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创新,在竞争中追求卓越

依靠创新,在竞争中追求卓越

一、依靠创新 在竞争中争雄图强(论文文献综述)

徐锋[1](2020)在《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资源,对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局限,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传播和认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当前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亟需挖掘并弘扬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中的道德精髓和思想价值,以期让中华民族灿烂的东方文明在全世界传播。鉴于此,本文拟从传统武德思想的发展脉络开始,在探索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演变历程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把握规律并以史为鉴,汲取优秀的思想道德精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服务。本文主要围绕以下思路展开论述:首先,厘清“武德”、“传统武德”概念的缘起、内涵及武德思想的实质;其次,梳理各个历史时期最突出的武德思想内容及其特征,以及在传统文化的视域下,以少林和武当两个文化流派作为案例进一步分析传统武德思想的内容及其特征;然后,通过对传统武德思想的梳理与分析,对传统武德思想进行历史评判和价值重估;最后,揭示和弘扬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当代价值。基于此,本文研究观点主要概括如下:第一,武德概念最早萌芽于古代人类生存生产的劳动,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逐渐形成与发展。早期的“武德”与军事发展脉络相契合,既存在于彼此交融的个体与集团间,又分别存在于内涵各异的个体武德和军事武德中。个体武术武德或民间武术武德是本文分析的重点。传统武德既指传统的武德,又指武德的传统。传统的武德主要指历代存留下来的武德伦理思想、制度和规范,而武德的传统主要指从古延续至今、无所在又无所不在的武德伦理传统,囊括实践领域和精神领域,其实质是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传统武德思想的实质涵盖所有与“武”有关的思想品德内容,包括道德自觉、行为规范和精神价值等。第二,不同历史时期,武德思想内容和文化特征不同。本文以古代历史上武德文化特征明显、武德思想鲜明为分期理念,把武德思想的发展分为先秦、盛唐、宋元、明清四个主要时期。先秦经历了历史上重要大变革,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争鸣,思想大繁荣大发展,“尚礼、尚谋、尚侠”是当时主要的武德思想内容。盛唐时期,唐王朝的开明政治与繁荣经济为社会形成崇武尚侠风气打下基础,“以武壮志、以武立志、以武言志”成为当时武德思想的主要内容。宋元时期,在“崇文抑武”国策的影响下,导致民间习武结社规范化、民间武术表演娱乐化特征明显,从而推动武术审美思想的伦理变迁。明清时期,明代的兵家思想为武术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清王朝对民间武术的镇压使民间秘密结社和清规戒律兴起,武侠小说中侠者形象的塑造使侠者们行侠天下,镖师们侠骨义胆的高尚武德使镖局和镖师们镖行天下。第三,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哲学中的儒、释、道、墨等思想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之根。儒家的仁爱、道家的阴阳、佛家的禅定、墨家的侠义等思想,在传统武德思想中都有深刻的反映。受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具有明显地域文化特性的中国传统武术,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传统武术文化流派及特征,少林功夫和武当武术是其中的典型。佛教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发展,形成少林功夫修禅悟道的武德传统。道教文化与武当文化的相互影响,形成武当武术养生修道的武德传统。少林武德与武当武德,形象反映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特征。第四,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发生、发展与演变,反映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时代背景。以中国文化为理论基础的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形成了一套对现代社会仍具有教育意义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仁爱为本的伦理核心、贵义轻利的价值导向、尊师重道的礼教风尚、忠诚守信的精神节气,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优秀传统。由于历史局限性造成传统武德思想的封闭性、神秘性和虚幻性等消极因素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中的糟粕,要加以批判和改造。因此,要使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发挥时代价值,满足现实需要,必须要对传统武德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坚持武德思想的仁勇结合、内外相应、古今相继和真善相随。第五,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经过近百年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文化“自觉”后,留下优秀的武德思想内容和独特的精神内涵,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重要价值。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挖掘与弘扬,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优势,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路径,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视野。应积极发挥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内容优势、融入优势和传播优势,让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和共享,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张劲松[2](2019)在《清代义宁州书院研究》文中指出义宁州①位于江西西北部,系湘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山高林密,为江西西北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明清以来,宁州战祸不断,其中既有所谓“土贼”窃发,也有明末李自成、清初“三藩”之乱及清末太平天国运动等战事,州城数次被破,破坏严重。战乱造成人口剧减、土地荒芜。为改变土旷人稀、赋役征收困难的局面,清初康熙年间地方将招徕移民开垦作为一项基本政策,从而吸引了大批闽粤及本省赣南等地的移民流寓宁州,成为促进地方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战乱记忆与逐渐形成的资源争夺、文化冲突等使土着形成了较为强烈的敌外心理,客观上造成了土着集团与客籍移民族群之间的紧张关系。雍正三年(1725),清廷批准客籍棚民在宁州成立怀远都,编为四都八图八十甲,分插在六乡,使棚民在政策层面上成为宁州地方合法成员。移民群体在宁州存在的合法化及其发展要求与土着对此的反应,成为清代义宁州书院发展的历史背景。宋至明代的宁州书院总体表现与我国古代书院的发展同频,北宋黄庭坚家族的樱桃芝台书院、明代山泉书院等反映了家族势力与官府等在书院建设中重要作用,这一因素在清代得到较好的承续,成为义宁州书院建设中一以贯之的传统。清代义宁州书院高速发展,新建书院数量超过宋元明时期,尤其在晚清时期集中爆发,呈现出城市化与乡村化同步发展,书院治化作用进一步彰显等特征。在这一过程中濂山书院的发展中得到官方的持续支持,书院拥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和高度文化认同,位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及长期以来形成的较高社会地位与影响使这成为义宁州的中心书院。清代义宁州以濂山书院为代表的中心书院与遍布各乡都的乡村书院构建了“核心——外围”的格局,发展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书院群。清代义宁州书院在运行中表现出区域特色,在书院群内部存在普遍的文昌神崇拜是书院世俗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科举制度在书院中深刻影响的具体表现,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书院群成员几乎都编纂了书院志,志书的体例、内容与传统教育书院有所不同,诗文、讲义等阙如,代之以公移、捐名、契据、章程等。书院志的实质是档案册簿的事实,反映了晚清时期义宁州书院的现实需要与务实风格。奎光书院、培元书院、梯云书院等数所书院由义宁州所特有的(文)会、(文)季等民间组织演变而成,不同于新建书院,建立在会、季基础上的书院高度重视并保留了会、季时期的考课、宾兴等功能,从而使书院的性质与功能发生转变。“无田即无院也”,教养相资的优良传统在义宁州书院中得到较好贯彻。为建设书院,在地方官员的支持和有效的社会动员下,义宁州书院获得了广泛的的社会捐助,其内容包括田地、银钱及各种物资等,从而保障了书院膏奖、宾兴花红等各类经费的支出。在捐资活动中,议叙政策、捐户进主、肄业资格与从众压力等成为绅民捐赀书院的动力所在。捐户进主的创造性举措,丰富了我国书院祭祀活动的内容,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时代性。“规制”一词在传统书院语境中主要指书院建筑物的“规模”与“形制’,自1980年代以来,书院研究界创造性地将原主要指建筑物的“书院规制”转换为主要表征“书院功能”与“书院制度”的组成部分,并提出我国书院“教学、祭祀、藏书、学田”四大规制,从而实现了“书院规制”含义的重大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从功能与章程所反映的史实来看,考课是清代义宁州书院最普遍、最基本的活动,考课是书院的本质规定,清代义宁州书院几乎都是考课书院,祭祀、学田、藏书等活动均以考课为中心。因此,考课是清代义宁州和清代书院的基本规制。基于对清代义宁州书院考课规制的认识,在书院研究中应形成一种发展性的规制观。道光十九年(1839),客籍士子甘临吉参加濂山书院的甄别考试并被知州录取,嗣后土着以甘氏入籍在后、书院建设在先,要求州宪剥夺其肄业资格,由此引发持续五年之久的濂山书院案。案件经州控、府控、省控,最终在江西巡抚的判决下以甘临吉不准与考书院而告终。伴随着案件的审理与发展,土着集团与移民族群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张,案件的最终结果客观上刺激了义宁州书院建设,推动了地方人才培养,同时也加剧了土着与客籍移民之间的对立,书院以其特有的方式参与义宁州社会的发展,成为影响地方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

刘涛[3](2019)在《韩非子的法律思想》文中研究表明以铁制农具和牛耕的运用为代表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步,促使土地私有化运动的兴起。为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需要,被裹挟进称霸争雄战乱中的各诸侯强国,在不断摸索与创新中纷纷开展了类似“相地而衰征”、“编户齐民”等模式的税制和人口管理制度改革,并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创立了郡县制。在此新旧破立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周王室逐渐坍塌解体,以血缘宗法为基础的“礼治”体系趋向崩溃。讲求整齐划一的“法治”凭着富国强兵、争强争力的东风顺势而起,成为统一社会治理的新模式。与纷繁战乱局势一致,此时的社会治世之道也陷入了混乱局面。韩国公子韩非在接收历史变革智慧、担忧家国命运的情势下,为救国图强而力排众议,积极主张“以法治国”:通过批判儒家“仁义之治”,论证“德治”确已经不符合社会治理需要,为论证法治是“必然之道”打开局面;通过吸收道家“道法自然”思想,提出“因道全法”主张,为“以法治国”构建深厚的哲学基础;在社会历史进化观和人的趋利避害本性基础上,论证了法律的起源问题。韩非对法的认识非常全面,包括对法的概念和特征、法的作用、立法、执法、守法等内容都有很深的见解。韩非的法治思想并非现代法治理念下的“专制”、“人治”思想,他的君主专制集权思想是在法、术、势三者结合互补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不是由“法治”理论建构支撑起来的。但韩非以君权、国家为逻辑起点,忽视人的主体地位,个人权利和价值的保障不在其思想建构范围内,这导致在其思想里形成“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和以君主为中心的国家最终走向对立”,社会成为君主运用法治雕刻而成的“艺术品”,人只是完成这件艺术品的工具。“以今释古”的分析与反思,不能成为苛责韩非法律思想进行的理由和依据。“以法治国”思想的提出,在当时是对国家治理制度的创新;对君主专制及中央集权的提倡,在当时有助于结束战乱而实现大一统。即使放在当今的市场经济视角里,趋利避害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之一,应当在承认人的趋利避害性基础上,最大化予以满足和规制。

毕青松[4](2017)在《竞争与互助:清末民初进化论思想内涵的嬗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世纪末,西方进化论思想传入中国,与晚清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相结合,成为清末重要社会思潮之一。从戊戌到五四时期,进化论思想在中国传播过程中,其内涵经历了由争存观向互助观的嬗变。这是中国人社会心理的重大变化,表明国人对西方进化论思想有所取舍。最先传入中国的进化论思想是达尔文生存竞争观,争存观是戊戌时期进化论思想的主要内容。甲午战败后的民族危机激起戊戌精英的自强意识,他们以争存进化思想激励国人救亡图存。但此时的争存观和西方进化论思想有所区别,其一,争存观更注重合群竞争,戊戌学会之群起就是合群竞争的重要表现;其二,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争存观中体现了平等精神,包括君民平等和男女平等。20世纪初,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进化观传入中国,受到部分革命派推崇,使进化论思想呈现出竞争与互助二元并存的局面。一方面,争存观激发国人自强仍是时代所需;另一方面,互助观是抵抗强权的利器。此时的争存观和互助观都具有革命色彩。五四时期,互助观的影响力超过争存观。除报刊和知识分子积极宣传互助外,还有诸多社团对互助观的践行,如互助社、工读互助团、进化社等。互助观被推崇的原因,一是帝国主义欺凌使国人对争存观产生质疑;二是随着对西方认识的深化,国人欲同西方取得平等地位的观念增强。此时青年知识分子成为宣传互助主义的中坚力量,他们把互助主义同改造社会的理想深度融合。进化论思想内涵由竞争向互助嬗变之原因,在于竞争和互助具有内在一致性,其旨皆是追求社会进步和民族强盛。互助观是国人在帝国主义侵略和军阀混战的时代环境下对争存观的反思,是对进化论思想的重要补充。这种转变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思想动力。

郭建民[5](2016)在《区域精神塑造研究 ——以山西省为例》文中提出区域精神是某一区域内建立在传统与现代文化基础之上形成的具有高度认同感,富有区域特色的理论体系、发展理念、行为规范和价值目标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区域性构建,也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区域精神是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区域发展步入新时代的精神引领,是加快推进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光辉旗帜。论文以山西为实证研究对象,结合山西在区域精神塑造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效,深入分析了区域精神的特征、功能及典型的塑造模式,梳理了山西省区域精神塑造的发展历程,在对其进行深入反思的基础上,探讨了区域精神塑造的发展趋向。通过实证分析,归纳概括了当前区域精神塑造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完善区域精神塑造,应该采用其复合塑造模式。联系山西实际,提出了在区域精神塑造过程中,构建复合塑造模式应把握的价值导向和需要坚持的原则,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相关对策建议。论文主体包括四个部分:第一章是区域精神的特征、功能与典型塑造模式,本部分从理论视角分析了区域精神的特征与功能,总结了区域精神塑造实践中形成的典型模式并对其进行了深入反思;第二章是山西省区域精神塑造的实践探索,本部分梳理了山西区域精神塑造的历史发展,介绍了新时期山西区域精神塑造的实践特点,并分析了山西区域精神塑造实践的发展趋向;第三章是区域精神塑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本部分结合山西区域精神塑造的实践,分析了当前区域精神塑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运用复合塑造模式框架对其形成原因做出了深入分析;第四章是区域精神塑造的理性选择:复合塑造模式,本部分在借鉴国内外区域精神塑造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复合塑造的模式,并从实际操作角度分析了在区域精神塑造过程中,如何构建区域精神塑造的复合化模式,推进区域精神塑造的健康发展。

庞冬冬[6](2015)在《薛福成海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内容:晚清时期,列强跨海纷至沓来,并且凭借自身的船坚炮利给中国传统海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自鸦片战争后,林则徐及魏源等已意识到中西海军之间的巨大差距,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英法联军之役后,洋务运动兴起,西学传播加速,同时随着日本侵台和中法战争的爆发,海防危机进一步加剧,这使得发展晚清现代化海防的思潮无论是在庙堂之上还是在社会精英之中广泛传播,薛福成的海防思想无疑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代表。本文从五个部分详细介绍了薛福成的海防思想。第一部分:薛福成海防思想的成因,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薛福成海防思想形成的内部和外部原因。第二部分:薛福成的海防战略思想,主要分析了薛福成“以夷制夷”、“守在四夷”、“富国强兵全借于商”三种海防战略思想。第三部分:薛福成的海防战术思想,主要分析了薛福成在“中法战争”中和出使西欧之后的海防战术思想。第四部分:薛福成的海防建设思想,主要从武器装备、海防人才、海防基础设施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第五部分:分析了薛福成海防思想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薛福成的海防思想进行客观的评价。

余建军[7](2014)在《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起源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考察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的理论演进和转变这一思想脉络,无疑有多种进路和方法。本文主要是从实践哲学的视野,并以实践哲学为方法来阐述这一课题。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时代主题是救亡图强,其他一切问题都要让位于这一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转。严复为了向西方寻求富强之道,率先从英国引进了进化论,并根据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对之进行了重构,建构了“天演”进化论。他的“天演”进化论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取代了中国传统的天理观。他的“天演”进化论的理论旨归在于自强保种,其逻辑结构是天人相合相分,其理论基调是渐进进化。他的“天演”进化论的理论旨归、逻辑结构和理论基调基本上为此后康有为的“两极”进化论、梁启超的“群力”进化论和谭嗣同的“心力”进化论所遵循。继他们的这些改良主义进化论兴起的是革命派的革命民主主义进化论。革命派通过论证“革命”比“改良”更有利于社会进化,“革命”是社会进化的最好方式与手段,将“革命”逻辑输入了进化论,使进化论获得了“革命”的理论品格。在逻辑结构上,革命派的进化论将严复开创的天道与人道相合相分的进化逻辑予以了彻底化,主张人道完全独立于天道,有其自身独特的进化规律。革命民主主义进化论以孙中山的“突驾”说为典型。“突驾”说认为,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力,急起直追,社会人事的进化可以做到后来居上。以这种主张“突驾”的进化论为理论基础,孙中山在历史观上主张重视人民物质生活的民生史观,并将民生主义等同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继革命民主主义进化论兴起的是互助论。互助论认为“互助”是社会进化的主要法则。但是由于中国近代特定的历史境况使然,中国无政府主义者所主张的互助论实则并不否定和轻视“竞争”,他们的互助论是“互助”与“竞争”并重的进化论。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思想文化的启蒙运动。这一启蒙运动虽然没有形成新的中国式进化论的理论形态,但是它将进化论推进到了思想意识的最深层。至此,进化论在中国便发展到了它的极限。进化论向唯物史观的转变,其首要因素是中国近现代社会政治实践的需要;从理论上而言,则在于二者具有内在的逻辑同构性和理论共通性,而且唯物史观要比进化论更为合理。五四运动时期是中国先进人物抛弃进化论、重新选择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的时期。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中国先进人物,在再三衡量之后,慎重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新的思想武器。唯物史观由此而取代进化论成为了中国现代社会的思想主潮。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功劳,但不可忽视非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功绩。非马克思主义者对唯物史观的传播与阐释,最值得注意的是陈博贤和胡汉民。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的初期,李大钊对唯物史观所作的阐释的理论水准无疑是最高的,而且他初步把握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特质。检视和反思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的理论演进与转变,可以发现,这一思想历程在理论上的一个根本缺陷便是实践哲学思维方式的缺失。而后来的毛泽东哲学却是实践哲学之典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功之典范。这便会驱使中国的哲学工作者认同如下一个结论:实践哲学是中国当代哲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当代哲学的创新应当以实践哲学为理论范式。

陶海洋[8](2013)在《《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文中提出《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的一个重要出版物,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发行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而又完全民办的综合性杂志。《东方杂志》于1904年创办、1948年终刊,共发行44卷、819号,先后经历8位主编,发表作品20000余篇。在经历清季、北洋政府、民国过程中,《东方杂志》不仅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发展历程,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述评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努力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生长点。秉承商务印书馆“以扶助教育为己任”的企业宗旨,《东方杂志》致力于介绍现代文化最新成果,以述评时事政治作为办刊特色,并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在长达44年的发展过程中,《东方杂志》可以分为主要五个时期,即早期杂志(1904—1910年)、杜亚泉时期(1911—1919年)、钱智修时期(1920—1931年)、王云五时期(1932—1941年)、苏继颀时期(1943—1948年)。为便于研究,钱智修时期可以分为具体的三个阶段,即钱智修时期(上)(1920—1923年)、钱智修时期(中)(1924—1927年)和钱智修时期(下)(1928—1931年),王云五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王云五等四人,不仅是《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而且是杂志发展中的关键人物。其中,杜亚泉以其独特的见解引发了中西文化论争,钱智修是主编时间最长者,胡愈之是作品最多的作者、又曾担任过杂志主编,而王云五则是挽救商务印书馆及《东方杂志》的核心人物。早期杂志《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有蛤笑、蕴照、孟森等人。主要内容以清末新政为重点,在立宪主旨下,多数作者主张保存传统文化,同时述评清廷政治腐败、主张发展实业,作品主要涉及教育、立宪、外交、实业等内容,同时还有大量转载文章。杜亚泉时期《东方杂志》的作者约计453人次,而重要作者有杜亚泉、胡愈之等10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文章来源大为拓展,其中来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报刊的译述文章更多。杂志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介绍大量西方社会思潮,其中包括各类社会主义思潮。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作者,认真反思包括“一战”在内的现代文明的“时代错误”,述评民国建立后愈益严重的政治腐败,努力寻找整合社会的新的精神动力。这批文化人,努力进行中西文化的鉴别、对比和“体合”,“随世运而俱进”,自觉承担起现代文化最为激烈的观念转变的时代使命。杜亚泉因引发东西文化论争,主编职务被无奈地撤换。事实上,文化分歧在《东方杂志》内部早就开始,主编的替换也经过一个微妙的过渡阶段,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争论中所涉及的问题,当时的文化人不可能达成共识,注定了这场文化论争只能是一波三折的过程。钱智修时期(上)的《东方杂志》的作者共约计510人次,重要作者有胡愈之、周建人等12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积极顺应时势变化,“注重于切实可行之具体问题”。作者队伍更为庞大,出现大量介绍西方社会发展的翻译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创作,理论视角更为开阔,同时出现更多的独立评论,又使这一杂志逐步摆脱了文化争论和思辨的色彩,进一步加大了现代文化的传播力度。钱智修时期(中)的作者共约计340人次,重要作者有黄惟志、胡愈之等11人次。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以1926年为界,有一个从述评中西文化,转向重点述评国际时事政治的变化过程。在国际时政报导上,主要以欧洲为重点,并介绍苏联以及他国的政治发展。这一变化与钱智修等人的民间政治思想有关。同时,这一时期出现更多的文学创作,注重描述某类社会层面、特别是知识分子和下层百姓的生活状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内容。钱智修时期(下)的作者约有786人次,重要作者则为俞颂华、张明养等9人次,作者队伍进一步分化。在内容上,这一时期进一步注重国际时事的报导与述评,并进一步关注了国外社会文化、社会生活,同时出现现代文学的创作高潮。文学作品更多关注基层民众生活及心理状态,反映了基层社会民众在政治剧变与社会动荡中面临的生活压力。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是中国文化事业受日本侵华战争摧残、并努力抗争的一个见证,日本侵华战争造成《东方杂志》三次停刊、四次搬迁的曲折。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上),作者总人数约计1340人次,重要作者有张明养、郑永恭等12人次,而来源于社会上的作者大为增加,可以说明商务印书馆在经历“一·二八”事变的劫难后,及时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这一时期正值中国新一代文化人成长并活跃于文化舞台,文化传播的主体、内容与方式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社会出现新一轮的文化生成现象。《东方杂志》更多关注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的经济应对之策,国际社会新的战争危险,特别增强了经济体制理论的述评。同时,主要由于中日矛盾的上升,关注民族生存和国家发展,成为文化人的深深的忧思,并由于环境的逼迫,出现新一轮的文化反思。这一时期,文学作品受战争影响最大,出现大批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但这种特殊政治动荡中出现的创作高潮,很快因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而中断。王云五时期(下)的《东方杂志》作者共计约317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郑允恭等18人次。这一时期述评欧洲相关事务的作品大为减少,而反映具体国家之间外交活动的作品比例大为上升,反映了国际政治力量在“二战”中重新组合的状态。其中,中日战争的相关报导大为增强,同时出现的经济类作品针对性更强,很多作品述评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具体应对之策,但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及文艺作品的质量却开始下降。苏继癫时期的《东方杂志》作者总人数约计613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岑仲勉等8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尽管走出了抗日战争的阴影,却又因内战等影响而出现发展顿挫,并最终休刊。这一时期的作者队伍日益星散,办刊特色也逐步丧失。《东方杂志》忠实地反映和记录着时代变迁,成为20世纪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全备的资料库,全面述评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主要学术思想,成为探索中国发展模式必需的思想库,大量培养人才,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同时,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中保持长时段的持续发行,也成为世界杂志发行史上的典型的样本库。《东方杂志》的发展历程说明,现代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诸要素共同的现代化作为基础,更需要中国文化人努力实践现代学者品格。

王春选[9](2011)在《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县域软实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基础性的工程就是要把县域建设好、发展好。县域作为基层政治经济体,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怎么建设和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了,各地都有很好的做法和经验,但也存在问题和教训。本文呼吁要特别重视县域软实力的建设。县域软实力是县域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研究县域软实力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总领,更好地实现软硬实力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县域综合实力。从全国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河南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文化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县域不论是在地域,还是在经济构成上,都在河南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县域软实力,萃取河南为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内容主要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即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研究的选题意义和相关研究情况,并就选题意义、研究现状、主要难点与创新、研究思路与方法做一简要阐述。县域软实力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提升县域综合发展实力。县域软实力研究是个全新的课题,以往研究者大都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展开的,主要有心智说、文化说、综合实力说等,但从整体上看,相关研究并未深入触及县域发展的内在规律。本课题的研究难点在于软实力相关概念的科学界定及运行规律的把握,创新之处恰在研究别人所未涉及的内容,不论是研究视角还是研究内容都有独到创新。本文的研究方法重在于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相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等。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即文章的一、二、三、四、五、六章)。从软实力研究的理论支撑着手,梳理国内外有关软实力研究的观点理论,重点研究了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思想、马克思主义的软实力思想、我国的软实力思想等,形成软实力概念的基本理论与认识,进而归纳形成县域软实力的概念,并分析其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夯实县域软实力研究的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从县域软实力基本要素分析着手,研究探讨县域软实力发挥作用的生成机制、外在表征及其发挥作用的规律、特点,全面剖析河南县域软实力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寻提升县域软实力的着力点: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民素质、注重形象塑造等,充分发挥软实力的重要作用,在软、硬实力共同发展中进一步增强县域发展的竞争力和整体实力,实现河南乃至全国县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升整个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区域竞争力,增强中原崛起的支撑力,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三部分,即结语部分,主要进一步说明为什么选择河南县域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及河南县域软实力发展的特殊性,同时对未来县域软实力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软实力必将成为县域发展的“主旋律”,成为县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并强调要把县域软实力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为新时期农村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与路径选择。

卢雄勇[10](2011)在《苏商伦理及其社会价值研究》文中指出伦理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苏商伦理对江苏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传统苏商、近代苏商到现代苏商,苏商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苏商伦理精神。作为具有传统儒家思想特征、吴韵汉风特色、水乡文化特点的商业伦理,苏商伦理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商品交换关系的伦理反映;同时体现了儒家传统经济伦理对苏商经营行为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苏商伦理的核心,是强调以义取利,坚持义、利合一,用符合道德的方法去追求利益最大化;因利成义,用获得的利益去履行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所追求的效益含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苏商伦理的内涵比较丰富,主要包括苏商价值观、苏商职业伦理、苏商经营伦理等等。苏商价值观是苏商对于经商实业的根本目标、价值的基本理念,是指导历代苏商从事经营的总原则。坚持实业报国、惠世济民,把经商实业与实现富民强国结合起来,通过经济行为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是苏商价值观的最高目标。苏商有别于其他商帮的显着标志就是深厚的文化涵养,更多的是儒商。江南地区温柔敦实的水乡文化特点,推动传统苏商形成了谦和、柔韧的意识和低调的经营作风,注重以谦虚和气的态度对待客方,能够协调好各方社会关系,提倡团结合作精神。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太平天国战争以及洋务运动等影响,导致近代苏商伦理从自给自足向通商竞争转变、从重义轻利向义利并重转变、从隐忍低调向开拓创新转变。改革开放和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要求现代苏商继承吴韵汉风文化的特点,更讲究稳健、和谐、不张扬,埋头做事,低调做人,用大气智慧的做法去处理利益和信誉的关系,打造文化苏商、责任苏商、创新苏商、诚信苏商。苏商伦理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江苏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第一,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社会价值。现代苏商伦理的转型,给当代苏商提出了在促进江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使命,引领民营经济在为江苏人民提供众多就业机会的同时,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二,在扩大物质生产中产生社会价值。苏商伦理影响了苏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各种生产关系的存在方式,从而影响生产力内部要素之间的联系方式及其作用程度。第三,在规范精神文化中体现社会价值。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使得中国的政治统治借助于庞大繁复的人伦之"礼"而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从而形成了政治支配一切、政治影响无所不在的伦理特色。第四,在有序政治参与中体现社会价值。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历代苏商纷纷立身而起出谋划策、参与运筹,以集体的重要作为对政治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推动苏商由传统商业阶层向现代民族资产阶级的转化。作为脱胎于传统商业伦理的苏商伦理,具有许多积极的因素,同时也存在一些消极成分,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不相符合,需要我们结合江苏实际,运用科学理性的精神,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真正做到这一点,现代苏商的复兴与重振也就指日可待。

二、依靠创新 在竞争中争雄图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依靠创新 在竞争中争雄图强(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1.2.1 武德史料研究
        1.2.2 武德现状研究
    1.3 分析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分析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1.4.1 本选题的创新之处
        1.4.2 本选题的不足之处
2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内涵解读
    2.1 武德概念的缘起
        2.1.1 武德概念的萌芽
        2.1.2 武德概念的形成
        2.1.3 武德概念的分化
    2.2 传统武德的内涵
        2.2.1 “武德”释义
        2.2.2 传统武德的内涵
    2.3 传统武德的思想实质
        2.3.1 武德是一种非强制性的道德自觉
        2.3.2 武德是一种特殊的道德行为规范
        2.3.3 武德是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
3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演进历程
    3.1 先秦时期武德思想
        3.1.1 西周时期的“尚礼”思想
        3.1.2 春秋时期的“尚谋”思想
        3.1.3 战国时期的“尚侠”思想
    3.2 盛唐时期武德思想
        3.2.1 “以武壮志”的兴国思想
        3.2.2 “以武立志”的治国思想
        3.2.3 “以武言志”的爱国思想
    3.3 宋元时期武德思想
        3.3.1 “崇文抑武”思想的形成
        3.3.2 民间结社与社约社规的形成
        3.3.3 民间武艺表演的娱乐化趋向
        3.3.4 武艺审美思想的伦理变迁
    3.4 明清时期武德思想
        3.4.1 兵家思想对武德思想的贡献
        3.4.2 秘密结社与门规戒律的兴起
        3.4.3 武侠小说中侠者形象的塑造
        3.4.4 镖局和镖师们的镖行天下
    3.5 民国之后的武德思想
4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流派及特征:以少林和武当为例
    4.1 修禅悟道——佛教文化与少林武德
        4.1.1 少林功夫与中原文化
        4.1.2 佛教禅宗与少林戒约
        4.1.3 禅拳合一的少林武德
        4.1.4 少林武德思想特征
    4.2 养生修道——道家文化与武当武德
        4.2.1 武当武术与武当文化
        4.2.2 武当道教与养生
        4.2.3 道家思想与武当武德
        4.2.4 武当武德思想特征
5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价值与转化
    5.1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5.1.1 仁爱为本的伦理核心
        5.1.2 贵义轻利的价值导向
        5.1.3 尊师重道的礼教风尚
        5.1.4 忠诚守信的精神气节
    5.2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5.2.1 传统武德思想的封闭性
        5.2.2 传统武德思想的神秘性
        5.2.3 传统武德思想的虚幻性
    5.3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5.3.1 仁勇结合的武德境界
        5.3.2 内外相应的武德呈现
        5.3.3 古今相继的武德传承
        5.3.4 真善相随的武德追求
6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6.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
        6.1.1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6.1.2 厚德载物,贵和尚中的包容精神
        6.1.3 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6.1.4 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合作精神
    6.2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
        6.2.1 武舞同源,发挥以舞演武的亲和力
        6.2.2 武书同构,利用以笔论武的影响力
        6.2.3 文以载道,提升以文会武的传播力
    6.3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优势
        6.3.1 健全人格,提高个体修养
        6.3.2 注重礼仪,增进社会和谐
        6.3.3 传承文明,振奋民族精神
    6.4 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路径
        6.4.1 建立践行传统武德思想的长效机制
        6.4.2 营造崇尚传统武德思想的校园环境
        6.4.3 创编体现传统武德思想的教材体系
        6.4.4 探索融入传统武德思想的课堂实践
    6.5 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视野
        6.5.1 展示中华优秀文化国际形象
        6.5.2 连接国际交往的共享通道
        6.5.3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读博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清代义宁州书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一) 书院是怎样的一种历史存在?
        (二) 为什么是义宁州?
    二、文献综述
        (一) 关于区域书院研究
        (二) 多学科交叉的书院研究
        (三) 关于义宁州书院
    三、主要观点与创新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思路与结构
        (一) 论文思路
        (二) 论文结构
第一章 明清时期的义宁州自然与社会
    第一节 义宁州地理与人文
    第二节 明清以来的战乱
    第三节 棚民的到来及其怀远都的成立
        一、清廷的棚民政策
        二、移民的到来和怀远都的设置
第二章 宋至明代宁州书院的演变
    第一节 宋代宁州书院
    第二节 元代宁州书院
    第三节 明代宁州书院
        一、明代宁州新建书院
        二、濂山书院在明代的发展
        三、明代宁州书院发展的特点
第三章 清代义宁州书院的建置与发展
    第一节 清廷的书院政策
    第二节 清代义宁州书院建设
        一、清代义宁州新建书院概况
        二、濂山书院的发展
    第三节 清代义宁州书院的发展总趋势
        一、新建书院在晚清时期集中涌现
        二、城市化与乡村化同步发展
        三、书院治化作用进一步彰显
    第四节 义宁州区域中心书院的形成
        一、中心书院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二、义宁州中心书院的形成及其特征
第四章 清代义宁州书院的运行
    第一节 书院文昌崇拜的普遍化
        一、清代书院祭祀的功利化:科举文运与文昌崇祀
        二、清代义宁州书院文昌祭祀
    第二节 档案册:义宁州的书院志
        一、书院志简述
        二、清代义宁州书院志的体例、取向、内容
        三、档案册:义宁州书院志的性质与意义
    第三节 从会、季到书院:晚清义宁州书院的演变及其意义
        一、宋至明代宁州书院的发展模式
        二、从会、季到书院
        三、从会、季到书院发展模式的意义
第五章 清代义宁州书院的捐助
    第一节 书院的经营性资产及其来源
    第二节 清代义宁州书院的捐助
        一、捐助流程
        二、捐助类型
        三、捐助内容
    第三节 捐助书院原因分析
        一、议叙政策的刺激
        二、捐户进主的创造性举措
        三、获得书院肄业资格及宾兴支持
        四、心理压力
    第四节 书院捐助存在的问题
        一、捐助不实
        二、以次充好
        三、管理不善
第六章 清代义宁州书院规制
    第一节 书院规制:建筑规模与形制
        一、“规制”释义
        二、书院规制:从建筑规制到书院功能的创造性转换
    第二节 清代义宁州书院规制
        一、四大基本规制在中心书院中的稳定
        二、考课成为书院的基本规制
    第三节 一种发展性的规制观
        一、考课是清代书院的基本规制
        二、考课是我国古代书院的基本规制
第七章 濂山书院案:书院与义宁州社会
    第一节 濂山书院案始末
    第二节 濂山书院案中的官员、土着与移民
    第三节 濂山书院案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韩非子的法律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论题的提出
    二、“法律思想”的内涵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
第一章 趋向统一的社会演变
    一、土地私有化运动
    二、社会结构的变化
    三、社会观念的转变
    四、韩非的家国情愁
第二章 大道弭兵的合理选择
    一、“变法”的必然性
    二、“仁义之治”不是必然之道
    三、“治之至”之道
    四、法律起源观
第三章 “以法为本”的基本认识
    一、《韩非子》重要“法言法语”释义
    二、“奉法者强”的法律作用观
    三、对于“立法”的认识
    四、对于“执法”的认识
    五、对于“守法”的认识
第四章 附于时代的“法治”意义
    一、韩非“法治”学说的分析与辨正
    二、法、术、势的互补关系及其意义
    三、“正本清源”问题引出的“法治”理念审思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竞争与互助:清末民初进化论思想内涵的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19世纪末争存进化思想的传入
    一、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内涵
        (一)生物变异性:物种进化的前提
        (二)生存竞争:物种进化的方式
    二、维新派对争存进化的宣传
        (一)严复的天演竞存思想
        (二)梁启超的“国民竞争观”
    三、戊戌维新时期进化思想的特征
        (一)合群竞争的理念
        (二)进化中的平等意识
    四、争存观传入中国之原因
        (一)时代精英的危机意识
        (二)西学东渐的进一步深入
第二章 20世纪初进化论思想内涵的增进
    一、互助观的诞生与传入
        (一)克鲁泡特金与《互助论》
        (二)互助主义传入中国
    二、互助进化与争存进化的二元并存
        (一)进化论思想内涵的二元化
        (二)革命化的争存与互助
    三、进化论思想二元化的成因分析
        (一)争存观仍符合时代主题
        (二)反强权意识的驱动
第三章 五四时期互助进化观的宣传与实践
    一、互助主义在中国的思想宣传
        (一)各种思想流派的争鸣
        (二)互助观渗透在众多思潮之中
        (三)知识界对互助主义的宣传
    二、互助主义的组织践行
        (一)知识界互助社团之群起
        (二)武汉互助社的实践活动
        (三)互助主义传播的新特点
    三、互助主义备受推崇的原因
        (一)包罗万象的文化氛围
        (二)对列强欺凌与战争的反思
第四章 对进化论思想内涵嬗变的思考
    一、进化论思想内涵嬗变之原因
        (一)争存观与互助观的内在一致性
        (二)时代环境变迁促使社会心理变化
        (三)新旧思想的碰撞
    二、进化论思想内涵嬗变之特征
        (一)协力自强思想贯穿始终
        (二)逐渐突出独立之人格
    三、进化论思想内涵嬗变之历史影响
        (一)推动社会变革的思想动力
        (二)促进马克思主义深入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区域精神塑造研究 ——以山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相关基础理论问题研究
        1.2.2 相关实践问题研究
        1.2.3 对目前研究的综合评析
    1.3 研究理论基础和方法
        1.3.1 研究理论基础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2 区域精神的特征、功能和典型塑造模式
    2.1 区域精神的特征
        2.1.1 时代发展动态性与内涵相对稳定性的统一
        2.1.2 内容多元性与表述凝练性的统一
        2.1.3 文化传统继承性与区域特点鲜明性的统一
    2.2 区域精神的功能
        2.2.1 社会整合功能
        2.2.2 精神导向功能
        2.2.3 经济促进功能
        2.2.4 政治服务功能
    2.3 区域精神塑造的典型模式
        2.3.1 地域特点主导型
        2.3.2 经济发展主导型
        2.3.3 意识形态主导型
        2.3.4 文化传统主导型
3 山西省区域精神塑造的实践探索
    3.1 山西省区域精神塑造的历史发展
        3.1.1 山西省历史传统中形成的区域精神
        3.1.2 革命战争时期的区域精神塑造
        3.1.3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区域精神塑造
        3.1.4 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精神塑造
    3.2 新时期山西省区域精神塑造的特点
        3.2.1 区域精神塑造内涵的深刻性
        3.2.2 区域精神塑造层次的分明性
        3.2.3 区域精神塑造形式的多样性
        3.2.4 区域精神塑造特色的鲜明性
        3.2.5 区域精神塑造底蕴的深厚性
    3.3 区域精神塑造的实践成效
        3.3.1 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3.2 改进了地方政治文明建设
        3.3.3 推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
        3.3.4 推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3.3.5 改善了生态文明建设状况
    3.4 山西省区域精神塑造实践的发展趋向
        3.4.1 塑造内涵:从单一偏重到多元包容
        3.4.2 塑造主体:从党政主导到社会参与
        3.4.3 塑造功能作用:从意识形态灌输到构建社会共识
        3.4.4 塑造态度行为:从零散自发到主动自觉
        3.4.5 塑造方式:从传统继承到创造转化
4 区域精神塑造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分析
    4.1 区域精神塑造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塑造目标同质化的问题
        4.1.2 塑造内容空洞化的问题
        4.1.3 塑造方法简单化的问题
    4.2 区域精神塑造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4.2.1 区域精神塑造过程中科学化与民主化不足
        4.2.2 区域精神塑造过程中顶层设计不完善
        4.2.3 区域精神塑造过程中区域整合不够通畅
5 区域精神塑造的理性选择:复合塑造模式
    5.1 国内外区域精神塑造的经验借鉴
        5.1.1 国内区域精神塑造的经验借鉴
        5.1.2 国外区域精神塑造的经验借鉴
    5.2 区域精神复合塑造模式的基本内涵
        5.2.1 区域精神塑造内容取向的复合
        5.2.2 区域精神塑造过程的复合
        5.2.3 区域精神塑造影响因素的复合
        5.2.4 区域精神塑造根本价值功能的复合
        5.2.5 区域精神塑造主体的复合
    5.3 区域精神塑造模式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原则
        5.3.1 区域精神塑造必须坚持的基本价值取向
        5.3.2 区域精神塑造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5.4 构建区域精神复合塑造模式的对策措施
        5.4.1 整合文化资源
        5.4.2 整合区域精神塑造机制
        5.4.3 区域精神复合塑造要保持差异并存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薛福成海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薛福成海防思想的形成原因
    一、“内忧外患”的时代
    二、晚清“西学东渐”和江苏的地域环境
    三、“济时艰而匡时运”的人生追求
    四、乡下治学、经理洋务、筹防浙东和出使西欧的经历
第二章 薛福成的海防战略思想
    一、“以夷制夷”的战略
    二、“守在四夷”的战略
    三、“富国强兵全借于商”的战略
    四、薛福成与时人的海防战略思想比较
第三章 薛福成的海防战术思想
    一、“中法战争”中薛福成的海防战术思想
        (一)“联上下,化异同”
        (二)“因形式,设巨防”
        (三)“定民心,搜军实”
        (四)“用与国,伐敌谋”
        (五)“清间谍,杜向导”
        (六)“申纪律,明赏罚”
        (七)“励客将,布利器”
    二、薛福成海防战术思想的特点
        (一) 薛福成出使西欧之后的海防战术思想
        (二) 薛福成与时人的海防战术思想比较
第四章 薛福成的海防建设思想
    一、武器装备
        (一) 武器购买
        (二) 武器制造
        (三) 武器日常管理
    二、海防人才
        (一) 海防人才的引进
        (二) 海防人才的培养
    三、海防基础设施
        (一) 军港
        (二) 炮台
        (三) 铁路和电报
    四、薛福成与时人的海防建设思想比较
第五章 薛福成海防思想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一、薛福成海防思想的特点
        (一) 海防思想发展存在明显的分期
        (二) 国内海防思想的承前启后者
        (三)“西学中源说”基础上学习国外海防思想
    二、薛福成海防思想的历史价值
        (一) 推动了海防近代化的进程
        (二) 薛福成海防思想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起源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与研究成果评析
    三、主要研究思路和基本逻辑结构
第一章 理论初择:改良主义进化论
    第一节 改良主义进化论的兴起
        一、改良主义进化论何以兴起
        二、进化论之由“器”升“道”
    第二节 进化论与改良主义
        一、严复“天演”进化论
        二、康有为“两极”进化论
        三、梁启超“群力”进化论
        四、谭嗣同“心力”进化论
        五、进化论与改良主义的理论关联
    第三节 改良主义进化论评析
        一、改良主义进化论的理论特征
        二、改良主义进化论的历史合理性
        三、改良主义进化论的理论缺陷
第二章 理论突变:革命民主主义进化论
    第一节 革命民主主义进化论的兴起
        一、革命民主主义进化论何以兴起
        二、进化论之借“道”革命
    第二节 进化论与革命民主主义
        一、孙中山“突驾”说
        二、进化论与革命民主主义的理论关联
    第三节 革命民主主义进化论评析
        一、革命民主主义进化论的理论特征
        二、革命民主主义进化论的历史合理性
        三、革命民主主义进化论的理论缺陷
第三章 理论变调:互助论
    第一节 互助论的兴起
        一、互助论何以兴起
        二、进化论之“道”的变调
    第二节 进化论与互助论
        一、李石曾“互助”进化论
        二、无政府主义的空想
        三、进化论与互助论的理论关联
    第三节 互助论评析
        一、互助论的理论特征
        二、互助论的历史合理性
        三、互助论的理论缺陷
第四章 理论转向: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
    第一节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转向
        一、陈独秀的理论转向
        二、李大钊的理论转向
        三、毛泽东的理论转向
    第二节 中国人对唯物史观的阐释
        一、非马克思主义者对唯物史观的阐释
        二、李大钊唯物史观
    第三节 理论转向的总体特征
        一、以爱国主义为思想主调
        二、从改良主义到无产阶级革命思想
        三、从英雄史观到群众史观
        四、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
第五章 唯物史观的兴起与理论特征
    第一节 唯物史观的兴起
        一、唯物史观何以兴起
        二、唯物史观兴起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第二节 理论转向何以可能
        一、政治实践的需要
        二、内在逻辑同构性
        三、内在理论共通性
        四、唯物史观的合理性
    第三节 中国人初释的唯物史观的理论特征
        一、唯物史观即“经济史观”
        二、唯物史观是“社会组织进化论”
        三、唯物史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底”
        四、唯物史观的核心乃“阶级竞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博士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研究回顾
    三、 研究方法与目标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商务印书馆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简述
        一、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与创办者
        二、 张元济对“商务”的主要贡献
        三、 《东方杂志》是“商务”最重要的杂志
    第二节 关于《东方杂志》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 《东方杂志》的创办
        二、 《东方杂志》的主编
        三、 《东方杂志》的栏目与用稿
        四、 《东方杂志》的历史分期
第二章 杜亚泉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杜亚泉的生平及社会评价
        一、 杜亚泉生平简介
        二、 杜亚泉晚年生活拮据原因
        三、 杜亚泉去世后的社会评价
    第二节 杜亚泉研究概述
        一、 “科学普及家和教育家”(1993年以前)
        二、 “杜亚泉热”(1993年以来)
    第三节 杜亚泉的思想
        一、 述评大战前后的国际政局
        二、 介绍边疆危机与中外关系
        三、 关注日本舆论及对华政策
        四、 述评辛亥革命及社会变化
        五、 介绍世界新学说与思想
        六、 中西文化异同与调和论
        七、 道德接续与精神救国论
        八、 思想启蒙中的文化论争
        九、 杜亚泉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第三章 钱智修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钱智修对《东方杂志》的改革
        一、 钱智修的生平简介
        二、 钱智修的改革主张
    第二节 钱智修对国外政治发展的介绍(1911—1919年)
        一、 主权在民的思想与寡头政治的压迫
        二、 劳动问题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三节 钱智修对平民政治思想的述评(1920—1924年)
        一、 平民政治需要现代公共政策
        二、 平民政治需要进化社会道德
        三、 实行自治是平民政治的关键
        四、 平民政治要求改造知识阶层
第四章 胡愈之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胡愈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 胡愈之的生平及其在《东方杂志》的经历
        二、 对胡愈之本人回忆有关内容的剖析
        三、 胡愈之研究概况
    第二节 胡愈之介绍国外新知识(1915—1919年)
        一、 关注中国等落后国家
        二、 传播新科技与新知识
    第三节 胡愈之的各类述评(1920—1927年)
        一、 1920年代的作品概述
        二、 介绍欧美的政治发展
        三、 述评中国政治及道路
        四、 述评俄国革命及问题
        五、 关注弱国与政治运动
        六、 现代文学及文艺批评
第五章 王云五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概述
        一、 王云五生平简介
        二、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
    第二节 “一·二八”事变与王云五的举措
        一、 “一·二八”事变与商务印书馆的损失
        二、 王云五为恢复商务印书馆所采取的措施
    第三节 王云五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一、 长期担任发行负责人
        二、 努力调整栏目与内容
        三、 成功渡过搬迁曲折
    第四节 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一、 当事人对王云五的评价
        二、 台湾对王云五的评价
        三、 大陆学界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第六章 早期《东方杂志》(1904—1910年)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社会思潮的激荡
        一、 清末新政简介
        二、 现代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
    第二节 主编和主要栏目
        一、 主编及其思想倾向
        二、 主要栏目等介绍
    第三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发展教育论
        二、 振兴实业论
        三、 改革政治论
        四、 传统文化论
        五、 外交形势论
第七章 杜亚泉时期的《东方杂志》(1911—1919年)
    第一节 时代动荡与思想纷争
        一、 动荡时代与国内政局
        二、 文化乱象与思潮涌动
    第二节 杂志的稳定发展
        一、 栏目和内容根本变化
        二、 稳定的作者队伍形成
    第三节 杂志的内容与特色
        一、 记录各类社会动荡
        二、 关注日本军国主义
        三、 介绍现代社会思潮
        四、 传播现代科技知识
        五、 杂志的内容特色
    第四节 文化分歧与主编调整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无奈的抉择
        三、 冷静的纠偏
        四、 未尽的结局
第八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上)(1920-1923年)
    第一节 政局变化与主义纷呈
        一、 世界政局变化
        二、 国内军阀混战
        三、 各类主义纷呈
    第二节 主要内容及其特色
        一、 作者队伍概况
        二、 记录世界时局的根本变化
        三、 关注中国外交与国内乱政
        四、 述评社会主义等现代思潮
        五、 介绍现代学科与科学知识
        六、 杂志内容特色
第九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中)(1924—1927年)
    第一节 国共合作与民族主义的高涨
        一、 门户开放与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
        二、 国内矛盾与国民革命的顺利发展
    第二节 主要作者及栏目概述
        一、 主要作者及其特点
        二、 栏目变化分析
    第三节 主要作品及其内容概述
        一、 述评欧美主要强国矛盾
        二、 关注国际联盟相关会议
        三、 介绍世界各国政治动荡
        四、 批评列强强占特殊利益
        五、 揭露日本对华侵略政策
        六、 南北斗争中的政治变动
        七、 现代文学作者及其作品
        八、 中外文化关系与新成果
第十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下)(1928—1931年)
    第一节 国家统一与中日冲突
        一、 国家统一与中外矛盾
        二、 日本扩张与中日冲突
        三、 作者队伍及内容变化
    第二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欧美冲突与国际政治失序
        二、 经济危机与不同发展道路
        三、 民族独立与中国国家建设
        四、 改订新约与中国外交环境
        五、 民族危机与日俄侵略满蒙
        六、 时代变迁与各类社会文化
        七、 国家统一与民族文化重构
        八、 文学创作与民众艰辛生活
第十一章 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1932—1941年)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战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日本侵华战争
        二、 中国应对危机之策与全面抗战
        三、 《东方杂志》作者队伍概述
    第二节 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战争威胁
        二、 美国新政与统制经济问题
        三、 法西斯崛起与国联的软弱
        四、 内忧外患与中国国家建设
        五、 日本侵略与中国抗战兴起
        六、 反思传统与新型文化构建
        七、 民众苦难与现实主义文学
        八、 时代变迁与杂志内容特色
    第三节 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
        一、 作者队伍和内容特色概述
        二、 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
        三、 “东亚新秩序”与日本的窘境
        四、 中国坚持抗日与战时经济
        五、 社会知识传播与文化偏向
第十二章 苏继庼时期的《东方杂志》(1943—1948年)
    第一节 时局变化与杂志的衰败
        一、 抗日战争前后的政治分裂
        二、 作者队伍概况与杂志衰败
    第二节 杂志的主要内容
        一、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与“冷战”开始
        二、 “永久和平”的期盼与新战争威胁
        三、 中国抗战胜利与国共内战爆发
        四、 文史类作品与传统文化的反思
        五、 大学教育发展与现代学科知识
结语:《东方杂志》对现代文化的贡献
    一、 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中外社会发展
    二、 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
    三、 滋养了大批现代人才
    四、 启示
附表十五
参考文献
后记

(9)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县域软实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评述
    三、主要创新与难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县域软实力研究的理论支撑
    第一节 软实力概念的由来
        一、约瑟夫·奈首提"软实力"
        二、马克思主义的软实力思想
        三、我国软实力思想的演进
    第二节 软实力的内涵
        一、软实力概念的内涵
        二、软实力概念的特征
        三、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
    第三节 县域软实力与科学发展观
        一、县域软实力概念
        二、县域软实力概念的特征
        三、县域软实力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第二章 县域软实力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县域软实力的要素构成
        一、发展理念:县域软实力的导向性因素
        二、公共管理:县域软实力的调控性因素
        三、文化资源:县域软实力的灵魂性因素
        四、人力资本:县域软实力的主体性因素
        五、地域形象:县域软实力的凝聚性因素
    第二节 县域软实力与要素的关系
        一、要素是县域软实力的基础
        二、县域软实力是要素的凝练
        三、优化要素结构是提升县域软实力的根本
第三章 县域软实力的生成机制
    第一节 县域软实力作用机理
        一、内生机制:县域软实力的源起
        二、外生机制:县域软实力的扩延
    第二节 县域软实力形成过程
        一、认知阶段:从浅表到深层
        二、认同阶段:从少数到多数
        三、行为阶段:从理念到行动
第四章 县域软实力的外在表征
    第一节 县域软实力表现形式
        一、发展力:县域软实力的发生基础
        二、整合力:县域软实力的刚性要求
        三、文化力:县域软实力的根本灵魂
        四、创新力:县域软实力的内生动力
        五、形象力:县域软实力的外显魅力
    第二节 县域软实力作用的实践价值
        一、软实力是实现县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软实力为县域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三、软实力为县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软实力为县域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五、软实力为县域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五章 县域软实力的实践印证——以河南为例
    第一节 河南县域软实力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科学发展力进一步壮大
        二、县域和谐发展取得新进展
        三、文化力建设作用明显
        四、创新力成为发展的核心动力
        五、河南形象实现浴火重生
    第二节 河南提升县域软实力的关节点
        一、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二、政府调控能力亟待加强
        三、文化发展水平与丰富资源的不"对称"
        四、社会自主创新能力偏低
        五、重塑"新河南"任重道远
    第三节 制约河南县域软实力发展的原因探析
        一、资源型发展战略取向制约着发展力的提高
        二、国家"粮仓"的定向政策制约着决策方向性选择
        三、传统文化的沉疴影响着文化力的释放
        四、社会创新能力不足困扰着县域发展质量的提高
        五、舆论宣传话语权的"缺失"影响着新河南形象力的提升
第六章 县域软实力的提升路径
    第一节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县域发展力
        一、县域科学发展的对象具有全面性、系统性
        二、全面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三、着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四、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更加关注和改善民生
    第二节 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县域整合力
        一、转变政府职能
        二、提高行政运行效率
        三、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四、强化公务员队伍建设
        五、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第三节 做大做强文化,提高县域文化力
        一、培育人文素养
        二、壮大农村文化事业
        三、做强文化产业
        四、为文化发展提供政策扶持
    第四节 强力实施"人才强县",提高县域创新力
        一、着力推进"人才强县"战略
        二、提高人才队伍素质
        三、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取得新发展
    第五节 全面提升发展水平,提高县域形象力
        一、提高干部群众素质
        二、正确调控舆论方向
        三、注重形象评价和形象设计
        四、客观地对待舆论的监督与批评
        五、强化企业形象的研究和推广
        六、加强法制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苏商伦理及其社会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苏商伦理研究综述
    三、苏商伦理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
第二章 传统苏商伦理溯源
    第一节 传统苏商伦理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重本抑末与明初苏商的社会地位
        二、富庶充裕的江南自然资源
        三、明末清初苏商影响力与社会地位的提高
    第二节 传统苏商伦理的主要特征
        一、重义轻利、本末兼顾的儒家伦理特点
        二、柔和包容、低调隐忍的水乡文化特征
        三、绅商相通、崇尚实干的吴韵汉风特色
        四、自给自足、发家致富的坐商经营作风
第三章 近代苏商伦理的变革
    第一节 近代苏商伦理转变的历史背景
        一、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二、农民革命: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
        三、改良主义:自上而下的洋务运动
    第二节 近代思想变革对苏商伦理的影响
        一、"师夷长技,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情感
        三、"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思潮
    第三节 近代苏商伦理转变的主要特征
        一、从"自给自足"向"通商竞争"转变
        二、从"重义轻利"向"义利并重"转变
        三、从"隐忍低调"向"内展外拓"转变
第四章 现代苏商伦理的转型
    第一节 关于现代苏商伦理转型的问卷调查
        一、增强"50后"老年苏商的道德责任
        二、健全"60后"中年苏商的道德人格
        三、强化"70后"青年苏商的道德实践
    第二节 现代苏商伦理与国内着名商帮伦理的比较和分析
        一、与浙商伦理特征的比较
        二、与鲁商伦理特征的比较
        三、与粤商伦理特征的比较
        四、与闽商伦理特征的比较
    第三节 现代苏商伦理转型的基本原则
        一、注重价值导向,兼顾效率公平的原则
        二、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劳资关系的原则
        三、统筹生态资源,实现持续发展的原则
        四、健全现代制度,创建和谐企业的原则
    第四节 现代苏商伦理转型的主要内容
        一、现代苏商需要更强的科学理性精神
        二、现代苏商需要更强的创新创优精神
        三、现代苏商需要更强的诚信守法精神
        四、现代苏商需要更强的人文关怀精神
        五、现代苏商需要更强的团结合作精神
第五章 苏商伦理的社会价值
    第一节 古代江苏社会的长期稳定与传统苏商伦理的整合功能
        一、传统苏商伦理在经济上的补充功能
        二、传统苏商伦理在政治上的推动功能
        三、传统苏商伦理在文化上的整合功能
    第二节 江苏近代化进程与近代苏商伦理的调节功能
        一、近代苏商伦理与实业生产
        二、近代苏商伦理与维护市场秩序
        三、近代苏商伦理与社会建设
        四、近代苏商伦理与政治参与
    第三节 江苏率先实现现代化与现代苏商伦理的推动功能
        一、苏商伦理在江苏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二、苏商伦理在江苏政治建设中的参与作用
        三、苏商伦理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四、苏商伦理在文化江苏建设中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在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依靠创新 在竞争中争雄图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D]. 徐锋.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2]清代义宁州书院研究[D]. 张劲松.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3]韩非子的法律思想[D]. 刘涛. 甘肃政法学院, 2019(01)
  • [4]竞争与互助:清末民初进化论思想内涵的嬗变研究[D]. 毕青松.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5]区域精神塑造研究 ——以山西省为例[D]. 郭建民. 北京科技大学, 2016(04)
  • [6]薛福成海防思想研究[D]. 庞冬冬. 河北师范大学, 2015(12)
  • [7]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起源史研究[D]. 余建军. 南开大学, 2014(04)
  • [8]《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D]. 陶海洋. 南京大学, 2013(01)
  • [9]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县域软实力研究[D]. 王春选.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7)
  • [10]苏商伦理及其社会价值研究[D]. 卢雄勇. 南京大学, 2011(07)

标签:;  ;  ;  ;  ;  

依靠创新,在竞争中追求卓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