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元汤治疗鼻炎120例疗效观察

鼻元汤治疗鼻炎120例疗效观察

一、鼻渊汤治疗鼻炎120例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鄢宁,朱镇华[1](2021)在《中医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儿童慢性鼻窦炎是常见的耳鼻喉呼吸道系统疾病之一,以鼻塞、流脓涕、头面部闷胀感、嗅觉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与学习。西医主要以鼻用激素、鼻腔冲洗、黏液促排剂治疗为主,但经规范用药治疗后疗效欠佳,且存在诸多不足。目前中医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等优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总结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文献,为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提供理论依据,指导临床实践。

王笃智[2](2021)在《基于文献分析的鼻渊病机演变及古今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梳理中国古代医学对于鼻渊病因病机认识的理论沿革,对古代鼻渊用药与现代临床治疗鼻渊用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古今治疗鼻渊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比较古今鼻渊用药异同,为现代临床及科研提供研究思路和灵感启发。方法 1.用“鼻渊”、“脑漏”等关键词在《中华医典》进行全文检索自先秦至明清时期的有关资料,收集提取其中关于鼻渊病因病机及论治方药的内容,总结历代鼻渊病因病机认识沿革及理论演变特点,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古代治疗鼻渊的方药进行数据规范化处理后建立古代方药数据库。2.以“鼻渊”或“鼻窦炎”以及“中医药”或“辨证论治”等为主题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知网)自199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录的有关中医药治疗鼻渊的临床文献,筛选出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现代临床治疗鼻渊的方药,进行数据规范化处理后建立现代用药数据库。3.将数据库上传至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运用平台中的频数统计功能分别对古今用药数据库的高频药物、药物功效、四气、五味、归经等进行频数统计,对现代用药数据库进行证型的频数统计,并生成各参数下的古今用药数据分析图表;运用平台中的方剂分析功能,根据各数据库的样本特点,通过设置合适的支持度与置信度,对古今用药数据库分别进行用药模式以及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并通过运用平台内的网络拓扑功能,将经过数据挖掘出的古今用药数据库中的关联规则进行网络图生成与展示。结果 1,中国古代医学对于鼻渊的研究肇始于《黄帝内经》,宋金元时期出现大量治疗鼻渊的名方验药,并开始将外感病因引入鼻渊的发病机制中。明清时期鼻渊的探讨达到兴盛,开始注重鼻渊发病的内外因以及鼻渊虚证病机,至清代关于鼻渊病因病机研究逐渐完备,走向相对成熟的辨证论治阶段。2,经过数据收集与筛选后,纳入古代文献数据库的有110首处方,涉及药物193种;纳入现代文献数据库的有272首处方,涉及药物212种。古今用药频次前十中有七味药相同,分别是白芷、辛夷、苍耳子、甘草、川芎、黄芩、薄荷。而古今文献用药中各有三味药不同,现代文献中另有桔梗、细辛、金银花;古代文献中另有茯苓、人参、当归。3,古今用药功效使用分布呈现出古今用药的一致性,仅有部分功效在比重分布上有所差异。现代用药在四气、五味及归经分布以及频数占比方面与古代用药基本类似,古今均以温性药与寒性药占比最多;五味方面均以辛、苦、甘味为主;而归经方面古今用药归经最多的均为肺经,其次为胃、肝、脾、心经。4,古今用药模式中,古代药物数据以甘草与川芎组合为最高,现代则以白芷与辛夷的组合最高;而在药物关联度方面,古今均呈现以白芷、薄荷、辛夷等药物为核心的用药关联模式。结论 古今中医学治疗鼻渊的理论与方法存在一致性,现代中医临床在继承古代鼻渊论治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研究的进步,基于现代临床实际情况,对于鼻渊的论治既有不足,在某些方面亦有所创新。应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古代医学关于鼻渊的理论掘和经验总结,实现临床与研究的突破。

韩凯丞[3](2020)在《周凌教授经验方益气通窍饮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肺脾气虚型鼻渊患者经益气通窍饮治疗的临床疗效,并与中成药通窍鼻炎胶囊做对照,探究益气通窍饮治疗肺脾气虚型鼻渊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来自2019年03月至2020年03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周凌教授诊治的符合鼻渊(肺脾气虚型)60例患者。根据信封法分为对照和治疗两组,并分别施以益气通窍饮和通窍鼻炎胶囊治疗。共观察2 8天,并对治疗当日、治疗后第1 4天、结束日两组患者鼻部症状评分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一疗程后,在所观察的指标中鼻流浊涕、鼻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结束后,临床研究所涉及的观察指标除头痛头昏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 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益气通窍饮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2.益气通窍饮临床疗效优于通窍鼻炎胶囊。3.益气通窍饮在缓解鼻塞、鼻流浊涕方面起效敏捷。

刘萌[4](2019)在《补气助阳汤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肺气虚寒型鼻渊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补气助阳汤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对肺气虚寒型CRSs NP的治疗效果,明确其临床疗效。可为肺气虚寒型慢性鼻窦炎患者提供一种高效、方便、安全、副作用小的治疗手段。资料与方法:2017年7月2018年12月收集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的肺气虚寒型CRSs NP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14天为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鼻塞、流脓涕、头面疼痛、嗅觉减退等症状及鼻窦黏膜的改善程度,对各种症候进行数据分析。并评估两组治疗有无不良反应。结果:经过一系列统计学分析,补气助阳汤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组与罗红霉素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对照组在疗效上有显着差别(P<0.05),其中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3.3%,并且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1.补气助阳汤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对治疗肺气虚寒型CRSs NP的疗效确切。2.补气助阳汤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能够明确改善患者的鼻塞、流脓涕、头面疼痛、嗅觉减退等症状及鼻窦黏膜的改善程度,无不良反应出现。3.补气助阳汤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黄程程[5](2019)在《鼻舒宣痹汤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鼻窦炎(肺经风热型)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鼻舒宣痹汤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鼻窦炎(肺经风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5例儿童急性化脓性鼻窦炎(肺经风热型)患儿纳入临床观察,按照法定监护人及受试者意愿分为试验组123例,对照组42例。两组患儿均予头孢泊肟酯干混悬剂作为基础治疗,发热时予布洛芬混悬液作为应急治疗,试验组在基础治疗和应急治疗上予鼻舒宣痹汤,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和应急治疗上予鼻窦炎口服液,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后,停止基础治疗,继续分别口服鼻舒宣痹汤和鼻窦炎口服液治疗1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鼻涕、鼻塞、鼻腔分泌物以及鼻粘膜充血/鼻甲肿大的主要症状及体征量化积分,观察两组治疗后鼻涕、鼻塞、发热、鼻腔分泌物单项症状消失的时间,分析其临床疗效,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1.对照组与试验组组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与体征量化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与体征量化积分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各单项症状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试验组总有效率95.83%,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1.鼻舒宣痹汤可有效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鼻窦炎(肺经风热型),改善其临床证候积分,明显缩短该病病程。2.鼻舒宣痹汤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刘文雅[6](2019)在《针药结合治疗胆腑郁热型鼻渊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鼻窦炎口服液结合针刺治疗胆腑郁热型鼻渊在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上的改善程度,并与指南用药进行对照,客观评价针药结合治疗该型鼻渊的疗效。方法:经山西中医药大学门诊及住院部收集胆腑郁热型鼻渊患者60例,其临床表现辨证分型符合诊断标准,根据简单随机分组的研究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口服鼻窦炎口服液和针刺治疗的方法,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口服罗红霉素的治疗方法,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主客观指标的评分,以明确针药结合治疗胆腑郁热型鼻渊各症状、体征的有效性及有无优势。结果:1.基线资料比较: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主观症状(鼻塞、流浊涕、头痛、嗅觉降低)VAS评分:组内比较,两组接受治疗后主观症状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治疗后组间比较,在鼻塞、流浊涕、头痛、嗅觉降低方面,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客观体征评分(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y评分、鼻窦CT检查Lund-Mackay评分):组内比较,两组在接受治疗后客观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接受治疗后,两组的客观体征评分无显着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总疗效比较:治疗4周后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经秩和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3,P=0.02<0.05)结论:从初步的临床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缓解胆腑郁热型鼻渊的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上都有一定的有效性本研究通过对鼻窦炎口服液和针刺结合与指南用药罗红霉素治疗胆腑郁热型鼻渊的观察,得出结论两种方法对于缓解鼻-鼻窦炎患者鼻塞、流浊涕、头痛、嗅觉减退等主观症状及减轻鼻、鼻窦粘膜水肿、鼻腔、鼻窦积脓等客观体征都有疗效。在改善主观症状上:(1)鼻塞:治疗1周、4周后,两组鼻塞症状的改善无明显差异,但在治疗2周后这个时间节点上,观察组疗效要好于对照组。(2)流浊涕:治疗1周后,两组流浊涕的症状改善无明显差异,治疗2周、4周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头痛:治疗1周、2周、4周后,两组头痛症状的改善,观察组持续优于对照组。(4)嗅觉减退:治疗1周、2周后,两组嗅觉减退的症状改善无明显差异,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改善客观体征方面:在减轻鼻腔和鼻窦黏膜水肿、分泌物蓄积等方面均有一定疗效,但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本次研究周期有限,对远期疗效尚不明确,对治疗机制的研究尚不深入,但为治疗鼻渊开拓了新的思路,提供了更简便效廉的方法。

章静怡[7](2019)在《辛前甘桔汤加减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鼻内镜下鼻腔黏膜以及鼻窦CT检查结果的改善程度,评价辛前甘桔汤加减用于慢性鼻-鼻窦炎术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的药物作用机制,为该复方在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将166例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3例)和对照组(8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口服辛前甘桔汤辨证加味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鼻内镜下鼻腔黏膜以及鼻窦CT检查结果的改善程度,客观评价辛前甘桔汤加减干预对慢性鼻-鼻窦炎术后康复的促进作用。结果:在治疗前,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1)临床症状VAS总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在各时间节点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术后2天、术后4周未见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8周、术后12周、术后1年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1)。(2)鼻内镜下鼻腔黏膜评分(Lund-Kennedy评分法)比较:治疗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鼻腔黏膜情况在术后12周、术后1年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3)鼻窦CT结果评分(Lund-Mackay评分法)比较:治疗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年两组鼻窦CT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前甘桔汤加减能有效改善慢性鼻-鼻窦炎术后鼻塞、流涕、头胀痛、嗅觉减退等症状。说明中药复方辛前甘桔汤可能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发挥其抗炎、抗菌、抗过敏等多重作用来达到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目的。

李妙编[8](2019)在《基于数据方法探讨王士贞教授治疗鼻渊的临床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来分析王士贞教授治疗鼻渊的处方,探讨王士贞教授治疗鼻渊的辨证思路和遣方用药规律,以更好地传承王士贞教授治疗鼻渊的学术思想,为下一步科研工作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收集王士贞教授在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诊治并符合纳入标准的141例鼻渊患者,将患者的就诊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形成鼻渊病案数据库,利用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复杂系统熵聚类等分析,总结王士贞教授的用药规律。结果:通过对王士贞教授治疗的141例鼻渊患者的329份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共有99味中药,频次>100中药有15种,使用频次前十位分别为:辛夷、白芷、白术、五指毛桃、防风、茯苓、甘草、陈皮、党参、益智仁。常用药物以性温、味辛甘,归肺脾胃经的补虚药为主。在329张处方中,将支持度设置为130,置信度设置为0.9,获得445组中药组合。如白芷、辛夷,白术、防风,防风、辛夷,白术、辛夷,白芷、白术等,共包括12味中药。利用复杂系统熵聚类法获得18对核心药物组合,上述核心组合进一步演化为9个新方。结论:1.王士贞教授治疗鼻渊的过程中,将鼻渊的病机分为风邪外袭、肺脾气虚及脾虚湿困。鼻渊的各个阶段在治疗上标本兼顾,用药注重固护脾胃之气,治疗原则以健脾益气,祛风通窍为主。2.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能够方便大量医案进行保存,利用数据挖掘方法,从多方面多角度对临床用药进行挖掘,有利于寻找名老中医临床治病的用药及组方规律,并能发现新的处方,为下一步的研究和新药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曹晓辉[9](2019)在《清热通窍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析清热通窍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20例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基础上应用中药汤清热通窍汤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 67%,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5. 00%,2组对比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 <0. 05;随访观察1年,观察组复发率5. 00%低于对照组复发率16. 67%,P <0. 05。结论中药清热通窍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确切,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缓解,预防病情反复发作,具有显着的近远期疗效,值得推广。

张琪[10](2018)在《托里通窦汤治疗肺脾气虚型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托里通窦汤治疗肺脾气虚型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程度,并与阳性药物组进行对照,客观评价托里通窦汤的作用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辨证为肺脾气虚型的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研究方法,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中药组30例采用托里通窦汤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罗红霉素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评估两组治疗前后主观指标(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及客观指标(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y评分、鼻窦CT检查Lund-Mackay评分)。结果:1.基线资料比较: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主观症状(鼻塞,流涕,头痛,嗅觉减退)评估: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主观症状积分均有下降;治疗后组间比较,中药组鼻塞,流涕积分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痛,嗅觉减退积分以及客观评估总评分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y评分: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Lund-Kennedy评分均有下降,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4.鼻窦CT检查Lund-Mackay评分: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Lund-Mackay评分均有下降,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5.总疗效比较:治疗4周后中药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63.33%,经秩和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3,P=0.04<0.05)。6.不良事件观察: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托里通窦汤在缓解鼻塞、减少流涕、减轻头胀痛、改善嗅觉等方面有一定作用,为治疗肺脾气虚型慢性鼻-鼻窦炎开拓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但仍需进行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观察其长期疗效及作用机制。

二、鼻渊汤治疗鼻炎120例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鼻渊汤治疗鼻炎120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2 中医药治疗
    2.1 名医经验论治
    2.2 辨证论治
    2.3 中成药治疗
    2.4 中医外治法治疗
    2.5 中西医结合治疗
3 结语

(2)基于文献分析的鼻渊病机演变及古今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鼻渊病因病机理论渊源及沿革研究
    (一) 汉唐时期: 确定病名及核心病机
    (二) 宋金元时期: 强调风邪致病,创制名方
    (三) 明代: 病因病机理论全面发展创新
    (四) 清代: 走向相对成熟的辨证论治
二、古今文献治疗鼻渊用药规律研究
    (一) 古今文献治疗鼻渊方药数据库的规范与建立
        1. 数据来源
        2. 数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3. 数据规范化处理
        4. 数据库建立与分析方法
    (二) 古代文献方药数据挖掘结果
        1. 古代文献高频药物统计
        2. 古代文献用药功效统计及代表药物
        3. 古代文献用药四气、五味及归经分布
        4. 古代文献组方用药分析结果
    (三) 现代文献方药数据挖掘结果
        1. 现代文献高频药物统计
        2. 现代文献用药功效统计及代表药物
        3. 现代文献用药四气、五味及归经分布
        4. 现代文献组方用药分析结果
        5. 现代文献证型统计及组方用药特征
    (四) 古今文献方药分析与讨论
        1. 古今方药高频药物讨论
        2. 高频药物属性及功效分类讨论
        3. 古今方药四气、五味、归经分析
        4. 古今方药用药模式及关联规则分析
        5. 现代证型用药规律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中西医治疗鼻渊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周凌教授经验方益气通窍饮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表语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对鼻渊的研究论述
        1.1 概述
        1.2 疾病起源
        1.3 病因病机
        1.4 治疗
        1.4.1 内治法
        1.4.2 外治法
    2. 现代医学对鼻窦炎的研究与进展
        2.1 疾病的定义与病因
        2.2 发病机制
        2.2.1 宿主局部因素
        2.2.2 宿主系统性因素
        2.3 治疗
        2.3.1 药物治疗
        2.3.2 鼻内镜手术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疾病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终止和剔除标准
        1.6 观察指标
        1.6.1 患者主观病情轻重度(VAS)评估
        1.6.2 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表
        1.6.3 鼻窦CT Lund-Mackey评分
        1.7 疗效判定标准
        1.8 统计方法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式
        2.2 治疗方案
        2.3 药物来源及用量
        2.4 指标观察及数据记录方法
        2.5 两组均衡性分析
        2.5.1 治疗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5.2 两组观察指标疗前比较
        2.6 临床观察结果
        2.6.1 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2.6.2 两组间治疗后观察指标比较
        2.6.3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论益气通窍法
    3. 组方分析
    4. 现代药理研究
    5. 疗效分析
问题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个人简介

(4)补气助阳汤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肺气虚寒型鼻渊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试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鼻窦炎的研究进展及治疗现状
    参考文献
附表 1
附表 2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5)鼻舒宣痹汤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鼻窦炎(肺经风热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对儿童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的认识
        1.1 中医对病名的认识
        1.2 中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治疗
    2 现代医学对儿童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的认识
        2.1 病因学研究
        2.2 致病菌
        2.3 病理生理
        2.4 临床症状
        2.5 西医治疗
临床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及终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服药方法
        2.2 疗程
        2.3 疗效指标
        2.4 不良反应评估
        2.5 疗效评定标准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比较
        3.2 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积分情况比较
        3.3 两组患儿单项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3.4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疗效比较
        3.5 不良反应
讨论
    1 立法依据
    2 方药分析
    3 鼻窦炎口服液的组方分析
    4 头孢泊肟酯干混悬剂现代药理研究
    5 布洛芬混悬液现代药理学研究
    6 临床疗效结果分析
    7 预防和调理
    8 不足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6)针药结合治疗胆腑郁热型鼻渊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符号表
前言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结果及分析
4.讨论
5 结论
6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主要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作者简介

(7)辛前甘桔汤加减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引言
第一章 理论概述
    1.西医对慢性鼻-鼻窦炎的认识
        1.1 定义及分型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1.3 临床表现及诊断
        1.4 治疗
    2.中医对慢性鼻-鼻窦炎的认识
        2.1 概念
        2.2 病因病机
        2.3 辨证论治
        2.4 经验方临床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1.4 剔除和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及方法
        2.4 疗效评价标准
        2.5 依从性评价
        2.6 不良反应观测和安全性评价
        2.7 统计学方法
    3.研究结果
        3.1 基线资料比较
        3.2 症状VAS总评分比较
        3.3 鼻内镜下鼻腔黏膜评分(Lund-Kennedy)比较
        3.4 鼻窦 CT 检查评分(Lund-Mackay)比较
        3.5 总体疗效比较
第三章 讨论
    1.选题目的及依据
        1.1 慢性鼻-鼻窦炎术后处理的必要性
        1.2 中医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术后的特色
    2.辛前甘桔汤加减的立法依据
    3.辛前甘桔汤加减的方药解析
        3.1 辛前甘桔汤的方药组成及临证加减
        3.2 方药解析
    4.辛前甘桔汤加减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5.辛前甘桔汤加减的临床疗效分析
        5.1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衡性比较结果的分析
        5.2 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VAS总评分比较结果的分析
        5.3 治疗组和对照组鼻内镜下鼻腔黏膜(Lund-Kennedy)评分比较结果的分析
        5.4 治疗组和对照组鼻窦 CT 检查(Lund-Mackay)评分比较结果的分析
        5.5 临床疗效比较结果的分析
        5.6 安全性评价
第四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患者知情同意书
    附录2 主观评估
    附录3 客观评估
    附录4 临床疗效评价
    附录5 依从性评价
    附录6 不良事件表

(8)基于数据方法探讨王士贞教授治疗鼻渊的临床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对鼻窦炎的研究现况
        1.1.1 鼻窦炎的概念
        1.1.2 流行病学
        1.1.3 病因和发病机制
        1.1.4 治疗进展
    1.2 传统医学对鼻渊研究
        1.2.1 病名
        1.2.2 病因病机
        1.2.3 中医特色治疗
    1.3 数据挖掘在中医药研究的应用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2.2.1 病例来源
        2.2.2 中医诊断标准
        2.2.3 纳入标准
        2.2.4 排除标准
    2.3 研究方法
        2.3.1 术语规范
        2.3.2 分析软件
        2.3.3 处方药物的录入与审核
        2.3.4 数据统计探析过程
        2.3.5 临床资料分析
    2.4 研究结果
        2.4.1 证型频次分析
        2.4.2 药物频次分析
        2.4.3 使用药物分类情况
        2.4.4 四气统计
        2.4.5 五味统计
        2.4.6 归经统计
        2.4.7 组方规律分析
        2.4.8 药物间关联规则分析
        2.4.9 新处方分析
第三章 分析及讨论
    3.1 临床资料分析
        3.1.1 性别、年龄分析
        3.1.2 证型分析
    3.2 用药频次统计分析
    3.3 药物性味归经分析
        3.3.1 四气分析
        3.3.2 五味分析
        3.3.3 归经分析
    3.4 药对分析
    3.5 新处方分析
    3.6 王士贞教授用方经验总结
        3.6.1 王士贞教授治疗鼻渊的理论依据
        3.6.2 王士贞教授治疗鼻渊的常用处方
        3.6.3 耳鼻咽喉诸窍疾病并治
        3.6.4 配合外治,提高疗效
        3.6.5 重视预防与调护
    3.7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发表论文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9)清热通窍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1.4.1 疗效评定标准
        1.4.2 临床症状积分
        1.4.3 随访观察随访观察1年, 收集统计复发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2.2 2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2.3随访复发率对比
3 讨论

(10)托里通窦汤治疗肺脾气虚型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符号表
引言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1.2.3 纳入标准
        1.2.4 排除标准
        1.2.5 剔除标准
        1.2.6 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病情评估标准
    2.5 疗效观察及疗效评定标准
        2.5.1 疗效观察
        2.5.2 疗效评定标准
    2.6 不良事件程度判定标准
    2.7 数据处理
3.结果及分析
    3.1 治疗前资料分析
        3.1.1 两组一般资料分析
        3.1.2 两组治疗前各主观症状VAS评分比较
        3.1.3 两组治疗前VAS症状总积分比较
        3.1.4 两组患者治疗前Lund-Kennedy评分比较
        3.1.5 两组患者治疗前Lund-Mackay评分比较
    3.2 治疗前后主观症状评估比较
        3.2.1 鼻塞
        3.2.2 流涕、涕倒流
        3.2.3 头昏、头痛
        3.2.4 嗅觉减退
        3.2.5 两组治疗前后VAS总积分比较
    3.3 两组治疗前后Lund-Kennedy评分比较
    3.4 两组治疗前后Lund-Mackay评分比较
    3.5 两组总疗效比较
4.讨论
    4.1 研究背景
    4.2 目前国内外现状及分析
        4.2.1 西医CRS发病机制
        4.2.2 中医对CRS的认识及治疗
    4.3 托里通窦汤组方特点
    4.4 现代药理研究
5.结论
6.问题和展望
7.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托里通窦汤访视表
致谢
作者简介

四、鼻渊汤治疗鼻炎120例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研究进展[J]. 鄢宁,朱镇华. 亚太传统医药, 2021(05)
  • [2]基于文献分析的鼻渊病机演变及古今用药规律研究[D]. 王笃智.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周凌教授经验方益气通窍饮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观察[D]. 韩凯丞.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补气助阳汤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肺气虚寒型鼻渊的临床研究[D]. 刘萌.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鼻舒宣痹汤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鼻窦炎(肺经风热型)的临床观察[D]. 黄程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1)
  • [6]针药结合治疗胆腑郁热型鼻渊的临床观察[D]. 刘文雅.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7]辛前甘桔汤加减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D]. 章静怡.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基于数据方法探讨王士贞教授治疗鼻渊的临床经验[D]. 李妙编.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清热通窍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观察[J]. 曹晓辉. 光明中医, 2019(05)
  • [10]托里通窦汤治疗肺脾气虚型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观察[D]. 张琪.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鼻元汤治疗鼻炎120例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