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和双性恋者自杀风险较高

同性恋和双性恋者自杀风险较高

一、同性恋和两性恋者自杀的危险性偏高(论文文献综述)

吴媚婧[1](2021)在《女性性侵犯经历的影响因素:性客体化和身体羞耻感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

闫懋君[2](2021)在《我国同性恋者自杀意念产生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用滚雪球抽样方式进行《同性恋者自杀倾向调查问卷》数据收集,在填写问卷的人员中根据最佳实施原则选取与作者最为亲密的四人做个案深入访谈,结合社会学角色冲突理论、扭力理论、迪尔凯姆自杀论等对同性恋者自杀意念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导致同性恋者产生自杀意念的因素是:自我认同低、父母态度上不认可、求职环境差和世俗婚姻的压力。预防措施有:(一)从家人认可、就业公平、婚姻选择自由等方面增大社会的接受度和包容度;(二)完善和建设专业求助通道;(三)对于同性恋、防止自杀等相关知识对全社会进行教育普及。

韩艺荷[3](2020)在《性态度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性唤起间的中介作用及其干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进行两方面的研究:首先,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心理性唤起和性态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索大学生性态度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性唤起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大学生性健康教育中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作用,突出心理性唤起和性态度的重要性。其次,通过设计大学生性态度团体教育干预方案,对大学生进行团体教育干预,为高校改善大学生性态度提供实践经验,进而改善大学生性方面存在的社会问题。方法:1.调查研究:以选择反应时范式和内隐态度联想范式为基础,通过筛选测验材料,分别编制心理性唤起和内隐性态度测量程序,并选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青少年一般性态度量表为测量工具,随机选取山西省某两所高校27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在大学生群体中,父母教养方式、心理性唤起和性态度的关系。2.干预研究:根据前期内隐和外显性态度调查数据,在正负三个标准差内随机筛选干预对象70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名,仅对干预组进行大学生性态度团体教育干预。在干预前后,采用青少年一般性态度量表和内隐性态度联想测验测量两组被试的外显和内隐性态度,对比干预前后各指标的变化,并结合大学生的反馈以明确干预效果。结果:1.调查研究:(1)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中,得分最高的为父亲和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分别是(2.61±0.70)分和(2.90±0.62)分。母亲偏爱被试在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t=5.59,p=0.02),其中母亲对女生的偏爱高于男生;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存在显着差异(t=5.29,p=0.02),其中独生子女感受到的母亲情感温暖、理解高于非独生子女;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在恋爱倾向上存在显着差异(F=4.05,p=0.008),同性恋倾向的学生感受到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低于其他恋爱倾向的学生。(2)大学生由性交刺激引起的心理性唤起水平最高,为(296.32±508.21)ms。心理性唤起水平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存在显着差异(t=6.36,p=0.012),其中独生子女的心理性唤起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3)大学生的内隐消极性态度得分为(0.12±0.90)ms,占比72.8%,内隐积极性态度得分为(﹣0.06±0.07)ms,占比27.2%;外显肯定性态度得分为(3.77±0.80)分,外显消极性态度得分为(2.35±0.76)分,外显开放性态度得分为(1.73±0.71)分,外显亲同性态度得分为(3.18±0.93)分。外显性态度亲同性在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有自慰行为上存在显着差异(t=13.59,p<0.001;t=4.25,p=0.040),其中独生子女和有过自慰行为学生的亲同性均低于非独生子女和没有过自慰行为学生;外显性态度开放性在是否有性行为上存在显着差异(t=4.16,p=0.042),其中有过性行为的学生对性有更加开放的态度;外显性态度肯定性在是否受过正规的性教育、年级、观看性图片/性视频/性小说频率上存在显着差异(t=﹣9.97,p=0.002;F=2.74,p=0.029;F=6.49,p=0.002),其中受过正规性教育、年级高、观看性图片/性视频/性小说频率高的学生对性有更高的肯定态度;外显性态度的消极性在观看性图片、视频、小说次数上存在显着差异(F=6.35,p=0.002),其中从未看过的学生对性有更加消极的态度;内隐性态度在是否受过正规的性教育上存在显着差异(t=12.75,p<0.001),其中受过正规性教育的学生内隐性态度更加积极。(4)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性唤起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对内隐性态度也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内隐性态度对心理性唤起具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内隐性态度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性唤起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2.干预研究:通过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的得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可知,干预组的内隐性态度、外显性态度肯定性、消极性、开放性和亲同性在干预前后得分具有显着差异(t=﹣4.75,p<0.001;t=3.21,p=0.003;t=﹣4.77,p<0.001;t=﹣2.24,p=0.032;t=6.083,p<0.001),对照组在干预前后得分无显着差异。另外,通过干预组23份有效反馈数据可知,95.7%的学生认为在干预活动中最大的收获是“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性知识”,4.3%的学生认为收获较少;47.8%的学生更喜欢知识讲解环节,47.8%的学生更喜欢知识游戏环节,4.4%的学生没有偏爱环节;有91.31%的同学对团体活动内容感到满意;有91.31%的同学对团体活动带领者感到满意;有86.95%的同学对团体氛围感到满意;全部同学投入到团体活动中并认为本次团体活动有效。结论: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和干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当代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倾向于情感温暖、理解,而较少采用惩罚严厉的方式。大学生的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和恋爱倾向,会影响父母教养方式。(2)大学生对性交刺激产生的心理性唤起水平较高,且与是否为独生子女有关。(3)大学生内隐性态度总体偏向于消极性态度。外显性态度中,大学生对性行为的肯定性较高,保守性较强,对同性恋的认同度和对性行为的消极性也偏高。大学生性态度受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有性行为、是否有自慰行为、是否受过正规的性教育、年级、观看性图片/性视频/性小说频率影响。(4)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亲拒绝否认、母亲偏爱被试、父亲惩罚严厉、母亲惩罚严厉、外显性态度的消极性对心理性唤起存在正向预测作用,父亲过分干涉、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情感温暖、内隐性态度对心理性唤起存在负向预测作用。(5)父母教养方式不仅对心理性唤起有直接影响,还可以通过内隐性态度间接影响心理性唤起。(6)通过本次设计的《大学生性态度团体教育干预方案》,可以有效使大学生的内隐趋向于积极,使其外显性态度趋向于积极、肯定和适度开放,对同性恋行为更加认同。

王凯[4](2019)在《凯瑟琳·毕格罗电影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全球电影产业发展迅猛,为投资者带来巨额利润的同时也暴露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虽然某些电影票房丰盈,但是缺乏思想深度。在影片制作及宣传过程中往往打着情怀的幌子,吸取观众的金钱,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电影作品的口碑。在金钱观影响下的电影发展之路中,能够坚守自己的创作初衷,用心讲故事的导演屈指可数,而凯瑟琳·毕格罗(Kathryn Bigelow)作为目前唯一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女性导演,却做到了作品、产品、商品的完美融合。本文对其执导的10部作品进行全面的梳理与解读。从电影文本的主题、人物形象、视听语言以及创作风格特征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第一章,论证其电影的主题;第二章,从两性的角度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行梳理和分析进而归纳出凯瑟琳·毕格罗导演塑造的人物形象特点;第三章,通过凯瑟琳·毕格罗电影特有的影像特色,阐释其独特的美学思想;第四章,根据以上三章内容对凯瑟琳·毕格罗的作品进行分类并概括出她的电影创作风格特征。

乔丹[5](2018)在《男性同性恋自我认同与身份压力对安全性行为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社会包容度的不断提升,男性同性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公众视野中,社会对其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度,而该人群面临的艾滋病等性病的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报告显示男性同性恋是艾滋病等性病的快速增长人群,因此男性同性恋的健康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以《同性恋自我认同问卷》、《同性恋身份压力问卷》、《安全性行为调查问卷》为测量工具,对全国12个省市的923名男性同性恋进行调查,了解其安全性行为的情况。此外本研究还从现实的安全性行为的情况出发,研究同性恋自我认同与身份压力两者对其产生的影响,探究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身份压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从心理学的视角探讨男性同性恋安全性行为的问题,旨在揭示男性同性恋自我认同和身份压力对安全性行为的影响,从而为现阶段男性同性恋的疾病干预等问题提供有理论依据的建议。研究结论:1.翻译后的同性恋自我认同问卷共含有25个项目,6个维度,问卷具备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可以作为同性恋自我认同的有效测量工具。2.相关分析中,同性恋自我认同、同性恋身份压力、安全性行为均存在显着相关,分维度中除了身份确认和身份优越外,所有维度均与安全性行为有显着相关。3.回归分析中:(1)男性同性恋自我认同可以显着预测安全性行为;(2)男性同性恋身份压力可以显着预测安全性行为;(3)男性同性恋自我认同可以显着预测男性同性恋身份压力。4.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男性同性恋身份压力在男性同性恋自我认同和安全性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男性同性恋自我认同可以直接预测安全性行为状况,也可以通过同性恋身份压力的中介作用对安全性行为产生影响。

江一凡[6](2018)在《话语与策略 ——上海市跨性别群体的一项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从社会建构主义视角出发,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上海市跨性别群体、部分异性恋群体以及其他性少数群体的深度访谈,旨在了解不同群体与跨性别群体之间的互动,在互动中围绕跨性别群体产生的话语,以及跨性别群体在面对这些话语时选择的应对策略。笔者试图通过此研究将跨性别群体真实的内心体验呈现出来,并呼吁学界关注跨性别群体这一经常被忽略的性少数群体。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场域里,围绕跨性别群体产生了不同的话语,跨性别群体相应地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应对策略。在职场中,跨性别群体主要面对的是社会的“歧视”话语,他们有的选择抗争,有的选择沉默,有的选择中庸;在医疗领域,医学权威占据主导,围绕跨性别群体产生了“病人”话语,跨性别群体在变性的问题上选择了坚定变性和顺其自然;在父权主导的家庭场域里,主要产生的是“孝”与“不孝”的话语,一些跨性别群体不惜与家庭决裂,另一些则选择逆来顺受、隐匿自己;在虚拟空间中,“支持”与“歧视”的话语并存,跨性别群体选择继续张扬个性抑或寻求群体内部的支持。本研究提出反抗压迫性话语的对策为:需要社会大众、医疗机构、社会组织、其他性少数群体、跨性别的重要他人以及跨性别自身的共同努力。

孙志鹏[7](2016)在《制造同意:“公共卫生”对艾滋病与男性同性恋“关联”的污名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艾滋病与男性同性恋之间一直被保持着暧昧的“关系”。男性同性恋/男男性行为成为了公共卫生建构的艾滋病高危人群。对于男性同性恋社区而言,他们一再地反驳公众认为的“男性同性恋等于艾滋病”的观点,但呼声比较微弱。中国公共卫生系统掌握着艾滋病的学术与实践的话语权,因此他们的观点对于公众对艾滋病议题的认知非常重要。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公共卫生是如何制造出来男性同性恋与艾滋病关联性污名的同意。研究使用了麦克.布洛维提出的“制造同意”概念,并回顾了污名研究与社会建构论以及苏珊.桑塔格的“疾病的隐喻”这一文本分析的视角作为理论框架。研究定位为质性研究,通过作者在上海市X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以及上海市静安区Q艾滋病健康促进中心的开展了近半年多的田野调查,整理了近6万字万字的观察笔记以及25份有效的访谈资料,并做了收集了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公共卫生作为研究的焦点,以国家总体的艾滋病话语、疾控中心与艾滋病防治小组合作的实践、男性同性恋社区内部反馈作为三个主要研究部分。研究认为国家/政府-公共卫生系统-男性同性恋防艾小组-社会媒介-男性同性恋个体共同参与了污名建构与制造同意的过程。“公共卫生”主要从两个方面建构污名,一是公共话语与学术话语的污名,二是具体实践干预工作,包括针对男性同性恋群体的大规模的动员检测工作、疾控中心与防艾小组开展的框架内有限的“合作”,因为防艾小组的实际工作受到疾控中心的指导和监督,其对于男性同性恋社区的反疾病污名的空间比较小,也间接地被纳入到了公共卫生的体系内。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于将男性同性恋社区作为艾滋病的“高危群体”微妙的强制所制造出来的结构性污名,以及男性同性恋社区在内化污名的影响下所达成的自发同意完成了制造同意的过程。性存在议题的医学化与过度医学化将男性同性恋作为医学话语,也在制造同意的过程中扮演了负面的角色。国家/公共卫生系统/异性恋社区所组成的霸权性话语强制是制造同意的根源所在。

王平[8](2016)在《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性取向成因的因素》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近年来,我国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增长较快,2015年1-10月份共报告2662例学生感染者和病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7.8%,其中男性,尤其是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为主要人群,青年学生MSM已成为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本研究调查了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者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析感染HIV、未感染HIV的MSM和普通异性恋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家庭环境对青年学生MSM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探究可能影响青年学生MSM同性性取向的因素,为减少青年学生MSM感染HIV、提高高危人群的艾滋病预防效果提供依据,从而促进该人群中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于2015年5月7月,以天津市各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艾滋病社会组织为依托,采用方便抽样法招募感染HIV(24人)和未感染HIV(27人)的青年学生MSM共计51人,在高校招募普通异性恋男大学生(简称“普通男大学生”)35人,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逐一的、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问卷、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性取向成因问卷。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共86人,全部为男性、未婚,平均年龄为(21.31±2.37)岁。汉族、户籍所在地在天津本市、在本地居住时间两年以上、所学专业类别为理工类、自述性取向为同性恋和双性恋的分别占95.3%、36.0%、62.8%、57.0%、52.3%、7.0%。50名青年学生MSM的SCL-90量表总分为(148.78±42.55)分,平均阳性项目数为(33.06±19.02)项;按照总分超过160分、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任一因子分数超过2分为心理健康不良的阳性检出率依次为34.0%、30.0%、66.0%;可能存在明显心理问题(任一因子分数超过3分)的检出率为20.0%。与全国常模相比,青年学生MSM的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和总均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学生MSM的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其余各项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排在前五位的心理问题依次是强迫症状、抑郁、其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HIV阳性MSM组、HIV阴性MSM组及普通男大学生组三组进行比较,仅抑郁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阳性MSM组抑郁因子得分最高,其次是HIV阴性MSM组,普通男大学生组最低,抑郁因子得分的中位数依次为1.77、1.54和1.23分。感染HIV的青年学生较未感染HIV者的抑郁、焦虑、其他、总分、总均分均高(均有P<0.05)。与非MSM组进行比较,MSM组抑郁因子分偏高(P<0.05)。家庭环境因素对心理健康不良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但童年与父母亲关系融洽组的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其他的因子分及总分、阳性项目数均较不融洽组低(P<0.05);有恋父情结的MSM的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的因子分以及总分和阳性项目数均较无恋父情结者高(P<0.05)。对影响性取向成因的因素的分析中,18岁之前接触过有关同性恋的书籍或电影发展为同性性取向的是未接触过的5倍(OR=4.945,95%CI:1.64014.909),小时不爱活动长大后发展为同性性取向是小时爱活动的5倍(OR=4.958,95%CI:1.55315.827)。51名具有同性性取向的人中,有52.9%自述同性性取向为先天性,47.1%自述为后天性,后天同性性取向的引发因素中,后天家庭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占41.7%,其次是网络及影视作品影响,占20.8%。调查对象对天津市大中专院校男生中MSM人群所占比例进行估计,MSM组估计均值(中位数)为15.7%(10.0%),普通男大学生为11.7%(2.0%);合计为14.0%(7.8%)。结论(1)青年学生MSM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不良,感染HIV者较未感染者的心理问题严重;(2)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影响;(3)童年和未成年的经历及性格特征对长大后的同性性取向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4)学校应加大对青年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宣传,以减少青年学生MSM发生HIV高危性行为,同时加强对青年学生MSM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HIV感染者的心理健康咨询和干预,从而减少危险性行为的发生,降低感染HIV的风险;(5)应重视家庭对青年学生MSM心理健康状况和性取向的影响。

梁艳[9](2015)在《强奸罪若干问题探究》文中提出欲望是滋生犯罪的根源,强奸犯罪自古以来便是高发犯罪之一,其侵犯的不仅是个人的性权利,同时也是对社会善良风化的污染。受封建伦理纲常的长期熏陶,我国男尊女卑思想根生蒂固,长期以来女性的社会地位不高,被认为是男性的附属品。强奸罪立法旨在保护妇女的贞操权,从更深层次理解亦是保护男权至上背景下,对妇女性权利的合法专属。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的开放,女权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同性恋话题在社会生活中日益普遍,性行为方式在当今社会呈现多样化趋势,女性的性主体意识觉醒,诸如女性强奸男性,以及同性强奸等新类型强奸案例近年来屡见报端。台湾地区1999年对强奸犯罪进行了立法修正,其他国家也相继在立法上对强奸犯罪不断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带来的新问题。而我国自1997刑法颁布以来,对强奸犯罪未有任何实质意义的修善,因此在新类型强奸案件的司法认定中缺乏法律支撑,传统的强奸犯罪立法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因此,通过借鉴域外地区的理论研究,立法司法经验,对研究我国强奸犯罪若干新问题具有充分的必要性。本文首先简述我国强奸罪的立法沿革,发掘强奸罪司法认定及立法中存在的缺陷以及不合理之处,同时通过案例以及国外强奸犯罪研究的借鉴,力图对强奸犯罪相关问题进行更全面深入的探究,并对强奸犯罪相关问题的司法认定提出自己的见解。并立足国情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强奸罪立法及司法的建议,以期构建系统完善的犯罪认定体系及罪行相适应的刑事处罚机制。全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强奸犯罪的概述。首先是明确强奸罪的概念,对我国历史上强奸罪的立法进行简单梳理,介绍现行立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然后介绍台湾地区、大陆法系及英美法系国家强奸犯罪的相关研究理论以及立法司法发展现况。第二部分深入探析我强奸罪司法认定及立法存在的不足之处。首先是违背受害人意志认定困难以及强奸既遂存在多元标准等犯罪的基本认定存在不合理。犯罪客观构成要件局限,对性交的定义狭隘,犯罪主客体的局限性,导致男性的性自主权保护缺失,有悖于宪法的平等原则。此外我国在同性间强奸立法上处于空白,强奸罪追诉上遵循单一公诉模式,且刑罚设置不科学,缺乏受害人精神损失赔偿制度等,亦有待完善。第三部分是关于异性强奸认定问题的探讨。结合案例,从违背受害人意志和行为手段两方面分析常态的强奸行为如何定罪,并就强奸既遂与未遂、中止分别进行界定。最后对非常态的强奸行为,如口交、肛交、异物插入等行为如何定罪进行阐述。第四部分是关于同性强奸认定问题的探讨。首先分析同性强奸的主体、主客观方面,然后结合案例分析,通过借鉴域外同性强奸的相关研究,对普通的同性强奸以及同性恋间的强奸认定提出意见,且对女性间以及男性间同性强奸相关问题的认定予以区别。第五部分是关于完善强奸犯罪的立法建议。首先完善客观构成要件,合理定义性交的概念,扩大犯罪主客体的犯罪,力图使公民的性自主权得到全面而有力的保护。然后就完善犯罪追诉及处罚机制提出实行公诉与自诉结合的诉讼模式、科学细化量刑标准以及建立受害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最后提出立法修改建议,以期强奸犯罪更加合理完善。

梁若冰[10](2011)在《毒品文化批判》文中认为毒品滥用不仅极大损害人类健康,形成难以戒除的生理和心理依赖,而且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在当今诸多的全球性问题中,毒品问题始终是各国政府都要高度重视、不懈努力、认真解决的重大问题。要遏制毒品泛滥,降低毒品危害,不仅要对吸毒者进行医疗上的人道主义救助、社会上的人文关怀和法律上的人本主义防治,更应该上升到哲学的层面,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对吸毒人群进行全面的分析,开展毒品文化批判。毒品文化是一种在特定人群中形成的亚文化,它由吸毒者的社会文化环境、吸毒者的生活方式与吸毒者的价值取向三个方面组成。毒品文化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它为毒品的传播和蔓延提供文化土壤和社会条件。毒品文化群体是一个亚文化的边缘群体,它的存在和发展,成为吸毒人群的外部环境支撑和心理信念支撑。对毒品文化的价值认同还加剧了吸毒人的心理服从性,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压力,迫于文化的压力,吸毒者越陷越深。毒品文化在现代有它特有的发展趋向,即,大众化与时尚化趋向,顽固性和蔓延性趋向,符号消费趋向和危险性倾向;同时也形成了它自身发生、发展的机制,即,逃避现实的文化机制,排解压力的文化机制,社会交往的文化机制和追求享乐的文化机制。从心理学、社会学、后现代主义等多维视角来分析阐述吸毒文化赖以形成的社会环境,是本文研究毒品文化的一大特点,从根本上和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来反思毒品文化的产生所具有的深刻人性根源和社会历史根源则成为本文的重要部分。文化哲学是一种对人的生存以及各种社会现象的理性批判与反思。文化批判是现代文化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模式是人的基本的生存方式,是人的生存的深层维度,也是文化哲学的核心范畴,文化模式的分析与研究有助于理解和察明毒品文化的模式以及毒品文化模式的特性。毒品文化批判的目的,是探索开展毒品文化批判意义上的禁毒实践活动,用文化批判的思维来促进禁毒工作的开展,批判低俗的大众文化,创造先进的文化理念,培育优秀的文化精神。通过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积极的人性关怀和全面的社会防控,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禁毒之路。

二、同性恋和两性恋者自杀的危险性偏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同性恋和两性恋者自杀的危险性偏高(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同性恋者自杀意念产生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深入访谈法
二、导致同性恋者产生自杀意念的因素分析
    (一)自我认同低
    (二)父母的态度
    (三)求职的环境
    (四)婚姻的压力
三、预防措施
    (一)增大社会的接受度和包容度
        1.父母家人的支持
        2.婚姻选择的自由
        3.求职的公平性
    (二)专业求助通道的建设与完善
    (三)对于相关知识的教育普及
        1.对同性恋知识的普及
        2.对于自杀防治相关知识的教育
小结

(3)性态度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性唤起间的中介作用及其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假设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1.5 论文的创新点
    1.6 论文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父母教养方式概述
        2.1.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
        2.1.2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
        2.1.3 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现状
    2.2 心理性唤起概述
        2.2.1 心理性唤起的概念
        2.2.2 心理性唤起的测量
        2.2.3 心理性唤起的研究现状
    2.3 性态度概述
        2.3.1 性态度的概念
        2.3.2 性态度的测量
        2.3.3 性态度的研究现状
        2.3.4 性态度的干预
    2.4 父母教养方式、心理性唤起及性态度的关系研究
        2.4.1 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性唤起的关系研究
        2.4.2 父母教养方式与性态度的关系研究
        2.4.3 心理性唤起与性态度的关系研究
    2.5 相关理论
        2.5.1 社会控制理论
        2.5.2 计划行为理论
        2.5.3 态度改变理论
3 心理性唤起测验材料的筛选及效果评估
    3.1 评估目的
    3.2 评估对象
    3.3 评估工具
    3.4 评估程序
    3.5 评估数据处理
    3.6 评估结果
    3.7 评估小结
4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性态度及心理性唤起关系的调查研究
    4.1 调查目的
    4.2 调查对象
    4.3 研究方法
        4.3.1 测验法
        4.3.2 问卷调查法
    4.4 调查程序
        4.4.1 施测程序
        4.4.2 统计分析
    4.5 调查结果
        4.5.1 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
        4.5.2 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
        4.5.3 心理性唤起的调查
        4.5.4 性态度的调查
        4.5.5 父母教养方式、心理性唤起、性态度的相关关系
        4.5.6 心理性唤起的多元逐步回归
        4.5.7 性态度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性唤起的中介作用检验
    4.6 讨论
        4.6.1 父母教养方式、心理性唤起和性态度的现状分析
        4.6.2 父母教养方式、心理性唤起和性态度在人口学上的差异分析
        4.6.3 父母教养方式、心理性唤起和性态度的相关分析
        4.6.4 心理性唤起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4.6.5 性态度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性唤起的中介效应分析
5 大学生性态度的团体教育干预研究
    5.1 干预目的
    5.2 干预对象
    5.3 干预方法
    5.4 干预方案
    5.5 干预效果评估
        5.5.1 干预组与对照组人口学资料的均衡性检验
        5.5.2 干预组和对照组前后测的差异检验
        5.5.3 干预活动评价反馈
    5.6 讨论
6 总讨论
    6.1 心理性唤起测量材料评估效果分析
    6.2 性态度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性唤起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6.3 性态度干预效果分析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8 研究不足与展望
    8.1 研究不足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4)凯瑟琳·毕格罗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一、目前唯一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女性导演
        二、在商业浪潮下坚守创作初衷并形成独特风格
        三、学术界关于凯瑟琳·毕格罗导演风格的整体研究甚少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从个体到国家的思考:展现“平权”之战的主题
    第一节 枷锁与自由:展现美国社会边缘人的生活现状
        一、关怀边缘小人物的生存劣境
        二、关注女性群体的平等意识
    第二节 对峙与调和:反映美国失衡的社会矛盾
        一、种族平等的失衡化呈现
        二、宗教信仰的自由化追求
        三、阶层间的异样化争端
    第三节 维护与反对:反思美国主流意识形态
        一、扞卫国家安全的爱国意识
        二、追求国际和平的反战思考
第二章 对抗与协调:人物形象类型与塑造
    第一节 两极分化的男性形象与塑造
        一、破坏社会秩序的狂躁者形象
        二、维护社会秩序的硬汉形象
    第二节 传统与现代的女性形象与塑造
        一、男权统治下的受害者形象
        二、意识觉醒的职业女性形象
    第三节 超越两性的“同性伙伴”形象与塑造
        一、寻求共同温度的男同性伙伴形象
        二、相依相偎的女同性伙伴形象
第三章 动静结合:视听语言分析
    第一节 运动镜头和色彩
        一、平缓到急速的运动选择
        二、传情达意的色彩选择
    第二节 音乐和音响
        一、体现时代特征的流行音乐
        二、展现真实环境的纪实音响
    第三节 剪辑
        一、节奏急促的画面剪辑
        二、动中有静的音响剪辑
第四章 凯瑟琳·毕格罗电影创作风格流变
    第一节 个性化的后现代主义表达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反叛抒写
        二、黑色幽默和暴力美学的独特运用
    第二节 关注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表达
        一、典型环境和人物的现实描写
        二、对纪实美学的主动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男性同性恋自我认同与身份压力对安全性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同性恋自我认同
        2.1.1 同性恋自我认同的相关研究
        2.1.2 同性恋自我认同与安全性行为的相关研究
    2.2 同性恋身份压力
        2.2.1 同性恋心理健康状况
        2.2.2 同性恋压力情况
        2.2.3 同性恋身份压力与安全性行为的关系
    2.3 安全性行为
        2.3.1 安全性行为的定义
        2.3.2 安全性行为的操作性定义
        2.3.3 安全性行为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2.4 问题提出
    2.5 研究的内容与假设
        2.5.1 研究内容
        2.5.2 研究假设
3 研究一同性恋自我认同量表的修订
    3.1 同性恋自我认同量表的翻译
        3.1.1 翻译原则
        3.1.2 问卷的形式及计分方式
        3.1.3 问卷项目的翻译
    3.2 同性恋自我认同问卷的初测及结果分析
        3.2.1 研究目的
        3.2.2 研究方法
        3.2.3 结果与分析
    3.3 同性恋自我认同问卷的再测及结果分析
        3.3.1 研究目的
        3.3.2 研究方法
        3.3.3 结果与分析
    3.4 同性恋自我认同问卷的讨论
        3.4.1 同性恋自我认同问卷翻译的讨论
        3.4.2 同性恋自我认同问卷初测和再测的讨论
    3.5 同性恋自我认同问卷的结论
4 研究二男性同性恋自我认同与身份压力对安全性行为的影响
    4.1 研究方法
        4.1.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1.2 研究工具
        4.1.3 统计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男性同性恋自我认同、男性同性恋身份压力、男性同性恋知识知晓情况及男性同性恋安全性行为的总体情况
        4.2.2 同性恋自我认同、同性恋身份压力、知识知晓情况、安全性行为的相关分析
        4.2.3 同性恋自我认同、同性恋身份压力与安全性行为的归回分析
        4.2.4 同性恋身份压力在同性恋自我认同、安全性行为中的中介作用分析
    4.3 男性同性恋自我认同、身份压力、安全性行为现状的讨论
        4.3.1 男性同性恋自我认同现状分析
        4.3.2 男性同性恋身份压力现状分析
        4.3.3 男性同性恋安全性行为知识知晓情况的现状分析
5 总结
    5.1 总讨论
        5.1.1 男性同性恋自我认同与安全性行为的讨论
        5.1.2 男性同性恋身份压力与安全性行为的讨论
        5.1.3 男性同性恋自我认同与同性恋身份压力的讨论
        5.1.4 同性恋自我认同、同性恋身份压力(中介作用)、安全性行为的关系分析
    5.2 总结论
    5.3 男性同性恋安全性行为干预建议
    5.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话语与策略 ——上海市跨性别群体的一项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跨性别群体
        1.2.2 话语
        1.2.3 策略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跨性别群体的相关研究
        1.3.2 社会建构视角下同性恋的话语体系研究
        1.3.3 社会建构视角下跨性别群体的话语体系研究
        1.3.4 关于同性恋群体应对策略的研究
        1.3.5 关于跨性别群体应对策略的研究
        1.3.6 研究评述
    1.4 理论视角与研究框架
        1.4.1 理论视角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1.5.1 质性研究方法
        1.5.2 样本选取与资料来源
        1.5.3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
第2章 职场的“歧视”
    2.1 职场“歧视”的话语
        2.1.1 “变态”
        2.1.2 “肮脏”
    2.2 跨性别群体的应对策略
        2.2.1 选择沉默
        2.2.2 选择抗争
        2.2.3 选择中庸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医疗领域的“病人”
    3.1 医疗领域里“病人”的话语
        3.1.1 “无法治愈”
        3.1.2 “可以治愈”
    3.2 跨性别群体的应对策略
        3.2.1 坚定变性的跨性别
        3.2.2 顺其自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家庭的“孝”与“不孝”
    4.1 家庭中“孝”与“不孝”的话语
        4.1.1 “是否珍爱自己的身体与生命”
        4.1.2 “是否满足父母和社会的期待”
    4.2 跨性别群体的应对策略
        4.2.1 离经叛道
        4.2.2 逆来顺受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虚拟空间的“支持”与“歧视”
    5.1 虚拟空间里“支持”与“歧视”的话语
        5.1.1 “认同”与“尊重”
        5.1.2 “变性人”与“异装癖”
        5.1.3 “伪装”的“同性恋”与“异性恋”
    5.2 跨性别群体的应对策略
        5.2.1 张扬自我的跨性别
        5.2.2 寻求支持的跨性别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社会工作的回应
        6.2.1 对话福柯:医疗的权威反抗社会的权威的可能
        6.2.2 对社会工作介入服务的建议
    6.3 研究反思与期望
        6.3.1 研究对象的局限性
        6.3.2 研究者自身的局限性
        6.3.3 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6.3.4 未来研究展望
    6.4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件

(7)制造同意:“公共卫生”对艾滋病与男性同性恋“关联”的污名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艾滋病的社会属性
        二、艾滋病与男性同性恋的“暖昧关联”
        三、研究核心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制造同意
        二、污名
        三、男性同性恋(Gay men/Male homosexuality)
        四、男-男性行为/男-男性行为人群(MSM)
    第二节 文献回顾
        一、艾滋病的隐喻与公共性的形成
        二、污名研究
        三、社会建构
        四、研究思路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的收集
        一、核心研究方法:定性研究
        二、研究的伦理和规范
        三、资料的收集与进入田野
第三章 艾滋病“话语”在中国
    第一节 一位公共卫生专家的话语风波
        一、“面对艾滋病,同性恋怎么能够骄傲的起来”
        二、“校园,艾滋病与男同性恋产生的‘重灾区”
    第二节 艾滋病话语权的讨论
        一、对公共卫生的解读
        二、社会学对于当下艾滋病话语权的讨论
        三、公共卫生学术话语制造的污名
    第三节 中国艾滋病相关政策回顾
    第四节 社会媒体对于艾滋病与男性同性恋的报道呈现
        一、《人民日报》的报道呈现出国家话语的演变
        二、央视等主流媒体更具有指向性的报道
    小结:公共卫生与媒体话语力量制造出来的同意
        一、公共卫生部门解决问题思路的导向性
        二、恐吓式教育带来的刻板印象
        三、小结
第四章 疾控中心与防艾小组的“有限”互动
    第一节 VCT门诊的田野观察
        一、MSM检测人数少但阳性率高
        二、男性同性恋与“定期检测”建立关联
        三、临床医生普遍存在偏见
    第二节 疾控中心与防艾小组框架内的合作
        一、当下合作的主要模式
        二、男性同性恋防艾小组建立的基础
        三、疾控中心对于防艾小组指导性的“合作”关系
    第三节 选择性注意影响针对男性同性恋社区的动员检测
        一、暴力到温和,从警方抓人到鼓励动员检测
        二、选择性注意导致了男性同性恋社区AIDS阳性率的攀升
    小结 疾控中心与防艾小组的互动间接地制造了“同意”
第五章 被建构的高危行为与高危群体
    第一节 艾滋病“病因”的争论
        一、两种学说的交锋
        二、男性同性恋成为被建构的高危群体
    第二节 “乱”的多重分析
        一、“乱”成为恐同主义者的有力证据
        二、“性乱”并不等同于“危险”
        三、男性同性恋内化“乱”的自发同意
        四、“不得不乱”
    第三节 过度医学化标签了性存在的疾病化
        一、医学化与过度医学化的含义
        二、医学化话语中的男男性行为
        三、男性同性恋议题面临“再医学化”的危险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主要研究发现:如何制造同意
        一、国家/政府层面
        二、公共卫生系统
        三、公共卫生系统与社会组织互动(同志防艾小组)
        四、社会媒介
        五、男性同性恋群体
        六、制造同意的路径
    第二节 研究不足和未来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个案信息表
附录2 访谈知情同意书
附录3 访谈提纲
附录4 访谈转录示例
附录5 观察笔记示例
致谢

(8)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性取向成因的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青年学生MSM心理健康状况及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及样本量
        1.1.2 研究内容
        1.1.3 研究方法与步骤
        1.1.4 资料整理分析
        1.1.5 质量控制
        1.1.6 伦理学问题
    1.2 结果
        1.2.1 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统计学信息
        1.2.2 青年学生MSM的心理健康状况
        1.2.3 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3 讨论
        1.3.1 青年学生MSM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1.3.2 感染HIV的青年学生MSM、未感染HIV的青年学生MSM和普通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
    1.4 小结
二、青年学生MSM同性性取向成因的影响因素
    2.1 研究对象和方法
    2.2 结果
        2.2.1 影响性取向的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2.2.2 影响性取向的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
        2.2.3 MSM自述性取向成因
        2.2.4 调查对象对天津市大中专院校男生中MSM人群所占比例的估计
    2.3 讨论
    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男男性行为者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强奸罪若干问题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强奸罪概述
    (一) 强奸罪的概念
    (二) 中国强奸罪的立法沿革
        1、封建时期立法
        2、民国时期立法
        3、新中国时期立法
    (三) 境外强奸犯罪的立法发展
        1、台湾地区强奸犯罪立法
        2、大陆法系国家强奸犯罪立法
        3、英美法系国家强奸犯罪立法
二、中国强奸罪犯罪司法及立法缺失
    (一) 司法认定存在不足
        1、违背受害人意志认定困难
        2、强奸既遂标准多元化
    (二) 犯罪客观构成要件局限
        1、性交行为定义范围狭窄
        2、女性犯罪主体地位缺失
        3、男性法益客体保护缺乏
    (三) 同性强奸立法空白
        1、同性强奸概述
        2、中国同性强奸立法及现状
        3、国外同性强奸立法概况
    (四) 犯罪追诉模式及处罚机制有待完善
        1、诉讼模式单一
        2、刑罚设置粗糙
        3、受害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缺失
三、异性强奸的认定及完善
    (一) 受害人意志的认定及规范
        1、违背受害人意志的认定
        2、受害人意志转换案件的认定
        3、规范违背受害人意志的认定
    (二) 强奸行为手段的认定
        1、胁迫手段的认定
        2、欺骗手段的认定
        3、其他手段的认定
    (三) 犯罪形态的界定及完善
        1、强奸未遂与强奸既遂的界定
        2、强奸未遂与强奸中止的界定
    (四) 非常态“强奸”行为的认定
四、同性强奸的认定
    (一) 同性强奸的特征
        1、同性强奸的客观方面
        2、同性强奸的主体
        3、同性强奸的主观方面
    (二) 普通同性强奸
        1、男同性强奸的认定
        2、女同性强奸的认定
    (三) 同性恋之间的强奸
        1、同性恋发展现状
        2、同性恋间强奸的认定
五、强奸罪的立法完善
    (一) 完善犯罪客观构成要件
        1、科学合理定义性交行为
        2、扩大犯罪主体范围
        3、扩大犯罪对象范围
    (二) 完善犯罪追诉及处罚机制
        1、公诉与自诉相结合
        2、细化量刑标准
        3、建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三) 立法修改建议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10)毒品文化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本篇论文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二、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本文主要理论观点
    四、毒品与文化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毒品与吸毒
    第一节 毒品对人的作用
        一、毒品的主要种类
        二、毒品对人的作用
    第二节 毒品的危害
        一、毒品对人身心的危害
        二、毒品对家庭的危害
        三、毒品对社会的危害
    第三节 毒品依赖的生理基础与心理基础
        一、毒品依赖的生理基础
        二、毒品依赖的心理基础
    第四节 我国吸毒状况分析
        一、20 世纪后20 年我国的吸毒状况
        二、21 世纪初我国严峻的毒品形势
        三、毒品蔓延趋势
第二章 毒品文化的内涵及其机制
    第一节 毒品文化概念的提出与内涵
        一、毒品文化概念的提出
        二、毒品文化的内涵
        三、毒品文化群体分析
        四、吸毒群体生活方式
    第二节 毒品文化的发展趋向
        一、毒品文化的大众化与时尚化趋向
        二、毒品文化的顽固性和蔓延性趋向
        三、毒品文化的符号消费趋向
        四、毒品文化的危险性趋向
    第三节 毒品文化的机制分析
        一、逃避现实的文化机制
        二、排解压力的文化机制
        三、社会交往的文化机制
        四、追求享乐的文化机制
第三章 疑毒品文化的多维理论阐释
    第一节 毒品文化的心理学解释视角
        一、心理学理论与吸毒
        二、人格缺陷的心理理论
        三、社会心理动机理论
    第二节 毒品文化的社会学解释视角
        一、问题家庭理论
        二、社会失范与社会越轨理论
    第三节 毒品文化与后现代主义
第四章 毒品文化的根源分析
    第一节 毒品文化的人性根源
        一、毒品的诱惑与人的好奇
        二、人格与个性分析
        三、心理机制分析
        四、毒品文化的形成
    第二节 毒品文化的社会根源
        一、现代性的文化危机
        二、孕育毒品文化的社会环境
        三、遏制毒品的困境
第五章 毒品文化批判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文化批判与毒品文化
        一、毒品文化批判的哲学基础
        二、毒品文化交往方式的批判
        三、毒品文化非理性的批判
    第二节 文化模式与毒品文化
        一、文化模式分析理论
        二、毒品文化模式分析
    第三节 毒品文化批判的实践探索
        一、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积极的人性关怀
        三、全面的社会防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详细摘要

四、同性恋和两性恋者自杀的危险性偏高(论文参考文献)

  • [1]女性性侵犯经历的影响因素:性客体化和身体羞耻感的作用[D]. 吴媚婧.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我国同性恋者自杀意念产生因素研究[J]. 闫懋君. 西部学刊, 2021(02)
  • [3]性态度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性唤起间的中介作用及其干预研究[D]. 韩艺荷.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0)
  • [4]凯瑟琳·毕格罗电影研究[D]. 王凯.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5]男性同性恋自我认同与身份压力对安全性行为的影响[D]. 乔丹.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6]话语与策略 ——上海市跨性别群体的一项质性研究[D]. 江一凡. 华东理工大学, 2018(08)
  • [7]制造同意:“公共卫生”对艾滋病与男性同性恋“关联”的污名建构研究[D]. 孙志鹏.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9)
  • [8]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性取向成因的因素[D]. 王平. 天津医科大学, 2016(03)
  • [9]强奸罪若干问题探究[D]. 梁艳.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8)
  • [10]毒品文化批判[D]. 梁若冰. 黑龙江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同性恋和双性恋者自杀风险较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