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拒绝偿还我丈夫的债务吗?

我可以拒绝偿还我丈夫的债务吗?

一、我能否拒绝偿还丈夫欠下的债务?(论文文献综述)

章甜甜[1](2019)在《苏童小说的人性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苏童从1983年创作《第八个铜像》开始,进入文坛已经三十余年,这个期间收获颇丰,硕果累累,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作特点,建构起自己的文学世界。苏童关注人性,纵观的小说,无论是“红粉”系列、“枫杨树”系列还是“香椿树街”系列,我们可以领会到他意在传达的人性和表现的人心。身为一个男性作家,苏童具有细腻且敏感的内心,运用丰富的想象和流畅的笔触描述深藏在人物内心深处的波澜,从而将小说世界里人的阴暗暴力与堕落自私,以及善良温情表现地淋漓尽致。本文在细读苏童小说文本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综合性地分析,从人性书写的缘由、描述人性的图景以及叙述策略三个方面着手,致力于论述苏童小说的人性书写研究,力图挖掘苏童写作的独特性以及在当代文学领域的积极影响。本论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概括了苏童小说的研究现状,阐述苏童小说人性书写的意义,以及概述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意义。正文共有三章。第一章论述苏童小说人性书写的缘由。从时代背景以及苏童的童年生活经验,分析了苏童小说人性书写的基础,同时穿插了苏童自身的文学观念和他对人性问题的探求。第二章整体分析苏童小说的人性书写。从题材上对苏童小说进行分类,并从家族视域、城市人生以及历史想象三个方面论述苏童小说的人性书写。在仔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分析苏童小说复杂多变的人性奥秘。第三章研究苏童小说人性书写的审美形态。从叙事时空、叙事视角和日常生活的观照入手,分析苏童小说的人性书写。也正是通过这些审美方式,苏童的人性书写才能独树一帜。结语部分总结概括苏童人性书写的价值意义,以及苏童小说人性书写的局限性。

刘娟[2](2016)在《译着《1815年以来的音乐与社会》》文中提出众所周知,西方音乐史写作长期以来都是围绕重要作曲家进行,无论风格史、体裁史,还是思想史,围绕作曲家的方方面面谈起似乎是一种规范。对于学生而言,学习西方音乐史似乎就意味着了解作曲家、作品、体裁和风格,这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刻板模式。到了20世纪70年代,在体裁史、风格史与思想史学写作方式之外出现了一种更为折衷的音乐史写作方式——音乐社会史,这是一种无意展示西方音乐史的各个“零部件”的写作方式,也没有对读者的整个文化思想史水准作出任何智力要求,它在以一种异常“实际”的方式探索着音乐与社会之间的互动过程。音乐社会史写作不仅是20世纪50年代民族音乐学得到发展以来,音乐学研究视域不断扩大的结果,也是一般音乐史写作无法满足爱乐者对整个音乐世界肌理的进一步梳理与探寻,学者们踏上一条从“本体”到“外围”——从“外围”到“本体”的“迂回”研究路线的结果。音乐社会史才被认为是一般西方音乐史的有效补充,它存在的根本目标不在替代一般音乐史,它更倾向于面向熟稔一般音乐史或对一般音乐史一无所知的读者。在我看来,涵盖了音乐社会史与以作曲家为主线的体裁史、风格史和风格史才算全面、完善的西方音乐史。亨利·雷纳的音乐社会通史或可为我们在音乐史书写和研究领域提供有效参照,从某种层面上来讲,他在规避直接的音乐艺术问题之时,为音乐史思考提供了一个更为宏观与全面的观赏视角,更为清晰展示了音乐中的社会景观和社会中的音乐景观。

付用现[3](2015)在《中国当代小说残疾叙事的主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对于残疾弱势群体关注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人类自身文明变化的进程。以文学的方式来传达残疾人生存的价值,则显示了文学之于人性本真的褒扬。中国当代小说对于残疾人的关注视野有了较大的开拓,对于残疾叙事的主题进行系统化梳理与论述是本论文研究的中心。论文首先对中国当代小说残疾叙事的叙事语境的特点与创作主体的身份意识关系进行论述。中国当代小说残疾叙事的叙事语境呈现一种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具体体现在人物叙事由边缘配角向中心主角叙事转变,情感关注由单一的同情向多元的复合情感叙事变换,叙事方式由单一的平面化叙事向多元融合的立体化叙事转换,接受阐释则由单一的审美解读转向多元的综合诠释。而创作主体在身份意识的关系上则显示为认同与背离的矛盾特征,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小说残疾叙事的主题研究基础。在此基础上,论文重点梳理分析了残疾叙事的四个主题内涵。一是孤独体验的主题内涵。孤独体验对残疾人而言,其感受是独特的。在中国当代小说的残疾叙事中,这一主题内涵主要体现在因尊严遮蔽的自卑而导致的内心封闭式的孤独体验,因生存本能的需求而招致的社会排斥式的孤独体验,以及因健全人的优越感而造成的强势压迫式的孤独体验等三个方面。二是道德探寻的主题内涵。当代小说将道德伦理的善恶符码分别施予残疾人与非残疾人,以道德隐喻以及义利观的现实选择的方式来表现现实社会中人们对于文明进化的真实探寻,残疾人现实的弱势性从道德评判的角度折射了健全人同情与歧视的矛盾心态。三是情爱平等的主题内涵。残疾人由于身体上的缺陷,在基本的性爱需求、两情相悦的情爱结合以及他们在实现社会延续中所组建起来的婚姻家庭等方面经常会招致不公平的对待。但他们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他们一样也需要性爱与情爱的滋润,而且也需要享受婚姻家庭的温暖,养育后代,颐享天年。当代小说对这一主题的深入挖掘为文学的人性化关怀提供较好的案例。四是苦难救赎的主题内涵。残疾人面对现实的困难是直接的,也是无法抗争的,但在他们内心深处的精神苦难却更加沉重。当代小说在叙述残疾人如何在现实苦难中拯救自我并从精神苦难中得到救赎方面,显示东方文化特有的宗教信仰与爱的救赎方式。通过对残疾叙事的四个主题内涵的解析,论文最后以残疾叙事的文化诗学、隐喻诗学以及比较诗学的总结来凝炼此论题的诗学价值意义。

谢云云[4](2013)在《论保罗·奥斯特小说中的死亡主题》文中认为保罗·奥斯特,是美国当代杰出的犹太小说家,与西方学术界的研究现状相比,国内的研究不仅起步较晚,而且大多集中在作者的成名作《纽约三部曲》单部作品的研究上。本文以国内已译介过来的十二部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细读和整体研究的方法,从死亡主题的表现形式、叙事策略及死亡的深刻内涵三方面进行论述,探讨了奥斯特死亡主题的构建方式及试图通过爱与正义超越死亡的美好寄托。本文总共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奥斯特其人及创作,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而指出从死亡主题的角度对其创作进行整体性研究的必要性。第二章主要梳理出了奥斯特死亡主题的表现形式即自然性死亡、灾难性死亡及社会性死亡。第三章分析了构建死亡主题的叙事策略,指出奥斯特主要从“寻父式”情节、空间建构及嵌套式结构三方面来表现死亡主题。第四章对自我身份的迷失、战争的威胁及超越死亡的死亡内涵进行了分析,指出“爱与正义”是奥斯特超越死亡的方式。第五章是论文的结语部分。

陈辉[5](2013)在《“过日子”:农民的生活哲学 ——关中黄炎村日常生活中的家庭主义》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叙述关中黄炎村农民生活故事的同时,阐释农民“过日子”的一般逻辑,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农民的生活哲学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论文主要回应以下几个理论和现实问题:首先,核心家庭和三代直系家庭一直是小农经济的主要家庭形态,小农的生产生活方式是理解中国社会的基本理论命题。其次,以古代哲人为代表的生活哲学具有很强的精英主义色彩,小农的生活观和生活方法论更能反映中国最广大群体的生活哲学。再次,农民意识并非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文化阻滞力,农民生活方式与城市化和工业化并非水火不容,反而具有正面作用。最后,农村社会转型研究不仅应该关注“变”,还应该关注“不变”,正是人们稳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使社会转型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研究发现:家庭主义是对农民生活哲学的高度概括,集中表达了农民“过日子”的各项原则、策略和方法。在家庭生活方面,当家权不是集权,而是以“男主外、女主内”为基础的分权。家庭和睦的前提是成员间形成稳定的强弱对比关系并达成力量均衡。吵架是化解矛盾和怨气的方式之一,更有效的策略是“凑和”。“凑合”减少了争执,搁置了争议,使家庭成员在承认矛盾的前提下继续生活在一起。在社会交往方面,基本交往单位不是个人而是家庭,农民在处理家族、邻居、朋友三重社会关系时的基本原则是“通情达理讲良心”。其中,“理”是基于共同生活而形成的地方性规范,“情”包括人之常情和人情往来,“良心”是人的内在道德体验。在人神关系方面,家庭是农民宗教行为的基本单位,祭拜家族神以男性为主,日常性祈福以女性为主。“有所求”是农民求神拜佛的基本动力。基于现实生活的多样需求,农民信仰具有多神论和实用主义取向。农民获得宗教感的方式不是皈依神灵,而是在“过日子”同时,将世俗与神圣统一起来,升华生命体验。在人生意义方面,“过日子”就是农民的事业,几乎不存在家庭之外的人生意义和归属感。人生任务以养育孩子为中心层层展开,核心是代际责任。农民的人格不是个体本位,而是家庭本位,家庭是农民人格的依托。农民的人格不是“自我实现”,而是在“过日子”时通过完成人生任务得以安身立命。在家庭经济方面,农民以家庭为中心安排自己的生产活动,通过兼业的方式力求家庭收入最大化。勤俭持家是农民处理积累与消费之间紧张关系的基本原则。小农的家庭经济是一种生存经济,“过日子”即是对农民生存理性的概括。综合以上五个方面,进一步将农民生活哲学抽象为“过日子精神”,特指农民在经营家庭生活过程中所表现来的一种精神气质:在生产方面,不计成本地投入劳动,勤勤恳恳,吃苦耐劳;在家庭生活方面,节俭、顾家,轻个人享受,重子代培养;在人生意义方面,注重现实生活和现世生活,把经营生活作为基本人生目标。这种精神气质,是中国小农在漫长农耕社会中历练而成的生存伦理。这种精神代代相传,农民载着它进入现代社会,并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产生深远影响。

李小华[6](2012)在《傣族法拾得遗失物制度合理性研究 ——以拾得者的权利为中心》文中认为丢东西的经历几乎人人都有,因此如何处理丢失东西后拾得者与遗失人间的关系就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为此,很多国家和地区很早就设立了拾得遗失物制度。傣族——居住在我国云南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也有自己的规定,并且这些规定至今仍在傣族社会发挥着作用。现代民法认为,拾得遗失物制度属所有权变动制度中的一种,拾得遗失物制度主要包括拾得者的义务及权利。依各国立法来看,拾得者的义务不外有通知义务、报告义务、移交义务、招领义务、保管义务、返还义务,拾得者的权利则不外有费用偿还请求权、报酬请求权、留置权、(一定条件下的)所有权取得权。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傣族法关于拾得遗失物制度的规定与其他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立法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一是傣族法关于拾得遗失物制度的定位模糊不清;二是傣族法仅规定了拾得者的报告义务、返还义务,未规定其它义务;三是傣族法仅赋予了拾得者报酬请求权、留置权及特定条件下的所有权取得权,未规定费用偿还请求权;四是傣族法还对特殊场所拾得遗失物做了规定。虽然存在上述差别,但仍然可以看出,傣族法关于拾得遗失物制度的精神与其它国家或地域的立法精神相同,非常重视拾得者的权利。此点似与我国中央立法不同。中央立法对拾得者的权利重视不够,未规定拾得者的报酬请求权、留置权及一定条件下的所有权取得权。通过运用价值分析方法、社会学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可以发现,虽然傣族法关于拾得遗失物制度的规定有诸多粗陋之处,但就赋予拾得者的权利而言,存在一定的合理性,比如赋予拾得者报酬请求权、留置权及一定条件下所有权取得权是合理的,而未赋予拾得者费用偿还请求权不合理。这些结论均可从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得到论证,并在司法实践中得到验证。从伦理学的角度看,由于人类伦理行为存在类型数量规律,人的伦理行为恒久看来只能是目的为己而手段利他;正是基于此,法律应当赋予拾得者费用偿还请求权、报酬请求权、留置权及一定条件下所有权取得权。从经济学角度看,在拾得遗失物场合,一概适用遗失人规则不合理,而应适用中间规则;在遗失物价值较小及无人认领时应该适用拾得者规则;上述结论也得到经济学中的期望理论的支持。从社会学角度看,通过运用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及中国社会传统的“报”的交换观,也可以得出上述结论。此外,从实践运行的效果看,赋予拾得者上述权利尤其是报酬请求权效果很好,而不赋予拾得者上述权利尤其是不赋予拾得者报酬请求权实际效果不好。我国中央立法否认拾得者在无人认领失物时取得拾得物的所有权,并且基于对“拾金不昧”的误读而否定了拾得者的报酬请求权。这种规定阻碍了拾得人报告、返还遗失物的积极性,导致近年来我国遗失物返还率趋向走低。我国应在上述合理性论证的基础上,以现行物权法为基础,构建一个合理的、能与相关制度密切配合的拾得遗失物制度。

曲笑影[7](2010)在《克林顿二次卖身为妻还债 绯闻夫妻赚钱一条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没当上总统,却欠下一屁股债。于是,作为丈夫的克林顿另辟蹊径,为了替妻子还债打起了自己的主意,第二次"卖身"。克林顿为何第二次卖身?年初,克林顿又被爆出在妻子竞选总统期间出轨,希拉里也曾在今春陷入"外长门"。但如今女儿都要嫁了,这对恩怨夫妻终于不再将

柏桦[8](2009)在《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及其他(一)》文中指出第一卷忆少年(1962-1978)一、蛋糕下午(不像上午)是一天中最烦乱、最敏感同时也是最富于诗意的一段时间,它自身就孕育着对即将来临的黄昏的神经质的绝望、啰啰嗦嗦的不安、尖锐刺耳的抗议、不顾一切的毁灭冲动以及下午无事生非的表达欲、怀疑论、恐惧

柏桦[9](2009)在《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及其他(一)》文中认为第一卷忆少年(1962-1978)一、蛋糕下午(不像上午)是一天中最烦乱、最敏感同时也是最富于诗意的一段时间,它自身就孕育着对即将来临的黄昏的神经质的绝望、啰啰嗦嗦的不安、尖锐刺耳的抗议、不顾一切的毁灭冲动以及下午无事生非的表达欲、怀疑论、恐惧

柏桦[10](2008)在《左边 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 第一卷 忆少年(1962—197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着名诗人柏桦长篇回忆录《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以其诗人独特的视角,见证了一个文学的时代。柏桦作为八十年代大陆先锋诗歌的一个重要诗人,他对自己经历的个人历史和诗歌历史的回忆,无疑已成为激情缺失、空前浮躁的当下一份珍贵的礼物。本刊以一整期破记录、率先在国内全文刊发此部书稿,用以彰显对这份礼物的热爱。

二、我能否拒绝偿还丈夫欠下的债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能否拒绝偿还丈夫欠下的债务?(论文提纲范文)

(1)苏童小说的人性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苏童小说研究综述
    二、人性问题的提出
    三、本文的内容、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人性书写的缘由
    第一节 时代因素
        一、新时期人道主义的回归
        二、新时期初期的人性书写
        三、八十年代中期的人性书写演进
    第二节 思想因素
        一、童年印记
        二、苏童的文学观
第二章 苏童小说的人性书写
    第一节 欲望与暴力
        一、欲望桎梏下的罪与罚
        二、父权统治下的暴力少年
    第二节 嫉妒与自私
        一、红颜嫉妒的苍凉悲歌
        二、婚姻生活的自私冷漠
        三、市井人的悲凉无奈
    第三节 压抑与孤独
        一、历史遮蔽下的压抑
        二、无处安放的孤独
    第四节 复杂环境中的温暖人性
        一、无言抗争的坚韧生命
        二、弥足珍贵的脉脉温情
        三、固执坚守的人性本真
第三章 人性书写的叙事方式
    第一节 日常生活视域下的人性书写
        一、世俗的日常生活叙事
        二、生活细节的人性表现
    第二节 独特的叙事视角
        一、少年视角下的人性
        二、旁观者眼中的人性
    第三节 叙事时空的建构
        一、自由穿梭的时间修饰
        二、阴郁南方的逼仄人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2)译着《1815年以来的音乐与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与致谢
第一章 宫廷赞助的衰落
第二章 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
第三章 19世纪早期的音乐标准
第四章 炫技大师
第五章 歌剧的商业化
第六章 德国和英国的合唱音乐
第七章 音乐会与管弦乐团
第八章 民族音乐
第九章 大分裂
第十章 美国的音乐
第十一章 破碎文化中的音乐
书中涉及货币清单
参考书目
索引
音乐中的社会,社会中的音乐——评亨利·雷纳《1815年以来的音乐与社会》
    一 引言:对于音乐史写作的思考
    二 亨利·雷纳与《1815年以来的音乐与社会》
    三 《1815年以来的音乐与社会》的研究思路分析与内容提要
        (一) 历史人物线索
        (二) 历史事件线索
        (三) 历史境况线索
    四 《1815年以来的音乐与社会》的论述特征
    五 关于本书的翻译

(3)中国当代小说残疾叙事的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相关概念的辨析
    四、研究设想及价值预估
第一章 中国当代小说残疾叙事的叙事语境与创作主体
    第一节 叙事语境的多元化态势
        一、人物叙事:由边缘配角向中心主角延伸
        二、情感关注:由单一的同情向多元的复合情感转化
        三、叙事方式:由单一的平面化叙事向多元融合的立体化叙事转变
        四、接受阐释:由单一的审美解读向多元的综合诠释扩展
    第二节 创作主体的身份意识
        一、创作主体的身份认同
        二、创作主体的身份背离
第二章 残疾叙事的孤独体验主题
    第一节 尊严遮蔽的自卑与内心封闭式的孤独体验
        一、假想的尊严与孤独体验的无奈感
        二、得而复失尊严与孤独体验的无助感
        三、生存的焦虑与孤独体验的虚妄感
    第二节 生存本能的需求与对社会排斥式的孤独体验
        一、自食其力的悖论
        二、职业归属的排斥
        三、自我实现的挣圠
    第三节 健全人的优越感与强势压迫式的孤独体验
        一、滥用的同情与残忍的怜悯
        二、膨胀的私欲与恶俗的旁观
        三、恶意的凌辱与直接的掠夺
第三章 残疾叙事的道德探寻主题
    第一节 残疾叙事的道德隐喻
        一、善恶隐喻的伦理指归
        二、善恶评判的文化想象
    第二节 残疾叙事的义利取舍
        一、重义轻利的道德化选择
        二、重利轻义的功利化选择
        三、义利合一的完美化选择
第四章 残疾叙事的情爱平等主题
    第一节 残疾叙事与性爱
        一、自然人性的流露
        二、被侮辱的性侵
        三、畸形的性欲释放
    第二节 残疾叙事与情爱
        一、情爱叙事的相守与相离
        二、情爱叙事的理想与世俗
        三、情爱叙事的完美与残缺
    第三节 残疾叙事与婚姻家庭
        一、残疾叙事与婚姻
        二、残疾叙事与家庭
第五章 残疾叙事的苦难救赎主题
    第一节 现实苦难的拯救
        一、身体残缺与现实生存苦难的拯救
        二、生存环境造成的苦难与拯救
    第二节 精神苦难的救赎
        一、宗教信仰的救赎
        二、爱的救赎
结语 残疾叙事主题的诗学意义
    一、文化诗学
    二、隐喻诗学
    三、比较诗学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当代小说残疾叙事主要作品与相关人物一览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论保罗·奥斯特小说中的死亡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保罗·奥斯特简介
    1.2 国外研究概况
    1.3 国内研究概况
    1.4 本文研究目的、方法及创新
2 死亡主题的表现形式
    2.1 自然性死亡
    2.2 灾难性死亡
    2.3 社会性死亡
    小结
3 构建死亡主题的叙事策略
    3.1 “寻父式”情节模式
    3.2 死亡主题的空间建构
    3.3 “中国套盒”式嵌套结构
    小结
4 死亡主题的深刻内涵
    4.1 个人:自我身份的迷失
    4.2 社会:战争对生存的威胁
    4.3 爱与正义:超越死亡
5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5)“过日子”:农民的生活哲学 ——关中黄炎村日常生活中的家庭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2 问题提出
    1.3 文献综述
    1.4 概念界定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过日子”概念考析
    2.1 出处考证
    2.2 词素分析
    2.3 语料分析
    小结:“过日子”的含义
第3章 家庭生活中的秩序与冲突
    3.1 爱情故事
    3.2 媳妇当家
    3.3 父子之间
    3.4 分家立户
    小结:家庭生活艺术
第4章 社会交往中的情与理
    4.1 贵在自立
    4.2 礼尚往来
    4.3 善邻敬友
    4.4 以理服人
    小结:社会交往之道
第5章 世俗生活中的神圣感
    5.1 庙与庙会
    5.2 求神拜佛
    5.3 祖先崇拜
    5.4 信仰天主
    小结:农民的宗教感
第6章 人生意义与心理调适
    6.1 人生任务
    6.2 人生动力
    6.3 人生态度
    6.4 人生体验
    小结:农民人格及其实现方式
第7章 家庭经济与小农的谋生之道
    7.1 土地改革
    7.2 集体经济
    7.3 分田到户
    小结:生存经济与勤俭持家
第8章 生活转型
    8.1 从过日子到赚钱花
    8.2 亲密关系的变革
    8.3 通往社会之路
    8.4 关起门来过日子
    8.5 无聊的闲暇
    小结:人心之变
第9章 结论与讨论
    9.1 “过日子”与农民的家庭生活再生产
    9.2 家庭主义与农民的生活哲学
    9.3 当代农民生活中的“个体化”与“家本位”
    9.4 “过日子”与农民的宗教感
    9.5 “过日子精神”与社会转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卷内备考表

(6)傣族法拾得遗失物制度合理性研究 ——以拾得者的权利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三、本文的框架及预期目标
    四、几点说明
第一章 傣族法中拾得遗失物制度概况
    第一节 《西双版纳傣族封建法规》中的拾得遗失物制度
        一、《西双版纳傣族封建法规》简介
        二、《西双版纳傣族封建法规》关于拾得遗失物的规定
    第二节 《西双版纳封建领主的法律》中的拾得遗失物制度
        一、《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的法律》的概况
        二、《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的法律》关于拾得遗失物的规定
    第三节 《西双版纳傣族的封建法规和礼仪规程》中的拾得遗失物制度
        一、《西双版纳傣族的封建法规和礼仪规程》简介
        二、《西双版纳傣族的封建法规和礼仪规程》关于拾得遗失物的规定
    第四节 《孟连宣抚司法规》中的拾得遗失物制度
        一、《孟连宣抚司法规》简介
        二、《孟连宣抚司法规》关于拾得遗失物的规定
    第五节 《孟连傣族的封建习惯法》中的拾得遗失物制度
        一、《孟连傣族封建习惯法》简介
        二、《孟连傣族封建习惯法》关于拾得遗失物制度的规定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傣族拾得遗失物制度合理性分析之一:从比较的角度看
    第一节 傣族法与有关国家立法中拾得遗失物制度的比较
        一、傣族法与德国法的比较
        二、傣族法与日本法的比较
        三、傣族法与意大利法的比较
        四、傣族法与瑞士法的比较
    第二节 傣族法与我国域内立法中的拾得遗失物制度的比较
        一、傣族法与台湾法的比较
        二、傣族法与澳门法的比较
        三、傣族法与香港法的比较
        四、傣族法与中央立法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傣族拾得遗失物制度合理性分析之二:从伦理学的角度看
    第一节 伦理行为的一般规律
        一、伦理行为类型
        二、伦理行为的原动力规律
        三、伦理行为目的数量规律
        四、伦理行为手段数量规律
        五、伦理行为类型数量规律
    第二节 傣族拾得遗失物制度的伦理学评价
        一、从拾得者的角度分析
        二、从遗失人的角度分析
        三、关于赋予拾得者报酬请求权合理性的进一步分析
    第三节 拾金不昧与拾得者的报酬请求权
        一、拾金不昧的含义及语源
        二、从我国历史上关于“拾金”的立法看
        三、从我国历史上的观念(或习俗)角度来看
        四、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立法演变来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傣族拾得遗失物制度合理性分析之三: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第一节 遗失人明确时的经济学分析
        一、遗失人规则的经济学分析
        二、拾得者规则的经济学分析
        三、中间规则的经济学分析
        四、预期理论下的遗失物规则
    第二节 遗失人不明确时的经济学分析
        一、有关立法例
        二、本文观点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傣族拾得遗失物制度合理性分析之四:从社会学的角度看
    第一节 关于拾得遗失物的几个社会调查
        一、1994年“转型时期伦理道德建设的难点与对策”课题组的调查
        二、2006年新浪网关于拾金不昧现象的社会调查
        三、2009大学校园进行的一次调查
    第二节 西方社会交换理论下的傣族拾得遗失物制度分析
        一、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社会交换理论下的傣族拾得遗失物制度
    第三节 “报”的社会交换观下傣族拾得遗失物制度分析
        一、“报”的社会交换观概述
        二、“报”社会交换观下的傣族拾得遗失物制度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傣族拾得遗失物制度合理性分析之五:从实践的角度看
    第一节 有报酬请求权时适用
        一、傣族法的适用
        二、一些地方规范的实践
    第二节 无报酬请求权时拾得遗失物制度的适用
        一、加入悬赏广告时的处理
        二、依不当得利处理
        三、依无因管理来审理的拾得遗失物案件
        四、上述处理方法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无人认领的拾得物归国家所有的不合理性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傣族法拾得遗失物制度合理性的启示:拾得遗失物制度与相关制度的关联及合理构建
    第一节 拾得遗失物制度与相关制度的关联
        一、拾得遗失物制度与占有制度的关联
        二、拾得遗失物制度与悬赏广告的关联
        三、拾得遗失物制度与不当得利的关联
        四、拾得遗失物制度与无因管理的关联
        五、拾得遗失物制度与侵权行为的关联
        六、拾得遗失物制度与侵占罪的关联
    第二节 拾得遗失物制度的合理构建
    本章小结
结语
谢词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及其他(一)(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卷忆少年(1962—1978)
    一、蛋糕
    二、我心红通
    三、鲜宅
    四、初中的逗号
    五、从贵州到“今天”
第二卷广州(1978—1982)
    一、读书与瞌睡
    二、抄诗与表达
    三、去见梁宗岱
    四、诗人少秋和我的早期诗观
        (一)
        (二)
        (三)

(10)左边 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 第一卷 忆少年(1962—1978)(论文提纲范文)

一、蛋糕
二、我心红透
三、鲜宅
四、初中的逗号
五、从贵州到“今天”

四、我能否拒绝偿还丈夫欠下的债务?(论文参考文献)

  • [1]苏童小说的人性书写研究[D]. 章甜甜.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2]译着《1815年以来的音乐与社会》[D]. 刘娟. 上海音乐学院, 2016(02)
  • [3]中国当代小说残疾叙事的主题研究[D]. 付用现.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2)
  • [4]论保罗·奥斯特小说中的死亡主题[D]. 谢云云. 暨南大学, 2013(01)
  • [5]“过日子”:农民的生活哲学 ——关中黄炎村日常生活中的家庭主义[D]. 陈辉. 华东理工大学, 2013(08)
  • [6]傣族法拾得遗失物制度合理性研究 ——以拾得者的权利为中心[D]. 李小华. 中央民族大学, 2012(05)
  • [7]克林顿二次卖身为妻还债 绯闻夫妻赚钱一条心[J]. 曲笑影. 人物画报, 2010(12)
  • [8]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及其他(一)[J]. 柏桦.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09(01)
  • [9]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及其他(一)[J]. 柏桦.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09(01)
  • [10]左边 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 第一卷 忆少年(1962—1978)[J]. 柏桦. 青年作家, 2008(11)

标签:;  ;  ;  ;  ;  

我可以拒绝偿还我丈夫的债务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