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战机多目标攻击能力

第三代战机多目标攻击能力

一、第三代战斗机的多目标攻击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徐超[1](2020)在《基于遗传模糊树的先进战机协同空战决策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基于网络中心战的多机协同空战是现代战争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多机协同作战可以极大地提高战机编队作战效能。因此,研究多机协同空战决策对于进一步增强先进战机编队整体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开展基于遗传模糊树的先进战机协同空战决策技术的研究,构建了多机协同空战超视距空战与视距内空战的决策模型,进行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及遗传模糊树空战决策技术的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针对先进战机超视距空战的特点,创建了一种基于先敌发现、先敌发射、先敌摧毁能力的空战态势分析模型,由该模型可求得敌我双方的相对综合空战能力。其次,由威胁指数法求得敌机的威胁评估矩阵。最后,综合双方的空战能力及敌机威胁评估矩阵,给出目标分配模型。其次,采用改进遗传算法对超视距协同空战最优目标分配方案求解。首先基于标准遗传算法寻优得到最优目标分配方案,仿真结果验证了标准遗传算法和超视距协同空战模型的有效性及可行性。随后,针对标准遗传算法存在的未成熟收敛及收敛速度慢的问题,对其进行了改进,改进遗传算法的Pc及Pm由模糊推理器来确定。最后由改进遗传算法寻优得到最优目标分配方案,并与标准遗传算法相比较。仿真表明,相较于标准遗传算法,改进遗传算法收敛速度得到了提高、且有效避免了未成熟收敛的问题,满足复杂空战环境下对算法的实时性及准确性要求,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随后,针对视距内空战的特点,以传统模型为基础,考虑战机视距内空战性能优势,建立了视距内空战态势分析模型;其次对视距内协同空战目标分配进行了研究;随后引入了一种更为符合实际空战的机动动作库,并对战机的三自由度质心运动模型及战机的改进基本机动动作航迹控制模型进行了研究。最后,基于改进遗传算法对视距内协同空战目标分配进行了仿真,仿真验证了视距内协同空战模型的准确性及有效性。最后,重点研究了视距内协同空战决策模糊树的构建;其次分别针对我机处于优势及我机处于劣势两种空战态势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空战决策模糊树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以及较好的实时性。随后,提出了用改进遗传算法来求解精度较高而复杂度较低的模糊树,并引入了严格二叉树矩阵编码;最后,提出了基于严格二叉树矩阵编码的改进遗传算法的模糊树模型结构学习算法流程,并用遗传模糊树对空战实例进行了仿真,仿真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准确性,且相较于模糊树模型,遗传模糊树的决策时间更短,实时性更好。

嵩岳[2](2011)在《飞向深蓝的雄鹰——身影逐渐清晰的中国舰载战斗机》文中研究表明前不久,网络上出现了一架神秘的、涂成黄色且带有着舰钩的新型三翼面战斗机照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外媒称该机是中国研制的歼-15重型舰载战斗机,将被部署到改装的"瓦良格"号航母上。

邵咏松,翟文军[3](2011)在《新一代战斗机综合火控系统的发展》文中认为回顾了经典机载火控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结合未来作战特点,针对新一代战斗机平台论述了当今发展机载火控系统所采用的关键技术以及火控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银河[4](2010)在《歼-10的市场需求与未来改进》文中研究指明2006年12月29日,正当人们准备着迎接新的一年到来之际,中国央视《新闻联播》节目突然少有地对当时仍然神秘的国产新型第三代战斗机歼-10进行了近10分钟的报道。此举不仅证实了这种中国新型战斗机的存在,同时也向外界表明该机已经实现了批量生产、装备部队并成建制地形成了战斗力,这种长期笼罩在迷雾中的新型战斗机就此揭开了神秘的面纱。随后,国内有关单位也陆续向外界介绍了更多关于歼-10的信息。尤其是在2008年11月举办的第7届中国珠海航展上,中国空军更少见地派出了包括2架歼-10在内的中国空军一线主力飞机参展,并进行了静态和动态飞行展示,刚刚公开的歼-10无疑成了这届航展的焦点,使人们第一次有机会与国产最先进战斗机"亲密接触",同时得以对其各方面性能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

朱爱峰[5](2010)在《基于Petri网的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决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一代战斗机和空空导弹的研制成功,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将成为未来空战的主要方式。因此研究其相关技术,对于夺取未来空战胜利具有巨大意义。本文主要基于Petri网研究了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决策技术,不仅用Petri网对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决策系统进行了建模分析,还结合Petri网技术研究了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决策和机动决策。首先,对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决策系统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主要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其次,分别从战略层上分析了多机协同空战系统的上层指挥与控制系统,战役层上分析了以多机协同空战系统为主体的空中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战术层上分析了编队内多机协同空战系统;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采用面向对象的Petri网建立空中联合作战系统和编队内多机协同空战系统的模型,并利用Petri网建模工具CPN Tools,对系统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随后,研究了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决策,包括机群分组、态势评估、目标分配和火力分配算法。提出了针对不同情形的空战态势采用不同的因素权重值的态势评估算法,并验证了其有效性;根据以优攻劣的原则,给出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目标分配算法;采用模糊推理Petri网,研究了具有目标函数约束的我方机群分组和火力分配问题,并使得推理结果效益最大化。接着,研究了超视距的多机协同空战机动决策。并先进行机动战术决策、态势种类选定,然后在此基础上,完成最终的机动动作决策。其中,对于态势种类选定和机动动作决策采用了基于专家知识库的方法。对最为重要的机动战术决策采用自适应模糊推理Petri网进行研究,并用改进的学习算法对自适应模糊推理Petri网中变迁的输入弧权值进行学习,其权值收敛效果要明显优于原始算法。最后,在VC++环境下开发了基于数据库的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决策软件平台。具体实现了战机信息、导弹信息和当前可执行任务战机信息的管理,以及基于这些数据信息的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决策,从而验证了本文所研究算法的正确性。

离子鱼[6](2010)在《中国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文中研究指明高性能的空空导弹已经成为现代战机空战的基本武器,目前各国装备的空空导弹主要采用红外和雷达两种制导方式,其中自主作战能力强的红外制导导弹主要用于近距格斗空战,而能够全天候迎头攻击的雷达制导导弹则以远距拦射为主。在早期空战中,雷达制导导弹因为受到技术和战术条件的限制,在作战效果上不如红外制导的空空导弹,但其全天候迎头作战能力的战术优势却得到了广泛的认同。随着雷达制导技术的发展和战场环境的改变,从海湾战争开始,雷达弹的重要性逐渐超越了红外弹。

卫天[7](2009)在《中国海军航空兵战斗机机型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海军航空兵是一支主要担负海上作战的空中作战力量,组成上与空军航空兵较为类似,通常由轰炸航空兵、歼击轰炸航空兵、歼击航空兵、强击航空兵、侦察航空兵、反潜航空兵部队和执行预警、电子对抗、空中加油、运输、救护等保障任务的部队组成,具有远程作战、高速机动和猛烈突击的能力,是海洋战区夺取和保持制空权的重要力量,也是海军的主要突击兵力之一。

张加圣,王海涛,万小朋,赵美英[8](2008)在《第四代战斗机性能指标概述》文中研究表明在设计先进飞机时,在考虑超音速巡航能力,隐身性能,高机动性和敏捷性,足够的有效载荷、大航程、高可用性,多目标攻击和超视距攻击能力,短距起降性能,高可靠性和维护性的同时,还应着重考虑性能优化问题。

张加圣,王海涛,万小朋,赵美英[9](2008)在《第四代战斗机的性能指标分析》文中认为通过对美国的第四代战斗机 F-22和 JSF 飞机基本性能的分析,指出了下一代战斗机应在以下性能方面注重改善:超声速巡航能力;隐身性能;高机动性和敏捷性;足够的有效载荷、大航程、高可用性;多目标攻击和超视距攻击能力;短距起降性能和高可靠性和维护等。

银河,天一[10](2008)在《续购F-16C/D后的台湾海峡》文中研究指明近期,台湾陈水扁当局无视大陆和台湾同胞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的主流民意,无视两岸关系发展的大趋势,肆意歪曲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继续鼓噪"以台湾的名义、以新会员国的身份申请加入联合国"的"入联公投"等"台独"分裂言论和行动,刻意挑动两岸对立,不断挑战大陆的耐心和底线,使两岸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大为增加。与此同时,台湾当局还在进一步加快武器装备的更新和换代步伐,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台湾空军计划再从美国采购60架F-16C/D Block50/52批次战斗机,以达到"平衡"大陆空军近几年现代化建设所提升的实力。虽然F-16C/D战斗机采购计划由于陈水扁近期的恶行而被美国政府单方面暂时搁置起来,但从美、台军贸一贯的作法,美国政府最终向台出售F-16C/D只是时间问题。显而易见,台湾空军如引进F-16C/D战斗机,将会进一步加剧两岸关系的紧张,对中国的统一大业构成一定障碍。

二、第三代战斗机的多目标攻击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三代战斗机的多目标攻击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遗传模糊树的先进战机协同空战决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协同空战的研究意义
        1.1.3 空战决策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多机协同空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空战决策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模糊树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遗传算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先进战机超视距协同空战模型构建
    2.1 引言
    2.2 超视距空战态势分析模型
        2.2.1 战机的先敌攻击能力
        2.2.2 战机的综合防御能力
        2.2.3 相对综合空战能力
    2.3 敌机威胁评估模型
    2.4 超视距空战目标分配模型
    2.5 超视距协同空战仿真实例
        2.5.1 作战飞机模拟数据
        2.5.2 我3敌7 的超视距协同空战
        2.5.3 我4敌6 的超视距协同空战
        2.5.4 我4敌4 的超视距协同空战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超视距协同空战决策
    3.1 引言
    3.2 基于标准遗传算法的超视距协同空战决策
        3.2.1 遗传算法编码
        3.2.2 我4敌4 的超视距协同空战目标分配
    3.3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超视距协同空战决策
        3.3.1 改进遗传算法
        3.3.2 我4敌6 的超视距协同空战目标分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先进战机视距内协同空战模型构建
    4.1 引言
    4.2 视距内空战态势分析模型
        4.2.1 视距内空战综合优势评价指标体系
        4.2.2 先进战机视距内空战综合能力评估
        4.2.3 视距内协同空战态势评估
    4.3 视距内目标分配模型
    4.4 视距内空战战机运动模型
        4.4.1 改进基本机动动作库
        4.4.2 战机运动模型构建
        4.4.3 改进基本机动动作航迹控制模型
    4.5 仿真实例
        4.5.1 作战飞机模拟数据
        4.5.2 视距内协同空战目标分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模糊树的视距内协同空战决策
    5.1 引言
    5.2 模糊树模型输入空间划分
        5.2.1 模糊辨识
        5.2.2 T-S型模糊模型
        5.2.3 模糊树输入空间划分
    5.3 模糊树模型
        5.3.1 模糊树模型的结构
        5.3.2 模糊树模型参数辨识
        5.3.3 模糊树模型结构辨识
    5.4 基于模糊树的视距内协同空战决策模型构建
        5.4.1 改进遗传算法求解最优机动动作
        5.4.2 视距内空战决策模糊树模型构建
        5.4.3 视距内空战决策模糊树模型建模步骤
    5.5 仿真实例
        5.5.1 我机处于优势
        5.5.2 我机处于劣势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遗传模糊树的视距内空战机动决策
    6.1 引言
    6.2 矩阵编码
        6.2.1 矩阵编码方法
        6.2.2 严格二叉树矩阵编码
        6.2.3 遗传算子
    6.3 基于矩阵编码遗传算法的模糊树结构学习
    6.4 仿真实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7.2 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3)新一代战斗机综合火控系统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机载火控系统发展采用的新技术
    1) 光电子集成火控计算机。
    2) 高速光纤数据总线。
    3) 数字技术。
    4) 综合显示控制技术。
    5) 超视距多目标攻击技术。
    6) 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技术。
    7) 越肩发射技术。
    8) 近距大机动格斗和敏捷性火控系统的技术。
    9) 新型机载武器。
    10) 网络技术。
    11) 传感器技术。
2 机载火控系统的发展方向

(5)基于Petri网的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决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1.2.1 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研究现状
        1.2.2 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决策系统的特点
        1.2.3 Petri 网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工作简述
第二章 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决策系统基本原理
    2.1 引言
    2.2 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决策系统的特性
        2.2.1 空天地一体化作战系统的作战环境
        2.2.2 空天地一体化作战系统的平台组成及相互关系
        2.2.3 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决策系统的特性
    2.3 多机多目标攻击决策系统工作原理
        2.3.1 系统的结构
        2.3.2 系统的工作原理
        2.3.3 主要功能模块
        2.3.4 主要功能模块间关系
    2.4 小结
第三章 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决策系统建模
    3.1 引言
    3.2 系统信息流程分析
        3.2.1 战略层指挥控制决策系统分析
        3.2.2 战役层空中联合作战信息流分析
        3.2.3 战术层编队内多机协同信息流分析
    3.3 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决策系统的Petri网模型
        3.3.1 Petri 网概述
        3.3.2 战役层空中联合多目标攻击系统建模
        3.3.3 战术层编队内多机多目标攻击决策系统建模
        3.3.4 基于CPN-Tools 的战役层战术层Petri 网模型仿真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多机协同空战攻击决策
    4.1 引言
    4.2 协同空战攻击决策流程
    4.3 目标机群分组
        4.3.1 基于模糊聚类的目标机群分组
        4.3.2 仿真算例
    4.4 我方机群分组
        4.4.1 机群分组态势评估
        4.4.2 我方机群分组分配模型
        4.4.3 模糊推理Petri 网概述
        4.4.4 基于模糊推理Petri 网的我方机群分组
        4.4.5 仿真算例
    4.5 编队内协同攻击决策
        4.5.1 小组空战态势矩阵
        4.5.2 目标分配算法
        4.5.3 火力分配算法
        4.5.4 仿真算例
    4.6 小结
第五章 空战机动决策
    5.1 引言
    5.2 空战机动决策流程
    5.3 机动战术决策
        5.3.1 自适应模糊推理 Petri 网(AFPN)简介
        5.3.2 基于AFPN 的战术决策算法
        5.3.3 权值训练算例
    5.4 机动动作决策专家系统
        5.4.1 专家系统的组成
        5.4.2 空战数据库
        5.4.3 态势判定规则库
        5.4.4 机动动作决策规则库
        5.4.5 多机协同机动指令
    5.5 仿真算例
    5.6 小结
第六章 基于VC++的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决策软件开发
    6.1 引言
    6.2 VC++数据库开发技术
        6.2.1 ODBC(开放数据库连接)
        6.2.2 DAO(数据访问对象)
        6.2.3 OLE/DB
        6.2.4 ADO(ActiveX 数据对象)
    6.3 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决策软件主要功能
    6.4 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决策软件设计
        6.4.1 数据库设计
        6.4.2 主要界面设计
    6.5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
    7.2 本文的不足和进一步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8)第四代战斗机性能指标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超音速巡航能力
良好的隐身性能
强大的战斗力
    1超视距多目标攻击技术
    2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技术
    3空空反辐射导弹攻击技术
    4大机动格斗和火控系统的敏捷性
    5新一代航炮攻击技术
    6“联合直接攻击弹药 (JDAM) ”火控技术
    7“联合防区外攻击武器 (JSOW) ”精确打击
高可靠性和维护性
结束语

四、第三代战斗机的多目标攻击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遗传模糊树的先进战机协同空战决策技术研究[D]. 徐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2]飞向深蓝的雄鹰——身影逐渐清晰的中国舰载战斗机[J]. 嵩岳. 舰载武器, 2011(09)
  • [3]新一代战斗机综合火控系统的发展[J]. 邵咏松,翟文军. 电光与控制, 2011(07)
  • [4]歼-10的市场需求与未来改进[J]. 银河. 舰载武器, 2010(04)
  • [5]基于Petri网的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决策技术研究[D]. 朱爱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03)
  • [6]中国雷达制导空空导弹[J]. 离子鱼. 舰载武器, 2010(02)
  • [7]中国海军航空兵战斗机机型发展[J]. 卫天. 舰载武器, 2009(02)
  • [8]第四代战斗机性能指标概述[J]. 张加圣,王海涛,万小朋,赵美英. 航空制造技术, 2008(16)
  • [9]第四代战斗机的性能指标分析[J]. 张加圣,王海涛,万小朋,赵美英. 航空科学技术, 2008(04)
  • [10]续购F-16C/D后的台湾海峡[J]. 银河,天一. 舰载武器, 2008(01)

标签:;  ;  ;  ;  ;  

第三代战机多目标攻击能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