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象传播提供素质教育平台

智象传播提供素质教育平台

一、智响通讯为素质教育提供平台(论文文献综述)

靳秀敏[1](2016)在《基于微信的小学家校通平台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国家对于儿童教育的理念不断完善,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再到孩子的全面发展,都表明了国家对于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2002年“家校通”概念出现后,家校合作的理念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家校沟通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怎样实现有效并且及时的家校沟通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微”时代已经到来,智能手机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为人们实现即时交流提供了新的方式。现行家校通大多采用手机短信平台形式,不仅有运营商的限制,并且功能单一,存在着很多现实问题。微信的出现为小学家校通的形式提供了新的可能,微信不但可以实现手机短信所具有的各种功能,还具有消费低、系统化、即时性、互动性等优势。本论文通过分析现行家校通的不足,利用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构建出一个新的小学家校通系统,并且通过实证研究来检验该平台的使用效果。论文内容分为下面几个部分:第一,分析研究的背景和理论基础。通过对目前我国小学家校通现状的分析,剖析现行家校通的优势和不足,结合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提出微信的出现为家校通的形式变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第二,基于微信的小学家校通平台的理论模型构建。根据原有家校通实现的功能,加上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相关基本理论基础,合理地设计出基于微信的小学家校通平台模块,并对各个模块进行详细分析,构建出基于微信的小学家校通平台的理论模型。第三,基于微信的小学家校通平台的功能实现和实证检验。笔者在教育实习期间,建立了一个以班级为单位的小学家校通平台,并用实践来检验基于微信的家校通平台的实用性,利用问卷调查法来对家长进行反馈调查,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李蓓蓓[2](2014)在《小学生“成长关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学生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两者应协调一致才能达到完整的教育。近年来,随时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步推进,学校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迫切需要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共同参与学生的培养和孩子的成长。因此家长和教师都迫切的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成长状况,实现相互沟通、信息共享,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传统的家校互动模式存在着不少弊端,教师难以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成长状况,家长和教师也常常因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能及时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沟通等等。本论文是基于IT项目管理和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采取统一过程(Rational Unified Process)的软件开发方法,用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做为系统需求分析获取阶段和系统设计阶段的描述语言。系统以J2EE为技术开发平台,对小学生成长关注系统的若干个子系统和相关功能模块进行了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实现。目前,小学生成长关注系统完成了包括教学管理子系统、在线学习管理子系统、共同关注子系统、信息管理子系统、空间管理子系统等在内的一系列功能模块。系统上线后,经广大学生、教师、家长等主要用户的使用和测试,基本满足了当前比较亟待解决的业务需求,达到了系统设计预期的目的,实现了由学校主导的,师生、家长之间的多方互动,改善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家长对学生学习、生活情况的了解,对构建和谐校园、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改善亲子关系等方面发挥较好的作用。

梁云真,李俊[3](2011)在《“家校通”相关研究述评》文中提出家校通作为一种新的家校沟通方式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效果。基于对家校通业务的通报及家校通平台的介绍,阐述了家校通的设计及技术实现,从家校通平台使用效果的正面描述和负面描述及理性分析几个方面,对目前家校通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目前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刘娜[4](2010)在《“365家校通”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中认为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最终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达到教育的最大合力。特别是当前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迫切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家长和教师都需要全面掌握学生的成长状况,据此相互沟通,信息互通,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家校合作方式存在一些弊端,例如“教师很难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成长状况”、“家长和教师常常因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能对学生的成长问题进行及时沟通”、“家长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信息技术手段为解决传统家校合作方式的弊端提供了新的思路、方式、方法以及更便捷、节约、高效的时空元素。大致自2001年开始,“家校通”在国内外教育领域的脱颖而出,正是上述背景下的必然结果。近几年家校通的应用过程中,产生了不少新问题,集中体现在家长、教师和学生对家校通的评价不高,甚至出现了种种不满。整体而论,“家校通”在家校合作方面仍处于实现家校合作的初级阶段——家校沟通。本研究来源于研究生期间参与的项目《教育信息测评管理系统》中的子课题,在期间深入研究国内外家校合作理论,对国内家校通发展现状做了调查。深入分析了国内“家校通”存在问题的原因,基于此,笔者依据家校合作理论研究和现状调查,设计了适合实际应用的以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尽可能解决家庭教育问题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家校合作模式应用范例——“365家校通”模式。本系统以“365家校通”模式为指导,采用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在进行详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平台的功能模块,并采用适当的技术方案对平台予以技术实现。为了保证用户对系统平台的有效访问,系统的运行模式选用了当前较先进的三层B/S体系结构运行模式,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扩展性、可共享性,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本研究设计和开发的“365家校通”系统打破了以往“以技术为先导”的设计思路,而是以家校合作理论为先导,设计和开发系统平台,重在教育意义。把家校通平台的设计和开发建立在更高层次的家校合作上。

黄立新[5](2009)在《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协同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协同理论的指导下,家庭、学校、社会互通教育信息,使教育系统有序运行,提高教育效果、效益和效率的教育方式。它主要是发生在教师和家长之间以信息沟通为基础的协同活动,有家长获取学生信息、开展家庭教育、主动进行信息沟通和干预学校决策的活动,有教师信息传播、家庭教育指导、寻求支持和意见征询的活动。在信息时代,现代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理应有效的支持协同教育。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和现有支持技术的分析,了解家长和教师关于协同教育的认同度、参与度和障碍因素,把握支持技术的特点及遭遇的六大困境,设计和开发多源聚合分送系统,突破现有技术平台的困境,有效应对协同教育参与中的障碍因素,充分利用技术提高协同教育的效果、效率和效益。本文分四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技术支持协同教育的研究现状,主要以文献研究为主,对近10年337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梳理了协同教育的理论基础、发展概况、方法与问题、参与角色等;第二部分是关于现有技术支持下的协同教育现状调查,主要以实证研究为主,对15所小学90位教师和900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辅之以访谈,应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量化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分析,分析不同的教师和家长在协同教育认同度、参与度及障碍因素上的差异情况,并以Scheffe法进行事后比较;第三部分是关于协同教育支持技术的现状考察,通过对8种典型家校信息互联系统的试用和评估,归纳其技术特点,分析其遭遇的困境;第四部分是关于多源聚合分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在协同教育实践总结和现有技术的充分考察基础上,以协同教育理论基础作指导,规划和实现系统功能,并进行系统运行效果分析,为达成成功的协同教育准备良好的技术基础,提高协同教育的效果。文章最后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表明了研究的成果,本研究着力于协同教育及支持技术的调查与分析,设计与开发新的技术支持系统,创新性的实现了技术支持协同教育的工程建设目标,并提出了后续研究的方向。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1、家长和教师高度认同协同教育;2、现有协同教育支持技术下,家长和教师协同教育参与观念虽已改变,但实际参与行为仍有待加强;3、费用、时间、内容和能力是阻碍家长协同教育参与的主要因素;4、现有协同教育支持技术遭遇通讯费用、跨网运行、多源聚合、实效激励、技术门槛和商业运作等六大困境;5、设计并开发多源聚合分送系统,从技术上解决免费信息发布、跨网运行、多源聚合、低技术门槛和商业运行等问题;6、多源聚合分送系统提高了家长和教师协同教育实际参与度,有助于协同教育效果的提升。

刘繁华[6](2007)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协同教育平台(网站)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互联网技术为主,延伸移动数据方式,构建信息互动与协同教育资源整合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平台(网站)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本文在分析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平台(网站)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平台(网站)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刘菲[7](2004)在《智响通讯为素质教育提供平台》文中研究说明本报讯 北京智响通讯公司以现代化的理念和技术,为家庭和学校协同教育打造了一个功能十分强大的合作平台———“家校通”。通过这个平台,家长、学生、教师可以用固定电话、移动电话、PDA、短信息、网络等不同方式,交互了解相关信息,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

晓凌[8](2002)在《跨越家·校沟通鸿沟,与素质教育同行——访北京智响世纪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蒋志祥》文中指出近日,很突然地接到蒋志祥先生的一个电话,说他们提供了一种创新教育、服务教育的创新模式,使得许多学校花“零”分钱(免费向学校赠送家校通软件)、拥有“两”分货(拥有一套软件和对教师的免费培训)、得“三”分心(受到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欢心)。起初我有些怀疑,后来经过一些深入地了解,感觉非常兴奋。因为,蒋先生所说的家校通系统软件不仅实现了产品技术的创新,而且在营销模式、教育实践领域和教育理论上实现了一个全新的突破。这里是记者和蒋志祥先生的对话。

二、智响通讯为素质教育提供平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智响通讯为素质教育提供平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微信的小学家校通平台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家校通
        1.2.2 微信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平台创建基础
    2.1 需求分析
    2.2 理论基础
        2.2.1 泛在学习
        2.2.2 家校合作
        2.2.3 信息化
    2.3 平台模块设计
        2.3.1 学生风采
        2.3.2 近期通知
        2.3.3 家庭作业
第三章 基于微信的小学家校通平台的应用
    3.1 平台功能实现
    3.2 用户使用体验
    3.3 家校通平台的实施
        3.3.1 实证对象选取
        3.3.2 实证实施过程
第四章 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
    4.1 数据分析
    4.2 结果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基于微信的小学家校通平台系统使用调查问卷

(2)小学生“成长关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项目实施背景与意义
    1.2 项目基础与国内研究现状
        1.2.1 政策、理论与技术基础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解决的主要问题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
        1.4.1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2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系统需求分析
    2.1 需求获取方法与系统功能界定
    2.2 系统功能性需求
        2.2.1 系统核心业务需求分析
        2.2.2 系统其他业务需求分析
    2.3 系统性能需求
        2.3.1 网络要求
        2.3.2 硬件要求
第3章 系统概要设计
    3.1 小学生成长关注系统设计目标与原则
    3.2 系统框架与技术架构设计
    3.3 系统功能架构设计
第4章 系统详细设计
    4.1 部分业务的详细设计
    4.2 数据库设计
第5章 系统实现
    5.1 系统总体实现情况
    5.2 主要业务实现情况
第6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家校通”相关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家校通业务通报
2 家校通平台的介绍
3 家校通平台的技术实现
4 家校通平台使用效果的正面描述及分析
5 家校通平台使用效果的负面描述及分析
6 现有研究的不足
7 结束语

(4)“365家校通”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家校通"背景研究
        1.1.1 "家校通"兴起缘由
        1.1.2 "家校通"发展现状
    1.2 本论文的研究问题
        1.2.1 重新审视家校通
        1.2.2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1.2.3 本论文研究的方法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365家校通"模式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
        2.1.1 国外家校合作模式
        2.1.2 国内家校合作模式
    2.2 "365家校通"模式
        2.2.1 家校合作
        2.2.2 "以家为本"的家校合作模式
        2.2.3 "365家校通"模式
        2.2.4 "365家校通"系统
        2.2.5 "365家校通"活动类型
第3章 365家校通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3.1 需求分析
        3.1.1 系统可行性
        3.1.2 系统功能需求
        3.1.3 系统性能需求
    3.2 系统结构的设计
        3.2.1 系统设计原则
        3.2.2 系统的B/S三层体系结构
        3.2.3 系统家校活动的模型设计
        3.2.4 系统功能结构的设计
    3.3 系统关键功能模块设计
        3.3.1 登陆、注册模块
        3.3.2 孩子成长报告模块
        3.3.3 家长调查分析模块
        3.3.4 家长教师反馈信息模块
第4章 365家校通系统的技术实现
    4.1 系统实现的开发环境和主要技术
        4.1.1 系统实现的开发环境
        4.1.2 系统实现的主要技术
    4.2 系统关键功能模块的实现
        4.2.1 系统登录模块的实现
        4.2.2 家长子模块的实现
        4.2.3 教师子模块的实现
        4.2.4 专家子模块的实现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一、 现实需求
        二、 理论诉求
        三、 技术成熟
        四、 全面人际交互的回归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的目的
        二、 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路线
        一、 研究方法简介
        二、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
        三、 研究路线
    第五节 术语界定
        一、 家校合作
        二、 家长参与
        三、 协同教学
        四、 协同教育
        五、 术语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研究综述
    第一节 协同教育的研究现状
        一、 研究总量
        二、 关键词频
        三、 引证频率
        四、 学术趋势
    第二节 协同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 协同学理论
        二、 重叠影响理论
        三、 责任分散理论
    第三节 协同教育的发展概况
        一、 协同教育的发展
        二、 协同教育的法理支持
        三、 协同教育的方法及问题
        四、 协同教育的参与角色
    第四节 协同教育的支持技术
第三章 技术支持协同教育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研究设计
        一、 调研基本架构
        二、 研究样本
        三、 研究工具
        四、 资料处理
    第二节 基本资料统计
    第三节 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取得的成就
        一、 协同教育有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二、 家长和教师对协同教育的认同度
    第四节 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信息互通方式问题及原因分析
        二、 协同教育认同度问题及原因分析
        三、 协同教育参与度问题及原因分析
        四、 协同教育障碍因素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五节 调查小结
        一、 协同教育认同度
        二、 协同教育参与度
        三、 协同教育障碍因素
第四章 协同教育支持技术的现状考察
    第一节 协同教育支持技术的概况
        一、 家校信息互联系统
        二、 协同教育网站
    第二节 协同教育支持技术的特点
        一、 运行案例
        二、 特点比较
    第三节 协同教育支持技术的困境
        一、 通讯费用困境
        二、 跨网运行困境
        三、 多源聚合困境
        四、 实效激励困境
        五、 技术门槛困境
        六、 商业运作困境
第五章 协同教育技术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第一节 协同教育技术支持系统的设计
        一、 目标设计
        二、 流程设计
        三、 功能设计
        四、 系统结构
        五、 数据库设计
    第二节 协同教育技术支持系统的技术概要
        一、 开发模式
        二、 开发工具
        三、 软件构架
        四、 关键技术
    第三节 协同教育技术支持系统的实现
        一、 自然语言编写的实现
        二、 发送定时的实现
        三、 信息聚合的实现
        四、 短信发送的实现
        五、 信息查询及列印功能的实现
    第四节 协同教育技术支持系统运行效果分析
        一、 系统稳定运行
        二、 实现了预设功能
        三、 家长积极参与
        四、 试验教师参与度高
第六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建议
    第三节 研究反思
附录
    附录一:家长试测问卷
    附录二:教师试测问卷
    附录三:家长正式问卷
    附录四:教师正式问卷
    附录五: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六:家长访谈提纲
    附录七:试测问卷基本资料统计结果
参考文献
后记

(6)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协同教育平台(网站)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概述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现状
二、平台 (网站) 的设计
    1. 平台 (网站) 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2. 平台 (网站) 功能的设计
    3. 平台 (网站) 运行模式及服务对象
    4. 平台 (网站) 的总体设计
三、平台 (网站) 的应用情况
四、结束语

四、智响通讯为素质教育提供平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微信的小学家校通平台设计与应用[D]. 靳秀敏. 湖南科技大学, 2016(03)
  • [2]小学生“成长关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蓓蓓. 山东大学, 2014(10)
  • [3]“家校通”相关研究述评[J]. 梁云真,李俊.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1(06)
  • [4]“365家校通”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刘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 [5]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研究[D]. 黄立新. 西北师范大学, 2009(06)
  • [6]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协同教育平台(网站)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 刘繁华. 电化教育研究, 2007(01)
  • [7]智响通讯为素质教育提供平台[N]. 刘菲.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
  • [8]跨越家·校沟通鸿沟,与素质教育同行——访北京智响世纪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蒋志祥[J]. 晓凌. 网络科技时代(信息技术教育), 2002(08)

标签:;  ;  ;  ;  ;  

智象传播提供素质教育平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