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剂产生菌KLE-1的特性研究

絮凝剂产生菌KLE-1的特性研究

一、絮凝剂产生菌KLE-1的特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覃敏杰[1](2018)在《铅锌-Chryseobacterium sp.絮凝剂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良好絮凝活性的高分子物质。因其特定的结构和组成,使其具有安全、无毒、可生物降解和无二次污染的优点,并广泛应用于供水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和各类工业废水处理。本研究从受铅锌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对铅锌有高效絮凝能力的菌株,优化产絮菌发酵培养基的营养条件和发酵工艺条件;并研究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性能、结构和絮凝机理。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从受铅锌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的菌株ZW5,其对高岭土的絮凝率为80.05%,经过16SrDNA同源相似性比对,鉴定其为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 sp.),命名为Chryseobacterium sp.ZW5。(2)对影响Chryseobacterium sp.ZW5生产微生物絮凝剂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碳源为蔗糖、氮源为牛肉膏、始pH值为7、接种量3%、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30h,在此条件下絮凝率可达87.00%。并利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初始pH值、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条件进行优化采用BBD响应面法进行实验设计,三个因素的影响程度顺序为:培养温度>培养时间>pH。根据建立的模型可以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培养时间为32.54h,pH=7.51,培养温度为28.80℃,预测对高岭土的絮凝率为86.84%,实际测得絮凝率86.81%。(3)利用控制变量法,得出微生物絮凝剂ZW5对于铅锌矿模拟废水最佳搅拌条件为V快=200r·min-1,t快=45s,V慢=40r·min-1,t慢=6min。并与常用的PAC絮凝剂处理铅锌矿模拟废水,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Chryseobacterium sp.ZW5处理效果优于PAC。(4)Chryseobacterium sp.ZW5微生物絮凝剂通过多糖和蛋白质的测定发现多糖含量为61.23%,蛋白质的含量为28.24%;通过红外光谱图分析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含有大量羟基、羧基、胺基等官能团;在XRD分析结果表明其结构为晶体而且是有机质,确定该絮凝剂为胞外多糖类微生物絮凝剂。(5)通过对Chryseobacterium sp.ZW5微生物絮凝剂絮凝过程中结合键检查、Zeta电位的测定和扫描电镜对比,确定絮凝机理主要为吸附架桥作用、电荷中和作用。

周英勃[2](2017)在《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廉价培养基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本课题选取第三类絮凝剂作为主要对象,通过筛选菌株,进行替代的廉价培养减少成本,并探讨其絮凝剂结构组成与作用机理针对不同的废水研究替代传统絮凝剂,以期提高絮凝效率及范围,废物利用来进行绿色工艺,主要内容与所得结论如下:以生活污水和污泥池筛选,通过富集分化分离出56株菌,选用高岭土测定反应体系具体数值进行筛选,得到17株具有产絮能力的菌株,根据絮凝活性的大小和絮凝稳定性的测定确定来自污泥中的w-3菌株为以后实验的研究对象,絮凝活性高达63.22%。同时归纳种种形态学特性,利用具体理化测验,初步判定此菌属于气单胞菌属。通过拟合的响应面模型,进行实际的测定及优化,对w-3进行富集培养,用以参照的最佳工艺为:pH 7,温度31℃,培养时间50 h、转速141r/min,絮凝率为74.61%。采用较为廉价的豆腐、乳业乳品、白醋食品加工废水作廉价替代品进行驯化。豆腐废水酸碱度为7,引入K2HPO4 0.05g,31℃,培养箱振荡每分钟140r进行50h,测定值为72.43%。乳业废水培养基在pH 7,添加葡萄糖0.05g,CaCl2 0.05g,温度31℃,培养箱振荡每分钟140r,体系值为71.27%。将P-B筛选与响应面结合建立模型,利用数据分析及实际实验参数确定白醋培养条件,确定培养条件最佳工艺参数为:转速140r/min、培养时间48h、温度32℃、pH 6.88、磷酸氢二钾4.08g/L、氯化铵2.39g/L,絮凝率75.66%。通过选取食品废水代替传统方式优化,实验成本降低的同时达到废物绿色循环目的。通过菌株w-3用白醋废水做培养基制备微生物絮凝剂,并对菌液投加量,酸碱性研究,为废水处理的广谱性提供了参考性,并通过对其代谢进行不同方式提纯检测鉴定,通过分布情况看其性质及活性,确定为胞外生物制剂。用白醋废水做培养基培养生物制剂,对实际造纸废水进行处理,投加菌液4.5ml、离子含量提升6ml,色度减少95.60%、COD测定达41.35%,絮凝值达97.89%,可以发现作为食品加工废水白醋有其实际利用意义,获得实际依据。对实际洗煤废水进行利用,絮凝含量添加4ml、助凝剂添加含量4ml时,分光光度值达96.42%。对实际电镀废水进行处理,菌种引入为2mL,酸碱度为5。模型参考为70.71%,通过验证实验值为72.56%,发现模型可以作为参考,能提供有可信度的参数数据,具有实际研究可行性。对絮凝剂进行提纯后,利用电位变化及官能团的不同,检测分析得出:该絮凝剂为多糖类絮凝剂,蛋白质不起絮凝作用,在结构中可以看出有许多支链,通过吸附位点来进行絮凝作用。主要以吸附架桥为反应方式,从而对体系造成作用。

房亚玲[3](2016)在《煤化工废水的微生物絮凝剂研究及其廉价制备》文中提出煤化工废水是一种成分复杂,难降解的废水。煤化工废水因其悬浮物浓度较高,色度大等特点,使得其需要通过加入絮凝剂来处理。而常规的化学絮凝剂在处理的同时也带来了二次污染,因此本研究以微生物作为絮凝剂来对煤化工废水进行处理。本研究从中北大学生活污水和北京市某煤矿产生的煤化工废水中共筛选出6株菌体。通过测验这6种菌体的絮凝活性筛选出了2种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将这2种菌进行不同浓度煤化工废水的耐受性实验,筛选出了一株可絮凝煤化工废水并在煤化工废水中存活的絮凝剂产生菌MBFS1。本研究考察了不同单因素对微生物的培养条件以及废水处理条件的影响。针对微生物培养成本高的问题,本研究在不同的有机废水适当的加入碳氮源来作为菌株的培养液。此后,对菌株MBFS1的絮凝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单因素条件优化以及响应面分析得出,菌株MBFS1的最佳培养条件:培养基pH为7、培养时间为24h、培养温度为25℃,絮凝率达98.86%;煤化工废水处理的最佳条件:菌种投加量为2mL、废水p H为5、阳离子助凝剂为Ca2+、助凝剂最佳投加量为5mL,絮凝率达99.13%,COD去除率达72.56%。以啤酒废水作为廉价培养基时:体积分数为60%、最佳氮源为尿素、无需添加碳源。以酿醋废水作为廉价培养基时:体积分数为80%、最佳氮源为氯化铵、无需添加碳源。以豆腐废水作为廉价培养基时:体积分数为100%,无需添加碳氮源。综合成本分析,以豆腐废水培养菌株MBFS1来对煤化工废水进行处理,絮凝率达98.08%,COD去除率达72.05%,色度去除率达97.25%。经分析,发现在絮凝体系中起作用的主要是MBFS1的胞外分泌物,MBFS1菌体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多糖。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得知絮凝剂中含有-OH和-COOH等官能团。测定煤化工废水处理前后的Zeta电位,发现Zeta电位值有所降低,这是压缩双电层的结果。综合分析,絮凝过程是吸附架桥、电性中和、压缩双电层以及沉淀网捕共同作用的过程。本研究以有机废水作为培养基培养的菌株在对煤化工废水进行处理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达到了以废治废的目地,使混凝法处理煤化工废水研究取得了进展。

吴敬荣[4](2016)在《一株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絮凝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水产养殖发展迅速,但也伴随着问题的发生,如由于水产饲料的大量投放、食物残渣或者水产养殖动物的排泄物等在养殖水体中积累,影响养殖水体水质。絮凝剂产生菌及其絮凝物质的絮凝机理是利用絮凝剂产生菌自身或者其代谢产物进行单一或协同运用絮凝机理对水体中不易降解的颗粒物质及悬浮物质等进行凝聚的过程,这和生物絮团的絮凝机理相似,即通过养殖水体中的微生物或其产生的絮凝物质将水体中的有机质、原生动物、藻类、残饵粪便等形成絮凝物。目前关于生物絮团中分离筛选絮凝剂产生菌的研究鲜有报道,因而开展对生物絮团中絮凝剂产生菌的相关研究,有助于了解促进生物絮团中絮凝剂产生菌的生长特性以及分析其絮凝物质的成分,为下一步絮凝剂产生菌在生物絮团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从生物絮团中分离得到73株单菌落,其中有19株产絮菌的株凝率>60%,经过复筛和五次传代培养得到一株絮凝活性良好及稳定的产絮菌G201441,其絮凝活性稳定在90%左右,经过形态特征观察、API系统鉴定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GenBank登录号为KP747687),该菌株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通过对产絮菌G201441培养条件的初步研究,经过单因素试验发现产絮菌G201441最佳培养基的碳、氮源及无机盐离子分别为牛肉膏、蛋白胨和NaCl。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优化了该菌株产絮凝物质的培养基成分的添加量,最佳培养基成分为牛肉膏3g/L,蛋白胨8g/L,NaCl 5g/L,在此优化培养基和最适培养条件下,该菌株发酵液的絮凝活性可达93.97%。通过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产絮菌G201441最适培养条件为:发酵液的初始pH值为8.0,培养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50r/min;确定了产絮菌G201441絮凝条件的最优因素为:高岭土悬浊液pH值为7.0,发酵液投加量为8%(体积分数V/V)和助凝剂为Ca2+等。产絮菌G201441絮凝物质的上清液、未处理的发酵液絮凝以及菌体悬浊液的絮凝活性分别为93.80%、69.62%和0.9%,因此产絮菌G201441的絮凝物质主要分布于上清液当中。絮凝物质肉眼观察为白色固状物,且质地疏松,电子显微镜下扫描可见其微观形态为细长丝状。采用化学、物理方法分析其成分,G201441的絮凝物质进行水浴加热,絮凝物质的絮凝活性不仅稳定,而且均可达86%以上;在絮凝物质的定性分析中,存在多糖类物质的显色反应,可知絮凝物质的粗成分主要为多糖。通过絮凝物质的定量分析,多糖所占比例为34.5%,蛋白质为0.86%;在紫外光谱分析中存在230nm和280nm这两个-COOH及其共轭双键和蛋白质的典型吸收峰,在红外光谱分析中可知絮凝物质当中存在-OH、C-H、C-O和C-O-C等官能团的多糖,综上所述可知絮凝物质的粗成分主要为多糖。

赵璇[5](2015)在《克雷伯氏菌NIII2产絮凝剂机制及其分子阳离子化修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生物絮凝剂具高效、无毒、无二次污染等多种特点,可在饮料工业、食品发酵、生物制药、废水处理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但目前市场上还无商品化产品,主要原因是其产量过低、生产成本高,且其发酵工艺不稳定,提高微生物絮凝剂产量、稳定其性能势在必行。本论文研究发酵条件、絮凝剂产量、结构、组成及其活性的相关性,对微生物絮凝剂大规模生产有重要实用和理论意义。本文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其质谱等分析手段,研究克雷伯氏菌NIII2产糖蛋白类微生物絮凝剂特性,并对其所产微生物絮凝剂阳离子化条件探索,获得以下成果:(1)氮源种类对克雷伯氏菌NIII2产量影响明显。硝酸钠为最佳氮源,絮凝剂产量最高达7.18g/L。具强还原性的亚硝酸钠也可为氮源,但当其氮素浓度大于0.5g/L时,因强还原性对菌体细胞损伤,致使NIII2菌产絮凝剂效率明显下降。(2)足量硫元素对NIII2菌合成絮凝剂至关重要。投加硫代硫酸钠和硫酸钠(以硫元素计16mg/L),絮凝剂产量最高可达9.03g/L。且絮凝剂聚合度增大,总巯基、二硫键含量高,且蛋白质相对含量分别比无硫元素时提高11.8%和16.58%。(3)克雷伯氏菌NIII2高产絮凝剂同时分泌含短链肽、低聚糖及其糖肽以共价键相结合的低分子混合物,外加该混合物可使NIII2菌提前分泌絮凝剂,并提高产量。外加10mg/L腐胺絮凝剂产量可提高1.1g/L。而外加适量亚精胺和腐胺均有助于提升絮凝剂中的蛋白含量及其絮凝活性。(4)阳离子醚化剂可使生物絮凝剂阳离子化:每10g絮凝剂与0.01mol阳离子醚化剂及适量NaOH,适温反应时间2h,可获得Zeta电位约为+16.5mV的阳离子化絮凝剂,其无助凝剂存在下,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本论文研究结果为絮凝剂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曾苏,陈晓平,李南华,盛洪产,孙春华,马菲菲,胡子全[6](2015)在《微生物絮凝剂生产菌T1的鉴定及其对生活污水絮凝特性》文中提出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絮凝剂产生菌,得到一株对高岭土悬浊液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微生物絮凝菌T1.根据菌株的生理生化鉴定以及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该菌的絮凝活性物质分布在发酵液上清液中.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生活污水絮凝条件为絮凝剂投加量5%,污水p H值7.0,助凝剂Ca Cl2投加量为2%,在此条件下,T1发酵上清液对生活污水的絮凝率为83.85%.

张莎[7](2014)在《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和絮凝剂的分离纯化及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生物絮凝剂是运用生物手段,从微生物体或其分泌物中提炼而得到的具有絮凝活性的代谢产物。与传统的絮凝剂相比较,微生物絮凝剂具有无毒、易被生物降解、对环境友好等独特特性和优点,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本课题从筛选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开始,优化了发酵条件,提取制备了微生物絮凝剂并研究了其絮凝特性,最后初步探讨了由菌株所产的微生物絮凝剂在实际治理废水中的应用情况。以菌株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活性的大小为筛选指标,从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样品中筛选获得10株具有絮凝能力的菌株,经过复筛,获得了一株絮凝活性较高且絮凝性能稳定的菌株B31,其絮凝率达80.1%。依据菌体形态及生理生化试验,并参考《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初步认为菌株B31属于多粘性芽孢杆菌属。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对菌B31所产的絮凝剂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发酵培养条件:葡萄糖15g,尿素0.64g,KH2PO42g,K2HPO45g,NaCl0.1g,MgSO40.2g,蒸馏水1000mL,培养基初始pH为7,温度30°C,接种量为10%,150r/min培养72h。在最优培养条件下,该菌产的絮凝剂絮凝率达到89.57%。采用无水乙醇作为沉淀剂对絮凝剂粗提,乙醇沉淀后絮凝剂产量为1.7g/L,产量相对较高。采用Sephacryl S-200柱层析对粗絮凝剂纯化,只出现一个色谱峰。通过热稳定性、化学呈色反应、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对絮凝剂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絮凝剂主要组成为糖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其最佳絮凝条件为:絮凝剂投加量为3mL/100mL(10mg/L),絮凝体系pH8.0,助凝剂采用1%的CaCl2且添加量为5mL/100mL,静沉时间15min。粗品与纯品的絮凝率相差不大,且该絮凝剂主要组成只有糖蛋白,在实际应用时可直接使用絮凝剂粗品,可大大降低其生产成本和时间。初步研究了菌株B31的絮凝剂粗品MBF B31对生活污水、洗车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该絮凝剂对生活污水、洗车废水均有较好的脱色除浊效果。处理生活污水时,其最佳投加量为2mL/100mL(10mg/L),浊度去除率达到81.2%,COD去除率为50.2%。处理洗车废水,其最佳投加量也为2mL/100mL(10mg/L),浊度去除率为83.5%,COD去除率为52.7%,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研究价值及应用前景。

邢健[8](2013)在《高产絮凝剂克雷伯氏菌紫外诱变株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具有生物分解性,可成为安全高效、无毒、无二次污染的水处理剂。然而,微生物絮凝剂因产量低、成本高而未得到广泛应用。因此,筛选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提高絮凝活性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对于是实现微生物絮凝剂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有实际意义。本论文在课题组前期大量研究工作基础上,对一株产絮凝剂的克雷伯氏菌进行紫外诱变,在获得产絮凝剂正突变菌种的基础上,优化了诱变菌株产微生物絮凝剂的培养组成和发酵条件,研究了絮凝剂的结构特性和分子量分布的特征。获得以下研究成果:(1)以克雷伯氏野生菌NIII2为出发菌,通过紫外诱变获得一株遗传性能稳定,且高产絮凝剂的诱变株NIII2-I。(2)在影响诱变菌株NIII2-I产絮凝剂的因素中,影响作用大小顺序为pH>磷酸盐>硝酸钠>Mg>接种量。诱变株NIII2-I发酵产絮凝剂的培养基优化组成:蔗糖20g/L,硝酸钠2.4g/L,MgSO4溶液16.8mg/L(以Mg2+计),磷酸盐缓冲液27g/L(以PO43+计)。初始培养基最佳pH为8,最佳温度30℃,过夜生长种子液最佳接种2ml,发酵72h可收获絮凝剂,产量最高可达12.11g/L。(3)野生菌NIII2和诱变菌NIII2-I所产微生物絮凝剂的官能团几乎一样,均含有-OH,-COOH,-NH,C-O-C等蛋白和糖的特征吸收峰。(4)培养温度、氮源等对微生物絮凝剂中的总糖和蛋白的含量有影响,且絮凝剂中蛋白含量越高,絮凝效果则较好,与野生菌相比,诱变菌NIII2-I所产絮凝剂蛋白的含量高。(5)野生菌NIII2和诱变菌NIII2-I所产微生物絮凝剂的颗粒粒径分布不同,野生菌NIII2所产絮凝剂的粒径分布在0.4-3.0um和3.0-100um范围内,且0.4-3.0um范围内絮凝剂所占比例较大;诱变菌株所产絮凝剂的粒径分布在0.4-2.5um和3.5-60um范围内,从统计结果看0.4-2.5um范围内的絮凝剂所占比例较大,3.5-60um范围内絮凝剂分子粒径分为4-10、10-28、28-60um等三个范围,且所占比例逐渐增加。明显看出,突变菌株所产絮凝剂分子量分布较分散。上述研究结果为NIII2菌株及诱变菌株产微生物絮凝剂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李勇如[9](2012)在《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絮凝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种微生物分泌的天然高分子产物,具有无毒、高效和絮凝范围广泛等特点,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从自来水厂活性污泥和土壤中分离、纯化絮凝剂产生菌,经复筛,得到30株絮凝率达70%以上的菌株,其中,絮凝率达80%以上的有13株,本研究中选用其中絮凝率最大的一株霉菌(命名为M9)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征及rDNA-ITS序列相似性比较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初步鉴定为棘孢曲霉。2、对影响菌株摇瓶发酵产絮凝剂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初始pH、转速、培养温度、接种量、装液量等条件进行了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碳源是糊精(4.0%,w/v),最适氮源为大豆蛋白胨(0.1%)+氯化铵(0.2%),最适无机盐为NaCl(0.025%)+KCl (0.025%)、+K2HPO4(0.05%)+MgSO4·7H2O(0.05%),最佳pH、培养温度、转速、接种量和装液量分别为7.5、30℃、150r/min、1×106个孢子/mL和50mL。在最佳发酵条件下,摇瓶发酵3d,棘孢曲霉M9产絮凝剂最高絮凝活性达97.3%,比优化前提高了11.2%。3、对棘孢曲霉M9所产絮凝剂进行了初步提取,絮凝物质主要存在于发酵液中,是由微生物分泌到胞外的。上清液中加入3倍预冷无水乙醇,4℃下静置沉淀过夜,离心、冷冻干燥,得到微生物絮凝剂粗品约16.6g/L,颜色为乳白色。经糖和蛋白质的显色反应、紫外光谱分析和定量分析,证实絮凝剂中含有98.51%多糖和0.88%蛋白质。然后对棘孢曲霉M9产絮凝剂的絮凝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9产絮凝剂具有较好的酸碱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在50mL反应体系中,微生物絮凝剂最适投加量为2mL。多种金属离子作为助凝剂都有促进作用,尤其是Ca2+助凝效果最好,最适投加量为浓度1%的CaCl22mL。高岭土悬浊液体系pH值在2.0-5.0的酸性条件下时,絮凝效果较好。

隗银萍[10](2011)在《产絮凝剂菌株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复合菌群的研究》文中认为絮凝是废水处理工程中常用的技术,由于传统化学絮凝剂往往存在二次污染,导致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类健康等问题,因而寻求一种绿色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成为絮凝剂研发的重要方向。现阶段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大多数来源于土壤、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等陆生环境,其活性高低以及对海洋水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寻找具有广泛应用范围,特别是针对性应用于海水污染治理的高活性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在此基础上研制新型微生物絮凝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市场应用前景。从中国海域采集到的花蛤,学名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其表面和吐出的粘附污泥显示了极佳的絮凝和脱色活性,研究表明该活性与其所含的产絮凝剂活性的微生物有关。本研究通过样品采集,菌种分离纯化和活性筛选,分离得到了11株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进一步优选出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ZHT3-9菌株。通过细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研究、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Blast同源性比对,鉴定该菌株属于节杆菌属的一个种(Arthrobacter sp.)。研究了菌株ZHT3-9培养条件对絮凝剂产生及絮凝效果的影响。菌株ZHT3-9在以淀粉作为碳源、以尿素+硫酸铵作为氮源、碳氮比为30:1、接种量为1.5mL并且初始pH在6.0、培养4d时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最高。制备获得絮凝剂粗品MBF3-9。通过多糖和蛋白质显色反应以及紫外扫描,确定MBF3-9主要为多糖类,可能含有少量的蛋白质,不含核酸类物质。以菌株ZHT3-9为核心,选择4株絮凝剂产生菌进行复合培养,优选出一组高效复合菌组合,测得其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高达90.2%。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得复合微生物絮凝剂多糖含量为58.1%,对市政污水COD去除率为71.2%。

二、絮凝剂产生菌KLE-1的特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絮凝剂产生菌KLE-1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铅锌-Chryseobacterium sp.絮凝剂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铅锌废水概述
    1.2 微生物絮凝剂概述
        1.2.1 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类
        1.2.2 微生物絮凝剂菌种资源及特性
        1.2.3 对微生物絮凝剂机理及研究方法
        1.2.4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
        1.2.5 影响产絮菌产生絮凝剂的因素
        1.2.6 絮凝效果影响因素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第2章 产絮菌的筛选及鉴定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
        2.1.2 主要实验试剂
        2.1.3 主要实验仪器
        2.1.4 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菌株分离与提纯
        2.2.2 产絮凝剂细菌的筛选
        2.2.3 菌株的形态鉴定
        2.2.4 菌株鉴定
        2.2.5 生长曲线的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菌种的分离及纯化
        2.3.2 菌种的初筛及复筛
        2.3.3 细菌菌落观察
        2.3.4 细菌鉴定结果
        2.3.5 生长曲线测试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絮凝剂培养条件的优化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主要试剂
        3.1.2 实验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不同外加碳源
        3.2.2 不同外加氮源
        3.2.3 初始pH的选择
        3.2.4 接种量的选择
        3.2.5 培养时间的选择
        3.2.6 培养发酵温度选择
    3.3 利用响应曲面对培养条件的优化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最佳碳源的确定
        3.4.2 最佳氮源的确定
        3.4.3 最佳接种量的确定
        3.4.4 最佳初始pH值的确定
        3.4.5 最佳培养时间的确定
        3.4.6 最佳培养温度的确定
    3.5 响应面法优化培养条件实验
        3.5.1 实验设计
        3.5.2 Box-Behnken优化试验设计与结果
        3.5.3 方差分析
        3.5.4 交互效应和响应面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生物絮凝剂应用于铅锌矿废水的重金属处理
    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1.1 实验主要试剂
        4.1.2 主要实验仪器
    4.2 模拟废水的制备
    4.3 实验方法
        4.3.1 助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3.2 发酵液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3.3 快速搅拌速率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3.4 慢速搅拌速率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3.5 快速搅拌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3.6 慢速搅拌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3.7 絮凝剂ZW5与PAC对废水絮凝效果对比
    4.4 结果讨论
        4.4.1 钙离子的投加量对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
        4.4.2 发酵液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4.3 快速搅拌速率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
        4.4.4 慢速搅拌速率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
        4.4.5 快速搅拌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4.6 慢速搅拌时间对去除率的影响
        4.4.7 两种絮凝剂不同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4.8 两种絮凝剂不同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生物絮凝剂的表征及机理初探
    5.1 实验材料
        5.1.1 实验主要试剂
        5.1.2 主要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絮凝剂的初提取
        5.2.2 絮凝剂的成分分析
        5.2.3 微生物絮凝剂的热稳定分析
        5.2.4 微生物絮凝剂的毒性试验
        5.2.5 微生物絮凝剂与高岭土悬液颗粒结合键的检查
        5.2.6 絮凝过程Zeta(ξ)电位的测定
        5.2.7 絮凝颗粒形态变化的扫描电镜分析
    5.3 结果讨论
        5.3.1 微生物絮凝剂的提取
        5.3.2 絮凝剂的成分分析
        5.3.3 微生物絮凝剂的热稳定分析
        5.3.4 微生物絮凝剂的毒性试验结果
        5.3.5 结合键的检查
        5.3.6 絮凝过程Zeta(ξ)电位的测定结果
        5.3.7 絮凝颗粒形态变化的扫描电镜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廉价培养基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微生物絮凝剂
        1.2.1 微生物絮凝剂的特点
        1.2.2 微生物絮凝剂发展史
    1.3 微生物絮凝剂廉价培养基
        1.3.1 廉价培养基的研究状况
        1.3.2 廉价培养基的选取
    1.4 微生物絮凝剂实际应用
        1.4.1 国内外微生物絮凝剂应用
        1.4.2 实际废水的应用
    1.5 絮凝机理
    1.6 技术路线与实验主要内容
        1.6.1 学术构想与思路
        1.6.2 技术路线
        1.6.3 主要研究内容
2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
    2.1 材料与设备
        2.1.1 菌种来源
        2.1.2 实验设备和仪器
        2.1.3 主要实验药品
        2.1.4 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菌种的分离与筛选
        2.2.2 菌株絮凝性的测定
        2.2.3 絮凝剂产生菌的鉴定
    2.3 实验结果
        2.3.1 菌种分离结果
        2.3.2 菌种筛选结果
        2.3.3 菌种的鉴定结果
    本章小结
3 利用废水替代传统培养基的实验研究
    3.1 材料与设备
        3.1.1 主要实验设备与药品
        3.1.2 实验方法
    3.2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培养条件的优化
        3.2.1 培养初始pH的影响
        3.2.2 培养温度的影响
        3.2.3 培养时间的影响
        3.2.4 培养转速的影响
        3.2.5 响应面法对培养条件的优化
    3.3 廉价培养基的培养
        3.3.1 廉价培养基的种类及来源
        3.3.2 灭菌对废水作培养基的影响
    3.4 豆腐废水培养条件的研究
        3.4.1 体积分数的影响
        3.4.2 不同碳源对微生物絮凝剂活性的影响
        3.4.3 不同氮源对微生物絮凝剂活性的影响
        3.4.4 不同无机盐对微生物絮凝剂活性的影响
    3.5 乳业废水培养条件的研究
        3.5.1 体积分数的影响
        3.5.2 不同碳源对微生物絮凝剂活性的影响
        3.5.3 不同氮源对微生物絮凝剂活性的影响
        3.5.4 不同无机盐对微生物絮凝剂活性的影响
    3.6 白醋废水培养条件的研究
        3.6.1 体积分数的影响
        3.6.2 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对微生物絮凝剂活性的影响
    3.7 响应面法优化白醋废水培养条件
        3.7.1 模型的建立与显着性检验
        3.7.2 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
        3.7.3 最优培养条件的预测与验证
    3.8 廉价培养基的选择
    本章小结
4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实验研究
    4.1 材料与设备
        4.1.1 主要实验设备与药品
        4.1.3 实验试剂
    4.2 微生物絮凝剂处理实际废水
        4.2.1 废水的来源与性质
    4.3 造麻纸废水的处理
        4.3.1 菌种投加量的影响
        4.3.2 pH的影响
        4.3.3 不同阳离子的影响
        4.3.4 助凝剂投加量的影响
    4.4 洗煤废水的处理
        4.4.1 菌种投加量的影响
        4.4.2 pH的影响
        4.4.3 不同阳离子的影响
        4.4.4 助凝剂投加量的影响
    4.5 电镀废水的处理
        4.5.1 菌种投加量的影响
        4.5.2 pH的影响
        4.5.3 不同阳离子的影响
        4.5.4 助凝剂投加量的影响
        4.5.5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对电镀废水的处理
    4.6 微生物絮凝剂的纯化与提取
        4.6.1 微生物絮凝剂的提纯
        4.6.2 絮凝活性分布
    本章小结
5 絮凝机理的研究
    5.1 材料与设备
        5.1.1 主要实验设备与药品
    5.2 实验方法
        5.2.1 絮凝剂成分检验
        5.2.2 发酵动力学的研究
    5.3 实验结论
        5.3.1 微生物絮凝剂成分鉴定
        5.3.2 菌体生长动力学方程计算
        5.3.3 微生物絮凝剂红外检测
        5.3.4 Zeta电位检测
        5.3.5 微生物絮凝剂的电动特性
        5.3.6 SEM电镜扫描
    5.4 微生物絮凝剂机理分析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煤化工废水的微生物絮凝剂研究及其廉价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煤化工废水处理的意义
    1.2 絮凝剂的分类
    1.3 微生物絮凝剂
        1.3.1 微生物絮凝剂种类
        1.3.2 微生物絮凝剂的主要活性成分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研究现状
        1.4.2 廉价培养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研究现状
    1.5 絮凝机理
    1.6 技术路线与主要研究内容
        1.6.1 学术构想与思路
        1.6.2 技术路线
        1.6.3 主要研究内容
2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
    2.1 材料与设备
        2.1.1 菌种的来源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1.3 主要实验药品
        2.1.4 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菌种的筛选
        2.2.2 絮凝活性的测定方法
        2.2.3 菌种的鉴定
    2.3 实验结果
        2.3.1 菌种的分离纯化
        2.3.2 初筛
        2.3.3 复筛
        2.3.4 菌种的鉴定
3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培养条件的优化
    3.1 仪器设备与药品
        3.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3.1.2 主要实验药品
    3.2 实验方法
        3.2.1 废水吸光度的测定
        3.2.2 培养基初始pH对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的影响
        3.2.3 培养时间对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的影响
        3.2.4 培养温度对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的影响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废水吸光度的测定
        3.3.2 培养基初始pH对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的影响
        3.3.3 培养时间对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的影响
        3.3.4 培养温度对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的影响
    3.4 菌种培养条件的响应面分析
4 煤化工废水处理条件的优化
    4.1 仪器设备与药品
        4.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4.1.2 主要实验药品
    4.2 实验方法
        4.2.1 COD的测定方法
        4.2.2 菌种投加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4.2.3 废水pH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4.2.4 不同阳离子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4.2.5 助凝剂投加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菌种投加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4.3.2 废水pH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4.3.3 不同阳离子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4.3.4 助凝剂投加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4.4 煤化工废水处理条件的响应面分析
5 廉价培养基的筛选
    5.1 仪器设备与药品
        5.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5.1.2 主要实验药品
        5.1.3 廉价培养基种类及来源
    5.2 啤酒废水培养基优化
        5.2.1 体积分数对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的影响
        5.2.2 不同C源对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的影响
        5.2.3 不同N源对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的影响
    5.3 酿醋废水培养基优化
        5.3.1 体积分数对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的影响
        5.3.2 不同C源对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的影响
        5.3.3 不同N源对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的影响
    5.4 豆腐废水培养基优化
        5.4.1 体积分数对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的影响
        5.4.2 不同C源对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的影响
        5.4.3 不同N源对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的影响
    5.5 廉价培养基制备微生物絮凝剂对煤化工废水的处理
    5.6 小结
    5.7 成本预算分析
6 絮凝机理研究
    6.1 仪器设备与药品
        6.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6.1.2 主要实验药品
        6.1.3 实验试剂
    6.2 微生物絮凝剂的粗提取
    6.3 絮凝活性的分布
    6.4 微生物絮凝剂成分鉴定
        6.4.1 糖呈色反应
        6.4.2 蛋白呈色反应
        6.4.3 絮凝剂成分分析
    6.5 微生物絮凝剂的化学结构分析
    6.6 ZETA电位的测定
    6.7 微生物絮凝剂絮凝煤化工废水的机理分析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一株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絮凝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絮凝剂产生菌的研究进展
    2 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
    3 絮凝剂产生菌的鉴定
    4 絮凝剂产生菌的基础研究
    5 絮凝物质的应用
    6 絮凝剂产生菌研究现状及趋势展望
    7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一章 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1.1 材料与方法
        1.1.1 样品来源
        1.1.2 菌种分离筛选培养基
        1.1.3 样品采集方法
        1.1.4 菌种分离筛选方法
        1.1.5 絮凝活性检测方法
        1.1.6 菌种鉴定
    1.2.结果与分析
        1.2.1 菌种分离筛选结果
        1.2.2 菌种鉴定结果
    1.3 讨论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絮凝剂产生菌G201441培养基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菌种来源
        2.1.2 培养基
        2.1.3 絮凝活性检测方法
        2.1.4 生长曲线测定方法
        2.1.5 培养基的优化
        2.1.6 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浓度的研究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生长曲线及絮凝条件的最佳时间
        2.2.2 培养基的优化
        2.2.3 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浓度的研究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絮凝剂产生菌G201441培养及絮凝条件的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菌种来源
        3.1.2 培养基
        3.1.3 絮凝活性检测方法
        3.1.4 培养条件的优化
        3.1.5 絮凝条件的优化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培养条件的优化
        3.2.2 絮凝条件的优化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絮凝物质性质的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菌种来源
        4.1.2 培养基
        4.1.3 检测絮凝物质的分布
        4.1.4 絮凝物质的分离提取
        4.1.5 絮凝物质的理化特性
        4.1.6 絮凝物质主要成分的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絮凝物质的分布
        4.2.2 絮凝物质的理化特性
        4.2.3 絮凝物质主要成分的分析
        4.2.4 紫外光谱分析
        4.2.5 红外光谱分析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缩略词表
附录3
致谢

(5)克雷伯氏菌NIII2产絮凝剂机制及其分子阳离子化修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1.1 絮凝剂概述
        1.1.1 絮凝剂的分类
        1.1.2 化学絮凝剂应用的局限性
    1.2 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1.2.1 天然生物絮凝剂研究与开发
        1.2.2 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类、结构及优势
        1.2.3 微生物絮凝剂研究与开发现状
    1.3 克雷伯氏菌产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1.3.1 克雷伯氏菌特点
        1.3.2 克雷伯氏菌产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1.4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4.1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
        1.4.2 微生物絮凝剂研发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4.3 絮凝剂阳离子化改性方法研究现状
    1.5 课题组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
2 氮源及无机含硫化合物对NIII2菌产絮凝剂特性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和药剂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NIII2菌高产絮凝剂培养基最优氮源的确定
        2.2.2 氧化还原性氮源对克雷伯氏菌NIII2发酵絮凝剂的影响
        2.2.3 培养基中无机含硫化合物对克雷伯氏菌NIII2产絮凝剂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3 克雷伯氏菌NIII2小分子分泌物对其产絮凝剂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和药剂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黄色分泌物表征及其对NIII2菌分泌絮凝剂产量的影响
        3.2.2 多胺物质对克雷伯氏菌NIII2发酵絮凝剂的影响
        3.2.3 小分子有机酸对克雷伯氏菌NIII2发酵絮凝剂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微生物絮凝剂分子阳离子化修饰条件的探索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和药剂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正交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
        4.2.2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4.2.3 微生物絮凝剂阳离子化条件优化
        4.2.4 微生物絮凝剂阳离子化后投加量的确定
        4.2.5 微生物絮凝剂阳离子化前后对比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微生物絮凝剂生产菌T1的鉴定及其对生活污水絮凝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1.2实验方法
        1.2.1菌株的筛选方法
        1.2.2絮凝率的测定方法
        1.2.3高效絮凝菌株的鉴定
        1.2.4絮凝活性物质在发酵液中的分布
        1.2.5影响生物絮凝剂絮凝效果的因素
2结果与讨论
    2.1絮凝菌株的筛选
    2.2絮凝菌株T1的鉴定
    2.3生物絮凝剂的应用影响因素
        2.3.1菌株T1的絮凝活性物质在发酵液中的分布
        2.3.2影响生物絮凝剂絮凝因素的正交实验
3结论

(7)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和絮凝剂的分离纯化及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絮凝剂概述
    1.3 微生物絮凝剂
        1.3.1 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类
        1.3.2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种类
        1.3.3 影响微生物絮凝剂合成的因素
        1.3.4 微生物絮凝剂的提取与纯化
        1.3.5 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条件的研究
        1.3.6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
        1.3.7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筛选
    2.1 试验主要仪器、材料
    2.2 试验所用培养基
    2.3 试验方法
        2.3.1 样品采集
        2.3.2 样品预处理
        2.3.3 菌种分离纯化
        2.3.4 菌种初筛
        2.3.5 菌种复筛
        2.3.6 微生物絮凝剂在发酵液中分布
        2.3.7 菌种分类
    2.4 结果与分析
        2.4.1 菌种分离
        2.4.2 菌种初筛
        2.4.3 菌种复筛
        2.4.4 微生物絮凝剂在发酵液中分布
        2.4.5 菌种分类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生物絮凝剂发酵条件的优化
    3.1 试验材料
        3.1.1 试验菌种
        3.1.2 试验药品及仪器
        3.1.3 试验培养基
    3.2 试验方法
        3.2.1 菌体量的测定
        3.2.2 不同碳源、氮源及浓度对 B31 产絮凝剂的影响
        3.2.3 发酵时间对菌株 B31 产絮凝剂影响
        3.2.4 温度对菌株 B31 产絮凝剂的影响
        3.2.5 培养基初始 pH 值对菌株 B31 产絮凝剂的影响
        3.2.6 不同接种量对菌株 B31 产絮凝剂影响
        3.2.7 正交优化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菌株 B31 的生长曲线
        3.3.2 不同碳源、氮源及浓度对 B31 产絮凝剂的影响
        3.3.3 发酵时间对菌株 B31 产絮凝剂的影响
        3.3.4 温度对菌株 B31 产絮凝剂的影响
        3.3.5 培养基初始 pH 值对菌株 B31 产絮凝剂的影响
        3.3.6 不同接种量对菌株 B31 产絮凝剂影响
        3.3.7 正交试验结果
        3.3.8 优化结果验证试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絮凝剂提取制备及特性研究
    4.1 试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4.1.1 菌种来源
        4.1.2 絮凝剂产生菌的培养
    4.2 试验方法
        4.2.1 微生物絮凝剂的热稳定性
        4.2.2 微生物絮凝剂的提取
        4.2.3 微生物絮凝剂的纯化
        4.2.4 微生物絮凝剂的组成及性质研究
        4.2.5 菌株 B31 所产絮凝剂的絮凝特性的研究
        4.2.6 微生物絮凝剂对生活污水、洗车废水的絮凝作用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微生物絮凝剂的热稳定性
        4.3.2 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离纯化
        4.3.3 糖和蛋白质的呈色反应
        4.3.4 紫外光谱分析
        4.3.5 红外光谱分析
        4.3.6 菌株 B31 所产絮凝剂的絮凝特性的研究
        4.3.7 微生物絮凝剂对生活污水、洗车废水的絮凝效果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高产絮凝剂克雷伯氏菌紫外诱变株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微生物次生代谢物
        1.1.1 小分子类微生物次生代谢物的种类与作用
        1.1.2 次生代谢物—微生物胞外高分子絮凝活性物
    1.2 微生物絮凝剂开发研究现状
        1.2.1 微生物絮凝剂种类、组成及应用
        1.2.2 产絮凝剂微生物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1.2.3 微生物絮凝剂的提取纯化方法及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
        1.2.4 微生物絮凝剂的成份分析方法
        1.2.5 开发微生物絮凝剂的意义及微生物絮凝的优缺点[41-54]
    1.3 克雷伯氏菌产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1.3.1 克雷伯氏菌产微生物絮凝剂的结构特征
        1.3.2 克雷伯氏菌产微生物絮凝剂具有絮凝活性的官能团特征
        1.3.3 克雷伯氏菌产微生物絮凝剂作为水处理剂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4 诱变育种及紫外诱变
        1.4.1 诱变育种的一般方法
        1.4.2 紫外诱变的机理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目的和内容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2 紫外诱变NIII2 选育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
    2.1 本文紫外诱变育种方法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仪器
        2.2.3 试验方法
        2.2.4 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NIII2 菌最佳紫外诱变时间的确定结果
        2.3.2 紫外突变株初筛结果
        2.3.3 紫外突变株复筛结果
        2.3.4 出发菌株与变异菌株的菌落形态比较
        2.3.5 高产微生物絮凝剂的诱变株 NIII2-I 的遗传稳定性
    2.4 本章小结
3 诱变菌株NIII2-I高产絮凝剂发酵条件的优化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仪器和药剂
        3.1.3 试验方法
        3.1.4 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碳源对诱变株NIII2-I产絮凝剂的影响
        3.2.2 野生菌NIII2 及其诱变株NIII2-I产MBF培养基氮源影响的对比
        3.2.3 磷酸盐投加量对NIII2 及其诱变株NIII2-I菌株产MBF的影响
        3.2.4 发酵培养基中Mg2+对NIII2 及其诱变株NIII2-I产絮凝剂的影响
        3.2.5 接种量对NIII2 及其诱变株NIII2-I产絮凝剂的影响作用
        3.2.6 外界条件对NIII2 及其诱变株NIII2-I产絮凝剂的影响作用
        3.2.7 诱变菌株NIII2-I培养基与培养条件最佳优化
    3.3 本章小结
4 诱变株克雷伯氏菌NIII2-I所产絮凝剂的特性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及药品
        4.1.3 实验方法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1 野生菌株和诱变菌株发酵产絮凝剂的热稳定性对比
        4.2.2 发酵氮源对絮凝剂特性的影响
        4.2.3 野生菌NIII2 和诱变菌NIII2-I所产絮凝剂的粒径分布
        4.2.4 诱变菌NIII2-I所产絮凝剂的紫外扫描和分子量分布
        4.2.5 野生菌NIII2 和诱变菌NIII2-I所产絮凝剂的微观结构与絮凝机理的关系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得奖励

(9)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絮凝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微生物絮凝剂的概念及特点
    1.2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及絮凝剂的种类
        1.2.1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种类
        1.2.2 微生物絮凝剂种类
    1.3 微生物絮凝剂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
        1.3.1 碳源
        1.3.2 氮源
        1.3.3 金属离子
        1.3.4 生长因子
        1.3.5 温度
        1.3.6 pH 值
        1.3.7 通气情况
    1.4 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的影响因素
        1.4.1 絮凝剂的分子结构、分子量
        1.4.2 温度
        1.4.3 pH 值
        1.4.4 金属离子(助凝剂)
        1.4.5 絮凝剂投加量
        1.4.6 搅拌时间
    1.5 微生物絮凝剂的作用机理
        1.5.1 “桥联作用”机理
        1.5.2 “类外源絮凝聚素”假说
        1.5.3 “菌体外纤维素纤丝”学说
    1.6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研究
        1.6.1 废水悬浮颗粒的去除
        1.6.2 废水的脱色
        1.6.3 乳浊液的油水分离
        1.6.4 污泥沉降性能的改善
        1.6.5 重金属离子的富集与去除
        1.6.6 其他方面的应用
    1.7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7.1 国外研究现状
        1.7.2 国内研究现状
    1.8 利用微生物产絮凝剂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1.9 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
第二章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主要仪器设备
        2.2.2 主要实验材料
        2.2.3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
        2.2.4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鉴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初筛
        2.3.2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复筛
        2.3.3 曲霉 M9 的鉴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棘孢曲霉 M9 产生物絮凝剂的发酵条件优化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主要仪器设备
        3.2.2 主要实验材料
        3.2.3 实验菌株及培养条件
        3.2.4 棘孢曲霉 M9 发酵条件优化方法
        3.2.5 测定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碳源对棘孢曲霉 M9 产生物絮凝剂的影响
        3.3.2 氮源对棘孢曲霉 M9 产生物絮凝剂的影响
        3.3.3 无机盐对棘孢曲霉 M9 产生物絮凝剂的影响
        3.3.4 培养基初始 pH 值对棘孢曲霉 M9 产生物絮凝剂的影响
        3.3.5 温度对棘孢曲霉 M9 产生物絮凝剂的影响
        3.3.6 转速对棘孢曲霉 M9 产生物絮凝剂的影响
        3.3.7 接种量对棘孢曲霉 M9 产生物絮凝剂的影响
        3.3.8 装液量对棘孢曲霉 M9 产生物絮凝剂的影响
        3.3.9 棘孢曲霉 M9 发酵产微生物絮凝剂的生长及产絮凝剂过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棘孢曲霉 M9 产微生物絮凝剂的初提取与絮凝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主要仪器设备
        4.2.2 主要实验材料
        4.2.3 棘孢曲霉 M9 产微生物絮凝剂的提取
        4.2.4 棘孢曲霉 M9 产微生物絮凝剂成分初步分析
        4.2.5 棘孢曲霉 M9 产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性能研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棘孢曲霉 M9 产微生物絮凝剂的提取
        4.3.2 棘孢曲霉 M9 产微生物絮凝剂的成分分析
        4.3.3 棘孢曲霉 M9 产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性能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棘孢曲霉 M9 的 ITS rDNA 序列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10)产絮凝剂菌株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复合菌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废水处理常用方法
        1.1.2 絮凝剂的分类
    1.2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1.2.1 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
        1.2.2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
        1.2.3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制方法
        1.2.4 近几年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热点
    1.3 课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3.1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1.3.2 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菌株的分离及活性菌株的筛选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2.2.3 培养基
    2.3 实验方法
        2.3.1 菌株纯化
        2.3.2 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与保藏
    2.4 实验结果
        2.4.1 纯菌株的获得
        2.4.2 产絮凝剂菌株的获得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絮凝剂菌株ZHT3-9的系统分类学鉴定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2.3 培养基及缓冲液
    3.3 实验方法
        3.3.1 菌株ZHT3-9形态学观察
        3.3.2 菌株ZHT3-9的生理生化反应
        3.3.3 16S rRNA测序
        3.3.4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3.4 实验结果
        3.4.1 产絮凝剂菌株ZHT3-9形态学特征
        3.4.2 产絮凝剂菌株ZHT3-9生理生化特征
        3.4.3 产絮凝剂菌株ZHT3-9 16S rRNA测序结果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影响微生物絮凝剂产出的因素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设备及试剂
        4.2.2 实验材料
    4.3 实验方法
        4.3.1 絮凝剂产生菌的生长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3.2 培养基的组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3.3 接种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3.4 初始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4 实验结果
        4.4.1 絮凝剂产生菌的生长与絮凝效果的关系
        4.4.2 培养基的组成与絮凝率的关系
        4.4.3 接种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4.4 初始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生物絮凝剂MBF3-9的制备及化学成分初步分析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实验设备及试剂
        5.2.2 实验材料
    5.3 实验方法
        5.3.1 微生物絮凝剂活性位点及热敏性测试
        5.3.2 微生物絮凝剂MBF3-9的制备
        5.3.3 微生物絮凝剂MBF3-9的化学成分分析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微生物絮凝剂MBF3-9活性位点及热敏性的确定
        5.4.2 微生物絮凝剂MBF3-9粗制品制备结果
        5.4.3 微生物絮凝剂MBF3-9糖鉴定试验
        5.4.4 微生物絮凝剂MBF3-9的蛋白质/氨基酸鉴定实验
        5.4.5 微生物絮凝剂MBF3-9的紫外扫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复合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试剂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6.3 实验方法
        6.3.1 复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
        6.3.2 复合微生物絮凝剂活性位点测试及热敏性试验
        6.3.3 复合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
        6.3.4 苯酚硫酸法测定复合微生物絮凝剂多糖含量
        6.3.5 复合微生物絮凝剂去除污水中COD
    6.4 实验结果
        6.4.1 高效复合絮凝剂菌株的筛选
        6.4.2 复合微生物絮凝剂活性位点及热敏性测试结果
        6.4.3 复合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
        6.4.4 苯酚硫酸法测定复合微生物絮凝剂的多糖含量
        6.4.5 复合微生物絮凝剂污水COD的去除率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絮凝剂产生菌KLE-1的特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铅锌-Chryseobacterium sp.絮凝剂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D]. 覃敏杰.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
  • [2]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廉价培养基研究及应用[D]. 周英勃. 中北大学, 2017(08)
  • [3]煤化工废水的微生物絮凝剂研究及其廉价制备[D]. 房亚玲. 中北大学, 2016(08)
  • [4]一株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絮凝特性研究[D]. 吴敬荣. 上海海洋大学, 2016(02)
  • [5]克雷伯氏菌NIII2产絮凝剂机制及其分子阳离子化修饰研究[D]. 赵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7)
  • [6]微生物絮凝剂生产菌T1的鉴定及其对生活污水絮凝特性[J]. 曾苏,陈晓平,李南华,盛洪产,孙春华,马菲菲,胡子全. 环境化学, 2015(03)
  • [7]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和絮凝剂的分离纯化及特性研究[D]. 张莎. 燕山大学, 2014(01)
  • [8]高产絮凝剂克雷伯氏菌紫外诱变株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D]. 邢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5)
  • [9]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絮凝性能研究[D]. 李勇如. 北京工商大学, 2012(05)
  • [10]产絮凝剂菌株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复合菌群的研究[D]. 隗银萍. 大连交通大学, 2011(05)

标签:;  ;  ;  ;  

絮凝剂产生菌KLE-1的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