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实施ISO14000标准的宏观条件

中国企业实施ISO14000标准的宏观条件

一、我国企业推行ISO14000标准的宏观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汪清琳[1](2020)在《制造型企业绿色转型行为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模式,在有限的环境和资源倒逼机制下,制造型企业为环境责任的主要承担者,企业“绿色化”被认为是解决环境、资源和经济矛盾的重要手段,绿色转型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前提。本研究从企业绿色转型的概念介绍入手,分析梳理关于企业绿色转型的相关文献,并结合政府环境规制理论、市场引导理论、内生增长理论、推-拉-锚定模型等相关管理学理论,从制造型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影响制造型企业绿色转型意愿的推力因素、拉力因素和锚定力因素以及它们的测量维度,同时探究了企业绿色转型意愿对企业绿色转型行为的影响,锚定力在推力和拉力在企业绿色转型意愿中的调节作用以及企业环境责任在企业绿色转型意愿与绿色转型行为中的调节作用,通过推-拉-锚定模型和意愿行为理论构建制造型企业绿色转型行为的概念模型。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对收集的问卷数据采取信度和效度分析,确定数据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检验企业绿色转型有关假说。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环境规制和市场压力构成的推力因素对企业绿色转型意愿没有显着作用,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组成的拉力因素对企业绿色转型意愿有显着积极效果,高额转型成本和缺少转型经验组成的锚定力对企业绿色转型意愿有着显着负向影响。锚定力在推力和企业绿色转型意愿的关系间起着消极调节效果。制造型企业绿色转型行为实施有赖于其绿色转型意愿;同时,企业环境责任在企业绿色转型意愿和行为的关系中没有显着调节作用。在企业特征方面,企业规模越大,企业绿色转型行为比例也随之增大;国有制企业实施绿色转型比例高于外资企业,高于民营企业;企业绿色转型行为在企业年龄上不存在差异。基于此提出促使企业实施绿色转型行为的意见和建议,培养企业环保认知,加强企业绿色转型意愿;强化政府环境政策,优化绿色性补贴;提升企业绿色技术研发能力;制定差异化政策,促使企业实施绿色转型行为。

关雪梅[2](2020)在《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社会责任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林业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林业行业的晴雨表和林业企业的中坚力量,林业上市公司的责任更加重大,应更大程度上考虑森林资源的外部性,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如何保证在赚取经济利润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林业上市公司亟需解决的难题。林业产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其生产经营依托森林资源,其投资兼具了生产周期长、投资风险相对较大和经济效益低等诸多特征,并且关系到林农问题、国民经济发展问题和生态安全问题。近年来政府加大对林业产业上市企业支持力度,代表政府直接意志的政府补助必然对其投资产生影响,也会对社会责任起到重要的支撑和驱动作用。而当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管理层利己动机和战略动机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接纳与认同。在当今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重视加大的背景下,对宏观的政府补助对微观林业产业这一特殊行业上市公司的经济和社会后果进行研究,重新认识其社会责任履行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效果及作用路径提上日程。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以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为理论指导,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我国沪深两市林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社会责任对投资效率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在分析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社会责任与投资效率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社会责任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机理及假设;其次,从变量的测度、主要回归分析方法和模型构建三个方面设计了研究的方案;再次,利用OLS、FE和Sys-GMM三种回归分析方法对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社会责任对投资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最后,提出了建立完善的政府补助驱动机制、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和投资效率的内部提升策略三个方面的政策建议。本文按照“政府补助—企业社会责任—投资效率”的逻辑思路,发现并证实了政府补助不仅正向影响林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而且也发挥了对林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正向驱动作用,即政府补助产生的资源补给效果可以优化林业上市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投资效率的长期和短期积极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在政企关系之间这一“从外到内”、从宏观到微观的作用路径中发挥中介作用。本文丰富和发展了林业企业社会责任和投资效率研究领域,为林业上市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提供对策,有助于促进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实现,在政府、社会和企业之间建立完善的互动机制,并为相关政府部门与微观企业提供一定政策指导与借鉴。

尤俊斌[3](2017)在《我国绿色施工推广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强,实施绿色施工是将来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但是我国的绿色施工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建设单位为了节约开支实施绿色施工的动力不足,导致近年来绿色建造并未在国内广泛推广,本文目的是提出政府推广对策,帮助企业推广绿色施工。本文首先分别对绿色施工及相关理论进行了说明。本文研究发现当前我国绿色施工的存在绿色施工的政策法规不健全、绿色施工的技术政策支持不完善、绿色施工的作用效果不明显以及公众对绿色施工的认识不足、意识不浓等情况。对绿色施工推广实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是法律法规的约束不完善、规章制度缺乏实用性、经济激励方面缺失、监督评价体系不完善、现行建设管理体系制约绿色施工推广、.政府的作用未充分发挥以及企业对绿色施工管理缺乏重视等方面存在问题。在对我国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推广实施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分析之后,本研究对绿色施工推广实施提出了改进建议,从建立系统的法规制度体系、构建完善的激励政策体系、完善监管体制、提高社会公众的绿色施工意识以及建立动态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我国绿色施工的有效实施。

丁鼎[4](2016)在《汇鸿集团纺织品服装出口竞争战略》文中研究说明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推进,在国内外政治政策环境逐渐宽松的背景下,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得到了迅猛发展,出口规模连续多年居于世界首位。纺织品服装出口无论在促进就业、带动技术进步,还是在出口创汇、发展国民经济等各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七月份中国渡过WTO十五年保护期,迎来了更开放更具竞争力的市场环境。我国乃至全球的纺织品服装行业的格局正在改变,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外贸公司亦面临着全新的问题和挑战。国际方面,全球范围内对纺织品服装出口的限制不断加强,世界各纺织品服装主要生产国的份额竞争日益激烈,国内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市场正慢慢被竞争者蚕食,份额亦遭到瓜分。国内方面,关于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竞争也愈发激烈,新兴的民营外贸企业异军突起,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扩张,逐步取代国有企业贸易龙头的地位。在此背景下,作为国有外贸企业——江苏汇鸿国际集团面临着内忧外患的考验,其在外贸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也已不复存在。长久以来,汇鸿集团采用先收购再出口的方式,赚取购销差价。这种单一的经营模式将竞争焦点集中在数量和价格上,很难与新兴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民营企业抗衡,只会使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导致汇鸿集团的市场份额逐渐被抢占,面临严重的竞争危机。因此,汇鸿集团亟需确立符合自身具体情况的竞争战略,并确保战略稳定实施,帮助企业达到顺利渡过竞争危机、转型升级的目的。本篇文章首先应用近几年搜集的信息和数据,就中国纺织品服装产业情况以及出口形势展开阐述。接着应用PEST分析、波特“五种竞争力”模型以及SWOT分析等战略管理研究手段,就汇鸿集团当前的外部竞争环境和内部环境展开详细剖析。其中,外部竞争环境主要分析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宏观环境和产业竞争环境,重点分析越南、孟加拉等国际竞争者,以及民营外贸公司等国内竞争者。其次,分析汇鸿集团的内部环境,包括纺织品服装出口情况、业务流程、拥有的资源条件、优势和劣势等。进而结合SWOT分析法对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以及内部环境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总结。并运用核心竞争力理论,提出汇鸿集团目前遭遇竞争困境,一定要构建适合其发展现状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借鉴上海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转型的案例,结合汇鸿集团内外部环境,探究以改变公司经营模式为契机建立核心竞争力,应对竞争危机。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汇鸿集团纺织品服装出口业务构建核心竞争力,制定竞争战略提出对策性建议:汇集优势资源,着眼高附加值、高质量、高科技含量产品的研发;利用汇鸿集团的影响力和地位,做资源整合的龙头企业;从被动地接受订单到积极的寻找机会,为客户打造个性化产品。最后,对如何实施竞争战略提出了具体的看法和建议,确保汇鸿集团成功构建核心竞争力,顺利渡过竞争危机,转型升级。

高伟强[5](2009)在《中小企业有效实施ISO14000标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革命是人类进步的标志,工业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增长,然而与此同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诸如全球变暖、臭氧层耗竭、酸雨、有害气体的泄漏、土地沙漠化、放射物泄漏等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环境保护与管理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成为全球性的热点问题。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取得了重要成果,设定了地球宪章、行动计划、公约、财源、技术转让及制度6大议题,并成功地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又称《地球宪章》)和《21世纪议程》,签订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森林公约》等重要文件。在此次会议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不可分割性被广泛接受,“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被否定,同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出“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确的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间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途径。为了响应大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了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企业界开始通过实施ISO14000标准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它不仅创造着财富,同时也消耗着资源。因此,要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经济发展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约98%,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生长点,大规模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于1996年底开始实施ISO14000标准,截至2006年底,共有14000多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认证。在这些通过认证的企业中,绝大多数属于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及出口导向型的国有大型企业,而通过认证的中小企业则为数不多且缺乏对标准的有效实施。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探讨了有效实施ISO14000标准与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实施ISO14000标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影响我国中小企业有效实施ISO14000标准的主要原因。最后,结合我国国情和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有效实施ISO14000标准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明确了我国中小企业有效实施ISO14000标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我国中小企业有效实施ISO14000标准,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桑金琰[6](2009)在《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的协同运作与优化提升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信息技术与网络环境为研究背景,以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以企业的协同运作与优化提升机制为研究切入点,构建了基于“三维度”、“三层面”、“三级别”的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协同运作机制,旨在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水平。其中,“三维度”是指环境友好维度、协同运作维度与顾客满意度三个维度;“三层面”是指企业内部层面、企业之间层面、企业与环境层面;“三级别”从外在表现因素、内在影响因素、深层决定因素三个级别分析了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的协同运作管理。通过对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协同运作机制的全面分析,有利于在提高企业的环境友好度与协同运作度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顾客满意度,进而提升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的动态竞争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论文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文献回顾与基础理论。论文从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的演进规律与网络环境下企业面临的新型挑战为研究起点,对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的协同运作等文献进行了回顾与评析,并对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协同运作等概念进行了分析与界定。在此基础上,论文探讨了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协同运作的理论基础。2、基于多Agent的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协同运作分析。论文研究了基于多Agent的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的协同运作控制结构,并运用遗传算法对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的协同运作过程进行了分析。3、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的协同运作管理。首先,论文从企业内部机制方面,分析了环境标志化管理、环境标志商标管理、清洁生产、生态技术创新、营销创新、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等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的内部运作机制;其次,运用协调博弈理论对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间的协同运作机制进行了分析;再次,论文从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协同运作方面,分析了法律保障、政府激励和公众参与等内容。4、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协同运作的优化提升机制。首先,论文在对我国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的协同运作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SOM神经网络对我国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的协同运作管理进行了聚类分析与研究;其次,论文在对我国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的协同运作现状进行聚类分析的基础上,为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了相应的优化提升建议;再次,论文构建了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协同运作的优化提升软件平台,既能协助制造企业了解自身在协同运作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又能为不同企业量身定做适合自身特点的协同运作优化方案。5、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协同运作的案例分析。论文对我国xH医药集团进行了“三维度”、“三层面”、“三级别”的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协同运作机制的案例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李冬霞[7](2008)在《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同时,保持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研究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竞争力,不仅为企业开辟了一条有效提升竞争力的途径,也为循环经济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首先论述了企业开展循环经济的客观必然性,一方面,企业目前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等现实压力促使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另一方面,循环经济和企业竞争力关系理论的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理论分析结果为企业实际开展循环经济提供了理论支持。然后,本文运用比较分析、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小循环和中循环两个层次,分别就企业内部和企业间循环经济向企业竞争力的转化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证明了循环经济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环境、经济和社会竞争力。文章的最后,进一步从完善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宏观条件、培育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微观环境两个角度,给出了几点促进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建议。

柯燕来[8](2008)在《基于ISO14000标准下的环境内部绩效审计 ——EMS内部审计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加入WTO后,企业内部审计在上市公司、外资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乃至民营企业中的地位呈上升趋势。内部审计的观念、思想等也发生了变化,审计领域拓宽,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延伸到信息资源审计、环境审计及人力资源审计领域。其中,环境审计受到重视的原因是我国加入WTO的入世承诺之一就是生态环境的改善。企业要与国际接轨,就必须重视环境管理,按照国际上认可的统一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来规范、控制企业行为,并参照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把环境审计纳入企业内部审计。为此,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研究ISO14001环境标准,并介入环境内部审计就是十分必要的。但是,ISO14000环境系列标准和环境内部审计的关系如何,尤其是环境内部审计中如何借鉴ISO14000标准的问题,尽管受到广泛关注但始终未得到认真的研究和解决,文章旨在对这一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本文首先对ISO14000标准的结构、内容进行解析,并对传统内部审计与环境内部审计的关系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环境内部审计和ISO14000标准的对接之处—环境内部绩效审计。接着构建出基于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下的企业环境内部绩效审计—EMS(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计体系。最后对我国企业推行ISO14000系列标准,建立EMS和EMS内部审计体系提出问题和建议。本文创新之处在于:(1)系统论述了ISO14000系列标准和环境内部审计的基本概念,为这两者的对接确定了理论依据;(2)尝试对环境内部审计与ISO14000标准进行对接,提出后者可以被前者中的分支—环境内部绩效审计所借鉴,这为建立EMS内部审计体系奠定了基础;(3)在之前论述的基础上,尝试建立基于ISO14000系列标准下的EMS内部审计体系。

黄西艳[9](2007)在《绿色壁垒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 ——以纺织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增长和自由贸易的不断展开,环境问题日益凸现,自由贸易似乎成了环境恶化的根源,于是一些国家以环保之名对进口产品实施绿色壁垒。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绿色壁垒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带来了不同的影响。本文引入Oates模型来从理论上分析绿色壁垒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引入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来论述绿色壁垒对产品差异化的影响,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处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不同阶段,收入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而收入水平的差距使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需求产生了不同的偏好,这种需求偏好弱化了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差异化优势,强化了发达国家的产品差异化优势。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中国纺织业为例从成本和差异化角度实证分析了绿色壁垒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并建立回归模型进一步定量分析了环境标准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计量分析的结果显示环境标准确实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产生了负面影响。最后,结合我国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情况,提出了政府、企业在应对绿色壁垒过程中的政策、措施。

邢凯旋,邓光娅[10](2006)在《中国应对欧盟绿色壁垒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对外经贸合作中,与欧盟的经贸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欧盟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即资金和技术的重要来源。2003年中欧进出口总额为1252亿美元。目前,中国与欧盟以互成为第三大贸易伙伴。在我国与欧盟的贸易往来中,欧盟的各种绿色壁垒对中国出口欧盟的主要产品、中国出口企业的效益、中国与欧盟的贸易关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我国与欧盟贸易的不断扩大,我国与欧盟环保水平上的差距使得绿色壁垒成为制约我国大类产品出口欧盟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远远超过反倾销的影响,在新型贸易壁垒中具有特殊地位,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最大挑战之一。因此本文通过对欧盟绿色壁垒的分析,让人们认识到欧盟绿色壁垒对中国外贸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绿色壁垒,为我国产品创造更多的市场机遇。我国政府应从宏观区域规划入手,实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利用自己的权利和与进口国有关协会、机构、官员的良好关系,为企业营造便利出口的宏观条件。政府还要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有效组合对污染排放物的治理措施。对企业自身来说,应不失时机地进行设备改造,提高职工的绿色环保意识,强化环境管理,增加科技投入、发展环保市场,从而开发更多的绿色产品,提高企业自身抵抗绿色壁垒的能力。本文还分析了在环保实践中的手段选择,通过对“绿色关税”和“绿色补贴”的比较分析,得出了采用绿色补贴的方法可以使我国环保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成功的逾越绿色壁垒。

二、我国企业推行ISO14000标准的宏观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企业推行ISO14000标准的宏观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制造型企业绿色转型行为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企业绿色转型文献综述
        1.3.1 制造型企业绿色转型行为定义
        1.3.2 制造型企业绿色转型行为研究现状
        1.3.3 企业绿色转型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政府环境规制理论
    2.2 市场引导理论
    2.3 内生增长理论
    2.4 推-拉-锚定模型
        2.4.1 推-拉-锚定模型概念
        2.4.2 推-拉-锚定模型在转移行为方面的应用
第三章 企业绿色转型行为的理论模型与假说
    3.1 企业绿色转型行为假设的提出
        3.1.1 推力因素与绿色转型意愿
        3.1.2 拉力因素与绿色转型意愿
        3.1.3 锚定力因素与绿色转型意愿
        3.1.4 锚定力在推力和拉力对企业绿色转型意愿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3.1.5 绿色转型意愿与绿色转型行为
        3.1.6 企业环境责任在企业绿色转型意愿和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3.1.7 企业组织特征与企业绿色转型行为
    3.2 企业绿色转型行为的理论模型
第四章 问卷设计与数据分析
    4.1 企业访谈
    4.2 初始问卷量表设计
        4.2.1 推力因素量表
        4.2.2 拉力因素量表
        4.2.3 锚定力因素量表
        4.2.4 企业绿色转型意愿量表
        4.2.5 企业环境责任量表
        4.2.6 企业绿色转型行为量表
    4.3 试测对象的基本描述
    4.4 试测量表的信度分析
        4.4.1 推力因素题项信度分析
        4.4.2 拉力因素题项信度分析
        4.4.3 锚定力因素题项信度分析
        4.4.4 企业绿色转型意愿题项信度分析
        4.4.5 企业环境责任题项信度分析
        4.4.6 企业绿色转型行为题项信度分析
    4.5 试测问卷量表效度检验
        4.5.1 KMO值和Barlett球体检验分析
        4.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4.6 正式问卷量表构成
第五章 企业绿色转型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假设检验
    5.1 正式问卷基本信息
        5.1.1 数据来源
        5.1.2 企业信息描述性统计分析
        5.1.3 企业组织特征因素和绿色转型行为的关系
    5.2 正式问卷的信度分析
    5.3 正式问卷的效度分析
        5.3.1 问卷内容效度
        5.3.2 问卷收敛效度
    5.4 相关性分析
    5.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5.1 初始模型路径分析
        5.5.2 修正后的企业绿色转型行为模型及其路径分析
        5.5.3 调节效应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推进企业绿色转型行为的建议
    6.1 强化制造型企业绿色转型意愿
    6.2 提高制造型企业绿色转型能力
    6.3 差别化推进企业绿色转型行为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录1
附录2

(2)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社会责任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政府补助与投资效率的研究现状
        1.3.2 政府补助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现状
        1.3.3 企业社会责任与投资效率的研究现状
        1.3.4 政府补助、企业社会责任与投资效率的研究现状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投资效率
        2.1.2 企业社会责任
        2.1.3 政府补助
    2.2 政府补助、社会责任与投资效率的理论基础
        2.2.1 投资效率的基础理论
        2.2.2 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理论
        2.2.3 政府补助的基础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社会责任与投资效率的现状分析
    3.1 林业上市公司的的基本情况
    3.2 林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现状分析
        3.2.1 林业上市公司投资支出的现状
        3.2.2 林业上市公司投资规模的现状
        3.2.3 林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基本情况
    3.3 林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的现状分析
        3.3.1 林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
        3.3.2 林业上市公司拥有的森林资源
    3.4 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的现状分析
        3.4.1 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总体情况
        3.4.2 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产权性质分布情况
        3.4.3 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种类和数量情况
        3.4.4 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与利润情况
    3.5 本章小结
4 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社会责任对投资效率影响的机理及假设
    4.1 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4.1.1 非效率投资的主要成因
        4.1.2 政府补助与投资效率
        4.1.3 政府补助、产权性质与投资效率
    4.2 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对社会责任的影响
        4.2.1 政府补助与企业社会责任
        4.2.2 政府补助、产权性质与社会责任
    4.3 林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4.3.1 企业社会责任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机理
        4.3.2 企业社会责任对投资效率的研究假设
    4.4 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社会责任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4.4.1 林业产业投资的特点和国家投入资金的主导地位
        4.4.2 政府介入林业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4.4.3 政府补助、社会责任对投资效率的作用路径
        4.4.4 社会责任对政府补助和投资效率的中介效应假设
    4.5 本章小结
5 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社会责任对投资效率影响的研究设计
    5.1 被解释变量投资效率的测度
        5.1.1 林业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测度
        5.1.2 林业上市公司资源配置效率的测度
    5.2 中介变量企业社会责任的测度
        5.2.1 林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识别
        5.2.2 林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的评价方法
        5.2.3 林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的评价结果分析
    5.3 解释变量政府补助与其他控制变量设计
    5.4 主要回归分析方法
        5.4.1 面板数据所特有的内生性问题
        5.4.2 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SYS-GMM)
    5.5 模型构建
    5.6 本章小结
6 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社会责任对投资效率影响的实证检验
    6.1 面板数据单位根和协整检验
        6.1.1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6.1.2 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
    6.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6.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2.2 相关性分析
    6.3 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6.3.1 政府补助与投资效率的回归分析结果
        6.3.2 不同产权性质政府补助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6.4 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
        6.4.1 政府补助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回归分析结果
        6.4.2 不同产权性质政府补助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
    6.5 林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对政府补助与投资效率的中介效应检验
    6.6 对资源配置效率的进一步探讨
    6.7 稳健性检验
    6.8 本章小结
7 基于政府补助和社会责任的林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提升策略
    7.1 建立和完善政府补助驱动机制
        7.1.1 维持并加大政府补助的力度
        7.1.2 提升政府补助的使用效率
        7.1.3 加强对政府补助资金使用的监督
    7.2 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7.2.1 提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
        7.2.2 制定企业社会责任实施战略
        7.2.3 加强对外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7.2.4 政府法制体系的完善
        7.2.5 引入其他利益相关者治理
    7.3 林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内部提升策略
        7.3.1 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策略
        7.3.2 提高公司内部技术创新与管理
        7.3.3 加强公司营运资本和现金流量管理
        7.3.4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我国绿色施工推广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绿色施工的研究现状
        2.国内绿色施工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和内容
        1.研究方法
        2.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一)相关概念
        1.绿色施工概念
        2.绿色施工推广的概念
    (二)发展绿色施工中政府作用的理论分析
        1.政府与市场
        2.绿色施工中政府的调节作用
二、我国绿色施工推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绿色施工推广的现状
        1.我国绿色施工政策制定的现状
        2.我国绿色施工推广实施的现状
    (二)绿色施工推广实施存在的问题
        1.法律法规的约束不完善
        2.规章制度缺乏实用性
        3.经济激励方面缺失
        4.监督评价体系不完善
        5.现行建设管理体系制约绿色施工推广
        6.政府的作用未充分发挥
        7.企业缺乏对绿色施工管理的关注
三、阻碍我国绿色施工推广的因素分析
    (一)主观因素
        1.绿色施工意识和责任意识较差
        2.对绿色施工与高新技术施工认识不清
        3.对绿色施工新增成本认识存在偏差
        4.对绿色施工技术创新缺少投入
    (二)客观因素
        1.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2.绿色施工规范标准不健全
        3.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4.推广试点机制没有发挥作用
四、我国绿色施工推广的改进建议
    (一)建立科学系统的绿色施工法规制度体系
    (二)构建科学完善的绿色施工激励政策体系
        1.经济性激励政策
        2.扶持引导性政策
        3.技术开发政策
    (三)完善绿色施工的监管体制
        1.改进我国建筑市场的准入机制
        2.加强绿色施工在建设项目招标体系中的权重
        3.建立以监理单位为主的监督评价机制
    (四)提高社会公众的“绿色施工”意识
        1.增强绿色施工的培训
        2.建立示范性绿色施工项目及施工企业
        3.建立和完善绿色施工的民众参与机制
    (五)建立绿色施工的动态评价体系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汇鸿集团纺织品服装出口竞争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问题提出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第一节 五种竞争力分析模型
    第二节 PEST分析法
    第三节 SWOT分析方法
    第四节 核心竞争力理论
第三章 汇鸿集团外部环境分析
    第一节 纺织品服装行业基本情况
    第二节 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情况
    第三节 宏观环境
    第四节 产业竞争环境
第四章 汇鸿集团内部环境分析
    第一节 江苏汇鸿国际集团基本情况
    第二节 纺织品服装出口业务基本情况
    第三节 汇鸿集团的内部能力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汇鸿集团纺织品服装出口战略的制定
    第一节 战略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战略的定位与目标
    第三节 同类型企业竞争战略案例参考
    第四节 竞争战略的制定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汇鸿集团纺织品服装出口战略的实施
    第一节 建立有竞争优势的生产基地
    第二节 推动技术创新
    第三节 深层次探究客户需求
    第四节 加强资源整合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5)中小企业有效实施ISO14000标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主要研究方法和内容
    1.4 论文结构
    1.5 论文的创新点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国外研究现状
        2.1.2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国内研究现状
    2.2 关于ISO14000 标准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关于ISO14000 标准国外研究现状
        2.2.2 关于ISO14000 标准国内研究现状
    2.3 中小企业有效实施ISO14000 标准与可持续发展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中小企业有效实施ISO14000 标准与可持续发展国外研究现状
        2.3.2 中小企业有效实施ISO14000 标准与可持续发展国内研究现状
    2.4 本论文的研究基点或出发点
3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ISO14000 标准的基本理论
    3.1 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1.1 中小企业概念的界定
        3.1.2 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
        3.1.3 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ISO14000 系列标准的产生
    3.3 ISO14000 系列标准的内容和特点
        3.3.1 ISO14000 系列标准的内容
        3.3.2 ISO14000 系列标准的特点
    3.4 ISO14000 标准的实施
4 中小企业实施ISO14000 标准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中小企业实施ISO14000 标准的现状和问题
    4.2 中小企业有效实施ISO14000 标准的难点
    4.3 影响中小企业有效实施ISO14000 标准的原因
        4.3.1 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4.3.2 地方政府的急功近利和短视行为
        4.3.3 咨询机构服务不到位
        4.3.4 消费者对中小企业实施ISO14000 标准的影响
        4.3.5 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
5 中小企业有效实施ISO14000标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5.1 实施ISO14000 标准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5.2 有效实施ISO14000 标准,保护环境是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
    5.3 实施ISO14000 标准有利于中小企业清洁生产的推行
    5.4 实施ISO14000 标准有助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降低成本
    5.5 有利于中小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改善与当地社区的关系
6 中小企业有效实施ISO14000 标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6.1 完善中小企业有效实施ISO14000 标准的宏观条件
        6.1.1 地方政府要加强领导,加大监管力度
        6.1.2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6.1.3 咨询机构要提高业务素质
        6.1.4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6.2 中小企业有效实施ISO14000 标准的微观对策
        6.2.1 最高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6.2.2 进行持续的教育培训
        6.2.3 重视环境因素的评价与识别
        6.2.4 中小企业要结合自身情况,不断完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6.2.5 加强内部环境审核和管理评审
        6.2.6 推行清洁生产
        6.2.7 实施绿色营销战略
7 结语
    7.1 本论文得出的结论
    7.2 本论文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6)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的协同运作与优化提升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逻辑结构与章节安排
        1.3.3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评析
    2.1 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相关研究述评
        2.1.1 面向企业内部的研究
        2.1.2 面向企业间关系的研究
        2.1.3 面向企业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2.2 协同运作相关研究述评
        2.2.1 协同运作的关键影响因素与协同机制的选择
        2.2.2 网络化制造中的协同运作
        2.2.3 协同绩效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2.3 多 Agent 系统的相关研究述评
    2.4 本研究的切入点
第3章 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协同运作的基本理论
    3.1 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的基本理论
        3.1.1 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与传统制造企业的比较分析
        3.1.2 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的概念
        3.1.3 环境友好制造企业的演进历程
        3.1.4 环境友好制造企业的理论基础
    3.2 协同运作的基本理论
        3.2.1 生产运作从“集中控制”到“协同互动”的转化
        3.2.2 协同运作的涵义
        3.2.3 协同运作的要素
        3.2.4 协同运作的特点
        3.2.5 协同运作的概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3.2.6 协同运作的理论基础
第4章 基于多 Agent 的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协同运作分析
    4.1 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协同运作的多 Agent 结构分析
        4.1.1 Agent 的一般结构分析
        4.1.2 基于多Agent 的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协同运作的控制结构
        4.1.3 基于多Agent 的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协同运作系统
    4.2 基于遗传算法的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多 Agent 协同运作模型
        4.2.1 多Agent 协同运作的流程设计
        4.2.2 基于遗传算法的Agent 协同运作模型
        4.2.3 仿真实验及分析
第5章 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的协同运作管理
    5.1 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的内部协同运作管理
        5.1.1 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的环境标准化管理
        5.1.2 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的“环境标志”商标管理
        5.1.3 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的清洁生产
        5.1.4 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的生态技术创新
        5.1.5 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的营销创新
        5.1.6 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的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
        5.1.7 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内部的协同运作模式
        5.1.8 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生产运作系统的投入产出分析
    5.2 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间的协同运作博弈分析
        5.2.1 协调博弈及相关概念
        5.2.2 基于协调博弈的协同运作分析
    5.3 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协同运作管理
        5.3.1 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与相关的法律保障
        5.3.2 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与政府激励政策
        5.3.3 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与公众参与
        5.3.4 工业生态系统的投入产出分析
    5.4 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的启示
        5.4.1 德国发展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的启示
        5.4.2 日本发展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的启示
        5.4.3 欧盟与美国等国家发展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的启示
        5.4.4 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的经验与启示
第6章 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协同运作的优化提升机制
    6.1 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的协同运作实证分析
        6.1.1 基于SOM 神经网络的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的协同运作算法
        6.1.2 基于SOM 神经网络的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的协同运作评价
    6.2 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协同运作的优化提升机制
        6.2.1 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协同运作的“三级别”影响要素
        6.2.2 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协同运作的优化提升机制
        6.2.3 相应的保障机制
    6.3 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协同运作的优化提升软件平台
        6.3.1 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协同运作的软件平台概况
        6.3.2 基于B/S 结构的系统功能设计
        6.3.3 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协同运作的综合指数测评
        6.3.4 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软件支撑平台的保障措施
第7章 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协同运作的案例分析
    7.1 XH 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概况
    7.2 基于环境友好理念的XH 医药集团协同运作管理实践
        7.2.1 企业内部的协同运作层面
        7.2.2 企业与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的协同运作层面
        7.2.3 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协同运作层面
第8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方向
    8.1 全文总结
    8.2 论文的价值
    8.3 研究局限与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后记

(7)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2 相关文献综述
    2.1 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2.2 企业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
3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3.1 企业开展循环经济的现实压力
    3.2 企业开展循环经济的理论支撑
4 循环经济向企业竞争力的转化研究
    4.1 企业内循环经济向企业竞争力的转化
    4.2 企业间循环经济向企业竞争力的转化
5 推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5.1 完善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外部宏观条件
    5.2 培育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内部微观环境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研究的成果与不足
    6.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基于ISO14000标准下的环境内部绩效审计 ——EMS内部审计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章 导论
    1.研究背景及现状
    2.文章结构
    3.文章的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环境内部审计与ISO14000标准综述
    1.1 环境问题与环境内部审计
        1.1.1 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环境的重要性
        1.1.2 环境审计的产生
        1.1.3 环境审计的分支—环境内部审计
    1.2 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综述
        1.2.1 ISO14000的产生
        1.2.2 ISO14000系列标准的结构及其内容
        1.2.3 推行ISO14000标准的作用及其意义。
第二章 环境内部审计与ISO14000的对接—环境内部绩效审计
    2.1 环境内部审计的新发展—环境内部绩效审计
        2.2.1 环境内部绩效审计综述
        2.2.2 环境内部绩效审计与另外两类环境内部审计的区别
        2.2.3 环境内部绩效审计的特点
        2.2.4 环境内部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
        2.2.5 环境内部绩效审计是环境内部审计发展方向
    2.2 ISO14000与环境内部审计的对接—环境内部绩效审计或EMS内部审计
        2.2.1 ISO14000标准中的环境审核—环境管理体系(EMS)审核
        2.2.2 ISO14001与ISO14004标准与环境内部绩效审计的对接
        2.2.3 ISO14010、ISO14011标准与环境内部绩效审计的对接
        2.2.4 ISO14012标准与环境内部绩效审计的对接
    2.3 总结
第三章 建立基于ISO14000标准的EMS内部审计体系
    3.1 EMS(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计(以下简称EMS内审)的总体描述
        3.1.1 ISO14000标准对于EMS内审相关概念的表述
        3.1.2 EMS内审的基本要求
        3.1.3 EMS内审的目的和范围
        3.1.4 EMS内审的特点及优势
        3.1.5 EMS内审的任务分工
        3.1.6 EMS内审的方式和方法
    3.2 EMS内审的程序和步骤
        3.2.1 EMS内审的启动
        3.2.2 EMS内审的准备
        3.2.3 EMS内审的实施
        3.2.4 EMS内审报告及跟踪
    3.3 企业管理层对于EMS的管理评审
        3.3.1 ISO14000标准对于管理评审的要求
        3.3.2 管理评审的要点
        3.3.3 管理评审的具体步骤
    3.4 总结—EMS的持续改进
第四章 关于我国企业建立基于ISO14000标准的EMS内部审计体系的一些思考
    4.1 我国企业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现状
    4.2 我国企业推行基于ISO14000标准的EMS内部审计体系所存在的问题
    4.3 对于改善上述问题的一些思考和对策
末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绿色壁垒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 ——以纺织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1-2-2 关于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
        1-2-3 关于绿色壁垒及其对纺织品服装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
    §1-3 研究意义及目的
    §1-4 创新之处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绿色壁垒
    §2-1 绿色壁垒产生的根源及表现形式
        2-1-1 绿色壁垒产生的根源
        2-1-2 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
    §2-2 绿色壁垒的特征
        2-2-1 名义上的合理性
        2-2-2 形式上的合法性
        2-2-3 保护内容的广泛性
        2-2-4 保护方式的巧妙性和隐蔽性
        2-2-5 保护技术上的歧视性
        2-2-6 实施标准的多重性和任意性
        2-2-7 社会价值的民意性
    §2-3 绿色壁垒的作用机理和经济效应分析
        2-3-1 绿色壁垒对进口商品的作用机理
        2-3-2 不同国家绿色标准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经济效应
第三章 绿色壁垒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理论分析
    §3-1 成本与差异化是决定产业竞争力的两个关键因素
        3-1-1 产业竞争力是不同国家的同一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1-2 产业竞争力来源于成本领先与差异化
        3-1-3 绿色壁垒对成本与差异化的影响
    §3-2 绿色壁垒使发展中国家产业的成本优势削弱
        3-2-1 绿色壁垒的存在使出口国的环境成本内部化成为必然
        3-2-2 环境成本内部化削弱了发展中国家产品的成本优势
    §3-3 绿色壁垒使发达国家的产业差异化优势增强
        3-3-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曲线)简介
        3-3-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曲线)与人们对环境质量偏好程度的关系
        3-3-3 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对环境质量的偏好增强了产品的差异化
第四章 绿色壁垒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以纺织业为例
    §4-1 中国纺织品服装遭遇绿色壁垒的现状
        4-1-1 纺织业在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4-1-2 欧盟、美国以及日本的环境标准及其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影响的案例
        4-1-3 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在欧盟、美国和日本遭遇绿壁垒情况的分析
        4-1-4 中国纺织品服装容易遭受哪些绿色壁垒
    §4-2 绿色壁垒减缓了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增长速度
        4-2-1 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市场范围
        4-2-2 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情况
    §4-3 绿色壁垒弱化了中国纺织业的价格竞争力
        4-3-1 中国纺织品服装的价格优势
        4-3-2 发达国家较高的检验标准增加了我国纺织业的成本
    §4-4 绿色壁垒导致中国纺织业失去了明显的差异化优势
        4-4-1 中国的纺织业的品牌意识较差
        4-4-2 绿色壁垒强化了品牌的差异化
    §4-5 绿色壁垒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影响的计量分析
        4-5-1 建模思路
        4-5-2 回归模型的建立
        4-5-3 绿色壁垒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量影响的回归分析
        4-5-4 不同国家绿色壁垒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量影响的回归分析
第五章 突破绿色壁垒提高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5-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突破绿色壁垒的启示
        5-1-1 我国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1-2 我国应实施分阶段突破绿色壁垒的战略
    §5-2 政府的策略选择
        5-2-1 加强绿色贸易壁垒的宣传工作
        5-2-2 为企业出口创造便利的宏观条件
        5-2-3 积极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5-2-4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5-2-5 为企业申请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创造条件
    §5-3 企业的应对措施
        5-3-1 企业要充分认识到绿色消费已经兴起
        5-3-2 推行环境标志制度并使之与国际接轨
        5-3-3 增加科技投入开发更多的绿色产品
        5-3-4 积极参与15014000 的国际化标准认证
        5-3-5 建立预警机制
        5-3-6 实施绿色营销战略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四、我国企业推行ISO14000标准的宏观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制造型企业绿色转型行为影响机制研究[D]. 汪清琳. 江苏大学, 2020(06)
  • [2]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社会责任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D]. 关雪梅.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3]我国绿色施工推广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尤俊斌. 长安大学, 2017(07)
  • [4]汇鸿集团纺织品服装出口竞争战略[D]. 丁鼎. 南京大学, 2016(06)
  • [5]中小企业有效实施ISO14000标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高伟强. 兰州商学院, 2009(04)
  • [6]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的协同运作与优化提升机制研究[D]. 桑金琰. 天津财经大学, 2009(09)
  • [7]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竞争力研究[D]. 李冬霞. 新疆大学, 2008(02)
  • [8]基于ISO14000标准下的环境内部绩效审计 ——EMS内部审计体系构建研究[D]. 柯燕来. 厦门大学, 2008(09)
  • [9]绿色壁垒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 ——以纺织业为例[D]. 黄西艳. 河北工业大学, 2007(06)
  • [10]中国应对欧盟绿色壁垒措施研究[J]. 邢凯旋,邓光娅. 特区经济, 2006(03)

标签:;  ;  ;  ;  ;  

中国企业实施ISO14000标准的宏观条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