,Q3)为 0.68(0.30,1.18)mg/m3,呼吸性粉尘浓度超出我国PC-TWA以及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联合会(American Conference for Governmental Industrial Hygienists,ACGIH)推荐接触限值(Recommended Exposure Limit,REL)的样本数分别为 249(50.00%)和 495(99.40%),呼吸性矽尘浓度的M(Q1,Q3)为0.17(0.06,0.31)mg/m3;(3)不同生产规模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中,中型企业的矽尘暴露水平最高,其游离二氧化硅含量M(Q1,Q3)为 26.68%(14.82%,32.28%)、总粉尘浓度 M(Q1,Q3)为 1.72(0.97,2.92)mg/m3、总粉尘样本超标率为68.42%、总矽尘浓度M(Q1,Q3)为0.46(0.15,0.81)mg/m3、呼吸性粉尘浓度M(Q1,Q3)为0.76(0.59,1.25)mg/m3、呼吸性粉尘样本超标率为53.49%、呼吸性矽尘浓度M(Q1,Q3)为0.19(0.10,0.42)mg/m3,小型企业则次之;(4)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不同工种中,凿岩工和破碎工矽尘暴露水平较高,其二氧化硅含量M(Q1,Q3)分别为24.73%(17.26%,35.50%)和23.50%(17.05%,26.78%),总粉尘浓度 M(Q1,Q3)分别为 2.25(1.39,3.11)和 2.23(1.29,3.01)mg/m3,总粉尘样本超标率分别为84.00%和76.47%,总矽尘浓度M(Q1,Q3)分别为 0.47(0.37,0.88)和 0.51(0.22,1.02)mg/m3,呼吸性粉尘浓度 M(Q1,Q3)分别为1.28(0.87,1.59)和0.94(0.47,1.40)mg/m3,呼吸性粉尘样本超标率分别为 80.00%和 66.67%,呼吸性矽尘浓度 M(Q1,Q3)分别为 0.30(0.24,0.53)和 0.18(0.08,0.64)mg/m3。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和剂量反应关系预测结果显示:(1)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矽尘暴露致矽肺的整体职业健康风险等级为中等:①总粉尘方面的ICMM风险评级表法和INDEX法的综合评估结果分别为高和中等风险(Sweighted分别为3.52和2.79);②呼吸性粉尘方面的ICMM风险评级表法和INDEX法的综合评估结果均为中等风险(Sweighted分别为2.78和2.35);③以当前总粉尘浓度持续暴露10年、20年和30年后的矽肺累积发病率 M(Q1,Q3)分别为 9.98%(4.67%,16.47%)、19.95%(9.34%,32.95%)和29.93%(14.01%,49.42%),以当前呼吸性粉尘浓度持续暴露10年、20年和30年后的矽肺累积发病率M(Q1,Q3)分别为3.27%(1.85%,4.78%)、6.55%(3.70%,9.84%)和9.82%(5.55%,14.33%);(2)中型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矽尘暴露致矽肺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高于其他类型企业:①总粉尘方面的评估结果显示,不同生产规模企业的ICMM风险评级表法综合评估结果均为高风险(大型、中型和小型Sweighted分别为3.06、3.71和3.63),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INDEX法综合评估结果分别为中等、高和中等风险(Sweighted分别为2.53、3.16和2.60);②呼吸性粉尘方面的评估结果显示,不同生产规模企业的ICMM风险评级表法和INDEX法综合评估结果均为中等风险(大型、中型和小型ICMM风险评级表法Sweighted分别为2.80、2.89 和 2.73,而 INDEX 法 Sweighted分别为 2.17、2.85 和 2.16);③中型企业以当前总粉尘或呼吸性粉尘浓度持续暴露10年、20年和30年后的矽肺累积发病率M均大于小型和大型企业;(3)凿岩工和破碎工矽尘暴露致矽肺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高于其他工种,指挥工的风险水平最低:①总粉尘方面的评估结果显示,凿岩工和破碎工的ICMM风险评级表法综合评估结果均为极高风险(Sweighted分别为4.32和4.11),而其INDEX法综合评估结果均为高风险(Sweighted分别为3.12和3.44);指挥工的ICMM风险评级表法和INDEX法综合评估结果均为极低风险(Sweighted均为1.00);②呼吸性粉尘方面的评估结果显示,凿岩工的ICMM风险评级表法综合评估结果为极高风险(Sweighted为4.04),而其INDEX法综合评估结果为中等风险(Sweighted为2.84);破碎工的ICMM风险评级表法和INDEX法综合评估结果均为高风险(Sweighted分别为3.86和3.00);指挥工ICMM风险评级表法和INDEX法综合评估结果均为极低(Sweighted均为1.00);③凿岩工和破碎工以当前总粉尘或呼吸性粉尘浓度持续暴露10年、20年和30年后的矽肺累积发病率M均大于其他工种,而以当前总粉尘浓度持续暴露10年、20年和30年后的矽肺累积发病率最低的是筛分工,以当前呼吸性粉尘浓度持续暴露10年、20年和30年后的矽肺累积发病率最低的是尾矿工。ICMM风险评级表法和INDEX法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整体上两种评估方法无论是在总粉尘或者呼吸性粉尘方面的评估结果均具有较强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644和0.600,且P值均<0.05),而根据生产规模或工种分层分析后,其一致性有一定改变:(1)大型企业的总粉尘或者呼吸性粉尘评估结果均有较强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 0.786(95%CI为 0.698~0.874)和 0.627(95%CI为0.463~0.791),P值均为0.000),中型企业的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评估结果一致性分别为一般(Kappa值为 0.554(95%CI 为 0.374~0.733))和较强(Kappa 值为 0.606(95%CI 为 0.487~0.725)),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小型企业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评估结果一致性分别为较强(Kappa值为0.615(95%CI为0.508~0.722))和一般(Kappa值为0.582(95%CI为0.489~0.675)),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2)①总粉尘方面:爆破工、巡检工和筛分工的评估结果均有强一致性(Kappa值均≥0.80),破碎工、出矿工和尾矿工的评估结果也均有较强一致性(Kappa值均≥ 0.60),而凿岩工、驾驶工、掘进工、中控工和磨工的评估结果则仅有一般一致性(Kappa值均<0.60);②呼吸性粉尘方面:尾矿工的评估结果具有强一致性(Kappa值为0.800),爆破工、破碎工、磨工、筛分工和巡检工的评估结果均有较强一致性(Kappa值均≥0.60),而凿岩工、驾驶工、掘进工和出矿工的评估结果则仅有一般一致性(Kappa值均<0.60),并且中控工的评估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值为-0.216)。结论:(1)此次研究的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矽尘暴露率中位数为60.71%,其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总矽尘浓度和呼吸性矽尘浓度中位数分别为21.18%、0.36 mg/m3和0.17 mg/m3,并且其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样本超标比例分别为64.47%和50.00%;(2)中型生产规模开采企业、凿岩工和破碎工矽尘暴露水平较高;(3)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矽尘暴露致矽肺的整体职业健康风险等级为中等,中型生产规模开采企业、凿岩工和破碎工的风险水平较高;(4)整体上国际采矿和金属委员会风险评级表法和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在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矽尘暴露致矽肺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

李海龙[3](2021)在《大气矿物氧化物表面硫酸盐形成机理的计算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四川盆地大气污染为研究背景,针对硫酸盐气溶胶颗粒物的来源和形成,结合盆地内降尘颗粒物和监测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建立了无机物(H2O2和HONO)和有机物(异戊二烯和柠檬烯)在矿物氧化物(γ-Al2O3和α-Fe2O3)表面氧化SO2的反应体系,研究了H2O2、HONO、异戊二烯和柠檬烯在γ-Al2O3和α-Fe2O3不同表面的吸附能和吸附位置以及氧化SO2的非均相反应过程。通过分析不同反应体系的轨道杂化作用、电子转移和过渡态,阐明H2O2、HONO、异戊二烯和柠檬烯在γ-Al2O3和α-Fe2O3表面的相互作用机制和非均相氧化SO2的反应机制,揭示有机无机化合物在矿物氧化物表面的吸附分解机制和非均相氧化SO2形成硫酸盐的反应机理。具体的内容和结论如下:(1)H2O2/HONO在γ-Al2O3和α-Fe2O3表面非均相氧化SO2的机制:通过模拟计算分析了H2O2/HONO在完整和氧缺陷的γ-Al2O3(Al)(110)和α-Fe2O3(Fe)(001)表面的吸附和分解过程,并结合实验揭示了H2O2/HONO在γ-Al2O3和α-Fe2O3表面氧化SO2的非均相反应机理。结果表明,H2O2和HONO的存在不仅提高了SO2的吸附量,还会促进SO2向硫酸盐的转变,而且HONO相比于H2O2更有利于硫酸盐的形成。其原因是由于表面吸附的H2O2仅在氧缺陷的γ-Al2O3(Al)(110)和α-Fe2O3(Fe)(001)表面发生分解(H2O2→OH+OH)形成羟基自由基,而HONO不仅在完整的α-Fe2O3(Fe)(001)表面分解而且在氧缺陷的γ-Al2O3(Al)(110)和α-Fe2O3(Fe)(001)表面发生分解(HONO→ON+OH)形成羟基自由基。当H2O2/HONO和SO2同时吸附在γ-Al2O3(Al)(110)和α-Fe2O3(Fe)(001)表面时,SO2被吸附在表面的H2O2/HONO分解形成的羟基自由基氧化形成硫酸盐,由此导致HONO+SO2体系(γ-Al2O3:15.632 ppm;α-Fe2O3:19.675 ppm)相比于H2O2+SO2体系(γ-Al2O3:5.432 ppm;α-Fe2O3:8.642 ppm)在表面形成较高浓度的硫酸盐。同时,通过计算H2O2/HONO分解过程及H2O2/HONO氧化SO2过程的化学反应势垒表明,SO2很容易被H2O2/HONO在氧缺陷γ-Al2O3(Al)(110)和α-Fe2O3(Fe)(001)表面氧化形成硫酸盐。(2)异戊二烯/柠檬烯与臭氧在γ-Al2O3和α-Fe2O3表面协同氧化SO2的非均相反应机制:通过模拟计算分析了异戊二烯/柠檬烯、臭氧和SO2在γ-Al2O3和α-Fe2O3颗粒物的吸附机制、Criegee中间体形成和分解过程以及Criegee中间体非均相氧化SO2的反应过程,并结合实验揭示异戊二烯/柠檬烯、臭氧在γ-Al2O3和α-Fe2O3表面氧化制SO2的非均相反应机制。异戊二烯/柠檬烯在γ-Al2O3和α-Fe2O3表面不仅能促进硫酸盐的形成,还会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羰基化合物)的形成,并且柠檬烯相比于异戊二烯更容易形成硫酸盐和碳基化合物。异戊二烯/柠檬烯在γ-Al2O3(Al)(110)和α-Fe2O3(Fe)(001)表面的臭氧氧化分解过程与异戊二烯/柠檬烯和臭氧在表面协同氧化SO2的反应过程均包含四个步骤:臭氧与异戊二烯/柠檬烯的C=C双键的加成反应、Criegee中间体的形成、缺陷态氧的形成(或缺陷态氧氧化SO2)和羟基自由基的形成(或羟基自由基氧化SO2)。其中,臭氧在γ-Al2O3(Al)(110)和α-Fe2O3(Fe)(001)表面倾向于与异戊二烯的C1=C2双键加成并分解形成具有CH2=CCH3-CH-O-O*结构的Criegee中间体,并通过氢转移过程形成羟基自由基氧化SO2形成HOSO2团簇和羰基化合物。此过程中,表面吸附水通过影响加成反应过程与Criegee中间体分解形过程,抑制异戊二烯和臭氧在γ-Al2O3(110)和α-Fe2O3(001)表面协同氧化SO2的反应,由此使得γ-Al2O3和α-Fe2O3表面硫酸根的含量呈现降低的趋势(γ-Al2O3:1.24 ppm→0.68 ppm;α-Fe2O3:3.24 ppm→1.83ppm)。但对于柠檬烯,臭氧倾向于与表面吸附的柠檬烯的C3=C4(环外双键)加成并分解形成具有R3CHCH3-O-O*结构的Criegee中间体。相比于缺陷态氧氧化SO2的过程,R3CHCH3-O-O*中间体更倾向于从-CH3基团获得H原子(氢转移:R3CHCH3-O-O*→R3CHCH2-O-OH)形成的羟基自由基氧化SO2形成HOSO2团簇(R3CHCH2-O-OH+SO2→R3CHCH2=O+HOSO2)。此过程中,表面吸附水通过增强d/p-p(Al-3p/Fe-3d-C-2p)和p-p(C-2p-O-2p)轨道杂化,降低了加成反应过程与Criegee中间体分解过程的反应势垒,促进了柠檬烯和臭氧在γ-Al2O3(Al)(110)和α-Fe2O3(Fe)(001)表面氧化SO2的反应,由此使得γ-Al2O3和α-Fe2O3表面硫酸根的含量呈现增加的趋势(γ-Al2O3:0.63 ppm→1.68ppm;α-Fe2O3:3.63 ppm→6.89 ppm)。因此,柠檬烯相比于异戊二烯在γ-Al2O3和α-Fe2O3表面形成的硫酸盐具有较高的浓度。该结果不仅解释了较好的异戊二烯/柠檬烯和臭氧在γ-Al2O3和α-Fe2O3表面氧化SO2的非均相反应过程,而且说明了相对湿度对异戊二烯/柠檬烯和臭氧在表面氧化SO2生成硫酸过程的抑制和促进作用。

吴佳怡[4](2020)在《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评价体系构建与转型机制研究 ——以焦作市为例》文中提出

张悦[5](2020)在《接管、改造和建设:太原钢铁厂研究(1949-1952)》文中研究表明接管、改造和建设是1949年前后中国共产党国营企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太原钢铁厂是当时华北地区重要的钢铁企业,这一企业不但是山西省工业发展的主要引擎,而且是中国较早生产特殊钢产品的钢铁厂,在当代中国工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49年中国共产党接管该企业后,在上级部门统一领导下,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发动企业干部、职工,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和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太原钢铁厂前身西北炼钢厂的创建和早期发展。第二章探讨太原钢铁厂的接管。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系列接管准备工作,如成立地下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组建接管机构和解放厂区等。接收工厂后逐渐“变接为管”,开展职工工作、清点企业资产设备和恢复生产,为改造和建设工作奠定基础。第三、四章为改造和建设,包括以下内容。其一,企业管理机构及方式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变革管理组织机构和建立党群组织;其二,对企业人员的改造,通过思想教育和群众运动对干部、职员、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等群体进行改造,使企业人员实现“现代化”与“政治化”的转变;其三,转变经营方式,建立定额管理制和经济核算制等新型经营制度,并通过生产竞赛实现企业增产;其四,扩大生产规模、创新生产技术,并引进特殊钢生产设备;其五,在企业中开展职工文化扫盲、职业技术和政治教育,建立职工学习制度。第五章探讨太原钢铁厂接管、改造和建设的意义与经验。太钢的成功接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企业接管政策的成熟。企业改造与建设工作促进生产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人的社会地位与生活水平。党政干部领导与群众动员相结合的方式贯穿于太原钢铁厂的接管、改造与建设过程中,为企业发展积累了经验。通过探究太原钢铁厂接管、改造和建设的历史进程,可以以小见大地厘清1949年前后中国国营企业的发展线索。

谢峰[6](2020)在《运河遗产景观旅游空间生产评价及优化 ——以无锡南长街为例》文中指出2014年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为沿线运河遗产景观的旅游利用提供了巨大的推进动力。因此实现运河遗产景观旅游利用的有序化、持续化,成为从事运河旅游研究者的重要议题。南长街作为运河遗产景观的典型代表,具有风景独特,旅游利用时间较早等特点。对该区域的旅游空间生产进行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双重解读,应能为其他运河遗产景观旅游利用提供较好的参考价值。本文基于空间生产视角,以南长街为例,探讨2014年前后旅游介入下南长街空间重构特征。并利用调研问卷、访谈及相关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游客、居民进行感知评价调研。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梳理,发现空间生产角度下遗产景观旅游利用研究开始时间较晚,还未形成系统性的研究结论。但空间生产理论坚持历史性、社会性和空间性的统一,是遗产景观旅游化利用研究的较好出发点。针对这一结论,首先本文依据南长街旅游发展模式特点将其旅游发展历程分为“经济引领、政府引导下多种利益博弈”两个阶段,并在资料搜集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空间句法对南长街2014年旅游空间格局与现今旅游空间格局进行对比研究;其次,利用问卷调研的方式对南长街游客、居民分别进行旅游空间生产感知评价调研,利用SPSS、Amos软件进行探索性、验证性因子分析,对游客、居民两种感知视角下的南长街旅游空间生产评价模型进行测度研究;再以结构方程模型对旅游空间生产评价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分析;最后,基于相关分析结果对南长街旅游空间生产作出解读,并提出相关旅游发展优化措施。研究结果显示:(1)南长街空间生产在旅游发展影响下呈现出“旅游服务空间的单中心分布、生活空间的“多中心”集聚与“均质化”分散”两大特征,而且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旅游挤出现象:(2)基于游客感知角度,“旅游氛围、社会环境、旅游行为、旅游服务、旅游吸引、旅游出行”均对游客感知评价存在正向影响,但影响权重存在差异;(3)南长街现有居民类型相对较为复杂,但对旅游影响下的空间重构具备较高的感知水平,而且在与居民身份重构的关联分析中呈现出“社会空间—生态空间—文化空间”三种类型空间感知影响度逐渐递减的状态。基于相关分析,本文认为“运河遗产景观”是南长街的本质属性。故提出利用旅游发展的统筹协同作用,借助“旅游+文化”等发展措施,以市场需求为发展导向,在旅游发展中维护历史价值认同延续,应是运河遗产景观长久发展的合理途径。

郭佳[7](2020)在《郑州市红色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红色文化自诞生至今,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一路追逐中国梦的辉煌历程。同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红色文化也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在全球化的今天,发展红色文化,将对于我们重塑民族文化自信,助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郑州市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也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特殊的历史地位和地理位置,成就了它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同时也遗存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因此,深入挖掘郑州市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对于增强民众凝聚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助力中原崛起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郑州市红色文化为研究视角,选取三处具有代表性的郑州市红色文化基地,对其发展的历程和现状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郑州市红色文化在发展中的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为更好地发展郑州市红色文化探索路径和对策。本文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选题背景,阐明研究意义,提出研究郑州市红色文化发展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详细叙述红色文化的相关概念,包括红色文化的内涵、相关经典论述、红色文化的存在形式以及红色文化的价值。第三部分选取郑州市众多红色文化资源中具有代表性的三处:郑州二七纪念塔和二七纪念堂、郑州纺织工业基地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典范——竹林镇,探索其发展历程和保存现状,分析其蕴含的红色文化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郑州市红色文化的特点及当代价值。第四部分总结出郑州市红色文化发展的优势,并分析其在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五部分提出促进郑州市红色文化发展的对策,从做好科学发展的统筹规划、强化红色文化保护力度、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方式、加强红色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制定措施促进红色文化健康发展,以期对其他地区红色文化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李顺[8](2020)在《攀枝花地区三线建设建筑遗存的当代价值认知及保护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线建设在我国建设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产生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攀枝花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城市,近年来城市衰退,面临转型,另外三线建设时期的建筑也逐渐废弃。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区分了建筑遗产和建筑遗存、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的含义,明确了攀枝花三线建设建筑遗存的研究范围。通过文献、口述史、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对国内外三线建设、建筑遗存价值认知与保护发展等研究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梳理与分析,凝练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攀枝花地区发展状况,对攀枝花地区三线建设建筑遗存的当代价值进行提炼。用现场调研和问卷调查法对部分三线建设建筑遗存进行测绘和记录,对保护和发展相关问题进行走访调查,分析归纳建筑遗存的特点和类型。借鉴国内外实践案例,剖析保护和发展的问题和困境,在建构主义和解释学的视野下,挖掘自身文化和特色,提出在转型中的三线建设时期建筑遗存保护与发展策略及模式。分别选择研究范围内各类型的代表建筑遗存,做相应的更新改造概念设计,以提供一种保护与发展的范例。这对攀枝花的城市发展、文化弘扬、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对其他地区的建筑遗存保护与发展提供一定启示。

吴军年[9](2019)在《钢铁产业共生网络结构和功能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2018年底中国钢产量以超过9亿吨的规模占世界总产量的50%,钢铁行业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压力;发展钢铁行业内外的产业共生关系,评价、优化和调控产业共生网络,才能实施产业生态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如何评价、优化、调控和管理钢铁产业共生网络(ISISN)问题尚未解决。本文利用有效能和生态网络分析等方法分析典型案例的钢铁产业共生网络结构和功能,定量表征结构、功能和环境行为及其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共生网络的构建既要真实和客观的表征钢铁产业生产系统的工艺流程和生产运营特点,又要反映生产流程上下游、副产品和废弃物共生利用与设施和服务共享关系。以生产运行近六十多年的某钢铁集团公司2012年数据为基准,调查分析建厂初期到近期公司尺度的四种情景共生关系,提出以占地边界为主,兼顾效率边界、权力边界、能力边界、身份界限进行系统边界的设置;选择铁、碳和有效能(整合流)作为共生网络介质流的通量指标;通过生产装置、工序、车间、工厂、子公司和集团公司等区分共生网络的节点尺度水平,协调和匹配节点尺度与节点之间的共生关系,构建和定量化产业共生网络。煤气、炉渣、废铁、废钢、脱硫石膏等共生循环利用措施,使吨粗钢的消耗指标、能效指标和排放指标均有改进。产业共生网络作为嵌入外环境的子系统,产业共生措施的增加引起共生网络拓扑结构的改变和对外环境影响的变化。共生网络节点数、直接链接、链接密度、链接关联度均有增加,碳代谢和有效能流营养等级结构均呈现三角形稳定结构,铁代谢呈现梯形结构。效用分析说明,铁代谢的炼铁对外环境影响最大,炼钢和选矿是影响铁代谢流的关键节点;碳代谢对外环境影响最大的是焦化和炼铁,焦化、炼铁和废物管理是影响碳代谢流的关键节点;整合介质流指标-有效能则显示出选矿的重要性。铁代谢以互利共生为主,偏利依赖或控制共生其次,碳代谢以偏利依赖或控制共生为主,互利共生其次。炼铁节点对共生网络的结构和功能起主导控制作用,其控制度水平排在外环境之后,且对铁代谢具有更高的控制度,而热电、炼铁和焦化对碳代谢的控制度水平较高。节点铁通量比碳通量对产业共生网络的贡献和影响更大,控制度水平更高。共生网络优化和调控的关键节点是外环境、炼铁、热电和焦化。流信息指数铁、碳代谢的通量、系统组织上升性、系统发展能力在随着共生措施的增加而不断增加;显示出共生网络组织结构的改善和发展及高碳消耗和排放的特点;平均互惠信息均呈下降趋势。铁代谢的平均互惠信息、组织上升性、组织成熟度高于碳代谢,碳代谢的系统总通量、流多样性、发展能力、系统冗余和开销高于铁代谢。铁代谢是以效率为主导,碳代谢是以冗余和抵抗力为主导。共生网络的碳代谢、铁代谢和有效能流的系统代谢通量、发展能力和冗余有相同的分布特点,以碳代谢较高;平均互惠信息、组织上升性和组织成熟度、鲁棒性有类似的分布特点,基本是以铁代谢较高。钢铁产业系统的铁代谢和碳代谢均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碳代谢、铁代谢和有效能流相结合的生态网络分析,能够表征产业链延伸和共生措施改变对共生网络结构、功能和环境行为的变化影响;平均路径长度、芬恩循环指数、平均营养水平、食碎屑/食草比、关键度、结构信息和流信息指数皆可作为产业共生网络的定量表征指标,展示系统多层次多方位的环境管理信息。在研究共生网络的结构、功能和环境行为及系统响应方面有巨大潜力。其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钢铁产业网络的评价、优化、调控和管理,并可进一步推广应用到其他产业系统。

李浩,黎弘毅[10](2019)在《贵州教育改革开放40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是国之大计,尤其是和平建设时期,发展教育尤其重要。因历史原因、地理原因,贵州教育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改革开放以后,贵州省委省政府认识到发展教育的极端重要性,立足现实、抢抓机遇、后发赶超、尽全力改革发展教育。历经40载,贵州教育发展变化巨大、成绩斐然。由于教育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庞大体系,并且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改革发展所经历时间长,所经历的事情也多、所涉及的内容繁杂。要梳理好、研究透40年贵州的教育改革这一伟大历史,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仅此抛砖引玉而已。本文试图从改革开放以来的贵州教育政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民族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思考。第一部分主要围绕"贵州教育政策",阐述改革开放以前、改革开放以后贵州教育政策的基本情况、分析贵州教育政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贵州教育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存在的历史教训等。第二部分就"贵州基础教育"进行展开。主要讲述了不同时期的贵州基础教育发展概况,分析了改革开放后贵州基础教育的成就、不足、历史影响及启示。第三部分以"贵州高等教育发展"为主线,介绍了改革开放前后贵州高等教育发展概况,归纳其成就、特点和历史作用。第四部分抓住"贵州民族教育"这一特色,梳理了改革开放前后贵州民族教育的主要历史事实,探讨贵州民族教育的发展规律、总结其经验、指出其不足。第五部分把握"贵州职业教育"这一关键词,搜集整理了改革开放前后的贵州职业教育的主要历史事实,分析了贵州职业教育发展主要措施、成效及问题,探讨其发展历史规律。第六部分紧扣"贵州特殊教育"这一主旨,归纳分析了改革开放前后贵州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概括贵州特殊教育发展的成就,了解贵州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其给后人的启迪。

二、某耐火材料厂职业健康促进效果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某耐火材料厂职业健康促进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耐火材料厂工艺设计教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完善、更新设计资料
二、注重毕业设计选题质量
三、加强指导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四、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五、结 语

(2)有色金属矿山矽尘暴露致矽肺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有色金属矿山矽尘累积暴露量与矽肺累积发病密度的剂量反应关系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及纳入标准
        1.2 矿山开采工序及工艺流程图
        1.3 样本量估计
        1.4 质量控制
        1.5 寿命表法分析矽尘累积暴露量与矽肺累积发病密度
    2 结果
        2.1 矽尘暴露资料
        2.2 队列基本情况
        2.3 矽尘累积暴露量与矽肺累积发病密度的关系
第二部分 有色金属矿山矽尘暴露致矽肺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第一节 有色金属矿山矽尘暴露情况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及纳入标准
        1.2 矿山开采涉及的生产工序及工种
        1.3 矽尘采样和分析方法
        1.4 数据分析及统计方法
        1.5 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基本情况
        2.2 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总体矽尘暴露情况
        2.3 不同生产规模企业矽尘暴露情况
        2.4 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不同工种矽尘暴露情况
    第二节 有色金属矿山矽尘暴露致矽肺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
        1 数据分析及统计方法
        2 总体职业健康风险情况
        3 不同生产规模企业职业健康风险情况
        4 不同工种职业健康风险情况
        6 两种风险评估方法的一致性分析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矽尘及其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个人简历

(3)大气矿物氧化物表面硫酸盐形成机理的计算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气颗粒物的研究现状
        1.2.2 硫酸盐形成的研究现状
        1.2.3 大气中矿物对硫酸盐气溶胶形成的贡献
        1.2.4 矿物氧化物对硫酸盐气溶胶形成的贡献
        1.2.5 大气中VOCs对硫酸盐形成的贡献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的工作量
2 分析与计算方法简介
    2.1 污染物数据分析方法简介
    2.2 模拟计算方法简介
        2.2.1 分子动力学简介
        2.2.2 密度泛函理论简介
        2.2.3 过渡态理论简介
3 四川盆地内监测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
    3.1 监测污染物数据来源
    3.2 全国监测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3.2.1 污染物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
        3.2.2 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变化特征
    3.3 四川盆地内监测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3.3.1 污染物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
        3.3.2 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变化特征
        3.3.3 盆地内颗粒物的物相与成分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矿物氧化物表面H_2O_2非均相氧化SO_2的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H_2O_2和SO_2在γ-Al_2O_3和α-Fe_2O_3表面吸附行为的模拟研究
        4.2.1 模型的构建与计算设置
        4.2.2 H_2O_2和SO_2在表面的吸附能与吸附位置
        4.2.3 H_2O_2和SO_2在表面的分布特征与吸附量
    4.3 SO_2和H_2O_2在γ-Al_2O_3和α-Fe_2O_3表面吸附分解的模拟研究
        4.3.1 SO_2在γ-Al_2O_3和α-Fe_2O_3表面的吸附
        4.3.2 H_2O_2在γ-Al_2O_3和α-Fe_2O_3表面的吸附
        4.3.3 H_2O_2在γ-Al_2O_3和α-Fe_2O_3表面的分解
    4.4 H_2O_2在γ-Al_2O_3和α-Fe_2O_3表面氧化SO_2的模拟研究
    4.5 H_2O_2在γ-Al_2O_3和α-Fe_2O_3表面氧化SO_2的模拟研究
    4.6 本章小结
5 矿物氧化物表面HONO非均相氧化SO_2的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 HONO和 SO_2在γ-Al_2O_3和α-Fe_2O_3表面吸附行为的模拟研究
        5.2.1 模型的构建与计算设置
        5.2.2 HONO和 SO_2在表面的吸附能与吸附位置
        5.2.3 HONO和 SO_2在表面的分布特征与吸附量
    5.3 HONO在γ-Al_2O_3和α-Fe_2O_3表面吸附分解的模拟研究
        5.3.1 HONO在γ-Al_2O_3和α-Fe_2O_3表面的吸附
        5.3.2 HONO在γ-Al_2O_3和α-Fe_2O_3表面的分解
    5.4 HONO在γ-Al_2O_3和α-Fe_2O_3表面氧化SO_2的模拟研究
    5.5 HONO在γ-Al_2O_3和α-Fe_2O_3表面氧化SO_2的模拟研究
    5.6 本章小结
6 矿物氧化物表面异戊二烯与臭氧非均相氧化SO_2的机制研究
    6.1 引言
    6.2 异戊二烯、臭氧和SO_2在γ-Al_2O_3和α-Fe_2O_3表面吸附行为的模拟研究
        6.2.1 模型构建与计算设置
        6.2.2 异戊二烯、臭氧和SO_2在表面的吸附位置与吸附能
        6.2.3 异戊二烯、臭氧和SO_2在表面的分布特征与吸附量
    6.3 异戊二烯、臭氧和SO_2在γ-Al_2O_3和α-Fe_2O_3表面的吸附模拟研究
        6.3.1 异戊二烯在γ-Al_2O_3和α-Fe_2O_3表面的吸附
        6.3.2 异戊二烯和臭氧在γ-Al_2O_3和α-Fe_2O_3表面的共吸附
        6.3.3 异戊二烯、臭氧和SO_2在γ-Al_2O_3和α-Fe_2O_3表面的共吸附
    6.4 异戊二烯与臭氧在γ-Al_2O_3和α-Fe_2O_3表面氧化SO_2的模拟研究
        6.4.1 异戊二烯与臭氧在γ-Al_2O_3和α-Fe_2O_3表面的分解
        6.4.2 在γ-Al_2O_3和α-Fe_2O_3表面Criegee中间体对SO_2的氧化
    6.5 异戊二烯与臭氧在γ-Al_2O_3和α-Fe_2O_3表面氧化SO_2的实验研究
    6.6 本章小结
7 矿物氧化物表面柠檬烯与臭氧非均相氧化SO_2的机制研究
    7.1 引言
    7.2 柠檬烯、臭氧和SO_2在γ-Al_2O_3和α-Fe_2O_3表面吸附行为的模拟研究
        7.2.1 模型的构建与计算设置
        7.2.2 柠檬烯、臭氧和SO_2在表面的吸附位置与吸附能
        7.2.3 柠檬烯、臭氧和SO_2在表面的分布特征与吸附量
    7.3 柠檬烯、臭氧和SO_2在γ-Al_2O_3和α-Fe_2O_3表面吸附的模拟研究
        7.3.1 柠檬烯在γ-Al_2O_3和α-Fe_2O_3表面的吸附
        7.3.2 柠檬烯与臭氧在γ-Al_2O_3和α-Fe_2O_3表面的共吸附
        7.3.3 柠檬烯、臭氧和SO_2在γ-Al_2O_3和α-Fe_2O_3表面的共吸附
    7.4 柠檬烯与臭氧在γ-Al_2O_3和α-Fe_2O_3表面氧化SO_2的模拟研究
        7.4.1 柠檬烯与臭氧在γ-Al_2O_3和α-Fe_2O_3表面的反应
        7.4.2 在γ-Al_2O_3和α-Fe_2O_3表面Criegee中间体对SO_2的氧化
    7.5 柠檬烯与臭氧在γ-Al_2O_3和α-Fe_2O_3表面氧化SO_2的实验研究
    7.6 本章小结
8 全文总结、创新点、研究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接管、改造和建设:太原钢铁厂研究(1949-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一)宏观研究
        (二)区域研究
        (三)关于太原工业接管、改造与建设的研究
    三、研究概念界定
        (一)时间界定
        (二)概念界定
第一章 太原钢铁厂的前身:西北炼钢厂
    第一节 西北炼钢厂的创建与早期发展(1932-1937)
        一、西北炼钢厂创建的条件
        二、西北炼钢厂的筹备与建设过程
    第二节 全面抗日战争时期的太原铁厂(1937-1945)
        一、“军管理”时期(1937-1942)
        二、“日华合办”时期(1942-1945)
    第三节 阎锡山集团接收后的西北炼钢厂(1945-1949)
        一、接收与复名
        二、复工与炼钢生产的军事化
第二章 接管工作的开展
    第一节 接管工作的准备
        一、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建立与工人运动的发展
        二、接管机构的成立和接管工作的准备
        三、太原城北工厂区的解放
    第二节 接管工作内容
        一、入厂接管与宣布政策
        二、维护工厂稳定与秩序
        三、实行“原职”政策与稳定职工情绪
        四、清点企业的资产和设备
        五、调动职工参与,恢复企业生产
    第三节 接管西北炼钢厂的意义
第三章 改造与建设(上)
    第一节 变革组织机构与建立党群组织
        一、变革组织机构
        二、建立党群组织,密切联系群众
        三、变革组织机构与建立党群组织的影响
    第二节 改造企业人员
        一、企业人员改造工作的主要内容
        二、抗美援朝运动下的企业人员改造
        三、人员改造的结果:生产生活的“政治化”与“现代化”
第四章 改造与建设(下)
    第一节 改革经营制度与发动生产竞赛
        一、改革经营管理制度
        二、开展生产竞赛运动
    第二节 生产规模的扩大与技术的创新
        一、引进人才、设备与兴办基建工程
        二、技术改进与创新
        三、研发、试制特殊钢产品
    第三节 职工教育制度的创立
        一、扫盲运动与文化教育
        二、职业技术教育
        三、思想政治教育
第五章 对太原钢铁厂接管、改造和建设的评价
    第一节 接管西北炼钢厂与中国共产党城市政策的成熟
    第二节 太原钢铁厂改造与建设的成效
        一、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二、推动技术的改进与创新
        三、提高工人的社会地位与生活水平
    第三节 太原钢铁厂改造与建设工作的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运河遗产景观旅游空间生产评价及优化 ——以无锡南长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运河遗产
        二、旅游空间生产
        三、旅游体验评价
        四、旅游挤出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运河遗产景观旅游利用研究
        二、空间生产应用研究
        三、遗产旅游空间生产评价研究
        四、研究述评
    第三节 理论认知
        一、理论基础
        二、空间生产理论影响下的运河遗产景观
第三章 南长街运河遗产历史沿革及旅游发展现状
    第一节 历史沿革
        一、驿道及水运时期
        二、窑群发展时期
        三、工商业发展时期
        四、旅游功能介入后
    第二节 南长街旅游发展概况
        一、地理与交通区位
        二、历史景观遗存
        三、运河遗产景观旅游利用现状
第四章 旅游介入下的南长街空间生产
    第一节 旅游介入下的空间生产动因演替
        一、经济引领阶段
        二、政府引导下多种利益博弈阶段
    第二节 旅游介入下南长街空间重构特征
        一、空间句法分析原理与技术
        二、旅游影响下的南长街空间重构
        三、旅游影响下的南长街空间特征
第五章 南长街旅游空间生产主客评价实证探析
    第一节 游客视角下旅游空间利用评价
        一、研究设计
        二、数据收集与处理
        三、游客视角下南长街旅游空间生产维度分析
        四、游客视角下旅游空间生产感知评价及空间流动特征
    第二节 旅游影响下的南长街居民身份重构
        一、研究设计
        二、数据收集与处理
        三、居民空间感知影响权重实测
第六章 南长街旅游空间生产评价及优化
    第一节 南长街旅游空间生产评价
        一、社区性
        二、均衡性
        三、周期性
        四、依附性
    第二节 南长街旅游空间生产模式优化
        一、社会事实下的旅游空间再生产
        二、南长街旅游发展优化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第一节 结语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无锡南长街游客感观调查问卷
附录2 无锡南长街居民感观调查问卷
附录3 南长街居民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郑州市红色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与依据
        1. 选题背景
        2. 选题依据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国内研究综述
        2. 国外研究综述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五) 本文创新之处
一、红色文化相关概述
    (一) 红色文化的内涵
        1. 红色
        2. 文化
        3. 红色文化
    (二)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
        1. 毛泽东关于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
        2. 邓小平关于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
        3. 江泽民关于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
        4. 胡锦涛关于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
        5. 习近平关于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
    (三) 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
        1. 红色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
        2. 红色文化的非物质表现形式
    (四) 红色文化的价值
        1. 政治价值
        2. 精神价值
        3. 经济价值
二、郑州市红色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 郑州市红色文化概述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七”红色文化
        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郑州纺织工业基地的红色文化
        3. 改革开放新时期: 竹林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红色文化
    (二) 郑州市红色文化的特点
        1. 工农主体鲜明
        2. 凸显“中”的内涵
        3. 开放包容
        4. 延续性强
    (三) 发展郑州市红色文化的重要意义
        1. 有利于筑牢中原地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领导地位
        2. 有利于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政治信仰
        3. 有利于推动中原经济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4. 有利于促进中原地区产业优化升级
        5. 有助于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6. 有助于营造中原地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氛围
三、郑州市红色文化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一) 郑州市红色文化发展的优势
        1. 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2. 地理位置优越,便于跨区域联动发展
        3. 政策支持力度大,发展道路畅通
        4. 发展形势向好,红色消费市场广阔
    (二) 郑州市红色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红色文化资源知名度相对偏低
        2. 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力度相对不足
        3. 红色文化宣传普及力度相对较弱
        4. 公众红色文化意识相对薄弱
四、促进郑州市红色文化发展的对策
    (一) 做好科学发展的统筹规划
        1. 建立完善的郑州市红色文化数据库
        2. 多渠道保障资金投入
        3. 统筹安排城市发展规划
        4. 结合区位优势实行联动发展
    (二) 强化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力度
        1. 树立保护意识,注重科学发展
        2. 健全法律法规,提供强有力法律保障
        3. 完善体制机制,形成保护合力
    (三) 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方式
        1. 充分利用传统媒体
        2. 打造“互联网+”红色文化
        3. 开展郑州市红色文化创意游
        4. 增设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
        5. 丰富开展节日活动
    (四) 加强红色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1. 提升红色文化从业人员专业水平
        2. 联合高校提升人才队伍质量
        3. 完善红色文化人才储备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调查问卷结果
个人基本情况
后记

(8)攀枝花地区三线建设建筑遗存的当代价值认知及保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背景
        1.1.2 时代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问题与方法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4.3 创新点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状况
        1.5.1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状况
        1.5.2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状况
    1.6 相关概念界定
        1.6.1 三线建设
        1.6.2 建筑遗产与建筑遗存
        1.6.3 历史价值与当代价值
    1.7 研究框架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攀枝花三线建设历程及建筑遗存现状分析
    2.1 全国三线建设历程
        2.1.1 波折启动期
        2.1.2 文革停滞期
        2.1.3 蓬勃发展期
        2.1.4 调整收尾期
    2.2 攀枝花三线建设历程
        2.2.1 单一初始阶段
        2.2.2 多元发展阶段
        2.2.3 调整改革阶段
    2.3 城市现状与发展
        2.3.1 城市概况
        2.3.2 现状与问题
        2.3.3 转型与发展
    2.4 新旧区域布局形态
        2.4.1 新旧区域相离型
        2.4.2 新旧区域相邻型
        2.4.3 新旧区域相容型
    2.5 单体建筑遗存分析
        2.5.1 工业建筑遗存分析
        2.5.2 民用建筑遗存分析
        2.5.3 构筑物遗存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攀枝花三线建设建筑遗存的当代价值认知
    3.1 价值的认知与评价概述
        3.1.1 国外建筑遗存的价值认知及发展
        3.1.2 国内建筑遗存的价值认知及发展
        3.1.3 价值评价的方法
    3.2 建构主义的认知辨析
        3.2.1 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
        3.2.2 建构主义的遗存价值认知论
    3.3 解释学的新旧观
        3.3.1 解释学的基本理论
        3.3.2 视域融合下的新旧关系
    3.4 经验与方法的分析
    3.5 当代价值
        3.5.1 历史记忆价值
        3.5.2 社会文化价值
        3.5.3 经济使用价值
        3.5.4 艺术美学价值
        3.5.5 生态环境价值
        3.5.6 科学技术价值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攀枝花三线建设建筑遗存保护与发展研究
    4.1 国内外相关建筑遗存保护与发展的实践
        4.1.1 鲁尔工业老区
        4.1.2 重庆鹅岭二厂
        4.1.3 雾山三线小镇
    4.2 问题与困境
        4.2.1 政策法规缺失
        4.2.2 土地物权限制
        4.2.3 保护意识缺乏
        4.2.4 环境活力低下
        4.2.5 历史风貌破坏
        4.2.6 遗弃使用并置
    4.3 保护与发展原则
        4.3.1 以保护维护为基础
        4.3.2 以发展利用为动力
        4.3.3 以生态艺术为手段
        4.3.4 以文化精神为灵魂
    4.4 保护与发展的模式探析
        4.4.1 基于保护程度的保护发展模式
        4.4.2 基于开放程度的保护发展模式
        4.4.3 基于新旧布局的保护发展模式
    4.5 不同区域层级的保护发展策略
        4.5.1 宏观区域层级的保护发展策略
        4.5.2 微观区域层级的保护发展策略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线建设建筑遗存的保护发展范例解析
    5.1 以兰尖铁矿机动车间为代表的新旧相离型建筑遗存改造范例
        5.1.1 兰尖铁矿机动车间及周边现状分析
        5.1.2 兰尖矿机动车间改造范例解析
    5.2 以二砖厂为代表的新旧相邻型建筑遗存改造范例
        5.2.1 二砖厂及周边现状分析
        5.2.2 二砖厂改造范例解析
    5.3 以兰尖舞台为代表的新旧相容型建筑遗存改造范例
        5.3.1 兰尖舞台及周边现状分析
        5.3.2 兰尖舞台改造范例解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总结与启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国内关于建筑保护与发展的主要文件一览表
附录 C.国外主要建筑保护与发展相关文件一览表
附录 D.三线建设第一阶段攀枝花建设的主要项目
附录 E.三线建设第二阶段攀枝花建设的主要项目
附录 F.三线建设第三阶段攀枝花建设的主要项目
附录 G.三线建设第四阶段攀枝花建设的主要项目
附录 H.关于三线建设建筑遗存价值认知及保护发展的调查问卷
附录 I.网络文章《老密地大桥要拆了!市民心中有份难以割舍的情结》的部分留言
附录 J.网络文章《攀枝花硫磺沟的故事(原攀矿硫磺沟汽车修理厂)》的部分留言
附录 K.图片索引

(9)钢铁产业共生网络结构和功能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任务和意义
    1.2 研究进展综述
        1.2.1 产业生态学相关研究
        1.2.2 产业共生研究现状
        1.2.3 有效能(Exergy)研究现状
        1.2.4 生态网络分析研究现状
        1.2.5 钢铁产业网络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实证研究案例选择
    1.5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共生网络的构建
    2.1 研究案例概况
        2.1.1 研究案例简介
        2.1.2 各分厂主要生产车间及其生产工序
    2.2 钢铁产业共生网络的构建
        2.2.1 系统边界、节点的尺度及通量指标
        2.2.2 共生关系的梳理及共生网络的构建步骤
        2.2.3 钢铁产业共生网络及其发展
    2.3 产业共生的环境效益
        2.3.1 资源回收利用效益
        2.3.2 碳减排效益
第三章 共生网络结构和功能分析
    3.1 网络分析的模型与方法
        3.1.1 共生网络概念模型
        3.1.2 钢铁产业共生网络的情景设定
        3.1.3 共生网络的输入资源
        3.1.4 模型计算方程
    3.2 共生网络的结构特征与稳定性
        3.2.1 拓扑特征
        3.2.2 结构稳定性
    3.3 共生网络的功能特征
        3.3.1 效用分析(Utility Analysis)
        3.3.2 控制依赖分析(Control and Dependence Analysis)
    3.4 共生网络的信息表征(不考虑热电)
        3.4.1 共生网络通量(Total System Throughflow)
        3.4.2 平均互惠信息(Average Matual Information)
        3.4.3 铁流和碳硫的多样性(Flow Diversity)
        3.4.4 系统组织上升性(Ascendency)
        3.4.5 系统发展能力(System Capacity)
        3.4.6 组织程度与稳定性(Ascendency/Capacity)
第四章 有效能流的生态网络分析
    4.1 有效能计算的模型与方法
        4.1.1 有效能指标
        4.1.2 参考环境
        4.1.3 有效能计算方程
    4.2 有效能计算结果
        4.2.1 工序尺度水平节点的有效能
        4.2.2 工厂或车间尺度水平节点的有效能
        4.2.3 有效能效率的变化
    4.3 基于有效能的生态网络分析
        4.3.1 网络模型的拓扑结构
        4.3.2 营养结构稳定性分析
        4.3.3 网络效用分析
        4.3.4 网络控制依赖分析
        4.3.5 基于信息的系统指标
第五章 共生网络测度指标分析
    5.1 相关的生态学定量指标
    5.2 指标计算结果及分析
        5.2.1 平均路径长度(Average Path Length)
        5.2.2 芬恩循环指数(Finn Cycling Index)
        5.2.3 平均营养水平(Mean Trophic Level)
        5.2.4 食碎屑/食草比(Detritivory to Herbivory Ratio)
        5.2.5 关键度(Keystoneness)
        5.2.6 结构信息(Structural Information)
        5.2.7 流信息指数(Flow-based Information Indices)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贵州教育改革开放40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后贵州教育政策发展
    (一)改革开放前的教育政策发展概况(1949-1978年)
    (二)改革开放以后的教育政策发展概况(1978-)
    (三)贵州教育政策实施所取得的成就
    (四)贵州教育政策的特点
    (五)贵州教育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二、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基础教育发展
    (一)改革开放前的贵州基础教育概况
    (二)改革开放以后贵州基础教育概况
    (三)改革开放以后贵州基础教育的成就及不足
    (四)贵州基础教育发展的启迪
三、改革开放后贵州高等教育研究
    (一)改革开放以前贵州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高等教育发展概况(1977-2017)
    (三)贵州高等教育发展特点
    (四)贵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作用
四、改革开放后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
    (一)改革开放前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民族高等教育概况
    (三)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因
    (四)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五)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建议
五、改革开放后贵州职业教育
    (一)改革开放以前贵州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三)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特点
    (四)贵州职业教育的历史作用
六、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特殊教育发展概况
    (一)改革开放以前贵州特殊教育发展概况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特殊教育发展概况
    (三)改革开放后贵州特教育殊基本经验及存在问题
    (四)贵州特殊教育发展对贵州的影响
附录

四、某耐火材料厂职业健康促进效果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耐火材料厂工艺设计教学改革[J]. 张颖,吴占德,刘国威,宋强. 中国冶金教育, 2021(03)
  • [2]有色金属矿山矽尘暴露致矽肺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D]. 刘凯.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
  • [3]大气矿物氧化物表面硫酸盐形成机理的计算模拟研究[D]. 李海龙.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4]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评价体系构建与转型机制研究 ——以焦作市为例[D]. 吴佳怡. 东南大学, 2020
  • [5]接管、改造和建设:太原钢铁厂研究(1949-1952)[D]. 张悦.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运河遗产景观旅游空间生产评价及优化 ——以无锡南长街为例[D]. 谢峰. 扬州大学, 2020(05)
  • [7]郑州市红色文化发展研究[D]. 郭佳.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8]攀枝花地区三线建设建筑遗存的当代价值认知及保护发展研究[D]. 李顺.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9]钢铁产业共生网络结构和功能的实证研究[D]. 吴军年. 兰州大学, 2019(02)
  • [10]贵州教育改革开放40年研究[J]. 李浩,黎弘毅.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标签:;  ;  ;  ;  ;  

某耐火材料厂职业健康促进效果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